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经方中的药证药征小结(初稿)
卷一 表部药
麻黄
开郁散结,解表发汗(也能利尿)。主治因津血、水分瘀滞郁结于体表、肌表所致的身疼痛、无汗(包括汗极少、粘稠之类的情况)、身体水肿浮肿(以全身性和腰以上的水肿为主)、鼻塞不通(若鼻涕自流、通利则不宜使用,或宜与固表药如黄芪、防风之类一起使用。这里的鼻塞不通类似于无汗,鼻涕自流、通利则类似于自汗出)之类的情形,常有脉浮紧、脉紧(脉有力、拒按)之类的表现。性疏散,适用于实证而不适用于虚证;一般认为其性温,但也有认为其性寒的(陈士铎),其实无论寒热,只要有表实证、麻黄证,均可对证选用。
生麻黄常用量3~10克,大剂量可用到15克;炙麻黄常用量5~15克,大剂量可用到20~30克(但随着用量的增大,其毒副作用也会相应地增加,使用药的安全性大幅降低,所以还是应该以常规的用量为主,尽量避免大剂量甚至超大剂量用药)。
实际应用中的一些个人体会:
1、麻黄煎煮时,古经方常有先煎、去上沫的说法,但我在药店买到的麻黄,没有一次是能煎出“沫”来的。对此,我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不“先煎、去上沫”,直接煎煮;或在方中加味生甘草(用量应与麻黄用量相等或略多)以消除麻黄的毒副作用(诸如心悸心慌、兴奋失眠、头痛眼痛、尿精(在尿尽的时候常会有清水样的精液渗出)之类的表现)。二是先煎3(3克麻黄)~15(15克麻黄)分钟(按1克麻黄煎一分钟去累计),然后倒掉药汁不用,以药渣入药,这样既不会影响麻黄的药效,也能有效降低麻黄的毒副作用;还可以再加味生甘草(这时生甘草的用量可以少些,一般与麻黄等量就可以了,还可以用炙甘草而不用生甘草)。
2、用炙(蜜炙)麻黄,直接入煎就行,不用再另作处理,麻黄作用既能得到保存,毒副作用也比较少;也可以同时加味甘草(生、炙均可),用量一般以小于(最多是等于而不宜大于)炙麻黄的用量为好。但必须注意的是,炙麻黄的作用与生麻黄是一样的,而并不是现在一些药书上所说的变成了只是平喘止咳而不能发汗解表的那种说法的。我现在在临床应用麻黄时,就是以用炙麻黄为主的,只有在没有炙麻黄的情况下才去使用生麻黄。
3、现在普遍认为麻黄有升高血压的作用。但据实践证明,麻黄无论生用或炙用,都有降血压的效果;另外,对于桂枝,也有相同的错误的“定论”;因此,这类普遍的“定论”、认识是不可从、不可信的。但需要注意的是,用麻黄降压,常会出现在服药期间血压下降不明显甚至居高不下(但血压高引致的不适症状却是在明显减轻甚至是消退的),而在停药后血压反而能明显、迅速地下降的情形,这也可能是人们将麻黄误认为是升压药的原因(另一原因则与麻黄的误用、过量使用之类有关,属麻黄的中毒反应)。
4、关于服用麻黄后出汗的问题,历来均认为麻黄是个发汗的猛药、服后会出大汗,但实践证明,麻黄的发汗作用并不强烈,其发汗的效果往往与天气(热天容易出汗、冷天则不容易出汗)、体质、人体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之类的因素有关,有不少人在服用麻黄后,是没有很明显的汗出的表现的,反而是利尿的作用往往会更为明显。不少人在服用麻黄后,仅是会有拉两泡大尿、头皮有点发凉或有虫爬的感觉然后会导致打几个寒颤之类的反应,完了病情就得到了缓解和好转,而没有明显的汗出的过程,即使是出汗也往往只是一过性的细汗微汗或漐漐微似有汗,甚至是完全无汗,而不是大汗淋漓、大汗不止之类的情形。有实验证明,大剂量的麻黄同样是会收缩皮肤和粘膜血管,造成充血或水肿的(导致头痛、眼痛等的副作用产生,也能导致不汗出);而且大量地使用麻黄,会引起心动过速、胸闷心悸气促、烦躁不安、头痛眼痛、亢奋失眠、血压升高、大汗出、发热(发烧)之类的中毒反应,长期大量地使用麻黄,还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病态嗜好,等同于吸服毒品;可见大量或长期大量地服用麻黄,其害处远远大于好处。所以现在一些说法认为服用麻黄后不汗出,应该不断加大麻黄的用药量,直到汗出甚至是大汗出为止,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服用麻黄后是否起效,应该以病情有没有得到预期的、有效的缓解为准则,而不应该以有无汗出、汗出多少去做衡量。况且综观仲景所有的发汗的方剂,其发汗的要求都是“漐漐微似有汗,不可令如水流漓”的,可见大汗出、出大汗之类也是并不符合仲景发汗的要求的。
5、另外,麻黄配合生姜、桂枝之类的能加速血液循环的药物一起使用,能够有效地提高麻黄发汗的效果,所以,如果想在服用麻黄后汗出的表现更为明显,可以配合桂枝、生姜之类的药物一起使用,或适当加大桂枝、生姜之类药物的用药量,而不是一味单纯地去加大麻黄的用量。所以现在一些人对麻黄汤的解释认为桂枝是用以监制麻黄的发汗力量,使其不致发汗太过的说法,实践证明纯粹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是无稽、幼稚、可笑的,不可从、不可信;麻黄汤中用桂枝,不仅不是为了使麻黄发汗的作用受到控制、有所减弱,反而是要利用桂枝能加速血液循环的作用来加强麻黄的发汗、解表的作用,麻黄汤中用桂枝,与麻黄醇酒汤(由麻黄和酒组成)中用酒的作用和目的是一样的。
6、麻黄与薄荷同用,是现在从实践中所发现的诸多减少麻黄的毒副作用的方法中最好的一种,详细情况可参考薄荷的解说。
桂枝
治气上冲(或外突)的感觉以及由此所致的心动悸、胸满气喘、头颈痛、身体酸痛疼痛,小便不利、头晕、脘腹动悸、脐腹动悸(此时常须与茯苓、白术或苍术、泽泻之类的药物同用)之类的表现。常有脉浮、脉促(寸比关浮显、关又再比尺浮显)、脉聚寸(寸部最浮显、关尺部偏于沉隐)、尺部独隐(寸与关浮显,尺部不浮显)之类的脉象表现。还有一定的温通经络血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此点类似于酒,而作用则比酒更为平和,因此用量上可以略大一些。如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这类治疗风湿痹痛的方剂,就主要是利用了桂枝的这一作用,而且还配以有起沉衰致兴奋、温通袪寒作用的附子来加强其温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而且用量都是四两,比一般的三两的用量要略多一些(由此可见,风湿痹痛如非寒证沉衰者,是不宜用附子的,单用桂枝就已经足够了,而且桂枝的用量也可以少些,比如治瘀血瘀热证的桃核承气汤,就只用桂枝、不用附子,而且桂枝的用量也只是用二两,比通常的用量三两、四两都要少。另外,术附汤(即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方虽曰去桂,但方后亦有“法当加桂四两”的说法,而实际应用时,即使“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不去桂,也没有什么不良的反应,可见该方去桂枝也不是必须的,该方用桂枝,同样是取其温通经络的作用,去桂的说法,主要是针对没有气上冲证反而有气下行证说的,这里的主要指标是小便自利,说明气没上冲、没有导致水气上逆而不下行,但这里用桂枝的主要目的是温通经络而不是治气上冲,所以这里去桂并不是必须的、甚至还是多余的)。根据桂枝的这一作用,用于活血化瘀,还可以与桃仁、红花(以上主要用于活血祛瘀,主要针对大的血管)、王不留行子(来自对当归四逆汤方的运用体会。主要用于疏通经络,主要针对毛细血管)这些药物配伍使用,以加强活血、通经络的作用。根据这种用法,我将红蓝花酒方以桂枝代酒,并对证加味王不留行子、桃仁之类的药物以治疗各种因血瘀、经络不通之类所致的痛证(如风湿痹痛,心脏病、高血压之类所引致的疼痛证之类),都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这一功用也可能正是现在常将其误认为是发汗解表药的原因之一,因为机体血液循环加快加速,常会导致汗出(另一主要原因应该是因为仲景的桂枝汤方作为一个治太阳病的主要方剂,方后的说明显示其有发汗的作用所致。但细观桂枝汤方证中“自汗出”的说明及方后服药后需“啜热稀粥以助药力”、“若不汗”、“又不汗”之类的说法,可见服药后反有汗出不如服药前畅利的表现,可见桂枝汤方的发汗作用不如说是止汗作用更贴切些,详细的分析可参考《〈辅行诀〉中的方药研究》中对小阳旦汤方的解说),但实际上,桂枝并不是一个发汗解表药,其发汗作用甚至不及姜、葱,只是其有温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如果加上温覆取暖、啜热稀粥以助药力,在血液加速循环、新陈代谢旺盛的情况下,也会有一定的能够导致汗出的效果而已,但根本的、本质的作用却绝对不是发汗解表的那种用法的,就好象吃热食喝热饮、穿衣覆被、跑步运动都能使人汗出,但这些都不是主要冲着发汗解表去的的道理是一样的。
桂枝药性温通,一般认为不适宜用于热证,但实际上无论寒证、热证,只要有桂枝证均可据证选用,药性相当平和,治寒、治热的不同结果关键还要看与什么药物配合使用,并不是由桂枝单方面去决定的。
常用量10~15克,大剂量可用到30克。
必须注意的是,古经方中所用的桂是指桂枝而不是现在一些解释所说的肉桂,所以通常都会有桂枝、去皮、桂心(去皮后的木心)之类的说明或说法,摆明就是说不是用桂皮(肉桂)的了。
黄芪
治表部(肌表)津血虚衰、营养不足所致的恶寒怕冷怕风、肌肉萎缩痿软无力、肌体麻木麻痹不仁之类的证情,并常有肌表疮痈塌陷色淡不发、肌表溃疡面创面久不收口、自汗多汗而恶寒、身体(肌表)水肿浮肿(此时常须与发汗药(如麻黄之类)或袪湿利尿药(如苍术、茯苓、防己之类)同用)、特别容易感冒打喷嚏且不停地流清鼻涕(类似于汗出)而且经久不愈反复发作之类的表现。
药性温闭,只适用于虚寒证而不适用于实证、热证,且只适用于表部的虚寒证而不适用于半表半里部、里部的虚寒证。常用量10~15克,大剂量可用到30克。
黄芪与炙麻黄同用(黄芪用量须大于或等于炙麻黄的用量),对治疗流鼻涕而喷嚏不止的病证有良效。
黄芪的药证机理是:由于表部汗出多、耗损严重,导致肌表营养不良、缺养失养,因而产生出恶寒怕冷怕风严重→肌体、肌肤、肌表麻木麻痹不仁→肌肉萎缩痿软无力之类的一系列的衰退、虚弱的表现;表部的虚衰不足,也容易导致病邪停滞于表部不祛而出现水肿、疮疡久不收口、疮痈发不起来也消退不掉之类的表现;因此,自汗、多汗与肌表的虚衰不足的表现是属于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链当中的,如果病人根本不出汗、没有汗出,即使有表部虚衰不足的表现,也是不一定适合用黄芪的,此点必须注意。而不是现在习惯上所认为的“补气”那么简单和肤浅的,所以也不能象现在不少医家的习惯那样,一说气虚要补气就用黄芪,甚至大剂量地去用黄芪,既不顾有没有黄芪证,更不顾虚寒证所处的部位,甚至连胃虚寒的消化不良、下利之类也说用黄芪去补气(还说有什么“升提”的作用),这种做法是不对的,绝非仲景对证用药、药证对应的辨证用药的路数,只能说是对黄芪的滥用、乱用,切不可盲目跟风。
防风
作用与黄芪相似而力量极轻微,故黄芪更适用于表虚寒证的重证而防风更适用于表虚寒证的极轻证。
常用量10~15克。与炙麻黄同用时,用量常须是炙麻黄用量的两倍。
另外,防风还对砷中毒(砒霜类中毒)有一定的排毒解毒的作用。
葛根
有缓解表部肌肉紧张、痉挛抽搐的作用,常有肌肉紧张、强直、僵硬以致头痛、头晕眼花、面部肌肉失控抽搐之类的表现,以头颈、肩颈、项背、腰背的强直、僵硬(即所谓的“强几几(几,音‘酥’。强酥酥既有强直、僵硬的意思,也有疼痛、麻痹、酥麻之类的意思)”)的表现为主要的使用指征,无论是落枕、闪腰、颈椎病、腰椎病,只要有上述的强直、僵硬的肌肉紧张、抽搐的表现的,都可以对证使用而获效。而并非现在一般所认为的是解表药、清胃热药之类的那些作用。
本品药性平和,无论寒热,只要符合落枕、闪腰之类的僵硬而疼痛的状态的,即可对证选用。常用量15克,大剂量可用到30克。
葱白
有杀菌、发汗、开郁散结(通利官窍、血脉经络甚至大小二便,但作用甚微)的作用。常有面热如醉而又恶寒而不发热(或恶寒较重但发热却极少)的表现。葱白的开郁散结、发汗解表的作用和原理与麻黄相似,但力量之微,则与麻黄不可同日而语,是望尘莫及的。因此麻黄更适用于实证的治疗,葱白则更适用于虚证的治疗。
常用量10~15克。不宜煎煮过熟,否则有效成分将消失,因此宜取汁服或取汁兑药服。煎汤时可将葱白捣烂,待药成时后下,搅匀即可取服。
羌活、独活
羌活发散风寒、胜湿止痛,用于风寒风湿表证(少阴病、表阴证)兼有头身疼痛者和风寒湿痹疼痛者,尤适于风寒夹湿的感冒(少阴病、表阴证)和风寒湿痹见于上半身的疼痛。现代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青光眼、破伤风、荨麻疹、皮肤瘙痒等,尚用于洁肤美颜、祛斑,但必须为寒证方宜使用。独活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之腰膝疼痛,风寒而经络不通之头痛、牙痛,对风寒湿邪着于肌肉、关节之痹痛无论新久,皆可应用,对腰痛及腰腿痛尤宜。现代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肥大性腰椎炎、肥大性脊椎炎、腰肌劳损、颈椎炎、坐骨神经痛,尚可用治慢性支气管炎以及白癜风、银屑病等皮肤病,但必须为寒证方宜使用。常用量5~15克。
独活、羌活作用相似,均为袪除凝寒痼冷的药物,药性与细辛相似,但更偏重于袪除肌表的凝寒痼冷以疏通经络、气血的瘀滞以止疼痛,属于表部药、温表药,而细辛则属于温里药、半表半里部药。一般习惯认为羌活偏向于治疗上半身的头、身、肩、臂、手部冷痛,而独活则更偏向于治疗下半身的腰、腿、足部冷痛。
卷二 祛痰瘀药
苏子(苏叶)
祛痰瘀、利咽喉,对咽部有痰涎堵塞的感觉而总想咯痰的表现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对此证的疗效寒证会更好些,热证则差些或须与清热的药物配合一起使用)。一般认为,苏叶有解表发汗的作用,但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体会,苏叶作用与苏子基本相同,并无发汗解表的作用,因此我在使用这类药物时,基本上都是只用苏子、不用苏叶的。《别录》论述这类药物的功用时,也只说苏而不分子、叶,只在最后加了个“其子尤良”的说法,说明苏无论是叶、梗、子,其作用是基本相同的,其中又以苏子的效果最好。
本品药性平和,无论寒热,均可据证选用,但对治疗寒证的效果会更好些。常用量10~15克。
另外,苏子、苏叶之类还有一定的解鱼蟹毒(过敏反应)的作用。
射干
祛痰、热的瘀滞、郁结,常有咽痛、痰多、烦闷烦躁、咳喘痰黄之类的表现。适用于热证而不适用于寒证。常用量10~15克。
半夏
祛痰瘀,常有痰多、头晕作呕(类似于晕车、晕船之类的情形)之类的表现。
本品药性平和,无论寒热,均可据证选用。但本品有毒,宜经过炮制后使用,不宜生用,否则容易中毒,常见的轻度中毒的表现是咽喉部的灼烧样的红肿疼痛。常用量10~15克,大剂量可用到30克。
仲景用半夏,主要是以生半夏清洗(洗去其滑腻的感觉)后直接入煎剂使用。有学者经临床实践证明,生半夏入煎剂(煎煮20~30分钟),并无丝毫麻舌戟咽之感和其他不适反应,说明生半夏入汤剂常规煎服是安全无毒的。生半夏的毒性主要出现在作丸、散服用之时。因此入煎剂生半夏、制半夏均可(但还是应该以用制半夏更为安全),而作丸、散服用则宜用制半夏。现在常用的制半夏有姜半夏(以姜水、白矾共制)、清半夏(以白矾制)、法半夏(以甘草水、石灰液共制)三种。半夏中毒,常有咽喉肿痛、失音之类的表现,可以生姜煎汤或生姜汁解毒,还可以与生甘草、蜂蜜之类一起使用;我的经验是单用生甘草亦有良好的解毒效果。另外,我认为如果以生半夏入煎剂,更安全的方法应该是仿照我煎制生麻黄的方法,先将生半夏煎煮一定的时间(具体时间按1克生半夏1分钟地累加,如15克半夏就要煎煮15分钟、9克半夏就要煎煮9分钟之类),然后弃汁不用,取半夏的药渣入煎剂。
必须注意的是,无论是用生半夏还是制半夏,都应该以旱半夏(圆球形或扁圆形,类似于柿子、西红柿(番茄)的那种圆形,中央(上端)有个凹陷的茎痕)为正品,而不是用水半夏(圆锥形或椭圆形,类似于鸡蛋、橙核、橘核之类的那种圆形,上端有凸起的茎痕)。水半夏是半夏的主要的混乱品、伪品,但现在很多地区反而是将水半夏当成了正宗的半夏来广泛应用着。
另外,古经方中所说的“半夏半升”的用量,实际上是古经方中二两半的用量,则一升=五两,此点可以通过小柴胡汤与柴胡加芒硝汤方中半夏用量的比较去分析出来。
皂荚
祛痰瘀,常有胸满疼痛、咳嗽气喘、但坐而不能卧、痰涎浑浊胶粘难以吐出之类的表现。
本品药性温燥、祛痰作用较为暴烈,所以只适用于治疗寒实证的痰瘀,热证、虚证均不宜用。
宜炙焦用。作丸散用量1克;入汤剂3~5克。外用吹鼻取嚏还可以救治昏迷不醒以及鱼骨、鸡骨、猪骨鲠喉之类的病症。
栝蒌实
主要是用瓜蒌皮。祛痰瘀以开郁散结通痹,常有胸脘痞痛、痹痛甚至心痛彻背的表现,常与薤白同用以加强开郁散结、通利止痛的作用,或与半夏之类同用以加强荡涤痰涎的作用。
药性偏寒,较适用于偏热偏实的证情的治疗而不适用于偏寒偏虚的证情的治疗。常用量15~30克。
竹茹
常用淡竹茹,也称竹皮。祛痰瘀、清虚热,常有心烦烦躁、咳嗽痰多而偏黄、胸闷作呕之类的表现。与半夏均能治疗痰瘀所致的呕吐证,但半夏常有头晕、痰清白之类的表现,而竹茹常有心烦烦躁、痰黄之类的表现。竹茹清退虚热的作用与竹叶相似,但作用更弱。常用量5~15克。
白前
祛痰瘀以治咳喘,常有胸满肺胀、咳嗽痰多、喘急之类的表现。
常用量10克。
款冬花
止咳平喘。常有痰涎壅盛、痰鸣咳喘之类的表现。常用量10克。
紫菀
祛痰瘀以治咳喘,常有痰涎壅盛、痰鸣咳喘之类的表现。常用量10克。
款冬花和紫菀常配伍使用,款冬花平喘止咳作用明显而化痰作用不明显,而紫菀则正好相反,有明显的祛痰作用,平喘止咳作用则较小。两者配合使用,可互补长短,既能化痰,又能镇咳平喘。
葶苈子
祛痰瘀,常有咳嗽气喘而但坐不能卧、胸满胀痛、痰多涕多、面目浮肿之类的表现。
药性偏寒,更适用于热证的治疗,其功用类似于栝蒌皮。与栝蒌皮相比,葶苈子祛痰瘀的力量更强,而栝蒌皮则宽胸利气以止痹痛、痞闷的作用更胜。常用量10~15克。
椒目
为芸香科植物花椒或青椒的种子。祛痰、水的瘀滞郁结以治疗胸满肺胀、喘逆不得卧甚至小便不利、水肿之类的证情,还有杀虫以治疗蛔虫病的作用。其作用与葶苈子、杏仁之类药物相似。对哮喘病有较为确切的疗效。常用量5~10克。
文蛤
文蛤,一般是指海蛤壳粉,有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痛、收敛疮口、止渴的作用,主要是一味袪除痰热瘀结的药物,其止渴作用中的渴证可能与痰热瘀结不能化生津液有关,使用指征当有胸闷喘咳、咳痰黄稠的表现。作用类似于栝蒌皮。常用量15~30克。
另外,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文蛤是指五倍子,有收敛止血、收敛止汗、清热止渴的作用,主要是一味治疗血热瘀结的药物,其止渴作用中的渴证可能与血热瘀结、机体失润有关,使用指征有出血、溃疡之类的表现。作用类似于天花粉。常用量10~15克。
一般来说,如果证属痰热咳喘、胃酸、胃溃疡的口渴,以用海蛤壳粉为好。如果是出血证、疮痈溃疡溃烂的口渴,则以使用五倍子为好;一般的糖尿病,常有如肌肉感染、化脓、溃疡溃烂、出血、疮口久不收口的表现,此时以加味五倍子治疗最为适合,所以在治疗糖尿病时,仲景文蛤散方的文蛤以用五倍子为好。
海藻
化痰散结,有祛除痰水的瘀结凝滞的作用,为解凝(祛痰水瘀结)性的利尿药。常有瘿瘤、痈肿、颈下核之类的表现,故通常也认为其有软坚散结的作用。常用量10克。
海藻,后世医家多取其软坚破结之功,用治瘰疬结核、瘿瘤及疝肿。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发现其有抗凝物质,因此用于血栓形成之证。扩大了海藻的应用范围(《仲景方药古今应用》)。由此可见,本品主要用于实证的治疗。
蜀漆、常山
蜀漆即常山的嫩枝叶(一说为常山的幼苗),现在主要以常山代替。排痰(化痰)散结,有祛除痰水瘀结凝滞以治疗因痰瘀郁结所致的惊狂、惊痫、疟疾之类的作用,还兼有杀虫杀菌的作用,常有痰瘀痰多、胸满胸痛、胶痰瘀结壅塞不易咯出、惊悸、烦惊、心律不齐之类的表现。常用量3~10克。
蜀漆的毒副作用是对胃部有刺激性,服后常有恶心、呕吐的表现,也可伴有腹泻(桔梗也有与上述情况类似的副作用)、胃痛,甚至便血、精神困倦、四肢冰凉、血压下降等,故使用时不宜用量过大;常山的毒副作用较蜀漆则相对会少些。本品只适用于瘀热(实热)证。常山中毒可用半夏、生姜煎水服,也可用黄连、苏叶煎水服,前者解毒作用强于后者。但不宜用甘草解毒,反可加剧呕吐。(《中药处方手册》)
瓜蒂
瓜蒂有极强的夺取水分(袪湿、排痰)的作用,而且对黏膜的刺激并不大,以其刺激黏膜之力弱而夺取水分之性强,为催吐药之上乘,催吐时以胃肠有上逆性的蠕动或有这种机转为应用的指征,还有祛湿热瘀结以治疗黄疸的功效。作用主要是袪除痰、水、食在胃、食道、胸部区域的瘀滞郁结,常有胸膈满闷痞硬、愠愠欲吐、脉实硬有力之类的使用指征,可用于谷疸、酒疸之类瘀热(实热)、湿热证(实证)的黄疸发黄症的治疗。本品属于苦寒的催吐、祛痰瘀药,只适用于郁结有热的实证、热证、湿证的治疗而不适用于寒证、虚证、干燥证的治疗。常用量3~10克(煎汤)。
瓜蒂有毒,用之量大或不当容易导致毒性及不良反应,甚至死亡(据报道,口服瓜蒂30克以上,可引起中毒和死亡。实验表明,醋酸钠、葡萄糖、维生素C对瓜蒂中毒有一定的解救作用),因此,临床对瓜蒂要慎用并要掌握、控制好使用的分量,不宜大剂量使用,以防中毒。
藜芦
有涌吐痰涎以袪痰瘀的作用,是一味寒性的袪痰瘀药,只适用于对实热证、瘀热证的治疗,其作用与蜀漆(常山)、瓜蒂之类的药物相似,但毒性更强烈。《中药处方手册》说其“涌吐风(指热证、实证)痰、杀虫毒。用于痰热壅塞所致的中风(指现在的脑卒中、突然昏迷昏厥之类不省人事的病证)、喉痹不通、癫痫(也包括惊风、昏痴健忘之类的病症)、黄疸、久疟、泻痢、头痛(以上主要是内服),牙痛、鼻息肉、疥癣、恶疮及毒蛇咬伤(以上主要是外用)等;临床偶作应急之用;有报道治疗躁狂症、精神分裂症、原发性高血压、骨折及丝虫、钩虫和血吸虫病”。
常用量1~3克(入汤剂),研粉内服0.3~0.6克。本品有剧毒,其治疗量与中毒量距离很小,故使用不当或过量易发生中毒,严重者可致死亡。因此临床上建议以蜀漆(常山)、瓜蒂之类的药物代替会更为安全,而且治疗的效果也相似。
卷三 清热药
菊花
以用胎菊为好。清退虚热,常有口舌干燥、眼干涩痛之类的表现。菊花对虚热证的高血压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改善其头晕头眩、眼花眼蒙之类的症状。
常用量5~10克。大剂量应用常会导致食欲减退、腹痛泄泻等不良反应。
石膏
有清热作用,对实热、瘀热、结热郁热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常有烦热烦躁、发热恶热、口舌干燥燥渴、红肿热痛、心跳脉数而有力之类的表现。
常用量30~50克,小剂量可用10~15克;打碎使用,研成粉末则更佳。
古人所说的“如鸡子(鸡蛋)大”的用量,即古人所说的一斤,对照《辅行诀》中的小白虎汤、大白虎汤与《伤寒杂病论》中的白虎汤、竹叶石膏汤中石膏的用量即知。
寒水石
作用与石膏相似。现代多用于夏季急性热性传染病见有高热、烦渴、苔黄等症状者,外用可治口疮、烫火伤。常用量15克。打碎使用,研成粉末则更佳。
另外,据考证,《本经》所载之寒水石,应为芒硝的天然晶体,则即芒硝之类。
知母
清热补津液,既能清泻实热又能清退虚热。常有口舌干燥发热、舌苔干燥粗糙、烦热烦躁心烦、口燥渴、恶热汗多之类的表现。
常用量10~15克,大剂量可用到30克。
栝蒌根(天花粉)
即天花粉。清热以生津止渴,通利经络以消除痈肿、解痉、袪瘀排脓、利尿,常有口干少津、烦渴喜饮之类的表现,主要用于虚热证及由虚热证所致的瘀热证的治疗。其中清退虚热的作用优于补津润燥的作用,这是其与生地黄、麦冬、天冬之类药物的区别;其消痈排脓的作用主要与清热消炎有关,而与牡丹皮之类的以活血祛瘀为主不同,也与生薏苡仁之类的通过祛湿来排脓的方式不同。常用量10~15克。
竹叶(淡竹叶)
清泻虚热,常有心烦、恶热、自汗出之类的表现。常用量5~10克。
古来竹叶主要有芹竹叶、淡竹叶、苦竹叶三种,作用大体相似,今多以淡竹叶入药。
栀子
清泻湿热;常有胃脘、食道、胸咽部火痛(反酸烧心、灼烧样疼痛)以致烦躁不安,黄疸、小便不利、小便黄赤灼热疼痛涩痛之类的表现;外用可治疗汤(烫)、火灼伤、烧伤。常用量10~15克。
本品可用于羊踯躅中毒的救治(栀子40~60克,煎汤顿服)。
地黄
主要是指生地黄。补津液、润燥涸以清泻虚热、祛除瘀血。常有烦热烦躁、情绪失控、精神失常(偏于躁狂、易怒、带攻击性之类)、口舌干燥少津、舌瘦质红、脉细数而偏于缓软之类的表现。
仲景用地黄,主要是用生地黄,取其清虚热、润燥涸的作用,并以此起到止血、祛瘀血的作用。现在常用的熟地黄,作用主要以补养津血、润燥止血为主,已经完全没有了清退虚热的作用,作用更接近于阿胶。另外,现在还有地黄炭(生地炭和熟地炭)的用法,作用主要在于止血,而没有了补养津血之类的作用。临证时宜根据证情的需要去选用,但应用古经方的原方时,则应该用生地黄为是。常用量15~30克。
黄芩
清泻上焦的郁热、实热、瘀热,常有眼睛红肿涩痛热痛、耳肿热痛、腮肿热痛(以上常与石膏同用)、鼻中干热燥热疼痛(常与麦冬同用)、口苦、咽部干涩疼痛(常与生甘草同用)肿痛(常与桔梗汤同用)、心烦易怒、面红耳赤之类的表现。
常用量10~15克。
黄连
清泻中焦的郁热、实热、瘀热,常有心悸不安(心动过速,心中跳动不安、心中怔忡不安而且胸膺痞满疼痛(常与栝蒌皮、半夏、杏仁这类药物同用))且心烦易怒、胃中(包括胸中)痞塞疼痛发热甚至背热恶热、牙龈红肿热痛而烦躁不安(常与芒硝同用)、胃部烦热反酸、脉数而有力(如浮滑、浮紧(以上主要表现为脉实硬有力、按之难绝,但不一定会数)、滑数、紧数之类)之类的表现。
常用量5~10克。用量往往不需要太大反而见效快速、明显,而用量太大反而容易苦寒伤胃、使药效大打折扣,这是黄连在使用上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我对黄连的使用经验是,单纯大量地去用黄连,效果反而不如小量地用黄连而且与黄芩同用为好,常用的组合是“黄芩10克+黄连5克”,其作用相当于、甚至是优于单纯使用黄连10克或15克的效果。
大黄
清泻下焦(主要是胃肠消化道)的郁热、瘀热、实热,常有大便不通而腹中满痛实痛的表现,也有一定的祛瘀血的作用,但使用指征应该以“大便不通而腹中满痛实痛”为主,若大便溏泻下利者,即使是祛瘀血剂亦宜慎用大黄,至少用量不能大甚至是不宜使用。
常用量10~15克;少量可用3~5克;大剂量可用到20克甚至是30克。
一般认为,生大黄泻下作用较强而熟大黄泻下作用较弱,所以现在用于泻下,常将大黄后下或泡服。但我自己的亲身体会是,大黄泻下作用的强弱,主要与用药是否对证、用药量是否对证、药物的配伍使用之类的因素有关,即使是将大黄久煎,如果是误用、配伍得宜、病轻药重之类,也能有较强的泻下作用,如果是病重药轻、配伍不得宜之类,即使是后下或浸泡服用甚至是作丸散服用(生吞大黄),其泻下作用也不会理想。而且相对来说,大黄久煎后服用,其泻下作用更为沉稳,闹肚子的情况更少,用药对证、配伍得宜,往往有一急就能拉的表现而没有只闹肚子不拉屎的表现。而且从仲景泡服大黄的方剂的方证来看,也有病情较轻、不欲攻下太急的用意而不是欲其泻下更剧的用意,很显然,仲景(古人)对大黄的用法与我们现在的习惯所理解、认为的用法是不相同的。建议还是以古法为主,不宜盲从现在的生用泻下、熟用不泻下的说法。
另外,还有习惯认为大黄经酒洗后活血祛瘀的作用会更强、泻下的作用则减弱。但实践证明,大黄用于祛瘀血剂中,只要方药对证,大黄不经酒洗,同样能一剂见效;如果药不对证(如上述,大便溏利、不该用大黄而用了大黄的),即使大黄经过酒洗甚至用酒浸泡过,疗效也不会好、副作用(闹肚子疼和拉肚子)也照样厉害。可见大黄并无用酒洗的必然性,这种酒洗的说法主要是古人使用上的一种习惯或不确切的认识而已,不必盲从。
黄柏
清泻下焦(主要是泌尿系统)的郁热、瘀热、实热、湿热,常有小便黄赤发热涩痛而不利、黄疸(以上类似于栀子证)、妇人白带黄臭、热痢下重且肛口伴有难以忍受的灼烧样疼痛(此点栀子证也会有)的感觉之类的表现。
黄柏的作用与栀子极为相似,但黄柏能治疗湿热证的下利不止,而栀子则不能,栀子反而能致下利泄泻,这是两者最大的区别之处。常用量10~15克。
苦参
有清泻郁热、瘀热、实热,杀菌消炎、杀虫、利尿、通便的作用,无论是湿热还是燥热,都有对证选用的机会。常有心悸、烦躁、失眠、神昏嗜睡、咳喘、皮肤病(包括性病、疮痈溃疡、皮疹瘙痒之类)之类的表现,一物而兼有黄芩、黄连、黄柏、大黄之类的多种功能(各取其一部分的功效),还有自己独有的广谱杀菌抗菌(包括清热消炎、性病、皮肤病之类)、杀虫(包括寄生虫病)的作用。常用量10~15克。
秦皮
清热燥湿以治菌痢(热利、湿热下利),对湿热带下(白带黄臭)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作用与黄柏相似而更偏于治下利。
常用量10~15克。
白头翁
清热、袪瘀(凉血)以治热痢,对赤痢(下利便脓血)功效尤著。
常用量10~15克。
芒硝
清退瘀热、实热、郁热,有润燥泻下、软坚散结的作用,对结石症还有化石、排石的作用,外用可治疗牙痛(患处噙化服;或以玄明粉直接点敷患处)、口疮(开水冲化,漱口或含服;或以玄明粉直接点敷患处)、咽喉肿痛(含化服)、耳疮、鼻疮、眼部红肿热痛(以上用开水冲化或煮化后外洗(滴眼、滴耳、滴鼻之类))之类的实热证的证情,常有烦热烦躁、谵语发狂之类的表现。
常用量5~15克。味咸如盐(主要成分是含水硫酸钠(Na2So4·10H2O))。
临床上常用的朴硝、芒硝、玄明粉三者来源相同、功效基本相同,主要是加工的精度不同、纯度不同而已,其中朴硝为粗制品,含杂质较多;芒硝质地较纯,可内服;玄明粉最纯净且已脱水,除内服外,更便于制成丸、散剂使用,常作为咽喉病、口疮的外用药。
硝石
为天然硝酸(矿物硝石)经过加工炼制而成的结晶体。有攻毒消肿、利水泻下、破坚散积的作用,现代常用于肝炎、肝硬化所致的黄疸、腹水以及疮疖肿毒、癌肿等病症,有报道用治食管癌、皮肤癌及泌尿系结石等。常用量3~5克,多入丸、散用。
硝石(主含硝酸钾、硝酸钠)与芒硝(主含含水硫酸钠、硫酸钠),其外观及功效大体相似,唐宋以前多不能分别,所以《纲目》云“古方有相代之说”。仲景方中使用硝石者,亦混有芒硝。关于硝石的性味功效,多数医家认为与朴硝(即芒硝)相近,功能破坚散结泻火(《仲景方药古今应用》)。但二者使用起来,还是有一些区别的,硝石以攻毒消肿、破坚散结为主,而芒硝则以清热、润燥、泻下为主,所以在应用时还是有必要加以区分清楚的。
戎盐
即青盐,又名大青盐、石盐,为卤化物类矿物石盐族石盐的结晶。石盐与海盐(食盐)来源虽不同,但主要的成分都是氯化钠,故其主治其实相去不远。都有清热杀菌消炎的作用,还有催吐、泻下的功用(吃盐后须大量地饮水)。常用量3~5克。
实践证明,用于上述的清热、杀菌消炎、催吐、泻下等的目的时,用芒硝的效果比用盐要确切、有效、可靠得多,甚至还有利尿的作用。芒硝与盐一样,同样是味咸、溶于水的。因此,除非是用于补充盐分的流失时以用盐为好外,用于治病时,建议还是考虑以芒硝(用量与盐相同,不需要用很大的剂量)取代盐为好。另外,现在还有一些人认为盐吃多了会上火(所谓的肾火,因为传统的五行脏腑理论认为咸味是归肾的),因为盐是咸的,吃多了会口干口渴,还会长口疮、疮痈溃疡之类。其实这只是个误解。盐味咸,吃多了会口干口渴,这其实是咸味浓度太高对人体的刺激和影响过大,人体的一种自我防卫、保护的反映,希望通过多喝水,把过高的浓度稀释掉,同时也有促使钠的排出的作用,纯粹是一种自然的反应而已,根本不是什么上火的表现;其实不只是过咸,吃的东西过甜,也同样是会想喝水的;还比如你吃块大蛋糕、吃个大饼,吃多了、吃急了,口水不足、噎着了,也要喝水,诸如此类,能因为想喝水、要喝水就叫上火吗?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另外,盐吃多了,能导致体内尿钠的潴留,影响小便的排泄,也就会影响到体内的代谢废物的正常排出而导致这些废物沉积、瘀积体内,阻碍经络血脉的运行,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机体出现长口疮、疮痈溃疡之类的病症;这种情况,其实跟木头长期浸泡在水里会腐烂、长期水肿的病人皮肤会溃烂之类是同一个道理,与其说是热证、上火了,还不如称之为水瘀、痰瘀、血瘀之类会更贴切些,根本就不是什么上火的问题(如果硬要把它说成是肾的问题倒还可以,因为它确实影响了尿的正常排泄),治疗这类病症,也是不一定能用清热药去治疗的,还必须要具体辨证、对证用药才行。所以这种把现象当成本质,一看见长口疮、溃疡就认为是热证、上火了的认识是错误的,是对病症缺乏正确的认识、缺乏正确的辨证的表现,不可从、不可信。
滑石
清热利尿,常有小便不利、黄赤、涩痛,小便灼热之类的表现。
常用量10~15克。
冬葵子
有利水通淋、下乳(可见有一定的袪瘀血、排脓之类的作用)、润肠通便的作用;现代常用于泌尿系感染、结石之类的治疗,是一味寒凉清热的利尿药。常用量10克。
土瓜根
即王瓜根,古时王瓜用其根,通名土瓜根,后世其子与果实皆入药。王瓜具有清热生津止渴、活血化瘀通利经络(消瘀通乳)之功,“用于热盛津亏之消渴、噎嗝反胃,以及瘀阻经络之闭经、乳汁滞少。现代常用于糖尿病、产后乳汁不通等”(《中药处方手册》),由此观之,其功用类似于天花粉,可以用天花粉代替。另外,据胡希恕的说法,鲜土瓜根富含胶粘、滑腻的汁液,故仲景亦用之灌肠、导大便。常用量10~15克。
龙胆
即龙胆草、胆草。清泻郁热实火、泻下湿热。现代常用于湿热郁火之目赤、头晕头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湿热黄疸、惊痫抽搐、湿热疮毒,以及湿热下注所致的湿热带下、阴肿阴痒、下部湿疹湿疮、肠痈下血等;还常用于急性肝炎、胆囊炎、中耳炎、流脑、乙脑、泌尿系感染、急性眼结膜炎等病症。(《中药处方手册》)
其药证既有似于黄芩证的头面部和五官部的热痛、心烦易怒之类上热的证情,也有似于黄连证的胃中痞满胀热、烦闷烦热之类的证情,但以胃脘部的热痛、急痛刺痛为主要的使用指征,还有似于黄柏证的小便不利、黄赤涩痛、湿热黄疸之类的表现,一物而如同三黄(黄芩、黄连、黄柏)并用。其胁痛证类似于柴胡药证的胸胁苦满,但与柴胡证的偏在于两胁部、两侧的满痛而牵引中央不同,龙胆的满痛更主要是集中在胃部、中央部而牵引至两侧;而且柴胡证更多的是一种胀满痞闷的感觉,而龙胆证更多的是一种热痛、急痛、刺痛的感觉。常用量10克。
苇茎 即芦根,又称苇根,清热生津、消炎除烦止呕、清肺排脓,尤其以清除胸肺部的郁热、燥热为主,以此而收止咳、除烦躁不安、排脓的作用,常有胸肺部热痛而致燥热咳嗽、气喘、干咳无痰之类的表现。现代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肺热咳嗽、肺痈等。常用量10~30克,据热痛的程度而定。
卷四 温里药
细辛
祛除机体内的凝寒痼冷积冷,常在胸咽部、脘胸部、脘腹部甚至是腹部、下腹部以及肌体、骨骼等部有种胶冻停积样的冷冻、怕冷的感觉(注意:上述的表部—肌体、骨骼等部—的冷凝感往往选用羌活、独活之类去治疗会比用细辛的效果更好)。
常用量3~15克。
现在一般有“细辛不过钱(用量不能超过3克)”的说法,认为过量使用会导致中毒而致命。但这种说法主要是针对单味细辛作为丸、散剂服用的情况说的,其原话是“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闭塞不通者死”,如果是入汤剂煎煮(经煎煮30分钟后)服用的,则其有毒成分(黄樟醚)将在煎煮过程中被大量地挥发掉,已不足以引起毒害,所以煎出的药汁基本上是安全的,用量不必受“不过钱”的限制。
生姜
主治胃寒所致的口淡作呕、呕吐哕逆、恶寒怕冷之类的证情,有一定的扩张毛孔和血管(包括促使毛细血管的充血膨胀)以活血(促进血液循环)、袪寒、发汗解表、杀菌消炎之类的作用。对胆囊炎所致的胸胁隐痛、时痛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仲景主要以之治疗呕吐证,无论寒热(实际应该是寒热错杂证)的呕吐,都有用生姜去治疗的,并且常与半夏同用。实践证明,生姜服后(辣味消失后),常常会出现口偏淡或偏不干渴的表现,可见其性虽温,但绝非燥热之品,难怪仲景对热证(实际应该是寒热错杂证)的呕吐也常有用生姜去治疗的,如大柴胡汤,用生姜就达五两之多,比小柴胡汤三两的用量更大。不过,如果是较严重的热证(真正的、纯粹的热证)如实热瘀热证(如大黄甘草汤证、调胃承气汤证之类)、干涸燥热证(包括虚热证)之类所致的呕吐,则是不能一概而论地就去用生姜止呕吐的,还是应该根据病人的脉、证表现,综合分析其寒热虚实的情况而后再对证用药为宜。常用量10~15克,大剂量可用到30克,也可以取汁使用。现在还常单用或与蜂蜜、甘草之类同用以救治半夏、天南星之类药物的中毒。
干姜
作用与生姜大致相同,但以温里袪寒的作用为主而发汗解表的作用较轻,尤其适用于里虚寒(胃肠虚寒)所致的恶寒怕冷、手足逆冷、肠鸣腹痛(冷痛)下利、小便清长清冷之类证情的治疗,有扩张血管(包括促使毛细血管的充血膨胀)以活血(促进血液循环)、袪寒、袪瘀止血(但只适用于寒证而不适用于热证)的作用。常用量10~15克。
炮姜炭
即炮姜。有温里止血的作用,主要用于上消化道(包括食道、胃部)出血的治疗。常用量10~15克。
干姜与炮姜均有温里、祛寒以止血的作用,但干姜不适用于胃部出血的治疗,对于胃部的出血,以用炮姜为好;而对于除胃部出血以外的其他部位的里寒出血证(包括肠道出血下血、妇人崩漏、肺病咳血咯血之类),用干姜的效果却往往要比用炮姜好得多。
附子
起沉衰致兴奋、温里袪寒,治机体的冷痛冷痹(往往因寒冷、怕冷而发作或加剧,或在疼痛的同时伴有寒冷、怕冷、机体不温(包括肤冷、不发烧、体温不足之类)、四肢逆冷厥逆之类的表现)、机能沉衰不振,还有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类似于酒)、强心起搏的作用。常有烦躁不安、躁扰不宁(以上主要是一种茫然失措、六神无主、魂不守舍、怕冷、畏缩、无可奈何之类的沉衰不振的表现,而不是烦热恶热、烦躁易怒、谵语发狂、带攻击性的那类暴躁、狂躁的表现)、下利不止甚至下利圊谷、四肢逆冷厥逆、机体不温而怕冷、小便频数且清冷清长、脉细微虚软无力之类的表现。主要用制附子,常用量3~15克。注意事项:
1、古经方中用附子,有生用、制用两种情况,但生附子的毒性较强,使用起来危险系数较高,而熟附子的毒性较弱,使用起来安全系数较高,所以建议主要用制附子而不用生附子,如果古经方中用生附子的,改用制附子后担心药力不够的话,可以据证适当加大制附子的使用剂量即可,没必要冒风险去用生附子。
2、附子有毒,即使经过炮制后也不是绝对就没有中毒的风险的,但一般制附子在常规用量范围内出现中毒的风险并不高,主要的中毒来源于不对证地滥用药物和超常规、超大剂量的用药当中,所以除必须对证用药外,用量还是应该适当控制的。据证地选用适当的用药剂量也是对证用药的一个重要环节,且更难把握;因此我们既不能过分保守地只敢应用小剂量,也不能盲目无知地乱用大剂量,一切当据证情而定;用大剂量也不宜一下子就用到一个很大的量,宜先从常规用量用起,渐次递加为好。
3、现在一般认为附子要先煎(先煎一小时以上)以祛除其毒性;有的甚至认为附子剂在煎煮过程中不能加水,尤其不能加冷水,否则必须把药全部放凉后才能重新开始煎煮,否则就容易中毒;以上说法,实践证明都是不可信的。仲景煎煮附子,就从来没有先煎的,甚至是用大量生附子的通脉四逆汤、四逆汤之类,也不先煎附子,而且总的煎煮时间还很短(三升煮取一升二合,用的是煎干一升八合水的时间),比煎煮桂枝汤(七升煮取三升,用的是煎干四升水的时间)、麻黄汤(九升水,先煎麻黄减二升(余七升),去上沫(余六升半以上),内诸药,煮取二升半,用的是大约煎干四升至四升半水的时间)的用时还要少;另外,我在实践中还亲身尝试过中途加冷水(稍放多些,让重新煮沸后约有5~10分钟的煎煮时间),也不会有中毒的反应。总的来说,中毒反应主要来源于药不对证(包括量不对证、病轻药重),而不在于煎煮的过程,尤其是在用制附子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先煎的必要性。
4、现在有些医家根据仲景原文提到的服用附子出现“其人身如痹”、“其人如冒状”可以“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174及二·23条“去桂加白术汤”的方后说明),以及《尚书》“药弗瞑眩,厥疾(指沉疴痼疾,既有病久体虚的含义,也有体弱不胜药力的含义)弗瘳”的说法,认为用附子必须用到有了瞑眩反应时才会有真正的效果;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不可盲从迷信。所谓的瞑眩反应,其实质是病人体质虚弱不胜药力的表现,仲景虽说“勿怪”,然亦有“未得除”的说法,也反映出这种异常反应是袪邪不畅顺、有阻滞的表现,假若人体机能强健、袪邪顺畅,是不会有这种瞑眩的反应的,可见这种反应已经有弱不胜病、弱不胜药的趋势,已经有中毒的风险。仲景说“勿怪”也不代表仲景就赞成要去“追求”这种反应,所以仲景在该条后面才有“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的补充说明,正正是怕人们因为“勿怪”而去盲目追求这种瞑眩的反应。因此我们今天在应用附子时,用量的多少更主要的是应该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情况,即服药后病情是否得到控制、是否有所好转、是否有正面或负面的反应、病人对药物的耐受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后再据这些证据来作决定,而不应该因为没有出现瞑眩反应就盲目加大用量,或见到瞑眩反应还盲目以为是好事而不考虑中毒、不耐受的可能性而不据证减少用药量,这些做法都是不对的。
5、现在一般都认为附子与半夏不能并用,否则会中毒,但在附子粳米汤方中,仲景正正是附子与半夏同用的,可见后世的这类十八反、十九畏之类的所谓经验并不可信,其真正出现中毒的不良反应的原因应该是药不对证(包括量不对证)所造成的,而不是什么相反相畏的问题。
乌头
作用与附子大致相同,且毒性更大,作用更偏向于祛除凝寒痼冷以治疗沉寒凝冷所致的冷痛冷痹,作用、药证药征类似于“附子+细辛(包括羌活、独活)”的组合。常用量3~10克。
现在的乌头主要有草乌、川乌两种,作用基本相同,但草乌头的毒性更大,临床一般以用川乌为主、为好。乌头须经炮制后才能使用,不能生用。古人炮制乌头的方法一是用火炮;二是水煎取汁弃滓,再往药汁中加入蜂蜜后再煎煮,煎干水气后服用;三是直接以蜂蜜煎煮乌头,然后去滓取汁服用。现在我们在正规的大药房中所买到的乌头都是经过炮制后的饮片,直接煎汤服用就可以了,当然,在煎汤时也可以再加入适量的蜂蜜一起煎煮(当然了,不加也行,没问题的)。与附子一样,仲景并不是通过久煎、先煎的方法来减少乌头的毒性的,此点必须注意。
天雄
作用与附子大致相同,且毒性更大,作用更偏向于温里袪寒,类似于“干姜+附子”的组合。常用量3~5克。
无论古今,对天雄的应用都较少,可能与其毒性过大、使用风险过高有关,目前已无天雄专品出售。附子、乌头、天雄之类药物中毒的救治:
一、中毒表现:慢性中毒仅见口唇及舌部发麻,手足微麻,胃部有烧灼感,伴头晕、乏力、小便不利等;急性中毒多发生在服药后1~2小时(通常是30分钟~1小时30分钟这个时间段内),最快者10分钟即发作(发作越快、越早,则危险性越高),表现为全身麻木、畏寒、体温下降、眼睛昏花、视物不清、恶心呕吐、流涎、口眼喎斜、胸闷心慌心悸,继而瞳孔放大、呼吸困难、手足抽搐、烦躁不安、大小便失禁、昏迷不省人事、血压下降,心电图表现为房性、室性期外收缩,心动过速,乃至心房颤动。
二、解救方法:
1、传统的中药疗法:
⑴、生白蜜(蜂蜜)200克即刻服。
⑵、用生姜、甘草各30克,绿豆120克,水煎服。用以上的一种或两种均可,且以第一种最为便捷,也可以为第二种方法争取煎药的时间。
2、西医疗法:
⑴、催吐、洗胃(用1~2%鞣酸液;或1:5000之高锰酸钾;或浓茶水),这主要是对服药时间不长者,常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⑵、补液,主要对象是呕吐,病情较重者;
⑶、皮下或静脉注射阿托品,根据中毒轻重采用不同的注射用量及次数,以病情缓解为度。
此外,还应针对呼吸、循环(血压)、神经等系统的危重病情对症抢救。(吕志杰《61》1995;4:35)
3、李可的方法:
1965年余曾参与川乌中毒濒危2例的抢救,以生大黄、防风、黑小豆、甘草各30克,蜂蜜150克,煎汤送服生绿豆粉30克,均在40分钟内救活。
吴茱萸
温胃袪寒,常有胃部寒冷而口淡作呕、吐涎沫、头部眩晕冷痛的感觉。常用量5~15克。
蜀椒
即花椒,为芸香科植物青椒或花椒的成熟果皮。温胃袪寒以除湿、杀虫以治虫积虫动的腹痛、杀菌(从仲景的升麻鳖甲汤方来看,花椒、雄黄这类药物似乎有杀灭鼠疫、黑死病之类的病菌的作用,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解毒防止伤口感染及止痛之类的作用。常用量3~5克。
卷五 开解郁结药
柴胡
开郁散结,治疗因津血、正邪纠结、郁滞所致的胸胁满、痛证,其表现主要是两胁部胀闷疼痛并牵引得胸脘部、脘腹部甚至是脖颈、两腮、太阳穴、眼部、耳部等处也有疼痛、牵引跳痛(神经痛)的感觉(这一系列部位往往在互相牵引、影响当中,故柴胡、柴胡汤也常用于腮腺炎(粤语称“生痄腮”)、甲状腺肿、咽痛、牙痛之类的治疗;当然,这些病症也有用桔梗汤、桔梗汤+黄芩之类治疗的机会,不一定都适用柴胡或柴胡汤治疗),这才是柴胡的主要的使用指征。而并不是现在一般所认为的往来寒热、心烦喜呕(常为小半夏汤证)、口苦咽干目眩(常为黄芩证。目眩也有半夏证的可能)、默默不欲饮食(常为人参证)之类的证情。常有脉聚关(关部浮显而寸尺二部不浮显)的表现。
常用量10~15克,大剂量可用到20~30克,主要根据胸胁满痛的轻重程度来确定用药的分量。如兼有发烧的,还须根据发热的轻重来定,临床常用量以15~30克(一般需要用到20克或20克以上)较为合适,用量过少,退热效果差,或者没有退热作用,而胸胁满痛是使用柴胡的前提指标、先决条件,是不能在没有胸胁满痛证这个柴胡证的情况下乱用柴胡去退热的,此点必须注意。现在的柴胡主要有北柴胡(又名硬柴胡,为植物北柴胡的根,较粗大且多含疙瘩扭曲,灰褐色或灰棕色,质坚韧粗糙、质较重,气微香)、南柴胡(又名软柴胡、香柴胡,为植物狭叶柴胡的根,外形虽类似北柴胡,但根较细而光滑、无疙瘩扭曲,红棕色,质脆易折断、稍轻,具败油味—粤语为“臭油益味”)、竹叶柴胡(带灰绿至淡绿茎叶的南柴胡)、春柴胡(南柴胡的细嫩全株,又称芽胡,形如劈开的草管,质极轻、极脆、极易折断)几种,虽然均开入药、作用相似,但以北柴胡功效最好但价钱最贵,南柴胡次之,春柴胡最差但价钱最便宜,价钱常常相差好几倍。
升麻
开郁散结解毒。
一般认为升麻有发表的作用,但其实其作用在于开解郁结,而没有解表的作用;一般认为升麻有升阳举陷的作用,但我在实践中常将升麻加入白虎汤、泻心汤中治疗实热证的高血压,能收到降压并稳定血压的作用,比不用升麻的效果要更好些,而这类证情本身的“阳”已经是过升的了,如果升麻真是什么升阳举陷药,那么加升麻其效果应该是不会好、只会差才对,因此,很显然,升阳举陷一说是值得怀疑的,开解郁结的作用才是真的。另外,从仲景用升麻的方剂(升麻汤—原为麻黄升麻汤、升麻鳖甲汤及其减味方)都不约而同地有“喉咽不利,唾脓血”、“咽喉痛,唾脓血”、“咽喉痛”的证情表现来看,升麻对咽喉、食道、气管之类的损伤、疼痛、溃疡、出血之类应该是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的,这应该就是其解毒作用的真正含意。仲景用升麻的地方不多,因此对于古人用升麻的依据还不是十分好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是现在的“一般认为”所说的那样的。常用量10~15克,大剂量可用到30克。
淡豆豉
开郁散结除烦,现代常用于胃炎、急性胆囊炎等的治疗。古人常以之与栀子配合治疗反酸烧心、呕吐酸苦水的湿热证的胃病的治疗,这点可以从《辅行诀》的小泻心汤证中体会出来,也因此而可以将栀子豉汤证的“心中懊憹”证理解为胃反酸烧心时的那种烦闷难受、坐卧不安的感觉。古人通常认为本药有涌吐的作用,但在实际使用中,淡豆豉并没有涌吐的效果,或为古人认识上的错误、或为医书传写中的错讹,不宜盲从迷信。但现实生活中,有部分人闻到淡豆豉煎煮时的药味,是有“味道难闻、作呕”的感觉的,这也可能是古人认为淡豆豉可催吐的原因,但这些人服药后也没有呕吐的表现,可见催吐的实际作用是值得怀疑的。常用量10~15克。
旋覆花
开郁散结,主治因痰郁气(津液、水分)结所致的呃逆噫气、胸脘痞痛的证情。常用量10克。
枳实
祛痰、水、积食的瘀滞郁结,常有胃脘部、腹部实硬(内中有物)疼痛的表现。常用量10~15克。
现在的枳实有枳实、枳壳之分。枳实其实是枳实的小者、偏生者,习惯上认为祛瘀滞郁结的力量更强,常用于祛除积食,以腹部的实硬满痛证为主;枳壳其实是枳实的大者、偏成熟者,习惯上认为祛瘀滞郁结的力量稍弱而健胃理气的作用更强,常用于祛除痰、水的瘀结,以胃脘部、胸脘部的实硬满痛证为主;但实际上二物是同一种东西,临床实践表明,在作用上并无特别明显的或特别大的区别,因此在选用上并无严格区分的必要性。
厚朴
消除气(气体)胀、气(气体)结,常有胸、肺、脘、腹部有充气式的膨大胀满(内里虽空豁无物但有弹性而拒按,类似于吹胀了的气球或充胀了气的自行车内胎)而疼痛,胸满肺胀而咳嗽、气喘,胀闷胀气而嗳气、矢气之类的表现和感觉。
常用量10~15克。
橘皮
即陈皮。健胃消食、理气化痰,常有消化不良(如胃中饱胀不欲饮食、胃口差、口中有腐臭或酸臭味之类)、胃反酸、嗳气、呕吐之类的表现,有解酒毒、鱼毒的作用。常用量10~15克。
薤白
薤,音“械”。开郁散结、通利滞气,治痰郁气(津液、水分)结所致的胸脘、心脏部位的痹痛、疼痛、绞痛。常有胸痛彻背、背痛彻心,胸脘部拘挛麻痹、闷痛以致呼吸困难、烦闷不安、牵连到两腮部及两太阳穴部也痹痛疼痛之类的表现和感觉。须长时间佝偻着背部工作的人最容易出现此种病证。作用、药征等与栝蒌皮相似。常用量10~15克。
本品对胃部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能导致胃反酸的出现,故胃部有反酸烧心表现的病人不宜使用,胃容易反酸的病人也要慎用,否则会加重胃反酸的证情;此类病人可只用栝蒌皮而不用薤白(仲景总是将瓜蒌皮与薤白同用)。
甘李根白皮、川楝子
即李根白皮,是一味清热除烦、治疗瘀热郁结冲逆的开郁散结药。但现在的药房里通常都没有这味药出售。临床上,据刘子云老中医的经验,“常以大剂量川楝子代之,能取桴鼓之效”。
川楝子是一味苦寒药,能治疗脘腹胁肋部的疼痛和腹痛,其作用部位与柴胡、白芍、乌梅相似,主要是起到清热袪瘀(痰、水的瘀结)、开郁散结以止痛的作用。由此也可以看出其可以取代李根白皮的原因,就是两者都有以清热袪瘀以治疗肝区郁结疼痛的功用,主要是袪痰(水)的瘀滞郁结。如果是血瘀证,还可以用丹参这类药物代替甘李根白皮,尤其对于肝脾肿大的病人,丹参更是一味非常好的对证药物(刘绍武的经验)。川楝子常用量10~15克。丹参常用量30~50克。
曲
原指酒曲,即造酒的曲,其气味甘温,功能消食导滞、行脾胃滞气冷气。现在主要用神曲(又名六神曲、六曲)代替,其气味甘、辛、温,消食导滞力量比酒曲要强,但无温胃袪寒的作用;还可以用湘曲(又名力曲。实际是神曲的加味方)代替,其气味苦、温,无论是消食导滞还是温胃袪寒的效力俱佳。常有食积不化、脘腹胀满、腹痛泻痢之类的表现。常用量15克。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品能促进消化液分泌而助消化,尤善消谷食积滞。
(薄荷)
疏散郁热、清利头目、利咽消疮、透疹止痒、解郁发汗、宽中理气、辟秽解暑,能治疗郁结瘀热所致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症,尚多用于麻疹透发不畅、胸闷、胁肋胀痛及痧胀腹痛吐泻、中暑(包括中风)昏晕、疮疡、皮肤病、小儿夜啼、惊风等。为郁热表证、头风头痛、眼科、鼻科、口齿与咽喉疾病的常用药。现代多用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腮腺炎、急性咽喉炎、肺炎、肝炎、神经衰弱、甲状腺肿、视神经炎等病症。外用治疮疡肿痛、牙痛、口腔糜烂、口臭等。(录自《中药处方手册》、《现代临床中药学》)常用量3~15克。使用体会:
1、本品一般均认为入汤剂宜后下、不宜久煎,但我在临床使用时,感觉其久煎的实际作用似乎反而会更好,只是清凉的口感有所减弱而已,所以我在使用本品时,常与其他药物一起同煎而不后下。
2、本品味清凉而辛辣,令人有苦涩的感觉,久煎后则味偏甘甜、清爽,口感更好。
3、本品长于开郁散结,主要适用于实证的治疗,其脉证类似于麻黄,但与麻黄相比,薄荷更偏于治郁热瘀热,不仅可用于表证,还可以用于里证和半表半里证的治疗。
4、麻黄与薄荷同用(我主要是等量同用。也可以根据寒热的不同而对证调整麻黄与薄荷的用药比例:热证偏多时,薄荷用量可大于麻黄;寒证偏多时,麻黄用量可多于薄荷),既能有效地降低麻黄的毒副作用(如头痛眼痛、心悸气短、烦躁亢奋之类),并且还能加强麻黄(或说彼此)的开郁散结的作用,使用药的效果明显加强(但并不会使汗出的表现更明显)。麻黄单独用于降压时,常有症状消退而血压居高不下的表现,但如果是麻黄与薄荷同用以用于降压时,则会有症状消退的同时血压也在明显地下降的表现。实践证明,麻黄与薄荷同用,是现时所知的既能增强麻黄的药效、又能减少麻黄的毒副作用的一种最佳的使用方法,同时也使得麻黄(还包括薄荷)的适用范围更广、更全面。古经方中凡可以用麻黄的地方,都可以麻黄与薄荷同用。
5、薄荷用治咽喉肿痛,常须与桔梗、桔梗汤、桔梗汤+黄芩之类同用而不宜单用,否则效果并不好。也常可以与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同用以治疗阳明外证、中暑等温热病,或与柴
第二篇:经方临证心得
经方临证心得 邵金阶 湖北罗田万密膏医院
经方,组方严谨、简炼,疗效显著。笔者数十年来,喜用经方,每每得心应手,今仅就治疗汗证案二则,予以报道。
1.桂枝加附子汤治汗出不止案
朱某某,女,51岁。1995年7月28日初诊。7月初因“感冒”自购“速效伤风胶囊”、“板蓝根冲剂”等服用,少效。又转诊数医,有用银翘散加减,有用香薷饮加味,有用荆防败毒散化裁,并静脉点滴抗菌、抗病毒等治疗,头痛、咳嗽症状减轻而身汗出不止。稍活动或饮水、进食则全身大汗出,甚则汗出如洗,又更医多人,或用玉屏风散,或用当归六黄汤等治疗无效,靠能量合剂输液维持。刻诊:自汗不止,甚则大汗淋漓,形寒恶风,其背尤甚,虽盛夏亦身着羊毛衫,背部需棉背心裹护,面色白光白,头晕,心悸,气短乏力,口渴,喜饮热汤(水),纳呆食少,尿黄大便干,舌淡,苔白干少津,脉沉细无力。患者素体虚弱,易患感冒,杂药乱投,伤津损阳,拟用桂枝加附子汤以调和营卫,固阳止汗。处方:桂枝8g,白芍20g,甘草、附片各10g,大枣10枚,生姜5片,煅牡蛎、煅龙骨各30g,西洋参10g(另煎)。每日1剂。煎煮2次,取药液400ml,分4次服用。外用五倍子粉3g,醋调敷脐上,外用胶布固定,1日1换。服2剂后,恶寒、汗出等症状明显减轻。继服3剂,汗止不恶风寒,惟头昏乏力,心慌气短口干乏味,饮食少进,舌红少津,脉细弦。阳气来复,阴津不足,方用生脉饮加山药,扁豆、石斛、麦冬、苡仁、麦芽、藿梗以醒脾生津,调理脾胃半月而愈。
盛夏之季,人体腠理疏松,本易汗出,感受外邪,发汗切不可猛。本例患者属虚人外感,治应扶正驱邪。若不顾其本,只重其标,一汗再汗,伤其津液,损伤阳气,阳虚则卫外失固,腠理疏松而汗出不止,恶风怕冷。背为阳中之阳,故背部恶寒更甚。本案与《伤寒论》“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病机相同。拟用桂枝加附子汤,方中桂枝汤调和营卫,附片助阳固表。汗易伤津,加西洋参,重用白芍以养其气阴,补其津液,亦合《伤寒论》中“新加汤”之意,煅龙骨、煅牡蛎以助止汗之功。脐为一身元气之根本,五倍于性味酸平,功能敛汗,醋调敷脐,增其敛汗固表之效。
2.大青龙汤治疗无汗案
张某某,男,60岁,农民,1997年5月29日初诊。5年前在田间劳动,突被雨淋而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身酸痛,自持体健,未曾就医,数日后不药而愈,其后渐至皮肤干燥不易汗出,虽盛夏亦汗出少,近2~3年竟全无汗出,经多方医治,未效。刻诊:皮肤干燥,无汗,皮肤灼热,口渴心烦,日轻夜重,饮食尚佳,四肢关节酸痛、乏力、尿黄、便干结,舌质暗红,苔白薄黄,脉弦。证属腠理闭塞,郁热于里,拟用大青龙汤加味:麻黄、桂枝各8g,杏仁、甘草、沙参、丹皮、知母各10g,石膏 30g,花粉20g,生姜5片,红枣5枚,水煎2次,取汁400ml,分2次温服,每日1剂。同时嘱其用樟树叶1500g,葱50g,生姜50g,艾叶30g,加水适量煎煮40分钟,取药液5000ml,倒至澡盆中,澡盆中放一小方凳,坐于其上以尼龙布系于腋下,罩住澡盆,趁热熏蒸片刻后洗澡,每日1次。二诊:服药4剂后,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皮肤温润有微汗。继服3剂,汗出正常,诸症消失,随访至今,未曾再作。
患者近6年来少汗至无汗,实属少见,曾就医多处,有以发汗治疗,有作“干燥综合征”以滋阴养液用药,还有用甘温除热法,均少效验。反复思忖,患者病起于雨淋,闭塞毛窍,而致无汗,与《伤寒论》“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燥者”的机理相同,总为阳气怫郁不得外越之故。用麻黄、桂枝宣发腠理;石膏以清里热除烦;杏仁、生姜以宣肺气;加花粉、沙参、知母、大枣以固护津液,驱邪而不伤正;久病入络,佐以丹皮凉血化瘀。外用药
浴,樟树叶祛风驱湿;葱、姜、艾辛温通阳,其药效借沐浴时温热之力,使腠理疏松,开放毛窍,内外合治以宣散郁热,发越阳气,恢复正常开合。D4
第三篇:经方治疗便秘临证体会
经方治疗便秘临证体会 天津中医药大学 袁红霞教授
便秘作为一个独立的证候,常并发于各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便秘长期不愈,可诱发肠癌;临厕努挣,又可导致肛裂、痔疮等病变。便秘亦是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和致死因素。西医对本症的治疗多采用对症治疗,多用泻剂,而中医药对便秘的治疗有西医无可比拟的优势。
便秘主要是大肠功能失调所致。《素问· 灵兰秘典论》曰:“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与五脏关系也十分密切。《素问·五脏别论》曰: “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脾胃运化、肺气的肃降、肝胆的疏泄、肾气的温煦都与大肠的传导有关。一 经方治疗便秘的方剂
《伤寒论》:桂枝汤、麻杏石甘汤、桃核承气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大柴胡汤、小柴胡汤、麻子仁丸。《金匮要略》:枳术汤、厚朴三物汤、厚朴七物汤、大黄附子汤、肾气丸、白术附子汤。这些方剂与肺、脾、肝、肾密切相关,试述如下。二 经方与四脏 肺气:桂枝汤、麻杏石甘汤 桂枝汤案
梅某,女,27岁,1987年9月15日初诊。产后自汗伴便秘20余天。诉因感受风寒,终日自汗出,伴时时恶风,大便3-5日一行,艰涩难解,状如羊粪,但腹无所苦。舌淡苔薄白,脉来浮虚。处方:
桂枝10g 白芍10g 炙甘草10g 炙黄芪10g 当归10g 肉苁蓉10g 生姜3片 红枣12枚
5剂后复诊,不仅自汗显著减少,大便亦较前通畅。效不更方,仍用前方5剂,1个月后随访,自汗得止,大便正常。--摘自《杏林40年临证手记》
按:本例便秘,前医治疗,服药则通,停药则秘。按营卫不和治疗自汗,发现随着自汗减少,大便亦随之逐渐通畅,终至正常。此自汗乃风寒侵袭肺卫,营卫不和所致。邪伤肺卫,营卫不和而汗出;汗乃津液所化,汗多则津液外泄,肠中津液随之减少,致肠道失润;“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失宣降,津液不能下还于大肠则便秘。桂枝汤方解:
桂枝:辛温,解肌祛风,温通卫阳,以散卫分之邪;芍药:酸苦微寒,敛汗滋阴,养血和营;(两药配伍,一散一收,一开一合,在发汗中寓有敛汗之意,在和营之中又有调卫之功。)生姜:辛温发散,佐桂枝发散解肌;大枣:配芍药酸甘化阴以滋营阴;炙甘草:甘平,调和诸药,配桂、姜、枣辛甘化阳以 助卫阳。桂枝汤调和营卫,自汗得止,肺卫宣降功能正常,则津自还,肠自润,便自调,此乃治病求本之法。
麻杏甘石汤案
平大陆银行理事林农孙,年近五旬,因受风寒,虽经医治愈,而肺中余热未清,致肺阴铄耗,酿成肺病。自言咽连肺际,若觉痒则咳嗽频发,剧时连咳数十声,周身汗出,必吐出若干稠痰其嗽始止。问其心中常觉发热,大便燥甚,四五日一行。
因悟其肺际作痒,即顿发咳嗽者,必其从前病时风邪由皮毛袭入肺中者,至今犹未尽除也。遂为开麻杏甘石汤方(麻黄钱半,生石膏两半,杏仁三钱,甘草二钱)煎服一剂,咳嗽顿愈。后阅旬日,愚又赴北平,林农孙又求诊视,言至今已连服十剂,心中热已退,肺痒咳嗽皆愈,且饮食增加,大便亦不甚干燥。肺病从此竟愈。
按:肺与大肠相表里,为水之上源。本案患者因热邪伤肺,导致肺之宣发肃降功能失常,故见咽痒咳嗽频发;热耗肺津,阴伤火旺,则心中常觉发热;水液不能下达肠道,故见大便干结,四五日一行。麻黄、石膏清宣肺中之郁热;杏仁宣降肺气;甘草和中缓急。肺之宣发肃降功能正常,津液得以下达肠道,故大便亦不再干燥而通。2 肝胆:小柴胡汤、大柴胡汤 小柴胡汤 《伤寒论》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也。” 《伤寒论》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手足逆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后有里…”
主治:阳郁气滞,少阳枢机不利,三焦气机不畅,邪气化热入里。阳气不能外达,手足冷,心下满,大便硬,舌苔白,或有水滑,脉弦细。运用于治疗肝失疏泄,胆火郁滞,枢机不利之便秘。肝胆气机不畅,升降失常。影响脾胃功能,导致大便秘结。
岳某某,女,34岁。8月22日 初诊。
患者因饮食不慎或遇凉则胃痛,喜温喜按,晨起口干口苦,平素易急易怒,时牙痛,手足不温,纳可,寐安,大便2-3日一行,偏干难解。舌暗红胖齿痕,苔薄黄,前偏少,脉沉。处方:小柴胡汤加味
柴胡15g 黄芩10g 党参10g 半夏10g 炙甘草10g 百合20g 乌药10g 香橼10g 佛手10g 生姜5片 大枣4枚
8月29日复诊:药后诸证缓,胃痛未见,大便1-2次/日,成形。后加减用药2月余,以丸药善后。
按:小柴胡汤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柴胡助胆气生发,疏散胆火郁滞;黄芩清里热;二药合用,少阳之火从半表外疏,郁于半里热从内得清。党参、甘草、大枣益气补中,和枢机运转,利三焦通畅;半夏、生姜辛散以助疏肝解郁,且和胃止呕。故胆气条达,三焦和畅,枢机运转,升降协调,“上焦得通,津液得下”。则便结自除。大柴胡汤
《伤寒论》10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说明:邪由少阳热聚成实,兼入阳明,故去参、草之温补,加枳实、大黄行气通腑,且重用生姜至五两,重在和胃降逆、开结散饮。付某,女,70岁,2012.8.13初诊。
主诉:便秘数年,加重10天。患者便秘多年,质不干,解之费力,胃脘及腹部胀满,疼痛,拒按,小腹胀痛,上牵及胃脘,偶嗳气,矢气少,口干口苦,胁肋胀痛,两天前感风寒,咽部不舒,偶白痰,小便频,量少,涩痛,纳寐差。舌红,苔黄厚而干,脉弦数。处方:大柴胡汤加味
柴胡15g 黄芩10g 半夏10g 生甘草10g 熟军10g(后)白芍10g 枳实10g 火麻仁30g 杏仁15g 厚朴20g 炙甘草10g 生姜4片 大枣5枚 二诊:患者自述服药一剂,大便虽干,但解之舒畅,腹胀大减,继服原方10余剂,症状基本消失。
按:本方是小柴胡汤去人参、炙甘草,加芍药、大黄而成。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兼见阳明里实,故去人参、炙甘草以免助邪增热;枳实、大黄:理气消痞,泻下热结;芍药缓解心下拘挛疼痛,并可滋阴养血而除烦,还可助枳实、大黄以泻热。生姜用量增至5两,以加强降逆止呕之力。诸药相合,可和解少阳兼泻阳明里实。3 脾胃:麻子仁丸、枳术汤 麻子仁丸
《伤寒论》247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本方为润下的重要方剂。乃因胃肠燥热,脾津液不足,《伤寒论》称之为脾约。胃强脾弱,则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约制不能布行而肠道失润导致大便干结,脾受胃热,津输失司,使津液不行其常道,偏渗于膀胱则小便频数,此即脾约证。
方用麻仁、杏仁、白芍养阴润燥;大黄、枳实、厚朴泻热通腑;炼蜜为丸甘缓润。本方为丸剂,食服十丸,意在缓下,润肠通便。常用于:脾胃功能运化失常之胃热肠燥,脾约便秘证。大便干结,小便频数,食欲偏旺,口干口臭,舌红苔黄燥,趺阳脉浮涩。用于胃强脾弱,脾约便秘。枳术汤
《金匮要略》原文: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组成:枳实七枚、白术二两。功效:行气消痞,健脾利湿。脾弱气滞,失于输转,致水气痞结于胃部,故心下坚,如盘如杯。临床常用于:腹满、心下坚的便秘。邱某,男,70岁
主诉:腹满伴大便不通月余。刻诊:腹满,咽痛有痰色白,口苦伴异味,高血压病史,偶头沉,视物模糊,情绪低落,甲亢疾病治疗中。大便干,无力,小便频夜尿多。舌红胖苔黄中后剥脱,脉沉细。胃镜:萎缩性胃炎。肠镜:结肠黑变病。
处方:麻子仁丸合枳术汤加味连服十余剂药后自觉肠蠕动有力,大便日一行,质可。后用上方加减做丸药调理善后。按:胃热灼津,脾运失常,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故患者肠燥便秘,质干,解之费力,小便频,方用麻子仁丸润肠泄热通便;又见腹胀满明显,而用枳术汤行气消痞,健脾利湿。麻子仁丸为治疗体虚者及老人肠燥便秘、习惯性便秘、痔疮的常用方。方中麻子仁和杏仁宣肺润肠,是常用治疗便秘的对药,取其“肺与大肠相表里”“开天气以通地道”之理。枳术汤中生白术健脾补虚,补益脾气,治疗便秘时常用30g~50g。枳实主治胸腹痞满而痛且大便不通者。痞是不适感,满为胀满。即患者感觉胸腹部胀闷感、疼痛感、堵塞感。这就是张仲景所谓的“心下坚”“心下硬”。大便干燥难解,或数日一行,所谓“腹大满不通”、“脾约”等。枳朮汤主治的腹胀多伴见心下痞硬“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心下坚”为痞满之极,故重用枳实7枚之多,是为“水饮所作”,故配伍白术,白术为经方中治水之要药(如苓桂术甘汤、泽泻汤等)。胃下垂、肝硬化腹水等常见此方证。枳实促进胃肠蠕动,加强胃排空,为中药的胃肠动力剂;白术则可以把潴留在胃肠腔的多余水分回吸收入血管,再通过肾脏排出,为中药的白蛋白。故既有胃肠动力障碍又有水液潴留时,枳术汤为首选方。肾气:大黄附子汤、肾气丸。大黄附子汤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第十》“胁下偏痛,发热,其脉弦紧,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大黄三两,附子三枚(炮),细辛二两
主治:阳虚寒结,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冷,舌苔白或白腻,脉紧弦。功用:温阳散寒,通便止痛。
刘某,男,51岁。2013年2月1日初诊。
主诉:大便秘结多年。刻诊:右胁下疼痛2年,胃脘痞满,喜温按,口干欲饮,口苦,纳寐可。大便3日1行,质干,小便黄。舌淡暗,苔黄腻。脉弦缓。曾服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金铃子散等方,脘痞胁痛等症均缓,唯大便仍多日不解,痛苦万分。根据五运六气学说,患者出生日期:1961年3月10日(辛丑年)。辛丑年,水运不及,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及右胁下疼痛、喜温按。故在原方基础上加大黄附子汤。服药3剂,便通痛止,后以调理脾胃善后。按:辛年,水运不及;丑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肾司二便,水运不及,又逢湿土强,复克肾水,故便难。《内经》云:太阴湿淫所胜,“大便难,阴气不用”。《金匮要略》言:“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和之。宜大黄附子汤。”故在原方辨证基础上加大黄附子汤。大黄泻下通便,附子、细辛温经散寒。药达病所,肾经温煦之功能恢复正常,故便秘自已。肾气丸
伍某,男,55岁,1987年11月7日初诊。
患者因便秘8年而就诊。大便干结,二三日至五六日一行,伴头昏目花,腰酸,四肢不温,腹中隐约冷痛,小便色清量多,尤以夜间为甚,多时一夜7-8次,舌淡苔白,脉弦细无力。曾治疗多次,然收效甚微。当属阳虚不能化气,拟温肾化气 处方:
熟地20g 附片10g 山茱萸10g 五味子10g 故纸10g 桑螵蛸10g 莲须10g 吴茱萸10g 合金匮肾气丸 二诊:夜尿次数减少,药中病机,守方再进5剂。三诊:夜尿已减至1-2次,且腹已不痛,大便亦较前通畅,隔日1次,质不干结。嘱用附桂地黄丸以善其后。经随访,迄今大便正常。
按:肾司二便”。肾阳虚衰,肾关不固,开多合少,则小便频多,致使大肠中津液不足,从而导致便秘。故此便秘,根在小便过多,而小便过多由肾虚气化失常而致。因而温肾化气摄尿,则便秘可除。此即反“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之法而为“固小便即所以通大便”之用,为灵活变通之法也。排便通畅需肾阳的温煦功能正常,方能实现。---摘自《杏林40年临证手记》
第四篇:养生知识】吉林大学中医教授李凤军公益课程-古经方如何治疗莫名出汗及手泡
【养生知识】吉林大学中医教授李凤军公益课程-古经方如何
治疗莫名出汗及手泡
我们是一个爱绘本、爱健康、爱美丽的创业妈妈团队父母是最好的老师,爱阅读爱健康爱美丽是我们赋予孩子最好的财富我们随时欢迎您的到来 桂枝加黄芪汤:
《金匮要略·水气病》第27条: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桂枝加黄芪汤: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黄芪10克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同时配合热粥喝。小米粥为好。如果湿气重可以加茯苓15 白术15 出汗多加煅牡蛎30 浮小麦30 五味子10 主要功能范围: 上半身出汗、两腿冰凉、晚间盗汗、吃饭后出大汗、胯部松弛无力沉痛、常常觉得胯部的皮肤里有小虫子在爬,领口的汗是黄色汗渍、出黄汗而脸黑者、手上出水泡和小儿黄水疮、以及皮肤过敏等。课后小福利口腔扁平苔藓:(中医称之为:口糜、口疳、口疮、口破)
一般是由于脾胃湿热湿浊内生造成的。治疗上健脾除湿清热凉血。
党参15 黄芪10 炒白术15 茯苓15 泽泻8 丹参15 当归10 赤芍10丹皮8 生薏苡仁15 灯心草10 淡竹叶10 黄芩10 知母10 青蒿10.。15付。这是一付的药,一付熬两袋。早晚各一袋。10付之后:
桂枝加黄芪汤加减方还可以治疗哪些病?
1、流产后腿凉,出汗多: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黄芪10克
生龙骨30 生牡蛎30 阿胶6(打碎冲服)白术12 制附子10
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所以不要自己熬,上药店熬,制附子先入锅熬50分钟,然后放入其他中药继续熬。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如果失眠加酸枣仁20
2、白天怕冷,晚间后背发热: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黄芪10克
制龟板12 五味子15
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3、产后肚皮松弛和肥胖:产后肥胖,脸有浮肿,两腿肿胀,腹部脂肪多,肚皮松弛,自汗,怕风,证属于营卫失调,表虛不固,治以固表利水,消脂收腹。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黄芪10克
夏枯草25 玉米须40
薏苡仁30 茯苓30这是一付的量,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湿气到底是怎么来的?
一、外因:淋雨下水、居处潮湿、冒受雾露等而形成,如秋冬过早晨练,长期夜晚洗澡游泳,长期水中作业,久居地下室等,此为外湿。
二、内因:思虑过度,身体劳累,气血亏虚,导致脾失健运,水液不能正常输布而化为湿浊,或多食油腻、甜腻,嗜酒饮冷等而湿浊内生,此为内湿。
有种奇葩叫“大湿”不是什么湿都叫“大湿”,看看你有资格晋级么:
初级大湿:
头 :早晨起床,蒙蒙的不清爽。
四肢:平时酸懒乏力。
中级大湿:
头 :像裹了一条湿毛巾,沉沉的或蒙蒙的。
四肢:上下楼或走路会觉沉重,腿如灌铅。
嘴巴:粘腻不清爽。
汗液:粘味重。
高级大湿:
腹 :容易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长期腹泻,大便不成形。
肠道:便秘,排便不爽,特费厕纸,大便粘腻粘马桶。
殿堂级大湿:
面部:浮肿;每当早起脸面或者眼皮都会变的丰满性感。
腿脚:浮肿;每到晚上都觉靴子变小腿胀、或脚踝总有很深的袜印;手脚冒汗;脚气。
皮肤:皮肤瘙痒;湿疹。
口舌:舌苔黄腻;睡觉流口水,说话唾沫星子漫天飞。
四肢:身体常沉重酸痛,关节炎。养生知识
饭前饭后动怒损健康,肝气横逆上冲如“服毒”。
中医认为,大怒伤肝,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出现面红目赤,严重的还会呕血、晕厥。
肝脏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它能分泌胆汁,储藏肝糖原,还有造血和凝血的作用。此外,肝脏还是人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官,体内产生的毒物、废物,吃进去的毒物、药物等也必须依靠肝脏解毒。所以,发怒之后马上紧跟着吃饭,甚至一边吃饭一边生气,不但不利于消化,还相当于在“服毒”。
发怒之后,人们往往还会左思右想。中医认为“思伤脾”,伤脾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还会导致气血不足,出现乏力、头晕、心慌、贫血等。所以,吃完饭后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都不要动怒,以免影响消化,且伤及气血。可见,给自己一个愉悦的就餐心情,也就给了自己一个健康的身体。生病的步骤: 虚→寒→湿→凝→瘀→堵→瘤→癌。
“虚”的体质是觉“累,疲劳,犯困,没有精神”等;
“寒”的体质是感觉“怕冷,怕吹空调,晚上睡觉感冷”等; “湿”气重的人,就象下雨天穿了一件淋过雨的衣服,感觉身体重与不舒服;
"凝"的意思是循环慢和代谢慢,身体容易酸,痛; "淤"的时间长易出现阻塞,身体易酸痛,麻木,胀痛,在疏通过程中痧点全是黑,紫色的;
“堵”时间长了就容易生病,每个人生病不一样;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最后形成瘤,在体内形成实质性的结节。寒湿是万病之源,对照一下,您身体在哪个阶段,补不进去就要先排毒,养生就是养命,养生不是消费是续命,健康就是一种责任。
【愛中医】群的来历:
现代人因为不懂“湿寒”的危害,得了一身病,到最后变成癌症、风湿、糖尿病等,李教授为了推广古中医理论、传播湿寒概念,让更多的人早一点明白湿寒与人体疾病之间的关系;让人们懂得在年轻的时候就用中药调理湿寒,到老了不得湿寒引起的各类疾病;让人们在晚年的时候身子利落、没有病痛缠身,也为家庭和子女节约医药费,让人们在年轻的时候生命有质量、在年老的时候安度最后的时光!从而建立了【愛中医】微信群,定期讲座,传播正确的中医养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