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2 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自查表 - 南阳市环境保护局

时间:2019-05-12 02:37: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附录2 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自查表 - 南阳市环境保护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附录2 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自查表 - 南阳市环境保护局》。

第一篇:附录2 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自查表 - 南阳市环境保护局

2017年全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要点

2017年全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全国、省、市环保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市环保中心工作,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贯彻执行新法新规新标为主线,以打好大气和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为重点,以环境执法大练兵和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集中查办典型环境违法案件为抓手,以防范环境风险为底线,努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群众身心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扎实开展环境监管执法工作,不断提高执法效能,为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执法保障。

一、围绕重点工作,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活动

(一)以减轻雾霾改善空气质量为重点,继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监管专项执法检查。一是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按照市局工作安排,组织开展整治“小散乱污”、燃煤发电机组、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污许可管理和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等各类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依法监督排污单位落实污染防治主体责任,严厉打击各类废气超标排放行为,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推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二是开展水泥、玻璃行业整治专项行动。按照环保部和省环保厅要求,各县(区)环保部门对行政区域内水泥、玻璃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对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依法进行处罚,并责令

2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等8个行业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排查工作,重点针对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运行与污染物达标排放、行政处罚及公众投诉等情况开展排查评估。5月18日前,各县、市(区)环保部门应完成排查评估工作并将有关情况报送市局,5月20日前全市排查评估情况报送省厅。三是加大惩处力度。各县区环保部门应从7月1日起,对火电、造纸企业无证排污行为集中开展执法检查,对于无证排污的企业依法责令停止排污,并顶格处罚;对拒不执行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从7月份起,各县区环保部门每月3日前将上月8个行业执法检查、违法案件查处情况上报市局,5日前市局汇总后报省厅。

(二)全面落实“双随机”抽查制度。各县区要分析影响当地环境质量的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源,制定污染源“双随机”年度工作计划和抽查方案。市局将开展“双随机”制度落实情况专项督查,督促县区环保部门全面落实污染源“双随机”抽查制度;各县(区)环保部门要建立健全污染信息资源库,实现动态管理,推进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

(三)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充分运用新《环境保护法》及其相关配套规章、《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用准、用对、用好、用足新法赋予的执法手段,重点打击偷排偷放、非法排放(倾倒、处置)有毒有害污染物、超标排污、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未批先建等违法行为,坚持强办案、多办案、办好案,保持严厉打击违法高压态势。高度关注群众反复投诉的热点、敏感点环境问题,通过实施挂牌督办、列入环保“黑名单”、约谈当地政府等方式推动问题解决,维护群众合法环境权益。继续深入贯彻“两高”司法解释,执行环保部、公安部《关于加强环境保护与公安部门执法衔接配合工作的意见》,完善环保、公安联动执法机制,增强打击环境污染犯罪的合力,从重从快惩治环境污染犯罪。

三、规范执法行为,切实提升环境执法水平

(一)开展环境监察稽查工作。进一步突出重点,结合日常环境监管工作,市局对淅川县、内乡县、南召县、方城县、新野县、桐柏县等县开展环境监察稽查,重点稽查环境监察工作日常履职和依法行政情况、重大环境违法案件督办情况以及上级转办、领导批示、群众反复举报、社会影响较大的环境污染问题整改情况,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能。

(二)加强排污费征收管理和稽查工作。加强排污申报和排污费征收日常管理工作,做好排污申报与排污费征收季报年报报送工作,按季度公布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排污费征收情况;配合做好挥发性有机物征收标准的制订工作,稳妥有序推进石油化工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试点工作,促进企业主动减排;积极开展国控省控重点企业排污费清欠工作,做好费改税的配合工作。开展排污费专项稽查,重点稽查排污费征收工作开展情况、欠缴排污费情况以及重点行业

6动《环境监察工作年度考核办法》修订工作,市局将结合我市实际,完善考核办法,优化考核指标,对各县区环保部门环境监察工作进行年度考核。

六、坚持正风肃纪,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

为进一步深化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在执法中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要求。进一步强化党纪条规纪律约束,严格执行《环境执法人员行为规范》,增强环境监察人员履行“六不准”的自觉性、主动性,守住基准和底线,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以《河南省环境监察执法指南》为指导,规范现场执法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程序,推进服务型、法治型、文化型和廉洁型环境执法队伍建设。

第二篇:中山市环境保护局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管理暂行办法

中山市环境保护局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管理暂行办法

(2009年5月25日,市环保局以中环[2009]106号文发布)

第一节 总则

第一条 为确保自动监控企业(以下简称“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提供的监测数据(以下简称“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的有效性,根据《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28号)、《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办法》(环发„2008‟6号)和《国家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办法》(环发„2009‟88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是指从在线监测系统中所获得的数据经审核符合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监测数据质量可靠。

第三条为确保自动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的有效性,中山市环境保护局采取以下方式对监控企业的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进行有效性审核:

(一)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定期进行日常运行监督考核,确定其自动监测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二)环境监测部门进行定期比对监测与人工监测,判别自动监测数据是否有效。第四条 以下自动监测数据为通过有效性审核的数据,可以作为中山市环境保护局进行排污申报核定、排污许可证发放、总量控制、环境统计、排污费征收和现场环境执法等环境监督管理的依据:

(一)日常运行监督考核合格期间,自动监测设备提供的实时监测数据,但自动监测设备不正常运行提供的监测数据除外;

(二)日常运行监督考核合格期间,自动监测数据与人工监测数据、比对监测数据不一致时,经环境监测部门判别自动监测数据有效的。

(三)日常运行考核不合格期间,监控企业按中山市环境保护局的要求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的监控企业提供的实时监测数据。

第五条 以下自动监测数据为没有通过有效性审核的数据,不得作为中山市环境保护局进行排污申报核定、排污许可证发放、总量控制、环境统计、排污费征收和现场环境执法等环境监督管理的依据:

(一)自动监测设备验收不合格期间提供的自动监测数据;

(二)日常运行监督考核不合格期间提供的自动监测数据;

(三)日常运行监督考核合格期间,自动监测数据与人工监测数据、比对监测数据不一致时,经环境监测部门判别自动监测数据无效的;

(四)日常运行监督考核合格期间,自动监测设施不正常运行的监控企业按中山市环境保护局的要求限期整改,在限期整改期间提供的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

第二节 监控企业责任

第六条 监控企业对安装的自动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负责。第七条 监控企业依据《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HJ/T 355-2007)和《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T75-2007),对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进行日常运行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台账。

第八条 监控企业应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做好对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的运行、巡检、维护保养、定期校准和校验,对异常和缺失数据按规范进行标识和补充,并接受中山市环境保护局的监督检查。

第九条 在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运行不正常或日常运行监督考核不合格期间,具备人工监测条件的监控企业,应采取人工监测的方法向环保部门报送数据。

第十条 监控企业应当配合环保部门开展对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审核工作。

第十一条 监控企业每季度第一个月前10个工作日内应当向环保部门提交上个季度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日常运行自检报告。

自检报告包括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准确性分析、数据缺失和异常情况说明以及企业生产情况等。

第十二条 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日常运行考核不合格和自动监测设备不正常运行的,监控企业应当严格按中山市环境保护局的要求限期整改。

第三节 监督考核 第十三条 中山市环境保护局成立中山市环境保护局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考核小组,负责对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日常运行每季度考核一次,并将考核结果通知监控企业。

第十四条 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日常运行考核内容包括比对监测、制度执行情况以及设备运行情况现场检查等。

第十五条 环境监测部门在考核过程中负责:

(一)负责在线监测现场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二)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抽检和现场核查对比测试,出具检测报告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的数据准确率。

(三)对自动监控设备进行定期比对监测,提出比对监测报告或自动监控数据有效性的意见。

环境监察部门在考核过程中负责:

(一)对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等进行监督检查;

(二)对自动监控系统的联网运行进行维护管理;

(三)受理排污情况报告并核定排污监测数据,对污染物在线监测结果是否合格实施监督检查;

(四)收集、统计、分析整理实时监测数据;

(五)对不按照规定建立或者擅自拆除、闲臵、关闭及不正常使用自动监控系统的的排污单位提出依法处罚的意见。

第十六条 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造假、违规设定仪器参数、违规运行或其他影响正常运行的严重违规行为,中山市环境保护局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第十七条 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考核情况纳入环境保护信用评价,具体办法由中山市环保信用管理领导小组制定。

第四节 附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所称日常运行监督考核合格期间是指自日常运行监督考核合格至下次运行监督考核这一时段。

第十九条 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浙江省地表水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工程建设方案

浙江省地表水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工程建设方案

目录

1、总论...............................................1 1.1项目概况.............................................1 1.2编制单位概况........................................1 1.3项目编制依据和编制内容..............................3 1.4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 1.5主要结论.............................................5

2、项目建设必要性.......................................6 2.1水质、水量监测系统现状..............................6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

3、建设目标、原则、范围和内容...........................10 3.1建设目标............................................10 3.2建设原则............................................10 3.3建设范围............................................11 3.4建设内容及规模.....................................11 3.5站房建设方式.......................................14 3.6水平年..............................................14

4、技术要求及建设条件...................................22 4.1技术要求............................................22 4.2建设条件............................................23

5、初步建设方案........................................25 5.1总体建设方案.......................................25 5.2子站建设方案.......................................26 5.3中心站远程控制系统建设方案.........................29 5.4主要仪器设备.......................................29 6、项目实施进度和组织管理..............................31 6.1项目实施进度.......................................31 6.2项目组织管理.......................................32

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3 7.1投资估算...........................................33 7.2资金筹措计划.......................................34

8、社会效益分析........................................36 附图浙江省地表水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站分布图

1、总论 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浙江省地表水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工程建设方案。项目地点位于浙江省境内的主要江河重要控制节点、重要引调水源取水口、重要水功能区控制断面、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和重要水库和湖泊等。

报告编制单位浙江省水文局。

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96个地表水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设备购臵、站房及辅助设施建设改造以及数据信息系统升级同时建立配套的质量保证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管理控制系统、综合查询分析系统、数据发布系统和运维管理系统。项目总投资24975万元其中建设费用17000万元运行维护费用7975万元。

资金筹措方案宁波市2425万元全部由地方承担。其余部分由省财政承担14206.5万元、地方财政承担8343.5万元。建设期2015年前建设27个2020年前建设69个。1.2编制单位概况

浙江省水文局持有甲级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甲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乙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丙级勘测设计等资质证书和水环境监测国家级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及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具有固定工作场所4000多平方米工作条件优越内部管理制度健全从1883年设立浙江省第一个水文站点起一直从事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并受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委托行使全省水文行业管理职能。全省水文观测站按观测项目分共有国家基本水文站1305个全省水文站网观测项目齐全布局科学合理站网密度和水文资料质量名列全国前茅。全局现有在职职工106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8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46人。全省水文系统现有职工605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5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03人。集水文水资源监测、水文水资源情报预报、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工程设计与实施、通信工程设计与施工、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水文分析计算、生态与环境分析等专业技术人员于一体技术力量雄厚技术装备先进配备有足够的与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专业活动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和国 家认定的水环境监测实验设施及计算机绘图设备等技术装备。1992年10月在浙江省水文局中心实验室建于1978年的基础上成立了浙江省水环境监测中心2004年更名为浙江省水资源监测中心以下简称监测中心。现有省中心和11个市级分中心。其中水利部门的有省中心和杭州、温州、宁波、嘉兴、湖州、金华、台州、丽水8个市级分中心的9个实验室。中心实验室总面积4650平方米其中省中心600平方米、杭州分中心750平方米、嘉兴分中心480平方米、湖州分中心210平方米、金华分中心550平方米、温州分中心370平方米、台州分中心300平方米、宁波分中心600平方米 丽水分中心790平方米。中心1996年通过国家计量认证水利评审组 的首次评审2001、2006、2009年分别通过复查评审2010年通过 国家认监委专项监督检查。另外衢州、舟山、绍兴分中心分别利用用了当地环保、疾控等部门的已经通过计量认证的实验室进行检测工作。中心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全省江河湖库水质监测工作负责全省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断面设臵和调整对重要水源地、重点水功能区、行政界河的水量水质进行监测和分析评价承担全省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业务承担省级水资源公报、水资源质量通报的编制指导全省监测站网建设和业务技术培训及考核工作。现具备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50-2006、《水环境检测规范》SL219-98、水质分析方法标准SL7894-1994等国家和行业方法标准向社会提供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含天然矿泉水、污水及其再生利用水、大气降水等5类67项参数公证数据的能力。1.3项目编制依据和编制内容 1.3.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4)《国务院实行关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

(5)《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浙江省人民政府

(6)《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浙委„2010‟64号

(7)《浙江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监测和保护办法》浙政令第252号(8)《浙江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保护管理考核办法试行》浙政办发„2009‟91号

(9)《浙江省水文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10)《浙江省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规划》

(11)《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装备标准》SL276-2002(12)《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13)《太湖流域水功能区划2010-2030年》(1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5)《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16)《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98 1.3.2 编制内容

本建设方案以“浙江省地表水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工程”为研究对象着重就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功能定位与建设规模、站点选址与建设条件、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等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设的要求。1.4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表1-1

技术经济指标表

1.5主要结论

1.5.1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除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自身需要设立和规划设立的213个水质动态监测站外按照水资源和水功能区动态管理要求全省尚有上百个未建或未规划建设的主要江河重要控制节点、重要引调水源取水口、重要水功能区控制断面、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和重要水库和湖泊需要建设和完善地表水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本项目建设将全面提升我省地表水水质水量动态监测能力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推进我 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并有利于促进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以及水资源监测信息的交流与共享。1.5.2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1建设条件基本完备

本项目需要新建站的场地条件均能满足要求水、电、通讯等配套设施条件基本具备。

2项目建设方案基本可行

项目建设以水功能区动态监测和科学管理为目的建设方案采取近期和远期相结合符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我省水利发展总体规划要求。

3项目资金筹措方案基本可行

本项目建设资金拟申请省财政资金和项目所在地财政资金。我省近年来逐年加大水利投入建设资金能得到保障。

2、项目建设必要性

2.1水质、水量监测系统现状 2.1.1水利部门现状

经过60年的规划建设我省已基本形成功能基本齐备布局基本合理的各类水量、水质监测站网。到2010年底全省实有水文站67站、水位106站、潮位33站、雨量497站。按测验项目统计流量67处、水潮位206处、雨量672处、悬泥沙站14处、蒸发91处、水质729处、盐度6处、省级报汛站321处、预报断面17处。省水资源监测中心及各地市级分中心有管理、检测人员79人配备各类水质分析仪器设备共331台套。为配合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履行《水法》赋予的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职责在省水利厅部署下浙江省水文局2007年编制了《浙江省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规划》、2008年编制了《浙江省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断面调整和布设建设实施方案》明确20082010年全省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断面布设的具体要求规 经省水利厅批准后正式实施。近年来各市大力组织开展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工作至2011年底全省水功能区监水质测断面已经达729个。随着水文科技进步全省水文水资源监测设施及技术装备明显改进特别是我省水文体制实行分级管理以后全省各级都加大了对水文的投入水文测验仪器设备的自动化、现代化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全省已建成水情遥测站3000余个引进了和配备了多普勒剖面流速仪、自动测流缆道、超声波测流仪、电波测流仪、全站仪和流动注射等测验、分析仪器设备大量推广使用雨量、水位的模块存储技术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水文的各个领域水文系统固定资产总值达17800万元。

总体而言我省对水资源量的监测相对完善水资源总量和其时空变化能够准确掌握而对水资源质的监测明显落后全省水利系统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尚属起步阶段目前只在钱塘江和运河建设了两处水质自动监测站。现有水功能区水质监测主要以人工取样监测为主监测频次低监测能力和时效性明显不足与加强水功能区动态监测和科学管理的要求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极不相称。2.1.2环保部门自动站建设现状

2006年前我省环保部门已在全省江河建设了87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其中交接断面77个、水源地8个、其它类型2个2010~2012年环保部门规划新建设7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均为水源地。该项建设今年将全部实施到位

除上述建设外按照环保部门最新规划2012~2013年将实施新一轮浙江省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建设项目规划至2013年底新建56个自动监测站其中交接断面44个其它类型12个。

到目前为止环保部门在全省江河湖库已建和规划建设自动监测站213个其中交接断面121个、水源地78个、其它类型14个主要监测项目为常规五参数水温、PH、溶解氧、浊度、电导以及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分析仪。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推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需要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了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提出“要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主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的要求。提出的基本原则之一是要坚持人水和谐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开发、优化配臵、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要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完善监测预警监督管理制度。《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提出了要“加强水功能区动态监测和科学管理”的要求本项目通过我省主要江河地表水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建设监控全省主要江河污染物通量加强源头水、大型引调水工程、重要饮用水水源和重要水库、湖泊的保护有利于完善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2.2.2项目建设是提升我省水资源监测管理水平的需要

地表水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以在线自动智能分析仪器为核心运用现代传感器技术、自动测量和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讯网络组成一个综合性的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实现了对全省地表水水质状况、河流污染物通量以及源头水、大型引调水工程、重要饮用水水源和重要水库、湖泊的实时自动在线监测和预警将大大提升全省水资源监测和管理自动化、科学化水平。2.2.3项目建设是完善全省水功能区管理需要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浙政办发[2005]109号“转发省水利厅省环保厅关于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的通知”明确“各地要按照《方案》规定的目标水质进行管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措施削减和控制排污总量加强污染源整治改善水环境确保个功能区在2020年前达到水质目标。”2010年3月水利部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方案提出“建立和明确开发利用红线控制指标考核体系把水功能区达标率等四项考核指标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地方各级政府要对考核指标进行分级考核进一步强化红线指标控制的监管力度”这是一项重要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创新。地表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工程的建设将全面提升我省现有水功能区水质监测的时效性、代表性和功能区达标评价的科学性为监督水功能区达标、入河污染物减排帮助各级政府准确研判水环境形势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技术保障。

2.2.4项目建设是促进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的需要

本项目建设是促进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的需要。通过建设本项目实时掌握并及时发布重要水域水质信息促进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水资源权益与省、地方相关部门、单位共享数据信息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将全面提升全省水资源监测和管理自动化、科学化水平增强我省现有水功能区水质监测的时效性、代表性和功能区达标评价的科学性为监督水功能区达标、入河污染物减排帮助各级政府准确研判水资源形势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技术保障并有利于促进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因此项目建设是必要和紧迫的。

3、建设目标、原则、范围和内容 3.1建设目标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发展改革中有关强化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保护的要求通过本项目建设实现全省主要江河控制断面源头水、大型引调水工程、重要饮用水水源和重要水库、湖泊的水质水量实时在线监测同时建立配套的质量保证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管理控制系统、综合查询分析系统、数据发布系统和运维管理系统基本形成以自动监测为主、常规监测为辅的水质水量监测体系从而准确掌握全省地表水资源和入河污染物通量的时空变化全面提升水资源和水功能区监管能力结合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区接断面的水质自动监测严格水环境功能区管理和入河污染物减排达到水生态环境明显优化城乡河道综合治理全面推进、河湖健康功能得到有效维护主要水功能区水质显著改善的目标。项目新建的96个自动站加上水利部门已建的2个、环保部门现有及规划建设的213个水质自动站全省自动站数量达到311个。3.2建设原则

3.2.1不重复建设、资源共享

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门水资源管理职能要求设站并与环境行政等其他主管部门共享监测信息不重复设站。3.2.2水质水量监测同步

水质自动站尽量与现有水文站水位站结合满足主要江河控制断面污染物通量监测、计算要求3.2.3监控重点明确监测站点布局合理全省主要江河污染物通量能够算清水资源质量能有效监控无明显空白区满足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水质预警要求。3.3建设范围

3.3.1主要江河重要控制节点设站

实现对主要江河的干流、重要的一二级支流进行水质水量的自动监测。3.3.2重要引调水源取水口设站

实现对跨流域、跨区域的引调水工程的取水口水质水量的动态监测。3.3.3重要水功能区控制断面设站

实现对部分属源头保护区、保留区的水功能区的水质水量的动态监测。3.3.4重要水库饮用水水源地设站

实现对环境行政主管部门以外的市级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水量动态监测。

3.3.5重要水库和湖泊设站

实现对重要的且水面面积较大的水库、重要的湖泊进行水质水量的动态监测。

3.4建设内容及规模

为使该项建设充分结合我省水质自动监测现状满足水功能区管理需求我局前期组织开展了针对全省需要建设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站点的调研工作收集了环保部门已建和近期规划建设水质自动站点、位臵全面分析了除环保部门已建和已规划建设自动站的断面以外的江河湖库建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综合考虑设站原则、断面水文条件、水质状况、上下游水域功能和保护目标、自动监测设备安装、设备运行维护和检修和土地征用可行性等因素综合选定96个自动监测站点。

本项目拟建的96个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站点分布为杭州市12个、宁波市9个、温州市12个、嘉兴市3个、湖州市7个、金华市7个、台州市12个、绍兴市9个、丽水市11个、衢州市10个。3.4.1主要江河重要控制节点

全省主要江河重要控制节点共59个涉及10个市。分别为杭州8个、宁波5个、温州8个、嘉兴3个、湖州5个、金华6个、台州9个、绍兴5个、丽水4个、衢州6个。

其中已建有水文站共27个涉及9个市。分别为杭州2个、宁波2个、温州2个、湖州5个、金华5个、台州4个、绍兴1个、丽水3个、衢州2个。

已建有水位站共22个涉及9个市。分别为杭州2个、宁波3个、温州5个、嘉兴3个、金华1个、台州4个、绍兴2个、丽水1个、衢州1个。

3.4.2 重要引调水源取水口

全省重要引调水源取水口共9个、涉及6个市。分别为杭州2个、宁波1个、温州1个、台州2个、绍兴1个、丽水2个。3.4.3 重要水功能区控制断面

重要水功能区控制断面主要为重要保护区、保留区及开发利用区全省共13个涉及7个市。分别为杭州2个、宁波1个、温州2个、湖州1个、绍兴1个、丽水3个、衢州3个。其中已建有水文站共8个涉及5个市。分别为杭州1个、宁波1个、温州1个、丽水3个、衢州2个。已建有水位站共2个涉及2个市。分别为湖州1个、绍兴2个。3.4.4重要饮用水水源地

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共4个涉及3个市。分别为杭州2个、湖州1个、金华1个。

3.4.5 重要水库和湖泊

重要水库和湖泊共11个涉及7个市。分别为杭州2个、宁波2个、温州1个、台州1个、绍兴2个、丽水2个、衢州1个。详见表3-

1、表3-2和附图。

根据多年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全省江河湖库水体中主要超标项目基本以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为主据此确定每个自动监测站监测设备配臵常规五参数以及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总氮分析仪湖库站增加叶绿素和藻类分析仪、断面流量流速监测仪、视频监控设备、系统集成包括防雷设备和防火墙、质量保证控制仪器等仪器设备各1套同时配套建设自动监测质量保证、控制系统和中心管理控制系统。3.5站房建设方式

站房位臵应考虑其地理地质条件适合建站应具备良好的水、电、交通、通讯及土建等基础条件兼顾人为破坏因素和自然灾害等安全因素可选择良好的依托单位或安排有人值守或看管的场所。站房原则上采用永久性建筑确实不具备建设固定设施条件的站房考虑采用集装箱形式已有水文站、水位站的监测断面共59个这些站尽可能利用已有站房本项目需建设37个永久性建筑站房。在站房建设用地方面站房选址尽量避开耕地等保护地类每站占地面积约300400平方米。3.6水平年

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工程建设的现状水平年2010年规划水平年近期为2015年、远期为2020年。

4、技术要求及建设条件

4.1技术要求

4.1.1监测站点建设要求

监测站站房位臵应尽量靠近监测断面便于操作控制减少站房建设难度用水、用电和通讯传输等配套设施接入条件应具备。取水系统建设在满足取水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简洁因地制宜。4.1.2系统架构要求

在系统构架设计上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原则实现开放式、标准化、网络化和模块化系统构架。充分利用目前先进和成熟的分析仪器、信息、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根据水资源保护管理的需要进行快速有效的监测数据采集、预警、传输、处理、储存和分析。为规范自动站建设提高水质水量监测水平和数据的有效性、可比性 按照统一的、符合国家技术要求的建设标准明确监测点位选取、取 水口设臵、取水方式、监测参数配臵、仪器技术参数等各方面要求。4.1.3仪器设备要求

在仪器设备的选用、采购和建设上充分借鉴现有环保部门自动监测仪器设备运行情况综合考虑目前国内自动站监测能力和水平根据不同断面水质实际状况选用国家认可、稳定可靠、运行费用低、维护管理方便和性价比高的仪器设备。采购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浙江省的有关政府采购的要求进行采购。4.1.4监测项目要求

在监测项目的选择上以监测结果准确度高、可比性强主要污染指标为首选。监测指标包括常规理化监测指标、水污染通量计算规定的项目和水量参数。以常规理化监测反映水体水质基本状况完善水资源管理和水资源保护的需要。

根据浙江省水质污染特点河道每站必测监测因子有五参数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及断面流量。湖库在河道必测因子的基础上增加叶绿素、藻类。各地也可以再根据当地江河湖库水质特点再增加监测因子。4.2建设条件

4.2.1配套基础设施条件

为了更好的开展本项目建设省水文局组织开展了自动站前期调 研工作基本摸清了各断面自动站建设的基础条件全面分析了建站 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从初步调研情况看已建水文站的27个主要江河重要控制节点的 场地条件均能满足要求水、电、通讯等配套设施条件基本具备可 以在近期进行自动站建设。4.2.2经济社会条件

浙江省是全国最具经济发展活力的省份之一目前在经济增长方 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中取得新进展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统筹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进展良好资源要素

环境状况改善。

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27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08亿元增长21.7%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 总值比例1.82%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下降5.4%化学需氧量排放、二氧化硫排放量相较于2005年分别下降了16.2%和2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5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303元实际增长7%和8.6%。经分析研究后认为本项目建设的经济社会条件较好。

4.2.3 自动站建设管理保障

省水文局水资源监测中心承担水利部门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 方案编制系统建设、维护和运行管理的技术指导市级水文站水 资源监测分中心承担所在市级行政区自动监测站的日常维护和运行管理的技术指导各站点建设所在县市、区作为项目法人按照统一要求具体承担项目建设和管理工作。

5、初步建设方案 5.1总体建设方案

地表水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由系统中心站和子站组成。中心站 设有远程控制中心监测子站则由采水系统、配水/预处理系统、分 析测试系统、辅助系统、数据采集/控制系统、数据处理/传输系统、视频监视系统、质控系统、防雷系统和站房组成其工作方式为24 小时间歇或连续自动运行。见图5-1。

5.2子站建设方案 5.2.1站房设计 站房面积在80120平方米之间除能安装全部监测仪器外还应留有化验室、配电间、水泵间、值班室等空间。站房周围应有疏通雨水渠道具备防雨、防虫、防尘、放渗漏和防电磁波干扰的相应措施。站房须采用正式电、容量应至少在20KV以上有条件的应单独安装一个专用变压器。站房应通水通路通电话。站房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洪水期间对监测站房的影响至少按50年最高水位设计站房的基础高度。同时站房应安装避雷设施和良好的接地装臵。

室内应配有空调设备来电自启、除湿设备。温度控制在5℃ 30℃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下避免阳光直射仪器。站房内仪器间至少保留8米长的完整墙面墙内不能埋电线并且能够承受仪器重量应有一道排水沟地面应有倾斜排水沟处最低。5.2.2取水系统

取水口位臵的选择原则上应在交接断面附近并留有足够的预警 缓冲时间。取水系统建设在满足取水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简洁因地 制宜针对每个水站取水位臵的不同情况采取最适合的方式。应尽量 减少取水系统建设的难度。5.2.3配水/预处理系统

配水系统的设计必须满足各仪器对水量、水质的要求水质五参 数的传感器应安装在水质预处理前应避免水流流速对溶解氧测定和对浊度测定的影响仪器对水质有要求时只对进入仪器的水样进行处理。5.2.4分析测试系统 自动分析仪器是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核心部分分析仪器应通过 权威机构认可并符合国家或行业自动监测仪器技术要求测定程序应与国家、行业或国际标准方法一致。仪器选择必须注重稳定可靠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对不同盐度水质的适用范围尤其要考虑监测指标浓度低或水质盐度高时的准确性。

自动站标准配臵的监测模块具有自动分瓶采样器和监测五参数 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以及叶绿素、藻类配臵相应的断面流量流速监测仪。常规理化监测项目设臵为4-6小时1次当发生水质状况发生明显变化或发生污染事故期间将监测频次调整为12小时1次并辅以人工采样监测。5.2.5辅助系统

辅助系统是保证水站正常稳定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助系统包括清洗单元、纯水制备单元、压缩空气单元、除藻单元、停电保护及稳压单元、防雷单元、河道水文测试单元、水样自动留样单元和运行环境安全单元等。

为提供稳定安全的供电单元系统配臵UPS、发电机、稳压器。UPS对系统UPS对系统起停电保护作用。在停电状态下能保存及传输 数据恢复供电后系统能自动恢复工作在配备UPS的同时系统总电源配备三相稳压器根据系统最大功耗充分考虑系统感性负载选用电启动方式启动功率为4.5KW的三相发电机。在停电的时候通过电启动防止在突发事件产生或紧急监测时系统停电而导致系统不能测试事件发生。5.2.6数据采集/控制系统

系统可对各种设备的输入、输出的开关、数字信号进行处理根据不同设备的不同要求进行相应的控制。至少能保存一个月的最小统计单位值最小统计单位时间不大于5min并至少可保存一年的小时数据。系统具有掉电保护功能并能记录掉电状态。采用开放式的、标准化的现场总线协议。系统具有防雷击、抗电磁干扰功能。5.2.7数据处理/传输系统

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所有的软件应采用标准的语言编程。软 件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和维护性。系统配臵数据处理设备工业控 制计算机级在现场进行数据处理处理结果应至少包括实时测量值、日均值、周均值、月均值及日时均值连续变化曲线超标值检验及自动报警。能实时自动记录采集到的异常信息并主动上传到远程控制中心可自动或手动远程控制对异常信息进行处理。系统与远程控制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原则上仍采用光纤方式不具备架设光纤条件的可采用其他宽带方式。光纤或宽带租赁费用按 年支付由各地方管理单位在运行费用里列支。站点和监控中心的数 据传输协议和数据格式应符合水利部有关技术规定。5.2.8视频监视系统

视频监测主要用于监视监测仪器的工作状态、人员的进出情况、取水口和水面情况。在每个站位配臵三台摄像机和一套视频传输处理 设备一台安装在取水口监视取水口及水面情况情况一台安装在设备间监视仪器工作情况一台安装在站房出入口监视站房安全及人员的进出情况。同时视频应该能远程传输在远程控制中心通过视频控制解码器将数字视频信号还原成模拟视频号再在大屏及监视器上显示工作人员可以看到一个大画面、多彩色、高亮度、高分辨率的视频图像方便监控。5.2.9质量保证与控制系统

子站质量保证与控制系统主要是配备与自动监测仪器试剂有关 的仪器建立子站比对实验室保证水样的同步性、时效性为数据 比对的有效性提供物质保障。5.3中心站远程控制系统建设方案

为实现水质水量远程监控、管理需要建设省、市、县三级水资 源监控中心和环保光纤传输专网。在硬件建设上需要添加必要的服务 器、存贮等硬件设备。数据的管理上子站的数据处理/控制系统与 中心站自动监测与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对接同时对数据综合查询分析系统和数据发布系统进行必要的完善。5.4主要仪器设备

根据上述建设方案本项目新建的9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需配臵 五参数、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总氮分析仪湖库站增加叶绿素 和藻类分析仪、断面流量流速监测仪、视频监控设备、系统集成包括取水系统、配水/预处理系统、辅助系统、数据采集/控制系统、数据处理/传输系统等、质量保证控制仪器等仪器设备每个站房各1 套。见表5-1。

6、项目实施进度和组织管理 6.1 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实施的总体要求为截至2020年底建成覆盖全省、监测仪器完备、监测项目齐全、技术先进、管理有效和布局合理的浙江省地表水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网络。

按照此要求96个监测系统工程整个建设期为9年实施进度如 下近期建设27个站即主要江河控制节点中已经建有水文站的27个站在近三年建设自动监测站2013、2014、2015年每年建设9个建设进度见表6-1。

表6-1 全省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工程近期建设进度表

远期建设69个其中20162020年每年建站数量分别为22、10、15、9、13个。其中2016年建设已建水位站的主要江河重要控制节点22个站 2017年建设已建水文站、水位站的重要水功能区控制断面10个站 2018年建设重要水源地站4个和重要水库和湖泊11个站 2019年建设重要引调水源取水口9个站 2020年建设未设水文水位站的主要江河重要控制节点10个站和重要水功能区控制断面3个站。配合工程的开展应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及审批工作项目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招投标、设备采购等工作自动监测站的土建施工和仪器设备安装、调试和联网工作完善中心站远程控制系统建立质量保证控制系统竣工验收及交付使用。6.2 项目组织管理

省水利厅成立全省地表水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建设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组织、协调和推进项目的实施指导全省地表水量水质 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工作办公室下设管理组和技术组。省水文局负责组织质量保证和控制系统建设并负责自动监测站 建设、验收、运行的技术要求制定及技术指导省水资源中心负责组 织传输网络及中心管理控制系统建设。

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1 投资估算 7.1.1 编制说明

本项目投资估算按《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浙江省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建建发[2006]292号中规定的 有关方法进行。编制说明如下

1项目建筑工程包括新建站点的主体结构、装饰和安装工程 以及室外道路、绿化工程。项目建筑工程费用按照《浙江省建筑工程 费用定额2010》估算并参照当地实际土建造价和有关文件规定。

2设备购臵费为新建站房和完善站房的仪器设备购臵费用。3其他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勘察设计费、环境影响评价费、市政公用设施费和生产准备及开办费。由于项目可依托项目建设单位 及地方水利系统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因此暂不考虑建设单位管理费。建设管理费主要为建设管理其他费、工程监理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 费勘察设计费计费额为站房的建筑工程费市政公用设施费包括白蚁防治费、新型墙体材料专项资金、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等。新增土地费用暂不计。7.1.2 投资估算

参照省环保厅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经费分别估算河道站和湖 库站建设费。河道站单个水质水量监测体系工程建设费200万元新建站房建筑工程费每站50万元、已有水文站的不计站房建筑费河道监测仪器设备购臵费、质量保证和控制系统费、数据传输和管理系统费等合计每站150万元湖库站单站建设费250万元新建站房建筑工程费每站50万元、已有水文站的不计站房建筑费湖库监测仪器设备购臵费、质量保证和控制系统费、数据传输和管理系统费等合计每站200万元

各站的管理运行费25万元从建设后的次年起计算。本项目建设投资24975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7000万元运行维护管理费用7975万元。

其中近期建设投资4725万元其中工程费用4050万元运行维护管理费用675万元。

远期建设投资2025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2950万元运行维护管理费用7300万元。详见表7-1。7.2 资金筹措计划

建设资金拟由省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具体如下

宁波市为计划单列市其站房建筑工程、仪器设备和质量保证控制系统投资等2425万元全部由地方承担。

其余部分省财政承担投资总额的63即14206.5万元主要为站房仪器设备购臵以及质量保证控制系统和数据传输管理系统建 设。地方财政承担37即8343.5万元主要为站房建筑工程费。

8、社会效益分析

建成后的浙江省地表水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是一个网络畅通、应用全面、资源共享、标准统一、安全可靠的平台。全省地表水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将全面提升我省水质监测监控能力实现全省主要江河控制断面、源头水、大型引调水工程、重要饮用水水源和重要水库湖泊水质水量的实时在线监测准确掌握全省地表水资源和入河污染物通量的时空变化全面提升水资源和水功能区监管能力。结合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区交接断面的水质自动监测严格水环境功能区管理和入河污染物减排达到水生态环境明显优化、城乡河道综合治理全面推进、河湖健康功能有效维护的目的。对促进经济社会与水环境协调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加快推进我省的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篇:浙江地表水交接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完善工程

浙江省地表水交接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完善工程

项目情况说明

本项目是在浙江省已有地表水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基础上,再建设和完善116个地表水交接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其中新建56个,改造完善60个。其中湖州市新建13个站点,含长兴县3个,分布于长兴港、杨家浦港、合溪港等各主要入太湖河口。其中长兴港水质自动站(东经:119º58’ 34”、北纬:31º01’15”),杨家浦港水质自动站(东经:120º00’46.5”、北纬:30º59’57.6”),合溪浦港水质自动站(东经:119º56’55”、北纬:31º03’1.7”)。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设备购置、站房及辅助设施建设,同时建立配套的质量保证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管理控制系统、综合查询分析系统、数据发布系统和运维管理系统。

该项目规划总占地997平方米,该项目规划中合溪港站占地面积298.91平方米,建筑面积100平方米;长兴港站占地面积396.46平方米,建筑面积100平方米;杨家浦港站占地面积301.66平方米,建筑面积100平方米。项目的主要建设依据是《浙江省地表水交接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完善工程初步设计》及批复,项目长兴县的建设内容符合《长兴县中心城区空间协调规划》。

其中每个站点所需电力为6千瓦,自来水每天2立方米,可从站点所在村庄接入。废水主要为管道反冲洗水等,单个站点污水产生量约700吨/年,该部分水较为清洁,对环境无危害;噪声主要来自室内微型机械噪声和泵站等,噪声源强较低,站房平时门窗封闭,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噪声影响。

该项目的建设将全面提升我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监测能力,为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增强环境监管能力、实施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保护管理考核制度提供技术保障,并有利于促进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以及环境监测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2013年7月1日

下载附录2 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自查表 - 南阳市环境保护局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附录2 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自查表 - 南阳市环境保护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