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暑期工业园区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2010年暑期工业园区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河源是珠江三角洲东部和深港的饮用水源区,全省最大的两个水库——新丰江水库和枫树坝水库均在河源境内。“河源水,天下美”,而“美丽”曾一度成为负担。XX年河源人均gdp才4102元,不到全国人均gdp一半、全省人均gdp的1/4。这是一个典型的后发地区,是广东的“老远边穷”。“后无追兵”的河源经济超薄、基础超弱,没有资金、技术、人才的积累,河源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愿望尤其迫切。据了解,许多后发展地区为了尽快求得发展,承接了许多重污染、耗能大、用工多、纯出口的企业。结果工业产值、出口、产业规模上去了,但环境下去了,税收也没得到太多,反而拉大了与先发展地区的差距,掉进了所谓的“工业化陷阱”。
但是,处于东江中上游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拥有天然资源秉赋的河源,是环境保护敏感地区,承担着保护东江水质不受污染和保障下游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的艰巨任务。该市的万绿湖(新丰江水库)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水质长期保持国家地表水i类标准,成为香港及珠三角主要城市最重要的饮用水源区。保护环境关系到珠三角的饮水问题,发展经济关系着河源百姓的生活,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到底先实施哪一项?河源市长期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这对矛盾中徘徊不前,在守护美丽的同时守着贫穷与落后,发展的压力比全省任何其他地市都大。
然而,在XX年,河源生产总值204.9亿元,比前年增长22.8%,由全省末位升至第19位,增速在广东地级市排名第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52亿元,比前年增长41.5%,增速在广东地级市排名第一。河源首次摆脱了“后无追兵”的窘境,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世人侧目。靠着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走上以工业为主的道路,河源人创造了一个山区发展的“河源现象”。同时,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创造了一个“河源奇迹。” 河源是怎样在尽可能少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加快工业发展?
河源市委书记梁伟发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这个观点,“河源不发展死路一条,但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更是死路一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机遇,对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研究如何把包袱变成优势,变成发展的有利条件,走出一条起步晚但起点高的发展新路”。思路一打开,河源发展路径的选择豁然开朗。河源要加快发展,更应该坚持全面、协调、可持
续的科学发展观,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河源要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
河源市南接珠江三角洲,北联江西省,处于珠江三角洲两小时经济圈,既是珠江三角洲的后花园,又是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前沿重地。为了更好的利用地理优势,于XX年7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了河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属于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区位于河源市区南部,位置优越,距市区不足 10公里,交通便利,设施齐全。从1992年开始筹建的河源城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已投入使用。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河源市开始招商引资。
河源市对一流投资环境的宣传是:“赚钱多、麻烦少、身体好”,其中“身体好”正是指优良的生态环境。河源市明确要坚定不移地走“园区式、低污染、好效益、带动能力强、技术含量较高和投入产出规模较大”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园区建设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新办工业项目集中进园,便于统一管理、集中治污。工业园区建设把好“三关”:项目进园关,凡是污染严重、不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一律免谈;新上项目环评制度和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关,治污设施建设要与项目建设同时或者超前进行;超标检查关,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XX年夏天,深圳一企业想到河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投资年产100万吨的炼铁项目。在高新区建设之初急需项目的情况下,该项目仍因污染较大被拒绝。近年来,全市有2 2 0多家电镀、制革、造纸、印染等重污染企业,总投资额3 0 0多亿元的项目被拒之门外,其中包括:拟在市高新区投资5亿元的欣强电子电脑内存卡生产项目、投资1 0亿美元的佳美特(河源)电子线路板生产项目、投资2 0多亿元近2 0个纺织服装印染项目、投资l 0亿元港币的明珠工业区电镀工业项目等等。如此抬高环保门槛对河源高新区的发展会不会有负面影响呢?事实证明这样不仅没有负面影响,相反却成为打响品牌的好招数。一些对环境要求高的电子元器件、食品企业等纷纷入驻。深圳光学电子协会就因为看中河源高新区的好环境,一口气帮助引进5家深圳的眼镜行业企业,形成了光学工业园。
河源市委常委、高新区主任赖泽华说,现在高新区不愁没项目,而是要挑选好项目、大项目。
在抬高门槛的同时,河源市积极推进产业转移园的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发展
循环经济,积极探索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大力发展低污染、好效益、多税收、带动能力较强、技术含量较高、投入产出规模较大的工业项目,充分利用产业链条的循环利用关系,发展成为眼镜、电子、手机、钟表、物流等具有主导作用的支柱产业园区。如今,高新区内拥有中山产业转移园、广东省手机生产基地,许多新项目也纷至沓来。同时,已在河源落户的龙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广东银龙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福新国际集团等外资企业纷纷增资扩产。近年河源市实现工业增加值迅速,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位居全省前列,规模以上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在全省地级市中的排位上升到中上游水平。随着越来越多高新技术企业在河源投资,河源市技术、人才方面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这两方面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工业园区未来的发展。而河源位于粤东北又属于后发展地区,很难吸引高水平的技术人才。面对这些问题,省市领导给予极大的关注,增加公务员的工资,在社会上广泛发布就业信息,并多次到广外、华工、华农等学校招揽人才,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些远远不能满足高新区发展的需求,为此河源市积极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以提高河源整体的素质,新建了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的新校区,并以此为基础兴办河源大学城,培养自己的人才。
经过数日的调查,我们对河源市的现状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针对现状我们对河源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作为较贫困的地区,河源的发展必须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抓住外部的给予,并充分利用自身独特的环境和投资优势,发展环保经济的新兴产业。
二、水是河源最宝贵的财富,河源的发展离不开水。河源人民为保护绿水青山、生态环境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良好的生态是河源最大的优势,环境保护不是经济发展的包袱,而是经济促进因素。河源市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必须继续严格贯彻和执行环境保护的方针,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做到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并重,鱼和熊掌要兼得,“杀”出一条不带“血”的新路来。
三、河源市应逐渐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新兴工业成为地区经济的有利支撑,农业为人民生活提供保障,将三大产业结合起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最大的作用。
四、教育是发展的基础之一,河源市还应加大教育方面的投资,培养多方面人才,为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更多范文免费下载,尽在管理资源吧(www.xiexiebang.com)范文大全
第二篇:2010年暑期工业园区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河源是珠江三角洲东部和深港的饮用水源区,全省最大的两个水库——新丰江水库和枫树坝水库均在河源境内。“河源水,天下美”,而“美丽”曾一度成为负担。XX年河源人均gdp才4102元,不到全国人均gdp一半、全省人均gdp的1/4。这是一个典型的后发地区,是广东的“老远边穷”。“后无追兵”的河源经济超薄、基础超弱,没有资金、技术、人才的积累,河源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愿望尤其迫切。据了解,许多后发展地区为了尽快求得发展,承接了许多重污染、耗能大、用工多、纯出口的企业。结果工业产值、出口、产业规模上去了,但环境下去了,税收也没得到太多,反而拉大了与先发展地区的差距,掉进了所谓的“工业化陷阱”。
但是,处于东江中上游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拥有天然资源秉赋的河源,是环境保护敏感地区,承担着保护东江水质不受污染和保障下游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的艰巨任务。该市的万绿湖(新丰江水库)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水质长期保持国家地表水i类标准,成为香港及珠三角主要城市最重要的饮用水源区。保护环境关系到珠三角的饮水问题,发展经济关系着河源百姓的生活,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到底先实施哪一项?河源市长期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这对矛盾中徘徊不前,在守护美丽的同时守着贫穷与落后,发展的压力比全省任何其他地市都大。
然而,在XX年,河源生产总值204.9亿元,比前年增长22.8%,由全省末位升至第19位,增速在广东地级市排名第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52亿元,比前年增长41.5%,增速在广东地级市排名第一。河源首次摆脱了“后无追兵”的窘境,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世人侧目。靠着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走上以工业为主的道路,河源人创造了一个山区发展的“河源现象”。同时,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创造了一个“河源奇迹。”
河源是怎样在尽可能少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加快工业发展?
河源市委书记梁伟发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这个观点,“河源不发展死路一条,但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更是死路一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机遇,对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研究如何把包袱变成优势,变成发展的有利条件,走出一条起步晚但起点高的发展新路”。思路一打开,河源发展路径的选择豁然开朗。河源要加快发展,更应该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河源要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
河源市南接珠江三角洲,北联江西省,处于珠江三角洲两小时经济圈,既是珠江三角洲的后花园,又是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前沿重地。为了更好的利用地理优势,于XX年7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了河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属于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区位于河源市区南部,位置优越,距市区不足10公里,交通便利,设施齐全。从1992年开始筹建的河源城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已投入使用。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河源市开始招商引资。
河源市对一流投资环境的宣传是:“赚钱多、麻烦少、身体好”,其中“身体好”正是指优良的生态环境。河源市明确要坚定不移地走“园区式、低污染、好效益、带动能力强、技术含量较高和投入产出规模较大”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园区建设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新办工业项目集中进园,便于统一管理、集中治污。工业园区建设把好“三关”:项目进园关,凡是污染严重、不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一律免谈;新上项目环评制度和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关,治污设施建设要与项目建设同时或者超前进行;超标检查关,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XX年夏天,深圳一企业想到河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投资年产100万吨的炼铁项目。在高新区建设之初急需项目的情况下,该项目仍因污染较大被拒绝。
近年来,全市有220多家电镀、制革、造纸、印染等重污染企业,总投资额300多亿元的项目被拒之门外,其中包括:拟在市高新区投资5亿元的欣强电子电脑内存卡生产项目、投资10亿美元的佳美特(河源)电子线路板生产项目、投资20多亿元近20个纺织服装印染项目、投资l0亿元港币的明珠工业区电镀工业项目等等。如此抬高环保门槛对河源高新区的发展会不会有负面影响呢?事实证明这样不仅没有负面影响,相反却成为打响品牌的好招数。一些对环境要求高的电子元器件、食品企业等纷纷入驻。深圳光学电子协会就因为看中河源高新区的好环境,一口气帮助引进5家深圳的眼镜行业企业,形成了光学工业园。
河源市委常委、高新区主任赖泽华说,现在高新区不愁没项目,而是要挑选好项目、大项目。
在抬高门槛的同时,河源市积极推进产业转移园的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探索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大力发展低污染、好效益、多税收、带动能力较强、技术含量较高、投入产出规模较大的工业项目,充分利用产业链条的循环利用关系,发展成为眼镜、电子、手机、钟表、物流等具有主导作用的支柱产业园区。如今,高新区内拥有中山产业转移园、广东省手机生产基地,许多新项目也纷至沓来。同时,已在河源落户的龙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广东银龙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福新国际集团等外资企业纷纷增资扩产。近年河源市实现工业增加值迅速,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位居全省前列,规模以上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在全省地级市中的排位上升到中上游水平。
随着越来越多高新技术企业在河源投资,河源市技术、人才方面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这两方面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工业园区未来的发展。而河源位于粤东北又属于后发展地区,很难吸引高水平的技术人才。面对这些问题,省市领导给予极大的关注,增加公务员的工资,在社会上广泛发布就业信息,并多次到广外、华工、华农等学校招揽人才,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些远远不能满足高新区发展的需求,为此河源市积极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以提高河源整体的素质,新建了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的新校区,并以此为基础兴办河源大学城,培养自己的人才。
第三篇: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光辉闪耀九十载,青春建工十八大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
一、活动概况
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光辉闪耀九十载,青春建工十八大”为主题,以十八大召开为契机,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我院按照“继续发扬好传统,不断创造新特色,努力取得新成绩”的总体要求,发挥学院的专业优势,闸室开展2012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院广大青年深入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投身实践,服务社会中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今年,我院紧密结合农村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根据“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设立了两支省重点团队扬州市既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普查团、保护文化遗产助力运河申遗小分队;及其他校重点团队如: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小分队、奔赴各市的对江苏省货运交通需求现状分析小分队、古建筑测绘小分队、等与专业学习相关的暑期实践团队,也有围绕民生展开的相关团队,如新生代农民工现状调查小分队、新疆民族学生发展状况调查小分队等共计13支社会实践小分队。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我院应参加实践人数为 人,参与率为。7月2日下午,我院举行了2012年暑期实践出征仪式,院党委余洪副书记、院团委虞强书记、田甜副书记及近200名团队队员、所有宣传报道组成员出席了这次会议。院党委副书记余洪为院总团及省重点团队授旗,就社会实践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宣布我院社会实践活动小分队出征。
二、活动总体过程
(一)筹措准备阶段—未雨绸缪、加强组织 1.广泛动员
精心组织
由于低年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相对有限,因此加大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必要。通过文件通知,材料学习,使得全院本科一、二年级的同学对社会实践有了全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早在五月底,学院活动方案的征集工作就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学生参与热情高,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方案数的 份、组建服务团队数
支,其中省级重点团队二支,团队人数共计
。六月中旬,经过专家老师们的仔细筛选,确定了以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古建筑测绘江苏省货运交通需求现状分析等为主题的实践方案。
2.加强组织 明确分工
学院党政领导专门听取了院团委的准备工作汇报并对活动做了进一步的研究部署,下发了《 的通知》,成立; 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由院党委副书记余洪老师具体负责活动开展,而加强了对全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和协调。学院专门拨付了 元经费支持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3.领导重视 专家指导
学院历来高度重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7月6日的出征仪式上,院团委书记介绍了我院今年社会实践方案的基本情况,党委余洪副书记对此次社会实践发表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对我院全体青年大学生给予厚望,要求各队在“三下乡”社会实践中要规范科学化实施活动方案,要切实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投身“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此外,学院动员和组织刘雁、张建新、张敏莉、李胜才、杨鼎宜等40多位教授、老师担任社会实践指导老师,聘请校内外有关专家、地方领导和部门负责同志担任顾问,为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和组织保证。
(二)实践实施阶段—不畏艰苦,运用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
今年实践服务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1.响应国家号召 关注建筑能耗
灯火通明的大型公共建筑每天会消耗多少度电?设施一流的高层建筑洗手间一天会消耗多少立方水?为摸清政府办公楼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耗能“家底”,最终为政府制定节能政策提供可靠依据,将从7月2日起,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能耗调查小分队在扬州市范围内进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能耗调查”。建筑用能是能源消耗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从现行的国家统计年报体系中,很难得到比较准确的建筑能耗统计数据,致使各级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在制定节能减排目标,制定相关发展规划、工作计划及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时,缺乏有效的建筑节能数据做依据。分队将对包括政府办公楼、商场写字楼等建筑面积在5000~10000平方米的大型建筑进行建筑能耗调查。能耗调查将首先从机关单位的建筑能耗开始,逐步扩展到其他建筑。
据悉,大型公建单位建筑面积的能耗为一般普通住宅的10~15倍。此次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及其逐月的电耗、气耗、水耗等,都是主要内容。被调查对象须提供相关数据的原始记录单或交费清单复印件,因为这些都是调查能耗的关键。能耗调查将通过了解大型建筑的真实状况,从而研究出有效的节能运行管理措施、节能改造优化技术及合理的用能模式,为扬州制定能源审计、能效公示等制度及相关标准提供可靠的依据。对不配合分队调查的单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从国家战略方面劝导他们配合调查。该活动被 《建筑时报》、《中国日报》、《科学时报》、《新华日报》等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多达30余次,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扬州的大型建筑能耗的减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考素材,成为我院的一个经典调查。
2.助力运河申遗 弘扬扬州文明
今年暑期,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大学生利用暑期实践的机会,对扬州这个地处长江中下游,位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古运河穿城而过,具有近2500年历史的古城,而且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小分队队员从各个方面了解运河的有关状况,对运河的如今的作用,历史上的地位等做了一个充分的了解,队员也来到扬州市中心文化宫附近展开了对古运河申遗的宣传活动。主要包括发放宣传页、放置多块古运河附近遗产点介绍展板以及签名活动。众多市民纷纷在横幅上签字,共同助力运河申遗。还赶赴其他宣传点展开更多的运河申遗宣传活动。省委组织部部长的莅临指导也让小分队的工作更有激情。运河历史悠久,现今对它的调查与申遗也是对祖先工作的肯定。
我院运河申遗小分队的同学历时颇久的实践成果既为扬州古城的保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古运河的申遗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扬州的古城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历史街区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3.应国家号召 倡导节能减排
“扬州市建筑垃圾回收与再利用”小分队实地调查扬州的建筑垃圾利用现状,随着扬州市兴建文明城市的步伐不断迈进,绿色和环保的观念也愈加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大量建筑垃圾已成为人们日益注重的环保问题中的“头号难题”。拆迁后建筑垃圾约有千万立方米,既不能恢复耕种植被绿化,也无法填埋,太多更不能运走,造成环境污染,虽然它也浑身是宝,但人们对其也只能望“宝”兴叹。建筑垃圾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紧张局面,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强建筑垃圾的综合回收与利用迫在眉睫。举办这样一个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大学生能进一步走近社会,从社会现象中发现问题,并加以思考和解决,本活动也让使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观念深入人心。整个调查过程让成员们感觉到从政府到企业,从企业到个人,从个人到家庭,只有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把这个利国利民的事给办好,一方的努力却无人参与无异于杯水车薪,众人拾材火焰高,我们要站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把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发展循环经济、实施自主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让扬州的未来更美好。这次活动也先后引起了《中国日报》、《建筑时报》等20余家国家级、省市级媒体的关注,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4.联系实际
专业反哺社会
作为一个拥有2500多年的历史的文化名城,扬州古建筑、文化名园众多。为更好的保护古城历史文物,建筑测绘一直是我院建筑学专业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特色活动,从吴道台宅第到诸氏盐商住宅从往年的贾园到个园,我院“留住身边的文明——古建测绘”已经走多了整整十个年头。今年,受扬州市园林管理局的委托,我院建筑系的同学在系主任的带领下,对东关街、狮子巷、龙首关等40余处古建筑进行了精确测绘,队员们利用所学专业知识,结合先进的测绘手段,绘成历史建筑图册,并对历史建筑的特色、意义、现状、保护和再利用等方面展开研究,还绘制出详细的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图以及建筑三维立体数字模型。今后,只要轻点鼠标,即可直观地欣赏到扬州城古建筑风貌。该活动被《建筑时报》、《新华报》、《科学时报》、《中国日报》等国家级、省市级媒体报道多达30次。使古建筑的爱护观念更深入人心。
(三)实践总结阶段—认真总结,让实践效果更加深入 在校团委的关怀指导、学院领导的关心以及相关组织的支持下,在带队老师和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下,2012年我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体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基本达到了预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实践目的。《社会实践活动手册》上交数 和完成调查报告(心得体会)份数 及其占应参加社会实践学生数的比例100%。结合我院专业特色,充分发挥了大学生的知识技术优势,通过提供技术、文化、信息、等服务,引导和帮助了广大农村群众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促进农村经济的产业调整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我省率先进入小康社会大号基础。
通过社会实践,同学们也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了服务社会、建设祖国的本领和能力,完善了社会实践活动在育人体系中重要环节。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同学们结合了自己的专业知识,不仅体验到学以致用的喜悦,而且也使同学们能以大学生的身份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并为社会尽上自己的绵薄之力。更为重要的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暑期社会实践,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实践报道的宣传报道也收获颇丰,引起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我院暑期社会实践事迹先后被《新华社》、《新华日报》、《中国文物报》、《中国日报》、《建筑时报》、《中国建设报》、《科技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宣传报道11次,被省市级媒体《江苏工人报》、《中国江苏网》、《扬州日报》等宣传报道45次,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不仅宣传了建工学院,也提升了扬州大学的社会影响力,使扬州大学始终活跃在社会实践的第一线上。
三、活动特色
我院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紧密围绕活动主题从实际出发,考虑各种情况,全面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效显著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纵观我院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色:
(一)注重实践,关心弱势群体,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较多农民收入增长,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要成果,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但必须看到,当前农村和农业的发展还是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不是很完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依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针对这一情况,我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暑期社会实践,原则上要就近就便,组织学生在学校的周边、学生家庭所在的城镇社区或者本村范围里开展活动,紧密结合农村基层经济建设和扬州经济发展实际需要,征询可行性方案进行研究。我院根据自身特色和学生特长,在保持以往的作法的基础上,继续采用点面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组建重点团队示范带动的形式,积极鼓励“配套组队”、“特色组队”、“属地组队”和“社团组队”等形式。通过确定一批重点帮扶对象,规划一批重点服务项目,组建一批重点服务队伍,集中力量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服务活动,以期该次活动能促进我省的经济建设,提前实现小康社会。在这种目的下,我院多个小分队分赴各城市农村第一线,用自己的知识和努力为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
队员们通过此次活动,不仅了解了各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而且能亲身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感觉非常高兴,确是在活动中“受到了教育、增长了才干、做出了贡献”。
(二)落实古建测绘运河申遗,为扬州古城保护做贡献
扬州,地处长江中下游,位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古运河穿城而过,是一座具有近2500年历史的古城,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这里以明清时代的个园(以四季叠石闻名于世)、何园(以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享誉海内)等众多名胜古迹。
我院古建测绘和运河申遗小分队的同学历时颇久的实践成果得到了部门和专家的认可,既为扬州古城的保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古运河的申遗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扬州的古城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历史街区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普及节能意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
为响应当前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珍惜利用自然资源的政策号召,我院结合自身专业特点,组织小分队深入平常市民家和建筑生产第一线,广泛调研当前行业中节能减排的现状。
其中,同学们通过走访市民家中,挨家挨户的进行问卷调查,最后通过对近400份颇具代表性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扬州市既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普查团”分队对扬州大型建筑的调查,积极探访实地,走访现场,走上街头对市民进行问卷调查,响应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政策号召。
“扬州市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调研团队”成员通过对扬州建筑垃圾的处理现状的调查研究,总结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及各种方式的优缺点,最终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提醒人们少仍垃圾,“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只要给予有效利用,这不仅对于环境有益,也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四)结合专业,热点追踪
我院暑期实践对江苏省货运交通需求现状分析小分队奔赴江苏各市,进行耗时长久的货运交通需求现状调查,分队成员不畏酷暑,坚持在各地进行调查,并利用网络积极收集资料,在有限的时间完成了这项艰苦的任务。队员们表示通过这项调查,积累了经验,巩固了专业知识,对货运交通现状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古建筑测绘小分队对扬州主要的古景点、古建筑的测绘,为扬州的古城保护留下了积极有效的资料,既强化了人们对古建筑保护的认识,也为将来留下良好的素材。
(五)强化宣传,扩大影响范围 为提高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意义的认识,加强宣传活动,对内营造活动氛围,对外扩大活动影响,增强本次活动的教育效果,院新成立的大学生新闻中心积极筹划,组织动员,搞好对内、对外宣传,在出发前确定各小分队的安全负责人和宣传联络人,安全负责人要确保小分队人员的行车安全、住宿安全和饮食安全,确保整个实践活动在队员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宣传联络人要每天向学院及新闻中心报告今天的活动时间安排,通过手机、电话、邮箱等及时传达信息,既节省了时间,也使对外宣传更具直接性、真实性。为保证对外宣传的高质量进行,我院新闻中心每天都有队员深入射虎实践第一现场,从宣传报道的角度审视问题,获取第一手的资料,做到宣传报道的专业化、具体化。
(六)积极支持学校和兄弟学院的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院同学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还积极支持学校和兄弟学院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假期过程中,留校做宣传报道的同学还积极通过现场及网络交流、活动联谊等方式同校宣报中心、农学院宣报中心的同学交流写作经验、宣报心得。
通过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丰富了知识,拓宽了视野,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队员们的人际交往经验,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专业定位,坚定了自己人生的奋斗方向。实践队员们用知识去贡献和谐社会的建设,用实际行动去饯行“光辉闪耀九十载,青春建工十八大”的诺言。
第四篇: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炎炎夏日,炽烈的太阳烤灼着大地。热浪滚滚的大街上,总有群不畏酷暑的大学生在奔波。烈日和炎热并没有磨灭他们的意志,反而点燃了他们的热情,他们追寻着六十年前解放南京的足迹,去亲身感受六十年前那场伟大的渡江战役。
怀揣着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之情和对六十年前那场伟大战役的好奇之心,我们走向了经历过渡江战役的老革命家的住处,开始了对他们的采访。老人们谈起当年的战役仍然意气风发,颇有些指点江山的意味。更有谈到精彩至极之处时情绪激昂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六十年前枪林弹雨的时候。老人们绘声绘色的描述几乎把战场的原貌展现在我们面前,也道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英雄故事和战斗情节,让我们在场的学生们无不为之动容。
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够参与一项很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带领“万家帮”的智障儿童参观渡江胜利纪念馆。智障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空间较为狭小,对一些事情很不了解,我们想通过本次活动在参观纪念馆的同时让他们既得到了欢乐同时也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七月十三日下午我们准时拉着他们的手走进了庄严的渡江胜利纪念馆。馆内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无处不在昭示着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无处不显示着老一辈革命战士的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在参观文物的同时讲解员也在生动的给我们讲解着文物的来历、价值,时而穿插着对渡江战役和战前战后国内大形势的介绍。孩子们虽然有着先天的障碍,但是在活动中表现出对这些新奇事物的巨大好奇,都认真仔细的聆听、观摩,脸上也不是洋溢着欢快的微笑。渡江胜利纪念馆是为建国六十周年新建的一个纪念馆,其中不乏有许多高科技的成分,其中在展厅中央有一个打屏幕,通过3d动画的效果模拟当时渡江战役的情景,再配合声音的效果使人觉得身临其景。展厅的后半段是南京解放后南京建设方面的成就,介绍了南京的第一任市长和重要领导干部,让我们了解到了南京城在解放后的历史,也让我们了解曾经的老南京的面貌。参观结束了,参与本次活动的志愿者和“万家帮”的孩子们在渡江胜利纪念馆后的打平台合影留念,看到大家脸上的笑容,每个人的心里都感到非常欣慰。
这个暑假,我们小分队还利用现有的设备和素材拍摄了大学生自导自演的电影《南京!南京!》。虽然从各个方面来说都不如专业导演拍摄的好,但是却体现了我们的一颗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的心。这部影片凝结了我们小分队的心血,记录了我们本次活动的过程,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并且在先锋书店举办了首映仪式。
从前期的社会实践筹划到实施再到最后的总结,我们经历了近三个月的时间。这三个月中我们走出了校园,学到了我们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锻炼了我们的实践能力,让我们珍惜,让我们难忘……
第五篇: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2012年夏天,我的大一暑假,我如愿的参加了学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而学校对每年的假期实践都相当的重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与机会,并为我们保驾护航,期待着我们能从中得到锻炼,学到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与能力。而我们也正是本着对自己负责对社会热心的态度,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参加了这次实践。
我们队的实践课题为邯郸县区基层农村社会管理现状调研。队员共有七人,张博老师为指导老师,郝磊主席做我们的队长。一周的调查我们从室内到室外,从城市到农村,吃了很多苦,但更多的是收获。
我们去了邯郸的创鑫小区、春晖小区、安居集团三广小区,现将在各小区做的活动详细情况叙述如下:
在创鑫小区实践队队员向小区中的人普及社区环保知识,并向他们开展社区医疗调查问卷及环保调查问卷,社区人员积极主动的配合我们队员工作再加上队员的积极热情,此种活动赢得小区的站长及保安充分赞同。后来队员们又向路过的中小学生普及中小学生环保知识及暑期安全教育知识,同时还向他们做了一下关于环保知识的调查,小学生可爱的表情使得在场所有疲惫的队员又从新有了工作的热情。
在春晖小区,队员们在为春晖小区办公室整理办公材料,改善了他们的不足之处,增添了我们的创新,并系统的为他们规划了建设文明小区的方案。随后,队长郝磊同学带领队员到小区幼儿园进行宣传安全健康教育,幼儿园老师及小朋友们对我们非常欢迎,认真的听完我们的安全解说。接着张博老师带领我们到小区进行环保知识调查问卷和医疗保险调查问卷,小区区民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并对环保和医保提出了自己宝贵的看法和建议。
在安居集团三广小区,经理魏士杰热情招待了我们,并对我们的活动表示充分的赞同,与邯郸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相符。活动开始实践队队员向小区中的人普及社区环保知识,并向他们开展社区医疗调查问卷及环保调查问卷,社区人员积极主动的配合我们队员工作再加上队员的积极热情,使得活动在小区中顺利的展开。活动中还吸引了一些关心社区环保知识的人,从他们那里得到了许多的意见和建议,活动充分得到张老师的赞同。
我们此行,既进入政府机关与相关领导交谈,又深入社区与平常市民畅谈,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我们掌握了与他人沟通的技巧。但无论与谁,最重要的都是礼貌,以我们的真诚与笑容去和他们交流。同时,我们明白了要想获得相关信息,自己要有清晰的目标与要求,别人方能理解你,帮助你,满足你。
虽然在活动进行时,有不可预见的辛劳与看不到的成果,但我看着我的其他队员,他们依然能不惧艰辛,他们和我一样,不甘放弃,这已是责任,背在肩上,我们年轻,我们不怕输。我们倔强的相信我们能坚持到最后,我们能做出一份成果,这就是回报。
在炎炎夏日,我和我的队员们穿着志愿者服装奔走在大街小巷,一起用汗水浇灌青春,用笑容同阳光比灿烂。这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和一份不可多得的回忆,我们的暑假因为有它而没有虚度,我们的阅历因为有它而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