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积极为三农发展作贡献

时间:2019-05-12 16:27: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展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积极为三农发展作贡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展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积极为三农发展作贡献》。

第一篇:开展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积极为三农发展作贡献

开展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积极为三农发展作贡献

寿光市农机局从2009年10月份开始承担阳光工程农机培训任务以来,坚持“立足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服务社会”的原则,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按上级要求积极开展培训工作,于去年底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并于最近通过了市县两级检查。最近在潍坊市农机局组织的培训效果抽查中,学员满意率为100%。他们在实施阳光工程农机培训中,基本做法和经验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寿光市农机局接受任务后,立即成立了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和协调阳光培训工作,以该市农机化学校为培训主体,其他有关科站参与和配合工作,各项工作稳步展开。在寿光市农机局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学习了部、省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的有关文件,进一步提高了对“阳光工程”培训的认识。大家一致认为,阳光工程农机培训任务是光荣而艰巨的,要克服困难,把党和国家这一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好、办好,让上级放心,让农民群众满意,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通过“阳光工程”培训使受训农民力争达到技术精、操作通、会经营、致富能、安全行的农机服务人员,让他们为促进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带好头。为使培训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和该市阳光工程办公室指导,他们制定了《寿光市2009年阳光工程农机使用和维修培训实施方案》,按照培训规范的要求,制定了农机使用和农机维修专业培训计划,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农机校校长亲自抓,并参加授课,副校长分工负责学员组织、专业课教学、实习场地等工作,并及时向上级业务部门和该市阳光办请示与沟通,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广泛宣传,积极动员。首先,该市组织召开了农机站长会议,传达贯彻了上级有关“阳光工程”的文件精神,并下发了《实施方案》,通知举办阳光工程培训的时间、地点、招收学员的专业及报名时携带的手续和参训时注意事项等事宜,要求农机大户、农机专业户、购机补贴农户等报名参训。其次利用市电视台农机宣传栏目、《寿光日报》专版和编印宣传材料等宣传方式,对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做了大量的宣传报道,通过宣传使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农机户充分了解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好处和意义,鼓励他们踊跃报名参训。

三、组织实施,规范教学。为确保培训质量,该市农机校建立了阳光工程培训考试考核、档案管理、信息上报制度,根据阳光工程培训要求,严格实行第一节课制度、规范台账制度和检查验收制度,制定教师职责和具体教案。每期培训班保证理论授课和操作实践7天时间。为使参训学员学得好,他们在授课教师的安排上,实行本校教师和外聘教师相结合;在教材使用上以上级业务部门下发培训教材为主,再发放辅助资料;开展因材施教,实行形象教学和互动教学相结合,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为使学员能系统的参加学习,他们制定了学员签到制度,规定学员除特殊情况外,一律到校、到培训班签到学习。建立了培训人员台帐,详细记录了所训人员的资料,便于开展工作及跟踪回访,了解他们实际工作情况、工资待遇等情况。

四、任务完成,成效显著。截至2009年底,他们已完成上级下达的400个名额的阳光工程农机培训任务,比原计划提前两个月,并且目前已顺利通过市县两级检查。他们的阳光工程培训是分为4期举行的,第一期培训班于2009年11月7日开始至13日结束,据悉这是全省首期,培训学员52人;第二期2009年于12月上旬举行,培训学员100人;第三期于2009年12月中旬举行,培训学员122人;第四期2009年12月下旬举行,培训学员126人。在这4期培训班中,在县城农机校举办两期,培训152人;在乡镇举办2期,培训248人。据了解,在培训的400名学员除获得“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结业证书”外,还申请并通过考试获得农机驾驶证,其中还有280名学员申请并将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普遍反映,通过阳光工程培训的学员,农机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在农机使用和维修方面大都可实现就近自我就业或自己当农机户“老板”,可承担本村及附近村镇的耕播收等农田作业或农机维修任务。

第二篇:中国农业发展论文服务三农发展论文: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拓展农机培训渠道推进农机化事业稳步发展

中国农业发展论文服务三农发展论文:

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拓展农机培训渠道推进农机化事

业稳步发展

近年来,湖北省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在农业部农机化司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努力拓宽农机培训渠道,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推进湖北省农机化进程作出了贡献。“十一五”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十一五”期间,全省共培训各类农机化人员76.16万人,其中培训拖拉机驾驶员41.99万人、汽车司机3.66万人、内燃机手4.45万人、电瓶车司机2.38万人、修理工2.36万人、农机技术员7.1万人、农机管理人员2.17万人、农机监理人员1 008人、其他农机人员12.1万人,有力促进了全省农机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农机化事业稳步发展。

1.1 促进了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提升了全省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

近几年来,农机教育培训机构为全省水稻机械插秧技术、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稻麦机械联合收割技术等方面技术推广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如武汉市连续5年举办水稻育插秧技术培训班16期,培训学员1 948人,举办现场会34次,以会代训人员5 400人,有效促进了机插秧技术推广。

1.2 促进了农机安全生产,降低了农机事故率

通过加强对机手的培训,增强机手遵纪守法和安全意识。从2006年以来,省农机监理总站举办农机监理人员培训班3期,培训450人。农机监理考试人员培训班3期,培训558人。各县市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培训驾驶人员达41万多人。全省农机系统组织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进村入户开展农机安全教育培训。

1.3 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农民经过培训后,掌握了操作使用农业机械技术,不仅节约了人力、生产成本,而且还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同时通过开展跨区作业社会化服务,增加了经营性收入,农机手年收入比农民至少增加一倍以上。

1.4 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一是教育培训促进了大量农村劳力向本地二、三产业转移;二是通过开展中职教育培训、成人教育培训、再就业培训直接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

1.5 提高了农机作业服务质量

通过对维修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对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的经营管理知识和农机作业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机维修质量、作业质量和服务质量。主要做法

2.1 利用政策,大力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

一是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开展农民职业培训。全省有76所拖拉机驾驶学校开展了“阳光工程”农机培训、“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民工再就业”等培训,通过采取委托培训、定向培训等形式,实现了大量农村劳力转移就业。2009年,湖北省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在完成部下达全省5200个指标的基础上,各级农机培训学校向当地“阳光办”争取培训指标达2万个,全省共培训农机修理和操作人员达2.6万人;二是利用购机补贴政策,开展新购机农民培训。全省加大农机驾驶、维修等作业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培训内容侧重农业机械驾驶、操作、维修、保养、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知识等内容,2009年,湖北省共培训新购机农民5万人次;三是开展农机创业培训,省农机化办2009年12月份举办农机专业合作社创业培训班,培训50人,培养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领头人;四是开展基层技术人员培训。2009年8月,湖北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在3年内完成一轮对乡镇在岗公益性农技服务人员业务培训。全省基层公益性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共有1721人,2010年6月份,举办了首届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班,共培训56人,每人按照1000元的标准进行培训补助。剩下1 665人计划安排在2010年下半年和2011年完成。

2.2 规范管理,做好农机培训学校的评定和认证

一是组织开展拖拉机驾驶学校的清理整顿工作。2007年以来,省农机办共举办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教员与教练员培训班8期,培训

教员与教练员471人,保证了全省87所学校每所学校教员与教练员不少于5人,达到了国家标准;二是开展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许可证审验工作。省办根据《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管理办法》和农业部41号部长令等有关规定,制定了《湖北省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办)审验管理办法》,按照规定对全省87所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进行了清理整顿和检查验收,至目前,全部通过了省级评定,由省农业厅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拖拉机驾驶培训许可证》;三是积极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认证工作,得到了省农业厅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2010年7月12日,省农业厅总农艺师邓干生明确要求各县(市)农业局要将农机驾校全部纳入“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截止目前,全省已有71所农机驾校被纳入“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占全省农业培训基地总数的1/3以上。

2.3 加强宣传,营造开展农机教育培训的浓厚氛围

一是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媒体,大力开展“阳光工程”、“雨露计划”、“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新型农民”培训等有关政策宣传,发布招生简章,公开收费标准,承诺就业岗位,公布监督电话,为学校招生造势;二是围绕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耕整技术、插秧技术和收获技术、油菜收获、经济作物生产、养殖业生产、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农田水利等机械化技术,利用送科技下乡、科技赶集会、农产品交易会、新型农机具展示演示会和各种现场会等形式,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宣传,普及农机化实用技术。

2.4 创新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

采取定点培训、联合培训、现场培训、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开展驾驶员、操作手、机电维修和农机化新技术培训。一是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实行定点培训(当地农机学校);二是对定点就业的人员实行校企联合培训。如随州机电工程学校、麻城农机学校培训车工、钳工等工种,直接到广东、福建等省企业就业;三是实行集中和上门相结合培训。湖北省对水稻育插秧、收获、油菜机收和耕整等机械化技术培训都实行集中授课、上门服务,送教到村、到户、到田间地头,效果明显;四是关键技术实行重点培训。水稻机械插秧技术是湖北省推广的关键技术。2005年11月,省农机化办在汉川市开展机插秧培训达600多人。近几年,全省各级农机推广机构把推广机械插秧技术作为工作重点,加大培训推广力度,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00余期,培训技术人员2000余人,插秧机操作手10 000余人,取得了较好效果;五是大面积推广技术实行现场演示培训。近年来,全省通过以会代训,共举办油稻机收、机播(插)演示现场会4000余次,深受农民欢迎,促进了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收获技术和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

2.5 适应形势,积极开展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培训

全省有21所学校在本行业开展了机械维修工、电焊工、机械加工、电工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经过农机部门考核认定合格后,颁发农业部《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劳务输出部门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合同。2009年,全省农机学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培训5000人,在本行业办理农业部《职业资格证书》3 700本。

2.6 广辟渠道,拓宽培训领域

立足农机,积极争取汽车、摩托车驾驶员培训。全省部分农机学校立足农机积极拓展行业外培训,积极争取公安交警部门支持,将低速载货汽车、农用运输车、摩托车驾驶员培训纳入了培训范围,为学校生存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全省有11所农机学校争取了汽车、摩托车驾驶员培训,如麻城、红安、枝江等农机学校。2009年,全行业培训低速载货汽车、农用运输车、摩托车驾驶员2.1万人,有效弥补了本行业生源不足、培训效益低的问题。下一步工作打算与建议

3.1 进一步完善政策,促进农机教育培训持续发展

一是建议各级财政预算要增设农机教育培训经费专项,每县市每年安排30万元以上用于机手培训;二是建议将教学设备仪器纳入购机补贴范围,补贴比例达50%以上;三是鼓励农机企业和社会各界支持农机教育培训。招用农村劳动力的用工企业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农民工教育培训。企业和个人通过政府部门或社会中介机构对农机教育培训的资助和捐赠,可在应纳税额中全额扣抵;四是建立农机教育培训助学制度。农民参加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一般免收培训费。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所需的学费,要采取政府补贴、个人适当分担、企业和社会捐助的办法,减收学杂费。

3.2 积极探索农机培训的新路子

一是要强化农机行业系统内农机学校、监理站、推广站及乡镇农机推广服务中心的合作意识,整合农机教育培训资源,提升培训能力;二是要创新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阵地,鼓励兴办农机技能培训班、成人中专班、技工班等,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格局,逐步转变依赖行政手段抓生源的被动办学观念,积极投身人才培训市场,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培养各种类型的实用人才;三是依托农机企业开展新机手新技术培训。

3.3 加强培训机构能力建设

一是要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重视直观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二是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3.4 创新机制,提高农机培训的效果

一是培训形式创新。做好5个结合。即:教育培训与技术推广相结合,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与示范基地相结合,与提高农民素质相结合;二是培训内容创新。除了制造、维修、驾驶、操作等工种外,还要涉及养殖、种植、农产品加工、贮藏和保鲜等机械化技术;三是培训领域创新。发挥学校优势,主动与农业、劳动和财政等部门联系,积极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家政服务技能培训、财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及新型农民培训,拓展农机培训的新领域。

3.5 加强农机行业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加大农机化实用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二是要积极支持农机实用人才领头创办各种形式的农机协会、合作经济组织和服务实体。在土地流转、技术支持、项目立项、资金投入、农机装备购置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三是积极培育农机人才服务中介组织,推进农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促进农机人才有序流动;四是实行激励政策。在职业资格评定、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政府奖励等方面予以倾斜,营造重视农机人才的良好氛围。

下载开展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积极为三农发展作贡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展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积极为三农发展作贡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