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务视角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时间:2019-05-12 16:50: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财务视角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能力影响因素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财务视角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第一篇:基于财务视角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我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房地产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存在。本文在追踪融资能力国际前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界定债务融资能力的概念,选取123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房地产企业债务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盈利能力是影响房地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能力最重要的因素,其次为现金回收能力、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和资产管理能力。

关键词:房地产上市公司 债务融资能力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一、引言

十八大提出2020年要建成小康社会,新型城镇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预测,到2030年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因此,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对于房地产业无疑是重大机遇。然而我国房地产业发展时间短,投融资体系尚未健全,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房地产行业的自身调整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问题。目前,我国房地产发展所需资金有60%以上来自银行,这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相适应。在房地产企业投入的开发资金中,商业银行贷款占到20%左右,但定金及预收款中有一定比例的个人按揭贷款,实际的银行贷款比例达到了60%。而我国当前正处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过程中,短期内商品住宅的投资比重不会大幅下降,因此,房地产企业对商业银行贷款的依赖仍是不可避免的。此外,企业虽然偏好于股权融资,但由于股权融资所受限制较多,再加上企业所有者担心控制权被稀释,因而债务融资仍然是公司融资的主要渠道。本文拟探讨房地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既为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引,更重要的是为资金供给者保证输出资本的安全性提供一个可参照的标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融资能力是造成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而目前对融资能力的研究缺乏一个系统清晰的认识。孙林杰、孙林昭、李志刚(2007)认为,融资能力就是指企业结合社会资金供给状况、自身经营状况以及发展战略,在恰当时机、选择恰当方式和融资对象筹集资金的能力。他们在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评价模型时选取的23个指标,既包含定量指标也包含定性指标。赵亮(2007)认为,从资金需求方角度,融资能力是通过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获取资金的能力,因而将每股资本公积、资产负债率和再融资占总融资比率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中;从资金供给方角度,融资能力即为投资价值,因而从企业的盈利能力、短期偿债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成长能力来评价,并选取了部分常规的财务指标纳入评价指标体系。然而,企业选择的融资方式不同必然会导致对其融资能力的评价指标及方法也不同。根据融资优序理论,企业在筹集投资资金时,相对于外部融资而言首先会选择内部融资,其次在外部融资中,按照先银行借款融资,后发行股票融资的顺序进行。部分国内学者认为,企业所有者担心其控制权受到稀释,一般采取债务融资方式。随后,李定安、周健波等人(2007)深入考察了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决定因素,分析表明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行为除了受其自身的股权融资能力和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外,主要还受到企业成长性、资产流动性、经营力度及内部融资能力的影响。这些学者在构建企业融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时选取的是常规的财务指标,并未根据房地产行业的特点对财务指标修正,其构建出的指标体系针对性不强,不具有说服力。基于以上文献分析,本文拟通过界定债务融资能力的内涵,选取代表性的财务指标并结合房地产企业独有的特征对指标进行修正,利用修正后的财务指标研究房地产企业债务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

三、债务融资能力内涵及影响因素

(一)债务融资能力内涵。融资是企业筹集资金的过程,即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和企业未来经营发展的需要,利用各种各样的融资方式和渠道,从投资者和债权人手中取得资金,以满足企业正常生产和进一步发展需求的过程。融资能力是指企业依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向资金供给者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能力,而企业所能融通资金的规模大小则取决于融资能力的高低。

债务融资是指企业通过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或发行债券等方式融入资金。企业通过债务融资方式筹集资金的能力即为债务融资能力。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负债融资仍主要来源于商业银行贷款、预收账款(这主要是客户的定金和预售款,这部分资金实际上是个人消费贷款转化而来,主要来源于银行)及应付账款(主要是建筑企业流动性贷款),债券融资比例仍然很低。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波动,公司销售下滑,公司资金链断裂,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就会增大。笔者认为债务融资能力受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较大。

(二)房地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从房地产企业自身因素分析,企业的规模、企业素质、房地产开发项目、企业财务状况等会影响企业融资能力的高低。但是资金供给者无法深入企业内部了解真实情况,他们了解企业状况的主要方式是经审计后的报表,因此他们对企业融资能力的评价也主要依据企业的财务表现。财务贯穿企业整个经营活动的始终,对管理、营销等方面的情况都会产生影响,因此,笔者仅从财务方面深入探讨债务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

1.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利润的能力。获取利润是企业的主要经营目标之一,同时也反映了企业的综合素质。盈利能力越强的企业,财务基础越牢固,企业对外筹资的能力和清偿债务的能力也越强,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也越小。根据权衡理论,企业盈利能力越强,内部产生的资金可提供企业日常经营以及发展所需,并随着留存的盈余越高,财务状况趋于好转,使得企业资金需求的总缺口缩小。利润是企业偿债的重要来源,因而盈利能力强的企业更能获得资金供给者的青睐。

2.资产管理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反映了企业的资金周转状况,对其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及经营管理水平。资金周转状况好,说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高,资金利用效率高。企业的资金周转状况与供、产、销各个环节密切相关,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因而,企业的资产管理能力对债务融资能力的高低有一定的影响。

3.成长能力。企业的成长能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资金规模的扩张状况,企业成长能力强,内部资金积累多,内源融资能力也就比较强。通过对企业成长能力进行分析,可以判断企业的发展潜力,预测企业的经济前景。为了降低代理成本,股东也有通过增加债务融资、提高财务杠杆的倾向。所以,企业的成长性越高,越倾向于债务融资,笔者将企业的成长能力纳入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

4.偿债能力。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越高,短期偿债能力越好,财务风险越低;流动性的下降除了会引起短期偿债能力下降外,还可能导致财务拮据,引发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因而流动性越低的企业,融通资金的迫切性越强。从理论上说,虽然企业的流动资产也可以为企业进行负债融资提供支持,但是考虑到研究对象为资本密集型的房地产公司(属于对流动资金要求较高的高风险行业),笔者认为其对债务融资能力有重要影响。

5.现金回收能力。现金回收能力表现出企业能够从所实现的销售额和利润中回收现金的能力。大多数学者对融资能力研究时忽略了现金流的因素,而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是一个很好的财务表现,它可以使资金供给者很好地观察到其所投入资金的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观察到其资金的安全性是否得到保障。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只有把利润变现才能用于项目再开发,因此本文认为现金回收能力也是企业债务融资能力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四、研究设计

(二)指标修正与变量设计。

1.指标修正。通过参阅房地产企业的年度财务报表,笔者发现房地产企业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的比重远高于其他行业。结合速动比率的计算机理,应当扣除房地产企业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差的存货和预付账款。此外,流动负债中的预收账款一项数额较大,况且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存货是用来偿还预收账款的。所以,对速动比率的修正结果如下: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流动负债-预收账款)。

2.变量设计。房地产企业年报中披露的财务指标有100多个,理论上这些财务指标都可以直接或间接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但是过多的指标会破环指标体系的预测能力。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为了真实反映企业的债务融资能力,本文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现金回收能力五个方面,分别选取各指标间相互不涵盖且具有代表性的11个指标(见上页表1)。

(三)分析过程。本文应用spss18.0软件中的因子分析对房地产上市公司2013年的原始平均数据直接处理,所得出的kmo检验值为0.637,大于0.5,说明样本量充分。另外bartlett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为839.339,p=0.000,按a=0.05水准,可认为相关矩阵不是单位矩阵,即意味着变量高度相关,足够为因子分析提供合理的基础。

由表2可看出,第一个因子的特征根为3.655,解释了原有11个变量总方差的33.228%,它刻画的方差最大,累计贡献率为33.228%。第二个因子的特征根为1.853,解释了原有11个变量总方差的16.847%,累计贡献率为50.075。第三、四、五、六个因子的特征根都大于1,前5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5.223%。因此可以选择这5个主成分作为综合评价的公共因子。

由表3可以看出,第一个因子变量在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的载荷分别为0.886、0.977、0.921、0.944,这说明第一主成分对总资产报酬率(x1)、总资产净利润率(x2)、净利润增长率(x8)和净资产增长率(x9)有绝对较大的载荷系数。这个主成分主要概括了房地产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指标,鉴于本文选择的代表成长能力的净利润增长率(x8)和净资产增长率(x9)也可代表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所以将第一因子变量命名为盈利能力因子。

第二个因子变量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回报率和现金流量比率的载荷分别为0.923、0.899,这说明第二主成分主要由经营活动现金回报率(x10)和现金流量比率(x11)决定,这个成分主要概括了企业的现金回收能力,所以第二因子可以命名为现金回收能力因子。

第三个因子变量在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的载荷分别为0.878、0.874,这说明第三主成分主要由速动比率(x3)和现金比率(x5)决定,这个成分主要反映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因此第三因子可以命名为短期偿债能力因子。

第四个因子变量在利息保障倍数的载荷为0.862,这说明第四主成分主要由利息保障倍数(x4)决定,这个成分主要反映了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因此第四因子可以命名为房地产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因子。

第五个因子变量在总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的载荷分别为0.995、0.354,这说明该主成分主要由总资产周转率(x7)和存货周转率(x6)决定,这个成分主要反映了企业的资产管理能力,因此第五因子可以命名为企业的资产管理能力因子。

根据表4,可以得到五个主成分的表达式,如下:

y1=0.242x1+0.280x2-0.019x3-0.094x4+0.006x5+0.026x6+0.015x7+0.264x8+0.267x9-0.016x10-0.011x11

y2=0.079x1+0.006x2+0.072x3-0.038x4-0.036x5+0.098x6-0.020x7-0.063x8-0.043x9+0.543x10+0.506x11

y3=0.115x1+0.015x2+0.548x3+0.062x4+0.520x5+0.021x6+0.025x7-0.083x8-0.055x9+0.113x10-0.089x11

y4=0.021x1-0.077x2+0.101x3+0.667x4-0.021x5+0.563x6+0.005x7-0.043x8-0.019x9+0.024x10+0.024x11

y5=0.017x1-0.005x2+0.034x3+0.045x4+0.0074x5-0.045x6+0.984x7+0.027x8+0x9-0.103x10+0.078x11

根据主成分的特征值,运用归一法可以确定每个主成分的权重,如表5所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各项能力对其债务融资能力的影响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企业的盈利能力、现金回收能力、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和资产管理能力。

五、研究结论

国内外学者对融资能力没有达成统一的、清晰的认识,本文在分析融资能力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发现企业选择的融资方式不同必然会导致评价企业融资能力的指标体系构建不同,继而提出债务融资能力概念。本文基于房地产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提供的主要指标数据,分析房地产企业独有的特征,即预收款项比重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企业,在设计评价房地产企业债务融资能力的指标时,对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速动比率这一指标进行修正。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盈利能力是影响房地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能力最重要的因素,其次为现金回收能力、偿债能力和资产管理能力。其中偿债能力又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而短期偿债能力对房地产企业债务融资能力的影响高于长期偿债能力。

第二篇:民营中小企业银行融资影响因素及其变动的实证研究

民营中小企业银行融资影响因素及其变动的实证研究

陈如清中国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

【摘要】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直难以有效解决。本文基于银行的视角,运用计量经济学最小二乘法分析工具,建立民营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供给的解释模型,选取民营经济发达的福建省泉州市为例,对该区域民营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供给影响因素及其变动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资产总额、担保实力、适度的负债水平是影响民营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主要因素,但这种影响呈现出逐年减弱的趋向;并从企业、银行、政府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民营中小企业;银行融资;影响因素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性的问题,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尤为突出,银行作为现阶段国内融资的主渠道,对于有效缓解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尝试从融资供给的角度出发分析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民营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供给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动情况,探寻改善融资服务的途径,对于有关部门制定相关对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引言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议题。国外学者涉及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供给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散见于一些对企业资本(融资)结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文献中,以Norton(1991)、Barbosa(2003)以及Gavin Cassar(2003)的观点较具代表性,周月书等(2009)总结国外相关文献观点认为在资金供给方面,企业的资信、增长和盈利能力对融资尤其重要。近年来,国内关于中小企业贷款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观点有:张捷等(2002)分析认为贷款形式、融资成本和审批时滞是造成中小企业贷款约束的重要原因,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贷款负债比对银行贷款决策的影响比较大,密切的银企关系有助于缓解贷款约束;马九杰等(2005)分析认为企业资产结构、盈利能力、产品销路、企业信用评级、银企关系、企业管理层人员素质对县域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能力具有很大的影响;杨毅(2009)分析认为企业参加信用评定、更长的企业年龄、更强的盈利能力、提供抵押的能力等因素,对企业获得贷款的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常州人行课题组 1

(2009)分析认为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国家产业政策,其次是担保方式,企业的经营情况特别是盈利和发展前景是银行决定能否放贷的关键因素。

综上,已有文献对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居多,而关于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供给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偏少,目前还未发现就民营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供给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本文尝试就民营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供给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动情况进行实证研究。

二、实证模型、变量选择及样本数据选取

为了研究民营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供给的影响因素,本文参照国外比较成熟的实证研究方法,从银行贷款人角度出发,结合民营中小企业特征,特建立如下的民营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供给的解释模型。

YiiiXiii=1,2,„,n

其中,Yi为被解释变量,反映民营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供给水平,本文选用银行贷款来测度,一般采用银行贷款的对数值。Xi为1×K维解释向量(K为解释变量的个数),是一系列可能影响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进行放贷的指标,包括:(1)产业政策;(2)资产总额;(3)(3)负债水平;(4)担保实力;(5)盈利能力;(6)银企关系。i为回归系数,i为误差项。

本文所采取的样本数据来源于福建省泉州市,该市工商企业99%是民营中小企业,经济增量的90%、税费的60%由民营中小企业贡献,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经过向民营中小企业和有关银行调查访问,共收集了215家企业(企业特征为总资产不大于1.2亿元或销售收入不高于1亿元)的资料,剔除了数据异常的样本企业,最终得到了57家企业的有效数据作为实证检验的样本,并采用横截面分析法,分别以2007-2009年样本企业的主要指标来考察民营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供给的影响因素。

三、影响因素理论假设

产业政策(x1):企业所属产业列入国家宏观调控范围,银行进行贷款决策也会相对谨慎。本文用哑变量值1表示该企业属于未受宏观调控产业企业,0表示该企业属于宏观调控产业企业(样本企业涉及到的近年来陆续受到调控的行业:07年纺织,08年房地产、石材、陶瓷,09年棉纺、毛纺、印染、化纤、造纸、食品、皮革等)。

资产总额(x2):资产实力越强,抵御风险能力也越强,债务承受能力也越高,银行给予的贷款支持也会越多。本文取企业的资产总额作为代理变量,一般采用资产总额的对数值。

负债水平(x3):企业负债水平越低,破产风险越低,银行也越容易给予贷款支持。本文用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来衡量其负债水平。

担保实力(x4):企业适于担保的资产越多,信用越强,则获取银行贷款支持也会较多。本文取企业的固定资产当作可担保资产,担保实力则用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来表示。

盈利能力(x5):企业盈利能力越强,对外筹资和偿债能力也越强,银行贷款支持自然也会比较多。本文用企业的资产净利率来衡量其盈利能力。

银企关系(x6):企业与银行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减少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增强企业信用,提高银行对企业贷款支持的可能性。考虑银企关系难以量化,本文取企业自成立至2009年底的经营年数作为代理变量,一般采用年数的对数值。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根据上述模型,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5.1最小二乘法(OLS)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2007-2009年回归结果分别如表

1、表

2、表3所示。

表12007年民营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供给影响因素回归结果

常数项 产业政策 资产总额 负债水平担保实力 盈利能力 银企关系 观察值 F值F-statistic DW检验

系数

-1.329269 0.169534 0.879431 2.387132 2.629381 1.284428-0.169278

15.67578 1.666187

标准差

2.330935 0.275976 0.121273 0.685202 0.498700 1.131581 0.116906 调整的R值 Prob(F-statistic)

AIC准则

(t)值

-0.570273 0.614307 7.251644 3.483837 5.272466 1.135074-1.447978

P值

0.5710 0.5418 0.0000 0.0010 0.0000 0.2618 0.1539

*********

0.611259 0.000000 1.773093

***

注:***表示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0%的水平上显著。

表22008年民营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供给影响因素回归结果

常数项 产业政策

系数

-1.967318 0.002783

标准差

2.587260 0.167241

(t)值

-0.760387 0.016643

P值

0.4506 0.9868

资产总额 负债水平担保实力 盈利能力 银企关系 观察值 F值F-statistic DW检验

0.947139 1.598856 2.249165-0.119237-0.122658

14.61800 1.730750

0.130970 0.679508 0.501007 1.560810 0.144341 调整的R2值 Prob(F-statistic)

AIC准则

7.231737 2.352963 4.489286-0.076394-0.849777

0.0000 0.0226 0.0000 0.9394 0.3995

*****

***

0.593342 0.000000 1.818151

***

注:***表示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0%的水平上显著。

表32009年民营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供给影响因素回归结果

常数项 产业政策 资产总额 负债水平担保实力 盈利能力 银企关系 观察值 F值F-statistic DW检验

系数

-0.724852 0.192245 0.884910 1.973818 1.149868-2.140618-0.083496

11.61630 1.833515

标准差

2.554387 0.176915 0.128385 0.778813 0.497532 2.010323 0.191014 调整的R值 Prob(F-statistic)

AIC准则

(t)值

-0.283767 1.086654 6.892603 2.534392 2.311145-1.064813-0.437119

P值

0.7778 0.2824 0.0000 0.0144 0.0250 0.2921 0.6639

*******

0.532155 0.000000 1.972773

***

注:***表示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0%的水平上显著。

(1)产业政策(x1):实证结果表明,产业政策与民营中小企业银行融资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反映了近年来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银行不仅审时度势,而且更加理性务实,根据区域经济特点、行业布局和企业特征,结合自身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实行差别化的信贷政策,抓住发展机遇,贴近市场和客户,有效拓展民营中小企业信贷市场。

(2)资产总额(x2):回归结果显示,资产总额与民营中小企业银行融资之间呈十分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反映了民营中小企业资产规模越大,投入越多,实力越强,也会得到银行更多融资的支持,但资产规模对融资的影响也在逐步弱化。因此,民营中小企业集中精力做强做大,也更能吸引银行业的注意力。

(3)负债水平(x3):回归结果显示,负债水平与民营中小企业银行融资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一般的理论假设不一致。这可能是泉州地区民营经济“草根”特征明显,主

要依靠自身滚动积累逐渐发展起来的,多数属于低负债水平的企业,本文选取的样本企业加权平均资产负债率仅26.9%,适度负债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企业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发展前景往往也较看好,况且目前区域内银行同业竞争激烈,目标市场战略定位也更倾向于拓展该类企业。因此,在泉州地区,适度的负债水平反而对民营中小企业银行融资起到了正面的影响。但与2007年相比,2009年负债水平对民营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影响已大大减弱。

(4)担保实力(x4):回归结果显示,担保实力与民营中小企业银行融资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反映民营中小企业担保实力强,银行给予的贷款支持也会相应大。目前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完善,民营中小企业信用状况普遍还不理想,银行在关注借款主体的同时,也很关注担保实力,要求借款企业提高有效的担保措施特别是抵押担保,以利于银行规避企业信用风险。但2007-2009年担保实力对民营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影响呈现出逐年减弱的趋向。

(5)盈利能力(x5):回归结果显示,盈利能力与民营中小企业银行融资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盈利能力对民营中小企业银行融资没有影响。这可能是泉州市民营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本身收益水平不高,本文选取的样本企业加权平均资产净利率仅10.2%,2009年仅比2007年微增0.17%,银行放贷更多的是考虑企业的整体偿债能力。

(6)银企关系(x6):回归结果显示,银企关系(企业自成立至观察期的经营年数)与民营中小企业银行融资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企业成立的时间长短对其银行融资没有影响。这可能跟泉州市民营中小企业多数习惯依赖内源融资,不太重视银企关系,也有可能跟当地民间资本市场活跃,民营中小企业资金短缺倾向寻求非正规渠道解决有关。

五、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民营经济发达的福建省泉州市,资产总额、担保实力、适度的负债水平是影响民营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主要因素,而产业政策、盈利能力和银企关系对民营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影响并没有显现出来。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中小企业的银行融资问题,必须从影响因素入手,有赖于企业、银行、政府三方协力攻克,系统破解,整体推进。其一是民营中小企业要加大创新力度,优化产品结构,实现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并通过加强经营管理,规范财务制度,努力做强做大,增强信用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形象。其二是银行业要进一步深入市场和客户,针对区域特点和客户

特征,加强研发和创新,特别要转变风险管理理念,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探索差别化、多样化的风险管理工具,适当下放审批权限,优化内部业务流程,降低经营管理成本,加大考核激励力度,进而实现有效拓展民营中小企业市场,同时又能有效防范信用风险。其三是政府要将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进一步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特别是在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信用体系建设上要向纵深推进,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社会融资环境。

【参考文献】

[1]田晓霞.小企业融资理论及实证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2004(5):107-116.[2]Norton E.Capital Structure and Small Growth Firms[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e,1991,1(2):161-177.[3]Barbosa E,Moracs C.Determinants of the Firm’s Capital Structure : the Case of the Very Small Enterprises[C].Working Paper from Econpapers,2003.[4]Gavin Cassar,Scott Holmes.Capital Structure and Financing of SMEs: Australian Evidence.Accounting and Finance,2003,43(2):123-147.[5]张捷,王霄.中小企业金融成长周期与融资结构变化[J].世界经济,2002(9):60-70.[6]马九杰,毛旻昕.县域中小企业信贷融资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开发研究,2005(3):116-119.[7]杨毅.中小企业融资中银行贷款的可获得性:主要影响因素与地区差异[J].开发研究,2009(2):113-117.[8]周月书,褚保金.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吴江和常熟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54-60.[9]人民银行常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对中小企业融资历程回顾及影响因素研究[J].金融纵横,2009(9):21-25.

第三篇:产权性质与中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的实证研究论文

摘要:文章通过研究产权性质、银行业竞争环境对企业债务融资结构行为的影响,发现国有上市公司使用了更多的商业信用融资和更低的银行借款融资,控股股东股权比例的提高加强了该融资行为的显着性。文章研究结果为商业信用的融资比较优势理论提供了新的证据。

关键词:债务;融资结构;产权性质;银行业竞争

一、研究问题提出及相关理论分析

作为债务融资决策的重要理论研究方向,企业债务融资结构受到广泛关注。在已有的研究中,国外学者关于公司商业信用的课题研究基本上都集中于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这些经济体的典型特征是产权明晰、监管到位,可靠的契约与法律结构使市场经济制度运行规范、成熟与健全。与之相反,我国市场体制表现出不成熟和非规范的运作方式,因此建立在发达国家经验之上的理论模型可能并不适用于转型经济国家。尤其对我国市场来说,市场经济体系建设还不完善,经济运行中存在很多尖锐的矛盾。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在利用外部债务融资方面可能会呈现与国外研究不同的特点。

Ge和Qiu(2007)使用了1994年~1999年间用中国社会科学院2000年的企业调查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在中国,从银行获得融资比较困难的非国有企业会更加依赖于商业信用,间接地表明商业信用是银行借款的替代。余明桂、罗娟、汪忻妤(2010)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时认为,国有金融机构选择贷款对象时存在严重的歧视,更倾向于向国有企业提供贷款,中小企业很难从国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因此,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国有金融机构占据支配地位的现状下,国有企业容易得到政府的帮助,因而容易获得国有企业贷款,对商业信用的依赖相应减少。但另一方面,从国内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研究的实证结果与上述文献不尽一致。谭伟强(2006)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0年~2006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商业信用作为企业外部融资类型的决定因素。实证结果发现企业获取的商业信用融资与国有股比例呈显着正相关关系。综合已有的文献可以发现,目前国有已有研究发现存在一定的分歧:一是对企业产权性质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决策,国有企业是否获得了更多的银行借款?非国有企业是否更加依赖于商业信用?二是对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之间是互补关系还是替代关系还无一致的结论。从上述研究目的出发,本文将主要研究如下问题:

RQ1:产权性质是否影响上市公司获取商业信用或银行借款的能力?如何影响?

RQ2:当公司处于银行业竞争较强的环境时,使用商业信用的比例是否相应减少?使用银行借款的比例是否相应增加?

二、研究设计

1.样本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笔者选取了2003年~2006年所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并剔除了西藏地区的公司以及期间所有的ST或*ST公司,最终得到4 807例观测(公司-年)。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取自中国经济研究服务中心一般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库。

2.模型与变量本文采用如下基本回归模型:

(1)因变量。参照Petersen and Rajan(1997)、Demir-güc-Kunt and Maksimovic(2001),本文采用AP,即商业信用比例作为回归模型的因变量。该变量的计算公式为:AP1=(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款项)/总资产。

在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由于法律法规不允许企业之间进行资金拆借,我国企业的对外借款以银行借款作为最主要的资金渠道。本文采用银行的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加总金额替代银行借款。银行借款比例的计算公式为:Loan=(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总资产。

根据已有的研究文献,我国上市公司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为进一步验证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商业信用占外部融资比例AP2作为因变量,用以检验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之间的替代关系。AP2=(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款项)/(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款项+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2)测试变量。产权性质。根据本文的研究目标,我们引入产权性质以检验企业的国有背景是否影响商业信用的获取能力。根据Ge和Qiu(2007),由于国内各级政府的行政干预、隐性担保等诸多缘由,非国有背景的公司由于较难从银行获得信用借款,因此更依赖于商业信用。但谭伟强(2006)研究显示,国有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与商业信用融资比例呈显着正向关系,也即公司的国有背景更有利于其获得商业信用融资。此外,我们采用了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控股权比例来对产权性孩子进行补充验证。对国有公司而言,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该公司的国有背景越强,越有利于其得到政府的隐形支持。

(3)控制变量。结合已有的国内外文献,本文对以下变量进行控制:

(1)公司规模。Petersen和Rajan(1997)发现随着公司的规模的增大,公司使用的商业信用随之增加,但他们的研究样本是美国的中小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市场地位比较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都是各行业知名企业,规模较大且在同其他企业的经营往来中往往处于强势地位,公司规模越大,在价值链上越能处于强势地位,获取银行借款和商业信用能力越高。

(2)盈利能力。资产盈利能力是衡量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公司获取的商业信用融资方面,融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上游企业通过日常经营往来以及对所处行业的了解,在获得下游企业真实经营状况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如果下游企业盈利能力越强,则表明其经营状况越好,盈利能力越强的公司发展前景良好,违约风险小,供应商向其提供的商业信用相应越多,AP1指标将相应越高。相应地,公司的盈利能力越高越容易受到银行的青睐,通过银行借款进行融资的能力相应更高。

(3)成长性。一般来说,销售增长率作为企业发展潜力的表征变量,其数值越大,表明企业的成长空间越大。融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上游企业通过业务往来以及对所处行业的了解,具有信息优势。因此,当资金融出方知道客户销售增长良好时,将对其客户持续经营更有信心,因此可容许保持更高商业信用水平。同理银行借款对企业成长性影响预计为正面。

(4)资产流动性。通常来说,企业在日常经营中会努力实现资产和负债的有效配比,企业的流动资产比例较高时,通过流动负债融入资金的需求也较高。因此,本文以流动资产比例的高低来衡量企业短期融资需求,而商业信用作为企业短期融资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流动资产比例较高时,对商业信用的需求也较大。

三、实证结果

1.描述性统计。表1列示了描述性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到,上市公司的各项财务指标、股权特征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回归中须予以控制。

2.多元线性回归。本文使用混合截面模型,但对行业与固定效应进行控制。回归模型(1)采用商业信用比例(AP1)作为因变量;回归模型(2)采用商业信用比例(AP1)作为因变量,同时比照谭伟强(2006)在自变量中加入了银行借款比例Loan进行检验;回归模型(3)采用银行借款比例(Loan)作为因变量;回归模型(4)采用商业信用占比(AP2)作为因变量。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1)产权性质和企业债务融资。从模型(1)中看到,同谭伟强(2006)的结果类似,State系数为正且在5%的水平内显着,说明上市公司的股权性质对其商业信用的使用比例产生影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获取商业信用的能力较非国有类公司为高。First系数为正且在5%的水平上显着说明随着公司控股股东的股权占比提高,公司获得商业信用比例随之增加。模型(4)中,State系数为正且在1%的水平内显着,First系数为正且在1%的水平上显着,进一步验证了国有股权对上市公司外部债务融资中商业信用融资的依赖程度更高。从模型(3)中看到,State系数为负且在1%的水平内显着,说明非国有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比例较国有控股公司更高。First系数为负且在1%的水平上显着,说明了随着第一大股东股权比例的提高,公司使用的银行借款更少。这结果与模型(1)(2)的结果得到了验证,表明国有背景公司更多地利用商业信用融资,而更少地使用银行借款。以上的检验结果与Ge和Qiu(2006)的检验结果存在明显的区别,但支持谭伟强(2006)的发现结果。笔者认为形成检验差异原因在于本文样本公司规模与样本区间与Ge和Qiu(2006)存在显着区别。Ge和Qiu(2006)采用了社科院2000年对中小企业进行的调查中采集的样本,数据期间为1994年~1999年,样本公司规模普遍较小。本文以2003年~2006年的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样本,公司规模普遍较大。为检验企业规模是否影响债务融资决策,将所有样本据规模大小分为四个区间,并分别检验产权性质对商业信用比例影响。从检验结果看,在样本规模最大回归模型中,产权性质对商业信用使用比例(银行借款)的正向(负向)影响最为显着,且公司控股比例的系数显着性程度最高;在公司规模最小的样本集中,产权性质的影响系数为负且不再显着。这间接给出了本文与Ge和Qiu(2006)结果差异的可能原因,即选取的样本范围不同差异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差异。(2)信贷配给与融资比较优势。为检验银行借款对商业信用的替代效应,我们在模型(3)引入了银行借款比例Loan作为商业信用比例AP的解释变量进行了固定效应回归分析。检验发现,Loan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着为负,表明在控制公司内部因素的情况下下,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比例越高,其商业信用的使用比例越低。这与谭伟强(2006)的结果一致,说明在现阶段中国整体金融环境下,商业信用作为银行借款的替代融资类型,在企业融资结构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从前述关于产权性质的探讨中,笔者认为,对中国上市公司而言,商业信用作为银行借款的替代融资方式,并不仅是因为企业的债务融资需求无法完全通过银行渠道得到满足,而是由于商业信用作为一种相对廉价的信用融资方式,拥有相较于银行借款的成本优势,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银行借款成为企业外部债务融资的优先选择。

四、结论

本文从中国的市场经济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研究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两类最主要债务融资类型的影响因素,并将重点放在检验产权性质、银行业竞争环境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特征,并据此对经典理论提供中国特殊经济背景和市场环境下的经验证据。在对国内外经典理论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本文对影响中国上市公司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使用比例的内外部因素所做的实证检验发现

1.通过检验上市公司产权性质对债务融资类型结构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与Ge和Qiu(2006)对90年代我国中小企业样本的检验结果不同,国有上市公司的商业信用融资比例明显较非国有公司更高,而银行借款融资比例较非国有公司更低。控股股东股权比例的提高加强了该融资倾向的显着性。上述结果表明,在假设国有背景对企业融资谈判地位起积极影响的前提下,国有上市公司更倾向于利用更多的商业信用进行融资,这间接为商业信用的融资比较优势理论提供了证据。

2.在控制了公司内部特征因素后,本文对企业债务融资的金融发展理论进行了检验。我们并未发现国内地区银行业竞争水平(或金融发展程度)对公司外部债务融资(商业信用/银行借款)水平产生显着影响的证据。检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认为商业信用具有降低信息不对称的融资比较优势在我国并未得到明确的证据支持,金融中介行业的竞争加剧和发展完善并未促使金融中介通过更多地向供应商发放贷款,间接提高地区商业信用的使用水平。

综上所述,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类型结构的经验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国有背景并未促使其从以国有控股为主的金融中介中融入更多的资金,相反地,国有控股股权比例高的公司使用了更多的商业信用融资。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假设国有公司在债务融资类型选择中较非国有公司具有优势的前提下,商业信用表现出优于银行借款的比较优势,更受国有公司的青睐。在商业信用的信息优势假设并未获得统计显着性水平测试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造成上述情况原因在于在中国特殊经济背景和市场环境中,商业信用在大量情形下被视为一种相对廉价融资方式,拥有相对优于银行借款成本优势,因此在一定条件下替代银行借款成为企业外部债务融资的优先选择。

参考文献:

1.余明桂,罗娟,汪忻妤.商业信用的融资性动机研究现状与展望.财会通讯,2010,(6).2.谭伟强.“商业信用,基于企业融资动机的实证研究”.南方经济,2006,(12).3.李斌,江伟.金融中介与商业信用,替代还是互补基于中国地区金融发展的实证研究.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6,27(1).4.石晓军,李杰.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的替代关系及其反周期性.1998-2006年.财经研究,2009,(3).

第四篇:慈善组织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慈善组织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本文对慈善组织的财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分析,并实证检验影响慈善组织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慈善组织财务信息披露质量主要受理事会关注领域、基金会范围和组织规模的影响,影响因素的差异也因慈善组织的性质类型以及注册地区差异而存在不同。最后针对如何改善慈善组织的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慈善组织 财务信息 披露质量

近年来,我国的慈善事业遭遇公信力危机的事件频发,慈善组织的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备受质疑。因此,加快慈善组织财务信息披露机制建设、提高慈善组织财务信息披露质量以及建立统一的慈善监管机制刻不容缓。这对于提高慈善组织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完善我国慈善组织财务信息披露机制、完善慈善组织发展以及提高捐助者信心与积极性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那么,慈善组织的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存在哪些问题以及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本文将以慈善公益基金会的数据为实证样本提供相关的经验证据。

一、慈善组织财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信息披露不充分,缺乏可比性。表面上看,近年来我国的慈善组织财务信息披露状况大有改观,大多数基金会通过官方或非官方渠道披露了财务指标。事实上,其中很多基金会只是披露了审计报告的摘要,有的甚至只在工作报告中披露了几个对组织自身有利的财务信息,对费用支出以及员工薪酬等公众感兴趣的指标“避而不谈”。这说明我国慈善组织财务信息的披露还不够充分,所披露的财务信息较少并且具有局限性。这是因为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的统一规范。目前,我国的官办慈善组织执行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而民间的慈善组织则遵照《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这就造成了慈善组织财务信息披露没有统一的格式内容,从而使得组织之间的财务信息缺乏可比性。

(二)信息披露监管乏力。我国的监管部门一直被公众所诟病的是其“有投诉我才管,没投诉我不管”的运行机制,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基金会监管中。由于我国的慈善组织使用两种不同的会计制度,监管主体的角色定位不清,权责模糊,这给监管又增加了很大的障碍。尽管我国陆续出台的《基金会管理条例》以及《救灾捐赠管理办法》等都要求慈善组织应当接受政府和公众的监督,但是这些都是原则性的要求,没有严格的具体规定,更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导致监管没有依据。另外,受成本的影响,一些规模较小的基金会无法提供审计报告,我国的统一的独立第三方监管机制亟待建立。

(三)信息化水平较低,专业人才匮乏。除了上述问题外,缺乏信息技术的支持也成为我国的慈善组织财务信息披露的短板。目前,我国早已走出了报告张贴公示的年代,越来越多的慈善组织在其官网公开相关信息。但是,仍有不少基金会还没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其相关的信息只能靠其他专业性的网站对外公布,信息化处于较低水平。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这些基金会缺乏专业的IT人才和专业的财务审计人员。信息化程度较低和缺乏专业人才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制约慈善组织完善自身财务信息披露和自我监督的瓶颈,解决这一问题刻不容缓。

二、慈善组织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研究假设。

随着时代的发展,基金会管理层的特征对财务信息披露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Parsons and Trussel(2008)研究表明,慈善组织的理事会关注的慈善领域分布对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有显著影响。一般认为,慈善组织中理事会关注教育、科研以及安全救灾方面内容,更愿意向社会公众披露相关的财务信息。据此提出:

假设1:理事会更多关注教育科研以及安全救灾领域内容,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更高。

慈善组织治理状况越好,就越希望能够通过财务信息的披露来吸引更多的捐赠收入和政府补助。Weisbrod and Dominguez(1986)定义了价格指标来预测捐赠者或者投资者投资1美元项目会产生的费用,以此来衡量慈善组织的财务治理状况。价格越低说明组织的执行效率越高,组织治理状况越好。本文借鉴Tuckman and Chang(1991)定义的组织“管理效率”,即管理费用占总费用的比率来衡量慈善组织的财务治理状况,发现“管理效率”越高(即占总费用的比率越低),慈善组织的财务信息披露质量越高。据此提出:

假设2:慈善组织的管理效率越高,其财务信息披露质量越高。

通常认为,慈善组织越复杂,其就会有越大的信息披露压力。Greenlee and Trussel(2000)证实收入集中度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慈善组织复杂程度和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指标。收入来源较为单一的慈善组织一般倾向于与特定的捐赠者或者投资者进行单独的沟通;而收入来源分散的慈善组织,为了满足更多的捐赠者和投资者的信息需求,会更加注重相关财务信息的披露,以此来向社会公众传递一种良好的积极的信号。因此,收入集中度越分散的慈善组织财务信息披露质量越高。据此提出:

假设3:慈善组织的复杂程度与其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

慈善组织根据其业务范围分为全国性慈善组织和地方性慈善组织。全国性的基金会社会影响力较大,往往有较广的收入来源,而地方性的基金会由于知名度和地域的局限,其收入较为集中。同时,全国性慈善组织由于受公众关注的程度较高,受法规政策的影响程度较大,以及受到的监督压力较大,往往倾向于更好更完整地披露自己的财务信息。据此提出:

假设4:全国性慈善组织的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更高。

另外,慈善组织的规模从另一层面上投射出该组织拥有的各项资源。Luoma and Goodstein(1999)的研究表明,组织规模越大其社会知名度就越高,同时,慈善组织的项目运作和财务状况将会得到社会公众以及媒体等利益相关者更多的关注。因此,规模较大的慈善基金会有更强烈的意愿去进行财务信息的披露。据此提出:

假设5:组织规模与慈善组织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

(二)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本文使用基金会中心网发布的基金会信息,在剔除了2013年及以后成立的基金会后,选取了按照净资产排名的前200家基金会样本,共得到公募112家、非公募88家,共计200家基金会的2013相关信息观察值。由于我国目前暂无完整的慈善组织相关信息披露的数据库,因而为了获取慈善组织的相关信息,本文主要通过浏览基金会中心网以及基金会的官方网站来手工收集相关的指标数据。

(三)变量设置和模型选择。

1.变量设置。

(1)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为“慈善组织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即“DQ”,取值为0―24。该变量的数值通过慈善组织财务信息披露评价体系计算得出,具体数据来源于中基透明度指数FTI指标。

(2)解释变量。设置五个主要解释变量,分别是“理事会关注领域”“管理效率(管理费用/费用总额)”“收入集中度[(捐赠收入/收入总额)2+(投资收益/收入总额)2+(其他收入/收入总额)2]”“基金会范围”“组织规模”,分别用BF、ME、IC、Scope、LnNA表示。其中,理事会关注领域为教育、科研、救灾取1,其他为0;基金会范围为全国的取1,其他取0;组织规模使用的是基金会的净资产取对数后得到的数值。

(3)控制变量。借鉴Behn et al.(2007)、Parsons(2007)和刘亚莉、王新、魏倩(2013)的研究,我们将控制慈善组织组织年限(Age)、盈利能力(PC)的影响。同时,还控制了是否公募(TYPE,公募取

1、非公募取0)、是否在发达地区注册(AREA,发达地区取1,其他取0)、筹资效率(FE,筹资费用/费用总额)、理事会规模(BS,理事会成员数量)等变量。

2.模型选择。根据上述假设及变量设置,设置如下检验模型:

DQ=β0+β1BF+β2ME+β3IC+β4SCOPE +β5LnNA+β6AREA+β7TYPE+β8BS+β9Age+β10FE+β11PC+ε

(四)实证结果分析。

1.描述性统计。下页表1是200个全样本以及112个公募和88个非公募子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结果。通过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我国慈善组织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差异较大,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得分最高的是满分24分,最低的只有9分,平均分为16.99分,整体情况较好。非公募基金会的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均值17.17)略好于公募基金会(均值16.84)。在理事会关注领域方面,非公募基金会(均值0.73)在教育科研及安全救灾领域比公募基金会(0.56)更具有针对性。而在收入集中度方面,我国的公募和非公募基金会的均值是一致的,为0.77,与2012年的研究结果(均值0.88)相比有了明显的下降,但与美国慈善组织收入集中度(均值0.53)相比仍处于较高水平,这反映了我国慈善组织目前的收入来源依然较为单一,捐赠收入以及政府补助收入占主导地位。从管理效率来看,我国慈善组织管理效率平均为4.4%,其中非公募基金会(均值3.39%)的管理效率要优于公募基金会(均值5.2%)。

2.相关分析。在做回归分析之前,我们对变量进行了相关性检验(表略),发现理事会关注领域(BF)、基金会范围(SCOPE)以及组织规模(LnNA)均与财务信息披露质量(DQ)显著相关,并且符号和我们之前预期的相同。我们假设的收入集中度(IC)和管理效率(ME)与披露质量的相关性虽然符号符合预期,但是并不显著。我们还发现,理事会关注领域与组织规模之间显著正相关,说明慈善组织规模越大,其理事会会更多地关注教育科研以及安全救灾领域。

3.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下页表2所示)显示全样本模型的调整R2达到29.5%,其中公募子样本调整R2为42.9%,非公募子样本则为12.6%,这说明该模型拟合度较好,公募子样本的模型拟合度要明显优于非公募子样本。理事会关注领域(BF)与财务信息披露质量(DQ)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理事会更多关注教育科研以及安全救灾领域的,其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更高,与假设1相符。管理效率(ME)与DQ呈负相关,但并不显著,这与西方学者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Tuckman and Chang,1991),说明对于我国的慈善组织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管理效率并不是一个显著的影响因素,因此假设2不成立。同样,收入集中度(IC)与DQ也不显著,不符合Parsons and Trussel(2008)的研究结论,因而假设3也不成立。基金会范围(SCOPE)以及组织规模(LnNA)均与DQ呈现显著正相关,说明全国性慈善组织以及组织规模较大的慈善组织的财务信息披露质量较高,所以符合假设4和假设5。在公募子样本中,理事会关注领域(BF)、组织规模(LnNA)、成立地区(AREA)以及理事会规模(BS)对DQ均有显著影响。而对于非公募基金会,只有组织规模显著地影响其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理事会关注领域(BF)和成立地区(AREA)仅在10%的水平上显著。方差膨胀因子检验显示模型中变量的VIF值均小于2.5,这表明该模型中自变量之间不存在高度自相关以及多重共线性问题。

三、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我国的慈善组织财务信息披露质量主要受理事会关注领域、基金会范围和组织规模的影响。然而影响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存在较大的差异。组织规模以及理事会规模较大,注册地区发达,理事会更多关注教、科、救灾领域的公募基金会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更高,收入集中度较低(即收入来源分散)和组织规模较大的非公募基金会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更高。同时,全国性慈善组织的财务信息披露质量要高于地方性慈善组织,教育科研及救灾类慈善组织、规模较大的慈善组织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更高。

从上述对慈善组织财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实证结果分析出发,笔者提出以下相关政策建议:

第一,慈善组织信息(尤其是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与规范。慈善组织财务信息披露质量良莠不齐,影响因素各异,但有一个基本性的制度问题值得我们探讨,那就是慈善组织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我国的慈善组织按所有制成分分别施行不同的会计制度,这导致了我国的慈善组织之间财务信息缺乏可比性。而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又不太规范和详尽,仅有一些框架性的基本准则,存在缺乏对具体的项目业务处理以及信息披露的规范这一显著缺陷,这导致了我国慈善组织财务信息披露难以做到充分完整。因此,为了规范我国慈善组织的信息披露,相关法规亟需完善和规范。

第二,加强慈善组织财务信息披露的审计监督。慈善组织信息的披露或呈报的质量参差不齐,与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的审计缺失密不可分。主要体现在:(1)强制审计主体的缺失。现阶段的慈善组织信息披露审计没有强制明确规定审计的主体,到底是由国家主管部门审计还是民间独立审计机构审计(如会计师事务所),抑或仅仅由慈善组织内部审计单位审计。(2)审计缺乏强制性。现有慈善组织的信息披露审计仅限于对一些大规模的公募基金会有一定的定期披露审计报告要求,而对于大部分的非公募及规模较小的慈善组织没有强制审计规定要求。仅有自愿披露审计报告的要求不足以改善现阶段慈善组织财务信息或其他信息质量低下的现状,因此加强慈善组织财务信息披露的强制审计监管也是相关职能部门亟需解决的“慈善之殇”。

参考文献:

1.Trussel J M,L M Parsons.Financial reporting Factors Affecting Donations to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J].Advances in Accounting,2008,(23):263-285.2.Weisbrod B A,N D Dominwez.Demand for Collective Goods in Private Nonprofit Markets:Can Fundraising Expenditures Help Overcome Free-Rider Behavior? [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86,(30):83-96.3.Tuckman H,Chang C.A Methodology for Measuring the Financial Vulnerability of Charitable Nonprofit Organizations[J].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1991,(11):152-178.4.Greenlee J,Trussel J.Predicting the Financial Vulnerability of Charitable Organizations[J].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2000,(12):102-115.5.Luoma P,Goodstein J.Stakeholders and Corporate Boards:Institutional influences on Board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9,(05):42-57.6.Parsons L M.The Impact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and Voluntary Disclosures on Contribution to Not-For-Profit Organizations[J].Behavioral Research in Accounting,2007,(19):179-196.7.刘亚莉,王新,魏倩.慈善组织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后果研究[J].会计研究,2013,(1):76-83.

第五篇:普惠金融视角下利率市场化对小微企业融资影响研究

普惠金融视角下利率市场化对小微企业融资影响研究

摘要:普惠金融是指能够以可负担的成本,有效、全方位地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金融服务①,其本质是公平,让每一个人或组织都有平等参与经济的机会。而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融资问题一直是其发展的瓶颈。本文在普惠金融理念下结合利率市场化,首先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其次以普惠金融为视角分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普惠金融理念及我国现阶段实际,对利率市场化下的小微企业融资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普惠金融;利率市场化;小微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3-000-02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发展进程

利率市场化实际上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②。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同年六月,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由借贷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决定。2003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在《2002年中国货币执行报告》中公布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2004年10月不再设定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至此,人民币贷款利率过渡到“由上限到放开下限管理”的阶段。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个人住房贷款暂不调整),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贷款利率,贷款利率真正实现市场化,使得金融机构利率市场化机制逐步巩固和强化。但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道路仍然是漫长而艰巨的。

二、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分析

1.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①融资方式多不正规。小微企业多依靠个人储蓄、亲友借贷和商业信用等非正规途径进行融资。②融资成本高,难以降低。由于小微企业自身的缺陷,且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从优质企业的贷款利润的损失会转嫁到针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上,使小微企业从银行的贷款利率一直居高不下,种种原因使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且难以降低。③融资渠道难以拓宽。目前小微企业融资仍以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为主,而适合小微企业的直接融资的方式,如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投资基金等尚未完善。④融资需求难以得到合理满足。

2.原因分析

(1)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表面原因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表面原因有以下三点:

小微企业自身层面:①小微企业自身竞争力和成长性不强,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②小微企业具有生命周期过短、变化过快、风险过大、自我约束能力过弱的缺点,加上缺少抵押物和担保,大大降低了银行贷款的积极性;③小微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企业报表造假、不真实现象时有发生,降低了报表的可信度;④小微企业大都未能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仍实行单一的老板制、合伙制和家族式管理制度,产权过于集中;⑤小微企业管理者素质较低。近年来,社会上屡屡出现小微企业老板“跑路”现象,这加深了社会对小微企业的不信任。

金融机构层面:①由于信息不对,银行对于小微企业的实际经营和财务盈利状况难以做出正确判断,极易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从而造成均衡条件下的信贷配给现象;②银行信贷准入门槛较高,贷款审批程序繁琐,中间收费环节过多和收费标准过高;③大部分银行缺乏有效的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制约了对小微企业的授信评定;

政府层面:①对小微企业的课税种类较多,税率较高;②长期实行僵化的利率政策,造成利率机制、利率体系不完善,利率市场化程度较低;③没有出台相应的保障小微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缺乏专门的小微企业政府管理机构、信用担保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等社会中介机构;④对小微企业信用重视程度低,社会信用环境差,缺少针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

(2)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是融资机制原因,即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都无法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间接融资:在货币市场中,小微企业自身众多不确定性的特点和现有以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的垄断性融资体系不匹配。

①小微企业先天被排斥在商业银行信贷名单之外。

一方面,我国现有的银行组织体系以大型国有银行为主,垄断着国家稀缺的信贷资源,而为了保证国有银行利润水平能够长期稳定在一定的安全区间,便自然而然的不断加大对有国家信用作担保、短期风险较小、投资收益较高的大企业、大项目的信贷扩张,这就势必造成了对国有大型企业的垄断式融资。另一方面,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小、频率高、银行对其信贷的管理成本高难度大等融资特点也造成了商业银行一开始就将小微企业排除在外。

②小微企业自身不确定性的特点与融资体系不匹配造成融资难。

小微企业具有生命周期过短、变化过快、风险过大、自我约束能力过弱的不确定性,加上缺少合适的担保和抵押物,资信状况、财务状况、盈利能力不明,使小微企业很难满足银行信贷的条件,严重制约了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

直接融资:在资本市场中,小微企业同样面临融资难问题。

①门槛较高。金融法对股票和债券的发行和上市都有严格的数量和规模限制,即便是创业板市场,也使面向高成长型的企业,小微企业无法满足其条件;②私募股权融资没有全国性的法律法规,也无法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综上所述,是机制性原因造成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的困境。

三、普惠金融下视角下利率市场化对小微企业的影响

首先,在普惠金融视角下,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拓宽小微企业融资途径,减少了其对民间借贷的依赖,使小微企业有机会从银行取得贷款;并且使利率更好的覆盖风险,促进了融资的公平性,有利于小微企业的发展。然而,虽然利率市场化后银行拥有对利率的自主定价权,但是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银行调高贷款利率上限的安排使得小微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升高:并且利率市场化下仍然存在信贷配给现象,银行还是不愿意花更多时间和成本去详细调查小微企业内未来现金流、投资机会和盈利等情况,使利率市场化对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四、普惠金融视角下小微企业融资对策

对于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我们认为有“一般治理”和“根本治理”两种思路。

(一)一般治理

一般治理是指在现有金融体制的框架内进行政府政策、商业银行产品制度创新、小微企业自身状况三方面进行调整。

1.政府政策

①大力建设银企合作的网络化平台,以此为基础建立绩效奖励机制和风险补偿制度。②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财税扶持和金融支持力度,将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作为服务小微企业的重点。③整合产业链,在生产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摒弃不良竞争,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发挥集约作用。④通过对小微企业贷款的监测和分析和对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了解,完善信用档案,使小微企业的信用征集体系不断完善。⑤加快推进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政府成立专门机构为小微企业做担保,设立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专项基金,对担保机构的代偿损失给予适当的补偿,发挥银监会等监管部门对小微企业信用担保的扶持和建设作用。⑥建立专门致力于服务小微企业的盈利和非盈利金融组织,如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和地方政策性银行,将小微企业的资产状况、经营财务状况及信用状况作为对其贷款投资的主要参照标准。

2.商业银行产品制度创新

①创新贷款方式。可以创新担保和抵押方式,扩大抵押物的范围,比如采取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以其拥有的知识产权和知名商标作为抵押物。②创新贷款产品。根据小微企业的不同类别、不同的风险级别、不同的发展阶段等状况,开发出满足各类小微企业、不同融资需要及具有实际操作性的信贷产品,③建立专业化服务体系。深入了解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建设专业的信贷队伍,用专业化的人才和专业化的服务为小微企业提供支持。

3.小微企业自身层面

①增强自身竞争力,引进人才,提高创新能力。一方面,要明确经营目标,创造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要崇尚创新,引进创新人才,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盈利能力。②规范财物管理制度。规范财物管理制度,增强自身“软信息”的可信度,有利于银行贷款,有利于股权融资。③完善公司治理,合理分配产权,降低风险。应完善公司治理,合理分配产权,降低风险,改变以前的单一老板制、合伙制或家族制式的管理,以增强自身企业实力与盈利能力。④克服自身企业规模小,资本实力相对不足等缺陷。⑤提高自身素质。企业家应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要树立诚信意识,增强社会对小微企业家的认可度,提升企业信誉。⑥合理规划企业现金流。使小微企业的现金流正常、充足和稳定,能支持到期债务,资金运作有序,不确定性较小,则资信随之提高,有利于企业融资。⑦拓宽自身融资渠道,应对利率市场化初期提高的现象。

(二)根本治理

根本治理是建立一整套全新的小微企业融资机制,即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相结合的融资体系。

1.间接融资体系

最关键的是建立小微金融服务机构,用普惠金融公平、有效、全方位、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金融服务的理念建立全新的微金融服务和管理模式,发展微金融。

①制度创新:在现有《商业银行法》的基础上对微金融进行全方位定义,出台制定一系列适合微金融特点的法律法规。

②机构创新:建立专门致力于服务小微金融的盈利和非盈利金融组织,如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和地方政策性银行,并成立专门的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进行担保。

③产品创新:根据小微企业的不同类别、不同的风险级别、不同的发展阶段等状况,开发出满足各类小微企业、不同融资需要及具有实际操作性的信贷产品。

④监管创新:发挥对小微企业的引领作用,督促银行调整信贷结构,单列小微企业信贷计划,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资源的倾斜力度。

2.直接融资体系

最关键的加快推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融资体系,加大对证券市场融资机构的调整,降低准入门款,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

①加快改革对主板、创业板市场的结构安排,更好的发挥股权融资的作用,培育一批经营状况良好、高科技、有前景的小微企业在创业板上市,降低中小企业进入股市的门槛,建立小微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必要时建立适合小微企业发展的场外交易市场,更好的为小微企业直接融资创造可能。

②债券融资:积极发展债券市场,放宽小微企业债券融资的门槛,积极推广小微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债券,大力发展小微企业集合债、中小微企业私募债,发展新三板,拓宽债券融资渠道。

③加快推进对私募股权融资基金的管理,制定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并配套措施完善融资体系。

注释:

①朱民武,曾力,何淑兰.普惠金融发展的路径思考――基于金融伦理与互联网金融视角.《现代经济探讨》2015(1)

②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3)》延伸阅读

参考文献:

[1]朱民武,曾力,何淑兰.普惠金融发展的路径思考――基于金融伦理与互联网金融视角.现代经济探讨,2015(1).[2]邢乐成,王延江.中小企业投融资公司-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新途径.山东社会科学,2011(1).[3]邢乐成,梁永贤.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与出路.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3).[4]邢乐成,王延江.中小企业融资难研究:基于普惠金融视角.理论学刊,2013(8).[5]王霄,张捷.银行信贷配给与中小企业贷款.中国金融,2003(16).[6]林毅夫,孙希芳.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1(1).[7]徐洁,隗斌贤,揭筱纹.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4).[8]刘光溪,李东辉.推动构建普惠金融体系探索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化的云南模式.时代金融,2014(1).[9]吕国胜.中小企业研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10]武晓荣.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银行家,2014.

下载基于财务视角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能力影响因素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财务视角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债务融资能力影响因素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