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优质高效质检 满足市场检测需求

时间:2019-05-12 17:03: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立优质高效质检 满足市场检测需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立优质高效质检 满足市场检测需求》。

第一篇:建立优质高效质检 满足市场检测需求

建立优质高效质检 满足市场检测需求

“一份质检报告对企业来说,就是一份判决书,很可能就是一场灾难”。今年1月,在全国质检工作会上,国家质检总局首次提出抓好检测工作整顿,并对检验检测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随着“甘氨酸”、“毒奶瓶”、“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塑化剂”等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不断发生,这无疑对我们质检机构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需要我们找出自身不足,搞好检测工作整顿,不断提升检测能力和检测效率,以应对和满足突发事件的需求。

如何提升检测能力和检测效率,确保技术能力持续发展,建立优质高效的质检也成为我们质检机构永恒的目标。在质检技术机构能力建设中,人员队伍建设是核心,是重中之重。只有人员队伍素质满足要求了,其他要素才会活跃起来,质检技术机构才会生机勃勃,不断向前发展和提高。仪器设备、设施及环境条件是能力建设的基础。没有满足客户及检测方法要求的仪器设备、设施及环境条件,就不能有可靠的方法,不能有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保障。质检技术机构所掌握的方法是能力建设的根本。质检技术机构人才队伍建设、仪器设备、设施及环境条件建设都是为了能够满足相关要求,确保提高检测结果的正确度、精密度。

一、人才队伍建设是建立优质高效质检的核心

质检技术机构的技术人员是整个检验工作的执行者,技术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质检技术机构的信誉和服务水平。在质检技术机构

能力建设中,要建设一批年龄结构、专业分布、技术职称及比例合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技术带头人,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专业素养较高的人才队伍,就必须坚持努力引进和培养高技术人才,以此组成人才队伍的核心。为此我所改变过去“等待报名”的模式,到国内知名大学开辟专场博士、硕士招聘动员会,对报考人员进行了初步筛选,确保投考生源的质量,从而杜绝“想招的进不来、不想招的混进来”的现象。确保全省系统事业单位招录中报考我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由于质检技术机构工作的技术性很强,在质检技术机构工作的人员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掌握质量管理对质检技术机构的要求。本着“用好现有人才,稳定骨干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原则,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创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为此我们对员工绩效管理考核分配方案进行改革,充分要调动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对聘用人员的考核管理方案也进行了修改,将符合条件的聘用人员也纳入了正式人员分配管理中,确保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的利益,充分体现了同工同酬。

为有效提高员工的检测能力和水平,我们不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以点带面掀起学习高潮,去年我所黄银波同志在全国质检系统技术大比武中获得了个人优胜奖,这也是江苏代表队获得的检测唯一殊荣,我们立即组织全所同志开展“学习黄银波 赶超黄银波”的活动,使得大家在工作上相互你追我赶,形成了一股赶超热潮。

在日常的检测工作中,我们更关注的是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开展

工作的情绪,如果一个职工带着情绪去工作,那他的检测效率也难以得到保证,因此搞好检测的同时我们还要更加的关注做检测的人。我们着重培养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先后成立了职工文体俱乐部和户外俱乐部,定期组织各种活动,使每位职工紧张的工作之余,身心得到放松,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让每位职工发自内心的为你付出,这样我们的检测效率自然就会得到保障。

二、检测设备建设是建立优质高效的基础

提高技术机构的检测能力和效率,除了具备一流的人才队伍外,还需要具备先进的设备。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新产品不断涌现,对质检技术机构的硬件设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应根据当前的情况和将来的发展趋势,及时更新和填平补缺先进的检测设备及设施,并对现有设备、设施进行改造,不断提高自身的检测能力,为市场经济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在资金支持方面,质检技术机构应将每年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添置新设备、新设施。增加的同时还应大力争取多方面投入,尤其是当地政府的投入。我所在中心建设方面就是采取多种合作方式,与中国医药城和泰兴市政府分别达成了合作共建的框架协议,多地点共建、多方面吸引资金,从而保证中心建设的顺利进行。

除此之外还应加强设备管理,一方面提高设备利用率,一方面走内、外联合检测之路。本着就近、方便的原则,与周边质检技术机构开展联合检验,还应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加强联合,取长补短,弥补自身检测设备及设施不足。目前我所已经与国际著名检测机构达成 3

意向,就某些产品的检测外包、国际认证、出口验货等诸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为我市该产品的出口铺就了一条快速通道,为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三、科研建设是建立优质高效质检的助推器

随着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技术机构面临的工作类型和工作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社会各界对质检技术机构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外质检技术机构涌入我国,给国内质检技术机构工作模式和管理理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所有这些集中表现在对技术能力的要求上,一是对能力提升的速度要求更高;二是对技术水平的要求更高;三是对技术响应要求更高。这就迫使质检技术机构不得不加强检测技术研发与储备。

科研是质检技术机构培养高技术人才、培养人才队伍的最好手段;是进行技术储备,提高技术能力水平的最佳途径;是增强交流、拓宽视野、扩大影响的有力措施。因此加强科研工作是提升质检技术机构能力的助推器。

我们积极加强与泰州市经委及发改委的联系,组织申报了泰州市发改委关于“十二五”规划的重点研究课题,同时加强与科技局、经委、发改委等各部门的联系,了解某些行业的发展动态,同时加强与高校的联系和合作,相继聘请了国内众多知名高校的资深教授作为中心的科研顾问,并就相关的科研项目进行了合作。

科研能力的建设增强了我所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在06年苏丹红事件中,我市某企业因其生产的咸鸭蛋涉嫌含有苏丹红Ⅳ,全

国各大媒体抄得沸沸扬扬,政府及各级监管部门十分重视,企业也非常着急,我所临危受命,对该企业的咸鸭蛋进行监督抽查,从仪器的准备、标准物质的控制、样品的预处理以及最后的测试,每个环节都做到细致缜密,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鉴定出鸭蛋中并不含有苏丹红Ⅳ,最终在第一时间内为政府及各级监管部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还企业一个清白,同时我所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远赴大连,协助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圆满解决了事端,受到了领导的赞许及企业的感激;在08年“三鹿奶粉”事件中,我所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响应,在饲料中三聚氰胺检测标准的基础上,开发了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及时满足了对乳制品生产企业实施监管的需要。食品风险分析工作多次受到省局的表彰。

为了更好的应对突发事件的需求,我们还着力建好三个平台。一是建立科研检验平台。加强对食品等重点产品安全前瞻性的研究,着力于建设研究型的检验机构,在检验中开展食品等相关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标准研究、食品中化学物危险性及生物性因素危险性研究、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和技术储备等。借助于江苏高校和研究机构集中的区域优势、人才优势,检验技术优势、设施设备优势和检验科研一体化优势等有利因素,加快建立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和科学研究一体化的平台。

二是建立风险预警平台。着眼于为质检工作提供强有力技术保障,提高食品等相关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风险评估水平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一是建立风险信息采集制度,重点关注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粮农组织、欧盟委员会等权威组织发布的食品安全信息,及时跟踪国内媒

体动态,提高信息灵敏度。二是建立风险信息评估制度。对收集到的食品安全信息及时进行分析和评估,预测可能的危害程度。三是针对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预先开展必要的检验和研究工作,做好技术准备。进一步整合风险分析及预警资源,搭建风险监测与风险预警平台。

三是建立培训支持平台。在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加大对食品企业、食品安全相关机构和人员的培训,努力为提升全系统食品质量安全的检验检测能力提供相关培训,从人员、技术、设备、经验等多方面都开展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培训,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示范性实验室建设,建成泰州市乃至全省的集食品检测、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培训平台。

相信在配有一流的检测设备和优质高效的团队的操作下,我们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和检测效率必然会稳步上升,为更好的满足和应对突发事件作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泰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2011年6月15日

第二篇:满足人民对优质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满足人民对优质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

2011-06-01 16:11:27 来源: 南方网

高中阶段教育是义务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以及高等教育之间的枢纽,也是青少年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我省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改善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办学条件,着力内涵建设,大力提升办学水平是当前我省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巩固普及成果的根本保障。

今年,省政府把“新建扩建100所中等职业学校,提升500所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列入2011年工作要点,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正是为了满足人民对优质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重要举措。

近日,省教育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了新建扩建123所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和提升500所普通高中办学水平项目学校名单。

通知还要求,各级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制度,健全机制支持新建扩建中职、技工学校和提升普通高中办学水平项目建设,在政策支持上要优先考虑,在用地指标上要优先保障,在经费投入上要优先安排,确保民生实事项目落到实处。各级发改部门要将民生实事项目纳入地方重点项目,在立项上给予优先支持;各级财政部门要坚持“以地方财政为主”的投入机制,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同时确保财政资金及时到位,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各级教育、人社部门要落实承办目标责任制及倒逼机制,督促各地各学校严格按计划进程安排推进项目建设。

一、新建扩建100所中职学校发展壮大职业教育

新建扩建中职学校项目主要包括新校区扩建或易地重建、实训中心建设、学生宿舍建设、教学楼建设,以及学生饭堂、运动场、图书馆等其他配套设施建设。计划总建筑面积约为 607.3万平方米,总投入约120.7亿元。

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广东省优化职业院校布局。新建扩建中职学校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粤东西北地级市,有条件的县(市)则整合当地职教资源,集中力量办好1所中职学校。同时,做大做强省属中职学校,发挥省属中职学校的示范作用。

目前各项工作按计划有序开展,进展顺利。

(一)省属中等职业学校拓展办学空间,做大做强

案例1: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

——建新校区跨越发展 凭餐饮专业创品牌

近年来,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投入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资金共计1亿元,用于加强该校花都校区建设,完善学校设备设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该校占地260余亩的花都新校区依山傍水,景色秀丽,是名副其实的生态园林式校园。一期工程于2009年9月竣工并投入使用,已有能同时容纳1500人在岗实操的独立文、理科现代化实习实训基地;沿湖而建的宿舍群,宽敞明亮,被学生亲切地称为“温馨小别墅”。新校区二、三期工程预计将于2011年秋季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花都校区可容纳6000名学生。

餐饮类专业是该校的名片,食品专业是该校的核心品牌专业。该专业1984年就与美国小麦协会合作办学,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师资力量雄厚、软硬件实力突出的行业领先者:拥有三名外籍教师,九位毕业于美国烘焙学院的专业教师,多名星级酒店十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中西厨大师;学科带头人周发茂是全国十大烘焙名师之

一、全国技术能手、全国烘焙技术比赛总裁判长;食品实训中心是亚洲最大的融中西点、中西餐研发与教学于一体的中职学校实训基地,可满足1000人同时实操。

案例2: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

——做物流专业龙头 建商贸品牌职校

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仅用5年时间,就从一个2006年占地面积13亩,在校生1000人的“麻雀学校”发展为占地面积120多亩,在校生超6000人的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

2004年底,学校在广州市白云区均禾街征地104亩建设新校区。至今,学校已投入7000多万元用于征地补偿和校舍建设,完成了教学大楼、实训大楼、学生公寓和学生生活中心等校舍的建设和改造,新增和改善校舍面积近6万平方米,新增中职教育优质学位4000多个。

该校依托原有物资行业的优势,构建了以物流专业为龙头,以商品经营为核心,专业设置覆盖商贸流通领域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行业链。投入

1100多万元新建了连锁经营、美容、国际商务、音乐舞蹈、计算机、工商和会计等实训中心,升级改造物流实训中心,基本做到每个主干专业都有独立的实训室。

(二)珠三角职业教育基地建设百舸争流,稳步推进

案例3: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三校整合,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由原惠州商业学校、惠州外贸学校、惠州旅游学校三所学校整合而成,新校区建设项目占地面积为3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0.22万平方米,室外运动场地面积5.4万平方米,可容纳学生15000人。总投资估算88700万元(含征地费用),所需建设资金由省财政专项划拨13800万元。

本项目还是广东省首批11所示范性中职学校建设项目、南方重要职业教育基地之“惠州中职新城”首批重点建设项目,是惠州市打造南方重要职业教育基地、建设南方教育高地重要节点的重大民生工程。新校区建成后,将为社会、企业将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机构的作用将得到更好的发挥。此外,学校将形成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在周围地区和相关行业职工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职工继续教育与再就业培训等方面发挥主力作用,并在若干职业领域形成较强的技术优势,成为区域性技术服务中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案例4:佛山市三水区理工学校

——迁址新建,打造三水品牌职校

2008年,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政府决定另址新建三水区理工学校,并把新理工学校的建设列为2008年佛山市三水区十大民生工程之一。学校占地面积360亩,总建筑面积91350平方米,按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的标准进行建设,一、二期工程建成后在校生规模为4500人。

该校新校区去年4月正式动工兴建,目前工程进展情况较为顺利,计划在今年7月进行教学楼、实训楼、宿舍楼办公楼、食堂、图书馆等工程验收工作,并力争在9月前建成一期工程并投入使用。

新学校建成后,三水区将对全区公办中职教育资源实施优化整合,大力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上规模、上水平。集中资源优势,打造三水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和品牌学校。

(三)粤东西北地区建校工程千帆竞秀,如火如荼

案例5:茂名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新增7000个优质中职学位 开设紧缺人才专业

茂名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占地405亩,建筑面积为12.13万㎡,总投资为2.9亿元,建成后学位将达1万个。目前,新校区进入砌墙阶段以及校内市政道路等相关设施的建设。预计今年9月1日正式开学,投入使用。建成后,将新增加7000个优质中职学位。

有了学位强有力的支撑,该校将紧跟产业、市场步伐,新开设当地人才紧缺专业,其中包括化工机械与设备、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精细化工、中

(西)餐烹饪、客户信息服务、连锁经营与管理等紧缺专业。

案例6:云浮市中等专业学校

——提供5000个优质中职学位 突出中心城区职业教育龙头地位

云浮市中等专业学校新校区建设项目是云浮市2011年100项重点工程之一,规划占地538.5亩,建筑面积16万㎡,按在校生1万人的办学规模规划建设,计划投入建设资金40005万元。首期工程规划建筑面积7.5万㎡,投入资金约20000万元,按在校生5000人规模规划建设,计划在2011年9月前完成并投入使用。

今年9月份新校区首期工期竣工后,可提供5000个优质中职学位,既能解决市中心城区高中阶段学位紧缺问题,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又能突出中心城区职业教育龙头地位,提高中心城区教育品位,起辐射示范作用,推动市中心区域经济、教育、文化发展。

案例7:河源市卫生学校

——新校区办学规模6000人 列入河源市2011年“十件实事”之首

河源市卫生学校现校址位于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本项目计划在河源市区“东江教育城”建设河源市卫生学校新校区。新校区占地面积400.9亩,总建筑面积93270平方米,办学规模6000人,设120个教学班。项目概算总投资为3.6亿元,分三期进行建设,计划于2013年底完成。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已由征地拆迁工作转入建设阶段,正在推进“三通一平”工程建设,完善各项建设手续。

河源市卫生学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已被河源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市五届人大六次全会列为河源市2011“十件实事”之首。项目建成后,一是可更好地解决河源市缺医少护问题。为河源市乃至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更多高素质的卫生技术人才,改善人民的医疗条件。二是可更好地解决读书就业问题。项目建成后将可满足更多学生报读的愿望,每年可为河源市五县一区转移农村“劳动力” 3000人。三是可以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新校区项目完成后可以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推动河源市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推动当地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提升500所普通高中办学水平

——推动普通高中优质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目前,广东省教育厅正在制定《广东省提升500所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实施方案》。据介绍,我省500所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的提升将以国家、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教育发展规律和人的成长认知规律,面向全体,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优质化、特色化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优质普通高中教育需求。

其中,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在继续完善办学条件的基础上,以创新发展、强化内涵、铸造特色、发挥示范为重点;省一级、市一级普通高中提升以办学条件为主的基础能力,健全制度,规范管理,稳定规模,内涵发展,加快提高质量,争创国家级示范性学校;其他普通高中学校采取有力措施,完善办学条件,建立基本规范制度,继续扩大办学规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争创省、市一级学校。

第三篇: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满足群众基本用药需求.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满足群众基本用药需求 邵明立

基本药物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用药需求的药物,其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包括国家有关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供应、使用等项制度。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就是要加强政府对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科学管理与宏观指导,合理配置药品资源,提高药品的可供应性、可获得性和可支付性,为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提供物质保障。

一、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权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工作。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讲话时强调,要“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党的十七大报告都把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表达了我们党决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坚强政治意愿。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快速发展,药品生产供应体系进一步完善,社区和农村医药卫生发展进一步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进一步健全,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挑战:医药卫生行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还不适应;人民群众基本用药的保障水平在城乡、区域之间差异还较大、发展不平衡。因此,必须加快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指导,用改革的办法,从制度、机制上完善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体系,保障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权益。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的重要基础。为此,必须加快基本药物制度建设,推动医疗保障政策、国民健康政策和制药产业发展政策等方面改革的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二、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目标与原则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总目标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用药,促进医药卫生事业全面健康协调

发展,维护健康公平,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具体目标是:

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人民群众基本用药的生产供应和使用,药品价格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降低药品在卫生保健总费用中的比重,切实保障低收入人群基本药物需求;到2015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形成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城乡、区域之间基本药物供应保障水平的差异明显缩小,基本药物得到有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的供应保障水平、价格调控能力和社会支付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基本药物的可获得性明显改善;到2020年,建立起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主体的、规范的、覆盖城乡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并与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体系的各项制度、政策、要求相互衔接,保证人民群众能够及时获得安全、必需、有效、价廉的基本药物,保证基本药物的规范合理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标,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从预防控制疾病发生、满足基本医疗用药需求出发,一方面,必须确保基本药物的安全、有效与使用合理;另一方面,必须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基本药物的可获得性,保证基本药物价格与人民群众承受能力相适应。

(二)坚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基本药物品种的遴选、生产、供应都必须符合国情。基本药物供应保障水平必须与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水平相协调,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基本药物制度必须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整体设计、同步推进、有机融合、协调发展。

(三)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强化政府保障基本药物供应的责任,加强药品监督管理。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保障基本药物充足生产,提高医药产品集中度,减少流通环节,引导基本药物生产供应的公平有序竞争,保障基本药物的供应。

(四)坚持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与解决当前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突出重点、持续推进,分阶段实现制度建设目标。合理确定基本药物品种,逐步提高医保报销比例,规范和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实行中央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的工作模式,强化部门责任与协调配合,鼓励地方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

三、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必须强化政府对基本药物的

遴选调整、生产供应、采购配送、规范使用、支付保障和价格控制的监督管理,确保基本药物供给保障,提高医药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

(一)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立法工作。把法制建设作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的重点。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纳入医药卫生法律法规体系,规范政府、企业与有关方面在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中的作用,明确政府、医药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社会第三方、社区及个人在基本用药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二)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管理。根据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围绕公共卫生和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重点疾病及常见病、多发病,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医并重的原则,开展循证医学和药物经济学评价,进一步优化基本药物品种类别与结构比例。建立基本药物目录与基本药物处方集同步调整机制,逐步实现与诊疗指南的制定和修订紧密结合。指导不同层级医疗卫生机构对基本药品的配置使用,形成基本药物目录与临床使用、价格管理及支付报销政策的协调互动机制,促进诊断治疗用药的科学合理与协调统一。

(三)确保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建立保障供给的基本药物生产配送体系,逐步实现基本药物的招标生产和集中配送。建立药物短缺监测报告处理机制,对生产供应不足的基本药物,采取措施确保其生产供应;对因利润低而生产供应不足的基本药物,运用价格杠杆机制促进其生产;对用量小、生产销售成本高的急救用基本药物,可采取政府补贴或税收减免等政策保障其生产;对治疗特殊病、罕见病的药物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对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导致基本药物需求急剧增加的,可采取强制许可和进口等各种措施。完善基本药物储备制度,将用量小、生产销售成本高的急救用基本药物,以及治疗特殊病、罕见病的基本药物优先纳入药品储备中。

(四)保证基本药物质量安全。强化医药企业质量安全意识,加强生产经营企业责任教育,明确企业是药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督促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基本药物质量考核评估制度。严格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杜绝不合格基本药物进入流通环节。严格执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完善储存和配送管理。强化动态监督,定期发布基本药物质量检查情况。强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建立和完善药品召回管理制度,确保用药安全。

(五)健全和落实医疗卫生机构合理用药的制度与责任。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制度,根据诊疗范围

优先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用药管理、处方审核制度,建立基本药物使用和合理用药监测考核评估制度,促使医疗卫生机构和医药卫生人员按照诊疗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治疗用药。加快推进执业药师立法,发挥执业药师在规范临床用药行为中的作用。发挥医疗保险在规范和监督临床处方方面的作用,促进基本药物优先使用和合理用药制度的落实。

(六)加强基本药物的价格监督管理,减轻群众药费负担。完善和规范政府调控与市场作用相结合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强价格监督管理,限定最高零售价格和流通差价率。市场供应充分的基本药物,鼓励通过集中招标和充分竞争降低价格。市场供应不足或无供应的基本药物,按照调整价格或“补偿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则,由政府与企业协商议定价格。健全基本药物价格监测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和纠正价格联盟等垄断行为,积极引导市场供给,平抑价格波动。

(七)加强基本药物的支付管理,提高公众对基本药物的可及性。不断扩大和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对基本药物的支付范围及水平,降低个人自付比例,逐步减少和消除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保障水平对基本药物的支付差异。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中使用的基本药物主要由政府支付。基本医疗服务中使用的基本药物由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合理分担费用。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员使用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要高于非基本药物。不断扩大城乡医疗保障覆盖范围,逐步提高基本药物在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支付报销比例,逐步消除地区和不同保障形式之间的差异,使全体公民能公平获得基本药物。

(八)开展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和运行绩效的监测评估。建设覆盖基本药物生产、流通、使用和支付报销全过程的信息监测网络管理系统,汇集、整理和分析基本药物生产、流通、质量、使用、报销和价格等各方面信息。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评估制度,制定监测指标标准体系,采取统计分析和调查的方式,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状况调查分析,进行绩效评估。及时发现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干预或调控。

(九)加强全民合理用药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医药卫生人员进行基本药物和合理用药的继续教育与培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对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度和对基本药物的信赖度,普及合理用药常识,改变不良用药行为,在全社会形

成有利于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良好氛围。1

第四篇:河南全新二手电机市场型号齐全,质量有保证 满足行业需求

河南全新二手电机市场型号齐全,质量有保证 满足行业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二手电机、电动机的需求越来越大,产品型号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单一化产品和没有质量保证的二手电机市场很难满足眼下的消费者。惟有多型号、多品牌的且质量有保证的二手电机大市场才能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树立行业的旗帜。自1996年成立以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满意为目标,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已成为二手电机市场中的霸主。这就是隶属于河南全新液态起动设备有限公司的河南全新二手电机市场(销售中心)。

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优胜劣汰”,质量是用户选择商品的第一要素。河南全新二手电机市场以质量立业,文化兴业,以大品牌,大产业为发展理念,以打造百年品牌,实现基业常青。经过15年努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我们重质量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5年来,河南全新二手电机市场始终坚持并且孜孜以求只有两个字。我们董事长说过这样一句话,企业依靠品牌创造最大的价值。产品的高质量又是品牌的生命线。在市场竞争当中,品牌失去质量保证,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河南全新二手电机市场有着先进的电机维修设备和检测设备,如线圈绕线机、框型线圈涨型机、线圈热压机、包云母带机、V型冲床、油道卷曲纸机、裁圆板机、压力机等充分保证了电机出厂时的质量,同时拥有20多位10年以上的电机维修工程师,充分保证了二手电机产品的售后服务。其严格的质量报告,更是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河南全新二手电机市场每售出的二手电机,都可提供耐压、耐流、测温、测速、噪声、振动,堵转等作各方面效果试验报告。强大的技术团队和先进的检测设备,及严格的质量报告充分保障了河南全新二手电机市场高质量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二手电机市场。

河南全新二手电机市场用质量打造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河南全新用创新走向了企业的三部曲。工厂化生产,市场化运作,多元化发展,是河南全新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平台。早在96年,河南全新主要是维修电机,后为发展为销售二手电机、生产电机维修设备和电机起动设备。随着行业的需求,并回收二手高压电机,现成已打造了一个省内规模最大、型号最多、品种最全的二手高压电机、二手电机专业卖场的河南全新二手电机市场。二手电机存货量大、形号齐全、主要有:Y系列中型电动机、JR电机、JR1512-10 480KW/380V、JR800-12/1430 800KW/6KV、YR630-8 630KW/380V、JR1512-8 630KW/380V、YR630-8 630KW/380V、JR800-20 800KW/6KV、YR1250-16/1730 1250KW/6KV、YR1600-12/1730 1600KW/6KV、YR2500-12/2150 2500KW/6KV、YR800-10/1430 800KW/6KV、YR1000-12/1430 1000KW/6KV、YR630-10/1180 630KW/10KV、YR1250-12/1730 1250KW/6KV、YR1250-12/1730 1250KW/6KV、YR1250-8/1430 1250KW/6KV、YR1250-12/1730、JS158-8型 380KW 6KV......等

相信河南全新及其河南全新二手电机市场的新景,我们将用质量和多型号产品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第五篇: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满足农民消费需求——对淅川、西峡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情况的考察

为了开拓农村市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满足农民消费需求,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2005年2月以来,商务部实施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就是在农村逐步推行连锁经营,力争3年建设25万家标准化农家店,覆盖全国70%的县市,构筑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城乡之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通过农村市场建设和流通来拉动生产、引导消费、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举措。2006年,全国有2287个企业在1817个县(占全国的63%)累计建成16万家农家店,带动地方和企业投资约117亿元,扩大农村消费近600亿元,吸纳富余劳动力65万人,使1.4亿农民受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被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两年写入中央1号文件。温家宝总理批示:“这是为农民服务、促进农村消费的大事,要切实办好”。“这件事办得好”。

2月2日至8日,我们到河南省南阳市淅川、西峡两县实地考察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情况。考察采取进店暗访、与农民交谈、现场查看等方式进行。在两县境内行程500多公里,沿途经过13个乡镇,查看了100多个农家店的布局、外观,进到40多个乡、村农家店,检查店容店貌和商品价格、种类,详细了解其经营状况和生活情况。同时,对“万客来”、“天福来”两个企业作了实地调查,还与两个县商务局的领导交换了意见。总的看,淅川、西峡两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起步早、推动快、初步形成了县域网络,“龙头”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政府给予了比较充分的重视和支持,确实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一、两个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是农家店初步形成了网络。淅川县是位于河南、湖北、陕西交界的国家级贫困县,共有17个乡镇、520个行政村。经过近两年的发展,该县“万客来”供销商贸有限公司已建成5个乡级店,357个村级农家店,一个配送中心;另有“惠达”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建成149家农资店。西峡县与陕西交界,共有17个乡镇、295个行政村,已建成7个乡镇店,293个村级农家店,42个农资店,均由“天福来”有限公司经营。两个县农家店覆盖率分别达80%、75%,初步形成了以商贸企业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市场流通网络。

二是“龙头”企业得到快速发展。淅川县的“万客来”商贸有限公司过去是县供销社的二级单位,2004年改为股份制企业时,公司才几十个人,现在发展到320多人,还吸纳下岗职工57人;当时的注册资金只有500多万元,现在已达5000万元;2004年销售额只有1700万元,2005年加入“万村千乡”后,年销售额当年达到1.2亿元,2006年达1.7亿元,其中有8000多万元是农家店带来的。西峡县的“天福来”公司原为县供销社的一个小店,只有37名职工,2004年改制后也只有两个店。2005年加入“万村千乡”后,已有员工270多名,年销售额达1.3亿元,主要增加在村级农家店配送上。“万村千乡”既扶持和方便了农村、农民,又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三是政府比较重视,给予了充分支持。两个县的政府和商务主管部门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思想上比较重视,在政策指导、市场规划、审查验收,特别是土地划拨和企业融资等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比如淅川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从预算中拨了100万元,专门用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还为“龙头”企业贴息贷款1000万元,帮助“万客来”建成了面积近4000平米的现代化商品陈列和配送中心。西峡县以划拨价为“天福来”企业一次性解决土地10亩,帮助他们筹建配送中心,目前已近竣工。企业老板说,如果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企业不可能有这么快的发展,“万村千乡”也不会有现在的局面。

四是确实建成了“民心工程”。我们在实地调研中了解到,农民是通过身边的农家店来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而感受中央对农村和农民的关怀的。他们把“万村千乡”与近年来中央免除农民农业税、农村中小学“两免一补”和实行合作医疗,以及公路“村村通”这几件

事联系起来,说国家的政策好,中央关心农村、关心农民。农民们普遍感到,“万村千乡”确实使他们生活更方便了,特别是不用担心买假冒伪劣商品了。虽然加盟店、连锁店周边的商店不少,但因为“挂牌店”购物环境相对较好,明码标价,价格也不贵,农民们还是愿意到这里来买东西。

淅川、西峡县农家店的情况表明,两个县能够从本县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统筹发展。我们所看到的乡、村农家店,从场地面积、经营品种、配送率等方面,多数符合商务部规定的标准。从店容店貌来看,西峡县好于淅川县。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考察中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农家店的布局不尽合理,交通沿线比较密集。如淅川县大石桥乡一条街上就设了4个农家店,金河镇两个农家店间隔仅10米左右,西峡县也有类似现象。二是有些店货物乱摆乱放。店铺卫生较差,多数店还没有做到明码标价,个别店对开架售货不适应,企业配送的货架又收起来了。三是乡镇店建设因投入较多,企业资金有限难以顾及,导致数量偏少。四是门楣标识不规范。淅川县农家店的标牌先后换了3次,不够整齐划一;西峡县2005年挂牌的加盟店,都没有挂“万村千乡”的标识,而只是挂了“天福来”企业的标志。五是对农家店的收费与其他个体工商户没有区别,税费较重,经营环境还需改善。六是配送率还不高,“万客来”、“天福来”两家企业难以满足乡、村店供货需要,乡、村店自购商品的比例较高,质量难保证,个别店存在过期和“三无”商品。我们所看到的村级农家店多为夫妻店、家庭店,开店是主要的经济来源。一般都投入了2至3万元,目前经营额虽有增长,但纯利润偏低,月均收入多在400至500元左右,十分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我们认为,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在山区县,条件不好、困难较大,出现一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需要在下一步的规范、整顿中逐步加以解决。对这些不足,淅川、西峡两县的政府和商务主管部门已经认识到了,正在从扩大数量转到巩固规范、提高质量上来。

三、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的几点考虑

当前,农村市场还很不规范,乡村各类商铺林立,竞争激烈,“万村千乡”的兴起,还只是初露头角,所占市场份额较低。通过这次实地考察,我们加深了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的认识,如何使其保持平稳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农村市场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真正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有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从我们与店主交谈的情况看,农民对“万村千乡”的概念和它的重要性,虽然都能讲出一些,但总的说还比较模糊。“万村千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这些道理,除了在干部中宣传,还要在企业宣传,更主要的是在农村、农民中进行宣传。使广大农民都知道“万村千乡”是怎么回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什么重大意义。“龙头”企业在宣传自身经营理念、营销模式时,更要重视对“万村千乡”的宣传,首先是所有的加盟店要把“万村千乡”的标识打出来。

第二,要适当控制农资店比例。由于受季节性影响,做到村村建农资店,实际效果并不好。因人均耕地面积很少,即使是农忙季节,农民所需农药、种子、化肥也很有限,以开农资店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旺季不旺,淡季生活则比较困难。鉴于淅川、西峡属山区县,近年已基本村村通公路,农资店似应以乡、镇或中心行政村为主来规划和建设;在条件较好的行政村,百货农家店可兼营农资,一店两用,保证店主在一年四季都有稳定的经济收入。第三,要下功夫解决配送率不高的问题。我们在考察中了解到,两个县交通沿线乡级店和村级农家店,由企业配送商品的比例基本达到了40%以上,远离交通线的村级店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数目。目前,两个县各有配送车3辆,一是不可能把货物送到每个农家店,二是受客观条件限制,一个配送中心也难以满足农村、农民的实际消费需求。对村级农家店的货物配送问题,很可能成为影响“万村千乡”工程建设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采取多种办法

着力加以解决。要把县物流中心配送、全国知名厂商代理配送、供销社新合作贴牌配送有机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提高配送能力;同时,要注重发挥已有乡镇店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以弥补县级配送中心“鞭长莫及”的不足,尤其要适度增加乡级农家店数量,建设区域配送中心,形成多层面向村级农家店辐射的货物配送网络。农家店的经营能不能坚持下去,“龙头”企业的扶持最直接、最重要,也是“万村千乡”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可靠保证。

第四,要想方设法增加“龙头”企业的发展后劲。淅川、西峡都是山区县,农户家的香菇等土特产品,被个体小商贩直接上门收购了,不仅价格偏低,而且质量得不到保证。可考虑把农家店充分利用起来,在经营副食百货的同时,也承担农副产品的收购任务,这样可避免配送物货的车辆放空回返。这两年“龙头”企业为了尽快占领农村市场,树立薄利多销或无利促销的营销策略,向农家店配送商品获利很少,有的地方由于路途较远,来回车费和人工费增加,往往还有亏本的情况。这样长期下去,企业难以为继。因此,政府和商务主管部门除了继续在政策、贷款等方面给予企业支持外,还要帮助企业想办法挖掘潜力,拓展销售和增资渠道。企业的发展后劲增加了,农家店的扶持力度加大了,“万村千乡”工程就有了坚实的基础。第五,要严把新设村级农家店关口。淅川、西峡两个县的村级农家店增加很快,下一步应适当调整发展速度,做到稳中有升,既要方便农民生活,又要重点加强质量建设。一方面,对新设村级农家店要严格把关,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保符合商务部关于农资农家店建设与改造规范的标准;另一方面,对已建成的村级店,要督促“龙头”企业搞好巩固、规范、整顿、提高。另外,已有的农家店挂牌时间都不长,但各种收费较多,应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商务主管部门要主动协调工商、税务、卫生等部门,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尽可能地减少收费,切实防止乱收费,给农家店以实实在在的帮助。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已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作为商务主管部门,需要考虑的是: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现代化农村商业流通网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商务部确立了3年建设25万家农家店的目标,今年是最后一年,明年怎么办?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加以规划;在推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中,如何与原有的农村商业网络融合,如搞好与供销合作系统的联合,也需要在领导层面上进一步排除部门之嫌,加强沟通、协商和协调;目前确定的一个县发展一至两家“龙头”企业,这种布局应该是合理的,但要想到在市场运作下,“龙头”企业一旦经营不善,这个地区的“万村千乡”网络将不复存在,这是当前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对此,应在思想上有所准备和防范。

下载建立优质高效质检 满足市场检测需求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立优质高效质检 满足市场检测需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