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达里诺尔湖雅罗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工作总结
内蒙古达里诺尔湖雅罗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工作总结报告
一、保护区基本情况
达里诺尔湖雅罗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成立于2008年,由国家农业部批准建立。保护区由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代为管理,隶属于克什克腾旗人民政府。渔业经营由克什克腾旗达来诺日渔场进行经营管理,渔场属国有企业,成立于1950年。该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瓦氏雅罗鱼(俗称华子鱼)和达里湖鲫鱼,这两种鱼为达里诺尔湖主要经济鱼类和特有的水产种质资源。
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范围在东经116°25′48.4″—116°54′03.6″,北纬43°11′54.6″--43°23′38″。保护区总面积为250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780公顷,实验区面积为24220公顷。具体是以达里诺尔湖为中心,含达里诺尔湖整个水面及湖周围部分陆地滩涂、四条注水河流部分河段及河两岸部分河岸陆地,划分为三个核心区和一个实验区。
保护区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及国家种质资源保护区相关法律法规等进行管理,严格保护资源,严格执行禁渔期制度,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每年的4月1日—6月30日,有效地保护了瓦氏雅罗鱼等种质资源。
2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为达里湖周边退水地段的生态治理开辟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通过有效治理,湖区周围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优化了鸟类、鱼类栖息繁殖环境,增强了景观可观赏性,提高了防风固沙能力。为鱼类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加强渔政管理,渔政管护能力不断提高。远程视频监控设备和渔业部门配备的管护船艇在渔政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破获多起盗渔案件,有效地保护了渔业资源。常年安排40多名管护人员进行资源管护和生态治理工作。有效遏制了盗渔违法行为,减少了渔业资源的流失。
4、深入开展渔业科研工作,提高养殖、增殖科技含量,努力培植后备资源。自2005年以来,我单位与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等科研单位合作,开展了一系列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科研活动。近年来,在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指导下,开展了瓦氏雅罗鱼受精卵在内蒙古其它盐碱水体中的孵化试验,论证了向其它盐碱水体推广移植瓦氏雅罗鱼的可行性;对达里湖鲫鱼、瓦氏雅罗鱼的种群结构、组成、习性进行研究,为达里湖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展了达里湖瓦氏雅罗鱼和达里湖鲫鱼的耐盐碱极限试验和瓦氏雅罗鱼、鲫鱼的人工繁殖技术,以及人工受精卵不脱粘孵化技术的研究试验,并取得成功,同时,培训出了多名华子鱼人工繁殖技术工人,能有效应对环境变化对鱼苗繁育的不利影响,保证后备资源的培育;进行了达里湖渔业资源调查,对达里湖资源“本底”有了初步的了解,并编制了渔业资源综合评价报告。这些科研工作都为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提供了有力地科技支撑。每年人工增殖瓦氏雅罗鱼、鲫鱼苗达2亿尾以上,提高了鱼苗孵化率。
5、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品牌价值。注重培育品牌影响力,提升品牌价值。自1994年开始使用“达里湖”商标,在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了达里湖、达里诺尔多枚商标,有效地维护了达里湖品牌。“达里湖”牌渔产品先后被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名牌农畜产品,被连续认证为国家有机水产品,瓦氏雅罗鱼增补进入《有机食品认证目录》。QS产品认证获得许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为ISO9001:2008,被评为自治区著名商标。2010年达里湖鲫鱼、瓦氏雅罗鱼经农业部批准,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取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鱼类产品。“达里湖”驰名商标工作正在申报中。企业无形资产的保护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品牌价值和知名度日益提升。鱼产品品牌的提升,也促进了资源重要性的提升。
6、创新理念,开拓市场,打好销售主动战。根据资源状况和市场形势,我们采取降低产量,提高价格的措施,既有效保护了渔业资源,又提高了渔业产值。深入挖掘冬捕文化,成功举办了七届达里湖冬捕旅游节,赋予产品文化内涵,扩大产品影响。对直销处全部实行市场化、规范化管理,积极开拓了北京、呼市、二连浩特等地市场。不断改进和完善鱼货包装物,提升产品档次和防伪能力。加强销售环节的监管,保证市场销售的鱼货质量,维护了企业的市场声誉及利
6加强瓦氏雅罗鱼、鲫鱼的自然产卵场建设,扩大鱼类自然产卵场面积,提高产卵场有效使用率。完成达里湖鱼类苗种繁育及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加强人工促进鱼类自然繁殖工作,保证年人工增殖鱼苗2亿尾以上,促进增殖工作向科学化、程序化发展,加大科研力度,进一步加强与与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等科研单位合作,开展一系列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科研活动。
3、着力开展生态修复工作。继续开展达里诺尔湖周边生态环境治理与植被恢复工作,不断改善鱼类生存环境。通过种植耐盐碱植物、围封、栽植沙障等多种措施,恢复达里诺尔湖周边退水地段植被,以达到涵养水源、减少水资源流失、提高鱼类生存环境质量的目的。积极争取资金投入,不断提高保护区生态治理工作的技术含量,增强生态治理工作的科学性和长效性,为种质资源保护区的长久发展奠定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4、着力进行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渔业生产是当地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种质资源保护所需经费的重要来源。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使资源既能为人类发展服务,又能使资源可持续地利用,这是保护区的重要工作。我们始终坚持“以养为主,加强管护,严格限时限量捕捞”的渔业生产经营方针,严格落实“产卵期不捕、超限额不捕、不够规格不捕”的“三不捕”政策,注重生态平衡,减少资源消耗,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
5、着力进行渔产品市场开发,提升渔产品价值。目前,达里诺尔湖鱼产品主要销往赤峰、锡林浩特、呼和浩特、北京、辽宁等地,产品销售市场非常好。产品的价值更能体现资源保护的重要。我们要以现有专卖店为基础,扩大销售范围,覆盖更多的中高档消费群体。继续实行专卖店优惠政策,健全销售网络。加强鱼货销售管理,规范市场秩序。改进鱼货包装,加快产品研发步伐,提高产品品质,在现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调整市场定位,完善销售模式,形成多方位、新型、立体的销售渠道,建立官方网络销售平台,推进销售服务的细节化、人性化,实现销售方式上的新突破。利用各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提高鱼产品价值。
6、着力开展休闲渔业,加大资源保护与休闲渔业的融合。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开展独具特色的休闲渔业,通过景观创造价值丰富旅游特色产品,合理开发建设景区,逐步提升旅游景区档次。深入挖掘草原民族文化,推进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注重旅游宣传与营销,提升生态旅游区的知名度。通过开展旅游活动,增加居民收入,从而减少对鱼类资源的依赖。
7、着力开展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工作。通过制度建设,加强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要建立健全保护区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吸引优秀人才,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依法保护资源的能力和水平。要积极争取上级有效投入,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区相关项目建设工作。进而提高保护区管理的科学性,促进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