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草补工作总结文档
石洞镇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总结
县畜牧兽医局:自2012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启动实施以来,严格按照县农牧局下发的《皋兰县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安排意见》的总体要求,在县畜牧兽医局的悉心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护草原生态、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全面落实补奖政策,促进畜牧业与草原保护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此次草改共涉及10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6523户,25497人,核定人工种草面积475.5亩,完成19569本合同及6523本经营权证书的填写工作,草原承包到户率100%。
二、工作完成情况
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全镇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安排部署以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在全乡10个村进行了安排部署,召开了全镇动员会和业务培训会,制定下发了《石洞镇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实施方案》,石洞镇成立了由镇政府镇长任组长,分管农业镇长任副组长,畜牧、农技、林业、水保工作四站人员为成员的农牧业工作领导小组,各站所负责人及各村党(总)支部书记为成员的草原承包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下设10个驻村指导小组,负责各村草原承包业务指导工作和落实情况。
二、做好政策宣传,动员群众积极参与。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国家为保护生态环境,稳定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惠民政策,为将此项工作全面落到实处,2012年3月及时召开了乡村组干部动员和培训会,对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题安排部署,对参加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在实施过程中,逐村逐组又分别召开了群众动员会,对相关政策进行宣传,使草原承包工作家喻户晓,共召开各种动员培训会议10多场次,发放资料500多份。
三、严格草原划定程序,规范草原承包工作。按照草原划定及承包工作的要求,一是由各村组织工作人员逐地块调查草地面积、类型、四址界线等情况,及时召开现状调查结果通报会,基本草原划定后由区政府发布公告,编绘了1:5万的基本草原分布图;二是村组召开草原承包分配方案讨论会议,经全组三分之二以上户主表决通过后,在醒目处公示七天,无异议,按照方案要求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和各级工作人员、群众代表组成勘界小组对纳入草改范围的草地进行实地勘察,划分小班,绘小班四至图,现场明确四至界线,详细记载四至界线及相关地形地理,随后召开勘界确权到户通报会,经参会人员签字确认后张榜公示,无异议后,镇政府向10个村核发了《草原使用权证》,村委会与农户签订19569本《草原承包经营合同》,核发6523本《草原承包经营权证》。
4、层层签订禁牧责任书,全面落实草原禁牧工作。为有效落实草原禁牧、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加强草原建设,进一步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乡上成立了草原禁牧工作领导小组,确定草原监督管理员4名、草原管护员8名,编绘了1:5万的禁牧草原分布图,在禁牧区域设立了草原保护标示牌。同时,乡政府与10个村分别签订草原禁牧责任书,村与农户也签订了禁牧责任书,加强了草原管护力度,将禁牧工作层层落到了实处。
5、做好牧草良种补贴的调查核定工作。各村组对农户种植的多年生牧草及一年生牧草面积、品种、产量等经过调查,对闲置地的登记,发放一定的苜蓿种子和每亩发放一定数量的化肥,由村委会进行公示,并由农户签字认可,作为
6、完成牧户信息录入和图片上传工作。按照全镇牧户信息录入工作的要求,我镇抽调熟悉政策、业务熟练的12名工作人员,在经过短暂的培训后,熟悉了工作程序,掌握了工作要点,完成了《补贴申请录入表》村级电子版和《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录入,上传了各牧户的草原承包合照片,并进行了信息核对,为补奖资金的发放奠定了基础。
7、收集资料,健全档案。对全镇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表格资料、图片资料、会牧草良种补贴的兑现依据。
议记录、分配方案、汇报总结等及时进行收集,我镇农口组织12名同志严格按照档案管理要求进行整理归档,并指定专人保管。
总之,我镇落实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经过乡村广大干部群众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愿望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仍有许多不规范、不完善的地方。下一步,我们将查缺补漏,并及时将禁牧补助兑现到户,确保禁牧区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第二篇:草补档案整理
凤庆县草原生态保护及改革档案整理操作
规程
根据凤庆县草原建设领导组的安排,结合草原生态保护及改革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图、表、声像、电子文件的实际,对我县草原生态保护及改革档案整理的操作规程作如下统一:
一、全宗设置及档案归属:
1、凤庆县草原生态保护及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单独设立全宗。(全宗号:209号)
2、凤庆县草原生态保护及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最后形成的档案整理成两套,全宗名称均为“凤庆县草原生态保护及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括号内填写本乡镇简称,如(诗礼)或(郭大寨)。原件为第一套,整理合格后移交县档案馆,复印件为第二套,待“草原生态保护及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撤销后移交给凤庆县农业局(供该单位平时工作查考、利用)。
3、乡(镇)不单设全宗,使用本乡镇全宗,全称为:凤庆县 党委政府,空格内统一加盖本乡镇名称,如郭大寨乡或鲁史镇。该部分档案为第三套,乡镇列为草原承包专业档案自行管理,不向县档案馆移交(供乡镇工作查考、利用)。
4、村委会的草原生态保护及改革档案用文书档案传统整理方法进行整理,归村级档案“农经统计类”。
5、在全宗号一栏中各乡镇填写的分全宗号由县档案局统一划定:诗礼乡209-
1、新华乡209-
2、鲁史镇209-
3、大寺乡209-
4、小湾镇 209-
5、腰街乡209-
6、洛党镇209-
7、凤山镇209-
8、勐佑镇209-
9、三岔河镇209-
10、雪山镇209-
11、郭大寨乡209-
12、营盘镇209-13。(以上分全宗号仅用于移交县农业局的两套,乡镇留存的一套使用乡镇全宗号)。注:在录入中各乡镇录入分全宗号的后节作为乡镇代号。
二、档案的整理:
(一)、各乡镇的草原承包档案分为三个类:综合类、纠纷调处类、草原承包类。
综合类内容包括:草原承包工作的方针、政策,草原承包实施方案的请示、批复、情况报告、汇报,召开会议文件材料、领导讲话、会议记录,村组干部会、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会议签到册、工作简报、纪律要求、工作总结、验收材料、有关公示表、表决册等。
纠纷调处类内容包括:调处申请、登记,调处记录、处理结果。草原承包类内容包括:牧户(联户)基本情况表、组宗地勘查表、组宗地示意图、草原承包登记公示表(组宗地)、草原承包登记公示表(户宗地)、草原现状登记表(组宗地)、草原现状登记表(户宗地)、草原权属争议登记表、草原证发放登记表、县区(乡镇、村委会、村民小组)汇总表、宗地信息表、承包合同、草原承包申请表、草原户宗地勘查表。
排列时:按习惯性地域顺序排列。草原承包类组卷方法:
1、以村为件:
(1)、《草原现状登记表(组宗地)》、《草原现状登记表(户宗地)》(表2-
1、2-2)合订为一件,排序第1;
(2)、《草原权属争议登记表》(表5)单独为一件,排序第2;
(3)、《草原证发放登记表》(表8)单独为一件,排序第。
2、以组为件:
(4)、《牧户(联户)基本情况表》(表1)单独为一件,排序第4;
(5)、《组宗地勘查表》(表3)、《组宗地示意图》合订为一件,同一宗组宗地的勘查表与该宗地的示意图需对应,即勘查表在前、示意图附后,排序第5;
(6)、《草原承包登记公示表(组宗地)》、草原承包登记公示表(户宗地)》,(表6-
1、6-2)合订为一件,排序第6;
3、以户为件:
(7)、涉及到户的所有表册、材料以户为单位合订为一件,以《凤庆县草原承包合同书》为第一页,其它表册、材料为附件,以《 草原承包申请表》(表7-
1、表7-2)、《草原户宗地勘查表》(表4)为序,排序第8;
按登记表册的农户顺序在本乡内第一个村的以村为件排完后再在本村内排第一个村民小组的以组为件然后按农户合同书编号顺序排列以户为件。
第一个小组排完后接第二个小组的以组为件、接第二个小组的第一户农户的草原承包材料。第一个村完成接第二个村,以此类推。要求村与村、小组与小组、户与户之间所形成的材料不得交叉。每个乡(镇)统一一个流水号排完。《 县区(乡镇、村委会、村民小组)汇总表》、《宗地信息表》、(表
10、表9)表10在前、表9附后合订为一件排在每个乡(镇)的最后一件。
(二)、整理中的保管期限鉴定:
1、综合类保管期限定为永久、30年、10年
永久:乡镇对各村(组)工作实施方案请示的批复;涉及草原转让、管护等形成的协议书及相关材料;开展草原承包的工作报告、方案、总结、会议记录等。
30年:此次草原承包的方针、政策、法律依据性文件材料。重要业务问题的请示与批复。
10年:成立领导组、召开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的会议签到册、会议通知、送达回执、一般性工作情况汇报、阶段性工作总结、工作简报、纪律要求等。
2、纠纷调处类、草原承包类的保管期限统一为永久。
(三)、归档文件目录的填写要求:
草原承包档案统一以“新规则整理”,按新规则整理要求结合前面的整理组卷方法进行整理。归档文件目录统一使用档案部门指定的管理系统完成各乡镇档案目录的录入工作,并按统一的目录报表式样打印,一律不用手抄写,移交档案的同时移交机读目录。
(四)、档案盒卷脊的号码编写要求:
第一项全宗号。三种填法:一是要向县农业局和档案馆移交的两套档案填写县档案局统一划定的分全宗号。如:诗礼乡填写209-1(统一用号码章印)。二是乡(镇)自己保留的一套全宗号使用本乡(镇)的全宗号(不列为移交)。三是村级自留的填写乡(镇)统一划定的分全宗号。
第二项。统一用号码章印写(四位阿拉伯数字2011)。
第三项保管期限。(永久、30年、10年)统一用号码章印写。
第四项类别。用统一刻好的三个类别章印写。
第五项起止件号。用号码章印写。
第六项盒号。每个乡(镇)一个流水号,用铅笔编写好。
三、电子档案的要求:
草原承包工作中形成的电子文件、目录、数据等电子档案,待工作结束后,统一由凤庆县草原生态保护及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刻盘保存磁光载体,随档案原件、机读目录一起移交县档案馆一份。
四、备考表的填写:
立卷人:谁组卷填写谁。
检查人:由负责检查工作的人员填写。检查人的职责是看卷内文件材料是否齐全完整。
归档时间:填写录入的当天。
凤庆县草原生态保护及改革领导组办公室
凤庆县档案局
2011年9月7日
第三篇:草补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并重,自然恢复与工程措施并举”的指导方针,强化阿拉善盟草原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尽快扭转草原生态环境总体持续退化的趋势。按照“四保一完善”,即保生态、保收入、保稳定、保供给、完善相关制度的总体要求,以“整合项目、集中连片、整体推进、普惠提标”的方式,逐步保护和改善天然草原生态环境,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农牧区经济社会稳定与繁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长足发展。
3.2 建设原则
1、承包到户原则。享受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政策的草场,必须是承包到户的草场。依法流转草场其禁牧补助或草畜平衡奖励资金仍归原承包人,并严格执行禁牧或草畜平衡制度。
2、牧民受益原则。享受补贴对象,必须是本地户籍且拥有草原承包经营权证的牧民。补贴资金按“一卡通”形式直接发放到户。
3、集中连片原则。项目安排要以嘎查为基本单位,集中连片进行推进。按照草场退化沙化程度和草场承载能力,科学划分禁牧区和草畜平衡区。
4、产业扶持原则。鼓励牧民转移转产,在牧民自愿的前提下引导农牧民向二、三产业发展。
3.3 建设目标
到“十二五”末,力争使草原生态持续退化的局面得到显著改善,单位面积产草量明显增加;全盟禁牧区植被盖度平均达到25%,比2010年提高5个百分点,年均增加1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提高,年均增长14%,生活质量综合提升。通过三年的时间,按4:3:3比例,达到减畜102.4927万羊单位的目标。
9、效益分析:通过补奖机制的实施,草牧场实行全年禁牧或草畜平衡,给草原生态提供了一个更新复壮、休养生息的机会,草牧场植被得以自然恢复。可使退化、沙化草原的植被覆盖度由目前的15%提高到20-25%,植物高度增加5-10厘米,产草量提高10%以上。使草原退化、沙化现象得到有效治理,草原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项目的实施也有利促进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和牧区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使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对增加农牧民收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5.2 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这些年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成果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在退牧还草项目实施中,基本上以嘎查为单位整体实施,由于人均草场面积差异大,造成人均享受禁牧补贴严重不均衡,补奖机制实施中需要统筹调整,缩小差距。二是实施退牧禁牧,绒毛价格
上涨,从事传统畜牧业牧民收入明显高于退牧禁牧区牧民,草原生态保护项目需提高标准。三是2002年至2006年退牧还草项目已到期,草原植被初步恢复,生态退化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如不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将可能导致禁牧地区牧民大批返牧继续从事草原畜牧业,已取得的生态治理成果将有可能前功尽弃,已建立的农牧民社会保障体系也将难以维继。需要衔接好现有草原生态保护政策,使牧民群众收入不减少、禁牧不反弹。
2、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市政府于2011年3月14日,成立西昌市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领导小组。各相关乡镇亦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抽调各相关精干人员,专门负责落实本乡镇补奖政策工作的具体事务。
明确责任主体和工作分工,市乡(镇)人民政府是第一责任人,畜牧、财政等相关部门按照政府的要求明确工作职责和责任人,市政府将补奖政策的落实纳入政务和民生目标考核,层层落实目标责任,签订责任书。建立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到乡、到村、到组、到户”的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做到组织领导到位、监督管理到位、考核奖惩到位,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3、落实配套工作经费,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5月初市政府配套60万元工作经费。
4、开展调查,分析协调基本数据,突出重点落实任务
以83年全国草调资料为依据,在充分分析第一手资料的情况下,坚持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统筹兼顾草原生态、牧民生计、牧业生产的工作思路,坚持适度集中,成片推进,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的原则,确立以村或组为基本单元,将高山生态脆弱、生存环境恶劣以及位于大江大河水源涵养区域的乡镇或村组作为享受生产资料补贴的牧户,将工作重点集中突出在21个乡镇实施,并与各相关乡镇积极协调,核准全市草原承包牧户21200户,承包可利用天然草原94万亩,占全市的100%;实施草原生态补助奖励牧户21160户;划定我市5.2万亩的禁牧实施乡镇和禁牧区域,涉及130户;划定88万亩实施草畜平衡的乡镇和区域,涉及21137户。
5、加强生态补奖系统录入和实施方案编制
由于部、省系统的调整和调试,我市利用国庆节和彝族年放长假的时间,抽调37人次,历时15天,突击完成了今年实施生态补奖21200户的相关信息录入到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管理信息系统,并对已录入的基础信息进行了多次核对,确保录入信息准确无误。
7、建立完善牧户资金兑现账户
为确实将补奖资金安全及时兑现到牧户手中,各项目乡镇与就近的金融网点衔接,将牧户手中的各种信用卡进行整合和新办理,做到全部补奖资金通过“一卡通”直接兑现到牧户手中。为缓解开户压力,市农村信用联社还在洛古波乡新成立了分社。目前,西昌市农村信用联社的各分社正加紧为牧户办理信用卡。截止12月6日已有11个乡镇的牧户交了银行信
息,其余10个乡镇,正在办理中。
8、加强舆论宣传
2月20日,西昌电视台,西昌新闻栏目做了西昌市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专题报道;2月22日,《凉山日报》作了题为“五年国家投入6792万元西昌市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前期工作全面启动”的报道。各相关乡镇结合三干会、护林防火或召开各村专题会议并由村开到组、组开到户,认真学习讲解部、省、州建立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相关文件,使项目实施区牧户对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目的意义、牧户的确认、实施草原禁牧、草畜平衡的要求和相关补助标准做到户户有明白人。
9、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市畜牧局多次组织各站室人员认真学习、研讨相关文件,并于2010年12月27日、2011年1月28日、2月22日、9月28日召开了局机关各站室和相关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参加的建立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工作培训会,就相关文件精神和表格、数据、标准逐一进行了分析和讲解,统一了口径和标准。市畜牧局举全局之力,抽调精干人员成立了16个业务指导组,实施对口包乡,责任落实到组到人。分别对21个项目乡镇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截止11月25日,已对各项目乡镇开展技术培训63次,技术指导372次。
10、积极与科研院所衔接
凉山草原多为高山草原,山地地形复杂,气候恶劣、山势起伏大。山里流传一句“闻其声,见其面,走一天”。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开展草原监理工作难度极大。为提高草原监理工作的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市畜牧局积极与西昌学院汽电学院衔接,合作寻求将现代电子科技技术引入草原监理工作中,提高天然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制度和责任的全面落实,目前合作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民族地区草原远程监测系统的开发》项目已在凉山州科学技术局立项。
为确保我市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有效实施,加强技术支撑和技术指导。我市于2011年,力邀我省草原老专家郭万祥研究员和省草原总站肖飙研究员,深入项目实施区开展实地调研,为今后我市天然草原植被的恢复、人工种草的实施奠定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第四篇:泾川县村级草补工作实施方案
合道村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方案
乡政府:
为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切实加强我村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根据乡政府《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我村现有天然草原面积 60 亩,占全村土地面积 1.9 %。
近年来,为了促进了草原、生态保护,我村积极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开展肉牲畜饲圈养实行,天然草原全部实行了“封山禁牧”,禁牧草原已全部由村、社划片承包到户,并签订了承包合同,落实了管护、禁牧措施,草原承包总面积为 60亩,承包期30-50年。同时,我村积极开展人工种草,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全村人工种草面积为 461 亩。
二、主要任务和要求
(一)划定基本草原。按照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草原资源普查确定的草原区域范围为基准,成立由村支书任组长、村主任任副组长,村文书、各组组长为成员的草原补奖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基本草原划定工作。
(二)开展草原承包。对划定为基本草原的区域,要造册、登记、公示,承包到户,签订承包合同,落实管护责任,核发草原承包经营权证。
(三)划定禁牧区域。以组为基本单元,划定禁牧区域,将禁牧任务分解落实到户,在核实造册、张榜公示的基础上,按每亩2.95元的标准将禁牧补助资金通过“一册明、一折统”的方式,兑现到户,与农户签订禁牧管护责任书,明确管护责任。
(四)摸清人工种草面积,兑付补贴资金
按照要求,对我村种植的多年生优质紫花苜蓿、豆科牧草等并处在旺长期的牧草,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在核实造册、张榜公示的基础上,按每亩10.0元的标准通过 “一册明、一折统”的方式,将人工种草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户。
三、工作进度
2011年8月:宣传补奖政策,组建工作机构,开展前期调研,核定基本数据,编写实施方案,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工作规程。
2011年9月-10月:、划定基本草原,造册、登记、公示,承包到户;确定禁牧区域,落实草原(地)禁牧措施。
2011年11月:完成资料汇总建档,对草补工作进行全面总结,申请乡考核和验收。
2011年12月:核发《草原承包经营权证》、《草原承包经营合同书》,兑付补奖资金。
四、保障措施
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散发宣传资料等形式,深入开展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宣传活动,使草原补奖工作的政策规定和重要意义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和参与草原补奖工作的积极性,为实施草原补奖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村草原补奖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负起责任,把这项惠民政策贯穿好、落实好,使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七日
合道村落实草原禁牧补助政策实施方案
乡政府:
为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切实加强我村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根据乡政府《草原禁牧补助政策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我村现有天然草原(地)面积60亩,占全村土地面积 1.9 %。近年来,为了促进了草原生态保护,我村积极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开展肉牲畜饲圈养实行,天然草原全部实行了“封山禁牧”,禁牧草原已全部由村、社划片承包到户,并签订了承包合同,落实了管护、禁牧措施,草原承包总面积为 60亩,承包期30-50年。
二、目标任务
(一)划定禁牧区域。根据我村实际,对全村境内 60亩草原(地)划定为禁牧区域,实施禁牧封育,并全部承包到户经营。
(二)确定禁牧面积。对划定的禁牧区草原,以户为单位进行四至界限确认,核准面积,承包到户。
(三)建立健全档案。对禁牧工作形成的图表、文字、数据等资料信息,要妥善保管,归档保存。
(四)设立禁牧标志。在禁牧区域的主要出入口、人畜活动区域设立草原保护标志和界桩、护栏、标牌等设施,公示禁牧要求。
(五)制定禁牧措施。确定禁牧时间,制定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完善配套措施等。
(六)落实禁牧补助。按每亩2.95元的标准将禁牧补助资金通过“一册明、一折统”的方式,兑现到户,5年为一个禁牧补助周期。
三、方法步骤
2011年8月:宣传政策,制定方案。
2011年9月:划定禁牧草原界限,完成禁牧草原面积核定登记。2011年10月:设立保护标示牌。
2011年11月:签订禁牧责任书,落实管护人员。
2011年12月:完成资料汇总建档,对禁牧工作进行全面总结,申请乡考核和验收,核发《草原承包经营权证》、《草原承包经营合同书》,兑付补奖资金。
四、保障措施
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散发宣传资料等形式,深入开展草原禁牧工作宣传活动,使草原禁牧工作的政策规定和重要意义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和参与草原禁牧工作的积极性,为实施草原禁牧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村草原补奖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负起责任,把这项惠民政策贯穿好、落实好,使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八日
合道村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实施方案
乡政府:
为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切实加强我村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根据乡政府《草原划定工作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我村现有天然草原面积 60 亩,占全村土地面积 1.9 %。
近年来,为了促进了草原生态保护,我村积极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开展肉牲畜饲圈养实行,天然草原全部实行了“封山禁牧”,禁牧草原已全部由村、社划片承包到户,并签订了承包合同,落实了管护、禁牧措施,草原(地)承包总面积为 60亩,承包期30-50年。
二、目标任务
(一)划定基本草原。按照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草原资源普查确定的草原区域范围为基准,成立由村支书任组长、村主任任副组长,村文书、各组组长为成员的草原补奖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基本草原划定工作。
(二)完成基本草原面积核定登记。对划定的基本草原,以户为单位确认四至界限,核准面积的基础上,登记填报基本草原划定登记汇总表。
(三)开展草原承包。对划定为基本草原的区域,要造册、登记、公示,承包到户,签订承包合同,落实管护责任,核发草原承包经营权证。
(四)建立健全档案。对基本草原划定形成的图表、文字、数据等资料信息,建立数据库,并妥善归档保存。
(五)。设立保护公示牌。基本草原划定公告后,县级人民政府应当
在明显地段设立基本草原保护标示牌。
三、方法步骤
2011年8月:宣传政策,制定方案。
2011年9月:划定基本草原界限,完成基本草原面积核定登记,开展草原承包。
2011年10月:设立保护标示牌,签订管护责任书,落实管护人员。2011年11月:完成资料汇总建档,对禁牧工作进行全面总结,申请乡考核和验收。
2011年12月:核发《草原承包经营权证》、《草原承包经营合同书》,兑付补奖资金。
四、保障措施
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散发宣传资料等形式,深入开展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宣传活动,使基本草原划定工作的政策规定和重要意义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和参与划定工作的积极性,为实施基本草原划定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村草原补奖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负起责任,把这项惠民政策贯穿好、落实好,使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一日
合道村草原承包工作实施方案
乡政府:
为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切实加强我村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根据乡政府《草原承包工作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我村现有天然草原面积 60亩,占全村土地面积 1.9 %。
近年来,为了促进了草原生态保护,我村积极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开展肉牲畜饲圈养实行,天然草原全部实行了“封山禁牧”,禁牧草原已全部由村、社划片承包到户,并签订了承包合同,落实了管护、禁牧措施,草原(地)承包总面积为 60亩,承包期30-50年。
二、目标任务
(一)落实草原承包到户政策。要把本村草原面积较大的分户承包经营,面积较小的承包到户联户经营,把草原面积划包到户,并明确联户成员的权益、管护方式和责任。
(二)确定承包草原界限、面积。对完成承包的草原,要以户或联户为单位进行四至界限确认、勾绘图斑、面积核准、草原等级划分,登记填报草原承包登记汇总表。
(三)张榜公示做到无争议。村民委员会要对承包到户或联户的草原,进行界线、面积张榜公示,做到群众满意无争议。
(四)签订草原承包合同。对承包到户或联户的草原,要签订草原承包合同,明确责、权、利关系。
(五)核发草原使用权证和承包经营权证。由县政府签章核发全省统一的草原使用权证和草原承包经营权证。
(六)建立健全档案。对草原承包工作形成的图表、文字、数据等资料,要归档保存。
三、方法步骤
2011年8月:宣传政策,制定方案。
2011年9月:基本草原承包到户,承包草原面积核定登记,承包结果公示。
2011年10月:签订承包合同,明确责、权、利,签订管护责任书,落实管护人员。
2011年11月:完成资料汇总建档,对草原承包工作进行全面总结,申请乡考核和验收。
2011年12月:核发《草原承包经营权证》、《草原承包经营合同书》,兑付补奖资金。
四、保障措施
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散发宣传资料等形式,深入开展草原承包工作宣传活动,使草原承包工作的政策规定和重要意义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和参与草原承包工作的积极性,为实施草原承包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村草原补奖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负起责任,把这项惠民政策贯穿好、落实好,使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五日
第五篇:一补工作总结
浠水县白莲镇中心小学“一补”工作总结
2011年9月30日
根据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关于我县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一补”政策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校从教育局启动“一补”工作之日起,着力此项工作的各环节和相关程序。到现在为止,此项任务已顺利圆满完成,深受社会的赞誉和家长的好评。我校对“一补”工作的落实,认真、务实做好了一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我校为加强对“一补”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校长、服务区内的支部书记任“一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各班主任为组员的领导机构。由“一补”领导小组制定出严密相关的《工作程序》和《实施方案》。在组长的带领和部署下,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和《实施方案》进行各方面的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整体认识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校通过宣传标语、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形式对“一补”的政策及工作进度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并召开了学校行政会议,班主任、科任教师会议,明确了“一补”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并按文件精神要求把“一补”指标全面落实到了每一个贫困家庭子女。通过多种形式对家长宣传了相关知识,让广大家长了解到 “一补”的意义和内容,使党的政策深入人心,以加强群众对“一补”工作的监督。
三、摸清学生情况,确定“一补”名单
我校按照公开、公正、公平原则,明确申报资助学生条件为:
1、军烈属士子女;
2、持有农村特困户救助证的家庭子女;
3、农村人均年收入低于500元的家庭子女;
4、父母重大病症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学生;
5、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6、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贫困的子女;
7、家庭贫困的独生子女户和二女结扎户;
8、当地政府规定的其它需要资助的学生。学校根据指标数150人,按照“一补”的界定标准在全校学生中摸底,得出享受“一补”学生名单及家庭贫困的原因,并进行了7天以上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贫困生本人或监护人通过书面申请,提出助学申请表,经学校、村委会调查核实,由学校张榜公示了7天以上,公示无异议的学生名单再上报到教育局复核审批。
四、加强“一补”资金管理,严格资金发放程序
“一补”学生名单经教育局复核审批后,学校方可进行资金的发放。在月底,学校召开了“一补”资金发放现场会,通知享受“一补”资助学生的各位家长或监护人来到学校,财务人员主持了整个工作会议,校长在会上向各位家长汇报了“一补”工作的全程,接受了广大家长的监督,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家长或监护人签字、盖章领取了“一补资金”。
五、加强“一补”资料的管理
“一补”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指引下,在广大家长的密切配合和监督下,在领导小组的积极努力下顺利完成了。财务人员对此项工作的各种资料进行了细致的整理,已经装订成册,实行专柜存放,并保
存了一套完善的电子档案。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工作,我校再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个别学生还实现了零交费上学,切实把党的“一补”政策真正落到了实处。享受到“一补”的学生纷纷表示:今后一定要加倍努力学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党和政府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