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改实验工作总结
新课改实验工作总结
我校在这次新课程的改革中不仅改了教材,而且大面积地调整了课程计划,更重要的是有了一套全新理念。课改使我们在一线的广大教师面临着许多挑战。这学期我们学校的教师本着边实践边探索,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觉得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得力。
在新学期开始之际,我校新的领导班子早就做精心组织,把课改工作放在了学校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在组织机构上,为了加强新课程实施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学校新成立新课程改革实施领导负责组织协调我校新课程实施的各项工作。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对新课程改革方案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修订了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课改工作制度、教师培训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奖励制度等。同时在全体教职工中进行了广泛的动员,要求全体教职工“人人关心课改、人人支持课改、人人参与课改”。现在课改的实施过程中,这些都已经成为了日常的工作和规范。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狠抓落实,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为课改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利的组织保证。
二、强化教师新课程培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师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课程改革工作中教师观念的变革极为重要。为了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实验,确保培训工作与课程改革同步进行并适当超前,教学行政管理理人员和全体教师必须参与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坚持做到“边培训边实践,边培训边学习”,做到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通过
培训,使教师巩固了新课程的基本标准和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掌握了各学科改革的突破点以及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计算机的使用)。
三、构建新型课程的教学体系,努力锻造一支适应新课程的教师队伍。
这一学期,先后有7位教师在学校和教育局的安排下,参加了市、县等级的新课程培训活动,取得了真经。身为课改一线教师,尤其是四个年级的实验的教师,都深深地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和任务的艰巨.于是,大家能互帮互助,团结协作。上课时,互听互评,吸取经验;下班后,又为了一节课的质量而熟悉钻研教材。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和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课改实施中去,以改革实验为核心,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以校本教研为抓手。利用每次的教研活动增进交流、探讨课程实施中的优秀经验和困惑;并以此为契机,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深入课堂,组织好学校的赛教工作;同时穿插全校性的校内公开展示课,为每个教师搭建教学平台,利用交互式评课的方式来交流见解,提升课堂质量。
(一)使实硬件建设成为新课改的动力源泉。
为更好地发挥教材资源,让教学设施实实在在地给学生和教师带来了便利。对图书室实施开放与半开放相结合(教师全天借还,学生星期二借,星期五还),同时提高计算机房、实验室、语音室、远程教育实等专用教室的利用率,使学校内能利用的设施全面服务于课改,使一切教学设施成为教师展示技能的平台。
(二)把好课堂教学关,将新课程理念带进每一堂课。
1、把好教学设计关,发挥创造性。
课改实验表明,今天的教学设计和以往的备课是不同的。首先从着眼点来看,以往备课,教师关注的是“课”,忽略的是“人”,教师为如何“讲”做准备。而教学设计则不同,它关注的是“学”的研
究,探究的是“以学定教”、“以情境为中心”的问题。这是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其次,从发挥教师作用看,以往备课教师是在执行贯彻教学大纲,教师研究如何去原封不动传授好教材的知识。这样,教师无异成了知识的二传手,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因此,教师个人的教学创造性。教学个性无法得到发挥。而教学设计则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要把自己摆进去,把学生摆进去,进行创造性教学。所以我校教研组采用了集体备课与创新修改想结合的方法,利用师徒结拜,教研组活动探讨课时设计,设计出适合本班教学的教案。
2、把好课堂教学关,师生互动,探究学习。
摒弃教师“一言堂”,单纯传授知识的做法,注重层次性,面向全体,全面发展,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角色,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重情趣、重参与、重感悟、重合作、重实践、重创新,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权力交给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参与的机会增多了,主动探索的兴趣浓郁了,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四、开发校本课程,整合教育资源服务新课程。
我们积极探索校本教研制度,把教研重心下移,以“解决学校、教师面临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促进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为教研指向。通过组织型(集体)、松散型(师徒)、网络型(校园网)等多形式的教研活动和多层次、多渠道的教师培训,形成“研训一体化”的教师研修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素质结构的改变与发展。教师的文化知识不断拓展,专业知识不断提升,经验知识不断丰富。反思成为教师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研究成为教师改善教学的重要途径,学习成为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同时,利用农村学校的周边环境,因势利导进行科学观察和实验。浓厚的乡土氛围地方课程也进入学校教育,有计划的开展实施。如民
间剪纸、民歌、韵律操在兴趣小组中开展的有声有色,而韵律操以推广为全校性的广播体操。提高了学生们对家乡的认识,增长了见识与知识,增添了民族自豪感.
五、积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科研课题,倡导科研兴教。
课改要推进,科研须先行。开学伊始,学校把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提高到前所未有的议事日程。组织课题组展开课题结题工作。我校的《关于学生多元主体参与评价的研究》以接近尾声。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总结了相当多的实践经验,有利力的指导了平时的教育教学。课题的研究为学校课改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六、前进中的收获、反思与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课堂教学从形式上的创新逐步走向实质的创新,课改研究激活了学校的教研风气,激活了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和开展教学实践的积极性,形成了积极有效互动的研究群体。在实验中,老师们逐步提高了驾驭课堂和课后总结反思的能力,养成了写教后记,写教学个案和精彩片段的好习惯。学生个性特长得到不断张扬:课堂上民主气氛浓厚,学生主动学习、思维活泼、心理放松、充满自信、敢于竞争、学会合作,学生各方面都得到较好发展。
(二)反思:新课程理念真正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还需要我们付出艰巨的努力;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还不尽如人意,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还未取得实质性成效;在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浮夸现象、应试回潮、穿新鞋走老路等现象时有出现,课程功能与课程实施的改革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为进一步营造课程改革的外部环境而继续努力。
(三)努力方向:我们必须深刻意识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长期的工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大事,要以“借鉴经验、推广成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以“改变课程功能、课程实施、课程管
理、课程评价”为重点,认真做好新课程相关工作,深化课程改革,推动王坪小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千里之行使于足下”,虽然我校的课程改革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面临的任务还十分繁重,挑战还非常严峻,让我们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惜团结,倍加努力工作,为建设教育强镇,发展和谐教育做出更新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新课改实验工作计划
新课改实验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前提,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加强教学研究,使我校课改工作更上一层楼,本学期课改工作计划如下:
一、继续加强新课改理念的学习力度、经过几年的理论培训,表面上有教师的观念已经起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从平时的听课中仍发现不少教师的教学方法传统守旧,学生在课堂上缺乏思维的生机活力,所以本学其我们继续加强对课改理论的学习和研究,采用观看示范课录象,“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方式,尤其要求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理念深入每位教师的心中,通过各教研组的学习,让教师人人牢牢地把握精髓,使其更有效地指导课堂教学。
二、深化教学研究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专长
小学阶段已全部实行新课程,我校参加课程实验的教师和学生的数量大规模扩大,同时也使课程改革的深化面临新的挑战。因此以校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促进教师专业及成长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首先,开展“走进新课程”教研活动,在上学期活动的基础上,本学期每周开展了两次教研活动。语文周二上午、数学及其它学科周三上午、集体评课、研讨在下午第四节课,活动采用周三通知上课老师及点评老师,周二、三上午第一节上课,点评老师书面发言为10分钟左右,其它老师积极参与,并做好书面评课准备,真正做到全体 1
参与,我们借助这一载体让每位教师亮出自己的教学特色,磨出自己的课堂精品;其次,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力度,提高集体备课的成效。
备课组要加强教材研究,开展集体备课、试验课、评课系列活动要提
高活动的实效。本学期将继续开展组内的“一课三评、三课一议”活
动。采用轮流展示形式,同时教研组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学习
教育教学理论,对本学期各科的热点问题开展讨论,指导教师总结教
学经验,组织好教研组的公开教学活动,活动记录完整。同时加大随
堂听课的力度。扎扎实实地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教师抓平时的教学
效率,不盲目追求教学上的花哨,扎实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为了拓宽
教研活动渠道,向社会宣传课改,让学生家长了解课改,学校在十一
月举行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
再次,定期反思总结制度。通过自我反思,形成反思习惯,倡导
对教学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的全程反思,同时及时地记下教学随笔、教学案例、教学故事,分析课改中的成败得失,及时地反映课改实验
情况,以反思提高课改成效。
三、加强新课程下评价制度的改革,强调注意过程、促进发展、强调多元。
首先,改革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一堂好课,在课堂的后成上即
兴的,从注重知识传授到关注学生的发展上来。我们严格要求教师在评价课堂教学时真正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价值观”三个难度的有机统一;其次,改革各类考试制度的评价。我们将继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并贯彻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
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遵循全面性、鼓励性、发展性原则综合评价
学生素质,鼓励教师不断研究和探索新课程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形式
和策略,改革单一的考试评价模式,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过渡性评
价和发展性评价,既采用书面考试、口头表达、实践操作等方式,也
可采用课堂观摩,课后言谈等形式全面地评价学生;最后,拓宽评价
时空,改革单一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使评价成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互动过程。例如除了评价学生课前、课后的表现;除了评价学生在学校的状况,还要评价学生在家庭、社会的表现,力争实现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
课程改革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努力摸索新的经验。
第三篇:新课改实验工作计划
新课改实验工作计划
2017-2018学第二学期)
美美中心小学 2018年3月(全面解析新课程
彻底吃透新理念 切实指导新课堂
量身打造新教师
为了追求更高水平的教学品质,基础教育体系伴随着风行全球的教育改革浪潮,全力以赴。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奏响了序曲,一开始它就显现出时代的特有脉动,体现着新的走向。
“新课程来了,我们怎么教?”这是广大参与课程改革实验和即将参与课程改革实验的教师的困惑和呼声,也是大家最为迫切的需求。先进的课程理念走进课堂,教师是关键,关怀教师,支持教师,帮助教师尽快的适应新课程,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我校结合课程实验教学与实际情况,特制定学新课程实验工作计划,希望能为实施新课程实验的一线教师提供切实的帮助与支持。一.课程改革实验目的:
新课程标准为目标,运用新课程全新理念和先进教育方法,完成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验任务。真正把“全民教育、养成教育、能力培养、师生互动、相互评价”落实在实验工作中,力争在课程改革实验中起到中心小学的龙头作用。二.课程改革实验要求:
1.更新理念,敢于探索,全体教师要把能力培养、创新 思维、全面育人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大胆探索,不拘一格。
2.变讲为导,师生互动,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养成教育,走下讲台与学生交朋友。
3.多元评价,旨在发展。爱心至上,育人为本,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4.课程改革实验中教学生从学会发展成为会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学会讨论、归纳、总结、质疑。5.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或尝试运用新教学方法。三.方法及措施
1.成立学校课改实验小组。并每周召开一次会议,通报课改情况。
2.全体教师必须每周听实验课一节,领导2节,同时担任课改实验的教师要做好记录,例会汇报课改情况。3.课改小组对实验课要宏观上指导,并对问题展开讨论。4.本次课改实验教师是学校各学科优秀教师担任课改任务,学校将给予大力支持。
5.担任课改任务的教师本学期承担1-2节实验课任务,并写出总结材料或教改反思材料。
6.制定新课改评价标准和管理细则,对于在课改中有突出贡 献的、受到镇、区表彰的教师给予重奖.四.活动安排
时间
内容
负责人
4月份
1.成立课改小组
2.制定计划
3.召开动员会
5月份
1.教师制定计划
2.领导小组听课
3.制定校本培训计划
4.召开课改实验教师座谈会
6月份
1.做好课改备课、说课工作
2.教案、说课稿的研讨工作
3.听课评课工作
4.组织好优质课
7月份
1.评价与讨论工作
2.课改教师写体会
3.学校总结课改工作
元月份
学校全面总结提出方案
中心小学课改实验领导小组
2018年3月
第四篇:黎明完小新课改实验工作计划
黎明完小新课改实验工作计划
为了继续深化我校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为世界的未来培养四有新人,力创名牌学校,争当明星教师,为了严格地执行新课程计划,努力实现新课程的目标,特作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忠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党的基础教育的指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三个面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人格,遵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从而使我校新课程的纵深发展,真正起到推动、示范的作用,使我校的教育质量再一个新台阶。
二、目标与任务
1、按照新颁课程的要求,积极开展新课程,新教材的实验验证和推广应用研究工作。一年级所开设的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音乐、美术和校本课程。三年级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一定要在新课程要求下严格执行课时计划,任课教师不但要写好每一节课的教案,还要上好每一节课,更要写好具有价值,有示范和创新推广新课程的教案或者论文。
2、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既定目标和我校实际,要以改革契机,以一年级为示范,带动其它各年级的学生为主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各种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为他们发展奠定雄厚的基础。
3、积极创造条件,让每位教师通过教师参与课程建设,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使之自觉地加强新课程的研究和知识的传授,做到寓教于乐,使每位教师真正成为新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
4、积极探索,新课程的教学和评价机制,以及有效实施新课程的管理制度,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知识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整全,努力把我校办成适应新形式,并能起到示范作用的学校。
三、实验的工作内容
1、更新教育理念,确立新课程理念,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2、认真研究新课程的目标体系,课程标准、课程结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
3、积极开展地方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工作。
4、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展与研究,把我校的文化特点和地方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能起到推动课程的传授的示范作用。
5、积极开展的学会学习为核心的主体性教学活动体系构建的研究,以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其管理研究,注重形成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促使教师由原来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指导者、咨询者、合作者、参与者。
6、积极开展各学科新课程教学评价和考试改革的研究,促使学科教学始终把育人摆在第一位。
四、实验的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班子:
(1)组织机构:
组 长:廖方明
副组长:资晓春
成员:全校全体教师
(2)工作职责:
2、在实施新课程的基础上,要全面贯彻落实新颁课程标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大胆地进行改革,积极探讨新课程教材的特点,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把我校新开设的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4、学校要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新开课程的教学检查和督导,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把教学手段落到实处,努力实现新课程目标。
5、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大力开展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改变课程实践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努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力动手,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6、积极开展新课程体制,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研究,努力为新课程的推广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把我们学校的各项教研活动推向新的高潮。
黎明完小
2008年9月
第五篇:新课改下实验课教学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摘要】俗话说:“科学发明来源于科学实验”,从小学开始我们就要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兴趣,在他们当中可能就有“爱迪生”。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小学科学教学就必须适应新课程理念,而实验课教学是小学科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实验课的课堂效率我们应遵循: 实验操作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尊重事实、讲求证据的认真态度;实验方式要有探究性,培养逻辑推理严密的态度;要优化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新课程下科学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科学 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搞好实验教学提高学生探究能力是响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小学科学学习要以探究活动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实验活动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教师必须善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学习活动中去,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提高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新课改下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实验操作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尊重事实、讲求证据的认真态度。
实施科学课教学以来,实验活动过程中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了。问题集中表现在学生在开展实验活动时,急于动手,抢着操作,其他学生旁观者有,闲谈者有,或做其它事;不按规定操作,实验结果出不来;交流汇报实验结果时,有的学生只顾自己说,不听别人的发言。分析下来有这些原因: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学的设计不合理、不严密。有时要求学生一次完成许多操作步骤,三年级的学生会理解不清,记不住,弄不懂;小组内的分工不明确、不合理也是一个原因。那怎样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呢?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启发引导他们动口、动手、动脑、亲身经历科学发现的全过程,自行获取科学知识,并且不断地提高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以适应终身学习和探索的需要。
二、实验方式要有探究性,培养逻辑推理严密的态度
1、引导要有问题
科学教材中实验部分大多为探究性实验,以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实验中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习的开端。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阅读、观察、调查中对自 1 然现象、生活现象或实验现象产生好奇,发现或提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使之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得到体验。例如有关探究“拱形的力量”的实验,我是这样进行的:在进行拱形能承受多少个垫圈实验时,学生观察到垫圈数量增多,拱桥有所变化,拱桥中央慢慢下塌,拱脚逐渐向两边外移,老师在此时趁机引导:那么大家看到这一现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2、大胆假设与猜测
猜想与假设是学生运用已有科学实验和实践经验,对问题的可能答案进行猜测,尝试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这一环节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可根据具体的内容,采用多种方式,鼓励每位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探究“拱形的力量”的实验中:拱桥能承受多重的物体?承受重物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等问题。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拱桥承受重物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这时将自主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大胆的进行猜想和假设。
3、实验操作,引导结论
通过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解释并通过理性分析形成结论,这是实验的目的。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报告形式将实验进行总结,包括:实验的目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结果、分析和讨论,学生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事实与证据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归纳、处理和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优化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手段
1、设置问题的艺术性
学生探究实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对于学习者来讲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设置问题艺术性,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例如“检测电路”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以下问题:先在课桌上放置一组正常的简单电路,学生上台操作,使小灯泡亮起来,然后老师暗箱操作使小灯泡不亮,适时提问:你们来当一回“啄木鸟”医生,诊断病因在哪里?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教师不要简单地直接给出,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去提出。发现问题更贴近其思维实际,更能引发其探究。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探究性实验教学既是探究实验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究,老师要有意识的给学生创设一些问题,问题以 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够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准。学生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观察、思考,运用已掌握的科学知识和实验的方法、手段等来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的提出新问题。教师要根据问题的要求和相关条件,创造相关的实验情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来确定解决问题的实验程序,最终得出准确合理的结论,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例如,探索《导体与绝缘体》教师创设老鼠咬断导线的动漫情景,提出问题:小灯泡不亮了?怎么办?用什么来替代呢?动漫中小伙伴搬来许多材料来帮忙,提出问题:这么多材料我们用哪种呢?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怎样才能证实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呢?学生自主开始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找到与自己相符合的实验计划,并跃跃欲试想动手操作来验证。这样的设计比单纯的从理论介绍的角度更能让学生接受,关键是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索实践活动,并获得对新知识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判断、论证的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3、加强合作交流,进行探究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提出的一个新理念,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对未来人才在善于合作方面也提出了要求,所以现在就要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开展合作学习的尝试。科学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一般都是以组为单位,分组实验是最多采用的学习方式。因为考虑到小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还不强,小学阶段一般提倡组成4至6人的合作小组,合作的目的是在实验时互相交流,互补长短,互相监督,共同发展。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使科学实验教学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关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不断地去发现,去纠正和改变,从实效性上考虑和审视课堂教学。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教师必须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己提出探究实验的方法,自己动手实验。通过科学实验活动,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究未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