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快大别山区生态、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战略构想”课题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
“关于加快大别山区生态、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战略构想”课题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
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市委党校课题调研组老师们一起从区域经济统筹合作层面探讨大别山区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的一些重大战略问题。应该说,这是既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也是包括我们潜山县在内的大别山区省、市、县的期盼。近年来,就大别山区各地加强区域协作、推进共同发展,我们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如:开展包括潜山在内的鄂豫皖大别山区县(市、区)际政协联谊活动和大别山区发展论坛,交流经验、推进协作;举办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域联合会议,建立鄂豫皖大别山旅游区域协作联合体。虽然这些探索和努力为推动大别山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仍停留在松散式合作、产业合作上。前天,我接到这个“关于建立大别山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的战略构想”调研课题,把大别山的区域发展以“示范区”的形式提到国家发展层面上,既提升了区域发展的地位,又增加了合作深度,觉得很新,结合提供的座谈会议题,做了一些肤浅的思考,仅供各位参考。
第一,谈谈建设“大别山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必要性。
大别山区横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是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被誉为“红军摇篮、将军故乡”,涉及黄冈、孝感、随州、信阳、六安、安庆6市36县,其中我市包括宜秀、岳西、潜山、太湖、宿松、桐城、怀宁7县市区,总面积10余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800万。大别山区是一个集山区、老区、贫区为一体的特殊地区,其中有国家贫困县18个。据资料统计,2007年至2009年,大别山区人均生产总值均处于所在省的下游水平,农民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均低于全国和三省平均水平。大别山区的发展滞后,不仅影响到鄂豫皖三省经济的整体协调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到中东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快大别山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应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
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海峡西岸等区域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是一种大趋势,也是实现各类资源共享、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提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为推进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今年1月份,中央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确立了以安庆、池州、铜陵、巢湖、芜湖、马鞍山6个沿江市为“发展轴””、合肥和芜湖为“双核”、滁州和宣城为“两翼”的“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布局,以及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四大战略定位。要将“大别山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提上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可参考并积极融入到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我个人认为,在研究和制定大别山发展战略时,起点要高,思想要解放,战略定位要准确,区域特色要鲜明,发展重点要突出,产业布局要合理;要通过区域合作与发展,促进区域规划、产业布局、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整合,在区域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上加强互动试验,着力打造大别山区“三省六极、整合捆绑、齐头并进”的发展 2 格局,积极探索一条贴近大别山实际、彰显大别山特色的发展道路,努力实现革命老区在新时期的新腾飞。
第二,谈谈大别山区的发展优势和瓶颈所在。要加快推进大别山区生态、经济、社会综合发展,在国家级层面上打造“生态经济示范区”,必须客观分析并认清本区域的发展优势和发展短板,把优势做强,把短板拉长,才能成功形成有潜力、有竞争力的区域经济体。
关于发展优势。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自然资源丰富。大别山区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带,物种丰富,植被优良,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区域内约有动物2031种,植物2079种,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其中核心区70%以上。仅我们潜山境内属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就有26种、珍稀树种12种、有药用价值的植物957种。大别山区是长江、淮河众多支流的发源地,年平均降水1300毫米,水资源丰富优质,水资源总量300多亿立方米,对发电、防洪、灌溉以及周边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是区位居中靠东。许多人认为大别山发展落后,重要原因是存在区位劣势,我认为恰恰相反。大别山频临长三角,属华东和西部的结合部,是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同时享有东西部发展的政策优势;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航空、铁路、高速公路贯穿大别山区三省六市,为大别山区域联接长三角等发达经济体创造了良好的外部交通环境;大别山脉被数十座全国性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环抱,是中东部最大的一块绿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资源潜力区,特殊的区位和生态条件,对长三角经济区和陇海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生态保护作用,生态影响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2 亿人,分别是本区域总面积和总人口的5倍和7倍,而这正是把“大别山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层面的最佳申报理由之一和最有发展影响力之处。三是旅游资源众多。大别山区的旅游资源可概括为六个字“生态绿、历史红”。从绿色旅游资源看,大别山峰峦叠嶂,瀑布凌山,险峻秀美,1500米以上高峰就有10余座,大型水库、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星罗棋布,自然和地质景观多彩多姿,旅游景点众多,目前已经开发的生态旅游景点有上百处。从红色旅游资源看,大别山作为革命老区,浸透了烈士的鲜血,是英雄的山,革命的山,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也是革命遗迹最多的地区。据统计,红色旅游可利用的资源有上千处之多,可以打造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品牌。四是文化底蕴丰厚。作为两江流域(长江、淮河)人类文明发祥地,大别山六市有着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安庆是京剧的故乡,黄梅戏之乡,受徽派文化与楚文化的共同影响,历史上人才辈出;六安是皖西名城,楚文化兴盛之地,其中金寨、霍山是著名的将军县;信阳是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融合之处,许世友将军的故乡;随州以“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而闻名海内外;黄冈是历史有名的东坡赤壁所在地,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毕升和医圣李时珍的故乡;孝感以楚文化、孝文化和大悟县的红色旅游资源声名远播。
关于发展瓶颈。大别山区之所以是全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限制其发展的因素很多,我认为,最为主要的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差。大别山区市县都地处山区,有的是深山区,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恶劣,且山多田少,可用土地资源短缺,发展先天条件不足;修路、修桥、建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大与财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 矛盾无法解决;大别山区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巨大牺牲和无私奉献,没能得到很好休养生息也是致贫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经济基础弱。大别山区在历史上都是靠山吃山、发展小农业为主的地区,工商产业发展起步迟、水平低;虽然大别山区已有良好的外部交通环境,但由于山的天然屏障,致使内部交通可达性很差、甚至有点乡村至今未通公路,严重限制了对外经济交流,工业化进程滞后,市场经济程度不高;国家长期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使大别山区产业结构和项目布局受到很大限制,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三是人力资源缺。虽然大别山区劳动力资源丰富,由于本地经济发展滞后、工作岗位不足、工资待遇不高,致使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背井离乡、赴经济发达地区打工创业,帮助经济发达地区锦上添花,而本地却招工难、发展慢;大别山区每年上大学的孩子很多,但学有所成后回家乡服务的很少,大部分都留在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而外地专业人才不愿安心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作,人才资源陷入“留不住、招不来”的怪圈。四是思想不解放。凡经济欠发达地区基本都存在一种通病,求稳、保守、怕乱,在思“稳”上比在思“变”上动的脑筋多,导致体制创新不足、发展出路不畅,这也是大别山大部分地区的现状和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建设“大别山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几点想法。在“大别山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统筹协调发展上,我认为,要充分利用和挖掘大别山区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搞好规划,选点突破,在“绿色”自然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上绘大蓝图、做大文章。
(一)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我认为,要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大别山区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四季分明,气候 温湿,雨量充沛,复杂的地形和独特的气候特征,使大别山区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大别山区的蚕桑、茶叶、食用菌、中药材广泛分布且品质优良。要充分利用大别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大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和中药材开发;要合理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一批特色农业经济区域;要共享共建特色产业品牌,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大型农产品市场,加快农产品流通,打造一批全国性特色农产品集散地。要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林业。大别山区森林覆盖率在50%以上,核心区达70%以上,是大别山区最大的宝库,是宝贵的“绿色银行”。要加强生态体系建设,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珍稀植物群落保护等工程,形成大别山稳定的生态安全网络框架和绿色生态屏障;要大力推行林药、林果、林茶等生态经济治理模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兼用林和高效经济林;要坚持保护和利用并重,推进生物质能源林、林浆纸原料林、速生丰产用材林和高效经济林基地建设;要推进重点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新型人造板工业、木浆造纸工业、竹林加工业和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要大力发展“绿色”生态能源。大别山年平均降水1300毫米,区域内河流、水库众多。要利用充足的优质水资源,为周边城市和城乡提供清洁生活饮用水;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小水电产业。我们潜山县新建和改造小水电站百余座,总装机3万多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亿多千瓦时;大别山充足的植物资源,可积极探索并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变废为宝,发展清洁环保、无污染型能源。
(二)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要做强“红色”旅游。作为革命老区,分布众多的革命历史遗存是大别山区最大特色和亮点,也最具潜力和卖点。要高规格、高起点地编制大别山 红色旅游发展的详细规划和大别山红色旅游基地的建设规划,统筹大别山红色旅游的开发和建设。要不断加强革命遗址、名人故里、革命纪念地的文物保护性开发和文史资料整理开发,培育新的景观载体,丰富旅游产品内涵。要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弘扬大别山革命精神,增强整体影响力、竞争力,把大别山建设成为继井冈山、延安之后又一全国著名红色旅游品牌。要做强“绿色”旅游。大别山区六市地域范围内,拥有大别山良好的原生态资源和不同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资源,要加强联动开发,发展山水观光游、休闲生态游、人情风俗游、历史文化游等旅游产品,建设大别山旅游经济产业群和中东部最大的生态旅游中心。要打造大别山旅游经济圈。大别山区三省要共同编制大别山区域旅游总体规划和交通规划,建设大别山旅游交通网络,设计大别山精品旅游线路,共同开放旅游市场,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通、产品共推、合作共赢”,构筑以原生态和红色旅游为品牌的大别山旅游经济圈。
(三)要大力实施人才振兴工程。大别山区市县,尤其是我们安徽和湖北,政府和老百姓都非常重视孩子教育,非常注重人才培养,所以这些地区初、高中教育升学率都很高,走出了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但很矛盾的是,出人才的地方偏偏缺人才,这也是大别山区发展滞后的原因之一。要推行“借脑兴业”计划,通过邀请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和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担任“特聘专家”模式,为宏观决策出谋划策,为项目推进提供智力与技术支撑;要推行柔性引才模式,采取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方式灵活引进所需人才;要大力引进各类专业人才,根据当地人才队伍结构需求情况,建立紧缺人才需求信息 库,做好引进和招聘工作; 要实施“乡情引才”工程,鼓励外地本籍优秀人才回家乡创业就业;要大力发展本地职业教育,加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的培训力度。要通过各类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大别山区经济发展、腾飞提供智力支撑。
四、关于中央和省给予重点支持政策的几点建议。目前,大别山区享受的国家优惠政策包括:享受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有关政策,地处安徽的大别山区市县纳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纳入国家级扶贫县的大别山区县享受扶贫开发政策倾斜。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针对大别山区的发展出台过专门的优惠发展政策,这也是我们下一步努力方向,积极鼓与呼,把“大别山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从构想变为现实。
对于中央和省政府加大大别山区发展的扶持力度,我想,有以下几点建议:
1、在区域发展规划和优惠发展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在革命战争年代,鄂豫皖大别山老区人民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在国家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应该支持帮助老区发展,使老区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建议把推进大别山区生态、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纳入国家区域发展层面,从产业布局、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统筹考虑,整合大别山区资源,制定大别山区发展总体规划,启动大别山区振兴战略,建议出台扶持革命老区发展的优惠政策,力争通过5~10年的扶持,使得产业支撑明显增强、基础设施明显完善、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探索一条符合大别山地区发展、转型的区域经济模式。
2、在加强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上给予重点支持。项目是拉动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支撑,落后的地区的一个明显标志就是发展项目少、尤其是关键性的重大项目更少、甚至空白。中央和省级政府要加大对大别山区重大项目的扶持力度,尤其是要加大对大别山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与投入,加快公路网络、供电系统、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大别山区的发展环境。要在农业产业化扶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种养加工业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大别山地区以重点扶持,推动大别山区域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在更高层次上的又好又快发展,让山区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3、在扶贫开发工作和财政资金支持上给予重点倾斜。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大别山革命老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与周边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应当积极争取国家在政策层面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强大别山区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扶持,提升大别山区人民群众的发展水平和生活条件。在财政政策方面,要增加对大别山区公共设施建设、生态环境补偿的投入,以及以工代赈、财政扶贫资金等专项扶持资金的投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金融扶持力度,促进大别山老区经济社会提速发展、焕发新的活力。
第二篇: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法治调研执法监督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法治调研执法监督座谈会上的发言
提纲
一、工作开展情况
1.是不断加强普法宣传
2.是不断完善普法机制
3.是不断打造普法文化
二、存在问题
1.是普法队伍不健全
2.是普法教育仍有死角
3.是普法形式不够丰富
三、下一步计划
1.是强化普法队伍
2.是完善普法机制
3.是丰富普法形式
正文:
...镇紧紧围绕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以开展法治宣传打造黄河文化等工作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不断健全普法教育、强化普法责任,全力营造全社会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一、工作开展情况
1.是不断加强普法宣传
以“沿着黄河去普法”活动为抓手,以群众法治需求为导向,广泛动员“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等社会力量,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法治宣传活动7场。
联合派出所、信访办等部门,开展民法典宣传、妇女权益保障、反电信诈骗、扫黑除恶等专项宣传活动22场。组织42名法律服务工
作者全部下沉一线进“网格”,深入大街小巷、商场集市、单位企业、机关学校等,向干部群众宣传法律知识,增强干部群众的法治观念。
2.是不断完善普法机制
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要求,不断健全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扩大参与范围,提高法律服务水平,推动“送法下乡”常态化制度化运行。积极开展“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组织...名法律顾问定期到服务村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协助调解矛盾纠纷,共为...人提供法律咨询,协助调解矛盾纠纷...起,帮助群众草拟土地流转合同...份,为乡村法治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
3.是不断打造普法文化
紧紧围绕便民、利民、惠民基本点,按照“点、线、面”相结合方式,通过法治宣传牌、宣传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法律知识,共设置法治宣传牌...块、打造法治长廊...条、发放法治宣传页...余份,在全社会营造了尊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在利用传统方式进行法治宣传的同时也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普法平台、今日头条等客户端及时发布普法动态、涉法热点、以案释法等内容,不断扩大法制宣传覆盖面,努力把“沿着黄河去普法”打造成服务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法治文化品牌。
二、存在问题
1.是普法队伍不健全
当前基层干部,特别是新村干部年龄往往偏大,文化素质不高,法律知识储备稀少,对法条的解释不够全面通透,导致普法工作打了折扣。
2.是普法教育仍有死角
对社会闲散青少年、农村留守人员、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口等特殊群体的普法教育仍存在“死角”或“盲区”。
3.是普法形式不够丰富
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够强,法治宣传内容乏味、形式呆板、互动不足等问题仍一定程度存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有待进一步挖掘。
三、下一步计划
1.是强化普法队伍
充实普法工作力量,重视专兼职相结合,完善对法律顾问的绩效考核机制,加强对普法员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普法队伍的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
2.是完善普法机制
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按照普法责任清单,结合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面向社会的法治宣传教育,做到普法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3.是丰富普法形式
将普法宣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借助艺术形式,把枯燥的法律条文演绎成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引起群众思想上和精神上的共鸣,潜移
默化提高群众法律意识。
普法工作没有“暂停键”,只有“快进键”;没有“休止符”,只有“催战鼓”,...镇将不断适应新常态新需求,整合全镇资源,凝聚全镇力量,充分发挥法治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走在前中的引领保障作用,为全社会营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
第三篇:在山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乡镇工作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
转变乡镇工作职能促进农村快速发展
在山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乡镇工作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
(__县农办)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__有关乡镇工作的基本情况、面临的形势和对今后工作的建议作如下发言。
一、基本情况
__位于渝东南乌江之滨,是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集老、少、边、山、穷于一体的国定贫困县。县城位于乌江、郁江交汇处,距重庆主城区260公里。全县幅员面积3903平方公里,辖39个乡镇、300个村(居)委、1966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62.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5.52万人。现有耕地76.81万亩,其中田15.1万亩。全县水资源富集,是全市唯一的水利能源基地县。有丰富的草山坡,农副产品充足,是“全国烤烟基地标准化示范县”和全市唯一的“秸杆氨化养牛示范县”。2004年全县实现经济总量22.9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89亿元,农业增加值8.0亿元,粮食总产量30.01万吨,农民人均粮食52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962元。
全县39个乡镇中,一类乡镇15个,二类乡镇13个,三类乡镇11个。一类乡镇设党政办、经济发展办、农业发展办、社会事务办、村建国土办、财政所,二类乡镇设党政办、社会事务办、经济发展办、财政所,三类乡镇设党政综合办、财政所。共有行政编制945名,机关后勤服务事业编制68名,现实有乡镇公务员895人,工勤人员123人,未过渡公务员和工勤人员107人,共计超编112人。各乡镇除教育和卫生外,均设农业服务中心、文化广播服务中心、人口和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站、社会保障服务所四个直属服务事业机构,共有事业编制698名。
二、乡镇工作存在的困难及原因
随着机构改革的有序推进,特别是税费改革以来,乡镇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形势下,我县乡镇工作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严重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我县地处边远偏僻,基础设施建设原有基础差、投入资金少、单位成本高,发展水平明显落后。至今还有一个乡镇公路不通,有36个行政村不通公路,乡村公路质量差,除“319”公路__至郁山段、县城至__电站大坝外,全县没有其它上等级的公路,乡镇的公路别求通畅,就是维持通行都很困难,群众生产生活资料和农产品运输十分困难;还有57.1的自然村没有完成农网改造,未改造区域供电线路差,用电无保障,发展农产品加工难,农民负担重,电价一般在1元/度以上,有的高达2-3元/度。还有12.92万人饮水困难,稍遇天干就面临缺水之困;电视普及率只有
55、固定电话入户率仅为15,农民对政策了解狭窄,生产信息闭塞。
2.农业产业化进程步伐缓慢。我县目前初步形成粮油、烤烟、畜牧、林业和劳务等五个支柱产业,但除烤烟、畜牧外,无论在规模,还是生产经营模式上都明显不足。投入上,由于自身经济实力的限制,每年县财政在吃饭都难保证的情况下挤出的三四百万作为支农安排,犹如杯水车薪。因为市上项目的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全市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近年我县虽安排有黄籽油菜、草食牲畜、天然香料和中药材等项目,但所得扶持极少。除桑柘等少数乡镇具有明显的产业发展优势外,绝大多数乡镇没有形成主导产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粮猪”二元经济结构。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滞留在土地上的基本上是老人和妇女,劳动者素质不高,不利于产业化生产。龙头企业方面,受资金、技术和市场的影响,发展一直较慢,我县唯一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牧业开发公司,每年所得扶持也只是象征性的10多万元,对一个企业发展作用也不会很大。农村农产品加工业基本停留在家庭小作坊水平,农业产业化程度十分低下。
3.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缓慢。到2004年,我县城镇化水平仅为15.3,位列全市区县之末。除了缺少发展资金,自身投入能力弱,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功能不完善外,还有地理位置的劣势,投资环境差,招商引资困难的原因。全县各乡镇中,只有汉葭、郁山、保家、高谷等镇有为数不多的农产品加工、建工建材和矿产品开发企业,且多数企业设备和生产技术落后,经济效益差,对地方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对财政的贡献不大。多数乡镇的乡镇企业是一片空白,仅有的不外乎粮油加工房、家庭酿酒作坊、石木工匠及手工编织。市定首批百强镇除汉葭镇因居城关发展稍好外,保家镇在启动建设两年后,中心镇项目新建一条街道迟迟不能完工,其他配套设施几乎为零,产业发展没有大的起色,因无龙头企业的带动而普遍开花,缺少产业支撑,导致二三产业发展步伐不快。
4.乡镇社会事业发展极不平衡。县城有完备的教育体系、卫生机构,设备齐全,师资和医务人员配备较
第四篇:在凉州区低碳环保循环农林牧产业化综合科技示范项目专题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凉州区低碳环保循环农林牧产业化综合科技示范项
目专题调研座谈会上的发言
凉州区农牧局
(2012年4月14日)
一、全区农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凉州区以节水增收为目标,深入实施“4301”强基富民工程和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总体规划,大力推广“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和“储藏加工+运输销售”营销模式,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全区农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种植业:2011年,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6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13.15万亩,经济作物55.8万亩。以马铃薯、蔬菜、瓜类、中药材、食葵等特色高效作物种植面积达到42.6万亩,农作物制种面积达到28万亩。全区粮食总产量达67.27万吨,瓜菜总产量达132万吨。实现种植业增加值25.5亿元,农民人均种植业纯收入达到2255元。
(二)设施农业:截止2011年,全区累计建成设施农业21万亩,其中日光温室9.6万亩、拱型温室0.9万亩、养殖暖棚10.5万亩。设施农业总产值达35.4亿元,人均设施农业纯收入达到3014元,其中:人均日光温室纯收入1397元。建成高坝、发放、黄羊3个设施农业万亩以上乡镇,武南、大柳、和平、清水、金羊等13个5000亩以上乡镇。
(三)畜牧业:2011年,全区畜禽饲养量达到818万头 1
(只),规模养殖场(小区)达到 577个,规模养殖户达到
3.3万户,畜禽规模化养殖程度达到63%,肉蛋奶总产量9.3万吨,畜牧业增加值达到13.8亿元,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1617元。2007年被财政部、农业部列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2009年被列为全省肉牛产业大县和肉羊产业强县。
(四)农业产业化: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1户,主要形成了以发放蔬菜公司为代表,年外销能力在70万吨左右的蔬菜产业;以德农种业为代表,年制种能力达16.4万多吨的制种业;以甘肃达利有限公司为代表,年加工能力16万吨的加工型马铃薯产业,以天祥、森泰公司为代表,年产销能力达6.8万吨的畜产品加工业。建成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达5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474家。全区认证有机食品的企业达到3家、产品7个,绿色食品的企业达到19家、产品36个,无公害农产品的企业达到1家、产品5个,认定无公害畜产品产地3个。
我区农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种植方面:中低产田面积比例大,玉米机械化和田间植保作业机械化程度比较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薄弱。
畜牧养殖方面:牛、羊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水平还不高,肉羊良种覆盖率低,秸秆调制利用率还不高,畜牧业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31.5%。
日光温室方面:自动化、机械化水平低,标准化生产技术未全面覆盖,日光温室滴灌设施规范化运行程度低,部分
日光温室效益不高。
规模经营方面:农业生产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生产规模较小,劳动生产率不高,制约了农业机械化、专业化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农民增收困难。
农业产业化方面:龙头企业规模小,新产品研发能力不强,产品产业链短,附加值偏低,加工产品特色不突出,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缺乏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大型龙头企业和知名产品品牌,农产品加工能力弱,产业化经营的组织链接、运行机制亟待改革和完善。
农民增收方面: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虽然增长较快,但在河西地区处于靠后水平,家庭经营性收入稳定增长压力较大,二三产业增收拉动作用存在不确定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难度加大。
二、今后农牧业发展方向
下一步,我们将以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主推“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和“储藏加工+运输销售”营销模式为方向,全力实施“4301”强基富民工程和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总体规划,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应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农牧业生产向产业特色化、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营销市场化方向发展,努力把我区建设成全省蔬菜生产大区、畜牧产业强区和全国特色制种重要生产基地与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力争使设施农
业、林果业、特色高效经济作物、制种业4个产业面积达到30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三、项目基本情况
(一)甘肃凉州生猪改良繁育中心建设项目
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公猪舍2200平方米,配种舍1650平方米,妊娠舍1650平方米,母猪分娩哺育舍1650平方米,保育舍1650平方米,后备猪舍4125平方米,修建种猪测定室120平方米,隔离舍825平方米,种猪出售展览厅275平方米,建设污水处理池5200平方米,引进母猪540头,公猪114头,配套购置设备966台(套)。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112.76万元,其中:土建工程投资1197.20万元,仪器设备投资561.76万元,引种费24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2.94万元,预备费59.86万元。申请中央投资1900万元,自筹 915.56万元。
该项目建成后,生猪改良繁育中心可建成3个育种群(建立2个大约克夏曾祖代品系,1个杜洛克曾祖代品系),形成3个品系、240头曾祖代纯繁群。在以上基础上,建立440头大约克夏基础母猪繁殖群、220头杜洛克基础母猪繁殖群,形成660头祖代猪繁殖群。每年可新增祖代种猪4050头,可为甘肃省及西北地区生猪品种改良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证,带动甘肃省及西北地区生猪产业的发展。
(二)凉州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建设项目 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38个乡镇农产品检测站新建办公用房、检测室114间3420平方米;购置速测仪38套、电
子天平38台、培养箱38台、振荡器38台、小型冰箱38台,各配备一定数量的速测试剂;购置办公桌椅114套、电脑38台、打印机38台;建立信息网站,进行人员培训等。
项目建设共申请国家和省级投资1200万元。其中:办公场所建设需资金620万元、速测设备购置需资金300万元、办公设备购置需资金150万元、信息网络设备需资金60万元、人员培训需资金40万元,其它费用30万元。
通过项目实施,广泛推广应用农药残留速测仪器设备和检测技术,使检测体系延伸到乡镇一级,扩大检测范围,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乡镇检测站的综合检测能力,对当地农产品实行就地速测,指导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