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森林公园“十一五”工作总结
邹城十八盘省级森林公园 二0一0年工作总结
邹城十八盘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山东省邹城市东北,田黄镇、城前镇两镇交界,距市区32公里,紧邻京福高速公路和日东高速公路,交通条件便利。同时,邹城市是“孔孟之乡,孟子故里”,有“天下奇石”的峄山风景区,文化底蕴深厚。十八盘山山川秀美,风景宜人,是附近地区远近有名的休闲旅游好去处。驻地田黄镇,是孔子诞生地,有“万山朝尼”(附近所有山头都朝向孔子诞生地)景象;又是抗日革命根据地,素有“瓦曲圈里和罗头,大炮一响十八趟”的抗日口号,现有“尼山烈士纪念碑”一座;辖内凤凰山是“济宁市第一高山”,塑有大佛一座;有白莲教起义地—白龙池„„众多旅游景点,构成一幅让人流连忘返的绝美画卷。十八盘森林公园于1990年被邹城市政府确定为十八盘自然保护区,2007年被省林业局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
2010年,邹城十八盘省级森林公园,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谋划森林公园发展,开拓创新积极进取,使森林公园的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一年来,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 公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森林公园发展的意见》,紧密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使命和现代林业建设的总目标,大力加强森林公园建设、管理和旅游开发,使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公园坚持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力优化森林资源结构、保护森林资源环境,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百姓致富,为森林公园长久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现就2010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2007年森林公园升级为省级森林公园后,各项工作都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需要我们适时调整好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加之公园建设的初期投资力度较小,我们主要以抓好保护森林资源为重点。主要做好了一下几点工作:
1.抓好护林防火工作。护林防火是保护森林资源的第一中心工作,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森林防火形势不断变化,森林防火工作日益艰巨,防火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同时就需要我们运用一些新思路、新方法。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发放宣传单,粉刷宣传标语,出动宣传车,发放明白纸,聘请护林员,签订责任书,形成人人重视防火,人人参与防火的局面。不断总结实战经验,形成一套预防为先,专业迅速扑灭的防火扑火方案。加强防火专业扑火队伍建设,建成专业性、科学性、规范性的扑火队伍,保证随时能拉的出,打的赢。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人员,利用2009—2010年度时间,干石垒砌底座宽0.6米,顶宽0.4米,高1.5米防火隔离墙一万三千多米,累计投资70余万元。
2.加强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调整林木结构,优化森林资源。林场系生态纯林,极易遭受病虫害的危害。针对近几年来,林木病虫害扩大的趋势,增设预测预报站点,派出专门人员上山观测,积极跟踪病虫害发生发展形势,加强林木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及时发现,有效避免病虫害对国有林场的侵害。同时运用生物、物理、化学、人工等综合防治技术治理病虫害。不断从营林入手,增加树木品种,改善林分结构。先后在黄土沟、十八盘、竹子园、南山头等地栽植栗子、樱花、火炬、三角枫、五角枫、桃树、竹子、银杏、黄栌、女贞、柿树、侧柏等树木。大力改建混交林,提高森林自身抗虫害能力和森林资源环境结构。由于措施得当,公园森林资源得到很好保护,林相整齐,树木茂盛,山青水绿,鸟语花香,为进一步开发森林公园打下坚实基础。
3.抓住机遇,加强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人们对环境的日益重视,森林旅游成为人们普遍认同和喜爱的一项休闲活动,人们对森林公园的建设有了更高要求。2010年,森林公园共投资200多万元,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垒砌防火隔离墙13000多米,累计投资70余万元;二是加宽上山防火、旅游道路1100多米,投资近40万元;三是积极利用中央财政资金34万元,改造危旧房7间;四是积极申请扶贫资金30余万元,打吃水井一眼及灌溉设备一套。同时利用财政预算资金,对各项基础设施进行了维护。森林公园全体干部职工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敢争一流的优良作风和精神,不断改善建设公园设施和环境,激发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形成一种昂扬向上,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建成一个有凝聚力和号召力集体。圆满完成了全年的既定目标。
回顾上一年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公园基础设施落后,投资资金不足,创
收能力差,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解决。
邹城十八盘省级森林公园
2010年12月16日
邹城十八盘省级森林公园 “十一五”工作总结
邹城十八盘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山东省邹城市东北,田黄镇、城前镇两镇交界,距市区32公里,紧邻京福高速公路和日东高速公路,交通条件便利。同时,邹城市是“孔孟之乡,孟子故里”,有“天下奇石”的峄山风景区,文化底蕴深厚。十八盘山山川秀美,风景宜人,是附近地区远近有名的休闲旅游好去处。驻地田黄镇,是孔子诞生地,有“万山朝尼”(附近所有山头都朝向孔子诞生地)景象;又是抗日革命根据地,素有“瓦曲圈里和罗头,大炮一响十八趟”的抗日口号,现有“尼山烈士纪念碑”一座;辖内凤凰山是“济宁市第一高山”,塑有大佛一座;有白莲教起义地—白龙池„„众多旅游景点,构成一幅让人流连忘返的绝美画卷。十八盘森林公园于1990年被邹城市政府确定为十八盘自然保护区,2007年被省林业局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
一、邹城十八盘省级森林公园“十一五”工作总结
(一)取得的成就
1、狠抓了森林资源的保护。丰富的森林资源是国有森林公园发展和建设的基石,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维护生态安全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我们着重抓好了防火、治虫多方面工作。
(1)在森林防火方面,重点抓了设施建设和制度建设,使十八盘森林公园实现多年无森林火灾。近几年来,林场组建了专业的森林扑
火队,丰富完善了防火扑火预案,加大防火宣传力度;每年组织人工环山割宽10米的防火隔离带;2009年,利用整个冬季,组织专业施工队伍用干石垒砌底座宽0.6米,顶宽0.4米,高1.5米的永久性防火隔离墙,现已竣工;签订防火责任状和包保责任状,增加上山把路口人员,严防死守,杜绝一切火源进入山林。投资近300万元建设了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实现了对林火、游人、道路、车辆的全方位监控,进一步提高了林火监测水平。
(2)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建立了病虫害测报站点,实施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确保了有虫不成灾,有效地保护了林场的森林植被。及时跟踪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趋势,严密监控美国白蛾、松胸线虫病等危害性病虫害的传播。“十一五”期间,森林公园没有出现病虫害灾害。
(3)抓好了封山育林和荒山绿化工作。由于十八盘省级森林公园是人工造林,且和集体林地结合紧密,林场及周边存在很多荒山,近几年来我们加大了造林力度,免费提供侧柏、黄栌等苗木,组织指导当地百姓大力开展荒山绿化,积极营造经济林基地。“十一五”期间新增林地300余亩。使十八盘森林公园山更绿,水更青,成为附近几个县市区市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2、加强营林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森林林分质量。由于十八盘森林公园属人工造林,为刺槐、松树纯林,林分结构非常单一,造成抵抗病虫害能力差,森林景观质量差等诸多不良情况。对此,我们制定了科学的营林规划,采取修枝、间伐等抚育措施,同时开展植树造林,多
栽经济林、风景林,收集栽植“老”树木品种,增加树木多样性,使林分生长环境明显改善,景观质量明显提高,也为防火、防虫提供了有利条件。
3、加强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了公园基本建设,2007年积极争取资金建设了办公楼和部分家属区,解决了个别林区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办公和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通往十八盘林区修建了水泥路,硬化1100多米;通往竹子园路垒砌台阶路360米; 2008年,争取专项资金修建了50万伏高压变电站;2009年,垒砌防火隔离墙13000多米;2010年加宽上山防火、旅游道路1100多米;改造危旧房7间;打吃水井一眼、灌溉设施一套。“十一五”期间,累计修建防火瞭望台3座,防火宣传牌30多处,水窖、蓄水池8座,改善工作与生活条件。
4、坚持永续利用,加强了对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自2007年开始,公园成功晋级为省级森林公园后,我们以此为契机,加大了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讨论和研究工作,积极邀请有关专家,对森林公园的发展和建设进行了研究和规划。通过加强保护、科学规划、理顺体制、规范管理、资金保障等手段,努力构建森林公园发展的生存、环境、社会、智力和物质五大支持系统,为全面实现森林资源永续保护和利用打下坚实基础。
5、积极理顺、改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水平。要想公园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光靠“看好山、守好林”是远远不够的。要自觉加强管理水平和方式,要用发展的、科学的现代管理模式来进行管理。我们利用
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有利时机,进行了不断的探讨和摸索。首先,在制度上下功夫,利用制度来约束人、事,利用制度来“管住”人、事,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按照制度规范做事。花大力气,提升职工的综合和专业素质。坚持以人为本,人才是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最坚强保障。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全体职工形成合力,全心全意的为林场发展做出自己努力。有了制度和思想的保障,做起事来就会一帆风顺,许多问题和矛盾就会迎刃而解。正是通过提升管理水平,公园在“十一五”期间有了飞跃发展,从一个名不经转的地方,发展到知名度较高,被人们耳熟能详的省级森林公园。
6、合理开展多种经营,逐渐使公园发展进入正轨。“十一五”期间,我们依托林场建设了经济林基地200亩,栽植了板栗、核桃等林果树木,现已陆续进入盛果期,即将建设的桃行、苹果林,形成几大富有特色的采摘园。增加林木多样性,多栽植景观树种。规范周边旅游、餐饮服务场所秩序。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森林公园存在的问题及限制因素及对策建议
1、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一五”期间,尽管在我们的努力下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较差,目前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
(1)、森林公园投资力度小。由于长期缺乏稳定的投资渠道和国家资金的扶持与引导,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自然教育、科普宣传等公益性建设滞后。具体表现为:一是景区旅游和管护道路建设滞后。目前我区森林公园仅开辟一条旅游线路,大部分森林景点至今没
有旅游步道,游客无法通行。二是旅游服务设施落后。景区内没有停车场、住宿、餐饮等设施,排水和供电设施远远落后于实际需要,有些景区甚至保障不了员工的基本生活用水,给景区职工和游客带来诸多不便。三是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滞后,景区内缺乏足够的资金改造和营建生态文化林。四是景点建设进度缓慢。我区景点虽然有了初步规划设计,对部分进行了开发,但是开发建设进度缓慢,开发的景点设施单一,部分景点还出现有规划、无建设的尴尬局面。
(2)、人文景观开发不足。森林公园旅游景区开发深度不足、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滞后、缺乏文化内涵是阻碍我区森林旅游业发展的又一大问题。森林公园在规划的过程中,虽对人文景观进行了部分规划,但总体上人文景观内容单调,无法向游客提供人文类、生态类的优质旅游产品,这需要进一步挖掘人文景观和开发旅游产品(包括纪念品)的文化内涵,从深层次上、广度上加大对森林公园人文景观的开发,使人们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获取更多的精神享受。
(3)、宣传力度不够。目前,森林公园宣传手段严重滞后,在将来要利用电视、报纸、报刊、户外广告等传统媒介宣传,也要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型媒介的作用,加强森林旅游合作单位,致使丰富的旅游资源“养在深闺人不知”。
2、对策及建议。
(1)、拓宽森林公园建设资金投入渠道。在争取国家对森林公园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投资的同时,在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政策,扩大招商引资,采取市场运作的办法,鼓
励各类具备条件的经济实体投资森林公园建设,进一步改善森林公园基础条件,不断提高森林公园保护管理和服务大众的能力。
(2)、加强人文旅游资源利用。依靠“孔孟之乡,孟子故里”的文化资源优势,按照总体规划,立足自身特色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森林公园森林旅游资源文化、历史人文的内涵,开发出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可建设成科普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公园要大力开发不同档次、富有地方特色的各类森林食品、果品、药材、苗木花卉等森林旅游商品,并逐步形成规模化、系列化和品牌化。
(3)、丰富宣传、营销手段。依托“孟子故里—孟子文化”,“峄山风景区”等文化资源,着力打造风景宜人休闲旅游。一是要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新闻媒体,加大对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的宣传。二是要通过举办具有特色的旅游节、农家乐、采摘园等活动形式进行宣传。三是要加大与各旅游公司的互惠合作;四是要充分利用网络科技手段进行宣传,形成森林旅游宣传和营销网络。
二、森林公园“十二五”展望及主要措施。
随着人们对回归自然和森林旅游的日益向往和热爱,“十二五”期间将是森林旅游实现大发展、大跨越的关键期。森林旅游的发展会更加广阔,森林旅游的发展会更加辉煌。森林公园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利用有利条件,保护好森林资源,搞好旅游开发,发展好旅游产业。
1、森林公园“十二五”发展存在的不利因素及问题。虽然形势对森
林公园将来的发展非常有利,但是,制约森林公园发展的不利问题和因素也比较多。主要是:对森林公园投资力度小,基础设施落后,整体管理水平较低,人文景观开发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等方面。这些因素和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森林公园的发展,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解决。
2、森林公园“十二五”发展指导思想。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合理利用、有序开发森林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发展和谐社会。以《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森林公园发展的意见》为指针,遵循现代森林旅游发展和管理理论,以保护十八盘森林资源为目标,突出生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从森林公园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步建立起管理规范、约束有力、讲求实效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带动百姓致富。
3、森林公园“十二五”发展思路和任务目标。森林公园在“十二五”发展过程中,要转变发展思路,科学管理和运作。多方寻求支持和帮助,加强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所有林区通水、通电、通讯、通路;人畜饮水,防火、治虫用水得到彻底解决;大量栽植风景林、经济林,改善林分结构;发展多种经营,谋划出产业结构升级的新路子。在未来五年里,省级森林公园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完成,形成有特色、有自主项目、在周边地区影响比较广泛的生态旅游体系,再通过五年或者一段时间积极申请国家级森林公园。
4、森林公园“十二五”发展任务和数量指标。
森林公园危旧房改造:根据国家对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规划,和林场
实际情况,拟建设职工住房1536㎡。
环山路、旅游线路建设: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争取资金,修建一条便于防火、治虫,同时便于游客上山游玩的环山路。水泥硬化,双向行驶,宽度不低于5米。规划设计为三条旅游线路:2011-2013年规划建设柴炭店—竹子园道路1.2km、竹子园—十八盘道路1.8km;2014-2015年等驾庄—竹子园3.8km。
专业消防队伍和专业旅游服务、管理队伍:成立不少于40人的临时护林员,成立不少于30人的专业扑火队伍。推行旅游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上岗考核,考核合格后予以上岗。水窖、蓄水池、拦水坝:因地适宜,修建蓄水池6处,建成拦水蓄水坝两座,改善林区生态环境,总蓄水量不少于40000立方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停车场、服务站、餐饮休闲、娱乐广场、住宿;建设科普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5、保障各项发展任务的有力措施。
依据国家和省市的有关发展森林公园的精神,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干部职工同心同德,扎实有效的开展各项工作,为森林公园的长久发展出谋划策,尽心尽力。我们坚信:只要有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我们会克服一切困难,森林公园的明天一定会发展的更加美好!
邹城十八盘省级森林公园
2010年12月16日
第二篇:森林公园十一五总结
甘肃省甘谷县尖山寺森林公园
“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一五”时期,尖山寺森林公园在县林业局及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生态建设和旅游开发两个重点,牢牢把握改革与发展两大主题,按照“高起点谋划,全方位开发,大规模建设,严要求治理”的基本工作思路,落实旅游产业政策,实施项目带动,打造旅游品牌,加大市场开拓力度,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积极推进由林场向公园转型战略,实现了公园辖区内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较好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现将五年来的工作回顾总结如下:
一、2010年工作情况
1、旅游成效显著:经过一年的努力,甘谷县尖山寺森林公园的整体实力和品位不断提升,对全县经济发展的影响力逐步加强,据统计,2010年,尖山寺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约1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8%、16.5%。
2、林业生产工作:全面完成了县林业局下达我园的造林林业生产任务。一是新育油松苗木10万株,新育容器侧柏苗木10万袋;二是新育刺槐苗木6.5亩,新育核桃苗木5亩,三是引进绿化树种塔柏1600株,移植紫穗槐10000余株,移植香花槐38000
发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安全管理制度》、《森林防火制度》等。使管理有章可循,提高了服务质量,提升了公园形象。二是提高管理水平。为切实履行好管理职责,努力提高建设管理水平,展现森林公园良好环境,促进森林公园健康发展。
二、“十一五”公园工作总结
“十一五”时期是尖山寺森林公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旅游经济大发展,新跨越的关键时期。五年间,尽管受诸如“非典”、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尖山寺森林公园接待游客也达到20万人次,年均递增15.6%以上,旅游总收入近100万元人民币,年均递增20.5%。尖山寺森林公园旅游业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功能。近年来我县加强对尖山寺森林公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对景区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有计划的开发建设,促进了尖山寺旅游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一是由县上投资新维修县城通往尖山寺公园二级公路10公里,二是在尖山寺森林公园景区入口处设有导游图,以便更好地为游客服务。通过积极的基础建设,为尖山寺公园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作战能力。三是打好林地资源保卫战。加大了对毁林开荒、开山炸石、葬坟、偷砍盗伐、乱占林地等行为清查处理力度,有效维护了国有林区的稳定。四是有效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抓好森林病虫害监测和预测预报,为森林公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资源环境。通过共同努力,连续多年公园没有大的森林火灾发生,无重大偷砍盗伐案件发生,无非法乱占林地现象,无爆发性森林病虫害出现。
(五)注重景区森林培育,促进资源稳步提升。
五年来为了增大公园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质量,尖山寺森林公园把主要任务放在林区森林资源管护和森林资源培育,结合天保项目、生态公益林项目建设,利用项目资金,遵循森林自然演替规律,加强林政资源的管理和培育。坚持“造、封、育、管、护、改”六管齐下,大力培育生态资源,采取工程规模造林,集中连片抚育和见缝播绿补植补造相结合的办法,对林区内的荒山荒地等宜林地,有计划组织造林,恢复森林植被;对生态功能低下的疏林、残次林以及其他低效林分,及时进行培育改造、抚育和人工补植,逐步提高尖山寺林区的生态保护功能,加强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保护和管理,改善生态状况,维护公园及周边生态安全,充分发挥生态公益林的功能和效益。同时在尖山寺森林公园景区整体格局构建上取得重大突破。
三、存在问题
(一)由于历史遗留经济负债和自收自支人员工资包袱沉重,脱困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二)公园建设资金严重不足。近年来公园在开发建设中缺乏上级部门专项资金的扶持,且自有资金非常有限,投入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仍然是制约公园发展速度的瓶颈之一。
(三)基础设施建设渐趋严峻。由于长期缺乏稳定的投资渠道和国家资金的扶持与引导,公园开发过度依赖招商引资,使森林公园在公共基础设施、公益事业上投入严重不足,而且随着人们对生态旅游的不断重视,森林公园的客流量急剧上升,现有的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跟不上发展需要。
(四)内部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由于森林公园与国有林场一套班子,职工队伍长期从事造林和森林管护工作,缺乏旅游开发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产业结构调整缺乏科技人才支撑。同时由于尖山寺森林公园存在财政供给和自收自支不同的两类职工,造成不同岗位间、同岗位间,工作的质量与职工的收益挂钩不直接,职工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出来。因此公园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四、“十二五”公园发展思路
的民俗文化,立足自身特色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森林公园森林旅游资源文化、历史人文的内涵,开发出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利用节会,开展旅游宣传,提升甘谷知名度,拓宽客源市场。
③借助“天定”高速公路建设良好机遇,实现甘谷县城至尖山寺公园铺油路的加宽工程建设。全面完善游览步道,停车场,供排水设施,供电设施,供热设施,景区景点建设,公共卫生间、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森林公园游客服务中心和商贸购物一条街。
④大力发展森林旅游经济,逐步形成成熟的旅游市场。要在大力开发森林公园的同时,引导林区广大群众积极发展以“农家乐”等为主的旅游服务产业,带动广大群众依靠旅游业脱贫致富,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⑤引进和培训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服务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实施管理人才建设工程、导游队伍建设工程以及旅游文化建设工程,提高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
2、林业生产工作
①加强林政、护林防火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较为完备的森林资源防护体系,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②逐步探索租赁山场、扩张经营模式,力争使公园的经营总面积在“十二五”末达到4万亩。
第三篇:龟峰山森林公园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
龟峰山森林公园“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
龟峰山森林公园“十一五”期间,在麻城市委、政府和上级森林公园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我龟峰山认真贯彻落实加快森林公园发展各项会议精神,紧密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使命和现代林业建设的目标,大力加强森林公园建设、管理和旅游开发。使我园的经营水平和服务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十一五”期间的森林公园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贯彻落实森林公园管理要求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们严格按照国家林业局文件、会议精神和要求,全面促进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1、根据国家局文件精神,及时制定森林公园《关于做好“十一五“期间旅游安全工作的通知》,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旅游安全工作作为森林公园的首要工作。如加强对游客和旅游活动的监管,确保森林旅游的安全开展。
2、填报《省级森林公园基本情况调查表》,及时收集汇总,上报到上级部门。据统计,我园森林覆盖率达76%,经营面积9500亩,林地面具8000亩,有植物420种、动物180种。
二、森林公园在保护、建设和开发等方面工作概况及主要报告
(一)、成功协办旅游节会,观花旺季创佳绩。2008年,成功协办首届中国麻城杜鹃文化旅游节,邀请著名媒体《欢乐中国行》摄制组走进麻城。主要组织了杜鹃花海观赏会和几出名族风情表演;2009年4月16日举办了“2009麻城中国杜鹃花城旅游发布会”。4月2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5月6日整点新闻都有关于中国面积最大古杜鹃群落的报道,湖北主体媒体以及新华网、人民网、网易、新浪网,中国旅游网等主流网坛也进行了深度宣传报道。同时在各地电视台、报纸,网络上大作宣传。制作专题风光片在各地电视台播出。2010年,配合第二届中国麻城杜鹃文化旅游节组委会,在龟峰山成功举办了7大旅游活动,即杜鹃花海赏花会、杜鹃花国际学术研讨会、武汉千名车友会、花海相亲会(含婚纱摄影)、十二届市民观光赏花会、。
(二)、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投资230万元硬化2.5公里的花海路;投资200万硬化8公里的登顶公路;投资80万兴修长60米的茶园冲大桥;投资50余万兴建2座生态旅游公厕,投资45万元兴建2座大型停车场;投资105万元完成了杜鹃花海内3公里的木质游步道的铺设;投资130万用于龟头地段的安全防护链、防护网、防护栏及警言标示。2009年,年初的暴雨造成观顶公路、农垦路26处石岩塌方,各处路段受损严重,尽管如此风景区管理处想尽办法多方筹措资金,加紧水损工程建设的进度。实现十五大变脸工程即五路---农垦路、民供街、石板路、龟峰路、花海路,杜鹃花海木质游步路。五场-----迎宾广场、中心广场、文化广场、观音殿广场、杜鹃广场;五新建-----游客接待中心、星级公共厕所2座、破旧民房改造和花海的疏林去杂工程,沿路各种标识系统。同时清理了旅游线路排水沟和修补破损地段。进一步细化美化了景区,推新了景区的形象。2010年,继续完善十五大变脸工程的收尾工作,新建上下山。扩宽硬化了民供街至索道下方的道路,对农垦路全线扩建。改造小道为桥梁6座,改扩建龟山镇至景区道路,新建索道下方的停车场,在杜鹃花海二环新建一座厕所和原生态休息亭4处,新建旅游观光茶叶加工厂。
(三)、2007年我龟峰山成功创办景区。2009年成功创办4A景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为景区颁发了“面积最大的古杜鹃(映山红)群落”证书。
(四)、门票收入。2007年门票收入20万元,2008年门票收入近100万元,2009年近300万元,2010年近800万元,连年门票收入呈几何倍数增加。
(五)、各种形式的推广方式。2008年,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云南植物研究所专家等一行先后到龟峰山进行科研;在09年的新闻发布会上隆重宣布龟峰山生长有中国最大的古杜鹃群落。2010年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日本、挪威、新加坡等国内外专家40余人到龟峰山采风、科考,对古杜鹃群落给予极高的评价,提出宝贵的意见。同时也扩大了龟峰山的宣传。同时邀请各家来采风、写生、创作诗歌散文来推广景区,接纳大学院校的学生来龟峰山考验、实习、探险、野营等活动。使龟峰山的旅游品牌叫得更响,已在武汉做了30台公交车的语音报站广告,让“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的口号响彻武汉三镇。
三、森林公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过去的一年,尽管在我们的努力下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起步较晚,基础较差,目前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
1、森林公园投资力度小。由于长期缺乏稳定的投资渠道和国家资金的扶持与引导,我区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自然教育、科普宣传等公益性建设滞后。具体表现为:一是景区旅游和管护道路建设滞后。目前我区森林公园已开辟旅游和管护道路少、路面窄、管护费用少。二是旅游服务设施落后。景区内停车场、住宿、餐饮相对落后。三是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滞后,景区内解说标识标牌还不规范,缺乏足够的资金改造和营建生态文化林。四是景点建设进度缓慢。我区景点开发建设进度缓慢,开发的景点设施单一,部分景点还出现有规划、无建设及慢建设的尴尬局面。
2、人文景观开发不足。森林公园旅游景区开发深度不足、特色旅游产品开发滞后、缺乏文化内涵是阻碍我区森林旅游业发展的又一大问题。这需要进一步挖掘人文景观和开发旅游产品(包括纪念品)的文化内涵,从深层次上、广度上加大对森林公园人文景观的开发,使人们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获取更多的精神享受。
3、宣传力度不够。目前,我区森林公园宣传手段仍然比较单一,依旧是利用电视、报纸、报刊、户外广告等传统媒介宣传,未能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型媒介的作用,森林旅游合作单位只局限于湖北省;在旅游宣传方式上,既缺乏整体策划、整体推出,也存在重开发、轻市场的观念,忽略市场开发,有限的宣传促销资金难以形成旅游宣传的规模效应,未能形成有竞争力、完善的产品形象,致使丰富的旅游资源“养在深闺人不知”。
(二)对策建议
1、拓宽森林公园建设资金投入渠道。建议国家林业局在坚持以“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森林景观与生态文化资源保护” 等专项投资带动公园建设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争取国家对森林公园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投资。同时,在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政策,扩大招商引资,采取市场运作的办法,鼓励各类具备条件的经济实体投资森林公园建设,进一步改善森林公园基础条件,不断提高森林公园保护管理和服务大众的能力。
2、加强人文旅游资源利用。依靠龟峰山特有的民俗文化,按照总体规划,立足自身特色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森林公园森林旅游资源文化、历史人文的内涵,开发出有特色的旅游项目。要大力开发不同档次、富有地方特色的各类森林食品、果品、药材、苗木花卉等森林旅游商品,并逐步形成规模化、系列化和品牌化。
3、丰富营销手段。龟峰山区位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森林旅游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森林旅游业。一是要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新闻媒体,加大对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的宣传。二是要通过举办具有特色的旅游节等大型活动形式进行宣传。三是要加大与各森林旅游公司和周边省区森林景区的旅游互惠合作;四是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科技手段进行宣传,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森林旅游营销网络和建设一流网站。
第四篇:九龙山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十一五”工作总结
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十一五”工作总结
“十一五”是九龙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转型升级的五年,五年来,森林公园在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以森林旅游开发为经济建设中心的战略要求,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森林公园建设步伐,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弘扬森林生态旅游文化,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九龙山森林公园已形成一定旅游规模。“十一五”期间森林公园总创收3500万元,利润超700万元,接待游客超70万人次,其中旅游收入超400万,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现将“十一五”期间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方位、多角度加强森林旅游资源保护工作。
森林资源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我们九龙山森林公园的根本之所在,全方位、多角度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确保九龙山森林资源的完整和多样性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1、加强森林公园防火工作,实现绿色“十一五”。
森林防火工作是森林公园的首要工作。我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积极扑救、有效消灾”的森林防火方针,加强宣传,落实人员,配备物资,强化责任,提高意识,齐抓共管,群策群力,充分发挥预警机制和军警民联防机制作用,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和兄弟单位的全力配合下,“十一五”期间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了好成绩,无森林火灾发生。
2、加强森林公园有害生物防治和植树造林工作,实现青山常绿。我园一是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2000年9月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后,九龙山森林资源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为加大防治力度,提高防治质量,我园在“十一五”期间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对疫木病树进行集中清理烧毁,对疫区林木进行药物防治,经过5年的综合防治,松材线虫病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二是加强其他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逐步完善林区白蚁、葛藤、加拿大一支黄花等其他有害生物的除治,对林区香樟树进行药物除治白蚁试验;对葛藤和加拿大一支黄花加大人工投入力度,采用先人工清除后用草甘磷喷洒的方法,及时清除,避免林木受灾,保持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为旅游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加快植树造林工作。“十一五”期间我场投入资金近200万元,迹地更新造林近1000亩,同时加强后期抚育管理,确保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在95℅和90℅以上,香樟木荷等多树种的种植,丰富了林相结构,美化了森林景观,确保不留秃山,实现青山常绿。
3、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实现生物多样性。
九龙山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特别是鸟类资源有150多种,其中不乏猫头鹰、红隼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近几年,附近农户受经济利益驱使,用捕鸟网等工具猎捕鸟类现象时有发生。为保护野生动物安全,“十一五”期间我场在主要上山要道安装宣传牌近120块,加强对上山人员的宣传教育,同时主动配合市农业执法大队清理九龙山上捕鸟网,确保九龙山森林公园生物资源多样性。
4、加强林地资源保护管理,实现效益共赢。
九龙山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全面提升了整个九龙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旅游档次和品位。作为市重点工程,林场将按照“支持服务,互利共享,开发保护”的原则,支持和配合好九龙山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对依法征占用林地项目,做好材料提供和实地落实工作;对在建工程,做好现场管理和配套服务工作;对林地征占用补偿资金,做好催收工作。“十一五”期间,九龙山度假区在我园的监督下,至今未发现违法征占用林地现象,真正实现九龙山旅游度假区与森林公园效益的共赢。
二、重硬件、强软件,加快森林旅游开发建设步伐。
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园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一条可行之路。森林公园作为林业面向社会、联系社会的主要载体,是人们认识森林、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的重要窗口,九龙山森林公园管理处以争创AAA级旅游风景区为契机,以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化为目标,重视硬件,强化软件,加快推进森林公园森林旅游开发建设步伐。
1、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争创优良景区环境。
“十一五”期间,九龙山森林公园发挥自身力量,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开发步伐,硬件设施建设总投入超800万元,公园总体面貌有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一是联合社会力量在南湾景区兴建酒店金旺海景山庄,通过招商引资完善了公园配套服务设施,提升了景区在周边地区的知名度,增加了公园收入。二是配合支持乍浦镇政府在南湾景区西侧山湾渔村发展农家乐项目,现已获得省级农家乐示范村称号,把赏公园美景和品山湾海鲜有效结合,公园和渔村共同发展,实现共赢。三是森林公园南湾景区与九龙山庄园成为联合体,双方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九龙山庄园将南湾景区作为附加景区,捆绑宣传。四是对牌楼到南湾炮台道路周边,按照既可供游客观赏休憩,又要绿化美化环境的要求,开展了绿化景观工程建设,包括:休息长廊和古亭的建造,游步道的延伸,主入口牌楼及售票大厅的检修改造等。五是在南湾景区灯光山,按照美观和实用相结合的原则,修建高标准林间游步道2000米。六是组织2000余人次对景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开辟观光平台,开展森林抚育采伐,不仅提高了森林质量,也拓展了游客的活动空间,增强游客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可进入性和体验性,实现让游客真正走进森林,享受大自然赋予的森林氧吧,突出森林生态旅游特色。七是为确保旅游安全,在森林景区危险地段安装防护网200米,海边增设警示牌40块。八是依托乍浦镇政府实事工程,在灯光山西山脚修建了排水沟。九是对景区停车场进行改造等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提高了景区的接待功能和游乐功能。
2、加强配套软件,提高管理服务质量。
我园一是完善管理制度。针对公园开发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断完善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安全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保安巡查制度》等,使管理有章可循。二是加强安全生产。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我园狠抓安全生产落实,确保森林防火安全、森林旅游监管安全、公墓扫墓安全、工作场所和出租经营用房安全。取得“十一五”无安全事故发生的好成绩。三是提高管理水平。为切实履行好管理职责,努力提高建设管理水平,展现森林公园良好环境,促进森林公园健康发展,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经营理念。四是提高从业人员服务质量。开展“微笑服务”、“爱岗敬业”活动,主动向游客发放景点介绍宣传折页5000余份,以“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为宗旨,加强相互沟通与交流,提高从业人员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提升公园整体形象。
三、筑基础、抓宣传弘扬森林旅游生态文化建设。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是随可持续发展孕育而生的文化。“十一五”期间,九龙山在森林旅游生态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新成就,主要体现在:
1、为弘扬森林旅游生态文化搭建主要平台。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滨海而据,位于杭州湾北岸,是上海,杭州,宁波,苏州等发达城市的十字中心,经营面积6305亩,森林覆盖率84.3%,属于纯公益林经营,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人数逐年增加,就2010年旅游人数达16万人次。游客在观光游览的过程中,不仅能体验祖国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感受回归大自然的愉悦心情,同时还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了他们热爱森林、保护自然的美好情操。
2、为弘扬森林旅游生态文化构筑基础设施。
“十一五”期间,森林公园继续加强对生态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打造树名片,制作宣传册,开拓观光平台,不断发挥基础设施的科普教育功能,为人们了解森林、认识林业、探索自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
3、为弘扬森林旅游生态文化抓好多种宣传。
森林公园通过推出“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旅游活动,使人们在游览休闲过程中拓宽对自然的认知,受到自然生态知识的科普教育。“十一五”期间九龙山森林公园借助电台、网络、报纸、宣传册、导游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增加游客的生态意识。
四、存在的问题。
虽然“十一五”期间我园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
1、森林旅游资源不稳定。
一方面,由于受松材线虫病疫情的危害,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松树患病死亡,经过这几年我园加强综合防治,目前疫情已基本控制,但无法排除其不再泛滥而危害景观资源的可能性,因此需要继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长期有效监控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止成片受灾,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和稳定。另一方面,随着九龙山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和南湾景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上山游客逐年增多,以及基于历史原因分布各山体的20000多座乱葬坟墓使森林公园管理无法到位等,对公园森林防火工作提出严峻挑战,森林火灾隐患逐年增加,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加强巡逻,提高认识,完善物资,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和稳定。
2、森林公园建设步伐缓慢。
森林公园开发建设十几年,已初具规模,但由于其投入主要依靠林场自身资金的积累,在面对较大规模旅游配套项目开发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森林公园建设步伐相对缓慢,因此,亟需政府相关优惠政策的扶持,优先照顾公园为解决游客“吃、住”两要素而配备的相关项目,加快森林公园建设步伐,促进森林公园更好更快的发展。
3、森林建设资金存在缺口。
森林资源的保护,森林公园的开发,九龙山生态公益林的管理面临着投入大,经济效益回报缓慢的现状,未来建设存在资金缺口。
五、基本经验。
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在“十一五”期间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基本经验主要有:
1、必须坚持以“保护为主,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方针。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正确处理好森林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确保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产业,走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提高认识,坚持将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作为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林业产业体系建设和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平台和主要纽带。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发建设正是在以“保护为主,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方针指引下进行的,实现了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和合理开发旅游产业。
2、必须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针。
森林公园面积大,覆盖面广,在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之前必须对森林公园整体进行规划,再进行分步实施,以避免重复浪费建设和造成对森林动植物资源的破坏。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正是在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编制的总体规划基础上,逐步、分点进行开发,有序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产业,以确保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实现保护与开发并重。
3、必须充分发挥群策群力作用。
森林资源的保护,其涵盖范围广,牵涉面大,动用人力物力资源多,必须充分发挥群策群力作用,加强团队作业,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林场“十一五”期间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成绩的取得主要依赖于全体干部职工“同心同德”和工作上的八个到位:一是认识到位,二是措施到位,三是责任到位,四是管理到位,五是宣传到位,六是人员到位,七是经费到位,八是方法到位。
六、“十二五”展望及主要措施。
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创建AAA旅游景区为契机,深化内部制度改革,加快森林公园建设,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保持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同时充分发挥林业生态、社会效益,促进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林业可持续发展。
1、继续深化内部制度改革。
一要完善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是单位规范管理和健康发展的基础,公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民主集中和人本主义原则,继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日常基建、财务审批、公务接待,公园管理等,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理可论。二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所谓认识决定行动,要大力加强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深入领悟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思想觉悟,以更高更远的目标要求自己,以集体利益为首,追求个人价值与集体利益的共赢。三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骨干带头作用。广泛宣传身边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让所有干部职工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事迹。四要强化绩效考核制度。继续实行场部与各班组签订目标责任制管理协议,明确责任、强化义务,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
2、加快推进森林公园建设。
森林公园南湾景区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已初具规模,基础及配套设施日趋完善,但距离AAA级旅游景区创建标准还有一定距离,“十二五”期间,我园将坚持“科学保护,合理开发”的原则,以着眼AAAA级旅游景区和争创AA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加快推进森林公园建设。一要按照AAA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制定切合实际的近、中、长期详细规划,用于对外推广和进行具体实施。二要开发新景点,完善老景点。新建休息长廊和古亭,挖掘葫芦城遗址,开辟灯光山跨海大桥观光台,打造延伸林间游步道,整理完善南湾炮台、红楼梦出海处、贞女亭,维修牌楼及售票处等。三要对苗圃鱼塘区域及环长山道路建设进行整体改造,美化环境,招商引资,打造山庄式农家乐休闲观光区,丰富公园旅游资源。四要与旅游局沟通合作,申报AAA级旅游风景区,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力争将九龙山森林公园演变为周边旅游的连线景区,加入平湖旅游循环圈。五要建立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自己的网站,实现动态宣传,以进一步提高森林公园的知名度,让森林公园走出平湖。
3、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森林资源是林场的根本,是林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平台,因此森林资源的保护是林场工作的聚焦点,必须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一要继续加强森林消防工作,确保森林消防安全无事故。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积极扑救、有效消灾”的森林防火方针。二要继续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和更新造林工作,确保资金、人员、物资的到位。三要继续加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保持生物多样性。四要继续加强对九龙山旅游度假区建设的支持和监督,保障林场利益,保护森林资源,争创森林公园和九龙山开发公司的共赢。
平湖市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二零一一年一月十日
第五篇:森林公园年终工作总结
森林公园年终工作总结
森林公园年终工作总结
森林公园年终总结
20年,青山森林公园建设管理工作在市委市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保护生态,建设生态,经营生态”的理念,切实转变思想观念,运用科学的发展观,抓住发展机遇,使公园各项工作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公园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青山森林公园是以国有林场为基础建立的省级森林公园,成立于1993年,经营面积4100公顷,森林公园的管理体制实行国有林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设立有青山森林公园管理处,具体负责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工作。20年,青山森林公园共投入建设资金245万元,旅游接待1。1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38万元,安排社会就业人员96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创建优良发展环境
青山森林公园建设多年来,由于建设资金缺乏,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为此,今年青山森林公园管理处通过积极努力,多方协调,争取上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80万元,自筹资金65万元,招商引资100万元,对公园的道路,环卫设施、休闲设施进行了改造和完善。今年,铺设水泥道路8公里,新建无害化垃圾处理池16处,增设游客休息亭4个,进一步提升了公园的接待功能和游乐环境。
完善服务机制,促进产业发展
按照“社会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原则,努力完善公园服务
体系,主动为经营者上门服务,简化办事程序,协助办理相关手续等,提升公园的竞争力,经营者积极为公园建设献技献策参与公园的建设,有力推动了公园软硬件环境建设,使园内餐饮、娱乐等产业快速壮大发展。通过提高服务水平及各景点的基础设施完善,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游玩。
健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素质
一是完善管理制度。今年,针对公园开发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断完善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安全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森林防火制度》、《员工纪律要求和行为规范》等。使管理有章可循,提高了服务质量,提升了公园形象。
二是提高管理水平。为切实履行好管理职责,努力提高建设管理水平,展现森林公园良好环境,促进森林公园健康发展,管理处建立了每月的森林公园管理学习制度,学习先进的管理方式、经营理念。此外,今年还组织了相关管理人员外出参观学习。通过学习,进一步丰富了管理理念,拓展了发展思路,管理人员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为森林公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切实做好森林公园资源保护工作
一是设置专职管护人员,加强了管护力度。公园资源涉及到国有林场和各相关乡镇村集体森林,为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对公园区域内的资源管护实行了统一管理,落实了专职巡护人员,保证了森林资源的安全。
二是扎实抓好森林防火工作。首先,今年投入资金在公园内建设了12公里长防火隔离带。其次是加强了防火宣传,针对公园内人流量大而分散的特点,在主要进山路口设置了固定警示标语26幅,在各经营场所广泛钉贴防火标牌300余张。此外,还建立了10人的专业扑火队伍及30人的半专业防火队伍。通过以上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了广大游客的防火意识,自觉遵守防火制度,消除了
火灾隐患,有效避免了森林火情火警的发生。
三是积极做好冰冻材的清理工作。年初的冰雪灾害对青山森林公园的植被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大量的断树梢及倒伏竹
木遍山满野,满目苍伤。为减少森林病虫害和火灾发生隐患,最大限度地减轻森林资源损失,促进我园森林恢复,我们管理处带领干部员工坚持“三禁止两不准一停止”先近后远,先松杉后杂木的原则,做好了冰冻材的清理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
1、公园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管理服务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
2、招商引资力度不够,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经营缺乏规模和特色。
3、对青山森林公园丰富的森林风景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宣传不够,致使其知名度和吸引力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