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油茶林下土鸡养殖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推广实施方案(写写帮整理)
一、项目概要
1、项目名称:宜春市油茶林套养土鸡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推广
2、主持单位:江南风韵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3、建设地点:袁州区南庙乡
4、建设年限:2013年3月——2014年12月
5、主要内容及规模:以江南风韵公司所在地周边近1000亩油茶林为试点,进行油茶林下土鸡养殖品种适应性及生产性能观察、场舍选址及建设、疫病防治技术、饲养管理等关键技术推广与示范和林牧、草牧、果牧结合的生态养殖新技术探索与研究;油茶林套养技术培训2000人次,饲养规模由现存栏土鸡2000只,达到年出栏土鸡10万只。
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总投资138.7万元,申请规模养殖补助、科研及草种补助资金共计100.00万元,业主自筹38.7万元。
二、项目实施背景
油茶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地种植面积较广,是重要的木本食油树种,抓好油茶生产,对于实现综合开发利用油茶林的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一般生产上粗放经营, 油茶林前五年内难以形成较高的郁闭度,导致林隙间杂草丛生,产量低, 经济效益不高。研究表明(魏浙杭,995;油茶生态经济研究课题组,1992),油茶林通过合理套养间作,既可增加养殖户的收入,还可以养代抚,抑制杂草,增加土壤有机肥,节约油茶管理成本,并且能明显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油茶生长环境,增加产量,提高效益。尤其油茶幼林期,处于仅投入而无产出阶段,林地空阔,易滋生杂草,水肥管理也较繁重困难,合理发展林下养殖不失为解决其经营效益和管理困难的有效途径。因此,并针对油茶的生态特性,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互补互促的家禽进行套养,该牲畜必须具有在油茶林下适应性较好,生长量可观,又不影响油茶林的生长,即该牲畜成长过程不会破坏油茶苗木(如啄食树叶、刨树根等),最好又能生态互补。
油茶林下套养土鸡是指充分利用广阔的油茶林地开展农林复合生态养殖的一种新模式。油茶林下套养土鸡以采食昆虫及野生嫩草、腐殖质为主,实行放牧与补饲相结合的方式的土鸡养殖。鸡只采食天然饲料饲草,饮用清洁无污染的溪、沟泉水,有利于生产安全,鸡的肉质好,无药物残留,风味佳,恰恰适合现代人追求无公害食品标准的高品味消费,市场售价好;林地为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提高了鸡的抗病力与成活率;鸡产生的粪便可为树木及草的生长提供优质的有机肥料,有利于油茶林生长;鸡还能有效防治树林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并且林地的草、虫为鸡提供了丰富的营养,降低了饲养成本,节约了饲料费、肥料费和病虫害防治费,形成了以草养鸡、以牧促林、以林护牧的良好生态循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油茶林地养鸡提更是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解决了发展畜牧业与农业的争地问题,改变了林地、果园生态环境,提高了生态效益,促进养殖与环保、生态持续协调发展,加快农户增收步伐,促进林农养殖增收,其养殖方式颇受农户欢迎,值得进一步推广。
油茶林下套养土鸡是农林复合生态养殖业发展的新趋势,它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挥林荫优势,进行立体复合种养,为生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空间,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发展。林下生态养鸡是一种循环经济,它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进行合理种植、养殖,既可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发展林下生态鸡,可解决林下大面积闲置土地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扩大了林业产业化的内涵,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现。
同时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由过去的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饮食结构对肉、蛋、奶的需求不断提高,人们对肉质的需求以追求风味、野味、回归自然为时尚,以往室内平养的快大型肉鸡在市场上销路渐差,散养土鸡及土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且易于消化吸收,具有极高的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土、绿色与野味特点,已被现代人誉为绿色生态产品,倍受消费者青睐。
三、项目区概况 项目实施地概况:林下生态麻鸡养殖基地位于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南庙镇中村,全年平均气温17℃,最冷月份为 1月,平均气温5℃,最热月份为7月,平均气温28.8℃。年平均降雨量1628mm,年无霜期272天。年日照时数2040小时,土壤PH值6左右,富含有机质,氮、磷、钾含量丰富,其他微量元素丰富,无重金属污染,无大型工矿企业,工业废水、废气等环境污染。大气、水、土壤环境符合林下生态麻鸡养殖环境质量标准。
林下生态麻鸡养殖基地地理条件优越,通信畅通。紧临宜春至安福省级公路,东邻新坊乡,西接湖田乡,南至明月山风景名胜区,交通运输便利,明月山温泉风景区、禅林五家七宗第一家的沩仰宗祖庭——仰山栖隐寺座落在附近,距宜春城区仅11公里,距离浙赣线宜春站12公里,距离沪瑞高速公路17公里。距离新建的明月机场20公里。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麻鸡销售。
四、技术支撑
项目主办单位依托宜春市畜牧研究所、宜春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为技术支撑单位,技术力量雄厚,该单位拥有研究员1名,高级技术职称16人,中级技术职称20人,助理师职称19人,技术员12人,高级工8人,中级工10人,初级工4人。
五、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城乡统筹为总揽,以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为依托,以典型示范、规模经营为重点,大力推广油茶林下土鸡养殖关键技术,改变传统养鸡模式,推进养鸡技术革新,实现养鸡生产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同步增长,促进土鸡养殖产业升级,走特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快农户增收工程建设步伐,助推赣西地区绿色生态经济的发展。
六、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该项目,加强土鸡生产性能特点研究,掌握外地土鸡品种在本市的适应性及生产性能,规范油茶林下土鸡养殖场的选址与建设,实现以下目标:
1、经济效益及指标(1)、加强育雏、脱温放养期饲养管理,掌握育雏、放养等各阶段饲养管理技术,提高成活率和日增重率,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养鸡效益,进行示范推广,提高育雏期成活率,确保达92%以上;达到提前20天出栏(一般在150在左右),按每只鸡减少饲料消耗1.5公斤计,出栏10万只鸡可减少饲料消耗150吨,节约资金49.5万元。(2)、实行以放牧为主,补饲为辅相结合,降低饲料成本35%左右,增加养鸡收入,做到适时出栏。按每只鸡消耗精料15公斤计,10万只鸡年消耗精料1500吨,按现市价3300元/吨计,价值49.5万元,以减少35%计,可增收节支17.325万元。(3)、掌握各阶段(特别是育雏和放养阶段)疫病防治技术,规范林下土鸡养殖免疫程序、预防与治疗用药,降低疾病发生几率和死亡率,控制药物残留,提高养鸡效益。死亡率可由原来的10%降低到5%,出栏10万只可减少死亡0.5万只,以育成鸡每只1公斤、价格26—30元/公斤计,增加收入13万元以上。(4)、保持土鸡风味,提高土鸡品质,增加养鸡收入。按年出栏土杂鸡10万只、1.75公斤/只计,年产鸡肉产品175吨,按每公斤高出市价6-10元计,年可增加养鸡收入10.5万元——17.5万元。
2、社会效益:(1)、加快万元增收工程建设步伐,促进劳动就业。(2)、改善消费结构,促进绿色消费和食品加工企业的发展。(3)、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品种,促进土鸡产业后续发展。
3、生态效益:(1)、充分利用天然生物饲料资源,实行生物循环养殖,保持生态平衡。(2)、通过捕食昆虫杂草有利于果、林除草灭虫;就地利用鸡粪尿等有机肥料改善和提高林果品质。(3)、提高林地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环境保护,实现零占用、零排放、零污染,保持耕地面积,促进生态循环和环保养殖。
七、项目研究及示范推广内容:
1、通过对2012年本公司出栏的1500只土鸡的养殖技术经验的总结与探索,结合当前发展林下经济的实际,进一步加强土鸡品种及生产性能研究,进一步完善土鸡品种在油茶林下的适应性、生产性能及特点,提高其各项生产性能及指标。选择肉质鲜美、耐粗饲、抗病力强、体型中小、活动范围广、觅食力强、适于放养的土鸡品种进行养殖,以三黄鸡、青脚麻鸡、土黑鸡等地方土鸡为宜。
2、通过江南风韵农林公司油茶林下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探索我省油茶林下土鸡养殖场、放养林地选址及鸡舍建设的适宜模式,规范油茶林下土鸡养殖场的选址与建设,示范推广林下或园下养鸡。
林地及鸡舍选址技术要点: 选择远离村庄、学校、交通要道,背风向阳、地势平坦、高燥、环境幽静、水源充足、无污染、排水良好、交通便捷、砂质土壤且有一定坡度、透光和通气性较好的中成林地进行建舍养殖。
鸡舍的建设技术要点:选择地势高燥、坐北朝南方向修造鸡舍,在满足防暑、保温、抗寒、通风的前提下,因陋就简,就地取材,选用土坯石料,木板、竹子等均可。鸡舍用竹、木搭成人字型舍宽4~5米,长8~10米扛架,舍顶中间高2.3~2.5米,两边滴水檐高1.5米左右。舍顶采用石棉瓦或油毛毡加稻草或秸秆盖顶,草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防水保温。舍的四壁用塑料布或草帘围严,周围用尼龙网或铁丝网贴地圈围。南北面离地150cm开窗户,舍内地面平整,垫细砂或干草,使舍内干燥,同时搭建产蛋箱和多层栖息架。鸡舍内和周围放置一定数量的饮水器及料桶(槽),鸡舍四周设排水沟,在放养林地内需搭供鸡防风避雨的棚舍。放养林地周围用尼龙网、塑料网或渔网贴地埋设封闭式围栏,以防鸡走失和带进病菌。育雏时,充分利用空房稍加改造,采用火炉和白织灯保温。育雏室内设换气窗口或排气管道,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地面垫料用谷壳、锯屑、稻草等。
3、通过示范养殖,探索油茶林下土鸡养殖的疫病防治技术,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禽痘等主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病率、死亡率,提高成活率、增重率;进一步规范林下土鸡养殖免疫程序、预防及治疗用药,控制药物残留,确保土鸡品质。技术要点:
⑴使用正规厂家、有批准文号在有效期内的疫苗。严格按要求进行保存、使用和运输。⑵根据疫病流行情况结合本场实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按时按要求做好免疫工作。⑶加强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根据不同种类寄生虫的发病规律及危害程度进行预防和治疗,以提高鸡群的生长速度、均匀度及肉品的安全性,掌握驱虫药物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⑷加强鸡白痢、禽霍乱、大肠杆菌病及呼吸道等疾病防治,掌握其发病规律及症状、流行病学特点和防治措施。
⑸严格病鸡隔离治疗、病死鸡及排泄物的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减少疾病传播。⑹强化林地、鸡舍卫生及消毒管理,定期进行清扫和消毒,掌握不同的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形成规律性管理
⑺科学合理用药,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控制药物残留,确保土鸡品质。
4、通过示范养殖,探索油茶林地的最佳放养密度,总结油茶林下养殖各环节(包括育雏、脱温放养、放养管理、适时出栏)的饲养管理关键技术,缩短饲养周期,提高饲料报酬,提高养鸡效益。技术要点:
⑴做好进雏前的设备检修、垫料及饲料药品、消毒和预温准备,雏鸡选择及运输等工作,掌握雏鸡运输管理技巧。
⑵加强雏鸡的饲养管理,做好雏鸡的分群、适时饮水与开食、保温、湿度调节、饲养密度、光照、通风换气及卫生、消毒与防疫工作,保障育雏期间的营养供给,建立完善的养殖档案。⑶加强雏鸡的应激及鼠害防治,减少应激及鼠害损失。
⑷严格雏鸡的脱温饲养管理,掌握脱温及转群的最佳时间、脱温饲养关键技术,以减少应激反应,降低损失。
⑸加强育成鸡放养管理,做好放养前的准备、放养训练工作,及时淘汰病、弱残鸡,科学掌握放牧的最佳时期、时间、规模与密度。加强不同季节放养期间的补饲、饮水、应激防治和野兽侵害等管理,定期进行免疫、驱虫、消毒和疾病防治,节约饲料成本,降低各种损失,提高养殖效益。
⑹根据土鸡的生长生理和营养成分积累等特点,实行全进全出的制度,做到适时出栏。
5、通过试行林牧、草牧、果牧结合的新型养殖模式,探索土鸡生态循环养殖新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养殖环境污染,打造无公害、绿色食品品牌。
⑴充分利用林权制度改革,完善林地确权,实行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合理流转政策,对承包的151.5亩林地进行示范种草养鸡,实行禾本科牧草与豆科牧草混播,试行林地种草补饲,既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又可有效地保护林地内资源,使林地得到可持续利用。
⑵探索粪料育虫补饲,提高养殖效益,减少养殖污染。充分利用农户的各种下脚料、废弃杂物、猪牛粪或鸡粪及农副产品如酒糟、豆腐渣等进行育虫养鸡,对育虫处理后的废料用于牧草和树木施肥,减少养殖污染。以节约饲料成本,提前出栏,实行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促进养殖与环保、生态持续协调发展。
八、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2013年3月——2013年12月,对宜春养鸡现状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全市的土鸡品种及农户散养鸡现状。
2013年6月——2013年7月,完成油茶林下土鸡养殖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申报,制定油茶林下土鸡养殖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方案,确定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点。
2013年7月——2014年12月,进行油茶林下土鸡养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实施。2013年12月——2014年12月,进行油茶林下土鸡养殖关键技术示范推广。
2014年12月1日——2014年12月30日,对油茶林下土鸡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情况、经验或成果进行总结,并申请验收。
九、保障措施
1、成立油茶林下土鸡养殖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推广工作项目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项目小组办公室设在江南风韵公司,由*****同志负责日常事务工作,其职责是开展本市油茶林下土鸡养殖现状调研,制定本市土鸡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落实土鸡养殖关键技术推广计划和项目评估,制定目标考核及管理办法,协调土鸡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2、技术支撑:宜春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成立油茶林下养殖工程专家组,确定专职专家负责土鸡产业技术方案的制定、示范乡镇和示范户打造、产业技术培训和指导、解决产业技术难题。同时加强油茶林下养鸡相关技术、政策宣传,积极开展培训,一是抽调技术骨干到市上进行培训,二是对畜牧兽医在岗人员进行一次轮训,三是开展土鸡养殖规划户技术培训,并定期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咨询指导,切实为广大养殖户解决具体问题,不断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确保林下土鸡养殖关键技术推广成功。
4、项目管理:示范户的建设由业主负责组织实施,实施小组负责规划、选址、建设技术指导和养殖关键技术研究推广。资金兑现:草种补助资金在购买草种时一次性补助到位,规模场补助资金在项目验收合格后按程序申报兑现,项目资金实行专账管理,随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审计。
5、强化督促检查与考核:项目小组要加强对油茶林下土鸡养殖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推广工作的开展情况、实验示范内容(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度情况和完成情况的督促和检查,进行分阶段考核,养殖规模与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示范点经费补助的重要依据,实施小组的实验示范内容与技术总结材料、项目推广效益作为工作经费补助的重要依据。各科站要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做到目标任务到人,考核到人,扎实推进宜春市油茶林下土鸡养殖关键技术推广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促进土鸡养殖户提升养鸡效益。
第二篇:洪湖网箱立体生态养殖青虾技术研究与示范
网上受理编号:
湖北省科技计划
研究与开发项目申报书
(格式)
项目名称:洪湖网箱立体生态养殖青虾技术研究与示范 申报单位(盖章): 洪湖市洪城水产养殖场
联系人: 万际文
联系电话: ***
二○○九年十月三十日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制
项目基本信息表
第三篇: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农业科教动态(2014年第2期)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 2014年3月10日
编者按:为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美丽乡村创建三大重点工程,搭建长期、稳定、高效的技术支撑平台,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持续提高,农业部决定从2014年起在全国重点建设一批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张桃林副部长在方案上明确批示:“很好!望科学规划布局、精心设计部署、扎实有效实施、形成长效机制”。现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发布,请各有关单位参阅并落实相关工作。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资源利用率,农业部决定从2014年起在全国重点建设一批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基地”)。通过创新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建立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长效机制,助推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美丽乡村创建三大工程有效实施,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应用,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
一、建设目标
紧紧围绕部党组中心工作和“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两个持续提高”目标任务,遵循“体系工作法”,以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美丽乡村创建三大工程为重点,在综合考虑我国农业区划和农牧渔优势产业布局的基础上,优先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粮棉油糖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试点市县和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县、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等现有基地资源,遴选建设100个区域代表性强、产业链条完整、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有特点的创新基地。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明确目标任务、创新体制机制、强化绩效管理,促进科技与生产、集成与示范、培训与推广的紧密结合,力争把创新基地建成科学研究试验田、人员培训观摩田、生态农业样板田和农业决策参考田。
二、建设原则
(一)统筹规划,建设综合性基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创新基地建设进行顶层设计、科学规划。以区域主导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际需求为导向,建设集自主创新、集成示范、推广应用、教育培训、生态保护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致力于解决全产业链各关键环节的技术难题。
(二)立足现有,建设永久性基地。依托现有农业试验示范基地,继承已有农业科技成果,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完善功能,将创新基地建成综合为主、各具特色的永久性基地。在全国发挥农业科技引领示范、辐射带动的功效。
(三)择优委托,建设开放性基地。遵照创新基地建设总体
规划,紧紧依靠中央和地方各有关单位,择优确定创新基地建设主体和共建单位。创新运行管理体制机制,促进创新基地的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研发成果和信息平台等向社会开放,加快形成社会各方力量联合攻关、协同推广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新格局。
三、建设任务
(一)抓好“四个一”。一是制定一个规划。根据每个创新基地的功能定位和服务需求,分别制定到“十三五”末的建设规划,明确科技创新目标、技术集成方向、推广服务重点、人员培训模式、组织管理制度等具体建设内容,引导创新基地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二是组建一支专家队伍。根据创新基地建设需求,组建一支由农业行政管理、农业科技创新、农技推广、相关企业等人员共同参与的专家团队。在首席专家的带领下,对基地农业产业发展、科学技术试验示范、农民生活条件改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方面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和日常指导。三是集成示范一批技术。根据创新基地服务主导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在充分梳理、继承现有科技成果的基础上,集成组装并示范应用一批技术,切实解决当前国家或区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科技问题。四是对接一个企业。立足主导产业发展特点,通过市场手段,促进每个创新基地(企业性质的创新基地除外)至少与一个企业有机对接,充分发挥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中的重要作用,带动产业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二)构建“五个机制”。一是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政府择优委托的科研立项机制。农业部和地方政府组织各建设单位
开展科技需求调研,明确科研目标,确定重点任务,制定建设规划,合力解决产业发展瓶颈问题。二是建立以首席专家为创新基地主要负责人的业务指导机制。农业部和地方政府根据创新基地发展需要,以建设依托单位为主,确定创新基地首席专家。首席专家负责创新基地的科研示范、人员培训和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的总体安排和业务指导。三是建立以“政府+基地+专家(农技员)+企业(规模经营组织)+农民”模式为主的农技推广服务机制。地方政府主导,将农民需要的技术在创新基地中进行研发、集成试验示范,由科技专家或基层农技员将该技术推广到企业或其他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技术用户,进而辐射到普通农民。四是建立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主要评价指标的绩效管理机制。制定创新基地绩效管理办法,将创新基地促进国家或所在区域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作为主要考核指标进行科学合理的量化,并做到奖罚分明,引导创新基地的各建设单位和人员全心全意为产业服务、为农民服务。五是建立以政府引导性支持和社会多元化投入相结合的自我发展机制。农业部和地方政府在创新基地建设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组织相关的各级各类科研和推广项目向创新基地予以倾斜,并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创新基地将不断强化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创新工作,积极吸引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投入创新基地建设,促进创新基地高效可持续发展。
四、基本条件
—基地主体。基地建设主体可为县级政府农业部门或农业科研单位、教学单位、推广单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
场等规模经营组织。
—基地规模。基地应具有较大规模的、长期固定的集科研、示范、推广、培训功能于一身的场地以及必要的生活设施、试验器材、培训设备和现代化通讯手段。
—智力支撑。基地应具有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齐全的、能够长期提供支撑的技术团队。
—研发实力。基地应具有各级各类科研或推广项目的实施基础,能够系统解决当地主导产业链条中各关键环节的共性技术问题,并已有成型集成技术正在示范、推广、应用。
—联企共建。基地应具有与企业合作的经验,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责权利清晰合理,且正在与至少1家企业合作。
—政府扶持。基地所在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工作,积极整合资源、探索机制、加大投入,切实在衔接科研和推广体系工作方面成效显著。
五、遴选程序
(一)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制定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组织部内各有关司局、事业单位以及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实施方案和现有基地基础协商产生创新基地。
(二)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对协商产生的创新基地进行汇总、分析,并开展全面调研、论证,提出100个创新基地建设名单。在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的前提下,确定名单并进行社会公示。
六、进度安排
2014年2-3月,完成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起草工作。2014年3-4月,完成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和创新
基地推荐工作。
2014年4-5月,完成创新基地调研和论证工作。2014年5-6月,完成100个创新基地的认定工作。2014年6-8月,完成100个创新基地建设规划工作。2014年8-9月,完成创新基地运行管理办法制定工作。2014年9-12月,完成创新基地的阶段性总结、宣传和明年的工作计划。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唐珂司长总牵头,刘艳副司长、杨礼胜副巡视员负责创新基地建设规划、遴选、挂牌、运行管理等具体指导工作。技术推广处、条件建设处负责具体工作,各处配合。设立专门工作小组,负责起草创新基地建设工作方案、实施方案以及开展相关调研等工作。各分工安排要做到定期督办,及时汇报进展。各省(区、市)及县级农业主管部门、科教单位要设专人负责相关具体工作,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二)明确权责分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负责创新基地建设统筹规划,制订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管理办法,加强政策、项目扶持,遴选和考核基地,指导协调基地运行管理中有关重大问题。地方农业部门,负责创新基地推荐,委托创新基地开展相关研究、推广、培训等工作,对基地日常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管。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协调提供基地建设用地和其他配套设施,协调落实基地应享有的财政、税收、信贷、保险等有关扶持政策,及时协调解决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中的有关问题。农业科研教学
推广单位,负责牵头组建专家团队,制定基地发展规划和技术方案,提供有关科研成果及技术指导、培训与推广服务;依法获得相应知识产权及成果转让或投资收益。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负责收集提供有关技术需求,承接创新基地科技成果并大面积示范推广,组织农业生产经营并享有经营收益,按照法律法规及约定方案将产生的部分效益合理返回基地。
(三)加强资源整合。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安排、延伸绩效管理等措施,加强农业科教环能系统资源向创新基地倾斜整合。推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948计划、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等各级各类农业科研、推广、资环和能源生态项目,在顶层设计上,以择优委托的形式强化对创新基地建设的支持。引导国家各级各类涉及农业生产、质量保障、信息服务、市场建设等方面的项目资源和科技成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创新基地倾斜、延伸,切实提高创新基地的示范带动能力和效率。
(四)加强绩效管理。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全程跟踪检查创新基地从选择到建设的各项工作,对创新基地的组织领导和产业链、创新链、管理链中各环节进行全面督促指导。创新基地建设质量和运行成效将和相关农业科技类、农业资源环保和农村能源类项目的绩效考评工作挂钩,切实保证创新基地发挥其应有功能,并取得切实成效。
第四篇:江西省循环型蚕业发展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
江西省循环型蚕业发展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可行性报告
一、项目概述
1、项目提出背景、意义及必要性
商务部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实施“东桑西移”项目,并设立“东桑西移”专项资金。2006年专项资金支持建设50个蚕茧基地,主要内容是建设50万亩桑园,7500个养蚕大棚,2500个小蚕共育室,推广7500万片方格蔟,改造50个为基地配套的蚕种场。2006年,我省东乡、永新、修水三县获国家“东桑西移”项目支持。项目验收后,我省将建有450个养蚕大棚,150个小蚕共育室,新增3万亩桑园。为此,按照循环经济理论,探索建立“桑园——养蚕大棚——小蚕共育室——沼气池”四位一体的循环蚕业发展模式,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可有力地配合支持“东桑西移”项目在我省的实施,实现江西蚕业的可持续发展。
2、项目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本项目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是以国家商务部“东桑西移”项目重点支持建设的“养蚕大棚、小蚕共育室、桑园”三大模块为重点研究对象,结合农村重点支持的“沼气池”,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理论及产业延伸理念,对四大模块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及高效利用,形成“桑园——养蚕大棚——小蚕共育室——沼气池”四位一体的循环型蚕业发展模式,即:利用大棚养大蚕和家禽;利用桑园套种经济作物和放养家禽;利用小蚕共育室养小蚕和作为桑枝屑培育香菇的场所;利用沼气池对禽粪、蚕沙、菌袋中的废料发酵,沼渣肥桑,沼气照明,从而形成蚕业循环生态链,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项目立项的必要性
1、有利于配合支持我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目标和要求,可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核心应是通过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我国是世界上的茧丝绸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蚕桑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和劳动就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使我国蚕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种桑养蚕分布在全国26个省1000多个县。桑园面积近1200万亩,生产蚕茧1200多万担,养蚕农户近2000万户,蚕农收入100多亿元。尤其是近几年,中西部地区蚕茧产量占全国的54.3%,江西2005年蚕茧产量是2000年的1.6倍,增长速度较快。为此,开展循环型蚕业发展模式研究,可有力配合支持我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可使蚕桑产业成为我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一种方式,对农民增收、农民生活富裕有重要意义。
2、是实现我省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自1998年省委、省政府从省情出发,决定在全省实施蚕桑工程以来,我省蚕桑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初具规模,尤其是近几年,蚕桑已逐渐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2005 年全省桑园面积达到20多万亩,发种量达到19万多张,鲜茧产量达8000吨,蚕茧收购价年平均达980元/担,蚕茧产量在全国17个蚕茧主要产区中排名第11位,并列入全国九大重点蚕桑产区,这充分表明我省蚕桑产业具有较强产业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但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巨大竞争和挑战,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多年来,我省蚕业存在“五低”,即科技成果开发与应用水平低,蚕业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栽桑养蚕机械化程度低,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低,抗市场风险能力低。要克服“五低”,提高我省蚕业的竞争力,实现蚕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探索新的蚕业发展模式。为此,项目的实施,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蚕业资源利用率,提升附加值,实现蚕业内部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促进我省蚕业的可持续发展。
3、是循环经济理论在我省蚕业发展中的重要实践
改造传统产业,将科学技术渗透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中,发展循环农业,提高农业综合实力,促进农业经济效益增长,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和根本措施。作为传统产业的蚕桑,如何提升产业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蚕业中的各项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如何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形势,关键是要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发展循环蚕业。为此本项目通过建立“桑园——大棚——小蚕共育室——沼气池”四位一体的循环蚕业模式,可较好地实现循环经济理论在蚕业中的应用,可探索出一条适合江西的循环蚕业发展模式,将对促进我省蚕业增效,蚕农增收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及现有工作基础
1、国内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展循环经济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股潮流和趋势,已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自人类从事农业生产以来,有学者已总结农业发展的四次类型转变,主要概括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然而生态农业尽管已提出了多年,但由于生产方式所导致的产量与效益的局限性,至今仍未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循环农业为现代农业向深度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理念,即在具有新质的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实现可再生资源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低级资源对高级资源替代,以及物质转换链接的延长和资源转化率的提高,从而实现农业产出增长,经济效益提高和农业生产潜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的有机统一。从这3个角度发展循环农业具有天然的优势,符合农业发展升级换代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早期由于我国工业化水平低,经济技术落后,主要是传统农业间作、套种和立体种养的农业措施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发展,如珠江三角洲有400多年种桑养蚕——养猪——养鱼良性循环的历史,是我国传统农业循环经济的典范。但随着科技设备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当前循环农业主要有三种发展模式:一是以生态农业模式的提升和整合为基础的局部循环模式;二是以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为目标的内循环模式;三是以循环农业园区为方向的整体循环模式。从上面的论述,我们知道,蚕桑产业既牵涉到种植业又牵涉到养殖业,同时又牵涉加工业,过去就已成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典范,由于蚕桑产业的特殊性,循环型蚕业同样也可成为发展循环农业模式实践的典范。
2、现有工作基础
2006年“东桑西移”项目验收后,我省将建有80m2的养蚕大棚450个,50m2的小蚕共育室150个,新增桑园3万亩,这为目前开展“桑园——养蚕大棚——小蚕共室——沼气池”四位一体的循环型蚕业提供了资源基础。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是我省唯一从事蚕桑研究的单位,在前期已开展过循环蚕业的探讨,如1992年荣获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的“桑基鱼塘综合技术研究”便是对循环型蚕业研究的重要实践,近几年,我所又在蚕桑资源利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如桑叶加工成桑茶,已获国家专利一项,并走向市场;蚁蚕开发保健酒已申请国家专利一项,这些都为我省进行循环型蚕业发展模式及关键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四、项目计划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主要目标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可实现养蚕大棚、小蚕共育室和桑园基地三块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将产生的废弃资源作为沼气发酵源,从而达到蚕业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洁净化、产业链接生态化、副产品循环再生化,提升江西蚕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加蚕农收入。
2、研究与开发内容
(1)、探讨“桑园——养蚕大棚——小蚕共育室——沼气池”四位一体的循环型蚕业发展模式,即:利用大棚养大蚕和养禽;利用桑园套种经济作物和放养家禽;利用小蚕共育室养小蚕和作为桑枝屑培育香菇的场所;利用沼气池对禽粪、蚕沙、菌袋中的废料发酵,沼渣肥桑,沼气照明;从而形成蚕业循环生态链,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图如下)(2)建立循环型蚕业发展模式示范基地,利用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和地方养蚕基地的合作关系,选择修水县新增的200亩桑园作为示范基地,新建养蚕大棚10个、小蚕共育室2个,沼气池10个。
3、项目的技术关键,包括技术难点、创新点
本项目研究的技术关键和难点:针对“桑园——养蚕大棚——小蚕共育室——沼气池”四大模块开展循环型蚕业发展模式研究,并利用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将省力化桑园种植技术、桑蚕饲育技术与桑枝开发香菇、家禽饲养、沼气发酵技术结合,形成循环蚕业生态。本项目涉及的关键技术主要有:
(1)、提升资源的桑园用养技术
以生态蚕业模式的提升和整合为基础,利于开展套种、机械化管理和害虫生态治理为重点,对桑园的栽植模式进行研究。
(2)、高效省力化养蚕技术
为节省劳力,本项目将开展省力化饲育模式研究,积极推广小蚕塑料薄膜一日二回育,室外大棚地蚕条桑一日二回育、室内蚕台育和斜面条桑育。
(3)、桑枝开发培育香菇技术
对桑枝粉成屑及生产香菇的技术开展研究。
(4)、大棚饲喂家禽技术
对利用养蚕大棚养鸡、同时利用鸡对桑园进行防虫的技术开展研究。
(5)、资源利用后的清洁化技术
对大棚养鸡后、小蚕共育室进行香菇生产后的消毒技术进行研究,确保养蚕安全。
其创新点为:首次在国内将蚕业、食用菌香菇、家禽饲养、沼气发酵技术进行集成,形成蚕业循环生态链以及将桑园、养蚕大棚、小蚕共育室、沼气池四项基础设施进行整合,提高现有蚕业基础设施利用率。(见查新报告)
五、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1、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发展循环型蚕业,在闲季利养蚕大棚养肉鸡,1个80平方米的养蚕大棚可饲养800只肉鸡,在秋冬季可饲养3批,按每只肉鸡获纯利2元计算,则蚕农增加纯收入4800元。二是在小蚕共育室,利用桑枝屑培养香菇,亩桑树可夏伐枝条500—600kg,制作菌袋250—300个。每平方米可摊放菌袋40个,则一个50平方米的小蚕共育室可摊放菌袋1800个(除人行道),可开发利用6亩桑枝条,培育桑菇3000kg,蚕农可增加纯收入近2万元。三是沼气效益,一般家用沼气池容积6立方米左右,可产沼气500—550立方米,年可节省燃料费用1700元,通过沼气堆肥后,每项年所产沼肥与敞口池堆肥相比,可增值200元。
2、推广应用前景分析(产业化可行性)
“东桑西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分为两个阶段,前三年打基础,形成初步格局;后两年形成规模。通过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可新增桑园200万亩,可建有3万个80m平方米的养蚕大棚,1万个50平方米的小蚕共育室,则蚕桑产业将成为中西部地区的支柱产业。如果按照本项目研究的循环型蚕业发展模式,可使“东桑西移”建设的养蚕大棚和小蚕共育室得到充分利用,并可实现种养加产业的有机结合,直接增加蚕农收入10多亿元。为此,开展循环型蚕业发展的模式的研究,可提升蚕业发展后劲,项目应用前景广阔。
3、项目实施的风险分析(1)、市场风险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开发有肉鸡及香菇及鲜茧等产品,其价格将受一定的市场影响,对蚕农的收益将会产生影响。(2)、技术风险
循环型蚕业发展模式的关键技术,主要是对一些现有的技术进行集成和示范应用,研究开发比较容易,技术风险小。
(3)、管理风险
本项目涉及的各大模块资源是“东桑西移”重点支持的建设项目,投资风险小,同时牵头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企业都是省级龙头企业,资金及管理都较规范,便于对该成果进行推广应用,投资管理风险小。
六、计划实施年限,经费预算及来源渠道
1、计划
2006年10月-2007年4月:开展养蚕大棚饲养肉鸡、桑园套种及桑枝屑培育香菇试验。
2007年4月-2008年8月:开展养蚕及做好示范基地沼气池建设。
2008年9月-2009年10月:在修水县蚕桑基地开展循环型蚕业发展模式示范。
2、经费预算
项目总投资60万元。其中,桑园基地建设12万元,养蚕大棚10万元,小蚕共育室5万元,沼气池建设6.5万元,试验及材料费11.5万元,检测与培训11万元,其他费用4万元。
3、经费来源
项目资金60万元。其中科技三项费用30万元,自筹30万元。
七、必要的支撑条件、组织措施
1、必要的支撑条件
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是我省唯一的从事蚕桑科研及科技服务、良种繁育的科研单位,在全省蚕桑产业的发展上具有强大的信息收集及反馈能力,技术成果的开发、推广服务能力。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的16人,中级职称的38人。“十五”期间共承担国家、部及省级课题32项,通过鉴定和验收的2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与本项目合作的修水县,现有桑园面积9万亩,并获2006年国家商务部“东桑西移”项目支持,验收后将有养蚕大棚150个,小蚕共育室50个,这些都为本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组织管理的措施
为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将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下设技术试验部、基地建设部、市场开发部、项目协调部。技术试验部:负责模式研究及技术开发;
基地建设部:负责示范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桑园及各种设施的维修及管理;
市场开发部:负责相关产品的市场开发; 项目协调部:负责有关事务的协调。
第五篇:典型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项目-国家科技部
附件1 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典型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重点项目课题申请指南
一、指南说明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对工业污染场地土壤进行修复,确保人居环境安全已是当前国家环保工作的新热点。针对我国工业污染场地特点和修复需求,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污染场地土壤的修复技术与设备,并进行工程示范,推动我国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引领和支撑我国工业污染场地整治与再开发利用工作,任务十分迫切。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十一五”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的总体部署,本领域2009年拟启动“典型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重点项目,围绕受有机氯农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铬渣等污染的工业场地土壤修复,开展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
本重点项目拟安排国拨专项经费2500万元,下设四个课题,以课题为基本单元受理申请,各课题在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同时,有义务与其他课题协作共同实现项目目标。课题鼓励产学研结合,每一个申请团队必须有企业参与(部分课题需由企业牵头)。每个课题可以由一家单位承担,也可以由多家共同承担。对于多家单位共同承担 的,由申请单位自行组合形成课题申请团队(同一个课题组只能参加一个申请团队),并提出课题组长和依托单位。由课题依托单位具体负责课题的申请。本项目采取择优委托的方式确定课题的承担单位。
各课题申报单位须根据项目申报指南中各课题的控制性考核指标提出详细的课题考核指标,且不得低于指南中的控制性指标。
二、指南内容
1.项目名称
典型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
2.项目总体目标
针对我国工业污染场地特点和修复需求,选择有机氯农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多氯联苯、铬渣等典型工业污染场地,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污染场地土壤的修复技术与设备,建立一批典型工业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综合示范工程,制订相关的风险评估与修复技术管理规范,引导我国工业污染场地修复高技术发展方向;通过产学研结合,推动我国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为我国典型工业场地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提供技术支撑。3.项目的课题分解和主要研究内容
本项目分解成如下四个课题。各课题的题目和主要研究内容如 下:
课题一:有机氯农药类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设备研发与示范 研究目标:
针对目前我国关闭和搬迁典型有机氯类农药(如滴滴涕、六六
六、氯丹、灭蚁灵等)生产企业后遗留场地污染土壤修复问题,结合场地再利用功能和修复目标,通过关键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经济高效的有机氯农药类土壤修复关键技术和设备,并进行示范,提升我国有机氯农药类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的技术水平。
研究内容:
(1)高浓度有机氯农药污染场地土壤的增效洗脱修复技术及设备研发
针对高浓度有机氯农药污染土壤,筛选环境友好型高效洗脱剂,提出最佳清单、配方及使用方法,优化洗脱修复技术工艺参数,研制具有规模化应用的移动式成套洗脱修复设备;研发洗脱后土壤和洗脱液的配套处理技术及设备。
(2)高毒性有机氯农药复合污染场地土壤的催化氧化修复技术 3 及设备研发
针对高毒性、高浓度有机氯农药(包括有机氯农药生产原料、中间体及成品等)复合污染场地土壤,研发催化氧化修复技术,优化修复工艺技术参数,研制具有规模化应用的移动式成套催化氧化修复设备。研发氧化修复后土壤及其他产物的配套处理技术及设备。
(3)典型有机氯农药类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 选择1-2个典型有机氯农药类污染场地,进行增效洗脱修复技术、催化氧化修复技术及相关配套技术的集成与工程示范,形成有机氯农药类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体系,进行经济可行性的比较分析,编制相关污染场地土壤风险评估和修复技术导则。
考核指标:
(1)筛选高效洗脱剂2-3种,配套洗脱处理工艺2-3套,形成增效洗脱修复技术及设备1套,单套设备处理土壤能力不少于10 m3/d,使土壤中主要目标污染物的去除率达到85%以上;
(2)形成催化氧化修复技术及设备1套,单套设备处理能力不低于10 m3/d,使土壤中主要目标污染物去除率达到85%以上;
(3)建成典型有机氯农药类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示范工程2个,提供配套技术设备2套以上,示范工程占地面积不小于500 m2,修复 的污染土方量达到1000 m3以上;增效洗脱修复设备处理能力不低于10 m3/d,修复成本不高于80元/ m3土;催化氧化修复设备处理能力不少于10 m3/d,修复成本不高于60元/ m3土;修复后土壤环境质量达到相应用地类型土壤的标准或满足安全再利用功能的要求,处理后的废液达到安全排放的要求;
(4)申请发明专利3-5项,发表学术论文6-8篇,提供典型有机氯农药类污染场地土壤的风险评估和修复技术导则1套。
课题执行年限:
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
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本课题国拨专项经费控制额不超过600万元,承担单位落实匹配研究经费不少于600万元(不含示范工程建设费用);鼓励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组织实施课题。
课题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土壤气提修复技术设备研发与示范
研究目标:
针对我国石油化工等污染场地土壤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问题,结 合场地再利用功能和修复目标,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浓度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土壤的高效气提修复技术、尾气处理技术与设备,以及中、低浓度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土壤的生物通风及其强化降解技术与设备,形成挥发性有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集成系统,并进行工程示范,提升我国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的技术水平。
研究内容:
(1)高浓度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土壤的气提修复技术及设备研发
针对高浓度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的土壤,基于拖尾效应抑制技术的研究,突破土壤气提修复和尾气强化处理技术,研发具有气体抽提、收集、气水分离、尾气处理功能的关键成套设备。
(2)中、低浓度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土壤的生物通风修复技术及设备研发
针对中、低浓度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的土壤,研发强化生物通风修复技术,优化通风方式及其工艺。研究增强污染物生物有效性的微生态调控技术,形成物理脱除与微生物降解相协同的强化土壤生物通风修复技术。
6(3)典型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土壤气提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 选择1-2个典型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进行土壤气提和生物通风修复技术的集成和工程示范,形成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土壤气提修复技术体系,进行经济可行性的比较分析,编制相关污染场地土壤风险评估和修复技术导则。
考核指标:
(1)研制高浓度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土壤气提修复集成技术及其成套设备1套,单套批次处理能力120~150m3,使土壤中主要目标污染物的去除率达到85%以上;
(2)研制尾气收集与处理成套设备1-2套,尾气处理能力不低于120 m3/h,尾气排放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的二级标准;
(3)提供中、低浓度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土壤强化生物通风修复集成技术与设备,研制能强化生物通风的高效降解菌剂制备系统.使土壤中主要目标污染物的去除率达到85%以上;
(4)建成高浓度和中、低浓度典型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示范工程2个,示范工程占地面积不小于1000 m2,修复的污染土方量不少于1000m3,修复设备运行费低于国际同类的25%以上,7 并提供经济成本比较分析报告。修复后土壤环境质量达到相应用地类型土壤的标准或满足安全再利用功能的要求,处理后的废气达到安全排放的要求。
(5)申请发明专利3-5项,发表学术论文6-8篇,编制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场地土壤的风险评估和修复技术导则1套。
课题执行年限:
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
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本课题国拨专项经费控制额不超过600万元,承担单位落实匹配研究经费不少于600万元(不含示范工程建设费用);鼓励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组织实施课题。
课题三:多氯联苯类污染场地修复技术设备研发与示范
研究目标:
针对我国多氯联苯(PCBs)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问题,结合场地再利用功能和修复目标,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浓度PCBs污染场地土壤的高效热脱附修复技术和设备、以及中低浓度PCBs污 染场地土壤的强化生物修复技术,建立成套的PCBs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集成系统,进行工程示范,提升我国多氯联苯类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的技术水平。
研究内容:
(1)高浓度PCBs污染场地土壤热脱附修复技术与设备研发 针对高浓度(>30 mg/kg)PCBs污染场地土壤,研发适用于热脱附的土壤预处理技术,开发高效低能耗的热脱附修复技术和脱附尾气的安全处理处置系统;优化进料系统、热脱附器系统、燃油和供气系统、废气处理系统、装置控制和操作系统的工艺参数,研发适用于不同污染程度的具备自动化功能的移动式PCBs污染土壤热脱附修复成套设备,实现高效、安全、稳定运行。
(2)中低浓度PCBs污染场地土壤的生物强化修复技术与设备研发
针对中、低浓度(<30 mg/kg)PCBs污染场地土壤,研制微生物固定化功能材料和高效复合修复菌剂以及相关制备工艺及设备;研发PCBs污染土壤的原位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和针对高氯代PCBs污染土壤的生物联合强化修复技术,进行相关技术的环境安全性评估。
(3)典型多氯联苯类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 选择典型PCBs污染场地,进行土壤热脱附修复技术和生物强化修复技术的集成和工程示范,形成PCBs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体系,进行经济可行性的比较分析,编制相关污染场地土壤风险评估和修复技术导则。
考核指标:
(1)研制高浓度PCBs污染土壤热脱附修复技术及其设备1套,单套设备连续进料且处置能力不低于15 m3/d,使土壤中PCBs的去除率达到98%以上,实现尾气安全处理与排放。
(2)研发中、低浓度PCBs污染土壤的强化生物修复技术1套,研制微生物固定化材料2-3种、高效复合修复菌剂2-3种及其设备1套,使现场生物修复2个月内土壤PCBs总量的下降率达到50%以上;
(3)建成典型PCBs污染土壤热脱附修复技术和强化生物修复技术集成示范工程1个,热脱附修复的污染土方量不少于1000m3,修复设备运行费低于国际同类的25%以上;生物修复的污染土方量不少于200 m3,提供经济成本比较分析报告。修复后土壤环境质量达到相应用地类型土壤的标准或满足安全再利用功能的要求,处理后的废气达到安全排放的要求。
10(4)申请发明专利4-6项,发表学术论文8-10篇,编制PCBs污染场地土壤的风险评估和修复技术导则1套。
课题执行年限:
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
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本课题国拨专项经费控制额不超过750万元,承担单位落实匹配研究经费不少于750万元(不含示范工程建设费用);本课题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产学研结合。
课题四:铬渣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设备研发与示范
研究目标:
针对铬渣堆存场地土壤污染问题,结合场地再利用功能和修复目标,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铬渣堆存场地土壤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和土壤淋洗修复技术,优化相关工艺,研制配套设备,集成典型铬渣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集成体系,进行工程示范,提升我国铬渣污染场地土壤修复的技术水平。
研究内容:(1)铬渣堆存场地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与设备研发 通过化学或微生物还原途径,研制高效的土壤六价铬化学或生物还原解毒制剂,筛选安全高效的土壤铬固定化/稳定化制剂;研发铬渣污染土壤还原-固化/稳定化修复成套技术与设备,优化土壤还原-固化/稳定化工艺及其效率;研究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的环境安全性和异位修复后固化体的处置方案。
(2)铬渣堆存场地污染土壤淋洗修复技术与设备研发 研究用于铬渣堆存场地土壤淋洗修复的化学、生物淋洗剂,探明不同淋洗剂处理后土壤性质和铬形态的变化,筛选高效、环境友好的铬渣堆存场地污染土壤中铬及相关重金属的淋洗剂;研制污染土壤的离场和现场固液分离和淋洗液安全处理的成套技术与设备。
(3)铬渣堆存场地土壤固化/稳定化和淋洗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 选择1-2个典型铬渣堆存场地,集成土壤还原-固化/稳定化联合修复和淋洗修复相关技术,进行铬渣堆存场地关键修复技术的工程示范,形成铬渣堆存场地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和淋洗修复技术体系,进行经济可行性的比较分析,编制相关污染场地土壤风险评估和修复技术导则。
考核指标:
12(1)研制低成本的铬渣堆存场地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修复技术与设备1套,单套设备处理能力不低于15 m3/天,固化/稳定化后土壤中六价铬浸出浓度(HJ/T299-2007)低于0.5 mg/L,总铬浸出浓度低于1.5 mg/L;筛选并研制高效安全的土壤六价铬还原和固化/稳定化制剂2-3种。
(2)研制低成本的铬渣堆存场地污染土壤淋洗修复技术与设备1套,单套设备处理能力不低于5 m3/天,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达到85%以上;筛选并研制高效、环境友好的土壤淋洗剂2-3种。研制污染土壤的淋洗液安全处理的配套技术与设备1套。
(3)建成典型铬渣堆存场地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技术和土壤淋洗修复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1-2个;示范工程占地面积不小于500 m2,修复的污染土方量不少于1000 m3,修复设备运行费低于国际同类的30%以上,修复后土壤环境质量达到相应用地类型土壤的标准或满足安全再利用功能的要求,处理后的淋洗液达到安全排放的要求,并提供经济成本比较分析报告。
(4)申请发明专利3-5项,发表学术论文4-6篇,编制铬渣堆存场地污染土壤风险评估和修复技术导则1套。
课题执行年限:
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
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本课题国拨专项经费控制额不超过550万元,承担单位落实匹配研究经费不少于550万元(不含示范工程建设费用);鼓励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组织实施课题。
三、注意事项
1.申请单位需针对单个课题提出申请。评审过程以课题为单元分别进行,择优确定各课题的承担单位。
2.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一年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不包括外国独资企业和外资控股企业)均可申请承担本项目课题。
3.重点项目课题责任人必须是法人,法人是当然的课题依托单位,且须指定一名自然人担任课题组长。课题组长应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龄在55周岁以下(截止指南发布之日),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每年(含跨连续)离职或出国的时间不超过半年,过去三年内没有863计划信用管理不良记录。
4.对于港澳台优秀科技人员、海外优秀华人学者(包括取得外 14 国国籍和永久居留权的),在满足年龄、职称(学位)等基本条件时,只要正式受聘于课题依托单位,且协议期或聘任期覆盖课题执行期,每年在课题依托单位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也可作为课题组长。在课题申请时,由课题依托单位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5.课题组长申请及负责的科技部三大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和973计划)在研课题累计不得超过一项,同时可参加一项课题(申请或在研),每个参加课题的技术人员最多只能参与三大计划中两项课题的工作。科技部及所属事业单位借调的与863计划相关的人员不能申请或参加申请。
6.在填报课题申请书时,要认真编制经费预算部分相关内容。预算编制应在专项经费控制额范围内,结合研究任务的实际需要,坚持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项目申请单位财务部门会同申请负责人共同编制经费预算,并对预算编制的真实性负责。在编制经费预算之前,项目申请单位及申请负责人应认真学习《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及相关制度规定。
7.申请课题时需按指南要求如实提供配套经费证明和支撑条件承诺,并提供联合申请的合作协议。
8.申报程序和要求: 本项目通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中心统一申报。申请指南在科技部及863计划网站上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