川剧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2 15:05: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川剧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川剧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第一篇:川剧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川剧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川剧特色学校的创建,是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精髓的重要途径。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为贯彻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丰富学校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爱家乡、爱人民、爱生活的情操,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打造川剧特色。通过川剧传习基地的建设,其目的是为了创新我区文化传承创新的途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特色学校的创建过程中,享受到了成长的快乐。现将我校的特色学校建设工作作以回顾。

一、领导重视,有章可循。

学校是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在推动川剧文化发展的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川剧文化如何走进学校,如何在学校健康发展,学校如何借助川剧文化进校园来推进学生的艺术教育、素质教育?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有组织、有规划的川剧文化传承调研。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由文广新局牵头,会同区教科体局、区文化馆、区艺术家协会以及学校进行了多次座谈、实地调研。经过论 证,确立了广安市广安区厚街小学校为广安区川剧传习基地学校。并于2015年4月28日举行了广安区川剧传习基地授牌仪式。

二、成立领导机构

自开展川剧特色教学活动以来,我校积极行动,成立了领导小组。组 长:张培友 副组长:周长芹

组 员:刘德江 付群力 付小红 蒋甜甜 唐玉婷 林帮玉 王明坤

三、以校为本特色定向

广安区厚街小学成立于1933年,是一所近百年的历史名校。厚街小学校与广安川剧团仅一墙之隔,学生从小就能听到川腔,感受到川剧韵味。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厚街小学校在发展自己特色教育中尽享便利。为丰富学校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爱家乡、爱人民、爱生活的情操,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广安市广安区厚街小学校为广安区川剧传习基地学校。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必须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有所作为。全体教师要确立“以川剧教学为突破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共识。”

四、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

一方面充分利用资源。我们认识到了特色学校的本质是学校的个性化,这种个性化首先体现在办学理念的个性化。我们厚街小学的“厚道”教育,它凝聚了学校的个性风格、文化品味和人才培养等特色。而川剧教育正是培养厚道人的有效途径。现如今,川剧老艺人面临接班人稀缺的现实,我们为什么 不投其所好呢?为此,我们请到了原广安川剧团老艺人为我们的授课教师。利用现有川剧团的闲置剧场,作为我们的教学场地。

另一方面广泛发动教师参与。我们向全体教师广泛征求特色学校创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在原有的艺术特长教学的基础上开展了川剧体验教育。充分利用现有艺体教师的特长,建立起了川剧形体训练班、川剧绘画班、川剧剪纸班、川剧演唱班等。

五、建章立制,保障有力

要让特色教育长足发展,必须依法治校。于是,成立了特色创建领导小组,在教科体局的指导下,对特色学校创建规划,经过反复的修改,认识到特色学校的创建要实现学校教育价值的提升,也意识到了如何来进行制度的创新,越修改方法、策略也越多,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实施方案。

要让“川剧融入校园文化”真正落到实处,必须有支撑川剧特色教育实施的硬件做有力的保障,否则就将流于形式。学校按要求配备了川剧训练专用教室、艺术活动室等,为学生统一印制川剧校本教材,并想办法筹集专项资金逐步配齐了川剧特色教育所需的音频视频资料、多媒体教学设备、摄像设备、各种乐器、表演服装等。

六、以课堂为抓手,凸显特色

在创建过程中,我们以普及教育为抓手,着眼于全体学生川剧兴趣的培养。将课堂教学作为突破口,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中感知川剧艺术。既让学生在享受学习的同时,用体验的方式在课堂活动中发展了创造力,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情感;又提升了 教师的整体素质,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七、各项特色活动有声有色

学校以艺术教育活动为载体,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了川剧形体训练班、川剧绘画班、川剧剪纸班、川剧演唱班等。并将川剧普及课纳入教学计划,鼓励并带动学生学唱川剧(学校广播系统每天定时播放优秀川剧曲目)和学习有关川剧知识,在普及川剧知识和学唱有关曲目的基础上,加强特长学生和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的培养和训练,抓好学校川剧表演社团的建设,努力提高学生川剧表演艺术水平。到目前,川剧剪纸、川剧绘画作品已多次接受市、区领导检查验收;川剧表演节目《川剧童韵》已于9月28日在广安市第三届学生运动会闭幕式上首次登台成功演出,受到市、区领导一致好评,川剧传习工作初见成效。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学校现在川剧教育的艺术氛围浓厚。喜爱川剧、热爱川剧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川剧作品也多次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创建市级川剧教育特色学校,是一件富有教育意义的工作。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学校将加大研究探索的力度,努力把川剧教育打造成广安教育的一张靓丽的名片,为更好更快地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川剧新人作出更大的贡献。

广安市广安区厚街小学校

2015年11月8日

第二篇:川剧艺术特色学校自查报告

传承川剧文化,弘扬巴蜀神韵

——成都市第三十三中学校创川剧艺术特色学校自查报告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红学会会长、中国戏剧学会副会长冯其庸先生说:“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传统文化,这个民族也就失去它独立存在的精神基础。”川剧作为我们四川本土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有着丰富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传承与发展川剧艺术,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个四川人的责任。

学校是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在推动川剧文化发展的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川剧文化如何走进学校,如何在学校健康发展,学校如何借助川剧文化进校园来推进学生的艺术教育、素质教育?我校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有组织、有规划的川剧文化传承研究,并不断加大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力度,深入推动川剧在学校的传播,引导青少年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的熏陶。我们惊喜地看到川剧艺术已经走入了我们的校园,并在这里生根发芽。

一、学校概况

成都市第三十三中学校始创于1929年,前身为树德中学女子部,迄今已有八十余年办学历史。学校现有学生近1200人,共24个班,教职员工99人,其中高级教师20名,省、市、区级的党员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其中陈果老师为区音乐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中青年骨干教师58人,占全校教师的54.7%。作为金牛区“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的城北品牌公办初中,学校秉承

“让每个孩子享有成功的快乐”这一育人目标,依托“课堂教学+兴趣社团”的艺术教育模式,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多样化的艺术能力,让每一位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同时,我校是一所农民工随迁子女约占70%的学校,在生源极其普通的情况下,我校艺术教育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在“川剧文化进校园”特色教育开展以来,学校艺术教育成效显著。我校历来重视培养农民工随迁子女的艺术素养,因为我们认为在梦想的道路上,这些农民工子女的艺术追求不应该因为经济条件和家庭原因而止步。学校在原有的音、美教育基础上,不断扩大艺术教育的范围,增加川剧、舞蹈、版画、围棋、书法等特色教育,以继承发扬本土传统文化为突破口,用艺术创新的手法唤起学生个人的意识和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审美情感,用艺术教学的有效手段培养学生学会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我们非常感谢此次“创建”,它让我们更深入地感受到了川剧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清楚地了解到川剧文化是如何在我校落地、生根、发芽。通过梳理学校开展“川剧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特色,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到传承川剧艺术,继承发扬四川本土传统文化在艺术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创建背景

1、大背景

川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之一,是明末清初以来中国戏曲声腔剧种演变历史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西南地区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川剧不但在四川享有盛名,在全国也有着广泛影响,其中享有盛誉的川剧变脸就是国粹之一。川剧是四川民众创造的、为四川民众所喜爱的、世代传承的民间艺术,是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奇葩。川剧作为本土文化,让川剧、四川曲艺走进中小学课堂的呼声不断传来。为了拯救地方戏曲这一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精华,四川省委宣传部成立了“振兴川剧”专门的领导机构和业务研究机构。

2011年11月6日,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化局与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我市川剧发展的意见(试行)》,提出了川剧发展的八条意见:推进发展机制创新、培养引进川剧人才、支持创作鼓励夺奖、推动川剧欣赏普及、促进川剧传承传播、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设立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发展协调机制等,意在聚合各界力量,继承和发展川剧这项独具地方特色魅力的地方文化艺术,让 川剧得以发展和传承。

为了弘扬与继承川剧这一四川艺术瑰宝,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于以上原因,成都市教科院牵头确立了《川剧、四川曲艺融入学校艺术教育》课题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弘扬地方文化精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川剧、四川曲艺与学校艺术教育的有机融合。

2、学校背景

我校从2011年开始着手将川剧文化引进课堂、引入校园。2011年在成都市教科院音乐教研员李萍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下,我校参与了成都市“十二五”课题《川剧艺术融入学校艺术教育》的研究。同时,学校还有幸承担了该市级课题的子课题《川剧校本教材建设研究——五大声腔部分》的研究任务,学校陈果老师作为课题主研将“川剧艺术融入学校艺术教育”的先进理念带回了学校,进一步促进了我校“川剧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目前该子课题正在研究中,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即将结题。

2012年3月,我校陈果老师指导了川剧校本教材高腔单元研究课《别洞观景》,该课被选送至成都市教师继续教育网作为全市教师继教学习材料。2012年5月,陈果老师指导了川剧校本教材灯戏单元研究课《玉芳上街》以及弹戏单元研究课《桃花村》,这两节课作为西一路小学创建市川剧艺术特色学校的精品课进行展示。2013年5月我校陈果老师执教的川剧研究课《梅花绝句》作为学校《川剧校本教材建设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在全区进行展示汇报,得到了在场观摩的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同时,在川剧课题的推动下我校独具特色的川剧校本教材《五彩川剧声腔——昆高胡弹灯》已经成形,并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使用,学校也开设了相应的川剧文化课程。

2013年,我校又荣幸地成为全国“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课题项目四川地区21所课题实验校之一,学校为此成立了课题工作小组,这又进一步推动了我校在“川剧文化

进校园”方面的探索研究。在各级领导、专家的关心和呵护下,在各类川剧课题的引领下,我们一路摸索,不断探求让川剧艺术融入学校艺术教育的有效形式,将“川剧文化进校园”各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我校的川剧特色教育也更趋成熟。

三、融入办学理念,成立工作小组。

我校致力于从人文的角度实践“继承传统,文化立校”这一理念,努力落实“让每一位学生享有成功的快乐”的育人目标,培养学生在传承川剧传统文化方面的特长。我们希望通过川剧特色学校的创建,把继承弘扬本土川剧传统文化作为学校艺术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突破口。用环境育人、文化育人、创建和谐校园,用传统文化熏陶感染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了解富有本土文化气息的川剧艺术,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同时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为此,学校成立了川剧特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领导小组:

组 长:雷志挺(学校校长)副组长:刘燕东(分管德育副校长)、龚建兵(分管教学副校长)、张耘(分管科研培训副校长)

组 员:徐懿、许军、郑晓红、廖鸽明、谢秀明、李雪梅、何端。

工作小组: 组 长:刘燕东

成 员:徐懿、蒲东升、许军、侯挺波、郑晓红、廖鸽明、廖高吉、谢秀明、李雪梅、何端、陈果、张晓敏、夏强、各年级组长。

四、做好物质保障,营造环境氛围。

要让“川剧融入校园文化”真正落到实处,必须有支撑川剧特色教育实施的硬件做有力的保障,否则就将流于形式。学校非常重视川剧教学、训练活动的经费投入,积极进行“川剧文化进校园”的环境氛围营造。此外,学校还鼓励艺术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全额报销培训费用,逐步提高了艺术教师的奖励力度。

学校按要求配备了川剧训练专用教室、艺术活动室等,为学生统一印制川剧校本教材《五彩川剧声腔——昆高胡弹灯》,并逐步配齐了川剧特色教育所需的音频视频资料(如《川剧名家唱段集萃》5集全套音像资料)、多媒体教学设备、摄像设备、各种乐器(如川剧硬场面锣鼓打击乐器全套7件:鼓板、川堂鼓、川大锣、川小锣、川马锣、川铰子、川大钵)、表演服装等;学校投入专项资金打造具有“川剧文化”特色的校园环境,如增设校园传统文化雕塑、设臵川剧特色宣传展板、布臵川剧脸谱展示墙、打造川剧文化知识长廊和中外艺术名家介绍区等;此外,学校还组织各班级精心布臵了以川剧艺术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展示区。

现在,走进我们的校园,书声琅琅,翰墨飘香。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得益彰,国学经典与川剧文化有机结合。莘莘学子沐浴着朝阳,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享受快乐,演绎精彩。

五、培训师资力量,加强课程管理。

艺术教师是教育的直接实施者,他们的教育思路、教育艺术及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艺术教育的成效,因此学校十分重视艺术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在探索“川剧艺术融入学校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中,特别看重打造一支具有川剧理论素养和鉴赏能力,能够承担川剧艺术进课堂教育教学任务的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职艺术教师4人,其中音乐教师2人(其中有金牛区音乐学科带头人和区川剧骨干教师),美术教师1人(指导学生进行川剧脸谱绘画和版画雕刻),书法教师1人(指导我校川剧文化进校园的环境营造工作),此外还有兼职艺术教师1人(指导川剧配乐演奏),他们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学校要求这些教师除注重上好专业知识课外,自己也要有一技之长,要具有培养学生艺术特长的能力和意识。除此之外,学校在师资培训和课程管理上还做了以下工作:

1、做好常规,优化教科研。

为了使我校“川剧文化进校园”活动能科学、高效地运行,取得实效,我们不断完善学校教学常规制度,加强教科研指导。学校非常重视艺术类学科的教科研活动,加强艺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一是举行“川剧文化进校园”公开观摩课活动,如陈果老师执教的《梅花绝句》、《别洞观景》、《玉芳上街》等川剧文化展示课获得师生的一致好评;二是深入做好《川剧艺术融入学校艺术教育》课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积极探索“川剧艺术融入校园文化”的有效形式,继续深入开发校本教材和校本课程,坚持“普及为

基础、提高是关键、拔尖促发展、活动贯全程”的校本课程开发原则,力争体现学校特色;三是鼓励我校艺术教师参与市区级的艺术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活动。我校陈果老师作为金牛区首届川剧骨干教师培训班成员,积极参加区音乐教研员吴蓉老师组织的各类川剧实践活动。2012年5月,陈果老师在区教培中心开展川剧声腔知识讲座,对全区音乐教师进行继教规范培训。

2、建立专家与学校的联系机制。

学校邀请到了金牛区川剧课题组成员和区川剧骨干教师培训班老师到我校指导“川剧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我们还聘请了成都市川剧院院长雷音、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周玉、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马丽、金牛区教培中心音乐教研员吴蓉、双流县文化馆艺术指导教师冯重玉等川剧艺术专家、老师为我校艺术教育名誉顾问。这些倾心于川剧艺术教育的老师们经常到我校为师生们讲解川剧知识、教授川剧技巧,开展川剧艺术互动交流活动和精品剧目演出等。同时,学校也鼓励我校艺术教师在川剧艺术老师的指导下,掌握、提高川剧教学的知识和能力。

3、加强社区、家校联系。

学校非常重视加强家校联系和社区联系,创造条件让家长、学生参与学校的川剧特色教育教学活动,并将学校的特色教育延伸到社会,如在退休教职工慰问活动上和社区活动中表演我校特色川剧节目等。

4、加强川剧文化学科渗透,让川剧融入课堂。

学校依托《川剧校本教材建设研究》这一课题,开发出了适合我校校情的川剧校本教材《五彩川剧声腔——昆高胡弹灯》,并在7、8年级开设川剧唱腔、川剧身段、川剧脸谱、川剧剧本等校本课程,一周0.5课时,由陈果、何端、张晓敏担任授课教师。同时,学校还设臵有课外川剧活动和川剧选修课,如川剧欣赏、川剧演唱、川剧身段、川剧绘画等,每周保证一次活动时间,并配有专门的活动场地。

学校为保证川剧特色课程的落实,还非常重视川剧文化在相关学科中的渗透。如在音乐课中加入了戏曲欣赏的内容和川剧表演的训练;美术课上,进行了川剧脸谱的绘画指导;体育课中加入了形体操的训练;信息课中加入了川剧信息的查找和电脑小报的制作等等,让全校学生对川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

六、打造川剧特色,培养艺术特长。

我校在实施艺术教育的过程中,特别重视普及学校的川剧特色教育,培养学生在川剧表演方面的艺术特长,以此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素质。

1、做到普及,认真开展“川剧文化进校园”活动。

学校以艺术教育活动为载体,鼓励并带动学生学唱川剧和学习有关川剧知识,在普及川剧知识和学唱有关曲目的基础上,加强特长学生和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的培养和训练,抓好学校川剧表演社团的建设,努力提高学生川剧艺术水平。学校川剧表演社团现参加人数达60人,每周有固定的活动训练时间和专用场地,由陈果老师负责指导。为配合学校艺术教育的开展,学校还开设了其他艺术社团,如舞蹈社

团、合唱社团、书法社团、版画社团、文学社团等,占学校总人数的20%以上。为了突出学校艺术教育特色,我们将川剧文化渗透到了各个社团活动中。川剧表演社团在陈果老师的指导下,每周一坚持排练,孩子们不怕吃苦,不怕摔打,一招一式,一板一眼,都透着那么一股精神。舞蹈社团在何端老师的带领下坚持训练,排练了多个优秀的川剧舞蹈节目,并在校园艺术节上一展身手。合唱团从开团以来,从音准到音色都就进行了认真的训练,尤其是学校清音队的表演在金牛区艺术节上获得好评。

同时,学校每年都有举行校园艺术节活动,在艺术节中融入川剧文化特色。一年一度的艺术节活动,学校参与人数均为100%,在艺术节上也展演了大量有特色的川剧艺术节目,如川剧大幕戏《变脸》选段《观音跳崖唱苦戏》、川剧《金沙江畔》选段《找水》、四川清音《布谷鸟儿咕咕叫》、《月亮走我不走》等。学校还举办了各类丰富多彩的川剧艺术活动,如“欢乐小票友”、“ 校园歌手大赛”、“校园川剧文化展示活动”、“川剧脸谱绘画比赛”、“川剧知识小报评比”、“川剧文化黑板报评比”等,通过多种活动形式来进行川剧文化进校园的展示。

此外,学校还利用课间操时间指导全体师生进行形体操练习,鼓励全校学生学习川剧的身段表演,为学生搭建从感知川剧艺术之美到体验川剧艺术之美的桥梁。

2、抓好提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活动。

学校艺术教育领导小组非常重视学校艺术节目的排练,尤其注重打磨我校川剧特色表演和特色课程,在这期间我校参加了金牛区艺术节的各项比赛,并喜获佳绩。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的校园里已经绽放出了川剧艺术娇嫩之花。2012年,川剧表演曲目《月亮走我不走》和四川清音《布谷鸟儿咕咕叫》参加金牛区艺术节获二等奖。2013年9月,川剧表演曲目《观音跳岩唱苦戏》被金牛区选送到成都市参加中小学川剧节目展评。2013年5月我校陈果老师执教的川剧研究课《梅花绝句》作为观摩课,对全区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了公开教学,该节课作为金牛区“十二五”教育科研课题《川剧校本教材的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展示汇报,并得到了领导、老师的一致好评。

七、学校开展川剧特色教育的设想

目前,我校在传承与推进川剧文化进校园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定的第一步,这一步的工作让学生感知了川剧的艺术之美,也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走向川剧艺术的平台。下一步,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推动学校川剧特色教育,将“川剧文化进校园”活动深入地开展下去:

1、进一步加强“川剧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校园环境氛围。学校还将继续投入专项资金,增设更多富有川剧文化特色的硬件设施,让学生身在校园时时能感受到川剧艺术的魅力,营造更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2、继续加强艺术师资培训,不断提高艺术教师的基本素养和专业水平,尤其是提高川剧教师的川剧文化理论素养、川剧鉴赏能力

和川剧知识教学水平。开展好学校川剧校本课程的教科研活动,使川剧教师团队能够更好地承担起川剧艺术进课堂的教育教学任务。继续深入开展川剧文化课题研究活动,加强川剧课堂教学研究,定期开展“川剧艺术融入校园艺术教育”公开观摩活动,探索“川剧艺术融入校园艺术教育”有效形式,让“川剧文化进校园”活动更加系统化、科研化、课题化。

3、实行专家引领,聘请川剧艺术家、川剧文化方面的专家对我校川剧社团活动进行定期、长效、深入地指导,帮助我校打造出更多川剧表演精品节目。

4、在做好川剧文化校内宣传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外进行我校川剧特色教育的宣传,让川剧这朵文化奇葩不仅在校园内绽放光彩,还在更广大的空间大放光芒。

5、加强与其他川剧艺术特色学校间的互动交流,学习其他学校在“川剧教育融入学校艺术教育”方面的有效做法。做好与成都市艺术专业学校的联系合作,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艺术人才。

6、每年定期组织师生观看川剧经典剧目,让广大师生都能感受到川剧独特的魅力。

川剧特色教育这项工作任重道远,但我们有上级领导的重视、川剧艺术家们的努力,以及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川剧这朵文化奇葩定会在我校越开越艳!我校也将在此基础上,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兴校之路,打造川剧特色教育品牌!

第三篇:创建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创建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我校自创建特色学校工作开展以来,充分利用本校的人才和智力资源,“质量为核心,特色谋发展”的办学思路逐步明晰,办学目的逐步明朗。一年来,伴随着社团特色教育的手段不断创新,德育品牌的形成和乒乓球特色学校的发展,层面不断拓展,使学校特色教育氛围更加浓烈,创建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现就特色校创建以来所作的一些思考和实践总结如下。

一、注重了组织实施。

创建之初,成立了由陈志权校长任组长、各班主任、科任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思想上、组织上高度重此项活动,现在看来,对此项活动的有效实施起了关键作用。

二、注重了落实,关注了细节。

1、社团活动从组织到实施,制定了社团活动方案、学生开展社团现状的分析等,学校从整体上做了周密的统筹安排。学校为各个社团做简介、制定活动安排的同时,还提出了活动要求。要求不只针对学生,也针对指导教师。学校为指导教师和学生代表下聘书,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们也认真填写了校本课任课教师介绍。内容包括:课程设置内容;内容设置目的;授课形式。活动可谓是我校创建特色学校的一大亮点。

2、乒乓球运动的全员参与。这不只是一句口号,正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个目标。学校从硬件上加大投入,在经费并不充裕的情况下,购置了一批乒乓球桌案。体育组长杨秀爱老师制定了很有特色的乒乓球课程教学计划,同时也对老师和学生进行方法、技巧的指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和参与热情。

3、教育教学方面深入学习,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活动。向学习型学校目标看齐。全校教师努力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进行探讨、实践、改革和创新。而学校也积极搭建展示平台,促进交流和切磋。每学期,各任课教师都要上一节大练兵展示课,教研组和校领导班子,积极参与听评课,及时反馈信息,提出指导性建议,使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快速的成长进步。

4、由陈校长亲自牵头的德育品牌创建已见成效,学生养成了自律的好习惯。特别是《弟子规》学习有声有色。每个班级每天都开展《弟子规》诵读活动,而且班主任还经常针对《弟子规》中提出的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做出解答。这些都很好的起到了德育教育的作用。更好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把其潜移默化的成为良好的习惯品质。

三、内容充实,体现实效性和教育性。

通过活动的开展,在教师中形成了团结向上、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集体;在学生中形成遵规守纪、文明礼貌、团结协作、孝敬父母以及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

四、几点体会

1、特色学校的创建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因为特色学校的创建既要硬件的投入,也要领导观念的转变,管理行为的落实。

否则将无法开展。作为学校,创建工作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否则推动的力度很难保障。

2、由于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因此,我们必须以科研的态度、科研的方法来来追求特色的真实性和实效性。这就需要由教师引领,与科研同行,这样才能确保科学全面地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并取得实效。

3、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涉及到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的特色不只限于某一点,而应是“以点带面”,最终使学校整体工作,全方位都反映出这种特点,因此,学校方方面面的所有工作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来计划、实施、总结、反思、改进。创建特色学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把富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个体的自觉行动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虽然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也相信在构建和谐校园的新形势下,我校审时度势,注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思想的变化;注重了教师在新形势下对工作环境和氛围的要求。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教师个性的充分发展,缓解工作压力,对我校教育教学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四篇: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长征精神

-----策武河梁小学创建特色学校活动工作总结

一年来,特色学校的建设工作在县教育局和中心校的指导下,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迈上了新台阶,学校的办学特色得到了凸显,校园文化清新高雅,书香气息溢满校园,促进了学校内涵式发展。在具体实践中我们遇到了诸多问题,克服了很多困难,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在享受到成功快乐的同时,也备感创建的艰辛。我们深深体会到,创建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深入推创建特色学校活动。

为了切实做好我校特色的创建活动,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科学谋划,统筹安排,以“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长征精神”作为办学的核心价值观和德育目标指向,以“打造校园红色文化,创建红色教育特色”为目标,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吸取红色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弘扬“自强不息,百折不挠,求实创新,团结奋进”的革命精神,探索一条利用红色资源创新德育工作的路子。让学生在全面接受素质教育的同时,学习和传承长征精神,让长征精神在他们幼稚的心灵中生根发芽,伴随他们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二、制定方案,明确目标

为了认真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制定了《创建特色学校活动实施方案》从工作目标、内容、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了我校创建特色学校活动各项工作高效、正常、协调开展。

三、丰富内容,营造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氛围。

1、精心打造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红色文化氛围。为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促进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我校精心布置校园环境,注重墙体文化、班级文化的建设和打造,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环境中,熏陶感染、潜移默化。2015年10月,我校投入八万多元修建了红色文化墙和读书长廊,号召全体学生积极地加入到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长征精神的活动中来,传承祖国优秀文化,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

2、召开了主题班会,打造了红色课堂。利用主题班会开展党的基础知识进校园、红诗红歌进校园、红色故事进校园、英雄人物进校园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红色文化素质。围绕“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长征精神”开展了主题班会活动。

3、参观学习,夯实红色教育。

积极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长岭寨纪念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力开展了红色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到教育基地参加主题活动等,提高了红色教育效果。

4、结合“清明节”、“五一”、“六一”节、“七一”节、“八一”、“十一”、“一二九节等重大纪念节日,举办红色历史讲座,开展红色诗词朗诵、红色故事演讲、红色文化征文、红歌演唱比赛、红色影片展播等丰富多彩的与

学校特色建设相关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通过各种蕴涵红色文化的竞赛活动的开展和作品的展示丰富红色校园文化的内涵

5、开展背诵《百孝篇》、《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活动。并按阶段落实践行。

6、加强新生的入学教育和新少先队员的入队教育。凡新学生和新队员都要了解长岭寨战役家的革命历史,参观校外德育基地,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积极参加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去镇敬老院,开展“我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等。

四、主要工作成效

1、形成一个特色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随着特色学校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长征精神”已经成为学校的标志与品牌,它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与和谐发展,“一枝独秀、枝枝俊秀、满园春秀”的理念追求,正逐渐成为可感可触的图景

先进的理念构筑的学校精神文化,科学的态度构筑的学校制度文化,丰富的内涵构筑的学校的物质文化,正使学校凸显出一种雅气,呈现出一派生机;

科学理念的引领,丰厚文化的滋养,使教师在专业发展上有了质的飞跃,他们的教学风格日见成熟,教学生活倍增儒雅气质;

2、促进二个变化(1)校园的变化

让每一扇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寸空间都育人,让每一片花草都含情,这一校园文化的建设方略,如今已成了学校“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长征精神”特色的标志。学校的文化长廊、德育展示区,让学生真正与文化结缘,时时刻刻呼吸着文化的空气。赏心悦目的文化氛围,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使莘莘学子在静态的校园文化中长了见识,明了事理,规范了言行。

(2)师生的变化

品牌文化建设,深刻地影响着教师行走的方式,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教师成长的方式,使广大教师实现了由“经验型”向“学习型”、“科研型”快速转变。是“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长征精神”文化,让教师充满儒雅气息,富有创新能力,并迅速成为了学校持续发展的智力资源。

特色文化建设,也正在日渐有效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日益有力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建构。学生正逐渐从被动学习走向自主学习,从个体学习走向合作学习,从接受学习走向探究学习。

五、总结反思和打算

1、众星捧月,打造特色。

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涉及到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的特色不只限于某一点,而应是“以点带面”,最终使学校整体工作全方位都反映出这种特点,因此,学校所有工作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来计划、实施、总结、反思、改进。创建特色学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把富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个体的自觉行动并且持之以恒去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2、及时调整,推陈出新。

创建的过程本身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的过程,每经过一个阶段都必须回过头来看看、想想其中的成败得失,这样才能不断的调整、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发展。

总之,以文化打造特色,以品牌追求卓越,坚持就是胜利,行动就有收获。我们坚信,在特色建设的路上,我们将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策武河梁小学

2016年9月

第五篇: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我校自创建特色学校工作开展以来,充分利用本校的人才和智力资源,“质量为核心,特色谋发展”的办学思路逐步明晰,办学目的逐步明朗。一年来,伴随着学校特色教育的手段不断创新,德育品牌的形成和乒乓球特色学校的发展,层面不断拓展,使学校特色教育氛围更加浓烈,创建特色学校,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现就特色校创建以来所作的一些思考和实践总结如下。

一、注重了组织实施。

创建之初,成立了由赵新跃校长任组长。书记、副校长和工会主席为副组长,各教研组指导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思想上、组织上高度重此项活动,现在看来,对此项活动的有效实施起了关键作用。

二、注重了落实,关注了细节。

1、特色活动从组织到实施,制定了活动方案、学生开展现状的分析等,学校从整体上做了周密的统筹安排。学校为各个特色建设做简介、制定活动安排的同时,还提出了活动要求。要求不只针对学生,也针对指导教师。学校为指导教师和学生代表下聘书,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们也认真填写了校本课任课教师介绍。内容包括:特色课程设置内容;内容设置目的;授课形式。

2、乒乓球运动的全员参与。这不只是一句口号,二十三中人正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个目标。学校从硬件上加大投入,在经费并不充裕的情况下,购置了乒乓球桌案。体育组老师制定了很有特

色的乒乓球课程教学计划,同时也对老师和学生进行方法、技巧的指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和参与热情。

3、教育教学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活动。向学习型学校目标看齐。全校教师努力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进行探讨、实践、改革和创新。而学校也积极搭建展示平台,促进交流和切磋。每学期,各任课教师都要上一节大练兵展示课,教研组和校领导班子,积极参与听评课,及时反馈信息,提出指导性建议,使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快速的成长进步。

4、由赵校长亲自牵头的德育品牌创建已见成效,学生养成了自律的好习惯。特别是《感恩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学习有声有色。而且班主任还经常针对《感恩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中提出的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做出解答。这些都很好的起到了德育教育的作用。更好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把其潜移默化的成为良好的习惯品质。

三、内容充实,体现实效性和教育性。

通过活动的开展,在教师中形成了团结向上、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集体;在学生中形成遵规守纪、文明礼貌、团结协作、孝敬父母以及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

四、几点体会

1、特色学校的创建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因为特色学校的创建既要硬件的投入,也要领导观念的转变,管理行为的落实。

否则将无法开展。作为学校,创建工作必须是一把手工程,否则推动的力度很难保障。

2、由于创建特色学校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因此,我们必须以科研的态度、科研的方法来来追求特色的真实性和实效性。这就需要由教师引领,与科研同行,这样才能确保科学全面地规划、积极稳妥地推进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并取得实效。

3、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涉及到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的特色不只限于某一点,而应是“以点带面”,最终使学校整体工作,全方位都反映出这种特点,因此,学校方方面面的所有工作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来计划、实施、总结、反思、改进。创建特色学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把富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每个个体的自觉行动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努力实施,学校才能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虽然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也相信在构建和谐校园的新形势下,我校审时度势,注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思想的变化;注重了教师在新形势下对工作环境和氛围的要求。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教师个性的充分发展,缓解工作压力,对我校教育教学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载川剧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川剧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读书明理 厚德明智 和谐发展 ——景阳民族小学“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国家法律和政策对德育工作做出了诸多的规定,相继出台了《教育法》......

    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秉承灯塔文化打造“书香灯塔” ——灯塔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总结一年来,特色学校的建设工作在县教科局及娄山关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迈上了新台阶,学校的办学......

    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阶段性总结 我校自创建特色学校工作开展以来,充分利用本校的人才和智力资源,“质量为核心,特色谋发展”的办学思路逐步明晰,办学目的逐步明朗。一年来,伴随着学......

    2013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岐岭中心小学 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总结 (2013年) 办学特色是符合学校发展需要和办学条件,能够持久推动学校工作发展的优质教育和管理项目,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切入点,是和学校发展现实......

    特色学校创建材料

    “特色学校”创建工程 汇报材料 一、特色项目的确定 我校确定特色项目的主题是:立德树人,改革创新,提质增效”,培养学生“勤学、探究、自主、合作”的良好品质。努力做到管理精......

    特色学校创建材料

    五自方略显特色 百年老校焕新颜 ―――玛纳斯县第一小学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们: 大家好!我是玛纳斯县第一小学的副校长祁晓慧,很荣幸能参......

    创建体育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黑龙坝中心校 创建体育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是学校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全民健身条例》,不断完善学校......

    创建体育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南靖县第二实验小学 创建体育特色学校工作总结 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是学校在新形势下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全民健身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