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等四省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福建等四省农业专业技术人员
继续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工作安排,2008年12月受农业部人事劳动司委托,我中心组成两个调研组,分赴福建、安徽和山东、黑龙江四省就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期间调研组分别召开座谈会与四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科学院、农业大学、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相关人员座谈了解情况,同时深入福建省福州市罗清县、莆田市城厢区、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青岛市郊南县、黑龙江省绥化县了解县乡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现状,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实地考察了乡镇农技推广站。调研期间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余份。现就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从调研的情况看,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比较重视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在组织领导、制度建设、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提升了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在为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领导重视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人事部等四部委《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下发后,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积极配合人事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一是成立地方各级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领导机构。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要领导为组长,人事处和科教处等有关处室为成员,协调负责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福建、安徽省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都明确了主管领导和归口管理部门,并配备相关工作人员。各市、县由农业、人事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负责本地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实施的组织和协调。山东、黑龙江专门成立了“农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领导小组”,负责重要事项领导和协调工作。二是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各地能够认真贯彻四部委文件精神,先后修改完善相关条例和办法。福建省、山东省分别出台了《福建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这些文件对国家、单位和个人在继续教育工作中所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作了具体的规定,为专业技术人员依法接受继续教育,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依据。
(二)初步建立了分级实施的工作格局
从调研的情况看,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格局已经建立。省级人事、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具有高级职称和部分中级职称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培训形式主要为高级研修班,培训课程设置上突出前沿性、专业性和实践性。福建省2006年以来共举办9期高级研修班,培训学员1320名,其中县乡高级农技人员占63%。安徽省农委与人事厅每年联合举办1—2期高级研修班,每期120人左右。黑龙江省在现代农业、公共管理科目等方面累计培训农业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450人。
市、县、乡负责本辖区中级职称及以下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培训对象为中级职称及以下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内容主要是结合农时和项目执行开展业务学习,并列入县乡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职称培训)课时。山东省临沂市确定农业广播学校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深入基层研究需求,认真做好培训选题,成立继续教育培训讲师团,并严格教学培训管理工作,2000年以来,累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3872名。
从调研了解的情况,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经费没有列入各级财政,解决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物价部门确定收费价格,收费“以班养班”。二是结合项目执行,“挤用”项目经费开展业务学习培训。
(三)依托科研教学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 发挥农业科学院、农业大学等单位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是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受各省行政部门委托,福建农业大学承担“大学生村官”培训任务,福建农科院负责村级农业技术员培训工作;安徽省农业大学承担“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训任务,同时还积极组织专家参加“千名专家进千村百镇”活动。另外,山东农业大学每年招收的农业专业在职人员各类学历培训班人 数达3000人以上;安徽省农技推广系统选派253人到安徽农业大学和安徽科技学院进行学历教育。
(四)实行继续教育证书管理制度,积极引导继续教育工作 建立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制度,实行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时或学分制是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如福建、安徽等省将继续教育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申报晋升、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必备条件之一。高、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72学时(12天),初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累计不少于42学时(7天)。福建省对脱产培训、专题讲座按每个半天3学时计算,在职自学通过考试合格的,按每科30学时计算,在职学历教育准予毕业的,按180学时计算。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与职称评定等管理工作相联系有效地促进了此项工作的开展。
二、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的情况看,尽管各地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进行了积极有益地探索,积累了成功经验和做法,有了一定工作基础,但也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是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目前各地都很重视,特别是基层农技人员呼声很高。从全国情况看,缺乏对此项工作的深入研究,地方农业部门在实施此项工作中,管理上缺乏统一的指导,培训内容上缺少统一《培训大纲》,专业知识不系统、不全面。正如有的同志所讲:培训教 4 育内容以所请教师个人对专业要求的理解为主,缺乏严密和科学性,培训效果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二)继续教育形式单一,内容针对性不强。各级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多以课堂式讲述为主,培训的师资和内容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需要,形式单一,时效性、针对性不强。调研中有的基层农技人员反映:每年讲授培训的内容有重复的情况,但如“测土配方施肥”等新东西、新内容不多;班与班之间培训内容也有相同的情况。重复和陈旧的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对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吸引力。
(三)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开展不平衡。从调研的四个省看,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开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一是各省工作进展程度不一样。福建、山东继续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基础,有培训计划和相关管理制度。黑龙江则进展较慢,缺少实质性的工作内容。二是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存在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各省地、县、乡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多以短期业务培训方式开展继续教育工作;但由于受师资等条件所限,各省高层次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活动较少。
(四)继续教育投入不足,工作缺乏后劲。四个省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都没有列入财政专项经费。目前大多数继续教育工作采取与项目实施、技术推广相结合的方式,解决经费不足问题。部分班次按财政、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实行“以班养班”的办法。在经费上的捉襟见肘,使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无法系统和规范化地开展工作,表现出明显的后劲不 足。
三、加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建议
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在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载体,是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依靠的重要力量。加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是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障。
(一)加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研究和指导。全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207万人,农业系统国有单位96万人,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承载着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任,加强这些人员的继续教育是农业人才工作的重要任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有关会议精神和国家四部委《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国人部发[2007]96号),建议通过科学分析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现状、专业结构、培训需求等方面情况,以部名义起草印发《关于加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工作思路、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研究起草《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规划》,指导全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开展。
(二)修订《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建议对农业部、人事部、中国科协1989年联合印发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进行修订,进一步明确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中的职责任务,推动建立中央、地方分级负责的继续教育管理与考核体制。即:中央 6 重点抓好国家和省级高层次农业专业人才的继续教育与培养工作(在农业部系统建立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同时指导省以下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省、地、县按照中央规定,重点做好省以下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特别是县乡一级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通过几年的不断努力,逐步建立起全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
(三)丰富继续教育培训形式和内容。
在继续教育方式上,在做好现有课堂式教育培训的同时,借鉴网上课堂的成功经验,研究开发符合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特点的继续教育平台,开展远程视频教学工作,降低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成本;在教学内容上,不断增添与现代农业生产紧密结合的各种专业技术知识,满足各种层次农业专业技术人员需求。
(四)深入调研,积极争取财政投入。
加强对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调查研究,及时总结各地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的成功经验和作法,积极争取将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经费列入财政专项,探索政府、单位、个人共同分担的财政扶持机制,推动继续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调研组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第二篇: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尤镇中心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针对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探索出一条“从信息技术培训为切入,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校本培训为重点,以提高全体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制定了“抓两头,带中间”的培训战略,构建了“立体培训”的模式,注重培训实效,营造了“乐学”的氛围,使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形成了”严谨、务实、规范、创新”的培训风格。下面就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施情况
我校属于农村完全小学,现有在编教师总数18人,参加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总数18人,其中45岁以下的教师12人,参加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18人,参加班主任培训并取得合格证13人,参加新课改培训18人,通过函授取得专科学历2人,本科学历5人,另有4人正在函授本科。洪洋学区有校长2名,均参加了岗位、岗位提高培训。
二:主要做法及经验
1、健全组织机构,为继续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我校成立了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机构。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教导处具体组织实施继续教育工作。每年至少召开3次专题办公会,就继续教育工作的规划、政策、制度、经费投入等问题进行研究部署。定时开展校本培训、定期进行检查。保证了继续教育工作的有效运行。
2、健全规章制度,为继续教育工作提供制度保证
根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为确保管理上的规范化,学校先后制定了《洪洋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洪洋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洪洋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考核制度》、《信息技术培训与考核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相关制度,保证了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
3、创新培训模式,为继续教育工作提供质量保证
为保证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取得实效,我校构建了立体培训模式,以干训为龙头,“研、培、电、教科研”四位一体进行培训和指导,学校教研和继续教育工作一体化,在具体工作中,以培促研,以研带培,促使教师素质全面提高。
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实质,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而教师最基本的素质,是完成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能力,根据我校教师队伍情况和教学现状,除认真落实好上级安排继续教育工作外,我们利用各项活动、充分发挥研培结合的优势,每学年都要组织具有教研和培训双重功能的活动,除进行检查、展示,研讨之外,一般都加上教导处或教研组的专题辅导,比如每学期期初全员集中备课时间,除常规备课外,都专门安排教育法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信息、课改方向、基本素质训练专题辅导;进行新课标、新教材的辅导。为使教师及时把握课改方向、在新〈课程标准〉出台后,我们就组织教师进行学习讨论。又如每学期都要组织说课、听课、评课、优质课竞赛、青年教师课改理念课竞赛等教研活动,同时结合[备课规
范]的要求对教师的教案、课后反思进行全面检查,也对教师业务手续、练功情况、继续教育学习笔记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研培结合,有效提高了教师业务能力。
4、加大投入力度,为继续教育提供物质保证
为更好地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提供坚实的基础。我校先后建立了计算机教室1间、资源接收室1间,添置办公电脑等硬件设施等。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投入。
三: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1、工学矛盾比较突出
农村教师人数少,现在学科多,每位教师除担任主科外,还要兼任五六科副科,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常规就已经占用了大部分时间,很难有精力学习了。
2、学校经费较低,承担学习经费有一定压力
由于学生人数少,学校经费少,很难承担教师的继续教育经费。
3、教师思想上对构建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认识不足,从而对继续教育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性重视不够,没有实现“让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四:对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1.由国家财政专门拨出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把学历培训,学科培训等全额报销,减轻学校压力,使农村教师也能走入大城市先进学校学习。
2.增加教师人数,实行轮流进修制度。使教师每几年有一次能放
下工作,真正进修半年以上的机会。
3.灵活使用绩效工资,使继续教育与绩效工资挂钩,提高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第三篇:我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我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一、概况
㈠
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机构概况
1、市级教师继续教育领导管理机构
⑴
广州市教师继续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是广州市教育局组织人事处,业务指导机构是广州市教育局内设机构广州市教育评估和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
该中心内设教师继续教育部,具体负责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的方针政策宣传工作;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制订全市教师继续教育和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规划;负责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岗前培训、继续教育、专项培训和校长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负责市级骨干教师和市、区两级培训者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具体负责全市教师继续教育、中小学校长培训及基地建设的业务指导;负责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的调查研究工作;负责《广州师训》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
⑵
市级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
①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内设师培中心,下设广州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和广州市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
具体负责全市中小学教师和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业务工作,如课程开设、培训和管理。②
广州市远程教育中心
负责全市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培训的业务工作,其中包含“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的门户网站、网络教育平台、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维护与管理。
③
广州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考核中心 ④
市继续教育基地
主要有广州市教研室、广州市教科所、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广州书画专修学院、广州市中学特级教师协会等。
负责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课程的开设和授课。
2、区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建制状况
全市12个区、市(县级市)中,有6个以“中心”名称建制,有6个区市以“教师进修学校”冠名,还有些区是独立建制,或与中职、成人中专、电大、党校合办。
到目前为止,国家(教育部)、省、市对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没有一个硬性的统一标准,但是教育部在2000年规定:在机构调整的过程中,政府不能撤消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必须保留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机构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因此,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建制形式多种。
3、我区的概况
我区于2006年5月成立了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内设培训部,其职能是:具体负责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的方针政策宣传工作;协助区教育局制订区教师继续教育和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规划;负责区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岗前培训、继续教育、专项培训和校长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负责区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具体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负责区属中小学幼儿园校本培训的业务指导;负责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的调查研究工作。
随着教师继续教育的深入开展,培训形式的多样化,例如广州市实施中小学教师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等,至今已7年多了,其培训力度还在继续加大,因此,区级院本面授培训的量相应的逐步减少,区级教师培训机构的职能也随之作了调整,区教师培训机构要按照教育部“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原则进行建设,承担起区教师培训的管理职能、组织职能、培训职能、指导职能和服务职能,成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成为我区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中心、研究中心、服务中心、政策咨询中心和业务指导中心。为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校本培训和教师终身学习,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
㈡ 我区教师继续教育概况
1、基本概况
我区有公办中小学、幼儿园80多间,教师共有5200多人。每学年,我区教师参加广州市网络远程培训约6000人次;培训部开设区级面授课程约60门,参加培训约5000人次;中小学、幼儿园基本开展了校本培训,共开设校本培训课程约100门。
2、主要的做法和经验 ⑴ 全面规划,分步实施
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各培训周期我区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和校长培训规划,分步实施。
⑵ 着力建设培训者队伍
机构调整后,中心的教研员和教师都参与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壮大了培训者队伍,满足了课程开设的需要。
⑶ 培优扶弱,促进校本培训的均衡开展
按市继续教育规划的要求,我区全面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对于校本培训开展得好的学校,我们帮助他们认真总结经验,全区推广,推荐评选示范基地;对于开展校本培训有困难的学校,我们则派出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对口帮扶,深入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困难。
⑷、深入调查研究,提高工作水平
近期,我们到中小学校进行校本培训专项调研,分别到了沙面小学、坑口小学、培真小学不同层次等学校,通过开座谈会,个别谈心、视导听课等方法,全面了解各校校本培训的实施情况。我们认真总结校本培训的经验,推广校本培训的典型;学校遇到困难,我们想办法,出点子帮助解决。对于我们工作中做得的不足地方马上改进,提高服务质量。这样的调研受到学校的欢迎,收到一定的效果。
最近,我们在区属中小学教师中就“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共有1833名中小学教师参加。有近90%的教师对中心的教师继续教育的管理工作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⑴ 存在的主要问题
部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还有一些怨言,表现为两个“度”不高。
一是教师个人完成继续教育任务的达成度不高。根据对“十五”期间,中小学幼儿园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达成度的统计,全区只有70%的学校达成度在60%及以上。
二是学校校本培训完成度不高。根据对“十五”期间中小学幼儿园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达成度的统计,只有25%的学校完成校本培训5学分及以上,离上级的要求相差较远。
⑵
原因
通过到学校调研,我们了解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实际情况,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方面,教师个人的原因:
① 部分教师对参加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教师继续教育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 人事制度改革后,教师的工作量普遍增大,“工学矛盾”显得较为突出。
第二方面,培训机构的原因:
① 市、区培训机构开设的继续教育课程针对性不够强,内容的广度、深度不足,不能适合教师的“口味”和需求。
② 区开设的院本培训课程主要还是以班级形式面授为主,没有发挥计算机网络平台优势开设课程进行网络远程培训。
③ 区培训机构对学校开展校本培训在师资、课程资源方面支持力度不够。
第三方面,激励机制的原因:
激励机制不完善和执行不力。一方面,我区有效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位能很好激发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有些规定没有严格执行。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中规定“在本周期内,有10%以上的教师未能领取〈完成继续教育任务证明书〉的,该校(单位)负责人两年内不能参加综合性评先。”我区也有这样的规定:“凡没有完成上继续教育任务的教师,当年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不能评为先进教师和优秀教师。”但是这几年激励机制执行得不够。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教师继续教育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国家、省和市都有一系列的明确规定,既有“强迫性”又有“自主性”。所谓“强迫性”,就是规定你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某些课程或取得规定的学分。例如:专业职务晋升,你必须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课程内容和取得相应的学分,不然你就晋升不了;公共必修课、教育技术等课程教师必须参加学习并取得相应的学分,不然,你就通过不了继续教育验证等。所谓“自主性”,就是教师在一个周期内自主安排学习时间、选学除必修课外的任何课程和选择远程或面授的授课形式。因此,教师继续教育同时存在着“要我学”和“我要学”两种状况。如何解决上述存在问题,进一步推进教师继续教育健康深入的开展呢?我们认为:
㈠ 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参加继续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1、提高教育质量关键是提高教师质量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的希望在教师,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专业化发展,继续教育是必由之路。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指:在教师学历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标准后继续提高的教育。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依赖于教师质量的提高,而教师质量提高的根本出路在于师范教育的改革以及职后的继续教育。因此,教师职后的继续教育培训对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 从继续教育的内容看,教育部1999年9月13日颁布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修养;专业知识的更新与扩展;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和现代教育技术;现代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对于每一个教师在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根据当前教育教学的要求和自身的需求,选择参加继续教育课程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在新的继续教育周期里,我们要继续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修养,按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不同阶段分层分类有的放矢的进行强化教育。
从最近的问卷调查来看,被调查的教师中,有88%的教师认为当前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体制是合理或基本合理的。有65.4%的教师认为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实施,对教师专业成长有帮助或有一定帮助。这说明大多数教师对参加继续教育的意义是有一定认识的。
㈡ 提高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1、课程开发与远程培训
作为市培训课程的补充,区级培训课程的开设,要根据我区教育改革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发区级继续教育精品课程,提高培训课程质量。同时充分利用信和网络平台逐步开展区级网络远程培训。因为网络远程培训是最受教师欢迎培训形式。
⑴ 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抓好我区院本课程开发,“一条腿”是依靠中心的教师开发课程,另“一条腿”是聘请部分专家开发课程。开发的课程要做到:注重质量,体现精品;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切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前瞻性。从内容上,要多开设受教师欢迎的课程,如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基本功、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师与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等课程。
⑵ 为了解决教师的“工学矛盾”,提高办学效益,不断创新区级教师培训模式,尝试利用信和网络平台开展区级网络远程培训。开始阶段在骨干教师培训、骨干班主任培训、科研骨干培训等人数比较多的培训班实施,然后逐步扩大。
2、继续探讨创新教研、科研和培训一体化的培训模式。⑴ 把部分区教研和科研的培训活动纳入继续教育课程进行管理。
⑵ 指导学校把校本教研、学校科研和校本培训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校本培训的内容更充实、更有实效。
3、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管理和服务,提高培训实效。
每学期派出教师到学校调研和指导学校开展校本培训工作,继续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帮扶,向学校推荐和培训师资,建立区校本培训课程资源库,供学校选用。
㈢ 政策措施
1、建立区继续教育激励机制
区和学校建立有效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制定相关制度,进一步明确教师培训与实施人事制度改革、教师考核、聘任、晋升、评先评优、奖励的联系。
2、落实校本培训经费
每学期根据学校经批准开设的校本培训课程,按一定的数额,由教育局在继续教育专项经费中下拨到学校,作为专款在校本培训中使用。学校要把校本培训的经费用到刀刃上,发挥培训经费的最大效益,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〇〇九年四月十日
第四篇:【调研报告】关于合同继续履行问题的调研报告(四)
【调研报告】关于合同继续履行问题的调研报告
(四)(五)合同继续履行判决的可执行性规制
法院在作出裁判时,应当考虑后续能否执行的问题,使判决主文的表述具有可执行性。在考察裁判文书的可执行性时,以下几种情形应当重点考虑:
1.合同继续履行需要行政审批情形的处理
在合同已经生效,但需要经过行政审批才能继续履行的场合,应当区分审批工作的进展做出不同的处理:
(1)如审批材料已经报送到相关的行政机关正在审批过程中,法院应当中止案件的审理,等待行政机关作出决定后继续审理案件。如审批通过,合同继续履行;如审批未通过,合同不能继续履行。
(2)如果审批材料尚未报送到有关行政机关,若合同在其他方面均满足继续履行的条件,则可在明确告知双方当事人法律后果的情况下,在诉讼中作出中间判决,要求债务人按照合同约定履行报送有关审批材料的义务。作出中间判决后,案件中止审理,等待行政机关作出决定。若行政机关审批通过,则法院最终判决合同继续履行;若审批未通过,双方就责任承担仍然存在纠纷,法院应当继续审理,并就合同应否解除,双方当事人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进行划分;若债务人仍拒不履行生效裁判文书,因报批义务的履行需要当事人根据自身的情况准备相应的材料、手续等,不能由其他人代为履行,因此继续履行的条件不能成就,接下来的诉讼中法院在违约责任划分时应根据债务人的履行情况进行相应的倾斜。
2.合同继续履行需要履行登记备案手续情形的处理 常见的登记手续根据是否涉及双方当事人今后的合作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登记仅对当事人的权利状态进行确认,比如股权变更登记;第二类登记虽然是对当事人主体资格或身份的确认,但涉及当事人身份确认后,后续的合作经营,如公司设立、变更的工商登记等。在第一类登记中,虽然不同种类的登记效果有所不同[1],但该登记均只是对双方当事人已经达成的债权合意及由债权合意所可能引起的物权变动进行确认,行政机关通常也只进行形式审查。因此,在债务人违约不配合债权人办理登记手续的情形下,登记过户手续的办理需采取审慎、便利的方式,法院可以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判决债务人配合债权人办理登记手续,并注明如债务人逾期不履行判决,债权人可以自行办理登记手续,而行政机关亦可依据法院的判决确定权利归属,从而直接作出设立、变更登记等行政行为。第二类登记赋予当事人特定主体资格或身份,除办理登记手续本身需要违约方配合(如签字授权)外,特定主体设立后,尚需双方当事人共同经营。由于合同内容具有一定的人身性质,若一方当事人已明确表示不愿继续履行合同,法院即使强迫违约方继续履行,该判决内容既无从监督也无法达到合作经营的合同目的。因此,对此类合同,法院不宜判决继续履行。
3.合同继续履行需要债权人具备一定的资格条件情形的处理 无论是法律还是政策要求债权人需要具备一定的资格条件才能继续履行合同,都将影响法院的判决结果最终能否强制执行。如果债权人不具备相应的资格,法院不能判决合同继续履行。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守约方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法院首先应对债权人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格进行初步审查。如经初步审查,发现债权人不符合法律、政策规定的一般条件,直接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如经过初步审查,发现债权人符合法律、政策规定的一般条件,则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调查函,并根据行政机关的审查结果判决合同能否继续履行。若行政机关未就调查函作出正式答复,则可以根据初步审查的结果判决合同继续履行。该判决结果只是行政机关办理相关审批、登记手续时的参考之一,行政机关仍可以根据审查的结果自行判断债权人是否具有相应的资格,并决定是否审批通过当事人的申请。4.判决主文表述问题
在合同内容约定明确的前提下,法院的判决主文表述也应当清楚明确、没有歧义,使执行机构能够依据判决书强制执行。对于几种特殊情形,我们认为应当做如下处理: ①在双方互负债务的场合,判决书中应当写明双方当事人各自履行义务的时间、地点、方式及履行顺序。
②房屋经多次转手买卖,均未办理转移登记,终局买受人以前手出卖人为被告提起诉讼,要求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法院可以依申请或依职权追加登记权利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经审查诉讼请求应予支持的,可以判决当事人依次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判决主文中应当依次列明第三人、被告、原告各自的义务。双方当事人另有约定,如前手出卖人尚有尾款未结清,依约不能转移登记的除外。
③房屋权利人依据《物权法》第二十八条至第三十条规定取得房屋所有权、但尚未办理宣示登记即转让房屋的,买受人要求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经审查该请求应予支持的,应当判决房屋权利人先将房屋登记到自己名下后,再为买受人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
④判决解除租赁合同,返还租赁物时,应当考虑执行前标的物灭失导致执行不能的情形,在判决主文中将租赁物灭失后折价赔偿的数额一并列明。
⑤如果合同有履行可能而债务人拒不履行,合同中又约定有迟延履行违约金,可判决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继续履行合同,同时判决债务人自违约之日起支付违约金至实际履行义务之日止,以此促使债务人积极履行合同义务。
(六)继续履行判决执行障碍的处理 1.债务人(违约方)具备继续履行条件而不配合履行的情形处理
(1)替代执行
行为之债的行为按照是否只能由债务人亲自履行分为可替代行为与不可替代行为。对于可替代行为,在债务人拒不履行时,替代执行是一种主要的执行方式。
(2)间接强制。对于不可替代行为的执行,通常采用的是间接强制的执行方式。关于民事执行,我国目前规定了迟延履行金、罚款、拘留三种间接强制措施。
迟延履行金归属于申请执行人,也就是债权人,且不以给申请执行人造成损失为必要。如果由于债务人迟延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给债权人造成损失,债务人除应按照损失数额补偿债权人损失外,还应当支付与损失额相等的迟延履行金。罚款与拘留则是基于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按照妨害执行行为的规定对被执行人实施的处罚。罚款、拘留没有适用的先后顺序,由执行机构具体选择适用。迟延履行金与罚款可以同时适用。
2.就继续履行发生纠纷或判决后出现履行不能情形的处理(1)继续履行判决内容不明确情形的处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奚晓明副院长在2013年9月全国高级法院执行局长座谈会暨执行指挥中心试点推进会上的讲话精神,法院判决当事人继续履行合同后,对于履行内容比较复杂、难以确定的,执行机构可以结合合同条款,在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的执行内容;执行内容确实无法确定或当事人双方存在较大分歧的,也可以考虑提请作出判决的审判庭予以解释。
(2)就继续履行发生纠纷或判决后出现履行不能情形的处理
判决生效后由于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履行条件消失,或者出现难以履行的法律、事实障碍,导致合同确实无法继续履行;或当事人就继续履行发生纠纷,债务人拒不履行不可替代的行为义务时,执行程序在客观上无法继续进行。对此类案件,根据上述的讲话精神,执行机构应及时裁定终结执行,并告知当事人另行提起合同解除或者损害赔偿诉讼。
三、适用合同继续履行的建议
(一)建立中间裁判、客观预备合并之诉制度
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下,可以通过出台司法解释的形式,建立中间判决、客观预备合并之诉制度,扫清特定情形下合同继续履行的障碍。1.建立中间裁判制度
中间裁判就已达到可裁判程度的事项作出先行裁判,有利于诉讼程序的减负和加速,可以避免程序的浪费和诉讼拖延。[2] 我们认为,在合同继续履行需经过行政机关审批的场合,具有适用中间判决的空间。在当事人尚未将审批材料报送到有关行政机关,而合同在其他方面均满足继续履行的条件的情况下,可明确告知双方当事人法律后果,在诉讼中作出中间判决,要求债务人按照合同约定履行报送有关审批材料的义务。作出中间判决后,案件中止审理,等待行政机关作出决定。若行政机关审批通过,则法院最终判决合同继续履行;若审批未通过,双方就责任承担仍然存在纠纷,法院应当继续审理,并就合同应否解除,双方当事人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在终局判决中进行划分;若债务人仍拒不履行生效裁判文书,因报批义务的履行需要当事人根据自身的情况准备相应的材料、手续等,不能由其他人代为履行,因此视为继续履行的条件不能成就,合同不能继续履行,在终局判决中对违约责任进行划分时,应根据债务人的履行情况进行相应的倾斜。对该中间判决,当事人没有上诉的权利,法院也不能对其强制执行。
2.建立客观预备合并之诉制度
从诉讼便利的角度出发,在当事人难以判断合同能否继续履行,或当事人坚持继续履行合同、但法官经过前期的审理认为该合同不能继续履行时,法官可以向当事人释明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风险,并允许当事人就合同不能继续履行时的损失赔偿问题提出补充的请求。换言之,继续履行合同的请求与赔偿损失的请求在该案中构成诉的客观预备合并。在这种情形下,继续履行的诉讼请求是主位之诉,继续履行不能时赔偿损失的请求是备位之诉。
由于继续履行的主位请求与继续履行不能时赔偿损失的备位请求相互排斥,故当事人不可能就主、备位之诉均获得胜诉判决。无论一审判决对主位请求、备位请求是否支持,原被告双方均可就一审判决结果提起上诉。而二审法院对主、备位之诉均需进行裁判。如果仅依当事人的上诉请求进行裁判,则可能出现当事人仅对主位之诉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审理认定主位请求不应支持,但又受限于当事人的上诉请求范围不能支持备位请求,从而导致当事人的备位之诉落空的情形,预备合并之诉失去意义。
(二)建立凭判决强制履行登记手续制度
登记是行政机关对个人、企业是否具有特定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资格和特定身份的确定。我国对物权变动模式上采用的是较为宽松的债权形式主义,所有权转移的合同自债权合同成立时生效,发生债权的意思表示即为物权变动的意思表示,但只有履行交付或登记等法定形式,所有权才转移。在物权变动的场合,比如股权变更登记、房屋所有权设立及变更登记、抵押权设立及变更登记等,登记的本质是对物权的变动进行公示,是对双方当事人已经达成的债权合意及由债权合意所可能引起的物权变动进行确认,行政机关通常只进行形式审查。法院可以协调有关行政机关,建立起凭判决书强制履行登记手续的制度。登记手续虽然需要债务人配合,但债务人的配合义务仅是为了表明权利转让的意思。如果法院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判决合同应当继续履行,债务人应当配合债权人办理登记手续,则判决书的判决内容可以代替双方当事人在物权上的合意。因此,在债务人不配合的情形下,债权人可持判决书至行政机关自行办理登记手续。行政机关亦可依据法院的判决确定权利归属,从而直接作出设立、变更登记等行政行为。
课题主持人:靳学军;课题组成员:王轶(人民大学教授)、李洛云、安辉、梅宇、高立克、杨立娟、何宜航、付蕾、姚远飞、李文超;课题执笔人:杨立娟、何宜航
[1]如以正在建造的建筑物抵押的,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而以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抵押的,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2]傅郁林:《先决问题与中间裁判》,载于《北京仲裁》,第71辑,第4页。
第五篇:中部四省大型排涝泵站调研报告(图)
中部四省大型排涝泵站调研报告(图)
为配合国家中部崛起战略,进一步了解我国中部粮食主产区大型排涝泵站情况,水利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专家于2005年6月中旬,分4个调研组赴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省进行了大型排涝泵站的调研。各调研组在分别听取各省水利厅关于大型排涝泵站基本情况的汇报后,实地考察了19处大型排涝泵站,与当地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进行了座谈,同时考察了5家大型农用泵生产企业,有关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四省大型排涝泵站的基本情况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相继建成了固定机电灌排泵站73929处83508座、装机141620台、总装机容量610.7万kW,机电灌排面积13074.31万亩,其中大型排涝泵站152处657座、总装机7291台套140万kW,排涝面积4386.5万亩,占除涝面积的70%,初步形成了以大中型泵站为骨干、大中小型泵站相结合,提排与自排、提灌与自灌、提水与蓄水相结合的综合灌排体系。四省大型排涝泵站情况见表1。
中部四省机电灌排设施发达,在四省已形成了以大型泵站为骨干的除涝抗旱工程体系,以重点中型泵站为主体的灌排工程构架,以中小型泵站为主导地位的地区性除涝、灌溉工程网络。四省泵站装机容量占全国泵站装机容量的27%,大型泵站数量占全国大型泵站数量的55%,大型泵站装机容量占全国大型泵站装机容量的46.9%。大型泵站在防洪抗旱、保护城乡安全和改善水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泵站发挥的效益来看,已远非过去那种单纯的农业受益,它已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文化、教育,乃至人民生活等诸多方面。因此,它对当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中部崛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四省的泵站工程中,大型泵站的装机容量占四省全部泵站动力的25.8%,大型泵站的排涝面积却占四省全部泵站排涝面积的62.9%。由此可见,大型泵站在机电灌排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作为泵站技术改造的前期工作,首选大型泵站是非常必要的。
(二)大型排涝泵站的地位及作用
由于四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及淮河中游,洪涝灾害是该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江大河堤防的加固,防洪标准的提高,排涝泵站的地位与作用越显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是防洪除涝的重要保障
四省自然灾害频繁,特大洪涝灾害频发。1998年长江发生全流域特大洪水,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大范围内涝外洪;1999年四省再次发生大面积内涝;2003年淮河流域发生1954年以来的最大洪水造成了4295.75万亩耕地受涝绝收。排涝泵站特别是大型排涝泵站在抗御洪涝灾害的斗争中,担负着为排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农田、工矿企业提供安全保障的重任,四省排涝泵站保护着100多个县级以上的城镇、1.2亿群众、6975.8万亩农田等的防洪安全,其中大型排涝泵站保护农田4063.75万亩。泵站的安全运行确保了城乡防洪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
2.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
大型排涝泵站已经成为我国灌排网络的骨干和支柱工程,对保证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减灾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四省的排涝泵站主要集中在粮食主产区,大型排涝泵站在四省粮食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500亿公斤稻谷生产提供了安全保障。
3.对解决“三农”问题,确保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四省排涝泵站受益区内农村人口约1亿,农业产值约1万亿元,农村人均收入3000元左右。泵站建成后,受益区人民生活安定,收入逐年增加。
4.受益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排涝泵站对冲污排碱、改善生态环境及水质、防止血吸虫病、增加湿地面积、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等起到了重要作用。湖北省的江汉平原、湖南省洞庭湖、江西省鄱阳湖和安徽省长江、淮河两岸的周边地区,过去由于洪涝灾害,许多地方人烟稀少,草木不生,交通阻隔,钉螺成灾。排涝泵站使环境得到改善,并带来百业兴旺。如今,这里许多地方都成了重镇、成了交通枢纽和当地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三)大型排涝泵站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机电设备老化严重
现有泵站多数是上世纪60、70年代修建的,普遍存在着机电设备质量差、效率低、运行不正常的状况。据湖北省统计,全省大型排涝泵站已严重老化,运行20年以上的56处,占大型排涝泵站的91.8%,运行25年以上的50处,占大型排涝泵站的81.9%。无法修复或修复不经济的水泵、电机、变压器、辅机设备分别占总数的7.47%、8.88%、18.04%和8.0%;老化度大于0.8,本该淘汰的水泵、电机、变压器分别占总数的16.05%、11.24%、22.85%;主要配电设备因磨损性能下降,但能带病勉强运行的占总数的30.1%。因无资金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大部分设备带病运行,安全隐患多,故障、事故经常发生,严重影响泵站安全运行。2.排涝能力下降
由于河道水位逐年提高,机电设备老化失修,建筑物破损等原因,一般排涝能力比设计少30%以上。大江大河泥沙淤积严重,同流量下水位普遍增加了1.5~2m以上,造成机组出水量减少,运行时振动而被迫停机,甚至无法启动。1998年特大洪水,湖南省洞庭湖区的水位持续高涨,期间就有50.3万kW装机(占洞庭湖区外排装机的85.7%)被迫停机,致使394万亩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灾害,受渍时间长达50天。
3.排涝标准低
因内河湖泊的泥沙淤积,调蓄湖泊容积减少和耕地面积增加等原因,而且有的泵站在建设时由于当时的技术和经济条件有限,在设计选型和配套上不够合理,造成水泵长期在低效区运行,有的甚至存在质量问题,泵站效益不能充分发挥。显现出大型排涝泵站装机容量和流量严重不够,因而造成排区的排涝标准低,大型泵站一般只能达到五年一遇的排涝标准。4.泵站安全生产问题突出
许多泵站所使用的电气设备为淘汰产品,其绝缘性能下降,严重影响设备和人身安全,大多数设备已超过或接近使用年限,高、低压电气设备保护失灵,严重影响泵站的安全运行;机型多属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能耗产品,无配件来源。据统计,泵站的大部分故障、事故,往往是因绝缘损坏而引起的;大部分高压开关柜无“五防”设施,对泵站运行管理人员人身安全构成威胁。有的泵站厂房年久失修,每逢降雨排涝时,因担心雨水漏进机组烧毁电机,工作人员只好打着雨伞作业等,严重影响泵站安全生产。
5.泵房及配套建筑物年久失修、问题严重,影响排区防洪安全
大型泵站的建设,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加之水文、地理条件的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等,难以满足排区防洪排涝要求。加之大型排涝泵站大多破堤兴建,泵房或出水建筑物为穿堤建筑物,泵站水工建筑物年久失修,发生大量的裂缝和不均匀沉降;出口断流设施不配套,许多泵站出口无防洪闸门,对排区的防洪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另外,大部分泵站进口缺乏拦污清污设备,直接影响到泵站扬程和水泵淹没深度,对正常运行造成很大影响。
二、大型排涝泵站技术改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技术改造的必要性
1.大型排涝泵站技术改造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
我国农业生产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由农产品短缺走向了自给有余,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的良性发展之路。因此,加快农业内部的种植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的效益水平,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紧迫任务。只有通过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业的经济效益,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促进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由于泵站工程是农业的基础设施,它可以为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基础性支撑条件,为农产品质量档次的提高和结构优化提供物质保障,所以,没有泵站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也就无法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2.大型排涝泵站技术改造是防洪安全的迫切需要
中部四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但灾害频发,特别是洪涝灾害依然是制约四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投入巨资对长江、淮河主堤和主要支流堤防及湖泊进行堤防建设,通过堤防的加高、加固,大幅度提高了堤防、涵闸、河道的防洪标准。与此形成对照的是,许多大型泵站防洪标准偏低,一般仅能达到五年一遇的标准。对大型泵站进行更新改造是我国防洪减灾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四省大型泵站中,有85%是承担排涝任务的,在已治理的排涝面积中,有90%的面积需要通过泵站提水排涝。这些大型排涝泵站直接担负着广大圩区以及各大粮食生产基地、广大农田和农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各级防汛部门每年各级政府都将这些大型排涝泵站作为防洪保安的重中之重。
3.大型排涝泵站技术改造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需要
中部四省大型排涝泵站所在地都是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是商品粮生产基地,是粮食生产的“主力军”。粮食生产发展还有较大空间,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还有一定潜力。通过对现有大型排涝泵站技术改造和现代化建设,到2010年全国可新增5000万亩农田排涝面积,使全国农田排涝面积达到2.4亿亩,按每亩增产400kg,75%种粮,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50亿kg左右;通过恢复和改善排涝条件,提高单产水平,其中1亿亩中低产粮田每亩可增产100kg,其余0.9亿亩粮田每亩可增产50kg,还可新增145亿kg粮食生产能力。两项措施共可新增295亿kg粮食生产能力。因此,加快大型排涝泵站技术改造,可以明显增加粮食生产能力,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大型排涝泵站技术改造拉动经济的发展
中部四省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建设共需总投资60多亿元,通过国内的招投标,不仅能提高国内大型泵站机电设备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强有力地拉动内需,而且还能提高国内大型泵站机电设备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推进机电产品的升级换代,确保机电产品可靠、节能、高效,达到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水平。
(二)四省泵站技术改造已做了大量工作 1.积极出台相关政策
近年来,湖北省先后出台了一些与泵站相关的政策,除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外,还出台了《关于规范水利工程农业水费收取和使用的管理意见》(鄂办发C20023 35号)、《省财政厅关于对大型泵站公益性排涝费用实行财政补贴的通知》(鄂财农发[2003]2号)、《省财政厅、水利厅关于明确易涝地区具体范围的通知》(鄂财农发[20033 7号)、《省物价局、水利厅关于下达2003年全省水利工程农业供水价格的通知》(鄂价能发[2003]87号)等文件。江西省围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这个中心,按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要求,一手抓改造,一手抓改革,针对大型泵站管理存在的问题,开展了管理体制改革、水价改革和水费计收机制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人事及分配制度改革方面,按照《泵站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的要求,推行以“三公”(公平、公开、公正)、“三定”(定员、定岗、定酬)为主要内容的竞争上岗和聘任制度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推动各泵站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2.多方筹措改造资金 湖南省到2004年底共完成计划投资15.69亿元,其中国家以工代赈专项用于洞庭湖区排涝设施建设资金9.6亿元,共新建泵站69处345台10.2万kW,技术改造电排机组1580台(套),34.9万kW。安徽省从1995年起财政每年拿出1500万元,地方配套1500万元进行泵站技术改造,每年改造约1万kW装机。利用其他渠道资金,每年改造泵站约0.5万kW装机。1998年大水之后,加快了沿江排涝泵站建设,规划新建、扩建泵站18万kW,排涝标准提高到10年一遇。从1999年开始,分4批下达沿江排涝泵站建设计划共计76座、10.9万kW,总投资9.33亿元,其中:中央专项5.15亿元、地方自筹4.18亿元。2003年淮河大水之后,国家安排灾后重建资金1.3亿元对行蓄洪区泵站进行改造,共改造11座泵站、1.5万kW。湖北省自1994年以来,累计完成泵站技术改造省级投资1.8亿元,各市县在省级补助的情况下,也积极开拓投资渠道,多方筹措改造资金。
3.积极稳步推进大型排涝泵站体制改革,努力做好泵站管理工作
实施泵站管理体制改革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和公共财政制度的客观要求,也是解决大型排涝泵站工程良性运行的迫切需求。国务院《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颁布实施后,中部四省十分重视,相继出台了《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
排涝泵站是纯公益性事业。大型排涝泵站存在的排涝能力下降、排涝标准低、机电设备老化及超期服役、水工建筑物年久失修等问题,只有通过国家投入资金,加快技术改造的速度,同时对其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落实泵站管理、运行和维修、养护资金,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得以彻底解决。
(三)大型泵站技术改造前期工作比较充分
自2002年下半年开始,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委托灌排发展中心进行了大型泵站技术改造的前期工作。
1.大型泵站典型调研
组织专家分成中部、东部、东北、西北四片,对全国14个重点省的大中型泵站进行典型调研。通过调研,摸清了大型泵站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深层次上进行了分析。完成了“全国大中型泵站技术改造调研报告”、“全国大中型泵站技术改造规划研究报告”、“全国大中型泵站技术改造综合评价体系”、“全国大中型泵站技术改造数据库管理系统”,为泵站技术改造的实施编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泵站普查
在大型泵站典型调研基础上,2003年下半年对全国32个省市的泵站进行了普查,获得泵站的基础数据35万个,基本摸清了我国泵站的家底和问题。
3.编制标准
编制了SL—355《泵站安全鉴定规程》,修订了SL—356《泵站安装验收规范》两个标准,并着手编制《大型泵站更新改造技术规范》,为泵站技术改造做好了技术支撑。
4.技术培训
先后在扬州市和武汉市举办了数期《泵站技术与管理培训班》,全国25个省市水利厅、局及80多个大型泵站管理单位300多人参加了培训。5.专题研究
开展了“泵站现状评价及重点工程技术改造与设备研究”专题研究工作。就“大型泵站技术改造技术”、“大型泵站技术改造标准”、“大型泵站技术改造环境影响”、“大型泵站技术改造老化评价”、“大型泵站技术改造设备”等专题进行研究。
6.“十一五”技术改造规划
编写了大型泵站技术改造“十一五”规划思路报告。各省(区)已完成了大型泵站技术改造“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目前正在审核《全国大型泵站技术改造“十一五”规划》。
三、建议
1.尽快启动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
鉴于中部四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大型排涝泵站的重要性及现状,为确保粮食安全,建议中大对大型排涝泵站技术改造的资金投入。首先启动中部四省大型排涝泵站的技术改造工作,然后在“十一五”期间分期分批对全国大型泵站进行技术改造。考虑到中部四省的财政状况和经济发展程度,建议由国家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大型泵站技术改造责任。对于大型排涝泵站技术改造,建议中央投资与地方配套比例为1∶1.5,其中中央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水泵和机电设备及配套电气部分,地方配套资金主要用于建筑物改造和配套。为保证大型泵站技术改造后充分发挥效益,要求大型排涝泵站积极做好排水体系管理工作,地方政应组一织乡村投劳,对排水河道进行疏浚,对排水控制建筑物进行整治维修,确保排水通畅。
2.对于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的泵站今年进行改造
为了确保大型排涝泵站技术改造项目取得实效,建议从四省大型排涝泵站完成可研和初设的项目中,优选一批列入今年改造计划,并尽快启动,以保证来年汛期前发挥效益。重点是老化严重、超期服役的机电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并结合主电机、主水泵的技术改造,对主机组增容、增加流量、提高(或降低)水泵扬程,以解决机电设备老化、超期服役、扬程不足(或过高)、装机容量和流量不够等问题,达到提高泵站排涝能力、排区排涝标准和安全运行率的目的;其次是年久失修、险情隐患多的水工建筑物进行整险加固,同时对设计不合理的进出水建筑物和拦污清污设施、断流装置、防洪闸门等进行改造,解决建筑物年久失修和进出水建筑物不匹配等问题,达到消除险情隐患,提高泵站运行安全性、可靠性的目的。结合电气设备改造,实施计算机监控系统、电视监控系统、泵站(或排区)局域网系统建设,提高管理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使之更加安全、高效、低耗运行。
3.抓紧做好大型排涝泵站技术改造前期工作
尽快制定泵站技术改造项目管理办法和大型机电设备(含水泵)招投标办法,大型机电设备(含水泵)技术改造技术要求和标准。规范泵站技术改造的前期工作、资金投入、招投标、工程施工及验收、效益评估等工作。
实施大型排涝泵站技术改造项目的原则:一是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近期目标与远景需要相结合,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和关系,使改造项目做到经济合理、注重实效。二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各地自然社会条件、经济技术水平和农业发展需求,综合考虑投入产出、资源利用、保护环境等各种因素,合理确定泵站技术改造方案。三是精心组织、民主决策。地方政府和泵站工程主管部门需加强引导、加大扶持、精心组织。同时要充分尊重民意,加大工作透明度和民众参与程度,让受益区政府和群众在项目建设方案、筹资方式和改革模式的确定方面有充分的发言权。四是工程改造与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在实施工程改造的同时,要制定方案,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确保工程改造后,能步人良性运行的轨道,保证泵站效益的持久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