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工作方案 西藏自治区保存着以藏文古籍为主的多
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工作方案
西藏自治区保存着以藏文古籍为主的多文种古籍,这些古籍流传久远,卷帙浩繁,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是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目前,全国存世藏文古籍总数约在百万函以上,其中约三分之二收藏在西藏自治区。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西藏自治区古籍存世情况不清,古籍保护任务繁重,人才缺乏。对西藏自治区现存藏文古籍和其他文种古籍进行全面、系统的普查,有计划地科学地开展古籍保护工作,对于抢救和保护西藏文化遗产,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工作目标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精神,以普查登记工作为基础,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西藏古籍保护工作体系。制定藏文等古籍普查规范、编
.目规则、定级标准、破损定级标准、古籍库房基本要求等标准、规范,2015年之前基本完成西藏自治区藏文等古籍的普查、登记工作。有计划地改善重点古籍收藏单位的保管条件,建立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以藏文古籍为重点,开展古籍修复工作,建立古籍全文数据库,开展古籍的整理研究和出版工作。形成基本满足藏
文等古籍普查、编目、修复、保护、整理研究等工作需要的专业人员队伍,推动西藏古籍保护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开展。
二、工作任务
(一)开展藏文等古籍普查
由国家中心组织西藏和其他省份藏文古籍收藏单位研究人员共同研究制定藏文古籍普查工作手册,为开展藏文古籍普查工作做好基础性工作。
2009年,由文化厅牵头,西藏古籍保护中心具体负责,在西藏图书馆、西藏档案馆、西藏博物馆、藏医学院图书馆、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大昭寺等收藏单位开展藏文古籍普查试点。2010年在西藏自治区各地区、各收藏单位普遍开展普查。
在普查工作中,要注意与国家民委、中国社会科学院、藏学研究中心等部门组织开展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西藏梵文贝叶经保护与研究工程”等相关工作和项目相衔接,不搞重复性工作,实现资源共享。
(二)研制藏文等古籍保护相关标准、规范、技术、软件平台。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负责组织开展藏文古籍鉴定、编目、保护、修复等方面的科研,制定出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并加以推广。近期主要开展藏文古籍普查规范、藏文古籍编目规则、藏文古籍定级标准、藏文古籍破损定级标准、西藏古籍库房基本要求、藏文古籍修复标准、藏文古籍管理办法、西藏自治区珍贵古籍名录入选标准等研究与制定工作。要尽快建立藏文古籍普查软件平台。
(三)开展古籍保护人才培养工作
一是在职人员培训。重点开展对古籍普查、保护工作人员的系统培训。培训主要内容为藏文等古籍的普查概论、鉴定与编目、古籍保护基本常识、计算机登记方法、古籍修复技能等。同时,对地、市县有关工作部门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明确古籍保护工作的任务、工作重点和操作程序。
二是与高等院校联合培养西藏古籍整理和研究人才,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设藏文等古籍编目和保护等内容的课程,为西藏古籍保护工作培养人才。
三是通过师徒授课方式,培养具有特殊技能的藏文古籍研究与保护人才,如藏历、藏文古籍‘修复技法等方面人才。
培训工作由西藏古籍保护中心具体承办,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以协助。
(四)加强古籍修复工作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藏纸等材料分析,开展藏文古籍等修复技术研究,促进古籍修复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在西藏建立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有计划地开展破损古籍的修复工作。
(五)改善古籍保管条件
在制定西藏古籍库房标准的基础上,调查西藏各收藏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改造古籍库房、装具的计划,逐步改善古籍重点收藏单位的库房、装具条件。
(六)开展古籍再生性保护
在西藏档案馆、藏医学院图书馆、天文历算研究所等单位已开展工作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开展藏文等古籍缩微复制、数字化等工作,对珍贵文献补刻书板便利刷印,使珍贵古籍得到再生性保护。
三、组织机构与工作机制
在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领导下,充分发挥西藏自治区的积极性,调动全国的力量,共同推动西藏古籍保护工作。
(一>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负责审定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计划、工作方案,负责统筹和协调推进西藏自治区的古籍保护工作。
(二)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工作诗划、领导协调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自治区文化厅,负责具体工作。
(三)在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下,组建藏文古籍保护工作小组,组织开晨藏文古籍保护专业研究和指导,提供专家咨询、并承担对普查数据质量进行审定等工作,小组办公地点设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西藏自治区亦同时组建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
(四)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负责组织研制、推广相关标准、规范,设计、研制软件平台,提供人员培训支持等工作。
(五)西藏古籍保护中心设在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具体承担组织西藏地区古籍普查,向国家中心提供普查数据,组织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组织自治区古籍工作人员培训等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人才保障
在发挥西藏自治区各古籍收藏单位现有人员作用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各单位退休的专家、大专院校研究人员、社会专业人员,充实开展古籍保护工作的专业力量,提高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为推进古籍的保护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二)经费保障
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经费中设立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专项,主要用于支持古籍普查、修复、库房改造、人才培训、数字化及整理研究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