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岩:公证应当从单一继承向综合家事法律服务方向转型(在第二届山东省青年公证人讲坛上的发言)(最终五篇)

时间:2019-05-12 19:04: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于岩:公证应当从单一继承向综合家事法律服务方向转型(在第二届山东省青年公证人讲坛上的发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于岩:公证应当从单一继承向综合家事法律服务方向转型(在第二届山东省青年公证人讲坛上的发言)》。

第一篇:于岩:公证应当从单一继承向综合家事法律服务方向转型(在第二届山东省青年公证人讲坛上的发言)

于岩:公证应当从单一继承向综合家事法律服务方向转型(在第二届山东省青年公证人讲坛上的发言)

公证应当从单一继承向综合家事法律服务方向转型于岩

山东省青岛市市中公证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出台之后,继承公证成为自愿选择,业界有志之士大呼继承公证已死,公证应该另谋出路。一时之间,悲观、绝望的气氛笼罩了全国大多数公证处。强制到自愿,当事人还没来得及选择,我们首先自乱了阵脚。从目前各地不动产登记部门陆续出台的实施文件来看,为公证预留了很大的空间。不经公证的继承登记申请,在提供材料完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正常办理时间也至少需要三个月。在房地产市场一直保持稳定上涨的趋势下,时间是不动产登记最大的敌人。因此,笔者认为,考虑到当前的房地产价格因素,要在不动产登记规则下保住继承公证并不是件很困难的事。但在法律层面,公证毕竟已经确定地从“强制”走向了“自愿”,高昂的房地产价格因素可能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稳住继承公证,但不动产登记中心的“懒政”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特别是在发生当事人投诉、媒体大肆渲染的时候。因此,创新、转型发展是不动产统一登记规则下公证行业的出路所在。

一、既有规则下办证模式的创新

(一)与不动产登记中心磋商合作,开辟公证绿色通道从风险责任的分担角度与不动产登记部门进行合作,经公证的继承登记,采取专门窗口、时间优化的方式登记,最大程度上缩短登记时间,有条件的公证处应当开办代办产权转移登记业务,实现公证、登记一条龙服务。

(二)简化当事人取证方式,有条件的变被动为主动当事人提交材料过于复杂一直是继承公证中广为诟病的因素,有条件的公证处应该设立专门的核实取证部门,由当事人提供证据线索,由公证处安排人员调取档案资料。考虑到可行性,可以首先从青岛市内的档案管理单位开始,先行办理起来,摸索积累经验后进行推广。

(三)改变原来公证员各自为战的模式,加强团队合作现在办理公证,一般从受理到核实、出证,都是公证员全程参与,即使很多工作由助理帮助完成,但仍属于公证员各自为战,公证处更像是将众多公证人个体户聚在一起的平台,而没有专门的团队。团队,不仅要求合作,还要注重分工。例如设立代办岗位、调查核实岗位、档案管理岗位,专人负责,提高效率。时代已经不一样了,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现在,公证处也应该从机构内部进行大的细化分工,加强团队之间合作。由原来的各自为战,转变为“强强合作“,实现从个人到团队的升级。公证的团队化发展,是考虑到公证是机构本位,不同于律师,律师虽然是合伙制,但律师的发展是典型的个人化方式,而公证人是一个整体,“准官方”的定位,因此公证才有这么大的公信力。公证的团队化发展,是公证提供便捷、高效、高质的法律服务所必不可少的一步。指望公证员个人发展整个公证事业,已经脱离了当前社会的运行模式,是不现实的。

(四)优化公证收费结构,体现法律服务职能在民事诉讼中,法律从未禁止当事人自行参与诉讼,但大多数当事人仍然选择费用高昂的律师代理,因为律师专业;在不动产登记领域,公证也是一样。目前针对公证收费过高,主要是公证的办证模式存在问题,老百姓普遍认为我们是“以证换证“,就做了这么点工作而已,不值这个钱。甚至很多公证员也是这样认为。其实,在一个不动产继承公证中,公证人可能进行了很多工作,如咨询、调解、核实、出具公证书,很多人只是从结果上来看,提交了材料、交纳了公证费,拿到了公证书。公证人在各个环节中间的付出都被“零价值”认定了。当然,很多人认为,这些是公证人应当免费提供的正常付出。但既然我们已经被定位成 “法律服务中介组织”,这些工作为何要被忽视呢?因此,单一的看继承收费的确过高,但如果将公证人所进行的各种衍伸服务都加进去,在当事人享受到因“付费“而大大便利的时候,还会觉得费用高吗?上面是公证应对不动产登记规则的变化而应积极采取的衍伸服务。但正如笔者所言,这些措施是因为各地不动产登记中心的“懒政”而得以保全,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公证的“付费”和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免费”原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无法对抗的。所以上面所说的只是一个暂时的计策,笔者认为,公证要实现创新发展,就必须找到自己的定位,做好转型。

二、公证转型的必要性公证到底是什么?应该怎么发展?可能没几个人能说清。笔者认为,既然国务院已经将我们定性为法律服务中介组织,那么我们就应该在这个定性上去发展。毕竟,我们的“准”官方管理模式对中国老百姓来说,是绝对值得相信的。而我们实际上也确实有全国“联保”机制的存在,公证的公信力基础是相当厚实的。笔者一直认为,无论我们接受与否,自愿公证都将成为一种趋势,“强制公证”终将退出历史舞台。但这对法律服务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服务本来就是可以选择的。我们不能在遣责别人垄断的同时自己霸道地占用着公有资源。有志气的公证人,应当正视自己的价值,展现自己的才能,去争取被“优先选择”,而不是旨在通过各种立法或强制手续强迫别人“不得不”选择。用同行一句话说,公证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而不是让社会的变化来适用公证。公证所处理的大多数事项都属家事法律调整的范围,公证的社会公信力也主要在家事活动中得以树立。而在家事法领域,公证主要就是在继承方面有所积累,在财富的传承与规划、家庭和谐的维护方面没有过多建树。公证处理家事案件,主要停留在“果”上,没有涉及到“因”。要知道,有因才有果。我们只处理“果”,又要收高额的费用,所以我们的价值没有被人认同。家事法律关系涉及到每一个家庭,而每一个小家的和谐稳定才是我们整个国家安定团结的根本保障。公证作为最贴近家庭的“法律部门”,有责任介入到家事法律的发展中去。

三、公证介入家事法的方向目前家事服务领域更多的是被律师占据,但在公证具体工作中我们发现,当事人对公证还是有着更高一级的信任。可能正是由于有过“强制”公证的历史,现在很多当事人从心理层面上更愿意选择公证。当今社会的家庭法律关系,已经不再像以前那种“一穷二白“时的简简单单,因为涉及到婚姻、财产分配、抚养子女、赡养老人而变得日益复杂,特别是随着财产私有制的发展,各种新型财产的分配也因法律规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一)家庭公证人中国人有一个特点,在家事法律上一般不会做未雨绸缪的事,那会被视为不吉利”、“乌鸦嘴”;而即使通过各种“曲折离奇”的家庭伦理影视剧了解到要提前防范,也往往将好事办成了坏事,“未雨绸缪”变成了“提前埋雷”。在家庭财富日益增长的时代,能够有一位专业的法律人出谋划策就成了很多人的需求。很多人选择律师,是因为公证现在根本没有提供供当事人选择的渠道。而实际上,在家事法律服务领域,律师与公证,绝对不是对手,而应该是“携手”。两者互相补充,实现当事人家庭财富的传承。公证人应该像国外的家庭医生一样,走进家门,自食其力成为社会法制治理的帮手,而不是靠“强制”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比如现在任何一个家庭遇到法律问题,都会托人找律师,涉及到公证的,找公证处。如果我们建立了家庭公证人制度,当事人在遇到法律困难时会第一时间找到公证人寻求帮助,如果需要诉讼的,公证人给推荐律师。这样一种模式,其实已经率先在我们公证人的朋友圈实现了。要推广到社会,则可先以进社区为切入点。但进社区,不是简单的摆几个桌子,拉个横幅,搞几个咨询就成的,而是应该灵活深入,持之以恒。例如,与街道建立合作机制,定期进行家事法律普法宣传,参与婚姻、继承、邻里纠纷调解等事务中去。做这些事时,不能图短期回报,不能只注重眼前小利,而要“下一盘很大的棋”。

(二)与法院建立诉讼对接机制这已经不是设想,而是最高人民法院通过文件颁布的措施,目前全国已有很多地方法院和公证处已经开始尝试此类对接机制。它的主要模式是法院在收到继承等案件诉讼时,首先通知合作公证处,由公证人进行先期调解,如果能够达成调解协议,则直接由公证处办理有关公证即可;如果无法调解,则由法院判决处理。公证积极参与此项机制,无论是对完善社会法制治理体系,强化公证人法律职业共同体地位,还是发挥公证在继承等家事领域的作用,都是一项积极的举措。建议司法局积极倡导建立此项机制。

(三)遗嘱执行人目前我们办理的公证遗嘱,大多数立遗嘱人都是将财产指定给某一个继承人。除去少数家庭现在已经确定发生赡养纠纷,导致立遗嘱人剥夺其他继承人继承权外,大多数家庭在办理遗嘱公证时并没有实际纠纷,而立遗嘱人的愿望一般是为避免将来发生纠纷。此时的遗嘱,其实不仅没起到“避免”的作用,实际上是“增加“了纠纷的可能。这是遗嘱公证的弊端,其实也是我国《继承法》的缺陷。办理公证遗嘱,从遗嘱订立直至生效后的遗嘱继承环节,都过多强调了对立遗嘱人个人意思自由的保护,对立遗嘱人家庭财富和谐传承并没有进行规范或调整,顶多也就是设立了一个“必留份”制度。公证遗嘱的作用在于纠纷时的呈堂证据,而并非财富和谐过渡的家庭伦理依据。由于我国继承法并没有规定“特留份”,即为限制立遗嘱人遗嘱自由而强行规定的留给继承人一定份额的制度。而我国现实社会的养老,除去独生子女外,一般很少由一个子女独自完成。《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里面强调的“常回家看看”,这是对当前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移民化”与“赡养义务“冲突的一种弹性”强制“;《继承法》中对剥夺继承权的情形也仅是规定了几种极端的情况。而我们的公证遗嘱却是在毫不留情地剥夺家庭内部大多数人的继承权。这些现象造成了目前公证遗嘱无人愿办,因为每一个遗嘱都是一个家庭的定时炸弹。纠其原因,主要在于遗产的分配有违公平(当然,这里的公平有时并非财产分配不公,而是财产分配不公背后隐含的情感失衡)。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倡导当事人订立相对公平的遗嘱,即实现财富的传承,又能够将“以和为贵“真正落实到继承中去。在这个背景下,可以考虑由公证机构担任遗嘱执行人,对遗嘱从订立、保管到执行都发挥公证的作用。为化解家庭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从法律上提供一份相对客观与中立的保障。结语 总之,家事法律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我国正在建立法治社会,社会细化分工的特点也决定了不是每一个人都要成为法律人,只要他的身边有一位法律人就足够了。公证人就是可以担此重任的法律人。公证,源于历史因素的社会公信力,在家事法领域不应该再保持沉默,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社会背景下,公证应积极介入家事领域,既是职责所在,也是社会所需。公证应当以继承领域所积累的经验为基础,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财富和谐传承为目标,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去。图文编辑 |高敏娜

下载于岩:公证应当从单一继承向综合家事法律服务方向转型(在第二届山东省青年公证人讲坛上的发言)(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于岩:公证应当从单一继承向综合家事法律服务方向转型(在第二届山东省青年公证人讲坛上的发言)(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