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公务员年终总结二(新公务员)
公务员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作为一名新任公务员,年终工作总结应该怎么写呢?下文系新任公务员工作总结范例,仅供参考。
转眼我到单位工作已经半年了。这半年是我人生旅途中的重要一程,期间在领导的培养帮助、同志们的关心支持下我逐步完成着从象牙塔到政府机关、从大学生到国家公务员这种环境和角色的双重转变和适应。岁首年终,我静心回顾这半年的工作生活,收获颇丰。现将我这半年来的学习及工作总结如下:
一、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个人素质
首先,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两委浓厚的政治学习氛围深深的感染着我,我积极参加委内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并注重自学,认真学习了胡锦涛七一重要讲话、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等,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与政治素质,保证了自己在思想上和党保持一致性,强化了廉洁自律的自觉性。
其次,在业务学习方面,我虚心向身边的同事请教,通过多看多听多想多问多做,努力使自己在尽短的时间内熟悉工作环境和内容。同时,我还自觉学习某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核准暂行管理办法、行政许可法等与工作相关的政策、法律常识,积累自己的业务知识。此外,根据组织安排我参加了某市公务员初任培训。在为期三周的培训生活中,严格的军训磨练了我的意志,丰富的课程学习使我的知识储备和层次得到了提高。通过某市经济发展状况及党委政府工作的介绍,使我进一步理解了某市“三步走”战略,看到了某市经济腾飞的巨大潜力,增强了对某市的了解和热爱;通过公务员宗旨和行为规范的教育,使我树立了正确的权力观,增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通过办公室实务的学习,使我了解了公文写作的内涵,提高了办公室实务的处理能力,为我更好的投入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踏实肯干,努力完成好各项业务工作
在某科工作的半年中,通过领导和同事们的耐心指导,我在熟悉的基础上已经基本能完成科室的各项日常工作,期间我具体参与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做好全区各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汇总上报工作。今年8月份以来,根据市发改委下发的通知要求,我科积极开展工作,布置并督促各街镇及相关委局进行调查汇报,根据各单位的汇报情况,我们先后对我区汽车零部件企业基本情况和项目情况、工业投资1000万以上的项目等进行了核实、汇总、筛选、上报。这些工作加深了我对我区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的了解,同时加强了我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储备,也为我区“十一五”规划提供了强大的项目支撑。
第二,发挥科室职能,做好项目审批和管理工作。通过科长的指导,我逐步掌握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审批程序和处理方法,了解了经济服务中心计委窗口的工作职能。今年以来,我们共审批各类建设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第三,配合科室做好各项文字写作和信息报送工作。半年来,我先后参与起草了《**区农村经济工作座谈会议材料》、《**区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材料》、《某科2005年工作要点》等多篇文章。我从8月份开始担任科室信息员,负责根据科室的重点工作和突出事件撰写信息。在科长的指导下,我先后完成了;**项目获得国债资金支持、**项目获得市服务业引导资金支持等多篇信息,在此过程中逐渐提高了自己的事件敏感度和文字写作能力。第五,协助科室同事完成XX年计划科和投资科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资料的整理、归档、定卷工作。
第六,完成好领导交办其他各项基础性和临时性工作。
半年来,我在学习和工作中逐步成长、成熟,但我清楚自身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足、政治理论水平有待提高等。今后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希望领导和同志们对我进行监督指导:
1、自觉加强学习,向理论学习,向专业知识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2、克服年轻气躁,做到脚踏实地,提高工作主动性,不怕多做事,不怕做小事,做好工作计划,在点滴实践中完善提高自己。
3、继续提高自身政治修养,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国家公务员。
第二篇:新录用公务员总结
勤学多思适应角色转变争做一名合格的公务员
2009年9月中旬,我作为一名新录用的基层公务员,分配到XX镇府党政办上班。一个多月来,我在单位领导的深切关怀和办公室同事的悉心教导下,主动适应,努力学习,对君堂镇社会、经济、民生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和文秘科员岗位的工作职责都有所认识和了解。同时,我也认识到从一名新录用公务员向一名合格公务员的成长和转变是一个前景光明、充满希望,却又饱含艰辛、需要付出心血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不断充实的长期的过程。下面,结合本人实际情况,就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公务员浅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握好公务员角色定位。
公务员是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人员。新录用的公务员,无论是来自应届毕业生或其它企事业单位,对踏上公务员岗位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尝试,一个新的工作起点。所以我们要找准定位,认清自我,迅速完成角色的转变。公务员的行为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而国家的意志是广大人民意志和权益的体现,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公务员是实实在在的“人民公仆”。做好“人民公仆”的角色,时刻要求我们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坚定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奉献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感。同时,也要树立服务意识。公务员的工作不意味着稳定和权力,不能老想着用自己手中的权力
为自己办事,把公务员当作实现自己个人私利的“跳板”。公务员的权利来自人民,公务员的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在工作时,我们一定要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如今,作为一名新录用公务员,我正经历着人生最大的角色转变。通过近段时间的学习,我对自己的工作角色有了更深的认识,并找准定位,转变以前的工作方式,一边虚心地求教学习,一边勤思考,发扬不怕吃苦、勤干事、肯干事、艰苦奋斗的作风,在实践中向单位领导及同事学习好的工作和为人处事方式,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尽快融入到新的工作中去。
二、勤学多思、虚心请教,适应角色转变。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瞬息万变,对公务员的工作提出多样的要求,要求每个公务员具备多方面的素质,能够胜任多个角色的工作。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进取,加强学习。
1.加强政治理论素质学习,始终与党中央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一名合格的公务员必须是要政治思想素质过硬,熟知党的方针政策,能认清当前社会各种政治、经济形势,善于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毫不动摇的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硬的政治素质,高尚的政治情操是保证公务员正确方向的根本。而党的方针政策就如同一面镜子,可以正衣冠,端品行,是我们的行动指南,只有牢固掌握了它,我们的工作思路才会清晰,判断才会有标准,做决定才能有参照。因此首先在政治上合格是对一名公务员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新录用公务员,必须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等重要理论,努力掌握科学发展的立场、观点、方法,培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工作态度和创新精神,并逐步应用于今后的工作中。
2.加强岗位知识和技能学习,为今后工作打下扎实基础。文秘科员岗位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单位的文书写作。而公文写作是上级部门和下级单位各项工作上传下达的窗口,关系着单位各项工作的执行开展,是党政办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现在,我从一名中文专业的毕业生,转变为一名主要负责公文写作的文秘人员。虽然在学校我积累了一定的文学写作基础,但在单位的公文写作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公文写作更注重文章的理论性、规范性和严谨性,而无需文学写作的绚丽文笔和天马行空的思想。如在负责写作单位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演讲稿和《动员大会简报》的过程中,就出现了思路不够清晰和结构不够严谨的情况,最后通过向同事虚心请教和学习,顺利修改和完善了文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公文写作的技巧和要点,努力做到文章用词准确、规范、严谨,用语平实、简约,语气严肃、恰当,主旨集中概括、真实客观,符合公文写作“理论准确,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三大要求。同时,要把自己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积累和进步,孜孜
不倦地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知识素养,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为单位和当地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3.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虚心接受领导和同事的批评和建议。小事情里有大学问。作为一名新录用公务员到新单位上班后,由于对单位和当地情况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们不会很快去接触那些实际和关键的工作,而要从复印、打字、传话、收文发文、写简报等基础工作做起。在这个适应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处处留心皆学问”,多看多问多思,“积小流以成江河、积沙以成塔”,从小事做起,从基础做起,积累知识和经验。
其次,加强实践的锻炼,在锻炼中成长。对于公务员来说,勤于实践是提高工作本领、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途径。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在实践锻炼中提高分析判断能力。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需要加强基本功的锻炼,要深入各村委会、企业和群众中去,了解当地的社会和、经济情况和群众工作、生活情况,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贯彻情况。到单位上班后,我主动把握深入开展学生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契机,跟随单位领导和办公室同事深入各村委会和波顿时装、广东省大学生创业先进个人黄海燕的农业基地等进行学习实践活动调研和督查工作,又与经济办公室同事到君堂镇范围内各企业进行党报党刊征订工作。通过这些实际工作,加深了我对君堂镇社会、经济等基本情况的了解。同时又让我有机会虚心学习各位领导、同事和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工作方法和经验,以增强自身解
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情况、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发现典型、总结经验、研究对策、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形成一种务实、有效的工作作风。二是在实践锻炼中提高服务的本领。当前,社会和公众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客观上要求作为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公务员,必须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本领。因此,新录用公务员也要善于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用实践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而在实践锻炼中提高工作能力。三要在实践锻炼中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随着我国社会社会进入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这就对公务员的素质和应变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要具备较高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外,还需要经历各种复杂局面的磨练。为此,我们新录用公务员要有昂扬的斗志和强烈的自我磨练意识,克服贪图安逸和享受的惰性,自觉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逐渐通过应对错杂复杂的局面,学会处理实际工作中的各种矛盾,不断提高统揽全局、组织协调和处理各种辅助化问题的能力。
“三人行必有我师”。或许我们在学校时曾是“天之骄子”、是成绩突出、满腹经纶的“佼佼者”,但是我们不能沉醉在大学时取得的各种成绩和荣誉的辉煌中。到了新单位,我们都只是刚刚起步的小学生。因此,我们必须要多向领导请教,多向同事学习,学习领导和同事的优秀品质、为人处事方式和做好各项工作的好方法好经验,发扬团队合作精神,虚心接受领导和同事的批评和建议,尽快改正自己的缺点,让自己不断进步。
现在,我已经跨入公务员队伍,我深知这份工作之来之不易,也深知这份工作之责任重大。因此,我决心要以“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为准则,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争取在一年后成为一名遵纪守法、勤政廉洁、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合格的公务员。
第三篇:新录用公务员总结
作为一名新录用的公务员,在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同事的帮助下,我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思维方法,完成了从应届毕业生到社会人的转变,完成了从学校大门到机关大门的环境适应。回顾半年的工作生活,收获颇丰,现汇报如下:
一、强加理论学习,提高自我素质。
1、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加强理论建设。在党校学习期间,获得了大量的理论指导和党性教育。更深刻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内涵,党的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高度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通过系统的政治理论学习,理论修养有所增强,思想更加成熟,思维更加活跃,进一步提高了政治鉴别力和思想洞察力,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次全新的再教育、再升华。
2、全面系统的学习实践中提升了综合素质。
在着力抓好理论学习和理论武装的同时,我也十分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将理论与具体区情充分结合,在掌握《公务员心理调适》、《公共服务礼仪》、《办公自动化应用》等课程知识的基础上,深入基层调研,抓住每一次锤炼的机会。虚心向身边的同事请教学习,通过多听多看多想多问多做,使自己尽可能迅速熟悉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
3、根据组织安排,我参加了2010年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班,先后学习了 “公务员制度与公务员法解读”、“公共政策基础学习”、“机关公文写作和处理”、“中国政治制度与政府运行概况”、等多个专题的学习。内容涉及政策理论、党性修养、区情社情、工作技能、心理辅导等,涵盖了当前党建的最新理论和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为今后的工作投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脚踏实地,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作为局党政办的工作人员,我在工作期间,协助配合同事做好各项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各类事项。从打印、整理文件等这些小事做起,在小事中学习,在点滴中熟悉业务。2010年恰逢广州亚运年,我有幸分配到亚协办进行跟班学习。在三个半月的实践过程中,将课堂理论知识主动运用实际工作中,虚心求教,积极深入基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更加深入理解了课本知识,掌握了工作技能。这次跟班学习,既能为亚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是从思想到能力的一次升华机会,在每天高强度、高密度的工作压力下,迎难而上,吃苦耐劳,加强了工作的战斗力。也在和人民群众打交道的实践中,更深刻地明白了公务员是人民公仆的定位,更真切地感受到如何才能为人民服务,更真实地体会到如何做好一名公务员。
三、存在的不足与打算
虽然这半年我不断地学习、逐步地收获,但是也明白自身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政治理论基础不够扎实,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有待进一步提高; 与领导和同志们思想和工作业务交流不够深入; 自己的整体素质和业务学习还需加强等。今后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虚心向同事请教,不懂就问,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2、继续脚踏实地,积极实践,加强工作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多做工作,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在点滴实践中完善提高自己。
第四篇:2020年公务员个人总结(二)
2020年公务员个人总结(二)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2020年公务员个人总结(二)
一年以来,本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党的___大精神以及___届__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狠抓工作落实,努力提高理论知识和业务工作水平,遵纪守法,努力工作,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在领导及同志们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思想、学习和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理论,在改造个人思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我认真学习了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了党的___大、___届__中全会精神,以及新形势下我党关于经济、政治工作方面的重要论述。同时我始终坚持自学与___学习相结合,注意理论联系实际,___,以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
二、转变工作作风、在狠抓任务落实,加强自身建设上上水平。
我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从转变自身工作作风入手,时刻做到在工作上不断求新,在业务上不断求精,在落实上不断求实,在完成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上下功夫,全心全意为工作。
三、坚持服务理念,热情工作。
在工作中,我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始终坚持勤奋、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踏实做好自身工作,热情服务。在生活中,坚持正直、谦虚、朴实的生活作风,尊重领导,团结同志,以诚待人。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取得了新的进步,但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理论学习深度不够,理论知识水平还低,开拓进取精神还不够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更应该自觉树立公仆意识,坚持科学执政、依法行政和勤政廉政;努力学习,提高个人素质,进一步为林业的建设与发展出一份力。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新的奋斗目标:
1、努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首先是自觉学习,认真系统地学___的___大、___届__中全会等相关精神,学习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科学文化水平、法律水平以及业务工作能力,特别要努力提高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___信念。
2、加强党性修养锻炼。牢记党的宗旨,时时处处以党员干部标准要求自己,既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切实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
3、要进一步加强廉洁自律的修养。结合现在开展的“八项规定”、党风廉政建设等相关活动,要进一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明白白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4、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忠实地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树立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浏览
第五篇:公务员面试题集锦(二)
三、信访问题
(一)、主要问题:信访洪峰
(二)、造成信访洪峰的原因
1、信访内容的广泛性及其复杂性
2、从法律的地位看,信访工作机构其处理信访事项的权限有限
3、从信访人的心态看,几乎所有的信访人的潜意识里都有对信访机构挥之不去的清官情结
4、党及人大信访部门在处理涉及不服法院裁决的诉讼类信访时,将各级人民法院作为这类诉讼信访的责任归属单位,也存在严重的社会负面效应
(三)、对策
1、改变目前大部分地方党政信访机构两块牌字、一套班子的设置,将党政信访机构分离开来
2、逐步形成以人大代表为信访处理主体的新机制
3、司法机关信访制度的改革应纳入整个司法体制改革的大框架之中
4、探索已有萌芽的社会组织参与信访代理的制度,明确信访代理机构为非政府组织或群众自治组织 总的说,走出信访困境,必须实现以法治为內容的信访制度改革
有效途径(一)
如何建设和谐社会?这得从有关和谐的几个基本问题入手。
(一)要实现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从原始社会解体以后,人类就出现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的阶级、阶层。财富占有上的悬殊,带来阶级、阶层之间的不和谐,甚至尖锐对立。在我国,不可调和的两大敌对阶级已基本消失。没有根本利益冲突何必要开展你死我活的斗争?所有的中国人都可能成为共和国的劳动者、建设者,起码也是爱国者。近20年来,中国社会中不同阶层因在改革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出现了分化和组合。新的利益群体的出现,也必然会使各阶层在维护自身既得利益和预期利益的过程中产生各种矛盾。这些矛盾如何解决才能达到社会阶层结构的和谐,是个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有学者认为,依收入的高中低分布,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可能的趋势有三种:一是,制度、政策适当,阶级阶层的分布从富少穷多的“洋葱头型”变为富少穷少、中等收入很多的“橄榄型”;二是,制度、政策不太适当,继续保持“洋葱头型”;三是,假如制度、政策改革出现重大失误,从“洋葱头型”退化为富者极少、穷者极多的“蜡烛台型”。第一种趋势是比较和谐的,不用说,也是有利于稳定的。从学者的假设上,不难看出,直接影响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还是制度的因素。如果制度不完善,便不能形成社会阶层结构的理想状态,也无法实现其结构的和谐。
(二)要运用社会组织实现和谐社会。有着相同目标的人群,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就形成了社会团体,被称为社会组织。非政府非营利性质的社团组织(即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第三部门”)的出现,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重要变化。实际上,“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三者之间都有存在的必要,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补关系。由此,我们最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是:这三者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因为只有达到了三者之间的和谐,才能使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毫无疑问,这仍然需要制度的完善和调节。我国的社会组织纵向比有所增长,横向比还嫌太少。我们每千人拥有的社团只相当于有些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是几十分之一。社会组织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环境,更是全社会和谐的基本单元。当然,和谐与否,在于运用之妙。我们要学会运用社会组织来实现社会的和谐。
(三)要从调整社会结构入手建设和谐社会。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社会结构中最典型,也是最突出的问题。自改革以来,国家政策给农村人口提供了一个较为自由的活动空间。农民纷纷涌入城市谋生。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城乡二元结构似乎会消失了。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城乡差距反而是越拉越大。一方面,户籍制度仍然制约着市民和农民从出生到死亡的每一个生活境遇;另一方面,农民在城市中并不存在与市民同等的机会,他们的就业、求学等方面,除了受自身人力资本的限制之外,还要受社会资本的限制。这样,一方面,我国社会仍然有显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另一方面,还有一种潜在的城市二元结构,它由市民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空间和农民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空间这两部分构成。这种潜在结构的存在从根本上影响着社会结构的和谐发展。很显然,要打碎这种双重结构,从制度上入手仍然是关键之所在。
(四)关键在于制度创新。我国社会在转型的旋律中的确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杂音。但社会的和谐正是在逐步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的过程中达到的。没有不和谐,还要我们研究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干什么?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当抓住建构和谐社会的契机,针对社会转型期制度不完善的一面,为制度创新做出贡献。
制度创新少不了理论的支持。和谐的思想在社会学的语境中被称之为秩序或者均衡。可以说,在社会思想家马克思和社会学鼻祖孔德那里对“和谐”都有过详尽的阐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连续用好几个“全面”、“自由”,即“和谐”来描绘高级社会形态。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可以说是均衡论的集大成者。他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中指出,社会系统中不同的要素在各种不同的条件下被理性所吸纳用以解决社会问题。他认为,正是规范把行动和社会秩序结构了起来,使人的主观意志服从于规则和价值体系。“正是因为社会的规范因素,使得实际社会总体上处于相对和谐的状态而不是战争状态”。这一观点显然对应了我国的现实。我国现阶段正处于转型时期,在缺乏完善的“规范因素”的时候,不和谐便会出现。所以,不论是从现实上看,还是从理论上来讲,要消除这些不和谐,关键还是要从制度入手。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制度既包括正式制度,也包括非正式制度。在帕森斯的语境中被称为规范和价值。在政治话语中对应的是法治和德治。所以说,制度创新应该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或者说,应该从法治、纪治、德治、习制等方面入手。在继续推进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的同时,着力要建立健全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四、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二)
(一)合理分配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
20多年来,我国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老百姓普遍得到了实惠,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新机制,改变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格局。同时,也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现阶段我国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不仅没有扭转,反而不断加剧,并进入国际公认的警戒状态。基尼系数超过0.4,意味着1%的人口占有40%以上的收入。这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扭转收入差距扩大化趋势的任务,是不相适应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收入差距是正常的,但差距太大了就会产生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失衡。现在,我们面临的新问题是,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正在过多地被少数人占有,许多城乡居民难以实现消费升级,即时购买力不足,13亿人的中国,却没有13亿人的市场。财富过于集中,既是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也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如果这个问题不及时解决,就象邓小平当年担心的那样,将来会“发生大问题”。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一是初次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按劳分配中行业差异过大,按要素分配比重偏高;二是再分配不足,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的覆盖面与力度均不充分;三是非分配因素膨胀,大量国民财富通过非规范与非法的途径流入少数人手中。因此,实行权利资源平等分配、防止财富过分集中的经济与社会政策,已经势在必行。应实行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分配政策,进行分配机制的调整,遏制强势群体的利益独占性冲动,堵塞各种黑色收入与灰色收入渠道。重点是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减少低收入者的比重,从而建立中间大、稳定性高的社会结构。
(二)合理分担改革与发展的成本
改革有成本,发展也有代价。各种社会群体承受改革与发展成本的比例,应与他们获得改革与发展成果的比例相近。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获得改革与发展成果较多的社会群体,承担了较少的成本;而一些获得改革与发展成果较少的社会群体,却承担了较多的成本。部分改制企业与事业单位的职工、被精简的干部与失业人员,承担的改革成本较多;失地农民、城镇低收入者、城市拆迁补偿不足的家庭,承担的发展成本较多。这些缺乏公正的现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在目前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阶段,政府首先要平衡各种社会群体所承受的发展代价。近年来,居民消费价格与农业生产资料资料价格上涨,对城市困难人群与农民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达到4%左右,城乡居民存款都处于负利运行状态;农业用种子、牧业用饲料、化肥价格分别比上年上涨27.1%、14.2%与13.8%,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给农民造成的利耗达到5个百分点左右。今年控制与降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显然十分重要。遏制物价过快上涨,结束负利率,应是今年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
房地产已经成为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但近年来许多城市的房价上涨过快、房价收入比偏高,老百姓买房
难,街头巷尾不满的议论比较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要目标是安居乐业,不仅要坚持就业优先,安居也要优先。地方政府不能将“经营城市”变成追求土地收入最大化,应增加中低价房用地的供应,积极培育商品住房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压缩房地产开发的暴利空间,让更多的普通市民买得起房,从而分享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成果。
(三)避免改革与发展的非制度化陷阱
改革与发展,都需要探索。探索可能有失误,但必须避免非制度化的陷阱。例如,经济活动中的权钱交易,公共部门分配苦乐不均,所有制改革中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用人与司法腐败等。应加强制度创新与制度建设,堵塞各种非制度化的陷阱。在稀缺资源的非市场化配置过程中,尤其需要把好关、守住节,坚决刹住“卖官买官”、“贪不离地”两大歪风。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公办院校必须走出乱收费、盲目圈地、招生腐败等问题,切实降低个人受教育的成本。我国正在走向知识社会,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教育高收费有违机会均等。建议各级政府逐步增加教育投入,首先是加大贫困家庭子女就学的资助力度。
(四)维护“体制外”社会群体的基本权益
占人口比重较小的强势群体,不仅表达自身利益的渠道比较畅通,各级政府对他们的制度供给也比较充分。因此,今后政府工作的重点是实现制度供给平衡,对占人口比重较大的弱势群体和中间阶层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撑。我国多数人还刚刚走出温饱,少数人还在贫困与温饱之间徘徊。我们家乡的古人郑板桥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建议各级官员都能深入体察普通老百姓的呼声,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落到实处,使大多数人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工”往往处于“体制外”的社会经济地位。他们是新市民,但他们的就业、子女受教育往往在城市困难重重;他们是新兴的工人阶层,但他们的工资收入、劳动保护、医疗养老、参政议政等也缺乏保障。当前,应认真落实进城务工人员的市民待遇,切实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从城乡二元结构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应避免陷入市民、农民工、农民这样的三元结构。
(五)大力促进社会主义因素的增长
在西方一些学者中间,近几年开始流行“风险社会”理论,这是西方社会矛盾与冲突加剧的反映。我国应建构“和谐社会”理论,在实践中推动各种社会主义因素的增长。一是共同富裕,既要继续允许少数人通过合法途径先富起来,更要强调多数人平等地获得劳动与要素收入。二是社会保障,建立统筹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三个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有条件的地方应率先实行城乡低保制度。三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权、尊重人格、尊重人才,实行人性化管理。四是优化文化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文化需求,提高理想信念的支撑力,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扩大主流文化的吸引力。
(六)建立社会预警与利益平衡机制
建立包括贫富分化、失业、通货膨胀、突发事件、犯罪等指标的社会监测与预警系统,提高公共危机管理与快速反应能力。同时,实行预防为主的原则,完善群体利益调节、利益约束与利益补偿的政府机制,健全“大调解”等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社会机制。增强工作单位、社区、家庭、非正式群体等社会基本单元的和谐与协调,形成稳定的各种微观社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