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贵州公务员申论精选:个性化时代的新生活
2017贵州公务员申论范文精选:个性化时代的新生活
申论文章可能是很多考生的一大难点,对于申论作文技能的提升,考生其实可以从模仿开始,从背诵好的文章,模仿优秀文章入手,看的多了,学的多了,自然而言会在自己的体内消化,最后变成自己的东西,名言信手拈来,对策有理有据,分析鞭辟入里,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时间久了,就能写得出一手好文章了。
中公申论范文精选:个性化时代的新生活
无论是古希腊的斯巴达城邦,还是中国古代的王朝社会,亦或是中世纪的古老欧洲,都是一元化生活的境遇。然而今时今日,这个时代成为一个多元思想碰撞的时代,一个互联互通的时代,一个个性化彰显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群不再人云亦云、流于窠臼,而是探索和追求个性化十足的、多元的、另类的生活方式,美在自己的世界。
然而,我们不必过多苛责,或是硬要探索统一之道,正如费孝通老先生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更何况,许多个性化时代的新生活方式不仅实现个人生活自由的彰显,也为当下社会吹来一阵阵清新之风。因而尊重选择,包容多元,让这些个性化的小时代、小清新、小情趣在时代绽放耀人光彩,同时要积极引导鼓励新生活人群走出小我,让个人志趣融入大时代、大担当、大格局,让社会充满健康因子。
个性化时代的新生活使个人感悟理性人生。如今,功利主义、消费主义、实用主义大行其道,慢生活、乐活族、极简主义、低碳生活、公益生活等新生活群体却开始不断刷新大众视野。他们是个性化时代新生活的代表:旅行族一场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暂别都市忙忙碌碌的生活,领略另一片人生之境;“慢活族”崇尚慢极则静,从崇尚宁静致远的传统文化中寻找生活的真谛;“断手族”不持有超出能力、无法回收利用的物品,坚持健康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释放更多身心自由......这些新生活的代表在一点一滴中认清自己,感悟理性、体味人生。
个性化时代的新生活令社会展现健康生态。《喜马拉雅守护者》的作者蒋玲是“公益族”的突出代表,36岁辞掉杂志社主编工作移居拉萨,她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在西藏做10年公益,“换个活法”,她这一另类的个性化新生活的开始却也为社会健康心态打开了一扇窗,让正能量在每个受助者手中传递,形成大爱的正能量循环。而社会上流行的乐活族、低碳生活,这些新生活群体提倡循环再生的环保理念、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谐相处之道,为自然生态抹上清新之色,也为社会风尚感染幽雅之香。不得不说,个性化时代的新生活是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营造者,是社会健康生态的助益人。
个性化时代的新生活让国家充满创新活力。在“技术宅”的眼中,科技可以拯救世界。诚然,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技术宅”插上了无限想象的翅膀,创意时代里,他们用超强的动手能力,炫出科技新个性。他们不是普通的宅男宅女,他们是国家创新的本源力量。一丝不苟的专注、精益求精的追求,让国家充满创新活力。国家应尊重“技术宅”的个性生活,极尽所能为有需要的创客团队给予资源、技术、品牌、融资等极致支援,让他们的新生活为中国科技点亮未来。
一个时代的“小”是一个群体的“小”,一个格局的“大”是一个国家的“大”,每一个人的人生轨迹终将绘就整个民族的未来蓝图。所以,要让每一个人尽享个性化时代的新生活,追求多样个性、咀嚼人生真谛、探索世间百态,同时,也要让“灰色”生活重新恢复鲜丽光彩,让每一个个性化的“小时代”都能成为“大格局”的幸福瓦砖。
第二篇:2017年江西公务员申论:个性化时代的新生活
2017年江西公务员申论范文:个性化时代的新生活
中公公务员考试网为大家带来申论范文《个性化时代的新生活 》,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通过公务员考试。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中公公务员考试网!无论是古希腊的斯巴达城邦,还是中国古代的王朝社会,亦或是中世纪的古老欧洲,都是一元化生活的境遇。然而今时今日,这个时代成为一个多元思想碰撞的时代,一个互联互通的时代,一个个性化彰显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群不再人云亦云、流于窠臼,而是探索和追求个性化十足的、多元的、另类的生活方式,美在自己的世界。
然而,我们不必过多苛责,或是硬要探索统一之道,正如费孝通老先生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更何况,许多个性化时代的新生活方式不仅实现个人生活自由的彰显,也为当下社会吹来一阵阵清新之风。因而尊重选择,包容多元,让这些个性化的小时代、小清新、小情趣在时代绽放耀人光彩,同时要积极引导鼓励新生活人群走出小我,让个人志趣融入大时代、大担当、大格局,让社会充满健康因子。
个性化时代的新生活使个人感悟理性人生。如今,功利主义、消费主义、实用主义大行其道,慢生活、乐活族、极简主义、低碳生活、公益生活等新生活群体却开始不断刷新大众视野。他们是个性化时代新生活的代表:旅行族一场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暂别都市忙忙碌碌的生活,领略另一片人生之境;“慢活族”崇尚慢极则静,从崇尚宁静致远的传统文化中寻找生活的真谛;“断手族”不持有超出能力、无法回收利用的物品,坚持健康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释放更多身心自由......这些新生活的代表在一点一滴中认清自己,感悟理性、体味人生。
个性化时代的新生活令社会展现健康生态。《喜马拉雅守护者》的作者蒋玲是“公益族”的突出代表,36岁辞掉杂志社主编工作移居拉萨,她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在西藏做10年公益,“换个活法”,她这一另类的个性化新生活的开始却也为社会健康心态打开了一扇窗,让正能量在每个受助者手中传递,形成大爱的正能量循环。而社会上流行的乐活族、低碳生活,这些新生活群体提倡循环再生的环保理念、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谐相处之道,为自然生态抹上清新之色,也为社会风尚感染幽雅之香。不得不说,个性化时代的新生活是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营造者,是社会健康生态的助益人。
个性化时代的新生活让国家充满创新活力。在“技术宅”的眼中,科技可以拯救世界。诚然,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技术宅”插上了无限想象的翅膀,创意时代里,他们用超强的动手能力,炫出科技新个性。他们不是普通的宅男宅女,他们是国家创新的本源力量。一丝不苟的专注、精益求精的追求,让国家充满创新活力。国家应尊重“技术宅”的个性生活,极尽所能为有需要的创客团队给予资源、技术、品牌、融资等极致支援,让他们的新生活为中国科技点亮未来。
一个时代的“小”是一个群体的“小”,一个格局的“大”是一个国家的“大”,每一个人的人生轨迹终将绘就整个民族的未来蓝图。所以,要让每一个人尽享个性化时代的新生活,追求多样个性、咀嚼人生真谛、探索世间百态,同时,也要让“灰色”生活重新恢复鲜丽光彩,让每一个个性化的“小时代”都能成为“大格局”的幸福瓦砖。
第三篇: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发言稿
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发言稿
【导语】
贵州公务员考试网:以下为“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发言稿",打算报考2018贵州公务员考试的考生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好好备考了,为了帮助大家做好备考工作!
发言稿作为一种常用的应用文,在历年考试过程中多次测查。对发言稿的考察不仅要求要点齐全,更对其情境性、感染力、语言等方面做了规定。把握发言稿的写法,不论是在公务员考试时,还是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都具有很大作用。中公教育专家在此进行解读。
一、题型释义
发言稿是参加会议或活动的人为了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的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
二、书写格式
发言稿一般由称呼、开场白、正文、结语几个部分组成。
1、称呼:根据所处的题目情景,确定合适的称呼,要注意符合题干要求。如:在学校举办的活动,称呼可能涉及学校领导、全体师生、甚至家长。
2、开场白:发言稿的开场白要注意感染力,语言使用恰当,结合具体情景确定开场白的具体内容。如:作为主办方,开场白通常是表明身份,并感谢现场的到场人员,而若是被邀请方,开场白通常表明身份,并为参加此次活动感到荣幸。
3、正文:发言稿的正文视题目和材料而定。
(1)经验交流会发言稿:正文内容通常是我村/县/市在某一方面发展的具体做法及成果。发展的措施及经验需要重点展开介绍。
(2)开幕式发言稿:正文内容通常传达活动精神,介绍活动主题以及活动流程等。(3)闭幕式发言稿:正文内容通常总结活动的成功经验以及重申活动的意义精神。(4)获奖感言:正文内容通常介绍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所做的努力,并感谢相关人员。
4、结尾
发言稿结尾对全部发言内容进行总结,并根据不同情景采取不同的结束语。如:开幕式的发言结尾通常预祝此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而闭幕式的发言结尾通过希望下次活动举办更好。一般经验介绍的发言通常是欢迎别批评指正,并表示感谢。
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大家,发言稿的撰写需要注意体现极强的情境性,并关注自身身份,根据身份和情景确定发言的内容。在写作过程中,注意语言的感染力,面对不同的发言对象,使用不同的语言。发言稿在不论在公职类考试中还是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频率都比较高,掌握发言稿的写法对日后工作有一定积极意义。
第四篇:2015年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练习题(64)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每年“两会”,行政首长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是重头戏,也是考生重视的申论文章写作素材来源。现任政府首脑李克强以讲话通俗、富有个性魅力著称,其2014年所做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也体现了这一语言风格,既有官方文字系统之内的严谨表述,也用了不少具有个性色彩的新词。这些新词经过媒体热炒之后成为万口争传的社会流行“热词”,也成为考生都想引用的申论写作资源。如何用好这些时政热词,借助领导言论的权威效应为文章踵事增华,而不至于画虎不成反类其犬呢?中公教育专家为您说明。本次政府工作报告的十大热词
201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有新意、有锐气、有力度而又有语言技巧,具备流行潜质的是以下10个关键词或10句话: ⒈底线思维。底线思维是新一届政府施政中遵循的一种新思想,在此次报告中没有直接提到,但“底线”二字出现了3次,包括民生方面两次提到,兜住民生底线,要坚持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其用意在于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经济方面提到,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目的是确保金融安全。还有一点并不明显,却更加重要,即明确把经济增长率定为7.5%,这是政府施政思维的最深刻体现——中国要用发展的方式来解决各方面遇到的问题,决不允许经济失速——如果说“深化改革”、“向改革要动力”等等属于弹性的姿态展示,“守住经济增速底线和社会安全底线”则是刚性的原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则表态,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可言。事实上,本届政府在政治上、社会管理和言论管理上也采取了遵从底线思维的管理方式,一旦触及底线必然强力反制,如严惩腐败。因此,把握底线思维,是认识习李体制实质的关键,这不仅是李克强总理个人的思想而已。这是本届政府第一年工作和第一份工作报告给予外界最重要的信息。
⒉合理区间。在政府工作报告经济政策部分,李克强提出: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这实际是对“底线思维”的正式诠释。在经济层面,底线思维被用做宏观调控的指导思想,目标保持经济合理运行,而合理的区间就是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加防通胀的上限,是说经济增速和就业率不低于下限,通胀率不高于上限,在这个区间运行就是合理的。底线思维的具体含义是政府对宏观经济形势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以万全之策来应对风险、保障底线。所以,报告还给出了对策选项,即做好政策储备,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确保中国经济这艘巨轮行稳致远。财政、货币和产业、投资等政策储备就是政府手里“最好的准备”。了解这点,对于理解底线思维、预见本届政府的政策风格是十分重要的。⒊改革是最大的红利。类似表述还有向改革要动力、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全面深化各领域的改革,让全社会创造潜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力充分释放,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等。这是改革决心的宣示,红利、活力、动力和壮士断腕、背水一战均是李氏常用语,围绕改革这个核心,这些语句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在需要讲改革的时候就可以引用。
⒋简政放权。这是新一届政府公开场合讲话、文稿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相关词还有“政府自我革命”。其重点在于转变政府职能,摆正政府与市场、社会关系,削减政府权力,而实际进行削减的是行政审批权。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审批事项精简在持续进行中,“简政放权”这个词仍然会热相当一段时间。
⒌权力清单。本届政府的新概念,为落实简政放权的一项制度改革措施,对审批事项建立清单并向社会公布,清单之外的,一律不得实施审批,从原则上给各类经济主体和社会主体松绑,以兑现“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克强思想”。⒍向贫困宣战。原话为:要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表明持续推动扶贫攻坚、创新扶贫方式的决心和意义。
⒎向污染宣战。原话为: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带有鲜明个人特色的口号式表述,铿锵有力,有一定视觉冲击力。
⒏舌尖上的安全。同时提出了一个严守、三个最严,即严守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餐桌上的污染,舌尖上的安全,两者并称,又是政府首脑对社会流行语的一项贡献。
⒐看不见的手。报告原文为: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出现在去年工作总结部分,也是李克强一贯经济思想和政府转型理念的宣示。类似表述还有去年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对申论考生的启示在于,虽然改革和转型是共识,对市场的无形之手要放开,但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也不能放弃,仍然要用,只是要用得更好,由“错位”到“归位”,在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服务等方面运用得更有科学性和艺术性。
⒑一池活水。报告原文: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话讲得有较强语言魅力,为考生的文字表达做出示范。
从政府工作报告热词看领导言论的功能分类
从上面筛选的10个热门词语,可以看出领导人的言论,即各种正式、非正式的文章、讲话、访谈等,实质分为“言”和“论”两个范畴,并不能一概以“论”视之。
言,指的是精彩言辞,新颖的用词、生动的说法、巧妙的借喻、严密的逻辑,具有语言层次的示范意义,在言说中可以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师法,造出类似的句子,做出精彩的表达。类似“一池活水浇灌实体经济之树”这种说法,观点没有特殊之处,但复式比喻手法较出彩,使用类似的词语和修辞,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论,指的是精辟论点,是指领导对问题的看法,由于其特殊地位和从政历练,见多识广又见高识远,比常人看得高、看得深、看得远,其观点大气恢宏、高瞻远瞩,表述又高度精炼,相对普通的见解具有“一句顶一万句”的精辟性,在文章论述时可以作为论据。守住经济增速下限、社会承受能力上限的底线思维,是经济管理中需要遵行的一种指导思想,可以直接作为一个论点,也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第五篇:2010年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
2010年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范文
2011-03-18 09:33 华图网校 点击: [标签: 笔试真题 申论真题]
1298 次
热线电话:400-678-1009 免费咨询
编辑推荐
·贵州公务员考试信息 考试日程一览 官方网站 ·2011年贵州公务员考试备考指导 模考冲刺 ·贵州公务员真题 面试真题 笔试课程 面试课程 ·交通厅招聘公告 贵州公务员考试录用系统一、注意事项
1、题目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的一律无效。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4、特别提醒你注意,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严禁将题本、答题卡带出考室!
6、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在粽子飘香的季节,贵州万千考生终于迎来了2010年公务员考试。在2010年6月14日申论正式结束之际,第一时间组织相关专家对该试卷进行了解读和分析,以期与各位考生共同探讨本次考试所呈现的特征:
一、以豪华课本为切入口,考察环保问题
2008年国考申论围绕怒江水资源开发问题,考察了生态文明;2010年国考申论围绕海洋的保护与开发问题,再次将生态良好问题推上考试;2010年浙江省再次围绕低碳经济进行了申论考试。如果各位考生平时对热点和时事有所关注的话,不难看出低碳、环保、生态无疑是最近一年最热的词汇。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各地都将面临节能减排的成果的考察;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虽并未取得显著成果,但是在此表明面对人类共同的家园,我们需要共同贡献智慧和责任。此次,贵州省申论考试也是“老题新做”,虽然环保问题是老的,但“豪华课本”的切入口是新的。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公务员考试是能力考试。
二、题型常规,考察各种能力
本次申论考试共包含四道题目,分别考察了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具体而言:
1. 认真阅读资料,简要概括循环过程存在的问题。限200字
该题是典型的概括题。回答该题考生应注意两点,首先,考生要概括的主体是“循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该题并未具体限定围绕哪些材料展开,这也就要求各位考生,概括要全面,不要遗漏信息点。
2. 给定资料11某些出版人士对“豪华课本”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的观点有道理没有,为什么?谈谈你的见解!限300字
该题是一道典型的观点分析题。如果各位考生对2009年国考申论比较熟悉的话,不难看出2009有一道与该题完全一样的题型。2009年国考考试题目是“给定资料11”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对策,认为提高粮食价格是关键之策,不必担忧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他的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请谈谈你的见解。(20分)”。回答该题,考生必须有辩证、全面的思维,从整个材料的背景下进行思考。同时在此说明,各位考生在备考申论的过程中应对国考申论题目有所熟悉和掌握,因为国考无疑是各地申论考试的标杆和参考对象。
3. 根据材料如何推行课本循环使用提出你的解决措施并简要说明。限200字
该题是典型的对策题。这里考生需要注意的是,所提对策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参考给定资料以“在孩子心中播下循环和节约” 为题,围绕环保循环使用写一篇议论文,字数在800-1000。
该题是典型的写作论证题。由于申论最后一篇大作文的写作是按档给分,一篇优秀的申论文章应满足下列条件:观点鲜明,条理清晰,逻辑结构完整,论述翔实,表达优美。为在短时间内写出符合上述条件的文章,考生要合理借鉴文中相关材料,并且不能偏离循环和节约这个主题。该题有一个小陷阱,即考生需要围绕如何“在孩子心中”播下循环和节约的理念展开,也就要求各位考生的对策要针对孩子的特点进行提炼。
解析:
一、以豪华课本为切入口,考察环保问题
2008年国考申论围绕怒江水资源开发问题,考察了生态文明;2010年国考申论围绕海洋的保护与开发问题,再次将生态良好问题推上考试;2010年浙江省再次围绕低碳经济进行了申论考试。如果各位考生平时对热点和时事有所关注的话,不难看出低碳、环保、生态无疑是最近一年最热的词汇。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各地都将面临节能减排的成果的考察;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虽并未取得显著成果,但是在此表明面对人类共同的家园,我们需要共同贡献智慧和责任。此次,贵州省申论考试也是“老题新做”,虽然环保问题是老的,但“豪华课本”的切入口是新的。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公务员考试是能力考试。
二、题型常规,考察各种能力
本次申论考试共包含四道题目,分别考察了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具体而言:
1. 认真阅读资料,简要概括循环过程存在的问题。限200字
该题是典型的概括题。回答该题考生应注意两点,首先,考生要概括的主体是“循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该题并未具体限定围绕哪些材料展开,这也就要求各位考生,概括要全面,不要遗漏信息点。
2. 给定资料11某些出版人士对“豪华课本”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的观点有道理没有,为什么?谈谈你的见解!限300字
该题是一道典型的观点分析题。如果各位考生对2009年国考申论比较熟悉的话,不难看出2009有一道与该题完全一样的题型。2009年国考考试题目是“给定资料11”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对策,认为提高粮食价格是关键之策,不必担忧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他的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为什么?请谈谈你的见解。(20分)”。回答该题,考生必须有辩证、全面的思维,从整个材料的背景下进行思考。同时在此说明,各位考生在备考申论的过程中应对国考申论题目有所熟悉和掌握,因为国考无疑是各地申论考试的标杆和参考对象。
3. 根据材料如何推行课本循环使用提出你的解决措施并简要说明。限200字
该题是典型的对策题。这里考生需要注意的是,所提对策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参考给定资料以“在孩子心中播下循环和节约” 为题,围绕环保循环使用写一篇议论文,字数在800-1000。
该题是典型的写作论证题。由于申论最后一篇大作文的写作是按档给分,一篇优秀的申论文章应满足下列条件:观点鲜明,条理清晰,逻辑结构完整,论述翔实,表达优美。为在短时间内写出符合上述条件的文章,考生要合理借鉴文中相关材料,并且不能偏离循环和节约这个主题。该题有一个小陷阱,即考生需要围绕如何“在孩子心中”播下循环和节约的理念展开,也就要求各位考生的对策要针对孩子的特点进行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