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砟轨道作业队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规章制度)

时间:2019-05-12 16:27: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无砟轨道作业队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规章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无砟轨道作业队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规章制度)》。

第一篇:无砟轨道作业队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规章制度)

目录 综合管理制度...................................................................................................................................8

1.1 无砟轨道作业队各部门及岗位职责...................................................................................8 1.1.1 无砟轨道作业队职责..............................................................................................................8 1.1.2 无砟轨道作业队队长职责......................................................................................................8 1.1.3 支部书记职责..........................................................................................................................9 1.1.4 总工程师职责........................................................................................................................10 1.1.5 办公室职责............................................................................................................................10 1.1.6 办公室主任职责....................................................................................................................11 1.1.7 办公室工作人员职责............................................................................................................12 1.1.8 工程部职责............................................................................................................................12 1.1.9 工程部部长职责....................................................................................................................13 1.1.10 工程部副部长岗位职责......................................................................................................13 1.1.11 工程师职责..........................................................................................................................14 1.1.12 资料员职责..........................................................................................................................14 1.1.13 生产部职责..........................................................................................................................15 1.1.14 生产部部长职责..................................................................................................................15 1.1.15 机物部职责..........................................................................................................................16 1.1.16 机物部部长职责..................................................................................................................16 1.1.17 安质部职责..........................................................................................................................17 1.1.18 安质部部长职责..................................................................................................................18 1.1.19 安全质量工程师职责..........................................................................................................19 1.1.20 试验室职责..........................................................................................................................20 1.1.21 试验室主任职责..................................................................................................................21 1.1.22 试验工程师(含助理工程师)职责...................................................................................21 1.1.23 试验员职责..........................................................................................................................21 1.1.24 试验资料管理员职责..........................................................................................................22 1.1.25协作队职责...........................................................................................................................23 1.1.26 协作队队长职责..................................................................................................................23 1.1.27 协作队安全员职责..............................................................................................................24 1.1.28 协作队质量员职责..............................................................................................................24 1.1.29 工班长岗位职责..................................................................................................................25 1.2信息管理制度......................................................................................................................25 1.2.1 为确保信息及时传达到相关组织和人员,提高项目管理效率,特制定本制度。.........25 1.2.2 信息分类................................................................................................................................25 1.2.3 信息管理体系........................................................................................................................26 1.2.4 信息处理与交流....................................................................................................................26 1.2.5 信息简报编写要求................................................................................................................27 1.3 文明施工管理制度.............................................................................................................27 1.3.1 总则........................................................................................................................................27 1.3.2 总体规划,分级审批............................................................................................................27 1.3.3 统一标准,显现整体效果....................................................................................................28 1.4 文物保护管理办法.............................................................................................................28 1.4.1 总则........................................................................................................................................28 1.4.2 分工与职责............................................................................................................................29 1.4.3 主要工作方法与措施............................................................................................................30 1.4.4 处罚........................................................................................................................................30 1.5 宣传报道工作管理制度.....................................................................................................30 1.5.1 总 则......................................................................................................................................30 1.5.2 组织保障................................................................................................................................31 1.5.3 工作管理................................................................................................................................32 1.5.4 媒体联系................................................................................................................................33

1.5.5 队伍建设................................................................................................................................33 1.5.6 表彰奖励................................................................................................................................34 1.5.7 责任与考核............................................................................................................................34

1.6 保密管理制度.....................................................................................................................35 1.6.2项目保密工作指南.................................................................................................................36 1.7 无砟轨道作业队例会和消息交流制度.............................................................................37 1.7.1 总则........................................................................................................................................37 1.7.2 无砟轨道作业队例会种类....................................................................................................37 1.7.3 会议要求................................................................................................................................38 1.8 文件资料管理制度.............................................................................................................38 1.8.1 公文处理办法........................................................................................................................38 1.8.2 常用公文格式........................................................................................................................45 1.9 印章介绍信使用管理办法.................................................................................................46 1.9.1 印章刻制................................................................................................................................46 1.9.2 印章管理................................................................................................................................46 1.9.3 介绍信使用管理....................................................................................................................47 1.10 监督检查与整改制度.......................................................................................................47 1.10.1监督检查制度的工作原则...................................................................................................47 1.10.2 监督检查的主要形式及内容..............................................................................................48 1.10.3监督检查的频率...................................................................................................................48 1.10.4检查结果处理.......................................................................................................................48 1.10.5 安全质量缺陷整改验收......................................................................................................49 1.10.6全面落实责任追究...............................................................................................................49 1.10.7 迎接检查基本程序..............................................................................................................49 1.10.8 附表......................................................................................................................................50 2 施工管理制度.................................................................................................................................54

2.1 工程测量制度.....................................................................................................................54 2.1.1 总则........................................................................................................................................54 2.1.2 执行标准和规范....................................................................................................................54 2.1.3 基本工作内容和分工............................................................................................................54 2.1.4 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55 2.1.5 测量工作程序与要求............................................................................................................55 2.1.6 施工放样................................................................................................................................56 2.1.7 施工测量成果资料管理........................................................................................................56 2.1.8 施工测量仪器管理................................................................................................................57 2.2 施工图核对及优化管理制度.............................................................................................58 2.2.1 总则........................................................................................................................................58 2.2.2 施工图审核............................................................................................................................58 2.2.3 现场核对................................................................................................................................59 2.2.4 审核结果处理........................................................................................................................60 2.2.5 附表........................................................................................................................................60 2.3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管理制度.............................................................................................60 2.3.1 总则........................................................................................................................................60 2.3.2 施工组织设计编写分工........................................................................................................61 2.3.3 施工组织设计审批程序........................................................................................................61 2.3.4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61 2.3.5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62 2.3.6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62 2.3.7 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与调整................................................................................................64 2.3.8 报审........................................................................................................................................65 2.4 作业指导书及作业要点卡片编写细则.............................................................................65 2.4.1 总则........................................................................................................................................65

2.4.2 依据........................................................................................................................................65 2.4.3 编制内容................................................................................................................................65

2.5 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制度.....................................................................66 2.5.1 总则........................................................................................................................................66 2.5.2 编制范围................................................................................................................................66 2.5.3 职责分工和要求....................................................................................................................67 2.6 技术交底制度.....................................................................................................................67 2.6.1 总则........................................................................................................................................67 2.6.2 技术交底的依据....................................................................................................................67 2.6.3 适用范围................................................................................................................................68 2.6.4 职责分工与交底内容............................................................................................................68 2.6.5 技术交底工作程序与要求....................................................................................................70 2.6.6 检查和考核............................................................................................................................70 2.7 施工准备与开工报告申请制度.........................................................................................70 2.7.1 总则........................................................................................................................................70 2.7.2 施工准备的内容....................................................................................................................71 2.7.3 开工报告的申请....................................................................................................................73 1.8 变更设计管理制度.............................................................................................................74 1.8.1 总则........................................................................................................................................74 2.8.2 管理机构和职责....................................................................................................................75 2.8.3 变更设计分类与责任确定....................................................................................................75 2.9 基础技术资料管理制度.....................................................................................................81 2.9.1 总则........................................................................................................................................81 2.9.2 分级管理制度........................................................................................................................81 2.9.3 工作程序................................................................................................................................82 2.9.4 技术资料的范围....................................................................................................................84 2.9.5 技术资料的管理....................................................................................................................85 2.10 工程进度与工期管理制度...............................................................................................85 2.10.1 总则......................................................................................................................................85 2.10.2 组织机构及人员..................................................................................................................85 2.10.3 工作职责..............................................................................................................................86 2.10.4 工作制度..............................................................................................................................86 2.10.5 调度工作报表......................................................................................................................88 2.11 施工工艺流程设计、试验制度.......................................................................................90 2.12 工艺管理制度...................................................................................................................91 2.12.1 施工工艺设计制度..............................................................................................................91 2.12.2 施工工艺流程......................................................................................................................91 2.12.3 工艺流程管理制度..............................................................................................................92 2.12.4全面质量管理.......................................................................................................................92 3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93

3.1 工程质量试验制度.............................................................................................................93 3.1.1 总则........................................................................................................................................93 3.1.2 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93 3.1.3 职责........................................................................................................................................94 3.1.4 质量保证................................................................................................................................98 3.1.5 考核........................................................................................................................................99 3.2 隐蔽工程检查制度.............................................................................................................99 3.2.1 总要求....................................................................................................................................99 3.2.2 隐蔽工程施工前的检查与签认要求....................................................................................99 3.2.3 隐蔽工程施工数码实时成像的具体要求.............................................................................99 3.2.4 影像资料及其管理要求......................................................................................................100 3.3 质量例会制度...................................................................................................................101

3.4 样板引路制度...................................................................................................................102 3.5 质量检查、申报、签认制度...........................................................................................103 3.6 工序交接与检验制度.......................................................................................................103 3.6.2 交接与检验的依据..............................................................................................................104 3.7.3 适用范围..............................................................................................................................105 3.7.4 工序划分..............................................................................................................................105 3.7.5 职责......................................................................................................................................105 3.7.6 工序交接与检验程序..........................................................................................................106 3.7.7 工序检验责任制..................................................................................................................110 3.8 检验管理制度...................................................................................................................110 3.8.1 目的......................................................................................................................................110 3.8.2 检验的范围..........................................................................................................................110 3.8.3 质量检验机构.......................................................................................................................111 3.8.4 质量检验机构的职责...........................................................................................................111 3.8.5 检验的具体内容...................................................................................................................111 3.9 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113 3.9.2 工程质量事故及其分类......................................................................................................113 3.9.4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114 3.9.5 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114 3.9.6 检查情况报告......................................................................................................................114 3.10 质量回访与保修制度.....................................................................................................115 3.10.1 总则....................................................................................................................................115 3.10.2质量回访计划与实施.........................................................................................................115 3.10.5质量保修.............................................................................................................................115 3.11 质量数据资料管理制度.................................................................................................116 4 混凝土管理制度...........................................................................................................................117

4.1总 则..................................................................................................................................117 4.2 拌合站建设要求...............................................................................................................117 4.3 材料质量控制...................................................................................................................118 4.3.1 目的......................................................................................................................................118 4.3.2 适用范围..............................................................................................................................118 4.3.4 材料进场检验......................................................................................................................119 4.3.5 进场原材料不合格品的控制与纠正..................................................................................119 5 职业健康安全环保管理制度.......................................................................................................120

5.1 安全生产责任制...............................................................................................................120 5.1.2无砟轨道作业队长安全生产责任.......................................................................................120 5.1.3 党工委书记安全生产责任..................................................................................................121 5.1.4 总工程师安全生产责任......................................................................................................121 5.1.5 工程部安全生产责任..........................................................................................................122 5.1.6 机物部安全生产责任..........................................................................................................122 5.1.7 安质部安全生产责任..........................................................................................................123 5.1.8 试验室安全生产责任..........................................................................................................124 5.2 危险源识别与控制制度...................................................................................................124 5.2.1 危险源辨识、评价目的......................................................................................................124 5.2.2 危险源辨识范围..................................................................................................................125 5.2.3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与方法:...............................................................................125 5.2.4 危险源的管理控制............................................................................................................126 5.3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133 5.3.8 新从业人员的“三级”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主要内容是:.............................................134 5.3.9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主要内容是:.............................................................134 5.3.10 转岗、换岗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主要内容是:.......................................................134 5.4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134

5.5安全技术交底制度............................................................................................................135 5.6环保水保制度....................................................................................................................138 5.6.2组织保证体系.......................................................................................................................138 5.6.3 环境管理策划......................................................................................................................139 5.6.4 环境运行控制......................................................................................................................139 5.6.5 监督检查、监测与整改......................................................................................................140 5.6.6环保意识教育培训...............................................................................................................141 5.6.7 环保信息的交流与沟通......................................................................................................141 5.6.8环境突发事件和应急响应...................................................................................................141 5.7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142 5.7.1总则.......................................................................................................................................142 5.7.2 职业危险因素(危险源)调查、评价与控制策划...........................................................142 5.7.3 职业病防治措施..................................................................................................................143 5.7.4 驻地周边环境与公共卫生..................................................................................................143 5.7.5食堂与食品卫生...................................................................................................................144 5.7.6 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145 5.7.7 应急管理..............................................................................................................................145 5.7.8 职业健康档案的保存..........................................................................................................146 5.8 危险岗位操作规程和书面告知制度...............................................................................146 5.9 意外伤害保险管理制度...................................................................................................147 5.10 “三同时”制度.............................................................................................................147 5.11 安全事故报告制度.........................................................................................................147 5.11.3 生产安全事故等级:........................................................................................................147 5.11.4 事故报告原则....................................................................................................................148 5.11.5 各级安全责任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处理原则:.................................................................148 5.11.6事故现场保护.....................................................................................................................148 5.11.7事故调查.............................................................................................................................149 5.12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149 5.13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52 5.13.1总则.....................................................................................................................................152 5.13.2 确定火灾隐患....................................................................................................................152 5.13.3消防安全教育、培训.........................................................................................................152 5.13.4防火巡查、检查及火灾隐患整改.....................................................................................152 5.13.5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管理.....................................................................................................152 5.13.6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153 5.13.7用电、用火安全管理.........................................................................................................153 5.13.8义务消防队的组织和管理.................................................................................................153 6 物资管理制度...............................................................................................................................154

6.1 机构设置与职责...............................................................................................................154 6.1.1 机构设置:..........................................................................................................................154 6.1.2 职责......................................................................................................................................154 6.2 物资计划管理...................................................................................................................155 6.2.1 计划编制依据......................................................................................................................155 6.2.2 计划种类..............................................................................................................................156 6.2.3 计划编制..............................................................................................................................156 6.2.4 计划的审批和报送..............................................................................................................156 6.2.5 其它......................................................................................................................................156 6.3 物资采购管理...................................................................................................................156 6.3.1 物资采购分类......................................................................................................................156 6.3.2 物资采购方式......................................................................................................................157 6.3.3 物资采购的实施....................................................................................................................157 6.3.4 物资采购的控制..................................................................................................................157

6.3.5 物资采购规定......................................................................................................................157 6.3.6 物资采购合同......................................................................................................................158 6.3.7 市场调查和供方管理..........................................................................................................159

6.4 物资供应管理...................................................................................................................160 6.4.1 供应的实施:......................................................................................................................160 6.5 物资进场验收、检验管理...............................................................................................161 6.5.1 验收验证的种类..................................................................................................................161 6.5.2 验收验证的方式方法..........................................................................................................161 6.5.4 物资验收的部门和职责......................................................................................................161 6.5.5 验收验证时间:..................................................................................................................162 6.5.6 验证结果:..........................................................................................................................162 6.6 进场材料标识和可追塑性...............................................................................................162 6.6.1 标识范围..............................................................................................................................162 6.6.2 标识方法..............................................................................................................................162 6.6.3 标识类型..............................................................................................................................162 6.6.4 标识的可追溯性..................................................................................................................163 6.7 物资仓储管理...................................................................................................................163 6.7.1 库房建设..............................................................................................................................163 6.7.2 物资入库及保管标准..........................................................................................................164 6.7.3 仓储信息管理和统计..........................................................................................................164 6.7.4 仓储安全管理......................................................................................................................164 6.7.5 装卸搬运安全......................................................................................................................165 6.8 物资发放与消耗管理.......................................................................................................165 6.8.1物资发放管理.......................................................................................................................165 6.8.2 物资消耗管理......................................................................................................................166 6.9 周转料具管理...................................................................................................................166 6.10 安全防护设施与劳动防护用品管理.............................................................................167 6.10.1 采购....................................................................................................................................167 6.10.2 验收....................................................................................................................................167 6.10.3 保管....................................................................................................................................167 6.10.4 发放....................................................................................................................................167 6.11 危险化学品采购、仓储及发放管理.............................................................................168 6.11.1 采购管理............................................................................................................................168 6.11.2 燃油、油脂管理................................................................................................................168 6.11.3 氧气、乙炔和石油液化气管理........................................................................................170 6.11.4 其它危险化学品管理........................................................................................................171 6.12 物资检查与考核.............................................................................................................171 6.12.1 物资检查考核的内容........................................................................................................171 6.12.2 物资管理检查、评比制度................................................................................................172 7 机械设备管理制度.......................................................................................................................173

7.1 总则...................................................................................................................................173 7.2 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及职责...............................................................................................173 7.2.1 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173 7.2.2 机械设备管理部门的职责..................................................................................................173 7.3 机械设备采购管理...........................................................................................................174 7.4 机械设备进场验收与安装调试.......................................................................................174 7.5 机械设备合理使用与规范操作.......................................................................................174 7.5.1机械设备的使用原则...........................................................................................................174 7.6 机械设备合理使用管理...................................................................................................176 7.7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177 7.8 机械设备保养及维修.......................................................................................................178 7.9 特种设备专项管理办法...................................................................................................178

7.10 施工运输车辆管理办法.................................................................................................179 7.10.1施工运输车辆管理.............................................................................................................179 7.10.2驾驶员管理.........................................................................................................................180 7.11 机械设备租赁管理.........................................................................................................180 7.11.1外租审批原则.....................................................................................................................180 7.11.2租赁合同签订.....................................................................................................................180 7.12 机械设备油(水)管理.....................................................................................................181 7.1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181 7.14 检查与考评.....................................................................................................................18综合管理制度

1.1 无砟轨道作业队及各部门岗位职责

1.1.1 无砟轨道作业队职责

1.1.1.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相关部委和中国中铁股份公司有关方针政策和管理规定,接受业主、监理和当地政府的工作指导,处理好各方关系,按期、优质、安全完成所承担的工程施工任务。

1.1.1.2在局项目经理部各职能部门的监督、指导下,负责对参建各协作队、班组实施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监督、服务。

1.1.1.3负责组织各协作队进行施工生产组织管理、工程技术管理、变更设计工作。认真执行局有关项目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无砟轨道作业队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并组织实施。

1.1.1.4负责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报局和监理单位分别评审后,再上报业主审核同意后实施。搞好无砟轨道作业队施工图纸的审查、核对工作,抓好各项技术管理。

1.1.1.5负责无砟轨道作业队竣工资料编制和呈报。

1.1.1.6负责工程信息及各类资料的收集,建立健全各类管理台帐,及时按规定向上级报各类报表。

1.1.1.7负责做好所在业主范围内的质量信用评价工作和局里的质量信用评价工作。

1.1.1.8执行局和项目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1.1.2 无砟轨道作业队队长职责

1.1.2.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管理法规,执行局的各项方针目标和规章制度。在局项目经理部及项目部的领导下和局各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对无砟轨道作业队实施过程行使全面管理职权。

1.1.2.2统一领导和管理无砟轨道作业队的施工生产,搞好与建设、监理、设

计单位和地方政府的关系。

1.1.2.3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计划,掌握施工的动态和工程进度。1.1.2.4做好经济合同管理,认真履行合同规定的权力和义务,负责统一向项目部上报工程进度,抓好工程成本控制。

1.1.2.5组织制定无砟轨道作业队工程的年度、季度施工生产计划,检查计划的实施情况。

1.1.2.6组织工程竣工交验工作。

1.1.2.7根据国家、行业、建设单位和本企业的管理规定,结合实际,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补充制定、细化相应的规章制度、管理措施,并组织实施。

1.1.2.8对工程质量、施工安全、职业健康、环境保护负责,定期检查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和效果,组织对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环境、职业健康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积极配合公司三标管理体系的内、外部审核;对于检查、对审核发现的问题或不符合,认真组织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在限期内落实整改。

1.1.2.9接受建设单位、设计、监理单位及当地政府的工作指导。

1.1.3 支部书记职责

1.1.3.1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上级、业主的指示、决议在无砟轨道作业队的贯彻落实,为实现项目标准化管理,保障安全生产,促进文明施工,在服务施工生产、凝聚职工群众、推动科学发展等方面,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精神动力。

1.1.3.2充分发挥党支部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不断加强和改进无砟轨道作业队领导班子的组织、思想、作风和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整体功能和作用。以履行职能为重点,积极参与无砟轨道作业队问题的决策。

1.1.3.3建立健全党组织各项工作制度,贯彻落实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四个长效机制,做好新党员发展工作,教育广大党员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当先锋、打头阵、做表率,保证无砟轨道作业队生产经营和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1.1.3.4领导无砟轨道作业队党建工作,现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按照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工作理念,坚持“五同五抓五加强”的工作思路、措施和方法,为保工期、创优质、铸精品、树信誉、创效益,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1.3.5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负责对无砟轨道作业队各类管理、技术人员的培养教育,考察和监督。根据需要,对干部的任免提出意见和建议。

1.1.3.6围绕无砟轨道作业队施工生产,安全、质量、工期、效益,不断加强“四有”职工队伍建设,主动适应职工队伍思想观念发生的新变化,努力做好劳务协作队伍劳务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1.1.3.7领导工会、共青团组织,定期听取他们的工作报告,支持他们结合实际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发挥他们的职能作用。

1.1.4 总工程师职责

1.1.4.1作为无砟轨道作业队的技术负责人,贯彻执行国家和行业的技术方针、政策及规范、施工指南、标准,推动技术进步。

1.1.4.2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设计图纸审核和技术交底。1.1.4.3组织审批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较大的施工技术方案,帮助无砟轨道作业队解决重大技术难题。

1.1.4.4协助无砟轨道作业队长组织编制各类工作计划。

1.1.4.5协助无砟轨道作业队长贯彻实施局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目标和项目标准化管理要求,督促、检查各部门、各作业队的工作,确保项目经营、管理、生产的实施和完成。

1.1.4.6指导督促无砟轨道作业队对人力、设备、物资资源合理配置。1.1.4.7组织无砟轨道作业队科研、创优工作;;组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

1.1.4.8参加重大及以上质量事故和重大伤亡事故、行车事故的调查处理,检查落实事故处理措施执行情况。

1.1.4.9组织各部门进行竣工交验文件的编制和工程技术总结的编写。

1.1.5 办公室职责

1.1.5.1负责无砟轨道作业队文件的收发、处理工作,并将质量方针贯穿于文件和资料管理的全过程;

1.1.5.2负责起草无砟轨道作业队工作总结和有关报告、请示、通知; 1.1.5.3负责无砟轨道作业队信息管理和宣传工作,以及信息、简报等内部刊

物编发工作;

1.1.5.4负责规划组织无砟轨道作业队各类会议及活动安排;

1.1.5.5负责日常和业务接待工作以及接待用品的购买、发放、保管和使用工作;

1.1.5.6负责上级及各单位的来文(电)批处和无砟轨道作业队行政、党群、后勤档案管理,以及相关文件、资料、印章的管理工作;

1.1.5.7负责无砟轨道作业队大宗办公设备和用品管理工作;

1.1.5.8代表无砟轨道作业队与有关主管部门、局的联系和沟通,及时上传下达,督促落实上级有关部门、项目部要求的工作;

1.1.5.9及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1.1.6 办公室主任职责

1.1.6.1在无砟轨道作业队长、书记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各项工作,组织并督促部门人员全面完成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各项工作任务。

1.1.6.2贯彻落实本部门岗位责任制和工作标准,搞好与各部门的工作联系,加强协作配合做好衔接协调工作;

1.1.6.3负责无砟轨道作业队报项目部年度综合性资料、以及年度总结、工作计划和其它综合性文稿、以名义上报、发布、发言的文稿审核工作,严格按行文程序办理,保证文稿质量;

1.1.6.4组织收集和了解各部门的工作动态,协助无砟轨道作业队长、书记及协调各部门之间有关的业务工作,掌握无砟轨道作业队主要活动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

1.1.6.5负责召集无砟轨道作业队办公会议,检查督促办公会议和领导布置的主要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情况。

1.1.6.6负责监督无砟轨道作业队印章的保管、使用。

1.1.6.7参与无砟轨道作业队创优规划、年度经营计划的编制和重大决策事项的讨论。

1.1.6.8负责组织无砟轨道作业队有关管理标准及规章制度的拟定、修改和编审工作,协助参与专用管理标准及管理制度的拟定和修改工作。

1.1.6.9负责落实办公用品的采购、发放和管理工作。

1.1.6.10负责做好无砟轨道作业队来宾的接待安排,处理无砟轨道作业队的公关事务,接待来宾,负责对外的联谊联络工作,策划对外宣传等活动,统一负责对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

1.1.6.11做好食堂、车辆的管理工作。

1.1.6.12负责无砟轨道作业队党群工作,抓好落实。1.1.6.13及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1.1.7 办公室工作人员职责

1.1.7.1在主任领导下负责办公室的具体事务及文字工作。

1.1.7.2协助监督和落实会议确定的各项具体事项及工作、文案的起草、检查。1.1.7.3参加召开的相关会议,研究落实日常和临时性工作并监督执行。1.1.7.4协助规划和组织无砟轨道作业队大型会议及活动,参加起草无砟轨道作业队工作报告、总结、领导讲话及综合性资料等。

1.1.7.5处理来文(电),做好各类文件、资料、印章的管理。

1.1.7.6根据无砟轨道作业队领导部署,参加检查所属各作业队的相关工作。1.1.7.7抓好信息报道工作。

1.1.8 工程部职责

1.1.8.1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地方、局的有关技术政策、法规、制度,掌握本项目工程建设的施工规范、技术标准、施工指南和施工工艺、工法。

1.1.8.2在无砟轨道作业队的领导下,具体开展本项目工程的施工技术、竣工交验和工程技术总结等管理工作。

1.1.8.3具体组织开展施工调查、审核施工图及所有设计资料;对作业队进行技术交底。

1.1.8.4组织施工中的复测及工程的控制测量。1.1.8.5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1.8.6落实建设单位各项技术管理工作的目标和措施,制定无砟轨道作业队的进度保证措施,检查、督促各部门抓好现场管理。

1.1.8.7核定轨道板的工程数量、组织制定变更和优化设计方案和申报工作。

调整相关的工程数量,工期。

1.1.8.8参与一类一般及以上的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评审和处置,会同安质部门检查处置落实情况。

1.1.8.9在无砟轨道作业队组织推行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开展各项科技攻关、技术革新活动,指导QC小组活动,做好各项技术成果的鉴定、申报工作。

1.1.8.10整理、汇总和管理无砟轨道作业队的各类技术资料,组织竣工文件的编制,参与办理项目移交和竣工文件的移交。

1.1.8.11参加无砟轨道作业队组织的各类现场交流、创优工程、安全生产评比及有关会议和竣工验收等工作。

1.1.9 工程部部长职责

1.1.9.1负责工程部的全面领导工作。贯彻执行局、建设单位等上级的有关方针、政策,熟悉各类技术标准、施工指南、施工规范、规程和工艺。

1.1.9.2主持本部的各类会议,制定本部工作计划。

1.1.9.3在场长和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具体组织无砟轨道作业队的施工调查、设计图纸审查和施工技术交底。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重大变更设计施工方案,制定无砟轨道作业队的技术管理办法。

1.1.9.4掌握现场施工情况,处理现场的技术问题。参与重大安全、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

1.1.9.5督促、检查各协作队的技术工作,协调相关部门的施工配合。1.1.9.6组织收集工程资料、图纸、图片等,主持竣工文件的编制,做好工程的验收和总结工作。

1.1.9.7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1.10 工程部副部长岗位职责

1.1.10.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筑质量、技术标准、规范以及局有关规章制度,协助部长做好施工技术保障工作。

1.1.10.2参与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重大变更设计施工方案,制定无砟轨道作业队的技术管理办法。

1.1.10.3根据无砟轨道作业队施工的实际进展情况,提出施工组织方案调整、变更设计意见和建议,提供变更设计基础资料。

1.1.10.4掌握施工现场情况,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参与安全、质量、物资、机电等事故的调查处理。

1.1.10.5参与内工程数量的审核,参与红线成本的预算。

1.1.10.6参与科技攻关、技术革新活动,指导QC小组活动,做好各项技术成果的鉴定、申报工作。

1.1.10.7收集工程资料、图纸、照片等基础资料,参与施工技术总结和竣工文件的整理、编制工作。

1.1.10.8参与工程最终检验和竣工验交工作。1.1.10.9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1.1.11 工程师职责

1.1.11.1严格执行国家、行业等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则及法律、政策。1.1.11.1在部长的领导下,完成施工调查、设计文件审核、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变更设计方案的制定及申报、工程交验、工程技术总结等工作,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1.1.11.1负责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类技术问题,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部长和总工程师报告,必要时报请建设、设计及监理单位现场解决并按规定程序办理变更设计。

1.1.11.1在部长的领导下,参加无砟轨道作业队质量计划的编制及修正工作。1.1.11.1协助工程部资料员搞好本部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协助生产部调度员搞好相应的工程调度工作和征地拆迁工作。

1.1.11.1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1.1.12 资料员职责

1.1.12.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部门技术标准、规范、规则和技术管理制度。1.1.12.2积累技术资料,及时、完整地搞好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制工作。

1.1.12.3负责施工文件、图纸、书籍、资料及施工技术档案的收发、登记和

保管工作。

1.1.12.4负责各类文件复制、装订、印发。

1.1.12.5根据上级电文及施工生产需要,及时征订有关规范、标准图、参考图并按时到位。

1.1.12.6 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1.1.13 生产部职责

1.1.13.1在无砟轨道作业队长的领导下,负责落实各项施工生产任务。1.1.13.2负责编制施工年、季、月、周计划,检查生产计划实施情况。1.1.13.3组织协调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工作。

1.1.13.4负责现场安全、文明、高效、优质、环保施工。

1.1.13.5按时向无砟轨道作业队长反馈施工进度及完成的工作情况。1.1.13.6督促现场施工人员认真遵守各项操作规程,有权制止各项违章作业及停工处理。

1.1.13.7负责施工现场合理调配人力、设备、物资资源。

1.1.13.8随时掌握施工进度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准确及时上报日、周、旬、月、季、年过程进度统计报表。

1.1.13.9严格责任成本管理,厉行节约组织生产,按月提供经济活动分析资料。

1.1.13.10全面贯彻实施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方针和目标。

1.1.13.11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1.14 生产部部长职责

1.1.14.1熟悉、了解、掌握轨道板生产情况,掌握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组织措施及年、季、月施工计划。

1.1.14.2按期收集各类报表,并登记工程台账,旬、月末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形象进度、计划完成情况及数据,提出调度分析及形象报告,编制并发送调度旬、月报及月度工程简报,按时向项目部调度报告。

1.1.14.3负责工程信息和指令的上传下达并监督执行。根据领导批示或交班

会决定,发布调度命令或通知并检查执行情况。

1.1.14.4坚持值班制度,做好值班记录及通话记录。

1.1.14.5在交班会上汇报生产情况和各部门要求解决的问题,对会议的决定及时通知有关部门执行。

1.1.14.6搜集和传达有关气象资料,及时为协作队提供情况。随时填画天气晴雨表。

1.1.14.7发生重大质量、安全、火灾、机破等事故时,立即向场长报告情况,通知有关主管人员。

1.1.14.8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1.1.15 机物部职责

1.1.15.1在项目部分管领导和无砟轨道作业队长的领导下负责施工机械、施工用电、工程物资管理工作。

1.1.15.2贯彻执行国家、上级有关部门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制度及办法,根据业主的各项制度和办法制定适宜无砟轨道作业队的机电、物资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1.1.15.3监督、检查、指导无砟轨道作业队施工机械的管、用、养、修工作,保证施工机械过程能力,并使其在安全、环保、低消耗的状态下运行。

1.1.15.4负责主要工程材料的计划汇总和供应,监督、检查、指导无砟轨道作业队物资的验收、储存、发放、核销等各环节的管理,力求做到工完料清,并保证物资使用安全,减少环境污染。

1.1.15.5监督、检查、指导临电的配置和安全用电管理。

1.1.15.6为无砟轨道作业队设备的科学合理使用,当好场长的助手。1.1.15.7参与无砟轨道作业队重大机电、物资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1.1.15.8参与安质部组织的机电、物资危险源的识别; 1.1.15.9协助项目部的计合部、财务部进行红线成本预算管理。1.1.15.10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1.16 机物部部长职责

1.1.16.1按照建设单位和局对机电、物资管理方面的要求,结合无砟轨道作

业队的具体情况,在项目部分管领导和场长的领导下工作,负责机电、物资管理办法的制定、修改及实施,搞好机电物资管理工作,贯彻执行上级下达的文件精神。

1.1.16.2根据无砟轨道作业队编报的物资月、季度进料发运计划和年度申请计划,结合施组安排,对上报项目部的月、季度发运汇总计划和年度申请计划进行汇总、审核及上报。

1.1.16.3按照建设单位和局有关要求,组织参与无砟轨道作业队甲控、无砟轨道作业队集中采购物资设备的招标采购工作。

1.1.16.4按物资采购合同数量,督促完成物资供应任务,并对物资供应过程中的各环节进行监控。

1.1.16.5深入工地,掌握无砟轨道作业队物资设备管理工作中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场长请示后进行协调、指导。

1.1.16.6参与无砟轨道作业队组织的物资设备大检查,并督促存在问题的整改,参与重大及以上机电、物资事故的调查处理。

1.1.16.7配合项目部物资设备部门,严格按照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要求,规范机电物资管理程序。

1.1.16.8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1.17 安质部职责

1.1.17.1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安全、劳动保护、质量、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程、规则、规章制度。

1.1.17.2负责编制无砟轨道作业队的安全、质量、环境管理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依据局发布的危险源和重要的环境因素,分析确认无砟轨道作业队的高中度风险和重要的环境因素,并登记报项目部主管部门,下发无砟轨道作业队各部门和作业队。

1.1.17.3负责制定无砟轨道作业队的安全质量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奖惩办法实施细则。督促检查执行情况,指导无砟轨道作业队的安全、质量管理工作。

1.1.17.4负责制定无砟轨道作业队的环境管理制度,参与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

1.1.17.5参加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参加生产碰头会、交班会,对施工现场的有关操作、设施和机具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改进意见。

1.1.17.6负责无砟轨道作业队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中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的制订和实施。

1.1.17.7依据无砟轨道作业队施工特点,参与编制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预案,督促落实演练工作的开展。

1.1.17.8深入现场检查规章制度落实情况,督促作业人员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及时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并督促排除事故隐患。

1.1.17.9组织无砟轨道作业队定期与不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工程质量、环境保护的检查工作,对查出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发现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及时纠正。

1.1.17.10负责对无砟轨道作业队员工进行安全技术教育以及对劳务工进行安全技术及岗前教育,并保留相关记录。

1.1.17.11督促有关部门保证安全生产投入工作,检查劳动防护用品及时发放和合理使用。

1.1.17.12参与组织伤亡事故、职业病和职业中毒的调查处理。

1.1.17.13指导无砟轨道作业队落实“安全标准工地”创建工作,指导组织申报,配合现场验收。

1.1.17.14协助项目部计合部、财务部进行红线成本预算管理。1.1.17.15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1.1.18 安质部部长职责

1.1.18.1在无砟轨道作业队长和总工的领导下,对无砟轨道作业队安全生产、工程质量、施工环境进行管理。

1.1.18.2协助场长具体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质量、劳动保护、环境保护的指示、方针、政策。

1.1.18.3负责对无砟轨道作业队安全质量环境管理工作实施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按照无砟轨道作业队安全计划,落实安全责任制,参与主持制定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1.1.18.4负责组织无砟轨道作业队危险源与风险的确认、补充识别、风险评价与控制的策划;以及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和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策划。

1.1.18.5监督技术人员按技术标准、规范组织施工,加强工艺、工序安全管理,不断提高施工安全质量。

1.1.18.6组织参加无砟轨道作业队安全质量环保检查,负责重点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检查,对查出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督促整治。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安全监察工作,并加强对特种机械设备进行安全监察。

1.1.18.7参加无砟轨道作业队或项目部组织的安全检查和事故调查工作;负责有关工程质量、安全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1.1.18.8监督执行劳动保护用品的发放标准,对存在的问题责令其整改。1.1.18.9监督检查无砟轨道作业队有关安全、环境事故或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实施情况。指导应急响应预案的制定,并监督其实施。

1.1.18.10参与重大及以上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工程质量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并对重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1.18.11负责安全和总体工程质量相关信息的分析,提出改进建议和要求。组织开展各种安全质量宣传活动。

1.1.18.12负责安全标准工地的组织实施、初评和管理工作。1.1.18.13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1.1.19 安全质量工程师职责

1.1.19.1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及铁道部的施工规范、规程和质量标准。

1.1.19.2负责搞好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1.1.19.3督促协作队认真执行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的“三检”制度。1.1.19.4经常深入工地检查安全和工程质量状况,针对检查出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并负责监督落实。

1.1.19.5参与质量事故及重大伤亡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事故原因分析和处理意见,并记录在案。

1.1.19.6积极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工作,督促并指

导协作队认真抓好创优工作。

1.1.19.7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1.1.20 试验室职责

1.1.20.1负责试验检测的管理工作,贯彻实施国家关于试验检测、计量、环保和职业健康方面的法律、法规,执行有关试验检测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制定本项目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管理制度及办法。

1.1.20.2根据局工程试验检测中心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等建立质量体系,在授权范围内开展试验、检测工作,认真执行各项试验检测规程和技术标准,保证检测数据及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准确性。

1.1.20.3根据无砟轨道作业队的施工组织计划和设计文件要求,编制的工程试验检测计划,保证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加快工程进度。

1.1.20.4负责无砟轨道作业队试验检测、计量设备的管理、采购、使用、日常维护、保养和周期检定工作;建立健全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档案,制定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负责工程试验检测、计量的相关标准、规范、规程的识别、获取、更新,并及时将相关信息传送至有关部门。

1.1.20.5本着就地取材、尽量节约的原则,根据相关要求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合理选用水泥、粗细骨料、外加剂、矿物掺和料及拌和用水等。

1.1.20.6负责高性能耐久性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负责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检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及时对混凝土原材料的品质、拌和物性能、力学性能以及耐久性能的检验结果进行定期评定、分析。

1.1.20.7负责水泥、外加剂、矿物掺和料及施工拌合和养护用水、环境水等的试验检测工作。负责粗细骨料的进场试验。

1.1.20.8负责无砟轨道作业队的质量监督检测工作。

1.1.20.9当CA砂浆施工质量抽检结果出现不合格时,或有疑问时,配合安质部门调查、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必要时可对质量问题的分析处理结果进行试验论证。

1.1.20.10协助安质、材料部门对不能自检的材料进行送检。

1.1.20.11配合建设、设计、监理单位完成合同规定的工作。1.1.20.12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1.1.21 试验室主任职责

1.1.21.1贯彻执行上级的有关政策、方针、法规、条例和制度。

1.1.21.2全面负责试验室工作,制定试验室的工作计划,组织完成施工所需要的各项试验检测和管理工作。

1.1.21.3落实与体系和服务能力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资源。

1.1.21.4组织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加强现场管理,使试验结果真实地反映施工管理水平。

1.1.21.5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1.1.22 试验工程师(含助理工程师)职责

1.1.22.1在试验室主任的直接安排下,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保证体系计划,编制项目试验工作计划。

1.1.22.2实施试验检测计划,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要求和仪器操作规程进行试验操作。试验完毕应填写仪器使用记录。

1.1.22.3认真、及时填写原始记录,完成试验检测报告,做到数据准确,字迹清晰,整齐规范,签字齐全。

1.1.22.4认真、及时进行试验台帐登记。1.1.22.5协助试验室主任完成试验检测管理工作。1.1.22.6对来样进行管理。

1.1.22.7发现问题及时向试验室主任报告。1.1.22.8按时填写质量报表与月报。1.1.22.9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1.1.23 试验员职责

1.1.23.1做好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样品,正确分样。试验前需要进行加工的样品应严格按标准方法进行加工和制样。

(2)校对仪器设备量值、检查仪器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及环境条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1.1.23.2严格按照受检产品的技术标准,检验操作规程及有关规定进行检验。1.1.23.3做好检验原始记录:(1)严格按技术要求逐项做好记录。

(2)严格按标准要求正确处理检测数据,不得擅自取舍。

1.1.23.4出具试验报告单,对检测数据的正确性负责,按规定程序送审。1.1.23.5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设备,做到事先检查,事后维护、保养、清理,加油,加罩,及时认真填写运转记录。

1.1.23.6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做到文明检测。离开岗位时应检查水电源,防止事故发生。

1.1.23.7认真钻研业务,努力学习新标准,新技术,提高检测水平。1.1.23.8有权抵制不正当的干预,对检验数据的真实性和正确性负责。1.1.23.9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1.1.24 试验资料管理员职责

1.1.24.1负责室内原始记录、检测报告整理归档,以及将试验报告上报监理签认并发放。

1.1.24.2负责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及书刊资料的管理工作。建立试验规程、施工规范、评定标准等受控清单。

1.1.24.3各类资料应分类保管,以便查找,入库的资料均应登记,并有保管目录备查。

1.1.24.4密切注意国内外有关产品检验工作的发展动态,随时收集最新的产品标准,检验规程,规范,细则,方法。失效文件应及时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误用。

1.1.24.5对试验仪器设备履历书、说明书、检定证书进行统一保管。1.1.24.6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随意复制散发检测报告,不得泄露原始数据。

1.1.24.7丢失资料应按质量事故处理。

1.1.24.8做好防火、防盗、防蛀工作,以防资料的损坏。1.1.24.9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1.1.25协作队职责

1.1.25.1对无砟轨道作业队内施工作业及现场施工管理全面负责。

1.1.25.2在无砟轨道作业队领导下组织施工和生产,并接受对其进行的安全、质量、工期、技术等方面的监督和检查。

1.1.25.3具体负责本队范围内工程施工进度、安全质量、材料消耗等方面的管理和实施.1.1.25.4建立和实行技术交底制度,协作队队长就无砟轨道作业队工程部下发的作业工序要点手册和技术交底向工班长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1.1.25.5强化协作队在施工管理和运行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物耗,提高经济效益.1.1.25.6实施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开展各工班的经济责任承包,提高工作质量和生产效率。

1.1.25.7督促工班长在实施作业前对班组作业人员进行工作和安全交底。1.1.25.8做好现场施工记录。

1.1.26 协作队队长职责

1.1.26.1宣传国家、股份公司和局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并抓好贯彻落实。

1.1.26.2在无砟轨道作业队领导下,认真执行上级管理制度,全面负责本作业队管理工程施工生产等工作。

1.1.26.3负责组织完成无砟轨道作业队生产部下达的施工任务,承担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和文明施工。

1.1.26.4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组织安全大检查。

1.1.26.5执行安质部制定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组织落实创优规划。推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

1.1.26.6加强材料、机械的管理,做好人员的分配.1.1.26.7负责本队劳务人员的思想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和生活管理。1.1.26.8深入施工现场了解施工情况和生产情况,主持施工生产交班会,分析施工情况,采取措施,提出解决方案。

1.1.27 协作队安全员职责

1.1.27.1负责监督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保证措施的实施, 并负责向作业班组进行安全技术标准交底。, 1.1.27.2检查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是否符合安全规定和标准。对发现的施工现场隐患提出改进措施,督促实施。对改进后的设施进行检查验收。对不改进的提出处理意见。

1.1.27.3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督、检查、指导,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对不符合安全规范施工、工程质量标准要求的班组及个人进行教育、处罚,及时责令整改。

1.1.27.4同各班组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书,处理一般性安全事故,按照规定进行工伤事故登记、统计、分析。

1.1.27.5跟班作业进行施工安全巡视, 制止违章作业,发现不安全行为坚决制止,并做好巡察记录。

1.1.27.6协助队长进行安全教育,接受无砟轨道作业队专职安质人员的业务检查与指导。

1.1.27.7负责本队安全器材、用具、设施的维修保养与标识。1.1.27.8参加相关事故的调查、分析,并保护好事发现场。

1.1.28 协作队质量员职责

1.1.28.1负责监督施工组织设计中质量保证措施的实施,并负责向作业班组进行质量评定标准交底。

1.1.28.2在协作队队长的领导下,做好协作各项质检工作,在业务上接受安质部的指导。

1.1.28.3执行岗位工作标准,对所负责工序工程质量工作负责。

1.1.28.4指导工序操作人员按操作规程和施工组织施工,重要工序要旁站,确保工序质量,参加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做好质量检查记录。

1.1.28.5指导班组有关质量和施工安全防护、环保等工作。1.1.28.6学习新技术.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1.1.28.7正确填报施工现场、质量检查情况和生产质量报告,定期提出质量情况分析意见和建议。

1.1.28.8组织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处理一般性质量事故。

1.1.29 工班长岗位职责

1.1.29.1带领工班全体人员完成作业队下达的施工生产任务。1.1.29.2纠正所属人员施工中影响安全、质量的施作行为。1.1.29.3完成队长交办的其他各项任务。

1.2信息管理制度

1.2.1 为确保信息及时传达到相关组织和人员,提高项目管理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信息管理坚持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有效性、高质量和实事求是的原则。

1.2.2 信息分类

无砟轨道作业队的信息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1.2.2.1无砟轨道作业队基本情况。包括:工程实体概况、场地与环境概况等。1.2.2.2动态性信息。即反映施工生产动态方面的信息,包括:工程进度、安全、质量、成本情况;施工记录、施工技术资料;人员、机械、材料使用情况;合同管理、竣工验收、考核评价等信息。

1.2.2.3政策性信息。包括与无砟轨道作业队建设有关的国家、省(市、区)、行业、建设单位、上级单位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性法规信息,如:国家政策调整、行业标准更改、建设单位工期提前等信息。

1.2.2.4指令性信息。包括业主、监理指令,上级组织重大决定、项目部重要决策等信息。

1.2.2.5反馈性信息。即反映领导要求、指示、决定和指导性、决策性文件的执行落实情况等信息,如:对上级要求的落实处理情况、文件和会议精神传达贯彻执行情况等信息。

1.2.2.6调研性信息。即针对无砟轨道作业队施工管理,经挖掘提炼后,有分析、有探讨、有建议的深层次信息,如:经验总结、管理方法等信息。

1.2.2.7参考性信息。即为项目部领导了解情况、开阔思路、实施决策而提供的具有参考性质、咨询价值的信息,如项目成本分析、进度预测等信息。

1.2.2.8重大、突发性信息。即反映重大或突发事件信息,如:突然性自然灾害、安全质量事故、群体性事件等信息。

1.2.3 信息管理体系

1.2.3.1无砟轨道作业队办公室是信息工作的主责部门,负责制定信息管理办法、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协同有关部门建立信息网络;对各方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按程序送相关领导阅批和上报。

1.2.3.2无砟轨道作业队成立以书记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个的信息管理工作。无砟轨道作业队应明确信息员,具体负责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

1.2.4 信息处理与交流

1.2.4.1无砟轨道作业队各部门应对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分析、交流与沟通、协商等。

1.2.4.2信息可以采用文件资料、电话、会议、谈话、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形式进行交流。国家、行业、建设单位以及局有规定和要求的,必须按规定和要求的形式进行交流。信息交流应在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完成。信息记录必须包括信息的来源、类别、内容等基本要素。

1.2.4.3对收到的信息要进行分析,确认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完整性和适用性,并确定应进行沟通的单位/部门。

1.2.4.4信息数据经筛选、分类,有关部门负责人确认,无砟轨道作业队负责人签认后方可传输和发布。

1.2.4.5信息的发布、贮存必须有专人负责、保管,并建立档案,注明有效期

和密级。

1.2.4.6信息发布后,要做好信息反馈工作和反馈后的处理工作。

1.2.4.7无砟轨道作业队上报的非涉密信息简报,由办公室通过梦龙网传输到上级单位和有关组织。涉密信息按保密工作制度要求传输。

1.2.5 信息简报编写要求

1.2.5.1必须认真收集无砟轨道作业队各类信息、数据,做到真实、及时。对收集的信息要认真整理,使之能够准确反映项目的实际情况。

1.2.5.2信息要求“简、新、实、快”。简,即篇幅简短,文字简洁,内容简要;新,即反映新情况、新动态、新问题、新做法、新成效;实,即反映情况要实事求是,准确可靠;快,即选题敏锐,注重时效,一般信息应在事件发生的2天内报送,重大信息应即时报送。

1.2.5.3信息编写完成后,必须报主管领导审定后方可上报上级单位和相关组织。

1.2.5.4办公室以梦龙网方式上报的信息,名称采用统一的命名方式,即“单位简称+信息”,编号为:第*期。

1.3 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1.3.1 总则

为加强施工管理,实施以强化施工现场作业控制为重点,全面开展安全文明工地建设活动,提高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水平,改善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展现中铁五局施工的良好形象,特制定本制度。

1.3.2 总体规划,分级审批

生产、办公、生活区应划分明显、布局合理,要按功能进行区域划分。按照办公区、生活区、施工场地与道路、材料库房、干粉搅拌站、试验室、供风、水、电设备设施等不同的功能区域做好平面布置规划。无砟轨道作业队总体规划由无砟轨道作业队工程部报项目部工程部审批后实施。

1.3.3 统一标准,显现整体效果

1.3.3.1办公区、生活区,有租房条件的,可考虑租用,无条件需现场修建的需满足安全、卫生、保温、通风、环保等要求,主要生活区要建设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厨卫设施。

1.3.3.2施工场地按生产施工现场分别确定标准。

轨道板铺设工程按施工区域配置干粉搅拌站,其标准必须达到通过计算机自动生产管理,分区进料,自动计量的拌合要求,并能存储和打印拌合记录,反映细砂、水泥膨胀剂等配比情况。所有拌合站的处所,料场必须硬化,各类材料分类堆放,供电、供水的管线布置规范。重要施工便道要达到全天候施工要求的标准。

1.3.3.3试验室

试验室设备用房要满足试验设备安装及试验作业的基本要求。1.3.3.4材料库

材料堆放设置专用场地。专用库房、砂仓、P乳剂等存储要确保防潮、防雨、抗雪。

1.3.3.5现场标识

安全文明工地的主要出入口处可以设置牌楼,标记“中铁五局××项目部”。设置醒目的施工标牌,包括工程名称、概况、参建单位名称及负责人。安设符合中铁五局工程建设宣传的标语及统一规格宣传栏。现场管理、技术人员须佩带胸卡。各种设备、设施及材料要标识齐全。

1.3.3.6管理标识

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目标管理,安全质量管理机构,各项管理制度,统一按框式标准上墙。

1.4 文物保护管理办法

1.4.1 总则

1.4.1.1为加强施工过程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

及有关规定,结合建设单位有关文物保护的具体要求和无砟轨道作业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1.4.1.2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工程施工涉及到的所有文物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四条规定属国家所有。无砟轨道作业队应当重视文物保护,有保护文物的义务,不得侵占、截留、破坏文物和阻挠文物部门进行文物保护和科学研究工作。保证本无砟轨道作业队施工活动对可能涉及到的文物不造成损害。

1.4.2 分工与职责

1.4.2.1 无砟轨道作业队建立施工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体系,由无砟轨道作业队与协作队构成、并配合监理单位以及设计单位构成文物保护体系的文物保护工作。无砟轨道作业队文物保护的监督、协调管理工作由安质部具体负责。

1.4.2.2 无砟轨道作业队的主要职责:

(1)对本无砟轨道作业队施工过程中文物保护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2)负责对无砟轨道作业队文物保护措施、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3)对施工中发生的重大文物破坏事件,根据具体情况协助并会同地方各级主管部门以及建设单位、设计等有关部门,及时研究解决处理方案,并追究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的责任。

1.4.2.3 无砟轨道作业队的主要职责:

(1)建立健全现场文物保护组织机构,与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建立正常的工作关系,了解当地文物保护的要求和相关标准,取得当地部门的支持。负责无砟轨道作业队内施工期间文物保护的日常管理工作,对无砟轨道作业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负有直接责任。

(2)开工前,无砟轨道作业队根据建设单位文物调查报告制定施工期间详细的文物保护措施和文物保护预案,报监理单位批准实施,并报项目部安质部备案。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学习文物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对文物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3)负责具体文物保护方案的实施和措施的落实。

(4)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文物,应立即停止相关施工,采取必要的措

施保护文物现场,及时报告项目部和当地文物行政部门,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哄抢、私分、藏匿所发现文物。无砟轨道作业队及时上报项目部和建设单位。

(5)现场积极配合文物主管部门组织的文物挖掘抢救和搬迁保护工作。

1.4.3 主要工作方法与措施

1.4.3.1无砟轨道作业队在开工前应熟悉《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树立文物保护的观念,了解文物保护的程序、措施和方法。

1.4.3.2开工前,无砟轨道作业队要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学习文物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对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文物。

1.4.3.3无砟轨道作业队在文物保护区或建设控制带施工时,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在施工现场作出标志说明,并安排专人负责现场管理。无砟轨道作业队负责监督检查。

1.4.3.4施工时如发现文物遗迹,应立即保护现场,并及时向项目部和当地政府文物管理部门报告,根据文物管理部门的决定妥善处置。

1.4.4 处罚

对文物保护工作不重视、或措施不力、或造成负面影响的单位和个人,无砟轨道作业队将比较相关管理办法予以通报批评和经济处罚。

1.5 宣传报道工作管理制度

1.5.1 总 则

1.5.1.1为加强和规范无砟轨道作业队宣传报道工作,根据局宣传报道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无砟轨道作业队生产经营管理实际和现场特点,制定本办法。

1.5.1.2本办法适用于项目部及无砟轨道作业队的宣传报道工作。

1.5.1.3无砟轨道作业队宣传报道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服从和服务于施工生产大局,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握好、发挥好、引导好舆论导向,始终做到贴近现场,贴近一线,贴近职工,努力营造有利于无砟轨道

作业队施工生产又好又快发展的舆论氛围。

1.5.1.4无砟轨道作业队宣传报道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统一协调、资源共享、严明纪律、规范程序、分级负责、尊重事实、正确引导、注重实效。

1.5.1.5无砟轨道作业队宣传报道工作的主要内容:

(1)无砟轨道作业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行业重大方针、政策的情况。(2)上级领导视察无砟轨道作业队的情况及重要指示精神。(3)上级单位制定的重要政策、部门规章及其执行情况。

(4)无砟轨道作业队召开的重要会议、作出的重大部署、开展的重要工作、组织的重大活动。

(5)无砟轨道作业队生产经营管理的突出事迹,施工生产的重要进展。(6)无砟轨道作业队安全生产、科研成果、重难点工程进展情况等动态信息。(7)无砟轨道作业队“二个文明”建设的经验、成果和先进典型。

(8)无砟轨道作业队建思想政治工作、党风廉政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工地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情况。

1.5.2 组织保障

宣传报道工作实行两级管理,项目部党工委是项目部宣传报道工作的领导组织,无砟轨道作业队要在项目部党工委的统一指导下,对无砟轨道作业队的宣传报道工作进行具体管理。项目部所属各级党组织负责人为宣传报道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办公室为宣传报道工作的主责部门。

1.5.2.1项目部党工委在宣传报道工作方面的主要职责:

(1)负责制定宣传报道工作计划,明确各个时期的宣传重点和报道要点,确定目标和任务。

(2)制定宣传报道工作的管理制度和要求。

(3)负责对典型经验进行挖掘、总结、宣传、推广。(4)负责项目文化建设,凝聚员工思想,提升中铁五局形象。(5)策划并组织重要新闻采访活动。(6)指导无砟轨道作业队的宣传报道工作。

(7)建立宣传报道工作基础台账,收集、整理宣传报道文字资料及音像、图片

资料归档。

1.5.2.2无砟轨道作业队党支部宣传报道工作的主要职责:

(1)按照项目部党工委的要求,结合无砟轨道作业队实际,制定年度宣传报道工作要点,确定目标和任务。

(2)协助和配合项目部的大型宣传和新闻采访活动。

(3)负责对无砟轨道作业队生产、经营、管理等领域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以及好经验、好做法进行宣传报道或总结推广。

(4)负责对无砟轨道作业队的音、像资料收集整理,每季度向项目部上报一次。1.5.2.3无砟轨道作业队要加强对宣传报道工作的领导,建立组织体系,健全运行机制,完善管理制度,保障正常经费,不断提高宣传队伍素质,提高宣传报道能力,逐步提升宣传报道工作水平。

1.5.3 工作管理

1.5.3.1无砟轨道作业队的宣传报道工作主要包括工地有形化建设、对外新闻报道、主题系列活动三个方面。

1.5.3.2有形化建设方面,要按照局关于工地有形化建设的有关要求,抓好施工现场和生活驻地各类标牌标识、宣传标语的统一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1.5.3.3要通过各种媒体多渠道、及时宣传项目部及无砟轨道作业队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优秀成果,扩大中国中铁和中铁五局的知名度。

1.5.3.4内部媒体如《铁道开发报》、《五局要闻》、《研讨与交流》等采访报道,由无砟轨道作业队自行安排,自主进行。但采访报道内容及素材要事先报项目部党工委批准。接受采访的主题和内容要始终坚持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展现企业形象、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1.5.3.5对外新闻报道方面,要按照项目部党工委的部署和年度计划开展,针对所确定的重点内容,有效策划,周密实施。凡涉及重大内容的新闻报道,必须经过项目部主要领导的同意方可进行,并且做好宣传过程中的情况上报。

1.5.3.6外部新闻媒体采访要在项目部党工委或上级有关领导、部门的指导下统一安排、统一组织、统一进行。

1.5.3.7对没有正当采访理由的记者,应当婉言谢绝;对不应报道或报道时机

不成熟的不安排接受采访。

1.5.3.8被采访人在接受采访过程中,对把握不准和不属于自己工作范围的问题不接受采访。违反规定造成不良影响的将追究被采访人的责任。

1.5.3.9要制定对突发事件的宣传报道应急预案,迅速收集基本信息,建立与媒体的联系机制,确定训练有素的新闻联系人,并根据事态最新进展,在项目部党工委的指导下,及时发布准确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1.5.3.10新闻稿件(含图片)实行自审、送审制度,未经批准,不得对外进行新闻报道。发送中央级、省部级(含《中国中铁报》)、地市级主要新闻媒体的稿件,由项目部主要领导审定。发送局内媒体的稿件由项目部主要领导审定,报局项目经理部综合部备案。

1.5.3.11凡涉及本项目重要的科研成果、施工工艺、关键技术、利润数据等商业秘密的,必须以项目部对外公开的口径、数据为准,并得到项目部主要领导的同意方可报道。

1.5.3.12对外新闻报道必须确保真实性,加强审核,坚决防止失实和泄密情况发生。凡涉及安全、质量、工期、进度、涉外、获奖等方面的宣传报道,应准确无误,并经审核后方可发稿。

1.5.4 媒体联系

1.5.4.1无砟轨道作业队在项目部的统一组织协调下,适时适当地与媒体建立良好关系,正确引导媒体对无砟轨道作业队开展全面、准确、客观的宣传报道,营造有利于无砟轨道作业队施工生产和稳定的舆论环境。

1.5.4.2正确引导媒体在宣传报道工作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相关纪律,杜绝弄虚作假、片面引导、恶意炒作。

1.5.4.3重大宣传活动要在项目部的统一组织下,有效吸纳和邀请有关媒体共同参与宣传方案的策划,发挥媒体优势,有效组织实施。

1.5.5 队伍建设

1.5.5.1无砟轨道作业队要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采取引进、交流、培养等多种渠道,建立健全通讯员队伍网络,成立通讯报道小组,确保重难点工程项目配备有通讯员骨干,重大事件不漏报。

1.5.5.2广大通讯员要努力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走一专多能的道路,提高新闻素养,发挥个人所长,采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

1.5.5.3无砟轨道作业队通讯报道小组要认真学习和落实项目部宣传报道工作要求,始终以宣传好、报道好项目重大决策和项目部、各部门具体实施决策措施为己任,及时准确宣传中铁五局在本项目生产经营管理领域取得的新成就,弘扬项目发展主旋律,充分发挥通讯报道小组对外宣传的主渠道作用。

1.5.6 表彰奖励

1.5.6.1凡在新闻媒体正面宣传中铁五局或项目部先进人物、典型事迹的稿件,项目部都给予稿酬奖励。

1.5.6.2在中央级(含《中国中铁报》)、省部级新闻媒体发表的作品,以及在局内媒体发表的作品,根据局党委新闻宣传工作考核奖励办法,项目部实行翻二番奖励。在地市(县)级新闻媒体发表的作品,根据篇幅、位置确定稿酬,每篇作品稿酬为50元至150元。

1.5.6.3项目部每年要对宣传报道任务完成情况较好的单位或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1.5.7 责任与考核

1.5.7.1项目部各级组织要把宣传报道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考核目标责任制,并将其作为考核班子业绩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成绩的主要内容。在组织申报精神文明建设先进称号和先进集体表彰活动中,要将宣传报道工作列为专项的考核指标,切实推动项目宣传报道工作。

1.5.7.2所有宣传报道内容必须符合国家大政方针,严格遵守国家和企业保密规定。对不遵守宣传报道纪律,造成宣传报道失实或泄密的部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1.5.7.3无砟轨道作业队未经项目部党工委同意以单位名义接受媒体采访或个人擅自接受采访的,给予通报批评;给项目造成恶劣影响的,严肃追究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和被采访人的责任。

1.6 保密管理制度

1.6.1 项目施工中的保密事项按照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分别进行管理。

1.6.1.1项目施工中涉及的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国家秘密级别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应在文件、资料和物品左上角标识。国家秘密是项目保密管理的核心。

1.6.1.2项目施工中涉及商业秘密,其商业秘密标识为“(商)机密”或“(商)秘密”两个等级。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事项由项目业务部门依据《国家秘密具体范围有关规定》和《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商业秘密保护规定》按一定的程序拟订,并拟订保密期限,由分管领导审核后确定,并在文件、资料和物品上进行标识。

1.6.1.3项目部、无砟轨道作业队的保密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确保秘密、便利工作”的指导思想开展保密教育和管理。检查落实保密措施,经常性开展检查,督促各项保密制度落实。

1.6.1.4项目管理机构党组织负责人对项目保密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行政领导对分管业务工作范围内的保密工作负领导责任,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保密工作负领导责任。

1.6.1.5项目部、无砟轨道作业队应依照保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建立由重点涉密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保密工作领导小组,并在综合部指定专人处理保密工作的日常事务。

1.6.1.6项目部、无砟轨道作业队应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和集团公司文件、图纸及资料对密级的标识,对相关工作中产生的事项,提出相应的保密措施,并实行动态管理。

1.6.1.7项目部应对接触项目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核心秘密的人员进行限定,并组织涉密人员签订保密协议,报人资部门备案,报上级保密办备查。每年年终应对管理的涉密具体事项进行统计,并报上级保密办备查。

1.6.1.8项目部、无砟轨道作业队发现重大失泄密事件,应启动应急机制,并于24小时内向上级保密部门报告,积极参与对事件的查处工作。

1.6.1.9项目部、无砟轨道作业队要认真落实上级保密工作部署和要求,并于年终书面向上级报告全年保密工作开展情况,根据上级保密工作部署,提出推进方案。

1.6.2项目保密工作指南

1.6.2.1项目中的国家秘密事项,是指由建设单位和局确定的,并进行了明确标识的事项。这些标识别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一般标识在文件、资料和物品的左上角。商业秘密的标识在密级前冠以“(商)”,如“(商)秘密”。保密事项按照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秘密分别进行管理。国家秘密和企业核心商业秘密是管理的重点。

1.6.2.2项目施工中,对设计单位标识有密级的施工图纸、资料、申请变更时,应按原设计图纸的密级对所作变更进行标识和管理。

1.6.2.3涉密项目部、无砟轨道作业队按照“积极防范、突出重点,确保秘密、便利工作”的指导思想开展保密教育和管理。

(1)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保密宣传教育,让涉密人员知悉有关保密规定和建设单位及局的有关要求,并知悉泄露国家秘密和企业秘密应负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以提高全体作业人员保密法治意识。开展保密宣传教育要建立保密教育档案,就开展教育的内容、参加人员进行记载,备查。

(2)是根据建设单位和局下发的文件、图纸及资料对密级的标识和有关保密要求,制定项目具体的保密措施;

(3)是对无砟轨道作业队更变的涉密图纸、资料,要按原密级进行标识;(4)是对接触项目国家秘密和企业商业核心秘密的人员范围进行限定,并组织涉密人员签订保密协议,规定承担的保密义务、脱密期限,明确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保密协议要报人事部门备案,同时报局保密委备查。

(5)是经常开展保密检查,督促各项保密制度落实,并做好记录,发现重大失泄密事件,应启动应急机制,于24小时内向上级保密部门报告,并积极参与对事件的查处工作。

(6)是认真落实上级保密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项目涉密情况,提出推进方案,并于年终书面向上级报告全年保密工作开展情况。

1.7 无砟轨道作业队例会和消息交流制度

1.7.1 总则

无砟轨道作业队在工程开工后至竣工验收完成前,均应实行无砟轨道作业队例会和消息交流制度。

1.7.2 无砟轨道作业队例会种类

无砟轨道作业队例会分为交班会、无砟轨道作业队长办公会。1.7.2.1交班会

(1)会议时间:每天晚上18:30召开。

(2)参加人员:无砟轨道作业队长、书记、总工、各部室负责人、干粉搅拌站站长。作业队负责人、现场负责人及各工班长。

(3)会议内容

1)生产部通报上周生产情况,安排下周生产任务。2)各部门汇报上周工作情况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情况。

3)有关领导或部门传达建设、设计、监理单位和沿线地方政府的政策、要求及领导指示。

4)部署本周工作,对落实有关要求、指示进行安排。1.7.2.3无砟轨道作业队场长办公会

(1)会议时间:每月15日召开,或根据情况不定期召开。

(2)参加人员:无砟轨道作业队长、书记、总工程师、生产部部长、安质部长、工程部长、机物部部长、试验室主任及办公室主任。

(3)会议内容

1)无砟轨道作业队月度生产完成情况及绩效工资评定。2)学习传达上级单位的文件。

3)无砟轨道作业队工作过程中需要协调办理的事宜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情况。

4)无砟轨道作业队安排重点工作。

1.7.3 会议要求

参加会议人员如因事不能按时参加会议,务必于18:20前向办公室主任请假,并委派所属部门其他人员代开。参加会议迟到一次,给予罚款50元,缺席一次罚款100元。如本人已请假,其代开会人员迟到或缺席的罚款由委托人支付。罚款最晚第二天交无砟轨道作业队办公室处,从迟到或缺席的第三天开始每天加收10元。

1.8 文件资料管理制度

1.8.1 公文处理办法

1.8.1.1总则

(1)为做好无砟轨道作业队公文处理工作,促进公文处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公文质量,根据《国家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中铁五局公文处理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2)公文是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无砟轨道作业队依法经营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3)公文处理是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4)公文处理应当贯彻党政分开、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企业有关保密规定,做到及时、准确、安全。

(5)办公室是公文处理的管理机构,主管无砟轨道作业队的公文处理工作,统一负责公文的收发、分办、传递、用印、立卷、归档和销毁。

(6)无砟轨道作业队办公室和各部门应明确专(兼)职人员负责公文处理工作。专(兼)职人员应当相对稳定。

1.8.1.2 公文主要种类

常用公文种类有9种。无砟轨道作业队凡编文号的正式公文,均应在以下9个文种内使用。

(1)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38

变更或者撤销下级单位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2)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单位公文,转发上级和不相隶属单位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单位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

(3)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4)报告:适用于向上级单位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单位的询问。

(5)请示:适用于向上级单位请求指示、批准。(6)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单位的请示事项。

(7)函:适用于不相隶属单位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8)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9)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1.8.1.3 公文格式

公文一般由发文机关、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印章、成文时间、附注、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等部分组成。

(1)发文机关应当写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主办机关应当排列在前。(2)秘密公文应当分别标明“绝密”、“机密”、“秘密”及保密期限。(3)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明“特急”、“急件”;

(4)发文字号应当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联合发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5)上行文应当在首页注明签发人姓名。其中,“请示”应当在文尾附注处注明能对该公文咨询做出答复的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6)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并准确标明公文种类;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7)主送机关指公文的主要受理单位,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8)公文如有附件,应当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如附件页数较多不能与主件一并装订,则应在单独装订的附件首面左上角注明主件的发文字号和附件顺序号,与

主件一起发送。

(9)公文除“会议纪要”外,都应当加盖印章。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

(10)成文时间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印发时间,以文件印制的日期为准。

(11)公文如有附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应当加括号标注。

(12)公文应当标注主题词,标引顺序应当先标类别词,再标类属词,尾词标文种,最多不超过5个词。

(13)抄送机关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

(14)公文用纸采用国际标准A4型纸(长297毫米、宽210毫米),左侧装订。1.8.1.4 行文规则

(1)行文应确有必要,且少而精,注重效用。

(2)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3)用项目部/无砟轨道作业队行政、党工委版头行文适用范围:

1)《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部文件》:主要用于向上级机关请示、报告工作;转发上级机关文件;部署项目部的各项工作,采取各项行动措施;发布行政法规、规章;下达和调整生产计划;奖惩事项;其它需要以项目部名义行文的事项。

2)《中共中铁五局××项目部工作委员会文件》主要用于发布、传达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做出工作部署;转发上级机关文件;批转下级的报告、请示;通知事项;向上级报告、请示;其它需要以项目部党工委名义行文的事项。

3)《中国铁路工会中铁五局××项目部工作委员会文件》、《共青团中铁五局××项目部工作委员会文件》仅限于项目部工会工委、共青团工委,用于其职责管理权限之内的事项。

4)与平行单位及地方联系、商洽工作,用《中共中铁五局××项目部工作委员会》、《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部》、《中国铁路工会中铁五局××项目部工作委员会》、《共青团中铁五局×××项目部工作委员会》版头。版头线下右端

标注编号。标题应概括正文内容,不能仅以文种简写。

①要大力精简文件。可发可不发的文件坚决不发,除法规性文件外,一般不得转发。转发应结合实际提出贯彻意见。

②项目部/无砟轨道作业队对各部门一般不行文,工作需要时可以抄送。各部门之间不行文,有事当面商洽解决。

③无砟轨道作业队一般不得越级向局、建设、监理、设计单位行文。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行文时,应当首先将事由向项目部报告,经项目部同意后行文,并抄送项目部。

④“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同时抄送下级机关。除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不要直接送给领导者个人。

⑤“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⑥领导讲话以《情况通报》形式下发,不另行文。1.8.1.5 发文办理

发文办理一般包括拟稿、会签、核稿、签发、校对、编号、用印、登记、分发、立卷、归档等程序。

(1)拟稿 拟稿应当做到:

1)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如提出新的政策规定,要切实可行,并加以说明。

2)开门见山,情况确实,观点明确,条理清楚,结构严谨,文字精炼,书写工整,标点准确,篇幅力求简短。

3)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准确。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日期应当写具体的年月日,年份应当写全。

4)结构层次序数正确。第一层为“

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5)必须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6)用词用字准确、规范。难懂的专用术语、行话、方言,应当尽量避免使用,41

必须使用时应当加注释。文内使用简称,除已通用的简称外,一般应当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

7)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码。

公文稿拟出后由主办部门负责人认真审核、修改。审核的重点是:是否需要行文,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行文目的是否表述明白,处理意见是否切实可行,与其他有关文件有无矛盾、重复、脱节,涉及其他部门的问题是否已协商一致。

(2)会签

主办部门核阅签字后,送相关部门会签。会签的要点:一是文搞中提出的措施是否可行,数据是否合理;二是文稿中对本部门的要求或需要本部门开展的工作是否可行;三是文稿中涉及本部门的政策规定表述是否正确。在会签过程中,如果修改的幅度较小,应直接在文稿中修改;如果修改的幅度较大,应与主办部门协商,建议重新起草。

(3)核稿

会签完毕,主办部门应提交综合部核稿。未经综合部审稿,各部门不得擅自送主管领导签发。核稿的重点是:是否确需行文,行文方式是否妥当,是否符合行文规则和拟制公文的有关要求,发送范围是否适当,文字表述、文种使用、公文格式是否符合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审核时对内容的重要改动,应当与主办部门协商,或提出意见,退拟稿人修改。对涉及有关部门且主办部门经协商又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公文,核稿人应当积极组织协调。经协调仍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应当提出处理意见报项目部/无砟轨道作业队领导决定。

(4)签发

办公室审核签字后送领导签发。一般公文由分管领导签发;上行文,重要的或者涉及面广的,由项目部/无砟轨道作业队领导正职签发;质量体系文件按程序文规定签发;有的公文经授权可由被授权人签发。紧急公文签发而相关签发人因故无法签字的,由办公室核稿人电话请示同意并注明后行文,签发人回项目部、无砟轨

道作业队后补签。重要公文应电传签发人签发。经领导签发的文稿,不得擅自改动;如必须改动,应当经签发人同意。

(5)校对

签发后打出的清样由拟稿人一校,由办公室二校,最后由主办部门三校。核对均应签字负责。

(6)缮印

缮印的文件,必须符合规定格式,字迹清楚,整洁美观,份数准确。缮印人员如对文稿有疑问,应当与经办单位联系,不得随意处理。

(7)用印

用印前,应注意检查原稿是否经过办公室审核和单位领导人签发,公文格式是否符合要求,公文组成是否完备。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公文,不予盖章。

(8)登记和分发

分发时,要对文件进行检查,防止差错。以网络办公系统发送的文件资料,应在发文登记簿上注明发送的单位、内容、时间,并给予确认。

重要公文发出后,主办部门应当及时了解、掌握办理、执行情况,并向分管领导反馈,办公室要做好督办。

1.8.1.6 收文办理

收文办理一般包括签收、登记、拟办、批办、传递、承办、催办、查办、立卷、归档、销毁等程序。

(1)签收和登记

各单位、部门都要建立收文登记制度。公文由文秘部门或者指定的人员统一拆封、登记。没有经过文秘部门签收的公文,应当到文秘部门补办登记手续。收取电子文件也应由专人管理,统一编号并及时处理。

(2)拟办和批办

需要办理的公文,由办公室主任提出拟办意见后,再送领导人批示,转有关部门办理,紧急公文,应当提出办理时限;需送领导人批示时,应当同时将主要内容告知主办部门。涉及几个部门的问题,分办时应当确定一个主办单位。分辨不清主办单位的,应当与有关部门协商或者请示领导确定。

审批公文,对有办理事项的,批办人应当明确签署意见、姓名和审批时间。(3)承办

收到需办理的公文后,承办单位(部门)要抓紧办理,不得延误、推诿。对不属于自己业务范围,或者不适宜由本单位(部门)主办的,应当退回交办的文秘部门并说明理由。

(4)催办和查办

送领导批示或者交有关部门办理的公文,综合部要负责催办、查办,紧急公文要跟踪催办、查办。对下发的重要公文,应当及时了解和反馈执行情况。重要的限时的文件,承办单位如确定需要延长办理时间,应当告知综合部,必要时要向来文单位说明原因。

凡涉及其他部门的问题,主办部门应当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会签。经办人员协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时,部门领导应当亲自出面;如仍有分歧,主办部门要将各方意见报送主管领导研究决定。

1.8.1.7 公文归档

(1)公文办完后,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国家档案局发布的DK/T22-2000《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和有关规定,及时将公文定稿、正本和有关材料整理立卷。立卷工作由公文主办单位(部门)负责。公文处理完毕后,承办人员应当将定稿和有关材料及时归档。立卷工作应当在平时不断进行,避免突击。

(2)公文归档,应当根据其相互联系、特征和保存价值分类整理立卷,要保证档案的齐全、完整,能正确反映项目部/无砟轨道作业队的主要工作情况,便于保管和利用。

(3)联合办理的公文,原件由主办单位立卷,其他单位保存复制件。1.8.1.8 公文管理

(1)公文复制件作为正式文件使用时,应当加盖复制机关证明章,视同正式文件妥善保管。

(2)公文被撤销,视作自被撤销之日起不产生效力;公文被废止,视作自废止之日起不产生效力。

(3)没有归档和存查价值的公文,经过鉴别和主管领导批准,可以销毁。销毁

秘密公文,应当进行登记,到指定场所,由二人监销,保证不丢失、不漏销。

(4)机构撤销时,需要归档的公文整理(立卷)后,按有关规定移交上级档案部门。工作人员调离岗位时,应当将本人暂存、借用的公文按照有关规定移交、清退。

1.8.1.9 附则

各种文件资料,应按照中铁五局《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注明有效性。

1.8.2 常用公文格式

为统一规范无砟轨道作业队公文处理工作,促进公文格式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公文质量,特明确常用公文格式。

(1)公文用纸采用A4型,其成品幅面尺寸为:210mm×297 mm 天头:37+1mm,地脚:35+1mm 订口:28+1mm,翻口:26+1mm 版心尺寸为:156mm×225 mm(不含页码)。

(2)公文排版正文用3号仿宋字,通常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

(3)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mm(平行文)。对于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m(上行文)。

(4)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位于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用3号仿宋字,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发文字号之下4mm处印一条与版心等宽的红色反线(上行文除外)。如:中铁五局渝利综〔2009〕1号。

(5)成文日期

成文日期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如“二○○九年八月十日”。单一发文只有一个印章时,成文日期右空4字;两个单位联合行文且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日期拉开,左右各空7字(即居中排布);3个以上(不含3个)单位联合行文且有3个以上印章时,在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2字标识成文日期。

(6)主题词

主题词按规定应标注在公文末页下部、抄送范围上方。“主题词”用3号黑体字,居左顶格标识,后标全角冒号;词目用3号小标宋体字或宋体字;词目之间空1字,不用标点。

(7)抄送机关

公文如有抄送,在主题词下一行;左右各空1字,用3号仿宋字标识‘抄送’,后标全角冒号;抄送机关间用逗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

(8)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位于抄送机关之下(无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之下)占1行位置,用3号仿宋字体。印发机关左空1字,印发日期右空1字。印发日期以公文付印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码标识。

1.9 印章介绍信使用管理办法

1.9.1 印章刻制

行政章、党工委章、工会工委章、团工委章、财务章由项目部负责刻制,无砟轨道作业队无权刻制。

1.9.2 印章管理

(1)无砟轨道作业队须建立健全印章管理制度,加强用印管理,严格审批手续,建立印章保管和使用登记台帐。未经具有审批权限的领导批准,不得擅自使用单位印章。

(2)无砟轨道作业队要指定办公室主任管理印章。印章管理人员应恪尽职守,照章办事,严把用印关。

(3)使用印章审批权限

1)凡以无砟轨道作业队名义制发的公文,必须经主管领导签发同意后才能用印。

2)各类证件、证明材料、奖状、职称证书用印,须根据颁发机构的发文,并对人数、姓名、事实、称号等核实无误,经授权负责人批准。

3)各种例行业务用印,须按有关业务规定办理批准手续。(4)使用电子扫描印章,电子扫描件应进行格式保护。(5)印章严禁外借使用。

(6)公文盖章时,必须检查签发手续是否完备,按照规定的份数盖印。印章要盖得端正、清晰。公章位置上不压文,下骑年盖月。严防错盖、漏盖。严禁使用空白盖印文纸。凡不符合用印规定的,印章管理部门有权拒绝用印。

(7)无砟轨道作业队印章,如因名称变更或换用新印章而停止使用时,须将原印章及时送交项目部统一封存或销毁,不得私存或自行销毁。

(8)伪造印章或使用伪造印章者,要追究无砟轨道作业队领导责任。如发现伪造印章或使用伪造印章者,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或无砟轨道作业队举报。

1.9.3 介绍信使用管理

(1)介绍信用于以项目部/无砟轨道作业队名义对外联系工作及有关证明等。(2)介绍信应规范格式,设有存根联,并编号使用,存根应规定保存期限,以备查证。介绍信落款和骑封处加盖印章。非正式介绍信(便函)应进行登记备查。

(3)一般情况下不得在空白介绍信上用印。特殊情况确须使用时,须经分管领导签字批准,并限定有效时间。用完后应将使用情况向办公室报告,办公室应做好记录。

1.10 监督检查与整改制度

为严格施工过程控制,确保安全、质量、环水保等各项指标的实现,根据中铁五安[2008]238号《施工生产安全管理办法》及局《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相关要求,参照中铁五贯标[2008]45号文《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项目实施指南》有关规定,结合无砟轨道作业队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10.1监督检查制度的工作原则

1.10.1.1每次定期、专业或季节检查,都必须组成检查组。

1.10.1.2对每次的监督检查工作应进行策划,并形成计划,明确检查的目的、47

内容和要求。

1.10.1.3每次检查应留下记录,妥善保存,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应以适当形式提出整改要求,制订整改计划和措施,落实人员、限期整改关闭,无砟轨道作业队或部门不能解决的,须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处理和解决。

1.10.2 监督检查的主要形式及内容

1.10.2.1定期检查:以“查规章制度、查责任制落实、查事故隐患、查教育培训、查标准化作业”的“五查”为主要内容的监督检查,内容应涵盖安全、质量、职业健康、环境等主要内容。

1.10.2.2专业检查:以某项工作为重点内容进行的监督检查。1.10.2.3季节性检查:以查汛期为主要内容的监督检查。

1.10.3监督检查的频率

1.10.3.1定期检查:铺板每月至少三次。

1.10.3.2专业检查:根据生产情况及有关规定组织进行。1.10.3.3季节检查:根据所在地区特定自然条件组织进行。

1.10.3.4常规巡检:以无砟轨道作业队及协作队、工班一级专兼职安质人员、工班长等为主进行的日常检查。

1.10.4检查结果处理

1.10.4.1定期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检查完毕后,由检查组写出检查情况通报,并妥善保存好检查记录。

1.10.4.2监督检查原则上要求使用专用的记录本或检查表(见附表1),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要求,应有明确的记录。记录务必做到问题清楚、原因明确、措施具体、落实到人。

1.10.4.3对现场检查中发现的一般性和个别性问题,应现场提出,并立即整改。对检查中发现的较大的安全生产隐患,应填写《安全监察通知书》(见附表2),对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填写《安全监察指令书》(见附表3),通知书或指令书下达后,对需要整改的问题由检查组成员分工负责追踪落实执行情况。对其它情节严重的质量及环境污染隐患等,要立即通报上级部门领导,并召开专题分析会议,对存在的问题认真查找原因,进行彻底整改,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员,同时进行全面排查,48

完善相关的质量、安全及环境管理工作,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1.10.5 安全质量缺陷整改验收

1.10.5.1各协作队、工班组的问题必须百分之百整改,整改结果报无砟轨道作业队安质部,安质部组织复查。

1.10.5.2明确整改期限,能立即整改的安全质量缺陷,要在当日整改完毕。受客观条件及工序要求限制,不能在当日整改完成的,要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期限。

1.10.6全面落实责任追究

1.10.6.1 完善责任体系

(1)抓好各项责任制度落实,做到责任到人。对各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各协作队、工班要逐级落实整改责任人,并对整改效果进行追踪检查。

(2)轨道板没有按要求开展质量安全检查,要追究该无砟轨道作业队负责人和质量安全负责人的责任。质量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没有及时整改的,或达到整改期限,没有有效完成整改的,要逐级追究整改负责人的责任。

1.10.6.2 责任追究形式

(1)安全质量问题的处理原则按安全质量管理办法办理。

(2)无砟轨道作业队关键工序责任人的失职处罚,由根据失职轻重程度给予批评、警告、记过、清退出场等行政处罚和罚款等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由项目部将对相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

(3)无砟轨道作业队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整改不到位,由报总后,由项目部对整改责任人进行批评、警告等行政处罚和经济处罚,屡次失职的,建议撤换失职责任人的工作岗位。

(4)无砟轨道作业队在检查中发现在关键工序管理和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生产中予以警告,并限期整改;整改不彻底的,由项目部在月度或季度生产会上给予以通报;因关键工序和质量安全管理不力,造成事故的,由项目部在所属范围内予以通报,并按事故等级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1.10.7 迎接检查基本程序

上级单位或建设单位相关单位来无砟轨道作业队工作检查时,一般做如下准

备:

1.10.7.1了解检查工作的目的。必须全面领会本次检查工作的主要内容。1.10.7.2确定迎检目标。及时向领导汇报后,在检查之前要召开相关会议,制定方案,对迎检工作进行布置安排,并就相关迎检工作提出目标要求。

1.10.7.3检查组到来之前要寻找不足。根据检查的要求和重点,进行全面的对照检查,寻找差距,查漏补缺,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和准备汇报资料。

1.10.7.4要制定一个迎接检查的计划,确定检查组人数、来无砟轨道作业队时间、检查范围、检查内容、仪容着装等,将各项查漏补缺工作分配到人,并明确必须完成的时间,使工作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地进行,并减少漏落的可能。

1.10.7.5要确定一个接待计划,列出检查的内容和时间地点、经行线路。如检查组到达时间,食宿地点及标准、参与接待的人员,到受检单位后的听汇报、参观、开座谈会等,做到心中有数,忙而不乱,并能正常开展各项工作。

1.10.7.6一定要在“事前”写好工作总结及汇报材料。一份中心突出、反映全面的汇报材料是工作检查的必备的资料。同时要尽量运用较先进的现代信息工具汇报。比如对检查组的汇报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

1.10.7.7各协作队、工班积极配合无砟轨道作业队做好迎检工作。1.10.7.8注重“事后总结”,建议在总结时,既要肯定成绩和经验,也要指出缺点和教训,从而发扬成绩,吸取教训。

1.10.8 附表

1.10.8.1 检查记录 1.10.8.2 安全监察通知书 1.10.8.3 安全监察指令书

第二篇:隧道无砟轨道施工管理监理卡控要点

隧道无砟轨道施工管理监理卡控要点

(修订版)

一、隧道无砟轨道施工的开放条件

无砟轨道施工之前,根据铁总验收标准和珠三角城际轨道有限公司【2014】159、209号文要求,应达到如下条件,才能开放准予施工: 1.隧道施工达到分项分部工程验收条件

由监理组织验收。监理组负责分项工程验收,并在验收记录表中签字。单项评定为合格,综合评定为同意验收。分部工程由分站负责验收,其中包括实体工程质量检验报告的检查,验收记录表单项评定为同意验收,综合评定为同意验收,并签字,其中实体工程质量应提供第三方相关隧道检测报告和整治后复检报告。

2.必须有无砟轨道施工段的线下工程沉降评估报告,CPⅢ轨道控制网测量评估报告,竣工测量,特别是断面测量成果报告。

3.隧道实体工程质量(包括整治实体工程质量)验收。由施工单位自验后提出验收申请表报监理,监理签字后由施工单位报建设指挥部和珠三角公司安质部,由珠三角公司组成验收组组织验收。在现场实体工程质量检查后,召开会议写出会议纪要,宣布验收结论。只有在珠三角公司验收合格后才真正达到无砟轨道开放条件。其中隧道渗漏水分为A、B、C类,A类为轨行区渗漏水,不得开放无砟轨道施工。

二、施工单位无砟轨道施工前接到珠三角公司验收组宣布达到无砟轨道开放条件后,应着手编制无砟轨道试验段施工方案,监理审批后方可开展无砟轨道试验段施工。试验段一般长100~200米,先进行基面垃圾和积水清理,基面拉毛凿毛,绑扎钢筋立模板后,由珠三角公司和监理分站派人联合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试验段浇筑混凝土完成覆盖土工布浇水保养,由监理再次检查,合格后施工单位需写出试验段工作总结报监理、设计认可,并报建设指挥部。施工单位根据审批过的试验段工作总结,编制或修改本标段隧道无砟轨道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

三、开工报告应包括: 1.无砟轨道施工方案(封皮)

2.施工段建设指挥部组织评估同意的线下工程沉降评估报告 3.施工段建设指挥部组织评估同意的CPⅢ轨道控制网测量评估报告 4.施工段竣工测量成果报告,特别是隧道断面测量成果报告 5.分项分部工程验收记录表

6.无砟轨道C40混凝土、无收缩细石混凝土进场材料检验报告和配合比试验报告

7.无砟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封皮)

8.施工段实体工程质量珠三角公司验收组验收结论 无开工报告不能进行隧道大规模无砟轨道施工。

四、每个施工段根据珠三角公司【2014】159号文要求按验收单元提报,暗挖隧道井~井之间为一验收单元,如几个井联合成一验收单元,应征得珠三角公司同意。新的施工段按以上要求执行,可不报开工报告,但相关开放条件,线下工程沉降评估报告,断面测量成果和CPⅢ轨道控制网测量评估报告,珠三角公司验收实体工程质量结论纪要,整理好后报监理审查。审查不合格不能组织该施工段无砟轨道施工。

五、需要首评的标段应由施工单位在施工无砟轨道1KM后向建设指挥部申请,由建设指挥部组织首评,监理参加。首评内容按铁总文件执行。

六、无砟轨道施工要注意以下事项

1.基面拉毛粗糙度不得小于2mm,凿毛要达到75%露出新鲜基面,拉毛或凿毛后基面要冲洗干净,清除垃圾和积水,可以有湿渍。

2.钢筋制安要注意制作工艺和安装工艺,上下层钢筋纵横向交错时用绝缘卡连接,每100米左右用摇表测量绝缘电阻应大于1010欧姆。3.双块式轨枕位置放置准确,间距偏差不大于5MM,钢桁架钢筋锈蚀严重的应先行除锈。4.道床板钢筋布置:

1.距洞口200米以外,上、下层各设置7根ø20纵向钢筋,每两根轨枕○间设置一根ø16横向钢筋(上、下层均有),横向钢筋端部弯折长度根据不同道床厚度调整,但上下层钢筋弯折部分搭接长度不小于50mm。当曲线外侧超高,道床厚度≥400mm时,应增加一排纵向钢筋。

2.距洞内200米以内,上层设置9根ø20纵向钢筋,下层设置11根ø20○纵向钢筋,每两根轨枕间设置两根ø16横向钢筋(上、下层均有)。横向钢筋端部弯折长度根据不同道床厚度调整,但上下层钢筋弯折部分搭接长不少于50mm,用绝缘卡绑扎,防止上、下层钢筋混线。当曲线外侧超高,道床厚度≥400mm时,应增加一排纵向钢筋。

3.隧道内无砟轨道除变形缝外,其余均为连续的,钢筋接长时用绝缘卡○绑扎,搭接长不小于700mm,相邻钢筋接头应按50%相错,接地线必须4.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均为35~50mm。绝缘○5.为此应设置同标号混凝土垫块,底部每平方米设置4个。端部1米1○个。

5.工具轨连接要用标准鱼尾板,连接螺栓不少于4套并拧紧,两股钢轨接头应对接,相错不大于100mm,轨缝一般采用6-8mm为宜。

6.设计上层钢筋有三根结构钢筋为纵向接地线,每100米为一接地单元,必须焊连,接地单元与线路两侧贯通线接地端子T型连接。(接地单元之间互不连通,钢筋用绝缘卡连接,接地端子之间不连接。)钢筋搭接长度不小于700mm,焊接长度不小于200mm,焊接厚度至少4mm。每100米横向用ø16钢筋连接纵向三根接地钢筋焊连,焊连另用L型16mm钢筋,单面焊长不小于100mm,双面焊长不小于55mm,焊接厚度至少4mm。遇有伸缩缝接地钢筋应断开,内焊接接地端子从外面用连接线连接。U型槽及距洞口200米以内,约20m断开成一单元,单元之间用接地端子和连接线连接(100m内)。

7.每浇筑段钢筋外应有不少于8~10根轨枕的长度,作为下次浇筑段的搭接段。

8.模板安装时应测量道床板外部尺寸,宽2.8m,厚0.26m,其偏差符合验标要求,模板与周边建构物连接支撑,模板底部的缝隙应封堵,以防漏浆。

9.工具轨调节器,直线段每三根轨枕,曲线段每两根轨枕1根,调节器的支撑杆应用PVC塑料套筒套住,方便拔出,调节器应与周边建构物连接支撑,防止轨排左右移动。

10.浇筑混凝土要振捣密实,同时防止污染钢轨扣件。浇筑混凝土表面应及时收浆抹面,不得少于3次,同时注意直线段道床面有中间向两边1.5%的排水坡,表面应平整光滑。新老道床板端头应凿毛处理,确保新老混凝土的结合。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平整,不得有蜂窝麻面,缺棱掉角。11.浇筑混凝土初凝后应及时放松钢轨扣件,松开调节器1~2扣,24小时后,混凝土强度达到5MP后(应有同条件养护试件试验报告为准)方准拆除钢轨及扣件。

12.拆除调节器支撑杆后应及时填充无收缩细石混凝土。

13.浇筑混凝土后不能在混凝土内部温度很高时拆模,拆模后不能立即浇注凉水。

14.混凝土应尽早全面覆盖及保湿养护,最低不少于7天,按照珠三角公司文件要求应安装自动喷淋设施。养生用水应采用自来水或附近池塘水或临时钻井取水。

15.结构变形缝处应设置无砟轨道伸缩缝,缝宽2cm,缝内用聚乙烯泡沫塑料板填充,上面用乳化沥青,沥青软膏或聚氨脂胶封闭。伸缩缝两侧轨枕间埋设7排,每排4根ø25L型剪力筋,剪力筋与结构底板或填充层用植筋胶加强连接,剪力筋埋入深度不少于220mm,出基面不少于200mm,宽187mm,接地钢筋做法同第6条。

16.距洞口200米范围内无砟轨道每20m设置一条伸缩缝,伸缩缝两侧轨枕间用ø16门型筋,门型筋露出底板或填充层高度170~180mm,伸缩缝做法同第16条,接地钢筋做法同第6条。

17.根据珠三角公司道床上拱预防和整治设计交底资料: 1.回填层分层浇筑的纵向间距1.3m,每排4根L型钢筋。○2.回填层整体浇筑的纵向间距2.6m,每排4根L型钢筋。○3.L型钢筋锚入结构底板或仰拱内不少于375mm,露出回填层顶面170mm,○其顶部可连焊成门型。

4.钢筋采用HRB400级,○直径25mm,钻孔直径32mm,锚固抗拔力100KN。

5.暗挖隧道时速200KM/h,排水沟设置在回填层内,距道床板边300mm,○宽200mm,深200mm。时速160KM/h,排水沟设置在回填层内,距道床板边150mm,宽200mm,深200mm。盾构隧道排水沟设置在回填层内,外侧距道床板边100mm,宽150mm,深150mm。内侧距道床板边200mm,宽150mm,深150mm。

18.洞口出口段外按照中铁咨询CEC-GH-SD-2016联012号工作联系单执行,植筋抗拔力72KN。

19.在施作无砟轨道前应注意设计过轨管的位置和预埋管的规格,材质。20.特别提醒的是无砟轨道轨排组装完成后,要经过粗调,精调合格才能浇筑混凝土。

21.铺轨后应对基础的沉降变形进行观测,沉降观测点和观测资料作为移交工程接收单位的资料之一。22.CPIII轨道控制网测点应标志清晰,23.龙门吊走行线应紧扣轨枕,走行线连接必须有4套螺栓,龙门吊设备在下坡端应有止轨装置。

第三篇:首秦作业队设备标准化管理规定

首秦作业队设备管理规定

一、内燃机车包乘组维护保养分工

(一)GK1型机车

甲队:负责司机室、变扭器和后转向架,包括轴齿箱等所有机件的卫生清扫、维护保养、自检自修、更换不良闸瓦及调整制动行程等工作。负责做好不良状态登记。

乙队:负责冷却间内外和前转向架,包括轴齿箱等所有部件的卫生清扫,维护保养,自检自修,更换不良闸瓦及调整制动行程等工作,负责做好不良状态的登记。

丙队:负责柴油机机械间所有机件的卫生清扫,维护保养、自检自修及不良状态的登记。

丁队:负责后机室所有机件,包括风泵间、电瓶柜、启照和交发电机及三柜内电器设施的卫生清扫、维护保养、自检自修工作,负责做好不良状态的登记。GK0机车

甲队:负责柴油机机械间各部,空气滤清器、预热锅炉等所有机件的卫生清扫、维护保养、自检自修及不良状态的登记。乙队:负责风泵间和前转向架所有机件的卫生清扫、维护保养、自检自修、更换不良闸瓦、调整制动行程工作,负责不良状态的登记。

丙队:负责司机室内外、电瓶柜及后转向架等所有机件的卫生清扫、维护保养、自检自修及更换不良闸瓦、调整制动行程工作,负责不良状态的登记。

丁队:负责变扭器各部、冷却间内外、两侧柴油箱及启照电机等所有机件的卫生清扫、维护保养、自检自修及不良状态的登记。

(二)机车电瓶保养分工

丙队:3、7、11月份; 丁队:4、8、12月份

(三)机车安队划分

现首秦车间共有机车7台,GK1型机车5台,GK0型机车2台,机车划分如下:

甲队:GK0机车024、GK1型机车065; 乙队:GK1机车020;

丙队:GK0机车1022、GK1型机车104; 丁队:GK1型机车0010和050 各作业队选派责任心强,技术水平较好的司机担任司机长工作。司机长要带领本包乘组人员,做好本台机车的全面维护保养、卫生清扫的工作,保持机车良好技术状态。负责对其他三班乘务员完成责任区维护保养工作情况的督促检查,并有权向作业队长或车间反馈包乘组每个人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提出考核建议。各作业队长接到司机长对本作业队乘务员的评价意见后,应认真对待,进行调查分析和督促检查本队乘务员的工作,并提出处理意见。

二、内燃机车维护保养检查评定办法

首秦车间每月组织一次机车维护保养情况的检查、评比。具体标准和办法如下:

(一)机车维护保养标准

1、机件齐全完整,安装规范牢固,作用良好。无损坏、无遗失、无失效。

2、设备的转动、滑动部位润滑良好。无缺油、无不正常磨耗,储油量符合标准。

3、机件安装螺丝紧固,无松动。

4、风、水、油管路严密无泄漏。

甲队:1、5、9月份; 乙队:2、6、10月份;

5、设备达到机光马达亮。无油垢、无卫生死角。

(二)检查评比标准

1、一般部件螺丝松动扣2分;遗失扣3分。

2、重要部件螺丝松动扣3分;遗失扣5分。

3、一般风、水管路泄漏扣1分;泄漏严重扣3—5分,一般油管路泄漏扣3分;泄漏严重扣5—10分。

4、一般部件缺油扣1分;造成磨耗扣3分。重要部件缺油扣3分;造成磨耗扣5分。

5、各储油部位油位低于下刻线扣3分;缺油较多扣5分;超过上刻线扣3分。

6、分工责任区域卫生,按“好”“一般”“应加强”“差”进行评定。评“应加强”扣3分;评“差”扣5分。

(三)、评比考核

1、机车评比全车达到95分以上为甲级。全车评比94—80分为乙级。80分以下为丙级。

2、机车全月作业天数达到20天以上,评甲级保养每台机车作业队加2分。达15天以上加1分。四班乘务员由作业队长适当加分。评丙级保养每台机车扣作业队3分。四班乘务员每人扣10分。(注:作业队加扣分落实到司机长所在作业队。乘务员加扣分由四班作业队长落实到本班乘务员。)

3、对设备检查出的扣分项目,各作业队按分工保养区域的划分,落实到本队包乘组人员个人月考核。考核幅度按 1:2落实。

4、对每班应检查给油的处所,设备检查发现缺油,不论责任区域,一律落实当班乘务员考核。自检自修状态加重考核。

5、检查发现机车分工保养区域存在明显差距情况,检查组对公认较好的区域提出表扬,所负责的作业队加1分;对较差的区域提出批评,所负责的作业队扣2分,作业队负责落实包乘组人员考核5分。

6、对设备检查开具的活票和评比结果,各作业队要及时公布。并针对问题组织整改和加强。对活票中涉及本队负责区域的乘务员,确保在月考核中落实到责任人。首秦车间每月对考核情况进行检查,凡发现未落实的或漏考核的,一律落实作业队长考核。

三、设备日常管理的其他规定

1、首秦车间所负责的设备、设施包括:7台内燃机车;35辆本厂自备车,22台260吨鱼雷罐的走行部分和翻转部分;两座信号楼及16.8km铁路线路、58组信号2.03km道岔11个铁路道口的设施。工厂站、冶车站楼内所使用的汽、水、电路。

首秦运输车间作业队长应认真对当班设备、设施情况进行交接。重点是道口设施、鱼雷罐、机车、铁路线路及信号、本厂车。对当班运用情况,发生故障的时间、故障原因及处理情况,目前设备、设施存在的状态情况,认真填写设备状态交接记录。设备交接出现遗漏每次扣作业队2分,造成影响加重考核。

2、加强机车日常使用、管理、检查、维护保养工作。从生产组织上,将机车的维护保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做到每月确保每台机车至少进地沟2次。检查车心、轴齿箱、传动轴等,做给油保养工作,并做好记录。各机车进地沟安排暂时定为:安每月四队当班班组和维修队维修人员所承包的机车相结合,来安排机车进地沟顺序。如遇特殊情况应随时安排,不受此限制。机车在日常作业中要随时注意观察,及时根据情况要求进地沟检查。未执行进地沟检查规定每次考核作业队2分

3、在做好轴齿箱日常检查的基础上,每年6月份和10月份,组织对轴齿箱进行换油。同时对轴齿箱进行检查。

4、每季度对机车进行一次平轮,同时进行清洗。每次平轮更换柴油机油底壳机油。每两次平轮之间,安排一次各滤清器清洗。每次平轮前,司机长按要求开出活票。每次清洗必须将所有滤清器滤芯,按规范全部进行更换或清洗干净,禁止出现遗漏。

未按规范清洗,考核作业队3分,造成影响加重考核。

5、机车出现故障时,运转作业队应及时与维修队联系处理,并将处理情况留有记录。对一时不能处理好或不能马上确认的状态,维修人员要求“观察使用”的。运转人员在使用中应特别精心,注意随时观察,一旦发现状态有发展,要及时汇报。避免出现等故障发展严重了,不能使用和修复了再汇报。因检查不到造成故障扩大,考核作业队3分。问题严重加重考核。

6、严格执行机车交接班检查制度和班中巡检制度。及时发现机车的异常情况和问题。因交接不细,班中发生的设备问题,一律由当班人员负责。因巡检不到位,设备出现问题未及时发现,而造成故障扩大或损失加重,要追究操作人员责任。交班漏验加重考核。

7、由检车人员负责对12辆自备车运行状况进行日常检查。确保各运转部件状态良好,及时更换不良闸瓦,补充闸瓦钎等缺失部件。对处理不了的问题,应及时汇报。因检查

不到位发生丢失,考核作业队3-5分;造成事故加重考核。

首秦运输车间 2012年12月21日

首秦作业队设备点检定修

管 理 规 定

首秦运输车间维修作业队人员,同时是所负责设备的点检员。负责对设备日常运用状态的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状态良好,对运用中发生的故障,及时维修处理,并做好原始记录。

(一)鱼雷罐车点检定修规定

1、每天对所运用的鱼雷罐车走行部、牵引装置进行检查,确认各部良好。检查抱闸间隙符合标准要求。确保各部件符合限度规定,机件安装牢固,润滑良好,走行无异常,能够正常运用。及时清理罐车上的杂物和易燃物。未做到扣2分。

2、每周两次检测鱼雷罐翻转电机状况,阻值低于1M时,应每天进行检测,以利及时更换。未做到扣3分。

3、每周两次系统检查罐体翻转传动部件情况。确保减速箱安装牢固,传动轴及连接器紧固无异状,变速箱无漏油、缺油。未作到扣3分。

4、每季进行一次罐体翻转情况的试验检查。详细察看翻转中有无异常声音或异常现象。未做到扣3分。

5、随时保证变速箱油位符合规定标准,各传动齿轮润滑良好。新鱼雷罐投入运用三个月后,应更换所有变速箱油。每季度系统检查一次润滑油质情况,发现变质及时更换。未做到扣5分。

6、鱼雷罐检查、维修及处理状态情况,以及消耗的备件、材料数量,要及时记录清楚。未做到扣2分,影响工作扣10分。

(二)内燃机车点检定修规定

1、内燃机车每三个月由运输部大修段派人来秦进行平轮一次。每次平轮前,维修人员应将机车现存的重点状态情况,开出平轮活票并上报。平轮时,维修人员参加平轮检修工作,听从带

队人员的指挥。平轮结束后,维修人员参加与司机共同接车验收工作。未做到扣3-5分。

2、每两次平轮之间,安排一次机车清洗。机车清洗时,维修人员应对机车状态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消除存在的问题或隐患。同时对柴油机喷油器、气门间隙进行检查调整。未做到扣3分。

3、机车点检工作,采取柴油机部份、电器部分、变扭器及下车等其他部分,分工负责联劳协作的办法。点检人员每天需详细检查进地沟机车各部的状况、仪表显示情况、各部有无异常声音及异常现象。发现不正常状态及时处理。做到每天重点检查运用机车状况,根据现象深入分析判断,及早发现隐患。未做到扣3分,造成影响加重考核。

4、机车运用中出现故障或不良状态,处理时要本着彻底处理不留隐患的原则,尽量不采取应急处理的方法。执行当天出现的故障当天处理好做法。对一时处理不好的问题,或是一时不能判断确认故障点的问题,需要观察使用的,要做到每天至少一次察看故障发展情况,一旦发现有发展趋势,立即采取果断措施。未做到扣5分,发现不及时造成故障扩大加重考核。

5、对机车发生的故障,建立分析制度。每个故障要分析清原因,并记录在册。对因司机操作、使用、检查、保养不规范造成的责任临修,应上报车间主管人员。对因检修不规范或备件质量不好造成的问题,也要分析原因,分清责任,制定出防范措施。未做到扣5-10分。

6、机车的点检工作要做到发现问题在发生故障之前。对每天的点检情况,设备运用状况、发现的问题、处理状态情况,以及备件、材料消耗使用情况,按车做好记录,以利总结分析和统计。记录不及时扣2分,造成影响加重考核。

113

(三)、道口设施、信号设备、点检定修规定

1、每天对各道口警示装置进行检查,确认其铃响,灯亮,状态良好,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未做到扣3分,发生问题加重考核。

2、每周两次对工厂站、冶车站信号楼供电及信号继电器室内电器设备进行系统检查,各轨道电路、信号电路等,电压、电流正常,各接点无过热现象,保证紧固,运转正常,并且做好防火工作。未做到扣3分。影响生产加重考核。

3、每年两次(入冬、入夏)之前对信号楼电源屏、继电器柜,进行停电清扫。未做到扣3分。

4、每季进行一次倒机操作,保证备用机与备用电源设备正常使用,无异常状态,未做到扣3分。

5、保证各转辙机、信号机运行状态良好,发现不良,及时处理,保证正常使用,一时解决不了的及时上报并做好记录工作,未做到扣3分。

6、每年电务段来秦两次对室内、室外电气设备进行检修加油工作,在秦人员要积极配合做好检修工作,保证检修质量,未做到扣3分。

注:由于首秦的特殊性,要求各工种人员回京、返秦要对设备状态,故障处理情况,备件工具使用情况进行交接,凡交接不清扣3分,未交接的扣5分,影响生产加重考核。

首秦作业队 2007年1月1日

工具、备品备件及原材料管理规定

1、车间建立工具、备品、备件及材料申领及发放台帐。详细记录从北京拉回的和在首秦领回的工具、备品、备件、油脂及材料名称、规格、数量及发放情况。有发放人及领用人签字。未做到每次扣3分;造成影响加重考核。

2、维修人员要妥善保管所使用的工具,不发生丢失及损坏,发生丢失按价赔偿。造成人为损坏扣2—5分,重要工具加重考核。

3、建立备品备件、材料、油脂使用消耗台账,加强日常管理防止丢失,节约使用原材料杜绝浪费,备品备件、原材料使用记录到台车。发生丢失、浪费视情节落实考核。

4、凡从车间领回的上述物品要留有详细台帐记录,需回京修复的备件应记清名称、数量、回京时间、拉回秦皇岛时间。记录不清或造成混乱扣2-5分。

5、每月总结一次备品备件、原材料、油脂消耗情况,25日前提出需补充的备品备件、原材料等物品的请领清单。

首秦作业队 2007年1月1日

设备故障处理的联系管理办法

1、设备发生故障或出现不良状态时,当班岗位人员应及时向作业队长汇报。作业队长应根据状态情况,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并要做好记录和进行详细的交接班。白班作业队长应及时向专业汇报并与维修作业队联系处理。

2、设备状态需由维修人员进行处理时,运转作业队长要讲清故障或状态处所、现象并指派专人负责协助处理和验收。

3、状态处理好后,维修人员应向维修队长或代班人员汇报处理情况。由队长或代班人员通知运转作业队长,并向专业员汇报。同时运转参与处理状态的人员也要向作业队长汇报状态处理情况和验收情况。

4、对自检自修小活和因操作失误、保养不到位造成的故障或状态,维修作业队要及时向专业汇报,并通知运转班组。运行班组要组织认真分析,确定责任人落实考核并通报其他班组吸取教训。

5、铁路线路需检修时,维修人员应向调度员申请占用时间。道岔区段轧道、调整轨距、抬高线路等施工完毕后,应与行调联系,进行道岔搬动试验,确认作用良好后再交工。

6、高炉区、炼钢倒罐站地区例行检修,投入运用前,运转班组和工务人员要认真检查铁路线路情况、道岔情况,试验无误后方可投入运用,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并与检修单位联系予以修复。

首秦作业队 2007年1月1日

首秦作业队机车、汽车油料管理办法

按运输部生产经营科发《2007》125号文件精神,关于颁发运输部燃油、润滑油供应消耗管理办法通知的指示精神,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车间燃油、汽油、润滑油管理办法如下:

1:GK0作业机车11月至3月,台日柴油消耗按370升计算,每月每台定额为11285升。4月至10月台日柴油消耗280升计 算。每月每台定额为8540升。GK0有火预备机车11月至3月,台日柴油消耗按160升计算,每月每台定额为4880升。4月至 10月台日柴油消耗按60升计算。每月每台定额为1830升。

2:V3作业机车11月至3月,台日柴油消耗按450升计算,每月每台定额为13725升。4月至10月台日柴油消耗按380升 计算,每月每台定额为11590升。V3有火预备机车11月至3月,台日柴油消耗按150升计算,每月每台定额为4575升。4月至 10月台日柴油消耗按70升计算,每月每台定额为2135升。

3:GK1作业机车11月至3月,台日柴油消耗按480升计 算,每月定额为14640升。4月至10月台日柴油消耗按400升 计算,每月每台定额为12200升。GK1有火预备11月至3月台 日柴油消耗按180升计算,每月每台定额为5490升。4月至10 月台日柴油消耗按90升计算,每月每台定额为2745升。

4:机车润滑油3#锂基脂V3每月每台定额为2㎏。GK0 机车每月每台定额为1.5㎏。

5:机车用40CD柴机油V3机车每月每台定额为80㎏。GK0 机车每月每台定额为65㎏。

6:6#液压油保持在两桶左右,每少于1.5桶就需提前报 领用申请计划。

7:260T鱼雷罐车3#锂基脂每月每台定额为20㎏。8:长城皮卡单台每百公里汽油耗用为11升。

首秦作业队

2007年11月17日

工具、备品备件及原材料管理规定

1、车间建立工具、备品、备件及材料申领及发放台帐。详细记录从北京拉回的和在首秦领回的工具、备品、备件、油脂及材料名称、规格、数量及发放情况。有发放人及领用人签字。未做到每次扣3分;造成影响加重考核。

2、维修人员要妥善保管所使用的工具,不发生丢失及损坏,发生丢失按价赔偿。造成人为损坏扣2—5分,重要工具加重考核。

3、建立备品备件、材料、油脂使用消耗台账,加强日常管理防止丢失,节约使用原材料杜绝浪费,备品备件、原材料使用记录到台车。发生丢失、浪费视情节落实考核。

4、凡从车间领回的上述物品要留有详细台帐记录,需回京修复的备件应记清名称、数量、回京时间、拉回秦皇岛时间。记录不清或造成混乱扣2-5分。

5、每月总结一次备品备件、原材料、油脂消耗情况,25日前提出需补充的备品备件、原材料等物品的请领清单。

首秦运输车间 2007年1月1日

119

下载无砟轨道作业队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规章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无砟轨道作业队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规章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