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石碓村小麦良种繁育基地简介
青石碓村小麦良种繁育基地简介
1、示范基地名称:青石碓村良种示范基地
2、位置:村东、村南。
3、主要负责人:王成国
4、小麦良种示范村基地简介
2000年秋播期间,我乡按照省阳信县种子公司的安排,在洋湖乡青石碓村集中连片建立了800多亩的小麦育种示范基地,青石碓村是我县小麦高产示范基地之一,该村位于我乡东部,紧临惠民县,全村共有570人,耕地面积840亩,人均耕地1.5亩,土地肥沃,渠井双灌,年小麦播种面积稳定在800亩,是我市有名的种粮大村和小麦良种繁育基地。2007年,该村被列入全县一村一品粮食生产示范村。为了充分发挥村在我县小麦生产中的示范作用,县种子公司在该村建立了800亩的小麦育种示范田,主抓的关键技术有:一是统一供应优良品种。重点推广鲁麦23,由县农技站和种子公司以优惠价送种到户。二是有村成人校负责小麦种植技术培训。三是在成人校教师的指导下,统一测土施肥,在最高产田土壤进行化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统一配方,指导群众合理施肥,一般亩基施尿素20公斤,普钙75公斤,硫酸钾16公斤,冬季结合冬灌亩追施尿素10公斤;三是坚持科学播种。播期集中在10月15日——10月20日,亩播量7——8公斤,并推行了统一精量条播;四是加强田间管理,冬、春统一进行了麦田化除,“一喷三防”技术全面落实。目前,该基地小麦长势喜人,有望达到预期产量目标。
5、社会效益:
首先确保阳信种子公司每年的代繁数量任务的完成。不断的向外征集新引代繁单位,按计划调动新品种,高好品种示范工作,加速新品种的快速繁殖。争取进一步扩大市场的经营范围和经营量。社会效益非常大,增收近百万元。
继续扩大繁单位,计划明年与滨州市市农科所,及有关区县种子公司填订第二批代繁产业合同,力争全年实现良种繁殖量44万公斤。
6、学校所做工作:
村成人校负责小麦种植技术培训。一是在成人校教师的指导下,二是统一测土施肥,在最高产田土壤进行化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统一配方,指导群众合理施肥,一般亩基施尿素20公斤,二胺25公斤,硫酸钾16公斤,冬季结合冬灌亩追施尿素10公斤;三是坚持科学播种。播期集中在10月15日——10月20日,亩播量7——8公斤,并推行了统一精量条播;四是加强田间管理,冬、春统一进行了麦田化除,“一喷三防”技术全面落实。目前,该基地小麦长势喜人,有望达到预期产量目标。
青石碓村有134多户人家,有570多口人,耕地840多亩人均耕地1.5亩。农业生产以小麦玉米为主要作物。
一、地理环境优势
土地肥沃,渠井灌溉,水利条件十分方便,土质多为黄善绵土。
二、良好的产业基础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村就是一个农业小麦高产先进村,多年来在王成国书记的领导重视下,培养了一批爱科学,爱种子,懂技术的农业技术人员。
三、三、小麦品种繁殖现状
从2004年以来,每年都与阳信种子公司填订了小麦良种代繁合同.充分利用村的地理环境,人文科技优势,搞好特色产业,实现一村一品。2006年小麦种繁殖项目工程(1)小麦良种示范田500亩品种鲁麦23,种子公司的领导和技术专家现场检验,受到好评,和表扬,县上领导说:青石碓良种纯度质量全省第一。
四、产业化经营
1、收购与销售:由合同甲方单位,阳信种子公司负责安排任务收购和销售。种子公司在小麦种子灌浆期协同村技术人员,在田间各繁殖区进行专业化集体、统一、取杂,统一收获,统一按计划收购。
2、种子收购设施:村成人校组织培训了一批20多人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大集体田间取杂工作,并备有60多万斤的种子专用库房和场地,并由各村民小组负责,组织群众交售质量的种子并按计划交售任务。是种子工作顺利健康的进行。
五、产业工作组织
1、种子质量标准检验:由省农业厅种子管理站,省农业技术设计院,滨州市农业局种子管理站,县种子公司联合进行,小麦种子田间质量标准检验。
2、经营俏售:由合同甲方单位阳信种子公司负责按合同计划,收购经营。
3、产业代繁实施单位:由合同乙方单位,青石墩村村委会,村长王成国,负责管理繁殖任务的落实田间管理,收购等工作的领导。
4、产业化繁技术组织:在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由村产业协会许杰辉、高芳云、马亚娥等几位同志在种子科技工作中干了几十年,具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负责种子繁殖选种、收获等管理业务工作。
第二篇:小麦良种繁育技术
怎样提高小麦良种繁育的产量和质量
小麦良种繁育,是解决小麦混杂退化问题,保证良种供应,促进小麦持续、稳定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随着我国实施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的全覆盖,对小麦良种繁育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为切实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在良种繁育上应当从品种选择、种子田建设、打好播种基础、加强田间管理、搞好去杂去劣保纯等方面入手,抓住关键环节落实好良种繁育工作。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1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生产条件、地力水平和市场需求,结合品种试验示范结果,选用符合当地生态条件、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并在当地主推品种范围内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在选好品种的前提下,为提高繁种质量,一般应从品种权单位购得原种用于种子繁育,以生产纯度高、质量好的大田生产一级种子。2 种子田建设 2.1确定繁种田面积
根据近年来的生产实践经验,种子田面积一般按计划供种面积的3%建立,其产量可以满足生产用种需求。2.2选地要求
2.2.1种子田土壤肥沃,小麦产量常年水平在400㎏/667㎡以上,并且有便利的水浇条件。
2.2.2种子田距主要道路畅通无阻,便于种、管、收、展示和检验。2.2.3最好有与自花作物的适当隔离条件,防止异常气候、自然灾害等造成的串花(生物混杂)。2.3整地要求 2.3.1深耕细耙,适当加深耕层,一般耕深达到25㎝左右,破除犁底层,增强纳雨蓄墒能力。为降低生产成本,可以深耕与浅耕年际间轮换进行,方法是2年旋耕后深耕一次。无论那种耕作方法都应做到地表平整、土壤上虚下实。
2.3.2整地时施足基肥。底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配合,根据产量水平确定施肥量,全生育期一般每667㎡施肥量折纯氮13~15㎏,磷(P2O5)6~8㎏,钾(K2O)5~7.5㎏。全部磷钾肥及总氮量的50%做为底肥施用,剩余的50%氮肥在第二年春季小麦拔节期追施。3 种植技术
3.1要求集中成方连片种植,种植区域内不得随意种植其它品种。3.2足墒适期播种,统一专机播种,播前调试好播种量,播种量根据不同品种、不同产量水平进行测算确定,播种深度3~5cm,不出现缺苗断垄。4 肥水管理
4.1根据小麦长势、地力水平、田间持水量、天气条件等各方面因素,合理运筹肥水,保证供应。重点浇好越冬水、起身拔节水、灌浆水,并结合浇水进行追肥。
4.2叶面施肥宜在孕穗期或扬花后灌浆初期进行,一般每667m2用磷酸二氢钾0.25㎏加尿素0.25~0.5㎏加水50㎏,均匀喷施1~2次,可结合“一喷三防”防治病虫进行。5 病虫草害防治
5.1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根据产地病虫发生情况选择适宜的种衣剂或拌种剂,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可以有效防治苗期病虫,保证小麦苗全、苗齐、苗壮。
5.2杂草防治。在双子叶杂草叶龄2~4叶,单子叶禾本科叶龄2~3叶时,每667m2用75%巨星干悬浮剂0.9~1.4g加6.9%膘马水乳剂50~70ml对水30~40㎏喷防。
5.3病虫防治(主要针对麦蚜、红蜘蛛、锈病、白粉病)。可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每667m2用2.5%敌杀死乳油25ml加15%粉锈宁100g对水60~75㎏喷雾,达到兼防兼治的目的。
5.4后期一喷三防(针对穗蚜、吸浆虫、条锈及白粉病)。在小麦扬花后,用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如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g+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5g+磷酸二氢钾0.25kg+尿素0.25~0.5kg,对水60~75㎏喷雾。达到一次用药,病虫兼治,并防止小麦早衰的目的。6 田间去杂
种子质量的核心是品种的高纯度、高质量,从种到收到贮藏,必须仔细把关,搞好各时期田间去杂保纯,不可粗心大意。
6.1苗期田间去杂。在冬前到第二年返青拔节前进行,识别苗相、叶色等形态,凡是有异者拔除,全田拉网式1~2遍。
6.2抽穗期田间去杂。主要看抽穗的早或晚,结合品种株型、叶姿,有异者带根拔除。
6.3成熟前田间去杂。在进行以上两次去杂后,还要严格去杂1~2次,主要通过植株高低、穗形、落色。
6.4禾本科杂草,如节节麦、野燕麦、大麦等在苗期到抽穗期尽早拔除,保证在田间验收前彻底清除。7 收获、晾晒、贮放
7.1统一专机收获,联合收割机进行3次以上内部、外部清理,对 清杂不够彻底的,第一次收获的少量50~100㎏的小麦当杂麦处理。7.2统一晾晒。场地晾麦,一般要清场2~3次,禁止在棚布、水泥地上晾晒,要求含水量不大于13%。
7.3单库、单仓、安全贮放。贮存前要清扫库、仓,种子要装袋封口,严防混杂。8 精选和包装
种子收获后,要统一精选,种子质量达到国家一级种子质量标准,即纯度不低于99.0%,发芽率不低于85%,净度不低于98.0%,水分不高于13.0%。无砂石土粒等杂质,种子完好,破损率小于2-3%。9 发放二证
收获前田间检验发放种子合格证(卡),统一精选检查后,登记产种数量和质量(纯度),发放种子检验证(卡)。
第三篇:白水县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白水县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1.项目名称:白水县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2.建设单位:白水县农牧局
3.立项依据
发展优质小麦生产是我县小麦生产市场化的需求,小麦是我县第一大粮食作物,面积占到粮食播种面积的四分之三,在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国家对种植小麦的农民进行直接补贴的优惠政策不断加大,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通过开发建设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收,提高我县小麦生产产出效益,提高商品转化率和市场竞争力。
4.建设性质:新建
5.建设规模
项目内容包括建设30万亩优质小麦良种基地、其中建设2000亩优质小麦中心示范区3个;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和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建设,购买检测仪器100台件,包括:种子发芽室、检验台和芽率、纯度、净度、水分四项指标必须的检测仪器;精选机6台、清选机2台、5XT-5.0型小麦种子成套加工生产线一条;建设新品种试验示范中心,占地300亩;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等。
6.建设地点:
杜康镇、史官镇、北塬乡等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乡镇十二个
7.建设期限:2009-2012年
8.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1410万元,其中省级投资1100万元,市、县分别投资310万元
9.建设内容、数量及投资
9.1建设内容
9.1.1 建立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
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的开发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分区发展、全面推进”的原则,确定我县“两河、一片、一区”(白水河、洛河、洛河北片、西北区)域内的光热资源充足,水土资源丰富,农机化水平较高,科技普及率高,小麦生产管理水平较高的史官、纵目、北塬、尧禾、收水、林皋、云台、杜康、雷牙等九大小麦主产乡镇为重点,建设优质小麦生产基地25万亩。西北区、洛河北片的史官、纵目、北塬、杜康、林皋等乡镇依托地理优势,重点发展旱地高产稳产优质强筋面条型小麦良种繁育基地23万亩。
9.1.2 建设3个2000亩优质小麦良种繁育生产中心示范区。
“两河”流域以雷牙、史官、杜康、林皋等乡镇为主建立三个2000亩水地优质高面筋小麦示范区
9.1.3 建设种子质量检测中心和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建设,购买检测仪器100台件,包括:种子发芽室、检验台和芽率、纯度、净度、水分四项指标必须的检测仪器。
9.1.4购置种子精选机6台、清选机2台、5XT-5.0型小麦种子成套加工生产线一条。
9.1.5建设新品种试验示范中心,占地300亩。
9.1.6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生产基地的道路、水利设施等。
9.2投资使用计划
9.2.1 25万亩优质小麦良种繁育生产基地建设
总投资470万元。其中技术培训费15万元;地膜覆盖推广25万亩,补助250万元(亩补助10元);小麦后期“三喷”7.0万亩,需配置远扬程机动喷雾机120台,需资金8.4万元,(每台计价700元)。配方施肥和小麦氮肥后移技术10万亩,需资金93万元;病虫害综合防治10万亩,需资金103.7万元。
9.2.2 三个优质小麦中心示范区建设
总投资115万元。其中小麦精播机20台,需资金16万元(每台0.8万元);小型联合收割机(四轮手扶车作动力)20台,需资金26万元(每台1.3万元);一台种子纯度监测仪及其配套(DDV—Ⅲ6B稳压稳流电游仪、高速台式离心机、电动种子粉碎机等)3万元;优质品种更换2万亩,需要资金20万元;优质栽培技术体系推广2万亩,需要资金20万元;优质专用小麦引进、试验示范、繁育等20万元;新型抗旱保肥剂应用2万亩,补助10万元(每亩5元)。
10.效益分析:
10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建成后,预计平均亩产优质小麦250公斤,总产达1250万公斤。优质优价,以每公斤优质小麦高于普通小麦0.4元计,每亩增收100元,5万亩优质小麦可增收500万元。三个高标准、规范化两千亩优质小麦中心示范区建成后,将成为我县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技术、产品开发的先导区、辐射源,辐射带动我县优质小麦生产基地的开发建设
第四篇: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管理办法.
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管理办法 鄂林能〔2009〕36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的管理,确保全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和国家林业局关于油茶种苗质量管理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油茶良种繁育基地是指2008年以后经省林业局批准,各地利用中央和省级油茶专项资金营建的油茶采穗圃和良种繁育苗圃。
第二章权属与建设体制
第三条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以省林业局直属事业单位、市州林业局为建设法人,并由省林业局统一冠名为“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采穗圃(或苗圃)”。第四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属于特种用途林,其母树和林地使用权不得随意转让;良种繁育基地中保存的油茶种质资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任何用途变更、林木砍伐和资源更新必须报省林木种苗管理总站审查同意后再按林木采伐审批程序办理相关手续。第五条省林业局负责对全省油茶良种基地建设进行监督与管理。省级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法人单位和承建单位应签订联建协议书,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关系,所签协议书分别报省林业局备案。
第三章资金使用与管理
第六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资金由国家和省级统筹解决,资金按拨付到建设单位,法人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应建立资金管理与使用的运作和监督机制。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专帐、专人管理,并接受相关部门的审计与监督。
第七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资金的使用范围应严格限于圃地整理、穗条、种苗生产、小型生产设施设备购置、生产区水、电、作业道、灌溉系统建设等。严禁工程资金用于购置小轿车、建办公楼等非生产性支出。
第八条每年第四季度由省林业局组织相关处室对各基地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第四章建设与管理
第九条油茶良种基地建设必须严格履行国家林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相关规定。油茶良种基地的圃地选择原则上由省林业局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查验并予以确认。
第十条油茶良种基地建设所需穗条必须是从国家级或省级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通过、适合本省栽培的优良品种(无性系或优良类型)上采集,严格按纯系扩繁。
第十一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应当配备技术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建立、健全良种穗条、种苗的生产、经营档案,确保良种穗条和种苗来源、去向清楚,质量合格。
第十二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单位必须做好生产经营档案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良种繁育基地基本情况:良种繁育基地名称、建设地点、面积、建设年份、投产年份、嫁接无性系来源、数量、名称、建圃方式、穗条和嫁接苗产量等。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基本情况表样式由省林木种苗管理总站统一制定; 无性系定植图;
3.穗条生产情况:生产单位、无性系名称、无性系来源、穗条生产地立地条件、周围环境、穗条剪取和移交时间、数量、包装保存方法;
4.穗条流向:调出穗条无性系名称、穗条调出时间、数量、单价、销售协议、购入单位名称(个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林木种子(苗)生产、经营许可证编号;
5.种苗繁殖情况:圃地穗条来源、品系名称、数量、穗条嫁接时间、嫁接方式、嫁接数量、管理情况、成活株数。
6.良种繁育基地经营单位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经办人员。第十三条省林业局适时发布国家和本省最新通过的油茶良种名录,指导各油茶良种繁育基地根据油茶良种选育进程及时更新油茶品种。
第十四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应当接受上级种苗管理机构的检查。第五章生产、经营与管理
第十五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生产、经营必须依法取得省林木种苗管理总站核发的《林木种苗生产许可证》和《林木种苗经营许可证》。第十六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穗条、种苗出圃必须如实填写《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生产经营档案》(具体样式由省林木种苗管理总站统一制定)。
第十七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出圃造林的苗木必须是合格嫁接容器苗。各基地须在每年苗木出圃前自行将合格嫁接容器苗分品系分级拼床,做好统计和档案登记,及时报请省林业局组织专家检查核实后方可调运出圃。
第十八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穗条(苗木)出圃启用统一的《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穗条(苗木)销售凭证》和《湖北省油茶穗条(苗木)质量合格认定证书》。出圃苗品种、数量要与档案记载一致,严禁不合格苗、伪劣苗出圃造林。《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穗条(苗木)销售凭证》和《湖北省油茶穗条(苗木)质量合格认定证书》由省林木种苗管理总站统一印制,统一编号。《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穗条(苗木)销售凭证》在穗条(苗木)调出时由穗条(苗木)生产单位签发;《湖北省油茶穗条(苗木)质量合格
认定证书》由湖北省林业局林木种苗管理总站或其委托的林木种苗管理部门签发。
第十九条《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穗条(苗木)销售凭证》一式三联,第一联为存根联,由穗条(苗木)生产单位收存,第二联为销售联,由穗条(苗木)销售单位签发后分季度送省林业局林木种苗管理总站备案,第三联为用户联,由穗条(苗木)调入单位保存。第二十条为及时掌握良种穗条(苗木)生产、调剂动态,穗条(苗木)生产单位应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将穗条(苗木)生产、调剂数量、调入单位的基本情况及时上报省林业局林木种苗管理总站,以便进行跟踪管理和技术服务。
第二十一条省、市(州)林木种苗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的行业管理,并对良种穗条(苗木)的生产、《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穗条(苗木)销售凭证》和《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生产经营档案》的填写、建立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的竣工验收由省林业局组织,把建设质量和种苗质量控制作为验收的重要考核指标,实行种苗质量一票否决制。
第二十三条为保障全省油茶产业发展需要,由省林业局按造林任务下达各基地苗木生产指令性计划,由基地法人单位负责组织生产;各基地生产的穗条和苗木销售价格必须遵从省林业局制订的指导价,允许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浮动;各基地生产的穗条和种苗调拨由基地法人单位按照省林业局制定的调配计划负责实施;跨省的穗条和苗木调拨与销售必须经省林业局审批。
第六章责任追究
第二十四条油茶良种基地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各基地建设单位法人和技术负责人对生产的穗条和种苗质量负责。
第二十五条在油茶种苗生产单位与使用单位之间要签订良种供应及售后服务协议,对因弄虚作假造成用户损失的,要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六条对不能按时完成省级下达的苗木生产任务,弄虚作假,不如实签发和填写《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穗条(苗木)销售凭证》、《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生产经营档案》,不能保证穗条(苗木)质量和对良种繁育基地经营管理不善的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生产经营单位,省林业局将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或拒不进行整改的,省林业局将取消该单位作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良种穗条(苗木)生产单位的资格,并追回投资;造成经济损失的,由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法人单位负责赔偿;构成犯罪的,移送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由省林业局负责解释。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管理办法
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管理办法
鄂林能〔2009〕36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的管理,确保全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和国家林业局关于油茶种苗质量管理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油茶良种繁育基地是指2008年以后经省林业局批准,各地利用中央和省级油茶专项资金营建的油茶采穗圃和良种繁育苗圃。
第二章权属与建设体制
第三条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以省林业局直属事业单位、市州林业局为建设法人,并由省林业局统一冠名为“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采穗圃(或苗圃)”。
第四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属于特种用途林,其母树和林地使用权不得随意转让;良种繁育基地中保存的油茶种质资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任何用途变更、林木砍伐和资源更新必须报省林木种苗管理总站审查同意后再按林木采伐审批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第五条省林业局负责对全省油茶良种基地建设进行监督与管理。省级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法人单位和承建单位应签订联建协议书,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关系,所签协议书分别报省林业局备案。
第三章资金使用与管理
第六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资金由国家和省级统筹解决,资金按拨付到建设单位,法人单位与建设单位之间应建立资金管理与使用的运作和监督机制。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专帐、专人管理,并接受相关部门的审计与监督。
第七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资金的使用范围应严格限于圃地整理、穗条、种苗生产、小型生产设施设备购置、生产区水、电、作业道、灌溉系统建设等。严禁工程资金用于购置小轿车、建办公楼等非生产性支出。
第八条每年第四季度由省林业局组织相关处室对各基地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第四章建设与管理
第九条油茶良种基地建设必须严格履行国家林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相关规定。油茶良种基地的圃地选择原则上由省林业局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查验并予以确认。
第十条油茶良种基地建设所需穗条必须是从国家级或省级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通过、适合本省栽培的优良品种(无性系或优良类型)上采集,严格按纯系扩繁。
第十一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应当配备技术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建立、健全良种穗条、种苗的生产、经营档案,确保良种穗条和种苗来源、去向清楚,质量合格。
第十二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单位必须做好生产经营档案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良种繁育基地基本情况:良种繁育基地名称、建设地点、面积、建设年份、投产年份、嫁接无性系来源、数量、名称、建圃方式、穗条和嫁接苗产量等。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基本情况表样式由省林木种苗管理总站统一制定;
2无性系定植图;
3.穗条生产情况:生产单位、无性系名称、无性系来源、穗条生产地立地条件、周围环境、穗条剪取和移交时间、数量、包装保存方法;
4.穗条流向:调出穗条无性系名称、穗条调出时间、数量、单价、销售协议、购入单位名称(个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林木种子(苗)生产、经营许可证编号;
5.种苗繁殖情况:圃地穗条来源、品系名称、数量、穗条嫁接时间、嫁接方式、嫁接数量、管理情况、成活株数。
6.良种繁育基地经营单位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经办人员。第十三条省林业局适时发布国家和本省最新通过的油茶良种名录,指导各油茶良种繁育基地根据油茶良种选育进程及时更新油茶品种。
第十四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应当接受上级种苗管理机构的检查。
第五章生产、经营与管理
第十五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生产、经营必须依法取得省林木种苗管理总站核发的《林木种苗生产许可证》和《林木种苗经营许可证》。
第十六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穗条、种苗出圃必须如实填写《湖北
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生产经营档案》(具体样式由省林木种苗管理总站统一制定)。
第十七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出圃造林的苗木必须是合格嫁接容器苗。各基地须在每年苗木出圃前自行将合格嫁接容器苗分品系分级拼床,做好统计和档案登记,及时报请省林业局组织专家检查核实后方可调运出圃。
第十八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穗条(苗木)出圃启用统一的《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穗条(苗木)销售凭证》和《湖北省油茶穗条(苗木)质量合格认定证书》。出圃苗品种、数量要与档案记载一致,严禁不合格苗、伪劣苗出圃造林。《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穗条(苗木)销售凭证》和《湖北省油茶穗条(苗木)质量合格认定证书》由省林木种苗管理总站统一印制,统一编号。《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穗条(苗木)销售凭证》在穗条(苗木)调出时由穗条(苗木)生产单位签发;《湖北省油茶穗条(苗木)质量合格认定证书》由湖北省林业局林木种苗管理总站或其委托的林木种苗管理部门签发。
第十九条《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穗条(苗木)销售凭证》一式三联,第一联为存根联,由穗条(苗木)生产单位收存,第二联为销售联,由穗条(苗木)销售单位签发后分季度送省林业局林木种苗管理总站备案,第三联为用户联,由穗条(苗木)调入单位保存。
第二十条为及时掌握良种穗条(苗木)生产、调剂动态,穗条(苗木)生产单位应通过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将穗条(苗木)生产、调
剂数量、调入单位的基本情况及时上报省林业局林木种苗管理总站,以便进行跟踪管理和技术服务。
第二十一条省、市(州)林木种苗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的行业管理,并对良种穗条(苗木)的生产、《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穗条(苗木)销售凭证》和《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生产经营档案》的填写、建立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的竣工验收由省林业局组织,把建设质量和种苗质量控制作为验收的重要考核指标,实行种苗质量一票否决制。
第二十三条为保障全省油茶产业发展需要,由省林业局按造林任务下达各基地苗木生产指令性计划,由基地法人单位负责组织生产;各基地生产的穗条和苗木销售价格必须遵从省林业局制订的指导价,允许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浮动;各基地生产的穗条和种苗调拨由基地法人单位按照省林业局制定的调配计划负责实施;跨省的穗条和苗木调拨与销售必须经省林业局审批。
第六章责任追究
第二十四条油茶良种基地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各基地建设单位法人和技术负责人对生产的穗条和种苗质量负责。
第二十五条在油茶种苗生产单位与使用单位之间要签订良种供应及售后服务协议,对因弄虚作假造成用户损失的,要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六条对不能按时完成省级下达的苗木生产任务,弄虚
作假,不如实签发和填写《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穗条(苗木)销售凭证》、《湖北省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生产经营档案》,不能保证穗条(苗木)质量和对良种繁育基地经营管理不善的油茶良种繁育基地生产经营单位,省林业局将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或拒不进行整改的,省林业局将取消该单位作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良种穗条(苗木)生产单位的资格,并追回投资;造成经济损失的,由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法人单位负责赔偿;构成犯罪的,移送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由省林业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