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周刊发表解读胡锦涛“七一”讲话精神特别报道《奋进为人民》(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18:59: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瞭望》周刊发表解读胡锦涛“七一”讲话精神特别报道《奋进为人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瞭望》周刊发表解读胡锦涛“七一”讲话精神特别报道《奋进为人民》》。

第一篇:《瞭望》周刊发表解读胡锦涛“七一”讲话精神特别报道《奋进为人民》

《瞭望》周刊发表解读胡锦涛“七一”讲话精神特别报道

《瞭望》周刊发表解读胡锦涛“七一”讲话精神特别报道《奋进为人民》

新华网北京8月15日电 15日出版的《瞭望》周刊发表解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特别报道《奋进为人民》。特别报道一组9篇文章,分别采访9位专家,深入解读了党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的历史进程和“四个选择”的历史结论;“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一个制度”的深刻内涵;党建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中国改革的新前景;“三个没有变”的国情现实;中国式民主的关键;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加强党的青年工作等。

在“七一”讲话中,胡锦涛把党的90周年历史归纳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历史最具说服力》一文中,中央党校党史部副主任谢春涛指出,三件大事简而言之就是中国站起来、强起来、富起来。“三件大事”的推进和完成,则是“四个选择”的进程——“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历史和人民所作的“四个选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成就了党和人民为之奋斗的“三件大事”,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同时,胡锦涛提醒全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光从历史上认同还不够,中国共产党要得到老百姓的进一步认同,还需依靠更多现实表现,展露更多出色的执政成就。也唯有如此,才能继续坚持“四个选择”。

《“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一文解读了建党90年来的三大成就,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会长李崇富认为,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和一个制度是一个整体。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于并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求索,是制度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方兴未艾,任重道远,必须坚持党的工作重点与指导思想的完整性的统一、社会实践的基础性与科学理论的导向性的统一、理论创新的时代性与原理体系的相对稳定性的统一、基本原理的普遍性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的统一。

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提出“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四大考验”为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危险”为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在《警醒中更好前行》一文中,中央党校资深党建专家叶笃初认为,在党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种种风浪与惊险层出不穷、从未间断,在新的历史环境与条件下,胡锦涛以新的概括和表述语言,向党发出了警号,意义重大而深远。经过90年的磨炼,中国共产党既有强大的思想精神力量,又有强大的组织聚合力量,现在正在努力筑成强大的制度约束力量,就是“坚定不移地坚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这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世界环境下应对考验的三个重要力量。

《群众利益始终最重要》一文阐述了新形势下加强群众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着力点。在“七一”讲话中,胡锦涛再次强调,“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龚维斌指出,中国共产党在90年历程中完成和继续进行的三件大事,集中到一点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因如此,无论在艰难困苦的革命战争岁月,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或是党在克服自身错误的关键时刻,人民群众都始终不渝、坚定不移地拥护和支持着中国共产党。新时期要做好群众工作,必须思考谁是群众,群众在想什么、有什么诉求,怎样倾听群众的呼声、怎样反映群众的诉求、怎样了解群众的心理和情绪等问题。

胡锦涛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在《中国改革的新前景》一文中,国务院研究室信息研究司副司长向东认为,中国多年来实行渐进式改革,容易改的已经基本上都改了,下一步改革进入了攻坚克难阶段。所谓攻坚克难,就是改革要打破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不合时宜的既定利益格局,因此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从这个意义上说,‘躲不开、绕不过’是当前改革的典型特征”。他指出,要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新台阶,仍要依靠改革开放。这是中国深化改革所赖以为继且难能可贵的全民共识。作为人民政府,必须顺应民意,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反过来说,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我们改革的主要内容。

《“三个没有变”的国情现实》一文解读了“三个没有变”,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韩保江指出,“三个没有变”的告诫让我们不要陶醉于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要看到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让我们不要为国际国内各种批评中国的言论所困扰,紧紧扭住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关键,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加快改革和调整不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让我们不要头脑发热,不要“中心漂移”,必须继续牢牢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进一步筑牢国家发展繁荣、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物质基础。

胡锦涛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政治室主任、研究员李正华在《中国式民主的关键》一文中写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深刻地认识到,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只有坚持这三者的有机统一,才能保证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坚持正确方向,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努力实现可持续的稳定》一文深入阐述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央编译局当代研究所所长何增科指出,发展改革稳定三者之间,始终是在动态变化中加以调整和平衡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稳定的根本保障。三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改革、发展和稳定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虽然不同时期强调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工作的重心会有所不同,但三者都不可或缺,不能有所偏废。离开改革和发展求稳定,稳定就会失去根基,只能赢得一时的稳定。社会稳定可以分为传统的静态的稳定和现代的动态的稳定。我们讲的稳定应该是一种和谐的、动态的稳定。一方面社会公共利益得以增进,另一方面个人的利益和权利也能得到保障,不同阶层、地区之间的差异性需求都能获得充分关照,这样的稳定才是可持续的稳定。

胡锦涛指出,“我们党的队伍里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这是我们党历经90年风雨而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一个重要保证。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院长陆士桢在《青春的党与党的青春》一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九十载的风雨历程,就是一部凝结了无数青年热血的青春史诗,是党高度重视和肯定青年的地位与价值,用科学的青年观引领青年为中华民族振兴英勇奋斗的历史。中央从时代的视角寄希望于青年,“希望当代青年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四个新一代”通俗易懂但分量很重,具有创新意义,既包含了党中央对广大青年的殷切期望,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第二篇:胡锦涛“七一”讲话精神解读

坚持党的领导,紧紧依靠人民,开创政法工作的新局面

------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精神解读

中共××县委政法委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今后开展好政法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就结合我县政法工作的实际,对胡锦涛讲话精神作如下解读:

一、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 胡锦涛指出:“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政法工作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开创政法工作的新局面。

新形势下,政法部门在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中承担的任务更加艰巨,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尤为重要。一是增强接受党的领导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政法部门要树立政治意识,自觉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自觉服从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和监督,重大问题、重大事项和重大改革措施要及时向党委报告,坚决维护党的领导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当前,县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鲜明主题和建设物裕丰清、和谐幸福新定南的新目标,政法各部门、综治、维稳战线必须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坚决与县委保持高度一致,把服从县委的领导与依法行使职权统一起来,把执行县委的决策与执行法律统一起来,努力实现执法效益的最优化。二是加强县委政法委、政法机关党组织自身建设。随着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任务的加重,县委政法委承担的任务日益艰巨繁重。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县委政法委将进一步增强代表县委领导管理政法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履行职能,进一步加大对 1

公、检、法、司中层干部管理力度和执法监督力度,真正把政法各部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统一到县委的中心工作上来,努力实现好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将进一步加强政法机关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委党组的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建设××保驾护航

胡锦涛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我县的政法工作就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服务经济建设、保障经济发展,牢固树立发展第一要务理念。

我县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任务更重,政法部门为加快发展积极营造稳定的社会政治和良好治安环境责无旁贷。一是服务中心,服务大局。将领导全县政法机关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及时有效地跟进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制定出台一系列服务经济发展的意见和措施,做到重大改革、重要产业、重点项目布局到哪里,政法机关的服务和保障就延伸到哪里。增强服务经济能力,营造规范有序的经济环境。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增强××人民守信意识。强化司法调节规范功能,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等。二是严打整治,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严厉打击破坏经济建设、经济发展、损害招商环境、损害定南形象的违法犯罪行为;着力整治资源开采、开发,打击非法开采和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提供坚强后盾;依法惩处和预防职务犯罪。

三、坚持稳定压倒一切,为建设××不懈努力

胡锦涛讲话中指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指导方针。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没有稳定,什么事情 2

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这是党中央对形势的正确判断,也是对全党的警告。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经济总量不断提高,但社会和谐度和人们的幸福指数并未同等比例提高,相反,进入矛盾凸显期,社会稳定风险随时存在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没有社会稳定,任何发展成效归零。因此“第一责任”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政法、综治、维稳战线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主力军、主阵地,责任更是重大,今后,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履职,努力工作,牢牢驾驭社会稳定大局,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一是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净化社会空气;二是加强防范打击敌对势力和邪教势力的渗透破坏,确保社会政治安全稳定;三是注重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妥善解决群众诉求;四是加强社情舆情监管监控和引导,牢牢掌握话语权。五是建立高效的情报信息收集报送机制,牢牢掌握维稳的主动权。六是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上减少稳定问题的发生。七是加强应急处臵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臵能力。八是继续落实领导包案制,着力解决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九是全力做好重要敏感时期和重大活动期间的安全稳定工作。

三、坚持群众利益至上,端正执法思想,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胡锦涛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完成的三件大事都是紧紧依靠人民完成的。开创政法工作的新局面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一是必须使全体政法干警进一步认识到人民性是政法机关的本质属性,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臵;进一步认识到执法为民是政法机关党性和人民性的集中体现,进一步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二是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积极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专群结合、3

依靠群众的新途径新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要在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焦点难点问题上,始终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在工作上提高执法为民、服务群众的水平。

四、坚持改革创新,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推动政法综治工作上台阶

胡锦涛讲话中指出:“我们要遵行社会发展规律,主动正视矛盾,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

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是政法工作的三项重点工作,胡锦涛讲话用较大的篇幅阐述了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这是继2011年5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后再次在党的重要会议上作出决定。近日,中央综治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法制办、公安部、司法部等16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作了四个明确:明确建立大调解工作平台带动综合治理,解决当前矛盾化解工作存在的力量分散问题;明确部门受理的矛盾纠纷实行首问责任制,防止相互推诿;明确党政一把手是大调解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明确对领导不重视,调解不力,发生危害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重大矛盾纠纷的地方和单位,实行责任倒查,视情予以通报批评、警示直至一票否决。

在创新社会管理上,我县要按照中央提出的要求,突出重点,在见实效上下功夫。一是在完善政策制度上下功夫,认真梳理亟 4

需制定和完善的政策法律制度,如制定社会信用管理法律法规、修订居民身份证法、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等,已经列入计划的要加快推进,没有列入计划的要相应作出适当调整;二是在健全工作机制上下功夫,坚持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铁路护路联防、流动人口治安管理等方面已经建立的有效机制,建立健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加强相关人员和组织管理等机制;三是在加强人财物保障上下功夫,着力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基层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有人干事、有钱办事。

五、坚持反腐倡廉,打造人民满意政法队伍

胡锦涛讲话中指出:“90年来党的历程告诉我们,坚决惩治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法律赋予政法部门相对集中的公权力,如果政法部门领导、干警腐败堕落,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私利的工具,必将严重危及党的执政根基,影响党、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政法部门将把反腐倡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一是教育广大干警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已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二是对广大政法干部始终坚持严格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把从严治警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把我们的队伍锤炼得政治更加坚定、纪律更加严明、作风更加过硬。三是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作为“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以这次“七一”全国表彰和政法系统表彰的先进人物为榜样,以近年来发生在政法队伍中的重大违法违纪案件为反面典型,把正面教育和警示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廉洁公正文明执法,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 5

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政法队伍。

总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法系统将把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组织广大政法干警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学,真正领会讲话的精神实质,找准学习贯彻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注重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学习效果转化为加强和改进政法工作的实际成效,让广大政法干警人人受到教育,个个得到提高,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昂扬的工作状态、一流的工作业绩,忠实履行好××建设者、捍卫者的神圣使命。

2011年7月14日

第三篇:胡锦涛七一建党90周年讲话解读

“七一”讲话的15个创新之处

——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90周年盛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这是中国共产党向全世界发出的政治宣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整篇讲话总结历史,着眼现状,展望未来,气势磅礴、一气呵成,万余字的讲话,高潮叠出、新意不断。

创新1:“三件大事”

在回顾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光辉历程时,胡锦涛指出,“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党和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件大事完成后,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取得了“两个实现”和“三个彻底结束”的辉煌成就: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第二件大事的完成,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与此同时,中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第三件大事的推进,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突破了社会制度与经济运行方式的一一映射关系,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实现了“两个不可逆转”: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

创新2:“三大成就”

“七一”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这些成就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这三大成就,是在继续既往基础上的一个创新提法。十七大将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从实践和理论角度归纳为两个方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此次“七一”讲话进一步加入“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容,从而形成“三大成就”。这“三大成就”是一个有机整体,涵盖了实践、理论和制度三大方面。通过实践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理论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制度创新,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创新3:“两大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我们的老祖宗,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它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真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列主义、信仰马列主义、学习马列主义、践行马列主义,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列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一条宝贵经验。

“七一”讲话,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概括为“两大理论成果”,即“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形成第一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这一思想系统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第二次飞跃形成第二大理论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它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的正确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创新4:“一套制度体系”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前曾从政治、经济等具体制度方面做过阐述,此次“七一”重要讲话胡锦涛总书记从三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系统的科学概括,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和把握实现了一个全新的更高的理论自觉。

1、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两个基本要义: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这一句话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发展进步中的突出地位和重要功能。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这一句话阐明了这一制度内部的相互关系。

2、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三项主要内容: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两个层次。根本政治制度一个,即人民代表大制度,它是我们的政体。基本政治制度有三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组成部分。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3、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两个前提”和“五个有利于”重大意义。“两个前提”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五个有利于”包括:“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创新5:四位一体“中国模式”

“七一”讲话指出,“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开创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里从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四个方面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第一次,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完整的一次论述,标志着“中国模式”的正式成熟。

创新6:先进性建设的“五个坚持”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七一”讲话在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总结中国共产党90年的发展历程时,从思想路线、根本宗旨、智力支持和自身管理四个方面将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归纳为“五个坚持:

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2、持真理、修正错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

3、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

5、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

创新7: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

“七一”讲话指出,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集中体现在党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及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由于这四大考验和四大风险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因而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创新8: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五个必须”

如何提高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自身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七一”讲话首次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这个党的五位一体建设角度系统提出要落实“五个必须”:

1、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

2、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3、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5、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创新9:学习要“一个作为”、“两个深入”、“三个做到”

作为一篇党在九十周年时刻发出的政治宣言,“七一”讲话对学习问题提到了新所未有的高度。

“七一”讲话指出,“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我们必须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抓紧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在如何对待学习问题上,“七一”讲话提出“一个作为”、“两个深入”、“三个做到”,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要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

创新10:“五湖四海”列入用人标准,“五德”作为育人导向

早在2002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就首次提出新的用人观,提出人才要不唯地域、不唯资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人才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将德提到重要地位。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提出只要对国家、对人民做出贡献的人都是人才,人人都可成才的新人才观,提出人才要“以用为本”,七一”讲话在继承这些创新思想和创新观点的基础上,对人才观进行了发展,首资将“五湖四海”列入选人用人标准中,提出要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抓紧集聚起来、合理使用起来。提出“五德”育人导向,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要凭实绩使用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让所有优秀干部都能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

创新11:以民为本的事业观

党员和干部要树立哪些怎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地位观和政绩观,这些在以往的领导讲话和中央文件多有论述。“七一”讲话对年轻干部寄予厚望,号召年轻干部要承担起事业重任,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提出年轻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具有战略意义和现实取向。

“七一”讲话在提出“事业观”要求的同时,对“什么才是正确的事业观、如何做一番伟大的事业”问题做了深入回答,要求年轻干部做到“忠诚党的事业、心系人民群众、专心做好工作、不断完善自己”,要求广大年轻干部“要自觉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提出我们组织要通过切实努力让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练、重大斗争考验、实践证明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大批年轻干部不断涌现出来。

创新12:完整的权力观

法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早就提出主权在民思想。在卢梭看来,主权是公意的具体表现,人民的公意表现为最高权力;人民是国家最高权力的来源,国家是自由的人民根据契约协议的产物,而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授予的。因此,国家的主人不是君主,而是人民,治理者只是受人民委托,因而主权只能属于人民。孟子也说过,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政体。政府作为人大的执行机构,它执行的是党、国家、人民的事业。政府官员肩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任,理应真正代表人民、真心服务人民。这些是价值层面的定位。而从事实层面讲,目前不少干部不是和人民打成一片,不是人民的一员,已经和人民划清了界线,成为人民的主人,甚至走向人民的反面,成为人民的敌人。官民关系有从鱼水关系、舟水关系向油水关系、火水关系发展的苗头,这要警醒!

要警醒,就得重新思考一下我们手中的权力究竟从何而来,到何而去,如何使用,怎样节制。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能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各级干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在这篇重要讲话中,总书记详细阐述了党员和干部要树立怎样的权力观,其中特别讲到个别地方和个别同志权力至上,出现监督真空,导致权力失控,权力成为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这些内容一针见血,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创新13:“三个不变”

“七一”讲话在讲经济建设时,除继续强调十七大提出的“一个中心”是兴国之要和经过9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的同时,特别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由于存在“三个不变“,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为此,我们要牢牢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夯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三个不变”,是在全面客观分析我国历史和现状、国内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论断,它是我们科学决策、正确行动的重要指南,是对国内少数人暴发思想的批评和国外“中国危胁论”的反驳。

创新14:新青年观

对青年特别关照,对青年寄予厚望是“七一”讲话又一个重要创新。可以说,在总书记历次讲话,特别是庆祝建党的重要讲话中,很少有过专门开辟一大段篇幅谈论青年问题。

“七一”讲话在回顾党90年的发展历程时,提出“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继而,引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的名言“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人类”说明青年的重要使命。对青年人做出的贡献,总书记讲“我们党的队伍里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这是我们党历经90年风雨而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一个重要保证。”青年为何重要,因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为此,“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最后,总书记用“一个深刻了解、两个寄予厚望、三个永远热爱”来嘱咐和勉励青年朋友,“党对青年寄予厚望,人民对青年寄予厚望。全国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人生价值,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创新15:“两大宏伟目标”

对中国的发展目标,我们党的第二代领导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早在党的十三大就提出“温饱——小康——现代化”的“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党的十五大上,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同志提出我们党21世纪头50年实现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目标,绘制了跨世纪发展蓝图: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鄱一番,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第二个十年,到建党一百年时,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即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六大,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并提出小康社会的内容和标准。党的十七大,又对小康社会提出了新要求。到2010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4000美元,达到小康的经济标准,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方面正向小康全面迈进。

按照新世纪“三步走”战略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我们第一步走战略已经完成,而且是超额完成,现在我们就进入走第二步和迈向第三步的关键时刻了。在这重要时刻,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以“两大宏伟目标”明确指出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对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为实现“两大宏伟目标”,总书记对全党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大家“牢记历史使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更加奋发有为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这里提出的思想“不僵化”、改革“不停滞”、信念“不动摇”、行动“不懈怠”、生活“不折腾”的“五不”要求,是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三不”要求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为早日实现“两大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的行动指南。

第四篇:胡锦涛《“七一”讲话》主要内容解读

胡锦涛《“七一”讲话》主要内容解读

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高屋建瓴、统揽全局,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深刻论述了党和国家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一、背景分析

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对于长期执政、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来说,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党面临严峻考验:

●世情

从国际环境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主题,但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国际风云变幻,西方敌对势力始终没有放弃对我“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加紧进行各种渗透和破坏活动,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和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不断影响我们。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出现新变化,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增多。

●国情

从国内环境看,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找到了一条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由此,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引发出一系列复杂的矛盾,发展中出现了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等问题。

●党情

从党情来看,我们党从一个50多人的小党发展到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经历了领导革命——执政——改革的过程,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如何永葆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如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我们党面临的重大课题,也对新时期的党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框架内容

胡锦涛“七一”讲话可从三个方面把握:

第一部分:简要回顾建90年的历史,概括了中国共产党9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取得了三大成就。

●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鸦片战争的爆发打断了大清帝国独自发展的道路,中华民族经受了世界其他民族从未有过的磨难和痛苦。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中国的有识之士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然而,由于帝国主义、官僚买办和封建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广大中国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从太平天国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中国人民的一次次抗争都最终都归于失败,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经过28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彻底摆脱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胜利。相比中国共产党诞生前80年的曲折探索,中国共产党在短暂的28年,就实现了三个彻底的改变,“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三个彻底”的论断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所取得的彪炳史册的伟业。

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新中国建立后,党领导人民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在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在基本没有外来援助的情况下,党领导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极大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在清醒判断国情和时代主题的基础上,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策,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抉择,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0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一跃成为全球经济第二大国。

三件大事是在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完成和推进的。从革命——建设——改革,三件大事,浓缩了三个历史,这就是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史、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结合史、党领导中国人民寻找适合中国国情发展道路的探索史。

可见,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个伟大成就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把党和人民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的成就,集中概括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这一论断是重大的理论创新

一是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内涵。党的十七大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纳入其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内涵更加丰富,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提升到新的境界。

二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胡锦涛总书记紧密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了集中阐述,充分肯定毛泽东思想 “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的一以贯之和与时俱进。

三是系统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作出集中概括;第一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区分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明确了制度体系的内在关系,对于全党更好地处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推进改革开放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根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具体制度:

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来之不易,被实践证明是科学的。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值得我们倍加珍惜。

第二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是出自于十七届四中全会的一句话,在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中,突出作为一个重大主题展开并详细论述:党的建设面临的任务就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是要不断提高我们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主要有五个方面内容:

1.理论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首先是思想理论建设,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必须坚持”,突出强调了怎样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我们党犯过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但自从延安时期确定了实事求是路线以后,就开始强调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要提高党的理论水平,提高理论水平就要建设学习型政党。

2.人才培养。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将各方面的优秀人才聚集在党和国家的事业当中来。这里一是强调干部路线的重要作用,二是指出要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青年接班人的问题。

3.群众路线。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就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强调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念,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4.反腐倡廉。强调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建设,始终保持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和自觉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我们整个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过程都要反对腐败。

5.制度建设。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第三部分,就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如何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做到“五个坚定不移”,在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推进四个方面建设:

1.经济建设。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关于这个问题,因为在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党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没有提到经济建设为中心,有人错误地认为不用经济建设为中心了。这次总书记明确强调要扭住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为什么?因为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核心就是要坚定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是硬道理”,表明我们党认识的逐步深化。

2.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涉及到政治体制改革,因为过去关于政治体制改革讲得不多,这次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讲得比较充分。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我们改革方向以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但是另外一个也实事求是的承认我们现在民主法治建设、扩大人民民主方面,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完全不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体制度方面还有不完善的地方等等。

3.文化建设。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这里面也提到了我们从十六届六中全会就提出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过程。也就是说下一步我们要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的力度。

4.社会建设。社会建设是要继续大力保障改善民生坚定不移的推进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建设有一个重点,就是特别强调保障改革民生的问题。另外一个强调就是稳定问题,明确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要求全党、全国人民都要把这个道理牢记在心。

三、重点解读

根据习近平同志7月5日在全国组织部长学习胡锦涛“七一”讲话研讨班上的讲话精神(7月6日《人民日报》),学习、领会、贯彻“七一”讲话精神的关键是要做到“六个深刻认识”:

1.深刻认识“三件大事”

“七一”讲话对我们党90年的奋斗历程进行了高度概括,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通过深刻认识这“三件大事”,用铁的事实来感受我们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从而坚定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心。

2.深刻认识“三大成就”

在总结我们党90年的伟大成就时,讲话概括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论述是一个全新的阐述。学习“七一”讲话,通过深刻认识这“三大成就”,进一步坚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立场,为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指明方向,坚定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念。

3.深刻认识“四个坚持”

“七一”讲话对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进行了阐述,得出了四条重要经验,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二要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三要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四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学习“七一”讲话,要通过深刻认识这“四个坚持”,切实把握党的先进性根本要求,使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始终经受各种风险考验。

4.深刻认识“四个考验”和“四个危险”

“七一”讲话分析了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变化,提出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指出存在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要通过深刻认识这“四个考验”和“四个危险”,居安思危,保持清醒,增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危机感、责任感、紧迫感。

5.深刻认识“五个必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一个重大的命题。“七一”讲话进行了系统论述和全面部署,提出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等要求,涵盖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的五个方面,既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五项纲领,也是我们党总结的执政党的建设的五条规律。通过深刻认识这“五个必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不断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增强我们党的生机和活力。

6.深刻认识“五个坚定不移”

“七一”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在部署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时,提出要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学习“七一”讲话,要通过深刻认识这“五个坚定不移”,正确理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政方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先进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

第五篇:学习胡锦涛“七一”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七一讲话”贵在行动和落实

——学习胡锦涛“七一”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党90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史,概括了“三件大事”,总结了“四个坚持”宝贵经验,分析了新形势下党面临的“四大考验”,系统论述了党建工作的“五个必须”,全面阐述了 “四个继续”的新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掀起学习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的高潮,气氛十分热烈,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笔者认为,讨论得再热烈,发言再积极,都比不上真正将“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行动中去。学习“七一”重要讲话,关键是在落实,将忧党之心兴党之责体现在行动中去。

首先,“行动”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90年,是辉煌的90年,奋斗的90年,进取的90年。中国共产党自她成立之初,就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安康作为自身为之奋斗的目标,从而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艰苦卓绝的革命与和平建设,最终取得了今日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幸福安康的伟大成就。我们党从来都不会将“虚无”的承诺留给人民,我们党从来都是将自身设定的纲领和政策贯彻于行动之中,就算前进的道路中充满荆棘,党也从来不会退却。“行动”,就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因此,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关键的就在于将讲话精神贯彻到“行动”中去,融入到工作之中。其次,“行动”是新时期新阶段人民对党的热切期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道路。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成绩值得自豪。但我们决不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完全有理由为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而自豪,但我们没有丝毫理由因此而自满,我们决不能也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薄上。”人民对于过上更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就是我们不懈奋斗的动力。因此,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推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上新的台阶贡献自身力量,是每个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人民的热切期盼不能被辜负。

再次,“行动”是破解前进中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途径。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逐步进入深水区,进一步地推动改革开放的体制机制束缚增大。从国内来看,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持续、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十分突出。国际方面,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还在继续,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悄然变化。综合国内外情况来看,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继续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去面对,需要被克服。这就需要全体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质量,进一步地做到心系民情办实事、一心一意谋发展,在不断破解前进道路上各种艰难险阻的过程中实现民生工作的新突破。

最后,“行动”是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的内在要求。党的所有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来源于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党的所有理论方针 政策脱离不开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根植于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就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征程中,不断提高着自身的战斗力、凝聚力,不断巩固和壮大着自身的组织,不断扩大着自身的执政基础。党脱离不了实践!党必须永远“行动”。“行动”是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的内在要求。因此,全体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树立重视实践、勇于行动的坚定信念,从而做到真抓实干,乐于办实事,切忌说空话、脱离实践。永远为着中国人民的福祉不懈奋斗,永远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永远坚持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根本体现。这样的先进性归纳起来就是党时刻在“行动”。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开拓进取,努力奋斗,扎实工作,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为让人民生活得更好、更有尊严而努力奋斗!

下载《瞭望》周刊发表解读胡锦涛“七一”讲话精神特别报道《奋进为人民》(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瞭望》周刊发表解读胡锦涛“七一”讲话精神特别报道《奋进为人民》(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 专家解读系列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 专家解读系列 编者按 7月1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全文】。 中共中央总书记......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时佃兴 7月25日上午,县教育局组织专题报告会,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县委党校教......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交流材料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 交 流 材 料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回顾了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历史财富......

    国内著名解读专家胡锦涛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大全5篇)

    胡锦涛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解读 作者:领导小组 科学发展观来源:领导小组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11-7-5 叶笃初: 胡锦涛“七一讲话”着重于党的建设 2011年07月01日20:42 来源:人民网......

    鞠华:胡锦涛“七一”讲话精神及启示2011.07.06

    胡锦涛“七一”讲话精神及启示 尊敬的刘书记、各位继教院老师: 大家好! 很荣幸,能有机会在此汇报本人对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的学习和感想,也希望与大家分享胡总书记讲话中闪烁......

    1、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宣讲提纲

    讲解: 在座的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我有幸能够为大家解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十分的荣幸,《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共分为九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与展望;第二部分:......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宣讲工作小结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宣讲工作小结 根据****宣通[2011]04号文件精神,按照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精神的总体要求,***宣讲分队对全办的宣讲工作做了周密安......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体会(讲话稿)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体会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我们党90年艰苦实践探索的认识升华和理论结晶,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根本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