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农业局2009年人才工作总结及2010年人才工作计划 (4500字)
xx市农业局
2009年人才工作总结及2010年人才工作计划
一年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和上级农业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积极推进人才强市战略。我们通过争取领导重视、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实用人才,有力推进了全市新农村建设,把农业农村人才各项工作落到了实处,现将我局2009的人才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现状
1、体系初步建立。近几年来,农业农村人才工作成为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市基本形成了以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总责,市农业局具体落实,各镇办场党委和政府配合的农业农村人才工作格局。
2、目标基本明确。2008年,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农业农村人才调研,在全市确定了77个样板村,通过抽样调查,基本掌握了全市农业农村人才总量,共有各类实用人才58091人,其中:种养人才17648人、合作组织人才1511人、生产生活性服务人才14313人、创业人才1110人、能工巧匠23509人;男性54285人、占93.4%;初中及以下50424人、占86.8%。2009年,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业从业人员培训需求调研的通知》(农办科[2009]49号)文件要求,我们开展了农业从业人员培训需求调研,预测到2015年全市从市农业服务业、农村社会管理、涉农企业用工等方面的实用人才总量要达到100000人,即每年要培养近8000名各类实用人才。
3、工作卓有成效。一是培养了一批科技致富带头人。通过实施培训,大部分学员对主导产业的相关关键技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掌握,成长为农村实用人才,成为了所在示范村的科技致富骨干,带动周边农户学科技、用科技。如xx村7组李华阳网箱养鳝规模2007年共300口,2009年扩大到1200多口,纯收入达到30多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发展网箱养鳝达到50000口、养殖户达到200多户。二是推广了农业“三新”技术。通过实用人才培养,以优良品种、测土配方施肥为主的综合技术,以中稻直播为主的轻简栽培技术,以鸭鱼套养、鹅鱼套养、猪鱼套养为主的立体养殖技术,以水稻机械插秧为重点的农机化综合利用技术,以两迁害虫为重点的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高热病为重点的动物疫病防治技术,以户用沼气为主的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得到了大面积推广。据初步统计,全市机械插秧面积达到15万亩,测土配方施肥累计达到200万亩,户用沼气达到7万多户,粮食、生猪良种应用技术达到95%以上。三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一方面,我们以实施各类培训项目为契机,坚持培训不走过场,不断创新培训的方式、内容、机制,实实在在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农业生产中、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类技术难题,让农民群众在培训中实实在在受益,让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另一方面,一些成长起来的农村实用人才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提升了两委班子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能够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
二、主要作法
近几年来,我们按照“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传播农业实用科技、提升农民综合素质”的工作思路,以加强农业科技培训服务体系建设为切入点,以创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为载体,以实施农民培训项目为抓手,大力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着力营造农村实用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加快全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的主要作法是:
(一)强化体系建设,提升培训功能
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涉及面广、投入大、见效慢。我们从加强培训工作领导、工作机制探索、培训师资建设等方面入手,着力强化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培训功能。
1、组建工作专班。作为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一,为了切实履行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的职能,我们成立了以局长赵映春为组长,农机、能源、畜牧、农技推广、农民科技培训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市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研究解决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2、建立长效机制。我们通过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实现了“三个明确”,即明确参训主体(种养业大户、农村服务业从业人员)、明确培训主体(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明确投入主体(各类培训项目经费做到统筹安排),理顺了工作关系,初步解决了“培训谁、谁培训、培训经费渠道”的问题,探索建立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3、加强师资建设。师资力量是开展实用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我们结合生产实际,从三个方面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师资建设,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土专家与洋专家相结合的师资体系。一是从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中选聘,如华农陈昌福教授、龚世元教授,湖北水产研究院高智慧教授,武汉蔬菜研究所张原教授等;二是从全市农业系统各类专家中选聘,如棉花专家沈金权、粮油专家何杰、植保专家刘美刚、畜牧专家荣方、水产专家杨新华等;三是从乡土拔尖人才中选聘,如张沟养鳝乡土专家张大治、彭长兵,彭场泥鳅养殖乡土专家赵德山等。
(二)强化项目实施,突出培训实效
我们先后争取了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阳光工程、温暖工程等培训项目,在项目实施中,我们明确“四个围绕、突出四性”抓培训,取得了明显成效:
1、明确四个围绕抓培训。一是围绕建设特色农业板块开展培训。先后围绕建设网箱养鳝板块,在张沟、郭河、杨林尾、彭场等地开展了网箱养鳝技术培训;围绕蔬菜基地建设,分别在干河、三伏潭、豆河、沔城、通海口、陈场等地开展了蔬菜养殖技术培训;围绕棉花高产板块建设,在棉花生产大镇杨林尾、郑场、胡场等地开展了棉花高产技术培训;围绕生猪板块建设,在郑场、毛嘴等地开展了生猪养殖培训;围绕水产板块建设,在沙湖、杨林尾、陈场等地开展了水产养殖培训。二是围绕提升科技入户水平开展培训。我们依托镇办农技服务中心,结合各地农业生产特色开展了粮棉油、畜牧、水产等方面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技术培训,在全市培养了科技示范户3500户,辐射带动35000户。三是围绕增强农技人员能力开展培训。农技人员是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的直接参与者。我们先后采取选派到高校学习、利用农业远程教育网络培训等方式,对我市农技、畜牧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人员进行了知识更新远程教育,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推广服务水平。四是围绕推动农民自主创业开展培训。2008年以来,我们分三次组织了150名农村实用人才到省生物职业学院和武汉市农校参加农民创业培训从创业理念、创业政策、创业技巧、创业设计、创业实践等方面对他们进行了系统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主创业能力,大部分学员经过培训以后事业都有了明显的扩展。2009年,农民创业培训班学员xxxxx被团市委评为全市十大杰出农村青年。
2、突出“四性”抓培训。一是突出培训针对性。在培训中,我们紧紧围绕农民的需要、与当前的生产实际相结合、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实际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如我们在xxx村举办的朗德鹅养殖班和珍珠生产与加工培训班,既与老百姓增收的要求相适应,又与该村以朗德鹅、珍珠养殖为主导产业的新农村建设形势相适应。二是突出培训实用性。新的技术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后,才能创造新的价值。也就是说只有我们培训的技术能够运用到实际生产中,才能确保培训取得实效。如我们在全市各镇办举办的植保机防手培训班,通过系统地培训植保机防技术,提高了参训学员病虫害防治专业技能和机动喷雾器操作技能,整体提升了全市病虫害统防统治能力,为确保稻飞虱防治战役取得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三是突出培训时效性。培训的时效性主要体现在农民对该项技术需要的迫切性。如近几年我市沼气建设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最突出的矛盾是缺沼气技工。而且,结合我市实际,下半年是建池最佳时期。为此,我们每年上半年在全市举办沼气技工培训班,共培训专业技工600人,有效缓解了缺技工的矛盾。又比如,xxx村是网箱养鳝专业村,每到九月份鳝鱼病害发生严重,农户一方面要提前将鳝鱼上市,降低了养鳝收益,另一方面滥用药物,降低了鳝鱼品质。为此,为了实现无公害养鳝,提高鳝农养殖效益,我们连续三年在xx村开班,专门聘请湖北知名水产专家高智慧教授为学员讲授无公害养殖技术,并针对该村实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发展规划,受到参训学员及广大鳝农的热烈欢迎。四是突出培训灵活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的对象一般以中年农民为主,并且都是当前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力量。因此,这些参训学员不可能连续一段时期集中参加授课学习,但是这部分人又迫切需要农业生产技能。为了满足这部分学员参加培训的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和授课安排上采取“三个结合”,突出培训的灵活性。其一是集中授课与自学相结合,即聘请专家集中授课以外,安排一部分时间学员自学,学员有疑问的可以直接与专家联系。其二是请上来与走下去相结合,即把学员集中起来授课与专家到村组、到农户指导相结合。其三是理论学习与实践指导相结合,即在安排理论学习的同时,着重就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请专家为学员现场指导、答疑解难,提高培训的实践性。
(三)强化政策支持,发挥人才作用
1、在舆论宣传上支持,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农村人才开发的意义和成果,不断扩大影响,使人们意识到农村实用人才能带动广大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能带动实用技术成果的广泛推广,能带动更多的农民走向富裕,从而提高人们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在工作中我们注重及时捕捉辐射面广、经济效益高的“土专家”、“田秀才”的典型事例,并利用多种形式扩大这些典型的示范效应,充分体现实用人才的价值。
2、在技术培训上支持,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从总体上来看,现有的农村实用人才自身素质还不是很高、能力还不是很强,与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还不相适应。为此,我们大力开展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辐射带动能力。
3、在发展生产上支持,发挥人才带动的积极作用。农村实用人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劳动在农村,和当地群众结合最紧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更具有示范作用,更具有感染力和辐射力。为充分调动实用人才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放手发展,并更好地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共同致富,我们在政策上给予农村实用人才必要的扶持和一定的政策倾斜。重点是支持实用人才兴办企业。帮助他们跑项目、跑资金、搞论证、兴办个体、私营企业,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成果、经营管理方法运用到生产上去,直接创造效益,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富一方人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如养鸭大镇陈场镇围绕鸭产业,支持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发展配套企业近50家,其中仙发饲料厂年产饲料10万吨,双园公司等36家蛋品加工企业年加工鲜蛋800万斤,另有12家抱房年孵化供应鸭苗200多万只,共吸纳劳动力1000多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总量不足,尤其是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缺乏。据调查显示全市农村实用人才只有58000多人,仅占全市劳动力的9%左右,初中以下学历占87%,省级乡土拔尖人才只有10人,这与实现xx发展战略所需的人才数量和素质差距较大;
二是结构不优,实用人才在各行业的分布结构不尽合理。农业种养人才、农村合作组织人才、农村生产生活服务性人才、农业创业人才、农村能工巧匠分别占人才总数的30.38%、2.60%、24.64%、1.91%、40.47%。由此可以看出实用人才仍以传统产业为主,农村合作组织人才、创业型人才严重短缺;
三是机制不活,造成人才资源不足和浪费现象并存。政府在农村实用人才管理机制建设方面滞后于经济发展,还没有建立农村实用人才评价、使用、管理、奖励、扶持等方面的相关管理体系,特别是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健全,不利于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与发展。同时,一部分农村实用人才思想观念滞后于经济发展,习惯于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模式,沉浸于“小富即安、安于现状、固步自封”的状况,不愿意带动其他人致富;一部分农民道德法律意识滞后于经济发展,不仅不能为确定的“领头雁”鼓劲撑腰,反而不时暴露出“怕自己穷、怕别人富”的阴暗心态,打击了农村基层人才带头致富、带动一方致富的热情和信心;
四是投入不够,一方面是投入资金不够。就我市而言,尽管市乡两级财政在运转艰难的情况下,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工作需要。特别是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方面,所需教材资料、实践操作现场、教师授课补助、参观学习资金均难以落实,直接影响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顺利进展,影响实用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另一方面是农村实用人才自身发展资金不够。由于大部分人员生长在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再加上没有相应的资金扶助,许多有理想、有技术、有文化的实用人才,往往因缺少创业资金而不能依靠专业特长发家致富,从而使得一部分实用人才“英雄无用武之地”,想率先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2010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
1、大力实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要积极组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和农牧业专家,常年深入农村基层,通过专家讲授,现场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面向广大农民讲政策、讲技术、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科技应用能力,并随时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每年要组织农民参加实用技术培训达8000人(次)。
2、组织实施农民创业培训计划。围绕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培养一批农村种植、养殖、加工、农机维修和农产品经纪营销等方面的创业型人才。使其成为发展农村家庭产业,创办农业企业,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化的骨干。要重视各类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培养,通过典型带路,引导广大农村青年积极就业,自主创业,努力走出一条以创业促就业,以就业带增效的农村发展道路。(二)进一步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范围
积极建立新型农民培训教育基地体系。积极筹建区域性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把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场、科技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技术协会等作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加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范围。并大力开展引导性培训和转产转岗技能培训,逐步形成一个政府扶持、面向市场、结构合理、功能齐全、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三)进一步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作用
不断增加培训资金,充实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完善培训机制,加强项目资金监管,以培训促输转,以技能促就业,以品牌打市场,促进我市劳务经济的输出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由季节短期输出向常年稳定输出转变,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的层次和效益,(四)进一步落实农村实用人才的待遇
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的政策扶持,对于激励广大农民创业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引导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创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兴办科研和经济实体,领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专业协会,在审批办证、创业培训、科技立项、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
二ο一ο年一月十八日
第二篇:农业局人才工作计划
铜川市印台区农村实用人才中长期规划
根据《印台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精神,结合我区农业农村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局的人才工作以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才服务中心工作为重点,积极推进人才强区战略,以人才建设工作为中心,着力加强对在职干部职工的培养,提高干部素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深化农村改革,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努力克服特大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村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稳步推进。
二、目前我区农业人才现状及存在问题
印台区现有107个行政村,385个村民小组,2.3万农户,9万农业人口,其中,农村劳动力6万人。近年来,按照主导产业发展,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目前全区有农村实用人才550人。目前在发展农村实用人才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接受系统技术培训的农民较少,虽然常年开展培训,但知识还是比较零乱,整体素质较低,大多只是凭经验操作;二是受认识水平、农事季节、人员流动等因素影响,培训工作开展比较困难;三是参加培训的多为年龄大的人,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很少能参加培训,造成培训效果不够理想;四是讲课的农业技术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培训人员积极性;五是培训教材、内容不够系统,有些地方还不够规范;六是培训经费短缺,正常工作开展有一定难度。
三、发展目标:
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鼓励农民创业为抓手,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在提高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中增加农民收入。
到2015年农村实用人才发展到800人,其中:种植能手400人,养殖能手130人,加工能手50人,企业经营人才20人,农村经纪人50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100人,技能带动型人才50人。
到2020年力争达到1150人,其中:种植能手450人,养殖能手200人,加工能手100人,企业经营人才30人,农村经纪人120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人150人,技能带动型人才100人。
四、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人才开发工作机制。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将把人才开发工作提升到重要位置,由一把手主抓人才工作,成立了由局长宫文化任组长,党支部书记杨俊才任副组长,各股室、场站负责人为成员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完善各项制度,不断健全我区农业人才建设体系。
2、提高认识,增强搞好工作的自觉性。农村实用人才是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队伍建设方面,政策上要给予扶持,技术上要大力支持,项目上要尽量倾斜,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要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健康发展。
3、突出抓好人才培训工作。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才队伍综合素质。人才培训是人才开发工作的关键。要推进城乡统筹、灾后科学重建和新农村建设,培养一大批农业实用人才,就必须立足我区实际,大力抓好人才培训。突出培训内容的实用性。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项目需求来安排培训内容,突出抓好科技知识、实用技术培训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培训,切实抓好农村骨干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外出务工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的作用,调动社会、企业和个人办培训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多元化的培训体系和投入机制。
4、创新机制,推动人才工作。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加大人才选拔力度,制定和完善我区农业人才选拔和管理办法。结合实际,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在各个领域做出重大贡献、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人才进行表彰和奖励,让广大干部群众学有榜样,干有样板,真正起到开发一批能人、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的激励效应。
4、长期开展人才工作经验的交流。要认真总结和积极推广在开展人才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办法。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和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开展人才工作宣传活动,及时报道人才工作的新成果,营造识才、爱才、用才的良好舆论氛围,大力宣传推进人才开发的政策措施、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人才工作是一项与当前各项中心工作密切相关的系统工程,我局将以此为契机,在全系统上下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为我区农业人才强农张略起到积极作用。
印台区农业局 2010年11月10日
第三篇:农业局2006年人才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局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和上级农业部门的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及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人才强区战略,以能力建设为中心,着力加强对现有在职干部和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培养,提高干部素质。围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效益农业和特色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深化农村改革,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努力克服特大洪灾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稳步推进,人才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我局今年的人才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人才基本情况
1、机关党政人才
共41人,党员占82.9%,中专以上学历占92.7%,副主任科员以上职务占46.3%,40岁以下的占46.3%。参加学习培训16人,其中政治理论学习11人次,专门业务学习6人次。
2、事业单位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
共42人,其中:管理人才18人:党员占94.4%,中专以上学历占89.7%,副科级以上职务占27.8%,40岁以下的占27.8%。专业技术人才38人(含部分管理人员):党员占65.8%,中专以上学历占71.1%,高级职称占5.2%、中级职称占18.4%、初级职称占71%,40岁以下的占63.2%。参加学习培训15人,其中政治理论学习9人次,专门业务学习7人次。
二、人才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为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推动工作,我局组织全体机关干部集体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讲话,以及有关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加强人才工作等材料,特别是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新理论,加深理解从实际出发不断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杜绝急功近利、背离实际、片面发展等不遵循科学发展的行为。深刻领会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和本质要求,重视民主法制建设,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始终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促进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通过学习宣传,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打下良好的基础。全局干部职工通过学习,已体会到加强人才工作是我党和各级政府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牢固树立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牢固树立了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牢固树立了以人为本的观念。
(二)深入了解人才状况,不断改进人才工作
我局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人才工作,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断加强科技队伍建设,稳定科技队伍。年初分别召开组织人事部门干部、局直各单位主要领导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全局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状况进行调查摸底。经调查,我局广大干部思想素质较高,工作认真负责,能积极为农业工作服务,但也存在干部创新意识不强、业务知识不牢固、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并分析原因,为全局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提供依据,提高人才工作决策的针对性、实效性。根据我局实际,确定“以能力建设为中心,加强在职干部和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培养”的人才工作新思路。在干部培养方面,树立“人人都能成才、努力才能成才、立足本职成才”的新理念;在干部使用方面,树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观念。努力塑造一支政治坚定、结构合理、政绩突出的党政领导干部队伍,培养造就一支奋发有为、业务精通、素质较高的机关干部队伍,锻炼提高一批心系农民、无私奉献的基层干部队伍,为我局开展农业和农村工作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
(三)加强干部能力培训培养工作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和部署,我局采取多种形式,区分不同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在职干部和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培养工作,使广大干部不断更新知识,扩大知识面,尽快成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人才。一是做好干部的政治理论教育培训,今年安排了20名干部参加党校组织的培训。二是抓好在岗学习。我局大力提倡在岗学习,努力营造立足本职成才的氛围,使广大干部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学其业,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同时选送了13名业务骨干到省、市业务部门参加技术培训。通过学习实践,机关干部的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三是抓好镇级农技干部和农民的培训。今年以来,我局大力实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深入科技示范点、灾区等开展技术培训活动。同时,积极配合省、市科技巡回展览队,深入区大塘、樟市等地开展大型科技咨询活动。全年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63期,培训农民5000多人次,举办科技咨询活动31期,咨询人数60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8万多份。
(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农业科技水平有效提高
我局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一中心认真开展科教兴农工作,切实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科教兴农工作在全区的开展,使科技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去冬以来,我局在大塘东岗岭建立面积达800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在示范区内大力推广覆膜增效技术,实行“菜—稻—菜”的耕作制度,利用大棚种植秋延后和春提早上市的番茄、青瓜、茄子、豆角、西瓜等作物,利用小拱棚种植西葫芦、豆角等。示范取得了明显成效,从日本、美国、韩国和国内其他地方引进的新品种试种取得了成功,大棚番茄亩产值8000元以上,青瓜亩产值3000元以上,豆角亩产值3000元以上,西葫芦亩产值达2500元以上。为进一步扩大示范园区建设,今秋大塘东岗岭现代农业示范区继续扩大示范面积,除抓好大棚番茄、青瓜、辣椒小拱棚西葫芦、豆角等设施种植外,认真做好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试验,逐步建立循环生态农业模式,同时,示范区与大塘会达农场合作,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组织农户示范种植冬季菠菜20亩,早春西葫芦300亩,豆角300亩。另外,在马坝石堡建立春提早番茄和大棚种植草莓的示范点和葡萄避雨栽培示范;在白土界滩新建一个设施栽培示范点,建立50个大棚种植秋延后春提早番茄。初步建成我区大塘—马坝—白土农业科技示范带。
2、良种良法得到有效应用。认真做好以水稻、花生、蔬菜为主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推广,全年共引进新品种41个,推广新品种8个,应用新技术4项。其中引进30个水稻新品种进行区试,大力推广“美香占”、金优117等水稻新品种,推广花生良种粤油7号,推广甜玉米新品种穗甜1号和超甜43号等,蔬菜引进新品种10个,从美国、韩国、日本、荷兰和天津等引进“美高”、“安玲”番茄、“黄欧宝”甜椒、“川岛108”尖椒、“全能”菠菜以及“津优”系列品种等,作物品种不断得到更新,良种覆盖率不断提高。同时,不断加大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主推农作物覆膜增效技术,在大塘、马坝、白土建立设施栽培示范点,并在马坝石堡进行葡萄避雨栽培示范,全区建立大棚1000多个,小拱棚2000多亩。
3、全力以赴地开展农业救灾复产工作。面对“6.18”罗坑山洪暴发和“7.15”洪灾肆虐,我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展农业救灾复产工作。一是派出工作组声带深入灾区开展抗洪救灾。罗坑“6.18”洪灾和“7.15”洪灾,我局都迅速派出工作组深入灾区指导和帮助灾区做好农业救灾工作,确保了灾区农业税损失降至最低。二是积极开展灾后农业复产。洪灾发生后,我局及时组织技术工作组深入灾区指导复产,紧急调运救灾物资,组织人力、机械力帮收帮耕,大力抓好灾后复产示范建设和下半年农业生产管理。抢收晚稻2万亩,抢收作物9万多亩,有效推动了灾后农业复产,为晚造农业生产争取了时间,确保了下半年农业丰收,晚稻平均亩产达431公斤,比去年晚稻增加3公斤,有效弥补了洪灾损失。
(五)积极推进党的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今年,我局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大力开展“三个走在前面”的排头兵实践活动。根据省农业厅、市农业局以及区委先进办关于推进“实践先进性,服务进农村”活动的有关工作部署,我局制订了严密的实施方案,落实了工作责任,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农业科技进农村”服务活动,兴起了实践先进性,服务进农村活动的热潮。参加“农业科技进农村”服务活动的农业系统单位有区农业局测报站、科教股、种植业股、法规股、沼气办和区果树办、畜牧水产中心、农机局、蚕桑办。科技人员共150多人次,分别到马坝、大塘、樟市、罗坑、大坑口、小坑、枫湾等乡镇开展咨询、举办培训班和技术指导等服务,共培训农民320人次,咨询人数达2000多人次,发放资料有关蔬菜栽培技术、畜牧饲养防病、果树栽培、管理技术等资料5800多份。其中3月8日农业系统在樟市镇举办了一次大型的农科咨询活动,共发放农科资料2000多份,接受农民群众咨询近1000人次。
三、人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在我局开展人才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制约了人才的成长和作用的发挥。一是观念方面:人才自身观念存在安于现状、创新不够。表现为机关事业单位人才转移力度不大,科技人员领头创业的氛围不浓。二是机制方面:在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财政全额拔款,干多干少所得相差无几,分配激励机制的不健全,使人才的贡献与其报酬不对等,人才的价值不能得到合理体现,积极性也就调动不起来。三是农技推广服务的管理体制和方法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制约科技兴农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表现为一些地方在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方法落后,不注重实际效果,没有转变到优化服务上来,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参与市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其次是在农技推广中只重视品种更新和技术更新,科技推广仅停留在推广良种良法的形式上,忽视了科技兴农工作中主要服务对象——农民的科技素质的提高,还没有完全从提高农民的整体综合素质来促进科技兴农工作的开展。四是经费投入仍然不足。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科技兴农工作,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但由于区财政比较困难,因而跟不上新形势下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经费的不足,制约科技兴农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我区的农技推广网络中原建有的镇级农技站(农业服务站)因人事管理不明确,影响了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
四、明年人才工作计划和重点解决的问题
1、强化人才意识,开发人才资源
要加强人才工作的领导,把人才开发工作提升到重要位置,要以促进人才成长和作用发挥为标准,切实做好使用、培养、关心、激励人才的各项工作,充分尊重人才的特殊禀赋和个性,达到既用人之长也容人之短。
2、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抓好人才服务
一是政策环境,在各类制度、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出台人才政策,发挥政策对人才的导向作用,以达到广罗人才,人尽其才的目的;二是社会风尚环境,鼓励人才干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加大人才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崇尚知识、崇尚人才的社会风气;三是工作环境,加强人才创业载体建设,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3、创新激励机制,推动人才工作
一是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纠正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二是建立淘汰机制,打破人才管理的终身制,建立起人员绩效考核档案,以动态管理人才;三是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如根据“德、能、勤、绩、廉”的考核结果,逐步拉开收入差距;在事业单位推行岗位工资制、绩效工资制、入股分红制等;四是建立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改变选人用人上的随意性,坚决按照“进人必考、竞争上岗”原则用人。
4.建议理顺农技推广的管理体制,改进推广方法
要强化区、镇两级农技推广机构的垂直管理关系,加强农科教协作和专群结合;推进综合站、区域站等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建设。要强调农技推广不但要对上级负责,而且要对农民群众负责。方法上要把行政干预、“强制”推广转变为优化服务。要认真实施“品种更新,技术更新、知识更新”三大工程,切实提高农民的整体综合素质,把技术推广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密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民在科技兴农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5.建议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扶持力度,促进科技兴农工作进一步开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它又是一个弱质产业,经济效益比较低,同时又承受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这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扶持和保护,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应以科技为先导。为此我区需继续加大对农技推广的投入,同时争取上级支持,保证基层技术推广专项经费及时、足额到位,以确保农技推广工作顺利进行,促进科技兴农工作进一步开展。
第四篇:农业局人才工作总结2011年
农业局
2011年人才工作总结
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精心指导下,我局的人才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人才强县战略,围绕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不断加大人才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使我局的人才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我局2011年人才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狠抓人才的管理和培养工作
我局做为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之一,局党委一直很重视人才管理和培养工作,成立了由局长(局党委书记)任组长,副局长苟宏伟任副组长,局属各单位领导为成员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牵头抓、单位领导负责抓、工作人员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好落实的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为做好人才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人才培养,切实提高人才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根据县上的安排和工作需要,我局我有计划地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的人才培训、培养工作。一是加强全体干部政治理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
业务水平,努力营造立足本职成才的良好氛围,使广大干部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学其业,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二是选派科级优秀后备干部2人参加县委组织部组织的党课培训班,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修养,用先进的理论武装他们的头脑,为以后走上领导岗位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三是为优秀业务骨干评定职称。根据干部在日常工作中的表现及业务上所取得的成绩,今年为1名同志申报了高级职称,3名同志申报了中级职称。四是积极参加市上组织的农民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活动,从农机、农技、畜牧行业挖掘农民技术人才。
三、加快人才引进,充实基层干部队伍
今年,我局充分利用大学生就业优惠政策,为基层单位选调3名大学生来我局见习,为农业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让他们在工作中学习农业知识,在工作中了解农业事业,让他们逐渐喜欢农业事业。我局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宽松的干事环境,在工作中照顾他们,生活中关心他们,在使他们有用武之地,人尽其才,尽快成为本单位的业务骨干。
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工作
今年以来,根据就业形势的发展,我局加大了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力度。一是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配合县上的产业政策调,主要开展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和生猪养殖技术培训。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02期,培训3.62万人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6000余份,发放教材400多本。二是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培训。三次组织我局畜牧、农技干部赴省干部培训学校,参加省市农业系统干部农机推广培训班,2
学习先进的养猪技术和管理技术,不断发展壮大我县生猪养殖及蔬菜事业。三是开展阳光培训工程。平木镇白蟒寺村和岩湾乡岩湾村分别开办了蔬菜培训班,严格按市上规定进行培训,使学员系统地掌握了蔬菜生产技术,成为本地蔬菜生产的行家里手。
五、2012年人才工作计划
1、强化人才意识,开发人才资源
要加强人才工作的领导,把人才开发工作提升到重要位置,要以促进人才成长和作用发挥为标准,切实做好使用、培养、关心、激励人才的各项工作。
2、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抓好人才服务
一是政策环境,在各类制度、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出台人才政策,发挥政策对人才的导向作用,以达到广罗人才,人尽其才的目的;二是社会风尚环境,鼓励人才干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加大人才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崇尚知识、崇尚人才的社会风气;三是工作环境,加强人才创业载体建设,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3、创新激励机制,推动人才工作
一是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纠正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二是建立淘汰机制,打破人才管理的终身制,建立起人员绩效考核档案,以动态管理人才。
2011年12月17日
第五篇:市农业局##人才工作总结和下年工作打算
某某市农业局##人才工作总结和下年工作打算
#年,我局紧紧围绕全市高效农业发展的需要,深入贯彻党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三个环节,不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为我市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一、注重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1、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明确一名副局长分管人才工作,人事科具体抓人才工作,确保人才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年初制定了《农业局2009年人才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工作的具体目标、要求和措施。
2、强化制度建设,明确工作要求。为进一步强化责任,使人才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2009年,我局下发了《直属农技站人员考核办法》、《农技人员高效农业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职称聘用办法》等项人才工作制度,提高了各类人才工作积极和主动性。
3、强化激励约束机制,明确工作实效。按照《直属农技站人员考核办法》规定,将参加考核人员的临时性津贴(300元/人.月)作为考核基数,设考勤津贴、考绩津贴。其中考勤津贴100元/人.月、考绩津贴200元/人.月,考勤津贴按月考核,每季一发,考绩津贴年终考核发放。考绩津贴分设一、二、三等。一等发考绩基数的125%,二等发考绩基数的100%,三等发考绩基数的75%,各直属站人员考绩按年初分工,年终考核发放。同时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考核一等的,当年考核为优秀和局表彰先进个人。考核三等以下的,当年给予戒勉谈话,连续3年三等以下停调1档薪级工资,2年内不得晋升技术职称。
二、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1、组织人才培训学习。一是举办面授辅导班。3月1-9日举办了第一期学历提升班面授辅导班脱产学习,大专班60人、本科班36人,由扬州大学教授来兴授课,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植物生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二是组织继续教育公需课培训学习。专门下发兴农人[2009]39号《关于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科目教育培训的通知》,决定从今年4月份起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培训科目教育培训,凡是拟晋升初、中、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须参加公需课培训,否则不得晋升高一级职称。三是举办演讲比赛。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每一个专业技术人员围绕“保增长、惠民生、促和谐,我为兴化发展作贡献”开展大讨论,撰写学习心得,在此基础上组织两个层次的演讲比赛(农技中心组织的农技干部演讲比赛和局机关组织的全系统演讲比赛),取得预期效果。
2、组织人才深入基层。一是继续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工程,这是省惠农项目在我市实施的第5年,农技人员深入到村、到户、到田,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新机制,并给农技人员发工作笔记本,也给受培农民发笔记本,同时将电话号码公布,随时接受省、市、县的检查。二是开展农民培训和创业培训,农技干部人人挂钩到村,村村办班。2009年,全市共办班1898场次,受训农民达68260万多人,举办农民上网培训10期,培训农民400人。通过项目的实施,不断增强农技干部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意识。三是开展万人结对帮扶工作,及时帮扶解困。局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具体负责人,分解了目标,明确了责任,制定了具体实施计划和帮扶措施,将60名帮扶对象与帮扶人结成对子。9月8日局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农技中心负责人分三3组前往新垛镇走访、慰问4个村的60户贫困户,并送去慰问金12000元。
3、组织人才开展调研活动。一是邀请外国专家、省市专家及大专院校专家来兴讲学,今年5月,在市人事局帮助下,通过引智项目,引进荷兰农业专家安索文先生来兴指导高效农业生产,重点围绕我市高效农业发展和大棚蔬菜生产,特别是陈堡镇的番茄生产进行考察、调研、讲学,帮助农户解决生产实际问题。通过引进外国智力,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帮助农民解决了生产中出现的难题,更新了经营者的管理理念,增进了两国之间技术交流与合作。二是邀请省市专家来兴讲学,成功举办了高效农业论坛和红皮小麦论坛。三是组织农技干部外出参观考察。11月6-7日,由局长彭瑞庆带队,局党委班子成员和科室主要负责人、农技推广中心班子成员和各专业站负责人共24人,赴上海市嘉定区农业服务中心、农业生态园区、上海市哈密瓜研究所、嘉定区马陆葡萄主题公园的生产基地、华亭农业园区、嘉定区城市蔬菜生产基地和苏州昆山星期九生态休闲农庄,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实地考察和参观学习,通过观看录像、听取介绍、座谈交流、实地察看、现场咨询等形式,对上海等地发展高效农业的理念有了进一步认识,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三、注重人才培养与使用
1、建立片区工作责任制。在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阶段和剖析检查阶段,为进一步提高部门工作水平,推进高效农业发展,我局在完善各项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兴化市农业局片区工作责任制》。局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站)负责人及取得副高以上职称人员到分工挂钩乡镇村、科技示范户、种田大户开展“零距离服务”活动,要求做到3个“三必”。一是“三必访”:规模种植大心户必访、农业龙头企业必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必访。二是“三必查”:关键农时工作情况必查、出现农业事故必查、农业项目实施中出现问题必查。三是“三必到”: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必到、开展农业重大活动必到、招引重大农业项目必到。
2、主动关心人才,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服务。一是主动向市人事局打报告请求解决中青年专家(蒋长富、朱会林)岗位职数;二是主动为兴化市泓海果蔬专业合作社刘伟申报(农村实用人才)高级农艺师资格;三是按规定发放图书补贴费;四是组织专家体检。
3、加强人才管理,严格人才考核。目前,我局有各类人才23人,其中省333工程培养对象2人、泰州市311工程培养对象4人、兴化市313工程培养对象17人。根据培养对象管理、培养、考核工作要求,督促、帮助他们在规定期限完成科研课题及目标任务,做好考核工作。
4、积极培养使用优秀人才。一是提拔省333培养对象蒋长富同志任农业局局长助理;二是发展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兴化市313培养对象周有炎同志为中共预备党员;三是推荐兴化市313培养对象阮书江同志为副局级后备干部。同时配合市委组织部做好“人才之星”专栏宣传,宣传农业系统优秀人才事迹。
四、下年工作打算
1、继续抓好人才的培训学习。一是学历培训,继续办好两个班,一个本科班,一个大专班,举办2次集中面授辅导。二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围绕高效农业发展进行培训。三是职称申报评定要求,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公需课、计算机培训学习。
2、继续开展农民培训、科技入活动。根据省市要求,做好惠农项目的组织、实施,所有的专业技术人员都挂钩到村,指导农民科学种田,注重“实际、实用、实效”,为农民提供“零距离”服务,同时做好项目的跟踪督查、验收。
3、举办一期学术交流活动。凡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撰写一篇专业文章参加专题学术交流,打算在2010年第3季度举行,同时请省市专家参加评选,对获奖人员进行表彰奖励。
4、做好农村实用人才方面相关工作。一是构建农村实用人才网络,建立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库;二是加强培训,提升农村实用人才综合素质;三是搭建人才平台,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能动作用;四是抓好典型宣传,主要是专业户、种田大户、示范户;五是为农村实用人才评定技术职称。
5、做好招引人才工作。根据市编办[2009]16号《关于申报2010机关事业单位人事代理聘用计划的通知》精神,明年我局打算招考2名本科以上学历人员,专业要求为植保、农作物栽培。
6、配合组织部、人事局做好相关工作。一是做好“人才之星”宣传工作;二是做好专业技术人员到特色村挂职的9对接、协调;三是做好各类人才的管理、考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