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时间:2019-05-12 02:32: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第一篇: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宁陵县强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入冬以来,宁陵县认真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着力抓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切实加强自办工程的实施,早规划、早部署、早行动,大力开展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及时动员乡村干群,精心组织,强化措施,迅速掀起冬修水利高潮。截止目前,全县已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面积3万亩,新增除涝面积2.25万亩,改善除涝面积11万亩,新打配机井622眼,建护井工程622眼,修旧井480眼,疏挖沟渠265条、长415公里,整修道路125条、长132公里,修建桥涵243座,新建斗农门15座,埋设安装供水管道93万米,最高日出动劳力0.3万人,行动大型机械26台、行动车辆360多台,打井钻机28部,投入工日81万个,出动机械台班1.95万个,累计完成土石方473万方,投入水利建设资金7813万元。

针对近几年汛期遭受涝灾较为严重、群众要求迫切治理的一些主要排水沟、公路沟以及引黄输水不畅的渠道,宁陵县采取县、乡、村、民四级投入,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的方法,狠抓沟河治理,彻底解决田间、村镇积水问题和引黄输水问题,真正达到“涝水”及时排,“黄水”引得来、蓄得住、分得出、用得上。一是县办重点工程。疏浚治理大沙河、刘徐河2条骨干河道,治理长度15.5公里,做土方87万方。由县财政投资435万元,县水务局统一招标,组织施工。二是乡办骨干工程。疏浚治理干、支沟27 条,长 62.5公里,土方72万方。由乡镇投资330万元,县财政实行以奖代补,每方土补助1元,县水务局统一规划,各乡镇自行组织实施。三是乡村自办工程。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规划74条斗、农沟,长93公里,土方118万方。乡村自办工程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实行“四议两公开”的方法解决,由受益村委的群众决定投劳或出资完成。该县张弓镇自筹资金42万元,治理废黄河3.5公里,土方11.5万方。

主要措施: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宁陵县在解决涉水问题的决策和施工组织上进行了调整,由自上而下想问题、做决策、搞动员,转变为自下而上找问题、做决策、搞引导。围绕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兴办水利的内在动力做文章,围绕由政府单一主体投资办水利转变为政府、社会和农民多元主体投资办水利想办法,围绕拉长服务“三农”链条、提升服务“三农”水平做好水利工程项目,围绕粮食安全做通水进农田的渠道,围绕饮水安全做通水进农户的管道,围绕明晰产权做好水利工程建设。今年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现了由县乡村三级干部行政干预动员群众办水利向农民群众自愿参与办水利的转变。

二、自力更生,创新机制。一是全民筹资投劳,集中民力办水利。对村自办工程,采取“4+2工作法”,对一沟一河一渠一井一事一议的办法,确定施工和投资投劳方案,运用以奖促投、以捐促投、产权促投、以土换投、以树换投、以机换投、以资代劳等多种方式,吸引农民投资、投工参与兴办水利。二是“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县政府安排38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每新打一眼机井补助2000元,每修复一眼旧井补助500元,沟河清淤每方土补助1元,道路整修每米补助1元。三是涉农资金打捆使用,整合资金办大事。对水利、农业、农开、土地、林业、供电等所有涉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项目,实行统筹规划、整合使用,最大限度提高各个项目的综合效益。今冬,通过项目整合累计筹集资金9330万元,确保了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顺利开展。

三、点面结合,重点突出。该县以恢复完善防洪除涝工程体系、引黄补源配套工程体系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为重点,在工程安排上做到县有重点工程,乡有骨干工程,村有自办工程。一是县财政投资疏浚治理骨干河道2条,二是乡镇政府投资疏浚治理干、支沟27条,三是村民投资投劳疏浚治理斗、农沟74条,四是国家和省安排的重点项目工程疏浚治理斗、农沟125条、长184公里,土方136万方。

四、加强领导,严把质量。为保证工程质量,我们实行县四大班子领导包乡镇、指挥部领导分片包干、成员单位包工程的层层分包责任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时,严格质量标准,工程验收不合格,分包领导不交工、技术人员不撤离、施工队伍不解散。

第二篇:毛主席语录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毛主席语录

二十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

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我们并不孤立,全世界一切反对帝国主义的国家和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但是我们强调自力更生,我们能够依靠自己组织的力量,打败一切中外反动派。

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

《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一九四五年一月十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一五页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一九四九年三月五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一四三九——一四四零页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三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一一三二页

干部中一切不经过自己艰苦奋斗、流血流汗,而依靠意外便利、侥幸取胜的心理,必须扫除干净。

《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八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一一七九页

我们应当把世界进步的情况和光明的前途,常常向人民宣传,使人民建立起胜利的信心,同时,我们还要告诉人民,告诉同志们,道路是曲折的。在革命的道路上还有许多障碍物,还有许多困难。我们党的七次代表大会设想过许多困难,我们宁肯把困难想得更多一些,有些同志不愿意多想困难。但是困难是事实,有多少就得承认多少,不能采取“不承认主义”。我们要承认困难,分析困难,向困难作斗争。世界上没有直路,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要贪便宜。不能设想,那一天早上,一切反动派会统统自己跪在地下。总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面前困难还多,不可忽视。我们和全体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排除万难,达到胜利的目的。

谁要是只看见光明一面,不看见困难一面,谁就会不能很好地为实现党的任务而斗争。

社会的财富是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自己创造的。只要这些人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又有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不是回避问题,而是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任何人间的困难总是可以解决的。《书记动手,全党办社》一文的按语(一九五五年),《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上册第五——六页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九四页 《关于重庆谈判》(一九四五年十月十七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一一六二页

全党同志都必须充分地估计到,并准备用百折不回的毅力,有计划地克服所有的困难。反动势力面前和我们面前都有困难。但是反动势力的困难是不可能克服的,因为他们是接近于死亡的没有前途的势力。我们的困难是能够克服的,因为我们是新兴的有光明前途的势力。

《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一九四七年二月一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一二一四——一二一五页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为人民服务》(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零零四页

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不付出极大努力,总是一帆风顺,容易得到成功,这种想法,只是幻想。

革命斗争中的某些时候,困难条件超过顺利条件,在这种时候,困难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顺利是其次要方面。然而由于革命党人的努力,能够逐步地克服困难,开展顺利的新局面,困难的局面让位于顺利的局面。

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那些地方有困难、有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我们是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的。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

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说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华北,《关于重庆谈判》(一九四五年十月十七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一一六零页 《矛盾论》(一九三七年八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三一三页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人民出版社版第一七页 名叫北山愚公。他的家门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做太行山,一座叫做王屋山。愚公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要用锄头挖去这两座大山。有个老头子名叫智叟的看了发笑,说是你们这样干未免太愚蠢了,你们父子数人要挖掉这样两座大山是完全不可能的。愚公回答说: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虽然很高,却是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挖不平呢?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这件事感动了上帝,他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

《愚公移山》(一九四五年六月十一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一一零二页

第三篇:收费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汇报材料

收费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汇报材料

收费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汇报材料

收费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汇报材料

市公路局收费站由于是新建站,所以各种硬件设备,基础设施还不完备,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站领导班子不等不靠,不忧不惧,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谐发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力争在软件建设上在有所突破,以弥补其不足,半年来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取得了令人刮目的效果和成绩。

1.租借的生活区,俨然一个绿色军营,男女宿舍由于房间少,分别安排在两个大房间内,虽然显的拥挤,但由

于实行军事化管理,看上去仍然井然有序,赏心悦目。

2.职工文化娱乐丰富多彩,象棋,军旗,围棋,跳棋,乒乓球,羽毛球,扑克牌,电视等,样样俱全。使职工在工作之际得到了适宜的放松和调节,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

3、各项规章制度的制订在借鉴其他站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自我完善、以人为本、宽严相济,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电子监控没有安装时,及时设置人工“电子眼”每个中队配备一名责任心强的专职督察员,其职能为全面监督收费员、稽查员,包括中队长的工作,不定期向主管领导汇报,有效地预防了各类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

4、特别注重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党建工作以及廉洁理念、服务理念、道德理念,业务技能、综合素质的学习和培养,充分发挥党员在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努力打造一支求真、务实、团

结向上、敢于执收、善于执收的优秀团队。

5、提倡节约降耗,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使管理成本最低化。大至空调使用、广场灯单开照明,小到自来水跑冒滴漏、扫帚修补二次使用,无不彰显站领导的良苦用心和高超的领导艺术。

油李收费站就是这样在局领导的关怀和同行兄弟的注视中茁壮成长,虽然有时说起来没有骄人成绩,但我要说,我们这边风景独好!

油李收费站

第四篇:抗震救灾精神是: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抗震救灾精神是: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胡锦涛同志在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调集大批人力、物力、财力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向灾区人民送温暖、献爱心,充分体现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5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陕西省汉中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救灾人员时,专门来到金山寺村一个简易防震棚,看望正在老师辅导下复习功课的孩子们。胡锦涛鼓励孩子们:“在这次地震当中,同学们都表现得很勇敢,很坚强,从你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灾区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当中,一定会继续做到自强不息,奋发努力,向党,向祖国,向人民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胡锦涛还拿起粉笔在小黑板上写下十六个大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写完,胡锦涛领着孩子们一起大声朗诵。虽然是简单的十六个字,却意味深长。体现了中华民族抗震救灾的精神!这也是我们国家在历次困难面前没有倒下的原因!

根据胡总书记的讲话,提炼抗震救灾精神则是: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抗震救灾的精神是这一切高贵美好的品格在共同抗击自然灾害的殊死搏斗中所形成的交汇点,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交汇点,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交汇点,革命英雄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交汇点。它使我们看到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伟大升华。

[编辑本段]

一、自强不息、顽强拼搏

抗震救灾精神再次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巍巍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如长江、黄河那样,夜以继日,奔腾不息,这其间流淌的正是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魂。可以说,一部中华文明与民族精神的发源史,就是一部敢于抗争、百折不挠的民族史,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从精卫填海到愚公移山,从大禹治水到黄帝立国,从革故鼎新到抵御外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华民族的先辈们在同艰苦自然条件作斗争中、在与现实生存逆境的抗争中,逐步形成了勤劳勇敢的开拓进取精神、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并逐步凝聚为一种民族精神,融化到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对这种民族精神的形象表述。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特质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领域中,愈久弥新,愈挫弥坚,垂范后世。

自强不息精神是我们战胜一切灾害的强大精神支柱。中华民族历经无数惊涛骇浪,在艰辛磨难中繁衍至今,兴旺发达,得益于自强不息精神。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历史,我们的先人,没有被灾难压倒,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坚韧,一次次战胜自然灾害,一次次浴火重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又以自强不息精神,先后战胜1998

年特大洪水灾害,战胜来势汹汹的“非典”危机,战胜2008年年初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不仅积累了宝贵的抗灾经验,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应急机制,而且,也大大增强了我们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

自强不息精神是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重要保证。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在四川灾区指导抗震救灾时特别强调:“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面前不屈不挠、团结奋斗的光荣传统。只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我们就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夺取这场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3]温家宝总理在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的路上说:“在灾害面前,最重要的是镇定、信心、勇气和强有力的指挥。”

[4]这些是对当前抗震救灾中所需要的自强不息精神的最好诠释。镇定,是因为这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考验着一个国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考验着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面对大灾,党和政府科学应对、调度有方、从容不迫,上下一心,镇定自若,给全国人民吃了定心丸。信心、勇气,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在抗震救灾斗争中不断得到激发和磨砺,正在发挥重要作用。强有力的指挥,体现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指挥有力,领导有方,或亲临一线,或运筹帷幄,保证了全国一盘棋,全力支援抗震救灾斗争。

自强不息精神在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十几万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在地震后的第一时间,紧急动员,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昼夜兼程,赶到灾区。尽管桥毁路损,尽管大雨滂沱,尽管给养一时难以到位,可他们不讲条件、不顾安危、不怕牺牲、义无反顾,顽强地在废墟中搜救每一名幸存者,抢救每一名伤员。在抗震救灾战场上,他们是主力军,是突击队,是攻坚勇士,听指挥,肯吃苦,能承受,能战斗!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国难当头,他们仍然是最可爱的人,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广大灾区人民,面对灾难不屈不挠,自救互救,患难与共,自强不息,赢得了全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敬重。来自灾区的消息一次又一次地震撼人们的心灵:遇难的中学老师吴忠洪双手撑地,身下是两名学生;幼儿园老师瞿万容用后背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抱着一个孩子;绵阳私人诊所医生拿出全部药品救人;成都出租车司机自发奔赴灾区参与营救-----在经历巨大的灾难后,清理废墟,搭起帐篷,下地抢收油菜、下田插秧,毅然投入到重建家园中去。朴实的灾区人们坚信虽然夜里有哭泣,但天明一定会有歌声,他们坚信美好的家园一定会重现,幸福的歌声一定会再响起。

[编辑本段]

二、万众一心、同舟共济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是一个民族在一定的利益和目标基础上形成的、促进人们在意志和行动上和谐统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劳动、生活和斗争,形成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在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彰显了伟大力量。在这场抗震救灾斗争中,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

运、心连心。灾难和死神面前的不屈不挠、舍己救人的人间大爱、拯救生命的坚定从容、忠于职守的高度责任、共克时艰的戮力同心等等,都为“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已经深深融进中华儿女的血脉里,集中体现在各族人民的行动中。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精神境界的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她是由中华民族优秀分子组成的组织严密、步调一致的战斗集体,是人类崇高精神最自觉、最坚定的体现者。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奋斗目标,实际上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价值选择,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充分发挥了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组织力量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展示了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整体形象,充分表现了在灾难面前顶天立地的崇高精神境界。这再次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一支久经考验的先锋队组织,不愧为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传统美德。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形成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在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抗击冰雪灾害的斗争中,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彰显出伟大力量。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灾难面前的不屈不挠、舍己救人的人间大爱、拯救生命的坚定从容、忠于职守的高度责任、共克时艰的戮力同心等等,都为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已经深深融进中华儿女的血脉里,体现在中华儿女的行动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是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的强大动力。前一段,正是因为有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强大精神力量,抗震救灾各项工作才能有力有序有效地进行。当前,抗震救灾形势依然严峻,任务十分艰巨,仍处在刻不容缓的紧要关头,需要我们用更加统一的意志、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迅速的行动、更加密切的配合来扎扎实实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因此,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做好安置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灾后重建等工作。只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弘扬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我们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险阻,夺取这场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

[编辑本段]

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抗震救灾的斗争,已经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其中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从抢险抢救转为灾后重建,从保全生命保证生活转入正常生产。悲痛确实让人难过,但每一

个活着的人,都必须从悲痛中解脱出来。好好地活下去,是对死者最好的慰籍,也是对恩人最大的报答。

这次国内国际对四川灾区的捐助,已经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救灾捐赠之最。据民政部报告,截至6月4日12时,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436.81亿元,实际到账款物389.76亿元。但如果按照4550万的受灾人口来平均,又能有多少呢?况且,这些钱可能大部还要用于公益事业。比如修路、架桥、建学校等等。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就是主要依靠自己,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困难。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特别是在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应当大力弘扬自力更生的精神,接受援助而不依赖援助,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自力更生精神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就在于自身力量是一种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再好的外部条件和外部因素也只能通过内因发生作用。因此,灾区人民在抗震救灾和重建家园的斗争中,仍须坚持自力更生,这不但应当成为一种指导方针,也应当成为一种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

当一个人或一个地区,遇到了紧急情况、突发灾难,旁人和政府有责任给以支援,帮助摆脱险境;但外来的帮助,只能救急、救难、救险,而要过上好日子,从根本上说,还得依靠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奋斗、自己的劳动,这才是取之不尽、源源不断的幸福之泉。

自立者强,自强者胜。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没有自立自强的精神而仅靠外来援助,很难真正发展起来。自力更生是一所大学校、大熔炉,在这座大学校里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在这座大熔炉里我们可以得到充分锻炼。自力更生,能够激起干部群众更大的干劲,调动群众参与救灾和重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能够使干部群众更加热爱家乡、热爱集体、热爱新家园;能够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之间的感情,形成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精神;能够促进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好作风;能够考验干部、锻炼干部、增长干部才干。实践表明,只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建设的新家园,才是靠得住的,才是可以持续发展的。[7]

自己劳动的果实最甜美,自己建设的家园最牢靠。我们高兴地看到,很多受灾群众正在农田里争分夺秒抢收抢种,很多灾区企业也在千方百计恢复生产。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人民子弟兵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灾区人民一定能够依靠自己的双手和辛勤的劳动尽快摆脱困境,重建美好家园。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是我们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是我们人民克服困难度过难关的成功经验。艰苦奋斗是历代治国安邦的成功经验和人亡政息的沉痛教训的概括和总结。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古人早就讲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这些名言警句对我们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警示、启示作用。

胡锦涛同志担任总书记以来,强调得最多的也是艰苦奋斗问题。他多次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受援地区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互帮互助、苦干实干,全力开展生产自救,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用自己的双手和辛勤劳动加快重建美好家园。

在我们党80多年的历程中,艰苦奋斗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始终激励着我们顽强进取、百折不挠,在各种困难和考验面前巍然屹立、敢于胜利。可以说,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我们党今天的局面。艰苦奋斗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千千万万革命先辈和共产党人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忘我奋斗,他们中的许多人不惜牺牲了宝贵的生命,谱写了我们党坚持艰苦奋斗的壮丽篇章。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为党和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永远不能忘记他们用生命培育的奋斗精神,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做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多难兴邦、忧患砺党——伟大的抗震救灾斗争锤炼和升华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将激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的明天。

第五篇:后勤保障工作-自力更生促发展

自力更生促发展,后勤保障创特色

——泉溪镇中心学校后勤保障工作点滴

泉溪镇中心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全校53名教职工,544名在校生99%都在学校食宿,学校为了师生生活有保障,近几年来,在后勤保障和服务方面动了一些脑筋,想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下了一定的功夫,也取得了初步成效,师生生活满意度达85%以上,蔬菜自给率达50%以上,猪肉自给率达90%以上。今春县勤办主任张树枝同志在检查我校后勤保障工作时称赞我校后勤保障工作有一定特色,尤其是蔬菜基地建设形式多样,能在全县中小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思想促共识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同时也对学校后勤保障和服务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将学校的后勤保障与安全管理、教育教学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广大教职工的共同认识,如何按上级要求,创造一个让教师安心,学生舒心的和谐育人环境,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成为学校领导班子着力破解的重大课题之一,尤其是2010年冬一场冰雪灾害,交通中断,山外的蔬菜运不进来,当地农户的蔬菜不仅数量有限,而且被冰雪覆盖,几乎导致学校弹尽粮绝的现象,进一步引起了校领导班子对后勤保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深度思考。经过一番认真地思索,班子形成了一个共同的意见:“自力更生,丰衣足食”。从抓蔬菜基地建设入手,抓好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制定出“一年起步,两年见效,三年自给”的工作目标;因地制宜、形式多样的工作思路;全员参与、师生共建、绩效考核的工作措施,从2011年春季起启动了学校蔬菜基地建设工程。

二、全员参与,师生共建。

学校蔬菜基地建设离不了人力资源,学校为了降低蔬菜种植成本,利用不花钱的劳动力资源,动员全校师生全员参加后勤基地建设,把学校的基地和租赁的基地分片划块,划分每个班级,把53名教职

工分为四个小组,学生每周一节课,教师每周两小时,用于学校蔬菜基地的种植与管理,制定工作目标任务和考核细则,纳入班级量化和教师绩效考核。学校抽出专人对基地种植进行规划和指导,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和努力,已初见成效。师生既享受了劳动的快乐,更享受了成果分享的快乐。我们的教师生活基本实现了餐平不超过一元钱的承诺,学生伙食也控制在县教育局规定的标准以内,学生满意率达到预期目标。

三、工作因地制宜,形式灵活多样

学校五六百人一日三餐所需要的蔬菜量不是个小数,要想实现自给的目标,仅靠校内基地是办不到的,泉溪是全县平均海拔最高的乡镇,素有“竹溪屋脊”之称,季节性非常强,要想做到常年自给,也是十分困难的,学校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广泛凝聚大家的智慧,利用和谐的社会关系,寻求领导和群众的支持。一是租赁学校附近农户的承包地2亩,每亩每年元,由师生耕种;二是与镇福利院联合,签订合作协议,把远离学校4公里之遥的基地给福利院种菜,除保证福利院自用外,由学校以低于市场40%的价格全部回收;三是争取到县农机局的扶持,修建蔬菜大棚,目前已建成两个占地平方米,计划再建一个专门用于蔬菜育苗;四是与学校附近菜农签订蔬菜供销合同,以低于市场10%的价格定点采购,到目前,我校蔬菜自给的保障网络已基本形成,按目前态势,到明年实现师生食用蔬菜全部自给已不成问题。

四、建立激励机制,规范后勤管理

学校后勤保障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从原料生产到师生享用,既需要科学安排,又需要规范操作,更需要优质服务。学校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好,安排一名副校长专抓后勤保障工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教师自愿转岗从事后勤服务工作,明确规定评优表模、职称评审优先从事后勤服务的同志,福利待遇同等的前提下,给从事后勤的提供劳保物品,根据体力劳动轻重程度给后勤工作人员每天6-10元的营养补助。定期免费为后勤工作人员做健康体检,一系列激励措施使

多名教师自愿转岗从事后勤服务工作,给教师做饭的,给学校做饭的,养猪的,种菜的绝大多数都是教师,一支稳定的后勤服务队伍已经形成,建立健全一系列后勤管理制度,制定了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后勤工作考核细则,后勤工作责任到人,任务到人,对日常工作实行量化考核,学校值周领导除对前勤同志进行严格考勤外,还要对后勤工作进行一日三查,一查操作是否规范,二查饭菜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三查服务是否到位。一次工作失误扣绩效分5分,造成损失的赔偿损失,造成不良后果者按照规定追究责任,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营养餐计划实施以后对后勤工作人员的要求更为严格,一切必须按要求操作,一旦出现问题,从严追究责任。因为激励机制的建立,管理制度的健全,日常管理的逐步规范,确保了我校后勤工作的正常运转,后勤保障真正有了保障。

我校后勤保障工作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首先是各级领导关心重视的结果,县教育局为改善我校的后勤保障条件给予极大倾斜,设施设备尽量提供,三用堂建设是南山片的唯一项目,县扶贫办为解决师生吃菜难,给予扶贫项目支持,县水务局为解决师生吃水难,派蔡书记几次深入学校调研,给予全额支持,县农机局无偿为学校修建蔬菜大棚,提供机械设备,镇党委政府派领导协调学校蔬菜基地的租赁,把烤烟育苗大棚无偿提供给学校利用空闲季节种植蔬菜,还计划把镇福利院迁址将老中学基地全部归还给学校种植蔬菜等等无一不支撑着我校后勤工作的健康发展;其二是县局领导和县勤办领导的精心指导,才会有明确的工作思路,方法措施;其三是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古言说:“人心齐,泰山移”,一点不错,正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才会有今天的良好局面。然今天良好的局面只是我们后勤保障工作的良好开端,离时代要求和师生乃至社会的愿望还相差甚远,还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和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下,有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把后勤保障工作做好,做出特色。

下载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是第九课的第二框题,在前一框中,教材已将人类的最高理想,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以及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向......

    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新时期仍需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道理;理解艰苦奋斗是理想转化为现实的重要条件。能力目标: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勇......

    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教学反思《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集中......

    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共同建设幸福中国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艰苦奋斗,共同建设幸福中国》。 幸福,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它不仅是我们每个人个人追求,而且是一......

    艰苦奋斗[最终定稿]

     艰苦奋斗是我军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我军的政治本色。在 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艰苦奋斗的内容自然不会停留在过去那 种“穿草鞋”、“挖树根......

    艰苦奋斗

    学习《戒奢》心得体会 于光辉 从军十余载,艰苦奋斗始终与我们为伴。学习了《戒奢》一文让我对艰苦奋斗有了新的理解。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九十年来积累下来的优良传统,也......

    2010大学生转正思想汇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敬爱的党组织: 上次课我们学习了党的纲领,党的纲领就是党的旗帜和方向,2010大学生转正思想汇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中国***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党在现阶段的任务是发展中国特......

    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王畈中学 第二框《艰苦奋斗 开拓创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知道艰苦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