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关于《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财政政策研究》调研汇报5篇

时间:2019-05-12 16:29: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关于《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财政政策研究》调研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县关于《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财政政策研究》调研汇报》。

第一篇:县关于《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财政政策研究》调研汇报

**县关于《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财政政策

研究》调研汇报

一、我县财政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基本情况

**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山区县,地域广阔,林业、水利、渔业等资源丰富。全县农业人口11万人,占总人口的84.69%,拥有土地面积 230.12万亩,其中耕地 16.6万亩,年产粮8.7万吨,是国家与省商品粮基地县、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境内森林资源非常丰富、物种繁多,森林覆盖率达80%,拥有林地185.3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50.8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784.6万立方米,是我国南方林业生产重点县、南方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和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2007年12月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拥有竹林面积41万亩,是中国竹笋之乡,锥栗面积5.8万亩,年产锥栗5万吨,是中国锥栗之乡,雷公藤4.2万亩,人工种植面积全国最大,药效成份含量全球最佳,是国家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拥有水域面积8.56万亩,其中可供养殖水域面积4.45万亩,是全省重点淡水鱼生产基地县;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25.36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24.16万千瓦,现已开发18.4万千瓦,是全国第二批农村电气化县;烟叶年种植面积4万亩左右,年收购烟叶10万担左右,是全国优质烟叶科技示范县、市级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示范县。2007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9385万元,其中:农业产值49192万元,林业产值25106万元,牧业产值17840万元,渔业产值13236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40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95元。

(一)2006-2008年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投入情况

2006—2008年10月,中央及省市财政共拨入支农资金总计6570.02万元,其中:农业资金1184.8万元、林业资金1521.01万元、水利资金1277.03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796.28、扶贫资金790.9万元,2006—2008年我县本级农口部门安排支农资金支出分别为1803万元、2405万元、2450万元,共计6658万元,其中县级安排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330万元。三年来安排土地出让金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346.13万元。从总体看,农业支农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实现了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三个明显高于”的要求,农民得到较大实惠。

(二)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按照支农资金的政策要求,我县对支农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专账核算、专人管理”,认真做好资金投入、效益分析,落实责任制。一是加强支农资金项目管理。进一步完善了财政部门与有关职能部门联合管理项目制度,强化了财政部门对项目管理的参与意识和监督力度,提高了支农项目的管理水平。二是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管。对水利“六千工程”、生态公益林专项资金、农业综合开发、农田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实施目标管理制度,并按省市要求对重点项目资金实行了县级报帐制,进一步完善了专项资金专户管理制度。三是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大宗专项资金实行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制度。根据项目资金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了项目资金拨付程序。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配合有关部门到项目点实地查看项目的工程进度及质量,然后根据进度拨付资金,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保质保量完成项目。

(三)财政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006—2008年我县重点实施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省级商品粮基地、省级标准农田和省级财政扶持粮食生产、烟基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持资金达2334.8万元,完成村级供水工程、水库除险加固、山地水利、节水灌溉等建设项目35个,工程总投资671.58万元。通过一系列的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批 “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稳产、高产农田,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

(四)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情况

1、在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我县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结合实际,加大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的扶持力度,集中力量重点抓好烟叶、雷公藤、锥栗、竹业、渔业、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推动了农业产业向特色化、规模化方向发展。2006年至2008年共筹集安排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1300万元,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

2、在粮食安全方面,2006—2008年通过“一卡通”形式发放给农户粮食直补1631.09万元,贯彻落实了中央稳定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完善补贴机制,有效支持了粮食稳定生产。

3、在林权制度改革方面,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精神,认真推进林权制度改革,目前我县111个行政村全面完成了林权改革工作,发放林权证1.1万本,同时制定了《**县创新新生态公益林管护和补偿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生态公益林管护新机制,使生态公益林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4、在支持循环农业方面,2006年至2008年新建沼气3921 口,总投资828.26万元,其中上级补助392万元,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436.26万元。通过实施“一池三改”沼气工程建设,积极推广“畜—沼—果”“ 畜—沼—菜”等循环农业模式,推进农业生态建设。

(五)财政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情况

1、乡镇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情况。根据省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建设协调小组的要求,我县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建设已全面完成,经实际运行检验,系统运行良好。

2、动植物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情况。三年来我县动植物防治体系、农产品检疫检测、“155”农业信息网建设共投入资金49.28万元,重点对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应急封锁、扑灭、控制,对蔬菜种植、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等农产品农药残留和“瘦肉精”等化学物质禁用、限用药物残留的检测,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建成开通了**县农业信息网,为政府与农民、市场与农民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并初步实现了信息网站为农民群众提供实用的科技信息、供求信息、办事指南和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服务。

3、农业合作组织及农业创品牌发展情况。我县高度重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促使农民增产增收。目前我县已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6个,其中已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2个(农资专业合作社9个,花生、渔业、茶叶各1个),已登记的农民行业协会4个(锥栗、笋竹、渔业、雷公藤协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正在登记中全县共有市级龙头企业5个、县级龙头企业5个。全县已获得食用菌、绿茶、清水笋、大米、水产品等5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基地面积5.34 4 万亩;已获得茶叶、鲜活鱼、大米等3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认证,基地面积7.12万亩;大金湖渔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鳙鱼、鲢鱼、草鱼、鲤鱼等10个活鱼产品获有机食品认证,成为福建省第一个有机鱼品牌,大金湖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的甘露桂、状元红、金观音、黄玫瑰等4个茶叶产品获有机食品认证,林果公司的锥栗产品获“欧盟BCS”有机食品认证。

(六)财政支持扶贫开发情况

我县始终把“造福工程”扶贫搬迁工作当作为民办实事的一件大事来抓,2006年至2008年共搬迁1810人,发放补助金340.5万元。完善小额信贷担保机制,采取五户联保的形式,为农民提供小额信贷发展资金2130万元,财政贴息128万元。

(七)支持新农村建设情况

通过整合支农资金、老区专项资金、土地收益金以及增加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等方式支,三年来县财政直接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1590万元,用于农村道路、沟渠改造、环境整治、节能生态等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投入的资金为我县建国以来最高,出台的惠农政策为我县改革开放以来最多,产生的农村面貌变化为近年来最大,走出了一条以“激情新农村、幸福新农民”为主要内涵的新农村创建之路。2007年全省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在**成功召开。

二、财政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地方财力不足。**是享受省转移支付补助的农业山区县、财政困难县,财政收入总量小,“造血”功能不足,收支矛盾突出,现有财力仅能维持较低水平的基本运转。2007年我县预算内人均实际可支配财力为2.07万元,而实际人均年工资、津贴(含社保)支出 5近2.8万元,财力缺口相当大,县级财力可用于“三农”投入的资金十分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县农业产业发展。

(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失衡。一方面我县农田水利灌区工程配套不完善,主要河流缺乏有效的控制性防洪工程,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特别是近年来持续遭受特大旱涝灾害,基础设施损坏相当严重。另一方面我县需改造的中低产田比例较大,占全县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近年来,在上级财政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连片大块田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但山区县多数田块小,争取上级项目资金难度大,尤其是边远山垅田、山排田、望天田的路、沟、渠等基础设施难以得到改善,现有资金投入,难以从根本上改变我县农业基础设施弱后的状况。加上部门农田建设资金缺乏整合、规划,大都将建设重点放在阳面田、大段面田上,存在多头投入、重复建设问题。项目建成后,缺乏管护经费,管护任务移给村级,由于村级财力困难,管护实际没有到位。

(三)生态资源保护压力大。**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同时也是闽江源头县之一,目前正在全力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和创国家“5A”景区,政府用于旅游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远远高于其他县。全县现有生态保护林面积48.28万亩,景区保护林面积18.57万亩,已列入生态公益林12.63万亩,尚未列入生态公益林的5.94万亩景区保护林,按照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规定不得采伐,林农既无法从中受益,又不能得到补偿。同时,由于商品林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实施林权制度改革以后,生态林保护与林农经济利益矛盾也日益凸显。此外,2007年,我县发生被称作松林“SARS”、“癌症”的世界性和最具危险性的森林病害—松材线虫病(目前还不断出现松树枯死,清理松树枯死木的工作也还在继续); 6 今年初我县又遭受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林业损毁历史罕见,这些灾害给我县林木资源、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灾害防治、恢复生产资金投入相当大。近年来,为积极推广太阳能热水器节能工程,财政补助资金36.3万元,安装太阳能热水器861台,持续补助资金压力较大。

(四)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起步晚、规模小,农产品深度开发不足,附加值较少,市场化水平较低,整体效益不明显。目前市、县级龙头企业受资金、技术及管理水平的制约,尚未形成产、加、销为一体的运行机制。近年来县政府虽出台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资金扶持政策,但毕竟杯水车薪,远远无法满足产业化发展需要。

(五)农村扶贫工作任务重。我县农业人口多,占全县总人口比例达84.69%,且收入水平低,中低收入家庭占60%以上,其中人均纯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贫困户比重近30%,需要扶持的项目多、范围广。而税费改革后,乡村主体财源消失,财政收入和财力大幅减少,可用于解决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所必须的公益事业资金基本没有来源;此外,省级“造福工程”项目对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投入严重不足,这些都给我县扶贫开发工作造成较大的困难。

(六)乡镇债务化解难度大。我县2007年乡镇债务总额7120万元,其中:农村路网建设债务5200万元。乡镇债务的大头是公益事业支出缺口形成,而县乡保工资都困难,根本无财力还债。

三、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保障力度,提升山区农业县公共保障能力。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保障机制,抓紧研究落实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主体功能区的财政政策,加快建立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机制,对增强这 7 些地区积极实施生态保护,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建议省上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将维持地方政府正常运转的工资、社会保障、机构运转、法定支出等必保支出纳入转移支付保障范围,在基本运转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县级才能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农业和农村发展。

(二)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一是在项目资金整合方面,建议加大对农田水利项目整合力度,规范资金渠道,由县级统筹安排、统一规划,防止多头投入、重复建设。二是在项目资金分配方面,建议省上按项目总投资、总面积控制资金总量,由县级根据实际需要对当年需建设的农田基础设施进行统一规划设计,逐步向小段面田、山垅田的路、沟、渠建设倾斜。三是在项目资金配套方面,对边远山区、贫困县尽量不予要求配套或降低配套比例。

(三)加大对县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当前省级对农业产业化扶持重点是省级龙头企业,县级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小,得不到省级相关政策资金扶持,加上县级扶持资金有限,导致县级农业龙头企业难以发展壮大,建议省级加大对县级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四)加大财政对生态保护的支持力度。一是目前生态公益林现行补偿标准与林农预期收益差距较大,加大了对生态公益林管护难度,林农对此反映较为强烈,建议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助标准。二是我县5.94万亩景区保护林尚未列入生态公益林,恳请纳入生态公益林补偿范围。

(五)加大农业扶贫资金的力度。我县是中央苏区、革命老区,经济基础薄弱,自我发展能力较差,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乡村(特别是村级)基本无收入本源,由于我县财力有限,请求上级财政部门给予一定扶贫专项资金,特别是加大“造福”工程、道路、通水基础设 8 施建设的投入,建议省上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解决自然村公路硬化、安全饮用水等问题。同时,建议由省上向中央提出方案要求我省苏区县市参照中西部地区财税政策执行,以增强企业吸引力。

(六)加大对库区移民重点县的扶持力度。我县现有3个大中型水库,移民1.5万人,分布在9个乡镇、95个行政村点躲面广,基础设施薄弱,增收项目缺乏,移民生产生活还很困难。虽然近些年通过实施库区移民扶持政策,移民生活有改善,但离新农村建设目标差距还很大。建议加大对我县库区移民扶持力度,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生产。

五、我县目前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一)特色产业亟待扶持。近年来,县政府出台了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若干意见,每年安排资金对雷公藤、金湖渔业、食用菌、竹业、锥藤、茶叶、畜禽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进行扶优培强,省级也对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扶持,但因地方财力贫乏,支持能力有限,我县农业产业发展还存在许多困难,请求省级给予资金扶持。

1、雷公藤产业化项目。我县是雷公藤药材主要产地,经检测,**雷公藤总生物碱含量达1.15%,是其它省县的2—3倍;雷公藤内酯醇含量0.011%,也是其它省县的2—3倍。我县雷公藤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雷公藤家种驯化、人工种植与经营管理技术已基本成熟,现已建立280亩雷公藤苗圃,年产苗600万株,已建立基地4.2万亩。我县已把发展雷公藤产业作为我县今后农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来抓。相继成立福建省杉阳雷公藤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雷公藤生物制药厂,**雷公藤产业化项目2005年被省政府列为预备重点项目、三明市政府在 9 建重点项目。该项目实施后,可带动10000余户种植户人均年增收300元以上。

2、生态茶叶建设项目。我县茶产业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竞争优势强。为充分发挥我县土地、气候等发展茶产业的自然资源优势,带动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扶持茶叶发展的实施意见》、《**县茶产业发展规划》。生产的甘露桂、状元红先后获得三明市优质茶、福建省名茶等荣誉称号,湖上岩茶获得有机食品认证。2008年我县拟投资300万元,扶持大金湖茶叶有限公司发展生产,预计2008年-2009年生产茶叶可达440吨,实现产值1100万元,可带动6000户农户年增收300元。

3、金湖渔业开发项目。金湖属山谷型水库,水域面积5.4万亩,可养鱼面积3.88万亩,是我省重要的淡水渔业生产基地。我县自90年在金湖成功移植太湖新银鱼后,成为我省银鱼生产基地。近年来在省市的支持下,金湖渔业已初具规模,获得有机产品产地认证。但由于投入不足,渔业加工环节较薄弱,尚不能形成旅游品牌产品对外推介。2008年计划投资200万元扩建三剑峰有限责任公司规模,促进渔业加工企业的发展。

4、竹业开发项目。我县是全省毛竹丰产示范县之一,全县竹林面积38.96万亩,投产竹林23.6万亩,毛竹立竹量4836万根,年产毛竹蒿竹70余万根,生产清水笋罐头1.3万吨,笋干3550吨,2004年实现竹业总产值1.5亿元,2003年4月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评为“中国竹笋之乡”。我县计划“十一五”期间,实现竹山亩产值年递增30元,至2008年平均亩产值达400元,建设“两高一优”丰产竹林基地10万亩。

(二)松材线虫病防治请求资金补助。目前我县松树仍不断枯死,清理松树枯死木的工作也还在继续,根据**县松材线虫病除治与监控方案要求,2008年需除治性间伐2044亩,需投入大量资金。鉴于松材线虫病的高度传染性、危险性和除治时间的紧迫性,若不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疫情将进一步扩散蔓延,这将对我县的松林资源、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并严重威胁到我县旅游资源的安全,特恳请省级给予补助松材线虫病除治与监控资金。

(三)水资源保护需要省级给予扶持。为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给下游人民和省会城市输送高质量的水源,为提升**旅游城品味,拓展古城旅游开发,促进我县旅游快速良性发展,我县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高度重视城区和景区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目前正在新建城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建设污水收集和输送管网21.04公里,总投资4300万元。由于我县是中央21个苏区县之一,地处偏远山区,经济总量小,财力不足,恳请省厅给予专项项资金补助。

第二篇:如何建立和完善公司商业秘密保护体系

如何建立和完善公司商业秘密保护体系

随着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作为竞争手段之一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也在加强,国家更是提出了要加快建设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在人们的观念中,一提到知识产权就仅将眼光局限于专利、商标、版权等这些传统的法律概念上,往往忽视了商业秘密也是在知识产权范畴之内的、它也可以得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做好商业秘密保护的潜在价值可能会远胜过专利商标保护的价值。也正因为如此,商业秘密常常成为不法之人猎取的目标,成为被侵害的对象。而有的企业因在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方面无所作为或保护不当,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因此,如何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就成为企业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该如何构建企业的商业秘密保护体系。

一、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随着科研技改的稳步推进、科研管理工作的逐步完善和产品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强,企业的保密管理工作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1、建立健全了保密管理机构,员工的保密意识整体加强(1)完善了保密工作组织领导机构。根据企业领导班子的调整情况及时对保密委员会进行调整,确保了工作的延续性。各生产和管理单位建立健全了保密工作管理机构,确定了主要负责人,落实了各项保密责任。各单位均指定了兼职保密工作联络员,确保了各/ 19

项具体工作的落实和保密开展工作情况的及时反馈,形成了保密管理的工作网络。(2)加强了对具体工作的督察和指导。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层经常过问、检查、督促保密工作开展情况,经常到保密办公室和各基层单位指导工作,认真听取保密工作汇报,切实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基础设施配置、组织机构设置和保密工作管理经费等提供必要的支持,由于领导层的高度重视,有力领导,保密工作较好地做到了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3)全体员工的保密意识不断加强。企业开始生产军工产品,保密管理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深入开展了保密教育培训和宣传工作,员工的保密意识得到了增强,对保密工作起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2、技术秘密管理得到改进和加强。对技术秘密根据分级管理原则实施管理。针对调离、离职、退职技术人员制定了《技术保密协议》、《技术资料交接证明》,并严格执行。在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指导思想下,针对技术秘密的特点和实际工作需要,颁布实施了《技术秘密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了技术秘密保护。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商业秘密保护范围没有明确的认识。企业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局限于技术信息类的商业秘密,忽视了对经营信息类的商业秘密的保护。对于经营信息类的商业秘密,由于没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和认识的不足,导致对此类秘密疏于管理。与之相对应的是在人员上对技术开发人员有保密要求,对非技术开发人员却放任/ 19

自流。

2、对商业秘密载体和区域缺乏系统有效的保护。具体表现在:(1)除技术秘密外,所有可列为商业秘密的经营类信息和相关载体均没有采取保密措施;(2)对接触重要商业信息的人员没有进行界定,没有有效的约束和行为规范措施;(3)涉及企业重要商业秘密的区域没有有效的保护措施。

3、保密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目前,企业保密培训和教育的重心偏重于对国家秘密的保护,对商业秘密相关知识的培训缺失,故而许多员工对什么是商业秘密并不了解,以至对泄露商业秘密的行为没有正确的认识,也没有自觉保护的意识。

4、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仍需加强。

5、有员工认为企业明知有泄露商业秘密的行为而没有采取有效的制裁措施或措施不力。

三、由于以上问题带来的后果

1、企业到处是秘密,最终却是什么都成不了商业秘密;

2、由于秘密区域不明,使得保护措施不得力,不能做到有的放矢;

3、侵权纠纷发生后,在诉讼阶段导致举证不能;

4、由于举证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导致侵权人逃脱权利人的指控;

5、由于对商业秘密没有给予明确的保护,处于不利的地位,难于获得法律上的明确支持。/ 19

四、公司商业秘密泄露的途径

1、接受外来人员采访、参观、考察、实习中疏忽大意;

2、涉密资料保管不善,不注重废旧秘密载体的管理;

3、内部人员受利益驱使出卖情报或“跳槽”、下海带走商业秘密;

4、对业务交往或经济合作对象缺乏防范;

5、公关宣传、学习交流或所属知密人员向大众媒体投稿把关不严;

6、个别工作人员,违背企业意愿,擅自将自己在业务工作中了解到的商业秘密泄露给外界。

五、建议列入商业秘密范畴的管理内容

1、技术类信息,是指符合商业秘密定义的非专利技术信息。其范围主要包括:技术设计、技术样品、技术发明、新工艺、技术诀窍、新技术前景预测、替代技术的预测、质量控制、应用试验、工艺流程、工业配方、化学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计算机程序等。

2、经营类信息,是指符合商业秘密定义的有关经营管理方面的方法、经验和策略信息。主要包括:发展规划、竞新产品的市场占有情况、开拓新市场的计划措施,营销策略、渠道,客户关系及生产成本、利润、调价方案、对外谈判意图及标底、财务状况、投融资计划、标书标底、谈判方案、财产担保及涉讼纠纷等。/ 19

六、建议采取的措施

1、进一步明确保密委员会的职责分工,按业务归口实行“条块”管理,使有关部门负责人不仅管理好业务工作,还要管好相关的保密工作,克服业务工作和保密工作“两张皮”的脱节现象。可以明确提出把规划、财务、营销、科技、涉外、宣传报道、计算机信息系统等各方面的保密任务划归到相关部门归口管理,由保密办公室统筹安排。

2、及时明确商业秘密的范围,并划分等级。具体包括四个环节:(1)确定商业秘密的具体范围。根据实际情况,准确地、具体地把本企业的商业秘密划定。(2)对各项商业秘密划分等级,使商业秘密能够有重点地加以保护,确保安全。(3)明确各项商业秘密的保密期限。(4)对商业秘密事项做好标志工作,以便一目了然知道是哪一级秘密、保密期限多长,有利于管理和使用。非书面形式的密件,应在密件包装上进行标志。

3、严格控制接触范围企业保密的的基本原则,就是把商业秘密知悉范围控制在不影响科研、生产和经营正常运行的最低限度。要把目标放在有效控制商业秘密的接触范围上,把重点放在知悉范围内人员的管理上。可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分区域,就是在明确商业秘密的秘密区域后,有意识地将秘密区域细化,安排不同的人员开发、操作、管理该商业秘密的不同部分,使得企业中尽可能少的员工掌握该商业秘密的整体部分。(2)分层次,就是对于不同级别的员工,他能掌握的商业秘密等级应该有所不/ 19

同,附加在其身上的保密义务也应有所区别,这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需要。(3)分范围、分部门,是指依据商业秘密的分类,对于涉及技术信息类秘密的人员,由于技术类信息的价值性在一般情况下时效都比较长,应有相应的较长时期的保密义务、甚至应该在该技术人员离开单位后的一段长时间内禁止其从事相竞争的工作(竞业禁止);而经营类商业秘密通常情况下短时间内是稳定的,长期来看却常常处于变动之中,那么对于接触此类秘密的人员,其保密义务与技术人员又有不同。

4、加强重点部位的监控与管理。(1)重点部门或部位的明确确定是保密监控和管理的前提。可根据商业秘密信息产生、使用和保管的实际,把最集中、最核心的部门或者部位确定下来,在企业内部通报,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做到心中有数。这些部门和部位大致可为产品技术开发研究部门;商业秘密信息集中处理部位,如计算机中心和数据库等;商业秘密集中存放部位,如企业策划部门、财务部门等;商业秘密信息显现的生产部位等。(2)商业秘密的重点部位也应有必要的监控措施。如:重点部位“红线区”管制,电子监控报警,人员身份识别系统,人员进出特别许可证批准制度,进出特许身份牌标识,对外接待禁止参观区域和禁止行为标识明示,进出携带物品的禁止目录或检查措施,涉密人员离开工作地点前清理工作台和计算机桌面的清桌制度等。

5、健全保守商业秘密的制度。可参照国家保密部门已经颁布的一系列保守国家秘密的制度,结合商业秘密的不同特点,针/ 19

对各种可能的泄密途径,制订出包括公文管理、接待联络、宣传报道、废旧载体管理、人才流动、技术交流、论文发表、申请专利、通信、办公自动化等在内的一整套有关商业秘密保护的制度。与此同时,要将商业秘密的管理纳入企业内部的考核体系,保证各项保密制度在全体员工中得到认真的执行。

6、积极推行合同制度保护方法。(1)合作开发合同,是指当事人各方就技术秘密共同开发所订立的合同。合同开发完成的技术秘密,除合同另有约定的以外,应归合作开发各方共有,因此,共有各方均有保守技术秘密的义务。(2)委托开发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委托另一方进行技术秘密的研究开发所订立的合同。委托开发所完成的技术秘密,除合同另有约定的以外,技术秘密归研究开发人,即受托人所有。因此,建议在合同中约定开发完成的技术秘密归归托方所有,受托人负保密义务。(3)技术秘密转让合同,是指技术秘密成果的权利人或者其授权的人作为让与人将技术秘密提供给受让人,明确相互之间技术秘密成果使用权、转让权,受让人支付价款或者使用费所订立的合同。不论签订何种方式的许可方式,许可方与被许可方均要签订保密合同,或者是在许可合同中明确约定保密条款。(4)商务咨询及服务合同,企业在经营中遇到专门问题,可能求助于专业的咨询服务机构,如产品设计、生产、经营策略、企业形象设计、财务制度的建立及法律事务、资产评估等。上述机构在从事咨询及服务的过程中可能知悉企业的商业秘密,也有可能同时为竞争企业提供咨/ 19

询和服务,所以非常有必要签订保密合同,或者在咨询合同或者服务合同中约定明确的保密条款。(5)涉及商业秘密的委托加工合同,涉及商业秘密的营销合作合同,涉及商业秘密设备的使用合同等;(6)员工保密协议与竞业禁止协议。签订保密协议是保护商业秘密的一个重要方法。对此法律有明确规定,《劳动法》第22条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在国家科委《关于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技术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见》第6条还明文规定:“拒不签订保密协议的,单位有权不调入,或者不予聘用。”这些为单位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提供了依据。

7、开展全员培训,提高广大员工保密意识和保守商业秘密的能力。要编写出系统的教材,开展全员培训。通过培训,让员工明白,商业秘密的保护工作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存亡,与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使他们了解国内外经济科技领域保密与窃密斗争的严峻形势,知晓本企业商业秘密的具体范围以及相关的制度,了解商业秘密的泄露途径和常用的窃密手段,从而增强做好保密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统一广大员工的思想认识,取得他们的积极配合和支持,真正使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全员的自觉行动上。

8、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把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到实处。(1)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的规定,对涉及商业秘密的各项活动进行审查把关,保证每一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 19

(2)保密管理部门应与法律、信息、技术、财务、人事和市场等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经常就商业秘密保护问题进行交流、磋商,发现新的情况要认真加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定期不定期地研究、及时解决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的重大问题。(3)经常组织保密检查,消除泄密隐患,堵塞泄密漏洞。(4)建立泄密事件反馈信息通道,奖励提供有价值信息的人员。/ 19

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构建商业秘密保护长效机制之我见

本文依据《中央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暂行规定》,结合国防科技工业安全保密管理的相关规定和管理工作经验实际,探讨提出加强商业秘密保护,创建商业秘密保护长效机制的初步想法,以依法、规范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切实保障企业自身利益不受侵害,建立起商业秘密保护的长效机制,确保企业的商业秘密安全。关键词:商业秘密保护;保密工作;长效机制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使用、私自转让企业商业秘密,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日益泛滥,有些企业因此而失去竞争优势,面临停产、歇业。更有甚者,有些企业因此而破产倒闭。力拓间谍案为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再一次敲响了警钟。如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商业秘密保护管理体系,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提升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保证企业科研开发和生产经营各项工作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保障企业商业秘密安全尤其显得重要和紧迫。随着企业保密意识的逐步加强,企业对商业秘密保护工作也开始重视,很多企业结合实际制定相关实施办法或工作细则,逐步构建起商业秘密保护的一些综合措施。很多企业也制定了一些商业秘密保护管理的基本制度,基本上做到了有章可循;同时,也建立了保密管理组织机构,有专人抓保密工作;有些企业特别重视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的,对商/ 19

业秘密采取了较为严格的保密措施和手段。不过,通过一些实际调研后发现,在商业秘密保护工作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主要问题在于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商业秘密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国家还没有一套比较全面的商业秘密保护管理体系、企业及广大干部员工的保密意识还比较淡漠,保密业务技能水平还不高等,均制约了企业保密工作的正常开展及效果。为进一步搞好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结合日常工作实际,特别是借鉴近年来军工保密管理工作的经验及一些好的做法,对企业如何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构建起商业秘密保护长效机制,谈谈看法。

一、坚持“积极防范、突出重点,既确保商业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业务工作谁主管,保密工作谁负责”的实施原则是企业开展好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的前提。

1、“积极防范”,是指企业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这是由保密工作的本质特征所决定了的,把工作重点放在预防上,做到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的减少失、泄密事件的发生。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采取人防、物防和技防“三结合”的保密工作综合防范体系,提高防范、发现和处置等基本能力。

2、“突出重点”,是指企业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工作,要从关系企业权利,保障企业根本利益和最容易发生问题的关键环节及薄弱环节入手,在全方位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管理,实施综合防范的同时,/ 19

重点要关注和保障的方面。企业商业秘密一般都涉及面广、数量大等特点,应当根据保密管理对象涉密程度不同,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合理分配保密资源,对核心商业秘密作为重点加以保护。同时对保密管理的重点环节如涉密人员管理、涉密载体管理、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计算机和信息系统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管理等又要作为日常保密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采取更严格的保密管理措施。

3、“既确保商业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展商业秘密保护的同时,要充分遵循信息化条件下信息资源利用和管理的客观规律,建立科学有效的保密管理制度,促进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在确保商业秘密安全的同时,在企业内部要做到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方便信息的合理交流,这也是调动企业各部门、人员积极支持、参与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4、“业务工作谁主管,保密工作谁负责”,这也是在开展保密工作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保密工作不是孤立存在的,离开业务工作只谈保密工作,保密工作没有基础;离开保密工作只谈业务工作,业务工作没有安全保密保障。保密工作是业务工作的组成部分,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必须抓好保密工作,做到业务工作与保密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同奖惩”,确保做到“业务工作做到哪里,保密工作就管到哪里”,让保密工作贯穿业务工作始终。

二、保密责任制落实是做好保密工作的关键。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工作应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一般实行企业法定/ 19

代表人负责制。具体到企业,应建立保密责任体系,明确各级领导、部门及个人的保密责任,支撑整个企业的保密责任落实。

1、企业法人或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保密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1)保证国家有关保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 2)保证《中央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暂行办法》及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各项规章制度在本单位的实施,及时解决保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监督检查领导责任制的落实; 3)为保密工作提供人力、财力、物力等条件保障。

2、分管保密工作负责人对本单位保密工作负具体领导责任。1)及时研究和部署保密工作;

2)对保密工作落实情况组织监督检查; 3)为保密工作机构履行职责提供保障。

3、其他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的保密工作负领导责任。1)对分管工作中的保密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 2)对分管工作中的保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为分管工作中的保密工作开展提供保障。

4、涉密部门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对本部门或本项目的保密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1)掌握本部门或本项目的保密工作情况; 2)采取具体措施组织落实单位保密工作部署; 3)对保密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涉密人员对本职岗位的保密工作负直接责任。1)熟悉本职岗位的保密要求;2)按规定履行保密工作职责。

三、保密工作机构是开展保密工作的基本保障。企业应建立保密委员会,作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的工作机构,负责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落实上级保密机构、部门的工作要/ 19

求,研究决定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的相关事项。企业保密委员会应下设专门保密办公室作为本企业保密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依法组织开展商业秘密保护教育培训、保密检查、保密技术防护和泄密事件查处等工作。保密办公室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配置与工作相适应的专、兼职保密工作人员,负责商业秘密保护的管理。企业各涉密部门也应同时成立本部门的保密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实现企业由上至下的保密组织机构网络化。对各级组织机构成员,特别是专兼职保密工作人员,要通过自学、业务培训、工作研讨、实战演练、内部培训、送外培训等不断提升理论知识水平和业务工作技能,逐步推行从业资格证管理,实行持证上岗,实现队伍建设专业化;同时,构建企业专兼职商业秘密管理人员职业生涯的成长通道,为企业开展商业秘密保护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保障。

四、完善的保密规章制度是做好保密工作的基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保密制度,尽量的健全、规范,具有可操作性。保密制度可包括基本制度、二级制度和专项制度。基本制度是企业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规定制定的日常保密管理总的工作规范,应包括:保密教育;涉密人员管理;定密管理;涉密载体管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管理;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管理;宣传报道管理;涉密会议管理;协作配套管理;涉外活动管理;保密监督与检查;泄密事件的报告与查处;责任考核与奖/ 19

惩管理等基本内容。企业各涉密部门也要根据工作需要,依据基本制度,结合业务工作实际,制定二级制度,明确具体的保密管理措施,按照业务工作流程,明确保密要求和保密责任,做到简明扼要、易记易懂易操作。保密的专项制度是针对企业在重大涉密工程项目或外场试验等制定的专门保密管理措施。企业应加强重点工程、重要谈判、重大项目的商业秘密保护,建立起保密工作先期介入机制。保密管理制度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不断完善,建立起适合于自身实际的完整的商业秘密保护管理体系,实现规章制度规范化建设目标。

五、保密监督管理是落实保密制度的主要手段。保密责任制落实到位了吗?各项保密制度的执行情况如何?在具体的业务工作中,保密规章制度与业务工作的适宜性怎样?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靠保密监督检查来落实,形成发现问题、制定措施解决问题、监督问题整改落实、建立长效机制的良性保密管理机制。保密监督管理要实现“监督检查和教育培训经常化、考核科学化、指导前瞻化、技术防范现代化”的目标,同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企业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管理工作信息化目标,最终形成靠管理做事、制度管理人的良好保密工作局面,构建起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长效机制,确保企业商业秘密的长久安全。

1、监督检查和教育培训经常化。保密检查是监督保密工作落实情况的重要手段。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决定保密检查频次。可以结合各时期保密管理的实际情况,针对保密管理中的重要事项及薄/ 19

弱环节,组织开展月度的专项检查工作,及时解决处理安全保密隐患;每个季度开展对企业各部门负责人商业秘密保护履职情况、各部门日常保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每半年组织一次比较全面的监督检查,确保保密管理体系运行有效,确保公司涉密事项安全;每末,组织全面的、系统的综合大检查,确保保密管理体系运行有效,寻求改进机会,持续推动企业保密工作健全完善,确保不出现失泄密事件。对各级领导干部及相关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应纳入日常的教育培训计划之中,通过企业层面组织统一的培训、企业各部门组织的学习及车间、科室组织的会议教育甚至将商业秘密保护相关工作纳入班组建设的基本内容,做到保密工作时时讲、处处讲,真正让保密意识深入到企业各部门、员工的脑中,保密工作融入到企业各部门、员工的日常工作之中。

2、考核科学化责任考核与奖惩是落实保密责任和建立保密工作制约激励机制的重要保障。强化各项保密管理责任和制度落实情况的考核,奖励和表彰在商业秘密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追究和惩罚在保密工作中失职、渎职、给企业利益造成重大隐患和损失的违法违规行为,根据国家《中央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暂行规定》、《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商业秘密奖惩考核实施细则,切实加强企业内部加强保商业秘密的责任考核与奖惩制度,切实落实保密责任。根据企业保密组织机构和各级各类人员保密职责,保密委员会、各部门或项目负责人、/ 19

人力资源部和干部管理部门、保密管理部门等分别按照自己的职能职责及企业的规章制度要求,切实履行监督、检查、考核职能,确保企业各项管理制度能得到有效的运行。

3、指导前瞻化各职能部门,特别是企业保密管理部门,要结合本企业及各部门的实际情况,结合国际国内先进的商业秘密保护理念、经验及方式方法,在加强深入学习研究的同时,把适合企业保密管理需要的理念、经验、方法等及时引入到企业商业秘密保护之中来,提高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4、技术防范现代化虽然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工作不能完全依赖于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软件等工具,但采取相应的技术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商业秘密保护防范工作对技术防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防、物防在传统的防范工作中还能起到一定作用的同时,要根据形式发展变化的需求,及时提高技术防范能力,实现技术防范的现代化目标。

六、保密条件保障是开展保密工作的必要条件。管理就必须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日常的保密教育培训、工作调研、咨询、宣传、表彰奖励等离不开经费的支持,保密防护设施的建设和设备的配备、技术检查工具购置等也需要资金作保障。企业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工作,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为保障日常保密管理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企业要为保密工作提供基本的资金的保障。

七、保密氛围营造及保密文化建设,让保密思想深入人心,/ 19

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

1、丰富保密教育培训方式,提高干部员工保密意识和保密业务技能水平。将保密管理知识纳入企业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提高领导干部对保密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提高企业高管人员的保密管理知识及保密意识,促进高管人员对保密工作的重视,督促高管人员保密工作的履职;同时,广泛开展商业秘密保护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增强相关人员商业秘密保护意识,提升履行本岗位保密职责的能力。

2、加强多媒体全方位宣传报道。企业可充分利用有线电视、广播、企业报、宣传橱窗、学习宣传挂图展、黑板报、手机报、OA办公自动化系统等宣传平台不拘形式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和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活动开展情况,积极表扬、推广各部门在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活动中的好人好事和好作法、好经验。

3、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保密管理活动。组织开展如保密专题征文活动、保密警语征集活动,学习心得交流会、保密知识电视抢答赛等活动,多角度全方位加强商业秘密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的学习,营造浓厚的商业秘密保护文化氛围。

八、结语随着企业对商业秘密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未来的商业秘密保护措施将会越来越完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中央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工作实行“企业负责”的方针,如果没有企业自身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单靠技术防范措施是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的。所以,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努力实现“组织机构网络化、队伍建设专业化、规章制度规范化、监督检查和宣传/ 19

教育经常化、考核科学化、指导前瞻化、技术防范现代化、管理工作信息化”目标,打造坚实可靠的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的“系统工程”,构建保密工作长效机制,切实维护企业秘密安全、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到非法的侵害,保证企业的利益得到有力、有效的保障。/ 19

第三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建立环境优美的农业生态安全体系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建立环境优美的农业生态安全体系

旌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张志庆

【摘要】农业环境保护工作,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县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情况虽然不是十分严重,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环保措施,构建和谐农业生态,这也应该成为旌德现代化发展中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关键词】农业 产地环境 污染危害 防治对策

要真正体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清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旌德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优化自然资源的配置,形成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提升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只有保护好农业自然生态环境,才能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效益农业和现代农业并举,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1.农业环境保护污染现状

1.1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环境污染严重

1.1.1种植业污染情况

1、化肥。施用量大,使用方法不当。据调查,我县年均使用化肥量平均 50kg/亩,远远高 于全国平均 26 kg/亩,85%以上采取撒施,造成土地板结,肥料利用率低,肥料养分易流失,地表水、地下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

2、农药。我县每年使用各种农药实物 97吨左右,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杀虫剂占70%。但施药器械和方法落后,大部分药液洒落于土壤表面,造成土壤中农药残留;农药瓶、袋乱丢乱弃现象严重。所以70%~80%的农药都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污染环境和地下水。

3、秸秆。每年各种作物秸秆露天焚烧或直接抛弃约占总量的60%。这些秸秆被随意焚烧,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4、传统灌溉方式。这种方式加重了对流域水体的污染。多数采取漫灌或串灌,导致污染面积扩大,水体污染加重。

5、农用地膜污染严重。据统计,该县2011年全县农膜使用总量达91吨,农膜被残留,地膜长期被氧化、分解出的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着空气、水和土壤。

1.1.2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

在畜禽养殖业 中一是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低, 无害化处理不足20%.二是畜禽粪便流失量大。家庭或散养户未经处理的粪便露天收集堆放,经日晒雨淋,流失率约为20%。畜禽养殖产生的废水也基本未作无害化处理,造成环境和水体污染。

1.1.3水产养殖业污染情况

全县水产养殖15000多亩,没有循环用水的方式;水产养殖使用的药物、饲料、肥料等直接排向农田和河流。由于不合理的捕捞方法造成我县野生水产品产量及物种逐年减少。

1.2农村生活中产生的环境污染不容忽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农村环境所承受的污染压力也空前加大。农村生活、城镇生活所产生的污染对农村环境形成了新的挑战。

1.2.1城镇生活污染迅猛发展

农民工进城增多,农村劳动力紧缺,城镇粪便垃圾已经难于及时清运。许多粪便垃圾未经认真处理就直接排了出去,以至于我县城中的徽水河、白沙河就明显地被污染,有时达到了劣类水质,人畜不能饮用,而且没有污水处理厂,水体普遍富营养化,导致水生植物旺盛生长,鱼虾类锐减,日益增长的生活污染可能导致人、畜、禽疾病的扩散流行。日前,桶装水市场的逐步繁荣,实际是人民生活的不幸,也是地方经济的悲哀。

1.2.2家电污染正迅速蔓延

过时的、淘汰的家电正在农村普及,但电视机、电脑设备、旧手机、各类电池、各种小家电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成份复杂的多种化合物,用后无人回收,只好任其散落到耕地和水源中。而这些家电的污染性极强,仅一个五号或钮扣小电池腐烂扩散就可污染一平方米土地,或污染数十立方米水源。

1.2.3生活中的白色污染明显增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袋装食品更多地进入了千家万户,而这些食品袋往往只是被随意丢弃,四散飘零在山林、农田、水体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1.3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不断增多

我县是一个落后的山区农业县,在工业化的大潮中,为了发展经济,增强财政实力,改变被边缘化的局面,县积极主动出击,承接长江三角产业转移,引进工业企业落户。在招商引资的工作下,各乡镇纷纷建立工业园区,筑巢引凤,此举确实对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由于在引进过程中,“病急乱投医”的现象严重,一些高污染的企业被不合时宜地引进来,这些工厂工作环境恶劣且缺少防护措施,严重损害职工身体健康,更导致了农村环境污染加重。

2.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的原因

现在的农村已经不是远离环境污染的世外桃源,就我县来说,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

2.1环保意识不强,是导致农业环境污染的根本原因

受传统观念影响,农民的环境意识不强。温饱即足,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农民的环境意识和维权意识普遍不高,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即使认识到环境的危害性,也不知自己拥有何种权利、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深处,普遍认为只有工业才会产生环境污染,因之对农业环境染污问题的认识产生偏差。

2.1.1对农药的使用在认识上的误区明显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确实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农民大量使用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大量高毒农药的使用,导致的后果是,虫害天敌锐减,过剩农药流入自然环境,农产品中残留农药超标,严重影响人类安全。

2.1.2对化肥的过分依赖

在农业生产中,化肥的使用确实对农作物增产产生过重大作用,但大多数农民对平衡施肥知之甚少, 不能根据作物生长规律、土壤养分状况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只是一味单纯地加大剂量盲目施肥, 结果造成化肥利用率不高。过分的使用化肥,让人们丢掉了过去使用农家肥的传统,其直接的后果就是使土地严重酸化、板结,土地自身肥力不断下降。

2.1.3对环境污染危害性认识的不足

环境污染的危害,在没有危及自身利益或自身安全前,很多人都没有将此当回事,普遍

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明哲保身处世哲学,对污染事件听之任之,不加关注。由于认识的不足,关注得不够,农村环境污染现象时有发生。

2.2体制机制不健全,是导致农业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当前造成农业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发生,很大程度上是体制机制不健全引起的。

2.2.1农业环境产权的失灵

在现实条件下,资源与环境问题大多不是市场缺陷造成的,而是产权界定不清的结果。由于缺乏排他性的产权安排,所有相关的人都有监督的责任,但监督的成本往往独自承担,监督的效果却由大家共享,导致“搭便车”行为。

目前,我国的农业环境产权失灵十分普遍,一是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农业环境的范围不易确定,其产权边界也难以确定或确定成本较高;二是目前农业环境产权还没有从农村土地使用权中独立出来,仍然依附于农村土地使用权,因此造成农业环境产权的所有者过多而难以确定单个农业生产者的权利;三是产权的明确性和排他性要求对侵权行为能够进行惩罚和赔偿,然而农业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与赔偿往往是非等价的。

2.2.2环境保护经费保障体制的不足

农业环境保护是一种为社会提供集体利益的公共物品或劳务,这种物品或劳务一旦被生产出来,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被排除在享受它带来的利益之外。而纯粹的个人主义机制使得农业生产经营者不会主动为它付费,这就造成了农业环境保护这种公共物品的生产严重不足,有时甚至会出现供给为零的局面。因此,在农业环境保护经费保障机制上,政府理所应当地成为主体。而这种保障,既与政府的环保意识有关,更与政府的财政实力有关。由于经济实力的不足,导致财政实力的不足,是一种典型的“吃饭”财政。这样的一种现实条件,严重制约了财政对环保工作的经费投入。有限的污染防治经费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的环境污染却向农村扩散, 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的资金。

2.2.3政策法规和机构标准不健全,管理力量薄弱

现行有限的农村环境污染控制政策,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民的需求和参与。有关农村生态环境的立法缺位,对于农村养殖业污染、塑料薄膜污染、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农村噪声污染、农村生活和农业污水污染、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基本是空白。虽然许多乡镇也建立了环保机构,设立分管领导,但是多属空架子,监管机构和人员不足,没有明确的职权和相应监测设备,基本没有履行环保职责。

此外,农业环境执法队伍建设还很薄弱,执法力度有待加强,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问题还相当突出。

3.加强农业环境保护的对策

3.1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体系建设

3.1.1加快农业环境保护法规的建设步伐。

虽然我国《环境保护法》、《农业法》等法律、法规对农业环境保护做了某些原则性的规定,但由于对农业环境保护工作规定不系统、不具体、针对性不强,在实行工作中难以有效实施。因此,尽快制定较为完整、具体、针对性强的农业环境保护法规,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建立起切实可行的保护制度并以国家强制力作保证,才能逐渐消除污染,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

3.1.2加强农业产地环境管理执法。

首先要加强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的能力建设,配备必要的装备,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其次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第三做好法制宣传

和执法检查,不断增强群众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形成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和监督管理机制。

3.1.3加强农业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

我国已经制定和颁布了一些环境标准,包括农业环境质量和污染排放标准,主要有《渔业水质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等。对于现有的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保护农业环境需要的标准,应当及时进行修订。同时,还要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一些新的标准,如《农田大气质量标准》、《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等。此外,还应根据各地农业环境特点制定地方环境标准。

3.2农业污染及防治

3.2.1加强农业病虫害监测,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现代农业生产中,农用化学物质的投入对保证农业增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过量或不合理使用也会造成农业环境污染,影响着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减少农药污染的措施:①加强病虫监测预报,及时发布信息,指导农民防治和合理使用农药;②提倡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新技术;③科学合理用药,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④认真贯彻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按规定使用农药,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3.2.2科学使用化肥,增施有机农家肥

通过土壤普查和土壤养分监测,推广使用配方施肥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的流失和挥发。同时,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工程,采取堆腐还田、牲畜过腹还田、沼气发酵还田、食用菌生产等措施。在科学施肥的基础上注重水土保护,发展节水农业,不断改善土壤环境。

3.2.3积极推广和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技术

要因地制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为主攻方向,不断培育优势产品产业,通过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业生产过程等环节的管理,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控。全面推广普及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力度,建设成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示范基地县。

3.2.4 示范推广生态农业新技术,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在农村大力沼气生态建设,把“一池三改”技术落实到位,沼气建设与庭院经济开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彻底改善人居环境。

3.2.5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规范农业投入品市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及肥料、农药、饲料、兽药合理使用准则等相关法规,强化对农业投入类产品市场的监管,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农产品的危害。

3.3控制并消除工业污染,严格执行环保法,努力调整工业结构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一是对已有的规模小而污染重的企业应当痛下决心关闭。同时加强监督,对不使用治污设备,偷排污染物的企业要重罚,相关责任人要严肃查处。二是在招商引资中,要有选择地引进低污染企业或有治污防污能力的企业。三是要根据环境承受能力编制好经济发展计划,严防单个企业排放合格而整体污染的现象发生。在调整产业结构中,重点发展轻工业、深加工业、高科技企业。

3.4加速农村沼气池和生物肥料厂的建设,切实解决生活污染

城镇粪便是主要的污染源。因此,在沼气池的推广利用中,既要考虑到这是农村新能源开发的一个主要目标,更要想到这是治理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手段。条件许可的乡镇,可建

立大型沼气池,统一处理粪便,然后给农民补贴让其运去当肥料。这也是工业支援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具体化体现,这一措施比建污水处理厂投入小,运行经济、灵活、有效,更能满足小城镇环保的需要。同时也可节省大量化肥,减轻化肥供应的紧张感,减少国家的能源压力,也减少城镇生活废弃物对农业环境的威胁。

3.5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规模畜禽养殖场有机污染。

各级农业部门要采取措施,对规模畜禽养殖场加强管理。一是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对新建大型畜禽养殖场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执行“三同时”制度,使其尽可能远离饮用水源、河流。二是采用先进工艺,增设污染处理设施,对现有畜禽养殖场的粪便进行处理和综合利用。要大力推广畜禽粪便厌氧发酵和商品有机肥生产等成熟的技术,建立大中型能源环境示范工程。

3.6合理利用农业资源,资源利用与保护相结合首先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切忌掠夺式地使用耕地;其次在利用生物资源时应做到利用与繁殖相结合,旌德生物资源很多,可利用的野生动植物不计其数,在充分利用生物资源时,应尽可能地采取驯化,设立保护区等措施,以确保植物、动物的多样性和原始基因的多样化。第三要加大山溪、河流、山塘、库坝等水域的综合治理,确保本县山青水秀。第四在城镇、工业的发展中要把生态保护、农田保护作为规划范畴。要把环境保护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要充分利用好旌德生态好的优势,发展生态养殖,生态旅游业,达到生态利用与保护的统一。

二〇一二年六月五日

作者简介:

张志庆男安徽旌德人1957年10月出生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在旌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 邮编:242600 Email:jdzzq001@163.com

Protect agricultural zoology environment to build the beautiful environ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security system

Jingde Count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Zhang Zhiqing

[ Abstract ]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the issue involves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My county agricultur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is not serious, but there are also problems not to be ignored.Therefore, improving the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strengthens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agricultural zoology, this should also b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Jingde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in an important work.[ Key words ]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measures

参考文献

[1]邵文杰等.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治理迫在眉睫.光明日报,2000-06-13

[2]张彦涛;张旭东 黑龙江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调查分析《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 第06期

[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2001

[4]唐建初 燕惠民 傅源农业产地环境污染危害、原因及其防治对策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网

第四篇: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现状与对策建议论文

1我省现有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1.1绿箱政策的投入包括: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补贴,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改超设施项目等。②农业科技推广、培训等扶持政策。③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扶持政策。④农业生产、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结构调整补贴政策。⑤贫困地区补贴政策和农村自然灾害救济政策。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补贴政策。⑦农业生产者收入直接补贴政策。如对粮食生产者的直接补贴。

1.2黄箱政策的投入包括:①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补贴政策。如,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②农业市场风险的保护政策。如,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③粮油流通环节差价补贴政策等。我省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总量持续增长并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农业补贴的增长速度逐年加快。2014年全省农林水的财政支出达524.58亿元,比2013年的513.03亿元,净增11.55亿元,增幅2.3%。主要用于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五水共治”资金保障,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支持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和山区经济发展,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等。

2我省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作用

近几年来我省不断加大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力度,为实现浙江省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做出了贡献,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稳定我省的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做出了重大贡献。2014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44.59亿元,比上年增长0.25%。

2.1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

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产业结构逐步完善,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农产品产量稳步提高。粮食战略产业稳中略升,经济作物稳定增长,蔬菜面积稳中有升,花卉苗木面积增长,推进“四边三化”、“两美建设”等战略决策实施,加快推进创建森林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2.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近几年全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14年全省农用机械总动力达2420万kW,机耕地面积143.8万hm2,机播面积22.49万hm2,机收面积92万hm2,机耕、机播、机收率分别达到60%、10%和38%。

2.3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自从2004年实施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以来,农民收入增加明显加快。2004年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大关,达到6096元,比上年增长11.1%。2014年浙江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73元,比全国平均水平的高0.5倍,比上年增长10.8%,并连续30年居全国省(区)首位。

2.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

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大力培育,2014年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4.7万个,农业龙头企业达到765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7369个,家庭农场17955家。

2.5农产品品牌建设不断发展,科技应用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我省农产品注册商标达17000多个,其中著名商标近5000只,名牌产品600多只,“三品一标”产品总数7116个。种子种苗工程深入实施,一大批优良品种得到引进、繁育和推广,粮食、油菜、生猪、家禽优质良种率分别达98%、95%、100%和95%。农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全面展开,近80万农民参加了农业技术等培训,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6%。

2.6休闲观光新型农业业态快速发展

近来年,以休闲观光农业为主的新型农业业态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亮点。目前,全省现有休闲观光农业区(点)2390个,从业人员11.2万人,接待游客7921.6万人次,实现总产值160.04亿元,比上年增2.4%,占全省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6%。

3我省现有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2004年实行农业补贴政策为主的支持保护体系以来,我省不断地加大对农业支持和保护力度,对我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财政支农的投入水平偏低、力度不足、结构不合理、效能低下,农业补贴制度不健全、补贴金额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补贴品种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大、补贴手续有待进一步简化,农业保险、农村信贷发展严重滞后,农业支持保护资金分散难以形成支农合力等方面的问题。

3.1农业支持保护水平较低

近年来浙江省不断加大财政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力度,但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对农业支持总量还仍显不足。一是绝对量呈不断上升趋势,但财政支出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较小。2014年全省地方财政决算收入4121亿元、全省农林牧渔总产值2844.59亿元,农林水事务支出547.01亿元,支出占财政总收入的13.3%、占总产值的19.22%。也就是说我省农业支持保护总量约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20%左右,而按同口径计算,发达国家一般为30%~50%,美国和欧盟分别为50%和60%,日本更是高达70%以上,就是巴基斯坦、泰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在20%以上。因此,与发达国家的支持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这表示我省农业支持保护的水平偏低,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总量有待提高。二是政策措施还不完全。从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运用来看,在WTO规则允许的11种“绿箱”政策措施中,我省仅使用了8种,而像收入保险计划、农业生产者退休或转业补贴、农业资源储备补贴等多项农业补贴在现行的补贴体系中尚属空白。运用“黄箱”政策数量还很少。此外,政府用于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也低于城市,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平衡发展。

3.2农业支持保护结构不合理

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即“人头”经费多,建设性支出少;全社会普遍受益的投资多,农业直接受益的投资少;一般的生产性投入多,农业科研和农村社会发展投入少;直接投资多,贴息、直接收入补贴、补助等引导性投资少。还有支持保护重点不突出,一般以间接补贴为主,直接补贴很少,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补贴不协调,生产环节补贴支持种类多而数量少,产前、产后环节补贴支持不透明等[2]。

3.3农业补贴政策效能较低

近年来,一些政策措施的效果出现边际效应递减趋势,个别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改变了设计初衷,由过去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鼓励支持粮食生产,转变为单纯的农民收入支持措施,政策效能趋于弱化。3.4农业保险信贷发展严重滞后由于农业保险因其本身的一些特殊性,农业保险工作难度大、强度高,不可预见的费用多,以及农业损失中的道德风险难以分辨等多种原因,使保险业务的经营管理存在巨大的困难。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和农民的“无产者”身份,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和金融机构不敢贷款给农民,造成了农村金融供需的通道不畅、贷款难、贷款贵、风险高的局面。

4完善我省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对策建议

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是我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根据我省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并结合经济发展的未来需求,制定和实施既符合有关国际规则,又符合我省省情,且能对全省农业发展起到真正促进作用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4.1梳理现有政策

我省现有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政策有70多种,有些政策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作用基本没有,如良种补贴,每亩只补10至15元,我省由于人多少,有的农民只种植几分几厘,只有几元钱,根本调动不了生产积极性,建议取消或将资金整合到其它发挥作用的农业补贴种类中去。

4.2突出支持保护重点

农业支持保护必须突出重点。建议我省农业支持保护重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粮食生产、种业体系、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产业链服务、农业多功能性、农村金融农业保险以及环境友好型支农政策等方面。4.2.1加强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安全。随着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对粮食等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受到耕地刚性减少、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粮食增长幅度受到了较大的制约,供求状况极不平衡。因此,我省要不断加强对粮食生产的补贴力度,扩大种粮面积,提高单位产量,充实地方粮食储备,增加省级地方粮食储备规模。一是实施规模种粮补贴。按照“统筹整合、适度规模、政策连续、力度不减”的原则,将省级粮食生产种植环节各项补贴资金整合归并为规模种粮补贴资金,加大投入力度,集中资金扶持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二是支持发展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按照“散户补服务、培育多元化服务组织、提高组织化专业化”的原则,在规模种粮补贴资金中安排适量资金,对为散户提供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病虫害统防统治、代收代耕代烘等社会化服务,并达到一定服务面积的粮食生产服务组织,采用“以奖代补”等方式进行一定补助,大力培育多元化社会服务组织,提高服务水平和对散户的带动能力。4.2.2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加大节水灌溉、雨水集蓄、河渠整治的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农业节水水平,增强排涝和抗旱能力。继续加大对农村道路、通讯、电力、文化、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两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中低产田升级改造、新品种推广、节水等农业技术应用、新型农民培训等方面的资金补贴力度,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推动粮食稳定增产、粮农持续增收。4.2.3支持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不断增加对农业科研、技术推广资金投入的同时,要逐步完善投入体系,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增加民营农业科研机构、技术培训机构的投入补贴力度,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市场信息、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推广等服务,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4.2.4加大农产品营销服务补贴力度。农产品营销服务补贴属于“政府一般服务”,长期以来,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基本出发点是满足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数量需求与强化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供给能力,而在农产品营销服务方面的补贴仍然相对较少。建议加大产地市场建设的补贴力度,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补贴,整合农产品物流补贴,促进农产品冷链与供应链、物联网、互联网的协同发展。4.2.5健全农业保险保障机制,稳定农民的收入来源。发达的农业保险机制,能使当地农业在受灾后得到及时的赔偿,并能迅速恢复生产,从而稳定农民收入[3]。日本、美国的农业保险机构普遍实行国家对农业保险提供保费补贴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建议创新保险理念。平衡农业保险与政府救济的关系,逐渐把政府救灾资金安排转移到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上,通过农业保险将政府临时性的被动救灾救济行为,转化为一种制度化、规范化的主动性的灾害应对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现政府救灾职能的转变。创新保险品种。引进价格指数、气象指数等更多保险险种,提高保险覆盖面和保障程度。温州市是我省番茄主产区,时常遭遇低价、滞销等问题,建议温州市建立“番茄价格指数保险”。扩大保险范围。对“政府关切、社会关注、农民关心”的民生农产品进行保险,如猪肉、绿叶菜等品种,解决“贱伤农”和“贵伤民”的矛盾。创新担保方式,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有条件有地方,参照上海市办法,设立“小额贷款信用保证保险”,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解决贷款难问题。

4.3整合支农资金,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积极构建以产业支持政策、收入支持政策、市场调控政策、贸易促进政策和资源与生态保护政策的五大类政策组成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产业支持政策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公共服务政策、经济引导类政策等;收入支持政策主要包括直接补贴政策与间接补贴政策等;市场调控政策主要包括国内供给的调节政策、价格政策及进口调控政策;贸易促进政策主要包括促进服务政策和营销支持政策;资源与生态保护政策主要包括资源合理利用政策和生态保护政策。同时,也要积极下放权力、资金切块给县(市、区),让地方根据各地特色、设计多种因地制宜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达到财政资金效能最大化。

第五篇:区教育局建立完善民生资金监督管理机制调研情况的汇报

关于xx区教育局建立完善民生资金监督管理机制调研情况的汇报

为切实保障民生工程顺利实施,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根据xx财监[2012]6号要求,现就我局加强民生工程资金审计监督管理机制有关调研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区义务教育基本情况

1、资源布局。截止2011年,全区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56所,其中小学 zzz所,初中zz所,完全中学zz所,在校学生zzz人,高中在校生zz人。义务教育阶段教职工zz人,小学专任教师 zz人,初中专任教师zz人,高中专任教师zz5人。

2、经费保障

A、2009年,按省文件要求,上级补助公用经费资金共

元,其中中央财政分担zz%为

万元,省级财政分担zz%为 元,市、区级财政分担 元。中央和省安排校舍维修改造资金

万元,中央提供免费教科书资金

万元,补助特困生生活费资金 元,高中资助生资金 万元;

B、2010年,按省文件要求,上级补助公用经费资金共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分担zz%为

万元,省级财政分担zz%为

万元,市、区级财政分担

元。中央和省安排校舍维修改造资金

万元,中央提供免费教科书资金

元,补助特困生生活费资金bbbbb万元,高中资助生资金 元; C、2011年,按省文件要求,上级补助公用经费资金共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分担zz%为

元,省级财政分担zz%为00000元, 市、区级财政分担

元。中央和省安排校舍维修改造资金

万元,中央提供免费教科书资金

元,补助特困生生活费资金0000元,高中资助生资金 元。

目前,我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工作进展顺利,保障资金基本到位,省、市人民政府文件精神基本落实,中央各项惠民政策受到了广大农民和学生的普遍拥护与欢迎。

二、目前教育资金机制监督管理的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大力宣传引导。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动员会,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的意义、内容、方法和步骤进行广泛宣传和系统培训。同时还通过印发致全区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转发省教育厅统一印制的宣传画和宣传明白卡,向全社会进行广泛宣传,使党和政府的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改革的顺利实施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3、强化监督,严格资金管理。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的监督和管理,切实保证国家和省补助费用于中小学。规定公用经费开支范围仅限于教育教学和后勤活动等方面,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等,并要求中小学严格实行报帐制,充分发挥了国家资金效益。

4、落实政策,规范教育收费行为。认真落实政策,要求学校统一设置了收费公示栏,明确收费项目,严格收费标准。免费教科书和贫困学生补助严格实行“公示制”,实行财务公开和监督举报制度,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并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坚决制止乱收费行为的发生。

5、落实了危旧房改造措施,认真实施校舍建设工程。目前,争取省补助我区“危改”资金zzzz万元,区自筹资金zzzz万元。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拆除D级危房99幢50804平方米,维修好C级危房29幢31473平方米,新建工程51幢,面积31628平方米。各新建项目进展顺利,各项工程能按时按质完成省、市下达的危改任务,有效消除我区中小学校校舍安全隐患,全面改善我区办学条件。

6、改善了我区高中办学条件。A、全面铺开zzzz新校区建设。该项目总投资zzzz亿元,前期筹备阶段已投入zzz多万元,并于2010年12月初开始动工,目前,主体工程基本完成。B、加快现有高中扩建步伐,筹措资金zzz万元扩建zzz一中现校区,筹措资金550多万元扩建bb中学,筹措资金650多万元扩建cc中学,逐步满足区内高中学位的需求。

7、实施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争取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补助500万元,区自筹zzzzz万元,投入到xx镇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中。

三、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新机制改革正处于前期阶段,学校、教师和社会各界对新老政策更替有个适应过程,加之我区财政困难,以前学校运转主要依靠收费维持等因素影响,目前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1、改革思想障碍有待彻底打破。目前大部分教师甚至学校的管理层,对新机制改革政策缺乏全面认识,普遍认为新机制改革就是不准收费或减少收费,只看到眼前改革转型期的困难和问题,看不到新机制改革给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带来的难得机遇,对新机制改革心存异议,产生一定的思想障碍。

2、全区教育资源有待全面整合。我区农村学校经过近几年的布局调整,目前规模虽有所集中,但是农村只有几个班的村级教学点为数不少、乡村学校班级学生数普遍不达标、城镇学校班级学生数严重超编、部分合并学校人合事不合等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仍然客观存在,现有教育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

3、政府投入力度有待不断加大。新机制实施后,由于严格公用经费开支范围,严禁收取学杂费等费用,容易造成学校收支不平衡、从而使教师工作情绪低落和优秀教师外流,影响教育教学质量,也影响学校正常运转。

四、进一步完善新机制改革的意见与建议

我区教育改革所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虽是改革发展过程的正常现象,但直接关系到学校正常运转、教师队伍稳定、教育质量提升和全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建议采取以下措施,积极化解矛盾,有效清除障碍,稳步推进改革。

1、整合教育资源,加快布局调整。坚持既定工作思路,按照规划先行、稳步实施的原则,结合中小学D类危房改造工作,全面整合教育资源,加快推进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优化配置资源,进一步压缩分散教学点;镇区以创办优质学校为重点,扩大办学规模,进一步缓解优质学位的压力,大力推进全区农村义务教育与镇区义务教育、公办义务教育与民办义务教育、义务教育与其他教育协调均衡发展。

2、理顺教育经费管理渠道。近年来,教育经费收回区级财政管理,各中小教师工资由财政按照国家标准统一发放,加之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加大,区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虽然逐年有所增长,学校公用经费、校舍维修经费、贫困生生活补助费等经费的落实,建立了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教育经费的管理集中在区财政部门,有些资金直接下拨到各中小学,使教育行政部门不能直接管理和拨付教育经费,对教育经费的调度和使用难以掌握,给年报统计、教育经费巡查、汇报等一系列工作造成很大不便,建议教育经费由区教育行政部门调度、下拨教育经费,以有利于教育工作开展。

3、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学校运转。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组织有关部门科学核定、重新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编制;认真清理、统筹配置学校运转必不可少的保健医生、食堂炊事员、保安人员等临代人员,充分保障他们的工资待遇,切实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妥善解决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职工的社保和医 5 疗等费用,避免教师收入下降幅度过大,人才资源流失,教育教学质量滑坡。

下载县关于《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财政政策研究》调研汇报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县关于《建立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财政政策研究》调研汇报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