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印刷复制行政执法报告评价制度实施办法

时间:2019-05-12 16:32: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国印刷复制行政执法报告评价制度实施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国印刷复制行政执法报告评价制度实施办法》。

第一篇:全国印刷复制行政执法报告评价制度实施办法

附件

全国印刷复制行政执法报告评价制度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落实印刷复制行政执法责任,强化印刷复制业日常执法监督,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印刷复制强国,根据《印刷业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以及《复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印刷复制行政执法,是指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以及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对印刷或者复制经营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实施行政处罚的行政管理行为。

第三条 新闻出版总署负责指导全国印刷复制行政执法工作,在全国建立实施印刷复制行政执法报告评价制度。

第四条 印刷复制行政执法报告评价制度是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以及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部门负责向新闻出版总署报送本行政区域内印刷复制行政执法的工作情况,新闻出版总署负责对各地印刷复制行政执法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价。

其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以及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部门对日常印刷复制行政检查和实施印刷复制行政处罚情况每两个月汇总报送一次;对印刷复制重大案件在案件立案后两个工作日内报送基本情况。

第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以及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部门在报送日常印刷复制行政检查和实施印刷复制行政处罚情况时,应当分别按照自身职责,对照《印刷复制行政检查和行政处罚工作情况汇总表》(见附表1)的所有项目,仔细核实并汇总检查人数、检查方式、检查内容和行政处理以及行政处罚情况等,清晰填写有关数据,并于每个奇数月开始的第一个工作日报送上两个月的汇总表。

其中,属于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填写项目如果没有数据的填报零,不属于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填写项目不用填写。

第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以及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部门在报送印刷复制重大案件时,应当填写《印刷复制重大案件报告表》(见附表2),须在案件立案后两个工作日内报送报告表。

本办法所称的印刷复制重大案件是指对国家和社会危害严重、违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违法经营额巨大、涉案地区或者企业数量较多的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印刷复制重大案件:

(一)党中央、国务院等有关领导同志批示查办的案件;

(二)违反《印刷业管理条例》第三条、《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第三条的规定,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影响、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的案件;

(三)依法可能吊销印刷复制经营许可证的案件;

(四)违法经营额3万元以上的案件;

(五)涉案省份3个以上或者涉案印刷复制企业5家以上的案件;

(六)以暴力胁迫方式阻碍执法,导致执法人员伤亡或者其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案件;

(七)其他严重扰乱印刷复制市场管理秩序的案件。第七条 新闻出版总署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以及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部门开展印刷复制行政检查和实施行政处罚工作进行跟踪和指导,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对重点印刷复制重大案件进行督办。

第八条 新闻出版总署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以及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部门报送印刷复制行政检查和实施行政处罚的情况,在核实督查的基础上,对各地印刷复制行政执法工作进行评价。

第九条 印刷复制行政执法工作评价应遵循公正、透明、实效的原则,主要内容包括:

(一)印刷复制监督检查的情况,包括检查的频率、方法、内容、重点等;

(二)印刷复制行政处罚的情况,包括处罚案件的数量以及罚款、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的情况等;

(三)印刷复制执法队伍的情况,包括执法队伍的人员编制、经费落实、培训考核等;

(四)印刷复制市场秩序的情况,包括重点地区市场秩序以及出版物印刷、只读类光盘复制情况;

(五)印刷复制执法报告的情况,包括《印刷复制行政检查和行政处罚工作情况汇总表》和《印刷复制重大案件报告表》以及其他执法情况反馈等。第十条 印刷复制行政执法工作评价采取各地自评、检查核准和公示公布等三个步骤进行。

各地自评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以及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部门在对本年度印刷复制行政执法工作总结的基础上,提交总结评价报告。

检查核准是新闻出版总署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以及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部门提交的总结评价报告,综合协会和其他行业组织意见,进行审核,确定评价结果。

公示公布是新闻出版总署对印刷复制行政执法工作评价结果在公示7个工作日后,予以公布。

第十一条 印刷复制行政执法工作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类。

未按照本办法要求报送《印刷复制行政检查和行政处罚工作情况汇总表》和《印刷复制重大案件报告表》以及本年度印刷复制行政执法工作总结评价报告的,评价结果为不合格。

第十二条 印刷复制行政执法工作评价每年进行一次,评价结果原则上在本年度年底前公布。评价结果同时抄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党委宣传部。

第十三条 新闻出版总署对印刷复制行政执法工作评价确定为优秀的单位以及其他印刷复制行政执法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第十四条 对在实施印刷复制行政执法报告评价制度工作中有严重弄虚作假或者存在重大违纪等问题的,给予通报批评,评价结果为不合格。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新闻出版总署解释。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表

1.印刷复制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工作情况汇总表 2.印刷复制重大案件报告表

第二篇: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印发《全国印刷复制行政执法报告评价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新出政发〔2011〕1号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印发《全国印刷复制行政执法

报告评价制度实施办法》的通知

新出政发〔201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新闻出版局,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0〕50号)精神,全面、及时掌握各地开展印刷复制行政执法和查办印刷复制违法案件有关工作情况,进一步落实印刷复制行政执法职责,规范印刷复制行政执法行为,提高印刷复制行政执法监管效用,完善印刷复制业长效管理机制,为我国建设印刷复制强国创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根据《印刷业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以及《复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新闻出版总署决定在全国建立实施印刷复制行政执法报告评价制度。现将《全国印刷复制行政执法报告评价制度实施办法》予以印发,请各地认真执行。在建立实施印刷复制行政执法报告评价制度中遇有情况和问题,请及时与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联系。

新闻出版总署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一日

全国印刷复制行政执法报告评价制度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落实印刷复制行政执法责任,强化印刷复制业日常执法监督,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印刷复制强国,根据《印刷业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以及《复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印刷复制行政执法,是指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以及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对印刷或者复制经营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实施行政处罚的行政管理行为。

第三条 新闻出版总署负责指导全国印刷复制行政执法工作,在全国建立实施印刷复制行政执法报告评价制度。

第四条 印刷复制行政执法报告评价制度是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以及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部门负责向新闻出版总署报送本行政区域内印刷复制行政执法的工作情况,新闻出版总署负责对各地印刷复制行政执法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价。

其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以及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部门对日常印刷复制行政检查和实施印刷复制行政处罚情况每两个月汇总报送一次;对印刷复制重大案件在案件立案后两个工作日内报送基本情况。

第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以及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部门在报送日常印刷复制行政检查和实施印刷复制行政处罚情况时,应当分别按照自身职责,对照《印刷复制行政检查和行政处罚工作情况汇总表》(见附表1)的所有项目,仔细核实并汇总检查人数、检查方式、检查内容和行政处理以及行政处罚情况等,清晰填写有关数据,并于每个奇数月开始的第一个工作日报送上两个月的汇总表。

其中,属于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填写项目如果没有数据的填报零,不属于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填写项目不用填写。

第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以及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部门在报送印刷复制重大案件时,应当填写《印刷复制重大案件报告表》(见附表2),须在案件立案后两个工作日内报送报告表。

本办法所称的印刷复制重大案件是指对国家和社会危害严重、违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违法经营额巨大、涉案地区或者企业数量较多的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印刷复制重大案件:

(一)党中央、国务院等有关领导同志批示查办的案件;

(二)违反《印刷业管理条例》第三条、《音像制品管理条例》第三条的规定,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影响、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的案件;

(三)依法可能吊销印刷复制经营许可证的案件;

(四)违法经营额3万元以上的案件;

(五)涉案省份3个以上或者涉案印刷复制企业5家以上的案件;

(六)以暴力胁迫方式阻碍执法,导致执法人员伤亡或者其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案件;

(七)其他严重扰乱印刷复制市场管理秩序的案件。

第七条 新闻出版总署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以及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部门开展印刷复制行政检查和实施行政处罚工作进行跟踪和指导,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对重点印刷复制重大案件进行督办。

第八条 新闻出版总署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以及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部门报送印刷复制行政检查和实施行政处罚的情况,在核实督查的基础上,对各地印刷复制行政执法工作进行评价。

第九条 印刷复制行政执法工作评价应遵循公正、透明、实效的原则,主要内容包括:

(一)印刷复制监督检查的情况,包括检查的频率、方法、内容、重点等;

(二)印刷复制行政处罚的情况,包括处罚案件的数量以及罚款、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的情况等;

(三)印刷复制执法队伍的情况,包括执法队伍的人员编制、经费落实、培训考核等;

(四)印刷复制市场秩序的情况,包括重点地区市场秩序以及出版物印刷、只读类光盘复制情况;

(五)印刷复制执法报告的情况,包括《印刷复制行政检查和行政处罚工作情况汇总表》和《印刷复制重大案件报告表》以及其他执法情况反馈等。

第十条 印刷复制行政执法工作评价采取各地自评、检查核准和公示公布等三个步骤进行。

各地自评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以及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部门在对本印刷复制行政执法工作总结的基础上,提交总结评价报告。

检查核准是新闻出版总署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以及文化市场行政综合执法部门提交的总结评价报告,综合协会和其他行业组织意见,进行审核,确定评价结果。

公示公布是新闻出版总署对印刷复制行政执法工作评价结果在公示7个工作日后,予以公布。

第十一条 印刷复制行政执法工作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类。

未按照本办法要求报送《印刷复制行政检查和行政处罚工作情况汇总表》和《印刷复制重大案件报告表》以及本印刷复制行政执法工作总结评价报告的,评价结果为不合格。

第十二条 印刷复制行政执法工作评价每年进行一次,评价结果原则上在本年底前公布。评价结果同时抄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党委宣传部。

第十三条 新闻出版总署对印刷复制行政执法工作评价确定为优秀的单位以及其他印刷复制行政执法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第十四条 对在实施印刷复制行政执法报告评价制度工作中有严重弄虚作假或者存在重大违纪等问题的,给予通报批评,评价结果为不合格。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新闻出版总署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表:1.印刷复制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工作情况汇总表(略)

2.印刷复制重大案件报告表(略)

第三篇:行政执法制度

行政执法制度汇编

第一条为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针,加快我站执法机构依法行政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进程。推动行政执法人员自觉学法、认真守法、主动用法,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实现依法行政,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坚持职权法定原则,严格按照法定权限、条件和程序,实施行政处罚,履行行政职责。

禁止设定和实施没有法律依据、超越法定权限或者违反法定程序的行政许可、行政强制。

第三条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公开发布行政管理规范,确保行政透明度。

第四条建立首问必答制度

在市行政审批大厅公示处,公布查询电话。

商贸总公司工作人员接听电话、接待来访时,对其查询事项,不论与本人分管业务是否有关,均必须尽可能予以答复,或者告之查询方法,禁止敷衍搪塞、简单处臵。

第五条建立重大行政管理事项超前研究制度。

各科室要积极组织和推进重大行政管理事项的前期调查、研究工作,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事物的发展规律探索规范管理的有效途径。

凡列入重大超前研究范围并需出台规范性文件的,应于总经理办公会审议之前组织调研或者听证,并由总公司外聘法律顾问进行咨询。

第六条完善公文处理规范制度。

经办人员草拟公文应严格遵循《国务院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国发[2000]23号)、《江苏省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细则》等相关规定,做到观点鲜明,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语言精练,标点规范,不使用“基本同意”、“原则同意”等语义不明或容易引起歧义的字句。

办理公文应按规定程序进行。

需要会签的公文,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履行送签、会签手续。

参与公文起草、审核、签发的人员,均按规定签字确认,以示负责。第七条完善审批程序规则,建立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行政运行机制。对现行有效的审批事项必须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并真实、完整地公示有关行政管理事项的准入条件,资格、资质认定条件与程序,审批、审核、核准的条件与程序以及备案的内容、方式与程序。

第八条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度。

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行政职责分工和权责统一的原则,将法律、法规、规章赋予其主管部门执行的行政审批审核、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监督检查等具体执法权限进行逐级分解,分别落实到内设的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

第九条完善内部行政管理监督体系。

实行“逐级呈报、逐级负责”的纵向监督体制和“主次分明、相互会办”的横向监督体制。

实行纪检、监督部门对行政执法、行政处罚以及重大行政管理事项进行全过程监督的制度。

按照行政复议规则和行政应诉规则,切实办好每一件行政复议或行政应诉案件。

第十条完善外部行政管理监督体系。

总公司纪检、监察共同设立并公布举报电话、举报信箱,自觉接受人大、政协、行政监察机关以及行政相对方、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的监督,并按照分工调查处理有关投诉。

第十一条建立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凡有玩忽职守、贻误工作,对抗上级决议和命令,或者存在行政不作为、行政不规范现象的人员,一经查实,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凡被提请行政复议或被提起行政诉讼的,有关行政行为的主办人员及其所在科室负责搜集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依据;经行政复议决定或行政诉讼判决认定行政不当的,主办人直接承担主要责任,签发人、审核人承担领导责任;主办人有意隐瞒,导致审核人、签发人误核误签的,主办人承担全部责任。总公

司人事部门依照国家有关法规规定,视其情节,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二条

本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高邮市商贸总公司行政执法责任制

为了促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推进以法治市进程,促进全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江苏省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办法》和《高邮市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意见》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总公司实际,制定本责任制。

第一条行政执法依据

商贸总公司是高邮市生猪定点屠宰、煤炭经营管理、酒类流通管理的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省政府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担负全市范围内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监督和查处各类违法案件的职能。具体职能有:

1、国务院[2008]第525号令《生猪屠宰管理条例》

2、省政府[1996]70号令《江苏省生猪屠宰管理办法》

3、国家主席[1996]第75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4、国家经贸委[1997]11号令《煤炭经营管理办法》

5、苏经贸煤炭[2005]844号文《江苏省煤炭经营监管办法实施细则》

6、商务部[2005]第25号令《酒类流通管理办法》

7、扬州市政府扬政发[2005]4号《豆制食品生产经营管理暂行办法》

8、商务部、发改委、公安部、建设部、工商部局、环保总局[2007]第8号《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

第二条行政执法法定职责

1、宣传、贯彻、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等。

2、依法对生猪定点屠宰场的设臵、加工、经营进行管理和监督。

3、依法对煤炭经营企业进行资格审查,对煤炭经营活动进行管理与监督。

4、依法对酒类流通企业进行备案登记、溯源制度和酒类企业经营秩序进行管理与监督。

5、依照市政府的文,配合有关执法部门对豆制品生产、经营秩序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三条行政执法的范围

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上述行政执法工作。第四条行政执法岗位职责分解

(一)综合执法大队队员的责任

1、根据举报线索或自行组织稽查,经常查处各类生猪、煤炭、酒类、豆制品市场方面的违法行为;在发现违法行为起7日内报领导批准立案查处。并及时进行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证据。

违法事实确凿、情节较轻,现场执法人员会议后可按简易程序依法对公民处于50元以下,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的行政处罚;情节较为复杂的,必须依法履行一般程序。

2、在立案之日起15天内查明事实,依据法定程序提出处理意见,报分管领导批准。因特殊原因不能在15天内提出处理意见的,经主管领导批准可以延长,但不得超过60天。

3、按程序逐级审批意见,直至作出处罚决定书。

4、依法送达法律文书,承办人员做到“当事人清楚、违法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清楚、权利交待清楚、处罚结果清楚”,卷宗资料完整,并严格执行法定时效规定。

5、督促当事人履行和执法处罚决定。

(二)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责任

1、审查承办人意见,必要时对违法行为进行现场查勘。

2、在案件事实清楚和适用法律准确无误后,及时签署意见,报请分管领导。

3、按领导批准意见作出处罚决定,指派执法人员送达。

4、督促当事人履行和执法处罚决定,必要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5、组织、协调、管理好执法队伍;安排好执法大队内部工作、资金、交通。

(三)分管领导责任

1、负责对一般程序案件的审核把关,必要时再次组织进行现场勘查。

2、研究、制定执法检查计划,并督促或组织实施。

3、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给予行政处罚的决定或不予处罚的决定。

4、对情节复杂或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行政处罚的行政案件,组织行政案件审理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

5、组织执法人员监督当事人履行或执行处罚决定。

6、定期检查、过细研究、认真监察各部位行政执法工作。

(四)主管领导责任

部门主要负责人为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带头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把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推行依法行政作为总公司工作重点之一。

1、定期组织行政执法人员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规范性文件。

2、明确行政执法人员的具体执法范围、权限、责任,制定并实施有关行政执法制度,列入目标管理;依法支持和保护总公司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活动。

3、主持制定全公司规范性文件,讨论、决定重大行政处罚;负责向市人大、政府、法制办报告执法情况。

4、依法承担过错赔偿责任,并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第五条 执法岗位责任要求

1、执法依据充分。

2、执法主体准确。

3、执法职能到位。

4、执法岗位考核制度化。

商贸总公司行政执法岗职标准及考核细则(试行)

一、岗位一:高邮市生猪屠宰管理执法大队 岗位人数:40人

执法依据:《生猪屠宰管理条例》

《江苏省生猪屠宰管理办法》 法定职能:

1、生猪屠宰场的设臵许可。

2、负责生猪屠宰的行业管理工作。

3、依法对生猪屠宰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4、落实生猪屠宰法规、规章和标准, 并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岗位要求:

1、每天对全市范围内的上市肉品进行常规检查。

2、定期不定期进行乡镇市场的执法检查,维护市场秩序。

3、查处私宰窝点和接受举报查处。

4、检查生猪定点屠宰场的日常工作。考核标准:

1、上市猪肉检验检疫率100%。

2、完成日常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3、查案率100%,无投诉。

4、及时结案,无错案。奖惩办法:

采取百分制考核,达到上述标准得满分,出现下列情况,由总公司按相应分值比例扣发年终奖金:

1、完不成日常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按考核细则扣分。

2、查实有一次投诉扣10分。

3、确认发生一起错案扣20分。

二、岗位二:高邮市商贸总公司综合执法大队 岗位人数:6人 执法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煤炭经营管理办法》

《江苏省煤炭经营监管办法实施细则》

法定职能:

1、煤炭经营资格认证

2、煤炭经营资格初审

3、查处非法经营煤炭案件 岗位要求:

1、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2、审查煤炭经营资格。

3、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执法检查, 维护煤炭市场秩序。

4、查处非法经营煤炭案件和其它违法行为。

5、举报查处及时,加大对举报查处的力度。考核标准:

1、许可证核发、备案登记全部到位。

2、经营单位合法、守法。

3、查案率100%,无投诉。

4、及时结案,无错案。奖惩办法:

采取百分制考核,达到上述标准得满分;出现下列情况由总公司按相应分值比例扣发年终奖金。

1、发生未经许可而长期经营扣20分。

2、查实有一次投诉扣10分。

3、确认发生一起错案扣20分。

4、发生为违法经营者提供场地、帐号、票据等方便 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而不查处的扣20分。

三、岗位三:高邮市商贸总公司综合执法大队 岗位人数:6人

执法依据:《酒类流通管理办法》

法定职能:酒类流通企业备案登记、溯源制度 岗位要求:

1、自收到备案材料备案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

2、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酒类流通企业备案登记情况及溯源制度。

3、查处各类酒类经营违法案件。考核标准:

1、酒类流通企业备案登记全部到位。

2、酒类经营企业溯源制度执行情况。

3、查案率100%,无投诉。

4、及时结案,无错案。奖惩办法:

采取百分制考核,达到上述标准得满分;出现下列情况由总公司按相应分值比例扣发年终奖金。

1、发生未经备案的酒类流通企业扣10分。

2、查实有一次投诉扣10分。

3、确认发生一起错案扣20分。

第六条 建立下列有关行政执法配套制度

1、商贸总公司行政执法质量评议考核制度(见附件一)

2、商贸总公司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见附件二)

3、商贸总公司法制学习宣传培训制度(见附件三)

4、商贸总公司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制度(见附件四)

5、商贸总公司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见附件五)

6、行政处罚案件办理程序、公示制度。严格依法进行行政执法活动,实行“五公开”。五公开:公开行政处罚依据;公开行政处罚程序;公开执法人员身份;公开行政相对人依法享有的权力;公开行政处罚决定。公正、公开地行使法律、法规、规章赋予的行政职能,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翔实、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材料齐全、存档及时。遇到重大行政处罚案件,按邮府发字[2006]5号文精神执行。

7、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行政执法人员每年必须参加市法制办组织的有关法制培训,学习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不断提高法制意识、政策水平、工作能力、敬业精神、廉政觉悟;同时管好、用好执法证件,做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严禁执法人员滥用、转借证件。

第七条 本制度于2006年1月1日施行。

附件一

高邮市商贸总公司 行政执法质量评议考核制度

第一条 为了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落实执法责任制,提高执法质量,促进执法人员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执法质量考核评议,是指商贸总公司对所属执法机构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办理生猪、煤炭违法案件和酒类备案登记和溯源制度进行评议考核。

第三条 执法质量评议考核,坚持实事求是、公开公正、奖优罚劣的原则。第四条 行政执法质量评议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办理行政案件中的执法情况;

(二)在行政管理中的执法情况;

(三)在办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案件以及控告申诉案件中的执法情况;

(四)内部执法监督工作和执法人员执法违法情况。第五条 行政执法办理各类案件的基本要求:

(一)依法受理、查处行政案件;

(二)执法主体合法,符合管辖范围规定,无越权办案的;

(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定充分;

(四)调查取证合法、及时、客观、全面,无篡改、伪造、隐瞒、毁灭证据以及因故意或者严重过失导致案件证据无法取得等;

(五)定性及适用法律、法规、规章准确,裁量、处理适当,无应当处罚而不予处罚、不应当处罚而予以处罚等,无违法撤销案件;

(六)适用调查措施,法律手续完备,程序合法;

(七)法律文书规范、完备,案卷装订规范。

第六条 在实施行政管理、办理行政违法案件过程中,应当达到以下标准:

(一)依法及时履行职责,无应当履行而不履行的不作为;

(二)依法履行告知的义务,保障行政处罚相对人的陈述、申辩权和要求听证的权利,正确适用简易程序或者一般程序;

(三)依法作出罚没财物的决定,并对以上财物妥善保管和处臵,无截留、坐支、私分、挪用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侵吞;

(四)依法正确履行职责,无因履行不当导致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败诉或国家赔偿;

第七条 办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和控告申诉案件,应当达到以下标准:

(一)依法进行行政复议,无符合法定受理条件不依法受理、不依法作出复议决定或者因复议决定明显不当被法院依法撤销等情形;

(二)对行政诉讼案件依法应诉,无拒不出庭、不提出诉讼证据答辩意见等情形;

(三)依法进行国家赔偿,对违法行为无拖延确认、不予确认或不依法理赔等情形;

(四)对控告申诉案件依法处理,无推诿、拖延、敷衍等情形。第八条 开展执法监督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工作,应当达到以下标准:

(一)严格执行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决定和命令,无拒不执行、拖延执行等情形;

(二)对已发现的错误案件,及时纠正、无故意隐瞒、拒不纠正的情形;

(三)依法及时追究过错责任人的过错责任,无应当追究而不追究或降格追究的情形。

第九条 依法制定有关执法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文件内容不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

第十条 在登记、统计、上级各类执法情况过程中,实事求是,严格遵守有关规定,无弄虚作假、隐瞒不报的情形。

第十一条 商贸总公司所属执法机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商贸总公司相关执法科室考核评议结果应确定为不达标:

(一)因重大执法过错造成重伤、死亡的重大事故的;

(二)因违法、犯罪现象严重或者出现重大执法问题被新闻媒体曝光,经查证属实,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三)被评议考核单位拒绝接受评议考核或者弄虚假的。

第十二条

因执行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决定、命令而发生执法过错的,不予扣分;对执法过错自查自纠,并依法追究执法过错责任的,可以减少扣分。

第十三条

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实行百分制,根据考核评议的内容范围,确定考核评议项目和评分标准。

考核评议结果分为优秀、达标、不达标三档。

第十四条

商贸总公司所属执法机构的执法情况按本规定的内容和标准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评议,将考核评议结果报市法制主管部门并在商贸总公司内通报。其他考核评议活动应当与执法质量考核评议结合进行。

第十五条

执法质量考核评议工作应当成立以分管行政执法的工作负责人任组长,有关科室参加的考核评议领导小组。考核评议日常工作由总经理室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

执法质量考核评议采取平时考查与考核评议相结合的方法;执法质量考核评议以上年12月1日至当年11月30日为一个考评。

第十七条

商贸总公司应当建立考核评议档案,如实记载平时专项执法检查、专案调查、案件审核等工作情况,作为考核评议的重要依据。

第十八条

被考核评议机构对专项考核评议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知道结果之日起15日内向负责考核评议商贸总公司总经理室提出书面申诉。负责考核评议的行政执法工作的负责人可以视情况重新组织人员复查,并将复查结果书面通知申诉机构。

第十九条

执法质量考核评议结果作为衡量商贸总公司所属执法机构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对优秀单位予以通报表彰,对不达标单位予以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商贸总公司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二

高邮市商贸总公司 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促进商贸总公司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正确履行法定职责,预防和减少执法过错,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执法过错,是商贸总公司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由于故意或者过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作出错误的裁判或者处理决定。

第三条

追究执法过错责任人的责任,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

(二)依法追究的原则;

(三)责任与过错相适应的原则;

(四)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商贸总公司执法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以执法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执法程序,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避免和减少执法过错的发生。

第五条

商贸总公司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追究责任:

(一)超越法定权限的;

(二)所办案件认定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的;

(三)适用法律、法规、规章错误的;

(四)违反法定程序的;

(五)处理结果显失公正的;

(六)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而不予行政处罚的;

(七)未持行政执法证行使处罚权的;

(八)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申请,应当批准而未批准、应当许可而不许可,或者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申请,不应批准而批准,不应许可而许可的;

(九)不如实报告案情,或者更改案卷材料,或者不如实记载调查询问笔录,致使案件研究时错定案的;

(十)滥用职权,循私枉法、贪赃枉法的;

(十一)其他执法违法行为。

第六条

执法过程责任由责任人承担,二人以上共同导致执法过错的,按照其责任大小分别承担相应责任。

第七条

由于承办人弄虚作假,隐瞒真相等原因,导致审核人、批准人失误,造成执法过错的,追究承办人的责任。

第八条 审核人、批准人对执法过错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或者应当纠正而没有纠正的,主要追究审核人、批准人的责任,同时追究承办人相应的责任。

第九条 执法过错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可酌情给予责任人批评教育、责令检查、通报批评等处理。

第十条 执法过错后果严重,但尚未构成犯罪的,除进行批评教育外,可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一条 执法过错责任人的行为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条 法律、法规对执法过错责任人有明确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十三条 执法过错责任人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予以赔偿。

第十四条 商贸总公司行政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或者免于处理:

(一)情节轻微的;

(二)主动承认过错并及时纠正的;

(三)因过失造成执法过错,危害不大的;

(四)因意志以外的原因造成执法过错的。

第十五条 商贸总公司行政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理:

(一)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影响较大的;

(二)多次发生执法过错的;

(三)坚持错误不改或者阻碍对其错误进行调查追究的。第十六条 执法过错由市法制办讨论确定。

第十七条 追究执法过错责任人的责任,由总经理室执行,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程序办理。

第十八条 追究执法过错责任人的责任,应当自立案调查之日起三个月内处理完毕。因案件复杂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期限的,经决定追究责任的执法监督管理领导小组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第十九条 对执法过错责任人作出处理决定后,应在十日内将处理决定书面通知本人。

执法过错责任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书之日起七日内向行政执法监督管理领导小组申请复查。复查决定应当在接到复查申请之日起一个月内作出,并通知申请人。复查期间不停止处理决定的执行。

第二十条 商贸总公司行政执法机构建立评查制度,对在一定时间内办结的案件进行评议检查,发现并纠正执法过错。

第二十一条 商贸总公司的纪检、监察部门对实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的情况负有检查监督的责任,发现行政执法机构有错不究的,可责令其纠正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于有争议的执法过错,纪检、监察部门可以直接调查,提出处理意见,交行政执法机构执行。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商贸总公司负责解释。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三

法制学习宣传培训制度

为不断提高商贸行业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业务素质,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教育和培训,提高其依法行政的水平,确保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促进全市依法治市工作再上新台阶,保障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认真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提高商贸行政执法人员基本法律知识,精通本部门行政执法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总公司行政执法人员,全年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15天。交流学习心得,并有学习记录;每半年一次组织执法人员法律知识考试,提高办案能力、办案质量。

二、总公司执法部门法制学习,可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辅导讲课与集中讨论相结合。

三、分期分批安排执法人员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新进人员必须先参加学习,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四、对国家新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在颁布后二个月内,职能科室要制订好学习宣传提纲,组织好法制宣传。

五、对相继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分期分批举办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法规培训班。

附件四

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人员行为和加强行政执法证件管理,根据《江苏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之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商贸总公司行政执法人员必须持省人民政府统一印制的《行政执法证》,并符合下列条件:

(1)能够坚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忠于职守,秉公执法;

(2)有相应的文化水平和行政执法基础知识;

(3)熟悉本部门、本岗位业务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

二、总公司行政执法证件统一由总公司监察室负责登记与管理。每年底按要求由总公司监察室负责集中统一到市人民政府法制局领取、交验行政执法证件。

三、本系统行政执法人员所领证件,只供本人使用,不得借与他人。如遗失应登报声明作废,重领新证。

四、本系统行政执法人员所持证件,只有在执行公务时使用,公务之外不得使用、滥用。

附件五

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一、优质服务

弘扬爱岗敬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当事人做到有问必答、文明用语,对申请办理事项一次性告知。

二、依法办事

凡手续完备,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申请,在公示期限内办理完毕;对不符合规定的申请说明不受理原因,待申请人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后即行办理。

三、文明执法

查处案件做到两名以上的执法人员到场,并主动出示执法证件,做到仪表端庄、用语规范、执法文明,无执法证件或使用非法定执法证件的,当事人可拒绝检查。

四、有报必查

凡举报情况属实的违法案件,接报后当日或次日必须到现场进行调查,并在查处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将查处结果告知举报人。

五、依法收费

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按照公布的法定项目和标准收费,并开具财政部门统一监制的合格票据,否则当事人可拒缴,或先缴费后投诉。

六、廉洁自律

凡执法人员杜绝“吃、拿、卡、要”,一律不参加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管理、收费的集体和个人邀请,不接受当事人赠送的礼品、现金或礼券。

七、举报监督

对违法案件的举报电话:

0514-84642857(生猪)0514-84680819(煤炭、酒类)对执法人员的监督电话:0514-84680811 举报箱设立在高邮市商贸总公司传达室边。

行政执法行为实施程序和审核规定

一、及时受理相对人关于行政许可、行政确认的申请,对行政违法案件,及时立案;

二、在调查取证时,行政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向当事人或有关人员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三、对一般程序的行政处罚案件,根据需要,必须采取证据登记保存或者暂扣的,应报请总公司负责人批准,并在7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对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为,应当告知利害关系人,必要时予以公告。

四、调查(核查)结果时,应及时作出调查(核查)结论。

五、履行听证(告知)程序。

六、依法作出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决定。

其中,一般程序的行政处罚决定下达前,必须经总公司分管领导审核把关。

七、送达有关决定或证件。高邮市商贸总公司 商贸行政执法人员上岗制度

为提高商贸行政执法人员素质,规范商贸行政执法人员的选任,保证执法质量,促进依法行政,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本制度适用于商贸总公司所属执法科室的行政执法人员。第二条 上岗执法人员必须具有下列资格和素质:

(一)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忠于职守、秉公执法、清正廉洁。

(三)熟悉并掌握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具有相关管理业务知识和必备的基本技能。

第三条 岗位资格培训、考试,考核和认证工作由商贸总公司、市政府法制办组织实施。

第四条 岗位资格培训内容:

(一)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二)行政处罚、诉讼、复议等行政法律、法规。

(三)岗位工作必备法律、法规、政策和业务知识,以及执法公文写作等业务技能。

第五条 岗位资格培训后,经考试、考核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第六条 岗位资格考试不合格者,半年后可重新参加一次补考,补考合格者经考核、认证发给证书。仍不合格者,调离执法工作岗位。

第七条 《行政执法证》是行政执法人员上岗必备的依据,有效期为3年。在规定期内未获得此证书者,不得参加执法工作,不得参加各类先进的评比。

第八条 本制度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政务公开公示和预公开制度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推进政务公开公示和预公开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切实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尊重当事人的知情权、参与权。根据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示和预公开的主要内容:

(一)行政管理依据和职责范围。行政管理依据主要指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进行行政管理所依据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和其它规范性文件。由商贸总公司总经理室统一对所属单位各自主要职责进行分解、界定,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职责落实到具体的科室和人员;责任到岗,明确到人,并根据实际情况将主要管理依据和职责予以公示;

(二)行政管理办事程序流程图。主要是指在办理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收费以及人事任免等行政管理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步骤。这些具体步骤由商贸总公司统一通过流程图的形式对外公示,使行政管理相对一目了然。

(三)行政管理办事时限。主要是指在办理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收费以及人事任免等行政管理过程中所规定的期限。上述期限不得超过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规定的时间。

(四)工作质量和收费标准。工作质量是指履行某项工作职责所要达到的标准。凡上级政府或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有明确标准的,按上级规定的标准公

示;凡上级未制定工作标准的,按本单位根据实际制定的标准公示;有收费项目的,应将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等一并进行公示。

(五)预公开的主要内容。凡涉及各类行政管理重大决策、人事任免、招聘录用、机构改革等需要预公开的事项,应按规定要求预公开;

(六)违示责任。违示责任是指违反公开和预公开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各单位应按照违示的性质、情节等,制定相应的追究措施,并严格执行。

(七)社会监督。采取多种形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并将举报信箱位臵、举报电话号码和聘请的政务公开监督员的姓名、工作单位等进行公示。

第三条公示和预公开方式。行政管理公示和预公开应遵循公正、透明、效率、及时、便民的原则进行。公示栏(牌)必须固定在办公处所醒目位臵,对其中相关内容还可通过新闻发布会、新闻媒体、政府网站和发布公告、通告等方式进行。

预公开事项公示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0个工作日。

第四条 公示和预公开内容确需调整、变更的,应依法进行。公示内容应应自调整、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社会公示。

第五条 由总公司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审查公示和预公示内容,并监督公开和预公开事项的实施;同时将公示和预公开内容自公示和预公开之日起15日内报送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第六条 商贸总公司行政执法部位行政执法公示按《高邮市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实施意见》执行;实施行政许可的部位,按《高邮市实施行政许可公示办法》执行。

第七条 本办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勤政廉洁制度

为加强商贸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保证干部勤政廉洁、秉公执法,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特制定本制度。

一、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规,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

二、弘扬敬业精神,坚持艰苦奋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做到奉公守法、廉洁自律。

三、经常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基层意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四、认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得随意用公款请客送礼、滥发钱物和奢侈浪费。

五、不准利用工作之便,以权以职谋私、吃拿卡要、权钱交易或权物交易。

六、办案人不得在家接待当事人,不得接受当事人或当事人委托馈赠的财物。

七、自觉遵守财经纪律,行政执法的罚没款如数上缴市财政。严格财务管理,实行财务审批“一支笔”。

八、不准以学习、考察等名义,用公款游山玩水。凡因工作需要出差的,严格执行财务部门规定的支出标准。

九、不准用公费参与消费的娱乐活动。

十、依法行政、廉洁勤政,实行岗位动态管理。十一、十不准:不准参加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和营业性娱乐活动;不准在执法时购物或者购物时执法;不准以言代罚和提出与执法检查无关的要求;严禁执法中的随意行为;不准接受礼品、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严禁索要或低价购买产品;不准试用、借用行政相对人的产品;不准擅自改变行政处罚种类、幅度和违反规定的处罚程序;不准以收代罚、以罚代纪和以罚代刑;不准私自处理、留臵罚没款物和抽检的样品;不准替行政相对人说情和包庇、纵容违法行为;不准对行政相对人刁难和打击报复。

第四篇:财政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

财政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关于“一切政府机关都要必须依法行政”的要求和实施《山西省行政执法条例》,规范本局行政执法行为,监督本局行政执法责任主体依法行使职权,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正确实施,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行政执法责任制,以现行科室、人员、岗位职责确定其执法责任、执法任务和具体要求。

第三条本行政执法责任制适用本制度规定的行政执法责任主体。

第四条本行政执法责任制包括执法责任主体、执法依据、执法组织、执法责任、行为规范、执法监督等内容。

第五条行政执法责任主体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应当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程序,遵循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及合法、适当、公开、公正、高效的原则。

行使各项职权,必须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坚持有错必纠。

第二章执法责任主体

第六条本制度规定的执法责任主体包括:

l、局机关内设各行政执法科室: 办公室、预算科、行政事业科、农业科、社会保障科、基建投资科、综合科、企业科、统计评价科、监督科、会计科、晋城市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人事教育科。

科室在行政执法和施行各项职权过程中,应当履行《山西省行政执法条例》第八条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所有职责。

2、局机关从事财政行政执法活动的所有执法人员。

行政执法人员应当符合《山西省行政执法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条件和履行其规定的职责。

3、受托组织。

受托组织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条件,并遵守其相关规定。

第三章执法依据

第七条本局是市人民政府主管全市财政收支、财税政策、国有资本金基础工作,实施财政监督和对国有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综合经济部门。其执法依据为:

(一)单独执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国

务院关 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山西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山西省会计管理条例》、《山西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管理规定》等财政法律、法规和规 章。

(二)共同执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国家金库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三)配合执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山西省预算监督条例》、《山西省规章和规章性文件备案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

第四章 执法组织

第八条建立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以局长为组长、主管局长为副组长、有关科室的行政负责人为成员的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监督科,具体负责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日常工作。

第九条明确行政执法责任。局长对全局的行政执法工作承担领导责任;主管副局长对所分管科室的行政执法工作承担领导责任;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对本科室的行政执法工作 承担主管责任;具体实施行政执法行为的行政执法人员是行政执法直接责任人,对本人的行政执法行为承担直接责任。

第十条分解落实执法责任。具有行政审批、登记、许可、处罚等行政执法职责的局内有关科室要根据职能划分,明确本科室所负责实施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将执法依据、执法标准、执法责任、执法监督等分解落实到各个执法岗位,明确行政执法责任。

第五章执法责任

第十一条贯彻执行国家财政、税收、宏观经济等各项方针、政策,在法律、法规、规章范围内制定本市或市本级具体实施办法。

第十二条根据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制定全市财政发展战略和编制中长期财政规划,调查研究全市经济运行和财税政策执行情况,参与制定全市各项宏观经济政策,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第十三条 拟定全市财政收支指导计划,编制、审核、汇总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和财政总决算;组织和监督市本级预算执行,并办理市本级预算调整申报和预算追加追减等具体事项;分析、预测全市经济运行和预算执行情况,研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第十四条 监督管理地方财政收入,拟定市对县财政管理体制及市本级财政资金管理办法;合理调度资金,监督管理财政性资金的投放使用;搞好全市财力的综合平衡。

第十五条 审批市直单位部门预、决算;研究提出市本级财政资金的安排项目,监督其预算执行。

第十六条参与或组织农业、教育、科技、住房、社会保障、基建投资、劳动工资、物价、国有土地使用、经济贸易、行政审批、农村税费、国有企业、政

府采购、国库集中支 付等制度改革;会同有关部门监督管理职工退休养老基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并加强资金使用的宏观调控和监督;利用财政杠杆对全市经济运行和国民收入分配进行有效调控。

第十七条管理全市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各项罚没收入,会同有关部门落实“收支两条线”工作。

第十八条负责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企业效绩评价,组织企业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考核确认,加强对国有资本运营和公共资源的监管。

第十九条参与全市产业政策的制定及调产、技改项目的论证、评审、验收工作。

第二十条负责全市彩票市场的监管和财政系统国债的发行、兑付工作。第二十一条编制政府采购预算(计划),委托和监督管理政府采购活动,受理本级政府采购投诉事宜。

第二十二条负责全市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国债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第二十三条监督管理和指导全市会计工作,贯彻实施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准则、制度,制定和完善全市会计管理工作的具体办法、制度和措施。

第二十四条监督财税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检查反映财政收支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加强财政管理的政策建议。

第二十五条制定全市财政教育规划,组织业务培训工作,做好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第二十六条承办市政府和省财政厅交办的财政管辖范围的其它执法事项。

第六章 行为规范

第二十七条根据以上执法责任制定以下行政执法行为规范。

第二十八条行为规范标准主要包括:

(一)基本标准

1、要依法行政。一切行政行为必须以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做到行政行为主体、内容、形式均合法,且符合法定权限和程序。局内各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及受托组织要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履行行政职责。

2、要合理行政。对于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行政行为人可以自由裁量的事项,必须在法定界限内综合考虑社会现实、经济发展、法制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做出合理的决定。

3、实行执法资格制度。执法人员必须是局机关国家公务员及所属执法机构的正式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品行端正、遵纪守法。执法人员必须经过岗位培训,取得行政执法证件,持证上岗,亮证执法。

4、坚持重大执法事项集体讨论决定。本局的重大执法事项,有关执法机构要将有关材料及办理意见提交局长办公会议或由主管领导召集有关人员集体讨论决定。

5、实行行政执法案件登记制度。行政执法案件的立案、调查、处理等情况都要进行登记,做到存档资料齐全,案卷保存安全完整。

(二)抽象行政行为标准

1、本局的抽象行政行为是指本局根据法律、法规、规章、上级其他规范性文件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依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

定、办法、规则、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的行政行为。

2、制定规范性文件,必须有明确的依据,符合法制原则和科学的要求。3、制定规定性文件必须符合法定的形式。

4、本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按规定的程序报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备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必须报市政府或省财政厅批准的,报经市政府或省财政厅批准后方可颁布。

(三)具体行政行为标准

1、做出审批、登记、许可、处罚等具体行政行为必须做到事实清楚,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符合法定的权限,程序合法。处罚决定,还必须做到证据确凿、充分,处罚适当。

2、局内科室必须以财政局名义而不得单独以内部执法机构名义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本局依法需要委托其他组织执法的,须签定行政处罚委托合同,受托单位在委托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并对市财政局负责。

3、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具体行政行为应具备一定形式的,该具体行政行为应当采取法定形式。

4、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具体行政行为有期限规定的,应当在法定期限内作出。

5、各科室作出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将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提交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组讨论决定。各执法机构在发出重大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应及时将相关材料送局监督科,由监督科将重大行政处罚决定报市政府和省财政厅备案。6、各执法部门的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中要出示表明执法人员身份或者公务的专用证件。

第二十九条行政执法科室、行政执法人员及受托组织在行政执法过程中,除不得有《山西省行政执法条例》规定禁止的行为,还应遵守以下行为规范:

1、编制财政预算不得违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不列赤字的原则,不得发生寅吃卯粮现象。

2、在编制财政预算过程中,规定应列入预算的收入,不得隐瞒、少列。

3、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及时足额的征收应征的财政收入,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减征、免征或者缓征应征的财政收入。不得截留、占用或者挪用财政资金。

4、在预算执行中应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加强对财政资金支出的管理,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不得乱开支出口子,不得办理无预算,无请拨单,无审批意见,超预算和改变预算用途的拨款,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5、行政执法主体在进行行政处罚过程中,不得以言代罚,以罚代刑。

6、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金库管理条例》等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不得违反规定,擅自动用本级国库库款或者以其他方式支配已入本级国库库款。

7、办理有关会计事项,不得伪造、变更、故意毁灭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

8、办理有关结算事项,不得受理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得违反本局已规定的办事程序和管理规定。

9、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应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对于应当及时受理的事项,不得推诿、拖延,更不得无理拒绝。

10、管理和使用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和罚没票据,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不得随意提供和使用票据。

11、执行公务过程中,不准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不准参加用公款支付的营业性歌厅、舞会等娱乐场所的娱乐活动。不准索要收受财物礼品;不准敲诈勒索、贪赃枉法。

12、行政执法主体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不得有其它可能影响执法行为的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行为。

第三十条行政执法责任主体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已规定的程序。在法律、法规、规章无明文规定时,应严格执行本局制定的办事程序,努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效率。

第七章 执法监督

第三十一条 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局监督科为本局行政执法监督机构,负责对本局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进行监督,依法纠正存在问题。根据实际制定本局行政执法有关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二条 建立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各执法机构应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有关内容向社会公开,接受各级人大的监督指导,接受公民、社会团体、其它组织以及舆论的监督。

第三十三条 建立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行政执法人员违法行政造成错案的,依据《晋城市财政局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和《晋城市财政局执法过错行政追偿暂行办法》予以追究和追偿。

第三十四条 建立行政执法案件统计报告制度。各执法机构的行政处罚、行政复议以及产权纠纷调处等案件,应当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每年终了后2个月内按有关统计制度规定,向局监督科报送 统计报表。

第三十五条 建立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本局规范性文件颁发前,有关起草机构应当会签局监督科,局监督科应当严格对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进行审核。

第三十六条 建立行政执法考核制度。将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情况列入目标责任制内容,进行严格考核,并与奖惩挂钩。考核实行执法岗位、执法科室、分管领导三级执法考核。

第三十七条 执法责任制考核的内容:

①掌握和适用法律法规的情况;

②履行岗位职责及达到工作标准的情况;

③遵守执法程序和工作制度的情况;

④依法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情况;

⑤行政执法工作的量化、细化情况。

第三十八条 执法责任制考核办法:

①定量考核:对有量化指标要求的科室,行政执法责任制实行定量考核。②定性考核:对没有量化指标要求的科室,行政执法工作实行定性考核,每一进行一次考核、评议。

③日常考核:行政执法人员要按要求随时填写行政执法记录册,行政执法办公室随时对执法责任人进行检查、抽查,并对检查结果记录在案。

④考核:在定量、定性、日常考核的基础上,行政执法办公室每年对执法人员的执法情况进行一次考核,根据考核情况,按“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档次,提出考评意见。

第三十九条 建立行政执法奖惩制度。考核评议结果是行政执法人员奖惩的重要依据。局机关对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中,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成绩 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被评议为“不称职”的个人要提出存在的问题,并责令其限期改正;对在执法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或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的单位 和个人要依法查处。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2019县最新综合行政执法实施办法

2019县最新综合行政执法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综合行政执法行为,确保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取得实效,切实提高综合行政执法效率和水平,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发〔2015〕37号)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的意见》、《省政府法制办公室、省编委办公室〈关于做好相对集中行政罚权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参照《X县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综合行政执法,是指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务院、X省人民政府的决定,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及其他实行跨部门综合执法的执法队伍(以下统称综合执法部门)集中行使相关部门的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与行政处罚权相关的行政强制权和执法监督检查权。

在本县行政区域内实施综合行政执法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协同配合、稳步推进的原则。

综合行政执法协作配合工作应当坚持分工科学、责权明确、衔接有序、运行顺畅的原则。

第四条 县人民政府领导全县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县、乡镇两级建立健全协调保障机制,加强综合行政执法组织、协调、保障工作。

第五条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是县人民政府直接领导的独立的行政执法主体,依法独立行使有关行政执法职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向各乡镇(街道)和经济开发区派驻的执法中队,在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的执法权限内,开展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第六条 县国土资源、住建、商务、旅游、市场监管、粮食、人防、地震、环保、交通、农机、畜牧、水利、林业等涉及执法职能划转的部门按照各自的法定职责,加强源头管理,依法履行日常监管、审查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和协调指导等职责,协助综合执法部门开展行政执法工作。

县监察、机构编制、政府法制、财政等部门应当对全县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予以纠正;对存在违纪行为的,依法依规追究直接责任人、领导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第七条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应当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运用规划指引、优化服务、矛盾调解等方式,对涉及面广、社会敏感度高的问题,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时预防和控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减少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发生。

第八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自觉维护社会管理秩序,支持、配合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发现违法行为,有权进行劝阻、举报。

第二章  职责和权限

第九条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在本县行政区域内依法集中行使下列行政处罚权:

(一)城镇容貌和环境卫生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

(二)城市绿化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

(三)城市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

(四)环境保护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扬尘污染、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露天烧烤污染、城市焚烧沥青塑料垃圾等烟尘和恶臭污染、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等烟尘污染、燃放烟花爆竹污染等的行政处罚权;

(五)工商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户外公共场所无照经营、违规设置户外广告的行政处罚权;

(六)公安交通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侵占城市道路、违法停放车辆等的行政处罚权。对在道路上违章停放车辆,驾驶员不在现场或拒绝车辆移走的,可以将车辆拖至不妨碍交通或指定的地点;

(七)水务管理方面向城市河道倾倒废弃物和垃圾及违规取土、城市河道违法建筑物拆除等行政处罚权;

(八)食品监管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户外公共场所食品销售和餐饮摊点无证经营,以及违法回收贩卖药品等的行政处罚权;

(九)住房城乡建设(涉及资质管理、建筑节能管理、建筑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除外)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

(十)人防管理(涉密事项除外)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

(十一)国土资源行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

(十二)防震减灾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

(十三)旅游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

(十四)法律、法规、规章和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可以集中行使上述范围内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及相关行政强制权和执法监督检查权。民政、文化等领域需集中行使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权已经市政府审核上报,待省政府批复后再予以实施。

为充分整合我县执法资源,将商务、粮食流通领域的行政执法权整合到市场监管局;将水务、畜牧、水产、林业(森林公安除外)、农业机械领域(农业机械道路交通执法除外)的全部或部分行政执法权纳入农业综合执法。行政执法权划转后,由市场监管局、农业局在限定行政区域内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及相关行政强制权和执法监督检查权。

第十条 集中后的行政处罚权及相关行政强制权的具体范围,由综合执法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提出事项清单,经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县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合法性审查,报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定后,在相关网站等载体上公布。

第十一条 职能划转后,相关部门不得再行使已由综合执法部门行使的行政处罚权及相关的行政强制权。仍然行使的,其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及相关的行政强制一律无效,并依法追究该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未划转的行政执法权,仍由相关部门行使,综合执法部门不得越权行使。

第三章 执法规范

第十二条 综合执法部门应当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推进行政执法队伍正规化、专业化建设,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建立健全执法责任制,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流程,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排除对执法活动的干预,提高执法水平。

第十三条 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经行政执法资格认证、培训考试合格,取得行政执法证件后,方可从事行政执法工作;未取得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

第十四条 综合行政执法人员从事行政执法活动时,应当着统一服装,佩带统一标志标识,做到仪容严整、举止端庄、语言文明、行为规范。

综合行政执法服务窗口、执法车辆应当设置统一的标志标识。

第十五条 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活动中,应当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在调查取证时,应当符合法定程序,不得以利诱、欺诈、胁迫、暴力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不得伪造、隐匿证据。

第十六条 县综合执法部门根据工作需要,经县有关部门核定,可以配置协管人员。

协管人员必须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不得从事具体行政执法工作,只能配合行政执法人员从事宣传教育、巡查、信息收集、违法行为劝阻等辅助性事务。

第十七条 县综合执法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当事人进行陈述、申辩时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县综合执法部门应当采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

对符合行政处罚听证条件的,县综合执法部门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县综合执法部门应当依法组织听证。

第十八条 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应由县综合执法部门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

第十九条 县综合执法部门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务院、X省人民政府的授权实施行政强制。

第二十条 县综合执法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违法行为举报处理制度,并向社会公布统一的举报电话及其他联系方式。县综合执法部门收到举报后,应当及时核查,并将核查、处理情况告知举报人。县综合执法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

第二十一条 综合行政执法应当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没收非法财物拍卖款项,按规定全额上缴国库。

第四章 执法协作

第二十二条 县人民政府建立以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相关业务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综合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县综合执法部门与相关业务主管部门之间的执法协调工作,及时研究解决管理与执法工作中的问题,形成事前预防、事中检查、事后查处有机结合的长效监管机制。

综合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召开。

第二十三条  各部门要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合理划分职能部门与综合执法部门职责权限,相关部门执法职能划转后,要继续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责,构建事前预防、事中检查、事后查处有机结合的长效监管机制。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源头监管,按照“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依法履行政策制定、审查审批、监督管理、协调指导、违法行为事前事中巡查发现等职责,对监管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行为,加强与综合执法部门协调、配合;综合执法部门要有效承接、真正承担起各项处罚职能,主动加强与职能部门配合,依法履行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相关职责。协作配合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可报县综合行政执法联席会议研究解决。

第二十四条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乡镇街区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发挥基层网格员作用,做好巡查、发现、制止、整改等监管职责,确需采取强制手段的,以乡镇街区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的名义统筹协调辖区内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环境保护、公安等部门派驻执法机构及镇街、经济开发区工作力量开展联合执法,构建起“网格化监管+综合执法+联合执法”的执法监管体系。同时,各乡镇街区、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要通过提升服务、加强调解等方式主动监管,对涉及面广、矛盾冲突多、社会敏感度高的问题,要及时预防控制,防止过度依赖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

第二十五条 县综合执法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综合行政执法范围以外的其他违法行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相关部门在履行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等职责过程中,发现已纳入综合行政执法范围的违法行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移交综合执法部门。

综合执法部门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接受移交的案件。对于移交的案件,属于本部门管辖的,在作出受理决定后,应向移交单位书面反馈受理意见,情况复杂的,可以按规定延期;对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报请县人民政府决定,不得再行移交其他部门。

第二十六条 县综合执法部门及各相关部门在互相移交案件时,移交的案件材料应当包括:

(一)涉嫌违法案件移交函;

(二)案源材料(包括现场检查记录、举报投诉材料等);

(三)初步证明违法行为的相关证明材料;

(四)其他需要移交的材料。

第二十七条 相关部门应当将与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有关的行政许可、征收、登记、备案、监督检查等管理信息,通过网络系统共享或者以其他适当的方式及时、定期抄告综合执法部门。

相关部门应当将与划转职能有关的上级主管部门文件及时抄告综合执法部门。

第二十八条 综合执法部门应当将已作出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案件信息通过网络系统共享或者以其他适当的方式及时、定期抄告相关部门。

第二十九条 综合执法部门与相关部门应当互相通报、共享下列信息:

(一)综合执法部门行政处罚案件相关统计分析数据;

(二)涉及已划转行政处罚职能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等及其更新情况;

(三)依法共享在履职过程中收集、掌握、制作的涉及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各类动态信息,包括监督检查记录、执法工作简报等。

相关部门因行业管理、统计分析、档案管理、上级督查考核等,需要综合执法部门提供相关行政处罚数据材料的,综合执法部门应当配合,并在规定期限内向相关部门提供。

相关部门应当及时分析、研究相关信息,完善制度建设,运用综合管理手段,从源头上预防或者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

第三十条 综合执法部门在查处违法行为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提供咨询意见的,相关部门应当自收到书面咨询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出具书面意见。情况复杂的,可以延期,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个工作日。

综合执法部门查处违法行为,需要相关部门认定或者需要技术鉴定的,相关部门或者专业技术鉴定机构应当及时认定、鉴定。需要上级相关主管部门或其专业技术机构进行认定、技术鉴定的,相关部门应当予以积极协助。认定、技术鉴定需要具有资质的专业评估、专业鉴定等中介机构提供的,由综合执法部门委托提供。

综合执法部门在执法活动中发现有重大治安、安全、社会稳定隐患的,应当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并向县人民政府报告。

第三十一条 相关部门应当协助综合执法部门,做好违法行为查处后的后续监管工作。

对于违法行为多发的领域和环节或涉及行政管理方面的问题,综合执法部门应当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执法建议。相关部门应当及时进行分析、研究,完善制度建设,运用综合管理手段,从源头上预防或者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

第三十二条  对于涉及划转行政处罚事项的举报、投诉、信访,应当适用首问责任原则,由率先接到举报、投诉、信访的部门予以受理。但明确不属于本部门职能、并征得受移交方同意的,应当告知举报、投诉、信访人向有权的机关提出。

由综合执法部门受理的举报、投诉、信访,综合执法部门应当进行初步调查核实。经初步核实未发现违法行为的,由综合执法部门直接答复举报人、投诉人或信访人;经核实需要实施行政处罚的,应当依法立案处理。由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受理的举报、投诉、信访件,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进行初步调查核实。经初步核实未发现违法行为的,由该部门直接答复举报人、投诉人或信访人;经核实需要实施行政处罚的,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应按照相关规定办理。

综合执法部门及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办理举报、投诉、信

访,需要移送案件的,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涉及划转行政处罚事项的举报、投诉、信访,由最终办结部门负责向举报人、投诉人或信访人进行答复。

第三十三条 综合执法部门与相关部门可以根据职能划转或调整的事项,共同订立执法协作文本,制定重点或专项联合监督检查计划,并组织实施。

综合执法部门与相关部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发生争议时,按照及时沟通、有利处置的原则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应当提请县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协调解决;协调无法达成一致的,由县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报县人民政府决定。

第三十四条 综合执法部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违法行为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

第三十五条 综合执法部门、相关部门在综合执法工作中,拒不履行执法协作职责的,由监察部门责令改正,对部门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执法监督

第三十六条 县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应加强对综合行政执法的监督检查,并指导综合执法部门做好内部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第三十七条 综合执法部门应当健全执法考核制度和考评机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执法监督,对违法违规办案人员,严格依法追究责任,切实提高执法质量。

第三十八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现综合执法部门或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职责或者有违法违纪行为的,有权向县监察部门投诉、检举、控告,监察部门应当及时处理。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有权提出建议和批评。综合执法部门应当认真处理,及时纠正执法过程中的违法或者不当行为。

第三十九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综合执法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县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六章  执法保障

第四十条 综合执法部门及其人员依法从事行政执法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阻碍综合行政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职。

以暴力、威胁等方式阻碍执法的,由公安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 综合执法部门在开展行政执法工作时,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询问,并协助调查或者检查。

第四十二条 综合行政执法所需装备和经费列入县级财政保障,县财政部门应及时予以拨付。

第七章 附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实施后,我县以前颁发的涉及综合行政执法活动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规定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法律、法规、规章及上级规范性文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8年9月1日起施行。

下载全国印刷复制行政执法报告评价制度实施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国印刷复制行政执法报告评价制度实施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甘肃省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

    甘肃省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 甘肃省人民政府第15号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使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严格依法行政,履行法定职责,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保证法律、法规......

    攀枝花市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

    攀枝花市政府令 第72号 《攀枝花市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已经2005年5月24日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第6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 市长:孙平 二○○五年五月二十五日 攀枝花市行......

    行政执法统计报告及信息反馈制度

    一、为及时掌握全某地纤维质量行政执法情况,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规范执法统计报告及信息反馈工作,制定本制度。二、本制度局称统计报告是指某某纤检局和某地局......

    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依法治市的要求,确......

    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文章标题: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

    行政执法各项制度

    行政问责制度、 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制度、 行政处罚投诉制度、 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 行政处罚检查制度、 违法处罚责任追究制度 十一、投诉举报制度 1、投诉举报实行专人负......

    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本站推荐)

    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一、执法行为内容及期限公示 (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1、施工单位持安全生产许可证、工程中标通知书、施工合同、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临时设施规划方案和已......

    行政执法责任制度

    行政执法责任制度(一)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全面推进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