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库:诗歌知识点梳理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库:诗歌知识点梳理
诗歌分为古体诗(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近体诗(五绝、七绝、五律、七律)、词(小令、中调、长调)、散曲(小令、套曲)。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游记散文、说理散文、抒情散文等。小说分为笔记小说、传奇小说、平话小说、章回小说等。
1、秦以前
诗歌:《诗经》和《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潮流。
散文:先秦时期散文创作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史传散文(《左传》、《国语》、《战国策》)和诸子散文(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的著作)。
2、两汉魏晋南北朝
诗歌:汉乐府民歌,其中《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被称为乐府双璧。此外还有曹植的诗歌和东晋时期陶渊明的田园诗。散文:纪传体史书《史记》。
3、唐代
诗歌:唐代文学创作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的创作上。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以及新乐府运动。散文:韩愈、柳宗元以及古文运动。小说:《唐代传奇》、李朝威《柳毅传》。
4、宋代
诗歌:宋代诗歌创作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词的创作上(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婉约派:柳永、李清照)散文:唐宋八大家。
5、元代
杂剧:元代文学创作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元杂剧的创作上,代表作有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王实甫《西厢记》。
6、明清
中公教育
小说:明清文学创作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小说方面。(明)三言二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清)《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清朝晚期)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老残游记》。
戏曲:高则诚《琵琶记》、汤显祖《牡丹亭》、孔尚任《桃华扇》、洪升《长生殿》。
中公教育专家希望大家在学习和积累常识的过程中,最好借助时间、事件等相关因素找出记忆规律,这样不仅能将知识点记得清楚还可以提高效率。
中公教育
第二篇:2014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
2014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大全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要想在众多考生当中脱颖而出,取得骄人成绩,大家就应该早做准备,提前做好学习计划。多一些复习,多一些胜算。
目录
一、政治常识习题„„„„„„„„„„„„
二、国情常识„„„„„„„„„„„„„„„„„„„
三、行测政治常识习题精解„„„„„„„.四、常识之文化知识„„„„„„ 五、四招攻克常识判断„„„„„„„.政治常识习题
1、逻辑的方法的显著特征是()。A.历史性 B.抽象概括性 C.典型性 D.具体性
2、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B.思维能否产生理论 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
http://www.xiexiebang.com/quanxunwang/
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A.细胞学说 B.达尔文进化论 C.能量守恒定律 D.爱因斯坦相对论
4、人大加强对“一府(政府)两院(法院、检察院)”的监督,有利于促进“一府两院”的工作。从哲学上看,这主要强调了()。
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 C.要重视量的积累 D.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5、认为“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这一观点()。A.否认了历史规律的重复性 B.否认了历史事件的不可重复性 C.否认了历史事件的具体性 D.否认了历史规律的普遍性
1.逻辑的方法就是人们在研究事物时摆脱研究对象的产生和发展的自然行程,以理论的形式,也就是以范畴的理论体系研究和揭示对象发展规律的思维方法。其特征是抽象概括性和典型性。历史性和具体性是历史方法的特征。所以选BC。
2.AC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其涵义比较简单,只需理解识记即可,这里不再赘述,选项A、C、D均为其内容,B项明显错误。
http://www.xiexiebang.com/quanxunwang/
3.马克思主义产生于l9世纪40年代,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此外,法国启蒙学者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材料。l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故选ABC。
4.本题考查考生对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的理解。对于“一府两院”来说,人大是外因,人大加强对“一府(政府)两院(法院、检察院)”的监督,体现的是外因的作用,因此A项符合题意。
5.历史发展规律的重复性是通过一个个不同的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由于每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都是历史主客体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定时间、地点、人物等条件下发生的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它总是个别的、具体的、不可重复的,因此,不能因为社会历史规律的重复性而否认历史事件的具体性,得出历史事件可以重复出现的错误结论。该题的前提是正确的。但推论却是错误的,没有搞清楚社会历史规律的必然性和历史事件的偶然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国情常识
一、中国的领土概况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陆上边界2万多千米。
领海由渤海(内海)和黄海、东海、南海三大边海组成,东部和南部大陆海岸线1.8万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万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个,其中台湾岛最大。
陆地边界长达2.28万公里,东西跨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5200公里;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穿越我国领土距离最长的纬线是北纬40°。
我国同14国接壤,东邻朝鲜,北邻蒙古,东北邻俄罗斯,西北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和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http://www.xiexiebang.com/quanxunwang/
不丹,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相连。东部和东南部同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隔海相望。
省级行政区划为2个特别行政区,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3个省,首都北京。
二、我国地形地貌特征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青藏高原—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原,丘陵和低山 第一阶梯主要是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最高的盆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第二阶梯以包括三大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和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最大的盆地】、吐鲁番盆地【海拔最低的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第三阶梯包括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
三、水域概况 1.我国主要河流
流入太平洋: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辽河、澜沧江 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怒江 流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2.湖泊
中国五大湖泊:鄱阳湖(赣)、洞庭湖(湘)、太湖(苏)、洪泽湖(苏)、巢湖(皖)青海湖(青)面积最大的湖,纳木错湖(藏)海拔最高,察尔汗盐湖(柴达木盆地最大的盐湖)。艾丁湖海拔最低的湖(吐鲁番盆地)。行测政治常识习题精解
1、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A.直接动力
http://www.xiexiebang.com/quanxunwang/
B.前进动力 C.推动力量 D.进步力量
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源与流的关系 B.二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C.直接经验可靠,间接经验不可靠 D.直接经验不可靠,间接经验可靠
3、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作用主要表现为()。A.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C.社会意识与意识主体的社会存在紧密相连
D.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是统治阶级的意识
4、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有()。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价值规律
C.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5、关于世界的本质问题,正确的说法是()。
A.它是哲学基本问题中最根本的方面,是全部哲学最高最重要的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quanxunwang/
B.它贯穿于社会历史观在内的全部哲学问题之中,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历史起点
C.它是哲学的逻辑起点,其他所有哲学问题都是从这个问题中派生出来的 D.它规定着各派哲学的发展方向,最终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的哲学派别
解析
1.A。阶级斗争是经济利益不同的各对抗阶级或对抗势力之间的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AB。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亲自实践获得的认识和知识,间接经验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认识和知识。而由于具体主体的时间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自实践,更多的是间接经验。至于它们盼可靠性则不能简单地判定。
3.ABCD。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社会意识与意识主体的社会存在紧密相连、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是统治阶级的意识。
4.A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和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而价值规律和货币流通规律只是在商品经济社会发挥作用。
5.本题考查的是哲学基本问题中的世界本质问题在哲学中的作用和意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理论意义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都是以此为根据和前提的,从而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也就是说,世界是统一的,世界只有一个本原;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其他的某种“始基”;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又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根据以上原理,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为ABCD。常识之文化知识
1.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http://www.xiexiebang.com/quanxunwang/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到2011年,中国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共29项:
昆曲、古琴、新疆木卡姆、蒙古长调、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京剧、针灸、皮影。
进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7项:
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中国活字印刷术、麦西热甫、赫哲族伊玛堪说唱。
2.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2008年6月14日,国务院又发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2011年5月,国务院发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分10大类,囊括了我国各个地区,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代表作。具体分类如下:
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京剧
京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京剧以历史故事为主要演出内容,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多个。京剧有“京派”和 “海派”之分,不同时期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演员,如清末的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http://www.xiexiebang.com/quanxunwang/
梅巧玲、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刘鸿声、田桂凤、余紫云、陈德霖、王瑶卿等,民国年间的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杨宝森、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周信芳、金少山等。
(2)书法
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砚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的一种艺术实践。中国书法伴随着汉字的产生与演变而发展,历经3000多年,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3)剪纸
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布、皮革等片状材料。其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识、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4)相声
相声起源于北京,流行于全国各地,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到了晚清年代,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主要用北京话讲,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的“方言相声”。相声最初是一种摹拟口技类型的单口相声,后来逐步发展为多种类型的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经过多年的发展,对口相声最终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相声形式。
(5)皮影戏
皮影是用家畜皮刻制的人物影像,借助灯光投影屏幕表演的一种戏曲,通常叫灯影或皮影戏。皮影戏在汉代已经出现,发源于陕西,极盛于清代的河北,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皮影戏在中国大江南北都有分布,派系众多,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
http://www.xiexiebang.com/quanxunwang/
影戏、复州皮影戏、海宁皮影戏、江汉平原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弦板腔、环县道情皮影戏、凌源皮影戏等。
(6)木偶戏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傀儡子”,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中国的木偶戏兴起于汉代,明代木偶戏已流行全国各地,经济发达的南方各省区木偶戏更为繁荣,故有“南方好傀儡”之说。木偶戏流行范围广,派系众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辽西木偶戏、邵阳布袋戏、高州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临高人偶戏、川北大木偶戏、石阡木偶戏、郃阳提线木偶戏、泰顺药发木偶戏等。
(7)秧歌
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最具代表性的有:辽宁昌黎地秧歌、抚顺地秧歌、山东鼓子秧歌、胶州秧歌,以及陕北秧歌等。
(8)舞龙
舞龙,民间又叫“耍龙灯”或“舞龙灯”,在全国各地和各民族间广泛分布。舞龙的传统表演程序一般为:“请龙”、“出龙”、“舞龙”和“送龙”。民间有“七八岁玩草龙,十五六耍小龙,青壮年舞大龙”的说法。舞龙人数少则一人舞双龙,多则百人舞一大龙。舞龙是华夏精神的象征,是中国人在吉庆和祝福时节最常见的娱乐方式,气氛热烈,催人振奋,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9)舞狮
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华各族人民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现存舞狮分为南狮、北狮两大类,南狮具有较多的武功高难技巧,神态矫健凶猛;北狮娇憨可爱,多以嬉戏玩耍为表演内容。舞狮中影响力较大的有:江苏徐水舞狮、山西襄汾天塔狮舞、浙江临海黄沙狮子、广东醒狮。
(10)象棋
http://www.xiexiebang.com/quanxunwang/
象棋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棋戏,又叫中国象棋,是中国最为普及的一种益智类游戏,在2000多年前,已经有“象棋”这个名称。有楚河汉界的象棋,初见于宋代范仲淹“奇兵翻背水”和程颢的“河外尖斜步卒轻”的描述。据考证中国象棋也是国际象棋的鼻祖。
(11)少林功夫
少林功夫是指在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这一特定佛教文化环境中历史地形成的,以佛教神力信仰为基础,充分体现佛教禅宗智慧并以少林寺僧人修习的武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一个传统文化体系。四招攻克常识判断
一、关键词法
此法应用很广泛。拿到一道题目,不用将全部题干读完,只需快速浏览,屏蔽干扰信息,圈出关键词,便可破解该题。这样能够节省大量时间。一般而言,关键词主要指题干中的实词短语。
关键词法应用示例:【2012年421联考】古人归纳总结出许多观天象识天气的谚语,下列与天气变化无关的谚语是:()A.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B.天上鱼鳞云,地下雨淋淋 C.东风是个精,不下也要阴 D.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日晴
【解析】朝霞啊,晚霞啊,鱼鳞云啊,雨淋淋啊,东风啊,阴啊,连阴雨啊,晴啊,不都是天气么?亲爱的同学们,到底答案选哪里?其实还是看关键词--天气变化!A、B、C都是气候谚语,说的都是天气的因果变化关系,只有D选项“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日晴”说的是逆境只是暂时的,总会峰回路转的那天,暗示不要失去信心,所以D选项错误。
二、特殊符号法
http://www.xiexiebang.com/quanxunwang/
在全部中文汉字的选项中,如果出现百分号(%)、数字、字母时,请考生优先看这些选项,因为出题的考察点往往就在这些表示程度、变化、排序等的特殊符号上。
特殊符号法应用示例:【2012年421联考】2011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其中包括:()A.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
B.外汇储备首次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 C.城镇化率超过50% D.粮食总产量首次超过10万亿斤
【解析】本题的特殊符号为A:“3000美元”、C:“50%”、D:“10万亿斤”,因此这3个选项优先考察,A选项,2008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元。即便考生对具体年份不熟,也应该知道这是很久以前的新闻了。C选项,《2012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第一部分“2011年工作回顾”:“城镇化率超过50%,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三、共性排除法
对于单项选择题而言,“同对则同错”。如果题干中两个选项表达的意思相同,或者考生难以分辨,那么果断抛弃这两个选项。
共性排除法应用示例:【2009】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制定了“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在()A.20世纪50~60年代 B.大跃进时期 C.20世纪60~70年代 D.文革时期
【解析】观察四个选项,回忆基本的新中国历史知识,我们知道B。大跃进时期指的是1958年前后,这个时期恰好被包含于A选项的时间范围内,A和B
http://www.xiexiebang.com/quanxunwang/
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根据考试经验可以知道A和B都不是正确选项,正确选项为C和D其中的一个。这就是共性排除法。“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这就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两弹一星”的人间奇迹。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C。
四、共性留存法
与共性排除法恰好相反,有时共性是我们留存某些选项的标准,特别是那些具有明显排列组合性质的选项,这个方法可以缩小选项个数,提高正确率。看下面这道题:
共性留存法应用示例:【2010】一艘油轮自科威特港驶往大连,其最短航线为:()A.波斯湾→红海→马六甲海峡→南海→黄海→东海 B.波斯湾→阿拉伯海→马六甲海峡→南海→东海→黄海 C.红海→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南海→东海→黄海 D.红海→孟加拉湾→马六甲海峡→南海→黄海→东海
【解析】这4个选项所涉及到的地理名词基本相同,只是排列顺序有差别,第一个名词是“波斯湾”与“红海”各出现2次,第二个名词中“阿拉伯海”出现2次,出题者在设计选项时不会完全没有规律,越是相近的选项越具有迷惑性,所以此时可以大胆地将不含有“阿拉伯海”的A、D两项排除,只用看B、C两项即可;同理,第3个名词中“马六甲海峡”出现了3次,而B选项含有该词,所以基本可以认定B为正确选项了。这就是共性留存法,将具有相近内容的选项留下,缩小可选范围,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选项排列的题目。
http://www.xiexiebang.com/quanxunwang/
第三篇: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
根据题目要求做出正确选择。1.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A.思想意识形态 B.军队 C.监狱 D.国家政权 2.“邓小平理论”科学概念的首次提出并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独立自主 C.自力更生 D.一切从实际出发 4.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而我国最大的实际是:
A.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人口多、底子薄 C.生产力不发达,发展不平衡 D.商品经济不发达 5.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
A.决定作用 B.主导作用 C.基础作用 D.稳定作用 6.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A.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B.劳动还存在差别,仍是谋生的手段 C.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 D.社会成员中存在着不同阶层
7.50年代中期,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主张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D.叶剑英
8.十六大报告要求,要紧紧围绕()两个历史性课题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A.政治合格、军事过硬 B.打得赢、不变质 C.维护国家安全统一、支持地方建设 D.作风优良、纪律严明
9.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 把()放在首位。
A.经济效益 B.社会效益 C.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D.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10.十六大报告要求,要在全党开展以()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A.心为民所系,权为民利用,利为民所谋 B.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C.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
11.《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17世纪美国哲学 C.18世纪法国哲学 D.德国古典哲学 1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的显著特征是()。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1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A.机械力学 B.地质学和胚胎学 C.天文学和数学
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15.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在于()。A.没有自然科学的依据 B.不懂得一般和个别的辩证关系 C.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 D.是对物质的自发猜测
16.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就在于()。A.否认物质是运动的
B.割裂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C.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否认运动对于物质的依赖性
17.唯物辩证法认为,条件是指()。A.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 B.事物之间的直接联系 C.事物联系的中间环节
D.同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相关联的诸要素的总和
18.黑格尔认为,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存在的地位,这种观点表明()。A.整体是部分之和 B.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C.整体决定部分 D.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
19.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A.本质必然的关系 B.现象偶然的关系 C.直接的关系
D.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使用的关系
20.“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命题的明确提出是在党的()。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21.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22.对我国来说,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指()。A.新世纪前五十年 B.新世纪头三十年 C.新世纪头二十年 D.新世纪头十年
2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A.教育 B.经济 C.发展 D.稳定 2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D.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2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为中心不动摇。A.四项基本原则
B.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C.经济建设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是坚持党的()。
A.阶级性 B.人民性 C.先进性 D.领导 2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A.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C.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 D.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进入小康社会 28.“西部大开发”是()。
A.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作出的战略决策 B.“两个大局”决策中的第一个大局
C.以对西部富饶的土地资源进行开发为主要目标 D.要求东部发达地区暂停发展,全力支持西部
29.国际红十字会是世界各国为进行救护、救济而组织的志愿团体,它的总部设在()。A.纽约 B.伦敦 C.东京 D.日内瓦 30.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
A.新时期的文化 B.迈向新世纪的文化 C.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 D.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1.****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间是()。
A.1999年11月 B.1999年12月 C.2000年2月 D.2000年1月 32.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在()。
A.1989年 B.1990年 C.1991年 D.1993年
33.如遇非常情况,不能进行下届选举,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全体委员的()以上多数通过,可以推迟下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延长本届任期。
A.2/3 B.1/2 C.3/4 D.4/5 34.2004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周年纪念日。A.41 B.31 C.36 D.46 35.国务院研究室是典型的()。
A.行政决策中枢系统 B.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C.行政决策咨询系统 D.行政决策审批控制系统
36.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当地时间20日凌晨5时35分(北京时间20日上午10时35分),美国开始对伊拉克首都()发起空袭。布什发表讲话,宣布对伊战争的第一阶段已经开始。A.巴士拉 B.巴格达 C.摩苏尔 D.拉马迪
37.2003年2月15日,世界各地()人在约600个城市同时举行反战游行,反对美国试图发对伊拉克的战争。
A.1000万 B.100万 C.1000多万 D.100多万
38.2004年3月11日凌晨,(B)发生了旅客列车连环爆炸的大血案,导致190余人死亡,1800多人受伤。A.伊斯坦布尔 B.马德里 C.利雅得 D.雅加达
39.2004年5月3日,12名中国工程师在巴基斯坦(C)遭到汽车炸弹袭击。3名中国工程师不幸遇难,另有9人受伤。据巴警方5月4日透露,已拘捕13名涉嫌参与这起汽车爆炸案的嫌疑人。A.伊斯兰堡 B.卡拉奇 C.瓜达尔港 D.拉瓦尔品第
40.()号飞船于美国东部时间7月1日零时12分按计划顺利进入()轨道,成为首个绕该行星飞行的人造飞船。
A.“勇气” 火星 B.“机遇” 土星 C.“卡西尼” 土星 D.“机遇” 火星
答案:
1.D 2.D 3.A 4.A 5.C 6.B 7.B 8.B 9.B 10.C 11.D 12.D 13.C 14.D 15.B 16.D 17.D 18.D 19.D 20.B 21.D 22.C 23.C 24.B 25.C 26.C 27.A 28.A 29.D 30.D 31.C 32.C 33.A 34.A 35.C 36.B 37.C 38.B 39.C 40.C
第四篇: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
2013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之古代科技成就
(1)古代四大发明
造纸术。发明于西汉前期。公元105年,蔡伦造蔡侯纸。
印刷术。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868年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指南针前身是“司南”,发明于战国时期。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火药。发明于唐朝中期。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南宋时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突火枪”。
(2)古代天文历法
《尚书》记载了公元前2137年的一次日食,为人类最早的日食记录。商代甲骨文已经记载了日食、月食,并且出现了原始历法——阴阳历。春秋战国之际,二十八宿体系已经建立。
春秋战国时采用的是古四分历,取周年长度为365又1/4天,采用十九年七闰的方法。《春秋•文公十四年》中记载公元前613年世界上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
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石申绘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星象表。在我国历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二十四节气经过逐步发展,到战国时已完备。汉武帝时编制第一部完整历书——《太初历》。《汉书•五行志》中有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发明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编制的大明历取一周年长度为365.24231481天,和近代科学测定的数值相差仅50余秒。
隋唐时期著名学者僧一行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子午线长度的测定,创制了用于天体测量的仪器——黄道游仪。他还发现了恒星位置移动现象,比英国人哈雷提出恒星自行早了一千多年。
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编制的恒星多达2500颗。1280年他完成《授时历》,以365.2425日为一年,比公历早300年。
(3)古代医学卫生成就 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后世尊为“脉学之宗”。东汉末年张仲景,后人尊为“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其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东汉末年,华佗发明的麻醉药剂“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被人誉为“神医”。唐代孙思邈著有《千金方》。
唐高宗时编《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明代李时珍编著了中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4)古代数学成就
中国古代数学成就非常突出,有很多项世界之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了十进位制的国家,距今4000年左右的陕西、山东、上海的出土文物中除表示个位的数字外,已经有10、20、30这样的记号,比古埃及早1000多年。
殷商时已经有了四则运算,春秋战国时正整数乘法口诀“九九歌”已形成,从此“九九歌”成为普及数学知识的基础之一,一直延续至今。
在计算工具方面,殷商时就发明了“算筹”,算筹是圆形小竹棍,以后有了骨制、铁制的。以算筹表示数目,有纵、横两种形式,如“2”可表示为“=”或“Ⅱ”。
勾股定理相传是在商代由商高发现,比毕达哥拉斯早500多年。
公元前1世纪的《周髀算经》和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最著名的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盘的最早记载是公元190年。明清两代,算盘成为当时工商业贸易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算盘携带方便,运算准确迅速,即便是现在,仍发挥着巨大作用。
三国时期,刘徽运用割圆术求圆周率π=3.1416。
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又将圆周率进一步精确到3.1415926~3.1415927之间。唐代僧一行创立了不等间距二次内插法,王孝通得到求解三次方程的方法;宋元时期得到关于高次方程组的求解法一次同余式解法。这些成果都处于当时的领先地位。
2013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之文化知识
2013-04-08 11:46:35 来源: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点击:367 加入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QQ空间腾讯微博新浪微博人人网百度搜藏
2013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之文化知识
推荐阅读:
2013安徽省考QQ群:110263900 2013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专题
文化常识是近几年公务员考试中比较重要的考点,中公教育专家在此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古代的文化艺术成就,外国的重要文化,希望能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1.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到2011年,中国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共29项: 昆曲、古琴、新疆木卡姆、蒙古长调、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京剧、针灸、皮影。
进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7项:
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中国活字印刷术、麦西热甫、赫哲族伊玛堪说唱。
2.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类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2008年6月14日,国务院又发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2011年5月,国务院发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分10大类,囊括了我国各个地区,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代表作。具体分类如下: 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京剧
京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京剧以历史故事为主要演出内容,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多个。京剧有“京派”和“海派”之分,不同时期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演员,如清末的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梅巧玲、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刘鸿声、田桂凤、余紫云、陈德霖、王瑶卿等,民国年间的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杨宝森、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周信芳、金少山等。
(2)书法
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砚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的一种艺术实践。中国书法伴随着汉字的产生与演变而发展,历经3000多年,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3)剪纸
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布、皮革等片状材料。其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识、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4)相声
相声起源于北京,流行于全国各地,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到了晚清年代,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主要用北京话讲,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的“方言相声”。相声最初是一种摹拟口技类型的单口相声,后来逐步发展为多种类型的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经过多年的发展,对口相声最终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相声形式。
(5)皮影戏
皮影是用家畜皮刻制的人物影像,借助灯光投影屏幕表演的一种戏曲,通常叫灯影或皮影戏。皮影戏在汉代已经出现,发源于陕西,极盛于清代的河北,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皮影戏在中国大江南北都有分布,派系众多,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影戏、复州皮影戏、海宁皮影戏、江汉平原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弦板腔、环县道情皮影戏、凌源皮影戏等。
(6)木偶戏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傀儡子”,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中国的木偶戏兴起于汉代,明代木偶戏已流行全国各地,经济发达的南方各省区木偶戏更为繁荣,故有“南方好傀儡”之说。木偶戏流行范围广,派系众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辽西木偶戏、邵阳布袋戏、高州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临高人偶戏、川北大木偶戏、石阡木偶戏、郃阳提线木偶戏、泰顺药发木偶戏等。
(7)秧歌
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最具代表性的有:辽宁昌黎地秧歌、抚顺地秧歌、山东鼓子秧歌、胶州秧歌,以及陕北秧歌等。
(8)舞龙
舞龙,民间又叫“耍龙灯”或“舞龙灯”,在全国各地和各民族间广泛分布。舞龙的传统表演程序一般为:“请龙”、“出龙”、“舞龙”和“送龙”。民间有“七八岁玩草龙,十五六耍小龙,青壮年舞大龙”的说法。舞龙人数少则一人舞双龙,多则百人舞一大龙。舞龙是华夏精神的象征,是中国人在吉庆和祝福时节最常见的娱乐方式,气氛热烈,催人振奋,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9)舞狮
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华各族人民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现存舞狮分为南狮、北狮两大类,南狮具有较多的武功高难技巧,神态矫健凶猛;北狮娇憨可爱,多以嬉戏玩耍为表演内容。舞狮中影响力较大的有:江苏徐水舞狮、山西襄汾天塔狮舞、浙江临海黄沙狮子、广东醒狮。(10)象棋
象棋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棋戏,又叫中国象棋,是中国最为普及的一种益智类游戏,在2000多年前,已经有“象棋”这个名称。有楚河汉界的象棋,初见于宋代范仲淹“奇兵翻背水”和程颢的“河外尖斜步卒轻”的描述。据考证中国象棋也是国际象棋的鼻祖。
(11)少林功夫
少林功夫是指在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这一特定佛教文化环境中历史地形成的,以佛教神力信仰为基础,充分体现佛教禅宗智慧并以少林寺僧人修习的武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一个传统文化体系。
2013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之水土资源
2013-04-08 11:44:28 来源: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点击:
加入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 QQ空间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网 百度搜藏
2013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之水土资源
推荐阅读:
2013安徽省考QQ群:110263900 2013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专题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是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主要任务。能源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建国以来我国不断加大能源资源勘查力度,组织开展了多次资源评价。我国能源生产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
(1)土地资源
我国位于东半球,地处欧亚大陆东部,面临太平洋。我国的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国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世界排名第120位。因而,总的来说,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我国虽然土地总面积较大,但山地多,平地少,地形错综复杂,再加上气候、土壤、水分等条件因素,使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一定限制。已开发土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69%,而其中耕地仅占13%,人均耕地不到世界的1/2,所以说,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我国的土地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水土资源不平衡。我国东部和南部的土地总面积占全国的64%,而年径流量约占全国年径流总量的96%;西部和北部内陆流域的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6%,而年径流量仅为总量的4.4%。长江流域及其以南耕地占全国的38%,水资源占80%以上;淮河流域及以北地区水量不足20%,耕地却占62%。这种水土资源的不平衡,不仅影响土地生产潜力的发挥,而且常造成旱涝灾害,使土地资源利用受到损失。
土地资源利用率低。我国不能利用的土地面积较大,如沙漠、戈壁、高寒荒漠和裸石山地总面积达23%,而耕地仅占13%。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28%的林地中,利用率(即真正有林者)仅为62%,而一般林业发达国家的林地利用率均在80%以上。在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27%的牧草地中,其草地覆盖率仅为20%~50%。
中低产田多。在占国土面积13%的耕地中,中低产田居多,其面积可达70%以上,其原因与水土流失、沙漠化、盐渍化及土地养分贫瘠等有关。
土地遭受污染。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工业排放的“三废”进入土壤的数量逐年增加,受污染的土地面积逐年扩大。
(2)水资源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害灾害频繁的国家。水资源总量排在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之后,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国的人口众多,人均年占有量只有2500m3,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排在世界第110位,已经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极为不平衡,且数量在时程上变化也很大。
我国东部受季风影响强烈,湿润多雨;西北地区大陆性极强,干旱少雨。因而,东南部水资源丰富,西北部水资源较为贫乏。
我国水资源时程变化大,河川径流的季节变化和降水的变化基本一致,夏季水多,冬春水少,大部分水量集中在6~9月。汛期洪水猛涨,常泛滥成灾;旱季水量很少,甚至有些河川断流。
(3)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属耗竭性资源,以不可再生性和隐含性为其特征。矿产资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它既是人们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又是极其重要的社会生产资料。
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
世界上已知的矿产在我国均能找到,且储量丰富。目前,全国已发现171种矿产。煤、铁、铜、铝、锑、钼、锰、锡、铅、锌、汞等主要矿产储量均居世界前列。其中,煤炭占主导地位,列世界第三位,主要分布在北部,尤以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最为丰富。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石油主要蕴藏在西北地区,其次为东北、华北地区和东部沿海浅海大陆架。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化石能源储量潜力较大。铁矿的保有储量为457亿吨,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我国是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稀土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举世闻名的内蒙古白云鄂博矿,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矿山,稀土储量几乎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轻稀土为主)。
(4)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指海洋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我国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自然海区,总面积达473万多平方公里,海洋资源极其丰富。我国近海海底的矿产资源有石油和各种海滨砂矿等。渤海、南海、黄海、东海、台湾浅滩、珠江口、北部湾、莺歌海等8个含油气盆地,具有良好的产油远景,其中一些地区已打出工业性气流。海滨矿砂年产约20万吨。我国海域的化学资源主要有海水盐、镁和溴,其含量很高,浓度分别居世界第1位、第2位和第8位。我国海洋能源理论蕴藏量约为6亿千瓦以上。
我国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2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50087亿元,比上年增长7.9%。海洋产业增加值29397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20690亿元。
(5)森林资源
据统计,我国植物约计有353科、3184属、27150种,分别占世界科、属、种数的56.9%、24.5%及11.4%。与世界上植物区系丰富多样的植物区和国家相比较,我国种的数目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水杉、银杏、金钱松等保存下来的中国特有的古生物种属,为举世瞩目的“活化石”。
我国的森林面积较小,约为15894万公顷。“十一五”期末,我国森林覆盖率为20.36%,森林蓄积量为137亿立方米。“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达到143亿立方米。
2013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前速记之党代会
2013-04-07 15:25:58 来源: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点击:625 加入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QQ空间腾讯微博新浪微博人人网百度搜藏0
2013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前速记之党代会
推荐阅读:
2013安徽省考QQ群:110263900 2013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专题 2013年安徽省考笔试考前一周冲刺预测课程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1年7月23日晚
地点:上海法租界,受侵扰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画舫上举行
主要内容:一大建立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并选举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由此产生。
主要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
2.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2年7月16日~23日 地点:上海
主要内容:大会根据世界革命形势和中国政治经济状况,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大会指出,党的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最高纲领是:在最低纲领实现之后,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
主要意义:中共二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3.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地点:广州
主要内容:确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的策略方针,使党能够团结一切可能联合的力量,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主要影响:党的三大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孙中山先生对国民党进行了改组,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召开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众运动,胜利地举行了北伐战争,促进了中国革命的高涨。但是,大会对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农民问题和军队问题没有给以应有的重视。4.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地点:上海
主要内容:为了总结国共合作一年来的经验,加强对革命运动的领导,回答党所面临的许多新问题。
主要意义:党的四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5.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 地点:武汉
主要内容:大会通过了《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议决案》、《土地问题议决案》等,选出了党的中央委员会。随后举行的五届一中全会选举陈独秀、蔡和森、李维汉、瞿秋白、张国焘、谭平山、李立
三、周恩来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苏兆征、张太雷等为候补委员;选举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陈独秀为总书记。大会第一次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由正式委员7人、候补委员3人组成。
主要意义:党的五大虽然批评了陈独秀的错误,但对无产阶级如何争取领导权,如何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如何对待武汉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特别是如何建立党的革命武装等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都未能作出切实可行的回答,因此,难以承担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挽救大革命的重任。而真正结束中央所犯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制定正确的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方针,是在3个月后的八七会议上完成的。
6.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
地点:在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秘密召开
主要内容:六大认真地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对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它集中解决了当时困扰党的两大问题:一是在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问题上,指出现阶段的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引起中国革命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依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二是在革命形势和党的任务问题上,明确了革命处于低潮,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党的中心工作是做艰苦的群众工作,积蓄力量。
主要意义:这两大重要问题的解决,基本上统一了全党思想,对克服党内存在的“左”倾情绪,实现工作的转变,起了积极的作用。
7.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夜 地点:延安
主要内容: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得到代表们的一致肯定。七大的一个重大历史功绩是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党的七大另一个重大历史性贡献是将毛泽东思想写在了党的旗帜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主要意义:“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极其重要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代表大会。它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克服了党内的错误思想,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规律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从而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这次大会作为“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而载入史册。它为党领导人民去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深厚基础。
8.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56年9月15日至27日 地点:北京
主要内容: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政治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大会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的判断;确定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提出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9.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69年4月1日至24日 地点:北京
主要内容:毛泽东致开幕词,林彪作政治报告。政治报告的核心内容是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主要意义:九大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10.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73年8月24日至28日 地点:北京
主要内容:周恩来作政治报告,王洪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大会通过了政治报告和经修改的党章,选举了由195名委员和124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
主要意义:十大继续了九大的“左”倾错误。11.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77年8月12日至18日 地点:北京
主要内容:大会宣告历时10年的“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重申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的任务,但没有能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
12.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82年9月1日至11日 地点:北京
主要内容:邓小平致开幕词,胡耀邦作《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
13.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 地点:北京
主要内容:大会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各项改革任务。
14.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92年10月12日至19日 地点:北京
主要内容:江泽民作《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大会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15.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1997年9月12日至18日 地点:北京
主要内容:江泽民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概念,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划了跨世纪发展的战略部署。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明确规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6.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2002年11月8日至14日 地点:北京 主要内容:江泽民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大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 地点:北京
主要内容: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18.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2012年11月8日至14日 地点:北京
主要内容:胡锦涛作《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
2013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速算方法汇总
2013-03-28 12:21:25 来源: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点击:528 加入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QQ空间腾讯微博新浪微博人人网百度搜藏0
2013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速算方法汇总
推荐阅读:
2013安徽省考QQ群:110263900 2013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专题
2013年安徽省考笔试冲刺预测课程3折抢购 中公名师集结锻造
近两年多省同天考试行测科目数量关系部分考点分布较为稳定,重点是对数学运算的考查,主要有以下12种题型:计算问题、和差倍比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统计问题、几何问题、推理问题、容斥问题、盈亏问题、年龄问题、时钟问题。中公教育专家在此针对以上考点现总结五种基本方法如下:
一、特值法
当题目中未给出具体的量或某个量、某些量的数据值对计算结果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时可用特值法,将特指设为1或设为最小公倍数或设为其他数值,此时要分情况而定,常用于行程、工程、利润等问题。
【例题1】某公司三名销售人员2011年的销售业绩如下:甲的销售额是乙和丙销售额的1.5倍,甲和乙的销售额是丙的销售额的5倍,已知乙的销售额是56万元,问甲的销售额是:
A.144万元 B.140万元 C.112万元 D.98万元
【答案】A。中·公解析:甲∶(乙+丙)=3∶2,总销售额为5的倍数;(甲+乙)∶丙=5∶1,总销售额为6的倍数。设总销售额为30份,甲占30÷(3+2)×3=18份,丙占30÷(5+1)=5份,乙占30-18-5=7份。乙销售额为56万,每份是56÷7=8万。所以甲销售额为8×18=144万。
二、方程法
方程法是指将题目中未知的数用变量(如x,y)表示,根据题目中所含的等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组),通过求解未知数的数值来解应用题的方法。
方程法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省考数学运算绝大部分题目,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盈亏问题、和差倍比问题、浓度问题、利润问题、年龄问题等均可以通过方程法来求解。
【例题2】甲工人每小时可加工A零件3个或B零件6个,乙工人每小时可加工A零件2个或B零件7个。甲、乙两工人一天8小时共加工零件59个,甲、乙加工A零件分别用时为x小时、y小时,且x、y皆为整数,两名工人一天加工的零件总数相差:
A.7个 B.6个 C.5个 D.4个 【答案】C。中·公解析:甲加工了3x+6(8-x)=48-3x;乙加工了2y+7(8-y)=56-5y。故48-3x+56-5y=59,整理得3x+5y=45。5y与45均是5的倍数,3x也是5的倍数,因此x是5的倍数。x是小于等于8的正整数,所以x只能取5,此时y=6。甲加工了48-3×5=33个零件,乙加工了59-33=26个零件,两者相差33-26=7个零件。
三、图解法 图解法是指利用图形来解决数学运算的方法。图解法简单直观,能够清楚表现出问题的变化过程,但是容易出错,在画图形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图形和数字保持一一对应的关系。常用的几何模型有线段图(表示量与量关系)、文氏图(集合之间关系)、直角坐标系等。
一般来说,图解法适用于绝大部分题型,尤其是在行程问题、年龄问题、容斥问题等强调分析过程的题型中应用得很广。
【例题3】一条路上依次有A、B、C三个站点,加油站M恰好位于AC的中点,加油站N恰好位于BC的中点。若想知道M和N两个加油站之间的距离,只需要知道哪两点之间的距离?
A.CN B.BC C.AM D.AB
四、极端法
关注引起质变的临界点即问题的极端状态,是探求解题方向或转化途径的一种常用思路,通常称为极端法。一般来说,行测考试中,如鸡兔同笼问题、抽屉原理问题等,经常通过考察极端状态发现规律。其主要流程如下:
寻找极端状态→分析极端状态→从质变因素求解
常用于:含“最多”、“最少”、“最小”、“最快”等关键词的问题、鸡兔同笼及变形问题、抽屉原理及变形问题等
【例题4】有编号为1~13的卡片,每个编号有4张,共52张卡片。问至少摸出多少张,就可保证一定有3张卡片编号相连?
A.27张 B.29张 C.33张 D.37张 【答案】D。中`公解析:先分析如何让取出的卡片尽可能多,而不出现有3张卡片编号相连,这种最差的情况是取出了1、2、4、5、7、8、10、11、13这9个编号的卡片各4张,此时再取出一张,就可以保证有三张卡片编号相连。至少取出9×4+1=37张。
五、归纳法
归纳法是指从已知条件入手,从最简单的情况开始试探,一步步归纳出解决此类问题的规律的方法。
一般来说,归纳法适用于解决分析过程复杂的问题。
【例题5】用直线切割一个有限平面,后
一条直线与此前每条直线都要产生新的交点。第1条直线将平面分成2块,第2条直线将平面分成4块,第3条直线将平面分成7块,按此规律将该平面分为22块需:
A.5条直线 B.6条直线 C.7条直线 D.8条直线
2013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学运算速战四技巧
2013-03-29 13:51:37 来源:安徽公务员考试网 点击:1059 加入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QQ空间腾讯微博新浪微博人人网百度搜藏0
2013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学运算速战四技巧
推荐阅读:
2013安徽省考QQ群:110263900 2013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信息汇总专题
2013年安徽省考最后阶段冲刺课程 高频考点+热点预测
近两年来,上半年多省同天考试基本上都在四月份举行,考试行测试卷兼顾“省考”和“国考”两种风格,题量大、时间紧、难度也相对增加。因此,“快解题”、“巧解题”成为行测高分备考的重中之重。在距离考试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公教育专家为考生总结了行测数学运算的速战技巧,以帮助考生速战考场。
数学运算常用解题技巧——特殊值法、方程法、图解法、整体法和极端法等。技巧一 特殊值法
特殊值法,就是在题目所给的范围内取一个恰当的特殊值直接代入。常应用于和差倍比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问题、利润问题、几何问题等。
【例题1】
单独完成某项工作,甲需要16小时,乙需要12小时,如果按照甲、乙、甲、乙、„„的顺序轮流工作,每次1小时,那么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多长时间?
A.13小时40分钟 B.13小时45分钟 C.13小时50分钟 D.14小时
技巧二 方程法
方程法是指将题目中未知的数用变量(如x,y)表示,根据题目中所含的等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组),通过求解未知数的数值,来解应用题的方法。因其为正向思维,思路简单,故不需要复杂的分析过程。
解题步骤:设未知量——找等量关系——列方程(组)——解方程(组)。
方程法应用较为广泛,适用于绝大部分题目,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盈亏问题、和差倍比问题、浓度问题、利润问题、年龄问题等均可以通过方程法来求解。
【例题2】
技巧三 图解法
图解法是指利用图形来解决数学运算的方法,将复杂的数字之间的关系用图形形象地表示出来。包括线段图、网状图/树状图、文氏图和表格。图解法适用于绝大部分题型,尤其是在行程问题、年龄问题、容斥问题等强调分析过程的题型中运用得很广。
【例题3】
甲从某地出发匀速前进,一段时间后,乙从同一地点以同样的速度同向前进,在K时刻乙距起点30米;他们继续前进,当乙走到甲在K时刻的位置时,甲离起点108米。此时乙离起点()。
A.39米 B.69米 C.78米 D.138米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B。在解行程问题时,通常先画出线段图,这样可以直观清晰地看到状态变化的过程和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准确求解。
根据题意可画出下图:
如图所示,在K时刻,甲和乙分别在A、B两点,且相隔距离为a,他们继续前进,由题意乙从B点前进到A点,同时甲从A点前进到C点,两人以相同的速度匀速前进,那么A、C两点之间的距离也为a,则a=(108-30)÷2=39米,即甲、乙之间的距离为39米,故此时乙离起点30+39=69米。
技巧四 极端法
极端法是指通过考虑问题的极端状态,探求解题方向或转化途径的一种常用方法。极端法一般适用于鸡兔同笼问题、对策分析类问题等。
运用极端法的情况主要有分析极端状态和考虑极限图形与极限位置两种情况。1.分析极端状态:先分析并找出问题的极限状态,再与题干条件相比较,作出相应调整,得出所求问题的解。
2.考虑极限图形与极限位置:
(1)极限图形,主要是利用一些几何知识。
(2)极限位置,首先找到途中满足条件的极端位置,再判断极端位置与题中所求之间的关系,进而求出题目答案。
【例题4】
10个箱子总重100公斤,且重量排在前三位的箱子总重不超过重量排在后三位的箱子总重的1.5倍。问最重的箱子重量最多是多少公斤?
第五篇: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库:竹林七贤之向秀
行测常识题是公务员考试中门槛最低的题型,但却并不是一个得分高的题型。究其原因,一者是考生对此不太重视造成很多考点不了解,二者就是常识题的考点多,范围广,很难完全掌握。历史名人是常识题最容易出现的考点,而作为一个时代标志性人物的竹林七贤自然是考生必然需要了解的对象。
向秀(约227年—272年),字子期,河内怀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向秀雅好读书,与嵇康、吕安等人相善,隐居不仕。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吕安被司马氏害死后,向秀应本郡的郡上计到洛阳,受司马昭接见任散骑侍郎、黄门散骑常侍、散骑常侍,与任恺等相善。
向秀喜谈老庄之学,曾注《庄子》,“妙析奇致,大畅玄风”(《世说新语·文学》)。注未成便过世,郭象承其《庄子》余绪,成书《庄子注》三十三篇。另着《思旧赋》、《难嵇叔夜养生论》。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
向秀少年时即以文章俊秀闻名乡里,后来研读《庄子》颇有心得,于乡里讲学时为山涛所知。山涛听向秀所讲高妙玄远,见解超凡,如同“已出尘埃而窥绝冥”,二人遂成忘年之交。
竹林之游
在山涛的接引之下,结识嵇康与阮籍,同为“竹林之游”。向秀好读书,与嵇康、吕安等人友善,但不善喝酒。向秀与嵇康关系最密,同时又通过嵇康结识了东平人吕安。嵇康“性绝巧而好锻”,于是经常可以看到二人在嵇康家门前的柳树下打铁自娱,嵇康掌锤,向秀鼓风,二人配合默契、旁若无人、自得其乐,同时也为了“以自赡给”,补贴一点家用。向秀还经常去吕安家帮他侍弄菜园子,三人可谓情投意合。
好友遇难
向秀助嵇康打铁时,亲眼见证了钟会被嵇康奚落。这件事情成了嵇康被杀头的源头。向秀目睹了后来发生的一切,这些事也影响了他以后的人生道路。景元四年(263年)经历了嵇康、吕安被司马氏害死的大悲大痛,向秀在惆怅和迷茫中大彻大悟,在苦闷和徘徊中大彻大悟,心境更加趋于淡泊宁静,用心阐发庄子思想的精神。
暮年岁月
中公教育
向秀应本郡的郡上计到洛阳,受司马昭接见任散骑侍郎、黄门散骑常侍、散骑常侍,与任恺等相善。向秀本传或言,秀游讬数贤,萧屑卒岁,都无注述。唯好庄子,聊应崔撰所注,以备遗忘云。向秀喜谈老庄之学,当时《庄子》一书虽有流传,但过去的旧注“莫能究其旨统”,曾注《庄子》一书,郭象则承其《庄子》余绪,成书《庄子注》三十三篇。注未成便过世,另著《思旧赋》、《难嵇叔夜养生论》。
后世评说
向秀名列“竹林七贤”,向秀的逍遥新义及其《庄子注》里所阐述的儒道精神兼容的观点,虽经千百年的岁月流逝却无法抹去向秀的独特光彩。向秀既追求个性自由,又维护社会体制,是士族的双重文化性格,但两者的矛盾所产生的心理逼迫,使魏晋士人的精神世界充满了焦虑、迷茫与失落。向秀“逍遥”新义,使一代士人获得了空前的解放感,“读之者无不超然”。《庄子》随之从山林来到了尘世,与《周易》、《老子》并列为魏晋清谈经典“三玄”,“大畅玄风”。
向秀万物自生、自化的崇有论哲学经过郭象系统地发挥完善,其包容儒道思想的优越性为士大夫普遍认识、接受的结果是“儒、墨之迹见鄙,道家之言遂盛”(《晋书·向秀传》)。这并不是说儒家思想信念被弃置,而是强调道家思想经过向秀《庄子注》的改造获得了强大生命力,能够更加和谐地与儒家精神兼容,从而促成以郭象为代表的元康玄学再度兴盛。
《晋书》本传说向秀注《庄子》能为之隐解,发明奇趣,从而“振起玄风”;《世说新语·文学》以为是“妙析奇致,大畅玄风”,并注引《竹林七贤论》赞云:“秀为此义,读之者无不超然,若已出尘埃而窥绝冥,始了视听之表,有神德玄哲,能遗天下外万物,虽复使动竞之人顾观所徇。皆怅然自有振拔之情矣。”众说以为向秀《庄子注》之佳处其实不离“创新”二字,从中可以体会到不同于旧注的庄周“旨要”,这应该就包括前面论述的向秀对正始玄学“以无为本”的超越,“不生不化”玄理新义抽空了“生化之本”的实质才是真正吸引士大夫们“读之超然”的关键。向秀的逍遥新义及其《庄子注》,并没有随魏晋玄风一起消散,而是作为解释《庄子》的权威之作影响至今,为历代面临生存困境的士人提供精神超越的路径,领了1700多年风骚。其中的奥秘,可能在于他们首先从“自由与必然”的关系这一视角探讨了“逍遥”。至于其解释是否符合庄子本意,并不重要。思想家逝世后,他们提出的哲学问题便成线了可望不可及的地平线。
中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