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幸福
思路
幸福来自平凡生活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
不能用财富和地位来衡量是否幸福 劳动创造幸福
为众人谋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 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是幸福
没有过分的奢求,就会感到幸福 幸福存在于奋斗的过程中 爱与被爱是幸福的真谛 名言
能随时随地用心灵去品尝生活的味道,才有幸福可言。——周国平幸福越与人共享,它的价值越增加。——森村诚一
如果我们不能建筑幸福的生活,我们就没有任何权利享受幸福。——萧伯纳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那你首先得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与稳定之中。——鲁迅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 愚蠢的人,从远处寻找幸福;聪慧的人,从脚下根植幸福。——奥本海姆
人所能得到的最大幸福、最自由快乐的心境,莫过于爱别人和为别人献身。——托尔斯泰 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徐特立 使人幸福的不是体力,也不是金钱,而是正义和多才。——德谟克利特 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是幸福之所在。——罗丹
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这是多么壮丽的事业,这个目的有多么伟大!——圣西门
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果戈理
建筑在别人痛苦上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阿·巴巴耶娃
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穆尼尔·纳素夫 只有整个人类的幸福才是你的幸福。——狄慈根 快乐可依靠幻想,幸福却要依靠实际。——尚福尔 经典素材 第一次吃糖
(甜滋滋的感觉就是幸福)
一个叫扎西达娃的藏族干部要别人猜一猜,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是什么,可谁也猜不出。他说:“是我第一次吃水果糖的时候。”
那是1950年初春的一天,还是农奴的扎西达娃正在放牧,遇见一支年轻的队伍,他们每个人帽子上都有一颗耀眼的红五星。他十分恐惧,可这些军人非常友好,一个与他年纪相仿的军人还送给他一颗水果糖。这是一颗普通的糖。他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只见军人比画着剥开纸放到嘴里吃起来。他不敢吃,便把它揣在怀里。事情过后,更不敢声张,因为农奴主知道了要挖眼睛,割舌头。到了夜深人静时,他偷偷地把这块水果糖拿出来,剥开纸,放在嘴边轻轻一舔。天哪,一种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感觉传遍全身,世界上还有这么美妙的东西。他又一舔,简直怀疑自己是在做梦。他十分珍惜,到了一定的时间拿出来舔一舔,一直过了很长的时间,他才把那颗糖吃完。
这位后来成为西藏自治区高级干部的扎西达娃,以后也不知道吃了多少糖,也不知道做了多少引以为豪的业绩,但只有这一次吃糖,使他感受最深,觉得最幸福。林觉民的诀别信
(为天下人谋幸福是最大的幸福)
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出身于富贵家庭,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他抛妻别子,离开了幸福的小家庭投身了革命。为了国家繁荣昌盛,民族振兴,他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广州起义,不幸在攻打总督署的时候,中弹受伤而被捕,最后就义牺牲了。
林觉民在起义前就做好了牺牲的充分准备,在攻打总督署的前三天夜里,他给父亲和妻子分别写了一封诀别信。给父亲的信这样写道:“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给妻子的信中这样写道:“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林觉民怀着对爱妻深深的眷恋,写下了这封信。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革命者的高尚情怀,牺牲个人的幸福换来天下人的幸福,这才是最大的幸福。
杜朗寻找幸福
(幸福就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最使幸福可望不可即的,莫过于刻意追求幸福。美国作家威廉?杜朗曾经叙述过他如何寻找幸福。他先从知识里寻找幸福,得到的只是幻灭;从旅行找,得到的只是疲倦;从财富里找,得到的只是争斗和忧愁;从写作中找,得到的只是劳累。然而有一天,他从车站出来,看到一辆小汽车里坐着一位年轻妇女,怀里抱着一个熟睡的婴儿。一位中年男子从火车上下来,径直走到汽车旁边。他吻了一下妻子,又轻轻地吻了一下婴儿——生怕把他惊醒。然后,这一家人就开车离去了。这时杜朗才惊奇地发现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他高兴地松了一口气,从此懂得:生活的每一正常活动都带有某种幸福。
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其实都带着某种幸福。那一个浅浅的吻,其中蕴含着丈夫的关爱、父亲的慈爱,这一个小小的细节却是饱含着人类对感情最详细的诠释。你能说那个妻子在接受那个吻时不是幸福的吗?你能说那个小小的婴孩没感觉到他在被关怀着吗?幸福就是这样被召唤着,不用什么妙法仙方,只是需要你感情的投入。给睡梦中的孩子拉拉松掉的棉被,那拉棉被的手就是幸福召唤的方式;给疲倦的爱人敲敲脊背,那一上一下、一紧一松的拳头就是召唤幸福的方式;给悄然老去的父母讲一个古老得掉了牙的所谓笑话,那平稳的气流就是召唤幸福最强有力的方式。在你使用这些方式召唤着幸福时,难道此刻你不是世间幸福的人吗?
有爱就有幸福(燕妮的幸福观)
马克思和他的夫人燕妮之间的爱情是一个经久传颂的故事,燕妮是一个伟大的女性,为了爱情,她离开了原本富裕的家庭,和马克思一起过着清贫的生活。伦敦流亡期间,他家一连几个星期靠吃马铃薯过活。严冬没柴生火,生病没钱请医生。他付不出房租,家里的铁床、被褥、衣服,连女儿的玩具、孩子们的摇篮都拿去抵押了。马克思写完《政治经济学批判》,却没有邮费把手稿寄到柏林去。因为交不起学费,孩子只能辍学。孩子病死了,没有钱买棺材埋葬„„面对如此贫寒的日子,燕妮没有抱怨也没有离开,相反,她始终对生活充满着信心,因为她的生活中有爱。她曾自豪地说:“我坐在卡尔的房间里转抄他那潦草不清的文章的那些日子,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徐霞客的探险生涯
(幸福是在奋斗的过程中)公元1586年(明万历十四年),一个小男孩在江苏江阴县呱呱坠地,他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
从二十二岁起,徐霞客开始了艰苦的旅行探险生涯,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止。这三十多年时间里,他不畏艰险,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东至浙江普陀,北抵河北省一带,南游福建、广东,西北到达华山之巅,西南则远涉云南、贵州边疆,足迹遍及当时的十六个省。虽然三次遇盗,四次绝粮,还差点丢掉性命,徐霞客却从不后悔。他对所到之处的地形、地貌、水文、气候和植被等情况都作了深入系统的考察。多年艰苦卓绝的实践,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徐霞客用生动的文笔写成的《徐霞客游记》一书,在世界科技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1636年,徐霞客准备万里长征大西南时,曾有人劝阻,因为当时他已年过半百了,但是他却果断地说:“我肩扛锄头,哪里不能埋我的尸骨呢?”徐霞客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地理学研究事业,晚年仍感到有些遗憾,认为没能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没有去昆仑山,去更边远的地方,进一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也许那个劝阻他的人永远无法理解,野外考察那么艰险,为什么他要这样执著呢?为什么他不懂得享福呢?只有徐霞客自己知道,自己的理想就是终生奋斗,而奋斗的过程就是他享受幸福的过程。贪官忏悔录
(贪婪是不幸的起点)
幸福是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的,想要不劳而获只会走向罪恶的深渊,所以贪婪往往就是不幸的起点。看看这两位贪官忏悔的心声吧: 徐炳松(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受贿55万元,1999年8月被判处无期徒刑):
七八十年代,我和常人一样过清贫的生活,工作认真。随着改革深入,分配差距拉大,我心理越来越不平衡。身居领导岗位,大权在握,不可避免地要经常面对对等交换的场面,思想防线逐步瓦解。由抵制、拒绝变得躲躲闪闪,继而心存侥幸,逐渐心安理得以致完全丧失了抵制力。
钟季湛(原中国工商银行福建分行行长,受贿折合人民币205万元,491.48万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2000年1月被判处死刑):
身处金融系统,目睹一部分人利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之机,抢先占有土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等宝贵资源,迅速致富,也看到另一些人在生产资料“双轨制”中依靠关系取得经营权而积累巨额财富,我动摇了政治上的信心,迷失了人生方向。我想逐步退出原有岗位创办个人企业,许多私营老板投我所好,我收受了其中几个人的钱财,最终导致身陷囹圄。卡耐基的慈善事业(回报社会是幸福的)
美国19世纪“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在1892年便控制了全国钢产量的四分之一,每年盈利达两千多万美元。1900年,他的公司年收入高达4000万美元。这年他出版了专著《财富的福音》,系统地提出兴办慈善事业的思想。并且他还身体力行,成为推动西方慈善事业理念的代言人。自1891年给纽约捐献一所音乐厅开始,卡耐基不断地向各地捐赠集会堂、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仅图书馆建设事业,卡耐基16年就投资1200万美元,总共设立了3500座图书馆,受惠者遍布社会各阶层。1895年他捐款成立卡耐基匹兹堡学会,1902年设立卡耐基华盛顿学会,1903年在海牙建立和平大厦,1904年在美国设立英雄基金,1905年为年迈的教授设立退休基金,1912年设立国际和平基金„„一直到生命结束之前,他都在为社会贡献他的财富,合计捐献总额高达333299460美元。
卡耐基从社会中获得了丰富的利益,拥有了巨额的资产,但他并不满足,因为这不是幸福的人生。只有当他将这些财富回报给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时候,才是他最幸福的时刻。意林故事
幸福是一种心境
很久之前就听到过这个故事:国王权力至高无上,但他却不快乐。于是智者告诉他,要快乐起来就要穿上感到快乐的人的衬衣。他找遍了所有人,却没有人感到快乐。最后,他发现了快乐的人,却是一个乞丐,但是这个乞丐却没有衬衣。
听到这个故事时只是一笑了之,直到最近,在小区论坛上看到一个帖子,说是她的朋友家境富裕,刚买了房子,却感到不快乐。不停地烦恼:以后的生活会怎样?生了小孩怎么办?走到路上会不会有危险?总之她快乐不起来,感到生活没有意义。
忽然之间,我理解了上面的故事。原来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国王或是乞丐,我们可以在过着舒适生活的同时,感到自己依然不幸;也可以在过着一贫如洗生活时自得其乐,国王与乞丐其实只是自己的一种心境。
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被生活所选择的,面对生活,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永远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事如意,未来总会有许多挫折在等待着。不要总是想确保不可预测的未来,只要好好地把握眼前的幸福,哪怕做个乞丐,只要快乐就足够了。享受幸福也是需要学习的
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天气刚有一丝风吹草动,妈妈就说,别忘了多穿衣服。才相识了一个朋友,爸爸就说,小心他是个骗子。你取得了一点成功,还没容得乐出声来,所有关切着你的人一起说,别骄傲!我们已经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人生总是有灾难。其实大多数人早已练就了对灾难的从容,我们只是还没有学会在灾难间隙快活地生活。我们太注重了警觉苦难,我们太忽视提醒幸福。请从此注意幸福!幸福也需要提醒吗?
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上当受骗„„提醒宠辱不惊„„先哲们提醒了我们一万零一次,却不提醒我们幸福。也许他们认为幸福不提醒也跑不了的。也许他们以为好的东西你自会珍惜,犯不上谆谆告诫。也许他们太崇尚血与火,觉得幸福无足挂齿。他们总是站在危崖上,指点我们逃离未来的苦难。但避去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 那就是幸福啊!
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当幸福即将来临的时刻需要提醒。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这是春天啦!心里就会泛起茸茸的绿意。幸福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请记住这一刻!幸福就会长久地伴随我们。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
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也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光光。(毕淑敏《提醒幸福》节选)重新体会自己的幸福
如果今天早上你起床时身体健康,没有疾病,那么你比其他几百万人更幸运,他们甚至看不到下周的太阳了;如果你从未尝过战争的危险、牢狱的孤独、酷刑的折磨和饥饿的滋味,那么你的处境比其他5亿人更好;如果你能随便进出教堂或寺庙而没有任何被威胁、暴行和杀害的危险,那么你比其他30亿人更有运气;如果你的冰箱里有食物,身上有衣可穿,有房可住及有床可睡,那么你比世上75%的人更富有;如果你在银行里有存款,钱包里有票子,口袋里有零钱,那么你属于世上8%最幸运之人;如果你父母双全,没有离异,那么你的确是那种很稀有的地球之人;如果你读了这封信,那么你刚刚得到了一个双重的祝福,因为有人想到了你,而你并不属于那另外20亿文盲。
所以,去工作而不要以挣钱为目的;去爱而忘记所有别人对你的不是;去跳舞而不管是否有他人关注;去唱歌而不要想着有人在听;去生活就像这世界是天堂。幸福就是创造快乐
一个孩子曾经问过爷爷:“您有花皮球吗?”爷爷说:“没有。”不料那孩子并不满足,而是一口气把这个问题问了四遍。爷爷挺纳闷儿,于是在连续回答了四次后反问了句:“你为什么老问这个?”孩子说:“我喜欢听您说‘没有’。”“为什么?”“因为胡子一翘一翘的特好玩。”
于是爷爷笑了,胡子笑成了花——不为别的,就为了小孙子的这个美丽的“希望”。也就是打这个时刻起,爷爷说话时就总要尽最大可能并尽可能多地说几个“没有”。不仅如此,老人家还特意戴起了老花镜,一丝不苟地把家里的字典词典查了个遍,就是为了多找几个与“没有”发音相似的字眼儿。久而久之,爷爷的话里就果然有了许多这类的字眼儿,比如“梅花”、“煤球”、“眉毛”、“玫瑰”,甚至“话梅”、“草莓”等,还硬是在他自创的故事中编进了这样的情节:“梅花开的时候,长着白眉毛的冬天就来了,这时没有玫瑰,没有草莓,但咱们有煤球,咱们能点着煤球烤火,吃话梅、讲故事。你瞧,虽然没有梅花没有草莓,但咱们有煤球,有故事,这多美呀!”于是,小孙子笑了。
每当老人在小孙子面前说到这些字眼时,总是特别特别地讲究发音吐字,努力地使胡子翘得高高的。小孙子听得入迷,老爷爷的脸上全是笑。笑得特别幸福。是的,“幸福”一点儿也不神秘,只要你为他人着想了,只要你真真切切地播种温馨了,你就拥有了幸福。幸福在哪里
一天,小狗问它妈妈:“幸福在哪里? ” 妈妈微笑着说:“幸福在你的尾巴上。”
于是,小狗就天天追着它的尾巴转啊转,可是怎么追也追不到。小狗就不高兴了,又问:“妈妈,我为什么追不到幸福? ” 妈妈摸摸小狗的头,说道:“你只要抬头大步一直向前走,幸福就会永远跟着你了!”
原来幸福是如此简单,无须刻意去追寻,只要你勇敢向前走就会拥有。因为它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就在我们的身后。那么,小狗只要向后看看,其实它身后也藏着幸福。走过的也是幸福了。幸福是漫长等待的终点
1971年10月14日《纽约邮报》刊登了一篇非常感人的小说,小说里的故事后来被谱成了歌曲,伴着歌声这个故事也传遍了全世界,这首歌就是著名的《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d Oak Tree》(《老橡树上的黄丝带》)。故事是这样的:
一群学生出外旅游,在长途车上看到一位面容严肃的中年男子,他一直坐着沉默不语。也许是学生们的热情感染了他,他终于开口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他因倒闭破产而被判刑三年,刚刚从监狱出来。在出狱前夕,他写了一封信给乔治亚州的妻子,问她是否还愿意接纳他。如果妻子还在等他回来,还愿意跟他继续生活,就在门口的老橡树上系一根黄丝带;如果她已经另有所属,没有系黄丝带的话,他会默默地离开,不会打扰她的新生活。
男子的故事打动了所有人,随着离家越来越近,大家的心情也越来越忐忑不安。在即将到家的时候,男子甚至不敢睁开眼睛,而恳求司机帮他看结果„„终于,谜底揭晓了,只听见司机和所有的乘客同声为他欢呼,他睁开双眼,竟然看到老橡树上几百条黄丝带在风中飞舞,顿时所有人都感动得热泪盈眶!这首歌曾在1973年美国歌曲排行榜上维持四周冠军。黄丝带也成了美国“欢迎被囚禁的人重获自由”的标志,有久别的亲人归来,家人就会在家门前的树上系上黄丝带,这在当地成了一个风俗。追逐幸福
清晨,一辆洒水车在它美妙的音乐声里为黎明的大街沐浴。在反光镜里,司机奇怪地发现,一个男孩总是跟在车后面跑着。他跑得很吃力,大口大口地喘气,豆大的汗珠滑进嘴里,纤细的双腿摇晃得几乎打成结。过了几个街口,司机终于忍不住好奇,下车拦住了慌乱的男孩。他厉声问男孩,却发现他已经泪流满面,原来今天是他的生日,可他是个孤儿。他跟着洒水车跑,是因为车上在重复着“祝你生日快乐”的乐曲,只有这样,他才能听到来自整个沐浴中的城市的祝福:祝你生日快乐!男孩的跑使我想起了藏羚羊。冬季迷失的藏羚羊突然发现一线微弱的光,便不顾一切地奔去,希望得到春日太阳般的温暖。虽然它知道,那只不过是灯光,但它还是奋力地奔去,因为在奔跑的过程中,在每个充满幻想和期待的脚步声中,它都能感觉到温暖。幸福是一种需要
我觉得他是幸福的:在机关工作,有稳定的收入。不像我,随时随刻准备失业。有一次,他对我说:“如果有可能,我真想把上司狠狠骂一顿不干了。”
为什么会这样,我最羡慕的却是他最不能忍受的?如果把那份工作给我,我将会多么的开心啊。
我还羡慕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有很好的背景,他之所以进入机关,他妻子的家人为他出了不少力。但是他说妻子最好不要比他的地位高,否则是没有幸福的。怎么又是这样,我羡慕的恰恰是他所痛苦的。
有一位企业家带着儿子到一家餐馆用餐,餐馆里有一位琴师正在演奏,企业家遗憾地说:当年我也练过琴,但后来选择了经商,如果选择了练琴,那么今天我就可以坐在钢琴边为大家演奏了。儿子却说:“爸爸,如果你当年选择了练琴,那么你今天就没有机会坐在这里欣赏音乐了。”
不知道那位琴师心中会不会这样想:他当初选择经商多好,现在就可以悠闲地坐在桌前一边享受美餐一边聆听音乐了。
幸福是什么?这真是一个最难回答的问题。对于被病痛折磨的人来说,身体健康就是幸福;对于为情所困的人而言,有情人终成眷属才是幸福;对于渴望有所成就的人来讲,事业成功才是幸福。幸福到底在哪里,普希金说,幸福的特征就是心灵的平静。心灵怎样才会平静,无非是满足自己的心灵需要。所谓幸福无非是内心的一种需要,世间万物都有可能给人带来幸福,即使是刚刚从额间拂过的一阵风。有时候不幸就是大幸
意大利古城庞贝有位卖花姑娘叫倪雅,她虽然双目失明,但却不自怨自艾,也没有垂头丧气地把自己关在家里,而是像常人一样靠劳动自食其力。
有一天,维斯维沙大火山爆发,庞贝城面临一次大灾难,整座城市被笼罩在浓烟和尘埃中,昏暗如无星的午夜,黑漆漆的一片。惊惶失措的居民跌来撞去寻找出路,却又无法找到。但倪雅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很自如,因为她本来就看不见,这些年来又走街串巷地在城里卖花,所以对城市非常熟悉,她的不幸这时反而成了大幸。她靠着自己的触觉和听觉找到了出路,而且还救了很多人。
上帝是公平的,命运在向倪雅关闭一扇门的同时,又为她开启了另外一扇门。不幸有时候就是幸运,不仅为自己,也能为别人带来幸福。应用与创新
金钱也能带来幸福
有人说,快乐第一位,金钱第二位;有人说健康第一位,财富第二位;也有人说有钱人都不快乐,还有人说金钱不是万能的。说来说去,金钱似乎就成了幸福的敌人。但是,你们不要忘了,“金钱不是万能的”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也许幸福并不一定要用金钱去换取,金钱也并不一定能买到幸福,但是我相信,金钱也可以带来幸福。政治课上我们都学过,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代表着商品。金钱就是代表着资源,代表着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一个人只有先保证了生存,才能进一步去感受幸福、快乐这些情绪。如果他能拥有充足的金钱,就可以把生活安排得更舒适更丰富,我们常说的小康生活不就是这样的生活吗?生活无忧了,心情就更加舒畅,精神生活也更愉快,幸福的感觉就更强烈了,不是吗?
大富翁比尔?盖茨决定在他有生之年把财产的95%都捐赠出去,但是他还是给自己的子女留了1050万美元作为生活费,因为他知道这笔钱是他们创造自己幸福生活的基础。很多时候,些许的钱财就能让人得到满足,让人产生幸福的感觉。什么是幸福?电影《求求你,表扬我》中民工杨红旗是这么说的:“我饿了,你手里有一个包子,你就比我幸福;我冷了,你身上穿着一件棉袄,你就比我幸福。我要方便,厕所就一个蹲位,你占着,你就比我幸福。”对于这样的人,给他一个包子、一件棉袄,一个蹲位,他就感到了幸福,多么简单的事啊!一点点的物质和财富就可以让人产生幸福的感觉,那么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不要那么排斥金钱,金钱也能带来幸福。幸福需要遗忘
有句话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在我看来,不该忘记的就一定要记着,但是该忘的也一定要学会忘记,比如痛苦的往事。要想获得幸福,就应该学会遗忘过去的痛苦。假如让不幸的阴影一直笼罩着自己,就体会不到现在的幸福。现在的自杀率那么高,那么多的人有心理疾病,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遗忘,总是被一些无谓的过去所困扰,走不出去。张国荣也是因为走不出心理的困扰,才从高楼上跳下去,这样风华绝代的艺人,就这样匆匆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让所有人都为之惋惜。所以,人还是应该学会遗忘,学会释放自己。
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里有一个叫珂赛特的小女孩,她有一个不幸的童年,因为母亲是一个地位卑微的妓女,没有能力亲自抚养她,只好把她寄养在一对夫妇家里。谁知这对夫妇既贪婪又冷酷,丝毫不关心她,还处处为难、虐待她,处境十分可怜。后来,她遇到了善良的冉阿让,命运出现了转机。冉阿让把她带了出去,收为养女,让她过上了贵族小姐的生活,后来她又嫁给了一个英俊正直的青年。应该说,命运已经开始眷顾她了,这时候她该怎么办呢?如果她总是不能忘记童年的悲惨,成天翻来覆去地想着,那她还是体会不到幸福。所以她应该忘记过去,珍惜现在的时光,才能得到幸福。
因此我认为,忘记过去并不一定就是背叛,要想获得幸福,就应该学会遗忘。
第二篇:关于幸福
关于幸福
幸福像个天使,一对纯白的翅膀,一个满足的微笑,笑是最美的符号。
早晨一起床打开窗户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是我今天幸福的前奏。现在的我,笑是我的最美的符号,幸福中带着简单的快乐。快乐带着幸福的满足,幸福就是这样简单。那温暖的阳光,不会让我的幸福冷却,我接着写,想把你写进我的每一页,院子落叶跟我的思念重叠。《简单爱》在耳边徘徊,想念也是一种幸福,让我觉的幸福的季节是秋天,飘落的枫叶,一种凋零的幸福。绿色的蔷薇悲伤,紫色的薰衣草浪漫,我们幸福。
很多人说幸福有很多种,但我知道现在幸福的快乐是我的幸福。悲伤了太久也会幸福,第一次用文字来表达幸福。听着JAY的《星晴》一种莫名幸福,微风吹拂,对于幸福,我只能低头浅笑。我太过于悲伤,没想到幸福这么简单,浅笑现在幸福的满足。
幸福说:短暂的幸福是浪漫,漫长的幸福是不满。
我说:幸福是长久的,就算分开,幸福也在回忆。
让我幸福的是看到你快乐的笑,带着满足的味道。天空如此轻柔,思念深得像海。莫名的感动,就这么单纯没有悲哀。在这个寒冷的夜,手指在键盘上来来回回,我发着呆想着幸福的文字然后继续
手指间隙的思念,让我继续敲打键盘。希望出现美丽的章节。久未放晴的天空,依旧留着你的笑容,想念若隐若现,那饱满的笑幸福了这个季节。因为幸福在好久以前不小心迷了路,我只能用记忆叙说不曾有过的感触。让我自己解开自己给自己的束缚,我现在的幸福连孤单也没有机会侵入。冷漠开始瓦解,快乐方程式重新定义,生活变的如此美好。放心追逐幸福,幸福回味那瞬间,那是你给我的幸福,我的幸福从此没有终点。
直到不成眠的夜里打开窗才发现许愿流星才刚消逝,心中的感动都已融化成你。有一种淡淡的味道叫做幸福,用心来品尝细细想像。在手心写上你的名字,摊开时是思念,握紧时是是幸福。《思念就是一种病》又听了一遍,又想起了你。想念的味道在每个转弯后就有坦途,思念变成一种煎熬。
我和你的幸福,一切都那么平淡。没有信誓旦旦的承诺,平淡的幸福也是一种幸福。
第三篇:幸福是什么(本站推荐)
《教师的幸福人生》相关资料推荐
一、书籍:
1、《幸福的方法》 泰勒·本—沙哈尔 著 汪冰 刘骏杰 译 当代中国出版社
2、《幸福多了40%》 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 著 闻萃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 任俊 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积极心理学》 Alan Carr 著 郑雪 等译校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二、电影:
1、《叫我第一名》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叙述患有妥瑞氏翰症的男孩努力达到成为老师的梦想,并且克服病症的故事。
2、《生命因你而动听》
美国影片,洋溢着温情,像热烈阳光下的海洋般汹涌,亲子之情,师生之情,毫不渲染地时时冲击我们缺乏温暖的心。它以在表达教师高尚地同时,细腻地描述了家庭生活的波折和幸福而更胜一筹的故事。
3、《当幸福来敲门》
美国电影取材真实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当今美国黑人投资专家Chris Gardner。成功诠释出一位濒临破产、老婆离家的落魄业务员,如何刻苦耐劳的善尽单亲责任,奋发向上成为股市交易员,最后成为知名的金融投资家的励志故事。
三、视频: 1、2011年开学第一课《幸福是什么》 中央电视台CCTV-1 综合
2、《破解幸福密码》 毕淑敏主讲 CCTV-10百家讲坛
第四篇:幸福学
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摘要:追求幸福,享受更美好的生活是每个人的愿望。那么,什么是幸福?可能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因为幸福是一个复杂而又主观的概念,每个人对此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大学生是受人关注的群体,幸福是美好大学生活不可缺少的,本文根据现代大学生主观幸福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关键词: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影响因素
一、主观幸福感概述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一般认为主要有三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大学生是现在比较受关注的群体,有研究表明:(1)影响大学生幸福感有七个因素,即自我意识、学校学习、经济状况、工作与社会适应、家庭环境、健康状态、文化因素。其中,自我意识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最主要因素。(2)大多数学生心理健康,常能体验到幸福。(3)大学生幸福感在性别、月均消费上差异显著,而在专业、年级上差异不显著。
主观幸福感还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1)主观性:指对它的评定主要依赖于行动者本人设定的标准,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的准则;(2)整体性:指主观幸福感是一种综合评价,它既包括认知评价也包括情感体验,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指标;
(3)相对稳定性:尽管人的心境会受新事件的影响,但瞬间快乐的心境不一定能够导致长期的幸福感。
二、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1.自我意识。当前积极心理学已经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必然趋势,主观幸福感作为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意识的研究则是心理学永恒的研究主题。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部分,是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体验和评价。主观幸福感有生活的满意度,积极情感的体验和消极情感的缺失构成,作为青年后期的大学生,自我意识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对自我感念不清晰、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监控,往往会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情绪和兴趣、影响到自尊、自信、行为,从而对幸福感产生影响。人的自我意识是在不断构建中得到发展的。而自我意识的发展变化势必会投射在幸福感的体验上。因此,自我意识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就可以通过帮助大学生提升自我意识来感受幸福。
2.学校学习。有调查显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还与学业满意度具有极为显著的正相关的关系。大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不能有效处理学习这一主要矛盾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体验。研究表明,大学生地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对其主观幸福感体验产生直接影响。大学生面对特定的学习环境和全新的学习方式,由于缺乏积极主动的应对能力,没有掌握科学有效的策略,货缺乏兴趣,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致使效率低下,影响自信心,从而影响主观幸福感,不利于成长。郑雪等人通过调查我国大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认为学习满意度高,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的学生主观幸福感较高。同时还存在学校类型的差异,非重点大学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重点学校的学生。
3.经济状况。对于经济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争论。有研究认为,收入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其原因在于较高的收入会带来更多的物质享受,更高的权利和地位,伴有更高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而幸福感较高。另外的研究则认为,收入仅在非常贫穷时有影响,一旦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经济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就很小了。多数大学生并未有经济收入,他们的经济状况只表明父母的经济能力。这表明收入的影响是相对的,它依赖于社会比较,分配偏差和相对的剥夺感是收入与幸福感之间的中介变量。此外,收入增加也可能意味着交通拥挤、噪音、污染等
导致负性情感的应激事件的增加,这些多多少少会影响人的主观幸福感。但收入仅在非常贫穷时有影响,一旦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经济的影响就很小了。
4.工作与社会适应。工作学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工作学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同。对于青年人,工作的负荷量和从工作中获得的满意情绪,都与主观幸福感呈现出正性相关。中年人在工作学习上的负荷量依然与主观幸福感呈现正相关关系,而从工作学习中获得的满意情绪不再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对于临近退休年龄或已经退休的老人来说,工作和学习不再对主观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社会关系对主观幸福感也有重要影响。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个人必须时刻保持和他人的协调,这有利于使他们体验到更高的主观幸福感。也就是说,对个人而言,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提高他们的幸福感。
5.家庭环境。家庭对子女的心理发展、人格形成及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家庭的环境、经济状况、家庭结构等都相互影响着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对于经济状况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调查发现,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均与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自己在家庭中所感受到的亲密度越高,家庭的适应性越强,则越感到幸福。家庭关系和谐,情感联系亲密,长时间生活在这种氛围之中,自然能其乐融融,感受到较多的积极情感体验并对生活做出较高的满意评价,而影响幸福感。从对青少年的研究中发现,他们的满意感或不幸福的感觉与他们所体会到的家庭气氛相关。家庭的稳定、成员间的相互关怀、没有明显的家庭矛盾是青少年总体满意度的预期因素。而青少年体会到的家庭结构松散、父母关系欠佳和严重的家庭矛盾,都是他们产生不幸福感觉的预期因素。
6.健康状态。有学者认为健康与大学生的个人幸福感具有较强的相关,但是这种相关仅仅表现在被试自我报告健康测试时。如果通过医生进行客观的健康评估,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这种相关。自我评估健康会受到消极的情绪和真实的健康状况影响,生活满意度可以通过主观解释自身的健康进行预测,健康不但受到消极情感和真实的健康状况的影响,而且对健康的认知也受到人格的影响。自我评估健康尺度不仅反映一个人真实的身体健康状况,而且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情绪适应水平,因此,健康的主观感知比真实的健康评估对幸福感的影响更重大。总之,健康对幸福感的影响依赖于个体对所处环境的感知,当处于一种无能为力、压抑的境况时,将会对幸福感产生消极影响。当健康状况妨碍一个人目标的实现,它将对幸福感产生消极影响,但通过改变目标,心理可能会适应新的标准。但是,某些健康条件非常重要,它可能妨碍一些远大目标的实现,因此,不可避免的影响了个人的幸福感水平。
7.文化因素。人们对自己的幸福感做出判断时,无法避免地会带上文化的烙印,而且不同的文化对其判断的影响是不同的。一些心理学家依据信息的内部来源和外部来源将文化划分为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前者趋向于注意自己内部的主观体验而忽略情景中的相关因素和规范因素,而后者更强调与他人的需要和期望的一致性,以及外部规范的社会一致性。在个人主义文化中,内部情感和真实性经常被认为是一种美德,高度地看重自我的成分,在他们的身上,可以发现内部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中的思想和情感只有参照别人的思想和情感才能获得充分的意义,自我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文化中的个人对文化准则的知觉和生活满意度之间有更强的联系。因此,生活满意度和情感平衡之间的相关在个人主义文化中比集体主义文化中更明显。
总之,大学生的幸福感是大学生对其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感受是会影响大学生的情绪、认知和对生活的热情等等,幸福感是衡量生活品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说明关注和提高大学生幸福感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应该为大学生创造参加社会生活、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发展智能、陶冶情操、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等条件,是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变得充实,丰富多彩,增强他们的幸福感。通过塑造大学生良好的个性使他们积极地看待周围的环境,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来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引导大学生以健康的心理状态感受现实生活,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人生目标。
参考文献:
[1]严标宾,郑雪,邱林,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诉.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26(2)96-100 [2]纬爽.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特点及其培养的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3]李银萍,庞庆军.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社会学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4]严标宾,郑雪.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5]陈鹏、陈曲,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综诉,绥化学院学报,2007.12 [6]张雯,郑日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01)
[7]田澜.师范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学业满意度的相关关系研究.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0).[8]李焰、赵君,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5年S1期 [9]李西彩、王宽,大学生自我意识和主观幸福感的实际研究
第五篇: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
老天给了我们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这条命照看好、把这颗心安顿好,人生就是圆满的,就是幸福的。所谓的幸福就是让生命和精神处在一个好的状态。
今天我想借这个题目和大家谈谈心。我给哲学下的一个定义就是,一种和自己谈心的方式及活动。这种哲学,与在座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问题、遇到困惑,每个人都在过具体的生活,过具体的日子,做着具体的事情,和一些具体的人打交道。而哲学,实际上就是让你从具体的事情、日子里面跳出来,想一想人生中间,到底什么东西是重要的,什么东西是不那么重要的。哲学就是教你如何看准、抓住重要的东西,如何看开、放下不太重要的东西。如此,你才会拥有一个好的心态,不至于过得太纠结。
哲学让你对人生有一个定位,有一个目标,让你分清楚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所以我想,实际上哲学就是教你如何从价值观的角度去谈幸福问题。
幸福是不痛苦,是一种感受良好时的情绪反应,一种能表现出愉悦与幸福心理状态的主观情绪。大部分人在谈论“幸福”时,都是指这种“幸福”--个人愉悦的感觉,积极的情绪,它是短暂的,易逝的,获得也相对简单,有许多的捷径。一般人会说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打小怪兽.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经因此幸福也可以理解为对欲望的满足。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猪在污泥中找乐,驴子找到草料吃是幸福的。” 每个维度的幸福都是好的,但是将浅层次的快乐转化为深远的满足感和持久的幸福感是一件益处更大的事情。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一下,为什么会不一样?还是有标准的。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做所有其他的事情,最后都是为了得到幸福。也就是说,你做的所有事情,其实都是手段。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幸福的生活。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在西方哲学史上,对于什么是幸福,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的问题,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以上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在中国哲学里,我感觉,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儒家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
道家有一部经典《淮南王书》说,“全性保真,不以物害形”。“全”就是完全,“性”就是天性,“保”就是保护,“真”就是真实,“全性保真”就是指要保护好你完整而真实的天性,保护好你生命的原初状态。“不以物害形”,就是不要用物质的东西去损害它。庄子也非常强调这一点。他反复说,“不失其性命之情”,“任其性命之情”,他说的性命之情,实际上也是指的同一个意思:生命本来的天性,一定要保护好,不要失掉。西方哲学家如伊壁鸠鲁也同样强调:人要过得简朴一点、简单一点,不要有那么多复杂的欲望。
如果我们仅仅从满足身体的、物质的欲望层面来理解的话,幸福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超越欲望层面来看幸福,这个观点就不成立了。比如你非常爱读书,你渴望去读那些好书,你知道一些好书在等着你读,那个时候你会痛苦吗?你不会。读完了以后你会无聊吗?不会。你感到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你会因此快乐。这就进一步说明,我们谈幸福问题,一定要超越纯粹欲望的层面,要从价值观角度去谈。
当然,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一样,但不同的价值观之间还是有标准、有尺度的。比如,人生中到底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判断的根据就是人性,就要看人身上,到底什么东西是最宝贵的。我觉得是两样:一个是生命,没有生命,什么都谈不上;还有一个是精神,或者说心灵,或者说灵魂。人和其他生命体的区别就在于,人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所以我认为,所谓的幸福就是让生命和精神处在一个好的状态。
我认为幸福是由两大块所组成,一个是生命的单纯,一个是精神的丰富。说到生命的单纯,我觉得特别要区分,生命本身的需要和物质欲望的不同。生命本身的需要其实就是大自然规定的,它应该是比较容易满足的,但是超出生命本身需要的那些物质欲望,其实是社会刺激出来的,是人比人比出来的。当然,像私家车这样的东西,你有条件,可以去追求,但是要弄清楚一点,这些东西并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名字、身份、地位、权利、财富等,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后来附加上去的,我把它们称为“生命的社会堆积物”。当然,你在社会上生活,不能缺少这些堆积物,但是我想,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你不能永远为这些堆积物而活着,你应该经常给自己创造机会,把附加的东西抖落掉,回到生命本身,想一想你生命中最需要的是什么。依我看,生命中更重要的东西,应该是与自然的交流,让自然感情得到满足。还有一点,我们应该珍惜平凡生活的价值。你可以去创造不平凡、去争取不平凡,干出一番事业。但是,所有的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到平凡,都要用它对平凡生活的价值来衡量它自身的价值。如果你的不平凡是以破坏你的平凡生活为代价的,那我认为,这个不平凡就没有多大价值。真正有价值的不平凡,它应该让你的平凡生活过得更好,起码应该能够兼顾。法国哲学家蒙田说过:一个人能和他的家人和睦相处,这是人生的重大成就。英国哲学家霍布斯也说过一句话,他说:那些有野心的人,是舍不得把时间浪费在自己的朋友和家人身上的,他们把全部时间都奉献给了他们的敌人。我觉得这些人很可怜,因为人生中真正美好的东西,他们没有享受到。
所以我说,一个人活在这世上,一定要珍惜这些平凡的感情,一定要有相爱的伴侣、和睦的家庭、知心的朋友。这个东西比你有车、有房、有钱重要得多。
那么,有人就会问我,你认为钱不重要吗?当然,钱也重要,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商品社会里。钱是个好东西,但不是最好的东西,你可以去争取,但是你不能为了它把你最好的东西扔掉了。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就是我刚才说的,生命的单纯,那些普通的、平凡的东西。钱仅仅只是个手段。当然,钱多一点可以给人比较好的心态,但是如果你除此之外没有更高的目标,仍然是为钱而生活,那我要说,金钱的最主要的好处你仍然没有享受到,你在金钱面前仍然是不自由的。
一个人有了钱以后,他就应该干什么呢?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觉得一个人和金钱之间最好的格局,就是不必仅仅为了钱去工作了,而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时候你的心态是最好的。当然要达到这一步还是需要有一点运气的。但是我想,即使在没有这个运气的时候,你也不要把钱看得太重要。尤其是青年人,你开始的时候肯定是有一个目标的,包括在经济上会有一个目标。但是我觉得不妨把目标定得低一点,这样可以更早一点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不要一直走在为钱而活的路上。
追求精神的丰富
我们不光要在这个世界上做事情,还要在这个世界上带着情感生活,让自己的心灵越来越丰富。一个内心贫乏的人,他眼中的世界一定是贫乏的;一个仅仅关心利益的人,他一定看不到世界万象的美。
这也就牵涉到我接下来要讲的问题,人要追求精神的丰富。
人有两个身份:一个是“自然之子”,作为自然的孩子,你要顺应自然,让你的生命保持一种单纯的状态;另一个是“万物之灵”,人是有思想、有灵魂的精神性的存在,人的精神属性是人之所以幸福更加重要的源泉。尤其在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问题解决以后,你幸福不幸福、生活质量怎么样,主要取决于你的精神素质。那么人有些什么样的精神素质?第一个叫做智,智力。第二就是情,情感。人不但有认识能力,而且有感受能力,对世界的美、丑是有体验的,对生活是有感受的。第三个就是德,道德。人是有精神追求的,要让自己生活得有意义,有精神目标,必须是有道德、有信仰的。实际上前两个方面牵涉到精神的丰富,第三个方面牵涉到精神的高贵。我重点谈谈精神的丰富。
我觉得人应该享受自己的智力属性,享受自由的头脑,享受独立的思考。看一个人是不是在过一种高质量的智力生活,主要看两个东西。一个是好奇心,你对世界、对事物、对知识,是不是有兴趣。一个对事物没有兴趣、对世界没有兴趣的人,他的生活一定是单调的、平庸的。另一个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个人应该养成这样一种智力活动的兴趣和习惯,这一点对你幸福不幸福其实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