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吉林市通过“三个率先”实现农机宣传培训模式新跨越
吉林市通过“三个率先”实现农机宣传培训模式新跨越
新修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法》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标志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入了新时期。而农机化技术推广作为农技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新法推动下,得到创新发展。农机化技术推广是通过技术推广人员向农民提供信息、了解需要、传授新机具和新技术,普及农机化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农民素质和应用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技能,从而达到提高农机化新技术普及应用水平。
农机化宣传培训是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要方式方法,对农机化技术推广发挥着积极重要作用。自2013年以来,吉林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非常重视农机化宣传培训工作,对农机化宣传培训工作方式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三个率先”即:率先实现网上视频远程教学;率先开通智慧农业微信平台;率先开通可视农业网站和手机版平台,实现了农机宣传培训模式新跨越,推动了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开展,促进了吉林市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一、率先实现网上视频远程教学,满足农民对农机化技术和知识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农业的发展,“互联网+”发展理念的兴起,以及广大农民对农业知识渴望程度的提高,原来的“手把手”单一的技术指导已经不能满足当下需要。为了将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更加便捷、广泛、丰富生动的展现在广大农民面前,使农机化技术宣传培训服务效能实现最大化,吉林市在省内率先提出了增加视频栏目,实现网上远程教学功能。改版后的吉林市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站利用网络视频功能,通过把农机化重点技术经过实践后编辑制作成视频和教学课件等形式上传网络,让广大农民在家中就能随时进行观看学习,并根据自己新技术和机具存在问题的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解决,实现远程教学技术培训目的。同时,网站的农机购置补贴、供求信息、农机产品展示、农情监测等20多个栏目,也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在线技术交流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最佳途径。截至目前,网站总点击率达21万多次,发表农机化技术指导性文章2500多篇,新机具展示30种类型,完成农机化技术视频制作50个。
二、率先开通智慧农业微信平台,开创微信与农业农机发展相融合新局面
为了更好地实现农机化和信息化相融合,加快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普及,2013年下半年,吉林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创建了吉林市智慧农业微信公众服务平台,2014年正式对外发布。这个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是吉林省农业系统第一个农业农机技术推广专业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服务平台的开通,使广大农民通过该平台的农业技术信息、技术指导、产品介绍、农产品供求信息、全新惠农政策解读、实用技术视频等栏目得到更广泛的技术服务。平台的创建其优越的方便性、快捷性和易操作性的特点,满足了广大农民朋友对农业农机技术信息需求,搭建了农民与农机企业之间的桥梁,创新了农业农机推广服务方式。这在全省农机信息化和技术服务建设工作中具有积极意义,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目前平台共收到咨询信息621份,全部回复解决;共编辑各种素材200版面、1500版块、6000余条信息;共群发消息108次,编辑消息内容750版;消息阅读人数35000人、阅读次数65000次、原文分享转发人数1300人、转发次数2000次。平台关注人群数1013人。
三、率先开通可视农业网站和手机版平台,开创农机化技术推广新模式
在充分调研、分析、论证基础上,结合吉林市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利用可视农业技术推广农机化技术新模式,这在吉林省农机化技术宣传推广工作中首开先河。
2014年,在吉林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协调下,吉林市第一个可视农业基地在九月丰家庭农场建立。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到目前为止,全市可视农业基地已快速发展到13个。随着吉林可视农业网和可视农业网手机版平台的开通运行,为吉林市农机化技术推广创建了新的途径。可视农业是以基地为依托,以网络为平台,网络公司技术支持,运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促进农业农机技术的传播应用。可视基地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应用电脑或智能手机对基地农业生产或农业机械作业情况进行远程在线实时监控和管理。广大农民也可以通过电脑或智能手机实时观看基地农业生产或农业机械作业情况,学习和了解可视基地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实现机械化作业的知识和信息。突破了传统农业农机技术推广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局限性的瓶颈,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农机新技术推广的辐射范围和直观性、灵活性。同时,这一平台也进一步促进了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业农机服务组织的横向联合与有效沟通,为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互相借鉴提升,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开拓市场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近年来,利用该平台召开了“水稻钵苗全自动育秧生产线作业网络现场会”、“吉林市遥控植保飞机水稻喷药作业网络现场会”“吉林市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网络现场会”和“吉林市玉米深松追肥网络现场会”等10场次,可以全网向全国同步直播,而且解决了传统现场会经济成本高、农时要求紧、农民组织难、安全风险大的问题。市农委、农业农机推广部门和广大农民对可视农业现场会的效果充分肯定,赞美有加。另外还依托三个网络平台创建了三个共500多人的微信群,促进了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业农机服务组织之间农机化技术信息的及时交流与共享。
在注重农机化技术宣传培训模式创新的同时,也注重挖掘传统农机化技术宣传培训模式的多样性,实现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农机化技术宣传培训的全面完整性。
一是直观性。针对大多数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学习时间少、注重实用性的学习和“眼见为实”的心理特点。采取理论授课的同时,为农民提供实物、图片、图表进行观察,组织农民观看作业视频、技术讲座电视片和实际操作、现场会参观等,把形象、直观的知识和技术展示给广大农民,使他们能够轻松掌握。
二是互动性。传统的培训方式都是老师在台上认真讲课,而学员们却是说话、睡觉,上课效果很不好。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采取提问、小组讨论交流彼此看法、技术能人上台讲解等方式,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实现学习的最佳效果。
第二篇:高速公司突破旧模式实现发展新跨越经验交流
**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最早的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93年**第一条高速公路——郑开高速,亲历和见证了**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的起步、发展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管理体制、机制、模式的变革。
目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4500公里,位居全国第一,2008年,**省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交通厅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公路交通大省向公路交通强省跨越”的工作目标,在这种大时代、大背景下,**公司如何紧跟时代潮流,发挥自身优势,呈现强劲态势,实现长足发展?如何在一些领域做出一定的引领和贡献?如何突破老经验老模式的禁锢,激发队伍的活力和创造性,成为高速公路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
于是,一条漫道求索、从头而越之路,在**公司脚下展开……
第一部:明方向
以化蛹成蝶之思,谋老路振兴之位,定三年基础之策,筑长足发展之路。
**公司,十年老路,几经辉煌,几经风雨,既积累了难能可贵的宝贵经验和宝贵人才,又存在着作风庸散、不思进取的陈风陋习。新一届的领导班子,认真分析**公司的发展历程、存在不足,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择善而从,既不拒直言、又不纳偏言,从而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经多次调研分析,确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即: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荣辱分明的团队精神、严格规范的工作秩序、廉洁高效的工作水平、优质优秀的工作效率、人人遵守的行为规范。并确定了“三年打基础、长足求发展”的发展思路,2006年创建文明示范路,实现“旧路变新路、旧貌换新颜”,2007年进行两种转变,促使“干部工作作风转变、职工队伍风气转变”,2008年进行两个提升,大力“提升整体素质、提升管理水平”。以此力争在**高速公路管理单位林立的环境中,以三年之努力,谋求更好发展。
第二部:励心志
以为人师表之德,合精诚团结之力,行率先垂范之为,启员工睿敏之智。
抓班子建设,提出单位管理三大法宝的理念,即讲民主、讲纪律、讲兼容,围绕“三年打基础、长足求发展”的发展思路,以大气磅礴的气势、为人师表的品德、宽厚中正的心胸、精准凝练的智慧,带领全体干部职工,以化蛹成蝶之精神,无私奉献之操守,漫道求索之信念,形成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从而为队伍做表率、做示范、做引导。
抓干部教育,倡导每个干部以“学高”为师、以“身正”为范、以“坦诚”为德、以“智慧”为先的工作处世观,树立保一方平安的责任意识,树立谋企业发展的创新意识,促使干部见“好事”就让,见“难事”要上,不与员工争利,不与下属争权,不与同级争功,不与上级争名,干事业一条心,抓工作一盘棋,谋发展一股劲,务实中创新、稳健中前行。
抓队伍管理,努力营造职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环境,建立完善了职工教育培训体系,举办了管理骨干培训班、先进事迹报告会、专家讲课、警示教育,印发《员工读本》、《行为规范》等,使员工扩充知识,开阔视野,让员工能有所作为、有所收获、有所成长,并能够看到真诚、看到希望、看到未来,鼓励其干劲、激发其精神。
第三部:重规范
以两个转变之率,引荣辱分明之风,兴大恕小罚之纪,成团结奋进之势。
**公司采取将硬性约束和柔性导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加强“职工凝聚力”和“干部执行力”两方面的培养,促使干部树立保一方平安的责任意识、谋企业发展的创新意识。在管理方面,通过开展五个一工程、全员健身、三项制度、骨干培训、经常的引领感召、反复的研讨教育等,全面实行政务公开、持证上岗,促使员工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促使干部争做能够送信的“罗文”,促进了干部工作态度的新变化和职工意识形态的新变化:一是形象意识提高,在文明执法、文明执收等方面,一线员工能够针对司乘的各种复杂情况,不断提高应变能力和服务水平。二是责任意识提高,广大干部带头工作,舍小家、为大家,长期坚守工作岗位,能够做到理解上级意图、工作目标明确、外部环境熟悉、站情队情掌握、工作重点明白。面对执收执法难、堵漏增收难、应对各类检查考核难、职工思想教育难等情况,不畏难、不退缩,奋勇向前。三是学习意识提高,特别是在业务技能方面,经常性的开展业务演练,在省公司技术大比武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四是大局意识提高,在突发情况出现之时,大多数职工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从不理解到理解、从消极执行到积极执行,充分展示了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高贵品格。
第四部:勇创新
以西站靓丽之窗,展公司气象之新,换
龙图腾 乱世巨星 魅惑羔羊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老路新颜之貌,创路警联合之范。
**公司所辖**收费站,承担着七朝古都旅游城市的窗口角色,**公司以改进硬件设施为基本点、以提升服务水平为突破口,注重该站硬件设施改造和人文环境建设,加速提升征收管理水平。在硬件方面,建立了职工化妆间、更衣室、休息室等,充分体现对员工的关爱,对站区进行了环境绿化、道路规划、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灯光亮化、文化长廊美化,成为**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软件方面,为进一步提升窗口单位的服务水平,因情制宜进行特殊矛盾的模拟演练,将无卡、调头、u型、无理取闹、心情不佳、出口伤人、无钱交费、乘有患者、车辆囤积等特殊情况,创新地开展模拟演练、预案测试多次,将征缴矛盾降到最低,有效地提高了收费人员的应急能力和服务水平。
养护工作围绕精细规范做文章,实现了养护工作的“平、净、直”,改变了以往“两侧曲曲弯弯、路面坑坑洼洼、桥头蹦蹦跳跳”的状况,一是配合省公司路面整修工作,将北半幅进行了罩面加铺,完成了对路段南北两侧的重铺目标。二是对加铺之外的东线路段,采用了热再生、魁道封层、雾封层等新工艺,使路面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一并解决了经常复发的坑槽、裂缝、桥头跳车等疑难杂症。三是抓好绿化改造和保洁工作,达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高标准的擦亮了路段景观。四是把护栏板顺直做精做细,达到平整洁净、线条顺直、色泽一致的良好效果,同时节省了大量的养护资金,建立了护栏顺直的规范。
**公司全国首创了路警四联合模式的先河,并不断深入完善“四联合”,实现了紧密协调、紧密配合、统一调配、资源共享,能在养护施工中确保车辆安全通行;能把交通事故在短时间内处理完毕;黄金周期间基本不存在大量堵车现象,交通秩序明显好转,促进了路段管理达到“接警快、出警快、处理快、通行快”,更好的为人民群众和经济建设打造“放心路、满意路、平安路、畅通路”。交通运输部冯正霖副部长曾称赞路警四联合模式“组织科学、行动迅速、措施得力、处置有效”,体现了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水平的提高,树立了政府在新时期整合部门资源、形成合力、提高效率的新形象,这种模式或许能从一个地方的经验,变成行业的经验,最后演变成全国的工作模式。
第五部:促和谐
以三项制度之举,解职工难点之困,辅全员健身之效,扬清正和谐之风。
近些年,**高速公路的管理模式为跨越式发展和全国一流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点多、线长、面广,不可避免的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公司为畅通职工心声的反映渠道,出台了“三项制度” 即谈话谈心、责任调研、解难释疑。公司班子成员及各级干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分片深入基层,当面座谈,一一交流,了解职工思想动态和热点、难点问题领导干部进基层调研次数达二十余次次,解决了如生活饮水、空调维修、人员增补、增加夜班餐、改变班车管理模式等20余项疑难问题,切实为职工办了好事、做了实事,解决了广大职工的困难。
为解决职工年龄偏大、夜班时间长,身体多属亚健康的情况,启动全员健身计划。修建了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女子健身房等运动场地,成立了职工篮球队、足球队、游泳协会、女子健美操队等健身组织,领导带头运动、引领运动潮流,采用日常健身和阶段比赛相结合、自愿报名与强制健身相结合、分散锻炼和集中训练相结合、统一组织和班组特长相结合的运作模式,使职工调节状态、强身健体,保持健康体魄和旺盛精力,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第六部:拓新途
以精耕细作之恒,得纷至沓来之誉,戒骄喜自满之燥,行千里征途之始。
经不懈努力,**公司的内在凝聚力和外部影响力明显增强,各项工作跨上了一个新台阶,整体形象发生了新变化,基层职工努力、机关人员奋进、领导班子务实、上级领导青睐,三年来公司取得了多项殊荣:荣获**省省级文明示范路、交通厅高速公路管理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等。
当荣誉纷至沓来的时候,**公司头脑非常清醒,勉励广大职工戒骄戒躁、谦虚谨慎,荣誉是对管理水平的肯定,也是为今后的工作重点指明了方向,征程依然任重而道远,当一如既往,勤奋敬业工作,脚踏实地做事,以实干聚民心,以实绩论英雄,以实效促发展。
龙图腾 乱世巨星 魅惑羔羊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抓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实现农村劳务开发新跨越(全县劳务培训工作电视讲话)
抓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实现农村劳务开发新跨越
――副县长 就全县劳务培训工作发表电视讲话
同志们:
开展劳务扶贫暨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一项新举措,也是支持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已成为我们面临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从目前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看,提高粮食产量,提高粮价的余地不大,难度很大;而农民自办二、三产业项目又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还很难在农村遍地开花。在这种情况下,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力度,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但当前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训练,很多外出务工人员因为专业技能素质低下,只能去干苦力型的工作,而且收入较低。因此,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迅速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促进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完善措施,开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局面
一是深入宣传。各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要以多种形式做好宣传引导服务工作,使处在观望中的富余劳动力能够看得见、感受到外出务工者带来的经济实惠、素质提高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参加劳务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明确任务。县上计划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375人次,培训补助160元/人。县扶贫办要重点做好生源的确定和组织工作,各乡镇要全力配合做好生源的选择、确定和公示,并按县上分配的名额积极上报,确保培训工作目标圆满完成。三是建立基地。目前县上已将县职业中学确定为劳务扶贫培训基地。同时,该校与大连国达服装协会联姻创立了“ 大连国达服装培训输送基地”,实行培训就业一体化的订单模式,直接为大连国达服装城培训专业技术人才。
三、协调配合,确保各项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为了加强对劳务扶贫工程暨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劳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坚持一把手亲自抓,明确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强化资金投入。今年我县已争取到劳务(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扶贫项目资金30万元,主要用于对参加培训的农民给予补贴。县财政局与扶贫办要严格实行资金县级财政报帐制,专户存储、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不得截留和挪用。三是强化协调配合。扶贫办抓好项目资金的争取和监督管理;劳保局要做好劳务市场信息发布,组织和开展农民工培训后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教育局要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组织动员各类培训机构保质保量地完成培训任务;物价局要切实加强对收费的监督检查。
同志们,做好新时期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农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希望大家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为加快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四篇:抓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实现农村劳务开发新跨越(在全县劳务培训会上的讲话)
抓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实现农村劳务开发新跨越
――在全县劳务培训工作会上的讲话
副县长
(2005年7月29日)
同志们:
全县半年经济工作会刚刚开过,今天又把大家请回来参加劳务扶贫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分析新的形势,明确新的对策,安排部署我县劳务扶贫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切实提高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认识
劳务扶贫暨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是国务院扶贫办为全面实施新时期十年扶贫纲要,提出的“一体两翼”(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的发展战略,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举措。这项政策的出台,是党的农村政策的一次重大创新,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新举措,也是支持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当前,我们一定要从发展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认识,切实增强实施劳务扶贫工程暨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服务“三农”和壮大县域经济的必然选择。“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解之题,其核心在农民增收,出路在农民就业。我县是典型的农业大县,要使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农民收入,用城镇化带动农村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审时度势,乘势向上,想农村发展之事,急农民增收之事。从目前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看,提高粮食产量,提高粮价的余地不大,难度很大,农民仅靠土地很难增收致富奔小康;而农民自办二、三产业项目虽然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但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还很难在农村遍地开花。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把相当数量的农民分流出来,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力度,实现农民择业的多元化,缓解农村人地矛盾,优化农村资源配置,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使农村经济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进而实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壮大县域经济的有机结合。
(二)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加工制造等行业的技术革新和现代化大生产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行业对劳动者的需求逐步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许多沿海发达地区的不少行业已开始实行劳务市场准入制度,要求企业持有技能证书的员工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否则不核发营业执照或不予办理年检,这预示着发达地区劳务市场的准入门槛将逐步抬高。当前,农民文化和科技素质与二、三产业就业岗位不相适应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导致一方面经济发达地区二、三产业存在大量的岗位空缺却找不到合适的人员,出现了“民工荒”;另一方面,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或由于缺少技能,或适合自身条件的岗位工资低而不愿干,找不到工作,处于“闲置”状态。因此,面对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我们必须把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从而使农民在外出务工中“换脑子”,在市场竟争中“练胆子”,在致富过程中“多路子”,在务工劳动中“赚票子”,在回乡创业中“占位子”。
(三)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途径。目前,我县农民增收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今年的农民收入虽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但这主要是政策拉动的结果,并未从根本上形成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机制。近年来,我县外出务工劳力逐年增长,劳务收入已经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以上,在农民增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县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进一步转移就业方面还面临着十分突出的矛盾。一方面,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训练。据调查,我县外出务工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2.8%,高中占11.6%,初中占60%,小学以下的占25.6%,其中接受过技能培训的不到5%,持有技能证书的更是不到1%。这是反映劳动力素质、劳动力专业水平的一个标志。这种状况与现代城市经济发展对产业工人的要求相差甚远,很多外出务工人员因为专业技能素质低下,只能去干一些脏、险、累、差的工作,而且就业相当不稳定。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及众多行业对农民工特别是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存在着较大的市场需求。对于广大农民来说,较高的素质和良好的职业技能意味着较稳定的就业和较高的收入,因而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渴求也越来越强烈。据统计,我县没有经过培训输出的劳动力年人均工资性收入为3300元左右,通过技能培训后输出的年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4800元左右,提高近50%。因此,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让更多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对于形成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机制,促进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明确目标,完善措施,努力开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局面
智富才可脱贫致富。“扶钱扶物只能解决一时一事,扶智扶技可以解决一生一世的问题”。只有搞好劳务培训,才能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和劳务收入,确保劳务输转的质量;只有搞好劳务培训,也才能使劳务输转实现“四个转变”,即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变、自谋自发型向规模组织型转变。因此,我们必须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进一步搞好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提高贫困户劳务输出脱贫致富的能力。
1.广泛宣传,深入发动。抓好劳务输出,关键是要激活农民这一主体。目前,首要的问题是要解决好人们陈旧观念的约束,破除宁在家受穷不愿到外吃苦、宁在家面朝黄土背朝天也不愿去学技术闯天下的陈旧思想。困扰人们外出的无非三个原因:一怕参加培训上当受骗,二怕学了技术挣不到钱,三怕工资有拖欠。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宣传,大力推动。因此,各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宣传引导服务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通过设置宣传点、出动宣传车、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使处在观望中的富余劳动力能够看得见、感受到外出务工者带来的经济实惠、素质提高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参加劳务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制定计划,明确任务。县政府已以西府办发[2005]54号文件形式,对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从2005年起,县上计划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375人次,培训补助标准为160元/人,今后将逐年增加生源名额,从而使受训的劳动力掌握1至2种市场需要的职业技能,获得国家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的目标。县扶贫办要重点做好生源的确定和组织工作,各区工委、乡镇政府要高度重视,全力配合县扶贫办做好生源的选择、确定和公示,并按县上分配的名额积极上报,确保培训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3.建立基地,创新方式。要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不断探索和完善培训办法。一是建立健全劳务培训的网络体系。要整合各种资源,建立培训基地,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教育培训单位,特别是具有特色的民办培训机构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二是积极探索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新途径。要采取实行定点培训、订单培训、定期培训、定向培训、流动培训等多种方式,构建城区以专业培训机构为载体、乡村以流动培训为载体的劳动力培训体系,使劳务培训不仅有场所、有基地,而且有组织、多层次地来开展。三是大力推行劳动预备制度。以准备从事非农产业和进城务工的人员为重点,采取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给予一定补助或资助的办法,进入预备行列。目前我县确定县职业中学为劳务扶贫培训基地,挂“四川省劳务扶贫培训基地”的牌子,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与县职中签订“劳务扶贫工程委托培训协议”。同时,我县招商引进的大连国达服装协会已与县职中联姻创立了“ 大连国达服装培训输送基地”。该基地实行培训就业一体化的订单模式,直接为大连国达服装城培训专业技术人才,从而为我县农村劳动力的成规模、成建制输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突出质量,打造品牌。品牌就是生产力,劳务产品与其他产品一样,也要创立品牌。外出务工人员的技术、素质不高一直是制约劳务输出的一大难题。现在培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我们得不到信息,培训没有针对性,不知道怎么做,也没法去做。二是有信息走不成。一方面是观念没有转变过来,出去怕吃苦怕受累;另一方面就是劳动力素质和质量不高,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为此,我们要牢牢树立劳务品牌意识,面向市场需求,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培训办法,不断提高培训质量,狠抓特色培训,从而切实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和择业竞争能力,着力打造 劳务品牌,使劳务输转由一般性输转向特色、优势品牌化转变。当前重点要抓好与用工企业的联系、沟通,组织输出地培训机构与输入地用工企业互相考察,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全面推行定单、定点、定向培训,贴近市场,紧紧围绕企业、用工单位的实际需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要引导和鼓励教育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机构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关系,选择一批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实现培训与输出良性互动,确保受训农民顺利转移就业。
三、明确职责,协调配合,全力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劳务扶贫暨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各级各部门在具体工作中,务必加强组织协调,及时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1.强化组织领导。为了切实加强对我县劳务扶贫工程暨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劳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蔡绍雄同志任组长,县委副书记胡蓉、人大副主任张昌信和我任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财政局、扶贫办、劳保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县扶贫办。各区工委、各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坚持一把手亲自抓,明确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把劳务培训工作真正摆上重要日程,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与其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确保这项工作取得实效。
2.强化资金投入。搞好劳务培训,必须要有经费做保障。今年我县已争取到劳务扶贫项目资金30万元,主要用于对参加培训的农民给予补贴。县财政局与县扶贫办要认真做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资金的管理,坚持实行资金县级财政报帐制,资金要专户存储、专帐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不得截留和挪用,资金报帐必须经县扶贫办审核后实行县级财政报帐制。县职业中学要建好培训台帐和转移就业台帐,县财政局和县扶贫办必须依据培训台帐和转移就业台帐拨付培训经费。同时,要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劳务培训,逐步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以不断增加劳务培训资金渠道,积极探索可行的经济补助方法,切实减轻农民参加培训的经费负担。
3.强化协调配合。开展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培训,不是一个部门、一个行业的事,涉及部门多,仅靠哪一个部门,哪一个行业的力量都难以做好,也难以做成。这就要求各有关部门、有关行业必须搞好协作联动,要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的职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县扶贫办要抓好项目资金的争取和监督管理;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做好劳务市场信息发布,指导职业介绍机构收集用工信息,组织和开展农民工培训后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县教育局要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鼓励各类社会办学机构(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参与培训,组织动员各类培训机构保质保量地完成培训任务;县物价局要会同劳动保障部门尽快制定不同岗位的职业技能鉴定收费标准,并加强对收费的监督检查;共青团、妇联等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农民工培训工作。总之,要充分发挥好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千方百计保证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培训后的有序转移。
同志们,做好新时期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农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是一项富民强县的大事、好事、实事。希望大家齐心协力,相互配合,上下联动,真抓实干,讲求实效,为加快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