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北京石油大学地质实习报 告

时间:2019-05-12 16:14: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北京石油大学地质实习报 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北京石油大学地质实习报 告》。

第一篇:2013北京石油大学地质实习报 告

京西地区

基础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 实习成绩:___________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3年7月11日

第一章绪言------1 第二章地层---------------

一、中上元古界

1.长城系 第三章岩石---------------第四章构造---------------第五章地质作用---------第六章认识与体会------参考文献

第二章

1.太古界与中上元古界:

在虎峪风景区内,东经116.14,北纬40.2处,可以看到太古界与中上元古界的分界(如图2-1),在太古界的一边可以看到灰绿色斜长角闪片麻岩(内含斜长石,角闪石,石英),呈片麻状构造,定向排列;在中上元古界的一侧可以看到灰色闪长岩岩墙(主要成分为斜长石,角闪石),呈块状,全晶质结构,自形程度好。图2-1 2.元古界:在京西地区主要为中上元古界,包括:P5 简介:

1. 长城系:(Ch)

1.常州沟组:

地质含义:由下至上为砾岩、含粗砂砾岩、长石质石英砂岩、石英砂岩、泥岩。底部与太古界变质岩接触。

区域变化:在虎峪风景区可以观察到常州沟组的三个旋回,第一个旋回和太古界呈角度不整合接触,第三个旋回和串岭沟组接触。

从第一个旋回与太古界接触面开始,自下而上由太古界的斜长角闪片麻岩,常州沟组底部的长石砂岩(呈偏红色),厚层的石英砂岩,薄层的粉砂岩,泥岩。在这个旋回可以看到薄层石英砂岩中的交错层理,泥质粉砂岩中的水平层理、交错层理、泥裂、燕列式张节理。

旋回中岩层成分的变化表明水体的深度由浅变深。

在第二个旋回内部可以看到闪长玢岩(含闪长石斑晶),二长玢岩(含闪长石和斜长石斑晶)。

在第二个与第三个旋回的分界处,可以看到明显的岩石成分的变化,上部为第三旋回底部的石英砂岩,下部为第二旋回顶部的粉砂质泥和泥质粉砂。

沉积环境:P7

2.串岭沟组:

在常州沟组第三旋回往上即为常州沟组和串岭沟组的分界,常州沟组部分主要成分为石英砂岩和粉砂岩,呈交错层理;串岭沟组部分主要成分为泥质粉砂(偏深色),呈交错层理。3.团山子组:

在团山子组与串岭沟组分界上,团山子组主要为白云岩,夹着泥岩,两者交替出现,水体深度变化为浅—深—浅—深,4.高于庄组: 在底部有灰白色厚层块状石英砂岩,其中夹杂着粉粒状的石英、斜长石,由下到上逐渐变为薄层状的泥岩。可以分辨出水体由浅变深。

2.蓟县系:

纹层状或条带状白云岩,其中有有由于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燧石透镜体,燧石条带呈深色。在与长城系交界处可以看到平行不整合面。薄层状的白云岩,夹着燧石条带和团块,有的地方的燧石条带比较厚,有的地方比较薄。

古生界: 寒武系:(包括)

在下苇甸村京拉公路北侧能够看到下寒_武统与上元古界的平行不整合分界,左侧寒武统为紫红色的泥岩,右侧为白云岩(含灰黄色泥质泥晶)景儿峪组:在青松岭采石场能看到板岩,主要成分为灰质泥晶灰岩,呈薄板状,产状为135〈49,其上层为昌平组的白云质灰岩、白云岩,两地层成平行不整合构造。

在青松岭路口,能看到馒毛组岩石特征,为紫红色的泥岩夹着白云岩,产状为135〈37,下苇甸村西南永定河南侧铁路旁可以看到馒头组和毛庄组沉积背斜的右翼(宽80—100m),岩层的颜色偏红色,为浅海干燥的氧化环境沉积,再继续向前可以看到毛庄组与徐庄组的分界,由徐庄组的灰色中厚层鲕粒砂岩(鲕粒大小约为0.2-0.6mm,夹灰绿色粉砂质灰岩)过渡为白云质泥质条带状石灰岩(夹鲕粒、竹叶状灰岩)

下苇甸村西南永定河南侧铁路涵070附近,有徐庄组和张夏组分界下部为灰色中层白云质条带状石灰岩夹竹叶状灰岩(竹叶状灰岩有的被风暴流打乱,有的排列很有规律,且周边有红色的氧化圈),上部为厚层块状鲕粒石灰岩,夹生物礁,内含柱状叠层石(10-20cm)。在长山组与凤山组中看到白云质条带状灰泥岩,夹竹叶状灰岩,两者不等厚互层,中生代:

三叠纪:在军庄火车站可以看到辫状河的沉积相,岩层从砾石、砂岩变为粉砂、泥,在上层的旋回能看到顶部沉积小于底部沉积,即为辫状河沉积,从其粒度变化可以分辨出先开始为河道沉积到河滩沉积再到河漫沉积。红色的岩层可以看出是在枯水期、偏沼泽环境且经过氧化沉积形成的。

侏罗纪:主要为火山碎屑岩沉积,岩性随不同时期而发生变化。

土城子组:主要为火山碎屑物质经过搬运沉积形成。在燕山天池宾馆正门西侧可以到岩石粒度由粗变细再变粗多个旋回,可以推测此地段经过了河床滞留沉积,河漫滩沉积。其中还夹着两层凝灰岩(主要成分为粉砂,颜色偏浅),在下层的砾岩中可以看到叠瓦状构造递变层理及交错层理。另外能看到河流发育的二元结构,底层发育好,厚度大,且沉积粒度大,砂砾岩发育,顶层沉积厚度小,即以辫状河为主。

往东侧走可以看到岩层的颜色逐渐变为紫红色,主要是中性的喷出岩造成的,角砾主要为棱角状或次棱角状。在青松岭崖口,能看到侏罗纪的火山角砾岩,砾石多为棱角状,颜色为紫红色(中性),夹带着深色(基性)矿物,岩石自下而上,由粗到细,呈粒序层理。

现代沉积:

永定河(山间砾石质河流)干涸河床,可以看到辫状河河道沉积,含有火山角砾岩,花岗岩,安山岩,辉绿岩等多种岩石。其砾石分选差,磨圆度好、为次圆状或圆状。岩层由粗砾到细砾,共有三个旋回。

德胜桥东干涸河床能看到现代河流的沉积,其顶部沉积小于底部沉积,为山间辫状河沉积,且以砾石为主,砾石的分选差,多为棱角—次棱角砾石长轴排向一致,呈定向排列。砾石的成份比较乱,含片麻岩、白云岩、燧石、闪长岩、石英砂岩、玄武岩、安山岩。能看到阶地(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接触关系:团山子组与第四系坡积物(主要成分为角砾岩)成角度不整合,两组岩层相差约14亿年。

第三章

岩石: 岩浆岩: 侵入岩: 岩床:燕山天池大坝西南侧盘云岭能看到两个岩床,其沿岩层侵入,为燕山运动晚期形成。岩床岩性为角闪正长斑岩,黑色的为角闪斑晶,肉红色的为正长斑晶,基质主要为石英和正长石。在下苇甸村西南永定河南侧铁路涵070能看到张夏组的辉绿岩岩床,长约80-100m,顺着岩层侵入,岩性为180〈55

岩株(定义):

在房山官地村采石场附近可以看到燕山运动晚期、即侏罗纪到白垩纪时期形成的深层侵入岩,形成一个大约

54Km的大岩株,其边缘的石英闪长岩为早期侵入,中央的花岗闪长岩为晚期侵入。石英闪长岩(黑灰色)主要成分为角闪石、斜长石、石英,含少量的黑云母、正长石。粒度约为1—2mm。

燕山天池西南侧天池半岛标志牌处有基性浅层侵入岩的岩株,成分为辉绿岩,呈细晶结构,暗色矿物为辉石,浅色矿物为斜长石。岩脉:在房山官地村采石场可以看到大量的岩脉,正长石为主,还有少量的斜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花岗伟晶岩脉。从岩脉的边缘到中间,粒度由细变粗。在岩脉与围岩交界处,可以看出烘烤边和冷凝边,烘烤边颜色偏红,粒度较大;冷凝边颜色较浅,粒度小。

补虏体:侵入过程中将围岩挤碎、捕捉,进入岩体中。在房山区官地村能够看到大量的补虏体,在后期侵入时,早期侵入的围岩被打碎,混入后期侵入的岩浆中,最后一块冷凝形成补虏体,补虏体的岩性与早期侵入岩的岩性相同,为全晶质等粒细粒花岗闪长岩。

析离体:由于岩浆的分异作用暗色矿物结晶、富集、析出,形成椭圆形边界。颜色深于围岩,其中浅色矿物为斜长石。与补虏体不同的是,析离体与围岩是同期(同源)岩浆,而补虏体是不同时期(异源)岩浆。喷出岩:

安山岩:燕山天池大坝东侧能看到紫红色的斑状安山岩(黑色的为角闪岩,白色的为斜长石),在其角砾中可以看到气孔构造。

在军庄火车站能看到侏罗系的火山岩,看不到碎屑颗粒,岩石不成层,颜色偏暗红色,岩体中可以看到杏仁体,被绿泥石填充,此段岩层为中基性的喷出岩。变质岩:

变麻岩:在虎峪风景区内,东经116.14,北纬40.2处,可以看到太古界与中上元古界的分界,在太古界的一边可以看到灰绿色斜长角闪片麻岩(内含斜长石,角闪石,石英),呈片麻状构造,定向排列;

板岩:变质程度低,在青松岭采石场能见到景儿峪组的板岩,产状为135〈49,主要成分为灰质泥晶灰岩。沉积岩

火山角砾岩(褐红色,偏安山质):燕山天池大坝西侧。看到熔接凝灰岩,含有岩屑,晶屑及玻屑。岩屑主要为中基性的花岗质火山岩(深色),晶屑的主要成分为长石和石英,玻屑为深色,水平向西拉长,成似流纹构造,可以得出熔浆向西流动。页岩:燕山天池大坝西南侧3公里处能看到大量的页岩。此组页岩主要为深灰色,富含有机质的部分呈黑色,粒度有粗砂到细沙再到粗砂共三个旋回。页岩为泥质结构,水平层理。另外可以看到冲刷面,为河床滞留沉积。

红十湾村东侧十米的地方可以看到土城子组的沉积岩,主要成分为火山角砾与灰岩,有一定的磨圆度,由火山角砾岩过渡到粗粒、细粒、砂岩,可以看到槽状交错成理和冲刷面,因此此段沉积岩是辫状河的边滩或心滩沉积。

沉积构造:

泥裂作用:百里山水画廊东侧700m处可以看到泥裂,前期发生泥裂作用后被填充形成明显的龟裂纹。

底膜作用:(解释),在六道河川可以看到大规模的底膜。

波痕构造:可以看到干涉波痕,由其波痕的陡缓程度可以看出沿着坡面上边是海下边是陆。

第四章

构造:

褶皱 背斜

六道河川可以看到一个大的背斜,西翼岩层产状为220〈15,东翼岩层产状为45〈25,核部为常州沟石英砂岩,两翼自下而上由串岭沟组的页岩变为团山子组的白云岩。

向斜

在永定河岸边铁路上方能看到一系列褶皱,由3个向斜和2个背斜组成。在最左边的向斜可以看到倒转翼,五组褶皱分别为圆弧、梯形、圆弧、尖棱、圆弧形,岩层由石灰岩、灰岩交替出现。且不同岩层的厚度不同,灰岩的两翼薄、核部厚,白云岩厚度的变化不大。

单斜:红十湾东侧能看到几组单斜,倾向为295 倾角从30到50变化,不同的角度之间是由断层引起的。

断裂

在虎峪风景区常州沟组可以看到右行的走滑断层,由于断层右移,可以观察到牵引构造(图)正断层

在燕山天池宾馆正门西侧能看到明显的五组断层,可以通过凝灰岩的错段分辨出来,且都为正断层,形成阶梯状、地堑和地垒。

门头沟妙峰山镇发育了大量的断层,在铁路隧道南侧可以看到一个曲断层面,形成一个鳄鱼嘴式的断层,能看到它的断坪和断坡,下降盘厚度大于上升盘厚度,而且由于两盘相对运动而形成牵引构造地形,逆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在门头沟妙峰山镇采石场能看到几个逆断层组合,成阶梯状。

平行断层:

在采石场门头沟妙峰山镇采石场北侧能够观察到走滑断层,在断层面上有明显的擦痕,且形成了断层泥。可以看出岩层先形成褶皱,后形成断层,断层右移。

节理 剪节理

燕山天池大坝东侧,性质、描述。

张节理:在门头沟妙峰山镇东侧铁路隧道北侧可以看到在白云质层内发育的张节理,能够看到的有两组,垂直层面的为主要的一组,厚度不稳定(从2mm到30mm不等,中间厚两边薄)节理面张开被方解石填充(图),密度为13—15/m。此组节理是在岩层形成褶皱之前,上下受到垂向挤压,两侧由于韧性好未发生变化,中间层侧向上发生破碎而造成的。透镜体:发生在压性或压扭性构造破碎带中的,它标志着该构造属于压应力为主形成的,应力的作用力方向与透镜体的长轴方向相垂直。它的产状与构造的产状相当。

在虎峪风景区常州沟组可以看到由于土壤透镜体,部分由于溶蚀作用而形成一个小坑。

第五章

地质作用

风化作用(解释):

在房山区官地村采石场北50米处,有大量的风化地貌,经早期的岩石破碎、崩解作用,及后期的消减磨圆作用形成球形的风化地貌,如摇摆石,驼背石。

发生风化地貌时,从薄弱地貌开始风化,再向外侧延伸。所以在节理面上的风化现象最为严重,外侧没有那么严重。燕山天池西南侧天池半岛标志牌处有剥离作用(温差风化)形成的球形风化地貌,由于节理面比较脆弱,风化形成于几组节理的交叉处。差异风化:(定义)白云岩与灰质岩石风化程度不同,形成不同颜色带,滴盐酸后白云质不反应,灰质岩石与盐酸反应相当剧烈。

地下水的剥蚀

百里山水画廊东约600m观景台旁,可以看到由于溶蚀作用形成的溶沟、溶坑,其岩层的成分不同,含有灰质岩石和白云质岩石,因为差异分化作用,分化程度也不一样,因此生成溶洞。灰质岩石滴盐酸反映强烈,分化也强烈;白云质岩石反应不强烈,分化作用也不明显。

第六章

第二篇:地质实习实习报告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地质实习报告

第一章 绪言

本次实习野外路线观察时间为7天,具体时间为7月8-14日,早上7点30分从润洁公寓上车,晚上5点前回来

本次主要观察路线有9条

线路1:下苇甸寒武-奥陶纪地层观察;

线路2:野溪构造地质观察

线路3:延庆燕山天池西侏罗纪碎屑岩、火成岩特征观察

线路4:延庆燕山天池东侧地质构造观察

线路5:十三陵天池-三合村岩性、构造观察

线路6:沟崖水库-十三陵水库地层接触关系、现代河流沉积作用观察

线路7:房山太平山南坡石炭-二叠系岩性组成、接触关系观察

线路

8、房山燕山晚期侵入岩特征观察

线路9:周口店遗址参观

自然地理概况

北京的整个地形和山势的骨架,基本形成于距今6000-7000万年的燕山凿山运动。北京的西部山地,从南口的关沟至拒马河一带,统称为西山。它是由一系列成北东—南西走向,并且大致平行的褶皱山脉所组成,属太行山脉。北京北部的山地,统称为军都山,属燕山山脉,这是一个镶嵌着若干个山间盆地的断块山地。在地势上,则是由平原呈阶梯逐级上升,尔后进入蒙古高原。

北京市地理坐标为:北纬经度39°28′—41°05′,东经117°30′—115°25′,南北跨纬度约1°37′,东西跨经度约2°05′。天安门地理坐标为:北纬39°54′27″,东经116°23′17″,是北京的标准中心坐标点。天安门广场海拔高度为44.4米。

第二章 地层

一、太古界

在线路6,沟崖水库西侧有一组太古界变质岩,细观察可看到片麻岩,麻砾岩,可以看到的矿物有斜长岩、角闪岩,所以可命名为斜长角闪片麻岩。颜色灰白,其表面有重结晶现象,岩石致密,有定向排列的特点。说明这个岩层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高温高压环境,生成了新的矿物。和下层的元古界石英砂岩存在地层缺失,且两个岩层的倾向不同,可判断出地层接触关系为角度不整合接触。接触面倾向为140,倾角为54。图

二、元古界

在线路6,出现了一组中上元古界石英砂岩。颜色为灰白色,表面不含辉绿岩。属常州沟组,距今有17-18亿年。

在线路4,永宁至天池分岔路西侧约3公里处,有距今8-10亿年前的中元古界地层,其成分主要为白云岩、灰岩。推测白云岩是在古老地层中灰岩通过交代作用形成。在这些岩层表面发现了砂状颗粒、泥晶及鲕粒构造。其中鲕粒为同心圆,呈眼球状。其原因可能为有生物活动产生碎屑的关系,也可能为已固结的碳酸钙沉积被压扁压断产生碎屑。本地层还出现了初期小规模熔岩现象,有1-2米厚,原理是环境产生的HCO3-及H2CO3使碳酸型岩发生溶解。其成因有本身岩石关系,还有节理断层产生的裂缝,潮湿的气候天气等外因加速这种现象的发生。继续下去就会变成溶洞。这种以化学溶蚀为主,机械冲刷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这些地质作用所产生的地貌,称为喀斯特。

沿公路不远处有中元古界长城系石英砂岩(石英纯度>95%),生成于17亿年前左右,层状结构。其石英颗粒呈粒状。有些岩石含发绿部分为海绿石。判断为海洋相,因如果

为河流相,石英的纯度达不到如此高,且由此途径形成的砂岩受到河流形态的影响,这里观察到的为一大整块岩石。岩层上有些长度为7公分左右的条状物,是由泥裂形成,里面充满了石英颗粒。但规模不大,且无规律。

同样线路距溪水湾一公里处出现了中上元古界海相灰岩地层沉积,以波痕、印模现象为主。形成原因可能为海上碳酸盐发生造山作用形成。沉积面倾角为65,层面光滑,呈水平状。印模形成原因是下层岩石软,上层较硬,上层有痕迹的岩石压下岩形成。波痕可能是流水或风冲刷自然形成,也可能是压成,此时和印模类似。波痕如对称为双向水流,不对称为单向。波痕与印模区别为波痕具有方向感和定向性。(照片)

三、古生界

(一)寒武系

在线路1,沿铁路方向依次出现寒武系下统、中统和上统。

1、下统

该地层由上层毛庄组,中层馒头组,下层府君山组构成。厚度约80-100米。由紫红色泥岩和灰黄色泥质泥晶白云岩组成三个沉积旋回。每个旋回下层为含三价铁的紫红色页岩和泥岩,具有砂质结构,中层岩层显红、白色,上层岩层以灰色为主,为灰质泥岩,白云岩等碳酸盐类。从下到上岩层粉砂质增多。

2、中统

该地层由徐庄组、张夏组、崮山组构成。与下寒武统的接触部分主要以灰色鲕粒石灰岩和绿色粉砂质页岩作为分界。鲕粒呈鱼子状,粒径0.2mm-0.6mm,含量60%-80%,发育较大,填隙物为亮晶方解石。该地层含泥质条带灰岩、鲕粒灰岩和竹叶状灰岩,竹叶状灰岩砾屑周围没有红色氧化圈。照片

3、上统

该地层由长山组、凤山组构成。含白云质条带灰岩和竹叶石灰岩:前者在风化面上呈褐或褐红色,新鲜面呈深灰色。后者竹叶状砾屑常具有氧化圈,最长可达10cm,呈放射状、梅花状排列或平行层面排列。竹叶状石灰岩横向上呈透镜状,可能在形成过程中结实打碎、搬运、沉积,受到了风暴作用的影响。(照片)

(二)奥陶系(距今438-505年)

线路1出现下奥陶统,位置:下苇甸东南永定河东侧铁路旁。此处为冶里组,厚度有30-80厘米左右,主要由灰岩构成,与下层的上寒武统地层称整合接触关系。与上寒武统相比,这里灰岩的块状性增强。对冶里组灰岩进行细分为厚层块状灰泥石灰岩、豹皮石灰岩、白云质条带灰泥石灰岩。其中第一种灰岩岩质较纯,在当地常被开采作为石灰和水泥原料。豹皮灰岩其岩面呈斑点状(此处画图)

线路7同样为下奥陶统。在太平山南坡的马家沟组,厚度少则几十米,多达二百米多。岩性:底部主要为同生角砾状灰岩,下、中部主要为青灰色的中厚层状灰岩、结晶灰岩,上部主要为泥质条纹带灰岩或白云质灰岩。本统各个地层呈整合接触,(三)石炭系

在线路7中,出现了中石炭统本溪组,厚度50。岩性主要由泥岩构成,岩性偏细。在岩石表面有风化壳,土状松散,其中有铝土矿出现,说明这里发生风化作用的时间很长。整个本溪组底部普遍发育有灰绿色泥质角岩(风化后常为褐红色),为古风化壳产物;中、上部主要为黄褐色板岩(由泥岩变质而成)及少量红柱石角岩(俗称菊花石),夹有少量生物碎屑灰岩透镜体及粉砂岩。其中红柱石角岩是由常见的粘土矿物脱水而成。

在同样地区,出现了上石炭统太原组,厚度70cm左右。和本溪组分界处为浅变质砂岩。本组旋回性强,表面含有不规则煤层。自下而上分为两个沉积轮回。第一段

底部为中厚层状中、细粒变质砂岩,中上部为灰黑色红柱石角岩,斑点板岩及黑色板岩,第二段底部为含砾变质砂岩,中上部为变质细砂岩、砂质板岩等,其中含有可采煤层。

(四)二叠系

在路线7,太平山南坡出现下二叠统山西组。厚度约30米左右。本组地层有一完整旋回。底部为灰黑色含砾变质粗砂岩(俗称“豆腐块”角砾岩,可作为太原组与山西组分界标志),局部为细砾岩,中上部为浅灰色变质细砂岩,夹杂些灰色板岩及煤层。这些砂岩具有定向性排列的特点。

在此处又出现了下二叠统杨家屯组,厚度近百米,底部为灰绿色厚层状变质粗砂岩、变质砾岩(作为与山西组分界标志);中上部为杂色变质砂岩,夹杂少量含砾变质砂岩及黑色板岩。

四、中生界

(一)侏罗系

在线路3,燕山天池大坝西南侧3公里出现中侏罗统后城组黑色页岩。它处在此区域底层的下部,发黑原因是有机质多。细粒结构。中部是宽度为20-30cm的砂岩,极不稳定。上层同样为砂岩,与中层比抗风化能力较强。下层黑色页岩形成的环境应该是在沼泽,深湖或半深湖。因植物残骸较多,在石油方面可作为产油层。中层的砂岩孔隙度大,对油气的吸收好,可作为储油层。再上面的一层为盖层,防止油气渗透到地面

燕山天池宾馆正门西侧,有侏罗纪晚期后城组出现,距今135-150万年左右,与前者类似。

五、新生界

(一)第四系

在线路6,十三陵水库二坝东北侧,出现了第四纪现代河流沉积物,岩石排列松散,大小粗大。颗粒属中粒,分选性磨圆性都不好,归为砾岩。推测为冲积扇相。

线路9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北京人遗址位于周口店村西。有两座东西并列的山丘,东边的一座有一个大山洞,俗称猿人洞,1929年后,叫周口店第一地点,东西长约140米,中部最宽处约20米。在此洞中出现一层层不同的沉积,埋藏着北京人的骨头,生活用具等。

第三章 岩浆岩

由火山喷发物形成的岩石统称喷出岩,它包括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岩浆在侵入过程中变冷,结晶而形成的岩石叫侵入岩。

一、侵入岩

(一)正长斑岩(碱性浅层细粒侵入岩)

在线路8,盘云岭处出现燕山晚期正长岩岩床。大概于8千万年前侵入,由于其岩面发现斑晶,则为正长斑岩。它的形成过程是上层的侏罗纪沉积岩出现后再侵入的。围岩与侵入岩接触部分的烘烤边(围岩部分)岩性致密,冷凝边(侵入岩部分)结晶小。

(二)闪长玢岩(中性浅层细粒侵入岩)

在线路1中,位置:下苇甸东南永定河东侧铁路旁(39”59’35”,116’01”27)处有闪长岩岩墙,与周围的岩层呈浅层侵入接触关系。(产状测量)

在线路8中,发现了大量的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按含碳量大小划分,>20%为后者,10%-20&为前者,<10%的未含石英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呈灰黑色,岩性成分有角闪石(黑色),斜长石(灰白色),石英,云母(发亮)等。颗粒大小与岩石结晶时所处的环境有关。一般来说,结晶慢的颗粒粗,结晶慢的颗粒细。而由于岩体

边缘温度降得快,所以结晶也比岩体中心要快。所以我们常看到岩石从边缘到中心颗粒逐渐变大的现象。我们所观察到的颗粒小则1毫米,大到几厘米,沿路深入颗粒越来越大,大概是温度的关系。析离体,俘虏体大小不一,(画图、岩性)。花岗闪长岩成分类似,较石英闪长岩可以看到更多肉红色的钾长石,颗粒近厘米后称花岗伪晶岩。在官底村采石场中,还发现了一个面积为56平方公里的岩株,其成分有石英,钾长石,云母。

(三)其它

辉绿岩,属于基性浅层侵入岩,在线路3中天池半岛标志牌发现大型的辉绿岩侵入体。由于风化较厉害,我们是通过敲打出新鲜面来判断出。其内部成分包括辉石,角闪石等,观察到是细粒。

二、火山岩(喷出岩)

(一)熔结火山碎屑岩类

在线路8,燕山天池大坝西侧,出现中生界侏罗系角砾熔结凝灰岩,属中侏罗统后城组火山碎屑岩。其面为石英粗面质,紫灰色。熔结凝灰结构,似流动构造。由晶屑(钾长石、石英)、玻屑(未结晶的碎片)、岩屑(岩石碎块)、角砾及火山灰构成(二)火山碎屑岩类

火山碎屑岩是主要由火山碎屑物质组成的岩石,是介于火山岩与沉积岩之间的过渡岩石类型,兼有两者的特点

在线路5,蟒山顶出现的侏罗纪火山碎屑岩,颜色鲜艳,有紫,黄,红色等,无成层性及分选性,呈杂乱堆积。颗粒大小为中粒,直径2CM左右,色较杂,整体为紫褐色,磨圆性差,岩性以中性为主,块状构造。个别岩石颗粒较大,平均下来有4-5公分,最大有10公分以上。

在线路6,青松岭处有不同形态的侏罗纪火山角砾岩。主要有凝灰岩(灰黄色,白色,含有矿物:长石、石英,有少量的角闪石、辉石,粗细不均匀,分选差),中性的火山角砾岩,及集块岩,沿路从内向外碎屑岩大小逐渐增大。相比于寒武系灰岩,其抗风化能力差。这些火山碎屑岩可能为火山作用产生的固体喷发物。

三、变质岩

变质岩是在内动力地质作用下(地壳运动或岩浆运动),地壳中已形成的三大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在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下,在原地固态情况下,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构造发生改变,重新形成的岩石。

在介绍地层时已提到变质岩,这里不再讨论。

第四章 构造

一、褶皱

褶皱是指层状岩石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形成一系列的波状弯曲现象。基本类型是背斜与向斜。原始水平岩层受力后向上凸曲者,称为背斜,向下凹曲者称为向斜。相邻背斜之间为向斜,相邻向斜之间为背斜。相邻的向斜与背斜共用一个翼。按横剖面形态特点可分:尖棱形,圆弧形,扇形,箱型等

在线路2的妙峰山体,出现一个箱状(左侧)和尖棱状(右侧)背斜,(画图)两者中间夹着圆弧状向斜,体现了背斜与向斜常并存的关系。

在线路7,164背斜形态为箱型。“164”指的是首次测量的高度。因长年风化,实际高度已小于164米,长度有300多米(目测)。

在线路4,六道河处有大型背斜。其左侧岩石较为破碎,右侧呈馒头状。背斜判断理由为左侧岩石向左倾,右边岩石向右倾,两侧岩石倾向向背而离。其地层从下到上,从老

到新为常州沟组(石英砂岩,发白,个别为肉红),串岭沟组(页岩、泥岩,易破碎风化)、团山子组(白云岩)。

二、断层

断层是断裂面两侧发生明显相对移动的断裂构造。按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可分类为正断层、逆断层、走滑断层。

(一)正断层

正断层是指断层上盘相对下盘向下滑动的断层,即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在线路8,宾馆正门西侧出现两个规模较大的正断层,断层面倾角约60,倾向指南北方向。

(二)逆断层

逆断层是指断层上盘相对下盘向上滑动的断层,即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在线路2,,铁路隧道南侧出口处,发现了逆冲断层。识别依据是:

1、断层角砾岩碎块圆滑

2、通过阶步、擦痕等判断出断层上下盘相对滑动的方向,找出上升盘和下降盘,即可判断。我们绕过断层后,对岩层产状进行了测量:倾向112,倾角18。

在路线4,六道河背斜附近存在一些断层(画图),一般在沟处发现。

在线路6,在青松岭,猜测这里有一个关于寒武系灰岩和侏罗纪火山碎屑岩两地层的大型断层,由于证据不足,不好判断断层类型

(三)走滑断层

走滑断层脸盘基本上沿断层走向作相对水平移动,根据断层两盘相对滑动方向,分左旋和右旋之分。

在线路2,采石场北侧,出现小规模走滑断层。通过观察擦痕,可确定是右行。

(四)单斜

指岩层向一个方向倾斜并向下逐渐过渡为水平产状。

在线路4,出现排字岭单斜,为距今1.4亿年的中生代侏罗纪粉砂岩和砾岩构成,其形状在风力作用下形成了一排排剑书似的山峰。(画图)下层为泥岩,粉砂岩,是当时河道的沙形成。此层又分为两个连续界面,其中呈灰黄色的是水相,紫红色的为陆相。上层层为中粒砾岩,最大颗粒大10厘米左右,其底面对下层有冲刷作用。这两层完成一个正旋回。在上层出现类似的一个旋回,最顶部由风化壳覆盖。每个旋回地层的接触关系为整合接触。在砾岩层可以看到一些交错层理、槽状层理。

三、节理构造

节理是较断层更为普遍存在的构造,节理的裂开面称为节理面。根据其走向的不同,相互平行者为张节理,交叉则为剪节理。由于张节理和剪节理易同时存在,则统一叙述。在线路2,位置:永定河右岸野溪铁路隧道上方。在箱状背斜的其中一个岩石上发现了2组张节理。节理面呈白色,长度长的有近50厘米,短则几厘米,宽度约20厘米,其条纹呈雁列式排列。总结两种节理辨别方法:张节理有填充物质,节理面大,不光滑且绕过砾石,延伸程度不大,剪节理没有填充物质,节理面光滑,排列紧密且切过砾石,延伸程度大。

其它与节理有关的现象现象

在线路8,采石场北侧发现了摇摆石(画图),其成型机理是先节理产生裂缝后,再球形风化而成。形成这种岩石一般需要三组及以上节理,如只有两组节理,只能形成柱状石。

在线路3中天池半岛标志牌发现大型的辉绿岩侵入体,其节理较为密集,长度不一,剪节理,张节理都存在。球形风化形成原因于上一个类似,不同的是由于辉绿岩为基性岩,抗风化能力强,球形风化程度不很明显。

第五章 认识与体会

一、主要收获

通过这次地质实习,亲身观察到了各种地质现象,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达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效果。

二、体会

地质考察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又是对石油工作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何处有油,在哪可打井,打井深度应达到多少,都需要地质考察。举个例子,如果打井时在一个节理很多的地方,不小心处理,油顺着节理面渗到别的区域了。作为开井的前期工作,通过这次地质实习,我更深刻的理解到其重要性。

三、问题与建议

致谢

鲜本忠老师对整个实习的全程辅导

参考文献

1、石油工业出版社《地质学基础》张琴主编 2008年版

2、地质出版社《普通地质学》(第二版)夏邦栋主编 1995年版

3、北京地理概况--------导游网

第三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汶地质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编写

一、封面

各人手写,固定格式。

二、目录

依报告体例和内容而定。

目录

实习报告编写...................................................................................................................................1

一、封面...........................................................................................................................1

二、目录...........................................................................................................................1

三、前言...........................................................................................................................1 1.实习区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地层...........................................................................................................................2

五、岩石...........................................................................................................................3

六、构造.........................................................................................................................13

七、结束语.....................................................................................................................16 基本原则:.....................................................................................................................16

三、前言

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当前,地质学主要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其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地质学研究的意义在于揭示整个地球的形成、演化规律。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自然,适应、保护、利用和改造自然,以及同各种自然灾害作斗争。而地质实习是地质学研究最直接而又简单的一种方法。海油专业与地质学的研究密不可分,此次地质实习是必要且重要的。课堂上《地质学基础》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地质学有了大致的了解,此次野外地质实习的目的,是进一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重点掌握新泰市新汶地区的地层、岩石、地质构造、形成环境 分布及其演化规律,并综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性,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作用。

实习地区位于山东省中南部的新泰市和蒙阴县境内,地貌上为一处于蒙山北坡串珠状山丘陵与莲花山至孟良崮中低山区之间,向北西方向展宽、南东方向收敛的楔形彭迪及其周边地区,该盆地长约75km,平均宽约5km。实习地区主要位于新泰境内,盆地边缘山体的海拔高度多在300~500m之间,相对高度250~350m,盆地内部属波状低丘陵区,海拔约为200m左右。

本次地质实习的野外地质勘探路线共有五条,分为是:马头崖路线、封山路线、碗窑头路线、汶南路线以及西西周路线。五条路线基本覆盖了从太古宇到新生界的地层。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能将五条路线上的地层按形成环境串起来,并掌握各地层的典型岩石的基本特征及形成原因。小组共有成员四名,负责采集岩样,负责整理记录

四、地层

实习区地层区划属华北底层大区,晋冀鲁豫地层区、鲁西地层分区的淄博-新泰地层小区。区内地层发育齐全,太古宇、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均有出露。1.马头崖路线

1.1 朱砂洞组

该组自下而上分为丁家庄白云岩段和上灰岩段

丁家庄白云岩段主要岩性为一套浅灰色含燧石结合或条带的粉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夹杂含泥球粒灰岩

上灰岩段岩性以灰色厚层灰岩、中层含白云质灰岩、薄板状泥灰岩为主,下部加油两层角砾状白云质灰岩,并普遍含有燧石结合或条带 1.2 馒头组

馒头组自下而上分为石店段,下页岩段,和红河砂岩段

石店段以灰色薄板状灰岩为主,夹有紫红色、黄绿色页岩及灰色厚层鲕粒灰岩、黄色中厚层泥灰岩及灰岩透镜体。

下页岩段以砖红色、肝紫色粉砂质页岩为主,下部夹浅灰色薄层砂屑灰岩,中部夹核形石灰岩,鲕粒灰岩

红河砂岩段主要岩性为褐色厚层石英细砂岩、肝紫色——灰黄色白云母粉砂质页岩,粉砂岩,局部夹有暗灰色薄层砂、砾屑灰岩及中厚层含绿海石砂质鲕粒灰岩 1.3 张霞组

张霞组自下而上分为下灰岩段,盘车沟页岩段和上灰岩段

下灰岩段为灰色厚层至巨厚层鲕粒灰岩,云斑灰岩、生物碎屑灰岩。

盘车沟页岩段为黄绿色页岩夹薄层灰岩,薄层灰岩中偶含零星燧石结合及条带

下灰岩段以浅灰色厚层球状藻礁灰岩为特征,夹薄层泥晶灰岩,中层砂砾屑灰和黄绿色页岩

2.封山路线

2.1 张霞组同上

2.2 崮山组 该组岩性主要包括黄绿色页岩,链条状灰岩,泥纹及泥质条带灰岩和中、薄层砾屑灰岩、鲕粒灰岩,部分砾屑灰岩具有紫红色氧化圈

2.3 炒米店组 该组岩性主要为中厚层灰色、黄绿色泥晶灰岩、砂砾屑灰岩,藻灰岩,鲕粒灰岩,亦可见云斑灰岩和黄绿色页岩

2.4 三山子组 自下而分为中薄层段,中厚层段和含燧石段

中薄层段以黄灰、灰褐色中、薄层细晶白云岩为主,夹厚层细晶白云岩

中厚层段以黄灰、灰黄色中、厚层细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为主,夹中层砾屑白云岩

含燧石段以黄灰色薄层至中厚含燧石结核及条带的细晶白云岩为主

3.碗窑头路线

3.1 八陡段 灰色厚层灰岩,云斑灰岩

3.2 马家沟组与本溪组缺少志留,泥盆地层,为不整合接触

3.3 本溪组 主要岩性为紫红色铁质铝土岩,紫、黄、灰白、斑杂色铝土矿,局部可见泥质粉砂岩、紫红色含长石砂岩和砂砾岩透镜体与马家沟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 3.4 太原组 岩性为灰色厚层含生物灰岩、页岩、泥质粉砂岩、砂岩等。3.5 山西组 粉砂岩,灰岩,泥岩,页岩夹煤层 4.汶南路线

4.1 三台组 自下而上分为砂岩段和砾岩段。以紫红色长石细砂岩为主,夹砂砾岩、砾岩、页岩、砂岩中发育平行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楔装交错层理;砾岩段以石英岩质砾石为主,夹岩屑长石砂岩。

4.2 止凤庄组 其岩性为黄绿色——灰绿色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夹砂砾岩、砾岩和泥质粉砂岩,底以砂砾岩与下伏三台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4.3 水南组 其岩性以灰绿色薄层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夹含砾粗砂岩、粉砂质泥岩和页岩,与下伏止凤庄组呈整合接触

4.4 城山后组 自下而上分为一、二两个岩性段。一段为黄灰色、灰绿色交替的含砾凝灰质粗砂岩、中砂岩和细砂岩旋回性沉积组合;具有自西向东粒度变细的演化趋势。二段为以安山凝灰质成分为主的含砾粗砂岩、砾砂岩,上部为安山质角砾岩夹角砾集块岩、角砾凝灰岩,总体上粗下细。

4.5 常路组起一段具砾岩——细砂岩——砂质泥岩的旋回性基本层序。二段具细砂岩——砂质泥岩—炭质泥岩的基本层序,有自西向东厚度逐渐变薄并逐渐歼灭的特点 4.6 朱家沟组 灰红色含巨砾的灰质粗砾岩、中砾岩夹细粒岩。

五、岩石

对观察描述过的实习区三大岩类的岩石学特征分别进行描述,主要内容为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成因、观察的剖面位置、次生变化等。对于同一种岩石类型,注意区分和描述在不同地层或不同剖面中观察的各方面差异。只叙述实习中观察描述过的岩石类型。

(一)岩浆岩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固结而成的岩石,可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

实习区可见的岩浆岩主要为闪长玢岩。见于马头崖断层,是该断层的标志层。颜色呈灰绿色、灰褐色;具白色颗粒;含斜长石50%-75%,角长石20%-45%,黑云母2%-5%;结构为斑状结构或似斑状结构;构造为块状构造。闪长玢岩:灰绿色,有白色斑点

(二)变质岩

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地球内力作用影响,原已形成的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情况下,发生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等变化而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实习区可见的变质岩主要为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李家楼单元)。颜色呈浅灰—深灰色;成片状,片麻状构造;变晶结构原岩为花岗岩,经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主要矿物为斜长石(50%)、石英(25%)、黑云母(12%)。

(三)沉积岩

沉积岩是在地球表层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实习区内出露的沉积岩类型包括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碎屑岩主要有复成分砾岩、石英砂岩、长石砂岩、粉沙岩、泥岩和页岩以及朱家沟组的同成分砾岩等。

白云岩:后生作用形成,富含镁离子,风化后为土黄色,白云石含量高,带有刀砍纹 灰岩:方解石含量高,滴酸起泡剧烈,风化后呈灰白色。

叠层石灰岩:风化面为灰白色,新鲜面为黑色,厚度20-30cm.3到4层。

砂屑灰岩,板状交错层理,灰色表面可见黑色细纹。根据纹理产状可以判断出古流水方向为从北向南

竹叶状灰岩:薄层灰岩遇流水,风暴,打碎后沉积的内碎屑灰岩。

鲕粒灰岩:动荡的水体中,过饱和的碳酸钙围绕某一核心沉淀而成。鲕粒灰岩新鲜面呈黑色,氧化后成红色

球状藻礁灰岩:生物礁滩环境沉积物,藻礁顶面为球形,断面呈扇形。

竹叶状灰岩:弱固结的碳酸盐沉积物呗海相强动力风暴打碎,搬运形成,有氧化圈为浅水环境,无氧化圈为深水环境,不同的排列方式则表示不同的水动力环境。

刀砍白云岩:表面呈白砂糖状,风化后呈土黄色。

云斑灰岩:风化后呈灰白色,新鲜面发黑,含紫红色泥质,氧化后呈土黄色,红色物质多,则为泥质灰岩,红色物质少,则为云斑灰岩,成因:泥质易吸附镁离子形成云斑。

草埠沟灰岩:灰色厚层含生物灰岩,页岩,泥质粉砂岩,砂岩等,灰岩中产丰富的珊瑚,腕足类和筳类化石。

黄铁矿:金黄色,金属光泽,晶痕之间相互垂直,立体角为180°,为溪水还原环境

泥质球状灰岩:溪水携带岩屑,混杂的碳酸盐沉积形成中间夹杂疙瘩状的泥质高德灰岩,不利于形成储层,但利于形成盖层

球状风化成因:①裂缝存在;②岩层足够厚;③有解理,淋溶热热不均

亮晶灰岩:肉红色,在安静水体中,由后期重结晶作用形成的晶粒。厚层块状长石质石英砂岩:新鲜面为灰白色,粒度变细,由细到粉砂岩

薄层泥质粉砂岩:具有3套真正旋回(从下到上),粒度由粗到细,岩层变厚,说明水体变浅,泥质增多,水体变深,粒度变细,进入沼泽期,为海相陆相过渡相。

复成分砾岩:成分砾岩,黑色的一般为燧石,浅灰色的为灰岩,砾岩的复杂性说明冲积扇中的岩石来自不同的山或者一个山头的不同岩性的岩石。

灰绿色凝灰岩

六、构造

简述实习区所处大地构造背景及构造的总体面貌,然后分别描述实习过程中观察描述过的诸如断裂、褶皱等具体构造类型。应包括的具体内容请参考实习指导书第105页。

实习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板块、鲁西隆起、鲁中隆断区、新蒙断块束中部,包括蒙山凸起北侧,新泰——蒙阴凹陷和新浦东凸起南侧,具有“两凸夹一凹”的整体构造格局。本区的基地是前寒武纪结晶岩,盖层为寒武纪及其后不同地质时期的盖层。区内盖层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

断裂构造

马头崖断层:该断层位于近马头崖山顶处,切割馒头组洪河砂岩段,张夏组下灰岩段及铜汉庄单元闪长玢岩岩床。断层面走向75度,倾向125度,倾角100度,北西盘(下盘)相对上升,南东盘(上盘)相对下降,为一正断层,断距约5m。在断层面上有擦痕和破碎带。

山后村—碗窑头断层:位于山后村至碗窑头一带,走向50度,倾向南东,倾角80度;右行张扭正断特征。地表出露部分,南部两盘均为寒武系岩层,北部两盘均为奥陶系岩层。

新泰—垛庄断层:总体走向为北西292度,宽30~40m,是实习区北部基底和盖层的分界线。总体正断层上盘为灰岩,下盘为泰山石和片麻岩,断面充填断层角砾岩,角砾原岩为灰岩。该断裂出露较好,断裂带内发育有碎裂岩、断层泥、构造透镜体和构造劈理等。

城山后组断层:总体走向为北西250度,倾角33度。呈正断层特征,两侧岩性不同,左侧为粉砂岩,右侧为泥岩。在断裂带上有地表水往下渗的过程中析出的铁质,且牵引构造也是断层识别标志。

X共轭剪节理:发育在城山后组断层处。

实习区内断裂构造可按照其断裂面走向分为北西向断裂和北东向断裂等。北西向断裂是实习区的主要断裂构造,其规模大、历史活动多较悠久,控制并改造中、新新生代地层发育和新泰——蒙阴凹陷的演化。北西向断裂

新泰——垛庄断裂

新泰——垛庄断裂经过新泰市北部延伸至蒙阴县垛庄镇一带,总体走向为NW300°~330°,倾向南西,测角45°~80°;全长超过100km,宽30~40km左右,是实习区北部基底和盖层的分界线。

带断裂是在区域片麻理带的基础上发育形成的,活动历史悠久;压、扭、张性均有显示,力学性质复杂。中生代是该断裂成形和强化的时期,只要表现为南盘斜落的正断层性质,又有左行为主,兼具右行的扭裂特征,控制着南盘侏罗纪、白垩纪地层的发育和展布。进入新生代古近纪,该断裂延续其中古生代活动趋势,显示左行挤压性质,控制新生代地层的形成和展布。此后,该断裂不再整体活动,但局部活动频繁,地震资料显示其至今仍有活动。在实习区内西周和青云山西南侧等处,该断裂出露完好,断裂带内发育有碎裂岩、断层泥、构造透镜体及构造劈埋等。杨家村——林后断裂

阴伏与实习区偏西北部的杨家庄至林后一带,长约30km,走向NW300°,倾向南西,侧角75°,为高角度正断层。断层西部落差大(240m),东部落差小(5~110m)。该断裂形成于古近纪。北东向断裂

山后村——碗窑头断裂

位于光明水库西、山后村至碗窑头一带,长12km,走向53°,倾向南东,倾角80°; 右行张扭断层特征。多为第四系覆盖,地表出露长度约4km,落差50~100m,具1~5m宽的灰岩或白云岩构造角砾。隐伏地段切割了隐伏的杨家庄——林后地段;地表出露部分,南部两盘均为寒武系地层,北部两盘均为奥陶系岩层。白角峪——郭家泉断裂

位于光明水库东、柏角峪至郭家泉一带,长5.5km,走向35°,倾向南东,倾角70°。具有左行张扭正断特征。断层两盘均为奥陶系岩层,带内具有0.8~15m的灰岩构造角砾。郭家泉以北被第四系覆盖。

北柳泉——公岭庄断裂位于北柳泉至公岭庄一带,长12km,走向50°,倾向南东,倾角85°。断面呈舒缓波状,具3km宽的挤压破裂带,带内岩石呈粉状、泥状,颜色较杂,为右行压扭性质。初南部两盘岩性为崮山组灰岩外,北部露头全为奥陶系岩石。平岭庄——南岭断裂

位于平岭庄至南岭一带,长约6.5km,地表出露4.5km,走向60°~75°,倾向南东,倾角60°。地表见1.5m宽的灰岩构造角砾,具右行张扭正断特征。落差175m,水平错距100m。断裂两侧局部为奥陶系灰岩,另外为寒武系灰岩。祝富庄——赵家沟断裂

位于祝富庄水库至赵家沟水库一带,长5.5km,走向75°,倾向南东,倾角75°,具有右行张扭特征。南西段切错了闪长玢岩脉,东段切穿了寒武系、奥陶系岩层。

褶皱构造

实习区褶皱构造不太发育,出新泰——蒙阴向斜之外,均为局部性的小规模褶皱。新泰——蒙阴向斜

新泰——蒙阴向斜又称为新(泰)——蒙(阴)(构造)盆地。其北以新泰——垛庄断裂为界,南达新泰市刘杜、盘车沟及蒙阴县前城子一线;北西宽、南东窄,长约75km,平均宽约5km,是一北断南超的中新生代单断凹陷。向斜北部被第四系覆盖严重;南部近边界线处,地层出露良好,并整体呈北至北东倾,倾角较缓。在中生代,新(泰)——蒙(阴)(构造)盆地的形成演化经历了侏罗纪坳陷盆地发育阶段和早白垩世拗陷——裂陷阶段。在相应沉积演化过程中,形成侏罗纪河湖相红色碎屑岩建造,早白垩世早期滨浅湖——半深湖相灰绿细粒碎屑岩沉积,早白垩世中期河湖相碎屑岩类夹火山碎屑岩类沉积,早白垩世晚期中基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组合。在侏罗纪和早白垩世早期,沉积中心皆偏于西北部,此后,向东南部迁移。晚白垩世,盆地处于风化剥蚀阶段。古近纪,受新生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下俯冲影响,盆地又处于拗陷——裂陷阶段,相应形成山间河湖相——山麓堆积相类磨拉石建造。古近纪末期,该盆地整体隆起,处于长期风化剥蚀状态。寺山庄背斜

该背斜位于新汶办事处寺山庄水库一带。为一长宽相近(约500m)的小型穹窿构造。其核部为崮山组岩层,两翼为炒米店组灰岩和三山子组白云岩。其背斜核部已风化剥蚀成负地形,并积水形成水库。北柳泉向斜

该向斜位于刘杜镇北柳泉村后。向斜长约800m,宽约600m,其核部为三山子组白云岩。翟山背斜

该背斜又名发云山背斜。位于光明水库东侧寨山南部。背斜轴部走向近东西,长约300m,核部出露宽度约为150m。其核部为张霞组下灰岩段鲕粒灰岩,翼部为张霞组盘车沟页岩段、上灰岩段和崮山组、炒米店组岩石。

七、结束语

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增强了对地质这门课程的认识,巩固了我所学的理论知识,使以前许多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化,形象化,使我对地质这门课程以及以后的专业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为我进一步学习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项地质野外实习对我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收获颇丰,但也存在一些在实习过程中未能解决的问题,等待以后的学习中进行更近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地质学基础》——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山东新泰—蒙阴地区地质实习指导书》——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新泰地区野外地质实习笔记》——赵敏

基本原则:

 实事求是,以实习时实际的野外工作与认识为依据,避免盲目抄书。注意体现课堂理论学习与野外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内容丰富。 图文并茂,鼓励手绘图件,可用照片,注意图片的规范。 字数原则上5000字以上。

第四篇:北京孤山寨地质实习报告

北京孤山寨地质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学会对岩石的判别,了解北京孤山寨岩石的成分和性质,加深对地质学的理解。

实习内容:

孤山寨位于北京十渡风景名胜区七渡村南,据说是因为三座奇特的孤立山峰而得名。我们事先也并不了解孤山寨,便去亲身体验这享誉在外的风景名胜。其中经过很多让人叹为观止的奇特景观,经导游介绍,才知道那是孤山五绝。

先经过孤山寨前的渡桥,进了那古色古香的城门,沿着大路一直往里走。沿途那一座座山很有特点,山上植被不多,部分岩石裸露在外面,纹理分明,似被流水冲刷。经老师介绍了解到那是岩溶地质。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孤山寨的山峰充分展现了这一地质特色,让我们感受和认识更深!

来到了千古河床,河面并不宽,大约三、四米左右,可是河床却很有特点,我们甚至都不敢相信,那么长的河床,竟是一整块巨石!经老师介绍,千古河床的形成,据地质学理论的观点,可上溯到十亿年前的造山运动。当海潮退尽地壳隆起,地表沉积层在高温高压之下,由于酸碱程度各异,形成了今天的岩溶地貌景观。

到了千古河床,当然得欣赏到另一五绝之一的石中石!在河床平滑的石板上,包裹着一个个奇形怪状的石头,颜色深浅不一,排列没有规律,疏密也不统一。这河床上的现象确实是天然的,决无人工之作,令人叹为观止,这就是孤山寨著名的自然景点“石中石”。令人好奇的是,这石头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老师介绍说,石中裹着的那些石头,比包围它们的石质要硬,颜色也略微暗些。是海洋中两种物质同时沉淀形成的一种岩石。在海洋退去,积岩露出,又因河水侵蚀冲刷,才形成的花样河床。

一线天,听到这个名词我马上浮想联翩,是否景如其名呢?来到一线天,我觉得自己又长见识了!这里坡度很陡,上去之后看到的是两个山壁之间的一条窄缝,最窄的地方两壁插肩,一丝丝亮光透进来,似是天只一线,却是名副其实!行走其中生怕两壁突然合拢,让人心生压抑。一线天实际上是一个断层裂隙。我们走过的通道不过是卡在其中的石土罢了。这在地质上断层裂隙是常见的地质构造现象,但是象一线天这样的裂缝如此之长、之窄、之高,并且是完整的连续裂隙,实为罕见,堪称一绝!

最后我们来到了瀑布群,整个山涧大大小小的瀑布数不胜数,连绵不绝。沿着石梯往上攀登,在瀑布群中来去穿梭,让人心旷神怡。忍不住在瀑布下来几张留念。好不容易爬到顶上,往下看去,一个个瀑布如盛开的白花,美妙至极。孤山寨的岩溶地质,看来与这瀑布群似乎有些许联系。

经过那让人惊心动魄的铁索桥,我们结束了这一次让人流连忘返的实习。大家的欢声笑语,老师的细心介绍,孤山寨的风景风貌,在归程中圆满的画上了句号。实习总结:

孤山寨的风景特色,地质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年代的画笔,绘出这一幅幅美妙的画面,让后人去探索,发现。这一次的实习,让我们感受颇深,要想真正认识与研究,还得到自然中去,亲身体会才最深刻!

第五篇:北京昌平虎峪地质实习报告

北京昌平虎峪地质实习报告

序言

本次实习通过理论加实践的方式、接触实物,加深同学们对课本知识的印象,使能更好的掌握并巩固相关的知识,并且加强知识的可用性丰富野外实习经 验,为以后的地质工作做更好的铺垫,2013 年 6月 1日上午,我们在北京昌平虎峪进行了地质考察活动。实习地:北京市昌平区虎峪自然风景区 实习时间:2013年6月1日

实习内容:野外基本的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进一步识别并分析三大类岩石其颜色、结构、矿物成分及可能形成环境。地质地貌和形成环 等。

岩石

沉积岩

.角砾岩:具砾状结构,由碎屑颗粒和胶结物组成,成棱角状或次棱角状,胶结物为硅质 胶结物为硅质。

白云岩:一种沉积碳酸盐岩。主要由白云石组成,其中还有石英、长石、方解石和粘土矿物 方解石和粘土矿物。呈灰白色,性脆,硬度小,遇稀盐酸缓慢起泡或不起 遇稀盐酸缓慢起泡或不起 泡,是细粒或中粒结构 细粒或中粒结构,,集合体常为粒状或块状 集合体常为粒状或块状。其表层常发 育有刀砍纹 刀砍纹。

石英砂岩:主要成份为二氧化硅 主要成份为二氧化硅,碎屑物质中 90% 以上为石英碎屑,以中—细粒常见,磨 圆及分选性良好,石英颗粒表面光滑 石英颗粒表面光滑、干净。在滨海 或浅海地区沉积而成。在虎峪主要在团山子组中出现。

页岩:具有泥质构造主要由粒径<0.005mm的各种粘土矿物主成,也可含有少量其他的矿物碎屑和化学沉积物。具有极薄的层理构造。

岩浆岩 辉绿岩:成分相当于辉长岩的基性浅成岩,深灰、灰黑色。主要由辉石和基性长石 长石,含少量橄榄石、黑云 母、石英、磷灰石、磁铁矿 钛铁矿等。辉绿岩为深源玄武质 辉绿岩为深源玄武质岩浆向地壳浅部侵 入结晶形成,常呈岩脉、岩墙 岩墙、岩床或充填于玄武岩火 山口中的岩株状产出。在虎峪主要发育在团 在虎峪主要发育在团山子组和串岭沟组。此处为岩床

如图为侵入的岩浆岩

变质岩

石英岩:主要矿物为石英,可含有云母类矿物及赤 铁矿、针铁矿等。石英岩是一种主要由石英组成的变 质岩(石英岩含量大于 85%),是石英砂岩及硅质岩 经变质作用形成。在虎峪的石英岩为在浅层侵入岩正 长斑岩附近的石英砂岩经过热接触变质作用而形成。在岩浆岩层边缘出现冷凝边,在石英砂岩层边缘出现 烘烤边

片麻岩: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和辉石等,有各种岩石经较深的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片麻状构造。在虎峪的太古宇地层中大量存在。

表层地质作用

风化作用

球状风化:在砂岩、泥灰岩、辉绿岩和花岗岩等结 构胶均匀的块状岩石中,若有三组接近于正交的裂隙 发育时,可将岩体分割成许多大小不等的立方形岩块,岩块中在二组裂隙相交的棱和三组裂隙相交的棱角处,岩石的自由表面最大,易受温度、水溶液、气体等因 的作用而首先风化破坏,经过一段时间后,使岩块的 棱角逐渐消失而圆化,形成大大小小的球体和椭球体。

差异风化: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节理状况不 同的岩石共生在一起,它们抵抗风化的能力不一致,则抗风化能力强的岩石突出地表,抗风化能力弱的 岩石凹入。

图中含砂较多的部分抗风化能力强而突出。

根劈作用:在风化作用中,生物的机械风化作用 主要发生在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生长在岩石裂 隙中的植物,随着根系不断地长大,对裂隙壁产生 挤压,使岩石裂隙扩大,从而引起岩石破坏.地面流水的剥蚀作用:

根据虎峪景区入口段呈现沉积基岩---松散堆积物---沉积基岩的产状,以及岩段下 部为河谷,河谷岩石分选性差可以推断此处原先为洪积扇。虎峪地区主要由河流和洪流冲击物堆积而成。沿着洪积物的沉积路线和岩石倾斜方向可以 推测上游在山谷。

阶地:经分析,虎峪的河谷有三层阶地。河流方向的右侧农田为河流的一级阶地,在河流左侧 则比较明显,农田的地势有显著的上升。根据阶地的形 成过程,我认为虎峪在地质历史上曾有过三次分阶段的 地层整体上升。由于地层上升,河流的侵蚀基准面相对 下降,河流的下蚀作用增强,河流面也下降,使原先的 河漫滩变成为洪水期也达不到的一级阶地,然后,重复 两次这样的过程,经过抬升—稳定—抬升的重复出现了三级阶地。

如图为居民居住的三级阶地

如图为二级阶地

如图为一级阶地

构造运动

断裂构造:岩石受力作用超过其强度极限时岩石破裂,形成断裂构造。岩石破裂并且沿破裂面有明显滑动时为断层,无明显活动为节理。

断层:断层主要由断层面和断层盘组成。断层面是指被错开的两部分岩石沿之滑动的破裂面。有时断层两侧的运动不是沿一个面发生,而沿着由许多破裂面组成的破裂带发生,这个带被称为断层破碎带或断裂带。断盘是指断层面两侧相对移动的岩块。位于断层面以上的叫上盘,位于断层面以下的叫下盘。

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通常在拉力和重量作用下形成。

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在较强的水平挤压力下形成。

平移断层:两盘沿断层面走向相对水平错动的断层。多在水平剪切力偶或水平挤压力下形成。

如图为虎峪地区的断层

判断断层的移动方向:1擦痕是指断层面上平行而密集的沟纹,擦痕的指示断层相对运动的方向。手摸擦痕时感到光滑的方向为对盘运动的方向。2断痕面上与擦痕方向垂直的小陡坎为阶步。阶步的倾斜方向指示对盘的运动方向。

节理:

剪节理:发育在沉积岩中,是由剪应力产生的破裂面,其节理面较平直光滑,有时产生共轭 X 型节理系,可将岩 石切成菱形或棋盘格式。节理往往成较好的等间距排列。

张节理:发育在沉积岩中,是由张应力产生的破裂 面,其面粗糙不平,无擦痕,在砾岩或砂岩中的张节理常 常绕砾石或粗砂粒而过。有时会沿着原先形成的共轭剪节 理张裂,从而形成追踪张节理。

石香肠构造 :是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垂直岩层的挤压而形成。软弱岩 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强硬岩层不易 塑性变形而被拉断,构成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 条状块段,即石香肠。在被拉断的强硬岩层的间 隔中,或由软弱层呈褶皱楔入,或由变形过程中分泌出的物质所充填。

褶皱构造:褶皱是岩层受力变形产生的连续弯曲。它是岩层塑性变形的体现。褶皱的主要要素有:核 翼 转折端 枢纽 轴面。其主要有背斜与向斜.背斜在形态上为向上拱的弯曲,两翼岩层相背倾斜。其主要特点为核老翼新。向斜在形态上为向下凹的弯曲,两翼岩层相向倾斜倾斜,其主要特点为核新翼老

地层的接触关系:地层接触关系是指新老地层在空间上的相互叠置关系。其有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三种。我们观察到的片麻岩在分布上出现了下为古远古宇上为长城系的角度不整合。

如图为太古宇的深度变质岩--片麻岩。同时该处出现了时代的突变,上层是长城系,下层是太古宇,为不整合接触。

下载2013北京石油大学地质实习报 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北京石油大学地质实习报 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0地质实习报告

    2010 地质实习报告 2010/9/11 郑敏05108436 在短学期,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工程地质实习,实地参观了 工地实际地质情况,观看了工程地质学的相关影像,参观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和......

    地质实习报告

    序言 尽管在理论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方面的许多基础理论知识,如各种常见的矿石和岩石、各种地质构造形态、生物化作用对岩石发育的影响等等,甚至也看过老师实......

    地质实习报告

    地质实习报告 地质实习报告1 一、实习概述实习目的:工程地质实习是港航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习实践教学和课堂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作用,工程地质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实......

    地质实习报告

    同时,这次实习也是对我个人的一次挑战,从来没有爬过山的我,这次对我个人的意志品质是一次考验,我得到了一次良好的锻炼。一、实习全过程日期:2002.12.2天气:阴转小雨观测路线:宜昌......

    地质实习报告范文大全

    地质实习报告15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地质实习报告,仅供参考......

    地质实习报告范文大全

    一,目录1实习单位的简介。2实习的过程3实习的主要内容,学习如何肉眼辨别岩石。了解造岩矿石和矿物岩石。学习使用地质罗盘。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岩石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掌握岩石......

    地质实习报告大全

    秦皇岛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1.引言 柳江盆地是中国地质学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地层出露比较齐全,化石丰富,界限划分清楚,地质构造现象典型、直观而易于现场教学,尤其有附近的北戴河海滨......

    地质实习报告

    国家地质公园秦皇岛市石门寨镇地质实习报告一 前言 在学校学习地质基础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对一些地质现象和一些岩石与矿物有了一些理论和概念上的了解,并为了对以后工作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