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官场经验潜规则,公务员干部升迁必学,至少少走10年弯路
公务员官场必学经验,至少少走10年弯路
机关人际关系处理
一、做事必须严谨 机关是个整体,运行机制在于其自上而下的指令传递。所以,在 机关做事,领导的事,特别是“一把手”交代的事永远是第一位的。在机关,无论我们身处哪个岗位,对自己所处的指令系统都应该 有清醒的认识,哪些工作是“一把手”重视的,哪些工作是自己的直接 领导要求的,哪些工作是自己组织和开展的,要区别清楚。为了实现 这三者的一致,“大局意识”和“中心意识”是需要强化的。领导交办的 事才是正事,是第一重要的事情。这样做,完全不是什么卑躬屈膝、溜须拍马,而是在明确机关特点前提下的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家有三件事,先拣急的做。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同时碰到好几 项工作,为避免自己陷入被动,就必须善于分析和抓住主要矛盾和矛 盾的主要方面。这不但是工作排序的问题,而且涉及到精力、时间、财力等资源的调配和统筹。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当然是先做自己的 事;自己的事,领导安排的事,当然是先做领导交办的事。“头发胡 子一把抓”,不但会暴露自己在工作方法上的缺陷,还可能导致更大 的损失。时刻对突发性、临时性的事保持积极态度。机关工作有一个特点,就是突发性的、临时性的工作,经常会打乱原有的工作部署。这些工 作大都来自上级指示或者紧急情况,有些还鲜明地涉及到立场和责
任。可能你把自己的日常工作放在那里三个月也不会出什么问题,但是,如果你在这样的工作面前反应迟钝或者态度消极,你可能损失惨重。突发性、临时性的工作在机关有着特殊的含义,你必须把它作为一个“天赐良机”。
在机关做事情,是必须有“宣传意识”的。宣传要讲求火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些工作,具有探索性质,你必须把它完成之后,有了扎实的成效,才好宣传;有些工作,涉及发动群众,需要别人配合,你就要一边做,一边宣传鼓动,以形成有利于你开展工作的舆论氛围和支持体系;有些工作,涉及到集体福利或者内部建设,你就没必要把它说出去,以防止招来不必要的非议;有些工作,看上去就是表面文章,但必要的形式还要有,你只需表表态,而不必“认认真真地走一回过场”。
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有肚量容忍那些无法改变的事,有智慧区分各种事的区别。人与环境的矛盾是永恒存在的,在机关尤其突出。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凭着性格、凭着原则、凭着感情,你可能作出此种选择,但迫于环境压力,你必须表明彼种态度。这种斗争,不能是一味地退让和妥协。所以,你要有智慧区别对待不同的事情。
二、别忽视做太简单的打杂的活
有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是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做一些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太掉身价了。但我们走进人才市场看一下,大把大把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找不到工作,大把大把的本科生、研
究生、博士生提出零收入获取所谓的工作经验,那我们就该为有机会能做到掉身价的工作,用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感到自豪。
我当时考公务员时报考的是组织部,因为这个职位特殊,还没有专业限制,当时100多人争抢这个岗位,我考取后他们开玩笑说,货真价实的百里挑一。可你知道领导让我这个百里挑一做什么吗?报到后就让我做一件事情,复印文件。一做就是一年,我当时真的也很郁闷,倒没有觉得自己如何了不起,却要做这个事情,就是想做更多的事情。但是没有办法啊,领导不让,只能做好本职工作。但是也让我有了很多时间学习。于是我在做好很简单的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上班时间的大量空余时间,看了不少书,考了计算机、英语等几个证书和在职研究生。以后,在我自己从事人事选拔和组织工作后,我才明白,那半年领导也使在对我进行考察,是否愿意放下大学生的架子做很多人觉得不应该大学生做的事情?是否能承受委屈、做到心胸开阔?是否能耐得住寂寞、忍受在权力中心的大权旁落?是否能够在逆境中坚持不懈、自我提升?以后遇到的挫折会更多,那些品质都是以后做成事业的必备条件。好在我没有表现出不满、去和领导理论,好在我利用好了这段时间、努力提高自己。
你刚进单位,领导对你能做多少大事还不了解,只能先从一些小事情上了解你。如果你做好了,也许他能让你做更多的一些事情。放下架子,去做一些你原来不愿意做的“小事情”,是一个想干事业的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三、对单位领导和老同志、要有敬畏之心
1、很多领导都喜欢本身很优秀,却不自以为优秀的人。这样的人,能干好事情,但不桀骜不逊,才有培养的可行性。有的人虽然优秀,也干了很多事情,但自持有才,天不怕地不怕,对什么都不放在眼力,看领导不顺眼,看老同志不顺眼,看年轻新人也不顺眼,就是觉得自己是有能力的和正确的。这种排外的意识,无法接受外来的意识,不利于协调团队和谐,会让组织的培养成本加大。这几年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主要是80年代,上述情况越来越多,确实值得组织人事部门加以研究。同时,这些新人本身也确实需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要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现在找工作太难了,有多少人在羡慕进入公务员单位的这些年轻人。对单位规定、领导和老同志、自己的本职工作要有敬畏之心。试想,没有敬畏之心,怎么会认真对待领导的指示和老同志的传帮带,又怎么会愿意安心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出成绩。这样的人,可以委以重任吗?
2、善待失去实权的老同志。经常听到年轻一些的同志,有这样一种言论:那些老家伙,什么也不干,就在那里白拿钱。那些已经退下或退休的呢,好好在家待着嘛,干嘛还到处乱转。老同志现在能不干什么,光拿钱,那是他们年轻时辛苦工作以后积累的资本。他们干革命的时候,我们年轻人还不知道在哪里呢。同时,那些老同志真的希望自己没有实事做,而白拿钱吗?这应该不是他们那代人的风格。现在的大趋势是干部年轻化,有些所谓的老同志,其实还很有能力和精力,完全可以做好工作,但为了给年轻人机会,他们提前退下来。我们年轻人沾了他们光,还在发牢骚。不太好吧。另外,尊重老同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这样做了,也会得到大家的赞许。还有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是,你现在嫌老同志这样那样,你的现任领导就会想:如果我退下去以后,会不会也被你这样嫌弃。如果让你的现任领导这么认为的话,你就惨了。最后,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会老,你也会老。
四、人际关系的处理要讲究艺术
政府机关主要工作都要班子讨论、领导批准同意后才能推行,领导也是人,他们也不能保证绝对的理性和绝对的公正,难免会有情绪化的时候。工作汇报前要先看看领导的脸色,以免领导心绪不佳既做了炮灰又影响工作进展。和同事相处也是这个道理,不做火上浇油之事,不做无谓的牺牲。
要按程序走的工作自然要按程序走,但一些需要得到领导、其它科室支持自己即将开展的新工作,或者还仅是思路希望付诸实施的设想,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网络是很好的资源,通过网络搜索有关资料备好课,特别是注意从资料中总结出别人的经验和得失,结合本地的实际提炼出一套完整可行的方案,要对可能面对的阻力、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预见性,涉及法律法规的要吃透所涉及的国家法、行业条例、地方法规、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准备工作做好了,就是想办法去获得领导、其它科室支持了。这个“办法”具体情况要具体对待,“敲边鼓”的做法很管用,平时找一些轻松话题闲侃,气氛不错时再掺杂进工作主题,头几次不要说太明,只是提一提,等领导和其它科室科长们有这个意识后再把自己的想法一点点提出,这样敲边鼓反而更能
说服人。在宽松状态下商量他们往往也不大会藏私,他们的一些观点也有助于自己完善方案。基础工作打好了,正式提交党组讨论时声音就很一致,都是研究怎么做好而不会有强烈反对的情况出现,在实施时科室间的协调自然也会很到位。
五、出门在外,别忘了领导报个平安
在机关单位,大家或多或少总有出门在外的机会,如学习培训、考察取经等。有的朋友到了外面后,常常有好不容易离开了单位相对压抑的环境,可要自己学会放松。于是忘记了一些细节。其实,根据我从不少领导那里得到的观点:如果您在出差到达目的地后,及时给有关领导打个电话,发个消息或打个电话报平安,汇报一下现场的情况,是比较有效果的。这样,既能反映出你对领导比较尊重,也是你具有组织纪律性的表现。
六、学习会说话
在机关,永远不要信口开河。总的原则是,你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是你最应该说也必须说的。超越职责范围的家长里短、是是非非,除了消耗体力、引火烧身之外,对于我们的发展并无实质意义。而且凡是习惯议论长短的人,最终会被领导在潜意识里认为“能力有限”——这是一条真理。但你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你必须搞懂搞清楚,有思路、有观点、有办法,特别要有独特的见解,随时能够“自圆其说”。
一位习惯了做“乖乖学生”的处长到分管部长那里汇报工作,谈到某项工作,他问部长应该怎么办。部长气得近乎发了大火:“是你要告诉我怎么办,而不是让我来告诉你怎么办;否则,要你这个处长干
什么?”训得真是痛快淋漓、富有教益。当然,就算你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你也要等待发言的机会。一般来说,被领导安排说或者被点名说,你可以说,特别是有更高级领导在的时候,被点名发言更是弥足珍贵、天赐良机。还有就是在带有研讨性质的各种会议上,你更可以大加发挥,充分表明自己的才干。其实,关键的问题不是没有说的机会,怕就怕你对“说”没有准备。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工作终日稀里糊涂,平时没有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那么说的机会一旦到来,也只好让表现自己才华的良机成为暴露自己平庸的噩梦。而笔者清楚地记得,一位被临时邀来参加会议的老兄,即兴琢磨的一段高度凝练、整齐对仗的精彩发言,是怎样引起了会场的强烈共鸣,而此后他的仕途又是如何的顺风顺水。
“说”在机关,永远不会是简单的就事论事、就理论理。人微言轻也好,一言九鼎也罢,“说”本质上是一种关系、是一种身份、是一种位置感。不清楚这一点而夸夸其谈的人,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永远地失去讲话的资格。说话要“注意场合”、“注意分寸”,“场合”与“分寸”的把握,实在是“说话”的第一要义。比如,有领导在场,如果让你发言,你最好是援引、补充、诠释他讲的内容,而不是时间更长、语气更重、范围更广。代表上级组织去下级单位讲话,一定要注意既讲形势、提要求、展现格局,又要谦虚恭敬、充满友爱,那种“背靠大树就以为自己是棵大树”的人,讲完就会被人议论——“充什么大尾巴狼”。
年轻人说话办事最容易钻“牛角尖”,开口就很“冲”,因为他们整体的语言系统是书本化的、理论化的,而没有养成“睁开眼睛说话” 的习惯。事实是,只有在开口之前先看清楚“上下左右”的人际环境,才不至于暴露自己的幼稚和无知。无论是对谁讲话都要首先注意考虑到对方的感受,一定要琢磨对方的心理活动,考虑到对方的需求,只有把对方的“脉”把准了,才能在谈话中处于主动地位。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愤怒:“你怎么能这样给我说话呢?”“你这是跟谁说话呢?”如果不是对方“罪大恶极”,多半是我们自己颠倒了身份、搞错了对象、用错了方式。在机关,“说”的本事常常深刻地与我们的工作方式和领导艺术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比如,有些事情要“先说后做”,因为这项工作需要发动群众,只有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才能得到成功;有些事情要“先做后说”,这可能是一些创造性和开拓性工作,说早了、说大了而没有成功就会使自己陷入被动;有些事情要“只说不做”,比如,为了应付一些形式上、程序上的工作,就没有必要投入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有些事情要“只做不说”,比如,为大家谋点小福利、搞个集体活动什么的,就不宜大肆渲染,等等。当然,更多的时候,“说”的过程就是“做”的过程。我们搞一个决策、做一个活动、采取一个动作,我们要解释它的背景与意义、目标与任务、效果与问题,所有这些都要为了更好地做、为了做得更好,也为了让别人说我们做得好。因此,这个过程的“说”,其首要的任务就是有意地回应别人对我们可能的怀疑、猜测、非议甚至诽谤,没有针对性的说话,只能使自己的工作陷入舆论的被动。再比如,我们在计划工作的时候,不要说得太“满”,太满了容易被夹上夹板;而总结工作的时候,就不要说的太“虚”,因为只有“点”上的细致描述,才会赢得别人的印象。
七、练习会喝酒
喝酒能在人格平等化前提下拉拢关系,便于工作开展。在基层,比如乡镇,干部既代表党的利益,又代表百姓的利益,但是两者利益很难协调的时候,怎么办?你对老百姓讲了很多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费尽口舌,但老百姓就是不买帐,你怎么办?×局长讲了个例子,温州某区城市拆迁时候,遇见几个钉子户,无论怎么做工作,就是不配合。某单位分管的老总一次在和这些钉子户谈半天谈不拢的情况下,就提议,“那我们就喝酒吧,谁喝赢了就听谁的!”一般而言,政府面对居民总是强势群体,政府完全可以用暴力手段解决。但这位老总回避自己的强势地位,避免问题的激化,提出喝酒解决。结果钉子户就同意了。×局长分析了喝酒的好处,因为这个时候你拼的是自己的实力,不是你的身份,也不是地位,大家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在这种情况下的输赢,自然没有话说。结果老总喝赢了,拆迁问题解决。温州×××也提到他在××县当常务副县长时候,为了300亩土地拆迁,和一个人喝酒,“其实他不听我的,我完全可以整他一下,但是我没有这样做,我和他约好拼酒量,谁酒量大就听谁。”×说,“我这个人最大酒量是6瓶啤酒,结果我到最后不行了,我就叫了办公室秘书,叫他代替我上。”也就是说,×××处长补充说,“很多工作当你用理性的方式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你只能用酒这种非理性的方式进行。”
×局长接着举了例子,“我在乡镇工作队的时候,要问老百姓收2块钱的路费,村里有一个70岁的老头,是鳏夫,就是不交,我去了好 几次,就是说不动,到最后,我没有办法,就说,钱我来替您出,但是,你得承认钱是你自己交的,不要说我给你的,否则,大家都会让我出钱了,可是,这个老头就是连这点也不承认。没有办法,我们只好一次次往他家里去,结果走了半个月,人都混的很熟了,老头自己不好意思了,非但把钱交了,还把自己酿的,装在盐水瓶子里的酒,拿出拉,带着自己家的鸡,跑到公社我们住的地方,要找我们喝酒!你说这个酒能不喝吗?”有一个短信说:“村级干部是打出来的,乡镇干部是喝出来的”,看来有合理性,当政策方针在基层遇到阻碍时候,人情是推行的唯一方式。而人情的构建也有失效或者不能达到的地方,那么,喝酒,就成为构建这种人情的唯一选择了。因为你不可能和这位老乡通过谈人生、谈理想、谈文学来建立好感,大家都很忙,谁关心那些鸡巴事?
基层政府的运作逻辑需要的是体力,智慧,需要的是人情的不断润滑,与在上层,是完全不同的。
喝酒的技巧,一是把握一个度,不要喝醉,大多数时候意思一下。二是你如果不喝的话,就坚持到底,一滴酒都不沾,否则!要得罪人的。三是不要太爽快,能喝50%的喝10%,换言之,要留有余地。
八、和直接领导搞好关系
这是一位科长对新人的认识:“我所想的应该能代表一部分和我一样工作任务很重的中层干部的思想。在我,最需要的是新人能尽快上路、帮我分担工作压力,并且远离机关是非。在设区市的机关单位,一个科室就只有那么几个人,如果不是人手不够把你招进来干嘛?我 最需要的是脚踏实地工作的人。
同样是科室工作,涉及的层面会不一样,有的只是琐碎的日常工作,有的能出业绩甚至是开创性的,科长对工作的分配,最最起码就能影响你年底工作总结好看不好看,你不努力工作,凭什么我就要给你出业绩的机会?这个你向领导抱怨是没用的,在大单位,你难有与主要领导直接对话的机会,在小单位,我要挑你的毛病也不是难事,领导听我的还是听你的?
有的新人会抱怨科长不给自己分配什么工作或者不好相处,说的好听的就说科长对自己很淡然,说的难听的科长大概就是变态狂魔了,呵呵。这世界不会有莫名其妙的爱,也不会有莫名其妙的恨,凡事必定有因有果。站在我的角度,说说科员会得罪我的几种情况:
1、工作态度差。科长分配给你的工作,在正常情况下三天可以完成,可是一个星期过后你还毫无头绪,说明你业务素质弱、机变能力差。不懂必问,这是起码的要求,问同事、问我都可以,你是新人,我肯定会给你更多的理解和宽容,并且耐心教你。连问都不问,那今后给你更重的工作任务,你能做好?我交给你第一件工作,就是测试你的能力和工作态度,业务上一时跟不上不要紧,没几个科长真会跟你计较,真正看的是你的工作态度,看你是不是认真,是不是肯学,是不是有责任心。年轻人都接受了高等教育,机关工作再专业都难不到哪去(课题除外),只要肯学必定能上路,你采取消极的工作态度对待,或者因为一时找不着入手点就急燥上火就发公子小姐脾气,那对不起,今后你只能打杂,正经事你别想靠边。
2、越级而不报。业务科室有时会遇上一些突发情况需要紧急处理,或者你有好的想法和建议,你别着急着表现你自己,你必须按部就班。在我不在场的情况下,紧急事件你可以先报告局领导或直接处理,但不管我在哪里,随后你必须马上将事件要素、影响情况、处理措施和领导意见向我报告,因为按照分级负责的组织程序,局领导肯定会向我追问,你让我对事件一无所知,陷我于尴尬甚至挨批境地,如若发生第二次,我肯定会给你穿小鞋,你若还不服,我会给你一双又一双的小鞋直到你服贴为止,想调走也不会让你轻松遂愿。整治不了你,那以后每个科员都这样效仿,我怎么管理科室?第二种情况,你有好的想法和建议也请先和我沟通,我会帮你完善后报告局领导,我保证会在领导面前强调是你的智慧而且从此把你当人才重点培养,我爱才也不会屈才。但你如果越过我直接捅领导那去,说明你不懂规矩,有才也不可重用,后续你自己去发挥想象。
3、P股对着我。大多数时候我会把你叫到我的办公室,有时我也可能会去你的办公室,如果你正面对电脑赶活,请你暂时放下你的工作转过身面向我。作为科长,我很清楚自己的科员工作任务的轻重缓急,你很忙,我一定会长话短说尽快布置完工作。我要了解你负责工作的进展情况,你也别忌讳,把遇到的难处对我说,我会和你共同想办法解决。但是,请你不要背对着我,这并不是绝对的,如果你并不是在忙工作,而是在忙着和同学朋友聊QQ、聊MSN,看BBS、看新闻,或者干着其它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我会因此对你形成很坏的印象。因为,你不懂得尊重他人。
4、搬弄是非的。作为新人,你观察到了机关里领导之间、科室之间、同事之间有什么是是非非、亲疏远近的,请你把这些放在你的心里,你能观察到的别人一定也心知肚明,不需要你一个新人来当这个聪明人。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我肯定也难以回避。作为你的直接领导,你如果去其它科室表达对我们科室工作或者对我的不满,你所说的话迟早会传到我耳中,从此我会信任你么?同时,也请你不要把别人对我的不好的评价向我转达,一是因为我很忙,没心思顾及这些,二是我明白传播是非的必是是非之人。这个世界上谁也不比谁傻,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例屡见不鲜,别让我因此对你心存防备。
5、经常在人前顶撞我的科员
新人在抱怨的同时可以对照看一看,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不要把科长们当成不可理喻、不可沟通的人,和你们一样,我们也是人。
我想很多在政府机关担任中层干部职务的人都有这些和我一样的忌讳,我说的很实在了。在机关里,中层干部是工作压力最大、也最费心智的一个群体,既要让领导满意又要管理好下属,真的很累。
九、志向要高远,做事要忍耐
一位机关工作人员经验自述:“我所做的工作是材料类的。入公门以来,一直是干这个活。这个活基本上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之类。为什么这么说?细说之。比上不足,你比不上那些处长,甚至比不上权威处室的干事。比下有余,至少有一点,你能经常见到领导,相对于其他同事,领导可能更熟悉你,这意味着你的机会比别人要多那么一点点——虽然这不是绝对的。
写材料绝对是个苦活累活。这个事可能很多人干不来,尤其是写一些大材料,比如说领导讲话、向中央汇报的材料等等。这不仅是套路问题,没有一定的功底是不行的。有很多初入公门的人以为写材料只是套路而已,这大错特错。我觉得,写材料必须有三方面的准备,一是对工作要熟悉,没有这个基础,可能就会乱写。二是要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哪个放前,哪个放后,语句之间的搭配,没有一定的训练是不行的。三是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有些人写材料写得很顺畅,有些人的材料读起来很别扭,这实际上就包含了语言文字的把握能力。写材料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除了日夜操练之外,还必须阅读大量的东西,比如自己单位的历年总结,经典领导讲话、《中央办公厅通讯》《人民日报》之类。必须要有所积累,才能写出好东西。这几年,我曾经看到许多很能“写”的人,一到我们单位,就被我们领导“呛”死,主要就是因为功底不够。不是工作不熟,就是逻辑不清,自然不能过关。
写材料是个充满委屈的事业。那些权威处室的一些人,自己写不好材料,但却经常认为写材料不过如此。就是有些领导,也会充满误解。认为写材料的人,不过玩文字而已。但是你付出的,肯定要比其他处室的人多得多。别人的夜晚是属于家人的,属于朋友的,但你的夜晚是属于办公室的。即使如此,你还会经常遭到领导的骂詈。我就刚从办公室出来,也刚刚受到一顿莫名其妙的责骂。可我们又能怎么样呢。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坚信:龙总要找到大海,鹰决要冲向天空。
但这一过程是曲折的。我是一个生活在农村底层的人,一步步走到现在,所维系自己的,就是这一己信念。这不是偏执。有次在北京,有幸与一位部委的领导深谈。他说:“志向要高远,做人要低调。”这句话我牢牢记在心里。受点委屈又算什么呢?回首这些走过的路,有多少骂过你的人已经被抛在了身后?所以,一定要坚守。即使不胜利,我们总生活在一种向上的氛围中。就像里尔克那俗气而实用的诗句: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笛声梅花)
十、学会对待机关里的“小人”
每个单位都难免有一两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如果把心思都用在怎么和他们斗上,怎么去获得他们的好感,那就把自己等同于他们,你的境界也就只有这么高了。要知道,“小人”只能影响一时,不能影响一世。如果我们自己不断在进步,不断在向前走,若干年后回头一看,他们还在原地塌步,还在固执于小圈子里的争斗,那又何必在意他们的看法?
真正需要设防的不是那些成天挑刺的“刺头”,而是那些八面玲珑翻云覆雨的人。他们有和领导交谈一两句话就把你功劳全部抹杀、杀人不见血的能耐。那你和他们斗么?你会为之苦恼,为之煞费苦心夜不能寐,痛苦的是你不是他们。痛苦之后,你要么被他们同化,要么仍然痛苦。即使被同化,你的修炼也还不够,也还会继续成为牺牲品。怎么办?不亲近,不得罪,做好自己。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领导会调整,人事会变换,他们会老去,时间是最好的检验,把把自己做好了,笑到最后的会是谁?
十一、到新单位应该注意的几点
1、和领导要多接触,别以为领导看不见你你就安全了,别以为不理领导你就清高了,没事的时候多在领导前多表现表现,这个表现不是媚炎附式,而是晚辈对长辈应有的尊敬。
2、在单位多学习少玩电脑或者干别的其他的东西,给别人一个好学上进的印象,3、别在单位乱传别人的闲话,那种小道消息能不听就不听,听到了也要烂在肚子里,别相信自己的同事,他不卖你是不卖你,要真卖你你哭的地方都没有
4、没事多练习练习自己的笔杆子,如果你家里不算关系过硬的话,这个是你竞争别人的最有效手段,因为领导再看关系,他也会考虑你真才实学,他不会找个不能胜任的人给自己添乱,而且有可能被自己的领导骂进的印象,5、单位上的暧昧关系能不搞就别搞,搞了也不要发展到床上去,要真到了那种关系了,你会发现自己压根就混不下去的。办公室暧昧是千万千万不能搞的,它的危险性比网恋的危险还高。
6、跟对领导!这个是不能预测的,谁也不知道跟的领导到底会不会升官或者倒台,而且就算你领导再能干再有关系,也可能升不上去!但只要领导有良心,一般都会在他落魄前给你找个还算过的去的归宿,或者把你引见给某个可能飞黄腾达的人,所以对领导要首先观察他是不是能随大溜的人,如果不是随大溜的,你最好离开他,这种人最蹩。别人送礼他不去送,别人都低头他却和人吵架。其次要观
察他的经才干如何?没有才干的人他的领导也不会提拔他。再次要看他的人品如何,要是小肚鸡肠的人,或者是个爱占小便宜的也要谨
7、我感觉所有的单位正职和副职之间多少有点隔阂,没有完全的其乐融融也没有完全的绝对对立 所以关键到你站在哪一方了,我觉得只要正职不是马上要退休或者走人。一般都要站在正职的一边,因为单位好多事情都是老一说了算!
8、对单位的看门搞卫生的阿姨大爷要和气对他们别瞧不起,有时候他们给你的方便要比你不理睬他们要多的多。和单位的同事领导,只要不是深仇大恨的,不要翻脸,记住,两个人面子上一定要过的去,哪怕心里把他用刀宰了一百多遍了!别人给你个小道消息说另外一个人对你不好了,你就跳出去和人家翻脸,你那叫幼稚,是被别人当枪使!
9、新到单位后,不要傻呵呵的埋头拼命加班,熟悉业务固然重要,但也要同时看清楚自己的上司,尤其是顶头的人品和秉性,认识到其对你的态度,分清楚加班,是正常的工作必须的,是工作性质使然,还是其疯狂的功利心,或者是发其淫威压制你的手段,或者干脆是逼你自己走人。该条尤其适合家里没有门路,靠自己而留在比较不错的单位的xdjm们,也许您的留下打碎了该上司想留其他有门路的子弟的美梦。
10、永远记得要自我保护——认真做好每天的工作记录,经手账目一定要记录清楚,千万做到有据可查,心中有数。
11、最最重要的一条,一定加强自身优势——即他人难以取代的 专业和能力优势,这是让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
喝酒、坐车、开会的规矩
一、喝酒的规矩
(一)、座次
1、“主陪”位置:主陪是请客一方的第一顺位,即是请客的最高职 位者,或陪酒的最尊贵的人。位置在正冲门口的正面。主要作用基本 就是庄主,把握本次宴请的时间,喝酒程度等。
2、“副陪”位置:副陪是请客一方的第二顺位,是陪客者里面第二 位尊贵的人。位置在主陪的对面,即背对门口。传统意义上,这个位 置应该坐请客买单的人。但随着近几年请客腐败之风的盛行,一般情 况下,陪客者是倾巢出动,因此实际上,掏钱这样的小事是用不到第 二顺位的请客者亲自出马的,所以,这个位置更多的是带动客人喝。
3、“三陪”位置:这是近几年刚刚流行起来的一个称呼,实际上这 个位置跟上面所说的“主陪”和“副陪”的称谓,在山东省内各个地方规 矩并不太一样。有些地方是没有这个位置的,但在济南,好像有愈演 愈烈的趋势。位置在主陪的右手边第二位置。他的主要作用是跟主陪 一左一右把“主宾”夹在中间,便于照顾。大家如果对当地风俗不是特 别了解的话,不推荐大家坐这个位置。
4、“主宾”位置:主宾是客人一方的第一顺位,是客人里面职位最 高者或地位最尊贵者做的地方。位置在“主陪”的右手边。由于许多人
对山东喝酒的猛烈程度有所顾及,所以对山东规矩略知一二的外地客人,有时会选择让酒量大的人来做这个位置,这是不对的。请客的规矩更多的时候实际是一种礼仪,实质还是一个尊重。如果出现上述的情况,实际上真正的主宾不会少喝多少,名誉的主宾一般会被灌倒(因为你不是最尊贵的客人却坐在主宾位置,只是因为你能喝酒,做客的肯定要把你陪好),所以客人会得不偿失,切忌切忌!!
5、“副主宾”位置:是客人一方的第二顺位。位置在“主陪”的左手方。
6、“三宾”位置:副宾是客人一方的第三顺位。位置在“副陪”的右手方。
7、“四宾”位置:副宾是客人一方的第四顺位。位置在“副陪”的左手方。
餐桌上的位置基本就是这些。需要指出的,以上所列示的“主陪”“主宾”“副陪”“副主宾”这四个位置在整个山东省是全部一样的,把方向列反了,会很尴尬的。“三陪”的位置在个别地方是比较讲究的。“三宾”和“四宾”在大部分的地区是这样划分的,但在个别地方规矩略有不同。例如我知道有些地方第三顺位以后的客人是依次排列在“主宾”和“副宾”之后,俗称“往上座”。大家在无法准确把握当地风俗的时候,可以“不便应万变”,就是按照主人的安排来坐,防止出现疏漏。
从上面说得可以看出,整个位置是按照“主陪”位置的确认而来的。那么如何确认“主陪”的位置?有两种办法。一是餐巾的摆放。一般情况下,由于各地餐巾的折叠方式不同,从形状上很难区分。但有一点,在山东全省是统一的,即主陪的餐巾折叠是最高的,或者主陪位置的餐巾颜色跟其他不同。二是筷子。比较正规的酒店,主陪和副陪位置的筷子是各两双,俗称“公筷”。公筷的作用下面会说到。
(二)、上菜
其实不仅仅是上菜,包括倒茶,倒酒等,所有的起始位置都是从主宾位置开始,也就是主陪的右手边。大家落座以后,可以从上述起始位置看出自己的位置是否做错,以及主人们的等级程度。那么上的第一道菜,主陪的主人会用公筷给主宾夹一筷,这表示尊重客人,同时说明大家可以吃菜了。无论客人是否喜欢这道菜,应该是感谢之余要首先吃一口的(如果是民族习惯应在此之前就提出,主人安排的时候会早有准备。如果客人有特殊忌口,这道菜是可以说明原因并拒绝的,主人会把这一筷放在自己盘子里,其他人依然可以接受到开始吃菜的信号)。从第二道菜以后热情的主陪会继续这个动作,但三陪位置上的主人应该会把这个行为主动接过去,否则让他坐在这个位置有什么用?
大家要注意的是,在这之前是没有开始喝酒的。一定记住,喝酒是要听主人的招呼,不要擅自行动。
(三)、喝酒
山东全省比较正规的白酒喝法是要求第一杯六口喝掉,以后随意。六口的顺序是,主陪带三口,副陪带三口(也有四二开的)。在这之前,客人是不能主动出击敬酒的。啤酒的比例是一比六或者一比八(按白酒的度数,不同酒桌自行规定)。以上说的是程序,只要是 喝酒的,六口以后要求全部干掉。
主陪和副陪带完以后,主陪会宣布自由时间开始。这个时候就是私人恩怨了,开始单挑。但在喝的多少上是可以商量的。所以来山东的朋友而且能喝一点的,奉劝大家从现在开始要偷懒耍滑了,尽量不要跟着发飙,否则你有再大的酒量也要趴下。一般情况下,主人方的每一位包括主陪和副陪,会跟每一位客人喝一次,热情的主人会跟每位喝两次,所谓“礼仪之邦,喝酒成双”。普通意义上客人再回敬每位主人一次,基本就进行的差不多了。
最后,主陪会招呼大家喝最后一杯,即宴请结束的信号,俗称“门清”,济南叫“整整盅子”。最后一杯要求是要喝完,但大部分的客人这个时候可以用酒量不行了这类的话逃过这一杯,轻点表示即可。毕竟大家这个时候都喝得差不多了,不会再强求许多。另外可以跟大家说一点小窍门,就是在每喝干一杯的时候不妨留一点,借机少喝一些。因为在山东有一种说法,喝酒不喝根,借“年年有余”的寓意。还有一种说法是“喝瓶底生女儿”。但近年来又兴起“福根”的说法,呵呵,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
最后一杯一般会选择在饭上来的同时,这样大家可以开饭了。你只要吃上饭了,就放心吧,今晚的战斗可以结束了!
整体来说,山东省各地的喝酒规矩不尽相同,喝酒风范也很难统一,上面说的如果掌握了,应该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山东各地的喝酒猛烈程度也不尽相同,胶东最甚,青岛,威海还有上面说的烟台都在此列。但山东喝酒非常实在,主人敬客人酒是同时喝掉,这个跟河
南的端酒风俗不一样。所以如果在山东喝酒,碰上一个不能喝的主陪,大家可以轻松许多。
关于山东喝酒风俗的形成,跟山东的历史渊源是分不开的。所谓礼仪之邦是其一,其二山东是酿酒大省。全省108县,几乎县县都有酿酒厂。而且要跟大家说的是,吃海鲜是不宜喝啤酒的,会得一种叫“痛风”的病,所以靠海边的胶东地区是喝酒最盛的。
二、坐车的规矩
金正昆讲礼仪的时候是这样说的:
第一种情况,主人亲自开车。一般的游戏规则是主人亲自开车时,上座是副驾驶座,你跟我金教授是朋友我开车去接你,你能坐到后面去吗?我好心好意接你去,我是看得起你,否则我让你打的过来我给你报销行不行,主人亲自开车接送客人时你是不能坐到后面去的,你坐到后面去等于宣布,老子打的。我成了给你干活的了,当然,主人开车时如果他的配偶在车上,那没你的事,比如我老公在车上,或者我老婆在车上我俩平起平坐,我跟你假客气让你到前面来你也别来,你要来你叫灯泡。这是第一种情况,主人亲自开车。
第二种情况我们称为专职司机开车,就是出租车司机或者单位的师傅开车,他接你送你是为了工作,而不是看得起你对你示好,他是公事公办,专职司机开车时上座是那个位置呢?司机后排的对角线,我国车辆右行,上座实际上就是后排右,因为方向盘在左的,我国香港地区,日本、英国它是方向盘居右,它是左行,那么上座就是后排座,为什么?原因第一是安全,现在车辆一般出问题往往是追尾或者
碰撞,副驾驶座一般情况下死亡概率较高,出车祸那位置一般最先死最先亡,那为什么主人开车我坐那儿呢,舍命陪君子,你说我老婆开车的话我不在她面前给她壮胆,谁给她壮胆?那是特殊情况,第二你要坐在后面右座的话,在我国境内实际上是上下车方便,因为我国车辆右行,我坐在后排右座我伸腿上车、抬腿下车,你坐在左门你有时候别扭,出租车那左门都锁死的,你知道吗?到酒店去过吗,酒店你要轿车盘上去的运行上去的话,后排右座门正好对大堂正门,酒店的门童都被我这种人教育过,开门只有开后排右门的,那叫对接,因为他知道,那个位置是老大,车上的最重要的人,你坐在左门,对不起,没人理你,你自己下去自摸自和吧。其实轿车上座还有第三个,第三个我们称为VIP的位置,高级官员、高级将领,他们实际上比较喜欢坐那个位置,那个位置好处有二,第一,安全,出车祸那个位置死亡概率、负伤概率较低,第二,隐秘性比较高,别人看不见。你像刘德华之类,明星曝光率太高,没有什么个人自由,今天想悄悄出去吃顿饭,你让他坐在后排右座,红灯一停,交警都看到,老刘,阿华,他饭吃得就不爽,你让他坐在里面的话,有点距离,再加上汽车的窗户覆膜,不趴到窗户上看一般看不到他,有助于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
三、开会的规矩
领导们经常要参加各种会议,参加了就要讲话,这讲话就是有规矩的。
如果是比较正式的会议,地方上的主要领导都要参加,党委、政府的一把手还要讲话,这里面规矩就很大。通常情况下是政府一把手 先讲,然后是党委一把手讲,这是先小后大的顺序,不能错的。不过,虽然他们有大小之分,却也是平级的干部,所以在讲话的时候是非常客气、谦虚的。政府一把手在讲话时,要先说‘我先讲,不对的或者不完善的,一会儿请某书记指正’之类的话,总之,要证明人家说的比自己说的有用。倘说他的讲话没什么用,那就干脆不要讲了,直接让人家讲多好,还节约时间,但是这样不行,为什么?因为不合乎规矩。政府一把手讲完,党委一把手讲,他也要客气,也要谦虚,说:某长刚才讲的很好,很全面,我完全同意。要说些这类的话,以示尊重。但这话是居高临下的客气,不信可以自己品品。
如果是下级部门召开的会议,邀请上级领导到会讲话,不能说领导是来参加会议,要说是莅临指导工作。这也是规矩,不能改的,从中央到地方,全国都一样。为什么要说指导?因为领导水平高,水平高到水平低的那儿去,当然要指导指导了,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客气的?比如,某人今天是局长,在局里开会时,就不能说是指导工作,只能说是布置工作。明天他升任县长,再到这个局里,就是指导工作了。如果再说是布置工作,就会惹他不高兴,而惹领导不高兴的事,一般是没人去做的。当上县长之后,他不但可以回原来的局里指导,还可以到其他局里指导,似乎一夜之间水平提高了很多,可谓一法通万法通。于是,他今天在公安局里指导,明天就可以到农业局里指导,后天还可以到教育局里指导,只要他愿意,就能去任何局里指导,好象他在各个方面都是专家一样。写到这里,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我们有些事情总是弄得乱七八糟。
下级开会的时候,如果只是一位领导来指导,那还好办。倘若是两位一起来,就有些麻烦。因为这种会不那么正式,套路不会太固定,有时候就会出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有一次,某县某局开会,邀请了一位县委副书记和一位政府副县长来指导工作。本来应该是局长先讲,然后是政府领导指导,最后是县委领导指导,先小后大的顺序,大家都好办。但是,局长讲完后,县委领导突然有点急事,必须提前退场。但既然来了,总得讲话啊,所以他就在这位副县长之前讲了。因为这儿数他官大,他要讲便讲,不用和人商量。其实,他先讲对别人倒无所谓,唯独对这个副县长有些麻烦。为什么呢?因为秘书给他准备的讲话是按副书记后讲准备的,也就是里面有“请某书记指正”之类的话。但现在不行了,某书记已经讲话了,不会再讲一次了,指正根本谈不上,所以这句话必须要改。可为这一句话就让秘书来改,也不太好,显得领导水平太差。于是,这位县长大人就下定决心,不用秘书,自己来改。可怎么改呢,他又犯愁了,说某书记的讲话我完全同意吧,近似于废话。因为人家官大,大官讲的话他哪有不同意的道理?就在他前思后想之际,某副书记因为有事,也没有按秘书写的稿子念,三言两语就把讲话对付过去了。完了以后,主持人客气地请副县长讲话。也是急中生智,副县长突然来了灵感,把那句话给改成了“某书记的讲话很好,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抓好落实”,这几句话还真是不错,很得体,副县长自己也很得意。要说,讲这几句也就行了,可他又想起一件事:人家副书记比他职位高呀,讲话的水平也就比他讲话的水平高,倘若用个什么词能体现出这一点来,就再好也没有了。人的潜
力真是无穷呀,说起来这位副县长平时连话也说不明白,这时却突然文思泉涌,竟然想起一个成语来,而且含义还真差不多,真是关键时刻方显英雄本色。别看我在这里写的慢,当时可是快得很,副县长丝毫没有停顿,只听他说:“„„抓好落实。下面,我再狗尾续貂地讲几点意见„„”
一片哗然„„|
四、开会时您坐在哪里?
单位开会,最先到场的往往并非领导,而是几条袖着手的“黄花鱼”。他们不哼不哈,抢先坐在紧挨门口的位子,以便随时贴边溜之乎也。这种人一般是些有主见、甚至几分清高但并不吃香的小人物。
主席台是各级领导者的第二个家。即将开会,上级们或一脸严肃、或亲切微笑着鱼贯而登。按梁山传统,座次的安排上不容小觑。领导可能记不住你的名字或念错稿子,但永远不可能发生副职一屁股误坐正职座位的事件。有个喜欢读史的小子告诉我:官是“坐”出来的,做官,“坐”官也。您琢磨吧,长时间保持一副“汉官威仪”姿态,不练出皮痒而不挠,腚痛而不晃的一身硬功,岂能应付得了?
前三排属于中层干部的固定领地,坐在这里的优势为--领导能看到他们的脸膛,而群众能看见他们的后脑勺。由于这一人群既有机会进步,亦有理由被淘汰出局,所以“坐者”个个表现出极致的分寸感。或记笔记,或定神凝思,适时地跟台上领导接个下句,偶尔扭头修理修理乱发牢骚的部下。很得一种承上启下的章法。
中间地带往后,则鱼龙混杂。比如一个大胖子的背后,常见塌肩
缩脖地藏着几位打盹儿的,正梦到糖甜盐咸的好光景。更有茶杯塞到椅子腿旁,热烈交流昨天到手的股票涨了跌了。任凭台上套话废话空话大话浩荡东去,而巧妙利用地形地物,尽情抒发的百姓小情绪也在淙淙流淌。有时散会了尚不尽兴呢。甭问,全是些胸无大志的衮衮诸公。更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静止的会场里,动作型的人物断也少不得。膀胱炎患者除外,忙人们不停地进进出出,他们脚步匆匆地带风而行,声调诡秘地猛接手机。你看看人家,要务在身,不得以而为之。这种人用身体语言告诉大伙:他是个不甘寂寞的角色,正在寻觅令自己满意的位置。
无论处于任何场合,您的位置和做派,已然将您的最高机密给“出卖”了--即一个人真实的社会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