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对流天气实时监测和短时临近预警业务实施指导意见

时间:2019-05-12 19:13: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强对流天气实时监测和短时临近预警业务实施指导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强对流天气实时监测和短时临近预警业务实施指导意见》。

第一篇:强对流天气实时监测和短时临近预警业务实施指导意见

附件2:

强对流天气实时监测和短时临近预警业务

实施指导意见

(讨论稿)

一、目的

强对流天气的实时监测和短时临近预警的目的是提高预报员应用各种高时空分辨率观测资料和中尺度数值模式产品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对各类强对流天气特征的识别能力,明确各级业务的分工和业务流程,提高强对流天气短时和临近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率。

二、原则

(一)充分应用各类资料原则

在强对流天气监测和短时临近预警中应当充分应用天气雷达、气象卫星、自动气象站和其它新型观测资料以及各类数值分析预报产品;在使用观测资料前应进行数据质量控制,提高预报员的资料分析以及综合应用能力。

(二)准确率优先兼顾时效原则

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警主要用于防灾减灾,因此必须将监测预报准确率放在第一位,同时兼顾时效,为此在大力开发客观监测预报技术的同时,应当加大预报员的总结和培训工作。

(三)客观与主观相结合原则

大力发展强对流天气的客观识别技术、客观外推技术、各类资料融合技术和快速分析预报系统(RAFS)及其产品解释应用业务,加强预报员对RAFS产品和多种探测资料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短时临近预警的准确率和时效。

(四)预报产品形式的一致性原则

为方便各种预报产品的上传下达、订正以及预报结果检验,各级气象台站应使用统一的预报产品形式(或格式)以及其中的强对流天气分类标识。

(五)业务集约化原则

实现强对流天气实时监测和短时临近预警业务流程合理化,业务分工的集约化,减少系统开发和产品加工的重复劳动。

三、主要业务内容

(一)强对流天气实时监测和报警业务

根据《全国短时、临近预警业务规定》(气办发„2010‟19号)规定的原则,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警戒区域。针对一般对流和强对流天气(包括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龙卷、冰雹、雷电等),利用卫星云图、新一代天气雷达、自动站、新型探测设备开展实时监测业务。

卫星云图: 根据云图上云或云区的型式、范围大小、边界形状、色调、暗影和纹理对不同天气系统进行云分类识别;利用云图上云区的型式和云顶亮温等,分析有利于强对流发生发展的天气系统和对流天气的强弱,形成天气系统类型分 析产品。

新一代天气雷达:利用天气雷达的强度回波和径向速度回波及其衍生产品(如垂直累积含水量和回波顶高等)的特征,分析判断强对流天气的类型和有利于对流或强对流发生发展的条件,形成强对流天气类型的分析产品和报警信息文件。

自动气象站:利用自动站实测的降水量和风向风速进行强对流天气(如短时强降水和雷雨大风、龙卷等)的实时报警,形成报警信息文件;同时利用自动站风、温、压、湿等实测资料,分析有利于强对流发生发展的触发条件、不稳定条件和水汽条件等,形成地面中尺度分析产品。

闪电定位系统:利用警戒区域内闪电位臵、频次和闪电类型等,进行雷电及其强弱的定位和报警,形成报警信息文件。

GPS/MET资料:利用GPS/MET大气可降水量时空变化实测资料,分析有利于强对流发生发展的水汽条件,形成中尺度分析产品。

风廓线资料:主要利用风廓线风向风速随高度和时间的变化,分析有利于强对流发生发展的动力条件,并形成散度、涡度等反映动力条件的物理量等产品。

各种灾害性天气报告:通过各种灾害性天气报告(包括目击者),直接了解强对流天气发生地点、类型、强弱等,可直接用于强天气报警。

强对流天气实时报警:利用自动站和闪电定位系统的实 测记录,进行实时报警;另一方面通过大批量个例的分析得到强对流天气分类识别指标,建立计算机自动识别和人机交互识别的强对流天气识别和实时报警业务。

(二)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警业务

根据新一代天气雷达、自动站、卫星云图、GPS/MET等探测系统,在强对流天气识别、报警的基础上,借助于快速分析预报系统(RAFS)和风暴追踪等临近预警技术,形成0-2小时临近预警产品。

(三)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业务

根据适合本地特点的强对流天气物理量阈值和物理模型,利用中尺度分析产品和高分辨率中尺度模式,形成12小时内逐3小时预警产品。

(四)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警产品格式及其发布 短时临近预警产品一般以图形或文字描述。临近预警产品格式尽量统一,发布时间尽量有序,以便上下联动订正、区域联防时可相互调用;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临近预警产品的发布途径,实现高效、快速送达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目的。

(五)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警的检验 1.检验内容

监测率:预报责任区内识别监测到的强对流天气事件占实际出现的强对流天气事件的比例。

提前时间:检验强对流天气正确发布临近预警或预警信号的提前时间(以分钟为单位)。强对流天气预报准确率、空报和漏报率按照中国气象局的有关规定进行检验。临近预警以乡镇为分辨率单位检验预报准确率、空报和漏报率,即只要乡(镇)范围内实况出现了预报的强对流天气便计算为预报正确;短时预报以县为分辨率单位检验预报准确率、空报和漏报率, 即只要县(市、旗)范围内实况出现了预报的强对流天气便计算为预报正确。

2.检验所需的实况资料

强对流天气预报检验所需的实况资料应当包括自动气象站资料、闪电定位资料、雷达定量反演降水资料、目击者报告(经调查属实)和灾情调查资料等。

3.质量统计和上报

根据上述检验方法,针对强对流天气监测、落区预报、提前时间等,进行实时检验(可以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检验的项目)和事后检验(综合应用多种资料和灾情报告等信息);同时设计统计表格,进行分类统计,并逐级上报。

4.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警服务日志

各级气象台应建立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警服务日志制度,及时记录重要强对流天气的预警过程和预警思路、各种临近预警技术输出产品的性能、新型探测资料的应用情况等,以便总结强对流天气预警经验与教训、分析数值预报模式性能、研究改进强对流识别和短时临近预警的方法。

四、技术路线和方法

(一)强对流天气实时监测和报警

通过对卫星云图、新一代天气雷达、自动站、新型探测资料的实时监测,综合分析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的条件,并对强对流天气类型进行识别。通过大批量个例的分析,得到强对流天气分类识别指标,建立计算机自动识别和人机交互识别的强对流天气识别和报警业务。

(二)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警

根据新一代天气雷达、自动站、卫星云图、GPS/MET等探测资料和快速分析预报系统(RAFS)以及临近预警技术,在强对流天气识别、报警的基础上,制作0-2小时临近预警产品。发展风暴追踪、识别和临近预警技术以及降水量的定量估测和临近预警技术,建立计算机自动外推预报和预报员经验订正相结合的强对流天气临近预警业务。发展卫星、雷达、自动站和高分辨率中尺度模式产品融合技术,延长降水量预警时效。

(三)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

研究有利于强对流天气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稳定度条件、水汽条件和触发机制),建立适合本地特点的强对流天气概念模型,确定本地化强对流天气的物理量阈值,利用探空分析、中尺度分析产品、高分辨率中尺度模式、特别是快速分析预报产品,采用“叠套法”和统计释用方法,制作12小时内逐3小时预警产品。

五、业务分工和流程

(一)业务布局和分工

强对流天气实时监测和短时临近预警业务在体现集约化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级气象台的实际业务能力进行合理的分工。

1.国家级

开展强对流天气实时监测,负责全国短时预警业务的技术指导,制作并下发72小时内全国范围强对流天气预报产品,其中24小时内分上午、下午和夜间3个时段的分类强对流天落区预报指导产品;组织强对流天气全国会商。

制作下发全国快速分析预报系统(RAFS)产品。2.省级

负责本省强对流天气实时监测和短时临近预警业务的技术指导,实时监测本省强对流天气过程的演变,制作、发布本省强对流天气监测和短时临近预警产品并下发指导产品。

实时监测本省及邻近地区强对流天气系统的演变,加强新型探测资料在强对流天气监测中的应用;

开展本省12小时内逐3小时强对流天气预警业务,制作0-6小时逐小时强降水预报指导产品并下发;

制作并下发全省0-2小时强对流天气分类识别和临近预警产品;

发布本省相关强对流天气预警信号;

上传本省强对流天气所有监测、预报、预警产品。3.地(市)级

在省级气象台指导产品的基础上,制作本地(市)强对流天气临近预警,在省级台预报本责任区内即将出现强对流天气或自动报警系统报警后全天进入值班状态。

实时监测本地区(市)强对流天气系统的演变,提高应用新一代天气雷达、自动站等各种产品进行强对流天气监测分析的能力;新一代天气雷达所在地(市)级应及时向省级及责任区内同级和下级到站通报监测信息。

结合上级临近指导预报制作0-2小时本地范围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制作本地(市)强对流天气0-2小时分类临近预警,下发到县级气象站;或开展对上级临近预报的解释应用,制作本地(市)强对流天气0-2小时分类临近预警。发布强对流天气预警信号。

对上级短时指导预报进行解释应用,通过简单的订正和加工处理,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制作服务产品。

上传监测、预警产品和预警信号给省级气象台。4.县级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和服务,并视情况对地(市)气象台临近预警产品进行订正预警,对短时预报进行解释应用。

根据上级气象台发布的0-2小时强对流天气临近预警产品或预警信号的类别和范围,发布本地0-2小时强对流天气临近预警或预警信号;

重点开展强对流天气的相关服务。上传预警信号给上级气象台。区域联防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二)业务流程 1.国家级

对各类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进行中尺度分析,制作并下发中尺度分析指导产品和强对流天气落区预报指导产品。

2.省级

调看国家级下发的中尺度分析和指导预报产品;对本省常规地面图和中尺度模式进行中尺度分析;分析本省及上游测站探空资料;分析新型探测资料和卫星资料,对快速分析预报系统(RAFS)产品进行解释应用,制作12小时内逐3小时的强对流天气落区预报产品。融合天气雷达、气象卫星、自动气象站等观测资料和RAFS产品,制作0-6小时逐小时强降水落区预报产品,并下发;制作本省0-2小时强对流天气临近预警,并下发指导产品;发布本省强对流天气分类预警信号,并上传至国家级。

3.地(市)级

调看上级下发的中尺度分析和指导预报产品;分析本地区和上游测站探空资料;分析本地区新型探测资料和卫星资料;对省级下发的0-6小时强对流天气落区预报产品进行解释应用;对于上级指导产品中本地区范围内发生强对流的区域,分析天气雷达等资料,订正或解释应用省级的临近预警指导产品,制作本地区0-2小时强对流天气预警,视情况开 展对县级的业务指导;发布本地区强对流天气分类预警信号,并上传省级气象台。

4.县级

调看上级下发的指导预报产品;根据本县自动站实测记录和雷达等资料,对上级下发的0-2小时强对流天气预警产品进行解释应用;应用上级短时指导预报产品,发布本县强对流天气分类预警信号,并上传至上级气象台;开展各类服务。

六、关键技术

(一)强对流天气历史个例集

省、地(市)两级应当建立完备的强对流天气个例集,用于研究和检验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技术方法和业务系统。个例集的内容和格式由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制定下发。

(二)灾害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系统(SWAN)

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系统(SWAN)第一版已具备灾害性天气报警、雷达拼图和估测降水、强降水和强回波外推预报等功能,正在开发的第二版将增加强对流天气分类识别和外推等功能,各省(市、区)积极使用该系统,并提出修改完善的意见,同时将本省通过大量个例分析得到的识别指标融入SWAN之中,使之成为本省强对流天气预报的重要技术支撑。

各地要开展SWAN本地化工作,针对本地天气气候特点改进系统参数、指标和阈值,开发适合本地的强对流天气特征识别、短时临近预报算法和预警技术。加强多普勒雷达资 料的应用,提高在强对流天气识别、报警特征方面的能力。

(三)快速分析预报系统(RAFS)

快速分析预报系统(RAFS)是灾害性天气短时预报的重要科技支撑。国家气象中心和各省(区、市)气象台应做好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和RAFS产品的解释应用工作。加强中尺度数值模式中雷达资料、GPS/MET、风廓线雷达等多种观测数据的同化,中尺度模式资料在强对流系统的中尺度分析、物理量诊断中的应用,以及雷达外推与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的融合技术,为短时预报提供支持。

第二篇: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

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

现代天气业务以预报的精细化发展为标志,精细化的预报是指准确的、高时空分辨率的、涵盖不同天气现象、适应不同用户需求的预报。现代天气业务以提高精细化基础上的预报准确率为核心,以数值预报等现代预报技术的发展及多种资料和预报技术的综合应用为支撑,以建设能够驾驭现代科学技术的预报员队伍为关键因素。

现代天气业务包括数值预报、天气预报、产品检验评估、综合分析预报平台以及合理的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等方面,其突出特征体现在天气业务核心技术和支撑手段的现代化,业务流程的合理化,业务产品的精细化和业务分工的专业化。发展现代天气业务,是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关键环节,是适应“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的公共气象服务需求的根本保证。为指导我国各级气象台站现代天气业务的科学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49号)和《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意见》(气发〔2007〕477号),结合现代天气业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现状与需求

(一)现状分析

以自主研发的GRAPES模式投入业务试用为标志,我国数值预报业务发展形成了引进吸收与自主研发并重的新格局,初步构建了包括全球和区域模式预报系统、集合预报系统及专业数值预报系统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数值预报体系。数值预报能力逐步提高,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T639L60)可用预报时效达到了6.5天。在天气预报方面,开展了精细化的气象要素预报和定量降水落区预报业务;初步建立了台风、暴雨、强对流、寒潮、高温、大雾、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的临近、短时和短期监测预警业务;开展了中期旬降水量、平均温度距平和天气过程预报,开展了11~30天的延伸期预报业务试验。初步形成了以数值天气分析预报产品为基础,以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为工作平台,预报员综合应用各种观测资料、技术和方法制作各种时效天气预报产品的技术路线。近10年24小时暴雨预报准确率提高了5%,台风24、48小时路径预报和沙尘暴数值预报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随着天气业务的发展,专业及专项气象预报业务内涵不断丰富,为重大社会活动、重大工程、重大突发事件的气象保障服务能力逐步加强。

但是,相对于国家气象防灾减灾需求和国际先进水平而言,我国天气业务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1)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2)数值预报的变分同化技术、模式物理过程的优化改进以及模式产品的解释应用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3)卫星、雷达、风廓线等多种资料在天气业务中的有效应用不足;4)临近预报、精细化预报以及集合预报等新技术在天气业务中未得到广泛应用;5)科学合理的天气预报业务布局尚未形成;6)预报员在天气预报业务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挥不够。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种遥感遥测资料的有效应用以及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及高性能计算机能力不断提高,现代天气业务将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多种资料的同化应用和模式物理过程的改进将有效改进中尺度对流系统模拟和预报质量,强天气集合概率预报和超级集合预报技术的发展,不仅使强天气预报能力进一步提高,也将对延伸期预报业务形成有效支撑;随着高分辨率快速分析预报和解释应用技术的发展,天气分析将更注重天气尺度与中尺度分析的紧密结合,定量化、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和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能力将进一步提高;伴随现代天气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建设,天气业务体制将向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多种专业模式(模块)的进一步发展,将有效推进天气业务向满足行业用户需求方向拓展;国外数值预报的先进技术成果和发展经验也将对我国数值预报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借鉴和指导。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精细化、时效性和专业化程度将显著提高。

(二)需求分析

首先,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对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的提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次,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安全福祉不仅对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天气预报的针对性、通俗性和指导性提出了新的需求;第三,为国民经济各行业、为各项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社会活动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对天气预报的专业性、准确率、长时效和不同时效预报间的无缝隙衔接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公共气象服务需求为牵引,以综合观测业务为依托、以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建设为保障,面向“一流技术”的发展目标,围绕着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核心要求,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预报技术;依靠改革创新,完善业务体制;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预报员队伍,促进现代天气业务科学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整、技术先进的现代天气业务。实现以GRAPES为主体的全球/区域四维变分同化系统及GRAPES和T639数值预报系统的业务稳定运行;以灾害性天气为主要内容的天气监测分析和预报警报业务得以完善,预报的提前量和准确率得到有效提升;气象要素预报、定量降水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的精细化和准确率进一步提高;发展延伸期天气预报技术,预报能力明显提高;集合预报技术在中期和延伸期预报及灾害性天气概率预报中普及应用;预报员应用中尺度模式产品诊断分析能力和综合分析多种资料的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实现天气业务技术和支撑手段的现代化,业务流程的合理化,业务产品的精细化以及业务分工的专业化(具体指标见附表1)。

三、主要任务

现代天气业务以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为核心,重点围绕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建设、专业化监测预报业务和技术系统研发、多种观测资料综合分析应用、集约化预报业务流程调整与完善以及专家型预报员团队建设等方面推进现代天气业务发展建设。其业务建设的重点任务包括:

(一)数值天气预报业务

按照《中国气象局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发展计划(2008—2011年)》及其滚动修订的计划,推进GRAPES模式发展。在进一步改进和深化T639业务模式应用的基础上,发展建立以GRAPES模式为基础的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及动力和统计相结合的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业务。

1.数值预报模式

发展完善三维/四维变分同化分析系统并业务运行。提高全球模式卫星遥感资料同化应用水平,在全球变分同化分析系统中卫星遥感资料能够占到所同化资料总量的80%以上。建立区域变分同化系统,有效同化应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卫星、自动站等高时空分辨率的稠密资料,实现逐小时快速资料同化分析,显著改善对中小尺度系统的分析模拟与短时短期预报能力。有效融合洋面上可获得的卫星、雷达等各种观测资料,完善台风涡旋初始化技术。研发陆表参数的资料同化方法,建立全球实时下垫面资料自动生成系统。开展中国区域资料再分析,利用成熟的区域同化与模式,建立10年长度的试验性再分析资料集。

建立全球25公里分辨率和中国区域3~5公里分辨率的分析与预报系统。优化全球模式动力框架和垂直坐标,改进极区和大地形区的处理方案。考虑平流层物理过程,提升模式顶高。重点改进影响东亚区域预报技巧的降水过程、陆面过程的参数化方案,优化辐射过程中云的处理和预报方案,实现物理过程的合理精细化,发展能反映中国天气气候特点的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研发模式动力诊断与物理诊断的技术和软件,建立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综合诊断平台,为模式预报性能的改进提供依据。

在国家级发展全球、区域集合预报系统并实现业务运行。发展基于奇异向量的初值扰动方法和物理过程随机扰动方法;有效增加集合预报样本、模式空间分辨率和预报时效,全球集合预报的预报时效达到2周。完善中国TIGGE中心建设,发展多业务中心多模式集合预报集成技术,进一步提高温度、定量降水等要素的概率预报能力;发展概率预报降尺度技术,进一步提高精细概率预报水平。区域级参与国家级数值预报系统研发,并针对本区域开展适合于本地地域与气候特征的区域数值预报业务。

2.数值预报产品统计释用

发展基于T639模式及业务化的区域数值预报模式的解释应用工作,完善数值天气预报产品释用和订正平台。在国家级建立中短期灾害性天气的集合预报释用业务,加强数值预报产品应用的指导能力建设,增加指导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提高指导产品的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国家级制作7天全国县市和5公里格点的气象要素客观释用产品并下发,省级结合本地经验制作精细到乡镇及其他服务地点的气象要素释用产品。

(二)天气分析业务

以多种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的综合应用为基础,以MICAPS系统为平台,逐步从以天气尺度分析为主的业务向天气尺度与中尺度分析相结合的业务转换。

1.天气尺度和中尺度分析业务

开展并完善基于多种资料的天气尺度和中尺度主观分析业务。完善基于高空和地面资料的常规天气尺度分析业务,特别是对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有明显影响的各种特征线、特殊区域、特征系统和物理量的分析。开展基于中尺度观测资料和快速更新同化系统输出的精细数值分析预报产品的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绘制反映中尺度天气系统发生发展特征及其环境特征的综合分析图。加强对中尺度系统的空间结构、要素配置和物理过程演变的认识和理解,准确判断灾害性天气的种类、强度和落区。完善天气图分析规范。国家级重点加强天气尺度分析,并将分析的地面和高空图下发给各级气象台站,同时开展中尺度分析,为强天气潜势预报奠定基础。省级重点加强中尺度分析,为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和灾害性天气短期落区预报提供支持。地、县级气象部门利用上级的分析产品,做好本地灾害性天气预报和补充订正工作。

完善和发展基于多种资料的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的动力热力特征物理参数客观诊断分析技术。国家级向全国提供基于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模式系统输出的物理量客观诊断产品,各级气象台站做好客观诊断产品的应用,建立适应本地灾害天气特征的物理量指标体系。

2.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监测分析业务

在国家级和省级研发灾害性天气、气象灾害的特征识别技术。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针对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雷电、冰雹、霜冻、大雾、冻雨、雾凇、龙卷等灾害性天气以及干旱、地质灾害、山洪、城市洪水、道路结冰、积雪、电线结冰、森林和草原火险等气象灾害不同特征,通过各种观测资料的融合分析,在MICAPS平台下实现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的人机交互识别和报警功能,建立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的监测分析业务。通过完善区域联防制度,实现上下游台站间的信息通报。加强气象灾害的现场调查和地区间观测数据的实时共享。完善预警软件系统的协同功能,提升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的监测率。

3.数值天气预报产品检验、评估及订正业务

各级气象台要以各种实时观测资料、数值预报产品检验结果和预报员经验为依据,开展数值预报形势场、要素场以及主要天气系统的动态检验,分析误差规律;比较不同数值模式产品误差,分析数值预报产品相关特征线和特征天气系统的演变规律,订正主要天气系统的移动、强度等信息,提高数值预报产品的使用能力。在国家级开展地面预报图订正业务,并将订正后的地面图下发各级气象台站。

(三)天气预报业务

以多种资料融合技术和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提高灾害性天气快速诊断和短时临近预报水平。以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技术和预报员经验为依托,发展精细化气象要素短期预报业务,特别是定量降水预报业务。利用动力和统计相结合的技术,完善灾害性天气落区短期预报业务。以集合数值预报为依托,提高降水、灾害性天气和其他极端天气的概率预报水平。依托超级集合预报改进完善中期预报业务、发展延伸期预报业务,逐步建立无缝隙预报业务体系。

1.临近预报业务(0~2小时)

大力发展各种观测资料的融合技术,加快建设基于雷达、卫星和自动站资料的定量降水估测(QPE)业务。发展短时强降水、雷电、冰雹、雷雨大风、龙卷等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分析技术,增强对强对流天气的识别能力。发展强对流天气和台风等的临近预报技术,研发外推预报和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相结合的预报技术,提高预警时效。在省级和地市级应用具有实时自动识别、报警和预报功能的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业务系统。增强预报员对雷达、卫星等资料的分析和对强对流天气的识别能力,提高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命中率和时效。

2.短时预报业务(0~12小时)

发展气象观测资料与高分辨率数值分析预报产品融合技术。加强预报员对高分辨率快速分析预报产品的分析和应用,增强对中尺度天气系统及其特征物理量的综合分析能力。发展基于动力和统计释用的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技术。

在国家级和省级建立12小时内时间分辨率小于3小时的灾害性天气种类、强度和落区预报业务。在国家级建立基于集合预报的短时灾害性天气概率预报业务。建立全国上下联动的短时预报业务技术流程。

3.短期预报业务(1~3天)

改进基于稠密气象观测资料和高分辨率数值模式产品的气象要素预报释用技术,发展模式释用与交互订正相结合的站点、格点两种方式的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系统,建立全国5公里格点和乡镇及其他服务地点的气象要素预报业务,24小时预报时效内时间分辨率达到3小时。继续提高温度、风、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的预报准确率,特别是提高定量降水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发展主观等级降水预报与高分辨率数值模式产品融合的定量降水预报(QPF)技术,定时制作72小时预报时效内时间分辨率为6小时的降水预报产品。开展预报时效达72小时的雷雨大风和冰雹潜势预报业务,24小时内时间分辨率达到6小时,24-72小时内时间分辨率达到12小时。建立全国统一的精细化预报产品共享数据库(NWFD),向专业气象预报系统和社会公众提供数字化产品。

提高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能力以及风雨预报精细化水平。72小时预报时效内时间分辨率达12小时;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误差接近100公里,台风强度预报误差降至4.5米/秒左右。

国家级和省级要大力发展台风、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业务,建立和完善灾害性天气的概念模型和预报指标体系。在国家级建立区域集合预报产品分析和灾害性天气概率预报业务。省级建立并加强精细到乡镇及其他服务地点的气象要素预报业务。加强各级预报员对气候背景、主要影响系统发生发展演变特征、数值预报形势场和特征物理量场的分析工作,提高预报员对各类灾害性天气识别和分析能力,发挥预报员对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和分析订正作用,做好灾害性天气种类、强度和落区预报。

4.中期预报业务(4~10天)

大力研发灾害性天气的中期客观预报方法,国家级要大力发展针对中期集合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技术,发展降水、温度、相对湿度等常规气象要素以及高温、强降水、低温冷害等灾害性天气中期概率预报方法,开发相应的概率预报产品。

发展台风路径和强度的中期预报方法,尤其大力发展基于全球模式和区域模式基础上的集成预报、集合预报和概率预报技术,延长台风预报时效至120小时,发布台风强度和路径概率预报产品。

在国家级和省级发展数值预报可用时效内逐日滚动的常规气象要素预报业务,在国家级建立灾害性天气中期概率预报业务。提高国家和省级预报员对中期数值预报产品的性能分析与解释应用能力,采用天气气候学、动力统计学方法,重点提高灾害性、关键性和转折性天气的中期预报水平。

5.延伸期预报业务(11~30天)

在国家级发展海陆气耦合模式及其集合预报业务系统,积极研发延伸期降水和温度距平概率预报产品。研究引发我国持续性异常气象事件的大气环流前兆信号,建立我国持续性异常气象事件的动力统计预报方法。基于集合预报业务系统,结合天气气候学、动力统计学等方法,建立重大天气过程和降水、温度要素的延伸期客观预报系统,结合现代气候业务发展,开展延伸期预报业务。

(四)预报技术总结和产品检验业务

在各级气象部门建立常态化的预报技术总结机制,推进预报技术总结的系统化和深度发展。加强天气业务产品的检验。

1.建立天气预报日志制度

在各级气象台建立天气预报日志制度,及时记录各类重要天气的预报过程和预报思路、各种数值预报产品的预报性能、各种新资料的应用情况以及各地特色预报方法使用效果等,为总结预报经验与教训、分析数值预报模式性能、研究改进预报方法提供一手信息。要将天气预报日志制度建立列入业务考核内容。

2.建立预报技术总结交流机制

各级气象部门应建立常态化的预报技术总结机制,及时总结各地发生的重大天气过程,积累预报经验,凝练相关科学问题。发挥电视天气会商系统、气象网站、技术总结专刊和专业期刊作用,为预报技术总结提供交流平台,推进预报技术总结的系统化,编制分省和分天气类型的预报员手册。

3.建立分类预报产品检验业务

系统开展预报产品检验和评估业务。改进常规气象要素预报检验业务,建立并完善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中期天气预报和延伸期天气趋势预报的检验业务,加强业务数值模式预报性能的实时检验评估业务。分别建立基于统一检验方法的全国及分省的检验评估业务和省级台站相对中央气象台的检验评估业务。

重点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报和短时临近预报检验方法研究,改进完善各类预报产品的客观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检验评分系统。通过预报产品的检验达到客观评价预报质量、分析误差来源的目的。

(五)预报业务的技术系统

按照“统一设计,有序实施”的原则,逐步建立集约化的基本天气预报业务技术系统。发展全国通用的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发展全国标准化与地方化结合的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SWAN),建立全国精细化预报产品共享数据库(NWFD)。

1.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

进一步确立MICAPS在全国天气预报综合业务平台的核心和基础地位,由国家级牵头,集约化、专业化地发展全国适用的MICAPS平台系统,实现软件设计通用化、数据共享标准化、系统结构网络化、交互工具人性化。加快MICAPS系统的天气分析、精细化预报交互订正、中期预报以及数值预报产品分析等通用功能模块的开发和应用,实现MICAPS的数值预报产品时空一致性、要素协调性计算的格点化订正功能,强化MICAPS在各级气象台天气分析预报业务中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基于MICAPS技术框架,开发台风、海洋、水文、交通等专业化模块,为全国现代天气业务提供专业化平台支持。

2.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SWAN)

继续开展全国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SWAN)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对雷达、卫星、地面自动气象站和中尺度快速同化资料的使用水平;实现短时强降水、冰雹、雷暴大风、龙卷等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自动识别;建立定量降水估测和临近预报、强对流短时和临近预报、闪电临近预报等方法,并基于MICAPS技术框架实现产品的综合显示和分析。各级气象台在该系统的规范和标准功能体系下结合地方灾害性天气特点建立本地化的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

3.精细化天气预报产品共享数据库(NWFD)

发展全国精细化预报产品共享数据库(NWFD),保证对外预报服务产品的一致性。国家级重点提供县级以上城市的要素预报产品,省级提供本省内更加精细化的城镇预报产品。开展基于格点化气象要素预报的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实现要素预报结果实时提供、网上直接调用、结论实时评定等功能。

4.业务技术系统二次开发

国家级加强MICAPS,SWAN,NWFD等业务技术系统研发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提升框架设计的开放程度,提供二次开发工作便利条件。省级单位根据本地业务需要和数据特点在总体框架下开发本地应用模块,力争使基本天气预报业务的技术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关键技术

为有效推进现代天气业务建设,需重点加强以下关键技术的研发并力求取得有效突破。

(一)观测资料分析与应用技术

1.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技术

开展各种观测资料质量控制技术研发,特别是雷达、卫星、自动站、AMDAR、风廓线仪等探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技术,为预报业务提供可靠的观测信息。

2.观测资料的分析与融合技术

大力发展多种观测资料融合分析技术,为中尺度诊断分析提供技术支撑。关键技术包括:各种观测资料在数值预报模式中的可用性研究;基于雷达、卫星和自动站等多种观测资料的三维云分析技术;雷达、卫星、地面和探空等观测资料的融合分析技术和更新循环中的“热启动”技术;基于多种观测资料的快速循环同化分析预报系统(RUC)研发。

(二)中尺度天气分析技术

1.中尺度天气客观诊断技术

发展中尺度系统动力、热力物理诊断技术。关键技术包括:基于观测和数值模式输出的中尺度系统诊断分析技术;暴雨、台风、强对流等中尺度系统特征物理量统计分析技术;以“配料法”(或叠套法)为重点的灾害性天气落区客观预报技术。

2.中尺度天气主观分析技术

建立包括天气图分析、探空资料分析和中尺度系统特征物理量分析在内的中尺度天气主观分析技术规范。关键技术包括:基于雷达、卫星、自动站、闪电定位仪等观测资料的中尺度系统识别及特征分析技术;暴雨、台风、强对流等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概念模型研究。

(三)短时临近预报和检验技术

1.短时临近预报技术

重点改进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技术,发展短时预报技术。关键技术包括:基于雷达观测的强风暴和卫星观测的MCS自动识别追踪及外推预报技术;强风暴自动识别追踪、非线性自动外推以及强风暴质心追踪外推等多种外推预报的融合技术;多种资料分析及临近预报算法的综合集成技术;基于外推预报与数值预报融合的短时预报技术;基于观测资料与数值预报订正产品融合的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技术。

2.短时临近预报检验技术

研发短时临近预报的检验技术,为提高短时临近预报技术水平提供依据。关键技术包括:应用于定量降水预报检验的格点化定量降水估测订正技术;基于综合决策树或模糊逻辑集成的短时临近预报检验技术。

(四)定量降水估测(QPE)与预报(QPF)技术

1.定量降水估测技术

利用雷达、卫星和自动站观测资料,发展全国范围的高分辨率格点化定量降水估测技术。

2.定量降水预报技术

大力发展定量降水客观预报技术和数值模式定量降水预报交互订正技术,制作高分辨率的格点化定量降水预报。关键技术包括:定量降水等级预报方法和模型研究;定量降水动力统计预报技术;基于多模式的定量降水集成预报技术;区域性暴雨诊断分析和预报技术。

(五)台风预报技术

1.登陆台风精细结构分析技术

加强登陆台风内部精细结构及其演变特征分析。关键技术包括:各类台风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技术;台风各级风圈半径、台风尺度与暖心及变性过程等的分析技术;台风三维精细结构分析技术;基于多种资料的台风客观定位定强技术。

2.台风客观预报技术

大力发展登陆台风预报技术,提高台风路径、强度以及风雨预报精细化水平。关键技术包括:台风资料同化融合和台风初始涡旋形成技术;台风集合预报技术;基于台风模式的台风风雨客观确定性预报和概率预报技术;台风风雨突然增幅的物理概念模型及客观预测技术;台风强度变化和登陆后路径预报技术。

(六)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技术

1.常规气象要素精细化客观预报技术

开展针对温度、降水等常规气象要素的数值预报产品动力统计释用技术研究。关键技术包括:预报方法适用性研究;动力、热力及综合预报因子的处理技术;模式释用与交互订正结合的格点/站点精细化预报技术;复杂地形的MOS预报效果改进技术;预报产品客观分析与插值技术;多种气象要素预报的综合集成处理技术;多模式集合预报产品释用技术。

2.灾害性天气客观预报技术

开展针对台风、暴雨(雪)、强对流、大雾、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的数值预报产品动力统计释用技术研究。关键技术包括:雷达等非常规资料在数值预报产品释用中的应用技术;中尺度集合预报产品释用技术;针对小概率事件的区域建模技术。

(七)基于集合预报的概率预报技术

发展基于集合预报和多模式集成的概率预报技术,实现短期、中期和延伸期的概率预报。关键技术包括:基于中尺度集合预报的强对流天气概率预报技术;基于多模式集合的灾害性天气概率预报技术;基于集合预报的气象要素概率预报技术。

五、现代天气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

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天气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以国家级专业化业务中心为引领,通过指导产品的上下反馈和预报意见的会商交流,提高预报准确率和预报结论的一致性;发挥上级台站的技术优势和下级台站的地域优势,最大限度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现代天气业务工作质量和效率(附表2)。

(一)现代天气业务布局

建立以专业化为主体的业务体系,完善国家级专业预报中心和省级专业化预报岗位设置,强化国家级和省级的预报业务和指导能力,形成集约化的业务布局。

1.国家级

按照现代天气业务的专业化发展原则,加强国家级专业预报中心建设,制作发布有针对性的指导产品。

开展全球、区域及专业数值预报业务,开展数值预报产品检验和订正业务,开展基于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的县级以上城市气象要素客观指导预报业务,开展天气尺度和中尺度分析业务,开展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监测分析业务,开展台风和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业务,发布气象灾害预警,开展短期、中期和延伸期天气预报业务,开展各类预报产品检验业务,组织全国天气会商。

2.区域级

参与国家级数值预报系统的研发工作,按照统一的规划设计,开展适合于本地地域与气候特征的区域数值预报业务。发挥中国气象局专业气象研究所的技术优势,牵头区域内的技术指导、科研组织、技术交流等。

3.省级

结合本地观测资料开展对上级数值预报产品检验评估和模式性能诊断业务,开展基于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的乡镇以上和其他服务地点的气象要素预报业务,开展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开展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监测联防业务,开展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发布本责任区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开展短期和中期天气预报业务,开展各类预报产品检验业务,组织责任区内的天气会商和灾害性天气联防。

4.地市级

结合本地观测资料开展对上级气象要素和灾害性天气指导预报的检验业务,开展基于上级气象要素指导预报的订正预报业务,开展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监测联防业务,开展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发布本责任区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开展短期天气预报业务,开展各类预报产品检验业务,开展天气会商和灾害性天气联防业务。

5.县级

开展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监测业务,根据情况开展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业务,重点订正上级指导预报产品,做好服务。

(二)预报指导业务流程

建立科学合理的预报指导业务流程,加强上下级台站间的预报指导与订正反馈,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和预报结论的一致性;加强不同时效预报的协调,促进预报的无缝隙有效衔接。

1.天气会商和预报指导预报流程

各级气象台站应完善天气会商流程,加强会商的组织与管理。中央气象台在会商中要注重数值预报产品的分析和使用,关注全国范围内的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和高影响性天气;省级气象台要注意对本地预报方法、预报指标的应用和不同预报意见的讨论,通过会商加强上下级台站预报意见的研讨与交流。

各级气象台应注重加强指导预报流程建设,上级气象台要按时下发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指导产品,下级气象台站应当及时订正并将修正意见反馈给上级气象台。通过顺畅的指导预报流程保证预报结论的一致性,提高预报的准确率。

2.不同预报时效预报产品的业务协调

加强短期气候预测、延伸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短时预报和临近预报等不同时效预报产品之间的协调,长时效预报产品必须考虑短时效预报产品的结论,短时效预报要考虑相邻长时效的预报背景,增强预报产品连续性和一致性。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现代天气业务的人才队伍建设

1.提高现代天气业务人才队伍数量

根据现代天气业务发展对天气预报、数值预报研发和预报技术开发人员的不同要求,持续引进高素质人才和合格毕业生,并通过对高校学生培养的引导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多种途径提高高校毕业生的气象业务基本素质。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县级预报业务岗位设置,发展壮大国家级数值预报研发队伍,稳步增加天气业务人才队伍数量。

2.完善相关机制,提高预报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组建若干由国家级、省级预报专家组成的、有专业特色的专家型预报团队,引领和推进预报业务建设和预报技术研发的不断深化;加快“双百”计划实施,鼓励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建立和完善常态化的预报员岗位培训和交流制度,选派骨干预报员到先进国家学习进修,开展每五年一次的预报员轮训,促进预报员理论基础、预报技能和研发能力的持续提高;定期更新预报员手册,为预报员培训提供基础教材;加强对预报员的爱岗敬业教育;逐步开展地(市)级以上气象台长的业务与管理培训;建立完善预报员选拔、考评、奖惩、晋级和职称评定制度,突出对预报能力与预报质量的考核与评价;实行预报员持证上岗制度,建立预报员定级制度,完善首席预报员评审与激励制度。具体措施:

(1)修改完善百名首席预报员的评审办法;

(2)制定百名首席预报员动态管理办法;

(3)组建由国家级、省级首席预报员组成的台风、暴雨、强对流专家团队,并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和管理办法。

(二)提高现代天气业务的科技支撑能力

1.加强关键技术的科研开发

加快实施《天气研究计划》,重点围绕资料同化技术、数值模式技术、中尺度天气分析技术、短时临近预报技术、定量降水估测与预报技术、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和集合概率预报技术等业务急需的关键技术,制定目标明确的科研计划,采取集约化和开放式的研发模式,吸纳国内外成熟的先进技术,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和业务系统建设。具体措施:

(1)制定实施未来3年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建设、精细化预报、QPE/QPF、台风预报、业务平台建设等专项业务研发计划并逐年滚动更新;

(2)推动RUC、SWAN、MICAPS、中尺度天气分析等业务系统的推广应用。

2.加强科研与业务的合作

强化科研与业务单位围绕天气业务关键技术在项目立项、科研开发以及成果应用等方面的紧密合作,保证科研与业务的结合。业务和科研单位应加强预报技术总结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凝练预报业务中的科学问题。科研单位应重视并积极组织科研成果的中试、准业务化试验和应用培训;业务单位应加强科研成果业务测试平台建设,为科研成果的业务转化创造条件。同时,建立并完善科研成果转化的业务检验、业务准入机制,保证成果业务应用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加快关键技术的业务化进程。

3.完善科研开发和业务建设的考核评价机制

完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员的不同考核评价办法,鼓励科技人员持续地、深入地解决天气业务中的技术难点和实际问题,并保持研发队伍的相对稳定。完善和扩大预报员专项,让更多的预报员在研究天气业务的难题中提高自身的水平。

(三)加强气象观测和信息网络对现代天气业务的保障

1.提高气象观测的质量和针对性,增强气象观测支撑能力

建立观测与预报的互动机制,加强各类观测数据的标准化建设和质量控制,健全新资料的业务准入制度,提高观测资料质量。同时,针对预报业务需求,结合观测技术的发展,发展水汽、气溶胶等专项观测系统,提高观测的针对性。

2.完善气象通信系统,保证所需资料和产品的时效

合理设计全国气象宽带网络系统和全国卫星气象广播系统信息传输方案。根据各级气象台站对气象资料和产品的需求,按照轻重缓急,合理设计传输方式、通信路由和优先级别,保证各级气象台站开展现代天气业务所需资料和产品的时效及质量。

3.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升级与合理分配,增强保障能力

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升级和有效利用,加强对计算机资源的科学管理。成立中国气象局计算资源管理组织,统一进行高性能计算机等基础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定期开展资源使用情况定量评估。合理分配科研与业务的计算机资源,保障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和科研的顺利进行。

(四)加大对现代天气业务的投入

1.建立稳定的业务投入机制

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的公共财政投入,建立和完善现代天气业务稳定的投入机制。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天气业务经费,做到统筹设计、合理分配、集约高效,促进现代天气业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针对业务中存在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多渠道争取项目支持。积极通过行业专项、科技计划项目、中国气象局项目以及地方各类项目的立项支持,加大对数值预报、资料同化、多种资料的应用、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建设、精细化预报、QPE/QPF、台风预报、业务平台建设等预报关键技术和预报系统的投入力度,并稳定增加预报员专项经费。

(五)加强现代天气业务的科学管理

1.制定和完善业务发展实施计划

各省要根据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制订本地区天气业务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适合于本地区的天气业务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制订任务并纳入目标考核。

2.推进规章制度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加强业务规定、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完善工作。逐步建立科研成果和新资料业务化评价方案,制定中尺度天气分析、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延伸期预报等业务技术规范,完善预报质量检验评价方案,修订各级气象台站天气业务的任务和职责,促进相关业务的规范有序发展,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完善上下有机结合的现代天气业务体制。

3.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业务技术发展

成立数值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等领域的专家组或专家咨询委员会,对相关业务的发展、管理以及科研开发提供咨询与指导。

第三篇:扶贫办关于防止返贫致贫加强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的实施意见

扶贫办关于防止返贫致贫加强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的实施意见

为确保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脱贫人口返贫、边缘人口致贫,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贯彻实施意见。

一、目标任务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脱贫目标,紧盯因病、因残、因灾、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返贫致贫关键因素,强化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开展脱贫人口“回头看”和边缘户、“双骤户”(收入骤降、支出骤增)摸排核查,对出现返贫致贫风险的及时纳入监测户、边缘户范围,实行分类管理和精准帮扶,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应对、早帮扶”,有效防止贫困人口返贫和边缘户致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强化动态监测

(一)涉贫数据比对监测预警。

以家庭为单位,重点监测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的1.5倍左右家庭,包括已脱贫但脱贫不稳定户、收入略高于贫困户的边缘户以及刚性支出较大家庭。市扶贫办定期与医保局、民政局、教育局等单位开展数据比对,将因病、因灾、因学支出达到监测预警线的名单下发各镇,及时入户核实了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情况,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建档立卡范围。

(二)后台系统数据监测预警。

根据省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平台中“脱贫人口分类管理系统”、“返贫预警监测系统”和“边缘人口监测管理系统”,依据系统监测提示的“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可能存在问题尚无致贫返贫风险”、“存在突出问题有返贫致贫风险”等情况,由镇村干部及时入户核实,每季度在监测管理系统中统一进行动态监测。

(三)开展定期走访摸排预警。

驻村扶贫工作队、镇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走访。对脱贫户(含监测户)、边缘户、“双骤户”及各级督查调研反馈、群众反映的问题入户走访,掌握农户家庭信息及变化情况,分析脱贫稳定性及致贫风险。对走访发现问题分析汇总,对返贫和致贫风险情况及时反馈至镇村,镇村入户核实后,符合条件的,严格认定程序,及时纳入建档立卡范围。

三、强化分类帮扶

(一)强化保障措施。

对已脱贫户(分不享受政策、享受政策、监测户三类)和边缘户实行分级管理,进行差异化扶持政策。在全市范围内4类特困群体,包括因重特大疾病自理费用较多人员,无法定赡、抚、扶养人且日常生活需要照料的失能人员,无人照料或监护人照料能力弱的困境儿童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对象,进一步强化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

(二)开展社会帮扶。

根据《XX市扶贫基金管理使用办法》,市扶贫办、民政局、财政局督促相关单位和镇进一步规范扶贫基金筹集、使用、管理。一是规范慈善协会扶贫基金、尚玮扶贫基金的使用和管理;二是建立市镇联动机制,对救助对象补助资金,由市镇两级按比例给予分担;三是各镇统筹资源,多渠道筹措资金,设立镇级扶贫基金,村级组建理事会,健全补助救助资金的管理办法。

(三)完善防返贫致贫机制

1.持续扶持政策机制。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对脱贫户持续推动产业、就业、金融、教育、健康、安全住房和社会扶贫等政策。

2.建立重点联系机制。各帮扶单位、各镇党委政府负责人作为监测户重点联系人,镇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村包片干部作为边缘户的联系人,明确职责,加强管理。充分发挥联系人作用,每月要开展入户走访,或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与边缘户、监测户加强联系,及时了解生产生活现状、致贫风险和发展需求,帮助落实相关帮扶措施。

3.建立数据交换机制。每月5日前,市医保局、应急管理局和民政局将因病、因灾支出达到监测预警线的农户情况反馈市扶贫办;3月底和10月底前,市教育局将因学支出达到监测预警线的农户情况反馈市扶贫办,市扶贫办经初核后,集中交由人保公司按程序入户核实处理。

四、强化责任落实

(一)压实责任。

镇村要认真开展走访摸排工作,严格认定程序,抓好帮扶政策的落实。镇级对防范返贫致贫工作负主体责任,负责统筹推进,抓好落实。严格“村为主”工作机制,村(社区)“两委”干部要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应对、早帮扶。各级帮扶责任人要切实履行常态化走访摸排工作,对月走访、月汇报的质量负责。

(二)加强协作。

市扶贫办、教育局、医保局、民政局和应急管理局等相关单位要根据本部门工作职责,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预警长效机制,定期开展相关数据共享与比对分析,按时完成交办的工作任务。要进一步加强协作,主动作为,强化对镇村相关业务的指导,常态化抓好政策、工作和责任落实。

(三)严格督导。

市扶贫办和市直相关部门要加大实地调研走访,加强调度督导,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镇村,限时整改到位。对因救助帮扶不力、工作不实、弄虚作假等导致返贫致贫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对问题突出、影响恶劣的,依据相关规定严肃问责。

第四篇:山洪地质灾害精细化预报业务实施指导意见细纲

山洪地质灾害精细化

气象业务实施指导意见(细纲)

一、目的规范和健全我国山洪地质灾害精细化气象业务技术体系,对各级山洪地质灾害精细化气象业务进行合理分工,建立集约化的山洪地质灾害精细化气象业务流程,逐步增强我国山洪地质灾害精细化气象服务能力,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防灾减灾服务需求。

二、原则

(一)时效性原则

重点突出短时强降水监测的实时性、强降水及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的精细化和时效性、预警服务信息发布与传播的及时有效性、业务组织的集约化及各级信息共享的及时性。

(二)共享性原则

山洪地质灾害气象监测资料与水利水文、国土地质等部门实时共享,合作发布。

(三)一致性原则

各级气象台针对同一地区、相同时段实况、预报结论应保持一致,对外服务。

(四)扩展性原则

各级气象台可根据实际服务需求,提高预报产品的时空分 1

辨率,开展专业化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增加预报业务内容。扩展的预报业务内容报上级业务管理部门备案。

三、主要业务内容

(一)实时监测分析业务产品

1、雷达资料监测分析。

2、卫星资料监测分析。

3、自动站资料分析。

4、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制作实时监测产品。

(二)预报预警业务

1、短临预警业务

2、潜势预报业务

(三)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开展精细化的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研究。完成对山洪试点流域、地质灾害试点区域的风险区划评价,制作风险区划图。

(四)预报质量检验业务

1、估测降水检验2、0-2小时雷达降水临近预报检验

3、短时预报降水检验

4、山洪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检验

四、技术路线及方法

(一)监测分析

(二)短时临近预报预警

1、基于SWAN系统滚动输出0-2小时高分辨率格点雷达降水预报初始场;

2、建立山洪短临预报模型;

3、在地质灾害气象条件预报模型基础上,建设省、市、县统一的基于GIS地质灾害短临预报业务系统。

(三)潜势预报

建设基于GIS山洪灾害潜势预报业务系统,基于强降水落区预报制作12-48小时内逐12小时的全省中小流域山洪灾害(有无)的潜势预报产品

五、业务分工和流程

(一)国家级

(二)省级气象台

(三)地级气象台

(四)县级气象台

在上级指导产品的基础上制作订正产品,提供监测预报产品,制作短临预报预警产品,并提供服务。

六、关键技术

(一)山洪地质灾害监测技术

1、加密山洪、地质灾害隐患区自动站。

2、增设TWR-01型数字化雷达。

3、区域自动站、新一代天气雷达、TWR-01型雷达等资料的质量控制。

4、发展卫星云图估测降水技术,提高强降水天气下卫星定量估测降水能力。

(二)信息共享技术

建立山洪地质灾害预报服务数据库。形成收集处理地理地貌等因子的基础信息静态数据库、实时气象水文信息动态数据库、灾情实况数据库和预报预警产品数据库。

(三)山洪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技术

1、山洪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2、山洪地质灾害雨量监测阈值研究

3、灾害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系统(SWAN)

4、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方法研究

下载强对流天气实时监测和短时临近预警业务实施指导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强对流天气实时监测和短时临近预警业务实施指导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