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血液透析室院感防控存在问题
2014年血液透析室院感防控存在问题
相关标准和规定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2010.3.12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2010.3.23 《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2005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
《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YY0572-2005 《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浓缩物》YY0598-2006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
基本情况 检查内容:
1、人员配备
2、建筑布局
3、水处理设备及配液间管理
4、复用管理
5、病人管理
6、环境空气、物表、血液透析机内部管路和表面消毒
7、相关监测(透析用水、透析液、软水硬度、游离氯、化学污染物、空气、物表、手)
8、医疗废物处臵
9、组织制度建设
(一)人员配备
1、医生:血透室只配1名执业医师。
2、护理人员:未达到配备要求;护士未经培训上岗。
3、技师:设备管理相关知识、监测知识欠缺。
(二)建筑布局、分区
1、医务人员通道与病人通道未区分或有交叉;
2、污物通道与医务人员通道共用;
3、清洁区存放污物;
(三)水处理设备管理
1、未半年对系统参数核对一次;
2、每天维护保养记录不完善或不切实际:如未每天记
录;无更换精密过滤器滤芯记录;记录每天消毒水处理系统和更换滤芯;反渗水产水量、各工作点压力范围未记录。
3、软水硬度和游离氯采样点错误(如在反渗水出水口),监测试剂过期。
4、水处理设备及输水管路消毒记录不完善。只打钩,无消毒剂名称、剂量、浓度、作用时间、冲洗时间、消毒剂残余量检测记录。
5、采用Renalin消毒后残余量检测标准与批件不符。批件要求在1ppm以下时方可应用于治疗。水处理间的管理要求:
1、水处理设备资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生产许可证;(建立档案,资质、说明书复印件)
2、半年对系统技术参数校对 ;
3、每台有独立工作档案,记录运行状态;包括反渗水产水量、水质电导度、各工作点的压力范围等;
4、滤砂、活性炭、树脂、反渗膜按厂家要求或水质检测结果更换;(更换记录)
5、每天维护保养有记录,确保安全范围,保证透析用水;
6、水处理系统、管路根据设备要求定期冲洗消毒;消毒后应当测定管路中消毒液残留量。
7、定期进行水质检测(PH值、化学污染物、微生物、游离氯、软水硬度等);分析试剂在有效期内。
根据设备制定系统消毒冲洗流程,包括反渗透膜和管路消毒。
流程至少包括消毒方式、使用的消毒剂名称、剂量、作用浓度、循环时间、浸泡时间、冲洗时间/过程、消毒剂残余量检测方法、采样部位、残余量限度及消毒频次等。
执行消毒冲洗程序后必须进行消毒剂残余量的监测并记录。操作者签名。
按批件说明使用消毒剂(四)配液间管理
1、未每周对配制桶和浓缩液容器消毒并标记;配制桶脏未每日冲洗,容器盖污染;
2、配液记录不及时,无核对人签名。
3、滤芯未定期更换。
4、配液间有杂物、鞋、消毒剂等。
5、B液未在24小时内使用。
6、成品浓缩物保存和使用不当:未避光保存;未一次用完,次日再用。浓缩液配制及成品浓缩液管理
1、周围无污染源;环境清洁,每班紫外线消毒一次;
2、配制桶清洁,每日用透析用水冲洗,每周至少消毒1次,并用测试纸确认无残留消毒液;消毒时桶外悬挂¡°消毒中¡±警示牌;
3、滤芯每周至少更换1次;
4、容器每周更换或消毒一次,并有标注;
5、浓缩液或干粉;产品生产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6、有配制记录,有专人核查登记;
7、B液24h内使用;
8、成品浓缩液:开封后一次用完,不得储存再用。储存避免阳光直晒,通风良好,不与有毒、有污染、有不良气味的物品混放。
配液间管理
上机期间桶未加盖。
桶的使用管理:
1、注意减少浓缩液的暴露。
2、下机后倒掉剩余,冲洗、干燥备用。
3、分区使用,标识清楚。
(五)病人管理
1、传染病人未分区治疗,梅毒病人在普通区;护理人员不固定,交叉护理。
2、床单位物品未一人一更换;
3、传染病相关筛查:初次透析未筛查;新入病人6个月内未每1-3个月检测一次;维持性透析未半年筛查一次;无登记结果;
(六)复用管理(共6家):
1、复用记录不完善:少破膜实验、容积测试、时间,无复用记录。
2、复用标签不完善:无具体时间,无年龄和门诊号和操作人员信息。
3、一次性使用透析器复用无相关记录。
4、复用登记次数不规范。
5、病历中透析治疗单与复用标签内容不一致。
6、未现用现配消毒剂。(1%瑞德林)
1、仅有复用日期,无时间。
2、复用次数记录错误。
血液透析器复用:对使用过的血液透析器经过冲洗、清洁、消毒等一系列处理过程并达到规范要求后再次应用于同一患者进行透析治疗的过程。
按说明书使用说明应现用现配
(七)消毒管理
1、透析机消毒记录不规范或消毒不到位:提前记录,未记录;非消毒操作人员在透析记录上签字。
2、环境物表消毒:保洁不到位,其中有明显血迹。
3、消毒方法不规范:遇到经血传播疾病的污染时消毒方法不正确(含氯消毒剂)。
4、空气消毒:设施与环境体积不匹配。
5、消毒剂无卫生相关证明。(柠檬酸、次氯酸钠)
6、透析机内部管路消毒流程欠缺。消毒管理要求:
(八)监测
1、内毒素超标:反渗水超标;透析液超标;
细菌数超标:反渗水、透析液、臵换液超标。
2、检验单填写不完善:无透析机编号;透析液、反渗水概念混淆;内毒素监测报告结果不规范,如≤1EU/ml或pg/ml。
3、透析液监测频次不够。
4、无反渗水PH值监测;
5、卫生手、空气和物表监测报告未按新标报告。
建议:制定采样计划,按计划采样,确保监测全覆盖。
微生物试验
1、应在按比例配制透析液装臵的入口处或在混合罐的入口处,收集处理水的试样.
2、试样应在收集后30 min内进行化验,或立即放在1℃~5℃下储存,并按常规程序在收集后24 h内化验。应采用常规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倾注平板法)获得细菌总数计数(标准培养皿计数)。培养基应为胰蛋白酶大豆琼脂或等价物,计算菌落数目应在35℃~37℃下培养48 h后进行。48 h后若呈阴性,可于72 h后再检查.这是标准的操作方法.
3、也可用另一种方法测定水生微生物,即采用膜过滤技术滤除500mL~1000mL水,并在像R2A这样的低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可在28℃~32℃下培养5d或更长时间.
4、应用鲎试剂法检查内毒素,测定是否有致热原.
1、标准陈旧:出口液≤2000CFU/ml及入口液≤200CFU/ml,出自《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2000版》,已废止。致病菌监测目前没有明确规定开展频次;
2、¡°反渗水2¡±细菌总数超标。
(处理水所含细菌总数,应不得超过100CFU/mL。)
(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应符合YY 0572 要求;--《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
(九)其他
1、手卫生不到位共:无干手用品;手消毒剂开启后未在规定期限内使用;--关注手套污染环境。
2、医疗废物盛装容器不正确:感染区用单层医疗废物袋。几点要求:
一、完善制度,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
1、医院感染控制及消毒隔离制度
2、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
3、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
4、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5、一次性物品管理制度
6、患者登记和医疗文书管理制度
7、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
8、人员培训制度(复用人员、技师、透析操作人员)
9、水处理间制度 几点要求:
10、库房制度
11、透析液配臵室制度
12、复用室制度
13、各种应急预案制度
14、医疗制度
15、护理制度
16、制定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及相关工作流程:如水处理系统消毒、透析器复用操作、透析机内部管路消毒、配制桶和容器消毒流程、消毒剂残留量监测、反渗水、透析液和臵换液监测采样流程等。
几点要求:
二、加强人员配备及硬件建设。护理人员配备到位;布局、通道、手卫生设施、检验试剂、保洁工具等落实到位。
三、加强职业暴露管理,完善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
四、组织开展培训,增强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更新知识,实施规范化管理。
五、感染办深入科室检查、指导,制定落实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促进持续改进。
第二篇:血液透析室院感工作计划
血液透析室院感工作计划
一、加强组织管理,落实各项消毒隔离制度
1、认真学习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提高对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参加院内感染知识培训。在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业务指导下,做好本科室医院感染的预防工作。加强手卫生医务人员进入清洁区应当穿工作服、换工作鞋,接触病人或任何透析设备之前之后用洗手液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双手,操作病人或接触透析区内可能被污染的任何表面时都应该戴手套,对不同病人进行操作,必须更换手套,离开透析站时应该摘下手套,医生和护士对病人进行有创性诊断或治疗操作时,应当戴工作帽、口罩及无菌手套。
2、每次透析结束,更换病人用过的床单、被单,并对地面、桌面及透析机外部 等所有潜在污染的表面进行清洁(消毒湿纸巾)擦拭。如果没有明显的污染区域,则应用低浓度消毒剂擦拭干净。明显被血液或液体污染的表面应用含有至少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各班严格执行透析机的内部和外部消毒操作流程。
3、加强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储存及登记,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使 用制度》的执行。工作人员熟悉并掌握本科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质量控制标准,熟练掌握常用消毒液浓度有效时间,全科人员积极参与环境卫生学检测工作。
4、加强发热病人和专科质量的监测。
5、加强血液透析新入患者管理,值班医生对第一次透析的新入患者或由其它科转入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检查;对HBV抗原阳性患者,应进一步行HBV—D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并保留记录;对HCV抗体阳性患者,应进一步行HCV—R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并保留记录;对急诊透析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检测未出结果的,应使用急诊专用透析机(或者CRRT)进行血透,透析过程按传染病隔离处理,透析结束后进行终末消毒。
二、加强院感知识的培训
1、每月由主任或护士长对科内医护人员进行一次院感知识的培训、考核,使全科人员对感控知识全面知晓,并能在科主任、护士长的带领下共同提高手卫生的正确率和依从率。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学习医院感染管理手册,建立健全感染管理制度,每月对反渗水、透析液,空气进行监测,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
2、积极参加全院的院感知识培训,加强对院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演练。使院 感知识在科内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3、加强对护工和保洁工人培训和管理。
三、发挥院感三级网络构建的作用
加强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协调能力,及时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 题,对存在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1、科室内及时传达院感的新制度、新知识。
2、定期讨论科室内院感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发挥团队作用,找出根 本原因,再提出控制和预防措施。对出现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或者特殊病原体感 染病例等事件时,及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同时商讨相关事宜,防止暴发流行。
血液透析室
第三篇:血液透析室审查存在的问题
血透室审查存在的问题
1.工作人员通道门口处需要密封鞋柜。
2.治疗准备室面积较小,无无菌橱和治疗台,治疗操作无法方便进行。
3.配液室需配备配液搅拌桶,用过氧乙酸消毒搅拌桶及B液桶。
4.刚开展工作时,余氯监测最好每天进行测试。
5.空气消毒机和体重秤需设备科定期监测和记录。
6.接诊室可以同时接诊阳性病人,但所用物品必须分开,标示明确。
7.阳性患者可以共用患者通道。
8.水处理室再生盐需放置在底座上面。
9.污物处理室需要改造,加装水池,做隔断;拖把、抹布必须分开放置。
10.11.技师需要完全了解透析室各种设备的性能及维修处理。血液透析室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落后,需重新修订,院感办加强监督。
第四篇:血液透析室
血液透析室
简介
血液透析室又简称血透室,是利用血液透析的方式,对因相关疾病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或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场所。通过血液透析治疗达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部分或完全恢复肾功能。
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或急性肾功能衰竭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开展项目
血液透析室主要开展各种血液透析技术项目,如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单纯超滤、可调钠透析、序贯透析、无肝素透析、体外肝素化透析、腹膜透析、腹水回输、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RRT)等。
血液透析室常见疾病
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药物中毒、毒物中毒、鱼胆中毒、蛇毒、高钾血症、肺水肿、代谢性中毒症、疑难危重症等。透析指征
(1)急性肾功能衰竭(2)慢性肾功能衰竭(3)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4)难治性心衰,肺水肿,肝硬化,肝肾综合症,肾病综合征,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高尿酸血症,精神分裂症和牛皮癣等也有血透治疗效果。
血液透析室配置系统及基本条件
血液透析室应当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和人员等条件。
血液透析室应当包括透析治疗区、水处理区、治疗区、候诊区、接诊区、库房和患者更衣室等基本功能区域。各功能区域应当合理布局,区分清洁区与污染区,清洁区包括透析治疗区、治疗区、水处理区和库房等。
血液透析室应当配备符合规定的透析机、水处理装置、抢救基本设备、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双路供电系统和通风设备。
血液透析室应当满足透析患者,配备足够数量、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机构不少于6个月的透析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医护人员。
独立建制的血液透析室应当至少配备3名执业医师,并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设置在相关科室内的血液透析室,其医师可由相关科室统一安排,应当有至少1名主治医师负责血液透析室的日常工作。
血液透析室护士的配备应当根据透析机和患者的数量以及透析环境等合理安排,每名护士负责操作及观察的患者应相对集中且数量不得超过4个。
血液透析室护士应当熟练掌握血液透析机及各种血液透析通路的护理、操作,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定期巡视患者及机器运作情况,做好相关护理记录。科室管理
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透析液及透析用水质量检测制度、相关诊疗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设备运行记录与检修制度等制度。
血液透析室应当保持空气清新,光线充足,环境安静,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
(一)清洁区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III类环境的要求;
(二)清洁区应当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
(三)每次透析结束应更换床单、被单,对透析间内所有的物品表面及地面进行消毒擦拭。
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监测制度,包括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感染病例监测,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如存在严重隐患,应当立即停止收治患者,并将在院患者转出。
血液透析室应该设立隔离治疗间或隔离区域,配备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隔离透析,工作人员人员相对固定。
医务人员和患者更衣区应当分开设置,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医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医务人员进入清洁区应当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对患者进行治疗或者护理操作时应当遵循医疗护理常规和诊疗规范。
根据设备的要求定期对水处理系统进行冲洗、消毒,定期进行水质检测,确保符合质量要求。每次消毒和冲洗后测定管路中消毒液残留量,确定在安全范围。
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
(一)透析用水每月进行1次细菌培养,在水进入血液透析机的位置收集标本,细菌数不能超出200cfu/ml;
(二)透析液每月进行1次细菌培养,在透析液进入透析器的位置收集标本,细菌数不能超过200cfu /ml;
(三)透析液每三个月进行1次内毒素检测,留取标本方法同细菌培养,内毒素不能超过2eu/ml;
(四)自行配置透析液的单位应定期进行透析液溶质浓度的检测,留取标本方法同细菌培养,结果应当符合规定;
(五)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物情况至少每年测定一次,软水硬度及游离氯检测至少每周进行1次,结果应当符合规定。
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规范合理的透析诊疗流程,制定严格的接诊制度,实行患者实名制管理。
血液透析室应当为透析设备建立档案,对透析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证透析机及其他相关设备正常运行。
血液透析室使用的医疗设备、医疗耗材、医疗用品等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使用和管理。
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渠道,按照规定对患者履行告知手续,维护患者权益。
血液透析室应当建立血液透析患者登记及病历管理制度。透析病历包括首次病历、透析记录、化验记录、用药记录等。
严格执行一次性使用物品的规章制度。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可以重复使用的血液透析器应当遵照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制定的《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第五篇:血液透析室自查报告
血液透析室自查报告
我院血液透析室成立于2015年11月4日,第一例病人于11月6日收治。透析室成立前是依据(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基本标本)和(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规划,改建,准备的。并由省市专家进行了检查和验收合格的。血液透析室的专科操作是依据2010年版的(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规范化操作的。此次镇安血透事件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再次对本科室工作进行了自查。再次强调以下几项工作一定要做细,并严格执行。确保透析工作安全进行,病人要安全,医护人员要安全,确实提高透析质量,提高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的生命。
一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管理,严格遵守手卫生制度,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各项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操作原则,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
二
加强对病人的管理,病人入治疗区时间有规定,必须更换透析室准备的拖鞋,严格限制家属出入。治疗期间除科室工作人员不得再有他人出入。
三
加强对保洁人员的管理,医疗垃圾正确分类。教会保洁人员认清楚透析室区域的划分,正确使用拖把,抹布,清洁区的拖把和抹布要分开使用,决不可混用。
四
严格执行消毒和监测工作。水处理机每三个月消毒一次,消毒前正确配制消毒液浓度,消毒后要检测消毒剂残留物含量。水处理间每天要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并做好记录。至少每周要做一次余氯和硬度的检测,每年做一次化学污染物的检测,每一个月做一次细菌数的检测,每三个月做一次内毒素的检测,确保反渗水的质量。透析机器按照机器要求每做完病人透析要进行机器的消毒,机器外部要用消毒液进行擦拭,病人使用的床单要做到一人一用一更换,两班病人之间要进行空气,物表,地面的消毒处理。当天工作结束后要进行终末消毒。定期做好透析液,空气质量,物表,工作人员手的监测工作,并做好记录。
五
严格做好来我院透析前的感染性疾病的筛查工作,定期做好维持性透析患者的监测工作。
血液净化工作任重而道远,我想只要我们按照血液透析室管理要求,规范去做好每一项工作,一定会做好。也一定会让病人,家属,政府,社会放心,让我们安心!
血液透析室
20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