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川环办函〔2012〕3号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总结
川环办函„2012‟3号
关于报送2011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和
2012年工作意见的函
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关于报送2011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意见的通知》(川城乡治办„2011‟172号)的要求,我厅经认真对照开展的工作,总结及意见如下:
一、2011年工作总结
(一)高度重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会议精神 我厅召开了厅务会学习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以及2010年度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境优美示范城镇(村庄)命名大会和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近期工作要点》(川城乡治办„2011‟107号)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扎实推进治理工作的情况。研究布署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并研究制定了《加强城乡环境保护 深化城乡 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川环发„2011‟58号),要求各市(州)环境保护局进一步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监督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和能力,加强联防联控机制建设,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声环境质量,全面加强乡镇及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创新农村环境保护管理机制,进一步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四化”达标建设,深入推进“环境执法、环境监测、环境宣传”三下乡活动,促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保工作常态化。
(二)按照减排要求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一是我厅于2011年10月17日在省政府召开全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会议上,我厅要求各市(州)环境保护局抓住减排工作重点,促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实施见效快、实效好的减排项目。加快推进重点减排工程建设,务求早建成、早发挥减排效益。要抓好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行、管理,提升污水收集率和污水浓度,争取最大限度发挥减排能力。加快实施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做到早淘汰早发挥减排实效,并以此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二是加强了乡镇污水处理。开展了全省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调查。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摸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为统筹安排“十二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了依据,结合中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推广了一批示范项目,研究制定了《2011年农业源污染减排计划 项目分解表》、《四川省“十二五”期间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目标计划名录》。
三是重拳出击重点整治小纸厂,按照国务院2010年7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造纸企业污染整治的通知》(川环办发[2011]42号),对全省5万吨以下的小纸厂289家,要求在今年7月1日所有纸厂必须按新标准达标排放。通过整治,关停小纸厂19家,同时对不达标的3家小纸厂实行了停产治理。
四是切实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监管。目前,我省已建成投运的污水处理厂有166家,日处理规模450万吨。对投运1年后处理能力达不到设计能力的60%,3年后达不到75%的,或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污水处理厂,责令限期整改。重点做好对污水处理的现场检查,对不达标的进行通报和限期整治,今年设市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率达78%,进一步提高了污水处理率和达标率。
五是开展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全省设市城市、成都市的县(区)和扩权试点县开展了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要求按照国家新的标准和规定,从7月1日起实现达标排放。
(三)结合项目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一是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力度推进、加大进度 实施中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促治”项目工作。我们认真落实中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政策,结合四川的实际,组织各地按程序积极申报。2011年项目争取资金4300多万元,我们坚持“突出重点、示范先行、多方投入、逐步推广”的原则,着力解决我省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切实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在解决我省一批各地方的重点农村项目的同时,突出濑溪河、思蒙河、西充河、东河等我省重点小流域周边农村地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环境污染问题。2011年安排的中央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纳入目标考核,在2011年11月7日召开了项目工作会,在会上由省环保厅与项目地县级人民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为进一步加强中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促治”项目的实施管理,按照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中央和省级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的补充规定》(川环发﹝2009﹞117号)和《四川省2010年度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责任书》的要求,各市州环境保护局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要求,对2010年中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促治”项目进行考核验收,我厅已组织目标责任考核,并将考核情况进行了通报。按照中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政策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要求,结合我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际情况,2011年该专项资金安排中,我厅要求各项目所在地村、社农村垃圾内容优先考虑,重点解决村、社垃圾收集、转运 及分类就地堆肥的设施建设,以此批项目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项目推动和促进。
二是组织开展了2011年度国控出川水质断面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通过对这5个出川断面附近村庄进行综合整治,遏制村庄污染直排对断面带来的影响,同时形成一批有示范效应的环境优美村庄、生态家园,有利于实现5个出川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有效改善区域农村面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连片整治范围:出川断面上下游10公里、流域沿岸1公里内的乡镇、村庄,本次出川断面村庄整治共涉及17个乡(镇),83个行政村,受益人口24万人。
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了《四川省“十二五”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今年7月,省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以川府函[2011]155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四川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批复》批准并已印发各要实施。认真开展对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工程的实施,2010年国家支持我省6个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涉及总投资约2.9亿元,国家支持10358万元,目前已竣工4个项目,其中两个项目已验收,另2个项目已完成招投标并开工建设。2011年中央重金属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共19个,涉及总投资约4.3亿元,国家支持9625万元,其中8个项目已开始施工,11个项目已制定完成施工方案,计划年内开工建设。
(四)依托创建工作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引向深入 2011年,我厅在开展创建工作中突出以实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范围和内容的全覆盖为重点,抓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县、生态乡镇创建工作。
一是进一步健全了“城考”制度,实现了由上级政府直接考核下一级政府,全省32个设市城市和除三州外所有县(区)都纳入了考核。考核结果由省政府公布,各地党委和政府对考核结果非常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批示。编制了《四川省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年度报告》。对考核评分进行细化,强化以“城考”推进城市环保工作效力。环保模范城市的创建有序推进。全省积极开展了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有44个市(县、区)在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其中,有19个市(县、区)创建成功,获得了省政府的命名和授牌。今年有5个城市通过验收,加上去年有5个城市通过验收,拟于明年初进行集中命名。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也有序推进,遂宁、巴中、崇州等市也积极开展国模创建工作。对广安、巴中等7个首批获得省模称号的城市按照新标准进行复查。
二是在生态省的创建中,组织相关部门对我省新津县、新都区、射洪县、长宁县、西昌市省级生态县(市、区)创建进行验收,并已完成公示。召开了2011年四川省生态县建设座谈会,确定第三批18个创建重点县(市、区),相互 交流创建经验,部署和研究了今后两年的工作。开展省级生态市建设工作,赴遂宁等市、州调研,制定《省级生态市建设指标》。10月28日,我厅在西昌召开了全省生态保护及城市生态建设现场会。
三是进一步总结规范细胞工作机制,推广创建经验。我们坚持把国家要求创建的生态乡镇、生态村、生态家园作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抓手,进一步总结规范生态细胞创建工作,推广成都市、西昌市、石棉县、沐川县等地不同类型创建经验,分类指导,广泛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生态家园等“生态细胞工程”建设。在创建中,要求乡镇环保“有牌子、有人管、有人干”,有力推动了农村环保工作机制的建立。2011年已完成了48个国家级生态乡镇技术核查并进行了申报,完成了160个省级生态乡(镇)技术核查工作,145个乡镇通过省级生态乡镇技术核查。各地也积极开展生态细胞创建工作,创建了一批市、县级生态村、生态家园。
二、2012年工作意见
(一)深入推进重点污染源治理
继续抓好以饮用水源保护为主要内容的民生工程。一是要开展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检查,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二是要继续按照《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境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三是重点治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湖库的污染。四是认真 组织宣传贯彻执行新修订的《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进一步优化、调整和科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继续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年度评估工作,严格饮用水源保护区各项管理制度。认真落实《三峡“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抓好思蒙河、濑溪河、西充河等重点小流域和湖库污染综合治理,优先保护水质良好和生态脆弱的湖泊与河流。启动“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工作,做好试点调查评估,为2013年全面铺开打下良好基础。
继续抓好以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为主要内容的污染物减排工作。一是2012 年继续实施畜禽养殖省政府挂牌整治目标考核,对60家规模化畜禽养殖或养殖小区污染企业实施挂牌整治。二开展全省的养殖小区的现状的调查和清理,结合省政府财政转移资金提出“十二五”污染治理重点小区名单。三是对重点乡镇特别是人口在5000以上的乡镇,结合总量减排实施,推进200个乡镇污水处理实施建设。
继续强化小流域及湖库的治理。一是继续深化实施出川断面上游区域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积极组织2012年综合整治项目,力争在8月30日前完成2011年项目的建设。二是全面开展思蒙河、濑溪河、西充河的污染治理,结合中央农村环境连片治理资金,力争在2012年完成三条河的全流域的农村连片村庄的环境污染整治。三是启动升钟水库、泸沽湖、黑龙滩水库3个不同类型的重点湖库进一步开展生 态环境安全调查与评估,提出湖泊水库生态环境安全保障方案,并形成全省其余湖库的示范。四是积极推动鲁班水库综合整治工作。
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认真组织实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和《四川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通过不断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提高环保准入条件、严格环境监管和风险排查、大力推进重点污染治理项目、深入开展清洁生产、提升监管水平和民生保障水平等措施,切实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全面完成规划所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二)进一步深入推进“以奖促治”政策的实施,开展农村连片治理工作
一是编制“十二五”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治理规划,建设中、省、市、县四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库。二是进一步做好项目组织、申报、管理工作。争取开展200个村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组织一批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治理的项目上报环保部作为项目库,并积极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规范的机制建设。三是加快2011年中央农村环保连片综合治理项目建设,确保按时完成项目建设,验收,达到预期效果。四是开展2010年度中央农村环保连片综合治理项目环境成效评估工作。五是结合省委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选择有代表性的2个县,启动整县推进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选择5个 片区,开展农村污染全要素从点到线到面综合治理试点示范,(三)进一步深入推进项目管理工作
一是创建一批生态细胞工程。完成50个省级生态乡(镇),200个生态村,2000个生态家园创建工作。推荐、命名一批国家和省级生态乡镇和生态村;进一步总结规范创建工作机制,在创建的乡镇强化农村环保机构、管理体系的建设,推广创建经验。深入开展有机食品基地的建设工作。研究出台《四川省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的管理办法》,并积极向环保部申报一批具有示范和亮点的有机农产品基地,实施农业产业环境保护影响评价试点工作。
二是大力开展淘汰落后产能和限期治理。配合相关部门大力开展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在造纸等行业取缔淘汰一批工艺落后、污染重的生产设施和设备。今年,再筛选出100家工业企业和60家畜禽养殖企业,列入省政府的民生工程限期治理,并将一批清洁生产审核的中/高费方案纳入限期治理的范围,切实加大清洁生产的实施力度。
三是加强城市环境综合管理。稳步推进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完成5个城市的技术评估和3个城市的验收工作,进一步扩大“城考”范围,继续开展84个县级和32个城市的“城考”工作。强化烟尘、粉尘、扬尘、油烟、噪声污染治理,启动成渝大气联防联控规划的实施。认真贯彻落实省 政府关于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的意见,推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严格机动车排放标准,加快淘汰“黄标车”。加强对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运行情况的监管。
(四)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农村环保机构、统计、考核办法机制的建立。以国家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为蓝本,明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目标、任务和责任,积极探索建立我省环境综合整治的考核指标、机制以及统计监管等技术支撑。二是继续实施“十二五”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
二○一二年一月六日
第二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相关情况
***工商行政管理局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相关情况汇报
指挥部:
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入开展我县“乡村文明行动”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要求和指挥部的统一安排部署,***工商局立足职能、迅速行动,认真抓好牵头负责的整治工作,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一、高度重视,制定工作方案。县局党组接到指挥部责任分工通知后高度重视,与县执法局、县交通局、县住建局、县公安局、县环保局、夏镇街道办事处及各卫生包保单位等积极沟通,研究制定了《关于城区洗车房(点)综合整治的工作方案》,由工商局负责城区洗车业户的调查摸底、宣传教育以及规范整治,检查城区洗车业户是否持照经营,加大检查监管力度,对无照经营和超范围经营业户依法进行查处。
二、严格要求,明确工作标准。加强工作人员的宣传教育,使各单位充分认识本次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按照职责分工,确保人员到位,工作责任逐一落实到位,对涉及的一些重难点问题,加强协调,通力合作,形成合力,确保整治工作顺利推进。建立日常巡查机制,及时发现并清除潜在问题,维持良好的工作成果。
三、确保实效,落实工作措施。坚持“部门联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原则,按照《工作方案》时间节点,对县城区开展排查检查活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60余人次,执法车辆40余台次,牵头检查洗车房、洗车点28户,其中有证经营8户,无证经营11户,依法取缔7户,责令改正19户,查扣洗车设备4台;配合城市执法局、公安局、环保局、邮政局、水利局等部门清理私搭乱建、占道经营的摊点5户、废品回收站6户,整改饭店烟囱、抽油烟机21个,查处非法自备井3口、报亭40个。按照指挥部要求,对城区规划内的煤场进行了调查摸底,共检查46户,查处无照经营31户,并下达责令改正超范围经营31户。县工商局坚持每天巡查两次,确保整治效果,防止死灰复燃。通过县工商局和各部门的不懈努力,县城区的经营秩序和市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二日
第三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总结
关于XX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镇认真贯彻省、市、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会议精神,结合XX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点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认真的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具体工作任务,通过全镇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使我镇环境卫生明显提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认清形式突出重点
为充分展示我镇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环境意识,我镇重点推进“八进”、治理“五乱”、严格问责、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加强队伍建设、加大督查督办,确保工作持续推进。
二、引导与教育并举
一是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宣传栏、宣传单等形式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深入人心;二是把“八进”活动推向深入,使广大群众积极投身环境治理中来;三是突出重点,以整治场镇和村社环境卫生为重要突破口;四是利用场镇社区劝导员逢场天上街宣传不文明行为来带动全镇劝导员积极劝导工作。
三、各司其职全面推进
一是重点抓好场镇周边及农贸市场的保洁工作,重点对 1
背街小巷进行全面清理,集中对农贸市场的摊位和环境卫生进行专项治理,同时对广告和牛皮癣进行清除,今年共清理牛皮癣处;二是深入推进“八进”工作,使全镇环境卫生明显改变;三是组织各村书记、村主任到“五十百千”示范村进行现场观看,促进全镇环境治理均衡推进。
四、狠抓具体工作任务的落实
一是对垃圾按照“组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的城乡环境运行模式,逐步有序推进;二是XX开展了“除陋习树新风” 为主题的除五乱活动,大力倡导“五不”(即不乱吐、不乱扔、不乱倒、不乱搭乱建、不违章摆摊)。为杜绝乱吐、乱扔、乱倒的现象,政府投入2000元建设环卫设施;三是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政府考核,与各村、单位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四是坚持每周一暗访,发现存在问题及时督促落实,并在工作会上批评表扬;五是落实经费,每月准时下拨保洁员工作经费,确保了环境清洁化的正常运行。
五、存在的不足和下步工作思路
一是群众对环境治理的认识还不到位,存在有垃圾乱扔、垃圾不分类;二是经费不足;三是垃圾清运不及时,特别今年下半年,因原有垃圾处理场堆放不下,没有找到更为理想的垃圾处理场,修建好的垃圾池无法正常运行,场镇垃圾也无法正常清运;四是针对存在的不足,下一步将加强落实,确保环境综合治理运行正常化。
第四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半年总结
黄甲镇文庙社区2011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年终
工作总结
根据市、县关于抓紧做好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申报工作的通知和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实施方案要求,我社区对要求和目标任务,积极申报创建全省“环境优美示范村”,我社区按照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现在将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成立文庙社区创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组长由社区书记叶云昌同志担任,副组长由社区主任黄树林同志担任,成员由社区两委成员及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以及社区综治队员组成。社区党支部书记总体负责,社区主任具体负责实施。
二、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制定文庙社区创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建立长效机制,切实把此项工作纳入日常重要工作,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三、巡逻队加强环境日巡查工作、对日巡查中出现的问题,因地制宜积极进行整改,督促领导及成员加强对保洁员的日常保洁力度,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保证辖区内环境整洁卫生。
四、加强对清洁路面、河道及死角环境的评比工作,实行保洁员交叉检查,通过检查查找各自存在的差距,从而对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整改、完善。“以点带面”来推动辖区的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五、新建垃圾分类收集池三处,垃圾收集点景观化打造,安装路灯三百米。
六、加大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的宣传,社区利用宣传栏在各个组社进行城乡环境卫生知识的宣传,让居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七、开展全民环境卫生义务劳动,在节假日、少儿暑假班期间组织居民组长、党员干部和暑假班的孩子在辖区内拣垃圾,打扫环境卫生,通过他们带动更多的居民积极参加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八、社区与各个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纳入年终考核内。社区城乡环境中的垃圾分类收集池多次接受省、市、县的各级领导检查验收,并一、一检查验收合格。特别是接受省委副书记李崇禧检查本社区的垃圾分类处理池的检查验收工作并通过。
通过全年以来的创建工作,辖区内环境卫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辖区环境优美,道路整洁,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有很大的提高。但是也有不足之处,由于个别居民的长期习惯差等问题,一时难于改变垃圾到处乱丢并不放到指定地点等问题存在,任然需要我们长期进行宣传和教育,加强监管力度!
文庙社区
2011年11月25日
第五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总结[最终版]
xxxx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总
结
年初以来,我镇党委、政府认真学习省委刘奇葆书记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坚决贯彻省、州、县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文件、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坚持与集镇规划建设相统筹,短期任务、近期目标、长期规划同步开展;特别是在我镇被纳入全州22个旅游集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考核范围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组和联系单位大力支持,镇党委、政府带领职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集思广益、精心策划,出重拳、抓落实,完成了阶段性任务、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现将开展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整治环境,造福于民
确保城乡环境秩序良好,搞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创造优良人居环境,是践行执政为民的具体行动,是关系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生活质量的大事,是关系我镇旅游业长远发展、增强对外开放吸引力的大事、展现灾后美好新家园文明形象的大事,也是关系民生问题的大事。镇党委、政府从我镇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组织学习省、州、县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文件、会议精神,从镇机关到村“两委”层层学习,提高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实质认识,要求干部、党 员、群众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州、县的高度,积极参与到这项民生系统工程中。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方针、思路,密切结合我镇的地域位置和集镇实际,充分展现旅游大九环线的小镇环境风貌,依托观音庙的影响力,积极发挥旅游资源的优势,打造以宗教旅游文化产业为龙头的藏式集镇。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集思广益,夯实基础 镇党委、政府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体系,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任务细化,责任落实,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设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由专武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落实全体职工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上的具体任务和责任,聘请9名环卫工人,组建环卫工作队,由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镇机关责任人为各单位片区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责任人,各村“两委”成立领导小组,支部书记担任组长,负责村域的环境卫生。同时,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10余个部门由主要领导带队,成立了督察组、搬迁组、宣传组、环境卫生整治组、风貌改造组、后勤保障组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整治行动,为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措施有力,成效明显,科学管理,长效有序
(一)、注重宣传教育,充分依靠群众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让群众真正参与其中。先后召开学习、宣传、动员、教育会议、专题会议50余次,涉及镇干部职工、镇机关单位、各村“两委”、驻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户主、居民代表、个体户代表等30余个单位、300余户群众、1500余人次;下发了开展城乡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向全镇发出倡议,积极投身到城乡环境整治中,让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要求、规定、政策入心入脑,最终达到支持、参与的效果。
二是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环卫知识,教育群众改变陈旧观念,树立环卫意识。印发传单1000余份,悬挂横幅10余幅,书写标语30余条,制作宣传广告牌2个,号召广大群众环境综合整治从自我做起、家庭开始,配合政府开展环境整治,支持政府搞好环境卫生,营造“全民皆兵”的良好氛围,推进环境整治的有序进行。
(二)、大手笔整治,新思路打造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镇在全州22个集镇考核评比中初露头角,镇党委、政府进一步强化机制、优化措施,加大整治力度、扩大整治范围。就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总投入150余万元。
一是以人为本完成拆迁工作。拆除影响美观的临时建筑 物,涉及28户,720余㎡,对3户残疾人实行农转非、享受城镇低保、社会保障安置。拆除乱搭乱建猪圈、厕所20余处,200余㎡。拆除违规建造、占道经营铺面10余家,台球桌10余张,废弃雨棚60余处;克服了社会关系复杂、各种矛盾交错的困难,拆迁工作在困难中推进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二是彻底清除白色垃圾、卫生死角。实行机关干部分片、包断、包干制,三次要求摊主、店主关门停业整顿,多次动员6个村村民清理集镇街道、公路沿线、河道两旁垃圾,投入人力3000余人次,动用拖拉机、装载机、清运车达1000余台次,清除卫生死角30余处,乱排乱放污水沟10余条,清理生活、建筑垃圾4500余方,建设大型临时垃圾处理场1座,倡议村民建家庭垃圾焚烧池,按每户50元的标准补助,目前已有200余户建立。
三是整改街道“脏、乱、差”。签订整改责任书200余份,要求限期整改住房、店铺卫生,其中餐饮卫生40余家,铺面整洁40余家,招牌广告30余幅。成立督导小组跟踪督促,“不合格,不营业”;实行“门前三包”制,自己的门前店后,自己负责监督看管,谁的“地盘”出了问题,谁负责。
四是风貌整治初见成效,集镇形象渐上台阶。打造藏式宗教文化风格的街道新形象,实行政府“补贴一点、群众负担一点”的方式规划整治3000㎡,粉饰墙体,绘制藏画,达到整洁化、风格化、优美化的效果;硬化环镇路路面560余m,修复堡坎150余m,新建绿化带350余m;修复公共厕所3个,安装路灯12盏,置放垃圾桶22个,垃圾车1辆,落实清洁工9人;集镇进出口修建展示集镇思想的“迎客石”、“送客石”,两处黄金路段建造巨型城市形象宣传牌。
五是规范车辆停放。建临时停车场3个,安装交通标示标牌10余处,粉刷道路交通标线200余m。
六是整治牲畜散放现象。通过阶段性的宣传教育,多方面的努力,集镇街道牲畜散放现象得到有效禁止,大大改善了街道形象和卫生状况。
七是认真落实“八进”活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八进”活动,以“进村庄”、“进学校”为重点突破口,充分发挥村“两委”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认真引导学校师生的教育发散作用,通过学生——家庭——村寨的联动作用进一步深入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完善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
(三)建立长效机制,实行常态管理
为巩固治理成效,着眼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充实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成员,制定了《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城乡环境验收细则》、《门前三包责任书》、《镇城乡环境整治奖励办法》、《巡查制度》、《清洁工、垃圾车管理制度》、《定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规定》等规章制度,使镇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轨道,从而达到“四化”的标准。
四、立足实际,找住差距,深化思路,继往开来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保持高度统一,开拓创新,通过了州、县督察组历次督察考评,实现了阶段性的胜利,集镇形象得到了整体性的提高,人居环境获得了实质性改善。
镇党委、政府继续坚持“通过三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观音集镇规划,打造宗教旅游文化重镇”的整治、发展思路,查漏补缺,完善不足,巩固前期的整治成果,减少问题和不足,缩小差距和缺陷,增加力度和措施,扩大建设和优势,进一步运用科学发展观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深化、细化、制度化、系统化、科学化、统筹化,扩大范围,优化成效,结合集镇建设打开宗教旅游文化发展新篇章。
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