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熏蒸杀虫磷化氢浓度的测定——无线传感法》编制说明

时间:2019-05-12 18:13: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烟叶熏蒸杀虫磷化氢浓度的测定——无线传感法》编制说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烟叶熏蒸杀虫磷化氢浓度的测定——无线传感法》编制说明》。

第一篇:《烟叶熏蒸杀虫磷化氢浓度的测定——无线传感法》编制说明

《烟叶熏蒸杀虫磷化氢浓度的测定——无线传感法》

编制说明

1、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2008年3月24日,国家局下发了《烟草行业熏蒸作业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国烟办综[2008]113号),文件规定“实施熏蒸作业单位应对熏蒸过程的气体浓度、温度、湿度等情况进行即时技术监测,如有异常现象要及时调整技术参数并保留过程相关数据”。该文件的出台,对磷化氢浓度监测手段及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国内对磷化氢浓度监测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持式磷化氢浓度检测仪器、检测管、红外分析仪、气相色谱法以及钼兰比色法等。手持式磷化氢检测仪器、检测管、红外分析仪等检测方法需要人工进入熏蒸现场取样或者埋长管取样,带来了三方面的不利影响:一是取样工作增加了劳动强度;二是取样人员频繁进出熏蒸现场,危及取样人员的安全;三是烟叶仓库密闭性受影响,影响熏蒸杀虫作业质量。此外,磷化氢检测管需要人工读数,检测误差大,精度低;而红外分析仪因对温度、水份较敏感,在测定磷化氢浓度的过程中,容易受烟叶库温度、湿度的影响,误差大。气相色谱法以及钼兰比色法检测磷化氢浓度的准确度、精度较高,但这两种方法同样需要人工频繁进入现场取样,且检测需要在实验室内进行,费时、费力,不适用于熏蒸作业现场的即时监测。2008年9月,将军集团有限公司向中国烟草标准化中心提报了基于无线传感检测技术的为支撑的“烟叶熏蒸杀虫磷化氢浓度的测定——无线传感法”行业标准项目申报书,于2008年10月通过了中国烟草标准化中心的初审,于2008年11月通过了由国家局组织的专家立项评审。

2009年4月,国家局正式下达了项目立项计划,计划号为国烟科[2009]100号,合同号为2009B035。1.2 项目承担单位、协作单位及主要分工

本项目由将军烟草集团有限公司牵头承担,山东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55181部队技术室协作。将军烟草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项目的协调规划、技术内容的研究、标准的编制、实验验证、数据处理及征求意见等工作,协作单位包括山东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55181部队技术室负责技术内容的研究和实验验证工作。

将军烟草集团有限公司是山东中烟工业公司全资子公司,经过多年烟叶熏蒸杀虫作业管理,对于烟叶熏蒸杀虫磷化氢浓度的测定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和经验,培养了一批专业性强、技术水平高的熏蒸作业方面的技术骨干力量,有效保障了标准项目的顺利实施。

中国人民解放军55181部队技术室具有一流的有毒气体和爆炸性气体实验室和实验人员。

山东大学信息与工程学院是通信工程、光学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有相关实验室20余个,其实验室具有价值7000多万的常规通信、网络工程设备,电子仪器设计、计算机系统设计等软硬件开发平台,技术力量以山东大学信息与工程学院的教授与博士、硕士研究生为主。1.3 主要工作过程

第一阶段:项目规划与项目启动

将军集团作为项目牵头承担单位,在国家局项目计划下达后,联合山东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55181部队,组成了项目组,并根据标准项目合同确定的工作内容和技术路线,对项目组工作做出了分工和部署,制订了项目工作计划,提出项目各阶段工作目标。

第二阶段:文献资料的搜集

在文献资料搜集、查阅阶段,项目组重点搜集、查阅了国家有关易燃易爆气体检测方面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计量法规、国家无委及信息产业部关于无线电管理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与磷化氢气体具有相似特性的测定方法类标准,并请教咨询了数十位长期从事磷化氢熏蒸作业以及无线通信方面的专家,收集了大量关于磷化氢浓度检测、无线传输方面的一手资料。

第三阶段:各地调研和进行各种实验

项目组按照标准确定的主要内容,先后到济南、青岛、青州、滕州、福建龙岩卷烟厂进行实际调研,研究、了解磷化氢熏蒸作业和磷化氢浓度检测情况。

前期,项目组在山东大学实验室进行了无线传感通信方面的实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55181部队实验室进行了磷化氢浓度分布实验、方法比对实验,在济南卷烟厂仓库进行了磷化氢浓度的分布试验。第四阶段:撰写初稿

项目组对前期实验数据、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烟叶熏蒸杀虫工作实际情况,同时充分吸收试验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就如何撰写标准召开了十多次会议,本着“科学准确、安全第一”的原则,项目组于2009年6月底制定出《烟叶熏蒸杀虫磷化氢浓度的测定——无线传感法》标准草案,经过十多次修改后于8月初得出了标准初稿。标准初稿征求了中国烟草标准化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55181部队技术室、山东大学、山东中烟青岛卷烟厂、济南卷烟厂、青州卷烟厂、滕州卷烟厂以及龙岩烟草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专家的意见,综合后,项目组对标准初稿作了进一步的修改。

2009年8月13日至14日,将军烟草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了《烟叶熏蒸杀虫磷化氢浓度的测定——无线传感法》行业标准项目技术研讨会,中国烟草标准化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大学、山东省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山东中烟有限公司、青岛卷烟厂、济南卷烟厂等单位的20多位专家参加了会议,提出了大量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项目组根据标准项目技术研讨会的意见和建议,调整了项目承担单位,增加了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协助项目的工业验证,增加了实验和工业验证范围,调整制定了下一步工作计划和安排。

第五阶段:实验验证及修改完善形成标准

2009年9月至10月,项目组在济南卷烟厂、青岛卷烟厂、龙岩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对该项目进行实验验证。第六阶段:征求意见

2009年10月至11月,制定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并广泛征求意见。目前本标准正处于该阶段。

1.4 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叶逊、段玲、赵砚棠、蒋海岩、孙积承、黄华、王宝利、王志勇、仲伟庆、俞春煌、童雪霞、张增基、陈曙、徐兴田。

其中,叶逊、段玲、赵砚棠、蒋海岩、孙积承、黄华、王宝利对本标准进行了方案设计与指导,孙积承、王宝利、王志勇、仲伟庆、俞春煌、童雪霞、张增基、陈曙、徐兴田参与方案设计并编写本标准。2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标准研究和制修订情况

国内外均没有无线传感法测定烟叶熏蒸磷化氢浓度的方法标准。3.1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烟叶仓库达到密闭性要求的烟叶熏蒸杀虫磷化氢浓度的测定。3.2 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是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并根据国烟办综[2008]113号《烟草行业重蒸作业安全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杀虫作业的安全要求编写的,遵循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的原则,注重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结合,有利于推广应用。

同时,标准编写参考了国家及石油化工行业关于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方法类测定标准及设计技术规范,包括GB50493—2009《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HJ/T167—2004《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关于一氧化碳、氧气、硫化氢等气体检测方法、HJ/T193—2005《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等。3.3 标准主要内容确定的依据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中规定了烟叶熏蒸杀虫过程中,使用无线传感方式测定磷化氢浓度的方法。主要内容包括:适用范围、原理、监测点的设置要求、仪器设备的性能要求、安全要求、报警要求及测定步骤、数值处理、干扰因素排除等。

上述内容确定的依据是国家局有关烟叶熏蒸杀虫作业管理的规定、磷化铝片剂分解规律、磷化氢气体特性、项目组关于无线传感法测定磷化氢浓度的前期研究和实验数据、济南卷烟厂烟叶库、青岛卷烟厂南渠烟叶库、龙岩烟草工业有限公司东肖仓库使用无线传感法测定磷化氢浓度的实际数据和经验。

适用范围确定的依据是烟叶熏蒸过程中磷化氢气体同一梯度浓度分布较为均匀,监测点测定的磷化氢数据能够反映整仓磷化氢浓度。监测点设置依据是磷化氢气体特性,比重比空气大,易挥发、易渗透,下面浓度高于上面浓度。为有效测定磷化氢浓度的最大值,需要接近地面(或地板)设置监测点;为保证烟叶熏蒸杀虫质量,保证熏蒸作业的有效浓度,需在浓度较低的上部设置监测点。仪器设备性能指标、安全指标、报警指标等要求的确立依据是熏蒸作业质量及安全要求。无线传输指标的确立依据是IEEE国际标准。4

标准预期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

本标准发布后将进一步提高国内烟叶仓储管理及杀虫过程中对磷化氢浓度检测的及时性、准确性、全方位性,促进磷化氢浓度监测及报警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保证杀虫安全,提高熏蒸杀虫质量,为保障国家财产和生命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本标准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 无。

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无。

重大分岐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标准未涉及该内容。7

规程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的依据

由于各烟草企业在烟叶熏蒸杀虫过程中,对磷化氢浓度检测的手段、方法不同,因此建议作为推荐性标准。8

标准宣贯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本标准主要为烟叶仓储管理和烟叶质量养护、烟叶熏蒸杀虫作业人员使用,为更好地使用标准应进行标准的宣贯,宣贯的形式可以是专门的培训。

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本标准未涉及该内容。10 其它应予以说明的事项

无其它应予以说明的事项

下载《烟叶熏蒸杀虫磷化氢浓度的测定——无线传感法》编制说明word格式文档
下载《烟叶熏蒸杀虫磷化氢浓度的测定——无线传感法》编制说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