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秋季动物防疫总结
2015秋季动物防疫总结
XX县XX镇现存栏牛1700多头,马130多匹,生猪16500余头,羊2200余只,家禽500000多羽。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实际,凤城镇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开展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并于近日全面完成今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任务。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提供制度保障。印发了《XX镇2015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安排意见总结》。调整充实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农业服务中心主任为副组长,有关股室负责人和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以及各村防疫员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分别于9月14日和10月12日召开了全镇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安排部署技术培训会和工作总结会。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防控意识。充分利用大小会议、张贴悬挂标语、横幅、手机短信、微信、发放传单、进村入户上门讲解等形式宣传秋季动物防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增强了全面防控意识,为秋季防疫工作全面顺利开展营造良好有利的氛围。工作期间,悬挂横幅14幅,张贴标语800张,发放宣传单5000份,上门宣传1000余人次。三是创新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认真落实动物防疫双规目标管理责任,坚持“三级五方”签字和包联制度,实行镇领导包片、镇干部包村、村干包组、防疫员包户的“四包责任制”,切实做到责任到位、人员到位、免疫到位,确保“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四是规范操作技术,提高免疫质量。认真落实动物防疫标准化工作要求,切实做好疫苗、器械、档案的组织供应,及时对畜禽进行疫苗注射,尤其是严谨细致应对高密度注射点、寄生虫驱虫试点、动物死亡定点调查点的工作,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始终注重监督指导、规范操作问题,及时解决防疫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切实提高了免疫质量。截止10月11日,全镇已完成注射猪瘟细胞源活疫苗10000头份,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6500头份,牛羊O型、亚洲I型口蹄疫二价灭活疫苗3000毫升,牛出败灭活疫苗100头份,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35000毫升,禽流感二价灭活疫苗5000毫升,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灭活疫苗6000毫升,鸡新域I系疫苗20000羽,鸡新域Ⅳ系疫苗20000羽,狂犬病活疫苗150头份,山羊痘活疫苗200头份,小反刍兽疫苗2000头份。
第二篇: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总结
XX镇2011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总结
根据上级精神,我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宣传发动到位、免疫密度到位。历经近1个月的集中强制免疫,圆满完成了我镇秋季动物防疫工作。
一、秋季防疫情况
秋季动物防疫集中行动时间从10月初开始,到10月底结束。以口蹄疫、高致病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为防治工作重点,坚持依法防治、科学防治、依靠群众防治的方针,通过秋季集中防疫行动,狠抓强制免疫,全镇秋季口蹄疫强制免疫:猪1768头,密度100%,挂标率100%;耕牛485头,密度100%,挂标率100%。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16027羽,密度100%。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达到100%。检疫监督到位、应急处置到位。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秋防工作的严峻性、紧迫性和重要性。及时下发了XX镇镇《关于做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强制免疫工作的紧急通知》(„2011‟34号),成立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领导组,召开了专题会议,对秋防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同时对规模养禽场进行了摸底登记工作,建立了规模养禽场防控高致病禽流感工作政企、技企联系制度,对养殖大户由镇副科以上领导干部联系帮扶;镇技术干部定期深入规模养殖场进行强制免疫督查和技术指导。
(二)明确目标,集中免疫。
通过召开村级防疫员会议,各村集中防疫力量进行防疫。按照“五个100%”的目标及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要求开展集中免疫。
(三)规范操作,确保质量。
一是镇兽医站专人负责疫苗、耳标的发放、管理工作。二是村级动物防疫人员在防疫时规范操作,特别做到了一户一针头,注射深度到位,注射剂量充足,没有打“飞针”现象,保证了免疫质量。三是规范化处理免疫反应。在集中免疫期限期内,因个体差异,因免疫注射而造成的畜禽反应,都及时报告兽医站和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办公室,并组织了防疫员积极抢治。
三、下步工作打算
继续按照上级要求,切实增强对畜禽防疫工作的社会性、科学性、强制性、统一性的认识,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坚持正面宣传、科学宣传和依法宣传的原则,发放科技明白纸,举办养殖户培训班,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等形式,广泛宣传科学预防知识,提高群众科学防治意识。
(二)进一步加大防疫员的培训力度。
基层防疫员存在业务素质、责任意识不强现象,要多形式、多渠道进行培训,提高业务素质,落实责任制。
XX镇兽医站
2011年11月10日
第三篇:秋季动物防疫工作
××人民政府
关于切实做好2011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的安排意见
各村党支部、村委会、各单位:
根据《××县畜牧兽医局关于切实做好秋季动物防疫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为了切实做好今秋动物疫病防疫工作,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确保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结合我乡实际,现就做好秋防工作安排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做好秋季动物防疫工作 今年以来,猪肉、鸡蛋等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养殖利润可观。受此影响,入秋以来我乡畜禽补栏明显增多,给全乡畜禽疫病防控提出了严峻考验。做好今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对保证我乡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各村委会、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畜禽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顾全大局,认真组织开展好秋季动物防疫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周密部署,精心安排,严防动物重大疫病发生,减少疫病损失,努力实现“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区域性流行”的防控目标,推动全乡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二、强化防疫措施,认真开展免疫工作
今年我乡秋季防疫工作从9月19日开始至10月24日结束。一是不断强化基础免疫。各村委会、规模养殖场(户)要积极配合防疫人员全面实施集中免疫,严格执行强制免疫
制度。畜牧兽医站要加强规模养殖户的免疫监管,认真做好免疫档案登记和管理,适时查漏补缺,要对集中免疫时不宜免疫的畜禽、新生及新补栏畜禽做好登记,定期及时进行补免,务必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保质、保量完成全乡秋季集中免疫工作。二是加强布病免疫。各村委会、羊子养殖户要高度重视羊子布病免疫工作,积极配合防疫员做好布病免疫,加强对流窜放牧养羊户的教育宣传力度,不得漏免一只羊子,确保布病免疫密度达100%,严防布病的扩散和蔓延,对免疫不合格的养羊户实行一票否决制,县动物疫控中心将全面开展羊子布病检测工作,一旦确诊,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集中扑杀、净化处理,同时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要加强自身学习及对养殖户的宣传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保证公共卫生安全。三是严格执行免疫操作技术规范。畜牧兽医站要加强对村级防疫员、规模养殖户的免疫操作技术指导,在免疫过程中实行全程监督,对防疫员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确保免疫操作安全规范。四是加强对规模养殖场(户)、养殖小区的免疫监管工作。畜牧兽医站要严格审查其免疫程序,确保符合国家免疫方案对强制免疫病种的技术要求。及时掌握补栏情况,对照免疫程序及时督促免疫。在免疫时,畜牧兽医站人员或村级防疫员应在场进行监督。五是正确存储、运输、使用疫苗。畜牧兽医站人员要做好疫苗的存储工作,同时要指导养殖户、村级防疫员做好疫苗的保存、运输、使用,保证疫苗效价,提高免疫质量。六是加强免疫档案登记管理工作。畜牧兽医站要进一步规范新的免疫档案的填写使用,建立完善、科学的免疫档案。七是认真做好信息报送工作。秋防期间将实行免疫进展周报告制度。畜
牧兽医站要指定专人负责信息报送工作,每周一上午11时前报告上周工作进展情况。八是加强疫情监测。畜牧兽医站要严格按照《甘泉县2011年重大动物疫情监测方案》要求,组织开展好疫情监测工作,要充分发挥村级防疫员疫情观察报告的职能,建立健全巡查制度和定点、定人、包片负责的疫情监测制度,定期对本村畜禽健康状况进行巡查,及时了解疫情动态。
三、加强检疫监督,防止动物疫病的发生扩散
畜牧兽医站要按照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的有关规定,积极配合动物卫生执法工作。一是要加强种畜禽调运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严禁从疫区调入畜禽及其产品,严防疫情传入。二是加强产地和屠宰检疫工作,严格执行产地检疫报检制度,加强运输检疫及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对过境、调运、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检疫力度,确保公共安全卫生。三是要加大对我乡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力度,对动物及其产品的养殖、屠宰、经营、运输、储藏等环节进行全面检查和整顿,严厉打击逃避或抗拒检疫和运输、加工、贩卖病死动物及产品的行为,切实加强市场和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最大限度的消除疫病疫情隐患。
四、成立秋防工作小组,确保秋季防疫工作落到实处 秋防工作小组负责全乡秋季防疫工作,要认真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加强管理,全力保障秋防工作顺利开展。一是以规模养殖户为重点,定期进行疫情监测,严格执行疫情举报核查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防微杜渐,确保不发生疫情。二是坚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
度。严格落实疫情报告制度,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处置”。三是组织人员积极开展监督检查工作,重点检查防疫密度、动物标识佩戴及免疫档案建立等,及时查漏补免,防止出现漏村、漏户、漏畜现象,认真检查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各项防疫措施真正落实到位,确保秋防工作圆满完成。
第四篇:2011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汇报
园户村镇2011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汇报
我镇秋季动物防疫工作自县防疫工作会议召开后,镇人民政府立即召开三级干部和全镇兽医参加的动员会,对2011年秋季防疫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制订了全镇秋季防疫时间安排表,9月10日开始秋季防疫工作全面开展,10月20日基本结束。现将我镇2011年秋季防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动物防疫保障措施,确保畜牧业安全生产。
牢固树立全年防疫的意识,进一步加大了对全镇农牧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力度,使秋季防疫工作由行政推动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以“无规定疫病区”建设为目标,2011年我镇进一步完善了《园户村镇突发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应急预案》,巩固了疫情防治长效机制;按照“政府保密度,畜牧部门保质量”的要求,领导、包村干部、各村,严格实行疫情防制“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认真落实各项综合防疫措施,切实提高牲畜防疫防治水平,对防疫员、包村干部我们采取包片负责的办法,明确责任,明确任务,要求作好所包片区的疫病防疫工作,为提高防疫质量,要求防疫员做好牲畜防疫档案登记工作,并认真规范填写动物防疫卡,对不能防疫的牲畜要标注清楚补免时间,做到了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使防疫密度达到了100%。因秋季防疫增加了鸡的新城疫防疫镇人民政府为每名防疫员发放了200元的交通补助,对在防疫工作中配合不到位的马场湖村给予口头警告。
二、分阶段稳步推进防疫,保质保量完成防疫工作任务。
9月9日下午对全体防疫员在兽医站进行技术操作规程培训。防疫工作中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和疫苗质量保存要求做好,做到位,由片区兽医全程监控防疫工作,把好防疫质量关。我镇根据防疫种类和疫苗时间把秋季防疫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猪瘟从9月4日开始,应防猪2118口,实防1327口,补免登记291口,备宰500口,过敏2口无死亡。9月10日开始牛、羊、猪的WO型—亚1型口蹄疫、禽流感防疫,9月30日结束;应防牛6330头、羊17052只、猪2132口、禽123568羽,实防牛5964头、羊16874只、猪1400口、禽123162羽,补免登记牛358头、羊158只、猪732口,备宰牛72头、羊56只、猪190口、鸡406羽。过敏牛286头、死亡1头,过敏羊214只、死亡2只,过敏猪47口、死亡2口。第二阶段鸡新城疫、猪蓝耳病防疫和牛W-A型口蹄疫10月7日开始10月20日前结束;共免疫鸡119309羽、猪蓝耳病应防2177口,实防1755口,补免登记372口,备宰50口。应防牛6587头,实防牛6039头、补免登记牛362头其中(孕牛297头、病牛11头、犊牛54头)、备宰牛186头,秋季防疫工作截止10月20日已全部结束。防疫卡全部发放到户,防疫档案和各种表册登记齐全,规范完整。动物免疫标识中羊、猪未挂,牛佩挂率达到100%。
三、加强动物流通管理、认真做好养殖小区消毒工作,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打好基础。
镇政府进一步加强了牲畜流通环节的管理,安排包村干部、村干部、片区兽医,下村入户全面了解掌握牲畜外购情况,坚决杜绝到疫区购买牲畜情况的发生。对全镇牲畜贩运户和养殖大户进行了详细的
统计,目前,全镇共有牲畜贩运户102户,牛5头以上、羊50只以的养殖大户903户。对于贩运户和养殖大户,我镇按照“三包”机制进行严密监控,做到了外来牲畜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在规定隔离点隔离观察,隔离检查结果为健康的方可同群饲养。
对于养殖小区和集中养殖区域,我镇采取集中统一消毒和安排自行消毒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全镇重点养殖区域消毒率达到100%。目前,全镇要求各村统一购买了生石灰对14个养殖小区进行了消毒,对两个集中养殖区域,及时通知并督查养殖户自行购买生石灰进行消毒。经过镇、村及养殖户的共同努力,我镇未发生任何疫点。动员养殖小区做好消毒工作,对进出小区内的牲畜严格进行消毒处理,不定期对小区内部进行消毒,确保养殖的安全性。
四、狠抓品种改良工作,提升畜牧业发展质量、效益。2011年我镇在全镇范围继续开展“牲畜品种改良年”活动,积极宣传并在广大农牧民群众中树立非良种不养、非良种不配、非良种不引的良种意识;充分应用冻精冷配、引进优质种公畜等改良技术,进行品种改良,不断提高了牲畜良种率。目前全镇完成牛冻精冷配2422头,性控冻精368枚,为8个配种员每人配备了80枚性控冻精。对全镇生产母羊进行摸底调查,落实购买种公羊82只(萨福克8只、陶赛特6只、德国美利奴68只),设立了两个肉羊人工授精点(上二工村、马场湖村),每个人工授精点配备了2个片区兽医、3个防疫员,采取人工受精改良3555只,自然交配6568只。
五、全面加强养殖小区建设,促进规模化养殖。
现已新建养殖小区5个。园户村二片区生猪养殖小区已完工,上
二工村一片区2个生态循环奶牛养殖小区已基本完工,上二工村二片区1个奶牛养殖小区已基本完工、上二工村一片区1个家禽养殖小区已完工。新注册畜牧专业养殖合作社6个。新建标准化挤奶厅2个,园户村村四组任海挤奶厅已完工、和庄奶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挤奶厅主体已完工、设备已订购、等待厂家安装。新建托牛所2个,园户村村四组任海托牛所现已托牛155头、上二工村戈壁奶牛养殖合作社现已托牛107头。
2011年11月2日
第五篇:2012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总结
****2012年秋季动物防疫
工 作 总 结
我镇的秋季防疫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安排和部署,认真贯彻全县动物防疫会议精神,高度重视、扎实安排,于9月19日召开了镇、村干部及防疫员会议,将秋防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按照“政府包密度,业务部门包质量”双轨并行的动物防疫模式开展秋防工作。全镇在秋防工作中做到早调查早准备,提前做好畜禽存栏摸底,并在9月19日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9月20日,全镇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正式开始。全镇各级干部和防疫工作人员精心组织、密切配合,采取先易后难、先外后内的工作方法和“五不漏”的工作原则较好的完成了本次动物免疫工作。截止10月20日,共免疫各类动物55466头只,其中:免疫猪2207头、牛538头、羊37915头、鸡15362羽免疫率均达到了应免疫动物的100%,耳标佩戴率100%;圆满地完成了本次动物秋防工作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一、主要做法是
1、领导重视,开展及时。
镇领导对防疫工作从始到终做到“四到位”:认识到位、组织准备到位、人员安排到位、督促检查到位。县动物防疫
动员会于9月16日召开后,我镇于9月19日马上召开了秋季动物防疫工作专题会议,为防疫赢得了时间,取得了工作的主动。防疫过程中,对工作人员进行明确分工:镇村干部负责组织动员群众配合防疫工作,村防疫员具体实施免疫注射,包注射密度,注射质量。
为了及时掌握防疫中的问题和漏洞,镇上组成了有分管领导为组长的督察组定时不定时的对防疫工作情况进行督察。及时发现和纠正防疫进程的问题,从而确保了免疫工作的进度和密度。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认识 针对部分群众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认识不够到位情况,镇政府就充分利用宣传标语、村组群众会议,大力宣传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广大干部群众,人人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起来。特别是对防疫中出现免疫副反应,要及时上报、消除群众顾虑,出现畜禽死亡事件的,要及时查清死亡原因,符合赔偿条件的免疫副反应死亡畜禽要及时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同时要对那些影响防疫免疫的言行进行澄清和制止,为我镇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思想保障。
3、加强防疫业务培训,严格操作规程,确保防疫安全。为了认真搞好秋防工作,镇上专门对防疫员进行防疫知识培训,在防疫过程中,要求防疫人员从严遵守免疫技术操作规
程,避免因技术环节的因素出现免疫安全事件。免疫器械每天一次高温消毒的操作规程,切实做到“消毒严、部位准、剂量足”,杜绝了防疫注射中“打飞针、打跑针”现象发生。,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了免疫副反应和死亡的发生,提高了防疫密度,保证了防疫效果。
4、加强部门工作职责,提高防疫面密度。
由于今年畜禽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农户发展畜牧生产的积极性高涨,畜禽存栏明显增加。因此,今年的秋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把秋防 工作抓紧抓好,落到实处,使防疫面达到上级要求,秋防一开针,镇领导经常深入村组了解防疫进度,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从而有力促进了防疫工作的开展。确保了防疫质量和密度。
二、存在问题
由于我镇点多面广,畜禽存栏数量多,东面与玉门接壤,交通便利,受外来疫情影响的概率较大,群众思想复杂,村防疫员业务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待遇不高等绪多因素的影响。秋防中我镇虽然尽力做了大量工作,但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是:
1、口蹄疫疫苗反应大,免疫副反应多,而且往年因注射口蹄疫疫苗免疫致死亡的牲畜补偿没有及时兑现或兑现数额较少,加之个别动物注射后流产的因素,部分群众拒绝免疫,有些群众甚至威胁、谩骂防疫员。防疫人员产生畏难
情绪,影响防疫工作的开展,这是造成防疫密度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2、正至农忙季节,只能早晨进行免疫,防疫难度较大,影响了工作的进度。
3、村上没有冰箱、冰柜的村防疫员不得不疲于奔波在村镇之间,为疫苗的冷藏付出了昂贵的代价,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三、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建议上级加大口蹄疫疫苗免疫致死亡的牲畜补偿力度,改变口蹄疫疫苗免疫致死亡的牲畜补偿滞后的现象,及时足额地发放口蹄疫疫苗免疫致死亡的牲畜补偿金,争取广大人民群众对动物防疫工作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