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市五道桥区村农机服务合作社发展调查(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2 16:37: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川乐山市五道桥区村农机服务合作社发展调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川乐山市五道桥区村农机服务合作社发展调查》。

第一篇:四川乐山市五道桥区村农机服务合作社发展调查

四川乐山市五道桥区村农机服务合作社发展调查

作者:四川省农机局 周楠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种田难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由于国家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农机化事业的蓬勃发展,能够满足农业主要生产环节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越来越多。如何尽快把先进的农机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转化为现实的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解决好农村种田难的问题,是广大农机工作者长期探索的问题和寻找的途径。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的基层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就是这种探索的结果。最近,我们对乐山市五通桥区组建农机服务合作社进行了专门调查。

????

一、合作社发展的历史条件

????

(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和耕牛的减少,农村种田难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难以承受繁重农业生产劳动的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农村劳动力十分缺乏。如五通桥区新云乡灯杆村人口1106人,有劳动力503人,其中外出务工的占52.88%;辉山镇民安村全村50%以上的家庭有人常年在外务工。另外农村养牛成本越来越高,致使农村耕牛锐减。五通桥区金粟镇刘家山村2004年全村有耕牛32头,目前耕牛数已减至12头,一年减少62.5%。新云乡灯杆村全村仅有2头耕牛。由于耕牛数量的急剧减少和养牛成本高,导致牛耕地成本相应提高。五通桥区牛耕每亩收费约100元,比机耕每亩收费高近50%。因此,五通桥区部分乡镇村社干部群众曾多次找到农机部门,请求帮助解决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和农村日益突出的种田难问题。

????

(二)个体农机经营者效益低,和难以较好实现农业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合理配置的要求。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更加重视和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如五通桥区金粟镇刘家山村和新云乡灯杆村2004年底全村农民人均收入分别达3250元、3160元。农民有钱了,购买农机使用农机的积极性高了。这两个村2004年农机拥有量分别是218台(套)1865千瓦,比2000年114台950千瓦分别增加91.23%、96.32%。但总体来看,个体农机经营者的作业时间短、作业区域小,经济效益低。据乐山市农机局调查,夹江县农户一家一户购买的耕整机,仅仅耕作自家的农田,每年作业时间仅两天半,其余时间处于闲置状态,造成很大浪费。而且在一个村里,个体农机经营的发展,还存在机具品种单一,重复购置,不能统筹考虑农业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的要求。因此,在五通桥区的个体农机经营者也十分盼望能依托一个载体联合起来,走出去拓展更大的作业空间,寻找更多的作业收入。

????

(三)当前农机技术发展能较好地满足农业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的需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别一些国外先进适用农机技术的引进,基本上能满足农业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要求。五通桥区农机部门近几年推广使用的小型耕整机、联合收割机、机动喷雾器等,农民十分欢迎。

????在深入调查研究和认真思考这些问题的基础上, 五通桥区农机部门一方面积极向区委、区政府领导汇报,一方面与乡镇村社干部群众和农机经营者座谈探讨,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提出了组建村级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的设想。并于2004年7月在新云乡灯杆村成立了第一个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2005年又相继在金粟镇刘家山村、辉山镇民安村成立了两个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

二、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

????五通桥区三个村农机服务合作社采取股份合作制。社员可以以资金、机具、技术等方式入社,实行民主管理,自主经营,盈余返还。合作社建立章程,设立了社员大会和理事会,明确社员的权利和义务。农机服务合作社为广大村民开展运输、机耕、提灌、机收、机脱、植保等农机服务。在服务中,严格做到“五统一、五保证”,即统一作业价格质量,保证用户满意;统一技术培训保证队伍素质;统一完善各类档案,确保机具完好和作业能力,保证管理有序;统一制定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如五通桥区辉山镇民安村农机服务合作社有社员22人,固定资产3万元,拥有各类机具10多台,成立有机耕组、病防组、运输组、提灌组和机脱组。农机服务合作社统一印制了小卡片,一面印有合作社联系人及电话,另一面印有各项作业的价格,既方便了农民用机,也增加了作业价格透明度。

????区农机局积极支持合作社的发展。一是积极引导,帮助分析农机服务市场,派专人帮助选购农机具和培训操作技术。二是积极争取政府落实资金支持和引导合作社的发展。2005年区财政共计安排6.6万元,专门用于三个合作社的购机补贴。三是在粮食种、收关键时机,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广播等,广泛宣传农机服务合作社的作用和开展服务的情况。????

三、合作社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

(一)缓解了农村种田难的矛盾在建立了农机合作社的村,农忙季节前,农机合作社就与种田农户签订了农机作业合同,并对签订了作业合同的农户实行统耕、统播、统防、统收等机械化作业,由此,农民种田种什么是农民自已的事,如何耕种就成为农机合作社的事,农民再不为种田难发愁,外出务工者也不再需在农忙时节返乡种田。

????

(二)实现了农民和农机经营者“双羸”由于机械化耕作、收割比牛耕和人工收割收费低。在五通桥区,一般机耕较人工耕作每亩节约支出约30元,机收节约50元。因此机械化作业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实现了农民增收。在建立农机合作社的三个村,2005年仅机耕、机收两项,就为农民节支3.5万元。同时外出务工者也不再返乡种田而节约了路费和多挣了工钱。个体农机者参加农机合作社后,作业市场由合作社统一负责,扩大了作业区域,延长了作业时间。五通桥区成立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后,每年耕作机具的作业时间可平均延长到四个半月。从而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增加了作业收入。同时合作社也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五通桥区三个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实现总收入21.9万元,盈利1.5万元。????

(三)推动了农机化的发展合作社的成立,不仅提高了农机具的利用率,使农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运用,而且由于农民带资入社,带来了农民更多资金投入发展农机事业。同时也克服了过去个人购置中的单一和重复购置现象,使农机配置向农业生产全过程发展。据统计,三个合作社农民资金入社达13.9万元。农机作业项目从过去仅有机耕、机脱发展到耕整、脱粒、农副产品加工、提灌、植保、收收、运输等农业生产全过程,拥有各类农业机具110余台套。

????

(四)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五通桥区金粟镇刘家山村成立合作社后,产业化调整加大,茶园、果园等发展规模扩大,并在生产中实行统防统治,提高产品标准化,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该合作社计划将全村闲置土地集中起来,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提高土地产出率。????

四、主要经验

????(一)农机服务合作社社员入社方式多样、灵活,可以资金、机具、技术入社,但从三个农机服务合作社发展的实际看,以资金形式入社较为简便易行,也较成功。

????

(二)农机服务合作社组建和运行须要一定的农业机械装备作支撑,初期投入很大,加之为农服务利润率低,因此,政府安排一定资金投入引导和启动十分必要。

????

(三)农机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农机主管部门的帮助。特别是农机合作社在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搞好技术培训等方面,都离不开农机主管部门的参与和帮助支持。(

第二篇:大广村农机农技合作社调查

大广村农机农技合作社调查

作者:湖南省衡阳市委

湖南省衡南县三塘镇大广村是衡阳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衡南县双季稻高产创建示范村。全村总人口2386人,耕地面积2868亩,水田面积2356亩。2007年村委班子牵头创办大广村农机农技专业合作社,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根本转变,农民群众理想中的“生产规模化、作业机械化、服务合作化”在大广村已变成现实。

一、“大广模式”运作的办法

所谓“大广模式”就是以村委会牵头创办,动员全村社员加入的一种农机农技合作社形式。这种模式突出了基层组织努力为群众办实事的政治责任和带领群众合作致富的工作能力;将农村机械“单打独斗”、分散经营有效地加以整合,发挥了农机具的使用效率,实现有机户和无机户的效益双赢;把农机与农技二项技术相互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强有力的社会服务功能。

(一)组建方式。2007年大广村村支两委决定由村干部牵头创办农机农技合作社,5名村干部每人入股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农民带机入社,产权不变,并在工商部门正式注册登记,法定代表人为村支书周南。几年来,合作社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经营管理日趋完善,规模越来越大。到目前为止,合作社入社社员70人,建有标准化办公楼、机库房和其他配套设施,拥有插秧机22台、收割机9台、整地机械19台、植保机械50台(部)、农用运输机械38台、排灌机械36台,农机总动力2000千瓦,价值420万元。作业服务项目涵盖机耕、机插、机收、机电排灌、机械植保、农用运输等。

(二)服务方式。农民需要什么服务,合作社就提供什么服务,主要三种形式。一是代耕代种。对本村水稻生产实行“五统一、一减免”:统一布局、统一育秧、统一机具调配、统一收费标准、统一作业质量标准,对个别特困户免费或减免机械作业费。二是土地流转。对本村外出务工人员不愿种植的抛荒田,和因家庭成员外出务工确实无种植意愿的稻田,由合作社实行土地流转种植。目前,全村土地流转面积780多亩。三是跨区作业。合作社承包周边地区农户土地,提供机耕、机播(插)、机收等服务,2011年完成跨区机耕面积3000亩,机播(插)面积1000亩,机收面积3000亩,服务周边农户880户,实现跨区作业收入54万元。

(三)管理方式。合作社按照合作化组织化方式生产、经营、分配、管理,成立了社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社员大会是最高权利机构,理事会负责日常工作,监事会负责监督和检查,并制定了合作社章程和议事、财务、管理、终止、清算制度。为配合制度的实施,强化合作社的组织管理,村支两委还出台了村组干部管理考核办法、党员管理考核办法等,用制度管人、管事和管钱,经营管理规范有序。

二、“大广模式”显示的效果

合作社的创办与发展,让大广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促进了粮食增产。调研组同志深入该村各处田间地头,最直观的感受是,映入眼帘的全是绿油油的成片早稻田,没有一丘抛荒田。合作社成立以前,该村早稻抛荒较多,村民种植早稻面积不足300亩,一度出现“人去田荒”景象。大广村推行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后,从根本上解决了耕地季节性抛荒问题,提高了耕地的复种指数,今年该村实插早稻面积2531亩,比去年增加185亩。同时,粮食生产机械化增加了粮食产量。全程机械化作业产量达到1300斤/亩,超出人工作业200斤/亩。2011年该村粮食产量增产近25万公斤。

(二)促进了劳动增效。机械作业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大广村2800多亩耕地,如果采取人工作业,需要1000个劳动力才能勉强耕种,每亩每季人工作业量15个左右,而实行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每亩每季人工作业量2个左右,只需要一些辅助性劳力,留守在家老人、妇女即可胜任。大大降低了秧田面积,提高了耕地利用率。大广村今年种植的2500多亩早稻,采用人工常规育秧方法需要200多亩秧田,而采取新式双膜育秧仅需30亩秧田。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机械作业由于效益高,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每亩耕种收、统防统治成本在320元左右,比人工作业成本减少160元左右。

(三)促进了农民增收。该村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合作社的带动。一方面因为粮食增产而增收,以早稻为例,每亩增产200斤,市场收购价120元/斤,每亩可增收240元,种植双季稻可增收500多元。另一方面,因为村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更多农民外出务工或从事养殖等副业生产,全村外出务工人员1000余人,种养大户20多户,增加了更多的收入来源。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人,比2007年增加了3倍多。同时,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现有钢门厂、家俱厂2个私营企业,村级收入由原来的1.5万元提高到6万多元。

三、“大广模式”带来的启示

实践证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大广村的做法,带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一)村委班子责任心强、牵头运作是关键所在。2005年4月新村支两委班子成立之后,村委班子决心不负群众所望,在其位、担其责,团结一致努力为群众办实事。针对当时村里劳力大量外出务工、农民种田积极性不高、抛荒现象严重等现状,村委反复研究决定从建立农机合作社入手帮助群众解决“种田难”问题。于是村支书周南带队一方面到农机合作社搞得好的地方学习经验,一方面到江苏盐城市东阳插秧机厂学习农机使用、维修等技术,回来后发动群众,并于2007年成立大广村农机农技专业合作社。虽然起步艰难,群众开始难以接受,但村干部很有耐心,坚持不懈地做细群众工作。部分群众思想不通,干部党员分头做工作,村干部包片包组、党员组长包户,挨家挨户上门沟通;群众不相信机械作业,村干部带头示范,边干边说,让利于民,用事实说话;群众担心效益不好,村委承诺补偿损失,每年投入2.9万元给全村所有的水稻病虫害、水涝干旱、歉收减产等粮食生产进行风险投保,解除群众后顾之忧。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村农村合作社越办越红火,受益最大的是老百姓,但功劳最大的当属坚强有力的村班子。

(二)广大群众当家作主、热心参与是动力所在。农机合作组织是农民群众自愿联合、自主经营、自我服务、自负盈亏的组织,因此离不开农民群众的热情、意愿和参与。首先要考虑农民群众的需要。大广村农机合作社成立的背景是: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农村劳动力相对缺乏;农民群众对科学种田、机械化作业有浓厚兴趣。合作社的成立正好顺应了这种需求。其次要注意农民群众在合作社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充分体现自愿、自管、自有的性质,绝不能随意干预甚至包办。合作社的重大事项经会员大会讨论决定,日常工作由理事会负责,充分实行民主管理,让农民群众当家作主。再次要维护群众的利益。农民群众最实在,要有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要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效益,只有这样农民才能积极性,合作社才有生命力。在农机合作社的推动下,大广村种田大户越来越多,村民由原来“要我种”变成现在“我要种”。在大广村“种田报党恩”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已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该村六组历来种一季稻为主,现在全部实现种双季稻。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是基础所在。机械化作业客观要求有良好的经济条件和基础设施作保障。大广村位于城镇郊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较好,发展机械化生产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这些年来,大广村一方面坚持自己更生、艰苦创业,一方面积极向上面争取政策支持,累计投入资金1700多万元,硬化乡村公路16公里、水塘开发180多亩、山地开发200多亩、水渠维修和新建13公里、新建田间道3公里,全村安装了灌水设施、普及了无线数字电视、绿化美化了乡村公路等,到处呈现“民富村强”的景象。目前全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85%的稻田通过了田园化改造,形成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全面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

(四)有关方面大力支持、优质服务是保障所在。“大广模式”的创立与发展靠的是“政府引导、政策扶持、部门配合、市场运作”。县委县政府、三塘镇党委政府以及财政、农业、农机、水利、国土、教育、司法等部门对大广村农机合作社十分重视和关心,经常深入实地了解情况,指导工作,解决具体问题。2011年,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我县粮食生产合作化机械化的意见》,明确了发展专业合作社是全县三农工作的方向,县财政专项资金给予扶持,每年从粮食奖励资金中拿出一定资金对购买大中型农机进行累加补贴。特别是农业、农机部门主动服务,按照“推动不强迫、扶持不干预、参与不包办”的要求,积极为基层排忧解难。农业部门全面负责水稻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良种供应、测土配方等技术指导。农机部门在负责合作社的建设标准、机械配置、技术培训等工作的同时,还专门派遣农机科技特派员进驻农机专业合作社,及时向机手及农民群众传授机械操作与维修技术,示范推广新机具、新品种,确保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第三篇:浅析XX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

浅析XX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如何扬长避短,健康发展成为厄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从XX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以后健康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

0 引言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把农民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要作用

1.1 促进了农业集约化生产,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

农机专业合作社资金力量较强,可以解决农机价格较高、普通农户无力购买的难题,并且通过资金、技术、土地与人才的优化重组,加快农机化进程,提高农机利用率和农业生产能力。一方面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分离出来从事其他经济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使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租赁或承包等方式迅速发展,促进农业集中生产、统一作业,实现机械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

1.2 促进了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和应用,培养了新型农民

农机专业合作社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和资金实力,能够购买使用一些新型、大型农机具,能够为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试验和示范提供物资基础,能够使农机新技术及时推广应用并快速传播,为社会 1

发展节约能源与资源。由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强、经营规模大、经济效益高,也增加了农机手的收入。据调查,加入合作社的农机户纯收入比自行作业农机户增加约25%以上。另外,农机专业合作社要求从业者必须是具备一定经营知识、掌握现代生产装备的新型农民,所以又发挥了培育新型农民的功能。

1.3 促进了农民社会化服务意识,构建了农机管理新机制

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发挥其基本的服务功能过程中,通过组织化、规模化的生产服务,减少社员及其他农户的生产支出,同时增加合作社的收入,实现合作社持续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不仅是一种物质的建设与积累过程,也是一种思想建设过程,通过社会化服务以及不断调整服务方式以满足市场机制要求的过程,会不断地改造合作社社员的服务意识,间接地改变被服务对象的思维方式,使服务者与被服务者在生产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改造思想,转变思路,与社会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这很有助于直接有效地开展政策宣传、技术推广、农机维修、技术培训、生产组织和安全教育等工作,为构建农机管理新机制创造了有利条件。XX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XX区位于天津市中北部,有耕地面积115.8万亩,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等。截止2013年底,全区有不同规模的农机专业合作社21个,农机拥有量达到13558台,总动力达到17.8万千瓦,其中拖拉机3700台、小麦收割机1130台,玉米收割机814台、水稻收割机230台,旋耕机7000台、深松机178台、插秧机506

台。全区主要粮食作物的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均达到85%以上。

目前我区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有三种组织形式。一是种植大户组建型:由种植大户发起,联合农机大户以及农机经纪人,带领农机手、农户等自愿按股份入社,当下大多数农机专业合作社属于这种形式;二是基层机构创办型:由乡镇农机或农技部门根据本地实际需要,利用自身的人才和技术优势,组织农机、种植大户和农机手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三是村组主导型:主要是由责任心强的村组干部运用集体资金和上级部门帮扶资金,由村委会牵头吸纳农户与农机手兴办农机专业合作社。近年来,XX区农机部门高度重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培育与发展,在组织制度、运行机制和管理扶持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道路。目前,全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在农业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初步形成了以农机作业服务为中心,以农机化技术推广、技能培训以及机具经销、维修、信息服务等为支撑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尽管XX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在农机化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的粗放管理,外部的融资困难,竞争的日益激烈等不利因素,让很多仓促上马的合作社面临多重困难。XX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问题

3.1 内部运作问题

目前我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有种植大户组建型、基层机构

创办型、村组主导型。这三类合作社,虽然组织形式有所不同,但通过对其内部管理和经营运作方式的透视,可以发现很多问题。一是管理人员问题。很多农机合作社的管理人员不懂现代企业管理方法,虽然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定而不用,造成管理粗放混乱,核算方式繁琐,埋下了内部矛盾隐患。二是驾驶员问题。合作社购置的是新型大马力和科技含量高的复式联合作业农机具,这也是农机作业市场对合作社规模化作业的要求,但由于农机驾驶员基本都是农民出身,文化素质低,对新型机具了解不多,接受培训的机会较少,造成机具的使用和保养都存在很多的问题,难以保证机械充分发挥作用。三是服务领域问题。目前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大都以粮食作物生产作业为主,服务领域过于单一,造成市场竞争加剧,近几年跨区作业收益下滑,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3.2 外部环境问题

软件方面来说,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法律和政策环境不断改善,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推动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合作社发展的文化环境堪忧,注重的都是其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至于其道德观和价值观则普遍被忽视。硬件方面来说,合作社融资途径偏窄,使其自我发展能力和速度受到较大影响;存放高性能、大型农机具的场库建设用地短缺,造成部分合作社机具露天存放,严重缩短了机具寿命;农田机耕道建设滞后,影响了机械化作业的开展;土地的分散经营,种植品种、种植方式、种植结构各自为政,致使大型机械作业量下降,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增加,作业标准低下;农机维修网点数量分布不均和维修质量参差不齐,给机具维修带来一定困难。XX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展望及发展对策

目前,XX农机专业合作社从内部运作到外部环境都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但从长远看来,在我区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首先,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大趋势,随着土地流转办法方式的不断完善,农村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连片土地,大型农业机械作业是必然选择。其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将使农业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分散式的小农经济将逐步被集约化的生产组织取代。最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思想意识和知识技术水平也会不断提高,有利于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文化氛围将愈加浓厚。但要让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快驶入规范化、高效发展轨道,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农机部门共同推动,合力推进我区专业合作社发展。

4.1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

农机化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础,也是保障我区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应进一步加大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机化全面科学发展。XX应根据自身实际,将主要农作物和农机技术比较成熟的确定为主攻方向,以此为抓手,使农机专业合作社先站住脚,不断积累发展优势。同时应紧紧抓住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的有利契机,突破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的制约,采取多种形式,实现土地连片种植,为大型农业机械的大规模应用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生产效率上的优势。

4.2 加快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不断建立多元投资模式

加大资金投放力度,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和各类项目向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推行以奖代补政策,放宽合作社贷款条件,为XX区合作社发展争取更多资金;协调落实减免农机合作社的各类税费,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机合作社的库房和办公用地供应;通过农机化教育培训,提高农机合作社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并且针对农机专业合作社投资回收周期长的特点,引导熟悉本行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机生产经销企业等社会资金投资农机专业合作社。

4.3 加强扶持引导,规范化发展拓宽服务领域

农机部门在扶持合作社发展中,不能仅追求数量,而要达到“扶得起、立得住、跑得快”的目标,根据XX区特点,因地制宜地指导建立起一套完整、完善、规范的现代农机合作社经营管理运行机制、机具使用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作业服务机制。保持和发展农机合作社在跨区作业方面的优势,大力推行订单作业和“一条龙”作业模式;鼓励发展多种经营,从传统的种植业向畜牧、渔业、林业和设施农业等领域扩展,从单纯的农机作业向农机保养维修服务扩展,开展全方位社会化服务,增强发展活力。

总之,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不仅需要数量、规模和质量,更需要有适应其发展的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使之不断适应市场需求,为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开创新的道路。

第四篇:济宁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查

济宁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查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市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突出表现在原来的乡镇农机站数量逐渐减少,作用逐渐弱化,而农机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农机专业合作社扩大了农机作业服务规模,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和农机经营效益,有效解决了农业机械大规模作业与多家多户小规模生产的矛盾。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有机统一,促进土地、劳动力、资金、装备、技术、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推动了农机农艺结合,加快了农业科技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完善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有利于促使维修、信息服务与机械使用有机结合,推动大型、复式、高性能机械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落实政策宣传、农机维修、技术培训、生产组织和安全教育,健全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有利于把农机手组织起来,提高农机作业的组织化程度。因此,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完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举措,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有生力量,是提升农机化水平的迫切需要。据统计,目前济宁市已注册成立农机作业合作社77个,注册资金达6309万元,合作社拥有50马力以上拖拉机2715台,小麦联合收割机2618台,玉米联合收割机801台,水稻收割机18台,各类配套农具5629台件。标准化库房770间,专业修理车间79间。2009年三夏期间,仅农机合作社完成小麦机收作业面积就达140千公顷,比去年增加75千公顷,增长114% ;三秋期间完成作业面积近200千公顷,占全市农机作业总量的20%以上。

一、农机合作社类型及做法

为加快全市农机合作社的建设步伐,提高其规范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农机化发展、推进粮食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提高综合机械化水平和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的作用,市农机局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农机合作社发展的通知》,就进一步提高加快农机合作社发展的认识,加快农机合作社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农机合作社主要组建模式、任务目标与标准要求及建设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就目前组织形式看,济宁市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大体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一)以农机站为依托,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

如嘉祥县钟山、疃里、纸坊农机专业合作社。嘉祥县仲山乡农机服务合作社是在原农机协会的基础上,于2008年2月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成立的。目前,入社的大中型拖拉机110余台,小麦联合收割机86台,玉米联合收获机36台,免耕播种机32台,各类配套农机具185台套。合作社的作业项目合作也范围不断扩大。作业项目扩大到耕、耙、播、收。服务领域遍及河南、河北、天津、黑龙江及本地五省市。由于跨区作业活动组织严密,人性化管理,服务周到及时,打出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优秀品牌,誉满中原和齐鲁大地,受到社会各界称颂。目前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典范。

嘉祥县疃里农机专业合作社创立于1998年4月,按当时的政策规定于4月27日在县民政局注册登记,是济宁市第一个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2007年11月又在工商部门从新登记注册。本社组织农民拥有的农业机械实现农机资本与劳动力的有效联合,主要从事本地及外地农田机械化作业。利用作业效益,发展壮大合作社。农机合作社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办公和活动场所12间,300平方米,设有安全教育室、农机培训学校和机具库。实施信息化管理,信息和优势共享。2007年更新配置农机服务直通车一辆,现已筹集资金25万元建造钢构机库棚18间500平方米,为部分合作社社员解决机具存放难的问题。

(二)以农机大户为主体,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

如邹城承贵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2005年,高承贵花4.9万元购置了一台上海50拖拉机,一台玉米联合收获机,一台秸秆还田机,在搞好本地作业的同时,还到周边几个县市开展了跨区作业,进一步扩大了收益。2006年、2007年他连续申请补贴,但是由于群众购机积极性都很高,他又刚刚享受过补贴,所以一直未能如愿。2008年春天,在邹城市农机局和石墙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高成贵联系几个农机户,注册了“承贵农机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并逐渐成长为石墙镇机耕、机灌、机收等服务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主要力量。他也赶上了各级对合作社加大扶持力度的机会,花一半的钱购买了春雨牌自走式互换割台型玉米收获机(当年邹城市级财政累加补贴到50%),2009年他又购买了一台春雨牌玉米收获机,进一步增强了服务能力。目前合作社现有入社农机户35户,拥有上海50拖拉机20多台,80马力拖拉机5台,22马力拖拉机十余台,小麦联合收割机20多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0余台,玉米秸秆还田机30多台,自走式联合收割机4台,另有其他动力机械相配套的灌溉、中耕等机具,农机总动力3200多千瓦,机械总价值200多万元。

(三)以村干部牵头,建设农机专业合作社

如市中区安居镇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社长是安居镇杨庄村党支部书记,他在本村和附近村有很高的威信,加上他本人从事农机作业服务多年,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深得周边农民群众的信可。合作社成立以来,同本村及周边村庄签订作业合同10000多亩。既增加了合作社的经济收入,又方便了周边群众,深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

(四)以农机经营企业为骨干,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

如兖州市新发农机专业合作社。其前身是新驿镇农机公司,是一个民营企业,主要经销小麦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割机等农机具,由于经营效益好,用户广泛,有着联系机手方面,服务周到等特点,2009年2月,联系209个农机大户,注册资金105万元,成立了新发农机作业合作社。合作社现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78台,联合收获机396台(其中玉米联合收割机87台),旋耕机309台,播种机298台,秸秆还田机287台,深耕犁296台,各种农业机械总计1882台,总价值1800多万元。新发农机合作社根据目前广大机手的需求,对今后合作社的发展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规划。为防止社员的农业机械露天存放,风吹雨淋、被损被盗,合作社规划建设一个2万多平方米的农机大市场,兴建二层办公楼一栋(其中包括办公室、会议室、档案室、接待室、安全教育活动室等)建设车库20间,农机大棚6个,用作专门存放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旋耕机、播种机、深耕犁、还田机等农业机械。建维修车间四间,电气焊车间2间,总投资150多万。目前已征地1公顷,各项规划正在实施之中。

(五)走集体帮扶路子,兴建农机专业合作社

如微山县兴农农机服务合作社。微山县欢城兴农农机服务合作社由14位农民机手自愿组织成立的。该合作社注册资金280万元,入社机械53台,福田自走式小麦收割机6台;东方红90拖拉机4台;国丰玉米收割机4台;小麦免耕播种机4台;全自动ICF430型液压翻转犁4台;高速旋耕机4台;上海495拖拉机6台;福田70拖拉机1台;泰山30拖拉机3台;气动翻转犁ILF-235型6台;播种机250型3台;50型旋耕机4台;IL-320型悬挂犁4台。合作社建立初期,由于一些大型机械购买金额较大,农民自身无力承担,针对这种情况,他们调整思路,探索出一种新形势下的集体、农机大户和农机户共同投资、共同受益的合作模式,走集体帮扶合股式农机发展之路。采取国家补贴、集体帮扶、个体集股的方式,合作社统一规划,机手共同参与,利用国家对农业机械购置的补贴政策,根据机手购置的农业机械,在享受国家对农业机械补贴的政策,村集体再帮扶购机款的50%,余下的购机款由个人投资,集体帮扶的购机款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明确,机手分期分批5年内还清,5年后机械产权归个人投资者。合作社为社员机械提供保管、保养、车库、加油、维修、组织跨区作业和信息质询等服务。这样既解决了机手自身资金不足无力购买大型新机械,又加快了机械的更新换代,有利的促进了合作社的发展,减少了机械重复购置。

(六)发挥行业、区域优势,建立特色农机专业合作社

兖州市小孟腾飞农机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今年5月27日在兖州市工商局注册,是山东省首家保护性耕作农机作业合作社。该社以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为宗旨,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大幅度降低粮食生产综合成本为目标,以探索先进的耕作收获模式为己任。这个合作社的建立,标志着济宁市保护性耕作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该合作社总结了传统的种植模式,试图探索出一套利用保护性耕作新技术,来实现机械省油效率高,生态环境保护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效益高的路子。

在镇农机管理站的指导下,由卞腾飞、刘绪新等六人发起成立,已发展244户农机户、4家保护性耕作生产企业和1家流通企业入社。拥有免耕播种机46台,大中型拖拉机150台,背负式玉米收获机80台、小麦联合收获机150台,玉米、小麦自走式互换割台收获机40台,秸秆还田机190台,其他配套机具600多台,农机总动力1.2万千瓦,农机总值3000余万元。该社是采用联合农机户带机入社的合作经济组织,机械所有权归个人所有,由合作社实行五统一,即统一联系业务、统一组织作业、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收费标准、统一订单作业,实行单机核算,按作业量统一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和公积金。企业负责提供推广、演示所用新机具,培训新技术,演示机具所有权归企业。

二、存在的问题:

1、农机合作社的发展缺乏具体的指导。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已于2007年7月1日起施行,但是由于农机服务合作社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机手到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时,总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尚缺乏具体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文件或配套法规。

2、发展资金不足。由于农业机械一次性投资较大,投资回收期长,投资回报率低,经营季节性强,其发展仅靠个人投入是有限的,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还没有引导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尚不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缺乏扶持资金;由于合作社等组织没有什么抵押物,在银行贷款上也比较困难。

3、基础设施差。主要表现为场地和库房不足。农业机械的使用季节性强,为保证机具技术状态,使用后需及时保养入库。但是,由于场地、库房不足,很多农机户的机械只能分散、露天放置,造成风吹日晒、锈蚀严重。特别是近几年

大型机械发展迅速,由于场地、库房不足的问题,减少了机具寿命,影响了农机生产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三、下步工作思路及建议

(一)工作思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和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攻方向,落实政策措施,积极培育建设,加强指导服务,推进多样化创建、规范化运营、市场化服务、产业化经营,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年初制定个工作目标,我们要按照省农机办要求,到今年年底,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力争达到100个;到2010年底,每个农村乡镇(办事处)至少有1个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全市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200个;到2015年,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400个,使全市50%的农机经营户参加到农机专业合作社中来,并且发展质量有明显提升,机制更加灵活,制度更加规范,服务领域更加宽广,效益更加明显,社会化服务程度显著提高,作业面积占到整个农机作业面积的1/2以上,在农业机械化中的主体作用明显增强,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影响力、带动力充分显现。按照省农机办要求,在发展中要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示范带动;坚持把激活内力、调动外力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规范。要重点抓好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指导服务、搞好典型示范、充分发挥作用等几个方面的工作。在发展过程中,严格条件,坚持标准,做到条件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并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决不搞一哄而上。在工作中,计划对满足以下条件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采取一定的扶持政策:

1、在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注册登记,取得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各项制度健全;

2、拥有固定资产现值100万元以上的农机具,能够进行农业生产的耕整、播种、植保、收获等主要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机具相应牌照齐全,并按时参加年检审验;

3、作业服务覆盖面积达到1000公顷以上;

4、拥有300平方米以上的机库,以及办公场地、维修车间等基础设施,具备独立维修能力。

为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鼓励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购买农机具将利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给予支持,同时积极争取上级及同级财政部门支持,对已成立并规范运作的农机合作社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

(二)建议

党和国家对农业十分重视,出台了农机化促进法,这是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大力发展农业机械这项重要科技生产力的纲领性法律,使农机化工作有了法律保障。党的十七大作出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新目标新任务,既为农机化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抓住这个机遇,调整思路和采取对策,是摆在我们农机工作者面前非常重要的课题,针对我市农机合作社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要争取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视,切实把发展农机合作社建设纳入到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提供政策导向,及时研究解决农机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省农机、工商部门搞好协调,对合作社注册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建议上级业务部门及时与工商部门沟通、配合,尽快出台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文件或配套法规,便于农机合作社的注册、登记。

2、将农机合作社库房建设所需用地纳入镇村建设规划,建设农机大院或农业机械存放中心,这一点至关重要。

3、各级财政要安排一定的农机发展经费,用于扶助农机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信用贷款方面要给以农机合作社政策倾斜,设立专项贷款项目。积极号召和鼓励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工商业者、企业家向农机化产业投资,创办农机实体,并对投资者给以一定的优惠和扶助政策,以加快农机合作社的形成与发展。

4、建立农机用油保障机制。建议政府责成石油、供销等部门积极组织货源,做好油料储备,要建立农用柴油供应服务体系,并对“三夏”、“三秋”期间农用柴油市场适当进行行政干预,切实保障“三夏”、“三秋”农机生产用油,保护农民的利益,服务“三夏”、“三秋”生产,维护社会稳定。

第五篇:苍山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查

苍山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查

一、农机合作社的基本情况及重大意义

苍山县是农业大县,也是农机大县。随着国家对购机补贴资金的不断增加,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热情空前高涨,机具数量不断增加。截至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30万千瓦,各类拖拉机保有量达到了7.46万台,大型联合收割机达到1560台。农机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也随之出现了“群龙无首”的状况,机手“单打独斗”、各自为战,存在着联系业务难、收取作业费难以及“有机无处用、想用没有机”等一些新的情况。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机械的使用效率和机手的收入。农机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是农机服务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的重点。它把分散的农机户联合起来,有效利用农机资源,合作经营、联手致富。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联系业务,为农户提供农机作业服务或承包经营流转土地,实现了互惠双赢,为机手解决了一些想办而办不了的事情,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全县已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68处,已在工商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29处,合作社成员达到1302人,农机具数量达3070台套,资产总额达到3861万元,库房面积达6080平米;2011年实现作业服务总收入2875万元。农机合作社,促进了农机化事业的健康发展,为服务“三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农机合作社的建设情况

(一)组织结构

全县登记注册的农机合作社有29家,其中有23家达到了“五有”标准。这29家农机合作社在成立之初,普遍召开了社员大会,制定并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章程》,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推选合作社理事长,并完善财务管理、盈余分配、技术培训、物资采购、合作社议事等多项制度。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同担、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使合作社发展有章可循。

(二)创建形式及合作方式

一是农机大户带机入股的联合型合作社。联合型农机合作社是主要的一种形式,全县有23家,占已登记注册合作社的79%。这种形式,机械所有权归机手个人,合作社对机械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联系业务,实行单机核算,多劳多得,按作业量统一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和公积金。好处是农户入股自愿、退股自由,按照“个体所有、联手经营、利益均享、单机核算、共同发展”的模式,机手无需承担风险;但作业服务单一,主要是跨区作业和“订单作业”,并且作业分季节性,农忙时组织起来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农闲时往往又是“各行其是”。如,民和农机合作社,组建于2007年4月,21名机手自愿以机械折款入股,总股本达220万元,合作社达到“五有”标准。主要以服务本村农业生产为主,辐射周边村庄,并积极组织跨区作业,开展“订单”作业。去年,三夏期间签订小麦机收秸秆切碎还田“订单作业”合同5.6万亩,秋季签订玉米机收合同1.05万亩,完成小麦免耕播种面积9000亩。该合作社还对本村村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实行了统一耕耙、统一播种、统一收割、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的“五统一”服务。

二是以专业户共同出资的能人带动型合作社。机械实行统一管理、统一作业、统一核算,利益按投资比例共同分配。如金禾农机合作社,就是由新兴镇马楼村农机大户徐金合和种粮大户卢克合共同发起,吸收农机维修、加油站、农资经销店等专业户投资入股,全社共有13个投资股,总股本达82万元。合作社还承包了部分村民的300亩土地,实行服务农业为主、开展多种经营,使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

三是承包经营流转土地的合作社。农忙季节以开展农机作业服务为主,服务周边群众。并以农机合作社为依托,承包经营土地。这种形式的合作社,有发展后劲,是农机合作社今后发展的大方向,有效解决了农机作业服务的季节性问题,使合作社成员一年四季有活干。比如苍垦农机合作社,吸收了20个农机大户入社,把分散的农机户联合起来,有效利用农机资源。2009年,合作社利用土地流转的形式承包土地8000亩,并与苍山农垦实业总公司合作进行小麦良种繁育。合作社对承包土地实行统一耕作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节水灌溉、统一机械收获等“四统一”管理,实现规模经营和标准化生产,促进了农机和农艺的有机结合。推广了整套高产栽培技术,小麦连年喜获丰收,2011年总产达1036万斤,为合作社创收200多万元。

四是由其他农机服务组织改建的合作社。如凤林农机合作社,是在原神山农机销售公司的基础上组建的;金岗农机合作社则是由兰陵仲村接机服务站组建的。这类合作社基础好,懂经营、会管理,能够确保农机合作社正常运转。

三、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做法

一是高度重视。农机局领导坚持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攻方向和重要抓手,摆上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扶持和服务。

二是积极扶持。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时,重点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支持发展先进成套农机装备。有关农机化建设项目和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都是由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比如去年“三夏”推广小麦秸秆切碎还田,就是由农机合作社承担实施的,补贴资金直接拨付给农机合作社。

三是加强指导。积极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完善民主决策制度、生产管理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依法经营、规范运作、诚信服务、提高效益。把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人才培养列为农机教育培训大行动的重要内容,按照分类指导、分级负责、注重实效的原则,制订培训规划,多种形式开展培训。

四是规范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要求,按照山东省《关于加快农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坚持高标准建设、规范化管理。要求新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必须有标准化车库7间以上,并有维修车间和办公室,配齐办公设施和常用维修设备与工具。设立机械台帐和维修记录,建立与健全作业合同、作业档案,促进合作社科学运作。

四、农机合作社成效显著

农机合作社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了增收节支。通过农机合作社将分散的机械组织起来,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系列化服务,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农机服务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一是实行“订单作业”,开展“一条龙”服务。与周围村庄、农户签定农田作业服务合同,按合同或订单为农户进行统耕、统收等机械化作业,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辟致富新途径。开展夏季小麦机收、麦秸还田、玉米机播和秋季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小麦机播等“一条龙”作业,使“三夏”变“两夏”、“三秋”变“两秋”。

二是组织农机跨区作业,拓宽农民致富路。组建“跨区作业服务队”,在保证当地小麦机收的前提下,组织小麦联合收割机,分别到河南、安徽、江苏等地参加小麦机收大会战。提高了机械作业效率,增加了农机合作社成员的收入。

三是承包流转土地。如苍垦农机合作社,承包经营土地8000亩,实行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极大地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加了合作社的盈利,实现了互惠双赢。

四是增加了农机户收入。农机户参加农机合作社后,机械的安户挂牌、检验年审、加入保险、维修保养、作业联系、合同签订等,都由合作社专人统一组织,作业市场及一系列后勤保障由合作社统一负责,扩大了作业区域,延长了作业时间,从而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增加了作业收入。

五、农机合作社的发展趋势

一是要坚持以服务“三农”为主,实行多种经营。尤其是要充分发挥机械和技术优势,承包流转土地,或者吸收更多的农户带地入股,不断壮大合作社经济,推动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承包流转土地或是与农户联合,将会成为今后农机合作社发展的大趋势。

二是要扩大服务领域。要进一步提高全程机械化耕作水平,做好从农田整耕、植保、收割、运输、加工和销售“一条龙”服务。

三是要积极承载科技推广项目。多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扶持,积极参与农机、农技等科研试验示范项目,以发挥农机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要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探讨合作社规范化、规模化发展路子,在经营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完善发展方式,探索出适合合作社发展的新路子,要使农机合作社由服务组织逐步经济实体发展,不断扩大合作社经营规模。

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是合作社规模小。从全县情况来看,一般投资股也就是十几户,最多二十几户,并且多以机械折资入股为主;机械设备仅限于耕、种、收等机具,农产品加工、养殖业、设施农业机械偏少,缺乏更为广泛的合作。

二是管理不规范。内部管理机构不健全,运作不规范。如机械作业合同,多以口头协议为主,一旦发生争议,就有可能损害成员的利益。

三是有些农机专业合作社,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观点,发展后劲不足。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注意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加大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宣传力度,创造良好舆论氛围。通过树立典型,总结推广经验,搞好农机专业合作社知识的普及,为合作社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二是正确引导,规范管理。要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加强业务指导,提高合作社成员的素质,增强合作意识,促进共同发展。

三是培植典型,促进发展。要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先进做法,达到以点带面,推动全面发展。

四是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在信贷、税收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带动和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规模健康发展。(苍山县农机局)

下载四川乐山市五道桥区村农机服务合作社发展调查(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川乐山市五道桥区村农机服务合作社发展调查(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烟台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查

    烟台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查近年来,在各级鼓励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带动下,在各级农机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烟台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到今年上半年,全......

    枣庄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

    枣庄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近几年来,枣庄市各级农机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始终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制定发展规划,落实扶持......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 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

    如何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近年来,**县农业局针对农业机械发展迅速,但用户主要是“单兵作战”、“各自为阵”,因而势单力薄,缺乏规模经营优势,组织化程度低,市场信......

    埇桥区磊博农机专业合作社汇报材料

    让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农民 发家致富的大舞台 ——埇桥区磊博农机专业合作社汇报材料 磊博农机专业合作社坐落在埇桥区东北部的解集乡桥桂村,成立于2009年11月5日。合作社成立......

    定陶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查与分析

    定陶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查与分析 定陶县农机局坚持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按照......

    关于我县农机合作社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启示

    关于我县农机合作社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启示 摘 要 我县强力推进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使我县的农机化事业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本文分析了大型合作社建设对我县发展现代化农业显......

    陈仓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查与思考(范文模版)

    陈仓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查与思考 陈仓区农经站 为掌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找准制约合作社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总结合作社创造的成功做法,加强合作社规范管理,陈仓区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