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月反腐倡廉网评文章
10月反腐倡廉网评文章
Watch Out!“打虎”飓风来袭
连日来,福建省长苏树林的落马持续震动舆论,中纪委深夜“打虎”的“突然”也引发各方热议。十八大以来,从周末“打虎”到两会“打虎”,从党政部门反腐到国企掀反腐风暴,中纪委的反腐节奏一再打破着舆论关于“打虎”的思维定势。反腐不设禁区、不留“暗门”、不循惯例的特点凸显。(中新网10月12日)
自“打虎”一词出现在公众视野的那天起,网络媒体报刊杂志的头版头条基本被这个主题不间断地占据着。从开始出现到频繁跃出,“打虎”这一“活动”轰轰烈烈的开展着。大众的看法也由一开始认为的不过是“走过场”“点到为止”转为认为我党确实是下决心下重力要拔掉腐败分子。许多官员也认识到这不是一场说吹走就能吹走的“清风”,而是一场来势凶猛的“飓风”。
改革开放几十年,反腐倡廉一直都是我党坚定不移要开展的建设。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部署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八项重点任务,第七项便是“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这足以看到我党反腐倡廉的鲜明态度。有着这样的反腐决心“打虎”这一词就不可能是“昙花一现”般闪过公众视线,而是成为了一系列令我们人民群众振奋欣慰的行动,对我党纪律内的腐败分子坚定不移、铿锵有力、持续不断的打击再一次把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与支持推向了高潮。
反腐不可怕,放纵腐败才可怕!腐败问题犹如我们人体内各个位置看着不起眼的小疾病,倘若累积到病发而不能及时“就医”,就很有可能演变成肿瘤甚至癌症,严重时以至无药可医。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打虎”行动涉及了方方面面、前前后后、大大小小,及时的揪出有问题的、毒害体制的老虎、老狼甚至是小老鼠。哪怕是一颗老鼠屎也不能放过,不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的剧情上演。“打虎”飓风来袭,管你是老虎还是豹子,Watch out!作者口2733740549长期兼职代写党建类时评,保证原创,长期合作
加强监管审计斩断“劫贫济富”腐败链
10月8日,审计署发布8月份对稳增长等政策贯彻落实跟踪审计结果公告。审计报告显示,在广西马山县认定的扶贫对象中,有3119人不符合扶贫建档立卡标准,其中有343人属于财政供养人员,有2454人购买了2645辆汽车,439人为个体工商户或经营公司。(10月13日《新华网》)一边是三千多人不符合条件冒领扶贫资金,另一边是2000多人符合条件却被拒之门外,虽然扶贫资金跑冒滴漏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但如此赤裸裸的劫贫济富实属罕见。由此不仅可以看出当地扶贫工作的混乱局面,也不难看出权力任性到了何种地步。一些地方歪曲理解扶贫的意义,对中央的精神吃不透,把不准,目光短浅,方式简单粗暴,把精准扶贫当成了结对子,搞慰问,把有限的扶贫资金发给贫困群众,虽然短期解决了贫困问题,但如此简单地“授之以鱼”,而不是“授之以渔”,只会导致惰性思维,永远难以真正自强自力起来。
对此,笔者认为,要想彻底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仅需要在政策、资金上向扶贫工作倾斜,更对扶贫腐败进行严肃问责,让有权不敢任性。此外,要对扶贫工作的监督管理和成效的严格考核、审计,让相关部门和领导干部不敢钻空子、打折扣,如此方能使精准扶贫真正靶向到位、定点滴灌,而不是演绎成了大水漫灌与“劫贫济富”。近年来,国家扶贫投入不断加大,财政部披露的资料显示,2014年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总额达433亿元,较2013年增长10%。随着扶贫资金的水涨船高,相关违法违纪案件的数量和金额也不断上升,以劫贫济富的马山县为反面教材,加强扶贫资金的监管审计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扶贫资金的每一分钱都能用在刀刃上,而不至于沦为任性权力主导下的饕餮盛宴。
第二篇:反腐倡廉网评文章
浅谈腐败的四大危害 当今时下,老百姓最痛恨、最不可接受的无疑是腐败, 从建国初期的刘青山、张子善到最近的重庆市公安局长文强、中山市长李启红等...反腐须打持久战 不能掉以轻心 人民网北京 1 月 11 日电 《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出版发行,其中许多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中央 纪委监察部网站摘登了部分内容,(人民网,1 月 11 日)自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彰显出中央前所未有的坚决意志和零容忍态度,在各级纪检从严执纪问责的力斧之下,无论是省部级乃到副 国家级的“大老虎”还是厅局级、县处级和科级及以下的“小老虎”,以至于比芝麻还小得不算官的“村官”,都无一例外的被网 罗于法治反腐的灰灰天网。
***、徐才厚、苏荣...一个个重量级“腐官”可谓根深蒂 固,其势力盘根错结,不但贪权恋钱迷于通奸,以其权势培植个人 势力,寻找卖命之徒,以权钱色交易寻找利益盟友,在官场商场左 右逢源,通吃黑白两道。腐败是无形的毒瘤,一旦掌权者党性不 纯、意志消沉、警惕丧失,便肆意侵入其思想,控制其意志,任由 权色钱的贪欲泛滥,再由权力核心沿着权属和人脉网络腐蚀新的 “猎物”。
十八大以来的反腐案例反映出新时期腐败的新特点,也继承着 腐败现象一贯的隐蔽和复杂的变异基因。不管腐败的表现形式有何 种变化,诸如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权色交易、权钱交易、超配超 编配备干部职数、顶风行“四风”、公款消费虚报销“自肥”,呈 现隐蔽性、潜伏性、分散性、反复性。一些腐败者倒下了,另一批 腐败者又露出尾巴。在各级纪检轮番出击重拳猛打之下,一些腐败 份子一意孤行、变本加厉,与反腐力量打起了“游击战”,一再践 踏着公众的容忍底线。
虽然从总体上看,目前全党各级干部是奉公守法、安分守纪 的,也是值得党和人民信赖和依托的。但公众普遍对当前反腐行为 开展以来曝露的腐败问题不免感到心惊肉跳。若不能将腐败的嚣张 气陷给打下去,实难想象会将党的执政基础腐蚀到何等地步。反腐 的实践也表明,只要执纪问责和公众的监督稍微有一点松驰,腐败 势力就会趁机卷土重来,有如黑云压城之势,无疑给反腐增加了许 多困难。
反腐败须打持久战,万不能掉以轻心。造成腐败严峻形势的原因是 错综复杂的,既归因于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机制体制的积弊,又归咎 于一些干部党性差、人性弱点突出,经不过权财色的诱惑。因而要 根治腐败,一要彻底封禁党员干部的贪婪本性,但这一点是人的本 性,只能克制,实难真正消灭,加强党性修养和典型教育是必需 的。二要根除滋生和纵容腐败的制度和文化土壤,消灭人情文化,扭转跑偏的执政价值观。三要持续反腐的零容忍高压态势,不断创 新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方式,更加积极调动群众和媒体对腐败的监 督,让当前的反腐成为“新常态”,反腐万不能掉以轻心,一切的 反腐机构和公众都得有与腐败战斗到底的决心和意志,做好与腐败 打持久战的准备。
第三篇:反腐倡廉网评文章
把握全局 狠抓落实
稳步促进纪检工作新发展
沾化县地税局冯家中心税务所王金泽
7月2日,山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李法泉同志在省纪委省监察厅机关上半年工作汇报会上,对下半年工作进行部署,提出了四条要求:把握全局要有宽广视野,谋划思路要立足新起点,狠抓落实要坚持高标准,规范工作要完善制度。李书记提出的四条要求,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面向省纪委监察厅机关,又面向全省纪检监察干部,我们要认真思考、领会、把握。现在就其中的把握全局和狠抓落实两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与大家一起交流、共勉。
干部队伍建设始终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讲大局和抓落实体现着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党的作风,体现着科学发展实践对干部队伍建设的一贯要求。当前,我们纪检的工作与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面临着新的机遇,肩负着新的使命,干部队伍建设与能力作风是决定未来建设与发展的关键。要实现纪检工作的新一轮发展需要我们有新境界、新作为,能力作风必须要有新加强、新提升。
一、讲大局,进一步增强推进纪检工作发展的自觉性。在经济发展上,保驾护航就是大局;在执政为民上,让人民满意就是大局。第一,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利益观。一是要树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权力观。领导干部要坚持秉公用权、民主用权、阳光用权,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做团结干事的表率、民主决策的表率、依法办事的表率、热情服务的表率。二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把工作 1
出发点放到为党尽责、为民造福上,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到为民办实事、求实效上,把工作的重点放到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打好基础上,真正做出让人民满意、经得起检验的政绩。三是要树立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利益观。要围绕大局谋划工作,与全局、长远利益不一致的局部、短期利益,要善于舍弃,更不能因小利而妄为。要胸怀大局讲求奉献,切不可因小失大,更不可“私”字当头。
第二,要增强纪律观念。党的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提出要重点抓好“四大纪律、八项要求”的落实。“四大纪律”即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当前,纪检工作的任务相当繁重,尤其需要我们纪检干部上下同心协力,凝聚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必须以严明的纪律作保证。讲纪律,必须坚持原则讲团结。一个讲大局的班子,肯定是一个坚持原则、讲团结的班子;一个讲大局的干部,一定是原则性强、善团结的干部。团结就是生产力,团结出战斗力,是事业兴旺发达的基础。
二、抓落实,促进纪检工作新跨越。
落实是决策的归宿,也是决策的生命力所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不仅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也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试金石。昨日的成绩离不开实干,今天和未来的发展仍然需要实干,明天的希望在于实干,它必将是我们实现纪检工作新发展的动力源泉。为此,我们纪检干部要大兴实干之风,对确定的目标、制定的政策、部署的工作,多一份责任心、少一分愧疚感,多一份奉献心、少一份索取心,立足本职岗位,沉下身子,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少说多干,努力做到
在实干中抓落实,在落实中出实绩,真正将好事干好,实事干实。
纪检工作是摆在纪检部门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任重而道远。这需要我们纪检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身体力行,必须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以更高的标准、更硬的作风、更新的方法、更大的力度狠抓落实,务求使各项工作出亮点、见成效。要坚持多下基层、少坐机关,多到现场、少听汇报,调查研究在一线,责任落实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突破难点在一线。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定下来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抓紧组织实施,部署了的工作就要一抓到底、决不能半途而废。要把奋力拼搏与创新方法结合起来,以科学的理念引领科学发展,以改革的办法破除体制障碍,以创新的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创造性地抓好落实这一至关重要的工作环节。要将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压力传递,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形成推动工作落实的整体合力。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站在纪检工作发展的重要关口,纪检干部没有时间观望和等待,更没有任何退路,唯有迎难而上、苦干实干方能闯关夺隘,决战决胜。让我们以一种“等不起”的责任感、“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与时间赛跑,和自己挑战,合力奏响狠抓落实的时代强音,推动纪检工作的健康发展!
第四篇:反腐倡廉网评文章
最新网党建网评文章收集
一、从“80后”干部的“任性”结局中反思权力的制约
名车、购物卡、巨额现金来者不拒,甚至公然索贿;签假合同、套用公款肆无忌惮,更夸张的是,和第三者堂而皇之地登记结婚……这就是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节能与科技设计处原主任科员姚强的“任性”人生。如今,他的“任性”人生走到了头。
有个网络用语叫做“有权,就这么任性”,许多时候,权力的确很“任性”。“80后” 主任科员姚强便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将专项资金装进自己口袋,车子房子票子来者不拒,和“第三者”闪婚闪离,着实“任性”了一把。然而,“为官不能发财,想发财就别为官”。由着手中的权力“任性”,早晚会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姚强如此“任性”的结局最终是自取灭亡。3月10日,浙江省平湖市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姚强有期徒刑十四年,以贪污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年,以重婚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六个月。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六年,没收财产45万元,并继续追缴赃款。
“80后”干部姚强,仅仅作为主任科员都如此“任性”其根源在于缺少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缺少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必然很“任性”,为所欲为。为了有效遏制像姚强这样的年轻干部走上贪腐路,除了加强对年轻干部进行廉洁从政和法治教育,提高他们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外;更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防止权力任性成为权钱交易的筹码。
要想让权力不“任性”,就得严明惩戒,强化制约和监督。腐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权力滥用,以权谋私。从贪官的忏悔中可以看出,所有贪官的犯罪活动都是围绕着“权”字做文章,他们之所以能够滥用权力,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是因为手中的权力失去了监督。换句话说,失去制约的权力成为贪官犯罪的通行证。如何制约权力?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提到,要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任何政府部门都不得法外设权;要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追究一切违法违规的行为,纠正一切执法不严不公的现象。政府作报告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决定的具体措施,其核心就是要把权力关进法律的笼子,让权力不再任性。
对共产党的领导干部而言,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行使权力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在法律的框架下运行权力,领导干部只要心中有人民并敬畏法律,那么,有权也将不再“任性”!
二、别太任性,对谁都好
日前,宝山区发生了一起车祸,一名推着自行车正常行走的老先生,被一辆后方疾驶而来的红色雪佛兰轿车撞飞身亡,而公安在调查之后发现,事情的起因竟然是雪佛兰的司机在行驶过程中,吐了一口痰。
看到这一则新闻,不经让笔者想起了十年前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无极》,被无数网友调侃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戏里戏外,结局一样都是悲剧。最终,无辜老人走了,四名嫌疑人因涉嫌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被刑事拘留。作者口27三三七四05四9长期兼职代写党建类时评
这起交通事故表面看是意外,深究是对法律的蔑视,是对他人生命安全的不负责,也是自身素质修养的不到位。红色轿车司机吐了一口痰,在生活中本来就是一件小事,然而因这么细小的一件事让一个老人因此丢掉了性命,让自己锒铛入狱,这真的不值!假如红色轿车司机在白色宝马车追逐时及时停下,勇于面对,承认错误,协商解决,受伤的只是自己的“面子”,而非他人的性命和自己的未来。“打铁还需自身硬”,自我素养高一点,多一些担当,少一些不良习惯,别太任性,对自己对他人都好。
白色宝马司机就因为一口痰就疯狂报复与追逐,上演一场现实版的“速度与激情”,这到底是什么在作怪。假如多一点包容与理解,不把“面子”看得那么重,不那么斤斤计较,也许都将健健康康的活着。
笔者认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作为一名司机遵守交通规则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自我素质修养的提升与坚守,我国国民整体素质提升,任重道远。我们要努力也必须一直行走在追求自我完美的路上。
第五篇:反腐倡廉网评文章
勿以八项规定之名“株连”职工合法权益
中华全国总工会9日召开2015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工会有关负责人就工会员工福利发放等相关规定做细节性的解释,明确了过年过节工会怎么发福利、慰问品。此外,还就落实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提出具体办法。(国际在线,1月10日)
近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于工会员工福利发放规定进行详解,明确福利发放细节规定。总工会的这一举动一时引起媒体和网友们的惊诧和热议,众所周知,当前社会舆论对于“福利”颇为敏感,公众尤其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职工无不谈之色变,似乎一旦对福利有所妄想就意味着有违反八项规定、触犯“四风”、腐败之嫌。
众所周知,自十八大以来,群众对于党风政风和干部作风格外关注,尤其是中纪委不断刷新的通报名单,关于全国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的各级干部的数据账单,更让公众和媒体看到了官员违纪背后的非法利益勾当。尤其是公职人员这个群体因为特殊的身份受到公众前所未有的监督和质疑,不要说农民工的看法,至少普通企业职工认为公职人员工作稳定的、体面、收入有保障,有“油水”可捞,这不但对社会其他职业不公,造成群体分裂,更是损害党的执政根基。因此,八项规定被普遍认为是针对各级官员的,作为企业职工凭啥跟进着“受伤”?再说,企业发给职工的福利与财政资金、反腐败、党的正风肃纪有何关系?
但自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官场的正风肃纪已经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风气,“四风”禁绝竟然直接导致各种豪华楼堂馆所降星级、转变经营项目、破产,一些地方经济因此委靡不振。的确官场的“四风”和腐败一度支撑起了多少地方的经济?这又是多大的讽刺?也因此,八项的落实得到了公众的称赞和支持。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相继出台明规,着手改革公职人员福利制度,但如何科学改革,将机关事业单位福利制度规范化统一化并无科学的合理的顶层设计。一些地方或是为展示改革的决心和正风肃纪的态度也或是为了盲目迎合舆论,在福利规范化中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取消一切福利,包括合理的不合理的。这的确杜绝了一些官员借福利之名行“自肥”之实,但也打击了更多廉洁奉公、安分守己、收入仅可养家糊口的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
勿以八项规定之名“株连”职工合法权益。事实上,无论是劳动法还是公务员法,都有关于保障职工和公职人员享受正当福利的明确规定。但缺乏相应的具体内容,又无配套的细则出台,加之地域、行业、雇主财力、个人能力的差异,各地各单位的福利制度也迥异,这也给如何保障职工正当福利以及职工如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带来困难。要让职工合法权益不被“株连”,还需让福利改革的决策者和实施者进行顶层设计,征求和听取社会意见,制订科学、完善、合理的配套制度,明确职工的基本福利标准和内容,让正当的福利成为激励职工提升工作效率的动力。作者:余留2733740549兼职代笔此类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