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依托经侦信息系统实现有警必接有案必立
如何依托经侦信息系统实现“有警必接、有案必立”,并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模式
公安信息系统是由从事公安信息处理工作的部门、人员和设备组成的信息系统,它的主要作用是从全局出发,收集和处理与公安工作有关的全部数据,利用公安机关内部和外部的现有信息分析判断组织现状及其社会现象,使用系统产出的信息支持公安机关的各种活动,辅助公安管理机关制定决策并对未来进行预测,以期达到公安机关的战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侦信息系统应用的现状是:安徽省经侦信息系统于2006年投入使用,该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全省经侦部门侦办案件的信息化管理,提升了经侦部门网上作战的能力,促进了执法规范化建设。
然而经侦信息系统应用中仍存在着问题。我省在使用经侦信息系统的过程中,由于部分领导和民警对经侦信息系统的作用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模式,虽然案件信息录入经侦信息系统,但并未实现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未做到真正的同步录入。从立案审查到移送起诉的各个环节均是先纸质审核、审批后再录入系统,导致电子卷宗内容不全或与纸质卷宗不一致。系统中的信息更新不及时,不利于提高办案质量和信息化实战效能。
不仅如此,除了这些旧观念造成的问题以外,当前经侦接、处警的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该立案的不立案。一方面表现在有的执法人员对经济犯罪的构成要件研究不透彻,对法律、法规产生误解、曲解,同样对案情不作深入了解,只凭表面现象,作出否定结论,导致该立案的不立案;另一方面表现在受“关系人”的干扰,案件经初查到立案侦查之间,“说清”者纷至杳来,以致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从而不能做到“有案必接、有案必立”
二、盲目立案。这种现象在经侦部门成立伊始就存在,特别在我们基层公安机关表现比较突出,主要是只听取报案人的一面之词,忽略了证据的全面性、关联性、连续性,未经认真的初查审核工作就予以立案,表面上做到了“有案必接、有案必立”,其实最后查实不构成犯罪,又只得撤案或以其他方式予以处罚结案。
三、对主体的认定不规范。部分经济案件对主体有一定的特殊要求,有些罪种往往因主体身份的不同而影响到案件的性质,而部分侦查人员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忽略了犯罪构成的主体特定方面,使案件不能正确定性。导致该立的没立,不该立的立了。
治理经侦执法工作中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就要“抓规范”。所谓“抓规范”就是要强调严格立案管理,坚持“有警必接、有案必立”。
1.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认真做好案件录入工作。充分认识带案件信息录入是做大做强经侦基础工作、实现经侦工作根基、提升战斗力的根本。经侦工作都是通过网上案件录入系统量化考核,是经侦情报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2.转变工作作风,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做到有案必接、有案必立,既要办大案,又要管小案,坚决杜绝推诿或不受理群众报案等问题。也要严格执行公安部关于办理经济案件立案标准,认真做好接案工作,做到“有警必接、有案必立”
3.要切实按照“谁办案、谁录入、谁维护、谁负责”要求认真做好案件录入工作,案件录入率必须达到100%,强化责任意识、标准意识和质量意识,进一步提升经侦信息化应用水平。
4.加强检查,督促改正。确定由大队定期按接警、受理、立案等各个环节跟踪检查案件信息录入情况,做到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督促办案民警改进,确保信息录入的及时、准确、完整。
5.建立考核机制,实行奖惩制度。将案件信息录入工作纳入考核机制,细化考核要求,力戒“录与不录一个样”,“录好录差一个样”,对信息录入质量高的民警,可视情形给予奖励,并与民警的年终考核、评优评先、立功授奖直接挂钩,切实做到奖惩分明。
另外,在接警环节如何依托经侦信息系统实现“有警必接、有案必立”:
首先,要狠抓立案标准和办案程序规定的严格执行。要严格执行接处警、受案、立案等工作程序、如实登记,坚决杜绝推诿或不受理人民群众报案问题。对公安部已明确立案标准的,要严格按照标准立案;对不予立案的要严格履行法律程序。
其次,要狠抓网上执法办案的强力推行。要实现网上执法、网上管理、网上监督,并进一步加强网上执法指导和服务,对每一起接警都要输入经侦信息系统,构成案件的则立案生成案件,如若是经济纠纷活着未达立案追溯标准的,则在【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中如实填写案件处理结果的,用信息化建设成果保障如实立案。
同时向社会公众作出承诺,公布监督电话,让人民群众全面了解公安机关立受案程序,推行警务公开、办案回告制度,宣传、动员群众监督、推动公安机关如实立案工作。
依托经侦信息系统全面跟踪案件监督机制,防止立而不侦、侦而不结。一是要核实公安机关立案情况、分案情况,防止虚假立案。二是要核实侦查人员主体适格情况,防止敷衍塞责。三是要核实侦查取证工作情况,对犯罪嫌疑人在逃的要核实上网追讨、协查情况,对犯罪嫌疑人明确且在案的,要定期核实取证情况。防止公安机关以“在逃”或“正在侦查中”为借口,消极侦查、懈怠侦查或包庇、纵容犯罪。四是要核实公安机关不结案的理由,防止以“疑案”为借口空挂案件或应当结案而不结案。五是要核实公安机关侦查取证的合法性、有效性。防止违法取证或只取有罪、无罪的单方证据。七是要跟踪案件批准逮捕、公诉、审判全过程,关注侦查终结后,公诉、审判阶段的久拖不结。
长期以来,刑事案件监督案件结案率不高,将大量监督立案的案件长期滞留在侦查环节,已成为影响立案监督工作成效的瓶颈性的问题。
“有警必接、有案必立”是《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对公安机关接处警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和谐警民关系,是规范执法行为的有效手段。
通过经侦信息系统进行监督,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群众报警的所有案件必须第一时间录入经侦信息系统。第二、明确专门部门和人员接处警,实时录入接处警信息。第三、依托经侦信息系统定期通报接警案件办理情况,监督是否及时立案。
目前,在受理、立案环节尚未真正实现“有警必接、有案必立”,存在重大案、轻小案;立案审查期限长;立案审查不认真、随意立案;对举报人未能按规定及时告知等问题。解决此类问题,要严格执行统一受案、分案制度、推行首问责任制,每单位要确定一个案件受理部门,定人定岗,统一接受报案、审查报案内容。接受报警,要全部适时录入经侦信息系统,所有报案材料实现电子化,所有案件受理、确定主办人员全部实现网上流转,执法监督部门可以对每起接警进行网上监督。
我们在实际应用经侦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在接警、受理阶段,这个系统仅仅体现的是“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能够监督的也仅仅是立案审查期限,监督的范围仅为程序。
立案监督问题既是一个法律问题,又是一个程序问题,凡符合立案监督条件的案件均应纳入立案监督的范围,立案监督活动同其他法律活动一样,始终贯穿着对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刑事诉讼法》第87条规定的应当进行立案监督的案件,已经明确的界定在“应当立案而不立案”的范围,就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公安机关“有案不立”、“不破不立”、“不作为”等问题,其监督范围并不是仅限于“重大案件和社会反映强烈的案件”范围之内。若仅将立案监督界定在“重大案件和社会反映强烈的案件”范围之内,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将难以实现。同时将不应当实行立案监督的案件纳入立案监督的范围,也势必引起立案监督的混乱,甚至导致对人权的侵犯。
完善监督纠正机制,行成监督合力。一是对公安机关虚假立案、违法撤案及以欺骗手段规避监督等违法行为及时以《纠正违法通知书》方式予以纠正、二是积案较多的地方,可以向上级检查机关、地方人大和政法委提交专门工作报告,反映情况、争取支持、形成监督合力。三是按照“检查一体化”要求,上级检查机关对于下级检查机关监督立案后长期不能结案的案件进行复查,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必要时由上级检查机关直接负责案件的跟踪办理。四是及时向渎职侵权检查部门移送侦查人员徇私舞弊、放纵、包庇犯罪的线索。
建立专门的诉讼监督队伍,增强监督能力。结合队伍建设经验,建立专职诉讼监督队伍,分案到人,责任到人,做到案案有人跟踪,时时有人监督,每案必有结果。定期组织经验交流和培训,提高监督水平。
第二篇:最高法:坚持有案必立、有诉必理等
最高法:坚持有案必立、有诉必理 立案,是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的第一个环节。目前,我国超过95 010的法院设立立案大厅,为当事人提供受理、审查、排期、收费、送达等“一站式”服务;不少法院还推行网上立案、预约立案、上门立案、远程立案。这些都极大地方便了当事人的起诉。但是,群众反映的“有案不立、有诉不理、拖延立案、增设门槛”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自2015年5月1日起,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正式施行。该《意见》提出“对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法律福音:
三、登记立案程序
(一)实行当场登记立案。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一律接收诉状,当场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决定是否立案。
(二)实行一次性全面告知和补正。起诉、自诉和申请材料不符合形式要件的,应当及时释明,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全面告知应当补正的材料和期限。在指定期限内经补正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登记立案。
(三)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的处理。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应当依法裁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立案,并载明理由。当事人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或者申请复议。禁止不收材料、不予答复、不出具法律文书。
(四)严格执行立案标准。禁止在法律规定之外设定受理条件,全面清理和废止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立案“土政策”。
六、切实加强立案监督
(三)强化责任追究。人民法院监察部门对立案工作应加大执纪监督力度。发现有案不立、拖延立案、人为控制立案、“年底不立案”、干扰依法立案等违法行为,对有关责任人员和主管领导,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责任。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恶劣社会影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眼观象:从制度源头上解决了“立案难”问题。国家安监总局:严禁职工在危害超标环境中作业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微型用人单位对职业卫生工作不重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管理人员不知道怎样抓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而我国涉及职业病防治的法规标准较多,内容要求较为复杂,用人单位掌握起来比较困难。’201´5年3月23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了《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八条规定》,并于3月24日予以公布实施。该《规定》围绕责任制、健康监护等八个方面对所有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提出明确要求。法律福音:《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防治八条规定》:
一、必须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严禁责任不落实违法违规生产。
二、必须保证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卫生要求,严禁在职业病危害超标环境中作业。
三、必须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保证有效运行,严禁不设置不使用。
四、必须为劳动者配备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严禁配发假冒伪劣防护用品。
五、必须在工作场所与作业岗位设置警示标识和告知卡,严禁隐瞒职业病危害。
六、必须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严禁弄虚作假或少检漏检。
七、必须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严禁不培训或培训不合格上岗。
八、必须组织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监护档案,严禁不体检不建档。法眼观象:让用人单位“操刀”预防职业病,更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健康。
第三篇:法院5月1日起全面实行立案登记制 有案必立
法院5月1日起全面实行立案登记制 有案必立
央广网北京4月1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年4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今天(15日),最高人民法院刚刚发布了《意见》,自5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景汉朝接受本台采访,深度解读。
《意见》开篇指出,为充分保障当事人诉权,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立案难”问题,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景汉朝:立案审查制它的核心的特征就是当事人起诉到法院,法院要对起诉的条件进行实质性的审查,甚至有一些要对事实、证据进行深度审查,这样客观上就把一些本来应该受理的案件,挡在了门外。立案登记制,顾名思义,它不对起诉的要件进行实质性审查,而仅仅是对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进行一般性核对,凡是符合法律规定立案条件的,都要登记立案。这实际上就客观地扩大了受案的范围。
立案登记制改革的重点是改进工作机制,加强责任追究。包括:
第一,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和申请,一律接收诉状,当场登记立案。第二,对提交的材料不符合形式要件的,及时释明,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全面告知应当补正的材料和期限。第三,对在法律规定期限无法判定的,应当先行立案。第四,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依法裁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立案,并载明理由。当事人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或者申请复议。禁止不收材料、不予答复、不出具法律文书。第五,明确指出加强内部监督以及人大监督、检察监督和社会监督等外部监督。第六,强化责任追究,对有案不立、拖延立案、人为控制立案、“年底不立案”、干扰依法立案等违法行为,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和主管领导责任。景汉朝:从案件的阶段,主要是指初始起诉,也就是平时我们讲的一审,从案件种类来讲,是指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刑事自诉案件,强制执行案件和国家赔偿案件,从目标要求来讲,那就是凡是符合法定条件的案件,都要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不得违背法律拒绝收案。
事实+
立案登记制将带来哪些影响
从实务角度,可以预测,立案登记制的实施将会对司法系统及法律行业带来一些改变,这些改变可能会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司法机关丧失了案件的选择权,可能要面对骤然上升的工作量以及压力。
二、立案流程因登记而更加透明化,去除了审查环节,将大大加快立案流程,立案将更为便利、及时,避免当事人因法院之间相互推诿而往返于不同法院之间寻求立案,降低了立案的成本。
三、不予立案的结果可救济。与登记相配套,在司法公开的要求下,对于不予立案的将以正式的裁决予以回应,当事人对该裁决拥有上诉的权利,因无法进入诉讼程序而引发的信访数量将会大幅降低。
四、短期内有可能导致恶意诉讼增加。不可否认,立案审查制在恶意诉讼、虚假诉讼的排查上较立案登记制更具优势。但从保障当事人诉权角度出发,立案登记制成为决策层必然的选择。
五、司法机关内部机构设置可能面临调整。立案登记制的实施宣告了立案庭的主要功能已经被取代,立案庭是成为历史还是改头换面以另一种面貌继续存在,是司法系统的决策者必须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