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文明型农村建设
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
——调动群众积极性,真正意义上实现生态文明共建共享
张xx 机械工程2014硕 2014xxxxxxxx(xxxx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四川成都xxxxxx)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与实践,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文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建设的难点,并列举分析了一系列的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探索的实例,得出建设路线:建设重点在于提高人民生态文明意识,调动群众积极性提高群众参与度,真正意义上实现生态文明社会共建共享。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路线;群众的主动性
一、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
生态文明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后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它要求人类在取得物质与与精神的成功时,应遵循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和谐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以实现人、社会、自然间的持续繁荣、全面和谐发展为基本原则。狭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并列的一种文明实现形式,用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强调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1]。而农村生态文明是指转变过去粗放型的生产方式,提高农村主体生态文明水平的同时不断优化农村的人居环境,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新农村的建设不光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农村生态环境发展良性循环,以实现建设生态文明村的目的。与此同时,也要将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村环境作为目标,不断深入群众,了解农民真实需求,实现并满足农民真切愿望,使农民生存居住环境更加整洁。积极引导动员组织农民建立起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村四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1.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的重要性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相处的价值观,提倡从我做起,倡导绿色消费。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战略层面,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格局。而我国是农业大国[2],只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得到解决,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根本的改变。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进行经济建设所要完成的重要目标之一。
2014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抓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这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具体措施,再次强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3]。
如何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美丽乡村和农村生态文明已成为我国“三农”问题中急待解决的重要内容。2.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的难点
近年来,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许多地方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农业循环生产,尽量地减少对土地、淡水、空气等生态要素的消耗、污染与破坏。但在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的过程中仍存在在无法否认的问题,农村环境污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等[4]。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生态保护制度落实不力、生态科学知识教育、传播机制失灵、农村环境维权机制乏力。
二、生态文明新村建设实例
根据生态文明新村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各个地区根据自身条件以及存在的问题,应用创新机制、统筹城乡、综合整治农村生态环境,下面列举一些实例进行说明。1.湖北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湖北省在农村推广沼气池工程,切实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沼气池工程,就是通过实施“一建三改”,即建沼气池与改圈、改厕、改厨相结合,使人、畜粪便、厨房污水均进入沼气池,达到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推动“养殖—沼气—种植”循环农业发展,有效解决了农村“脏乱差”的环境问题,清洁了家园、田园、水源,从而使农家院落变得整洁,厨房变得洁净、厕所变得卫生,形成了一幅幅“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的田园风光。目前,在湖北大别山试验区、武陵山试验区、竹房城镇带、鄂州城乡一体化试验区、仙洪新农村试验区,诸多村庄集中居住点、小城镇居民已实现集中供气。
施行退垸还湖、退田还湖工程,切实解决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湖北省号称“千湖之省”,大大小小的湖泊,造就了湖北“鱼米之乡”的美誉,是湖北人民赖以生存的家园,又是万里长江的天然蓄水池,为其安然度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但是,多年以来,人类对湖泊的改造使得长江原本自由摆荡的河道不断“瘦身”;与长江自然相通的湖泊被闸、坝所切断;延续数百年的围湖造田使湖泊不断萎缩,调蓄洪水的能力日益削弱,长期以来的围湖建垸、围湖造田使湖北大量湖泊消失,一颗颗明珠相继消逝,生态环境一步步恶化。退垸还湖、退田还湖逐渐形成共识,大力推行退垸还湖、退田还湖,湿地面积迅速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与自然变得更加和谐,环境变得更加优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增强。
但由于受到传统发展模式的惯性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的影响,使得湖北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也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部分农村污染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客观条件落后较为严重制约其发展等[5]。
2.江西省南昌市郊扬子洲镇生态文明建设
扬子洲镇地处赣江中下游、赣江南昌段中心地带,位于南昌市新老城区之间,四面皆被赣江环绕,具备良好的生态优势,是南昌市名副其实的水上绿洲、生态水乡。数年以来,扬子洲镇的生态文明建设逐步成为江西乃至全国的亮点之一。如农村
清洁工程由点带面、已在整个乡镇所有村庄全面铺开;农业实现生态转型,以蔬菜种植、花卉培育、渔业养殖等为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渐成规模,甚至出现垂钓、观光等休闲农业;绿化工作卓有成效,全镇的村庄庭院、道路沟渠、园田厂区、门塘小区等地基本上种植了各种乔木及灌木等,完成了绿色覆盖[6]。
扬子洲镇在环境维护方面将女性纳入扬子洲镇农村清洁工程开展的重要策略之一。首先,由农村妇女参与农村清洁工程的管理;其次,向广大农村妇女宣传农村清洁工程;最后,由农村妇女主要承担垃圾分类工作。扬子洲用性别策略,极大地发挥了女性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调动了人们对“五位一体”建设中的积极性。在当前社会为缓解环境恶化与生态危机,实现自然、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自然与社会、男性与女性的协调发展及和谐共存,需要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推进性别策略,将社会性别意识融入其中,尤其注重激发女性的主观能动作用,同时让女性从中受益。3.四川崇州生态文明建设
崇州市大力开展生态乡镇、生态小区建设,全面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以创建生态乡镇、生态村、生态小区、生态家园为载体,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将村庄改造、产业培育和林盘整治有机融合,促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环境和生态面貌同步升级。城乡环境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居民幸福指数大幅提高。
开展农村生态人居环境建设,提升农村环境水平。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环境整治入手,深化“七乱”治理,消除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盲点死角,全面提升农村环境水平;加大污水收集处理、垃圾收运、河道清淤、绿化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同时开展农村散户和农民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治理,加大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严禁秸秆焚烧和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度,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减轻不合理施肥和水土流失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推行畜禽生态养殖、畜禽粪便资源化综合利用,严格对禁养区内各类畜禽养殖场实行“关、停、迁”。
实施农村沼气工程,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加大改水、改厕力度,逐步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提高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在全市农村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加快生态细胞工程建设,以创建生态乡镇、生态村、生态小区、生态家园为载体,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将村庄改造、产业培育和林盘整治有机融合,促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环境和生态面貌同步升级。开展生态乡镇建设,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通过生态市建设,崇州市城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环境承载能力不断增强,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逐渐展现出“城景相融、田园相连、山水相依”的新型城乡形态,城镇特色品位更加鲜明。城乡环境质量在“十一五”基础上明显好转,主要河流水质、空气质量、声环境质量等各项环境指标全面达标,鞍子河自然保护区通过了晋升国家级的评审。通过生态市建设,崇州市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公众对生态环境的认知度和满意度不断提高,“参与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安全、杜绝人为破坏、建设美好家园”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三、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路线
根据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要注重基本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其中,农民生态意识教育与培养、生态农业生产方式与防污政策等是关键。
1.加强生态科学知识传播的力度,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
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政府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在广大农村大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宣传栏等媒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方式,宣传《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环保科学知识,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使农民了解面源污染的危害以及发展循环农业的经济性,掌握基本的防治和减少面源污染的办法,尽可能地发挥农民的能动性。
2.改革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循环农业经济
我国现行的农业生产方法日益走向“石油化”、“工业化”。这种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但“石油农业”、“工业化农业”却难以为继、难以可持续发展。其原因在于这种农业生产方式依赖于能源的消耗,打断了自然界本身的物质循环,使得农业生产活动需要不断地投入新的物质。然而这些新的物质又难以在自然物质循环的自然时间内被分解、还原,从而形成农业污染源,加剧农村环境污染。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就必须改革农业生产方式,推广生态农业。生态农业通过建立符合自然物质循环规律的生产方式,在农田、植物、动物之间构建物质循环系统,使人工系统切合自然生态系统的要求,保障物质循环的有序、正常进行。其具体组织方式以有机物还田、多元化种植、养殖为核心、以维持农业生产物质循环为目标标。不使用化肥,就地取材,使用有机肥料(如:粪肥、绿肥等)。当前,我们必须汲取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的有益部分,因地制宜,建构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农业模式,尽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减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破坏,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例如,在我国北方,农业生产可以采取“四位一体”,即沼气池、猪舍、日光温室和蔬菜模式,南方则可以采取“三位一体”,即猪、沼、果模式、“稻鱼、鸭等”模式,西北地区则采取庭院五配套,即庭院、果树、沼气、猪、食用菌或蔬菜模式与集雨及节水农业模式。
3.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污染防治综合治理的力度
目前要治理污染,就得有资金投入,政府要把农村环境整治项目作为基础设施工程来抓,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解决农村环境治理资金投入不稳或基本靠自筹的尴尬局面。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用足用好“一事一议”等其他涉农资金,把分散的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发挥资金的最大作用。
对于污染治理,不能总抱有先破坏后处理的心理,要知道以环境换发展的代价是无法估量的。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把加强污染防治综合治理摆在首位。对化肥、农药在农作物中的使用要出台明确的使用规范及标准,制定最高上限,防止过量使用。积极鼓励有机肥与化肥的综合施用,提高化肥的利用率。鼓励高效、低残留化学农药的研发,同时加强安全管,将不合理使用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对乡镇企业的污染也要进行严格的监管,对排污不达标的企业,要限期进行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企业,要对其征收排污费,做到谁污染,谁负责。同时对于高能耗、重污染的乡镇企业一律不允许其开工上马。国家在对乡镇企业进行监管的同时也要善于运用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对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给予信贷政策上的倾斜优惠政策,对排污不达标企业征收重税等各级。
四、结术语
生态文明新农村的建设把人和自然融为一体,把自然当成完成了的人道主义,把人道主义当成完成了的自然主义[7]。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党必须坚持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建设不仅要提高群众生态文明意识,采用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生产方式,政府不断改进建立良好的资金投入机制,并不断完善法规制度,加强防污治污的管理力度。建设过程不能忽略群众的力量,不仅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更要极大地提高群众的能动性与参与度,这样才能更有益于生态文明携手创建的实现,真正意义上实现生态文明社会共建共享。
参考文献
[1] 陈慧文.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学理论,2014,(7):11-12.[2] 裴雪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9):24-25.[3] 李红梅.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出路[J].党员生活,2014,(2):22-23.[4] 民建中央.创新机制统筹城乡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科技产业,2014,(9):14.[5] 刘加吉.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33):219-234.[6] 李从娜.女性发展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30(4):123-126.[7] 刘浚,丁晓敏.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尊重和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4,27(4):1-3.
第二篇: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从我做起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我是****小学五年级的一名学生,我叫***,我演讲的题目是“生态文明,从我做起”。
伴着温和的春风,明媚的阳光和恩师们谆谆的教诲,我们成长在可爱的校园里。我们是祖国如花的未来,培养我们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是我们人生课堂中重要一课。一个文明、优雅的校园环境,将为我们的成才搭桥铺路。
文明是什么呢?文明是清晨问候他人时的那抹温和的微笑;文明是上下楼梯人多拥挤时那个优雅谦让的身影;文明是捡起垃圾时的那个美丽弯腰;文明是看见老人上车时温情的让座;文明是面对红灯时温文尔雅的停步;文明是看到有人破坏环境时善意的提醒;文明是唇齿间声声的礼貌用语。
杰夫莱斯曾经说过: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我们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讲文明,懂礼仪”,其实并不需要我们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每一件小事的背后,都渗透着文明礼仪的本质。我们学校已经开展了“净校行动”,现在所有的学生都加入到这个行列当中来了,大家都来共同维护我们校园的卫生;“对不起”“没关系”的礼貌用语多了,同学之间多了一分谦让;放学排路队时,大家集合得迅速、整齐、安静,每个同学胸前的红领巾此刻显得更加鲜艳,路队能走很远不解散。只要你愿意去做,“讲文明,懂礼仪”将是一件极为简单、快乐的事。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更不能忘记传统,我们要让文明之花常开心中,把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所长,日有所增。同学们,我们应秉承和发扬我校“讲文明、重礼仪”的朴素风气,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点滴小事,从我做起,以文明行为,促文明之风。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和谐校园氛围,合力谱写文明的新篇章。
谢谢大家!
第三篇: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筑梦未来
——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和谐建设;是一种人与自然双向受益的和谐建设;是一种可持续的、文明的和谐建设。去年11月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此写入党章,其意主要在于让我们重新审视经济与生态的关系。
历史的车轮滚滚碾过,鸦片战争砸开了封建时代的大门,国人匆忙迎接迟来的工业文明。漫长时期里,贫穷、落后与屈辱一时让人们变得迷惘而疯狂,开始不计后果地发展经济,而当全民族的灾难渐趋渐近时,我们该何去何从? 早在马克思时期,他就说过,“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诚然,大自然是孕育精灵的摇篮,是人类的根,华夏民族更是得天独厚从远古时期一直绵延至今,短短35年,比起五千年自是光阴一瞬,却能将昔日的美丽温床破坏殆尽。山河疮痍、毒田恶果、排污呼浊„„是我们种的因,迟早也会成为我们食下的果,借看那些工业先驱里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等等,无一不在向国人敲响着警钟——大自然在控诉,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迫在眉睫!
或许有人说,贫贱人家百事哀,贫穷落后的国家更是难以在世界之林立足,我们的史书时刻让我们牢记着当初落后挨打的耻辱,发展经济才是我们民族的头等大事,其他一切均可牺牲。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发展经济,本是向着让人们生活得更为舒适惬意的目的,我们希冀着光明美好的未来,这本身无可厚非。然,有俗语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如果我们只追逐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惜以牺牲我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代价,无疑是在行掘根自毁之为。“揠苗助长”的故事,在我们农耕文化根深蒂固的世代中口耳相传,闻之者不乏嘲笑者,即便在如今我们依旧将之列为反面教材,提醒着我们不要违背自然规律。而从另一方面想,现在的我们不就是那无知的老农,单怀着发展经济的迫切愿望,却在行毁灭之实犹不自知,这,实在是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再者,发展经济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完全矛盾的两个方面,如今已有不少发达国家实现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显著特点两全了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美,是我们借鉴进行可持续发展的上乘之策。总之,我们不应为经济的发展而搁浅生态文明建设的工程。
又或许有人说,目前的破坏是暂时的,我们可以等经济发展好了,再去治理环境。对此,如果说江河湖海的恶臭变色及大量水生生物的死亡没有让这类人觉醒,北京造访频率愈高的沙尘暴没有让他们觉醒,越来越多的新生儿畸形报告没有让他们觉醒,那么原本有“天堂”之称的苏杭持续近一星期笼罩在大片重度污染的雾霾中该让国人警醒了吧。“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我们此刻一时的破坏,就可能耗费我们几百代子孙的时间和生命去治理环境,且当我们将恶行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恐怕整个民族都已没有未来可言。况且,在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向来注重“流芳百世”而鄙“遗臭万年”,更讲究礼义仁孝,那一身切切的道德理念曾让往来宾客青眼有加,难道如今我们却要干起祸害千秋子孙的行当吗?难道一句“法不责众”,就真的没有人为我们如今的错误付出代价了吗?现实是无情的,大自然候不起我们的持续破坏,只有立足当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的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筑梦未来,刻不容缓。
第四篇:关于生态文明
关于生态文明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以独立篇章系统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并且完整、系统阐述了未来五年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是什么、方针是什么、途径是什么、具体的目标是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完全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也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根本利益。本文从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着手,结合国内外生态文明的现状,以及18大中对生态文明的要求,提出自己对生态文明的见解。关键词:生态文明;国外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报告
1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在中国由当代人学家张荣寰于2007年4月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具体概念和相关理论,他认为中华民族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是一个必然实现的中国梦,中国必然会走向以提升人格文明、生态文明、产业文明为发展方向,走生态文明发展的国家发展道路。
早在几千年前,儒家认为,天是包括四时运行、万物生长在内的自然界,天即自然界的功能,自然界是有生命的自然界,它本身就是生命整体。儒家倡导“知天命”,要求人们去认识、掌握自然的规律,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儒家还倡导“制天命”,就是人类可以在掌握自然的运行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它为人类谋福利,使天地万物为人类发挥好的作用。道家也认为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的准则,以崇尚自然、敬畏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佛教也认为只有公平地对待所有生命及其权利,才能建立真正合理的生态平衡观,才能彻底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他主张和谐相生,认识自然的目的是在揭示世界,寻求人类以及人类与众生之间和谐生存方式,实现共生共荣。
生态文明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进步标志。生态文明的概念的提出与内容的发展,实现了对前人科学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对人们进一步开拓视野。实现人类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国外对此也有不少研究。
2国内外生态文明的研究现状
2.1国外生态文明现状
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从而揭开了全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也意味着环保运动由群众性活动上升到了政府行为。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该委员会在其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在寻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科学之路上,美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运用多种环境政策保护生态环境,包括环境税、排污收费、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等等。同时美国也把生态补偿作为环境保护的一种选择。在能源战略方面,美国通过财政手段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政策倾斜,鼓励节能。【1】在遥远的欧洲,英国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主任如此理解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的概念关系到每一个人,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如何
在地球上以一种新方式生活。”近几年英国出台环保政策,从空气质量、化学品、土地、废物及再利用、噪声、水务、气候变化和能源到消费者产品和环境问题、农业与环境问题等,覆盖的非常全面。【2】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走进英国,立即映入眼帘的是青山绿水,碧草连天、牛羊成群。整个英伦三岛,空气清新,花香鸟语,看上去像一个大花园。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历届英国政府注意出台、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结果。在德国,循环是一种社会责任。垃圾处理和再利用是德国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1996 年提出的新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是德国建设循环经济总的“纲领”。目前,废弃物处理成为德国经济支柱产业,年均营业额约410 亿欧元,并创造20 多万个就业机会。日本虽然是是一个小岛国,自然资源极度缺乏,但它却是一个资源消费大国。为了摆脱困境,多年之前,日本就开始寻找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日本在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基础上,率先提出建设低碳社会,从1997 年开始,日本政府先后批准建设了26 个生态工业园区。采取政府主导、学术支持、民众参与、企业化运作模式,通过建立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生态城园区,将技术研发和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资源利用效率大大提高,形成了完整的静脉产业链,循环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3】
2.2 国内生态文明现状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中国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2011年6月3日国家环保部公布了《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从整体上总结了我国在此期间环保工作取得的成绩。一是超额完成了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05年下降了12.45 和14.29 ”;二是对重点工业区进行了环评,对不符合环保标准的项目设置了不可逾越的“防火墙”;三是对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力度加大,对重点河流集中进行了治理;四是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治理;五是高度重视农村环境问题且治理成效显著;六是环境保护战略基础性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环保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等。【4】
但是根据2011年的监测结果《2011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表明,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平稳,但形势依然严峻,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报告显示,全国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稳定,但细颗粒物污染逐步凸显。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和农业污染物排放量大,农村环境形势严峻。与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相比,如何能够更有效更合理的建设我国的生态文明系统,就是我们政府面临的比较重大的问题。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及实施:
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六大, 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至此,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四大文明”载入党的文献, 极大地丰富了科学发展观内涵。【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历史的伟大实践让我们认识到再也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传统的唯物质论的发展模式,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6】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中,将之上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这不仅是我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又一次升华,也是中华民族面对自身发展和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须回答和解决的一个问题。【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胡锦涛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其中最显著的亮点有三个:一是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二是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三是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就是“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节(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保(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理念的重要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顶层的科学完善,意义重大而深远。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独立篇章系统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如此突出、如此重要的地位加以阐述、强调、谋划,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进一步昭示出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标志着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取得了重要成果,揭示了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对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并且完整、系统阐述了未来五年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是什么、方针是什么、途径是什么、具体的目标是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完全符合经济发展阶段的需要,也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根本利益。当前,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生态文明为发展导向,切实负起时代和历史的责任,把祖国建设得更美丽、更富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4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础,延续了人类社会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历史血脉,承载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成果,贯穿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
远大计,因此,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态文明之所以摆上如此重要地位,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人类自从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在创造辉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生态灾难、环境危机,以致发展不能持续,民生不能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比如现在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的想尽各种办法使农民致富,因此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设了好多工厂。这样既给周围的村民增加了许多就业机会,使他们不用再去外地打工,在家里也能够挣到一定的钱,同时也就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负面的影响出来了,一些化工厂会不定期的排放废水废气,周围附近农田里的农作物大量减产,村民害怕食用水收到污染,家家户户都又重新打了几百米深的水井,有时候清晨一大早起来首先呼吸到的是工厂排放出来的废气。因此,发展生态文明对于当地来说是非常迫切和继续的。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以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这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克服危机的明智之举。
中华民族富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等已经融人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我们应当积极推动这些思想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化,使之成为与现代生态科学知识互为表里的现代生态文化,更加有力地支撑生态文明的建设。我们还应当积极推动先进的生态文化向全体民众素质的转化,使之由客观的知识形态转化为民众的素质,进而转化为民众的生活方式,增强全民族的生态文明自觉。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 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 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9】
【1】今日浙江 2010年11月 《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经验》袁涌波
【2】魏 磊(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 济南 250021)《英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与启示》
【3】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路径选择 王 静(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研究生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5】“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意义张多来黄秋生
【6】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及其实现高栋 武汉理工大学 2009
【7】 《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分析》马娜,秦书生刊名:沿海企业与科技年,卷(期): 2008(10)
【8】“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意义 张多来黄秋生
【9】中国生态文明研究:回顾与展望 陈军1。成金华2
第五篇:生态文明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姓名:
学号:
系别:
班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一.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它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
二.目前我我国生态环境现状:
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迅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出现了更严重的危机。主要表现为一下方面: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迅速的发展、草原退化加剧、生物物种逐渐灭绝、水体污染日渐严重、大气污染以及森林资源锐减等生态危机。
三.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前提条件,缺少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其他各项建设必然会受到影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科学规划、制度先行,这样才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计划性。没有制度建设的制定、执行和完善,就没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发展和完成。
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实施的过程中面临着方方面面的矛盾,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
1、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紧迫性与观念滞后的矛盾。
2、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期待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滞后的矛盾。
3、现有发展格局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矛盾。
五.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动员和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加以推进,因此我们首先要制定生态文明发展的总体规划,继而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同时要转变政府职能,要实施教育优先、规划优先、补偿优先三大战略;着力实现从现代化到生态现代化的发展方式、消费方式、管理方式、创新方式四大转变。
参考文献:1.《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吉林网
2.《针对我国目前生态文明现状》百度文库
3.《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第二部分感想
一. 树立正确消费观,节能减排
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杜绝浪费。这要求我们摒弃过度挥霍性消费的享乐主义,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进行适度消费,重要的是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合理地调节我们与自然间的物质交换,使得生产消费的消耗最小。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都基于我们可怕的贪婪,因此节俭,适度消费必定能够大幅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为一名大学生,更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去盲目攀比,杜绝不必要的浪费,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二.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文化,在我们心中是多么神圣的,正是因为有了文化存在,我们的生活有如此多的美好的向往,同时,生态文化也很重要。在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方面,我们首先要从本质上了解文化是什么,其次才能领悟到文化的精髓。生态文化,我们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等生态文化, 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三.建立生态保护
作为一名公民,我们懂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懂得大自然的喜怒哀乐,如果我们还是无止境的去贪婪,去夺取大自然的话,大自然总有一天会报复我们的,就拿现在的气候变化无常来说,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来说,我们都不能埋怨什么,因为那是我们自己种下的恶果,为了现在,更为了未来,我们更应该要懂得与大自然相处。
四.政府对生态破坏的整治
俗话说:“亡羊补牢,尤未晚矣”,虽然我们国家如今面临许多环境问题,但是近年来我国对于环境保护、整治等措施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政府应该对保护环境的公民给予鼓励,对破坏环境的公民给予惩罚,加强宣传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对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给予及时的整治。
五.发展绿色科技
绿色科技是为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是有益于保护和合理应用生态资源的科学技术。绿色科技是为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是有益于保护和合理应用生态资源的科学技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国家应该大力支持绿色科技的发展,培育绿色科技研究人才,大力发展绿色科技,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
因此,生态文明的建设有赖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作为一名公民,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杜绝浪费,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政府,应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及对生态的破坏给予及时的整治。作为国家,应该发展绿色科技,培养绿色科技人才。
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大到国家政府,小到社会公民,都要有责任有义务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小康社会努力奋斗,为子孙后代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