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语文高考反思工作总结
高三语文高考反思工作总结
高考已经结束,但高考带给我们每一个人的紧张感似乎还未褪去。今年是新课程改革成果检验的第一年,同时也是我们艰难摸索行进的一年。面对新课改,我们有太多的迷茫、困惑和种种摆在面前的难题。新的课程、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新的考试大纲、新的备考指导,新在新与旧的变革中,面对种种的“新”,我们唯有转变观念和角色,不断摸索,总结,反思,在开拓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才可以应对问题,教得的从容,教得顺利。回顾这三年的风风雨雨,有许多收获,也有一些缺憾,现做一个总结,也算对自己这三年的探索与努力做一个全面反思。
一、教育教学工作
三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目的何在?方向何在?方法何在?经历了第一届新课程改革,我也有一点心得。
(一)改变思想观念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大挑战是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只有教师在观念层面真正有所突破和转变,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必要,才能把认识转变为一种实施课程改革的自觉行为,在充分理解课改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结合教学实际,设计并实施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方案,也才能真正收到课改的实效。再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就会把课改变成自己教学的一种自觉行为,使高中语文教学更有活力地向前发展,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二)改变角色意识——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和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教育应以培养有创造精神、有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主要目标。它首先要求教师应对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做出相应的角色转换。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是以知识传授者的面目出现,以教学管理者的态度对待学生。这种角色意识的弊端是难以公正地对待学生,真心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尊重学生的质疑和创新。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由此,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意识,把更多的教学活动让位于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有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的、能充分调动学生内在动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激情和科学精神的学生活动,真正活化教学的全过程。
(三)改变教学方式——追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核心问题是要积极倡导逐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改变知识结构
新语文教材厚了许多,阅读量翻了几倍,60%以上的选文都是新的。语文课怎么上?这是语文教师遇到的一大困难。面对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学科知识,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才能从容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
一位教育专家曾深刻指出,今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分工是科学化的产物,他们的任务是培养学科的专家;而未来教育将结束单科教师的历史使命,要求教师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在新课程中,语文教师首先要融入文化的变革之中,追求先进文化的先进思想,不是一般地拓展知识面,多读几本书,而是有思考地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知识更新。另外,语文学习强调积累、感悟、熏陶,鼓励学生主动感知阅读材料,与文学作品进行直接的交流,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那么,教师的阅读就不应该是一般地吸收和扩充知识,更重要的是人生体验,是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生命的体验。
两年的课程教学,我们在一种全新的模式下探索反思;一年的备考,又让我们在新与旧的矛盾与变革中去发现曙光。
二、备考工作总结
如果说新课改意味着又一次教育教学重大变革的话,那么终极评价策略是否高考?所有的新理念在高考中又如何体现?相对课程教学,也许高三的备考更加艰难。抛开新课程标准,新的考试大纲不说,语文备考相对于其他学科本来就内容细碎、容量极大,学生付出多,收效还较慢,以致学生长久以来形成的语文学不学一个样的错误思想在这一阶段有加重之势,因此语文备考任务更为艰巨、过程更加艰难。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是强大的,在我们备课组的共同努力和协作下,较为顺利地完成了新课改的高考备考工作,也形成了以下认识。
(一)制定合理细致的工作计划指导备考。
在暑假补课期间,我就仔细考虑备课组及年级组的复习计划安排自己的教学工作,并制定阶段性的工作计划。同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以更有利于指导教学。从20××年9月底到20××年3月底完成一轮总复习;3月底到4月中旬完成二轮复习;4月中旬到5月底完成三轮及全面考练。
(二)认真研究考纲、考题,扎实推进一轮复习。
《考纲》规范了考试能力要求、内容、形式等,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三复习备考的依据。在20××年新考纲尚未出台之际,我主要是依照××年《考试说明》以及xx、宁夏卷三年命题方向及模式进行各考点的复习指导。同时,各课改区的高考试卷体现了高考命题改革的最新动向,是我们复习备考的样卷。因此我认真研究5个新课改区(xx、xx、宁夏、xx、xx)的高考试卷,确保高三语文复习目标定位准确,复习工作扎实对路。
(三)摸清学生现状、学情,突破薄弱环节。
从多次考试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还不够扎实,失分较多;现代文阅读有一定基础,但仍有待提高;文言文阅读较薄弱,遇到难度稍深的文言材料便不易读懂;古诗鉴赏失分较大,学生面对一首古诗,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去鉴赏,鉴赏些什么内容,即使能大致读懂诗的意思,对诗后的题目常束手无策,不知如何组织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语用题往往不得要领,只是凭感觉,机械地模仿,这样很容易失分;作文语言功底还不甚理想,并且由于缺少系统的思维训练,往往很难找准切入点,只是泛泛而谈,中心不够突出。针对这些情况,我在每次考练之后,都要认真分析班级整体情况和学生个体差异,找出薄弱环节。针对学生的学情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思路、复习内容和复习方法,想方设法突破薄弱环节,力争把教学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实效。
课堂教学的水平与效益是语文复习备考的关键。因此,我一直重视抓好备课、上课、训练三个环节。以考点为专题组织教学内容,安排配套资料,教学过程设计突出解题思路和方法指导。根据复习课的不同课型(知识复习课、阅读鉴赏复习课、试卷评讲课、作文指导讲评课),特别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珍惜课堂复习的每一分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备考过程中,紧跟备课组的阶段教学计划,并针对班级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在备课、讲课、测试、批改讲评试卷、辅导等方面尽量做到内容全面、准确,态度认真负责有耐心,反馈及时有针对性并多方与学生沟通,从学生的需求方面科学地调整教学内容。同时重视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在他们心理压力大的情况下,通过帮他们客观分析情况,多方鼓励帮他们解决一些问题,使他们逐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五)重视集体备课,发挥团队协作意识。在集体备课中,我们既分工又合作,商量制订复习进度,合作寻找复习材料,团结协作,资源共享。另外,加强了与兄弟学校等外界的联系,重视搜集和整合有价值的信息和最新模拟试卷,让有效信息为高三教学服务。
高三语文高考反思新理念新高考新对策
三、高考命题分析
今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命题基本上稳定地延续了xx宁夏高考题的模式和方向,难度应该说与去年持平,题目不乏灵活性、综合性。总的来说,更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亦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方向。与以前大纲卷相比,这套试卷有以下特点:
(一)试卷结构平稳过渡。
紧合复习计划,今年高考命题试卷结构与“xx宁夏卷”一致,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适应课改,阅读题分为:甲必考题和乙选考题。尤其选考题,体现了选择性这一课改理念。必考题为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和名句默写。现代文为社科类文章,内容切近语文学科本身,诠释“书”的含义及演变;文言文为史传类文章,与大纲题型一致;古代诗歌阅读为《雨雪曲》(乐府诗),内容是写边塞的,有一定难度,这要求考生将教材里学的唐边塞诗和乐府诗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知识结合起来,适当的整合教材,形成能力,这是新课标的要求;名句默写全为课内,严格执行考纲划定范围,三道小题,两道在初中,涉及《马说》、《游xx村》,一道在高一,涉及《劝学》,跨度较大,这对考生的熟练背诵和准确默写要求更高,看来学生平时自觉反复诵读、认真准确默写就尤为重要了。
(二)考查内容及形式紧跟新课改
选考题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的是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保护人》。作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的作品短制精作,构思精巧,具有极高的肩上价值。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的是中国当代人物传记(庄志霞《袁隆平传》),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大家应该不陌生,对于传主精神品质及时代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倡导的。考题的亮点有二,一是选择题(5分)为最佳多项选择,考生可以选两项,得分分别为5、4、3、2、1、0分,得分机会更多;二是最后一小题为探究题,考生要言之有据,有观点,更要用文中材料支撑,考查探究能力,这是新课标的要求。
表达题为语言文字运用和作文。语言文字运用部分既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考查思维能力,强调语文与生活、课内与课外活动的紧密结合,也体现了教育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如第15题关于玉树的介绍,切近现实生活。第16题关于感恩教育的一段文字,如果考生认识不深或学校感恩教育活动开展得不充分,或许不好完成。
作文命题相对稳定,基本还是沿袭了前几年的命题路子,做到了平稳过渡,让新课改与老教材之间有了衔接,首先学生从心理上易于接受,不会造成太大的压力。就题目设置而言,也还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人的成长与成才”这一主题,强化人文性和时代性,灵活度和开放性较强。这也是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的一种表现。题目材料中罗列的三个事实,很明显试图分别从“成才需要自由空间”“成才需要好奇心和探索欲”“成才需要自信力”三个角度来解析成才之路。而材料的最后一句话“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则是意在引导考生要通过所给的三件实事分别概括出个中所隐含的规律,有一定的思辨性。
四、高考备考反思
针对今年的高考命题,总结一年的备考情况,现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研究大纲、制定计划、分析近五年高考试题,使得复习方向正确、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节奏适度、备考全面是高三语文总复习的根本。
1、团队的协作精神是整体水平提高的有力保障。我们备课组在一年的备考工作中,团结协作、互通有无,在交流与沟通中、分工与合作中、理论与实践中积极进取,使得我们的班级复习节奏适度、年级整体步调一致、成绩稳定,没有掉队现象。
2、及时搜集高考信息,多方了解高考动向、精心选择与组编复习资料,使得我们的复习有了良好的依托,没有走入题海战术,更没有走入迷魂阵、死胡同。
3、一定要重视一轮的复习,力求在一轮复习中夯实基础,让学生全面、细致地掌握基础知识及做题技巧,给后面的系统巩固打下坚实的基础。
4、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端正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做好心理调整,树立学生耐心、刻苦、肯钻研、肯付出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稳步前进、成绩不断替高的前提与保证。
5、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分析鉴赏能力、信息的整合能力,紧跟高考命题的节奏和步伐,使学生在灵活性与综合性较强的的试题面前能立于不败之地。
6、多与学生沟通交流,随时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及时科学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内容,在一种民主集中的氛围中开展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当然,经验与教训并存,不足与失误也是存在的,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点:
1、对于识记部分,尤其是字音、字形、名句默写、文学常识要在高一高二阶段就加强,高三只是一个巩固强化的的阶段。这样一则学生掌握更为牢靠,二则也有效缩减了这一部分的复习时间,为整个总复习提供了便利。
2、后期备考应进一步加大复习力度,避免学生遗忘或返生,尤其是名句默写部分要强化写对字形意识,以免会背诵而不会写字以致失分。
3、考前一定做好知识点的梳理和弱点的强化工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清晰的知识网络,在紧张的备考过程中加大对弱项的重视度,走出误区、找准方向、打好硬仗。
第二篇:高三语文高考反思工作总结
高三语文高考反思工作总结
高考已经结束,但高考带给我们每一个人的紧张感似乎还未褪去。今年是新
课程改革成果检验的第一年,同时也是我们艰难摸索行进的一年。面对新课改,我们有太多的迷茫、困惑和种种摆在面前的难题。新的课程、新的教学理念、新 的教育教学方法、新的考试大纲、新的备考指导,新在新与旧的变革中,面对种
种的“新”,我们唯有转变观念和角色,不断摸索,总结,反思,在开拓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才可以应对问题,教得的从容,教得顺利。回顾这三年的风风雨
雨,有许多收获,也有一些缺憾,现做一个总结,也算对自己这三年的探索与努
力做一个全面反思。
一、教育教学工作
三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目的何在?方向何在?方法何在?经历了第一届新课 程改革,我也有一点心得。
(一)改变思想观念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大挑战是教师耍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只有教师在观念层面真正有所突破和转变,充分
认识课程改革的必要,才能把认识转变为一种实施课程改革的自觉行为,在充分
理解课改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结合教学实际,设计并实施符合课程改
革要求的教学方案,也才能真正收到课改的实效。再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就会
把课改变成自己教学的一种自觉行为,使高中语文教学更有活力地向前发展,使
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二)改变角色意识——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和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
们的教育应以培养有创造精神、有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主要目标。它首先要求教师
应对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做出相应的角色转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是以知识传授者的面目出现,以教学
管理者的态度对待学生。这种角色意识的弊端是难以公正地对待学生,真心倾听
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尊重学生的质疑和创新。而新的课程改革耍求,教师不再只
是传授知识,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活动是师生交
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由此,教师
必须转变角色意识,把更多的教学活动让位于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有尽可能
多的学生参与的、能充分调动学生内在动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激情和科
学精神的学生活动,真正活化教学的全过程。
(三)改变教学方式——追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核心问题是要积极倡导逐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
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
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改变知识结构
新语文教材厚了许多,阅读量翻了几倍,60%以上的选文都是新的。语文课 怎么上?这是语文教师遇到的一大困难。面对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丰富自己的知
识储备,拓展自己的学科知识,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才能从容驾驭日益开放的课 堂。
一位教育专家曾深刻指出,今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分工是科学化的产物,他们的任务是培养学科的专家;而未来教育将结束单科教师的历史使命,要求教
师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在新课程中,语
文教师首先要融入文化的变革之中,追求先进文化的先进思想,不是一般地拓展
知识面,多读几本书,而是有思考地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知识更新。另外,语文
学习强调积累、感悟、熏陶,鼓励学生主动感知阅读材料,与文学作品进行直接 的交流,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那么,教师的阅读就不应该是一般地吸收和扩
充知识,更重要的是人生体验,是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生命的体验。
两年的课程教学,我们在一种全新的模式下探索反思;一年的备考,又让我
们在新与旧的矛盾与变革中去发现曙光。
二、备考工作总结
如果说新课改意味着又一次教育教学重大变革的话,那么终极评价策略是否
高考?所有的新理念在高考中又如何体现?相对课程教学,也许高三的备考更加
艰难。抛开新课程标准,新的考试大纲不说,语文备考相对于其他学科本来就内
容细碎、容量极大,学生付出多,收效还较慢,以致学生长久以来形成的语文学
不学一个样的错误思想在这一阶段有加重之势,因此语文备考任务更为艰巨、过
程更加艰难。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是强大的,在我们备课组的共同努力和协作下较为顺利地完成了新课改的高考备考工作,也形成了以下认识。,(一)制定合理细致的工作计划指导备考。
在暑假补课期间,我就仔细考虑备课组及年级组的复习计划安排自己的教学
工作,并制定阶段性的工作计划。同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根据实际情况作适
当调整,以更有利丁•指导教学。从20XX年9月底到20XX年3月底完成一轮 总复习;3月底到4月中旬完成二轮复习;4月中旬到5月底完成三轮及全面考 练。
(二)认真研究考纲、考题,扎实推进一轮复习。
《考纲》规范了考试能力要求、内容、形式等,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
三复习备考的依据。在20XX年新考纲尚未出台之际,我主要是依照XX年《考 试说明》以及XX、宁夏卷三年命题方向及模式进行各考点的复习指导。同时,各课改区的高考试卷体现了高考命题改革的最新动向,是我们复习备考的样卷。因此我认真研究5个新课改区(xx、xx、宁夏、xx、xx)的高考试卷,确保高三
语文复习目标定位准确,复习工作扎实对路。
(三)摸清学生现状、学情,突破薄弱环节。
从多次考试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还不够扎实,失分较多;现代 文阅读有一定基础,但仍有待提高;文言文阅读较薄弱,遇到难度稍深的文言材
料便不易读懂;古诗鉴赏失分较大,学生面对一首古诗,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去鉴赏,鉴赏些什么内容,即使能大致读懂诗的意思,对诗后的题目常束手无策,不知如何组织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语用题往往不得要领,只是凭感觉,机械地模仿,这样很容易失分;作文语言功底还不甚理想,并且由于缺少系统的
思维训练,往往很难找准切入点,只是泛泛而谈,中心不够突出。针对这些情况,我在每次考练之后,都要认真分析班级整体情况和学生个体差异,找出薄弱环节。
针对学生的学情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思路、复习内容
和复习方法,想方设法突破薄弱环节,力争把教学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实效。
课堂教学的水平与效益是语文复习备考的关键。因此,我一直重视抓好备课、上课、训练三个环节。以考点为专题组织教学内容,安排配套资料,教学过程设 计突出解题思路和方法指导。根据复习课的不同课型(知识复习课、阅读鉴赏复
习课、试卷评讲课、作文指导讲评课),特别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珍惜课
堂复习的每一分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备考过程中,紧跟备课组的阶段教
学计划,并针对班级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在备课、讲课、测试、批改讲评试卷、辅导等方面尽量做到内容全面、准确,态度认真负责有耐心,反馈及时有针对性
并多方与学生沟通,从学生的需求方面科学地调整教学内容。同时重视做学生的
思想工作,在他们心理压力大的情况下,通过帮他们客观分析情况,多方鼓励帮
他们解决一些问题,使他们逐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五)重视集体备课,发挥团队协作意识。
在集体备课中,我们既分工又合作,商量制订复习进度,合作寻找复习材料,团结协作,资源共享。另外,加强了与兄弟学校等外界的联系,重视搜集和整合
有价值的信息和最新模拟试卷,让有效信息为高三教学服务。高三语文高考反思新理念新高考新对策
三、高考命题分析
今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命题基本上稳定地延续了 XX宁夏高考题的模式和方 向,难度应该说与去年持平,题目不乏灵活性、综合性。总的来说,更侧重于考
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亦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方向。与以前大纲卷相比这套试卷有以下特点:
(一)试卷结构平稳过渡。,紧合复习计划,今年高考命题试卷结构与“XX宁夏卷” 一致,分为第i卷
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适应课改,阅读题分为:甲必考题和乙选考题。尤其选考题,体现了选择性这一课改理念。必考题为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和名句默写。现代文为社科类文章,内容切近语文学科本身,诠释
“书”的含义及演变;文言文为史传类文章,与大纲题型一致;古代诗歌阅读为
《雨雪曲》(乐府诗),内容是写边塞的,有一定难度,这要求考生将教材里学 的唐边塞诗和乐府诗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知识结合起来,适当的整合教
材,形成能力,这是新课标的要求;名句默写全为课内,严格执行考纲划定范围,三道小题,两道在初中,涉及《马说》、《游xx村》,一道在高一,涉及《劝 学》,跨度较大,这对考生的熟练背诵和准确默写要求更高,看来学生平时自觉 反复诵读、认真准确默写就尤为重耍了。
(二)考查内容及形式紧跟新课改
选考题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的是莫泊燊 的短篇小说《保护人》。作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燊的作品短制精作,构思
精巧,具有极高的肩上价值。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的是中国当代人物传记(庄志
霞《袁隆平传》),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大家应该不陌生,对于传主精神
品质及时代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倡导的。考题的亮点有二,一是选择题(5 分)为最佳多项选择,考生可以选两项,得分分别为5、4、3、2、1、0分,得 分机会更多;二是最后一小题为探究题,考生耍言之有据,有观点,更要用文中
材料支撑,考査探究能力,这是新课标的要求。
表达题为语言文字运用和作文。语言文字运用部分既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力,又考查思维能力,强调语文与生活、课内与课外活动的紧密结合,也体现了
教育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如第15题关于玉树的介绍,切近现实生活。第16题关
于感恩教育的一段文字,如果考生认识不深或学校感恩教育活动开展得不充分,或许不好完成。
作文命题相对稳定,基本还是沿袭了前几年的命题路子,做到了平稳过渡,让新课改与老教材之间有了衔接,首先学生从心理上易于接受,不会造成太大的
压力。就题目设置而言,也还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人的成长与成
才”这一主题,强化人文性和时代性,灵活度和开放性较强。这也是随着社会文
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的一种表现。题目材料中
罗列的三个事实,很明显试图分别从“成才需要自由空间” “成才需要好奇心和
探索欲” “成才需要自信力”三个角度来解析成才之路。而材料的最后一句话“
以
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则是意在引导考生要通过所给 的三件实事分别概括出个中所隐含的规律,有一定的思辨性。
四、高考备考反思
针对今年的高考命题,总结一年的备考情况,现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研究大纲、制定计划、分析近五年高考试题,使得复习方向正确、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节奏适度、备考全面是高三语文总复习的根本。
1、团队的协作精神是整体水平提高的有力保障。我们备课组在一年的备考 工作中,团结协作、互通有无,在交流与沟通中、分工与合作中、理论与实践中
积极进取,使得我们的班级复习节奏适度、年级整体步调一致、成绩稳定,没有 掉队现象。
2、及时搜集高考信息,多方了解高考动向、精心选择与组编复习资料,使 得我们的复习有了良好的依托,没有走入题海战术,更没有走入迷魂阵、死胡同。
3、一定要重视一轮的复习,力求在一轮复习中夯实基础,让学生全面、细 致地掌握基础知识及做题技巧,给后面的系统巩固打下坚实的基础。
4、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端正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做好心理调整,树立学生耐心、刻苦、肯钻研、肯付出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稳步
前进、成绩不断替高的前提与保证。
5、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分析鉴赏能力、信息的整合能力,紧跟高 考命题的节奏和步伐,使学生在灵活性与综合性较强的的试题面前能立于不败之 地。
6、多与学生沟通交流,随时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及时 科学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内容,在一种民主集中的氛围中开展教师与学生的
合作,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当然,经验与教训并存,不足与失误也是存在的,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点:
1、对于识记部分,尤其是字音、字形、名句默写、文学常识要在高一高二 阶段就加强,高三只是一个巩固强化的的阶段。这样一则学生掌握更为牢靠,二
则也有效缩减了这一部分的复习时间,为整个总复习提供了便利。
2、后期备考应进一步加大复习力度,避免学生遗忘或返生,尤其是名句默 写部分要强化写对字形意识,以免会背诵而不会写字以致失分。
3、考前一定做好知识点的梳理和弱点的强化工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 为清晰的知识网络,在紧张的备考过程中加大对弱项的重视度,走出误区、找准 方向、打好硬仗。
第三篇:高三语文高考反思新理念新高考新对策[范文]
精选范文:高三语文高考反思新理念新高考新对策(共2篇)高考已经结束,但高考带给我们每一个人的紧张感似乎还未褪去。今年是新课程改革成果检验的第一年,同时也是我们艰难摸索行进的一年。面对新课改,我们有太多的迷茫、困惑和种种摆在面前的难题。新的课程、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新的考试大纲、新的备考指导,新在新与旧的变革中,面对种种的“新”,我们唯有转变观念和角色,不断摸索,总结,反思,在开拓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才可以应对问题,教得的从容,教得顺利。回顾这三年的风风雨雨,有许多收获,也有一些缺憾,现做一个总结,也算对自己这三年的探索与努力做一个全面反思。
一、教育教学工作 三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目的何在?方向何在?方法何在?经历了第一届新课程改革,我也有一点心得。
(一)改变思想观念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大挑战是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只有教师在观念层面真正有所突破和转变,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必要,才能把认识转变为一种实施课程改革的自觉行为,在充分理解课改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结合教学实际,设计并实施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方案,也才能真正收到课改的实效。再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就会把课改变成自己教学的一种自觉行为,使高中语文教学更有活力地向前发展,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二)改变角色意识——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和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教育应以培养有创造精神、有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主要目标。它首先要求教师应对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做出相应的角色转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是以知识传授者的面目出现,以教学管理者的态度对待学生。这种角色意识的弊端是难以公正地对待学生,真心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尊重学生的质疑和创新。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由此,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意识,把更多的教学活动让位于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有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的、能充分调动学生内在动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激情和科学精神的学生活动,真正活化教学的全过程。
(三)改变教学方式——追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核心问题是要积极倡导逐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改变知识结构 新语文教材厚了许多,阅读量翻了几倍,60%以上的选文都是新的。语文课怎么上?这是语文教师遇到的一大困难。面对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学科知识,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才能从容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一位教育专家曾深刻指出,今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分工是科学化的产物,他们的任务是培养学科的专家;而未来教育将结束单科教师的历史使命,要求教师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在新课程中,语文教师首先要融入文化的变革之中,追求先进文化的先进思想,不是一般地拓展知识面,多读几本书,而是有思考地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知识更新。另外,语文学习强调积累、感悟、熏陶,鼓励学生主动感知阅读材料,与文学作品进行直接的交流,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那么,教师的阅读就不应该是一般地吸收和扩充知识,更重要的是人生体验,是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生命的体验。两年的课程教学,我们在一种全新的模式下探索反思;一年的备考,又让我们在新与旧的矛盾与变革中去发现曙光。
二、备考
(一)制定合理细致的
(二)考查内容及形式紧跟新课改 选考题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的是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保护人》。作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的作品短制精作,构思精巧,具有极高的肩上价值。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的是中国当代人物传记(庄志霞《袁隆平传》),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大家应该不陌生,对于传主精神品质及时代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倡导的。考题的亮点有二,一是选择题(5分)为最佳多项选择,考生可以选两项,得分分别为5、4、3、2、1、0分,得分机会更多;二是最后一小题为探究题,考生要言之有据,有观点,更要用文中材料支撑,考查探究能力,这是新课标的要求。表达题为语言文字运用和作文。语言文字运用部分既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考查思维能力,强调语文与生活、课内与课外活动的紧密结合,也体现了教育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如第15题关于玉树的介绍,切近现实生活。第16题关于感恩教育的一段文字,如果考生认识不深或学校感恩 [高三语文高考反思新理念新高考新对策(共2篇)]篇一:新课标,新理念,新高考,新策略(整理精校版)新课标,新理念,新高考,新策略
必修教案
1118 21:25 :: [高三语文高考反思新理念新高考新对策(共2篇)] 新课标,新理念,新高考,新策略
——关于09年安徽新高考模式下的语文命题的思考
马鞍山市
●命题关注点。
因为这是新课程改革后的
修改后:统考科目考查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该科目必修与选修ⅰ的内容,其中选修课程的分值不低于10%,均为必做题。
点评:新方案草案最大的亮点就是增加了6%的选修分值。但绝大部分学校和教师都认为,方案的选修分值比例太小,也不符合各学科的教学实际,建议适当增加选修科目的分值。
走向篇:研读“课标卷”,靠近“安徽课标卷”
理念:为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改革服务!
着眼点: 1.熟悉高考语文“课标卷”特点,把握新高考变化动向。
2.了解高考命题走向,抓好高考语文“两大板块——阅读与写作”。
3.让我们对高考命题的潜规则多一些了解。
一、了解试卷结构与内容
语文课标卷(宁夏、海南卷)试卷结构分析表 分值设定:满分150分 共24小题
题型占分比例:单项选择题 29分 约占19% 主观题 121分 约占81% 内容占分比例:现代文阅读 34分 约占23% 古代诗文阅读(含文言文阅读、鉴赏和默写)36分 约占24% 语言文字和运用 20分 约占13% 写作 60分 约占40%
思考:这样的试卷框架结构,从学科内容安排来说,是合理的;从教与考的关系来说,是和谐的;这样的分数比例也保证了阅读是语文的基础、表达是语文的提高这一新课标理念认识的落实。
二、高考命题的一些潜规则
1.科学性和规范性。试题中不能出现知识性、科学性和政治性的错误,题干、选项、材料的表述要规范、准确,测试的目标要明确。如:以选择题为例,国家考试中心是这样界定的:(1)题干围绕一个中心,选项和题干的关系一致。
(2)干扰项有效,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错误。(3)各选项的结构、长度大体一致。(4)正确选项分布均匀。
示例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2015届高考模拟贺岁片《集结号》充斥着震耳欲聋的厮杀声,而在镜头之外,金融市场的战争有时同样残酷和充满风险。
b.进入08年,除湖南大雪灾、四川大地震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风调雨顺,冬温夏清。
c.李零在其新作中指出,孔子是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与虎谋皮、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
d.美国的《人权报告书》每年都老调重弹,指责这个国家,批评那个国家,对自己的人权问题却避而不谈。[错因:各选项的结构、长度不一致。编辑时“()”可删去或改为“()。”](宁夏、海南卷)【典型例题】
◇下列各名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鸽子能利用地球磁场来导向,相映成趣的是,研究人员新近发现一种细菌也能感应地球磁场,这种细菌在磁场中的行动方向就像是一个罗盘针。
b.热情的张阿姨听说小王是自己女儿的朋友,便拉着小王的手全神贯注地跟她拉起了家常,一直聊到深夜,害得小王都没赶上末班车。
c.专家指出,只要采取“绿色生活方式”,使家里的每件物品都物尽其用,就可将家庭产生的垃圾量降低25%,化学洗涤用品的使用量减少三分之二。
d.这些优秀作品并没有在获奖后被束之高阁,而是在政府扶持下尝试走市场化的道路,丰富文化市场,让本地群众享受到原法原味的本土文化。
示例2:文言文、论述类文本语段材料
(08江苏卷)文言文语段材料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根据需要删节成640字的文段。
论述类文本语段材料《纯朴的嗜血者》篇幅805字
(08课标卷)选自《嵇绍传》,原文约千余字,根据需要删节成500余字的文段。
论述类文本语段材料摘编自曾祖荫、曾新《怪异:明清启蒙美学之特征》篇幅821字
示例3:论述类文章设干扰项之法。
(1)无中生有(凭空臆造)。原文没有相应的表述或暗示,选项某些内容是命题者硬加进去的。
(2)答非所问。尽管选项内容出自文章,但与题干毫不相干。
(3)曲解原文。利用文中某一词语(或短语)的歧义性(原文无歧义),故意曲解原文意思。
(4)偷换概念。选项中将原文词语用似是而非的非等值概念替换,常见的方法是漏字、添字、换字、错位。
(5)关系倒置。将原文内容提前或滞后;因(或条件)果互换;源流互换;主要次要倒置;此和彼颠倒;“选择”表述成“兼备”。
(6)以偏概全。以片面的、局部的认识来概括整体。
(7)转化失误。将某一个意思的句子转化成另一个句子时,出现肯定与否定、全称与特称、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的相互转化错误。
(8)绝对化说法。故意将客观的内容进行夸大,夸大其功能和效用。
2.试题的原创性。所命的试题必须是原创,坚决杜绝照搬照抄各地的高考题和模拟题。
3.试题的公平性。试题中所涉及情境和材料要考虑到城乡和地区差异,更要考虑到省内各地市开设选修课的差异,一般求同存异。
下页篇二:洞察新高考趋势 搞好高三语文教学 洞察新高考趋势 搞好高三语文教学----《高中新课程语文高考试题命制趋势研究》学习心得
沙城中学 杨娜娜 《高中新课程语文高考试题命制趋势研究》讲座的专家慧眼看高考,确实是真知灼见。专家全面分析了各地使用的试卷,对其共同的核心内容做了分析、推测,对语文测试的各个大部分的内容和能力点做了细致的分析,这期间要付出多少劳动和心血,在此,不胜感激。专家引进考试测量的基本概念,来做试题分析和预测,大大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专家的讲座使我们了解了高考测试的主要内容和试题与能力点的对应关系,看清了高考测试的发展趋势,启发我们思考如何改进教学。通过学习,获益匪浅,对高三语文教学工作启发颇丰,现总结如下:
一、语言文字应用
专家提示:
1、病句、词语、衔接等内容的复习要和作文修改联系起来,既要会判断正误,还要会修改。
2、语用部分的复习要考虑表达得体的要求,对内容的概括要和阅读训练结合。
补充:2012年河北省用卷病句、词语、衔接三个题与近年来新课标卷类同。
启发我们高三语文教学:语言运用部分的复习病句、词语、衔接三类非常稳定,每年必考,必须常抓,狠抓。但是,表达题是高考试验田,必须全面复习每一个知识点,必须与社会生活新热点结合,必须和作文、阅读结合,注重综合性语用题,精选有价值的题目训练,以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文言文阅读
专家提示:文言文阅读题比较稳定,文言文测试考查实词、虚词、翻译句子等题型和信息的筛选、确认,但是,有些课标卷新的变化需要我们重视,那就是对文言文内容和写法的赏析、评价和阐发、感悟。
补充:2012年河北省用卷文言文阅读题与近年来新课标卷类同,基本没变化。
启发我们高三语文教学:
1、文言文的复习首先要让考生能从语境中推断词义,基本读懂文句,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前提下再训练信息的确认、信息的分析和概括。最后训练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赏析、评价、延伸发散。
2、重视文言文的复习,因为古今传承,文言文扎实,可以提高学生整体语文水平,提高语文全卷的分数,使语文复习事半功倍。
三、古诗词赏析
专家提示:古诗词赏析在以考查写法赏析为主的前提下有向评析探究发展的趋势,即要考查考生评价作品写法和内容的能力。这个趋势是和国际阅读测试接轨的表现。
补充:2012年河北省用卷古诗词赏析题与近年来新课标卷类同。
启发我们高三语文教学:
1、古诗词赏析要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为基础,不理解内容就答不好赏析题,复习时必须反复强调。
2、要训练考生把题目、注释、小序、诗文结合起来突破阅读障碍。
3、要让考生学会调动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通过联想和想象,对诗词内容做恰当的填充。
4、时刻强调古诗词的重要,充分调动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做诗词爱好者。
四、现代文阅读
专家提示:现代文阅读分“小阅读”和“大阅读”。“小阅读”是每份试卷必考的,其文体是议论文内容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小阅读”的测试点主要是信息的筛选确认、信息的解释、信息的推断、信息的分析概括。
“大阅读”采取文学文本、实用性文本自选做一个的形式。小说测试的内容是围绕人物、情节、环境、关键语句、小说主旨特色这几个方面来命制试题的。实用类文本以纪传为主,测试内容主要有:人物的思想、性格、行为、成就的理解与分析,刻画描写人物的语句的赏析(用什么方法,起什么作用),与人物有关的细节的作用,陪衬人物的分析;文本涉及的有关知识的理解;文本的主旨;对文本人物或某一方面内容的评价感悟。文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在能力层级上的要求完全一致,所以试题命制者力图要将文学
作品与实用文测试的能力点对应起来,但由于文体特点影响,具体测试内容自然不尽相同。文学类文本大多是散文、小说,具有更多的文学欣赏价值;实用类文本大多是新闻、传记等,具有更丰富的实用价值。
补充:2012年河北省用卷大阅读选做题与近年来新课标卷类同,但是,小阅读内容偏向自然科学。启发我们高三语文教学应注意:
1、阅读训练要全面,以不变应万变,小阅读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类型的都要训练。选做题必须对小说、散文、传记、新闻、访谈等各类文体都要训练。不规定学生只做某一类文体。
2、复习时首先要抓住文本的理解,文本类型不同,考查的试题内容会有区别,但从理解的角度,信息的筛选确认、信息的解释、信息的推断、信息的分析概括是相通的。在理解的基础上训练赏析写法和内容。阅读中的评价、发散延伸要和作文训练结合。
[高三语文高考反思新理念新高考新对策(共2篇)]
五、作文
专家提示:作文方面从题型的发展趋势看,话题作文已式微,渐渐淡出。材料作文与上个世纪末的旧材料作文相比,在给予的材料上是有所区别的,即材料的开放性大了。从写作内容看,命题的导向一是日益重视让考生面对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写体验、体悟。二是重视考生思辨能力与对哲理现象的体验、体悟。这样有利于引导师生树立写作是为了交流的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有助于改变考生片面追求文笔,“学生腔”“文艺腔”严重的倾向。也有利于改变宿构的现象。
补充:2012年河北省用卷作文题与近年来新课标卷类同。
启发我们高三语文教学应注意:
1、要多关注社会生活现象,养成对生活现象体验、思考、认识的好习惯。
2、要多做审题和写作思路的训练,拿到一个作文题,要能从几个角度来构思。
3、要把阅读训练和作文训练中材料的积累、观点的启示、情感的熏陶结合起来。
4、作文训练要从发展等级开始,要求学生努力实现“丰富、深刻、有文采、有创新”。
总之,专家明察秋毫审视高考,我们站在巨人肩上,分享专家的智慧成果,洞察新高考趋势,准确把握,搞好高三语文教学,努力实现科学高效,我们责无旁贷。
第四篇:高三语文教学反思[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语文教学反思-教学工作总结
关键字:教学工作总结, 语文教学, 文教, 语文, 高三, 教学反思, 教学,紧张忙碌的高三学年即将结束。总结高三一年来语文教学的工作,可用“落实计划不折不扣,备教批考紧然有序,教研讨论热烈有效,取得成绩水到渠成”来概括。以下是我个人反思:
一、作好进度的安排
从2009年的9月份开始,2010届的复习就全面开始。高三年级组认真、有针对性地制定好学期、学年的复习计划。开学之初,备课组就依据学校的具体计划安排,共同研讨制定了这一学年的整体备考思路及计划安排,把一年的时间划阶段、分层次、定目标、定任务。在备考相应阶段,力求每一步备考都有章可循,按时而动,从而在计划指导下扎扎实实从而在计划指导下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保证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的有效复习,防止盲目低效。
年级组把语文复习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课本为中心,夯实基础,适度向高考考点迁移。一轮后开始第二轮的专题复习,全面扫描知识点。二轮后第三轮则以试卷保温为主,将语文知识点和能力点联成网络,同时查漏补缺,准备最后的冲刺。
我们还把高三语文课的课型分成知识传授课、专题练习课、作文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不同的课型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学方式和验收标准。我们每进行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一个考点的复习,都首先经过全组人员的共同研讨,确立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处理都取得一致,然后才走进课堂,确保学生付出四十分钟的“生命”后能收获到一把钥匙甚至是一剂救命良药。
二、确立了高三学生复习原则与策略 高考复习最关键的一点务求“命中”,求“效益”;否则,前功尽弃。为此,我依据年级组的安排确立了高三学生复习原则与策略。
方向:紧扣《考试说明》
充分领会《考试说明》。备课组对这个相对稳定的系统作透彻的分析、领会、把握,可以从一定的高度把握高考全局,做到复习点全面、不遗漏、不缺环,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能力体系;还可以根据各部分题量及赋分情况合理地分配复习精力,安排时间,分清主次,大胆取舍,提高复习效率。
复习策略
1、用好课本,夯实基础。
高考试题不直接取材于课本,因而有人对课本的作用产生怀疑,对课文的教学不感兴趣。其实,高考命题虽不取材于课本,但考查的知识大多是课本直接或间接涉及的内容,这一点在文言文考查和名句默写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默写题,只要掌握课本和大纲共同要求背诵的篇目,就能拿满分。因此,在高三我们很抓了六册课本的文言文教学,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复习,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逐句翻译课文,通过练习检查督促。要求学生逐一过关,该拿的分数坚决不能丢。
2、突破重点,注重实效。
素质教育要求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着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于是我经过反复思考,认为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向语文教学本身要效率。尽可能减少无效的低效的劳动,从而取得 “短时、高效、省力、低耗”的最优教学效果。
为提高高三语文的复习实效,我们把那些花时少、见效快的训练点作为重点加以突破。如字音、字形、成语运用等,让学生认真理解记忆便可准确掌握。为此,我利用网络精选了社会上常见常用而学生又常常读错写错用错的汉字、成语,编成三份讲义印发给学生,为他们校音正形释义,学生识记后受益非浅。
3、精选习题,优化训练。
针对高考能力考查的要求越来越高的特点,高三复习加大训练力度,让学生做足够量的练习题,是十分必要的。但训练必须讲求实效,那种不分试题优劣,不顾训练效果,盲目搞题海战术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为此,针对二、三轮的试卷,首先做思想工作,让学生认真、真实地训练,然后认真评讲,讲命题依据,讲命题特点,讲命题思路,讲解题技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加强阅读,促进写作。
加大阅读量,拓宽知识面,不但对解语知题有利,因为命题材料多出自报刊,更重要的是对写作很有帮助。我们认为,学生写作中的思维僵化、思路闭塞,与平时的不读书、孤陋寡闻密切相关。似乎可以这么说,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量的大小。读的书多了,视野开阔了,既积累了写作素材,也学会了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同时又学到了巧妙的构思、活泼的语言,顿悟了作文之道。
三、加强备课组内的教学研讨活动
首先,在备考工作进行中,我们依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复习思路,修订计划。其次,我们按学校的要求强化了集体备课制度。既充分发挥了团队力量、集体智慧的优势,有挖掘除了个人潜能; 另外,在高三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并没有完全按部就班,而是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形式。重视提高课堂效率,向40分钟要效益,是我们高三教学时的一个重要方针。我们做到“七个统一”:计划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资料统一,测练题统一,作业统一,讲评统一。由于大家同心协力,资源共享,扬长避短,使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方法、重难点、知识点等得到落实,教学成绩不断得到提高。
四、再有,我对在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作了一点思考。(1)阅读理解很重要。
高三综合训练中,学生拿到一张张训练卷后,首先想的是快点完成题目,而不是认认真真地读一读文章。一张考卷做完,不要说文章,就算是那些做过的题目,也可能转眼就忘。讲评时,我向学生讲我的想法,认真阅读与领悟一篇文章,比之完成几个训练题,往往更具意义和价值。当你真正会读能读之后,什么样的语文考试能难倒你呢?(2)阅读习惯比训练量级更重要。
就语文学科而言,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学生读了多少,所得又有多少,而不单是学生今天做了几道语文题目,练了几张语文试卷。赛场固然需要训练,但盲目的训练往往是事倍功半。语言学科,更强调多读多记。然而,现在的高三学生,他们更注重的是书面题目,对于不需要用笔完成的口头作业,很多学生甚至都不把它们当成作业,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学生认为语文作业少,语文成绩迟迟不能提高的原因,更进一层,对于阅读的忽视,往往使学生在高考中茫然不知所从。(3)阅读思考与解题技巧同等重要。
解题技巧的总结和积累在高三复习中是非常重要的,但阅读思考也不容忽视。埋头做题,学而不思,前人早就概括过,一个字:惘。就是迷茫的意思,到底我为什么做题?做这个题有什么意义和收获?学生很少思考,成为解题机器,只会按部就班,缺少应变能力。体现在考试中,他们对于新东西新题目,因为缺乏应有的自信、创新能力而失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就语文学科而言,学生更需要学会阅读学会思考,思考所读文章的内涵意义,思考阅读于自己而言有何收获,对自己的思想对自己的人生有何启迪,这样的阅读与思考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此外,我觉得,我们要积极改变学生的语文学习观,让他们充分重视语文。因为,相对于学生在语文学科上投入的极其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来讲,单位时间内的收获,语文学科可以说是最多的。学生基本上除平时课堂时间和课外适量的书面作业时间外,主动投入的时间和机会是极其节约的。二是在学生中普通存在着这样一个观念,语文学习往往事倍功半,投入的时间未必与最后的产出成正比,其实,我们应该纠正学生这个观念,一份耕耘才会有一份收获。那些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不是因为他们天资聪颖,而是因为他们在语文上付出比别人更多,他们的学习更得法。相对一位在及格线上挣扎的学生,只要有时间保证,且注重学习的方法,要把语文成绩提高个十来分,还是相对容易的。150分的考卷,是从90分到100分容易,还是从130分到140分容易,道理不言自明。
以上是我在一学期高三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思考,我会不断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阅读相关文档:团结合作争取双赢更新理念应对高考——高三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年级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新课改下高三英语教学工作总结与反思 新课标高考数学复习工作的总结与反思 立足基础知识提升应用能力——生化高考反思与总结 2010级高考数学的反思与总结 高三语文高考反思新理念新高考新对策 高三教学工作总结 2010年高考英语试题的分析与反思 2010年英语高考后反思 2010年高考化学备考工作总结反思 高中上学期政治教研组总结 2010-2011上学期教育教学总结 2010年教学工作总结:收获并快乐着 2012年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政教处2012年上半年期中工作总结 2013
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
第五篇:从2010天津语文高考反思高三语文总复习
从2010高考反思高三语文总复习
一、高三复习备考策略
(一)解读考纲,强化复习的方向性
考纲是我们备考的指南针。在高考备考中,我认真学习、理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了解、分析高考信息,认真研究题型,对高考趋向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同时把我的理解、领会传达给学生,让他们知道考什么、怎么考,引导他们认识把握《考纲》要点,了解考点,做到心中有数。比如:如何理解“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的层级要求;又如:“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一说法隐含的要求是什么等等。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花点时间让学生认识理解考纲,这是有必要做的一点“磨刀”工夫。
(二)、钻研教学方法,确保复习的针对性
复习中,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复习方法的建构。课堂的学习与备考复习其方法还是有区别的,前者侧重在于由此获取新的知识,后者侧重于对已学知识的梳理、归纳、提升。在备考中,我主要采取的措施有:、抓实知识层面的系统整理,夯实基础
高考试题第一大题前两题考查学生的音、形辨析,第三大题文言文第 8、9 题重点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词义和用法的掌握,第四大题第14题对名句名篇的默写考查。诸如此类的题目,都基本属于知识层面,这类知识面广量多,头绪繁杂,我要求学生一日一练,抓平时的记忆和整理。我们的复习基本囊括了高考试卷中的32个字音与字形。、强化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训练,突破重点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文章阅读和写作占分比例大,阅读题的分值共35分,作文的分值有 60 分,这是区分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项目,从每年的高考之后的语文试卷抽样分析来看,阅读题失分较多,作文得分较低一直是一个普通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备考中我特别重视阅读和写作训练。
在阅读方面,加大训练力度,让学生掌握一些解题方法或规律。复习中着重注意两点:一是以五年高考试卷为范本,明确考什么的问题;二是要使学生懂得阅读的有效途径,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因为在那短暂的考试中,要求学
生准确而迅速地从阅读文段中获得信息,只有平时有素的训练才具有比较好地处理信息的能力。高考主观阅读主要考察的就是筛选信息和概括主旨的能力,而这也是我们平时着重训练的。
关于写作能力的训练,我主要着眼于学生思想认识能力和基本技能的提高,不仅限于找些题目写一写,批改批改,讲评讲评,注重训练到位。
①进行审题、立意、结构、语言等专项训练,在专项训练的基础上再进行综合训练。特别注意训练审题能力。尤其对呼声较高的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的训练,但今年高考并没有给考生加大难度,依然是开放式的话题作文,审题没有了难度。
②关注生活,关注自身,关心社会,利用视频观看百家讲坛,感动中国故事。③重视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在写好规矩文的基础上,鼓励创新,加强创新思维训练,通常是以高考满分作文为例进行研究与仿写。
④注重表达,强化情文并茂的针对性训练。
(三)、重视整体训练,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从高三下半学期,我就有意识地精心安排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答题技巧。我以高考前的模拟训练和各地高考试卷为重点。在训练中力求做到:
①每次训练的时间、题量与高考等同。
②试题的区分度、难度系数要接近高考或等同高考。
③命题的内容、角度、思路要以《考试说明》为依据。
④试卷的长度、结构、分值要切合近几年的高考试卷。
⑤训练之后及时反馈矫正。
二、备考策略反思
反思之一:对大剂量训练的思考
在高三,大家都在进行大剂量高难度的训练,因为以考促学,一举多得:可以检查水平,可以看出问题,可以推进复习,可以„„真是一箭多雕,何乐不为?我也盲从期间,以为自己不考学生就不学,在某种程度上是起到了作用,但现在想想其实语文学习成绩与考试频率、难度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无“质”的保障的“量”的叠加,并不能导致“质”的飞跃;另外,提升试题难度并不能稳固基础的知识。因为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的教学,与理科类学科有天壤
之别,其内容、要求、目的、运用方式、知识结构都要求教师注目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懂、悟、联、用——即明白原理、理解体验、联系联想、迁移运用,而语文学习中,“懂”“悟”的极端重要性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比拟的,是必须让学生首先达到的目标,学生的“懂”“悟”既不是教师可以代劳的,也不是通过考试就能办到的。高三语文老师的心理应该是淡定的。
反思之二:关于高考和会考的关系
因为会考原因,教学进度的落实在一段时间滞后,给师生的教与学带来紧迫感。原则上是会考促高考,实际上会考在某种程度上拖拉了高考的脚步,虽然我们已经将会考复习时间锁定在11月下旬,但是会考的压力还是牵绊着我们,会考结束,学生长出一口气的同时也就度过了宝贵的第一学期,下半学期课时更紧张,考试次数又逐渐增多,学生不断暴露出知识能力的弱点盲点以及新考纲的变化等等因素,以及老师需要随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的任务,使本来有序的复习时不时就不能按部就班、面面俱到,整个学年都很紧张与焦灼,今后如果再面临这双重考验,我一定做一名有一大刀阔斧、勇于取舍的精神的教师,不然,就容易造成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样的遗憾。
三、我的一点建议
(一)、强化给学生一个核心的备考理念,掌握高考语文的“变”与“不变”。高考语文的题目有千千万万,复习材料是一叠又一叠,复习书是一本又一本,其中的好题目的确也不少。可在时间有限的高三复习中,稍有不慎就会陷入“题海战术”之中,整天都在练题目,做过来做过去,并没有长进,有时会越做越乱。其实,应掌握一个核心理念,即高考的“变”与“不变”。“变”,指的是具体的题目、题型,还可以包括题量、试卷结构,命题指导思想。因为高考命题者每年都要“求变出新”,希望“常变常新”;可是,“万变不离其宗”,高考语文最核心的就是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即考生的知识面、思想层次、思维能力、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能力。说得更白一点,就是重点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如果还要更简洁的话,即就是语文姓“语”,在任何一道题目上,都是要直接与“语言文字”打交道--不管是基础知识,还是阅读写作;不管是现代汉语,还是古代汉语。
(二)、让学生把思维语言转化为文字表达,记录思考的结果。
很多学生学习语文只停留于看一看、想一想、勾一勾、划一划、抄一抄、凑一凑。到真正需要硬碰硬的地方,要么知难而退,要么浅尝辄止。应鼓动学生在古诗鉴赏、古文翻译、语言运用题、现代文阅读„„都要养成勤于动笔、重视文字表达的好习惯。因为动笔,促使他想得更全面;而思有所得,又迫使他找到更为准确得体的语言来表达。这样坚持下来,将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的良性互动,改变“动口不动手”的谦谦君子作风。
(三)、给学生有一个自由看书、做题、练笔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有充分发展的天地。
温故而知新,学生在总复习中,往往会有新的发现,新的疑问,新的提高,这都需要有一段属于他们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们去翻阅、整合、应用知识点和能力点,老师只在他们真正需要的时候才出现以相机点拨。说得绝对一点,有很多学生认为自己语文能力好是自己学出来的,并非老师教出来的。另一方面,题目是做不完的,大胆地割舍一些复习材料,砍掉十套卷子不做又有什么影响?可以每周安排出时间让学生看书、练笔,甚至是质疑、争鸣,尽量营造一个自由学语文的宽松环境。
总结是为了更好的提高,不让自己懈怠;反思是为了更快的进步,不让自己困惑。让我们汲取昔日的经验,不断地改进教学工作,为了实现高三孩子们的人生梦想,也为了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而辛勤耕耘,相信,“天道酬勤”是永远不变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