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路试验员考试按考试大纲精编
按考试大纲精编(公路问答题试验工程师)
1、简要写出普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流程。答:(1)根据沥青混合料类型选择规范规定的矿料级配范围。(2)确定工程设计级配范围(3)材料选择取样、试验
(4)在工程设计级配范围优选1-3组不同的矿料级配
(5)对设计级配,初选5组沥青用量,拌合混合料,制作马歇尔试件(6)确定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测定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进行马歇尔试验(7)技术经济分析确定1组设计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
(8)进行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矿渣膨胀试验等。(9)完成配合比设计,提交材料品种、配比、矿料级配、最佳沥青用量。
2、某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已知设计抗压强度Rd=3.1MPa,现测得某段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数值如下,对该段强度结果进行评定并计算其得分值。(规定分为20分,保证率为95%,Za=1.645)3.85 4.01 3.53 3.96 4.00 3.73 3.86 3.97 3.93 4.05 3.52 3.83 解: R=3.85 Cv=0.046
Rd/(1-ZaCv)=3.1/(1-1.645*0.046)=3.35 R>Rd/(1-ZaCv)
合格,得满分20分。
3、某一级公路沥青路面总厚度检测值(cm)分别为: 15.1 14.3 14.5 14.4 14.7 15.0 15.3 14.2 14.8 14.9 14.5 14.3 14.8 14.4 15.2 14.7 按保证率95%,计算其厚度代表值。(已知t0.95/√16=0.438)解:X=14.7 S=0.34 XL=X-t0.95*S /√16=14.7-0.34*0.438=14.6 其厚度代表值为:14.6cm
4、简要叙述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有哪些测定方法 射线法:测定用粘稠石油沥青拌制的热拌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用量,适用于沥青路面施工时沥青用量检测,以快速评定拌合厂工作质量
第二篇:公路试验员考试
http://wenku.baidu.com/view/4aa54a7c31b765ce050814bc.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1363503a5727a5e9856a6131.html?from=related&hasrec=1 2012公路试验员考试时间及大纲
关于组织 2012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的通知,根据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需要,部工程质量监督局和部职业资格中心研究决定,2012年继续组织实施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现将考试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次考试科目设置、等级及类别、报考条件及报考程序、组织方式等与 2011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过渡考试相同。
二、本次考试使用《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大纲(2012 年版)》,考题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不超出大纲范围。考生可学习参考由部工程质量监督局 和部职业资格中心 2012 年组织修订的考试用书(可通过各省级质监机构订购或 在当地交通书店购买)。
三、本次考试将继续使用网上考试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照片上传、自助打印准考证等(具体报名方法参见网站公示)。请考生务必在规定时间段内上网自助打印准考证,无准考证考生将不能进入考场考试。
四、根据《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办法》有关规定,2010 、2011 过渡考试的单科有效成绩在本次考试中仍然有效。
五、考试科目及时间详见附件。请各省级交通质监机构做好动员工作,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并认真做好资格审查及考试组织工作,保证考试工作顺利进行。
附件: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时间表项目网上报名时间2012.3.19~2012.4.18 现场资格 2012.3.19~2012.4.20 审查时间 考生自助打印准考证时间 2012.5.7~2012.6.15 时间安排 考试时间 2012.6.9~2012.6.10 【具体时间安排请参见各省考试通知】 考试科目安排公路检测工程水运科目检测工别 程 考试科目安 排 公 路 检测 工 程 水 科目 运 检测 工 等级 程 师 员 检测----师 员 检测 检测----结构--地基与基础--等级 师 员 师 员 师 员 师 员 检测 检测 检测 检测 检测 检测 检测 科目 检测师 师 员 第二天(第二天(2012.6.17))上午 9:00-11:30 公路 隧道 下午 14:00-16:30 桥梁 机电工程 检测----公共基础 材料--等级 检测师 师 员 师 员 检测 检测 检测 科目 第一天(第一天(2012.6.16))上午 10:00-11:30 公共基础 下午 14:00-16:30 材料 交通安全设施 试验检测员以应知应会的现场操作技能为主。
一、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共有四种形式:单选题、判断题、多选题和问答题,(l)单选题:每道题目有四个备选项,要求参考人员通过对题干的审查理解,从四个备选项中选出唯一的正确答案,每题 1 分。
(2)判断题:每道题目列出一个可能的事实,通过审题给出该事实是正确还是 错误的判断。每题 1 分。
(3)多选题: 每道题目所列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每题 2 分。选项全部正确得满分,选项部分正确按比例得分,出现错误选项该题不得分。
(4)问答题:分为试验操作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和计算题等,每题 10 分。
二、科目设置 专业科目分为:《 材料》、《 公路》、《 桥梁》、《 隧道》、《交 通安全设施》 和《 机电工程》。每套试卷设置单选题 30 道、判断题 30 道、多选题 20 道,问答题 5 道,总计巧 150 分,90 分合格,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三、考试内容参考比例 《材料》 考试科目包括: 土工试验 30 %、集料 10 %、水泥及水泥混凝土 20 %、沥青和沥青混合料 20 %、无机结合稳定材料 5 %、钢材 5 %、石料 5 %、土 工合成材料 5 %。
《公路》 考试科目包括: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5 %、沥青混合料与水 泥混凝土 20 %、路面基层与基层材料 20 %、路基路面现场试验检测 35 %。
《桥梁》 考试科目包括:桥梁工程原材料 20 %、桥梁工程基础 30 %、桥梁上 部结构 30 %、桥梁荷载试验及状态监测 20 %。
四、参考教材和参考资料在各科目考试大纲中列出了有关考试参考书目,要特别强调的是当教材中的内容和现行标准规范相对应的内容不一致时,应以现行有效的行业及国家标准规范内容为准。
2012 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员考试大纲 第一章 公共基础 材料》 第二章 《材料》
一、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略 二
主要考试内容 ⒈土工试验
⑴土的三相组成及物理性质指标换算 理解:土的形成过程。
熟悉:土的三相组成;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及指标换算。掌握:含水量试验;密度试验;相对密度试验。⑵土的粒组划分及工程分类
理解:粒度、粒度成分及其表示方法;司笃克斯定律。熟悉:土粒级配指标;Ca、Cc;土粒大小及粒组划分。
掌握:土的工程分类及命名(现行《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颗粒分析试验。
⑶土的相对密度及界限含水量 理解:天然稠度试验。
熟悉:相对密实度D1的基本概念及表达;黏性土的界限含水量(液限??L、;塑限??P、缩限??s);塑性指数 Ip、液性指数 IL。
掌握:砂土相对密实度测试;界限含水量试验。⑷土的动力特性与击实试验
理解:击实的工程意义;击实试验原理。熟悉:土的击实特性;影响压实的因素。掌握:击实试验。
⑸土体压缩性指标及强度指标
理解:压缩机理;有效应力原理;与强度有关的工程问题;三轴压缩试验;黄土湿陷试验。熟悉: 室内压缩试验与压缩性指标:先期固结压力 pe 与土层天然固结状态判断;强度指标c、??;CBR的概念。
掌握:固结试验;直接剪切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承载比(CBR)试验;回弹模量试验。
⑹土的化学性质试验及水理性质试验
理解:膨胀试验;收缩试验;毛细管水上升高度试验。
掌握:酸碱度试验;烧失量试验;有机质含量试验;渗透试验。⑺土样的采集及制备
理解:土样的采集、运输和保管。掌握:土样和试样制备。⒉集料
⑴粗集料基本概念
理解:集料的定义;标准筛的概念。
熟悉:集料划分方法;粗细集料最大粒径和公称最大粒径概念。⑵粗集料密度
理解:粗集料(涉及石料和细集料)的各种密度定义。熟悉: 密度常用量纲;不同密度适用条件。
掌握:表观密度和毛体积密度的试验操作方法、结果计算。⑶粗集料吸水性和耐候性 理解:吸水性和耐候性定义。
熟悉:砂石材料空隙率对耐候性的影响。⑷粗集料颗粒形状
理解:针片状颗粒对集料应用所造成的影响。熟悉:针对两种不同应用目的针片状颗粒的定义方法。
掌握:适用不同目的针片状颗粒检测操作方法以及影响试验的重要因素。
⑸粗集料力学性质
理解:各力学性质的定义及力学性质内容。熟悉:每种力学性质试验结果计算及检测结果含义。掌握:各项试验的操作内容、步骤及影响试验结果的关键因素;注意分别适用于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粗集料时的各项试验操作方法上的特点和区别。
⑹粗集料压碎试验 理解:压碎试验的目的。
熟悉:两种适用不同范围压碎试验的操作区别。掌握:压碎试验操作步骤。
⑺粗集料洛杉矶试验目的 理解:洛杉矶磨耗试验目的。
掌握:洛杉矶试验操作步骤,试验结果所表达的含义。⑻粗集料道瑞磨耗试验和磨光试验 理解:二项试验的目的。
熟悉:道瑞磨耗试验和磨光试验结果的联系和区别;二项试验操作步骤和试验 结果所表达的含义。
⑼粗集料化学性质
理解:石料或集料化学性质涉及的含义。
熟悉:化学(性质)组成与集料酸碱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应用过程中所带来的影响。
⑽粗集料的技术要求
熟悉:粗集料技术要求的主要内容。
⑾细集料(砂)的技术性质
理解:砂的技术性质涉及范围,级配的概念;砂中有害成分的类型及检测的基本方法。
熟悉:细集料筛分所涉及的几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计算集料级配的方法。
掌握:细集料筛分试验的操作过程、影响试验准确性的各种因素,筛分结果的计算;细度模数的计算方法和含义,砂粗细程度的判定方法,⑿砂的技术要求 理解:砂的技术要求。⒀矿料级配
理解:级配曲线的绘制方法;级配范围的含义。熟悉:矿料的级配类型;不同级配类型的特点。掌握:合成满足矿料级配要求的操作方法——图解法。⒊水泥及水泥混凝土 ⑴水泥的基本概念
理解:常见五大水泥品种的定义、大致特点及适用范围;水泥的生产过程、理解:常见五大水泥品种的定义、大致特点及适用范围;水泥的生产过程、掺加石膏及外掺剂的原因所在。
⑵水泥细度
理解:水泥细度大小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熟悉:表示水泥细度的概念——筛余量和表比面积。掌握:筛析法检测水泥细度的操作方法和特点。
⑶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
理解:水泥净浆稠度和标准稠度概念;确定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意义。
熟悉:两种标准稠度测定的方法——标准方法(维卡仪法)和代用法(试锥法)的试验原理;两种方法各自对标准稠度判断方法。掌握:维卡仪法稠度测定方法;
掌握:维卡仪法稠度测定方法;试锥法中调整用水量和固定用水量法的关系及操作步骤。
⑷水泥凝结时间
熟悉:水泥凝结时间的定义;凝结时间对工程的影响。掌握:凝结时间测定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⑸水泥安定性
熟悉:水泥安定性定义;安定性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掌握:安定性测定的标准方法 雷氏夹法; 试饼法。掌握:安定性测定的标准方法——雷氏夹法;代用法 雷氏夹法 代用法——试饼法。试饼法
⑹水泥力学性质
理解:水泥力学性质评价方法 水泥胶砂法。
熟悉:影响水泥力学强度形成的主要因素;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计算及结果数据处理。
掌握:水泥胶砂强度试验的操作步骤。⑺水泥化学性质
理解:化学性质所涉及的内容,对水泥性能产生的影响。熟悉:游离氧化镁和氧化钙对水泥安定性的影响及其评价思路。⑻水泥技术标准和质量评定 理解:水泥技术标准的主要内容。
熟悉:与常规试验相关的物理力学指标;水泥强度等级的判定方法。掌握:废品与不合格水泥的判定方法。
⑼水泥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理解:混凝土材料组成;普通混凝土的概念。⑽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易性)理解:维勃稠度试验方法。
熟悉:混凝土工作性的定义;坍落度试验的操作原理、试验过程中评定工作性的方法;影响混凝土工作性的因素。
掌握:坍落度试验操作步骤。
⑾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
理解: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检测方法、注意事项。⑿硬化后水泥混凝土的力学强度
理解:混凝土强度等级确定依据;影响混凝土力学强度的各种因素。熟悉:立方体、棱柱体混凝土试件成型方法,力学性能测试方法;混凝土强度质量评定方法。掌握:抗压合抗弯强度试验操作步骤,结果计算以及数据处理。⒀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熟悉:配合比设计要求及设计步骤。掌握:设计过程中各个步骤的主要工作内容:
①初步配合比设计阶段:熟悉配制强度和设计强度相互间关系,水灰比计算方法,用水量、砂率查表方法,用水量、砂率查表方法,以及砂石材料计算方法。试验室配合比设计阶段:熟悉工作性检验方法,及砂石材料计算方法。
②试验室配合比设计阶段:熟悉工作性检验方法,以及工作性的调整。
基准配合比设计阶段:熟悉强度验证原理和密度修正方法。
③基准配合比设计阶段:熟悉强度验证原理和密度修正方法。④工地配合比设计阶段:熟悉根据工地现场砂石含水率进行配合比调整的方法。
⑤控制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⒋沥青和沥青混合料 ⑴沥青材料基本概念
理解: 沥青大致的分类; 沥青的组分。掌握: 沥青适用性气候分区准则,分区方法。⑵沥青针入度
理解:沥青黏滞性含义,针入度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针入度指数的含义。
熟悉: 影响沥青针入度的因素;针入度与沥青标号的关系。掌握: 沥青针入度试验操作方法。⑶沥青软化点
理解:软化点所代表的沥青性质;软化点与沥青黏滞性的关系。熟悉:影响软化点的因素。掌握:软化点试验操作方法。
⑷沥青延度 理解:延度的含义。熟悉:影响延度的因素。掌握:延度试验的操作方法。⑸沥青耐久性
理解:引起沥青老化的因素;现行规范评价老化的方法。熟悉:老化的沥青三大指标的变化规律;经历老化后沥青抗老化能力评价方法。
掌握:沥青老化试验方法。
⑹沥青密度
熟悉:沥青密度检测方法。
⑺沥青腊含量
理解:腊含量试验操作过程。
熟悉:腊对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⑻沥青技术要求
理解:沥青等级概念,不同等级沥青适用范围;沥青技术标准主要涵盖的内容。
熟悉:沥青标号的划分依据;不同标号沥青适用性的大致规律。⑼其他沥青材料
理解:乳化沥青和改性沥青的定义及应用目的。
熟悉:沥青改性常用方法;SBS 改性沥青的特点;乳化沥青的乳化原理。
⑽沥青混合料基本概念
理解:沥青混合料类型的划分;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类型及其特点。⑾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理解: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的含义;高温稳定性差时沥青混合料所反映出的问题。
熟悉: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关键试验方法——车辙试验。掌握: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方法。
⑿沥青混合料耐久性 熟悉:评价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指标——空隙率、饱和度、残留稳定度。
⒀沥青混合料其他性能
理解: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抗滑性和施工和易性。⒁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
熟悉:沥青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定义、所代表的性能。掌握:空隙率大小对混合料性能影响。
⒂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试件制作方法
理解:马歇尔试件组成材料计算方法;马歇尔沥青用量大致范围确定方法。
熟悉: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用量表示方法;沥青含量和油石比的定义及二者之间的换算方法。
掌握:成型马歇尔试件温度要求,影响试件制备的关键因素;制作一个标准马歇尔试件所需拌和物用量计算方法。
⒃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密度检测
熟悉:马歇尔试件不同密度定义;常用密度检测方法;不同密度检测方法的适用性。
掌握:马歇尔试件毛体积密度和表观密度及理论密度试验操作过程。⒄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熟悉:稳定度和流值的含义;试验结果评定方法;影响试验结果因素的控制。
掌握:稳定度试验操作步骤。
⒅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理解:车辙试验目的意义。
熟悉:车辙试验操作方法、试验条件、结果所表示的含义。⒆沥青与矿料黏附性试验
理解:影响沥青与矿料黏附性的因素。熟悉:粗细粒径矿料的两种黏附性试验方法;试验结果的评定方法;黏附等级的划分。
掌握:水煮法与水侵法操作步骤。⒇沥青含量试验
理解:几种常用沥青含量检测方法。(2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理解:设计内容——选择适宜的矿料类型、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熟悉:各组成材料的性质要求——适宜的沥青标号选择方法、粗集料级配及其适宜的沥青标号选择方法与沥青黏附性改善方法;矿粉应用的目的及其基本性能要求;矿料设计中矿粉 调整准则和调整方法;沥青混合料设计步骤——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调整准则和调整方法;沥青混合料设计步骤 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验证阶段;沥青含量不同各个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及绘制与各指标关系曲线的方法;各指标随沥青含量增加时的变化规律,影响各指标的因素和调整思路。
掌握:最佳沥青用量 OAC1 和 OAC2 的确定方法,以及最终的OAC的确定方法。
⒌无机结合稳定材料
⑴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技术要求
理解: 水泥稳定类材料、石灰工业废渣类材料、石灰稳定类材料的常见类型、级配要求。级配要求。
熟悉: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材料的类型划分;水泥稳定类材料、石灰工业废渣类材料、石灰稳定类半刚性类材料的适用范围;总和稳定类材料技术要求。
掌握:石灰、粉煤灰的技术要求;水泥稳定类原材料(土、水泥、粒料)的技术要求;石灰稳定类原材料的技术要求;半刚性混合料的强度与压实度要求。
⑵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方法
理解:水泥稳定类、石灰工业废渣类、石灰稳定土类混合料组成设计的一般规定;原材料试验方法。熟悉:水泥稳定类、石灰工业废渣类、石灰稳定土类混合料组成设计的内容。
掌握:水泥稳定类混合料、石灰工业废渣类混合料、石灰稳定土类混合料设计步骤与要点。
⑶基层、底基层材料试验检测方法
熟悉: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测试方法目的与适用范围;石灰或水泥剂量测定方法的原理; 滴定法的目的与适用范围、所使用的试剂、试验步骤;EDTA 滴定法的目的与适用范围、所使用的试剂、试验步骤;烘干法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含水量的试验目的、适用范围和试验步骤; 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含水量的试验目的、适用范围和试验步骤;顶面法测定室内抗压回弹模量的试验步骤。
掌握: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测试步骤;EDTA 测定法标准曲线的制作;烘干法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含水量的计算;击实试验步骤、要点与计算;无侧限抗压 强度试验试件的制备、养生、强度测试及其要求。
⒍钢材
理解: 钢材的种类以及用途。熟悉: 普通钢筋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
掌握:普通钢筋的力学性能测试——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延伸率和冷弯性能试验操作。
⒎石料
理解:桥涵工程所用石料的种类以及用途。熟悉:石料的技术标准、技术等级划分。
掌握:石料的力学性能 饱和抗压强度、洛杉矶磨耗试验方法。⒏土工合成材料
理解:公路工程对土工织物及相关产品要求;土工合成材料的适用范围。熟悉:土工织物及相关产品的质量要求;单位面积质量、厚度、渗透性、孔径、拉伸率、拉伸强度、抗滑性等;土工织物及相关产品的性能及质量检测试验; 拉伸率、拉伸强度、抗滑性等;土工织物厚度测定、单位面积质量测定、垂直渗透试验、孔径测定、拉伸试验、直剪摩擦试验。掌握:相关标准对土工合成材料的规定、试验方法并熟练操作;影响试验的主要因素及试验注意事项。
三主要参考书目 略
二、试验检测员考试大纲 第三章
《公路》
一、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略 二主要考试内容:
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⑴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方法
理解: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概念及划分方法;关键项目、规定极值等概念。
熟悉:检评程序;分项工程质量检验内容;工程质量评分方法;工程质量等级评定。
掌握:《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目的和适用范围;分项工程计分规定。
⑵路基土石方工程质量检查项目
理解:土方路基、石方路基、软土地基处治、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的基本要求;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的外观鉴定;软土地基处治、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的实测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的外观鉴定;软土地基处治、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的实测项目;管节预制、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检查(雨水)井砌筑、土沟、项目;管节预制、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检查(雨水)井砌筑、土沟、浆砌排 水沟、盲沟的基本要求和外观鉴定;挡土墙和砌石工程的基本要求和外观鉴定; 水沟、盲沟的基本要求和外观鉴定;挡土墙和砌石工程的基本要求和外观鉴定; 其他分项工程的基本要求。其他分项工程的基本要求。
熟悉:一般规定;土方路基、石方路基实测项目;软土地基处治、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的实测关键项目;排水工程的一般规定;管节预制、管道基础及管节 料处治层的实测关键项目;排水工程的一般规定;管节预制、安装、检查(雨水)井砌筑、土沟、浆砌排水沟、盲沟的实测项目; 安装、检查(雨水)井砌筑、土沟、浆砌排水沟、盲沟的实测项目;墙背填土的基本要求;挡土墙和砌石工程的实测项目;其他工程的关键实测项目。
掌握:土方路基、石方路基实测关键项目;管节预制、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管节安装 检查(雨水)井砌筑、土沟、浆砌排水沟、盲沟的实测关键项目;挡土墙、检查(雨水)井砌筑、土沟、浆砌排水沟、盲沟的实测关键项目;挡土墙、墙 背填土和砌石工程的实测关键项目。背填土和砌石工程的实测关键项目。
⑶路面面层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理解:水泥混凝土面层、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外观鉴定;沥青贯入式面层、沥青 表面处治面层的基本要求、实测项目;路缘石、路肩的基本要求、表面处治面层的基本要求、实测项目;路缘石、路肩的基本要求、实测项目和 外观鉴定。
熟悉:一般规定;水泥混凝土面层、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实测项目和基本要求。
掌握:水泥混凝土面层、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实测关键项目;压实度、厚度、弯沉、抗滑性能等的检查和评定方法。
⒉沥青混合料与水泥混凝土
理解:沥青混合料类型及其特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 料类型及其特点; 定性的概念;沥青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概念及所代表的含义。
熟悉:空隙率大小对混合料性能影响;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用量表示方法,沥青含量和油石比的概念及二者之间的换算方法;马歇尔试件不同密度定义,常用密度检测方法;车辙试验的目的及操作步骤;针对不同粒径矿料与沥青的两种 黏附性试验方法;水泥混凝土原材料要求; 黏附性试验方法;水泥混凝土原材料要求;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的因素;水泥混凝土凝结时间测试。
掌握:马歇尔试件成型方法,影响试件制备的关键因素;确定一个标准马歇尔试件混合料用量计算方法;马歇尔试件毛体积密度、表观密度及最大相对理论 试件混合料用量计算方法;马歇尔试件毛体积密度试验操作过程;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操作及注意事项;水煮法和水侵法操作步骤;几种常用沥青含量检测方法;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内容;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点;水泥混凝土强度试验;水泥混凝土工作性试验。
⒊路面基层与基层材料 ⑴路面基层
理解:基层的一般规定、分类、外观鉴定;基层的类型、级配要求、适用范围; 石灰工业废碴类材料的石灰、粉煤灰、土等技术要求。
熟悉:基层的基本要求、实测项目;混合料组成设计的目的和要点。掌握:基层的实测关键项目;压实度、强度等的检查和评定方法。⑵路面基层材料的试验检测
理解:理论计算法确定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最大干密度;顶面法测定室内抗压回弹模量的试件制作与准备。
熟悉:EDTA 滴定法的目的和适用范围;石灰或水泥剂量的测定方法;石灰、粉 煤灰无机结合料的试验方法;烘干法测定含水量的试验目的、适用范围; 煤灰无机结合料的试验方法;烘干法测定含水量的试验目的、适用范围;无侧 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劈裂试验方法;承载比(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劈裂试验方法;承载比(CBR)试验方法;确定最大干)试验方法; 密度的试验方法;柔性基层材料标准密度试验方法。
掌握: EDTA滴定法的测定方法; 烘干法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含水量试验步骤;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击实试验步骤、要点与计算;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件的 制备和养生、强度要求;劈裂试验试件的制备与养生;顶面法测定室内抗压回 制备和养生、强度要求; 劈裂试验试件的制备与养生; 弹模量的试验步骤;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测试的操作步骤。弹模量的试验步骤;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测试的操作步骤。
⒋路基路面现场试验检测 ⑴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
熟悉:现场密度试验检测方法与适用范围;灌砂法、环刀法试验注意的问题; 核子密度仪试验的适用范围与试验要点。
掌握:压实度概念;灌砂法标定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的步骤与要点;灌砂法标定量砂的单位质量的测定步骤与要点灌砂法测定现场密度的试验步骤与要 密度计算;环刀法测定现场密度的试验步骤与要点,密度计算; 点,密度计算;环刀法测定现场密度的试验步骤与要点,密度计算;核子密度仪试验的试验步骤;钻芯法测定沥青面层密度的试验步骤与要点。钻芯法测定沥青面层密度的试验步骤与要点。
⑵弯沉检测方法 理解:弯沉值的概念。
熟悉:贝克曼梁法测试弯沉的目的与适用范围;弯沉测试车轴载的要求;贝克曼梁弯沉仪组成。
掌握:贝克曼梁法测试弯沉的步骤与计算。⑶回弹模量试验检测方法
理解:贝克曼梁法测试回弹模量的目的、适用范围与试验步骤;承载板法测试 回弹模量的目的与适用范围。回弹模量的目的与适用范围。
熟悉:回弹模量的常用测试方法。
掌握:承载板法测试回弹模量的步骤与要点。
⑷水泥混凝土路面芯样劈裂强度试验方法
熟悉:水泥混凝土路面芯样劈裂强度试验步骤与要点。掌握:水泥混凝土路面芯样检查内容。⑸平整度试验检测方法
理解:颠簸累积仪(VBI)与国际平整度指数(IRI)相关关系的建立;车载式颠)与国际平整度指数()相关关系的建立; 簸累积仪法的适用范围、仪器设备、试验结果处理及注意事项。
熟悉:平整度的概念、常用检测设备及指标;3m 直尺测定法、连续式平整度仪 法的适用范围、仪器设备、试验结果处理及注意事项。掌握: 直尺测定法、连续式平整度仪法的测试步骤。
掌握:3m 直尺测定法、连续式平整度仪法的测试步骤。⑹路面抗滑性能试验检测方法
理解:路面抗滑性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路面抗滑性能的测试方法与原理; 横向力系数测定车的适用范围设备要求、测定步骤及其测试数据处理。熟悉:手工铺砂法、摆式仪法的适用范围;摆式仪测定摆值的温度修正;路面抗滑性能检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掌握:手工铺砂法的试验与计算;摆式仪测试中橡胶片的要求;摆式仪测试的试验步骤与要点。
⑺路面结构层厚度试验检测方法
理解:常用路面结构层厚度检测方法及其适用范围。熟悉:挖坑法、钻芯取样法检测厚度的要点。掌握:挖坑、钻孔的填补要点。⑻沥青路面渗水性能检测方法 理解:沥青路面渗水系数概念。
熟悉:沥青路面渗水试验的目的和适用范围。掌握:沥青路面渗水试验步骤与要点。⑼CBR 值现场检测技术
理解:路基填料 CBR 值要求;长杆贯入 CBR 间接推算法。
熟悉:土基现场 CBR 值测试方法。⑽弯沉检测新技术
理解:自动弯沉仪和落锤式弯沉仪的工作原理。
⑾路面平整度、抗滑性能检测新技术与路面雷达测试系统 路面平整度、理解:激光路面平整仪;摩擦系数测定设备;激光构造深度仪;路面雷达测试系统。
第三篇:试验员考试大纲
2010年公路水运试验检测工程技术人员业务考试大纲
主题:2010年公路水运试验检测工程技术人员业务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总说明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目的是科学、公开、公平、公正地考核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的试验检测技术水平,提高士严检测队伍整体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确保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质量。
本考试大纲对试验检测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划分了“了解”、“熟悉”和“掌握”三个层次。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分为试验检测工程师和试验检测员两个等级。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科目分为《公共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试验检测员考试科目仅设专业科目。二者专业考试科目的设置和考试范围相同,考试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同,试验检测工程师以考察掌握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分析判断能力为主,试验检测员以应知应会的现场操作技能为主。考试方式实行计算机考试或纸质试卷考试的方式。
一、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共有四种形式:单选题、判断题、多选题和问答题,公共基础科目不设问答题。⑴单选题:每道题目有四个备选项,要求参考人员通过对于题干的审查理解,从四个备选项中选出唯一的正确答案,每题1分。
⑵判断题:每道题目列出一个可能的事实,通过审题给出该事实是正确还是错误的判断,每题1分。
⑶多选题:每道题目所列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每题2分。选项全部正确得满分,选项部分正确按比例得分,出现错误选项该题不得分。
⑷问答题:分为试验操作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和计算题等,每题10分。
二、科目设置
设置单选题30道、判断题、多选题20道,总计100分,60分合格,考试时间90分钟。专业科目分为:《材料》、《公路》、《桥梁》、《隧道》、《交通安全设施》和《机电工程》。每套试卷设置单选题30道、判断题30道、多选题20道,问答题5道,总计150分,90分合格,考试时间150分钟。
三、考试内容参考比例
《公共基础》考试科目包括:法律法规20%、计量认证30%、试验检测基础知识50%。《材料》考试科目包括:土工试验30%、集料10%、岩石5%、水泥及水泥混凝土20%、沥青及沥青混合料20%、无机结合稳定材料5%、钢材5%、土工合成材料5%。
《公路》考试科目包括: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5%、沥青混合料与水泥混凝土20%、路面基层与基层材料20%、路基路面现场试验检测35%。
《桥梁》考试科目包括:桥梁工程原材料20%、桥梁工程基础30%、桥梁上部结构3%、桥梁荷载试验及状态监测20%。
《隧道》考试科目包括:隧道基本知识5%、超前支护10%、开挖10%、初期支护15%、防排水15%、施工监控量测15%、衬砌20%、隧道环境10%。
《交通安全设施》考试科目包括:基础知识10%、道路交通标志10%、道路交通标志反光膜10%、道路交通标线10%、道路交通标线涂料10%、公路安全护栏15%、隔离设施10%、防眩设施5%、突起路标5%、轮廓标5%、通信管道10%。
《机电工程》考试科目包括:基础知识25%、监控设施20%、通信设施20%、收费设施15%、低压配电设施5%、照明设施5%、隧道机电设施10%。
以上比例供应考者复习时参考,卷面无法按比例严格分布分数。
四、参考教材和参考资料 在各科目考试大纲中列出了有关考试参考书目,要特别强调的是当教材中的内容和现行标准规范相对应的内容不一致时,应以现行有效的行业及国家标准规范内容为准。第二部分 试验检测人员考试大纲 第一章 《公共基础》
一、考试的目的与要求 本部分主要考查考生了解、熟悉河掌握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工作中所涉及的政策及法律法规的理解能力、计量认证和试验检测技术与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程度。
二、主要考试内容 ㈠法律法规
了解:计量法、计量法实施细则、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试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5]12号)、贯彻实施《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的通知(交质监发[2005]547号)。
熟悉:计量法、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有关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及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条款;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第四章中涉及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的条款;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认定中现场评审的主要内容;检测标准的分类及使用原则。
掌握:检测机构等级、专业、类别的划分;等级证书的有效期;《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5]12号)(第三章)中对试验检测活动的规定;检测人员等级、专业、类别的划分;取得公路水运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的条件和有效期;考试违规的处理;实验室管理制度、岗位基本职能。㈡计量认证
了解:计量认证的基本概念;《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 15481—2000)的基本内容;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通用计量术语。
熟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内容和层次划分(质量程序、程序文件、其他质量文件);法定计量单位的定义及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内容;量值测源的基本概念;样品管理及标准差异等管理的基本要求。
掌握:国际单位制(SI)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及单位符号;仪器设备管理、使用、维护的基本方法;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监测报告的主要内容;计量认证(CMA)章的正确使用。㈢试验检测基础知识
了解:误差、数值修约、抽样的基本概念。
熟悉:总体、样本、算术平均值、中位数、极差、标准偏差、变异系数、随机事件及其概率、正态分布的基本概念;测量数据常用的表达方式(表格法、图示法、经验公式法);比对试验的基本概念。
掌握:数值运算法则及修约规则;测量误差的分类、来源及消除方法;抽样技术中批量、样本的基本概念;抽样检验的类型和评定方法、随机抽样的方法;检测事故的认定及基本处理程序;测量数据常用表达方法的内容。
三、主要参考书目
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1985年9月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⒉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1988年12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1号)。⒊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00年7月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3号)。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00年1月30日 国务院令[2000]第279号)。
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条例(2006年7月27日 国家认监委 国认实函(2006)141号)。⒍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2005年8月20日 交通部令[2005]第12号)。⒎贯彻实施《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的通知(2005年11月18日 交通部 交质监发[2005]547号)。
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 15481—2000).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数值修约规则(GB 8170—87).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7。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量和单位(GB 3100~3102—1993).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3。
⒒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
⒓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宣贯指南.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
⒔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1987年2月1日国家计量局发布)⒕陈一梅.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概论.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⒖张超,郑南翔,王建设.路基路面试验检测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第二章 《材料》
一、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大纲 ㈠考试目的与要求 略 ㈡主要考试内容 ⒈土工试验
⑴土的三相组成及物理性质指标换算 了解:土的形成过程。
熟悉:土的三相组成;土的物理性质指标及指标换算。掌握:含水量试验;密度试验;相对密度试验。⑵土的粒组划分及工程分类
了解:粒度、粒度成分及其表示方法;司笃克斯定律。熟悉:土粒级配指标;Ca、Cc;土粒大小及粒组划分。
掌握:土的工程分类及命名(现行《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颗粒分析试验。⑶土的相对密度及界限含水量 了解:天然稠度试验。熟悉:相对密实度D1的基本概念及表达;黏性土的界限含水量(液限??L、塑限??p、缩限??s);塑性指数Ip、液性指数IL。
掌握:砂土相对密实度测试;界限含水量试验。⑷土的动力特性与击实试验
了解:击实的工程意义;击实试验原理。熟悉:土的击实特性;影响压实的因素。掌握:击实试验。
⑸土体压缩性指标及强度指标
了解:压缩机理;有效应力原理;与强度有关的工程问题;三轴压缩试验;黄土湿陷试验。熟悉:室内压缩试验与压缩性指标;先期固结压力pe与土层天然固结状态判断;强度指标c、??;CBR的概念。
掌握:固结试验;直接剪切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承载比(CBR)试验;回弹模量试验。⑹土的化学性质试验及水理性质试验
了解:膨胀试验;收缩试验;毛细管水上升高度试验。
掌握:酸碱度试验;烧失量试验;有机质含量试验;渗透试验。⑺土样的采集及制备 了解:土样的采集、运输和保管。掌握:土样和试样制备。⒉集料
⑴粗集料基本概念
了解:集料的定义;标准筛的概念。
熟悉:集料划分方法;粗细集料最大粒径和公称最大粒径概念。⑵粗集料密度
了解:粗集料(涉及石料和细集料)的各种密度定义。熟悉:密度常用量纲;不同密度适用条件。
掌握:表观密度和毛体积密度的试验操作方法、结果计算。⑶粗集料吸水性和耐候性 了解:吸水性和耐候性定义。
熟悉:砂石材料空隙率对耐候性的影响。⑷粗集料颗粒形状
了解:针片状颗粒对集料应用所造成的影响。
熟悉:针对两种不同应用目的针片状颗粒的定义方法。
掌握:适用不同目的针片状颗粒检测操作方法以及影响试验的重要因素。⑸粗集料力学性质
了解:各力学性质的定义及力学性质内容。
熟悉:每种力学性质试验结果计算及检测结果含义。
掌握:各项试验的操作内容、步骤及影响试验结果的关键因素;注意分别适用于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粗集料时的各项试验操作方法上的特点和区别。⑹粗集料压碎试验
了解:压碎试验的目的。
熟悉:两种适用不同范围压碎试验的操作区别。掌握:压碎试验操作步骤。⑺粗集料洛杉矶试验目的 了解:洛杉矶磨耗试验目的。
掌握:洛杉矶试验操作步骤,试验结果所表达的含义。⑻粗集料道瑞磨耗试验和磨光试验 了解:二项试验的目的。熟悉:道瑞磨耗试验和磨光试验结果的联系和区别;二项试验操作步骤和试验结果所表达的含义。
⑼粗集料化学性质
了解:石料或集料化学性质涉及的含义。
熟悉:化学(性质)组成与集料酸碱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应用过程中所带来的影响。⑽粗集料的技术要求
熟悉:粗集料技术要求的主要内容。⑾细集料(砂)的技术性质
了解:砂的技术性质涉及范围,级配的概念;砂中有害成分的类型及检测的基本方法。熟悉:细集料筛分所涉及的几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计算集料级配的方法。
掌握:细集料筛分试验的操作过程、影响试验准确性的各种因素,筛分结果的计算;细度模数的计算方法和含义,砂粗细程度的判定方法。⑿砂的技术要求
了解:砂的技术要求。⒀矿料级配
了解:级配曲线的绘制方法;级配范围的含义。熟悉:矿料的级配类型;不同级配类型的特点。
掌握:合成满足矿料级配要求的操作方法——图解法。⒊水泥及水泥混凝土 ⑴水泥的基本概念
了解:常见五大水泥品种的定义、大致特点及适用范围;水泥的生产过程、掺加石膏及外掺剂的原因所在。⑵水泥细度
了解:水泥细度大小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熟悉:表示水泥细度的概念——筛余量和表比面积。掌握:筛析法检测水泥细度的操作方法和特点。⑶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
了解:水泥净浆稠度和标准稠度概念;确定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意义。熟悉:两种标准稠度测定的方法——标准方法(维卡仪法)和代用法(试锥法)的试验原理;两种方法各自对标准稠度判断方法。
掌握:维卡仪法稠度测定方法;试锥法中调整用水量和固定用水量法的关系及操作步骤。⑷水泥凝结时间
熟悉:水泥凝结时间的定义;凝结时间对工程的影响。掌握:凝结时间测定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⑸水泥安定性
熟悉:水泥安定性定义;安定性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掌握:安定性测定的标准方法——雷氏夹法;代用法——试饼法。⑹水泥力学性质
了解:水泥力学性质评价方法——水泥胶砂法。
熟悉:影响水泥力学强度形成的主要因素;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计算及结果数据处理。掌握:水泥胶砂强度试验的操作步骤。⑺水泥化学性质
了解:化学性质所涉及的内容,对水泥性能产生的影响。
熟悉:游离氧化镁和氧化钙对水泥安定性的影响及其评价思路。⑻水泥技术标准和质量评定
了解:水泥技术标准的主要内容。
熟悉:与常规试验相关的物理力学指标;水泥强度等级的判定方法。掌握:废品与不合格水泥的判定方法。⑼水泥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了解:混凝土材料组成;普通混凝土的概念。⑽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易性)了解:维勃稠度试验方法。
熟悉:混凝土工作性的定义;坍落度试验的操作原理、试验过程中评定工作性的方法;影响混凝土工作性的因素。
掌握:坍落度试验操作步骤。⑾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 了解: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检测方法、注意事项。⑿硬化后水泥混凝土的力学强度
了解:混凝土强度等级确定依据;影响混凝土力学强度的各种因素。熟悉:立方体、棱柱体混凝土试件成型方法,力学性能测试方法;混凝土强度质量评定方法。掌握:抗压合抗弯强度试验操作步骤,结果计算以及数据处理。⒀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熟悉:配合比设计要求及设计步骤。
掌握:设计过程中各个步骤的主要工作内容:①初步配合比设计阶段:熟悉配制强度和设计强度相互间关系,水灰比计算方法,用水量、砂率查表方法,以及砂石材料计算方法。②试验室配合比设计阶段:熟悉工作性检验方法,以及工作性的调整。③基准配合比设计阶段:熟悉强度验证原理和密度修正方法。④工地配合比设计阶段:熟悉根据工地现场砂石含水率进行配合比调整的方法。⑤控制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⒋沥青和沥青混合料 ⑴沥青材料基本概念
了解:沥青大致的分类;沥青的组分。
掌握:沥青适用性气候分区原则,分区方法。⑵沥青针入度
了解:沥青黏滞性含义,针入度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针入度指数的含义。熟悉:影响沥青针入度的因素;针入度与沥青标号的关系。掌握:沥青针入度试验操作方法。⑶沥青软化点
了解:软化点所代表的沥青性质;软化点与沥青黏滞性的关系。熟悉:影响软化点的因素。掌握:软化点试验操作方法。⑷沥青延度
了解:延度的含义。熟悉:影响延度的因素。掌握:延度试验的操作方法。⑸沥青耐久性
了解:引起沥青老化的因素;现行规范评价老化的方法。
熟悉:老化的沥青三大指标的变化规律;经历老化后沥青抗老化能力评价方法。掌握:沥青老化试验方法。⑹沥青密度
熟悉:沥青密度检测方法。⑺沥青腊含量
了解:腊含量试验操作过程。熟悉:腊对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⑻沥青技术要求
了解:沥青等级概念,不同等级沥青适用范围;沥青技术标准主要涵盖的内容。熟悉:沥青标号的划分依据;不同标号沥青适用性的大致规律。⑼其他沥青材料
了解:乳化沥青和改性沥青的定义及应用目的。
熟悉:沥青改性常用方法;SBS改性沥青的特点;乳化沥青的乳化原理。⑽沥青混合料基本概念 了解:沥青混合料类型的划分;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类型及其特点。⑾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了解: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的含义;高温稳定性差时沥青混合料所反映出的问题。熟悉: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关键试验方法——车辙试验。掌握: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方法。⑿沥青混合料耐久性
熟悉:评价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指标——空隙率、饱和度、残留稳定度。⒀沥青混合料其他性能
了解: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抗滑性和施工和易性。⒁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
熟悉:沥青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定义、所代表的性能。掌握:空隙率大小对混合料性能影响。⒂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试件制作方法
了解:马歇尔试件组成材料计算方法;马歇尔沥青用量大致范围确定方法。
熟悉: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用量表示方法;沥青含量和油石比的定义及二者之间的换算方法。掌握:成型马歇尔试件温度要求,影响试件制备的关键因素;制作一个标准马歇尔试件所需拌和物用量计算方法。
⒃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密度检测
熟悉:马歇尔试件不同密度定义;常用密度检测方法;不同密度检测方法的适用性。掌握:马歇尔试件毛体积密度和表观密度及理论密度试验操作过程。⒄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熟悉:稳定度和流值的含义;试验结果评定方法;影响试验结果因素的控制。掌握:稳定度试验操作步骤。⒅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了解:车辙试验目的意义。
熟悉:车者试验操作方法、试验条件、结果所表示的含义。⒆沥青与矿料黏附性试验
了解:影响沥青与矿料黏附性的因素。
熟悉:粗细粒径矿料的两种黏附性试验方法;试验结果的评定方法;黏附等级的划分。掌握:水煮法与水侵法操作步骤。⒇沥青含量试验
了解:几种常用沥青含量检测方法。(2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了解:设计内容——选择适宜的矿料类型、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熟悉:各组成材料的性质要求——适宜的沥青标号选择方法、粗集料级配及其与沥青黏附性改善方法;矿粉应用的目的及其基本性能要求;矿料设计中矿粉调整原则和调整方法;沥青混合料设计步骤——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验证阶段;沥青含量不同各个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及绘制与各指标关系曲线的方法;各指标随沥青含量增加时的变化规律,形成的原因;影响各指标的因素和调整思路。
掌握:最佳沥青用量OAC1和OAC2的确定方法,以及最终的OAC的确定方法。⒌无机结合稳定材料
⑴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技术要求
了解:水泥稳定类材料、石灰工业废渣类材料、石灰稳定类材料的常见类型、级配要求。熟悉: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材料的类型划分;水泥稳定类材料、石灰工业废渣类材料、石灰稳定类半刚性类材料的适用范围;总和稳定类材料技术要求。
掌握:石灰、粉煤灰的技术要求;水泥稳定类原材料(土、水泥、粒料)的技术要求;石灰稳定类原材料的技术要求;半刚性混合料的强度与压实度要求。⑵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方法
了解:水泥稳定类、石灰工业废渣类、石灰稳定土类混合料组成设计的一般规定;原材料试验方法。
熟悉:水泥稳定类、石灰工业废渣类、石灰稳定土类混合料组成设计的内容。
掌握:水泥稳定类混合料、石灰工业废渣类混合料、石灰稳定土类混合料设计步骤与要点。⑶基层、底基层材料试验检测方法 熟悉: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测试方法目的与适用范围;石灰或水泥剂量测定方法的原理;EDTA滴定法的目的与适用范围、所使用的试剂、试验步骤;烘干法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含水量的试验目的、适用范围和试验步骤;顶面法测定室内抗压回弹模量的试验步骤。
掌握: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测试步骤;EDTA测定法标准曲线的制作;烘干法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土含水量的计算;击实试验步骤、要点与计算;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件的制备、养生、强度测试及其要求。⒍钢材
了解:钢材的种类以及用途。
熟悉:普通钢筋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
掌握:普通钢筋的力学性能测试——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延伸率和冷弯性能试验操作。⒎石料
了解:桥涵工程所用石料的种类以及用途。熟悉:石料的技术标准、技术等级划分。
掌握:石料的力学性能——饱和抗压强度、洛杉矶磨耗试验方法。⒏土工合成材料
了解:公路工程对土工织物及相关产品要求;土工合成材料的适用范围。
熟悉:土工织物及相关产品的质量要求;单位面积质量、厚度、渗透性、孔径、拉伸率、拉伸强度、抗滑性等;土工织物及相关产品的性能及质量检测试验;土工织物厚度测定、单位面积质量测定、垂直渗透试验、孔径测定、拉伸试验、直剪摩擦试验。
掌握:相关标准对土工合成材料的规定、试验方法并熟练操作;影响试验的主要因素及试验注意事项。
第四篇:Biajdy公路试验员考试大纲
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生活需要勇气,但不能鲁莽蛮干;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
-----无名
公路试验检测考试大纲第一部分 总说明
含水量=(湿土质量-干土质量)/干土质量 ×100% 注:计算至0.1%。
五、允许差值
本试验须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平均算术平均值,允许平行差值应符合如下规定
含水量(%)允许平行差值(%)5以下 0.3 40以下 ≤1 40以上 ≤2 酒精燃烧法
一、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快速简易测定细粒土(含有机质的除外)的含水量。
二、主要仪器设备
称量盒(定期调整为恒质量)。天平:感量0.01g。酒精:纯度95%。
三、其余同“烘干法” ⑵土的粒组划分及工程分类
了解:粒度、粒度成分及其表示方法;司笃克斯定律。熟悉:土粒级配指标;Cu、Cc;土粒大小及粒组划分。
掌握:土的工程分类及命名(现行《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颗粒分析试验。⑶土的相对密度及界限含水量 了解:天然稠度试验。
熟悉:相对密实度Dr的基本概念及表达;黏性土的界限含水量(液限ωL、塑限ωp、缩限ωs);塑性指数Ip、液性指数IL。掌握:砂土相对密实度测试;界限含水量试验。⑷土的动力特性与击实试验
了解:击实的工程意义;击实试验原理。熟悉:土的击实特性;影响压实的因素。掌握:击实试验。
⑸土体压缩性指标及强度指标
了解:压缩机理;有效应力原理;与强度有关的工程问题;三轴压缩试验;黄土湿陷试验。
熟悉:室内压缩试验与压缩性指标;先期固结压力pe与土层天然固结状态判断;强度指标c、φ;CBR的概念。
掌握:固结试验;直接剪切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承载比(CBR)试验;回弹模量试验。
⑹土的化学性质试验及水理性质试验
了解:膨胀试验;收缩试验;毛细管水上升高度试验。
掌握:酸碱度试验;烧失量试验;有机质含量试验;渗透试验。⑺土样的采集及制备
了解:土样的采集、运输和保管。掌握:土样和试样制备。⒉集料
⑴粗集料基本概念
了解:集料的定义;标准筛的概念。
熟悉:集料划了解:各力学性质的定义及力学性质内容。熟悉:每种力学性质试验结果计算及检测结果含义。
掌握:各项试验熟悉:矿料的级配类型;不同级配类型的特点。掌握:合成满足矿料级配要求的操作方法——图解法。⒊水泥及水泥混凝土
熟悉:水泥安定性定义;安定性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掌握:安定性测定的标准方法——雷氏夹法;代用法——试饼法。⑹水泥力学性质
了解:水泥力学性质评价方掌握:设计过程中各个步骤的主要工作内容:①初步配合比设计阶段:熟悉配制强度和设计强度相互间关系,水灰比计算方法,用水量、砂率查表方法,以及砂石材料计算方法。②试验室配合比设计阶段:熟悉工作性检验方法,以及工作性了解:引起沥青老化的因素;现行规范评价老化的方法。
熟悉:老化的沥青三大指标的变化规律;经历老化后沥青抗老化能力评价方法。掌握:沥青老化试验方;沥青技术标准主要涵盖的内容。
熟悉基础知识,设置单选题30道、判断题30道、多选题20道,总计100分,60分合格,考试时间90分钟。
专业科目分为:《材料》、《地基与基础》和《结构》。每套试卷设置单选题30道、判断题30道、多选题20道,问答题5道试题,总计150分,90分合格,考试时间150分钟。
三、考试内容参考比例
《公共基础》考试科目包括:法律法规20%、计量认证30%、试验检测基础知识50%。
《材料》考试科目包括:水泥10%、骨料10%、水2.5%、外加剂10%、掺合料5%、砖2.0%、土工合成材料及塑料排水板10%、锚具夹片2.0%,钢结构连接4%,石灰2%,沥青2.0%、粘结材料2.5%、混凝土防腐及钢结构防腐8%、钢筋10%、混凝土及砂浆20%。
《地基与基础》考试科目包括:土工试验基础知识35%、土工试验25%、土工合成材料15%、现场测试25%。
《结构》考试科目包括:桩基50%、结构40%、钢结构防腐蚀技术10%。以上比例供应考者复习时参考,卷面无法按此比例严格分布分数。
四、参考教材和参考资料
在各科目考试大纲中列出了有关考试参考书目,要特别强调的是当教材中的内容和现行标准规范相对应的内容不一致时,应以现行有效的行业及国家标准规范内容为准。
第二章《材料》
一、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科目考试检验考生了解、熟悉和掌握水运工程材料的质量、性能、主要技术指标和质量检验标准、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基础理论、试验原理和试验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程度,以提高水运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水平。(二)主要考试内容 1.水泥
了解: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义和分类;水泥的熟料矿物组成和特性;水泥凝结硬化的过程和机理;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种水泥的品种及用途。
熟悉:通用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强度等级、比表面积、凝结时间、标准稠度用水量、安定性、烧失量、不溶物、氧化镁、三氧化硫、氯离子、碱含量、水化热)的概念和影响这些技术性质的主要因素;水泥质量检验项目(胶砂流动度、密度、细度、不溶物、烧失量、氧化镁、三氧化硫、氯离子)的试验程序。掌握:通用硅酸盐水泥检验规则、取样方法、不合格品的判定;水泥出厂与验收的规定;水泥质量检验项目(胶砂强度、安定性、比表面积、凝结时间、标准稠度)的试验程序、试验结果处理及评定、影响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以及试验注意事项。
2.骨料和块石(1)细骨料
了解:细骨料的定义和分类。熟悉:水运工程中对细骨料的质量要求,检测组批原则;细骨料质量检验项目(坚固性、云母含量、吸水率、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轻物质及有机物含量、碱活性)的试验程序。
掌握:细骨料质量检验项目(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氯离子含量、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的试验程序、试验结果处理及评定、影响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以及试验注意事项。(2)粗骨料
了解:粗骨料的定义和分类。熟悉:水运工程中对粗骨料的质量要求、检测组批原则;粗骨料质量检验项目(软弱颗粒含量、吸水率、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有机物含量、碱活性、坚固性)的试验程序。
掌握:粗骨料质量检验项目(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含量、压碎指标、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的试验程序、试验结果处理及评定、影响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以及试验注意事项。(3)块石
掌握岩石抗压强度试验方法和质量标准 3.混凝土拌和水
熟悉:水运工程中对水的质量要求、检测组批原则;水的质量检验项目(不溶物含量、可溶物含量、硫化物)的试验程序。
掌握:水的质量检验项目(pH值、氯离子含量、硫酸盐)的试验程序、试验结果处理及评定、影响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以及试验注意事项。4.外加剂
了解:外加剂和阻锈剂的定义和分类、检测组批原则;常用外加剂和阻锈剂的作用机理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熟悉:水运工程中对外加剂的质量要求;外加剂质量检验方法(抗折强度比、坍落度保留值、渗透高度比、吸水量比、压力泌水率比、含气量、收缩率、固体含量或含水量),阻锈剂的质量要求。
掌握:外加剂质量检验项目(PH值、氯离子含量、减水率、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泌水量比、钢筋锈蚀试验)、试验结果处理及评定,影响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以及试验注意事项。阻锈剂中钢筋在阳极中阳极极化、盐水浸烘试验方法。
5.掺合料
了解:掺合料的定义和分类;掺合料的作用机理。
熟悉:水运工程中对粉煤灰、磨细矿渣、硅灰的质量要求、检测组批原则;掺合料的质量检验方法(含水量、流动度比,二氧化硫、氯离子)。
掌握:掺合料质量检验项目(粉煤灰:细度、烧失量、需水量、三氧化硫、游离氧化钙;硅灰、磨细矿渣:比表面积、活性指数)的试验程序、试验结果处理及评定、影响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以及试验注意事项。
6、石灰
了解石灰的分类、定义及主要成分
熟悉石灰的质量指标、组批原则,质量检验项目(有效氧化钙镁、细度、体积安定性)的试验程序。
7.砖或砼路面块
了解:砖及砼路面块的定义和分类。
熟悉:水运工程中对砖的质量要求、检测组批原则。
掌握:砼路面砖质量检验项目(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吸水率)的试验程序、试验结果处理及评定、影响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以及试验注意事项。
8.土工合成材料及塑料排水板
了解:土工合成材料及塑料排水板的定义和分类。
熟悉:水运工程中对土工合成材料及塑料排水板的质量要求、检测组批原则;土工织物质量检验方法(梯形撕裂强度、顶破强度、刺破强度、动态穿刺强度)和塑料排水板的质量检验方法(滤膜等效孔径)。
掌握:土工合成材料和塑料排水板的质量检验项目(单位面积质量、厚度、拉伸强度、延伸率纵向通水量、滤膜渗透系数、滤膜抗拉强度、复合体抗拉强度、等效孔径、垂直渗透系数)的试验程序、试验结果处理及评定、影响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以及试验注意事项。
9.沥青
了解:防水用沥青的定义及分类方法、沥青的组分与结构。
熟悉:水运工程中对防水用沥青的质量要求、检测组批原则;沥青质量检验项目(软化点、延度、针入度)的试验程序和结果处理。
10.黏结材料
了解:黏结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熟悉:水运工程中对黏结材料的质量要求,检测组批原则;黏结材料质量检验项目(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冲击强度、粘结面层热相容性、砂浆粘结抗拉强度、混凝土粘结劈裂抗拉强度、混凝土粘结抗剪强度、有效收缩率)的试验方法。
11.混凝土防腐及钢结构防腐 了解:混凝土防腐及钢结构防腐的基本方法和原理;混凝土和钢结构腐蚀的机理;砼表面防腐涂层、表面硅烷浸渍等特殊防腐措施。
熟悉:水运工程中对混凝土及钢结构防腐的要求、检测原则;混凝土的防腐检验项目(粘结力、干膜厚度、硅烷浸渍后砼吸水率、氯化物吸收量的降低效果、硅烷浸渍深度)和钢结构防腐检验方法(自然腐蚀电位、保护电位、涂层厚度、粘结力、钢材厚度)的试验程序。
12.钢材、钢筋与接头
了解:钢材与钢筋的分类、分级、等级代号与接头的分类。
熟悉:水运工程中对钢材、钢筋(包括钢绞线、钢丝)的质量要求、检测组批原则;钢筋的质量检验方法(化学分析、硬度、反向弯曲)以及钢绞线的质量检验方法(抗拉强度、伸长率、松弛、弹性模量)。
掌握:钢筋质量检验项目(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和钢筋接头质量检验项目(拉伸、冷弯)的试验程序、试验结果处理及评定、影响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以及试验注意事项。
13.混凝土及砂浆(1)混凝土
了解:混凝土的概念、分类、组成和结构;混凝土的变形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熟悉:水运工程中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检测组批原则;混凝土的质量检验方法(轴心抗压强度、抗冻性及动弹性模量(北方地区)、收缩率、劈裂抗拉强度、静力弹性模量、混凝土与钢筋握裹力、混凝土中砂浆氯离子总含量、混凝土拌和物中氯离子含量、抗折强度)。
掌握:混凝土的质量检验项目(配合比设计、稠度、密度、保水性、含气量、凝结时间、立方体抗压强度、抗渗等级、抗冻等级(北方地区)、抗氯离子渗透(电通量)、钢筋在砂浆拌和物及硬化砂浆中阳极极化性能)的试验程序、试验结果处理及评定、影响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以及试验注意事项。(2)混凝土非破损检测方法
了解:常用混凝土非破损检测方法的分类。
熟悉:水运工程中对混凝土强度(回弹法、超声回弹法、取芯法)、内部质量(超声法)的试验程序。(3)砂浆
了解:砂浆的定义、分类。
熟悉:水运工程中对砂浆的质量要求、检测组批原则;
掌握:砂浆质量检验项目(配合比设计、稠度、分层度、泌水率、立方体抗压强度、抗冻等级(北方地区))的试验程序、试验结果处理及评定、影响试验结果的主要因素以及试验注意事项。
14、钢结构连接
了解:钢结构连接的定义及主要材料和工艺方式
熟悉:组批原则、判定规则及扭矩系数、预拉力、连接摩擦面抗滑系数的试验方法。
15、预应力锚具和夹片
了解:锚具与夹片的类别、工程用途、质量指标要求
熟悉:质量要求、组批原则、判定规则,锚具与夹片的质量检验方法(硬度、静载锚固能力)
(三)主要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通用硅酸盐硅酸盐水泥》(GB175—2007)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7671—199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测方法》(GB/T1346—200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泥细度检测方法 筛析法》(GB/T 1345—2005)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GB/T 8074—200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76—2008)..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泥取样方法》(GB/T 12573—2008).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通用水泥质量等级》(JC/T452—2002).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用砂》(GB/T14684—2001).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1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2005).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08).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 18736—2002)..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1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港口工程粉煤灰混凝土技术规程》(JTJ/T 273—97).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2419—2005).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 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 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2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T13014—91).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GB4463—1984).2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 701—2008).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3—2002).2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2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2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1999)2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金属材料-厚度等于或小于3mm薄板和薄带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T235—1999)
3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金属材料-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T238—2002).3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3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3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GB/T8077—2000)3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3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8239—1997)3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混凝土路面砖》(JC/T446—2000).3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试验方法》(GB/T4111—1997)
3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砌墙砖检验方法》(GB/T2542—2003)3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沥青软化点测定法》(GB/T4507—1999)4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沥青延度测定法》(GB/T4508—1999)4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沥青针入度测定法》(GB/T4509—1998).4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港口工程混凝土粘接修补技术规程》(JTJ/T271—99).4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98).4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运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239—2005)..4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塑料排水板施工规程》(JTJ/T256—96).4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塑料排水板质量检验标准》(JTJ/T257—96)4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海港工程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定》(JTS 153—3—2007).4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96).5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J269—96).5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5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 70—2009).5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03)5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55—2000)
5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港口工程混凝土非破损检测技术规程》(JTJ/T272—99).5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2000).5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270—98).5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 257—2008
二、试验检测员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科目考试检验考生了解、熟悉和掌握水运工程材料的质量、性能、主要技术指标和质量检验标准、组批原则、现场取样方法、试验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熟练程度,以提高水运工程材料试验检测水平。
(二)主要考试内容 1.水泥
了解: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义和分类。
熟悉:通用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强度等级、比表面积、凝结时间、标准稠度用水量、安定性、烧失量、不溶物、氧化镁、三氧化硫、氯离子、碱含量、水化热)的概念;水泥质量检验方法(胶砂流动度、密度、细度、不溶物、烧失量、氧化镁、三氧化硫、氯离子)。
掌握:通用硅酸盐水泥检验规则、取样方法、不合格品的判定;水泥质量检验项目(胶砂强度、安定性、比表面积、凝结时间、标准稠度)的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处理及评定、试验注意事项。2.骨料和块石(1)细骨料
了解:细骨料的定义和分类。熟悉:水运工程中对细骨料的质量要求,检测组批原则;细骨料质量检验项目(坚固性、云母含量、吸水率、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轻物质及有机物含量、碱活性)的试验程序。
掌握:细骨料质量检验项目(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氯离子含量、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的试验程序、试验结果处理及评定、试验注意事项。(2)粗骨料
了解:粗骨料的定义和分类。熟悉:水运工程中对粗骨料的质量要求、检测组批原则;粗骨料质量检验项目(软弱颗粒含量、吸水率、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有机物含量、碱活性、坚固性)的试验程序。
掌握:粗骨料质量检验项目(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含量、压碎指标、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的试验程序、试验结果处理及评定、试验注意事项。
第五篇:公路试验员考试(按照大纲整理)
1、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答:负压筛法:(1)、筛析试验前,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常;(2)、称取试样25g,置于负压筛中,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开动负压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地敲击筛盖使试样落下;(3)、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水筛法:(1)、筛析试验前,调整好水压及水筛架位置,使其正常运转。喷头底面和筛网之间距离为35~75mm,宜控制在50mm。(2)、称取试样25g,置于水筛中,先用水冲洗至大部分细粉通过后,放在水筛架上,用水压为0.05±0.02MPa的喷头连续冲洗3min。筛毕,用少量水把筛余物冲至蒸发皿中,待水泥颗粒全部沉淀后,小心倒出清水,烘干并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2、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检测方法(维卡仪法)
答:测定前检查,维卡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净浆搅拌机运转正常。(1)、水泥净浆的拌制。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应先用湿布湿润,倒入拌和用水。称取500g水泥试样在5~10s内加入到锅内,防止水和水泥溅出。拌和时,先将搅拌锅放到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停15s,高速搅拌120s后停机。(2)、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好的净浆装入放在玻璃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净浆。(3)、抹平后迅速移至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到与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当试杆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锥30s时,记录试杆到底板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4)、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1mm时的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此时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以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5)、当试杆距底板小于5mm时,应适当减水,重复水泥浆的拌制和上述过程;若距离大于7mm时,则应适当加水,并重复水泥浆的拌制和上述过程。
3、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操作步骤(代用法):
答:(1)水泥净浆的制备。先将搅拌锅和搅拌叶片用湿布湿润,倒入拌和用水。然后称取500g待测水泥,在规定的5~10s中加入到锅内,小心防止有水或水泥溅出。将搅拌锅安置在搅拌设备上,启动搅拌机,慢速搅拌120s,停伴15s,再高速搅拌120s后停机。(2)代用法水量多少可通过调整用水量法和固定用水量法两种方式来确定,如发生争议时以前者为准。(3)在采用调整用水量方法时,水泥称取500g,先按经验确定一个水量。按标准方法拌好后,立即将水泥浆装入锥模中,用小刀插捣,振动数次,保证水泥浆装填密实,刮去多余净浆,抹平后迅速放到试锥下面固定位置上,调整试锥锥尖正好与净浆表面接触,拧紧固定螺丝。稍过片刻,突然放松螺丝,让试锥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当试锥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锥30s时,记录试锥下沉深度mm。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4)以试锥下沉深度为28mm±2mm时的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此时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以水和水泥质量的百分率计。如下沉深度在要求范围之外,则需另称取水泥试样,改变用水量,重新试验,直至试锥下沉深度达到28mm±2mm时为止。(5)采用固定用水量方法时,水泥用量不变,仍是500g。而拌和用水量固定采用142.5ml。按上述调整用水量法操作步骤测定之后,根据试锥下沉深度S(mm)按下式计算得到标准稠度用水量P(%)。P=33.4-0.185S。当试锥下沉深度小于13mm时,应改用调整用水量法测定。
4、水泥凝结时间测定方法:
答:(1)测定前准备工作: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应对准标准尺零点。(2)试件的制备。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制成标准稠度净浆,立即一次装满圆模,振动数次后刮平,然后放入湿气养护箱内。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3)初凝时间测定:试件在湿气养护箱养护至距起始时间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时,将圆模放到试针下,使试针与净浆面接触,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沉人净浆中。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针30s时指针读数。最初测定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棒,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沉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贯入的位置至少要距圆模内壁10mm。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1mm时,即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达初凝状态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达到初凝状态。由起始时间到初凝状态出现所经历的时间定义为初凝时间。(4)、终凝时间测定:由起始时间到终凝状态出现所经历的时间定义为终凝时间。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上取下,翻转180°,直径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临近终凝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件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件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达终凝状态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达到终凝状态。
5、水泥安定性试验检测(雷氏夹法):
(1)按标准稠度用水量确定的方法和结果拌制水泥净浆。(2)将事先校准的雷氏夹放在已稍涂油的玻璃板上,并立刻将制好的标准稠度净浆装满试模,装模时一只手轻轻扶持试模,另一只手用宽约10mm的小刀插捣数次然后抹平,盖上稍涂油的玻璃板,立刻将试模移至湿气养护箱内养护(24士2)h。每个试样需要两个试件。(3)调整好沸煮箱内的水位,要求在整个煮沸过程中水都能没过试件,不需中途补水,同时保证在(30士5)min内水能沸腾。(4)脱去玻璃板取下试件,测量雷氏夹指针尖间的距离(A),精确到0.5mm,然后将试件放人水中蓖板上,指针朝上,试件之间互不交叉,然后在(30士5)min内加热至沸腾,并恒沸3h士5min。(5)沸煮结束,即放掉箱中的热水,打开箱盖;等箱体冷却至恒温,取出试件,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间的距离C。当两个试件的(C-A)平均值相差不大于5mm时,即认为该水泥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C-A)值相差超过4mm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次试验。再如此,则认为该水泥为安定性不合格。
6、水泥安定性试验检测(试饼法――代用法):
(1)将制备好的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分成两等份,使之呈球形,放在稍涂一层油的玻璃板上,轻轻振动玻璃板,并用湿布擦过的小刀由边缘向中央抹动,做成直径70~80mm、中心厚约10mm、边缘渐薄、表面光滑的试饼,然后将试饼放人湿气养护箱内养护(24士2)h。(2)脱去玻璃板,取下试饼,先检查试饼是否完整(如已开裂翘曲需检查原因,确不是因外因引起时,该试饼为不合格,不必煮沸),在试饼无缺陷的情况下,将试饼放在沸煮箱的水中蓖板上,然后
在(30士5)min内加热至沸腾,并恒沸3h士5min。(4)沸煮结束,即放掉箱中热水,打开箱盖待箱体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进行判别。目测未发现裂缝,用钢直尺检查也未弯曲的试饼为安定性合格,反之为不合格。当两个试饼判别结果有矛盾时,该试饼安定性为不合格。
7、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检测方法:
1.试件成型(1)成型前将试模擦净,四周的模板与底座的接触面上应涂黄油,紧密装配,防止漏浆。内壁均匀刷一层机油。(2)胶砂组成:水泥与ISO砂的
质量比为1:3。水灰比为0.5。每锅胶砂材料组成为水泥450g,ISO砂1350g,水225ml。(3)胶砂制备:将水加入锅中,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并上升至固定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2个30s开始的同时将砂子加入。停拌90s。在停拌中的第一个15s内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高速搅拌60s。各个阶段时间误差应在±1s内。4)、胶砂试体成型:尺寸应是40mm×40mm×160mm的棱柱体。用振实台成型时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一个适当勺子直接从搅拌锅里将胶砂分二层装入试模,装第—层时,每个槽里约放300g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次将料层播平,接着振实60次。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次。移走模套,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用一金属直尺以近似90度的角度架在试模模顶的一端,然后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端移动,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体表面抹平。在试模上作标记或加字条标明试件编号和试件相对于振实台的位置。(5)、试件的养护(1)、脱模前的处理和养护去掉留在模子四周的胶砂。立即将作好标记的试模放入雾室或湿箱的水平架子上养护。养护时不应将试模放在其他试模上。一直养护到规定的脱模时间时取出脱模。脱模前,用防水墨汁或颜料笔对试体进行编号和做其他标记。二个龄期以上的试体,在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条试体分在二个以上龄期内。(2)、脱模脱模应非常小心,对于24h龄期的,应在破型试验前20min内脱模。对于24h以上龄期的,应在成型后20~24h之间脱模。(3)、水中养护将做好标记的试件立即水平或竖直放在20℃±1℃水中养护,水平放置时刮平面应朝上。试件放在不易腐烂的篦子上,并彼此间保持—定间距,以让水与试件的六个面接触。养护期间试件之间间隔或试体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mm。(4)、强度试验试体的龄期试体龄期是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试验时算起。不同龄期强度试验在下列时间里进行:24h±15min;48h±30min;72h±45min;7d±2h;28d±8h;试验程序(1)、抗折强度测定将试体—个侧面放在试验机支撑圆柱上,试体长轴垂直于支撑圆柱,通过加荷圆柱以50N/s±10N/s的速率均匀地将荷载垂直地加在棱柱体相对侧面上,直至折断。保持两个半截棱柱体处于潮湿状态直至抗压试验。(2)、抗压强度测定抗压强度试验用规定的仪器,在半截棱柱体的侧面上进行。半截棱柱体中心与压力机压板受压中心差应在±0.5mm内,棱柱体露在压板外的部分约有10mm。在整个加荷过程中以2400N/s±200N/s的速率均匀地加荷直至破坏。
8、坍落度试验:
(1)试验前将坍落度筒内外洗净,放在水润湿过的平板上(平板吸水时应垫以塑料布),踏紧踏脚板。同时应用湿布湿润铁锹等用具。(2)将代表样分3层装人筒内,每层装人高度稍大于筒高的1/3,用捣棒在每一层的截面上均匀插捣25次。在全部面积上沿螺旋线由边缘至中心进行插捣。插捣底层时插至底部,插捣其他两层时,应插透本层并插入下层约20~30mm,插捣棒须垂直压下(边缘部分除外),不得冲击。(3)在插捣顶层时,装人的混凝上应高出坍落筒,随插捣过程随时添加拌和物,当顶层插捣完毕后,用捣棒作锯和滚的动作,以清除掉多余的混凝土,用馒刀抹平筒口,刮净筒底周围的拌和物,而后立即垂直地提起坍落度筒,提筒在5~10s内完成,并使混凝土不受横向力及扭力作用。从开始装筒至提起坍落度筒的全过程,不应超过150s。(4)将坍落度筒放在锥体混凝土试样一旁,筒顶平放木尺,用钢尺量出木尺底面至试样顶点的垂直距离,即为该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以mm计,精确至1mm。(5)同一次拌和的混凝土拌和物,必要时,宜测两次坍落度、取其平均值作为测定值。每一次必须换新的拌和物,如两次结果相差20mm似上,须作第三次试验;如第三次结果与前两次结果均相差20mm以上时,则整个试验重做。(6)坍落度试验的同时,可用目测方法评定混凝土拌和物的下列性质,并作记录。棍度:上:表示插捣容易;中:表示插捣时稍有石子阻滞的感觉;下:表示很难插捣;②含砂情况,按拌和物外观含砂多少而评定,分多、中、少三级。多:表示用馒刀抹拌和物表面时,一两次即可使拌和物表面平整无蜂窝;中:表示抹五六次才使表面平整无峰窝;少:表示抹面困难,不易抹平,有空隙及石子外露等现象。③粘聚性:观测拌和物各组成成分相互粘聚情况。评定方法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上锥体一侧轻打,如锥体在轻打后渐渐下沉,表示粘聚性良好;如锥体突然倒坍,部分崩裂或发生石子离析现象,则表示粘聚性不好。④保水性:指水分从拌和物中析出情况,分多量,少量,无三级评定。多量:表示提起坍落筒后,有较多水分从底部析出;少量:表示提起坍落筒后有少量水分从底部析出;无:表示提起坍落度筒后,没有水分从底部析出。
9、水泥砼试件成型与养护方法:
l.试件的成型(1)将试模装配好,检查试模尺寸,避免使用变形试模并在试模内部涂一薄层矿物油或其他脱模剂(2)、在装入试模前,应取少量拌合物代表样,在5min内进行坍落度试验,认为品质合格后将拌好的拌合料在15min内装入试模,进行捣实工作。(3)捣实工作可采用下列方式:①振动法。当坍落度大于25mm且小于70mm时,用标准振动台成型。试模放在振动台上夹紧,将拌和物一次装满试模并稍有富余,开动振动台至表面呈现乳状水泥浆为止,一般不超过90s。插捣法。当坍落度大于70mm时,用人工成型。将混合料分两层装人,用直径16mm的捣棒以螺旋形从边缘向中心均匀地进行。插捣次数应符合规定。插捣底层时,捣棒插到模底;插捣上层时,捣棒插入该层底面下20~30mm处。插捣时应用力将捣棒压下,不得冲击,捣完一层后,用橡皮锤轻轻击打试模外端面10~15次,以填平插捣过程中留下的孔洞。当坍落度小于25mm时,用直径25mm的插入式振捣棒成型。将拌和物一次装满试模,用馒刀沿试模内壁插抹数次,并使混凝土拌和物高出试模口。振捣棒距底板1~2cm直至表面出浆,一般为20s。(4)用前述方法捣实之后,刮除多余的混合料,用馒刀将表面初次抹平,待试件收浆后,再次用馒刀将表面仔细抹平。试件抹面与试模边缘高低差不得超过0.5mm。(5)养护试件成型后,用湿布覆盖表面(或采用其他保持湿度方法)在室温(20士5)℃、相对湿度大于50%的情况下静放1~2d,然后拆模并作第一次外观检查、编号,有缺陷的试件应除去或加工补平。将完好试件放入标准养护室进行养护,标准养护室温度:(20士2℃,相对湿度95%以上,试件宜放在铁架或木架上,问距至少10~20mm,并避免用水直接冲淋;或者将试件放人温度(20士2)℃的不流动的Ca(OH)2饱和溶
液中养护。标准养护龄期28d。
10、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检测方法:
(1)、自试验龄期时,自养护室中取出试件,应尽快试验,避免其湿度变化。(2)取出试件,检查其尺寸及形状,相对两面应平行,量出棱边长度,精确至1mm。试件受力截面积按其与压力机上下接触面的平均值计算。在破型前,保持试件原有湿度,在试验时擦干试件。(3)以成型时侧面为上下受压面,试件中心应与压力机几何对中(4)强度等级低于C30的混凝上取0.3~0.5MPa/s的加荷速度;强度等级大于C30小于C60时,则取0.5~0.8MPa/s的加荷速度;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60时,则取0.8~1MPa/s的加荷速度;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
11、水泥混凝土抗析(抗弯拉)强度试验检测方法:
(1)、将达到龄期的试件取出,保持试件干湿程度不变,试验前先检查试件,如试件中部1/3长度内有蜂窝,该试件应作废。在试件中部量出其宽度和高度,精确至1mm。(2)、从试件的一端量起,分别标记支点和加荷点位置(3)、调整两个可移动支座,将试件放在支座上,试件成型时的侧面朝上,几何对中后,务必使接触面平稳均匀,否则应垫平(4)、加荷应均匀连续,强度等级低于C30的混凝上取0.02~0.05MPa/s的加荷速度;强度等级大于C30小于C60时,则取0.05~0.08MPa/s的加荷速度;强度等级大于等于C60时,则取0.08~0.1MPa/s的加荷速度;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5)、记录下最大荷载和试件下边缘断裂的位置。
12、砂浆试件制作及强度试验:
(1)、制作试件时,将无底试模内部涂一薄层矿物油或其他脱模剂(2)、装模向试模(7.07×7.07×7.07mm立方体)内一次注满砂浆,用捣捧均匀由外向里按螺旋方向插捣25次,为了防止低稠度砂浆插捣后,可能留下孔洞,允许用油灰刀沿模壁插数次,使砂浆高出试模顶面6~8mm。(3)、收浆当砂浆表面开始出现麻斑状态时(约15min~30min)将高出部份的砂浆沿试模顶面削去抹平。(4)、拆模、养护试件制作后应在20±5℃温度环境下停置一昼夜(24h±2h),当气温较低时,可适当延长时间,但不应超过两昼夜。然后对试件进行编号并拆模。试件拆模后,应在标准养护条件下,继续养护至28d。然后进行试压。水泥砂标准养护的条件是温度20±2℃,相对湿度90%以上。养护期间,试件的彼此间隔不少于1cm。(5)、砂浆抗压强度试验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尽快进行试验,以免试件内部的温湿度发生显著变化。试验前先将试件擦干,并检查其外观。安放试件后,试件的侧面作为承压面,试件中心应与试验机下压板中心对准。开动试验机,承压试验应连续而均匀地加荷,加荷速度应为每秒钟0.5~1.5KN(砂浆强度5MPa及5MPa以下时,取下限为宜,砂浆强度5MPa以上时,取上限为宜)。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计算应精确至0.1MPa,以六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
13、粗集料压碎值试验:
(1)、风干试样用13.2mm和16mm标准筛过筛,取13.2mm~16mm的试样3kg,供试验用。(2)每次试验的石料数量应满足按下述方法夯击后石料在试筒内的深度为10cm。在金属筒中确定石料数量的方法如下:将石料分三层倒入量筒中,每层数量大致相同。每层都用金属棒的半球面端从石料表面上约50mm的高度处自由下落均匀夯击25次,最后用金属棒作为直刮刀将表面刮平。称取量筒中试样质量(m0)。以相同质量的试样进行压碎值的平行试验。(3)将试筒安放在底板上。(4)将要求质量的试样分三次(每次数量相同)倒入试筒中,每次均将试样表面整平,并用金属棒按上述步骤夯击25次,最上层表面应仔细整平。(5)将装有试样的试筒放到压力机上,压柱放入试筒内石料面上,注意使压柱摆平,勿楔挤筒壁。(6)开动压力机均匀地施加荷载,在10min时达到总荷载400kN,稳压5s,然后卸荷。(7)将试筒从压力机上取下,取出试样。(8)用2.36mm筛筛分经压碎的全部试样,可分几次筛分,均需筛到在1min内无明显的筛出物为止。(9)称取通过2.36mm筛孔的全部细料质量(m1),准确至1g。
14、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规准仪法):
(1)试验准备:将来样在室内风干至表面干燥,并用四分法缩分至满足规定的质量,称量(m0),然后筛分成规定的粒级备用。(2)目测挑出接近立方体形状的规则颗粒,将目测有可能属于针、片状颗粒按所所规定的粒级用规准仪逐粒对试样进行鉴定,凡颗粒长度大于针状规准仪上相应间距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相应孔宽者,为片状颗粒。(3)、称量由各粒级挑出的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量(m1)。
15、粗集料磨耗试验(洛杉矶法):
(1)将不同规格的集料用水冲洗干净,置烘箱中烘干至恒重。(2)对所使用的集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接近的粒级类别,确定相应的试验条件,按规定的粒级组成备料、筛分。其中水泥砼用集料宜采用A级粒度。对用于沥青路面及各种基层、底基层的粗集料,试验条件应符合的要求,表中16mm筛孔也可用13.2mm筛孔代替。(3)分级称量(准确至5g),称取总质量(m1),装入磨耗机圆筒中。(4)选择钢球,使钢球的数量及总质量符合表中规定,将钢球加入钢筒中,盖好筒盖,紧固密封。(5)将计数器调整到零位,设定要求的回转次数,对水泥混凝土集料,回转次数为500转,对沥青混合料集料,回转次数应符合要求。开动磨耗机,以30r/min~33r/min之转速转运至要求的回转次数为止。(6)取出钢球,将经过磨耗后的试样从投料口倒入接受容器(搪瓷盘)中。(7)将试样用1.7mm的方孔筛过筛,筛去试样中被撞击磨碎的细屑。(8)用水冲干净留在筛上的碎石,置105±5摄氏度烘箱中烘干至恒重(通常不少于4h),准确称量(m2)。
16、细集料筛分试验
(1)将来样通过9.5mm筛(水泥砼用砂)或4.75mm筛(沥青路面用砂)筛除超粒径颗粒。然后在潮湿状态下充分拌匀,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105±5摄氏度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干筛法试验步骤:(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1),准确至0.5g。置于套筛的最上面一只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筛约10min,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从最大的筛号开始,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2)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5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问题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水筛法试验步骤:(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1),准确至0.5g。(2)将试样置一洁净容器中,加入足够数量的洁净水,将集料全部盖没。(3)用搅棒充分搅动集料,使集料表面洗涤干净,使细粉悬浮在水中,但不得有集料从水中溅出。(4)用1.18mm筛及0.075mm筛组成套筛。仔细将容器中混有细粉的悬浮液徐徐倒出,经过套筛流入另一容器中,但不得将集料倒出。(5)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倒出的水洁净为止。(6)(6)将容器中的集料倒入搪瓷盘中,用少量水冲洗,使容器上沾附的集料颗粒全部进入搪瓷盘中,将筛子反扣过来,用少量的水将筛上的集料冲洗入搪瓷盘中,操作过程中不得有集料散失。(7)将搪瓷盘连同集料一起置105±5摄氏度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2),准确至0.1%。m1与m2之差即为通过0.075mm部分。(8)将全部要求筛孔组成套筛(但不需0.075mm筛),将已经洗去小于0.075mm部分的干燥集料置于套筛上(一般为4.75mm筛),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筛约10min,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从最大的筛号开始,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筛全部筛完为止。(9)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5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质量与筛分前后试样总量m2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
17、图解法的步骤:
(1)、准备工作:对所使用的各集料进行筛分,并计算出各自的通过百分率。明确设计级配范围,并计算出中值;(2)绘制框图:按比例绘制矩形图框;从左到有引对角线作为合成级配的中值,纵坐标表示为通过量,横坐标表示筛孔尺寸,每个筛孔具体位置则根据合成级配要求的某筛孔通过量百分率中值,在纵坐标找出该中值的位置,然后从纵坐标引出水平线与对角线相交,在从交点处向下左垂线,垂线与横坐标的交点即为该筛孔的相应位置,依此类推,找出全部筛孔在横坐标的具体位置。(3)确定各种矿料的掺配比例:将各集料的通过量绘制在图中,用折线的方式连成级配曲线。根据各种矿料的相邻级配曲线之间的关系,按不同情况确定其掺配比例。a.重叠关系:相邻两条级配曲线重叠(即图中矿料A的下部和矿料B的上部搭接)。找出级配曲线A与B分别和下、上横轴距离相等(a=a`)的位置,从这位置画垂线与矩形对角线(标准级配曲线)交于一点。b.相接关系:相邻两条级配曲线的前一条曲线的下点与后一条曲线的上点正好在同一个垂直线上(即图中矿料B的下点和矿料C的上点),把两级配曲线上、下端连接起来与矩形对角线交于一点。c.分离关系:相邻两条级配曲线彼此离开一段距离(即图中矿料C和矿料D的情况),则分别从两级配曲线的上端、下端向矩形中央作垂线,再作两条垂线间距的平分线(b=b`)并与对角线交于一点。用以上方法所得对角线的交点,分别作水平线,就可求得各组成矿料的配合比。(4)合成级配的计算与校核:计算合成级配的结果,必要时应适当予以修正,使设计的级配组成符合要求。如经调整仍达不到要求,可掺加单粒级集料或调换其他集料,改变原材料级配后再重新进行设计。
18、石灰有效氧化钙的测试方法
(1)准备试样:生石灰试样:将生石灰样品打碎,使颗粒不大于2mm。四分法缩减至200g放在瓷研体中研细,再经四分法缩减至20g左右。过0.10mm的筛,从此细样中均匀挑取10余克,置于称量瓶中在100℃烘干1h,贮于干燥器中,供试验用。消石灰试样:将消石灰样品用四分法缩减至10余克左右,如有大颗粒存在须在瓷研钵中磨细至无不均匀颗粒存在为止。置于称量瓶中在105℃-110℃烘干1h,贮于干燥器中,供试验用。(2)称取约0.5g(用减量法称准至0.0005)试佯放人干燥的250mL具塞三角瓶中,取5g蔗糖覆盖在试样表面,投入干玻璃珠15粒,迅速加入新煮沸并已冷却的蒸馏水50mL,立即加塞振荡15min(如有试样结块或粘于瓶壁现象,则应重新取样)。打开瓶塞,用水冲洗瓶塞及瓶壁,加入2-3调酚酞指示剂,以0.5N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滴定速度以每秒2-3滴为宜),至溶液的粉红色显著消失并在30s内不再复现即为终点。
19、EDTA曲线确定方法及滴定水泥剂量方法:
(1)取样:取工地用石灰和集料,风干后分别过2.0mm或2.5mm筛,用烘干法或酒精燃烧法测其含水量(如为水泥可假定其含水量为0%)。(2)混合料组成的计算:(3)准备5种试样,每种2个样品(以水泥集料为例),如下:1种:称2份300g集料分别放在2个搪瓷杯内,集料的含水量应等于工地预期达到的最佳含水量。集料中所加的水应与工地所用的水相同(300g为湿质量)。2种:准备2份水泥剂量为2%的水泥土混合料试样,每份均重300g,并分别放在2个搪瓷杯内。水泥土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应等于工地预期达到的最佳含水量。混合料中所加的水应与工地所用的水相同。3种、4种、5种:各准备2份水泥剂量分别为4%、6%、8%的水泥土混合料试样,每份均重300g并分别放在6个搪瓷杯内,其他要求同1种。(4)取一个盛有试样的搪瓷杯,在杯内加600mL10%氯化按溶剂,用不锈钢搅拌棒充分搅拌3min(每分钟搅110-120次)。如水泥(或石灰)土混合料中的土是细粒土,则也可以用1000mL具塞三角瓶代替搪瓷杯,手握三角瓶(瓶口向上)用力振荡3min(每分钟120次5次),以代替搅拌棒搅拌,放置沉淀4min[如4min后得到的是混浊悬浮液,则应增加放置沉淀时间,直到出现澄清悬浮液为止,并记录所需的时间,以后所有该种水泥(或石灰)土混合料的试验,均应以同一时间为准],然后将上部清液转移到300mL烧杯内,搅匀,加盖表面皿待测。(5)用移液管吸取上层(液面下1-2cm)悬浮液10.0mL放人200mL的三角瓶内,用量筒量取500mL1.8%氢氧化钠(内含三乙醇胺)倒人三角瓶中,此时溶液出值为12.5-13.0(可用pH12-pH14精密试纸检验),然后加入钙红指示剂(体积约为黄豆大小),摇匀,溶剂呈玫瑰红色。用EDTA二钠标准液滴定到纯蓝色为终点,记录EDTA二钠的耗量(以mL计,读至0.1mL)。(6)对其他几个搪瓷杯中的试样,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试验,并记录各自EDTA二钠的耗量。(7)以同一水泥或石灰剂量混合料消耗EDTA二钠毫升数的平均值为纵坐标,以水泥或石灰剂量(%)为横坐标制图。两者的关系应是一根顺滑的曲线。如素集料或水泥或石灰改变,必须重做标准曲线。滴定试验步骤:(1)选取有代表性的水泥土或石灰上混合料,称300g放在搪瓷杯中,用搅拌棒将结块搅散,加6oomLl0%氯化铵溶液,然后如前述步骤那样进行试验。(2)利用所绘制的标准曲线,根据所消耗的EDTA二钠毫升数,确定混合料中的水泥或石灰剂量。注意事项:(1)每个样品搅拌的时间、速度和方式应力求相同,以增加试验的精度。(2)做标准曲线时,如工地实际水泥剂量较大,素集料和低剂量水泥的试样可以不做,而直接用较高的剂量做试验,但应有两种剂量大于实用剂量,以及两种剂量小于实用剂量。(3)配制的氯化铰溶液最好当天用完,不要放置过久,以免影响试验的精度。
20、水稳无侧限强度步骤。
(1)试件制备: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料捣碎,但应避免破碎粒料的原粒径。将土过筛并进行分类,如试料为粗粒土,则除去大于40mm的颗粒备用一口试料为中粒土,则除去大于25mm或20mm的颗粒备用;如试料为细粒土,则除去大于10mm的颗粒备用。在预定做试验的前一天,取有代表性的试料测定其风干含水量。(2)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3)制试件:对于同一元机结合料剂量的混合料,需要制备相同状态的试件数量(即平行试验的数量)与土类及操作的仔细程度有关。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至少应该制6个试件;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至少分别应该制9个和1
3个试件。称取一定数量的风干土并计算干土的质量,其数量随试件大小而变。将称好的土放在长方盘(约400mmx600mmx70mm)内。将土和水拌和均匀后放在密闭容器内浸润备用。在浸润过的试料中,加入预定数量的水泥或石灰(水泥或石灰剂量按干土即干集料质量的百分率计)并拌和均匀。在1h内制成试件,超过1h的混合料应该作废。(4)按预定的干密度制件:将试模的下压柱放人试模的下部,但外露2cm左右,将称量的规定数量的稳定土混合料m1(g)分2-3次灌人试模中(利用漏斗),每次灌入后用夯棒轻轻均匀插实。然后将上压柱放人试模内,应使上压柱也外露2cm左右(即上下压柱露出试模外的部分应该相等)。将整个试模(边同上下压柱)放到反力框架内的千斤顶上(千斤顶下应放一扁球座),加压直到上下压柱都压人试模为止。维持压力1min,解除压力后,取下试模,拿去上压柱,并放到脱模器上将试件顶出。称试件的质量。(5)养生试件从试模内脱出并称量后,应立即放到密封湿气箱和恒温室内进行保温保湿养生。但中试件和大试件应先用塑料薄膜包覆。养生时间通常都只取7d。养主期的最后一天,应该将试件浸泡在水中,水的深度应使水面在试件顶上约2.5m。在浸泡水前,应再次称试件的质量m3。(6)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将已浸水一昼夜的试件从水中取出,用软的旧布吸试件表面的可见自由水,并称试件的质量m4。用游标卡尺量试件的高度h1,准确到0.1mm。将试件放到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的升降台上(台上先放一扁球座),进行抗压试验。试验过程中,应使试件的形变等速增加,并保持速率约为lmm/min记录试件破坏时的最大压力P(N)。从试件内部取有代表性的样品(经过打破)测定其含水量w1。(7)计算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Rc。
21、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设计步骤
采用综合稳定土时,如水泥用量占结合料总量的30%以上,则按水泥稳定类的技术要求进行组成设计。水泥和石灰的比例宜取60:40、50:50或40:60。如水泥用量占结合料总量的30%以下,则按石灰稳定类的技术要求进行组成设计。(1)、进行原材料试验。(2)、制备同一种土样、不同结合料剂量的混合料,水泥和石灰的剂量可参考等级规范所列数值。(3)、用重型击实试验确定不同剂量时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至少应做三个不同剂量混合料的击实试验,即最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其余两个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用内插法确定。(4)、按工地预定达到的压实度(指最低压实度标准),分别计算不同结合料剂量的试件应有的干密度。(5)、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的干密度制备试件,进行强度试验。作为平行试验的最少试件数量应满足规定。(6)、试件在规定温度下保湿养生6d,浸水24h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7)计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8)、根据强度标准,选定合适的结合料剂量。此剂量试件室内试验结果的平均抗压强度应符合下式的要求:(9)、工地实际采用的石灰或水泥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多0.5%~1.0%。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可只增加0.5%;采用路拌法施工时,宜增加1%。(10)、选定水泥剂量。
22、如何检测和评价沥青抗老化性能
答:检测和评价沥青抗老化能力的试验方法大多是模拟沥青在拌和过程中加热条件下产生的老化效果。具体方法有:沥青加热蒸发损失试验和薄膜加热烘箱试验。前者适用于中、轻交通的道路石油沥青,后者适用于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沥青薄膜加热试验:(1)将洁净、烘干、冷却后的盛样皿编号,称其质量(m0),准确至1mg。然后分别在4个已称质量的盛样皿中注入沥青试样50±0.5g,并使沥青形成厚度均匀的薄膜,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质量(m1),准确至1mg。同时按规定方法,测定沥青试样薄膜加热试验前的针入度、粘度、软化点、脆点及延度等性质。当试验项目需要,预计沥青数量不够时,可增加盛样皿数目,但不允许将不同品种或不同标号的沥青同时放在一个烘箱中试验。(2)将温度计垂直悬挂于转盘轴上,位于转盘中心,水银球应在转盘顶面上的6mm处,并将烘箱加热并保持至(163±1)℃。把烘箱调整水平,使转盘在水平面上以5.5±1r/min的速度旋转,转盘与水平面倾斜角不大于3°,温度计位置距转盘中心和边缘距离相等。(3)在烘箱达到恒温163℃后,将盛样皿迅速放入烘箱内的转盘上,并关闭烘箱门和开动转盘架;使烘箱内温度回升至162℃时开始计时,连续5h并保持温度163±1℃。但从放置盛样皿开始至试验结束的总时间,不得超过5.25h。(4)加热后取出盛样皿,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随机取其中两个盛样皿分别称其质量(m2),准确至1mg。注意,即使不进行质量损失测定的,亦应放入干燥器中冷却,但可不称其质量。(5)将盛样皿置于石棉网上,并连同石棉网放回(163±1)℃的烘箱中转动15min;然后,取出石棉网和盛样皿,立即将沥青残留物样品刮入一适当的容器内,置于加热炉上加热并适当搅拌使之充分融化达流动状态。将热试样倾人针人度盛样皿或延度,软化点等试模内,并按规定方法进行针人度等各项薄膜加热试验后残留物的相应试验。如在当日不能进行试验时,试样应在容器内冷却后放置过夜,但全部试验必须在加热后72h内完成。
23.沥青软化点步骤
(1)准备工作:将试样环置于涂有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的试样底板上,将准备好的沥青试样徐徐注入试样环内至略高出环面为止。试样在室温冷却30min后,用环夹夹着试样杯,并用热刮刀刮除环面上的试样,务使与环面齐平。(2)试验步骤①试样软化点在80℃以下者:a.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环连同试样底板置于装有(5土0.5)℃的恒温水槽中至少15min;同时将金属支架、钢球、钢球定位环等亦置于相同水槽中。b.烧杯内注入新煮沸并冷却至5℃的蒸馏水,水面略低于立杆上的深度标记。c.从恒温水槽中取出盛有试样的试样环放置在支架中层板的圆孔中,套上定位环;然后将整个环架放人烧杯中,调整水面至深度标记,并保持水温为(5土0.5)℃。将温度计由上层板中心孔垂直插入,使端部测温头底部与试样环下面齐平。d.将盛有水和环架的烧杯移至放有石棉网的加热炉具上,然后将钢球放在定位环中间的试样中央,立即开动振荡搅拌器,使水微微振荡,并开始加热,使杯中水温在3min内调节至维持每分钟上升(5土0.5)℃。在加热过程中,应记录每分钟上升的温度值。e.试样受热软化逐渐下坠,至与下层底板表面接触时,立即读取温度,至0.5℃。②试样软化点在80℃以上者:a.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环连同试样底板置于装有(32土1)℃甘油的保温槽中至少15min;同时将金属支架、钢球、钢球定位环等亦置于甘油中。b.在烧杯内注入预先加热至32℃的甘油,其液面略低于立杆上的深度标记。c.从保温槽中取出装有试样的试样环按上述(1)的方法进行测定,读取温度至1℃。
23、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试验方法,简述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
试验。
答: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试验;第二类是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试验,有浸水马歇尔试验、真空饱水马歇尔试验以及冻融劈裂试验。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试验方法(水煮法):水煮法适用于大于13.2mm粗集料,试验步骤如下:(1)将集料过13.2mm、19mm,取留在13.2mm筛上的颗粒5个,要求试样表面规整、接近立方体。用。洗净,在105℃的烘箱中烘干。用细线将试样集料颗粒逐个系牢,继续置于105℃烘箱内加热待用。(2)石油沥青加
热至130℃-150℃,将待用的集料颗粒浸入沥青45s,使沥青能够全部裹覆集料表面,取出并悬挂于试验架上,在室温下冷却15min。(3)将盛水的大烧杯放置在有石棉网的电炉上加热煮沸,在水微沸状态下(不允许有沸开的泡沫)将裹覆沥青的集料试样通过细线悬挂于水中。保持微沸状态浸煮3min。(4)浸煮结束后,将集料从水中取出,观察集料颗粒表面沥青膜的剥落程度,评定其粘附等级。(5)同样试样平行试验5个颗粒,并由两名以上经验丰富的试验人员分别评定后,取平均等级作为试验结果。
24、沥青延度方法
(1)准备工作①将隔离剂拌和均匀,涂于清洁干燥的试模底板和两个侧模的内侧表面,并将试模在试模底板上装妥。②将沥青试样仔细自模的一端至另一端往返数次缓缓注入模中,最后略高出试模、灌模时应注意勿使气泡混人。③试件在室温中冷却30-40min,然后置于规定试验温度的恒温水浴中,保持30min后取出,用热刮刀刮除高出试模的沥青,使沥青面与试模面齐平。沥青的刮法应自试模的中间刮向两端,且表面应刮得平滑。将试模连同底板再浸人规定试验温度的水浴中1-1.5h.④检查延度仪延伸速度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然后移动滑板使其指针正对标尺的零点。将延度仪注水,并保温达试验温度0.5℃。(2)试验步骤①将保温后的试件连同底板移人延度仪的水槽中,然后将盛有试样的试模自玻璃板或不锈钢板上取下,将试模两端的孔分别套在滑板及槽端固定板的金属柱上,并取下侧模。水面距试件表面应不小于25mm。②开动延度仪,并注意观察试样的延伸情况。此时应注意,在试验过程中,水温应始终保持在试验温度规定范围内,且仪器不得有振动,水面不得有晃动。当水槽采用循环水时,应暂时中断循环,停止水流。在试验中,如发现沥青细丝浮于水面或沉人槽底时,则应在水中加入酒精或食盐,调整水的密度至与试样相近后,重新试验。③试件拉断时,读取指针所指标尺上的读数,以cm表示。在正常情况下,试件延伸时应成锥尖状,拉断时实际断面接近于零。如不能得到这种结果,则应在报告中注明。
25、什么情况下需要检测沥青含量,简述沥青含量的测定方法
(一种)。
答: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时的沥青用量检测及旧路调查时检测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试验方法有:离心分离法、回流式抽提仪法、高温燃烧法、射线法等。离心分离法步骤:1)准备工作(1)以规定的方法在拌和厂从运料卡车上采取沥青混合料试样,放在金属盘中适当拌和,待温度稍下降至100℃以下时,用大烧杯取混合料试样质量1000-1500g左右(m)(粗粒式沥青混合料用高限,细粒式用低限,中粒式用中限),准确至0.1g。(2)如果试样是路上用钻机法或切割法取得的,应用电风扇吹风使其完全干燥,置烘箱中适当加热后成松散状态取样,但不得用锤击以防集料破碎。2)操作步骤(1)向装有试样的烧杯中注入三氯乙烯溶剂,将其浸没,浸泡30min,用玻璃棒适当搅动混合料,使沥青充分溶解。也可直接在离心分离器中浸泡。(2)将混合料及溶液倒入离心分离器,用少量溶剂将烧杯及玻璃棒上的粘附物全部洗入分离容器中。(3)称取洁净的圆环形滤纸质量,准确至0.01g。(4)将滤纸垫在分离器边缘上,加盖紧固,在分离器出口处放上回收瓶,上口应注意密封,防止流出液成雾状散失。(5)开动离心机,转速逐渐增至3000r/min,沥青溶液通过排出口注入回收瓶中,待流出停止后停机。(6)从上盖的孔中加入新溶剂,数量相同。稍停3-5min后,重复上述操作,如此数次直至流出的抽提液成清彻的淡黄色为止。(7)卸下上盖,取下圆环形滤纸,在通风橱或室内空气中蒸发后放入105℃±5℃的烘箱中干燥,称取质量,其增重部分(m2)为矿粉的一部分。(8)将容器中的集料仔细取出,在通凤橱或室内空气中蒸发后放入105℃±5℃的烘箱中烘干(一般需4h),然后放入大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集料质量(m1)。(9)用压力过滤器过滤回收瓶中的沥青溶液,由滤纸的增重m3得出泄漏入滤液中矿粉。如无压力过滤器时,也可用燃烧法测定。(10)用燃烧法测定抽提液中矿粉质量的步骤如下:①将回收瓶中的抽提液倒入量筒中,准确定量至mL。②充分搅匀抽提液,取出10mL放入坩锅中,在热浴上适当加热使溶液试样变成暗黑色后,置高温炉[(500-600)℃]中烧成残渣,取出坩埚冷却。③向坩埚中按每1g残渣5mL的用量比例,注入碳酸铵饱和溶液,静置lh后放入105℃±5℃炉箱中干燥。④取出后放在干燥器中冷却,称取残渣质量(m4),准确止1mg。
26、击实的作用是什么?什么叫击实曲线?土工击实试验的适
用范围、操作步骤、结果处理。
答:击实是对土颗粒重新排列紧密,使土在短期内得到新的结构强度。击实试验求取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击实试验分轻型和重型两类。小试筒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5mm的土,大试筒适用于粒径不大于38mm的土。试验方法:1.试样制备试样制备分干法和湿法两种,对一般土,干法制样和湿法制样所得击实结果有一定差异,对于具体试验应根据工程性质选择制备方法。(1)干法制样:将代表性土样风干或在低于50℃温度下烘干,放在橡皮板上用木碾碾散,过筛(筛号视粒径大小而定)拌匀备用。测定土样风干含水量w。,按土的塑限估计最佳含水量,并依次按相差约2%的含水量制备一组试样(不少于5个),其中有两个大于和两个小于最佳含水量。按确定含水量制备试样。将称好的m0质量的土平铺于不吸水的平板上,用喷水设备往土样上均匀喷洒预定mw的水量,拌均匀静置一段时间后,装人塑料袋内静置备用。静置时间对高液限粘土不得少于24h,对低液限粘土不得少于12h。(2)湿法制样:对天然含水量的土样过筛(筛孔视粒径大小而定),并分别风干到所需的几组不同含水量备用。2.试样击实将击实筒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取制备好的土样按所选击实方法分3或5次倒入筒内,每层按规定的击实次数进行击实)要求击完后余土高度不超过试筒顶面5mm。用修土刀齐筒顶削平试样,称筒和击实样土重后用推土器推出筒内试样,测定击实试样的含水量和测算击实后土样的湿密度,依次重复上述过程将所备不同预定含水量的土样击完。3.结果整理计算击实后各点的干密度pd。以干密度pd为纵坐标,含水量w为横坐标,绘pd-w关系曲线,曲线上峰值点的纵、横坐标分别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当试样中有大于25mm(小筒)或大于38mm(大筒)颗粒时,应先取出大于25mm或38mm颗粒,并求得其百分率P,其百分率不应大于30%,把小于25mm或38mm部分作击实试验,对试验所得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进行校正。
27、沥青针人度方法
(1)准备工作①将试样注入盛样皿中,试样高度应超过预计针人度值10mm,并盖上盛样皿,以防落入灰尘。盛有试样的盛样皿在(15-30)℃室温中冷却1-1.5h(小盛样皿)、1.5-2h(大盛样皿)或2-2.5h(特殊盛样皿)后,移人保持规定试验温度土0.1℃的恒温水浴中1-1.5(小盛样皿)、1.5-2h(大试样皿)或2-2.5h(特殊盛样皿)。②调整针人度仪使之水平。检查针连杆和导轨。用三氯乙烯或其他溶剂清洗标准针,并拭干。将标准针插入针连杆,用螺丝固紧。按试验条件,加上附加法码。(2)试验步骤①取出达到恒温的盛样皿,并移人水温控制在试验温度土0.1℃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支架上,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深度不少于10mm。②将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人度仪的平台上,慢慢放下针连杆,用适当位置的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拉下刻度盘的拉杆,使与针连杆顶端轻轻接触,调节刻度盘或深度指示器的指针指示为零。③开动秒表,在指针正指5s的瞬间,用手紧压按钮,使标准针自动下落贯人试样,经规定时间,停压按钮使针停止移动。④拉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刻度盘指针或深度指示器的读数,精确至0.5。⑤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3次,各测试点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少于10mm。每次试验后应将盛有盛样皿的平底玻璃皿放入恒温水浴,使平底玻璃皿中水温保持试验温度。每次试验应换一根干净的标准针或将标准针取下,用蘸有三氯乙烯溶剂的棉花或布揩净,再用干棉花或布擦干。③测定针人度大于200的沥青试样时,至少用3支标准针,每次试验后将针留在试样中,直至3次平行试验完成后,才能将标准针取出。影响因素:(1)针人度试验属于条件性试验,因此试验时要注意其条件。针人度的条件有三项,分别为温度、时间和针质量,这三项要求不一样,会严重影响结果的正确性。温度25,针质量100g,测试时间5s。(2)影响沥青针人度测定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标准针与试样表面的接触情况。在试验时,一定要让标准针刚接触试样表面;(3)将沥青试样注人试皿时,不应留有气泡,若有气泡,可用明火将其消掉,以免影响结果的正确性。
28、车辙试验方法
(1)准备工作:在60℃下试验轮接地压强为0.70.05MPa。用轮碾成型法制作车辙试验试块。在试验室或工地制备成型的车辙试见其标准尺寸为300mm×300mm×50mm。试件成型后,连同试模一起在常温条件下放置的时间不得少于12h。对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放置的时间以48h为宜。(2)将试件连同试模一起,置于已达到试验温度(601)℃的恒温室中,保温不少于5h,也不得多于24h。在试件的试验轮不行走的部位上,粘贴一个热电偶温度计控制试件温度稳定在(600.5)℃。(3)将试件连同试模置于车辙试验机的试件台上;试验轮在试件的中央部位,其行走方向须与试件碾压方向一致。开动车辙变形自动记录仪,然后启动试验机,使试验轮往返行走,时间约1h或最大变形达到25mm为止。试验时,记录仪自动记录变形曲线及试件温度。(4)从曲线上读取45min(t1)及60min(t2)时的车辙变形d1及d2,计算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动稳定度。
29、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等三个阶段,通过配合比设计决定沥青混合料的材料品种、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目标配合比设计:(1)、根据沥青混合料类型选择规范规定的矿料级配范围,确定工程设计级配范围(2)材料选择与材料准备(3)矿料配合比组成设计:矿料原始数据测定,图解法或计算机法确定比例。(4)、马歇尔试验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按下列步骤:a、选5组沥青用量制备试样b、确定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测定测定物理力学指标c、绘制沥青用量与物理力学指标关系图,以沥青用量为横坐标,以视密度、空隙率、饱和度、稳定度、流值为纵坐标。将试验结果绘制成沥青用量与各项指标的关系曲线。由OAC1及OAC2综合决定最佳沥青用量OAC。根据气候条件和交通特性调整最佳沥青用量。(5)配合比设计检验:水稳定性检验、高温稳定性检验、低温抗裂性能检验、渗水系数检验等(6)提出配合比设计报告(包括材料品种、配比、矿料级配、最佳沥青用量)。
30、沥青混合料试件成型方法
(1)准备工作:确定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拌和与压实温度,测定沥青的运动粘度,绘制粘温曲线。将各种规格的矿料在105℃土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分别测定不同粒径细集料及填料(矿粉)的表观密度,并测定沥青的密度。将烘干分级的粗细集料按每个试件设计配比组成要求称其质量,在一金属盘上混合均匀。矿粉单独加热,置烘箱中预热备用。)将沥青试样加热至规定的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备用。将擦净的试模、套筒及击实座等置于100℃左右烘箱中加热1h备用。(2)击实试件成型a将拌好的沥青混合料均匀称取一个试件所需的用量(约1200g,当一次拌和几个试件时,宜将其倒人经预热的金属盘上,用小铲拌和均匀分成几份,分别取用。)b从烘箱中取出预热的试模及套筒,用沾有少许黄袖的棉纱擦试套筒、底座及击实锤底面,将试模装在底座上(也可垫一张圆形的吸油性小的纸)。按四分法从四个方面用小铲将混合料铲人试模中,用插刀沿周边插捣15次,中间10次。插捣后将沥青混合料表面整平成凸弧面。c插入温度计,至混合料中心附近,检查混合料温度。d、待混合料温度符合要求的压实温度后,将试模连同底座一起放在击实台上固定(也可在装好的混合料上垫一张吸油性小的圆纸),再将装有击实及导向棒的压实头插入试模中,开启马达(或人工)将击实锤从457mm的高度自由落下击实规定的次数(75、50或35次)。e试件击实一面后,取下套筒:将试模掉头,装上套筒,然后以同样的方式和次数击实另一面。f试件击实结束后,如上下面垫有圆纸,应立即用镊子取掉,用卡尺量取试件离试模上口的高度,并由此计算试件高度。如高度不符合要求时,试件应作废,并按下式调整试件的混合料数量,使高度符合(63.5土1.3)mm的要求。g卸去套简和底座,将装有试件的试模横向放置、冷却至室温后(不少于12h),置脱膜机上脱出试件h将试件仔细置于干燥洁净的平面上,供试验用。
31、室内CBR试验
试样准备: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料,用木碾捣碎,但应尽量注意不使土或粒料的单个颗粒破碎。土团均应捣碎至通过5毫米的筛孔。用38毫米筛筛除大于38毫米的颗料,并记录超尺寸颗粒的百分数,将已过筛的试料按四分法分成4份。每份质量6千克,供击实试验和制试件之用。在预定做击实试验的前一天,取有代表性的试料测定其风干含水量。(2)称试筒本身质量(m1),将试筒固定在底板上,将垫块放入筒内,并在垫块上放一张滤纸,安上套环。(3)将1份试料,按II-2规定的层数和每层击数,求试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4)将其余3分试料,按最佳含水量制备3个试件,将一份试料平铺于金属盘内,按事先计算得的该份试料应加的水量均匀地喷洒在试料上。拌匀后密闭浸润备用。制每个试件时,都要取样测定试料的含水量。注:需要时,可制备三种干密度试件。如每种干密度试件制3个,则共制9个试件。每层击数分别为30、50和98次,使试件的干密度从低于95%到等于100%的最大干密度,这样,9个试件共需试料约55千克。(5)、将试筒放在坚硬的地面上,按规定的分层和击数进行试样的击实,第一层击实完后,将试样层面“拉毛”,然后再装入套筒,重复上述方法进行其余每层试样的击实,大试筒击实后,试样不宜高出筒高10毫米。(6)、卸下套环,用直刮刀沿试筒顶修平击实的试件,表面不平整处用细料修补。取出垫块,称试筒和试件的质量(m2)。(7)泡水测膨胀量的步骤如下:(1)在试件制成后,在试件顶面的放一张好滤纸,并在上安装附有调节杆的多孔板,在多孔板上加4块荷载板。(2)将试筒与多孔板一起放入槽内(先不放水),并用拉杆将模具拉紧,安装百分表,并读取初读数。(3)向水槽内放水,使水自由进到试件的顶部和底部。在泡水期间,槽内水面应保
持在试件顶面以上大约25毫米,通常试件要泡水4昼夜。(4)泡水终了时,读取试件上百分表的终读数,并计算膨胀量。(5)从水槽中取出试件,倒出试件顶面的水,静置15min,让其排水,然后卸去附加荷载和多孔板、底板和滤纸,并称量(m3),以计算试件的湿度和密度的变化。(8)贯入试验:(1)将泡水试验终了的试件放到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的升降台上,调整偏球座,使贯入杆与试件顶面全面接触,在贯入杆周围放置4块荷载板。(2)先在贯入杆上施加45N荷载,然后将测力和测变形的百分表的指针都调整至零点。(3)加荷使贯入杆以1--1.25mm/min的速度压入试件,记录测力计内百分表某些整读数(如20、40、60)时的贯入量,并注意使贯入量为250*10-2毫米时,能有5个以上的读数。因此,测力计内的第一个读数应是贯入量30*10-2毫米左右。
32、土的酸碱度试验步骤
(1)
酸度计的校正:在测定土样前应按照所用仪器的使用说明书校正酸度
计。(2)土悬液的制备:称取通过1毫米筛的风干土样10克,放入具塞的广口瓶中,加水50毫升(土水比为1:5)。在振荡器上振荡3min。静置30min。(3)土悬液pH值的测定:将25--30毫升的土悬液盛于50毫升烧杯中,将该烧杯移至电磁搅拌器上。再向该烧杯中加一只搅拌子。然后将已校正完毕的玻璃电极、甘汞电极插入杯中,开动电磁搅拌器搅拌2min,从酸度计的表盘上直接测定出pH值,准确至0.01pH。测记土悬液温度。进行温度补偿操作。(4)测定完毕,应关闭酸度计和电磁搅拌器的电源,用水冲洗电极,并用滤纸吸干电极上沾附的水。若一批试验完后第二天仍继续测定的话,可将玻璃电极部分浸泡在纯水中。**
33、土的直剪试验有哪些方法,它们的特点和使用范围:写出
一种试验步骤。
粘质土的慢剪试验,适用于测定粘质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粘质土的固结快剪试验适用于渗透系数小于10-6厘米/秒的粘质土。粘质土的快剪试验适用于渗透系数小于10-6厘米/秒的粘质土。砂类土的直剪试验适用于砂类土。粘质土的慢剪试验:(1)、对准剪切容器上下盒,插入固定销,在下盒内放透水石和滤纸,将带有试样的环刀刃向上,对准剪盒口,在试样上放滤纸和透水石,将试样小心地推入剪切盒口。(2)、移动传动装置,使上盒前端钢珠刚好与测力计接触,依次加上传压板,加压框架,安装垂直位移量测装置,测记初始读数。(3)、根据工程实际和土的软硬程度施加各级垂直压力,然后向盒内注水;当试样为晨饱和试样时,应在中压板周围包以湿棉花。(4)施加垂直压力,每1h测记垂直变形一次,试样大结稳定时的垂直变形值时为:粘质土垂直变形每1h不大于0.05mm。(5)拨去固定销,以小于0.02厘米/min的速度进行剪切,并每隔一定时间测记测力计百分表读数,直至剪损。(6)试样剪损时间可按下式估算:tf=50t50式中:tf--达到剪损所经历的时间,min;t50--固结度达到50%所需的时间,min;(7)、当测力计百分表读数不变或后退时,继续剪切至剪切位移为4毫米时停止,记下破坏值。当剪切过程中测力计百分表无峰值时,剪切至剪切位移达6毫米时停止。(8)剪切结束,吸去盒内吸水,退掉剪切力和垂直压力,移动压力框架,取出试样,测定其含水量。
34、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1、目的和适用范围:无侧限抗压强度是试件在无侧向压力的条件下,抵
抗轴向压力的极限强度。用于测定饱和软粘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及灵敏度。2仪器设备:应变控制式允许膨胀压缩仪、切土盘、重塑筒、百分表、其它:天平(感量0.1g)、秒表、卡尺、直尺、削土刀、钢丝锯、塑料布、金属垫板、凡士林等。
3、试样将原状土样按天然层次放在桌上,在切土盘的上下盘之间,再用削土刀切削直至达到要求的直径为止。取出试件,按要求的高度削平两端。端面要平整,且与侧面垂直,上下均匀。试件直径和高度应与重塑筒直径和高度相同,一般直径为40毫米,高为10厘米。试件直径与高度之比应大于2,按软土的软硬程度采用2.0--2.5。
4、试验步骤:(1)、将切削好的试件立即称量,准确至0.1g。同时取切削下的余土测定含水量。用卡尺测量其高度及上、中、下各部位直径,按下式计算其平均直径D0:D0=(D1+2D2+D3)/4(2)在试件端抹一薄层凡士林。(3)、将制备好的试件放在允许膨胀压缩仪下加压板上,转动手轮,使其与上加压板刚好接触,调测力计百分表读数为零点。(4)、以轴向应变1%--3%/min的速度转动手轮(6--12r/min),使试验在8--20min内完成。(5)、应变在3%以前,每0.5%应变记读百分表读数一次应变达3%以后,每1%应变记计百分表读数一次。(6)、当百分表达到峰值或读数达到稳定,再继续剪3%--5%应变值即可停止试验。如读数无稳定值,则轴向应变达20%的即可停止试验。(7)、试验结束后,迅速反转手轮,取下试件,描述破坏情况。(8)、若需测定灵敏度,则将破坏的后的试件去掉表面凡士林,再加少许土,包以塑料布,用手捏搓,破坏其结构,重塑为与重塑前尺寸相等,然后立即重复本规程25.0.4.3至25.0.4.7步骤进行试验。5结果整理(1)计算轴向应变、试件平均断面积、以轴向应力为纵坐标,轴向应变为横坐标,绘制应力-应变曲线。以最大轴向应力作为无侧限抗压强度。若最大轴向应力不明显,取轴向应变15%处的应力作为该试件的无侧根抗压强度qu。(5)、按下式计算灵敏度
35、土的密度的检测方法,任写一种的步骤?
环刀法适用于细粒土。电动取土器法适用于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和硬塑土密度的快速测定。蜡封法、现场试坑法。环刀法试验步骤:(1)、按工程需要取原状土或制备所需状态的扰动土样,整平两端,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刀口向下放在土样上。(2)用修土刀或钢丝锯将土样上部削成略大于环刀直径的土柱,然后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至土样伸出环刀上部为止,削去两端余土,使与环刀口面齐平,并用剩余土样测定含水量。(3)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与土合质量m1,准确至0.1g。(4)计算湿密度及干密度。试验须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3克/立方厘米。
36、最小空隙比试验(砂的相对密实度试验)
仪器设备(量筒长颈漏斗。锥形塞。砂面拂平器。电动最小孔隙比仪金属容器(容积250立方厘米和容积1000立方厘米)、振动仪。击锤。台秤。试验步骤:.1最大孔隙比的测定:(1)取代表性试样约1.5kg,充分风干(或烘干),用手搓揉或用圆木棍在橡皮板上碾散,并拌和均匀。(2)将锥形塞杆自漏斗下口穿入,并向上提起,使锥体堵住漏斗管口,一并放入体积1000立方厘米量筒中,使其下端与量筒底相接。(3)称取试样700克,准确至1克,均匀倒入漏斗中,将漏斗与塞提高,移动塞杆使锥体略离开管口,管口应经常保持高出砂面约1--2厘米,使试样缓缓且均匀分布地落入量筒中。(4)试样全部落入量筒后取出漏斗与锥开塞,用砂面拂平器将砂面拂平,勿使量筒振动,然后测读砂样体积,估读至5立方厘米。(5)以手掌或橡皮塞堵住量筒口,将量筒倒转,缓慢地转动量筒内的试样,并回到原来位置,如此重复几次,记下体积的最大值,估读至5立方厘米。(6)取上述两种方法测得的大体积值,计算最大孔隙比。
2、最小孔隙比的测定:(1)取代表性试样约4千克,按本规程12.0.3.1步骤处理。(2)分三次倒入容器进行振击,先取上述试样600--800克(其数量应使振击后的体积略大于容器容积的1/3)倒入1000立方厘米容器内,用振动仪以各150--200次/min的速度敲打容器两侧,并在同一时间内,用击锤于试样表面锤击30--60次/min,址至砂样体积不变为止(一般约5--10min)。敲打时要用足够的力量使试样处于振动状态;振击时,粗砂可用较少击数,细砂应用较多击数。(3)如用电动最小孔隙比试验仪时,当试样同上法装入容器后,开动电机,进行振击试验。(4)按本12.0.3.8步骤进行后二次加土的振动和锤击,第三次加土时应先在容器口安装套环。(5)最后一次振毕,取下环,用修土刀齐容器顶面削去多余试样,称量,准确至1克,计算其最小孔隙比。结果整理:(1)按下列式子计算最小与最大干密度:ρdmin=m/Vmaxρdmax=m/Vmin计算至0.01克/立方厘米。(2)按下列公式计算最大与最小孔隙比:emax=ρWGs/ρdmin-1emin=ρWGs/ρdmax-1计算至0.01。(3)按下列公式计算相对密实度:Dr=(emax-e0)/(emax-emin)计算至0.01。精密度和允许差最小与最大干密度,均须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其平行差值不得超过0.03克/立方厘米。适用于颗粒直径小于5毫米的土,且粒径2--5毫米的试样质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的15%。试验的目的是求无凝聚性土的最大与最小孔隙比,用于计算相对密度,了解该土在自然状态或经压实松紧情况和土粒结构的稳定性。
37、含水量试验方法,写出一种烘干法、酒精燃烧法、比重法、碳化钙气压法烘干法试验步骤:
(1)、取具有代表性试样,细粒土15--30克,砂类土、有机土为50克,放入
称量盒内,立即盖好盒盖,称质量。称量时,可在天平一端放上与该称量盒等质量的砝码,移动天平游码,平衡后称量结果即为湿土质量。(2)、揭开盒盖,将试样和盒放入烘箱内,在温度105--110摄氏度恒温下烘干。烘干时间对细粒土不得少于8h,对砂类土不得少于6h。对含有机质超过5%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摄氏度的恒温下烘干。(3)、将烘干后的试样和盒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一般只需0.5--1h即可),冷却后盖好盒盖,称质量,准确至0.01g。(4)、计算含水量。
38、碳化钙气压法目的和适用范围:
适用于路基土和稳定土含水量的快速简易测定。仪器设备:碳化钙气压含水量测定仪,仪器分大小两种型号,HKC-200型主要用于粒径小于40毫米砾含水的量的测定,试样取200克,含水量测定范围0--12%(最大14.3%);用比例法取100克试样,含水量测定范围0--27%。HKC-30型主要用于路基土和稳定土含水量的测定,试样取30克,含水量测定范围0--31%;用比例法取15克试样,含水量测定范围0--90%。仪器箱。天平。手动摇晃架粉碎球毛刷吸水剂(纯度80.66%的碳化钙)试验步骤:(1)备料:对于粗颗粒较多的砂砾材料,用四分法取样,尽可能使试样具有代表性。一些原状的粘质土,在水分较少的情况下,发硬结块,须预先进行碾磨。(2)清扫仪器(3)、称取试样。取有代表性的试样,对HKC-200型,称取试样200克,对HKC-30型,称取试样30克。(4)放入试样:把称好的试样倒入罐内。同时将两个粉碎球放入主体罐内。(5)放吸水剂:将定量吸水剂放入仪器盖中,HKC-200型放6平勺,HKC-30型放入2平勺。(6)、关闭仪器:为了不让试样和吸水剂仪器关闭之前混合,应使仪器接近水平状态,再横向加盖,然后拧紧螺栓。(7)混合(或放在手摇晃架上操作)双手握住仪器(表向下,仪器倾斜45度)摇动,使试样与粉碎球沿罐的侧壁转动,砂砾一般约20次,粘质土视塑性指数的不同,应适当增加次数,有的需100多次。然后再使表盘向上,盖往下来回翻动数次,使吸水剂落入盖中,与盖周壁内所粘水分发生反应。翻动数次后,看表中指针所指的含水量范围,再使表盘向下,静放0.5--1min,若指针不再转动,即可读数。若指针还未稳定,再重复上述内容进行第二次,第三次混合,直至表针稳定为止,一般砂砾1、2次即可,粘质土约需3次,用手摇动手摇晃动架,址至表针稳定为止。(8)、读数:读数时,表针必须稳定。(9)、使罐盖背向操作者,缓慢地释放气压。倒空主体罐,检查材料块状。如试样未完全粉碎,应以新试样重作试验,用瓶刷刷净主体罐内腔,和小刷刷净称盘,用绒布擦净两个粉碎球表面上的残留物。(10)、当材料含水量有可能超出仪器测试时,在初测中应采用比例法,对HKC-200型,称取试样100克;对HKC-30型,称取试样15克,按照上述步骤测定试样的含水量,再按图5.4.4将刻度盘读数(含水量指示值)换算为实际含水量,例如,示值为12%的含水量,实际含水量为27.3%。
39、比重试验
(1)
将比重瓶烘干,将15克烘干土装入100毫升比重瓶内(若用50毫升
比重瓶,装烘干约12克),称量。(2)、为排除土中空气,将已装有干土的比重瓶,注蒸馏水至瓶的一半处,摇动比重瓶,并将瓶在砂浴中煮沸,煮沸时间自悬液沸腾时算起,砂及低液限粘土应不少于30min,高液限粘土应不少于1h,使土粒分散,注意沸腾后调节砂浴温度,不使土液,溢出瓶外。(3)如系长颈比重瓶,用滴管调整液面恰至刻度(以弯液面上缘为准),擦干瓶外及瓶内壁刻度以上部分的水,称瓶、水、土总质量。如系短颈比重瓶,将纯水注满,使多余水分自瓶塞毛细管中溢出,将瓶外水分擦干后,称瓶、水土总质量,称量后立即测出瓶内水的温度,准确至0.5摄氏度。(4)根据测得的温度,从已绘制的温度与瓶、水总质量关系曲线中查得瓶水总质量,如比重体积事先未经温度校正,则立即倾去悬液,洗净比重瓶,注入事先煮沸过且与试验时同温度的蒸馏水至同一体积刻度处,短颈比重瓶则注水至满,按本试验7.1.4.3步骤调整液面后,将瓶外水分擦干,称瓶、水总质量一。(5)如系砂土,煮沸时砂易跳出,允许用真空抽气法代替煮沸法排除土中空气,其余步骤与本规程7.1.4.3至7.1.4.4相同。(6)对含有某一定量的可溶盐、不亲性胶体或有机质的土,必须用中性液体(如煤油)测定,并用真空抽气法排队土中气体。真空压力表读数宜为100kPa,抽气时间1--2h(直至悬液内无气泡为止),其余步骤同本规程7.1.4.3至7.1.4.4。本试验称量应准确至0.001g。(7)计算比重本试验必须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以两位小数表示,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2。浮称法适用于粒径大于、等于5毫米的土,且其中粒径为20毫米的土质量应小于总质量的10%。(.1)取代表性试样500--1000克。彻底冲洗试样,直至颗粒表面无尘土和其它污物。(2)将试样浸在水中一昼夜取出,立即放入金属网篮,缓缓沉没于水中,并在水中摇晃,至无气泡逸出时为止。(3)称金属网篮和试样在水中的总质量。(4)取出试样烘干,称量。(5)称金属网篮在水中质量,并立即测量容器内水的温度,准确至0.5摄氏度。(6)计算土粒比重。
40、常水头渗透试验
适用于砂类土和含水量砾石的无凝聚性土。试验用水应采用实际作用于土的天然水。如有困难,允许用蒸馏水或一般经过滤的清水,但试验前必须用抽气法或煮沸法脱气。试验时水温宜高于试验室温度3--4摄氏度。仪器设备常水头渗透仪其它:木锤、秒表、天平等。试验步骤:(1)将仪器装好,接通调节管和供水管,使水流到仪器底部,水位略高于金属孔板,关止水夹。(2)、取具有代表性土样3--4千克,称量,准确至1克,并测其风干含水量。(3)将土样分层装入仪器,每层厚2--3厘米,用木锤轻轻击实到一定厚度,以控制孔隙比。如土样含粘粒比较多,应在金属孔板上加铺约2厘米厚的粗砂作为缓冲层,以防细粒被水冲走。(4)每层试样装好后,慢慢开户止水夹,水由筒底向上渗入,使试样逐渐饱和。水面不得高出试样顶面。当水与试样顶面齐平时,关闭止水夹。饱和时水流不可太急,以免冲动试样。(5)如此分层装入试样、饱和,至高出测压孔3--4厘米为止,量出试样顶面至筒顶高度,计算试样高度,称剩余土质量,准确至0.1g,计算装入试样总质量。在试样上面铺1--2厘米砾石作缓冲层,放水,至水面高出砾石层2厘米左右时,关闭止水夹。(6)将供水管和调节管分开,将供水管置入圆筒内,开启止水夹,使水由圆筒上部注入,至水面与溢水孔齐平为止。(7)静置数分钟,检查各测压管水位是否与溢水孔齐平,如不齐平,说明仪器有集气或漏气,需挤测压管上的橡皮管,或用吸球在测压管上部将集气吸出,调至水位齐平主止。(8)调节管的管口位置,水即渗过试样,经调节管流出。此时调节止水夹,使进入筒内的水量多于渗出水量,溢水孔始终有余水流出,以保持筒中水面不变。(9)测压管水位稳定后,测记水位,计算水位差。(10)开动秒表,同时用量筒摘取一定时间的渗透水量,并重复一次,接水时,调节管出水口不浸入水中。(11)测记进水和出水处水温,取其平均值。(12)降低调节管管口至试样中部及下部1/3,高度处,改变水力坡降H/L,重复15.1.3.8至15.1.3.11步骤进行测定。(13)结果整理:计算干密度及孔隙比、计算渗透系数、计算标准温度下的渗透系数。精密度和允许差:一个试样多次测定时,应在所测结果中取3--4允许差值符合规定的测值,求平均值,作该试样在某孔隙比e时的渗透系数,允许差值不大于2*10-n。
41、室内回弹模量试验(承载板法)
本试验适用于不同湿度和密度的细粒土。仪器设备杠杆压力仪:最大压力1500N,承载板:直径50毫米,高80毫米,试筒:;套环垫块,夯击底板与击实仪相同。量表:千分表两块。秒表一只。按击实试验(T0131-93)方法制备试样,根据工程要求选择轻型或重型法,视最大粒径用小筒或大筒进行击实试验,得出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然后按最佳含水量用上述试筒击实制备试件。试验步骤:(1)安装试样:将试件和试筒的底面放在杠杆压力仪的底盘上,将承载板放在试件中央(位置)并与杠杆压力仪的加压球座对正;将千分表固定在立柱上,将表的测头安放在承载板的表架上。(2)预压:在杠杆仪的加载架上施加砝码,用预定的最大单位压力p进行预压。含水量大于塑限的土,p=50--100kPa,含水量小于塑限的土,p=100--200kPa。预压进行1--2次,每次预压1min。预压后调正承载板位置,并将千分表调到接近満量程的位置,准备试验。(3)测定回弹量:将预定最大单位压力分成4--6份,作为每级加载的压力。每级加载时间为1min时,记录千分表读数,同时卸载,让试件恢复变形,卸载1min时,再次记录千分表读数,同时施加下一级荷载。如此逐级进行加载卸载,并记录千分表读数,直至最后一级荷载。为使试验曲线开始部分比较准确,第一、二级荷载可用每份的一半,试验的最大压力也可略大于预定压力。土的回弹量由三个平行试验的平均值确定,每个平行试验结果与均值回弹模量相差不应不超过5%。
42颗粒分析试验
适用于分析粒径大于0.074mm的土。
试验步骤:对于无凝聚性的土(1)按规定称取试样,将试样分批过2毫米筛。(2)将大于2毫米的试样从大到小的次序,通过大于2毫米的各级粗筛,将留在筛上的土分别称量。(3)2毫米筛下的土如数量过多,可用四分法缩分至100--800克。将试样从大到小的次序通过小于2毫米的各级细筛,可用摇筛机进行震摇。震摇时间一般为10--15min。(4)由最大孔径的筛开始,顺序将各筛取下,在白纸上用手轻叩摇晃,至每分钟筛下数量不大于该级筛余质量的1%为止。漏下的土粒应全部放入下一级筛内,并将留在各筛上的土样用软毛刷刷净,分别称量。(5)筛后各级筛上和筛底土总质量与筛前试样质量之差,不应大于1%。(6)如2毫米筛下的土不超过试样总质量的10%,可省略经筛分析,如2毫米筛上的土不超过试样总质量的10%,可省略粗筛分析。对于含有粘土粒的砂砾土:(1)将土样放橡皮板上,用木碾将粘结的土团充分碾散,拌匀、烘干、称量。如土样过多时,用四分法称取代表性土样。(2)将试样置于盛有清水的差瓷盆中,浸泡并搅拌,使粗细颗粒分散。(3)将浸润后的混合液过2毫米筛,边冲边洗过筛,直至筛上仅留大于2毫米以上的土粒为止。然后,将筛上洗净的砂砾风干称量,按以上方法进行粗筛分析。(4)通过2毫米筛下的混合液存放在盆中,待稍沉淀,将上部悬液过0.074mm洗筛,用带橡皮头的玻璃棒研磨盆内浆液,再加清水,搅拌、研磨、静置、过筛,反复进行,直至盆内悬液澄清。最后,将全部土粒倒在0.074mm筛上,用水冲洗,直到筛上仅留大于0.074净砂为止。(5)将大于0.074mm的净砂烘干称量,并进行细筛分析。(6)将大于2mm颗粒及2--0.074mm的颗粒质量从原称量的总质量中减去,即为小于0.074mm颗粒质量。(7)如果小于0.074颗粒质量超过总土质量的10%,有必要时,将这部分土烘干、取样,另做比重计或移液管分析。
42、击实的作用是什么?什么叫击实曲线?土工击实试验的适用范围、操作步骤、结果处理。
答:击实是对土颗粒重新排列紧密,使土在短期内得到新的结构强度。击实试验求取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击实试验分轻型和重型两类。小试筒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5mm的土,大试筒适用于粒径不大于38mm的土。试验方法:1.试样制备试样制备分干法和湿法两种,对一般土,干法制样和湿法制样所得击实结果有一定差异,对于具体试验应根据工程性质选择制备方法。(1)干法制样:将代表性土样风干或在低于50℃温度下烘干,放在橡皮板上用木碾碾散,过筛(筛号视粒径大小而定)拌匀备用。测定土样风干含水量w。,按土的塑限估计最佳含水量,并依次按相差约2%的含水量制备一组试样(不少于5个),其中有两个大于和两个小于最佳含水量。按确定含水量制备试样。将称好的m0质量的土平铺于不吸水的平板上,用喷水设备往土样上均匀喷洒预定mw的水量,拌均匀静置一段时间后,装人塑料袋内静置备用。静置时间对高液限粘土不得少于24h,对低液限粘土不得少于12h。(2)湿法制样:对天然含水量的土样过筛(筛孔视粒径大小而定),并分别风干到所需的几组不同含水量备用。2.试样击实将击实筒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取制备好的土样按所选击实方法分3或5次倒入筒内,每层按规定的击实次数进行击实)要求击完后余土高度不超过试筒顶面5mm。用修土刀齐筒顶削平试样,称筒和击实样土重后用推土器推出筒内试样,测定击实试样的含水量和测算击实后土样的湿密度,依次重复上述过程将所备不同预定含水量的土样击完。3.结果整理计算击实后各点的干密度pd。以干密度pd为纵坐标,含水量w为横坐标,绘pd-w关系曲线,曲线上峰值点的纵、横坐标分别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当试样中有大于25mm(小筒)或大于38mm(大筒)颗粒时,应先取出大于25mm或38mm颗粒,并求得其百分率P,其百分率不应大于30%,把小于25mm或38mm部分作击实试验,对试验所得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进行校正。
43、贝克曼梁法测定回弹弯沉的试验步骤?
答:记忆总结
1、试验前准备工作:(检查车况轮胎充气压力、装载重物称量后轴总质量、测定轮胎接地面积、检查百分表测量灵敏情况、对沥青路面测定气温及路表温度并记录修建情况)
2、测试步骤:(1)、布置测点,测点应布在行车道的轮迹带上,并作标记。(2)、将试验车后轮轮隙对准测点后约3~5cm处的位置上。(3)、将弯沉仪测头置于测点上,安装百分表,对百分表调零。(4)、汽车缓缓前进,百分表随路面变形的增加而持续向前转动,读取初读数和终读数。
3、弯沉仪的支点变形修正。
4、温度修正及代表值计算
1、试验前准备工作:(1)检查并保持测定用标准车的车况及刹车性能良好,轮胎内胎符合规定充气压力。(2)向汽车车槽中装载(铁块或集料),并用地中衡称量后轴总质量,符合要求的轴重规定,汽车行驶及测定过程中,轴重不得变化。(3)测定轮胎接地面积:在平整光滑的硬质路面上用千斤顶将汽车后轴顶起,在轮胎下方铺一张新的复写纸,轻轻落下千斤顶,即在方格纸上印上轮胎印痕,用求积仪或数方格的方法测算轮胎接地面积、精确至0.1cm2。(4)检查弯沉仪百分表测量灵敏情况。(5)当在沥青路面上测定时,用路表温度计测定试验时气温及路表温度(一天中气温不断变化,应随时测定),并通过气象台了解前5d的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平均值)。(6)记录沥青路面修建或改建时材料、结构、厚度、施工及养护等情况。
2、测试步骤(1)在测试路段布置测点,其距离随测试需要而定,测点应在路面行车车道的轮迹带上,并用白油漆或粉笔划上标记。(2)将试验车后轮轮隙对准测点后约3~5cm处的位置上。(3)将弯沉仪插入汽车后轮之间的缝隙处,与汽车方向一致,梁臂不得碰到轮胎,弯沉仪测头置于测点上(轮隙中心前方3~5m处),并安装百分表于弯沉仪的测定杆上,百分表调零,用手指轻轻叩打弯沉仪,检查百分表是否稳定回零。(4)测定者吹哨发令指挥汽车缓缓前进,百分表随路面变形的增加而持续向前转动。当表针转动到最大值时,迅速读取初读数L1。汽车仍在继续前进,表针反向回转:待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3m以上)后,吹口哨或挥动红旗指挥停车。待表针回转稳定后读取终读数L2。汽车前进的速度宜为5km/h左右。
3、弯沉仪的支点变形修正(1)当采用长度为3,6m的弯沉仪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等进行弯沉测定时,有可能引起弯沉仪支座处变形,因此测定时应检验支点有无变形。此时应用另一台检验用的弯沉仪安装在测定用的弯沉仪的后方,其测点架于测定用弯沉仪的支点旁。当汽车开出时,同时测定两台弯沉仪的弯沉读数,如检验用弯沉仪百分表有读数,即应该记录并进行支点变形修正。当在同一结构层上测定时,可在不同的位置测定5次,求平均值,以后每次测定时以此作为修正值。(2)当采用长5.4m的弯沉仪测定时,可不进行支点变形修正。
4、结果计算及温度修正(1)计算测点的回弹弯沉值。(2)进行弯沉仪支点变形修正时,计算路面测点的回弹弯沉值。(3)沥青面层厚度大于5cm且路表温度超过(20土2)℃范围时,应进行温度修正,温度修正有两种方法(查图法和经验计算法)。(4)当路基和柔性基层、底基层的弯沉代表值不符合要求时,可将超出L土(2~3)s的弯沉特异值舍弃,重新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对舍弃的弯沉值过大的点,应找出其周围界限,进行局部处理。用两台弯沉仪同时进行左右轮弯沉值测定时,应按两个独立测点计:不能采用左右两点的平均值。(5)弯沉代表值大于设计要求的弯沉值时相应分项工程为不合格。若在非不利季节测定时,应考虑季节影响系数。
44、承载板测定土基回弹模量试验方法?
答:1.试验前准备工作(1)根据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测点,测点应位于水平的路基上,土质均匀,不含杂物;(2)仔细平整土基表面,撒干燥洁净的细砂填平土基凹处,砂子不可覆盖全部土基表面避免形成一层。(3)安置承载板,并用水平尺进行校正,使承载板置水平状态。(4)将试验车置于测点上,在加劲小梁中部悬挂垂球测试,使之恰好对准承载板中心,然后收起垂球。(5)在承载板上安放千斤顶,上面衬垫钢圆筒,并将球座置于顶部与加劲横梁接触。如用测力环时,应将测力环置于千斤顶与横梁中间,千斤顶及衬垫物必须保持垂直,以免加压时千斤顶倾倒发生事故并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6)安放弯沉仪,将两台弯沉仪的测头分别置于承载板立柱的支座上,百分表对零或其他合适的初始位置。2.测试步骤(1)用千斤顶开始加载,注视测力环或压力表,至预压0.05MPa、稳压1min,使承载板与土基紧密接触,同时检查百分表的工作情况是否正常,然后放松千斤顶油门卸载,稳压1min,将指针对零或记录初始读数。(2)测定土基的压力一变形曲线。用千斤顶加载,采用逐级加载卸载法,用压力表或测力环控制加载量,荷载小于0.1MPa时,每级增加0.02MPa,以后每级增加0.04MPa左右。为了使加载和计算方便,加载数值可适当调整为整数。每次加载至预定荷载后,稳定1min,立即读记两台弯沉仪百分表数值,然后轻轻放开千斤顶油门卸载至0,待卸载稳定1min后,再次读数,每次卸载后百分表不再对零。当两台弯沉仪百分表读数之差小于平均值的30%时,取平均值。如超过30%,则应重测,当回弹变形值超过1mm时,即可停止加载。(3)各级荷载的回弹变形和总变形,按以下方法计算:回弹变形L=(加载后读数平均值一卸载后读数平均值)×弯沉仪杠杆比总变形L‘=(加载后读数平均值一加载初始前读数平均值)×弯沉仪杠杆比(4)测定汽车总影响量a。最后一次加载卸载循环结束后,取走千斤顶,重新读取百分表初读数,然后将汽车开出10m以外,读取终值数,两只百分表的初、终读数差之平均值乘弯沉仪杠杆比即为总影响量a。(5)在试验点下取样,测定材料含水量。取样数量如下:最大粒径不大于5mm,试样数量约120g;最大粒径不大于25mm,试样数量约250g;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试样数量约500g。(6)在紧靠试验点旁边的适当位置,用灌砂法或环刀法或其他方法测定土基的密度。3.计算各级压力的回弹变形加上该级的影响量后,则为计算回弹变形值。(2)将各级计算回弹变形值点绘于标准计算纸上,排除显著偏离的异常点并绘出顺滑的P一L曲线,如曲线起始部分出现反弯,应修正原点。(3)计算相应于各级荷载下的土基回弹模量值。(4)取结束试验前的各回弹变形值按线形回归方法计算土基回弹模量E0值。
45、贝克曼梁法测定路基路面的回弹模量的方法?
1、准备工作(1)选择洁净的路基表面、路面表面作为测点,在测点处作好标记并编号。(2)无结合料粒料基层的整层试验段(试槽)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整层试槽可修筑在行车带范围内或路肩及其他合适处,也可在室内修筑,但均应适于用汽车测定弯沉。②试槽应选择在干燥或中湿路段处,不得铺筑在软土基上。③试槽面积不小于3mx2m,厚度不宜小于lm。铺筑时,先挖3mx2mxlm(长x宽x深)的坑,然后用欲测定的同一种路面材料按有关施工规定的压实层厚度分层铺筑并压实,直至顶面,使其达到要求的压实度标准。同时应严格控制材料组成,配比均匀一致,符合施工质量要求。④试槽表面的测点间距布置在中间2mxlm的范围内,可测定23点。
2、测试步骤按上述方法选择适当的标准车,实测各测点处的路面回弹弯沉值Li。如在旧沥青面层上测定时,应读取温度,并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弯沉值的温度修正,得到标准温度20℃时的弯沉值。
3、计算计算全部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单次测量的标准差和自然误差(=0.675S)。(2)计算各测点的测定值与算术平均值的偏差值,并计算较大的偏差与自然误差之比di/r0。当某个测点观测值di/r0的值大于d/r极限值时则应舍弃该测点,然后重新计算所余各测点的算术平均值(L’)及标准差(s)。(3)计算代表弯沉值。(4)计算土基、整层材料的回弹模量(E1)或旧路的综合回弹模量。弯沉系数取值0.712。
46、土基现场CBR值测试方法?
答:1.准备工作(1)将试验地点约直径30cm范围的表面找平,清除浮土,如表面为粗粒土时,应撒布少许洁净的干砂填平土基凹处,砂子不可覆盖全部土基表面避免形成一层。(2)装置测试设备。贯入杆应与土基表面紧密接触。(3)安装贯入量测定装置,将支架平台、百分表安装好。2.测试步骤(1)在贯入杆位置安放4块1.25Kg的分开成半圆的承载板(共5Kg)。(2)调节测力计及贯入量百分表,调零,记录初始读数。(3)起动千斤顶,使贯入杆以1mm/min的速度压入土基,当相应于贯入量为0.5、1、1.5、2.0、2.5、3.0、4.0、5.0、7.5、10.0及12.5时,分别读取测力计读数。根据情况,也可在贯入量达7.5mm时结束试验。(4)卸除荷载,移去测定装置。(5)在试验点下取样,测定材料含水量。取样数量如下:最大粒径不大于5mm,试样数量约120g;最大粒径不大于25mm,试样数量约250g;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试样数量约500g。(6)在紧靠试验点旁边的适当位置,用灌砂法或环刀法等测定土基的密度。3.计算绘制荷载压强与贯入量关系曲线,修正原点,在修正后的曲线上读取2.5mm及5.0mm时的荷载压强,计算现场CBR值。
47、3m直尺法平整度测试方法?
1.准备工作(1)按规范规定选择测试路段(2)在测试路段路面上选择测试地点:当为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需要时,测试地点根据需要确定,可以单杆检测;当为路基、路面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或进行路况评定需要时,应首尾相接连续测量10尺。除特殊需要外,应以行车道一侧车轮轮迹(距车道线80~100cm)带作为连续测定的标准位置。对旧路面已形成车辙的路面,应取车辙中间位置为测定位置,用粉笔在路面上作好标记。2测试步骤(1)在施工过程中检测时,按根据需要确定的方向,将3m直尺摆在测试地点的路面上。(2)目测3m直尺底面与路面之间的间隙情况,确定间隙为最大的位置。(3)用有高度标线的塞尺塞进间隙处,量记最大间隙的高度,精确至0.2mm。(4)施工结束后检测时,按现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的规定,每1处连续检测10尺,按上述步骤测记10个最大间隙。3计算单杆检测路面的平整度计算,以3m直尺与路面的最大间隙为测定结果。连续测定10尺时,判断每个测定值是否合格,根据要求计算合格百分率,并计算10个最大间隙的平均值。
48、连续式平整度仪平整度测试方法?
1、准备工作(1)按规范规定选择测试路段(2)在测试路段路面上选择测试地点:当为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测需要时,测试地点根据需要确定;当为路面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或进行路况评定需要时,应以行车道一侧车轮轮迹(距车道线80~100cm)带作为连续测定的标准位置。对旧路面已形成车辙的路面,应取车辙中间位置为测定位置。(3)清扫路面测定位置处的脏物。(4)检查仪器,安装记录设备
2、试验步骤(1)、将仪器置于测试路段路面起点上。(2)在牵引汽车的后部,将平整度的挂钩挂上后,放下测定轮,启动检测器及记录仪,随即启动汽车,沿道路纵向行驶、横向位置保拧稳定,并检查平整度检测仪表上测定数字显示、打印、记录的情况。如检测设备中某项仪表发生故障,即停止检测,牵引平整度仪的速度应均匀,速度宜为5km/h,最大不得超过12km/h。在测试路段较短时,亦可用人力拖拉平整度仪测定路面的平整度。但拖拉时应保持匀速前进。3.计算(1)可按每10cm间距采集的位移值自动计算每100m计算区间的平整度标准差(2)每一计算区间的路面平整度以该区间测定结果的标准差表示。(3)计算一个评定路段内各区间平整度标准差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49、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法工作原理、使用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1、测试车以一定的速度在路面上行驶,由于路面上的凹凸不平状况,引
起汽车的激振,通过机械传感器可测量后轴同车厢之间的单向位移累积值VBI,以cm/km计。VBI越大,说明路面平整性越差,人体乘坐汽车时越不舒适。
2、使用技术要点(1)仪器安装应准确、牢固、便于操作。(2)测试速度以32km/h为宜,一般不宜超过40km/h。
3、注意事项(1)检测结果与测试车机械系统的振动特性和车辆行驶速度有关。减振性能好,则VBI测值小;车速越高,vBI测值越大。因此必须通过对机械系统的良好保养和检测时严格控制车速来保持测定结果的稳定性。
51、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测定的VBI与其他平整度指标相关关系的如何建立用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测定的VBI值需要与其他平整度指标(如连续式平整度仪测出的标准差、国际平整度指数(IRI)等)进行换算时,应将车载式颠簸累积仪的测试结果进行标定,即与相关的平整度仪测量结果建立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不得小于0.90。为与其他平整度指标建立相关关系,选择的标定路段应符合下列要求:(1)有5~6段不同平整度的现有道路,从好到坏不同程度的都应各有一段。(2)每段路长宜为250~300m。(3)每一段中的平整度应均匀,段内应无太大差别。(4)标定路段应选纵坡变化较小的平坦、直线地段。(5)选择交通量小或可以疏导的路段,减少标定时车辆的干扰。标定路段起迄点用油漆作好标记,并每隔一定距离作中间标记,标定宜选择在行车道的正常轮迹上进行。
52、用连续式平整度仪进行标定的步骤
(1)用于标定的仪器应使用按规定进行校准后能准确测定路面平整度的连续式平整度仪。(2)按现行操作规程用连续式平整度仪沿选择的每个路段全程连续测量平整度3~5次,取其平均值作为该路段的测试结果(以标准差表示)。(3)用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沿各个路段进行测量,重复3~5次后,取其各次颠簸累积值的平均值作为该路段的测试结果,与平整度仪的各段测试结果相对应。标定时的测试车速应在30~50km/h范围内选用一种或两种稳定的车速分别进行,记录车速及搭载量,以后测试时的情况应与标定时的相同。(4)整理相关关系将连续式平整度仪测出的标准差及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测出的颠簸累积值VBIv绘制出曲线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相关关系。=a+b×VBIv。
53、将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测定结果换算成国际平整度指数的标定方法(1)将所选择的标定路段在标记上每隔0.25m作出补充标记。(2)在每个路段上用经过校准的精密水平仪分别测出每隔0.25m标点上的标高,计算国际平整度指数IRI。(3)用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测试得到各个路段的测试结果。(4)将各个路段的国际平整度指数IRI与颠簸累积值VBIv绘制出曲线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相关关系。IRI=a+b×VBIv54、54、水泥混凝土芯样劈裂强度试验方法
1、检查(1)外观检查:每个芯样应详细描述有无裂缝、接缝、分层、麻面或离析等情况,必要时应记录以下事项:①集料情况:估计集料的最大粒径、形状及种类,粗细集料的比例与级配。②密实性:检查并记录存在的气孔及其位置、尺寸与分布情况。必要时应拍下照片。(2)测量①测平均直径dm:在芯样的中间及两面各1/4处按两个垂直方向测量三对数值确定芯样的平均直径dm,精确到1.omm。②测平均长度Lm;取芯样直径两端侧面测定钻取后芯样的长度及端面加工后的长度,精确至1.0mm。(3)表面密度:如有必要,应测定芯样的表观密度。
2、试验步骤(1)试件的制作:试件两端平面应与它的轴线相垂直,误差不应大于士10,端面凹凸每100mm不超过0.O5mm,承压线凹凸不应大于0.25mm。(2)湿度控制:试验前试件应在(20士2)℃的水中浸泡40h,从水中取出后立即进行试验。如有专门要求,可用其他养护或湿度控制条件。(3)劈裂试验将试件、劈裂垫条和垫层放在压力机上,借助夹具两侧杆,将试件对中。②开动压力机,当压力机压板与夹具垫条接近时调整球座使压力均匀接触试件。当压力加到5kN时,将夹具的侧杆抽出,以(60土4)N/s的速度连续、均匀加荷,直至试件劈裂为止,记下破坏荷载,精确至0.01KN。
3、计算:计算芯样劈裂抗拉强度Ra。
55、手工铺砂法方法与步骤?
仪具材料:人工铺砂仪(量砂筒、推平板、刮平尺)、量砂、量尺、其他
1、准备工作(1)量砂准备:取洁净的细砂晾干、过筛,取0.15~0.3mm的砂置适当的容器中备用。量砂只能在路面上使用一次,不宜重复使用。回收砂必须经干燥、过筛处理后方可使用。(2)对测试路段按随机取样选点的方法,决定测点所在横断面位置。测点应选在行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缘不应小于1m。
2、试验步骤①用扫帚或毛刷子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面积不小于30cm×30cm。②用小铲装砂沿筒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面上轻轻地叩打3次,使砂密实,补足砂面用钢尺一次刮平。不可直接用量砂筒装砂,以免影响量砂密度的均匀性。③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做摊铺运动,稍稍用力将砂细心地尽可能地向外摊开;使砂填人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的空隙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并不得在表面上留有浮动余砂。注意摊镭时不可用力过大或向外推挤。④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准确至5mm。⑤按以上方法,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3次,3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3~5m。该处的测定位置以中间测点的位置表示。3.计算(1)计算路面表面构造深度测定结果。TD=1000V/(3.14R2)。(2)每一处均取3次路面构造深度的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精确至0.1mm。(3)计算每一个评定区间路面构造深度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56、摆式仪测定路面抗滑值试验方法
仪具与材料:摆式仪、橡胶片、标准量尺:长126mm。、酒水壶、橡胶刮板、路面温度计:分度不大于1℃。其他;皮尺式钢卷尺、扫帚、粉笔等。
1、准备工作(1)检查摆式仪的调零灵敏情况,并定期进行仪器的标定。当用于路面工程检查验收时,仪器必须重新标定。(2)对测试路段按随机取样方法,决定测点所在横断面位置。测点应选在行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缘不应小于1m,并用粉笔作出标记。测点位置宜紧靠铺砂法测定构造深度的测点位置,并与其一一对应。
2、试验步骤(1)仪器调平①将仪器置于路面测点上,并使摆的摆动方向与行车方向一致。②转动底座上的调平螺栓,使水准泡居中。(2)调零。①放松上、下两个紧固把手,转动升降把手,使摆升高并能自由摆动,然后旋紧紧固把手。②将摆向右运动,按下安装于悬臂上的释放开关,使摆上的卡环进入开关槽,放开释放开关,摆即处于水平位置,并把指针抬至与摆杆平行处。③按下释放开关,使摆向左带动指针摆动,当摆达到最高位置后下落时,用左手将摆杆接住,此时指针应指向零。若不指零时,可稍旋紧或放松摆的调节螺母,重复本项操作,直至指针指零。调零允许误差为土1BPN。(3)校核滑动长度①用扫帚扫净路面表面,并用橡胶刮板清除摆动范围内路面上的松散粒料。②让摆自由悬挂,提起摆头上的举升柄,将底座上垫块置于定位螺丝下面,使摆头上的滑溜块升高,放松紧固把手,转动立柱上升降把手、使摆缓缓下降。当滑块上的橡胶片刚刚接触路面时,即将紧固把手旋紧,使摆头固定。③提起举升柄,取下垫块,使摆向右运动。然后,手提举升柄使摆慢慢向左运动,直至橡胶片的边缘刚刚接触路面。在橡胶片的外边摆动方向设置标准尺,尺的一端正对准该点。再用手提起举升柄,使滑溜块向上抬起,并使摆继续运动至左边,使橡胶片返回落下再一次接触地面,橡胶片两次同路面接触点的距离应在126mm(即滑动长度)左右。若滑动长度不符合标准时,则升高或降低仪器底正面的调平螺丝来校正,但需调平水准泡,重复此项校核直至滑动长度符合要求,而后,将摆和指针置于水平释放位置。校核滑动长度时应以橡胶片长边刚刚接触路面为准,不可借摆力量向前滑动,以免标定的滑动长度过长。(4)用喷壶的水浇洒试测路面,并用橡胶刮板刮除表面泥浆。(5)再次洒水,并按下释放开关,使摆在路面滑过,指针即可指示出路面的摆值。但第一次测定,不做记录。当摆杆回落时,用左手接住摆,右手提起举长柄使滑溜块升高,将摆向右运动,并使摆杆和指针重新置于水平释放位置。(6)重复(5)的操作测定5次,并读记每次测定的摆值,即BPN,5次数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不得大于3BPN。如差数大于3BPN时,应检查产生的原因,并再次重复上述各项操作,至符合规定为止。取5次测定的平均值作为每个测点路面的抗滑值(即摆值FB),取整数,以BPN表示。(7)在测点位置上用路表温度计测记潮湿路面的温度,精确至1℃。(8)按以上方法,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3次,3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问距3~5m。该处的测定位置以中间测点的位置表示。每一处均取3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精确至1BPN。4.抗滑值的温度修正当路面温度为T时测得的值为FBT,必须换算成标准温度20℃的摆值FB20。
57、抗滑性能检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使用摆式仪前必须按照说明书或者按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94)中附录A的方法对摆式仪进行标定,否则所测数据缺乏可靠性。2,用摆式仪法测定时“标定滑动长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标定时应取滑溜块与路面正好轻轻接触的点进行量取。切不可给摆锤一个力,让它有滑动后再量取,这样标定,则滑动长度偏长,所测摆值偏大。3,在用手工铺砂法测路面构造深度时,不同的人进行测试,所测结果往往差别较大,其原因较多,例如装砂的方法不标准,摊砂用的推平板不标准,最主要的是砂摊开到多大程度为止,各人掌握得不一。为了使测试结果准确可靠,在前面介绍时对容易产生误差的地方都有明确的规定,且摊开时用“尽可能向外摊平使砂填人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空隙中,在地表面上形成一薄层”的提法。测试时应严格掌握操作方法中的细节问题。
58、厚度检测方法
(一)挖坑法(1)根据现行规范的要求,随机取样决定挖坑检查的位置。如为旧路,该点有坑洞等显著缺陷或接缝时,可在其旁边检测。(2)选一块约40cmx40cm的平坦表面作为试验地点,用毛刷将其清扫干净。(3)根据材料坚硬程度,选择镐、铲、凿子等适当的工具,开挖这一层材料,直至层位底面。在便于开挖的前提下,开挖面积应尽量缩小,坑洞大体呈圆形,边开挖边将材料铲出,置于搪瓷盘中。(4)用毛刷将坑底清扫,确认为坑底面下一层的顶面。(5)将钢板尺平放横跨于坑的两边,用另一把钢尺或卡尺等量具在坑的中部位置垂直伸至坑底,测量坑底至钢板尺的距离,即为检查层的厚度,以cm计,精确至0.1cm。
(二)钻孔取样法(1)根据现行规范的要求,随机取样决定挖坑检查的位置。如为旧路,该点有坑洞等显著缺陷或接缝时,可在其旁边检测。(2)用路面取芯钻孔机钻孔,芯样的直径应为1oomm。如芯样仅供测量厚度,不作其他试验,对沥青面层与水泥混凝土板也可用直径50mm的钻头,对基层材料有可能损坏试件时,也可用直径150mm的钻头,但钻孔深度必须达到层厚。(3)仔细取出芯样,清除底面灰尘,找出与下层的分界面。(4)用钢板尺或卡尺沿圆周对称的十字方向四处量取表面至上下层界面的高度,取其平均值,即为该层的厚度,精确至0.1cm。
59、沥青路面渗水试验方法仪具及材料:
路面渗水仪、水桶及大漏斗、秒表、密封材料、其他如水等。(1)准备工作1)在测试路段的行车道面上,按随机取样方法选择测试位置,每一个检测路段应测定5个测点,用扫帚清洁表面,并用粉笔划上测试标记。2)在洁净的水桶内滴入几点红墨水,使水成淡红色。3)装妥路面渗水仪。(2)试验步骤1)将清扫后的路面用粉笔按测试仪器底座大小划好圆圈记号。2)在路面上沿底座圆圈抹一薄层密封材料,边涂边用手压紧,使密封材料嵌满缝隙且牢固地粘结在路面上,密封料圈的内径与底座内径相同,约150mm,将组合好的渗水仪底座用力压在路面密封材料圈上,再加上压重铁圈压住仪器底座,以防压力水从底座与路面间流出。3)关闭细管下方的开关,向仪器的上方量筒中注入淡红色的水至满,总量为600mL。4)迅速将开关全部打开,水开始从细管下部流出,待水面下降100mL时,立即开动秒表,每间隔60s,读记仪器管的刻度一次,至水面下降500mL时为止。测试过程中,如水从底座与密封材料间渗出,说明底座与路面密封不好,应移至附近干燥路面处重新操作。如水面下降速度很慢,从水面下降至100mL开始,测得3min的渗水量即可停止。若试验时水面下降至一定程度后基本保持不动,说明路面基本不透水或根本不透水,则在报告中注明。5)按以上步骤在同1个检测路段选择5个侧点测定渗水系数,取其平均值,作为检测结果。
60、标定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
答:①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内装砂至距筒顶15mm左右为止。称取装入筒内砂的质量m1,准确至1g。以后每次标定及试验都应该维持装砂高度与质量不变。②将开关打开,让砂自由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坑内的体积相当(或等于标定罐的容积),然后关上开关,称灌砂筒内剩余砂质量m5,准确至1g。③不晃动储砂筒的砂,轻轻地将灌砂筒移至玻璃板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上,并细心地取走灌砂筒。④收集并称量留在板上的砂或称量筒内的砂,准确至1g。玻璃板上的砂就是填满锥体的砂m2。⑤重复上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65、标定量砂的单位质量γ。
答:①用水确定标定罐的容积V,准确至1mL。②在储砂筒中装入质量为m1的砂,并将灌砂筒放在标定罐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在整个流砂过程中,不要碰动灌砂筒,直到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闭。取下灌砂筒,称取筒内剩余砂的质量m3准确至1g。③计算填满标定罐所需砂的质量ma。④重复上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⑤计算量砂的单位质量。
66、灌砂法试验步骤
答:①在试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并将其清扫干净,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②将基板放在平坦表面上。当表面的粗糙度较大时,则将盛有量砂m5的灌砂筒放在基板中间的圆孔上,打开开关,让砂流入孔内,直到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下灌砂筒,并称量筒内砂的质量m6准确至1g。③取走基板,并将留在试验地点的量砂收回,重新将表面清扫干净。④将基板放回清扫干净的表面上(尽量放在原处),沿基板中孔凿洞(洞的直径与灌砂筒一致)。并随时将凿出的材料取出装人塑料袋中,不使水分蒸发,也可放在大试样盒内。试洞的深度应等于测定层厚度。称取全部取出材料的总质量为mww,准确至1g。⑤从挖出的全部材料中取出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在铝盒或洁净的搪瓷盘中,测定其含水量(w,以%计)。用小灌砂筒时,细粒土不少于100g;对于各种中粒土,不少于500g。用大筒测定时,对于细粒土不少于2oog;中粒土不少于1000g,对于粗粒土或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宜将取出的全部材料烘干,且不少于2000g,称其质量md,准确至1g。将基板安放在试坑上,将灌砂筒安放在基板中间(储砂筒内放满砂到要求质量m1),使灌砂筒的下口对准基板的中孔及试洞,打开灌砂筒的开关,让砂流入试坑内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仔细取走灌砂筒,并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m44,准确到1g。如清扫干净的平坦表面的粗糙度不大,也可省去上述②和③的操作。在试洞挖好后,将灌砂筒直接对准放在试坑上,中间不需要放基板。打开筒的开关,让砂流入试坑内。在此期间,应注意勿碰动灌砂筒。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小心取走灌砂筒,并称量剩余砂的质量m’4,准确至1g。仔细取出试筒内的量砂,以备下次试验时再用,仔细取出试筒内的量砂,以备下次试验时再用,若量砂的湿度已发生变化或量砂中混有杂质,则应该重新烘干、过筛,并放置一段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后再用。
67、环刀法测定粘性土及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密度
答:①擦净环刀,称取环刀质量m2,准确至0.1g。②在试验地点,将面积约30cmx30cm的地面清扫干净。并将压实层铲去表面浮动及不平整的部分,达到一定深度,使环刀打下后,能达到要求的取土深度,但不得扰动下层。③将定向筒齿钉固定于铲平的地面上,顺次将环刀、环盖放人定向筒内与地面垂直。④将导杆保持垂直状态,用取土器落锤将环刀打人压实层中,至环盖顶面与定向筒上口齐平为止。⑤去掉击实锤和定向筒,用镐将环刀及试样挖出。轻轻取下环盖,用修土刀自边至中削去环刀两端余土,用直尺检测直至修平为止。擦净环刀外壁,用天平称取出环刀及试样合计质量m1,准确至0.1g。自环刀中取出试样,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测定其含水量。本试验须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3g/cm3。求其算术平均值。
64、环刀法测定砂性土或砂层密度
答:①如为湿润的砂土:试验时不需要使用击实锤和定向筒。在铲平的地面上、细心挖出一个直径较环刀外径略大的砂土柱,将环刀刃口向下,平置于砂土柱
上,用两手平稳地将环刀垂直压下,直至砂土柱突出环刀上端约2cm时为止。②削掉环刀口上的多余砂土,并用直尺刮平。③在环刀上口盖一块平滑的木板,一手按住木板,另一只手用小铁锹将试样从环刀底部切断,然后将装满试样的环刀转过来,削去环刀刃口上部的多余砂土,并用直尺刮平。④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与试样合计质量m1,精确至0.1g。⑤自环刀中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测定其含水量。干燥的砂土不能挖成砂土柱时,可直接将环刀压人或打入土中。本试验须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3g/cm3。求其算术平均值。20、用电动取土器测定无机结合料细粒土和硬塑土密度答:①装上所需规格的取芯头。在施工现场取芯前,选择一块平整的路段,将四只行走轮打起,四根定位销钉采用人工加压的方法,压入路基土层中。松开锁紧手柄,旋动升降手轮,使取芯头刚好与土层接触,锁紧手柄。将电瓶与调速器接通,调速器的输出端接入取芯机电源插口。指示灯亮,显示电路已通;启动开关,电动机工作,带动取芯机构转动。根据土层含水量调节转速,操作升降手柄,上提取芯机构,停机,移开机器。由于取芯头圆筒外表有几条螺旋状突起,切下的土屑排在筒外顺螺纹上旋抛出地表,因此,将取芯套筒套在切削好的土芯立柱上,摇动即可取出样品。③取出样品,立即按取芯套筒长度用修土刀或钢丝锯修平两端,制成所需规格土芯,如拟进行其他试验项目,装人铝盒,送试验室备用。④用天平称量土芯带套筒质m1,从土芯中心部分取试样测定含水量。⑤本试验须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3g/cm3。求其算术平均值。
21、钻芯法测定沥青面层压实度
(1)钻取芯样按“路面钻孔及切割取样方法”钻取路面芯样,芯样直径不宜小于Φ100mm。当一次钻孔取得的芯样包含有不同层位的沥青混合料时,应根据结构组合情况用切割机将芯样沿各层结合面锯开分层进行测定。(2)测定试件密度1)将钻取的试件在水中用毛刷轻轻刷净粘附的粉尘。如试件边角有松散颗粒,应仔细清除。2)将试件晾干或用电风扇吹干不少于24h,直至恒重。按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O52-93)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试验方法测定试件的视密度或毛体积密度。当试件的吸水率小于2%时,采用水中重法或表干法测定;当吸水率大于2%时,用蜡封法测定;对空隙率很大的透水性混合料及开级配混合料用体积法测定。(3)确定计算压实度的标准密度1》当计算压实的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密度采用马歇尔击实试件成型密度或试验路段钻孔取样密度时,沥青面层的压实度计算是芯样的视密度或毛体积度除以标准密度乘100。2》由沥青混合料实测最大密度计算压实度时,进行空隙率折算,作为标准密度,再计算压实度。
68、粉煤灰细度试验方法
(1)、称取试样50g,精确至0.1g。倒入0.045mm方孔筛筛网上,将筛子置于筛座上,盖上筛盖。(2)、接通电源,将定时开关开到3min,开始筛析。(3)、开始工作后,观察负压表,负压大于2000Pa时,表示工作正常,若负压小于2000Pa,则应停机,清理吸尘器中的积灰后在进行筛析。(4)、在筛析过程中,可用轻质量木棒或硬橡胶棒轻轻敲打筛盖以防吸附。(5)、3min后筛析自动停止,停机后将筛网内的筛余物收集并称量,准确到0.1%。数据处理方法:品质指标应符合下表规定:细度(0.045m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Ⅰ级12Ⅱ级20Ⅲ级45凡低于以上技术要求中最低级别技术要求的粉煤灰为不合格品。69、粉煤灰烧失量测定答:试验仪器及设备:瓷坩锅、坩锅坩、高温炉、分析天平1》准确称取1g试样,2》置于已灼烧恒重的坩锅中,3》将盖斜置于坩锅中;4》将坩锅放在高温炉内,5》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6》在950~1000度下灼烧15~20min,取出坩锅,7》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8》称量;9》如此反复10》灼烧、直至恒重。
70、简述二灰混合料结构层厚度测定方法及挖坑法的试验步骤。71、简述二灰混合料标准击实试验 步骤;
72、粗集料的毛体积密度测定步骤。
答:(1)将待测试样过4.75mm筛,然后缩分到所需质量。(2)待测试样浸泡、洗净(3)取一份试样注入洁净水,轻搅完全使气泡逸出,浸水24h(4)将吊篮浸入溢流水槽中,水面高度由溢流口调节,试验过程始终保持在同一位置。天平调零。(5)将试样转入吊篮,在水泥维持不变的情况下,称取集料在水中的质量。(6)将试样取出后导入盘中,用拧干的湿毛巾轻轻擦拭集料颗粒表面的水,使石料处在饱和面干状态(7)立即称量集料在饱和面干时的质量(8)将试件在105±5度烘干至恒重,经干燥器冷却至室温后,称量烘干质量。(9)每个试样平行试验两次,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73.表干法测沥青混合料密度步骤
答:(1)选择适宜的浸水天平(2)除去试件表面的浮粒,称取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3)挂上网篮,浸入溢流水槽中,调节水位,将天平调零,把试件置与网篮中浸水3~5min,称取水中质量(4)从水中取出试件,用拧干的湿毛巾轻轻擦拭集料颗粒表面的水,使石料处在饱和面干状态,立即称取试件的表干质量(5)从路上钻取的非干燥试件,可先称水中质量,然后用电风扇将试件吹干至恒重,再称取空中质量。
74、用抽提方法测定沥青混合料油石比的方法
准备工作:(1)准备好滤纸筒,称质量后仔细置铜网筛筒内。(2)将溶剂注入抽提筒内。(3)采集沥青混合料试样。,使之呈松散状态(4)称取松散的沥青混合料试样1kg,轻轻放人铜网筛筒的滤纸筒内。(5)将盛有试样的铜网筛筒放人抽提筒内的铜柱上,盖好水冷凝器。试验步骤:(1)检查抽提仪是否全部装妥。(2)开放进水阀,使冷水流入冷凝器,充满后不断由排水阀流出。(3)接通电路,加热抽提筒内的溶剂至沸腾后,其蒸汽上升遇冷凝器冷凝后滴人铜网筛筒溶洗混合料试样中的沥青,并通过滤纸流至抽提筒内。如此反复溶洗,至试样中的沥青被溶解洗净为止。这一过程一般需要8-10h。(4)抽提结束,关闭电源。待冷却后关闭进水阀,取下冷凝器,仔细将筒网筛筒取出,置通风橱内晾干,再将装有矿料的滤纸筒置干净的金属盘中,并置烘箱「(1055)℃」内烘至恒重,一般需4h。(5)分别称取烘干的矿料质量(m2)及带用矿粉的滤纸筒、脱脂棉质量(m3)。(6)测定抽提溶液中矿粉质量:
75、土的有机质试验步骤。
答:(1)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通过100目筛的风干土样0.1000--0.5000克,放入一干燥的硬质试管中,用滴定管准确加入0.0750mol/L1/6K2Cr2O7标准溶液10毫升(在加入3毫升时摇动试管使土样分散),并在试管口插入一小玻璃漏斗,以冷凝蒸出之水汽。(2)将8--10个已装入土样和标准溶液的试管插入铁丝笼中(每笼中均有1--2个空白试管),然后将铁丝笼放入温度为185--190摄氏度的石腊油浴锅中,试管内的兴衰成败应低于油面要求放入扣油浴锅内油温下降至170--180摄氏度,以后应注意控制电炉,使油温维持在170--180摄氏度,待试管内试液沸腾时开始计时,煮沸5min,取出试管稍冷,并擦净试管外部油液。(3)将试管内试样倾入250毫升锥形瓶中,用水洗净试管内部及小玻璃漏斗,使锥形瓶中的溶液总体积达60--70毫升,然后加入邻菲咯啉指示剂3--5滴,摇匀,用硫酸亚铁(或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橙黄色经蓝绿色突变为橙红色时即为终点,记下硫酸亚铁(或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精确至0.01mL。(4)空白标定:即用灼烧土代替土样,其它操作均匀与土样试验相同,记录硫酸亚铁用量。
76、沥青砼针片状含量试验步骤;
答:(1)采用随机取样的方式,采集待测试样(2)对待测集料用4.75mm标准过筛,称取至少800g的试样(3)对选定的试样颗粒,先目测的方式挑出接近立方体的颗粒,随后用卡尺做进一步的甄别。(4)找出颗粒的基准面,用游标卡尺逐一测量颗粒的厚度长度。将长度方向与厚度方向之比大于等于3的颗粒挑出,判定为针状或片状颗粒,最后称出总质量。
77、石料抗压强度试验步骤
78、蜡封法:
适用范围:不能用环刀削成坚硬、易碎、形状不规则的土(1)用削土刀切取体积大于30CM3削去试件的表面棱角,称量精确至0.01g,取代表土样测定含水量;(2)将石蜡加热过熔点,用细线浸入石蜡中,使试件表面覆盖一层严密的石蜡;(3)冷却后就蜡封试件称量;(4)用细线将蜡封试件置于天平一端,侵浮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称蜡封试件在水中质量,并测量蒸馏水温度;(5)将蜡封试件取出,擦干并称重,若质量增加,则表明水分进入试件中,若浸入水分质量超过0.03g则重做。
79、联合测定法
(1)风干,制备试样,取0.5mm筛的200g试样,分开放到盛土的器皿,加水使土样的含水量分别控制在液限a点、略大于塑限c、和二者的中间状态b值附近,用调土刀调匀,密封放置18h;(2)将制备好的试件充分搅拌,将分层装入盛土杯中,装满后刮成与杯边平齐,(3)给圆锥体锥涂少许凡士林,将装好的土样放到联合测定仪上,使试样与锥体刚好接触,按动落锥开关,5s后计入土深度;(4)去掉锥尖入土处凡士林,测土杯中土的含水量;(5)重复以上步骤,对已制备的其他两个含水量进行测定。
11、冲击试验(1)、将风干的试样过小于13.2mm和大于9.5mm的筛作为代测试样;(2)分三次装入量筒,每层用金属棒从量筒上方不超过50mm处均匀的在表面捣实25次,完成后用捣棒沿筒口滚动,除去多余集料;(3)将量筒装填的集料倒出,称重;(4)随后将试样倒入已安装好的冲击仪金属冲击杯中,用捣棒插捣25次,以达到压实状态;(5)调整冲击捶的高度,离冲击落程离试样表面以上380mm(正负)5mm;(6)采用自由落捶的方式冲击试样15次,每次捶击不小于1s的时间间隔。(7)捶击结束后,将试样倒入浅盘,并橡胶捶敲击金属杯;(8)将收集到的试样过2.36mm的筛,分别称取筛上和筛下的质量m1+m2,如果m1+m2与m0的差值超过1g,则试验作废。(9)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次平行试验。
80、半刚性基层材料最大干密度确定试验方法?
采用四分法选取等分试料1)确定预定含水量加入所需稳定剂,2)并充分拌和均匀加入计算应加的水量,3)并充分拌和均匀4)按要求进行分层填料、分层击实取下环,5)刮平试样,6)拆除底板,7)擦净试筒外壁后称取质量8)脱膜后取样测定含水量
81、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准备10)工作:(1)制备11)符合要求的马歇尔试件,12)一组试件的数量不13)得少于4个;量测试件的直径及高度。用卡尺测量试件中部的直径,14)用马歇尔试件高度测定期或用卡尺测高度,15)准确至0.1mm,16)并以其平均值作为试件的高度。如试件高度不17)符合63.5±1.3mm或95.3±2.5mm要求或两侧高度差大于2mm时,18)此试件应作废;将恒温水槽调节至要求的试验温度,19)对粘稠石油沥青或烘箱养生过的乳化沥青混合料为60±1℃;将马歇尔试验仪的上下压头放入水槽或烘箱中达到同20)样温度。将上下压头从水槽或烘箱中取出擦拭干净内面。为使上下压头滑动自如,21)可在下压头的表面上涂少许黄油。再将试样取出置于下压头上,22)盖上上压头,23)然后装在加载设备24)上。在上压头的球座上放妥钢球,25)并对准荷载测定装置的压头步骤:(1)将试件置于已达规定温度的恒温水槽中保温,26)保温时间对标27)准马试件需30~40min,28)对大型马试件需45~60min。试件之间应有间隔,29)底下应垫起,30)离容器底部不31)小于5cm。(2)当采用自动马歇尔试件仪时,32)将其压力传感器,33》位移传感器与计算机或X-Y记录仪正确连接,34)调整好适宜的放大比例。调整好计算机程序或X-Y记录仪的记录笔对准原点;启动加载设备,35)使试件承受荷载,36)加载速度为50±5mm/min。计算机或X-Y记录仪自动记录传感器压力和试件变形曲线并将数据自动存入计算机。(3)当试验荷载达到最大值瞬间,37)取下流值计,同38)时读取压力环中百分表读数及流值计的流值读数。浸水马歇尔试验方法:浸水马歇尔试验与标39)准马歇尔的方法不同40)之处在于,41)试件在规定温度恒温水槽中的保温时间为48h,42)其余均相同43)。
82、石灰工业废渣类混合料设计步骤
(1)制备不同比例的石灰粉煤灰混合料,确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确定同一龄期和同一压实度试件的抗压强度,选用强度最大时的石灰粉煤灰比例。(2)根据实验所得到的二灰比例,制备同一种土样4-5种不同配合比的二灰土或二灰级配集料。(3)确定各种二灰土或二灰级配集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4)按规定达到的压实度,分别计算不同配合比时二灰、二灰级配集料试件应有的干密度。(5)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到的干密度制备试件。进行强度试验时,作为平行试验的最少试件数量应符合规定,如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大于规定值,则应重做试验,并找出原因加以解决。如不能降低偏差系数,则应增加试件数量。(6)试件在规定温度下保湿养生温度6d,浸水24h后,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教程》(JTJ057-94)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7)计算试验结果的平均只和偏差系数。(8)根据强度标准,选定混合料的配合比,在此配合比下,试件室内试验结果的平均抗压强R应符合式的要求R≥Rd(1-ZaCv)。
83、固结试验
(1)在切好土样的环刀外壁涂一薄层凡士林,然后将刀口向下放入护环内。(2)将底板放入容器内,底板上放透水石,借助提环螺丝将土样环刀及护环放入容器中,土样上面覆盖透水石,然后放下加压导环和传压活塞,使各部密切接触,保持平衡。(3)将压缩容器置于加压框架正中,密合传压活塞及横梁,预加
1.0KPa压力,使固结仪各部分紧密接触,装好百分表,并调整读数至零。(4)
去掉预加荷载,立即加第一级荷载。加砝码时应避免冲击和摇晃,在加上砝码93、全站仪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的同时,立即开动秒表。(5)如系饱和试样,则在施加第一次荷载后,立即向答:①内部电池的安装,检查充电情况;②安置仪器,包括对中和整平③开机容器内注水至满。如系非饱和试样,须以湿棉纱固住上下透水面四周,避免水并设置水平与竖直度盘指标;④设置仪器参数。分蒸发。(6)如需确定原状土的先期固结压力时,荷载率宜小于1,可采用0.5 或0.25倍,最后一级荷载应大于1000KPa,使e-lgp曲线下端出现直线段。(7)
如需测定沉降速率、固结系数等指标,一般按15s、1min、2min15s、4min、94、采用经纬仪直接法确定横断面方向。
6min15smin、9min、12min15s、16min、20min15s、25min、30min15s、36min、(1)直线段:用经纬仪瞄准直线上任一中桩,使照准部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49min、64min、100min、200min、400min、23h、24h,至稳定为止。当不需测90的方向,即为待检测的横断面方向。(2)圆曲线段:计算弦切角Δ,后视B、定沉降速度时,则施加每级压力后24h,测记试样高度变化作为稳定标准,当C点之后,将照准部转动(90-Δ)角度,定出A点的横断面方向。(3)缓和试样渗透系数大于10-5cm/s时,允许以主固结完成作为相对稳定标准。按此曲线段:置经纬仪于ZH点,测出P点偏角Δ1,再将仪器移到P点,瞄准ZH步骤逐级加压至试验结束。(8)试验结束后拆除仪器,小心取出完整土样,称点,拨角Δ2=2Δ1,定出P点的切线方向,然后将照准部转动90(或270),其质量,并测定其终结含水量,并将仪器洗干净。即为P点的横断面方向,以后各点依次进行。
84、极坐标法放样原理及放样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极坐标法检测中桩偏位的
步骤
95、采用全站仪间接法确定横断面方向的步骤:
答:A、B为导线点,P`为(设计点),P为实际施工中桩位置(1)、根据A、B、直线段:(1)计算直线上任一点的横断面方位角(2)计算中桩和边桩坐标(3)P`点的坐标,计算出AB与AP`的夹角β和AP`的距离(极距)D;(2)、利用全外业放样中桩和边桩:由两个已知导线点,一点安置全站仪,一点作为后视点,站仪的角度和距离放样功能,放样出P`点;放样时极距不应大于后视距离的放样出中桩坐标及两个边桩坐标,由两个边桩或中桩与任一边桩所确定的方1.5倍。采用支导线放样时,支导线的边数不得超过2条,并应与控制点闭合。向,即为待检测的横断面方向。(4)圆曲线段和缓和曲线段主要在于计算曲线(3)待放样出P`点后,与实际施工中桩位置P比较,得到偏位。或:(1)、施上任一点的横断面方位角,其他步骤同直线段。
测:置全站仪于A点,后视B,瞄准p点,测得夹角β1和DAP。(2)计算导线边AB的方位角αAB(3)计算实际位置P的坐标(Xp、Yp)(4)、计算偏位PP`。
85、高速公路路面横断面坡度检测的步骤和方法
答:每200m水准仪测4个断面。(1)计算或确定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设计横坡(2)横断面宽度、高程或高差测量。(3)记录桩号、各组成部分的实测宽度和高差。(4)计算横断面个组成部分的实测横坡,并与设计横坡加以比较,按照横坡的允许偏差进行评定。
86、横断面宽度检测:
尺量,每200m4处(1)计算或确定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设计宽度。(2)用经纬仪或全站仪标定路中线,并确定横断面方向。(3)用皮尺、钢尺量取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宽度。(4)记录桩号、各组成部分宽度,并按照宽度的允许偏差进行评定。
87、路基边坡检测方法:
边坡检测规定值要求不陡于设计值,检测频率为每200m4处,且平顺度应符合设计。(1)确定路段路基设计边坡(2)用边坡样板或坡度尺沿横断面方向进行检查(3)记录桩号,并按路基边坡检测的规定值进行评定。
88、角度交会法中桩偏位的步骤
(直接测量角度)中桩偏位的检测方法有: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极坐标法、后方交会法、无中桩坐标的中线检测、GPSRTK技术等答:待测点为P,设计点为P`,在P点附近有两个坐标已知的导线点A、B。采用直接测量角度的方法如下:(1)计算导线边AB的方位角α1及距离D1。(2)施测:在A、B两点分别安置经纬仪,瞄准p点,测量AP、BP与AB的夹角β
1、β2。(3)计算AP的方位角α2及距离D2(4)计算施工点P的坐标(5)将施工位置P点的坐标与设计位置P`点的坐标进行比较,计算偏位。
89、角度交会法中桩偏位的步骤
答:待测点为P,设计点为P`,在P点附近有两个坐标已知的导线点A、B。(1)、查得或计算出中桩的设计坐标P`(Xp`、Yp`)(2)计算导线边AB的方位角αAB(3)计算AP`、BP`的方位角αAP`、αBP`。(4)计算夹角β
1、β2(5)施测:置仪于A,后视B,拨β1,在视线方向的P`钉桩1和2;置仪于B,后视A,拨β2,在视线方向的P`钉桩3和4;(6)确定偏位:用细绳拉出桩1、2和桩3、4的交点p`,量取PP`的长度即为偏位。
90、用经纬仪测竖直角步骤:(1)
盘左精确瞄准目标,使十字丝的中丝切于目标顶部,使竖盘指标水准
管气泡居中,读取竖盘读数L;(2)盘右精确瞄准目标,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读取竖盘读数R;一测回观测结束。(3)根据竖盘注记形式确定竖直角计算公式,将L、R代入公式计算竖直角。
91、采用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操作程序:
(1)盘左位置,粗瞄目标A,进行对光,使十字丝和目标成像清晰,消除视差,再精确瞄准目标的下部,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1。转动照准部,以同样方法瞄准右边的目标B顺时针依次瞄准目标A、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1。计算上半测回角值。(2)倒镜成为盘右位置,先瞄准右边的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2,再逆时针转到左边目标A,读取读数a2,计算下半测回角值。(3)计算盘左、盘右两个“半测回”角值之差,判断是否满足限差;(4)计算一测回角值
92、全站仪检测无座标曲线中线偏位的方法(已知JD位置,曲线要素)a、直线段的中桩偏位检测:(1)、在交点JD安置全站仪,瞄准后视交点或平曲线终点,并将水平角配置为000′00″。(2)计算交点JD与后视直线上任一待检测点P0的里程L之间的距离D0。D0=JD-L(3)将全站仪的水平距离设置为D0,置棱镜于后视直线方向的P0点附近测距,当显示窗显示的水平距离之差为0.000m时,该点即为P0点的设计位置。(4)量取P0点的设计位置与施工位置之间的距离,即为其偏位值。重复(2)到(4)的步骤,可检测直线段其它点的偏位值。b、平曲线段的中桩偏位检测:(1)在交点JD安置全站仪,瞄准后视交点或平曲线终点,并将水平角配置为000′00″。(2)计算平曲线上任一待检测点P的切线支距x、y和平曲线切线长T。(3)计算交点JD与待检测点P的距离D,以及交点JD和P点的连线与后视直线的夹角θ。(4)、转动全站仪照准部使水平角度数为θ,完成JD至P点的定向。(5)、将全站仪的水平距离设置为D,置棱镜于JD至P点方向的P点附近测距,当显示窗显示的水平距离之差为0.000m时,即为P点的设计位置。(6)、量取P点的设计位置与施工位置之间的距离,即为偏位值。重复(2)到(6)的步骤,可检测平曲线段其它点的偏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