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邮政行业安全信息报告和处理规定
邮政行业安全信息报告和处理规定
国家邮政局 2014-03-27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邮政行业安全信息报告和处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应当报告和处理的安全信息,是指邮政行业突发事件信息和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与安全有关的运营信息。
邮政管理部门、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报告和处理安全信息,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邮政行业安全信息报告和处理工作应当按照“渠道畅通、反应迅速、协调联动、科学有序”的工作要求,实现安全信息报告和处理的规范化。
第四条 安全信息的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和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信息的处理应当遵循快速高效、协同配合、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五条 邮政管理部门、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完善安全信息报告和处理制度,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健全安全信息报告和处理工作体系,确保及时报告和处理有关安全信息。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确定专门机构和专门的安全信息员负责安全信息的收集、报告和处理工作。设立、变更安全信息员,应当第一时间报所在地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备案。
邮政管理部门应当指定人员负责安全信息的受理和报告工作,人员或者联系方式变更的,应当及时通报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并报告上级邮政管理部门。
第六条 邮政管理部门、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加强安全信息报告和处理的宣传培训,增强有关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安全信息报告和处理能力。
第七条 邮政管理部门应当收集、统计、分析与行业安全运行有关的信息,及时向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发出安全预警。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加强日常生产经营的安全监测和信息分析,完善监测网络,明确监测项目,建立健全安全信息数据库,并按邮政管理部门要求报送安全信息。
第八条 安全信息应当以书面形式报告。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报出信息后,应当进行电话确认。
情况紧急时,应当先用电话等方式快报,随后补报书面材料。
第二章 安全信息类别
第九条 本规定所称邮政行业突发事件信息是指《国家邮政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邮政业应急预案)列举的事件信息,主要包括:
(一)因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大量邮件或者快件积压、丢失、损毁,其他财产损失,信息系统瘫痪,企业生产经营中断或者寄递服务阻断;
(二)因各类有毒害性化学品泄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事故灾难,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大量邮件或者快件积压、丢失、损毁,其他财产损失,信息系统瘫痪,企业生产经营中断或者寄递服务阻断;
(三)因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职业危害和动物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大量邮件或者快件积压、丢失、损毁,其他财产损失,信息系统瘫痪,企业生产经营中断或者寄递服务阻断;
(四)因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大量邮件或者快件积压、丢失、损毁,其他财产损失,信息系统瘫痪,企业生产经营中断或者寄递服务阻断;
(五)因企业不正当竞争、经营权纠纷、兼并重组、破产倒闭等行业安全风险,以及火灾等生产安全事故、设施和设备故障、交通运输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大量邮件或者快件积压,财产损失,企业生产经营中断或者寄递服务阻断;
(六)其他对寄递渠道安全畅通构成威胁、造成影响的突发事件信息。
第十条 本规定所称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与安全有关的运营信息(以下简称日常安全信息)主要包括:
(一)寄递过程中发现枪支弹药、毒品、非法出版物等禁寄物品;
(二)用户使用寄递服务的信息遭非法泄露;
(三)邮件、快件被盗窃、非法扣留、冒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或者运送邮件、快件的车辆被非法拦截、强登、扒乘;
(四)邮政企业、快递企业负责人或者安全管理人员变更;
(五)邮政企业、快递企业主要负责人因违法行为被有关部门立案调查;
(六)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因违反安全监管规定或者因其他违法行为被有关部门查处;
(七)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因安全管理工作成效突出受到有关部门表彰;
(八)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发现重大安全隐患自身难以排除;
(九)其他日常生产经营中与安全有关的重要运营信息。
第十一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对日常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按照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处理。
第三章 突发事件信息的报告和处理
第十二条 国家邮政业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邮政业应急办公室)负责全国邮政行业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信息的接收、报告和处理,以及日常接警值班工作;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值班室同时承担信息的接收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和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邮政行业突发事件信息的接收、报告和处理工作。
第十三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和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实行特殊时期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接收、核实、报告、跟踪有关突发事件信息,并按照职责权限承担或者参与事件的处置。
第十四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发生突发事件,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一小时内向突发事件发生地的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报告,并视情况依法向公安、国家安全、海关、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报告:
(一)本企业人员死亡或者失踪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
(二)邮件、快件一次丢失、损毁一百件以上,或者积压一千件以上;
(三)邮件、快件、现金、车辆、邮资凭证等财物经济损失严重;
(四)邮寄爆炸物、生物病原体、生物毒素、有毒害性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在寄递过程中发生爆炸、泄漏;
(五)邮件处理中心、快件分拨中心内发生重大事故,生产经营中断;
(六)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生产经营场所遭到围堵,导致生产经营中断或者寄递服务阻断;
(七)其他可能严重影响寄递渠道畅通的情形。
第十五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发生突发事件,属于本规定第十四条所列情形之外的,应当在二小时内向突发事件发生地的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报告,并视情况依法向公安、国家安全、海关、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报告。
第十六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依照邮政业应急预案,对可能构成重大突发事件(Ⅱ级)的,可以直接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报告,对可能构成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的,可以直接向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十七条 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报告单位的名称、地址及联系人、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
(二)信息来源以及事件发生时间、地点、起因、性质和基本过程;
(三)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失踪、涉险的人数)、邮件或者快件的损失情况、生产经营中断或者寄递服务阻断情况以及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四)已经采取的措施和可能发展的趋势;
(五)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使用电话等方式快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报告单位的名称、地址及联系人、联系方式;
(二)信息来源以及事件发生时间、地点;
(三)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损失情况。
第十八条 突发事件具体情况暂时不清楚的,负责报告的单位可以先报概况,随后补报全面情况。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负责报告的单位应当及时续报。
第十九条 突发事件发生地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接到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后,应当尽快开展研判。依照邮政业应急预案,对可能构成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重大突发事件(Ⅱ级)的,应当在一小时内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对可能构成较大突发事件(Ⅲ级)的,应当在二小时内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
第二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接到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后,应当尽快组织研判,依照邮政业应急预案,对可能构成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重大突发事件(Ⅱ级)的,应当在一小时内报告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
第二十一条 国家邮政业应急办公室接到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研判,依照邮政业应急预案,对可能构成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重大突发事件(Ⅱ级)的,应当迅速按照规定程序报分管局领导。分管局领导认为构成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的,应当在一小时内报国家邮政业应急领导小组。
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值班室接到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后,应当第一时间转交国家邮政业应急办公室。
第二十二条 国家邮政业应急领导小组经研判确定构成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的,应当立即报告国务院和交通运输部,并通报国务院有关部门。向国务院报告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的时间,自突发事件发生最迟不得超过四小时。
报国务院的“值班信息”通过国务院政府信息网报送;报交通运输部及通报相关部门的“值班信息”应当采取传真或者电子邮件等方式。
第二十三条 邮政管理部门、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在报告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同时,应当依照应急预案立即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第二十四条 国家邮政业应急办公室负责组织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的应急处置工作;每日至少向国家邮政业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一次处置工作情况。重要信息及时续报国务院和交通运输部。
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负责重大突发事件(Ⅱ级)的应急处置工作,每日至少向国家邮政业应急办公室报告一次处置工作情况。
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负责较大突发事件(Ⅲ级)和一般突发事件(Ⅳ级)的应急处置工作,应当及时向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报告处置工作情况。
第二十五条 国家邮政业应急领导小组对邮政行业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作出指示或者批示的,国家邮政业应急办公室应当及时向有关单位传达。
第二十六条 负责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在突发事件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将有关工作总结报告上一级邮政管理部门。
国家邮政业应急办公室将工作总结报告国家邮政业应急领导小组,并按照应急领导小组的要求报交通运输部。
第二十七条 邮政行业预警启动和应急响应信息的报告和处理依照邮政业应急预案执行。
第四章 日常安全信息的报告和处理
第二十八条 对下列安全信息,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在第一时间报告所在地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并视情况依法报告当地公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
(一)寄递过程中发现枪支弹药、毒品、非法出版物等禁寄物品;
(二)用户使用寄递服务的信息遭非法泄露;
(三)邮件、快件被盗窃、非法扣留、冒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情况严重;
(四)运送邮件、快件的车辆被非法拦截、强登、扒乘,情况严重;
(五)发现重大安全隐患。
第二十九条 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接到本规定第二十八条所列信息报告后,应当立即核实有关情况,并与公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共同做好处置工作。对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收到信息报告后二小时内报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
(一)寄递过程中发现枪支弹药、易燃易爆品等危及公共安全的禁寄物品;
(二)用户使用寄递服务的信息遭非法泄露五百条以上;
(三)邮件、快件被盗窃、非法扣留一百件以上,或者邮件、快件被冒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五十件以上;
(四)运送邮件、快件的车辆被非法拦截、强登、扒乘二辆以上;
(五)重大安全隐患没有及时排除。
第三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接到本规定第二十九条所列信息报告后,应当指导安全信息涉及的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做好处置工作,并于处置工作结束后将有关情况报告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
对于事关重大并且确实超出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处理能力的,应当及时报告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
第三十一条 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接到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信息报告后,应当协调公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妥善处理。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在情形发生之日起三日内,向所在地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报告:
(一)邮政企业、快递企业负责人或者安全管理人员变更;
(二)邮政企业、快递企业主要负责人被有关部门立案调查;
(三)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因违反安全监管规定或者因其他违法行为被有关部门查处。
第三十三条 邮政管理部门接到本规定第三十二条所列信息报告后,应当对有关情况进行核查;事关重大,可能影响行业稳定的,应当及时上报。
第三十四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分类汇总本单位安全信息,报告所在地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于每年7月10日前报送半年汇总表,于每年1月10日前报送上一年的年度汇总表。
第三十五条 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应当分类汇总本辖区安全信息,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于每年7月15日前报送半年汇总表,于每年1月15日前报送上一年的年度汇总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应当分类汇总本辖区安全信息,报告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于每年7月25日前报送半年汇总表,于每年1月25日前报送上一年的年度汇总表。
必要时,上级邮政管理部门可以要求下级邮政管理部门随时报告安全信息。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六条 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利用消费者申诉热线、媒体报道、市场检查、企业报告等多种手段和渠道,获取行业安全信息并及时处理。
第三十七条 邮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建立健全安全信息报告和处理制度、安全预警监测、应急救援、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等相关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八条 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对安全信息报告和处理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三十九条 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向全行业通报监督检查情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约谈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令其整改,监督其落实。
对涉及公共安全和广大用户合法权益的安全信息,应当依照有关规定适时向社会公布。
第四十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未按本规定报告和处理安全信息的,邮政管理部门应当依照《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五十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四十一条 邮政管理部门未按规定及时报告处理行业安全信息的,上级邮政管理部门应当责令改正,可以给予通报,并可以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二条 有关单位和人员迟报、漏报、谎报、瞒报事故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相关规定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本规定所称的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依照下列情形认定:
(一)报告安全信息、事件或者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的,属于迟报;
(二)因过失对应当上报的安全信息、事件或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遗漏未报的,属于漏报;
(三)故意不如实报告事件或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有关内容的,属于谎报;
(四)故意隐瞒已经发生的事件或者事故,经有关部门查证属实的,属于瞒报。
第四十四条 本规定有关数量的规定中,所称“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关于日期的规定均为自然日。
第四十五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邮政行业安全信息报告及处理办法
邮政行业安全信息报告及处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邮政行业安全信息报告及处理工作,依据《邮政法》、《安全生产法》、《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邮政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应报告及处理的安全信息是指邮政行业突发事件信息和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与安全有关的运营信息。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和邮政管理部门报告及处理安全信息,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邮政行业安全信息报告及处理工作应按照“渠道畅通、反应迅速、纵横兼顾、科学有序”的工作要求,实现安全信息报告及处理的规范化。
第四条 安全信息的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和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信息的处理应当遵循快速高效、协同配合、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五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和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完善安全信息报告处理制度,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健全安全信息报告及处理工作体系,确保及时报告处理有关安全信息。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确定专门机构负责安全信息的收集及报告处理工作,并设立安全信息员具体负责。设立、变更安全信息员应第一时间报所在地市(地)级邮政管理机构备案。
邮政管理部门应指定人员负责安全信息的受理和报告工作,人员变更的,要及时通报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和上级邮政管理部门。
第六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和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安全信息报告处理的宣传培训工作,增强有关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安全信息报告处理能力。
第七条 邮政管理部门应收集、统计、分析与行业安全运行有关的各类信息,预测事态的发展方向及可能对行业安全运行造成的影响,及时向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发出安全预警。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加强日常生产经营的安全监测分析,完善监测网络,明确监测项目,建立健全安全信息数据库,并按要求报送安全信息。
第八条 安全信息应以书面或电子邮件等形式报告。信息报出后应进行电话确认。
情况紧急时,应先用电话快报,随后补报书面或电子邮件报告。
第二章 安全信息类别
第九条 邮政行业突发事件信息是指《国家邮政业突发事件 2 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邮政业应急预案”)列举的事件信息,主要包括:
(一)因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大量邮件或快件积压、丢失或损毁,财产损失,信息系统瘫痪、企业生产经营中断和寄递服务阻塞;
(二)因各类危险化学品泄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事故灾难,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大量邮件或快件积压、丢失或损毁,财产损失,信息系统瘫痪、企业生产经营中断和寄递服务阻塞;
(三)因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职业危害和动物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大量邮件或快件积压、丢失或损毁,财产损失,信息系统瘫痪、企业生产经营中断和寄递服务阻塞;
(四)因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大量邮件或快件积压、丢失或损毁,财产损失,信息系统瘫痪、企业生产经营中断和寄递服务阻塞;
(五)因企业不正当竞争、经营权纠纷、兼并重组、破产倒闭等行业安全风险,以及火灾等生产安全事故、设施和设备故障、交通运输事故,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大量邮件或快件积压,财产损失,企业生产经营中断和寄递服务阻塞;
(六)其他对寄递渠道安全畅通构成威胁、造成影响的突发事件信息。
第十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与安全有关的运营信息(以下简称“日常安全信息”)主要包括:
(一)寄递过程中发现枪支弹药、毒品、非法出版物等禁寄物品的;
(二)用户的寄递服务信息遭非法泄漏的;
(三)邮件、快件被盗窃、非法扣留、冒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或者运送邮件、快件的车辆被非法拦截、强登、扒乘的;
(四)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生产经营场所被围堵的;
(五)邮政企业、快递企业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变更的;
(六)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增设、撤除重要安全设施设备的;
(七)从业人员聚众、围堵政府机关的;
(八)邮政企业、快递企业主要负责人因违法行为被有关部门查办的;
(九)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因违反安全监管规定被有关部门查处的;
(十)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协助有关部门查办有关案件的;
(十一)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因安全管理工作成效突出受到有关部门表彰的;
(十二)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制定、修订应急预案和专项预 4 案或者应急救援队伍、物资和设备等进行重大调整的;
(十三)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发现重大安全隐患自身难以排除的;
(十四)其他日常生产经营中与安全有关的重要运营信息。第十一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对日常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发生或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按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处理。
第三章 突发事件信息的报告及处理
第十二条 邮政行业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处理由国家邮政局应急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邮政局应急办”)管理。
国家邮政局应急办承担信息的接收、报告和处理工作,国家邮政局值班室同时承担信息的接收工作。
第十三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和邮政管理部门应实行特殊时期24小时值班制度,接收、核实、报告、跟踪有关突发事件信息,并按照职责权限承担或参与事件的处置。
第十四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发生突发事件,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在1小时内向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市(地)级邮政管理机构及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海关和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报告:
(一)人员死亡或失踪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的;
(二)邮件、快件一次丢失、损毁100件以上,或者积压1000件以上的;
(三)邮件、快件、现金、车辆、邮资凭证等损失300万元以上的;
(四)寄递过程中污染扩散,危及10人以上人身安全的;
(五)人员围堵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生产经营场所,严重影响寄递渠道安全畅通的;
(六)日处理邮件、快件5万件以上的邮件处理中心、快件分拨中心发生灾难事故,导致生产经营中断的;
(七)其他严重影响寄递渠道安全畅通的。
第十五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发生突发事件,属于本规定第十四条所列情形之外的,应在2小时内向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市(地)级邮政管理机构及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海关和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报告。
第十六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依照《邮政业应急预案》,对可能构成重大突发事件(Ⅱ级)的,可以直接向所在地省级邮政管理机构报告,对可能构成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的,可以直接向国家邮政局报告。
第十七条 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报告单位的名称、地址及联系人、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
(二)信息来源以及事件发生时间、地点、起因、性质及基本过程;
(三)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失踪、涉险的 6 人数)、邮件、快件的损失情况、寄递渠道阻断情况以及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四)已经采取的措施和可能发展的趋势;
(五)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使用电话快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报告单位的名称、地址及联系人、联系方式;
(二)信息来源以及时间、地点;
(三)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损失情况。
第十八条 突发事件具体情况暂时不清楚的,负责报告的单位可以先报概况,随后补报全面情况。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负责报告的单位应当及时续报。
第十九条 突发事件发生地市(地)级邮政管理机构接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后,要尽快开展研判,依照《邮政业应急预案》,对可能构成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重大突发事件(Ⅱ级)的,要在1小时内报告省级邮政管理机构;对可能构成较大突发事件(Ⅲ级)、一般突发事件(Ⅳ级)的,要在2小时内报告省级邮政管理机构。
第二十条 省级邮政管理机构接到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后,要尽快组织研判,依照《邮政业应急预案》,对可能构成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重大突发事件(Ⅱ级)的,要在1小时内报告国家邮政局。
对可能构成较大突发事件(Ⅲ级)、一般突发事件(Ⅳ级)的,要在48小时内报告国家邮政局。
第二十一条 国家邮政局应急办收到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研判,依照《邮政业应急预案》,对可能构成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重大突发事件(Ⅱ级)、较大突发事件(Ⅲ级)的,要迅速按规定程序报分管局领导。经分管局领导确认,构成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的,要在1小时内报国家邮政业应急领导小组。
国家邮政局值班室接到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后,应第一时间转交国家邮政局应急办。
第二十二条 国家邮政业应急领导小组经研判确定构成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重大突发事件(Ⅱ级)的,应立即报告交通运输部和国务院,并通报国务院有关部门。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及重大突发事件(Ⅱ级)报告国务院,自突发事件发生最迟不得超过4小时。
报国务院的“值班信息”通过国务院政府信息网报送;报交通运输部及通报相关部门的“值班信息”应采取传真或电子邮件等方式。
第二十三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和邮政管理部门在报告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同时,应依据应急预案立即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第二十四条 国家邮政局应急办依照《邮政业应急预案》负责组织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的应急处置工作;处置工作情况至少每日一报,及时向国家邮政局应急领导小组报告有关信息。8 重要信息及时续报交通运输部和国务院。
省级邮政管理机构负责重大突发事件(Ⅱ级)的应急处置工作,处置工作情况至少每日一报,及时向国家邮政局应急办报告有关信息。
市(地)级邮政管理机构负责较大突发事件(Ⅲ级)和一般突发事件(Ⅳ级)的应急处置工作,处置工作情况至少每日一报,逐级上报至国家邮政局应急办。
第二十五条 重大突发事件(Ⅱ级)、较大突发事件(Ⅲ级)和一般突发事件(Ⅳ级)后续的动态信息,国家邮政局应急办应以“市场监管信息”报局领导。
第二十六条 国家邮政局应急领导小组对邮政业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指示或批示,国家邮政局应急办应及时向有关单位传达。
第二十七条 负责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邮政管理部门应在突发事件发生之日起60日内,将有关工作总结报告上级邮政管理部门。
国家邮政局应急办将工作总结报告国家邮政局应急领导小组,并按照应急领导小组的要求报交通运输部。
第二十八条 邮政业预警启动和应急响应信息的报告及处理遵照《邮政业应急预案》执行。
第四章 日常安全信息的报告及处理
第二十九条 对下列安全信息,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在第 9 一时间报告所在地市(地)级邮政管理部门及当地公安机关等部门:
(一)寄递过程中发现枪支弹药、毒品、非法出版物等禁寄物品的;
(二)用户的寄递服务信息遭非法泄漏的;
(三)邮件、快件被盗窃、非法扣留、冒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或者运送邮件、快件的车辆被非法拦截、强登、扒乘的;
(四)从业人员聚众、围堵政府机关的;
(五)发现重大安全隐患的。
第三十条 市(地)级邮政管理机构接到本规定第二十九条所列信息报告后,应立即核实有关情况,并与公安机关等部门共同做好处置工作。对存在下列情形的,应在收到信息后2小时内报省级邮政管理机构。
(一)寄递过程中发现枪支弹药、易燃易爆危险品等危及公共安全的禁寄物品的;
(二)500条以上用户寄递服务信息遭非法泄漏的;
(三)100件以上邮件、快件被盗窃、非法扣留,50件以上邮件、快件被冒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或者2辆以上运送邮件、快件的车辆被非法拦截、强登、扒乘的;
(四)10名以上从业人员聚众、围堵政府机关的;
(五)重大安全隐患没有及时排除的。
第三十一条 省级邮政管理机构接到信息报告后,应指导信息报告所在地市(地)级邮政管理机构做好处置工作,并于处置工作结束后10日内将有关情况报国家邮政局。
对于事关重大且确实超出本省(区、市)处理能力的,应尽快报告国家邮政局。
第三十二条 国家邮政局接省级邮政管理机构信息报告后,应协调公安机关等部门,发挥部门合力妥善处理。
第三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在情形发生之日起三日内,向所在地市(地)级邮政管理机构报告:
(一)邮政企业、快递企业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变更的;
(二)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增设、撤除重要安全设施设备的;
(三)邮政企业、快递企业主要负责人因违法行为被有关部门立案调查的;
(四)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因违反安全监管规定被有关部门查处的;
(五)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制定、修订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或者应急队伍、物资和设备等进行重大调整的。
第三十四条 市(地)级邮政管理机构接到本规定第三十三条所列信息报告后,应对有关情况进行核查,关系重大,可能影响行业稳定的,要及时上报。
第三十五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分类汇总本单位的安 11 全信息,于每月5日前向所在地市(地)级邮政管理机构报告上月的安全信息,并对安全信息进行半年总结和汇总,于每年7月10日和1月10日前向所在地市(地)级邮政管理机构报送半年总结表和上一年的汇总表。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报告安全信息应完整填写安全信息月报表、半年总结表和汇总表。
第三十六条 市(地)级邮政管理机构应于每年7月15日和1月15日前将本辖区安全信息半年汇总表和上一年的汇总表报送省级邮政管理机构;省级邮政管理机构应当于每年7月25日和1月25日前将本辖区安全信息半年汇总表和上一年的汇总表报送国家邮政局。必要时,上级邮政管理部门可以要求下级邮政管理部门随时报告其辖区内的安全信息。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七条 邮政管理部门应当有效利用12305消费者申诉热线、媒体报道、市场检查、企业报告等各种手段和渠道,获取行业安全信息并及时处理。
第三十八条 邮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建立健全安全信息报告及处理制度、安全预警监测、应急救援、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等相关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九条 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对安全信息报告处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四十条 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向全行业通报监督检查情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约谈有关单位和人员,并发出整改通知,监督其整改落实。
对涉及公共安全和广大用户合法权益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适时向社会公布有关安全信息。
第四十一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未按本规定建立健全安全信息报告处理制度,或者未确定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本单位的安全信息报告处理工作,或者未按要求报告处理安全信息,或者报送虚假安全信息的,邮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据《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五十条的规定予以处罚: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 邮政管理部门未按本规定及时报告处理行业安全信息的,上级邮政管理部门应当责令改正,可以给予通报,并可对有关人员给予警告、记过等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 有关单位和人员迟报、漏报、谎报、隐瞒安全信息,导致突发事件或事故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本规定所称的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依照 13 下列情形认定:
(一)报告安全信息、事件或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的,属于迟报;
(二)因过失对应当上报的安全信息、事件或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遗漏未报的,属于漏报;
(三)故意不如实报告事件或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有关内容的,属于谎报;
(四)故意隐瞒已经发生的事件或事故,并经有关部门查证属实的,属于瞒报。
第四十五条 本规定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第四十六条 本规定自年月日起施行。
附件一: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安全信息月报表(略)附件二: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安全信息半年总结表(略)附件三: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安全信息汇总表(略)附件四:邮政管理部门安全信息半年汇总表(略)附件五:邮政管理部门安全信息汇总表(略)
第三篇:天天快递安全信息报告和处理规定
天天快递安全信息报告和处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本企业安全信息报告和处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应当报告和处理的安全信息,是指邮政行业突发事件信息和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与安全有关的运营信息。
第三条 本企业安全信息报告和处理工作应当按照“渠道畅通、反应迅速、协调联动、科学有序”的工作要求,实现安全信息报告和处理的规范化。
第四条 安全信息的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和完整,任何人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信息的处理应当遵循快速高效、协同配合、分级负责的原则。
情况紧急时,应当先用电话等方式快报,随后补报书面材料。
第二章 安全信息类别
第一条 本规定所称突发事件信息是指《国家邮政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邮政业应急预案)列举的事件信息,主要包括:
(一)因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大量邮件或者快件积压、丢失、损毁,其他财产损失,信息系统瘫痪,企业生产经营中断或者寄递服务阻断;
(二)因各类有毒害性化学品泄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事故灾难,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大量邮件或者快件积压、丢失、损毁,其他财产损失,信息系统瘫痪,企业生产经营中断或者寄递服务阻断;
(三)因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职业危害和动物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大量邮件或者快件积压、丢失、损毁,其他财产损失,信息系统瘫痪,企业生产经营中断或者寄递服务阻断;
(四)因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大量邮件或者快件积压、丢失、损毁,其他财产损失,信息系统瘫痪,企业生产经营中断或者寄递服务阻断;
(五)因企业不正当竞争、经营权纠纷、兼并重组、破产倒闭等行业安全风险,以及火灾等生产安全事故、设施和设备故障、交通运输事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大量邮件或者快件积压,财产损失,企业生产经营中断或者寄递服务阻断;
(六)其他对寄递渠道安全畅通构成威胁、造成影响的突发事件信息。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与安全有关的运营信息(以下简称日常安全信息)主要包括:
(一)寄递过程中发现枪支弹药、毒品、非法出版物等禁寄物品;
(二)用户使用寄递服务的信息遭非法泄露;
(三)邮件、快件被盗窃、非法扣留、冒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或者运送邮件、快件的车辆被非法拦截、强登、扒乘;
(四)快递企业负责人或者安全管理人员变更;
(五)企业主要负责人因违法行为被有关部门立案调查;
(六)企业因违反安全监管规定或者因其他违法行为被有关部门查处;
(七)企业因安全管理工作成效突出受到有关部门表彰;
(八)企业发现重大安全隐患自身难以排除;
(九)其他日常生产经营中与安全有关的重要运营信息。
第三条 企业应当对日常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按照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处理。
第三章 突发事件信息的报告和处理
第一条 国家邮政业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邮政业应急办公室)负责全国邮政行业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信息的接收、报告和处理,以及日常接警值班工作;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值班室同时承担信息的接收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和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邮政行业突发事件信息的接收、报告和处理工作。
第二条 企业和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实行特殊时期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接收、核实、报告、跟踪有关突发事件信息,并按照职责权限承担或者参与事件的处置。
第三条 企业发生突发事件,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一小时内向突发事件发生地的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报告,并视情况依法向公安、国家安全、海关、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报告:
(一)本企业人员死亡或者失踪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
(二)邮件、快件一次丢失、损毁一百件以上,或者积压一千件以上;
(三)邮件、快件、现金、车辆、邮资凭证等财物经济损失严重;
(四)邮寄爆炸物、生物病原体、生物毒素、有毒害性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在寄递过程中发生爆炸、泄漏;
(五)邮件处理中心、快件分拨中心内发生重大事故,生产经营中断;
(六)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生产经营场所遭到围堵,导致生产经营中断或者寄递服务阻断;
(七)其他可能严重影响寄递渠道畅通的情形。
第四条 企业发生突发事件,应当在二小时内向突发事件发生地的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报告,并视情况依法向公安、国家安全、海关、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报告。
第五条 企业依照邮政业应急预案,对可能构成重大突发事件(Ⅱ级)的,可以直接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报告,对可能构成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的,可以直接向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六条 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报告单位的名称、地址及联系人、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
(二)信息来源以及事件发生时间、地点、起因、性质和基本过程;
(三)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失踪、涉险的人数)、邮件或者快件的损失情况、生产经营中断或者寄递服务阻断情况以及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四)已经采取的措施和可能发展的趋势;
(五)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使用电话等方式快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报告单位的名称、地址及联系人、联系方式;
(二)信息来源以及事件发生时间、地点;
(三)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损失情况。
第七条 突发事件具体情况暂时不清楚的,负责报告的单位可以先报概况,随后补报全面情况。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负责报告的单位应当及时续报。企业在报告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同时,应当依照应急预案立即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第四章 日常安全信息的报告和处理
第一条 对下列安全信息,企业应当在第一时间报告所在地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并视情况依法报告当地公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
(一)寄递过程中发现枪支弹药、毒品、非法出版物等禁寄物品;
(二)用户使用寄递服务的信息遭非法泄露;
(三)邮件、快件被盗窃、非法扣留、冒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情况严重;
(四)运送邮件、快件的车辆被非法拦截、强登、扒乘,情况严重;
(五)发现重大安全隐患。
第二条 对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收到信息报告后二小时内报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
(一)寄递过程中发现枪支弹药、易燃易爆品等危及公共安全的禁寄物品;
(二)用户使用寄递服务的信息遭非法泄露五百条以上;
(三)邮件、快件被盗窃、非法扣留一百件以上,或者邮件、快件被冒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五十件以上;
(四)运送邮件、快件的车辆被非法拦截、强登、扒乘二辆以上;
(五)重大安全隐患没有及时排除。
第三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邮政行业安全
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维护邮政通信与信息安全,保护用户合法权益,促进邮政行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 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保障寄递渠道畅通和邮件、快件寄递安全,确保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生产安全和邮政行业从业人员人身安全。
第四条 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的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邮政管理部门应当与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健全邮政安全保障机制,加强对邮政通信与信息安全的监督管理。第二章 通信与信息安全
第九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提示用户如实填写寄递详情单,包括寄件人、收件人名址和寄递物品的名称、类别、数量等,并核对寄件人和收件人信息,准确注明邮件、快件的重量、资费。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规定寄件人出具身份证明的,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要求用户出示有效身份证件。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在用户在场的情况下,当面验视交寄物品,检查是否属于国家禁止或限制寄递的物品,以及物品的名称、类别、数量等是否与寄递详情单所填写的内容一致。依照国家规定需要用户提供有关书面凭证的,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要求用户提供凭证原件,核对无误后,方可收寄。
用户拒绝验视、拒不如实填写寄递详情单、拒不提供相应书面凭证或者不按照规定出示有效身份证件的,邮政企业、快递企业不予收寄。第三章 生产安全
第二十一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遵守本办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生产安全。
第二十三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落实岗前安全培训制度,强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教育,使其具备与本岗位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处置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第二十四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保障、安全生产检查与事故隐患排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信息报告等制度。
第四章 应急管理
第三十条 邮政管理部门以及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按照《国家邮政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机制,提高应对邮政行业突发事件能力,预防与减少邮政行业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
第三十一条 邮政管理部门应当结合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的实际,定期对本行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可行性、科学性与有效性进行评估,适时修订。定期组织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第三十二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的规定,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根据情势变化适时修订更新,并及时向邮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十三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物资、技术、经费保障,满足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置工作的需要。
邮政管理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调集和征用有关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的人员、物资及车辆、场地和相关设备,并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九条 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邮政行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能,增强公众使用寄递服务的安全意识。
第四十一条 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对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建立健全和遵守安全生产制度以及企业防范安全风险、规范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行为等情况进行检查。
第四十二条 邮政管理部门发现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存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妨害或者可能妨害邮政行业安全的,应当对其调查。违法行为涉及其他部门的管理职权的,邮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对邮政企业、快递企业进行调查。
朔州市邮政管理局宣
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保障寄递渠道畅通和邮件、快件寄递安全,确保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生产安全和邮政行业从业人员人身安全。
第二章 通信与信息安全
快递企业不得经营由邮政企业专营的信件寄递业务,不得寄递国家机关公文。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妥善投递邮件、快件。需要签收的,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直接交付收件人,并办理签收手续,或者依法由他人代为签收。
第三章 生产安全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遵守本办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生产安全。
第四章 应急管理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物资、技术、经费保障,满足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置工作的需要。
第五章 监督管理
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邮政行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能,增强公众使用寄递服务的安全意识。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邮政行业安全运行的监测预警,建立信息管理体系,收集、分析与邮政行业安全运行有关的各类信息。
第六章 法律责任 寄递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的信息或者物品,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朔州市邮政管理局宣
第五篇: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关于修改《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决定
交通运输部决定对《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令2011年第2号)作如下修改:
一、在第四条第二款后增加两款,分别作为第三款、第四款:“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的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以及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统称为邮政管理部门。”
二、将第二十八条中的“当地省级邮政管理机构”修改为“所在地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
三、将第三十四条中的“省级邮政管理机构”修改为“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
四、将第四十条第二款修改为:“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和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向上一级邮政管理部门报告邮政行业安全信息,并定期通报相应的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海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正,重新公布。
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2011年1月4日交通运输部发布根据2013年4月12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加强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维护邮政通信与信息安全,保护用户合法权益,促进邮政行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管理、经营和使用邮政服务、快递业务及与此相关的安全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保障寄递渠道畅通和邮件、快件寄递安全,确保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生产安全和邮政行业从业人员人身安全。
第四条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的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负责本辖区的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以及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统称为邮政管理部门。
第五条邮政管理部门应当与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健全邮政安全保障机制,加强对邮政通信与信息安全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不得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第七条用户交寄邮件、快件应当遵守国家关于禁止寄递或者限制寄递物品的规定,不得通过寄递渠道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第八条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得隐匿、毁弃、非法开拆邮件、快件,不得损毁邮政与快递服务设施或者影响邮政与快递服务设施的正常使用。
有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配合邮政管理部门实施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通信与信息安全
第九条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提示用户如实填写寄递详情单,包括寄件人、收件人名址和寄递物品的名称、类别、数量等,并核对寄件人和收件人信息,准确注明邮件、快件的重量、资费。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规定寄件人出具身份证明的,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要求用户出示有效身份证件。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在用户在场的情况下,当面验视交寄物品,检查是否属于国家禁止或限制寄递的物品,以及物品的名称、类别、数量等是否与寄递详情单所填写的内容一致。依照国家规定需要用户提供有关书面凭证的,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要求用户提供凭证原件,核对无误后,方可收寄。
用户拒绝验视、拒不如实填写寄递详情单、拒不提供相应书面凭证或者不按照规定出示有效身份证件的,邮政企业、快递企业不予收寄。
第十条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在收寄过程中发现用户交寄国家禁止寄递的物品的,应当拒绝收寄。已经收寄的邮件、快件中发现有上述物品的,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立即停止转发和投递。
对其中依法需要没收或者销毁的物品,应当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对已经收寄的不需要没收、销毁的禁寄物品以及一同查处的禁寄物品之外的物品,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与寄件人或者收件人取得联系,妥善处理。
第十一条快递企业不得经营由邮政企业专营的信件寄递业务,不得寄递国家机关公文。
外商不得投资经营信件的国内快递业务。
第十二条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妥善投递邮件、快件。需要签收的,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直接交付收件人,并办理签收手续,或者依法由他人代为签收。
机关、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管理单位等应当为邮政企业投递邮件提供便利,并保障代收代投邮件的安全。
第十三条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采用技术手段,对收寄、分拣、运输、投递等环节实行安全监控,防止邮件、快件在寄递过程中短少、丢失、损毁。
监控设备应当全天二十四小时运转,监控资料保存时间不得少于三十天,并按照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的要求报送。
第十四条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和通信秘密,确保所掌握的用户使用邮政服务、快递业务的信息不被窃取、泄露。未经法律明确授权或者用户书面同意,邮政企业、快递企业不得将用户使用邮政服务、快递业务的信息提供给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但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除外。
第十五条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检查设备,安排具备专门技术和技能的人员对邮件、快件进行安全检查。安全检查设备的标准由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六条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按照邮政管理部门规定的项目收集、统计、分析运营信息,确保有关数据的真实、完整,并按时向邮政管理部门报送。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为接入邮政管理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预留相应的数据接口,并按规定与邮政管理部门的信息管理系统联网。
第十七条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配合邮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安全监督检查,为监督检查人员提供相应的便利条件。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设计和建设邮件、快件处理场所,应当符合国家安全机关、海关依法履行职责的要求。
第十八条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保障本企业寄递渠道的畅通。
因自然灾害、社会事件、生产安全事故、经营不善等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邮件、快件积压的,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及时组织和调配运力,进行有效疏运。
第十九条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及其分支机构、从业人员不得非法扣留邮件、快件。
第二十条邮件、快件积压或者被扣留的,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协调处理,必要时可以组织邮政企业、快递企业运输、投递,由此产生的费用由邮件、快件积压或者被扣留的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承担。
第三章 生产安全
第二十一条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遵守本办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生产安全。
第二十二条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本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保证本企业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和有效使用;
(四)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五)督促、检查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六)组织制定并实施本企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七)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第二十三条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落实岗前安全培训制度,强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教育,使其具备与本岗位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处置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第二十四条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保障、安全生产检查与事故隐患排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信息报告等制度。
第二十五条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所使用的设施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和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应当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第二十六条邮件处理中心、快件分拨中心、营业网点、员工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禁止封闭、堵塞出口。
前款所列人员密集场所及用于存放物品的临时场地和库房应当按规定设置防火、防触电等安全设施、设备。
第二十七条邮政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加强邮政汇兑、邮政储蓄资金票据的安全管理。
第二十八条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新建、改建和扩建邮件处理中心、快件分拨中心,其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已经投入生产和使用的安全设施不符合安全防护标准和要求的,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予以更换或者改建。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的邮件处理中心、快件分拨中心设计建设前及竣工验收后,应当向所在地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备案。
第二十九条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企业应当为从业人员提供工伤保险和相应的个人安全防护措施、装备,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第四章 应急管理
第三十条邮政管理部门以及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按照《国家邮政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机制,提高应对邮政行业突发事件能力,预防与减少邮政行业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
第三十一条邮政管理部门应当结合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的实际,定期对本行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可行性、科学性与有效性进行评估,适时修订。定期组织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第三十二条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的规定,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根据情势变化适时修订更新,并及时向邮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三十三条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物资、技术、经费保障,满足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置工作的需要。
邮政管理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调集和征用有关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的人员、物资及车辆、场地和相关设备,并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第三十四条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造成下列情形之一的,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在一小时内向突发事件发生地的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和负有相关职责的公安、国家安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部门报告:
(一)本企业人员死亡或者失踪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二)邮件、快件一次丢失、损毁一百件以上,或者积压一千件以上的;
(三)邮寄爆炸物、生物病原体、生物毒素、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在寄递过程中发生爆炸、泄漏的;
(四)邮件处理中心、快件分拨中心内发生重大事故,生产中断的;
(五)其他可能严重影响寄递渠道畅通的情形。
第三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在情形发生之日起三日内,向邮政管理部门报告相关情况:
(一)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因面临高额债务追偿或者因投资、经营不善导致无法履行对其他主体的债务,可能影响正常开展寄递业务的;
(二)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因经济纠纷或者违法行为被有关机关查封运营设备、设施,或者冻结资产的;
(三)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分立、合并、投资融资、变更终止协议等,可能影响正常开展寄递业务的;
(四)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快件十件以上,或者因故意延误投递邮件、快件被侦查机关立案调查的;
(五)其他可能影响寄递渠道畅通的情形。
第三十六条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事件的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在报告信息的同时,应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
邮政管理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应当依照规定及时组织处置并向上级部门报告,必要时,联系有关部门共同处置。
第三十七条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妥善处置邮政行业突发事件,查明事件原因和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并依法对有违法行为的责任人作出处理。涉及其他部门管理职权的,应当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处理。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八条邮政管理部门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保障邮政通信与信息安全、安全生产的政策、制度和相关标准,并监督实施;
(二)指导与监督邮政企业、快递企业落实安全责任制,督促企业加强内部安全管理;
(三)对邮政行业运行安全进行监测、预警和应急管理;
(四)指导、监督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开展安全运营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五)依法对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实施安全监督检查;
(六)组织调查或者参与调查邮政行业安全事故,查处违反邮政行业安全监管规定的行为;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三十九条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邮政行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能,增强公众使用寄递服务的安全意识。
第四十条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邮政行业安全运行的监测预警,建立信息管理体系,收集、分析与邮政行业安全运行有关的各类信息。
省、自治区、直辖市邮政管理机构和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向上一级邮政管理部门报告邮政行业安全信息,并定期通报相应的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海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第四十一条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对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建立健全和遵守安全生产制度以及企业防范安全风险、规范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行为等情况进行检查。
第四十二条邮政管理部门发现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存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妨害或者可能妨害邮政行业安全的,应当对其调查。违法行为涉及其他部门的管理职权的,邮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对邮政企业、快递企业进行调查。
第四十三条邮政管理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应当有两名以上监督检查人员参加。
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出示执法证件,告知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检查事由和依据。
第四十四条邮政安全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作出书面记录,并由监督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被检查单位负责人拒绝签字的,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情况记录在案。
第四十五条邮政管理部门可以在行业内通报邮政企业、快递企业违反安全监管有关规定、发生安全事件以及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理的情况,必要时可以向社会公开上述信息,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与个人隐私的除外。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用户违反本办法第七条规定,交寄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的信息或者物品,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违法邮寄国家禁止出境或者限制出境的物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处罚。给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或者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七条邮政企业、快递企业违反收寄验视制度或者违反规定收寄禁止寄递物品或者限制寄递物品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七十五条予以处罚。违法收寄国家禁止出境或限制出境的物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处罚。
第四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七十二条予以处罚。
第四十九条邮政企业、快递企业违法提供用户使用邮政服务、快递业务的信息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七十六条予以处罚。
第五十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二款、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二十八条规定,未按照要求报送有关数据、信息或者备案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一条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给予警告或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
(二)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除外)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的。
第五十二条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
(二)安全设备的安装、使用、检测、改造和报废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
(三)未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的;
(四)未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
(五)未对重大安全隐患进行整改的。
第五十三条邮政企业、快递企业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拒不配合安全监督检查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五十四条邮政企业、快递企业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未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给予警告或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五条邮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六条机要通信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五十七条本办法自2011年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