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业集团银山矿业公司井下安全避险6大系统工程监理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2 18:11: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西铜业集团银山矿业公司井下安全避险6大系统工程监理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西铜业集团银山矿业公司井下安全避险6大系统工程监理工作总结》。

第一篇:江西铜业集团银山矿业公司井下安全避险6大系统工程监理工作总结

银山矿业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工程

监理工作总结

监理单位:鑫诚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江铜监理部 编 制 人:

间:2013年2月5日

银山矿业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工程

监理工作总结

一、工程概况

1.1、项目背景和意义

为全面落实《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检暂行规定》的要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牢固树守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提高矿井技术装备水平;依法依规生产产经营,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基础,江西铜业集团银山矿业公司委托我公司对其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工程项目进行监理。建设方案在江西铜业集团银山矿业公司采场矿井现状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利用现代的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传输技术、数据库和接口通信等诸多先进技术,为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事前预防和事后救援的有效措施,从而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科降低事故危害程度,确保企业安全稳定发展。

1.2、项目基本情况

江西铜业公司银山矿业集团位于江西省德兴市银城镇.银山矿已经开采了五十多年,地下正在采掘的中段有三个:-240、-285、-330。人员提升方式为竖井提升。目前银山矿下井工作人员共有一百余人。

二、项目内容

2.1、光纤环网

主干网络是建设实现井下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统的接入,实现“三网合一”的要求。同步实现了通信联络系统的线缆“双回路”的要求,是“三大系统”建设的支持及公用部分。

根据“管控一体化”的思想,采用S/B/C三层网络结构,并结合自动化、信息、计算机、网络、通讯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利用世界先

进的自动化产品、网络产品和工业控制软件、数据库软件,使矿井在“采、掘、运、风、水、电、安全”等生产环节全面实现信息化,并将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统一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形成统一、完整的有机整体。

为满足井下各种数据的可靠、无拥塞传输,系统采用环网冗余设计。在地面及井下各形成一个光纤环网。

使用环型结构的优点是可以提供链路冗余,当某条正在工作的链路意外损坏时,可以快速切换到冗余链路,组网也较为简单,价格适中。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等系统通过智能通信接口,接入井上下工业以太环网。

该网络建成后,各自动化子系统的图像、数据等,全部通过该网络传输到调度中心,由调度中心统一进行监控。

银山矿由7台环网交换机组成主干光纤以太环网,负责本区域内监测监控、人员定位设备采集的数据,实时传输到地面调度中心平台,实现多网合一的要求。每台光交换机配置一台交换机电源,断电后能确保供电2小时以上。

1)8芯光缆从监控中心-------3#竖井------240中段------285中段------330中段------240中段------九区人行天井------北山盲斜井------2#竖井------监控中心,形成回路,共计约6公里。监控中心和2#竖井口、3#竖井口、3#竖井240马头门、3#竖井330马头门、九区人行天井240中段、九区人行天井330中段等各安装一台环网交换机,共安装7台。2)对于240,285,330中段人员定位、有毒有害气体、通风系统的监测数据传输,由带传输接口的基站通过网线接入到光环网交换机,通过以太网入井上管理系统。

2.2、人员定位系统 2.2.1、井下最多同时作业人数不少于30人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应建立完善人员定位系统;井下最多同时作业人数少于30人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应建立完善人员出入井信息管理制度,准确掌握井下各个区域作业人员的数量。

2.2.2、人员定位系统应进行设计,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建设。鼓励将人员定位系统与监测监控系统、通信联络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建设。

2.2.3、人员定位系统应具有以下监测功能:

——监测携卡人员出/入井时刻、出/入重点区域时刻等; ——识别多个人员同时进入识别区域。2.2.4、人员定位系统应具有以下管理功能:

——携卡人员个人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卡号、姓名、身份证号、出生年月、职务或工种、所在部门或区队班组;

——携卡人员出入井总数、个人下井工作时间及出入井时刻信息;

——重点区域携卡人员基本信息及分布; ——携卡工作异常人员基本信息及分布,并报警; ——携卡人员下井活动路线信息;

——携卡人员统计信息,主要包括工作地点、月下井次数、时间等;

——按部门、区域、时间、分站(读卡器)、人员等分类信息查询功能;

——各种信息存储、显示、统计、声光报警、打印等功能。2.2.5、人员定位系统应满足以下规范主要技术指标: ——最大位移识别速度不小于5m/s;

——并发识别数量不小于80个; ——漏读率不大于10-4; ——巡检周期不大于30s;

——识别卡与分站(读卡器)之间的无线传输距离不小于10m。2.2.6、人员定位系统主机应安装在地面,并双机备份,且应在矿山生产调度室设置显示终端。

人员出入井口和重点区域进出口等地点应安装分站(读卡器)。2.2.7、分站(读卡器)应安装在便于读卡、观察、调试、检验,且围岩稳固、支护良好、无淋水、无杂物、不容易受到损害的位置。

2.2.8、主机及分站(读卡器)的备用电源应能保证连续工作2h以上。

2.2.9、识别卡应专人专卡,并配备不少于经常下井人员总数10%的备用卡。

2.2.10、每个下井人员应携带识别卡,工作时不得与识别卡分离。2.2.11、应配备监测识别卡工作是否正常的装置,工作不正常的识别卡严禁使用。

电缆和光缆敷设应符合GB16423-2006中6.5.2的相关规定。2.2.12、人员定位系统应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人员定位系统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2.3、监测监控系统

监测监控系统包括环境参数监测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环境监测监控系统使用一氧化碳、风速、温度、顶板压力及位移等环境监测传感器,实时采集环境数据,一旦环境量超标,监测现场与调度中心将同时发出警报。视频监控系统使用网络摄像仪录像,以图像方式实时监控坑内主要硐室、斜井提升等关键生产环节工况。

——实时上传数据,本系统能够兼容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如CO

传感器、SO2传感器、NO2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并可扩展监测硫化氢气体、风机开关量等。

——实时监测,支持CO、SO2、NO2、温度、风速等环境物理量的动态监测。监控主机实时显示所有监测点的环境参数。

——多级报警,当环境参数异常时,传感基站向基站传输报警信号,同时地面监控中心也会报警提示值班人员,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险情。

——统计分析,系统对所有环境数据进行存储,提供各种查询统计,并可形成报表打印。

2.4、紧急避险系统

矿山必须按照规定要求建设完善矿山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并符合“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序”的要求。

矿山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在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设施、设备、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

紧急避险系统应与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井下电力、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有机联系,形成井下整体安全避险系统。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对紧急避险设施内的环境参数进行监测。矿井压风自救系统应能为紧急避险设施供给足量新鲜空气。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应能在紧急情况下为避险人员供水,并为在紧急情况下输送液态营养物质创造条件。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应延伸至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紧急避险设施内应设置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

紧急避险系统应随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完善,包括紧急避险设施、配套系统、避灾路线和应急预案等。

2.5、压风自救系统

2.5.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应根据安全避险的实际需要,建设完善压风自救系统。压风自救系统可以与生产压风系统共用。

2.5.2、压风自救系统应进行设计,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建设。2.5.3、压风自救系统的空气压缩机应安装在地面,并能在10min内启动。空气压缩机安装在地面难以保证对井下作业地点有效供风时,可以安装在风源质量不受生产作业区域影响且围岩稳固、支护良好的井下地点。

2.5.4、压风管道应采用钢质材料或其他具有同等强度的阻燃材料。

2.5.5、压风管道敷设应牢固平直,并延伸到井下采掘作业场所、紧急避险设施、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主要地点。

2.5.6、各主要生产中段和分段进风巷道的压风管道上每隔200~300m应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

2.5.7、独头掘进巷道距掘进工作面不大于100m处的压风管道上应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向外每隔200~300m应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有毒有害气体涌出的独头掘进巷道距掘进工作面不大于100m处的压风管道上应安设压风自救装置。

2.5.8、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的压风管道上应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

2.5.9、压风管道应接入紧急避险设施内,并设置供气阀门,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应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控制阀,压风出口压力应为0.1~0.3MPa,供风量每人不低于0.3m3/min,连续噪声不大于70dB(A)。

2.5.10、压风自救装置、三通及阀门安装地点应宽敞、稳固,安

装位置应便于避灾人员使用;阀门应开关灵活。

2.5.11、主压风管道中应安装油水分离器。

2.5.12、压风自救系统的配套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应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2.5.13、压风自救系统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2.6、供水施救系统

2.6.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应根据安全避险的实际需要,建设完善供水施救系统。

2.6.2、供水施救系统应进行设计,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建设。2.6.3、供水施救系统应优先采用静压供水,当不具备条件时,采用动压供水。

2.6.4、供水施救系统可以与生产供水系统共用,施救时水源应满足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

2.6.5、供水管道应采用钢质材料或其他具有同等强度的阻燃材料。

2.6.6、供水管道敷设应牢固平直,并延伸到井下采掘作业场所、紧急避险设施、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等主要地点。

2.6.7、各主要生产中段和分段进风巷道的供水管道上每隔200~300m应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

2.6.8、独头掘进巷道距掘进工作面不大于100m处的供水管道上应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向外每隔200~300m应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

2.6.9、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的供水管道上应安设一组三通及阀门。

2.6.10、供水管道应接入紧急避险设施内,并安设阀门及过滤装

置,水量和水压应满足额定数量人员避灾时的需要。

2.6.11、三通及阀门安装地点应宽敞、稳固,安装位置应便于避灾人员使用;阀门应开关灵活。

2.6.12、供水施救系统的配套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应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2.6.13、供水施救系统安装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2.7、通讯联络系统

2.7.1、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应根据安全避险的实际需要,建设完善有线通信联络系统;宜建设通信联络联络系统,作为有线通信联络系统的补充。

2.7.2、通信联络系统应进行设计,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建设。鼓励将通信联络系统与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建设。

2.7.3、有线通信联络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

──终端设备与控制中心之间的双向语音且无阻塞通信功能。──由控制中心发起的组呼、全呼、选呼、强拆、强插、紧呼及监听功能。

──由终端设备向控制中心发起的紧急呼叫功能。──能够显示发起通信的终端设备的位置。──能够储存备份通信历史记录并可进行查询。──自动或手动启动的录音功能。──终端设备之间通信联络的功能。

2.7.4、安装通信联络终端设备的地点应包括:井底车场、马头门、井下运输调度室、主要机电硐室、井下变电所、井下各中段采区、主要泵房、主要通风机房、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提升机房、井下爆破器材库、装卸矿点等。

2.7.5、通信线缆应分设两条,从不同的井筒进入井下配线设备,其中任何一条通信线缆发生故障时,另外一条线缆的容量应能担负井下各通信终端的通信能力。

2.7.6、通信线缆的敷设应符合GB16423-2006中6.5.2的相关规定。

2.7.7、严禁利用大地作为井下通信线路的回路。

2.7.8、终端设备应设置在便于使用且围岩稳固、支护良好、无淋水的位置。

2.7.9、通信联络系统的配套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应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2.7.10、应按GB14161-2008的要求,对通信联络系统的设备设施作好标识、标志。

2.7.11、通信联络系统建设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监理概述:

1、项目监理部的人员组成:

总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代表:

监理工程师:

2、工程会议:建设单位对工程进展和质量管理非常重视,每间隔一周的周四下午召开由建设单位、使用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工程例会。为了确保施工安全、保证工期和施工质量,共同分析现场出现的问题,把预见的各种问题提前提出,由各方协商解决。工程例会与监理例会合二为一同时进行。

本工程于2012年10月8日召开第一次工程例会,会上监理公司

宣布了本工程项目监理部的人员组成,并下发《现场管理规定》供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确认并遵照执行。施工期间共召开工程例会6次。

3、项目监理部的工作内容:主要是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施工安全,同时参与工程量的确认。

四、施工过程的监理

1、设备质量的监理:此项工程的重点是设备是否合格,为了确保工程尽快完成,各系统设备性能符合符合国家规范和方案要求,监理部特别安排了专职工程师跟踪检验了每一种设备,并对怀疑的设备联系了厂家核实。为该工程能够多段同时施工打下了基础,从而保证了工程的最终按期合格的完成。

2、设备安装位置的确认:我们对施工单位安装人员的每一道安装工序进行了跟踪检查,对设备安装的位置进行了详细观察,并核对了国家标准及建设方案。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进行了有效的监督和监理,同时与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及时进行沟通,使工程设备从开始到完工一日一验,各方都非常满意。

3、对施工作业的安全监理:我们对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从施工组织到施工时间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与施工单位进行研究讨论。这使得施工计划科学合理,确保安全。

4、资料整理报验:由于此项工程的工期非常短,要求绝对保证安全,同时也要保证生产需要。项目监理部专门提出各种施工资料可以在完成后补报,但是,要求施工方案和设备资料必须提前报审。现在工程已经完成,施工单位预算整理的各种材料已经全部完成。

五、监理对此项工程的质量评估

此项工程的工期非常紧张,各施工工段要求紧密衔接,在参战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任务。

此项工程使用的设备安全状况良好,各种证照齐全。从特种作业的人员持证上岗匀符合有关安全要求。

经过批准的施工方案得到完全执行,经检验及试运行符合国家规范和方案要求。

此工程为合格工程。

第二篇:江西铜业集团银山矿业公司深部挖潜扩产技术改造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

江西铜业集团银山矿业公司深部挖潜扩产技术改造

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6〕28号关于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通知第八条规定,在《建设项目环境分类管理名录》规定的环境敏感区建设的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确定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后7日内,向公众公告建设项目相关信息。现将建设项目相关信息向环境敏感区域的群众公告如下:

一、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

建设单位:江西铜业集团银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项目地点:江西省德兴市北郊银山。

建设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为49931.42万元。

建设项目名称:江西铜业集团银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深部挖潜扩产技术改造工程。

项目采矿采用地下开采方式,选矿采用破碎、磨矿、浮选、脱水等工序产出铜精矿和硫精矿。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采矿工程包括主井提升系统、副井提升系统、废石提升系统、回风井、充填搅拌站、充填尾砂分级及输送系统、坑内运输系统等。选矿包括选矿厂及相关辅助设施。

项目运行,可能产生的主要污染情况:

1.废气:井下采矿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主要是颗粒物(粉尘)。

粉尘产生于钻孔、爆破、装矿及车辆运输矿石过程中。为有效减少粉尘飞扬,钻孔采用湿式凿岩法防尘,铲装时采用喷水降尘措施,井下设有强力通风设施,运输道路使用洒水车洒水降尘。井下破碎站选用湿式动力除尘器进行除尘,运矿皮带尾部选用分室脉冲除尘器进行除尘,充填搅拌站选用分室脉冲布袋除尘器进行除尘,除尘效率99%,净化后的气体经排气筒排出,排放高度大于15m,颗粒物(粉尘)排放浓度低于《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排放浓度限值。

2.废水:井下涌水为酸性水,集中经泵扬送到酸性废水处理站,经过投加电石渣或石灰中和到PH=6左右,再进入到尾矿库与选矿尾矿浆(PH=9-10)二次中和反应,最终PH=6-9,可达到《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排放浓度的要求。

3.固体废物:采矿废石的20%的废石回填到分段嗣后充填采空区,剩余的废石送废石场堆存。选矿厂产生的尾矿(干矿)除用于井下采矿充填外,其余部分送往尾矿库堆存。尾矿库的设计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的要求。

4.噪声:主要噪声设备包括:破碎机、振动筛、球磨机、鼓风机、空压机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除采取基础减振、安装隔声罩等降噪措施外,并利用建筑隔声减轻设备噪声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厂界噪声符合所在环境功能区域的功能要求。

综上所述,本项目对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和噪声等将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各项污染物都能得到有效的治理,对区域环境的影响较小。

欢迎广大人民群众对本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请于2011年9月13日至9月20日将意见反馈于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

二、建设单位的名称:江西铜业集团银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方式:电话或书信

通讯地址:江铜集团银山矿业公司安全环保部邮编:334201 联系电话:0793—7503052联系人:周新浩

三、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联系方式:电话或书信

通讯地址:南昌市江大南路280号邮编:330029 联系电话:0791—88303959联系人:黄精明

四、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江西省环境保护厅、上饶市环境保护局、德兴市环境保护局

下载江西铜业集团银山矿业公司井下安全避险6大系统工程监理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西铜业集团银山矿业公司井下安全避险6大系统工程监理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