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科技工作汇报
2015年XX镇科协工作总结及2016年
工作计划
2015年,在镇党委及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市科协的具体指导下,我镇科协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相关科技工作精神,切实落实国家有关科技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紧紧围绕我镇中心工作,着力提高广大群众科技文化素质,积极实施科教兴镇的战略,促进了全镇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现将2015年科协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夯实科技工作基础
首先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加强重视,明确责任,为科技工作提供组织保障。成立专业科技工作领导组,由镇党委、镇长亲自带队,镇主要副职担任副组长,成员吸纳了农技站、农机站、畜牧、统计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召开科技工作研究专题会议,布置各项科技推广落实工作,制定各项工作措施。同时各村也成立相应的专抓机构,由村支部书记牵头,完成镇专业科技工作领导组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狠抓落实,扎实开展培训工作
为了提高我镇水产品、农产品的质量,使我镇水产品、农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我镇把抓好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常抓不懈。在开展科技培训中,我镇想方设法向广大的农民推广普及科学知识。首先加大宣传的力度,营造科技发展的氛围,利用宣传栏、大小标语、科技讲座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重大技术的推广应用,向广大农民普及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实用科技知识。有条件的村还订阅科技报,让科技渗入农民的日常生活,营造一种学科技、用科技、科技致富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环境。其次认真组织开展科技工作。一是在中小学学校开展“科技宣传周”活动,让学生们养成从小爱科技的良好习惯。其中海南中心校开展了绿色科技环保社团户外实践活动“清清文昌河”。二是在各村的农家书屋配备科技图书,科技宣传手册,让广大农民时刻接触到科技,了解到科技,用得到科技。另外,我镇还成立了渔业科技入户工程领导小组,聘请渔技人员,定期对小组的渔技人员进行讲座培训并组织外出参观学习,更新他们的渔业科技知识,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渔业养殖户。我镇渔业科技入户工程领导小组的渔技人员给渔业科技示范户开展了“三新”技术培训,把水产养殖的新技术、新模式和新品种用三天时间给渔业科技示范户做了系统的教授。同时技术指导人员与示范户共同商议,确定全年技术指导方案。今年暑期连续多日的强降雨,给我镇的水产养殖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我镇渔业科技入户工程领导小组及时组织渔技人员,分别深入全镇渔业科技示范户和辐射户塘口,检查持续的高水位给养殖塘口圩堤带来的损坏,共谋汛期自救措施,确保灾后自救管理“四到位”即加固圩堤及时到位,增氧机具检查维修到位,水位水质调控到位,调整投饵适时到位。通过“四到位”的自救措施及在示范户中的率先实施,辐射带动全镇水产养殖管理转入安全健康的轨道,确保全年的渔业增效、渔农增收目标实现。
三、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规范科技管理工作
全镇科技工作能否全面活跃起来,关键在于能否激发镇、村两级科技干部的工作热情,镇党委、政府把科技兴镇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列入了考核的内容中,以引起各村干部对科技工作的重视。我镇科协还对各村科技干部建立了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和例会制度,并在技术宣传培训、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重视工作落实、服务职能及效果四大方面进行考核。根据各村具体情况进行细化、量化,责任到人,落实时间、地点,实行百分考核,极大的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的敬业精神,提高了科技工作的进展,保证了质量。
四、2016年我镇科技方面工作计划 1.继续抓好常规性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利用远程教育方式,在有条件的村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学习,让农民掌握并运用科学种地、养殖。
2.继续抓好科技管理工作,发挥好科技服务功能。3.加大科技项目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力度,重点抓好科技示范项目的建设。
4.充分结合本镇实情,加强引导,因地制宜,发展好河蟹产业,以北蒋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辐射其他村,继续成立专业合作社。
5.创建技术中介服务机构,服务于农村、农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6.加强科技在企业发展中的力量,加大科技投入,推动企业技改工作的进展。
7.加快各村科技活动室的建立,让农民不出村就能掌握科技知识、交流科技信息。
8.引导企业申请发明专利。
第二篇:乡镇科技工作汇报材料
文章标题:乡镇科技工作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南古镇位于沭河两岸,地处临沭县经济开发区,西靠临沂市经济开发区,辖18个行政村(街),5.2万人,总面积73.8平方公里,耕地5.8万亩。沭河、分沂入沭河纵贯境内,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全镇种植各类蔬菜2.8万亩,是鲁东南最大的蔬菜加工基地,有“山东脱水蔬菜第一镇
”的美誉。
南古镇是个农业大镇,种植业一直是群众收入的主导产业,特别是蔬菜和林果种植这两个产业,以三兴食品有限公司、伊思德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依托,近几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特别是今年发展种植辣根1.5万亩、牛蒡2000亩、脱水大麦苗1000亩,南美葱1500亩,紫苏子500亩,苗圃200亩,其它高效创汇蔬菜8000亩。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利税1500万元,实现出口创汇700万美元,人均增收600元,省、市、县现场会多次在我镇召开。
在工作中,我们认识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政府的规划引导,更离不开先进科技的投入,科技是农业生产的第一要素。鉴于这种情况,南古镇党委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大对农村的科技投入力度。一是制定奖惩措施,把科技工作纳入专项考核,镇财政拿出资金对科技工作搞的比较好的村(街)、个人进行奖励。二是积极引导村(街)引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今年与苍山县保健品公司联合建立的2000亩牛蒡栽培示范基地,亩产达5000公斤,牛蒡收获后全部加工成保健酒、保健茶和保健食品,产品出口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亩经济效益达2万元。三是充分利用后醋庄党员远程教育示范基地,做好科技推广工作。先后邀请德国专家、中科院院士和山农大教授等专家,传授葡萄病虫害的防治、桃园的管理等知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我镇掀起了学科技、用科技的高潮,科技知识深入人心。我镇目前建立了科技示范园10个,3000亩无公害优质林果科技示范园就是其中一个。
南古镇3000亩无公害优质林果科技示范园,作为市县级科技示范园,始建于2000年春天,主要位于我镇的徐贺、后醋庄两个行政村,占地面积3160亩,主栽品种以瓜蒌、葡萄、蒙山红桃和银杏为主,其中瓜蒌100亩、葡萄1000亩,蒙山红桃1160亩、银杏900亩。2006年3000亩优质林果园区总获经济效益1130余万元,为园区3746位农民人均增收3000多元,林果园成为园区辖村的经济支柱,也成为全镇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技示范亮点。在具体工作中,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培养科技力量,为优质林果园区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十分注重提高林果园区建设的科技含金量,一是聘请省农科院的3名高级农艺师作为专职顾问,聘任县科技局的专家作为兼职所长,以镇直相关部门的6名科技人员为主体,组织建立了临沭县第一家葡萄研究所,对日本藤稔、美国天缘奇葡萄以及桃、瓜蒌等10多个林果品种进行了引进栽培试验示范,并对有机栽培、林果“富硒、增锌”等12项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应用研究;二是组织建立了一支13人的技术服务小组,专门为林果园发展提供科技服务。
二、提升技术管理水准。产品质量定位为“绿色无公害”,在生产管理中,通过组建专业队伍,做到了“四个统一”,即统一修剪、统一施肥、统一喷药、统一浇水;同时积极研究应用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全程检测控制技术,通过使用套袋技术、集体控制用药等办法,使产品的质量达到无公害食品的标准要求。
三、注重能人带动,抓好科技示范培训。园区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农民科技能手,为园区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园区100亩瓜蒌就是徐贺村科技能人卓从伟在县科技局的帮助下引种成功的。瓜蒌作为一种药食兼用的中药材,生长周期短,市场价格高(40元/公斤),亩产200公斤,亩效益达8000多元,该村在卓从伟的示范带动下,今年发展了100亩,发展前景十分看好。这样,一方面通过能人带动示范,另一方面通过举办科技培训班、召开现场会、现场技术指导等形式对果农进行技术培训,同时通过信息村村通工程和党员电教远程教育进行网络培训,园区每年有95%以上的果农受到技术培训,专职技术人员已达22人,园区果农的科技素质得到大幅提高。
四、着眼两个市场建设,做好销售服务
一是依托原有集贸市场投资35万元,拓宽硬化了通往园区的公路,将集市与葡萄批发市场融为一体,给外来客商和园区生产销售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二是投资2万元在村办公室安上了宽带网,积极开展网上销售,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三是组织了一支专业销售队伍,走出去跑市场,每年都为园区带来300多万元的订单。
五、加大资金投入,搞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近两年多方筹资50多万元,新建扬水站一处,新建石渠1500米,整修道路5000米,深挖排水沟8条,做到了旱能浇,涝能排,有力的促进了园区发展。
南
古镇优质林果示范园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园区自身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规模急需扩大、树龄老化、配套设施急需完善等问题逐步显现。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镇党委政府计划完成投资200万元,以扩大规模为主线,更新园内老化及不适宜品种,进一步配套路渠建设,规模达到5000亩,并加大招商力度,力争新建果品
加工企业一家,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实施产业化经营,提高产品附加值,用2年左右的时间把优质林果园区建成为鲁南乃至中国江北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优质林果种植示范园。
《乡镇科技工作汇报材料》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乡镇科技工作汇报材料。
第三篇:科技工作汇报材料
科技工作汇报材料
一、国家、省、市科技大会主要精神
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这是进入“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上,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向全国发出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动员令,在我国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5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科技大会,对我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创新型湖北、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十一月下旬,全市科技大会召开,各县市区长、科技局长、财政局长、计划局长及市直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下发了《**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市委 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自主创新 加快建设创新型**的决定〉》,表彰了一批先进,李佑才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全市科技大会精神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认请形势,统一认识,切实增强建设创新型宜昌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当前,我们正处在转轨转型的重要阶段,已经进入一个资本、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率逐步递减的发展时期,进入了一个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不断加大的发展时期,进入了一个面临更大国际竞争压力和更多贸易壁垒、技术垄断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创新型发展道路,依靠科技的支撑和带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实现经济增长由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动经济发展-1-
由资源依赖型、投入支撑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创新型宜昌建设。一是立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明确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到2010年,全市基本建立起具有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的重点产业、优势企业和品牌产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
二是大力培植高新技术企业,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是大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要集中力量推进重点产业、传统产业、现代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积极引进、选育、推广一批新品种,加快农业先进适应技术的推广应用;设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四是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系。要引导和支持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建设研发机构、应用创新成果,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要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提升合作层次,拓展合作领域,丰富合作内容。要大力培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逐步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五是改革完善科技体制机制,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十一五”期间,要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力争到2010年市级科技经费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率达到2%以上。要明确谁进行科技创新就支持谁的资金投入原则,把财政科技经费用在支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上。要充分整合各
类科技资源,加快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要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机制,科技立项、成果鉴定、科技奖励要更多地突出自主创新。
六是着力培育创新型人才队伍,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重点围绕使用好人才、留得住人才,进一步改革完善科技人才评价办法,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对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给予重奖。
(三)加强领导,营造环境,确保建设创新型**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抓经济必须抓科技、抓发展必须抓创新的观念,认真落实“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工作责任,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要按照科技发展观的要求,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知识产权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投入、创新人才培育引进等自主创新指标,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我县科技工作特点
(一)领导重视。****年县委、政府审时度势,在全国率先提出科技富民计划,把科技工作使命提到了一个更高层次,把科技工作的任务与小康建设紧密相联,充分体现了科教兴县战略。今年政府常委会两次听取科技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和解决科技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真抓实干的作风。主要领导亲自部署科技工作,督办项目进程;访谈县院合作单位专家,了解前沿科技动态;参加产品推介、专家评审、科技下乡等活动;关注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制定出台激励政策措施等,使我县科技工作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任务更加具体,科技界的同志更加有信心。
(二)初见成效。多年来,我县共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
5个;取得科研成果34项,获市以上奖励26项;自主选育新品种3个,其中国审品种1个;推广运用新品种、新成果75个;开发新产品12个,并成功转化运用;全县开展各类技术培训550场次,培训农民15万人次;组建专业技术协会11个,其中省以上示范协会2个;申请国家专利50项,专利授权4项。
(三)潜力巨大。近几年我县科技工作由引进推广向自主创新、县院合作转变,由农业技术推广向产品开发、品牌打造转变,尤其是目前正在实施的栀子蓝色素、木瓜中间物提取及产品开发、清江鱼高效环保专用饲料及产品加工、清江早茶品种选育和精制绿茶开发等,都将填补国内空白,起到产业关键带动作用。铁锰冶金材料工业为深度开发产品奠定了基础,后续产品加工必将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型企业、示范基地、科技文化示范户、信息服务网站等新型科技服务组织应运而生,正以强大的生命力构建新的科技服务体系。
三、需要提请会议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出台《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意见》。
1、创新能力建设。增强自主创新是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是提供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未来五年要完善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产业化体系三大体系建设,使**达到国家科技工作先进县的标准。具体地讲,就是构建以县院科技合作为平台的产品研发中心,以特色农业品种选育、引进、繁育为主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预计未来五年需求3亿元)以政府为主导的“网络信息服务,专家在线服务、现场培训服务”的具有强大服务功能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中心”。
2、增加科技投入。按照国家科技工作先进县和党政主要领导目标责任制考核标准,县级科技三项经费投入要达到本级预算支出1%以上。省市委要求在确保科技投入法定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科技专项投入。从****年起,省财政每年新增1个亿的重大科技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建议政府每年投入100万元作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其中40万元列入财政预算。本着“成熟一个扶持一个”的原则,按照专家论证,部门评审,政府审核的程序,支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成长型企业进行关键设备更新和产品开发,及招商引资企业进行核心技术的引进和创新,支持农业结构调整中新技术的推广,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和推广,支持县院科技合作中前沿科技的研发,对被列入国家、省、市的重大科技项目进行配套扶持。
(二)召开全县科技大会。为了传达贯彻上级科技大会精神,安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我县科技工作。建议在元月份召开全县科技大会。参会人员为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经济发展办主任、县直一级单位主要负责人、重点企业和部分中心户代表。会议拟命名表彰5个科技型企业,8名优秀科技工作者,其中奖励有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2名,奖金各10000元、1000元。
第四篇:科技工作汇报材料
科技工作汇报材料
一、**年科技工作回顾
**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科技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实施“科技富民计划”,围绕县域经济抓科技创新,围绕支柱产业抓科技项目,围绕群众需求抓科技服务,围绕文明创建抓机关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政策环境明显优化。一是科技富民计划深入实施,影响力日益显现。初步建立产学研合作体系、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科技人才支撑体系、科普宣传服务体系,将科技工作提升到了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战略地位。二是隆重召开了全县科技大会暨人才工作会。三是将科技三项经费按当年预算支出1%列入财政预算,共安排县级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33项。四是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级科技项目,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科技支撑。五是我县连续四年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
2、项目建设富有成效。组织申报省市攻关、民族专项、科技成果推广、科技扶贫、中小企业创新资金项目7项。审核确定2008年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农业新品种后补助等县级项目16项;先后与7所高校签订了县院合作协议,引进各类科研成果31项,共同申报完成科研课题12项,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8个,引进武汉工学院科研成果。重点支持的维特魔芋公司高纯度葡苷聚糖生产线已正式投产,年产量300吨,年产值可达5000-1-
万元。引进华农大研究成果,由山野公司在磨市投资500万元,新建的清江风味鱼生产线已投产,产品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年加工量2000吨,产值可达2000万元。组织实施了朱津滩、芦溪、八角庙村3个精品园建设,启动了国家支撑计划、省富民强县专项,完成了“生态型高山蔬菜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和“清江鲢鱼类品种繁育及生态养殖技术”课题研究建设任务。加强科技项目管理。联合县财政局对县级33个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进行了专项检查,对5个项目进行了鉴定、登记;企业高新技术产值为808.2万元,企业高新技术增加值为383万元,申请国家专利35项,专利授权12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
3、产品研发亮点纷呈。在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挖潜改造的同时,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先后组织实施了31项技术,7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研发,如清江电器公司的“智能机电保护器”,泰榕药业的“致康片”,沃野生物公司的“生物有机全营养肥”,红业五龙公司“ F900级钢纤维混凝土检查井盖”,亚太气体公司的“小水电制氢”,山野食品公司的“低盐风干鱼、香酥鱼”,一致魔芋公司的“魔芋缮食纤维”等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工作,为我县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发展壮大奠定了强有力的后发优势。同时,继续实施了清江早茶品种选育、乐园紫皮大蒜种子脱毒复壮、杂交早实核桃品种引进、脱毒马铃薯费乌5号、中薯5号,珠芽魔芋等新品种引进试验研究,为我县半高山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4、科技活动扎实开展。我县科技信息服务站已建“三站”12个,5月16日,在磨市镇芦溪村隆重举行《农民宝典》首发
式暨2008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发放科技书籍和资料6000份,提供科技咨询近万人次;全年共举办各类“订单”培训245场,受训29130人次;为科技文化示范户免费赠送《农村新报》400份;组织召开项目评审、产业发展论证、科研成果发布、博士团下乡等活动20多场次;加强了地震测报、知识宣传和应急演练。
5、科技宣传力度加大。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渠道,全方位宣传推荐科技工作和科技战线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全年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网站上登载科技调研文章及宣传稿件164篇,提高了社会对科技工作的知晓度,科技信息在线专家的优质服务在省电视台播放,引起了很好反响。在县电视台开设《科技富民宝典》电视专栏,根据农时、农季、农民的需要,请农业科技专家讲授相关技术专题,全年播放36期,将《清江水产养殖技术》和《柑桔防冻抗灾技术要点》、《魔芋栽培管理技术》等专题通过电视送到千家万户。不定期编印《科技经济信息》专刊,免费发至各乡镇、村及专业大户。
二、**年科技工作思路与重点工作
(一)工作思路
**年全县科技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县科技工作,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深入实施“科技富民计划”,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为己任,以高效实施科技项目为抓手,以科普活动服务群众需求为载体。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服务水平,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建设和谐长阳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工作重点
1、丰富科技富民计划内涵,拓展科技服务功能。要遵循科技工作“十六字”方针,着力改善政策环境,整合科技资源,狠抓“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服务水平”两大主题,全力做好2009年科技工作。一是进一步拓展县院合作领域,丰富合作方式。要与10所高校、科研单位签订长期县院合作协议,与100名教授专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在项目申报、新产品研发、技术咨询、信息共享等方面取得进展。组织华科大“百名博士助力清江行”活动,实施博士后科研合作项目5个。编制科技成果目录,召开高校科研成果对接洽谈会,建设专家咨询系统。二是建立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筛选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帮助编制“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在产品创意、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工艺改造、营销管理等方面设计模块和框架,为企业成长指明方向。重点支持10家企业开展新产品研发、技术引进和革新改造。建设市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一致魔芋、泰榕药业),开发新产品10个以上,主要是智能机电保护器、有机肥料、健身浴药等。力争完成金梅生物科技公司“北虫草工厂化生产”、沃野生物科技公司“5万吨有机全营养肥生产线”、清江电器公司改扩建和年产1万个智能机电保护器生产线建设等。申请国家专利38项,专利授权15项。三是搭建科技人才支撑体系,建议召开全县科技大会和人才工作会,继续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和科技成果予以奖励,调动全县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选聘20名科技特派员,到企业、到项目基地去服务创业。开展一次科技人
员交流联谊活动,邀请专家来讲座,鼓励技术人才学习深造。四是健全科普宣传服务体系。重点抓好“四个一”:即开展100场农村实用技术“订单培训”,举办一届青少年科技节,建设一个百米科普长廊,编制一套《新技术简本目录》。
2、高效实施科技项目,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按照用项目理念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强化科技项目的超前性、实用性、效益性。认真分析我县资源优势和工业现状,找准企业发展壮大、产品升级的突破口,重点研究生物资源,发展生物医药工业。开发“致康片”、“玄四清音丸”和土家健身浴药产品。围绕魔芋、木瓜、北虫草等优势资源,开发健康功能食品;利用生物菌开发蛋白饲料、有机肥料;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大力推进新型墙体材料、复合装潢材料和金属合金材料工业项目引进。重点引进利用锰渣生产墙体砌块、锰合金等。全力支持三源公司信息化工程。发展机械电子工业,重点支持智能型、节能型、安全型产品开发。重点开发电力工业配套产品和节能产品。围绕六大支柱产业和半高山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建设板桥铺柑桔、八角庙木瓜基地、贺家坪魔芋基地。继续引进试验脱毒马铃薯、魔芋、日本紫番薯、水果红薯、甜玉米、薄壳核桃、乐园紫皮大蒜和清江特早茶等新品种,推广应用十字花科根肿病防治,柑桔控水覆膜增糖、清江鱼健康立体养殖等新技术,支持农业部门建设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和高山蔬菜生态栽培示范区。着手研究“主题招商、产业集聚”课题,如魔芋产业园。全年引进新品种20个,实施各类科技项目30个,推广应用新技术40项。
(三)主要措施
1、做好科技宏观管理,加大争取政策项目资金的力度。一是认真落实 [鄂发(2006)3号]文件精神,选准我县具有基础性、牵动性和长效性的科技项目,加大民族政策争取工作力度,并适时加强项目跟踪督察;二是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认真抓好项目布局,集中人力、财力,确保科技项目落到实处。
2、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策略,建立稳固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加强与各部门的配合和联系,建立完善县—镇—村—企业—农户上下相通、相关部门左右相连、集“网络信息服务、专家在线服务、现场培训服务”一体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不断强化科技服务水平,增强科技服务能力。
3、加强机关自身建设,构建和谐科技队伍和文明机关。一是加强班子建设。使之成为政治坚定、作风扎实、敢于创新、廉政过硬、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二是加强机关干部职工思想作风建设,继续开展创建“学习型、服务型、法制型、创新型”机关活动,不断增强机关的凝聚力和活力。三是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科技管理体系。四是加强目标考核。进一步完善责任制考核办法,做到奖罚分明。
第五篇:乡镇工作汇报
“三秋”工作汇报
按照全县秋季农业重点工作安排部署,吉祥乡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各项工作进展平稳,态势良好。目前,全乡秋收已结束,现全面进入秋翻地、秋整地阶段。
一是加强领导抓落实。成立了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推进组,包村干部与村干部一起逐地块落实。乡里将各村工作成效与村干部工资挂钩,年终兑现奖惩。在进入关键阶段,乡里对重点村的书记、村长先行发放500元奖金,调动了村干部抓落实的积极性。
二是宣传到位抓落实。通过广播和入户等方式,大力宣传“三秋”工作的好处,调动农民投入到秋整地、秋备土和秋作床中。目前,水田秋翻连片超千亩德种植示范田已完成,旱田秋起垄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突出重点抓落实。把公路沿线地块作为重点,逐步延伸抓落实。公路沿线秸秆出地率超过了90%,水田翻地基本实现了顺路连片,纵深发展,效果非常好。
下步工作中,吉祥乡将加大力度,抢抓时间,狠抓落实,不断扩大秋翻地面积,高质量抓好水稻大棚育苗示范基地建设,全面完成秋季农业各项工作任务,为明年春耕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