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老照片 20世纪50年代的4个藏汉爱情故事

时间:2019-05-12 16:21: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藏老照片 20世纪50年代的4个藏汉爱情故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藏老照片 20世纪50年代的4个藏汉爱情故事》。

第一篇:西藏老照片 20世纪50年代的4个藏汉爱情故事

西藏老照片

20世纪50年代的4个藏汉爱情故事

他们有着相似的机缘和背景,但在不同的时代和独特的环境中自成一段人生,没有想象中的惊心动魄,婉转凄美,只是你能想象到的一对对平凡夫妻,携手走过。延续千年的藏汉儿女的爱情还在继续。采访撰述 | 余秋淼 邓高峰? 章凡:重庆人,1949年重庆解放后,考上了西南革命大学,1953年进藏工作,1988年退休时,任西藏自治区艺术学校党支部书记、副校长。扎西:巴塘人,1949年因西藏工作需要,从北京大学肄业,1996年离休时,任拉萨市委书记,人大主任,西藏自治区顾问委员会委员,顾问小组成员。图为1958年,在北京,扎西与章凡补拍的结婚照。? 1957年的时候,扎西要去北京的党校学习,回来的时候,给章凡带了一件新款毛衣,同时也表明了他对章凡的爱慕之情。扎西以自己默默地关心和实际行动打动了章凡的心。图为80年代初的一个国庆节,扎西与章凡和同事们在过林卡。? 1958年2月16日,扎西与章凡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只有同事和朋友们的祝福,甚至连一张结婚照都没有,就组成了一个藏汉联姻的小家庭。婚后不久,扎西就又被派往北京学习,章凡在半年以后辗转前往北京探望扎西,这才在北京过了一段称得上是“蜜月”的生活。那段时间,两人利用扎西学习之余游览了北京名胜,并且在颐和园留下了他们的第一张合影。? 婚后的几年里,扎西和章凡相聚的日子并不多,大部分时间两人都因为各自的工作聚少离多,甚至四个孩子也都被送回老家养育。直到1965年,两人在日喀则安定下来以后,才有精力把两个大的孩子接到身边抚养。图为1964年,章凡即将把最小的孩子送回重庆前,扎西从中央党校赶回西藏,照了这张全家福。? 1972年,扎西和章凡在拉萨落户,并且把四个孩子都接到了身边,终于实现了全家团聚的愿望。图为1973年,从学习班解放后的扎西和章凡带着两个儿子在大昭寺的合影。? 扎西离休后,两人来到西藏自治区驻成都干休所安度晚年。这时已经是1996年了,家中又只剩下老两口,四个孩子中除了一个女孩留在成都工作,其他的都在西藏。平时,大家都很忙,尤其是几个在西藏工作的孩子很少能回家来,只有在春节期间,才能全家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胡宗林,藏族,藏名仁钦索朗,1920年出生,1935年参军。参加过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9年9月进藏,1985年离休,现居成都。张华,汉族,1931年出生,1947年16岁时参加革命,1949年入党,1960年10月单独进藏,其间先后在纪检和自治区劳动局工作,后担任西藏自治区劳动局副局长,1988年离休,现居成都。图为汉族女儿张华着藏装与丈夫一起。? 那一年张华19岁,在部队的宣传队工作,胡宗林30岁,在政治处,正好管宣传队。当时就提出说战争结束了,很多同志年龄都大了,都在30岁左右,需要成家的很多。总参的一个参谋长做的介绍人,然后就这样结婚了。图为张华结婚前部队的生活留影。? 1951年有了第一个孩子,1959年7月份,从中组部传来调令,要张华和胡宗林去西藏工作。调令下来的时候,张华正要生第四个孩子。所以胡宗林带着老大从川藏线上去西藏。1960年,张华带着三个孩子走青藏线去了拉萨。图为儿女满堂的全家福。? 1964年的时候胡宗林接到周总理亲自签署的任命书,被调任到山南做专员,张华被调到当地的纪检部门工作。图为两人在山南工作生活时的留影。

? 次旺俊美,1945年9月出生于拉萨,65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是六、七十年代北京师范大学唯一招收的藏族学生。1972年返藏,85年担任第一任西藏大学校长,后任西藏社会科学院院长。2014年12月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9岁。

张廷芳,65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因为文革原因,直到72年才毕业,现任西藏大学副校长。图为1972年临近夏日的时候,批准张廷芳进藏工作的文件终于申请通过,两个人即将离开生活学习了七年之久的母校。

? 次旺俊美是北京师范大学第一位来自雪域高原的藏族校友,在六、七十年代,出身西藏贵族的他难免要经受一些压力,但他只是默默承受着。他精通各种乐器,而且舞蹈、绘画以及其他方面也是样样拔尖,在校文工团里,他结识了北京姑娘张廷芳。在政治**的年代里,两人的婚姻被设置层层障碍。张廷芳却坚定着她与次旺俊美之间的爱情,72年两人结婚。

? 毕业时,文革还没有结束,当时学校和工军宣传队都很喜欢次旺俊美,为他联系了民族学院、民族出版社等单位,想让他留在北京工作。张廷芳在和次旺俊美商量后决定不留在北京,而是去拉萨工作,要一同去为建设西藏而努力。北京师范大学没有汉族学生赴藏工作的名额,可那个时候的张廷芳已经坚定自己同次旺俊美一同赴藏的决心。这是那一年里最后的一场雪,也是她和次旺在北京的最后一个冬天。? 坐火车到西宁后又转乘长途车,一路上两人饱受艰辛,住兵站时经常是因为没有床位要挤在一张床上,有时甚至要睡在车里。路上奔波数日的张廷芳终于远远的看到了拉萨,在她的请求下司机同意将车停下来,拉萨市郊堆龙的这张照片,也就成为张廷芳当时对拉萨印象的永久回忆。

? 到了拉萨,他们先被分配到拉萨学校工作。学校设施简陋,生活是极其艰苦和单调的,年轻的夫妻二人却有着共同的爱好和目标,他们在一起读书一起学习,生活自此过得简单而快乐。1972年至2006年,张廷芳已经在西藏工作和生活了整整三十五个年头,2000年李岚清副总理视察西藏大学时称赞张廷芳是“援藏干部的‘永久牌’”。

? 班班多杰,藏族,1952年生于青海,曾任中央民族大学藏学院院长,现任民族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孙革新,1954年生于上海,长于北京,1983年与班班多杰结婚,现任职民族大学国际交流处。图为婚后两年补照的婚纱照。? 班班多杰说,他当初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向松赞干布学习”。言外之意呢,就是要效仿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在新时代再一次实现藏汉联姻。而斑斑多杰在这个基础上又加上一个苛刻的条件:要找一个非常漂亮的。图为孙革新成婚前照片,当年朋友口中的“大美人”。

? 婚后,孙革新和班班多杰一直没有机会回青海老家去,但是两人都想拍一张藏装的合影。大约在结婚后两年左右,有个朋友到北京出差,他们就借用了朋友的藏袍,赶到照相馆,急急忙忙留下了这张合影。藏装穿的并不地道,但总是了了一个心愿,后来两人的工作忙碌,有了孩子后更没时间去照相了。

? 两人的婚后生活依然充满乐趣。班班多杰的朋友们这样评价他们的生活“他们婚后一直很幸福,我们都羡慕,都觉得作为一个城市里的女孩子,她做到这点真的很难得,一般女孩子做不到。班班家里的亲戚来到他家,她(孙革新)招待得特别好,而且当时他弟弟到北京上学,(他们两口子)还供养了他两年呢。”图为班班多杰在中央民族大学中。? 婚后十年两人才有了第一个孩子,主要是没时间,两个人的工作太忙。这期间,整整十年她一直在抄写丈夫的论文和手稿。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他们的生活一直是在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图为儿子五岁时拍的全家福。

《西藏老照片》今日头条号是基于《西藏人文地理》杂志的一个图片传播平台,我们致力于挖掘西藏的历史人文,讲述那些曾经发生的故事。《西藏老照片》也是迄今唯一与“今日头条”达成合作与版权保护协议,并呈现西藏老照片的头条号。你想了解上个世纪的西藏贵族吗?在那些古老的建筑里体味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

你想回到十年前的老光明喝喝茶聊聊天吗?在热闹来往的人群中寻找自己的浮世绘。

你想看看青藏铁路通车前的那个冬天吗?去寻找照片上那个表情腼腆的少年吉诺。

你想在十年前拉萨的八廓街上走一走吗?去看看那些黑白记忆中的朝圣者、大法会和生意人。

你想跟着1960年中国登山队一起登顶珠峰吗?去感受海拔八千米稀薄的空气和绝美的景色。

你想知道50年代藏汉儿女的爱情故事吗?去体会那些在平凡中携手走过的不平凡的岁月。

来关注《西藏老照片》今日头条号吧,这里有另外一个时空,在等着你,将历史一页页翻开。

第二篇:基于学生意愿的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藏汉双语教学研究

基于学生意愿的西藏高等农业院校藏汉双语教学研究

摘要:对西藏高等农业院校在校藏族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困难,汉语水平低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学生期望在大学课堂能采用藏汉双语教学,希望能够得到藏汉两种文字编写的教材。建议学校今后逐步增设藏汉双语教学课程,强化藏、汉语语言学习,加强藏汉双语教学队伍的建设,积极编撰藏汉双语教材,开展藏汉双语教学研究,配套藏汉双语教学的相关政策。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

关键词:农业院校;双语教学;藏语文

资助基金:获西藏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西藏高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研究”(2013ZJJG17)、西藏自治区高校植物营养学特色学科建设项目资助。

双语教学是基于使用不同语言(包括文字)的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借鉴而采取的包括探索其教育、教学规律在内的教学模式[1]。随着教育体制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各民族高校在实施双语教学方面取得了有效进展。藏汉双语教学是藏族聚居地区针对民族学生采取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提高民族学生的汉语文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在藏区,当前采取的藏汉双语教学模式大体有三种:一是以汉语为主的教学模式。即把藏、汉语文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开设,其余课程均使用汉语版教材,主要教学用语为汉语。二是以藏语为主的教学模式。即把藏、汉语文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开设,其余课程均使用藏语版教材,主要教学用语为藏语。三是完全用汉语授课的教学模式。[2]

西藏高等农业院校当前采用的教学模式属于第一种,即把藏、汉语文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开设,其余课程均使用汉语版教材,主要教学用语为汉语。建校40年来,采用这一教学模式为自治区培养了大量人才。但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学生对学习夙求的多样化,教学模式与社会需求、教学模式与学生夙求等方面的矛盾越发突出。如,学生学习兴趣低,补考率高等。有必要对现有双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时代培养各类优秀人才的社会需求。因此,如何改革,改什么,不仅取决于人才市场的需求,也取决于学生的兴趣与爱好等因素。

为此我们在2013年3月对西藏农牧学院186名藏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试图了解藏族大学生对现行藏汉双语教学模式的态度,了解他们的学习意愿,从而分析和评价双语教学模式,并提出双语教育模式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是西藏农牧学院的藏族大学生,共186名。其中:男生77人,女生109人;一年级33人,二年级121人,三年级28人,四年级4人;来自西藏自治区182人,来自内地其他藏区4人;父母均为藏族的有183人,父母中有一人为藏族的有3人。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问卷编排后,召集多名学生进行预测,并修改了部分问题,最终形成正式问卷。调查时,向被调查者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鼓励学生大胆真实回答,以无记名的方式填写问卷。调查的同时,还与个别学生进行了访谈,汇集了大量信息,有助于深层次了解藏族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他们对大学教学模式的期望和建议。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藏族大学生汉语言水平及目前学习状况

1、掌握汉语的程度

在被调查的186名藏族大学生中,有80人认为自己能够熟练进行汉语听、说、写,占被调查人数的43%;其余106人都表示自己在汉语的听、说、写方面存在问题,占被调查人数的57%。

西藏农业院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牧区,家庭语言环境为纯藏语环境,在小学才逐步开设汉语言课程,学生汉语水平普遍较差。

2、目前学习状况

被调查学生中,183人认为自己学习大学课程(纯汉语授课)有困难,占被调查人数的98%,仅有3人认为自己学习大学课程没有困难,只占2%。当被问及造成自己学习困难的原因时,183人中有74人认为是因为汉语水平低造成自己学习困难,占学习困难人数的41%;有37人选择因为课程太难导致自己学习困难,占学习困难人数的20%;另有72人认为是其他原因造成自己学习困难,占学习困难人数的39%。

从调查结果看,现行教学模式下,几乎全部藏族大学生存在学习困难,说明现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代西藏高等教育的需要。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藏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低,不能适应纯汉语授课环境;其次是大学课程难度大,学生不能吸收消化课程内容。

(二)藏族大学生对学习汉语言的态度

186名同学中,有175名同学认为在当今社会有必要掌握两种以上的语言,占被调查人数的94%;仅有7名同学认为没必要,有4名同学选择了“其他”。在被问到“汉语授课是否有助于提高汉语水平”时,有172人持肯定态度,占被调查人数的92%;仅有5人认为汉语授课对提高汉语水平没有帮助;有9人选择了“其他”。

藏族大学生普遍认同汉语言学习,认为当今社会有必要掌握两种以上语言,而且认为汉语授课有助于提高汉语水平。

(三)藏族大学生期望的教学方式

1、藏族大学生期望的课堂授课语言

有116名同学认为课堂上采用藏汉两种语言教学效果好,占到被调查人数的62%;选择课堂采用单纯汉语、藏语教学的分别有45人、2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4%、12%;有2人选择了其他方式,占2%。186名同学中,有47人认为在藏汉双语课堂教学中应采用“藏语为主汉语为辅”的模式教学,占到25%;有62人选择“汉语为主藏语为辅”,占到33%;有77人持“藏语汉语各一半”的态度,占到42%。

一半以上的藏族大学生期望大学课程应该采用藏汉双语教学,认为这样的方式教学效果好。学生对藏汉双语课堂中藏、汉两种语言的使用比例没有明显的偏好。

2、藏族大学生对课堂藏语言的期望

被调查的186名藏族大学生中,有108人日常生活中使用拉萨话进行交流,占到58%;有54名同学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其他藏语方言(日喀则、山南、阿里、那曲)交流,占29%;22名同学日常交流使用藏语康巴方言,占12%;有2名同学使用安多方言交流,占1%。但在藏汉双语教学课堂中,有163人表示希望藏语授课教师使用标准的拉萨话,占到被调查人数的88%,其次有15人希望课堂教学使用康巴方言,占8%,7人希望使用其他方言,占3%,1人希望使用安多方言,占1%。

调查结果显示,藏族学生对藏语普通话――拉萨话的认同程度高,绝大多数同学希望课堂教学的藏语言为拉萨话,仅有较少的同学因为日常生活当中没有使用过拉萨话,而希望课堂教学使用当地方言。

3、藏族大学生对大学课程教材的要求

有140人认为应该选择藏汉两种文字编写的教材,占被调查人数的75%,选择只用藏文或汉文编写的教材的学生分别有17、25人,占到被调查人数的9%、14%,另有4名同学选择其他模式教材。

大部分学生希望能使用到藏汉两种文字编写的教材,认为这样的教材对于学生学习有较大帮助。

(四)藏族大学生接受藏语教学的信心

调查结果显示,有138名同学认为自己能够熟练听说写藏语文,占被调查人数的74%;有37人表示虽能够熟练听说,但是书写较差,占被调查人数的20%;有6人“勉强能够听说写”,仅占3%。186人中,有99名同学表示自己适应藏语授课“没问题”,占53%;有74名同学选择了“有一点困难,但可以克服”,占40%;仅有11名同学认为自己接受藏语授课“比较困难”,占6%;有2名同学选择了“其他”。

绝大多数学生对接受藏语授课信心充足,只有少部分同学认为自身藏语文水平有限,适应藏语授课比较困难。

(五)藏语教学工作面临的问题

在“您认为目前藏语教学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的调查中,被学生选择频率最高的是缺少教师,其次是教材不能配套和无扶持政策。这如实反映了目前开展藏汉双语教学的切实困难。就西藏农牧学院而言,全校专任教师中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藏族教师,全校除藏语文外,无一门课程有配套藏文教材或藏汉双语教材,学校鼓励教师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但未形成扶持藏汉双语教学的政策。

三、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西藏高等农业院校的藏族大学生几乎都认为自己学习大学课程有困难,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汉语水平低,存在听说写方面的问题,不能理解教师所讲内容,是造成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藏族大学生普遍认为在当今社会有必要掌握两种以上的语言,并认同汉语授课有助于提高汉语水平。

绝大多数藏族大学生期望在大学课堂能采用藏汉双语教学,认为这一教学方式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对藏汉双语课堂中藏、汉两种语言的使用比例没有明显的偏好。八成以上的同学希望藏语授课教师使用标准的拉萨话,仅有较少的同学因为日常生活当中没有使用过拉萨话,而希望课堂教学使用当地方言。七成以上的藏族大学生认为大学教材应该选择藏汉两种文字编写,认为这样的教材对于学生学习有较大帮助。

尽管有近三成的同学认为自己在藏语文听说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九成以上的同学认为自己能够适应藏语授课,信心充足。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来自民族杂居地区和其他因素,觉得接受藏语授课比较困难。

学生认为目前藏语教学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少教师、教材不能配套和无扶持政策。

(二)建议

西藏高等农业院校采用的教学模式是把藏、汉语文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开设,其余课程均使用汉语版教材,主要教学用语为汉语。由于大部分藏族学生汉语水平低,学习存在困难。很多藏族教师,在教学中,除使用汉语言进行教学外,还对难点、重点内容辅以藏语进行阐述、解释,以帮助藏族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知识[3]。这些在实践中摸索出的经验,为我们进行藏汉双语教学指明了方向。今后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革教学模式:

1、逐步增设藏汉双语教学课程

日常教学中,虽然部分藏族教师在汉语授课的同时,使用藏语加以阐述、解释,但全面开展藏汉双语教学还不成熟。一方面,各专业学生实行藏汉族混合编班,这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但也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西藏高校藏族教师数量少,多数有内地受教育背景,但藏语文水平有限,还不具备藏汉双语教学的能力。建议今后在公共基础课教学中,在现有分级教学的基础上,个别课程或个别教师的课程实行藏汉双语教学试点,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增加藏汉双语教学课程,甚至设立藏汉双语教学专业。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藏汉双语教学或汉语教学,增加学生学习的选择性,提高学生学习适应性。但切忌单纯使用藏语言教学,而造成学生汉语言运用能力的下降,增加今后工作、学习的难度;切忌搞一刀切,要根据每一位藏族同学藏汉语文水平,由学生自由选择是否接受藏汉双语教学。

2、强化藏、汉语语言学习

实行藏汉双语教学改革不是削弱汉语言在教学中的地位,也不是刻意强化藏语言学习。当今社会汉语已成为我国各民族共同交往的通用语言,汉语文是最新、最快、容量最大的信息载体,成为知识和科技情报最丰富的信息库。在西藏,藏语言是日常工作、生活、学习的主要用语,是使用人口数量最多,通行范围最广的语言。两者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调查结果显示,西藏高等农业院校大部分藏族大学生不同程度存在藏汉语水平低,运用能力差的问题。为此,有必要增设藏语文和汉语文课程,针对藏族学生藏语文、汉语文掌握程度的差异性,在已有分级教学的基础上,细化分级,设立不同教学目标,针对性教学,使每一个同学的藏汉语水平都有提高。

3、加强藏汉双语教学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双语教学的组织者与实施者,教师队伍的素质与水平是教学稳步提高的关键所在,建设一支具备藏汉双语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实行藏汉双语教学的关键点。今后要进一步加强藏汉双语教学队伍的建设,逐步提高藏族教师藏汉语水平和专业素质,形成良好的学术梯队。

4、积极编撰藏汉双语教材,开展藏汉双语教学研究

藏汉双语教材易于学生自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双语文化水平。建议在使用现有汉文教材的同时,加入藏文注释,并逐步编撰藏汉双语教材、辅导材料、工具用书(如专业术语藏汉语对照手册)。

积极开展藏汉双语教学研究,不断总结、提炼双语教学经验,规范和发展藏汉双语教学。

5、配套藏汉双语教学的相关政策

藏汉双语教学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改革需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国家、自治区、学校应配套相关政策,鼓励和培养藏汉双通教师,为他们学习、培训提供机会和优惠条件,鼓励藏汉双语教材和图书的编撰,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藏汉双语教学的研究和实践。

四、不足

调查中发现,有近40%的同学认为造成自己学习困难的原因,是除汉语水平低和课程难度大以外的其他原因。但问卷没有进行针对性设计,未能就这一问题做深入分析,有待以后研究。

参考文献:

[1] 卓玛草.“藏汉”双语教学模式初探[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2] 扎洛.藏区藏汉双语学生类型及学校类型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3] 白玛卓嘎,郭健斌,米彦.关于西藏农业高校藏汉双语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师,2008,(8).

第三篇:西藏林芝二高2019届高三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藏文班)

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三藏文班汉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知识与运用: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下载(zǎi)订正(dìng)隽永(juàn)心宽体胖(pán)....B.对称(chân)处理(chǔ)校对(jiào)自怨自艾(à)....C.星宿(xiù)请帖(tiě)殷红(yīn)鲜为人知(xiǎn)...D.湖泊(pō)翘首(qiáo)供应(gōng)拾级而上(shâ)....2.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有误的一项是

A.中秋之夜,一轮满月在清朗的夜空中静静地端

(详、祥)着异乡的游子。

“详”有“详细”的意思,“祥”有“吉利”的意思,横线处应填“详”。

B.遇到脾性暴戾专制的帝王,胆小怕事的臣子大多只能

(尊、遵)命行事。

“尊”有“敬重”的意思,“遵”有“依照”的意思,横线处应填“遵”。

C.民间剪纸艺术展上的作品让参观者初看赏心

(阅、悦)目,细品寓意深刻。

“阅”有“看”的意思,“悦”有“愉快、高兴”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悦”。

D.大陆和台湾,两地政治体系虽然不同,但是文化艺术却是一脉相

(成、承)。

“成”有“完成”的意思,“承”有“继续、接续”的意思,横线处应填“成”。3.下列各组用横线连接的词语,不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 A.咄咄逼人——平易近人 大放厥词——沉默寡言 B.扑朔迷离——一目了然 惹是生非——安分守己 C.信口开河——胡言乱语 功败垂成——大功告成 D.呕心沥血——敷衍了事 名列前茅——名落孙山 4.下列各组短语,搭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A.干净的教室

B.严肃地追问

C.听从指挥 D.枯叶飘零

强健的大脑

幸福的生活

严密地论证 严厉地讽刺

服从意见

雪花飞舞

听候调遣 生活美满

5.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全都是褒义的一项是

A.大家都没想到,这样一个德高望重的人也在处心积虑地牟取私利。

23① 冬季的农村是枯黄的,冷清的,萧条的。年的脚步越来越近,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为时不远。那种对漫长冬季的厌倦,对多彩春天的期盼,便催生了色彩斑斓的年画。这一张张充满希冀,饱含激情的年画,带着春天的气息进入了逐渐热闹起来的农村小院。

② 一入腊月,年集开了。闲下来的农村人就陆续到县城购置年货。当然买年画必不可少。家里母亲忙着煮肉、做豆腐、蒸馒头,一天到晚没个清闲。那时我年纪还小,父母不让赶集。于是,父亲就成为过年必需品的采购者。盼着父亲赶集回家,就成了我们这些小孩的一大乐趣。早早地就迎在父亲回家的路上,等呀盼呀,望眼欲穿。除了等父亲兜里的鞭炮、糖果之外,就是等父亲手里那一卷年画了。每当瞥见父亲手握年画回来的身影,我就立刻冲上前去,接过年画,一溜烟儿地跑回家去。这一路上,脑子里没有了其他,都是对手中年画的无尽幻想。是什么故事呢?是什么风景呢?想象催促飞奔的脚步,不知不觉中已喘着粗气,趴在炕上,展开了年画,先睹为快。

③ 那时的年画,多是一些戏曲故事,或是电影故事的连环画。记忆中,年画一般是一个故事分为两张,每张纵排四列十六幅图画,每幅图画下配以简短的文字说明。农村里电视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就是这些简单的图画、简单的故事,牵住了无数孩子的心。《西游记》、《水浒传》等经典故事,还有一些舞台戏曲,都以年画这种独特的形式,传到了农村,传到了农村孩子的身边。

④ 父亲喜欢戏曲,因此买的年画都以戏曲连环画居多。精彩的画面、定格的招式、生动的注释,最能吸引眼球。一口气读完,畅快,过瘾,这时就嫌父亲买得少。家家都买年画,走家串户去看,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大年初一,说是去拜年,其实不如说是去欣赏年画。大人们有大人们的谈资。而孩子就高高地站在椅子上,一字一句地读着大厅墙上的一幅幅年画。挨家拜年,挨家看画。年过完了,村里各家的年画也就欣赏完了,脑子里装满了故事,这个年过得也还挺有意义。

⑤ 其实,年画也就是刚买刚看时觉得新鲜。年过完了,大人们又开始忙碌,我们也背上书包进了学校,谁还有闲心去欣赏年画呢?那些年画,也就只是墙上的一种装饰而已了。然而,当年味越来越浓的时候,年画的吸引力又随之而来。揭下墙上张贴一年的年画,曾经雪白的纸张已经泛黄,初闻时的油墨清香亦早已散去。节俭的人家,会将这些年画重新擦拭一番,再贴一年;若换下来不用,孩子就可以用这些年画包书皮,或订制成草稿本,让年画再次有了生命力。

⑥ 在时光的流逝中,乡村“年俗”也发生了变化。现在,随着农村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坯房越来越少,农家张贴年画的更是日益减少。尽管,那些年画也与时俱进地进行了几次变身,由连环画升级为大幅中堂画,由故事年画升级为色彩鲜艳的风景年画,由纸质年画升级为优质塑料年画,可终究还是被时代的浪潮掩盖,如今在年集上没了踪迹。年关又近,想起再也见不到曾经给我许多温暖的年画了,心中顿生怀念。22.①自然段中,作者认为是什么催生了年画?

23.②自然段中,不能表现作者想看年画的急切心情的一项是

A.购置年货,年画必不可少。C.一溜烟儿地跑回家去。

B.早早地就迎在父亲回家的路上。

D.喘着粗气,趴在炕上,展开年画,先睹为快。

24.下列判断,与③自然段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A.年画多以图文并茂的连环画形式呈现。B.年画以戏曲故事和电影故事为主要内容。C.年画具有传播经典故事的作用。

D.年画中的故事一般由两列十六幅图画构成。

25.⑤自然段中吗,为什么“年画再次有了生命力”?

26.⑥自然段写乡村年俗发生了变化,年画在年集上的最终结果是 A.年画的形式变了。

B.年画的内容变了。C.年画的材料变了。D.年画彻底消失了。27.依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1)以先看到为快事。

(2)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3)快把眼睛望穿了,形容期盼殷切。28.对本文文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文

B.小说

C.议论文

D.散文

29.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评价,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作者小时候盼望父亲买年画的故事,表现了父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歌颂了伟大的父爱。

B.本文围绕作者家乡的年画习俗展开回忆,揭示了时代变迁中年画发生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年画的怀念之情。

C.本文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描写农村年俗的变化,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D.本文主要说明年画产生的背景以及它的内容、形式和作用,语言准确,通俗易懂。30.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三、作文:60分。31.作文

材料: 2018年10月28日10时08分,一辆公交客车与一辆小轿车在重庆万州区长江二桥相撞后,公交客车坠入江中。含公交车驾驶员一人及乘客14人不幸遇难。

经初步事故现场调查,乘客刘某因坐过站,与公交车驾驶员冉某发生争吵,两次持手机攻击正在驾驶的冉某,司机冉某将右手放开方向盘还击刘某,后又用右手格挡刘某的攻击,并与刘某抓扯,导致车辆失控,越过中心实线,撞击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后冲上路沿,撞断护栏,坠入江中。

要求:①根据上述材料,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②不得少于600字。

③不得抄袭。

④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真实姓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林芝市二高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

藏文班-汉语试题参考答案

一、知识与运用

二、D

三、D

四、C

五、D

六、C

七、A

八、C

九、B

十、D

十一、C

十二、A

十三、C

十四、B

十五、C

十六、B

二、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6.B 17.C

(二)现代文阅读I 18.A 19.B 20.C 21.C

(三)现代为阅读II 22.人们对漫长冬季的厌倦,对多彩春天的企盼。23.A 24.D 25.年画可以废物利用。

也可以分项回答:年画可以再贴一年;可以包书皮;可以制成草稿本。26.D 27.(1)先睹为快;(2)与时俱进;(3)望眼欲穿 28.D 29.B 30.怀念年画

三、写作 31.略

下载西藏老照片 20世纪50年代的4个藏汉爱情故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藏老照片 20世纪50年代的4个藏汉爱情故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