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年传染病管理及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
****年传染病管理及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
年,我院按照上级下达的目标管理责任书要求,在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公共突发卫生事件处理和重大传染病疫情控制为重点,加强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并在全院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1)传染病发病与疫情报告情况:
1-12月份,全院无甲类传染病发生,共报告乙类传染病
种,计
例,无死亡,报告发病率为
/10万。与去年同期比,病种增加了******,报告传染病总数上升
%。县、乡绝大部分科室能较好的执行传染病报告和登记制度,其报表率达外
%,报卡及时率为
%,完整率为
%,报告准确率为
%,无滥通滥报现象,保证了大、小疫情报告基本一致。
(2)开展以霍乱防治为主的肠道病管理和监测工作,全年肠道门诊共登记报告腹泻病
例,开展病源检索
例。
(3)加强了对呼吸道、虫媒传染病的防治,主要以各乡镇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为重点开展麻疹、风疹、腮腺炎、流脑、乙脑的预防接种工作,同时注意加强对散在发生的相关病例进行有效的个案调查与处理,从而有效地控制了重点传染病在集中人群中的传播。
(4)开展了对“非典”和“人间禽流感”疫情的监控,我院加强了对发热门诊的管理,并充分发挥发热门诊的前哨作用,对就诊的发热病人及时进行登记和分诊,发现可疑病人及时进行医学观察和报告。由于监控措施比较落实,对控制“非典”和“人间禽流感”起到积极作用。
(5)加强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管理,今年根据上级有关精神,我院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落实工作措施或方案;组建防治技术小组和疫情控制机动队,配备消毒药品和消毒、防护设备。同时对可能发生的公共突发卫生事件或重大传染病疫情实行了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报告及配合处理。
(6)、组织开展了对全乡医疗卫生所的传染病管理防治工作的督导,对全乡
所卫生所传染病报告情况进行了漏报调查,经调查,我院传染病平均漏报率为
%,居民中传染病漏报率为
%。调查中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了有关改进的指导意见。
(7)、尽管在今年的防治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自查中仍发现有一些簿弱环节如传染病防治工作措施在少数单位仍不够落实,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二篇:2016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总结
江油市中医医院
2016年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总结
我院在江油市卫计局的领导下,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我院传染病管理制度,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并落实到位以更好地加强我院传染病防治工作,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我院的暴发流行,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医院传染防治领导小组制定了我院各类传染病防治预案,建立健全了传染病防治各项工作制度。使全院传染病预防控制走向了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二、严格疫情报告制度
一年来,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执行疫情网络直报制度。加强了疫情网络设备的管理,完善了工作制度,疫情网络直报率达到100%,基本做到专室专人专机专用,为及时上传疫情信息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加强传染病发现与登记,提高报告意识 1.各科室的医生按照“首诊负责制”,对所有就诊的传染病人均能在第一时间作出科学诊断、处理,及时填卡上报,疫情管理员按时完成网报告。
2.公共卫生科每月对门急诊各科室的门诊日志进行常规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责成相关科室及责任人进行整改,如门诊日志项目登记是否齐全、规范,有无漏登记。对传染病者是否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每月底开展传染病漏报自查,发现有漏报及时补报,并作出相应处罚。分析疫情动态,做好防范措施。以防传染病在我院暴发和流行。
3.2016年1-12月,我院累计报告传染病205例(含重号1例、错卡1例,实际传染病203例),其中乙类104例、丙类84例、其他传染病7例、修正后其他疾病10例;传染病报告率100%,及时率97.5% 报告卡准确率98.5%;分别是乙肝27例,肺结核26例,结核性胸膜炎4例、丙肝4例,梅毒32例,淋病3例、细菌性痢疾6例,HIV4例,疑似麻疹3例;手足口69例、猩红热8例、流行性腮腺炎6例、水痘5例、其它感染性腹泻6例;修正后其他疾病4例。对传染病报告自查中发现的漏报病例及时予以补报,不规范的报告卡责成责任人予以整改重填。
四、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1.开展肠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全年设立预检分诊和肠道病门诊、发热门诊,主要是开展以禽流感、手足口病、霍乱等为重点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建立发热门诊、肠道传染病的专用登记本。登记较规范,全年没有发现重症病例。
2.性病艾滋病工作
2016年网上直报HIV 4例,待确证3例,确诊“不确定”1例,性传播疾病35例(梅毒32例,淋病 3例)。报告及时准确。
3.结核病防治工作
我院2016年共上报结核病 30例,网报率100%,转诊率100%,转诊到位率90%。放射科门诊登记项目齐全、完整,发现可疑病人时认真填写结核病人转诊单,并及时上报。除了结核病日下社区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平时各门诊在日常工作中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取得极好的宣传效果。2016年10月,代表四川省接受国家疾控中心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督导检查,取得优异成绩。
五、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
2016年我院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本严格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条例》文件精神执行,做好日常宣传和咨询活动,警钟长鸣。并于4月份进行了火灾和肠道传染病应急演练,由医务科 组织,办公室、公共卫生科、急诊科、检验科、功检科等多科室参加,提高医务人员一旦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救援水平。
六、宣传培训工作
1.根据不同季节传染病特点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宣传(利用宣传栏、电子屏幕、发放健康资料)等形式进行宣传。利用各类卫生日如3.24世界结核病日、4、26全国疟疾日、9.28世界狂犬病日、12.1世界艾滋病日等下街道宣传,提高百姓各类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2.根据上级工作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分批对全院职工进行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培训,尤其针对2015版传染病报告管理规范、结核病、黄热病、H7N9禽流感、手足口病、艾滋病、性病等重点传染病的诊断、症状以及及时上报的重要性、如何填报传染病卡进行了培训培训后均进行了测试,成绩合格。提高了职工对各类传染病的正确认识,增强了日常工作中的应急处理能力。
在全院各部门及各科室支持与配合下,尽管在今年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并且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在对传染病防治管理中仍存有一些簿弱环节 有待在明年工作中再接再励做好改进工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效率,为大众健康服务。
2016年12月31日
第三篇: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总结
2016年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总结
我院在江油市卫计局的领导下,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我院传染病管理制度,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并落实到位以更好地加强我院传染病防治工作,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我院的暴发流行,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医院传染防治领导小组制定了我院各类传染病防治预案,建立健全了传染病防治各项工作制度。使全院传染病预防控制走向了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二、严格疫情报告制度
一年来,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执行疫情网络直报制度。加强了疫情网络设备的管理,完善了工作制度,疫情网络直报率达到100%,基本做到专室专人专机专用,为及时上传疫情信息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加强传染病发现与登记,提高报告意识
1.各科室的医生按照“首诊负责制”,对所有就诊的传染病人均能在第一时间作出科学诊断、处理,及时填卡上报,疫情管理员按时完成网报告。2.公共卫生科每月对门急诊各科室的门诊日志进行常规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责成相关科室及责任人进行整改,如门诊日志项目登记是否齐全、规范,有无漏登记。对传染病者是否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每月底开展传染病漏报自查,发现有漏报及时补报,并作出相应处罚。分析疫情动态,做好防范措施。以防传染病在我院暴发和流行。
3.2016年1-12月,我院累计报告传染病206例,其中乙类104例、丙类84例、其他传染病7例、修正后其他疾病10例;传染病报告率100%,及时率97.5% 报告卡准确率98.5%;分别是乙肝83例,肺结核52例,丙肝13例,梅毒8例,细菌性痢疾6例,HIV3例,麻疹和淋病各1例;丙类传染病28例,即其它感染性腹泻28例。对传染病报告自查中发现的漏报病例及时予以补报,不规范的报告卡责成责任人予以整改重填。
四、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1.开展肠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全年设立预检分诊和肠道病门诊、发热门诊,主要是开展以禽流感、手足口病、霍乱等为重点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建立发热门诊、肠道传染病的专用登记本。我院肠道门诊在重点防控阶段共登记报告腹泻病28例,没有发现重症病例。
2.性病艾滋病工作 2016年网上直报HIV 4例,待确证3例,确诊“不确定”1例,性传播疾病35例(梅毒32例,淋病 3例)。报告及时准确。
3.结核病防治工作
我院2016年共上报结核病 30例,网报率100%,转诊率100%,转诊到位率90%。放射科门诊登记项目齐全、完整,发现可疑病人时认真填写结核病人转诊单,并及时上报。除了结核病日下社区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平时各门诊在日常工作中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取得极好的宣传效果。2016年10月,代表四川省接受国家疾控中心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督导检查,取得优异成绩。
五、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工作
2016年我院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本严格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条例》文件精神执行,做好日常宣传和咨询活动,警钟长鸣。并于4月份进行了火灾和肠道传染病应急演练,由医务科 组织,办公室、公共卫生科、急诊科、检验科、功检科等多科室参加,提高医务人员一旦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救援水平。
六、宣传培训工作
1.根据不同季节传染病特点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宣传(利用宣传栏、电子屏幕、发放健康资料)等形式进行宣传。利用各类卫生日如3.24世界结核病日、4、26全国疟疾日、9.28世界狂犬病日、12.1世界艾滋病日等下街道宣传,提高百姓各类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2.根据上级工作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分批对全院职工进行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培训,尤其针对2015版传染病报告管理规范、结核病、黄热病、H7N9禽流感、手足口病、艾滋病、性病等重点传染病的诊断、症状以及及时上报的重要性、如何填报传染病卡进行了培训培训后均进行了测试,成绩合格。提高了职工对各类传染病的正确认识,增强了日常工作中的应急处理能力。
在全院各部门及各科室支持与配合下,尽管在今年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并且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在对传染病防治管理中仍存有一些簿弱环节 有待在明年工作中再接再励做好改进工作,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效率,为大众健康服务。
2016年12月31日
第四篇:重点传染病防治大纲(本站推荐)
《重点传染病防治》课程考试指南
一、考试大纲(掌握★、熟悉▲、了解)
1.传染病的现状与未来:★掌握传染、传染病、新现传染病、再现传染病、生物恐怖的定义;★掌握近年新现传染病的主要病种及其危害性;▲熟悉新病原不断涌现的生物学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了解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以及我国传染病流行现状。
2.艾滋病:★掌握艾滋病的定义、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方法及预防措施;▲熟悉艾滋病的病原学、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了解国内外艾滋病毒感染现状。
3.结核病:★掌握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方法;▲熟悉中国结核病分类法;▲熟悉结核病的化疗原则及化疗药物;了解结核病的流行现状。
4.霍乱:★掌握霍乱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与疑似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熟悉霍乱弧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实验室检测方法;了解霍乱的流行史。
5.鼠疫:▲熟悉鼠疫的临床表现;了解鼠疫的流行史及流行现状。
6.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熟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传播途径以及诊断标准;了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防治方法。
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熟悉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原体、传播途径以及诊断标准;了解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方法。
8.病毒性肝炎:★掌握乙型肝炎的病原学、传播途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诊断方法;★掌握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熟悉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并发症及预后;了解非乙型(甲、丙、丁、戊型)肝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点及实验室诊断方法。
9.伤寒与副伤寒:★掌握伤寒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并发症及治疗药物;▲熟悉伤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了解副伤寒及其他沙门菌感染的临床特点。
10.细菌耐药机制:▲熟悉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
11.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熟悉第一、二、三、四代头孢菌素的主要特点及其常用品种;▲熟悉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主要副作用;▲熟悉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1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了解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鉴别诊断以及细菌性脑膜炎的抗菌治疗原则。
13.常见寄生虫病:了解日本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药物;了解疟疾的典型发作经过以及控制发作的主要
药物。
14.医院感染:了解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传播途径、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
15.原因不眀发热:了解原因不眀发热的常见病种及诊断步骤。
二、思考题
(一)传染病的现状与未来
1.简述当今人类面临的传染病新威胁。2.举10种以上新现传染病。
3.简述新、老传染病不断发生及传播的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
4.针对传染病的现状,我们应采取哪些策略?
(二)艾滋病
1.试述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2.简述艾滋病的高危人群。3.试述HIV的病毒复制过程。4.简述艾滋病确证试验的内容和定义。5.何谓HAART疗法?
(三)结核病
1.试述结核病的临床症状。2.简述痰结核菌检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3.如何评价结核菌素试验?4.简述结核病的化疗原则及化疗方法。
(四)霍乱
1.试述霍乱的临床表现。2.如何诊断霍乱?应注意与哪些疾病鉴别?
3.简述O139霍乱病原学特点及临床特征。4.简述霍乱的补液治疗。5.如何预防和控制霍乱的流行?
(五)鼠疫
1.简述鼠疫的临床表现。2.简述鼠疫病原治疗的常用药物。
(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和传播途径分别是什么?2.试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
3.简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鉴别诊断。
(七)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血清型是什么?2.试述人禽流感的诊断标准以及主要鉴别诊断。
3.试述人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4.禽流感职业暴露人群使用的防护用品有哪些?
(八)病毒性肝炎
1.什么是Dane颗粒?2.简述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3.黄疸待查的分析思路。
4.简述血清转氨酶(ALT)升高的常见原因及其鉴别诊断。5.试述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6.简述乙肝三系的临床意义?7.简述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8.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的机理是什么?什么是YMDD变异?
9.简述拉米夫定抗乙肝病毒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波动的可能原因。
10.什么是人工肝支持系统?其治疗重型肝炎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有哪些?
(九)伤寒与副伤寒
1.试述典型伤寒的临床表现。2.简述肥达试验的临床意义。3.简述耐药性伤寒的临床特点。
4.伤寒有哪些常见并发症?5.简述伤寒病原治疗的常用药物。
(十)细菌耐药机制
1.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有哪些主要机制?
2.何谓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AmpC酶、碳青霉烯酶?
3.何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十一)临床常用抗菌药物
1.分别简述第一、二、三、四代头孢菌素的主要特点。
2.试述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主要副作用。
3.试述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十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1.试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鉴别诊断。2.试述腰穿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3.试述脑脊液检查的临床意义。4.试述细菌性脑膜炎的抗菌治疗原则。
(十三)常见寄生虫病
1.试述急性血吸虫病的诊断依据以及病原治疗药物。2.何谓慢性血吸虫病?3.试述晚期血吸虫病的主要并发症。4.试述疟疾的典型发作经过以及控制发作的主要药物。5.何谓疟疾的再燃与复发?
(十四)医院感染
1.何谓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2.试述医院感染近年病原体的主要变迁以及病原特点。
3.如何理解医院感染的难治性?4.试述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
(十五)原因不眀发热
1.何谓原因不眀发热(FUO)?常见病种?2.试述原因不眀发热的诊断步骤。
3.试述感染性发热常用的实验室检查项目。
第五篇:重点传染病防治计划2014
年重点传染病防制工作计划
2014年我全镇传染病防制、疫情管理工作,要以甲型H1N1流感、非典、人禽H7N9流感、霍乱、乙脑、狂犬病、不明原因肺炎等重大疾病防制为重点,加强疾病监测和疫情信息管理,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进一步提高传染病重大疫情预测预警能力,确保我镇不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
一、医院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要着重规范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程序,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加大对疫情信息的利用,加强疫情预测预警,为我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及时、准确和科学的决策依据。
1、高度重视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工作,落实各项制度,强化责任意识,确保直报网络正常运行。对每个网络直报单位要进行网络直报技术现场工作指导,提高网络直报工作质量。促使网络直报月报告率达100%。
2、加强传染病疫情的预测预警工作,充分利用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对传染病信息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浏览报告卡片,主动搜索报告病例的聚集现象,及时发现潜在的传染病暴发,特别是出现时间、空间等病例聚集情况时,要实时做出预警。对网络直报预警系统每日浏览一次,同时对存在预警信息进行核实,如是暴发疫情,要迅速采取防控措施,防止疫情蔓延。切实做到传染病监测完成率达100%;暴发疫情、散发疫情规范处置,暴发疫情调查率达100%。
3、指导辖区医疗卫生机构规及各村卫生站范门诊登记、传染病疫
情信息核对、传染病报告卡的填报、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等工作,明确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确保医疗卫生机构相关科室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衔接,保证疫情报告及时、科学、准确,杜绝迟报、瞒报、漏报现象发生。促使疫情报告督导覆盖率达100%;医疗机构无传染病漏报。
4、接到职责范围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后,要立即对信息进行调查核实。信息确实者应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在网络直报的同时,立即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县卫生局和县疾控中心,并配合县疾控中心在进行网络直报的第二个工作日之前对所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5、按照上级要求,做好死亡病例监测工作。
6、加强对辖区内的医疗机构、村卫生站等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在学校、厂矿等人群集中地区大力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
二、传染病防制工作
(一)人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
1、要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的管理,密切注视呼吸发热病人的动态情况,督导检查辖区内呼吸发热门诊做好病人就诊登记,提高监测工作质量。
2、医疗卫生机构严格按照卫生部发布的《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要求,做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排查和管理工作。要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的诊疗、预防控制和流行病学调查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提高早期发现病人的意识和诊疗能力。一旦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医院应在12小时内组织专家会诊,仍不能明确诊断的应立即进行网络直报。
3、继续开展呼吸道传染病的监测工作,及时掌握人群中流感样病例的发生及其流行特征,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控制流感或流感样病例的暴发或流行。
4、强化与教育系统的协作配合,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学校、托幼机构建立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落实晨检和缺课登记制度。一旦学校、托幼机构出现发热、咳嗽、皮疹等相关症状聚集性发病现象,要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置,确诊疫情后指导学校做好消毒和密切接触者管理,必要时进行预防接种。
5、及时开展免疫接种,做好重点人群的保护工作。
(二)急性肠道传染病
要高度重视我县急性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统一部署,要严防霍乱、手足口病等急性肠道传染病暴发事件的发生。
1、各村卫生室要强化工作责任,专人负责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要完善急性肠道传染病各项应急预案,理顺肠道传染病工作流程。要建立健全肠道传染病应急机动队,并做好机动队培训、演练工作,提升应急机动队应急处置能力,同时要配备必要的药械、交通工具及个人防护用品等物资储备,切实做好急性肠道传染病应急处置准备工作。
2、加强腹泻病门诊监测工作
加强对腹泻病门诊和专桌的督导、管理工作,腹泻病门诊实行独
立区域,5月1日~10月31日实行24小时开诊。要强化医疗机构全员培训工作,认真执行预检分诊制度,腹泻症状病人首先要到腹泻病门诊排查治疗,确保及时发现和隔离急性肠道传染病病人。腹泻病门诊医务、检验人员要熟练掌握腹泻病诊断、治疗、抢救、检验、疫情报告、抢救知识,认真做好腹泻病人的就诊专册登记,做到“有泻必登、有泻必查、有泻必治、有泻必报”,不得有任何漏项。
3、加强疫情报告,严格疫情处理
各村卫生室及本科室要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发现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要用最快办法逐级向县卫生局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霍乱病人或疑似病人要尽快上送菌株进行鉴定。对霍乱疫情,要按照卫生部《霍乱防治手册》的具体要求,及时进行处理。其工作重点是迅速划定疫点、疫区,严格隔离、彻底治疗病人和带菌者,快速灭蝇、彻底消毒饮水和外环境,对密切接触者及疫区的现症腹泻病人采便检验和预防性服药,搞好环境和食品卫生。
5、认真做好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痢疾、伤寒等的监测和防控。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对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痢疾、伤寒等的防治工作,开展全员培训做好传染病预检分诊和诊治,轻症病例以门诊对症治疗为主。对重症病例应迅速转入上级医疗机构住院治疗,重点救治,同时采集标本送检。要加强对其他传染病的监测与管理,掌握疫情动态,提高对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处理能力。
6、卫生宣教
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利用广播、宣传单、黑板报、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和急性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以提高群众的防病能力和自我保健意识;各腹泻病门诊要在•5-10月份经常进行预防肠道传染病卫生知识宣传。
(三)自然疫源性疾病
1、狂犬病防治工作
(1)加强对辖区医疗机构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的技术指导,及时掌握暴露数量和处置情况。各村卫生室狂犬病门诊要每月5日前将上月狂犬病暴露人群门诊登记情况形成文档,同时汇总上月暴露和处置情况加盖单位公章后上报卫生院。
(2)科学有效处置疑似狂犬伤人事件,遏制狂犬病疫情;发现可疑犬伤人事件要立即报告政府安全办,同时上报疾控中心,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组织人员对暴露人员根据暴露程度,进行相应处理。
2、乙脑防治工作
(1)广泛开展卫生宣传,在流行季节做好防病措施,教育群众发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2)加强乙脑疫苗接种,保护重点人群。(3)加强业务培训,强化医疗机构培训,及时发现和转诊病人,坚决避免延误治疗现象发生。要加强疫情报告,防止漏报和迟报,要做好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控制发病率和病死率;发现疫情,要尽快进行调查和处理。发现暴发和出现死亡病例,要立即进行调查处理,并及时上报调查处理报告。
(四)传染病检验检测工作
按照各种传染病检验检测工作要求,为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及时得到传染病实验室检测支持,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努力
做好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的重症病例的实验室样品采集,对麻疹、乙脑、钩体病等我县高发传染病要采集血液标本。
三、应急机制建设
1、举办重点传染病防制培训,以逐级培训机制继续加强基层的应对能力;
2、开展那呼吸道、肠道传染病应急处置的演练,提高应对突发重大疫情、传染病暴发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做好防护物资准备和后勤保障工作,及时预测预警,规范处理、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
四、传染病防控督导工作
将认真履行“对医疗机构开展技术指导、督导评价和培训”工作职能,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并将各项传染病防控工作任务纳入对医疗卫生机构定期督导中,发现解决问题,及时下发通报,促进传染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二〇一四年三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