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家园共育自查报告
幼儿园家园共育自查报告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家长工作是幼儿园的重要职责。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和教育目标,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要靠幼儿园与家庭社会相互配合方能奏效。然而,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幼儿园在家园共育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家园共育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重视早期智力的开发,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尤其是忽视对幼儿进行做人教育。突出表现为家庭教育小学化问题严重,家长认为对孩子只有过早地进行认字、加减运算、认读汉语拼音、背诵古诗等,亲朋好友聚会时好让孩子有展露才艺的机会,为自己的“面子”增光添彩,只重视眼前智力的培养发展;忽略了培养孩子的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交往的能力,生活中一味的迁就孩子、保护孩子,必然导致幼儿片面地发展。许多家长不能理解一个问题,就是幼儿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质量取决于生理、心理和道德品质等因素,未来社会情商重于智商。
2、家长、教师均忽视相互沟通。
有些家长将孩子送进幼儿园是怕孩子纠缠、吵闹,图自己省事省心,并不关心孩子在园受教育的具体状况;有些家长认为,交了学费,孩子就该归教师管,教育应该是教师的事情,家长只要能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就行了;有些家长甚至连最基本的按时接送孩子都做不到。家长的意识中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赚钱为子女的未来生活做物质铺垫。很多家长甚至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只要孩子学到知识就行了,至于和教师沟通,对他们而言似乎根本就不需要或者不重要。导致这种状况,不仅与农村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较低、育儿观念落后等有关,也与幼儿园对家长工作的忽视有很大关系。
有的教师在做家长工作时,为了省事和减少麻烦,在投入力度上打折扣;有的教师认为教育是幼儿园可以单独胜任的,不必太费周折、自找麻烦地同家长商议;有的教师认为孩子在园是教师的责任,在家里是父母的责任,只要关心幼儿在园的表现,不出差错、不被家长批评就行了;还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农村家长的文化程度低,素质不够好,育儿观念落后,不屑与他们交流、沟通,等等。因此造成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沟通,以至在家园共育上存在诸多问题。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家长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于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成为不能参加幼儿园活动“最合理”的理由。即使参与了,也是来去匆匆,对活动的目标不作深究或视而不见。由于家长对教师工作不够理解、教师的家长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使得幼儿园开展的家长工作都流于表面化、形式化,徒增了家长和教师的负担,并没有达到家园合力的效果。由于家长和教师双方存在观念和工作方式的差异,导致家园共育中出现家长和教师不配合的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3、教师未能以尊重的态度对待祖辈家长与自己观念上存在的差异.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把孩子托付给祖辈们照料。而祖辈们对孩子的教育与现代教育观念存在较大差异。祖辈们对孩子的身心特点、科学的育儿方法等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加之受生活环境、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家教观念比较陈旧,宠多于教,爱多于严。许多祖辈家长仍用老观念要求孩子,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难度。
而教师对祖辈家长缺乏尊重和信任,有的教师认为自己才是孩子的教育者,是教育孩子的“专家”,祖辈家长不如自己懂教育,让他们参与教学工作是在添麻烦、制造混乱,甚至不自觉地会以一种教导别人的语气、居高临下的姿态与家长交谈。教师的这种态度妨碍了与家长的沟通,导致家园共育中的问题。
二、有效实现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对策:
1、教师主动取得家长的信任。
家长合作的态度取决于家园合作是否满足孩子发展的需要,是否与他们的教育目标相一致。当幼儿园教育满足了家长和孩子的合理需求,家长合作的愿望和积极性就会提高。家园工作中,教师应尽量主动接近家长,询问孩子在家的表现。教师应时刻要求自己做个有心人,善于用心观察孩子在园的一举一动,主动向家长反馈孩子的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家长才会化被动为主动,配合教师的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保持同步,从而达到家园合作的目的。
教师想要赢得家长的信任,获得家长的认可,就应该尊重家长,友好地对待家长,把家长当做自己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工作做得好,态度认真、友好,相信家长会更敬重、信任教师,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工作,这有助于形成相互理解、支持的关系,使家园合作良性循环发展,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2、办好家长学校,切实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
幼儿园应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将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作为园内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定期组织家长来园学习,学习形式应灵活多样,学习内容侧重培养家长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知识和家庭教育方法,最终实现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家园间的合作通常会因为花样繁多的活动和各种不同的形式而在不知不觉中流于形式化、表面化。因此,要使家园合作落到实处产生实效,教师在组织开展家长工作时,要尽量为家长着想;在组织活动时,教师应考虑到家长的时间、精力、能力,不为难家长,不提出一些过高或无理的要求,确保家园合作的成效。
家园合作成功与否,取决于家长与教师双方的共同努力,教师的态度和行为是家园合作成功的关键。教师态度认真负责,工作细致到位,对家长态度可亲,相信家长也会乐意成为教师工作的参与者、合作者和支持者,这样就能齐心协力把家园工作做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第二篇: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总结
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总结
家园共育是新《纲要》的一个重要内容,做好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家长工作开展得好,能使幼儿园的教育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学期我们建立了《家园联系册》,通过这个纸质的平台与不方便经常沟通的家长进行联系,形成幼儿园与的双向互动,及时反馈幼儿的在园情况以及家长在孩子教育等各方面的疑难问题,在家长与教师中形成良好的氛围。
利用本班走廊的三块宣传墙,我们开辟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长园地”专栏。及时张贴每周的教育计划,每周二、五的英语课主要内容也展示在专栏中,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教育活动内容,有利于家长更好的配合幼儿园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结合本学期幼儿园开展的“读书节”活动,我们通过“家长园地”来吸引家长积极的帮助幼儿参与活动,分别以出海报、开设“读书小舞台”活动以及活动纪实和互动话题等多个栏目让家长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孩子从小养成读书习惯的益处。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不忘及时为家长补充教育技能和教育知识,通过便于阅读的大号字体用大版面向家长介绍亲子阅读的一些相关知识,得到家长的好评。同时,我们积极开设每月话题栏目,争取在每个月都征求家长关注的话题进行讨论,家长可以将自己的经验和困惑写出来张贴在“各抒己见”的小栏目中,供大家借鉴和商讨。
在幼小衔接方面,我们积极培养孩子的坐姿和书写姿势,培养孩子在各方面的坚持性,特别是在书写方面,我们请家长关注孩子的书写情况,并通过量化的方式将每个幼儿的作业完成情况展示出来,以展览的形式在“妈妈更爱进步的我”专栏中促进家长在幼儿学习时的督促及纠正作用,帮助幼儿更好的形成正确及良好的读写习惯。在“家长园地”的作用下,我们班的家长几乎能做到人人参与,不但调动了育儿积极性,也在点点滴滴中掌握了一些育儿技巧,形成了良好的家园共育的局面。
我们除了以上述方式积极与家长沟通,还利用电话交谈的方式,细心了解部分幼儿的情况,与家长讨论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最好方法,既争取了家长的配合,又便于在幼儿园与家庭之间形成一座桥梁,让幼儿通过这座桥梁,时刻接收到恰当且适宜的教育,真正使教育符合幼儿个体自身的需要。同时我们利用晨间、离园前的时间与个别家长交流,双向了解幼儿的最新发展情况,及时反馈到教育方法与策略中,以帮助幼儿更好的发展,而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也进一步赢得了家长的信任,更加放心的将孩子交给我们,更加热心的参与到家园共育中来。
与此同时,我们巧妙运用“家校通”这个工具,将一些通知及活动要求等详细而准确的传达给每一位家长,既让家长对幼儿园相关活动明了清晰,又方便了家长的主动参与,一举两得。
幼儿园家长工作重要而细致,我们本着尊重家长、服务家长、依靠家长的原则,有效的开展了家长工作,其在幼儿的教育及各方面能力培养上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三篇:如何达到幼儿园家园共育
如何达到幼儿园家园共育
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一个学校最重大的事是教育孩子,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事同样也是教育孩子。“互动合作”是当今瑞吉欧教育取向的一个重要理念。瑞吉欧教育主张: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家长和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在互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也是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因此我们意识到:要有效达到家园同步、共育、同构,只有通过各种途径,使幼儿园与家庭建立一种合作、对话、一致、互补的关系,在双向互动中,逐步唤醒家长的主体意识,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提升教养水平,真正携手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任务。
一、开发利用家长资源
(1)我请妈妈当老师,发挥家长优势
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的优势、强项。我们充分利用家长的优势,让家长客串教师,与教师形成优势互补,以充实幼教力量。我们开展了“我请妈妈当老师”的活动。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每位家长的职业、兴趣、特长,愿意给孩子们组织什么活动等。然后根据家长的特长和意愿,聘请他们参加相关的教育活动。首先,把家长请进幼儿园。翔翔的妈妈是位销售人员声音特别好听,我们和他共同上一节字宝宝课程,他给小朋友上起课来有声有色,还请了很多小朋友分角色朗读环节,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这以后家长们各显所长,先后以“老师”的角色“介入”了幼儿园的活动。明明妈妈教小朋友们唱优美动
听的《小马》等等“我请妈妈当老师”的活动增强了家长的主人翁意识,活跃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气氛,孩子们感觉特别亲切,更为家园共育架起了一座七彩的桥梁。
(2)开展幼儿园特色活动,吸引家长参与
为了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园教育,调动家长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我们经常开展各种特色集体活动动。以本学期的一次以“我健康,我快乐”的运动会为例,活动前,我们根据幼儿的提议,请家长和孩子老师共同参与运动会项目。活动那天我们做了简短的开场白,一场激烈地亲子互动式的运动会就开始了。我们请家长参加我们的拔河比赛,老师一组,家长一组,幼儿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和自己的老师进行比赛显得非常激动和开心,家长直接介入教育活动,和幼儿老师平等交流,充分体现了一种平等的互动关系。通过活动,家长们体验了亲子互动活动的乐趣,增强了家园合作的信心,对幼儿园工作更关心更主动了。
(3)在幼儿园创设各种家园联系方式
我们幼儿园开设了多种家园联系的渠道,分别有园长信箱、家园联系册、家访、电访、网络交流、便条、幼儿园还召开家长伙委会,选派家长代表参加,并颁发伙委会委员的荣誉证书,利用园长、食堂工作人员与家长的双向沟通,家长参观食堂了解膳食搭配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建议等形式,积极搭建和谐家园关系,帮助家长对幼儿园工作 的进一步了解,达到共同创造和谐、温馨、快乐的理想幼儿园!
二、重视家庭教育,提高家长整体教育水平
年轻的家长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工作压力很大,所处的环境、文化层次和职业也不同,他们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或对教育孩子感到很困惑。另外,一部分孩子在爷爷奶奶的呵护下,这些老人对孩子只会“宠”,在教育观念和方法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要做到家园配合一致,家长工作就要因人而异。针对这些情况,我园首先进行“3―5岁家长对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了解了父母与幼儿一起活动的情况、父母对子女提供教育的条件、父母对孩子行为的评价和态度、父母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一致性等,对于获得的这些信息,我们感到了关注我园家长的家庭教育、提高家长整体教育水平的责任的重大,为此我们在园内开展了“教师教研会”,让经验丰富的教师们坐阵,以自身的经验、书上看到的理论来回答家长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解决各种困惑。各班召开家长会时,总请上个别家长作个经验介绍,家长相互间进行询问、交流,他们间交流使许多家长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观念和做法上有了改观。
幼儿园家庭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家长。家长对幼儿的影响最深远,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幼儿模仿的对象,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家庭中人与人的沟通方式,时时刻刻都影响幼儿未来人格的发展。老师和父母要如何配合才能教育出具有美好的心灵,具有创造力、有信心、有责任心、有责任感而且乐观向上的孩子呢?我们宝钢九村幼儿园通过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架构起幼儿园与家庭沟通的桥梁,促进了家长的认同感和合作心,达到家园一致的理想教育境界。同时也鼓
励社区的家长参与园所各项相关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社区资源,另一方面也是幼儿园服务社区回馈社会帮助未来家长成长的途径。让幼儿在爱的教育中茁壮成长,成为健康、和谐、快乐、积极的现代儿童。
家庭教育指导是幼儿园开放教育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幼儿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第一: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育宗旨,教育目的意义及课程活动,了解幼儿园“教什么?”和“怎么教”,更好配合老师的工作。第二: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幼儿发展观。帮助家长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有关知识,让家长重新考虑如何配合幼儿的发展运用适合的方式来教育幼儿避免拔苗助长。第三: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分享的益的育儿经验,帮助家长了解、重视民主、支持与关怀的教养态度,尊重孩子。
三、及时反馈,促进家园共同提高
我园十分重视家长的反馈意见,通过开展多途径的反馈活动,及时分析家长们反馈回的信息,认真整改,来促进家园的共同提高。总之,我们充分利用各种途径、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实际行动使家长从自己孩子身上了解到老师的爱心和工作,增强了对老师的信任和理解,搭建了家园联系的桥梁,使幼儿园与家长没有了距离,共同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使我园的教育再上新台阶
家园共育是幼儿教育的必然趋势,我们将把家园合作视为我园的重要工作之一,在以后的幼教工作中我们也尽量争取到家长的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创造性、积极性,使教育资源共享,形成家园教育合力,使家长有更强的责任感来积极参与,让家园携起手来共创美好的明天吧!
第四篇:幼儿园家园共育手册
家园共育手册
一、幼儿入园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幼儿要进入幼儿园学习和生活,对幼儿来讲是件重大的事情。由于孩子要离开父母和祖父母,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这肯定会给孩子造成许多的焦虑和不安,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孩子的焦虑和不安,建议家长在入园前帮助孩子做好以下准备:
(一)、生活准备
1、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姓名,爸爸妈妈的名字,最好还能够知道祖父母的名字。
2、孩子基本知道自己的家所在的街道或村庄的名字。
3、孩子应学会自己吃饭,会使用筷子、勺子。在孩子能够基本自己吃饭的基础上,逐步训练孩子吃饭的速度,切忌不可过于催促。
4、孩子能够自己穿脱简单的衣服和鞋子,能够分清楚鞋子的左右脚。
5、当孩子需要大小便时,能够清除告诉成年人,最好能够自己大小便,四周岁以后,应学会自己擦屁股。
6、孩子知道饭前便后应洗手,会自己洗手,玩耍时手弄脏了知道去洗手。7、3周岁以后,孩子应与父母和成人分床睡觉。
8、孩子知道收拾自己的玩具,能够与熟悉的朋友分享玩具。
9、孩子不舒服的时候,知道告诉大人,能够用手指着说出哪儿不舒服。
(二)、心理准备
1、经常带孩子与邻居家的孩子一起玩耍,喜欢跟小朋友玩耍。
2、经常带孩子到广场上去,积极引导孩子结识新朋友,鼓励孩子跟新朋友一起玩耍。
3、孩子在独立玩耍时,家长有意识地离开孩子的视线,爸爸妈妈尽量延长时间。当孩子发现妈妈不在场时,应及时出现,或呼叫孩子,自己在这里。
4、在正式入园前的一段时间内,经常带孩子到幼儿园玩耍,帮助幼儿熟悉幼儿园环境。
5、和园方一起,引导幼儿喜欢幼儿园的玩具、小朋友和老师。
6、如果方便,应有几次接触孩子将要进入的那个班级的阿姨,或者把阿姨请到家里来一次。
7、学会主动与人打招呼、问好。
8、入园前,经常给孩子描述幼儿园有多么好玩,以激起孩子对幼儿园的向往。
(三)、学习准备
1、儿童书包,应以轻便为要,背带要宽些的,书包上最好带名片卡的。
2、学习用具,水彩笔,油画棒,橡皮泥等。
3、家庭学习环境,最好有独立的房间,为孩子设置成小书房,配置书架,儿童写字台等。也可以和孩子的卧室合为一体。
(四)、入园程序
1、幼儿照片,二寸半身照片8张、全身正面照片一张、全家合影一张;
2、体检表,到医院进行体检后将体检表交幼儿园存档;
3、办理和缴纳意外保险;
4、填写幼儿入园登记表,熟悉《家长须知》并签字;
5、缴纳保教费和学杂费;
6、领取接送卡,熟悉接送制度;
7、入班,熟悉带班老师姓名,留下联系方式;
8、向带班老师简明交待孩子的情况;
9、询问幼儿园的有否特别交待事宜。
(五)、幼儿基本生活能力的训练方法 训练1——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幼儿园都有规定的作息时间,宝宝可不能像在家里那样,想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玩游戏都自作主张,在托班可得听从老师的安排,按照作息制度和要求来做。
训练方法;父母可以先和老师沟通一下,在家里模拟一份作息时间表,比如,早上7:15分起床,7:30吃早饭:8:00开始学习和游戏,在家里大人可以教宝宝一些简单易学的儿歌,或者和宝宝起做游戏:11:30午餐:12:00自由活动,12:30午睡:14:30起床;15:00点心,15:30游戏,看书:17:30等爸爸下班吃晚饭。
合格标准:宝宝能基本上按照你制订的时间表按时进餐、睡眠、盥洗、玩耍娱乐。
小建议:可能刚开始,宝宝会不习惯,这时大人可以和宝宝来个小小的竞赛,以身作则,慢慢引导宝宝适应这样的生活,同时也可以培养他养成一个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训练2——自己喝水吃饭
在幼儿园没有妈妈、奶奶或是阿姨追着你喂饭,吃饭的时间就只能吃饭,还得自己动手,所以入托之前掌握自己吃饭喝水的技能是很有必要的,要不然,辛苦了老师不说,宝宝的肚子还会经常唱空城计。训练方法:给宝宝一个自己尝试的机会,准备一套充满童趣的碗勺、水杯,这可以增加他尝试的兴趣。训练宝宝吃饭的时候,首先得教会宝宝拿勺子。一般而言,两岁左右的宝宝手指的抓握能力已经发育得很好了,鼓励他用小勺子盛起少量的饭粒,再慢慢地将食物送到嘴里。喝水也是如此,先用塑料杯子,水倒得少一点,父母可以先手把手地帮宝宝控制好杯子的倾斜度,久而久之,宝宝就会自己控制了。合格标准:宝宝可以拿小勺子吃饭,会用小水杯。
小建议:有的宝宝喜欢吃饭的时候玩玩具,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并不是个一好习惯。父母可以和宝宝来个“约法三章”,吃饭和游戏是两个时间段做的事情,不可以同时进行,违反规定就不是乖宝宝了哦。
训练3——自己解决大小便
宝宝的大小便问题一般过了18个月就该训练了,如果宝宝想要大小便还不能告诉大人,或者还在使用纸尿裤,那就要注意了。托班里的老师没有太多时间替宝宝换纸尿裤,而且把裤子尿湿也是一件很羞的事情哦,所以赶紧趁入托前来一个特训吧。
训练方法:如果以前你上卫生间时从没让小家伙“陪伴”,那么现在是时候了,让他和你一起进卫生间,“实习”如何上厕所,你可以边“解决问题”边向宝宝现场解说。如果宝宝不具备自己如厕的能力可以慢慢训练,但怎么着,也得让他具备想要便便就告诉大人的能力。合格标准:宝宝可以初步控制大小便,同时在便便前会有意识,并告诉大人。如厕结束后,自己会拉裤子。
小建议:如果宝宝在如厕训练中失败,千万不要责怪,宝宝太小,“意外”免不了,一旦意外发生,你最好冷静地、替宝宝擦洗干净,努力将“意外”最小化。
训练4——学会独立入睡
在幼儿园吃完午饭就要睡一会,时间一般为两个小时。许多宝宝在家里往往要大人抱着、哄着才能入睡,因此宝宝入托后会不适应,到午睡时间就特别想妈妈,所以入托之前妈妈应培养孩子独立入睡。训练方法:首先父母要创造一个相对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等宝宝进屋上床了,父母不要立即离开,可以坐在门口,让宝宝觉得你并没有离他而去,给孩子一种安全感。如果宝宝在床上玩闹不肯睡觉,父母应平心静气地告诉他,这个时候只能在床上睡觉,不能再做别的事情了,千万不要大声嚷嚷或者训斥孩子。合格标准:宝宝在熄灯之后可以独自安静入睡。
小建议:如果宝宝的哭闹让你心软,破例答应孩子的要求,那么接下来等待你的,将是每个夜晚的“睡前战争”。所以有的时候父母需要一点“铁石心肠”。
训练5——自己穿脱衣服
午睡后能否自己穿衣服是宝宝自理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大多数宝宝脱衣服睡觉没有问题,可穿起衣服就笑料百出:穿错鞋、穿错裤子、穿反了、漏系了一个扣子„„
训练方法:父母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些比较容易穿脱的衣服,并告诉宝宝穿脱衣服的顺序,让宝宝模仿你,然后自己尝试。另外,宝宝鞋子的大小也要合适,如果宝宝还不能很好地掌握系鞋带的技巧,那么不妨先给宝宝换上有搭扣的鞋子,方便宝宝刚入托时自己穿脱。合格标准:不要求速度,但能准确地将自己的衣服和鞋子穿好,不依靠大人的帮忙。
小建议:对于年龄小的宝宝,父母可以适当地为他多准备几套衣裤,以便宝宝拉拉尿、呕吐时更换。
训练6——自己盥洗
宝宝喜欢玩,常常把自己的小手小脸弄得很脏,如果自己不会简单的盥洗,就只能做“小邋遢”了。
训练方法:宝宝喜欢玩水,常常把洗手当作玩水,父母正好可以利用这一点,在游戏中教宝宝学会洗手洗脸。当然在这之前,妈妈需要把盥洗的程序耐心地告诉宝宝,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儿歌的形式来帮助宝宝记忆。
合格标准:宝宝可以按照盥洗的顺序收取盥洗用具,并完成洗漱。小建议:在开始训练的时候,父母可以与宝宝同步进行,加入宝宝的“玩水”游戏中,亲子娱乐的同时还可以让宝宝多个学习模仿的榜样。
训练7——表达自己
老师要照看这么多小朋友,没有那么多时间来揣测宝宝心思,宝宝饿了,渴了,要上厕所了,等等,所以要教导孩子学会主动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意愿。
训练方法:平时可有意识地让宝宝做些这方面的练习。“告诉妈妈,你想干什么?”“你刚才玩什么呀,给爸爸讲讲好吗?”告诉宝宝,当自己需要老师帮助的时候就要大声向老师说出来,特别是当身体不舒服时会说出来或用手指出具体的地方(例如:头痛、肚子痛等)。这一点非常重要,利于老师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合格标准:宝宝会主动向你“汇报”生活上的一些需要、趣事。小建议:并不一定要等到宝宝不舒服了才要跟大人汇报,平时宝宝遇到的任何事情都可以与你沟通,“今天宝宝玩了什么游戏?”“午饭,奶奶做什么给你吃了?”“为什么哭鼻子啊?”良好的自我表达就是在平时的亲子沟通间培养的。
二、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度过入园焦虑期?
(一)宝宝入了园 爸妈不能闲 快3岁的小宝宝们该去幼儿园上学了,从家庭到幼儿园,是宝宝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可入园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简直就是一场战争。孩子“冲锋陷阵”,家长忧心忡忡。孩子是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老师会不会喜欢他?孩子与其他小朋友能不能相处?会不会被欺负?等等。怎样才能让孩子开开心心地上学?在进幼儿园之前,作为父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宝宝在入园之初会有哪些不适应的状况? 第一、切勿给孩子消极暗示
许多家长在送孩子入园前,经常无意中会对孩子这样说:“你再不乖,过两天就送你去幼儿园。”、“这两天让宝宝多玩玩吧,过几天就要到幼儿园去了。”殊不知,这样的言语对孩子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在孩子意识中会认为幼儿园就是惩罚自己的地方,这样就会造成孩子在入园前就产生抵触情绪。专家认为,积极的心理暗示是相当重要的。„„帮助孩子度过入园哭闹期。第二、要带孩子熟悉环境,减少焦虑。
幼儿园老师建议家长在入园前,带着孩子到所就读的幼儿园附近散步,如果幼儿园允许,还可以到园中的活动场地进行玩耍,暗示孩子“这里有许多好玩的”、“以后要做幼儿园的好宝宝”等,这样孩子正式入园时,就会减少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不适应感。第三,充分信任幼儿园的教育,以缓解孩子焦虑的情绪。
孩子刚到幼儿园一定会经历一段适应期,有的孩子第一天入园还很开心,可是第二、第三天就哭着闹着不想去了。其实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孩子第一天有新鲜感,等到接下来几天“反应过来”自己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那肯定是要哭闹的。这个时候家长尽量不要有过多的猜测,而是要相信幼儿园,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幼儿园的喜欢,这样孩子慢慢也会喜欢幼儿园、喜欢老师的。„„宝宝入园后的教育技巧。第四、要学会“狠心”
有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听到孩子哭闹很不放心,便躲在墙角、门后、窗外看,还有的中途来看望,这样孩子的哭闹时间会延长、次数会增多。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哭闹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孩子就会知道只要哭闹就可以不去上幼儿园了。第五、新生入园宜早接
刚入园的幼儿特别希望家长早点来接,体验与家长团聚的欣慰,否则,孩子会产生孤独、失落甚至有被人遗忘的感觉,使孩子更怕上幼儿园。
(二)新入园宝宝的两种不适应情况
一是怕见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第二是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易生病。针对这两种情况,家园应密切配合 帮助宝宝渡难关。经验一:让孩子了解“现实”
可欣妈妈:我的方法简单极了。第一是从来不跟孩子说:“如果你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之类的有损幼儿园形象的话。第二是很明确地告诉孩子,因为爸爸妈妈要上班,所以把你送到幼儿园去,让老师和小朋友陪你玩。幼儿园是肯定要去的,任何的哭闹都改变不了这个现实,如果你在幼儿园表现好,妈妈就奖励你。
我女儿是个适应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在最初入园的一个星期有点吵,后来就好了,也偶尔碰上不想去幼儿园的时候,我的态度是没商量的!所以她也就没办法了。
还有一点,我觉得也挺重要,如果孩子在入园前是由家里的老人带,那么在最初入园的一段时间,做父母的一定要亲自接送孩子,如果时间允许,在接孩子时,要多与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经验二:与老师一起帮助宝宝渡过难关
涛涛妈妈:我的宝宝入园时两岁多一点,是班里比较小的。虽然入园前做了比较充分的工作,但宝宝入园哭闹还是没能避免。时间挺长的,虽然从原来的一进幼儿园大门就哭发展到进教室门前哭,但很让我们心烦。打骂、教育都没什么效果。最后我拍了些工作中的照片,剪了个红心带到幼儿园交给老师。每当宝宝哭的时候,老师就会拿出照片给宝宝看并告诉他妈妈的心是和你在一起的,效果倒是不错。经验三: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凡凡妈妈:为了让孩子愉快地走进幼儿园,前半年,我就抓住一切机会向儿子灌输:小朋友都应该上幼儿园。玩耍中遇到邻居家孩子从幼儿园回来,总忘不了夸奖几句:“真是好孩子,都上幼儿园了。”为了引起孩子兴趣,一次次地带孩子到幼儿园“体验生活”,当孩子玩在兴头时,我就抱上他回家,并保证下回还来玩。仅仅让孩子有了愿望当然不够,还要告诉他“实情”。我反复地向儿子说明“宝宝上了幼儿园就要自己吃饭。妈妈上班,凡凡自己与老师和小朋友们在一起。”“凡凡一天都不回家,自己睡觉,妈妈下班后才去接宝宝。”„„ 结果开学后,第一天放学我去接他,老师介绍说,他是自己吃的饭,有事知道跟老师说,就是午睡时哭了一下。我忙对儿子说:“老师表扬你了吧,明天睡觉时也不哭,对吗”儿子认真地点点头。如今儿子入园都一个多月了,每天都高高兴兴地离家,还主动向老师问好。„„儿子4次入园磨难记。
经验四:把孩子交给像妈妈的老师
文文妈妈:女儿两岁半时,我们把她送进了一所一级幼儿园,说实话,送孩子去幼儿园时,我的确有一些担心。但我希望孩子去幼儿园过一过集体生活,多学一些知识,我更希望她在幼儿园生活快乐。每天早上,老师都在教室门口等着孩子们,主动先与孩子打招呼问好。对一些不肯与父母告别而哭闹的孩子,老师就一个个抱起来安慰,“宝宝乖、宝宝亲”地哄着劝着。我女儿就是其中的一个。
女儿上的是小小班,班里共配备了3个老师,两个管教学,一个管生活。女儿上幼儿园之前,我还担心她的大小便问题,怕她不敢对老师说,专门在家训练了几天。后来,事实证明,我的这一担心也是不必要的。女儿天天在幼儿园大便,却从未弄脏过衣裤。女儿每天回家我都要问她:“今天在幼儿园高兴不高兴?”她每次都痛快地回答:“高兴!”其实不用问也能看出来,她每天回家后总是哼哼唱唱的,唱老师教的童谣,玩老师教的游戏。我问女儿:“幼儿园的老师好不好?”女儿说:“好!”我问她怎么好,她想了想说:“老师像妈妈。”把孩子交给像妈妈的老师,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三)回家路上,和孩子聊什么?
宝宝,告诉妈妈想妈妈了吗?今天哭没哭啊? 宝宝,今天有没有人欺负你?老师有没有训你啊? 宝宝,今天学什么了?老师教什么了?
幼儿园放学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听到家长的这样一番问话。或许,您很在意孩子在幼儿园的饮食和睡眠。或许,您很担心孩子在幼儿园被欺负、受委屈。或许,您很注重孩子在幼儿园学到了哪些本领。也或许,您急匆匆拉着孩子的手往家赶,根本无暇顾及他对幼儿园以外的这个世界好奇而欣喜的眼神。
那么,请您放慢脚步,放宽心态,放远眼光,原来,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上,我们可以有这么多发现,有这么多收获„„ 经验一:宝宝:郭元杰
爸爸: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我很注意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比如让孩子通过观察路上各类汽车的外观来判断车的种类和名称。有的车外观近似,我会让孩子通过观察车前灯的形状(比如索纳塔前车灯为圆型、伊兰特前车灯为长条型)进行区分。只有通过细微的观察才能让孩子初步了解两个事物之间是如何区别开来的。孩子对警车、救护车、消防车、撒水车、扫地车也很感兴趣,于是,我就会对她讲这些车的功能和用途。
有时候在路上我还教孩子识别车牌上的数字、字母,锻炼她识别的能力与速度,培养她的记忆力。比如我说一个车型及车牌上的数字、字母后,让她也说一个,就像比赛一样,有时候我故意说得没她快,她就特别有成就感。
有时候我也教孩子背唐诗,简单的加减法,认识路边商店牌子上的汉字。教她背唐诗的时候,我念一句,她念一句,有时她也会抢着全背下来,很有意思。对于加减法,我会利用路边现有的实物情景增加她对数字的兴趣,比如我让她观察一只黑狗几条腿,再加一只白狗几条腿等等。
通过每天接孩子在路上的日积月累,孩子对车辆的种类、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了相关数字及一些字母,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还记住了部分唐诗与汉字,进步真是不小!我觉得这回家的路上就像一个生动的大课堂,作为家长应该好好利用这段时间,让孩子循序渐进地多了解一些我们身边的事物,多掌握一些生活中相关的知识,这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经验二:宝宝:杨亦辰
爸爸:孩子上幼儿园以后,在客观上与我们在一起的时间比较过去相对少一些了。再加上我们的工作也很忙,家务事也多,所以和孩子的交流就显得更珍贵。作为父母,我希望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可以和他分享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感受,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比如接他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上。由于我们家离幼儿园较远,路上的时间相对较长,同时这段路程相对比较封闭,干扰比较少,孩子的注意力也容易集中。所以这段时间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交流机会。
像所有的小男孩一样,我的小孩对汽车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在去幼儿园的路上和回家的路上,每天都可以看到很多车,这也成为很多问题的来源。“为什么汽车比自行车开得快?”“汽车的发动机在什么地方呢?”“汽车的轮胎坏了怎么办呢?”“汽车是怎么造出来的?”“有多少钱才可以买汽车呀?”
对于孩子的这些问题,我有时能答出来,有时却说不确切,我就如实地告诉孩子,并且和他一起通过多种途径寻找答案。面对孩子不停的提问,我有时也会因为急匆匆往家赶而忽略他,厌烦他,但更多的时候我还是能够控制自己,让自己耐心地倾听,鼓励他,赞赏他。城里的交通非常拥堵,违反交通规则的事情也屡见不鲜。我认为这是一个教育孩子遵守社会秩序的好机会。让孩子记住红灯停、绿灯行,即使没车也要等到绿灯指示,带着孩子走人行横道,走过街天桥,遇到不对的行为就给孩子指出来,让他明确什么是可以的,什么是绝对不允许的。而且还要引导孩子懂得谦让别人,不要和别人拥挤、争抢。在回家的这段路上,遇到的都是细碎平常的事情,但只要给孩子一些正确的引导,他就能从中慢慢体会出人生的道理。经验三:宝宝:赵熙宝
爸爸:我们家熙宝不到3岁就上了幼儿园,第一年在幼儿园托班,每天接送。后来升到幼儿园本部的小班,便开始寄宿,按幼儿园规定每周接送两次。
一周接两次,我们自然是很想念女儿的。她每次快快乐乐地扑向我的怀抱,都会亲亲我,然后说:“爸爸我好想你!”我特别受感动。我总是会迫不及待地问问她在幼儿园吃的什么饭、睡得好不好、老师有没有表扬她、学到了什么好听的故事之类的话题。熙宝一般也很乐意回答这些问题,好多时候都是她自己主动说起幼儿园的故事。比如她说今天在幼儿园吃了菜菜,我就问她吃了什么菜菜,她回答说吃了萝卜,那我就再问她萝卜是什么颜色,是甜的还是咸的,小兔子吃不吃萝卜等等,这样一问一答,不仅让我了解了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情况,而且还锻炼了她的记忆、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再比如,熙宝说在幼儿园学了新歌,我就鼓励她唱出来,唱了以后就夸奖她唱得好。当然,熙宝也有不太积极的时候,对我的提问不大感兴趣,我想可能和她当时的情绪有关系。当她遇到某个情境的时候,或者心情好的时候,她自然而然就会主动告诉我。
由于回家路上正值下班高峰期,堵车比较厉害,每次在路上要花费一个多钟头。我总是设法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和熙宝进行交流,增进感情。从幼儿园到家这条路线几乎涵盖了熙宝的全部生活天地,我应该努力让这一时空带给孩子更多欢乐。
我有时也会鼓励她在路上注意观察。比如问她前面的路口现在是红灯还是绿灯,警察叔叔是干什么的,旁边是什么牌子的车,自行车和汽车各有几个轮子等等,顺便还会提醒她走路要注意安全之类。总之,马路上的形形色色都可以成为话题,都是教育的素材,都是孩子获得知识的源泉。
有一天,孩子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哼出了很好听的小调:二环路啊车车堵,爸爸开车好辛苦。那一刻我很激动,因为马路课堂开始出成果啦!经验四:宝宝:吴绍同
爸爸:我很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尤其注意和孩子的日常交流,比如说从幼儿园接他回家的这段路上,每天都会发生不同的事情,在这些看似琐碎或平常的事情中,其实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可以给孩子、给我们自己许多深刻的启发。
一天孩子的妈妈外出时忘了带钥匙,我在接儿子回家的路上跟他说了这件事,他马上叫道:“那怎么办啊!妈妈回不了家了!” 我故意轻描淡写地说:“那没办法,谁让她不带钥匙的。”谁知同同立即反驳我:“爸爸,你不能这样说,妈妈现在该多着急啊!”同同激动的语气和表情让我很震惊,他一定认为他的妈妈正面临着一个非常难办的问题——不能回家。我想一个孩子能够如此设身处地地体会到他人的感受或困难是多么难能可贵啊,我应该把握这瞬间的机会引导他。于是我进一步启发他更多的感受:“对啊,要是妈妈饿了或者渴了怎么办啊?”“我们赶快回家!”同同自己想到了解决的办法。我又进一步将同同的这种关爱意识扩展到更大的范围,比如我告诉他,班里的小朋友都会遇到困难,要学会关心、帮助他们。最后,我和同同还一起做了总结,提醒自己也提醒同同,不要丢三落四,自己的东西一定要自己准备好。通过这么一件在回家路上发生的小事,同同学到了很多东西。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要经过什刹海,无论春夏秋冬这里总有人游泳。一次在看到有人冬泳时,同同诧异地问我那些游泳的人冷不冷。我便乘机告诉他这些人喜欢游泳,而且游泳可以使身体更加健康,即使天气很冷也要坚持,这些人都很棒。同同很佩服这些游泳的人,每次都会停下来看一看,我想这“路边的风景”大概也会鼓舞同同做一个意志坚定的人吧。
有时我们还会在路上做游戏,比如他在幼儿园学会了“拔根”的游戏,就是两人用杨树叶子的茎相互拔扯,看谁的不断、结实。于是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在路上玩了起来。看着他美滋滋地满地寻找树叶的样子,无论输赢都欢快地大笑的样子,我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欣慰。
很多家长一致认为:放学回家的路是一个大课堂,不仅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增进了亲子感情,也缓解了孩子在园的焦虑。
三、家长如何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和生活? 总体原则:观念认同,行为一致。
(一)、积极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要求
很多家长认为,幼儿园教育孩子,就是要孩子学会多少儿歌、多少故事、会识多少个字,会做多少加减法。如果你真是这么想的话,那你可能会对幼儿园失望的。因为,幼儿园教育和其他阶段的教育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它更侧重在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探索的愿望,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技能,养成良好的社会性情感,为以后的学习、成长打下基础。“上课”,在幼儿园里被称为集体教育活动,其实,幼儿在幼儿园里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教育。
孩子在幼儿园里具体学些什么,可能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主要包括生活活动、教育活动、游戏活动等几个方面。先来说一下生活活动,它主要包括睡眠、饮食、盥洗等内容,老师通过生活管理,保障了对幼儿食品供给、休息、活动场所提供、生活设施用品服务等物质条件;保证幼儿均衡营养、良好睡眠、安全卫生防护等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生活活动中,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例如:在幼儿园里,老师会教给幼儿什么时候洗手,如何洗手;午睡时要求幼儿安静入睡,不影响别人,脱下的衣服要自己学着折叠并摆放整齐,起床后在老师帮助下折好被子,整理床铺;吃饭时要求幼儿不挑不捡,自己吃完。饭后能自己收拾餐具,并漱口用毛巾擦嘴。所有这些,多按幼儿的接受能力和特点作精心安排,从而促使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能力的提高。
此外,幼儿在园生活中还有一些非常简单的劳动。如收拾小型玩具、摆放桌椅、管理自然角,其目的是培养幼儿初步的劳动习惯和技能,树立劳动创造财富的思想,而且,他们在完成任务后,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二)、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了什么,不大关心孩子的性格行为养成,这很不全面,也是很危险的。3-6岁的孩子,正是性格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俗话说“三生看老”,就是指孩子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将影响其一生。
家长要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状况,要把孩子的“性格行为养成”作为了解的核心,积极观察和思考孩子在性格行为养成方面存在的问题。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在家的表现要认真归纳,找出孩子在家里和在幼儿园里性格行为的不一致的地方,积极与幼儿园学校沟通清楚,采取一致的正确的教育方法。学习方面,家长要关注孩子是否会学习,不要只关心学到了什么。中国古代有一条伟大的教育智慧,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卢勤老师把这个说法现代化了:是把财富留给孩子还是把孩子培养成财富?前一个“财富”是指金钱和物质,后一个“财富”是指创造金钱和物质的能力。在当代社会里,绝大部分家长都忙着“把财富留给孩子”,只有少数的家长懂得“把孩子培养成财富”。
无论孩子是在幼儿园里还是在家里,家长都要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以下四条上:
1、自理能力与劳动热情;
2、独立思考与团队协作;
3、创造能力与共同分享;
4、学习兴趣与学习方法。
这四对是八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不要偏废。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这个意思。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基础,基础阶段就必须全面,所以,现在不要看重孩子的知识性技能型发展。把身体和品格的基础打牢了,孩子才会有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后劲。
(三)、和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性,避免反弹
宝贝在家在园不一样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这是孩子根据环境变化自然选择的结果。但是宝贝良好的行为方式需要在各种场合进行到底,如果在一个场合是一套行为方式,在另一场合是另一套行为方式,就不容易让宝贝的行为方式内化成受益终身的良好行为习惯,甚至形成双面人,从小就产生了人格分裂,这对孩子的成长就为不利,家长不可掉以轻心!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时一个样,在幼儿园是另一个样子。不少幼儿在幼儿园里表现很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自己吃饭、穿衣服都会,甚至能够帮助老师做事,可是一到了家里,就变了样,什么都要大人帮他做,饭不好好吃,路不好好走。多数这样的孩子,原本在家里就娇生惯养,一放学,家长关心的不得了,似乎孩子在幼儿园里受了天大的委屈,家长继续娇惯孩子。很多幼儿老师反映,她们在幼儿园里辛辛苦苦给孩子建立的好习惯,到了家里不知不觉全给抵消了,甚至给了孩子很负面的教育。老师们担心,这样长期下去,孩子的性情会被扭曲。
针对这样的孩子,家长一定要积极配合幼儿园,与幼儿园保持高度一致。首先家长要了解孩子原来在生活和性情方面的不足,如果孩子在幼儿园里有了进步,家长要及时跟进。比如孩子到了家里要妈妈喂饭,大人千万不能迁就,妈妈可以告诉孩子,阿姨说宝宝在幼儿园里会自己吃饭,还和小朋友比着吃,妈妈听了很高兴,宝宝真是不简单!今天阿姨还说,宝宝到了家里一定会自己吃饭呢。阿姨还说,明天到了幼儿园,谁在家里会自己吃饭,阿姨要好好地表扬他呢。第二天,到了幼儿园,一见老师,妈妈就要大声告诉老师,我们宝宝在家会自己吃饭啦!宝宝还喂妈妈饭呢。
其它的种种不足,例如穿衣、走路、哭闹、耍性子、随便吃零食等,都可以这样处理,家长千万不要认为无所谓。有的孩子正好跟上面的例子相反,在家表现良好,在幼儿园里恨闹腾。家长要跟幼儿园老师充分交流,家庭成员也要相互交流,列出一个清单,全面盘点宝贝在家在园的不同表现。例如,在生活方面,可以从吃饭、喝水、睡觉、入厕、穿衣、洗手、漱口等各个环节,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宝贝在家在园的行为方式,和幼儿园一道,寻求解决的方法。
四、家长如何处理家园关系和矛盾?
(一)、如何选择幼儿园?
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的目的无非有两个,一个是让孩子接受教育,一个是减轻家长的工作生活压力。但是,在如何选择幼儿园的问题上,很多家长很茫然,多数是以就近和方便接送为原则,这没什么不对。但是,孩子在幼儿园里要生活和学习三年,就必须考虑你对幼儿园的要求了,孟子的母亲为了孩子三迁其家,是因为社会搬不动,只能自己搬家,选择好的社会环境。那么,家长该如何选择幼儿园呢?
就近入园,是要考虑的。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有时不得不舍近求远,但不能太远。
幼儿园的硬件设施也很重要,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幼儿园的师资水平,教师是不是师范科班出身?教学经验是长还是短?家长选择幼儿园实际上就是选择老师,所以,要把考察幼儿园的重点放在老师身上。家长在考察幼儿园的老师时,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幼儿园是否有教师资格和能力的介绍,看看全体老师精神面貌;二是找老师老聊一聊,看看老师的谈吐和举止,是不是有亲和力;三是跟其他家长聊一聊,从侧面问一问老师的情况。
除此之外,家长还要注意一下幼儿园的管理水平,真正的管理水平不是一下可以看出来的,至少,幼儿园的健康、卫生、安全规程要询问清楚。当然,幼儿园是否有办学许可证必须看看,没有许可证的尽量不要选择它。
还有一些选择误区,家长必须改变。一个是看中知识教育,一看这家幼儿园开列了好多特色课程,就认为幼儿园好;二是简单地看学费高低,认为学费高的就一定好;三是一味地追求高档,把孩子送到很远的地方去学习,这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
(二)、摆正幼儿、家长、幼儿园和教师之间的关系
幼儿进入到幼儿园里,即出现了两方六角关系,两方是家烃和幼儿园,六角关系是:亲子关系、幼儿园和幼儿的关系、师生关系、家长和老师的关系、幼儿园和家长的关系、幼儿园和教师的关系。这些关系的实质有两点:第一是教育,第二是监护。因此,它们不是买卖关系,也不是服务关系。
幼儿园是国家批准的专门的教育机构,专门实施对3-6岁的儿童进行教育和监护。近些年来,由于一部分人错误地鼓吹“教育产业化”,少数幼儿园也确实存在教育商业化的行为,把办幼儿园作为赚钱的途经,这是不正确的。大部分幼儿园还是坚持依法办学,依据教育规律办学的。因此,作为幼儿园,应该把为幼儿和家长提供正确的教育和安全的监护放在首位,这体现在幼儿园和老师的师德、专业能力和职业操守上,并以此赢得家长和社会的尊敬。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对孩子的教养和监护负有法律规定的义务和责任。家长对幼儿园和老师,首先是尊师重教,其次是协助幼儿园和老师做好孩子在园期间的教育和监护工作。尊师重教是中华的传统美德,尊重老师,尊重教育机构,是每一位家长的必修课。
(三)、家长不要干预幼儿园的教育教学
有一个说法,一直很流行,这个说法是:幼儿园应该满足家长的教育需求。这个说法是错误的。这个口号的背后,是利用家长的教育观念的落后,肆意更改国家的教育法规,违背幼儿教育的规律,大行教育商业化之道。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国家有详细的教育纲要,以保证幼儿阶段教育的正确方向、方法和方式。最近出台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不仅是幼儿园的教育纲领,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的参照。
上述说法,折射出来的是家长的教育观念的盲区和误区。很多家长,特别是农村的家长,认为上学就是识文断字,忽视了人格培养。家长仅凭自己对教育的感性认识去选择幼儿园,认为孩子识字越多,幼儿园就应越好,这严重地干扰了幼儿园的正常教育活动,迫使一些对幼儿教育认识不充分的幼儿园不得不去迎合家长,甚至去讨好家长。此风一开,导致整个幼儿教育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竞争之风弥漫开来,最终出现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局面,导致孩子不堪重负,身心受严重的摧残。
幼儿教育,特别是民办的幼儿教育,出现此种状态,家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我们在这里呼吁家长朋友们,不要干扰幼儿园的教育!如果家长要监视幼儿园的教育,只有一个准则,那就是幼儿园是否按照国家的幼教法规去实施教育。
(四)、如何对待和处理孩子成长中的小挫折?
近几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出现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圈养”,这种现象在幼儿园和小学里十分普遍。究其原因,既有社会原因,又有家长的原因。所谓社会原因,则是源于80年代起的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这一政策强制“一孩化”,导致“独生子女”现象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对独生子女的教养,无论是在观念还是方法上,犯了十分严重的错误。由于只有一个孩子,生怕孩子发生任何闪失,从而后继无人,从对孩子得无微不至的照顾发展到溺爱和惯养。爱和惯养,导致了孩子“自我中心主义”的形成,任性,成为了80后、90后、00后几代人的性格特征。任性,也成为了孩子在幼儿园和学校发生交际冲突的根源。由于溺爱和任性,家长便与幼儿园和学校产生了种种安全方面的冲突,这种冲突导致幼儿园和学校无力承担责任。幼儿园和学校为了避免责任事故的发生,不得不要求老师看紧孩子,不允许孩子自由活动,更不允许孩子单独活动,因此,绝大部分幼儿园和学校,从相继取消集体郊游、祭扫公墓、看电影,发展到紧闭校园大门、取消孩子在操场上玩耍,有的学校甚至要求课间十分钟学生除去厕所外不得走出教室。这就是所谓的“圈养”。
“圈养”在家庭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由于经济畸形发展的原因,社会生存状态日益恶化,年轻的家长不得不抛家别子,忙于生计,将孩子交给老人教养,这就引发了另一个问题的产生——隔代教育。原则上讲,祖父母并不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或第一监护人。此外,由于隔代只能疼孩子无力管孩子,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孩子的自我中心主义的膨胀,任性,成为了家庭教育中的最大难题。由于孩子父母不在身边的原因,由于独生子女的原因,由于孩子任性的原因,祖父母们也不得不无意识地对孩子实施“圈养”,这个不能摸,那个不能碰,孩子掉了一根汗毛都心疼,更不用说磕伤和摔伤了。由于年轻一代价值观的西化,文化冲突加上经济矛盾,家庭关系变得十分脆弱,家庭矛盾也呈现出多元化。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爷爷不堪家庭关系严重扭曲的压力,把孙女从楼上丢下去,然后自己跳楼自杀!
由于圈养,孩子失去很多快乐的时光,也失去健康成长的最佳时机,失去了必要的生存能力段练的机会。大家都知道,放养的家鸡优于饲养场里菜鸡,就是因为放养是小动物健康发育的必要方式。温室里长大的孩子,是很难适应今天这个变化多端的社会的。以上说的是家园关系的社会背景。
在家园矛盾中,处在首位的,是孩子在幼儿园和学校里发生的轻微创伤,如皮肤擦伤、碰伤、磕磕碰碰、孩子间的抓伤,等等。这是时常发生的,几乎每个幼儿园和家庭都遇到过。那么,从家长的角度,该如何对待和处理此类问题呢?
其实,无论是在家还在幼儿园学校,孩子发生轻微的创伤都是正常的,是孩子成长过程必须经历的小挫折。试想,如果爸爸带孩子出去玩耍,孩子不小心摔伤了,作为妈妈,你会如何对待呢?你会跟丈夫没完没了么?反之亦然。
一旦孩子在幼儿园、学校发生了轻微的创伤,建议家长:
1、及时治疗孩子的伤疼。一般来讲,幼儿园和老师都会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创伤,并在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在家长给孩子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听医生的,不要随意增加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因为检查和不必要的治疗有可能对孩子造成第二次伤害。不要使这一事情上升为事故。
2、冷静地看待和处理。很多家长由于爱子心切往往不够冷静,也不够理智,跟幼儿园和老师大吵大闹。这是不对的,第一,吵闹无助于事情的解决,毕竟创伤是老师和园方都不愿意发生的;第二、吵闹对孩子的影响不利,会使得孩子的耐挫能力受到破坏。
3、后果处理。第一、首先应该利用这个事情加强对孩子的自我安全教育,但不要以减弱孩子的耐挫力为代价。第二、关于治疗费用应该由谁来承担的问题,家长应本着协商的原则来处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如果是孩子间的抓伤、推伤等,应由肇事孩子的家长承担治疗费用,家长切记,不要因为这个费用伤害了两个孩子的感情,更不必伤害两个家庭的感情。(2)如果是孩子自己不小心弄伤的,包括孩子在参与教育活动中的不慎创伤,其费用理应有家长自己负担。(3)如果是老师无意间造成孩子创伤的,理应由幼儿园和老师负担治疗费用。(3)如果有确凿证据说明是老师故意造成孩子创伤的,首先建议幼儿园停止老师的工作,并负担医疗费用,情节严重的,建议家长依法处理。
4、防止矛盾升级。有两个小男孩打过一次架,其中一个小男孩的姥姥、父母轮流找另一个小男孩的姥姥姥爷说道。这件事经过幼儿园调解,第二个男孩的家长也道过歉了,可是,找事的那家还是没完没了、不依不饶,在幼儿园门口一看到就说道说道,搞得第二家无法忍受。终于,两家为了孩子之间的正常的打闹,大打出手,导致一死一伤。这件事的教训是深刻的。孩子之间打闹,甚至因为打闹弄出点皮肉之伤,是很正常的,这是成长之痛。建议家长,一定要清楚这一点,孩子之间的打闹不必论说谁对谁错,各自教育自己的孩子,凡事适可而止。
(五)、如何对待和处理意外事故?
关于“事故”界定,应依据国家的相关法规处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育部《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是处理学校安全事故的法律依据。
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一旦发生,家长和校方都应积极应对,联合起来,将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先应及时实施正确的救治为前提,待伤情稳定后,会同幼儿园、教育主管部门和司法部门确定事故的责任该由谁来负责。事故责任确定后,才是医疗费用和法律责任的承担问题。在未确定事故责任之前,医疗费可由家长和校方共同垫付。
家长在处理此类事件的过程中应保持冷静和克制,坚持依法处理。吵闹或者过激行为都会事件复杂化,甚至可能会导致家长违法的事件发生,这对处理原事故是不利的。某县城幼儿园,家长在等候孩子放学。接孩子的时间一到,一姓陈的男孩跑出教室去爬树(小树),该园一老师的孩子也去爬树。老师的孩子不小心摔下来了,碰倒了陈姓孩子,孩子哭起来。老师听到哭声,来到孩子身边,询问情况,老师的孩子说:我不小心碰到了他,扶他起来了,还和他说了对不起。老师问陈姓的孩子是不是这样,有没有摔疼,孩子说没有。在教育了自己孩子后,老师就牵陈姓的小孩进教室了。正在这时陈**来接小孩,听到小孩哭了,马上去骂老师的小孩,后该老师向她解释事情的经过,说孩子没什么事。临走时,陈**的孩子还大声和老师说再见。放学后,该老师接到陈**先生黄**的电话,在电话中,此先生破口大骂,说老师母子俩合起来打了他孩子,用尽了侮辱的词语,后威胁说,他是坐办公室的,一个幼儿园的老师算什么,他只要一个电话就可让老师下岗,还说,下午去幼儿园的是他老婆、哥哥等,要是他,就打死该老师母子俩,叫老师要小心。第二天,陈**和其母亲又到了幼儿园,说昨天来只是为了解事情,且为其先生昨晚的言行表示道歉。同时,昨日来接孩子的其他家长也向其证实了该老师没有打她孩子,然后陈**又叫出大班一女生说事情经过,再次证明了老师并没有打孩子,大班女生的表述同陈的小孩表述相符。陈**的母亲在了解事情真像后,说她相信老师,叫老师这事不要放在心上,她也曾告诫其女婿不要那样。
不料第三天,陈**黄**带领一帮人来围攻幼儿园,要求园方必须就此事给他们一个说法,大吵大闹,导致幼儿园无法上课。幼儿园迫不得已,叫来警察和当地的领导。警察经过了解,对肇事家长进行了训诫。警察告诫肇事家长,如再闹事,将以治安罪论处。
这本来是一件小事,而家长的自我中心主义,导致事件上升为一个治安案件。
(六)、家长委员会
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幼儿园和学校应成立“家长委员会”。建立家长委员会,对于发挥家长作用,促进家校合作,优化育人环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规定:
家长委员会应在学校的指导下履行职责。
参与学校管理。对学校工作计划和重要决策,特别是事关学生和家长切身利益的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予以支持,积极配合。对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帮助学校改进工作。
参与教育工作。发挥家长的专业优势,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发挥家长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开展校外活动提供教育资源和志愿服务。发挥家长自我教育的优势,交流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
沟通学校与家庭。向家长通报学校近期的重要工作和准备采取的重要举措,听取并转达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向学校及时反映家长的意愿,听取并转达学校对家长的希望和要求,促进学校和家庭的相互理解。
“家长委员会”是实现家园共育的重要平台,家长通过家长委员会,反映自己对幼儿园的建议和意见,也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调解家园矛盾。没有成立“家长委员会”的幼儿园,家长应积极敦促幼儿园依照规定及时组建。
五、幼儿身心发育量表
(一)、三周岁宝宝的生理指标正常均值:
体重:13.49—14.04千克;身高:93.95—95.05厘米; 头围:48.2—49.2厘米;胸围:49.55—50.6厘米。
动作发育:各项运动能力都有发展,能非常利索地跑步,还能用单脚跳着走。宝宝不需要集中过多精力在走路、站立、跑步或跳跃上,而是更乐意学习怎样踮着一个脚尖走路,并努力保持静止状态,宝宝可以单脚站立保持平衡。部分宝宝现在开始学习用剪刀,可以用手剪开纸张了。宝宝还能把馒头或面包一分为二。36个月宝宝的运动能力非常强,由于运动量大,宝宝的肌肉非常结实有弹性。现在宝宝已经具备良好的平衡能力,并会拍球、抓球和滚球,但是仍难以接住球。能摆弄一些大纽扣、按扣和拉链。
语言发育:已经能背诵许多儿歌了,并能用复杂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图。宝宝的提问更全面了,他对新鲜事物的探索精神常让你疲于应付。宝宝从2岁多爱问“为什么?”,现在发展到进一步提出“是什么?”“在哪儿?”“怎么样?”等更深的问题,这说明宝宝的求知欲更加强烈。
心理发育:一些宝宝热衷于玩过家家的游戏,宝宝的注意力已经能集中一段时间,这时他已经能参与一些复杂的社会交往,做一些类似捉迷藏或老鹰捉小鸡等需要与人合作的游戏。常能触类旁通,比如说到熊猫,宝宝会联想到熊猫是国宝,它的食物是竹子,在动物园曾经看到过等等。
建议: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能将各种用途不同的物品分类,但还局限在按物品的用途来分,比如吃、穿、用、玩等。有些宝宝已经能自己洗脸洗脚。在吃饭时宝宝还会积极地为大家发筷子,还能端一些凉菜。宝宝还可以画四方形,并能封上口,但四个角都比较钝。节奏感强的音乐及诗歌听起来特别生动,宝宝的兴趣也非常大。35个月宝宝已经会自己穿衬衫,双手已经能合作系扣子,并可以分清左右。吃饭时宝宝已经会摆饭桌
了,他能帮着擦千净桌子,并放上几个人用的碗筷。宝宝也能画一些简单的图形,可以完整地画出人的身体结构,虽然比例不协调,但是基本的位置宝宝已经找准了。
(二)、三岁4个月宝宝的生理指标正常均值:
男孩:体重:11.9—19.1公斤; 身高:89.8—105.7厘米; 女孩:体重:11.6—19.0公斤;身高:89.0—104.3厘米。动作发育:宝宝能学会模仿操,动作能跟上节拍,并能基本到位。会自己喝水、吃饭,正确用勺,不掉或少掉饭粒,认识自己的标记。懂得了基本的游戏、学习的规则。
心理发育:知道危险的地方不能去,危险的物品不能摸。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愿意用多种器官去感知环境和现象。初步学习饲养小动物和养殖花卉。情绪稳定,爱老师和小朋友,喜欢和小伙伴在一起。能正确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并能分辨数的多少。
语言发育:能把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大胆用语言表现出来。宝宝会说出自己的名字、年龄、性别。会说出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或者记住任何一方的电话号码。会说出认识的小朋友的姓名,或者会说出自己家的地址和门牌号,个别宝宝还能说出自己的生日。
建议:这个阶段的宝宝从34个月起大多数最迟40个月会切分圆饼给2个小朋友,从40个月开始,多数宝宝48个月最迟54个月会切分给4个小朋友。两岁的宝宝就能拼4—6块图,或添上2部分,最迟54个月。拼8块的图始于30个月,多数52个月会,最迟64个月。取决于是否学过,家中玩过拼图游戏用具的宝宝3岁内就能拼20—30块大型拼图。重点培养宝宝能按顺序脱衣服摆放整齐,早晨按顺序穿上,多数宝宝夏天能自理但到冬天困难大些,尽量利用拉锁或粘扣减少解结的麻烦。
(三)、3岁8个月宝宝的生理指标正常均值:
男孩:体重:12.4—19.9公斤;身高:92.1—108.7厘米; 女孩:体重:12.1—19.8公斤;身高:91.3—107.1厘米。
动作发育:这时宝宝能自然协调的行走、跑、跳,基本能掌 握钻、爬、攀登的动作。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会正确的漱口和擦嘴。初步学会自己洗手,刷牙,能正确的用毛巾擦手。
心理发育:知道在上下楼梯时不能拥挤。能掌握按照物体的某一特征来进行分类。能感知出天气、季节的明显特征。能认识自己的姓名,知道自己的性别。能正确的区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
语言发育:能完整的说出话,并能听懂指令。宝宝都会背儿歌和唐诗,喜欢集体背诵,感受到集体的快乐。有些宝宝在幼儿园开始学英语,也学习用英语背诵儿歌。
建议:这个阶段家长要锻炼宝宝的观察能力,培养宝宝的听分辨能力,特别注意宝宝的眼睛的保养,注意宝宝是否有斜视,一旦去眼科检查双眼屈光不正等情况,应当及时矫治,因为在4岁之前效果会更好。斜视和双眼屈光不正差别过大时,有一眼的成像会被视网膜废弃不用,使不用的眼睛成为弱视。长期只用一眼视物就会失去立体感和距离感。在12岁之前如果不矫治,宝宝长大之后就会因弱视而不能胜任许多工作,从而限制宝宝择业。
(四)、四周岁宝宝的生理指标正常均值:
男孩:体重:12.9—20.8公斤;身高:94.4一111.5厘米; 女孩:体重:12.6—20.7公斤;身高:93.5—109.7厘米。
动作发育:宝宝会投掷,能抛接球,能玩大型的器械。能一页一页的翻书,自己看出故事的大概内容。能单足跳,临摹正方形,会剪图片,能跳远,走独木桥,欣赏绝技表演及粗略的手势表示,会扣衣服纽扣,区分前后面。
心理发育:宝宝懂得不将异物放入自己的口、鼻、耳中。愿意用线条、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感受。愿意自己动手去探索,感知自然。能自己如厕,养成了大小便的好习惯。能自己穿脱衣服和鞋袜,能独立按时睡觉。在室外为别人做一些小事情;能发现相同点;概念开始形成;提出问题最多,最爱探索;开始按顺序思考问题,与人友好相处;能做粗略的比较;画人包括头、两个肢体,还可能有双眼;喜欢新的活动,不喜欢重复熟悉的活动;按图画及文字表演; 建议:这个阶段的宝宝能正确区分上下、前后、里外。有了初步的时间概念,如:早晨、晚上等。宝宝对事实与虚构不能很好区分、会闲谈,在外面很能讲家里的事。有一个能基本上支持他的想法和行动的想象中的伙伴。还能与比他年龄较大的小朋友一起玩。平时主要玩有想象力的游戏。在体力及语言方面表现出有侵犯性、自私、不耐烦、骄傲、霸道、武断。用双关语、说笑话、扮小丑来吸引别人注意。会讲长的故事。在个人生活习惯方面相对依赖自己。会对自己和别人做表面评价。
(五)、四岁半宝宝生理指标正常均值:
男孩:体重:13.7—22.1公斤;身高:97.7—115.5厘米; 女孩:体重:13.2—21.9公斤;身高:96.7—113.5厘米。
动作发育:能按照节奏做操,动作精细;能比较好的控制自己的平衡。会使用运动器具,愿意尝试新的玩法。能独立进餐,会使筷子,能分发餐具;能自己正确的盥洗。
心理发育:遇到危险时,知道躲避和求救。能主动的提出问题,爱观察。懂得关爱别人,愿意帮助别人。懂得分享和谦让。对自己应做的事所需的督促比以前减少;想象较以前差,对真实细节的事情感兴趣;探索自然现象和社会真相;开始理解“昨天”的含义;能先思考然后把图画在纸上;提问比以前减少,但提出的问题较有意义。
语言发育:有2000个以上的词汇;能重复10个或10个以上音节的句子;至少能说出4种颜色;要求对一些事作出定义;能说出一星期有几天;能判断两件物品中哪件重;会数1—10做5之内的加法。
建议:这个阶段的宝宝会说谎,对家庭成员的关系感米趣,如舅舅是老师的兄弟;喜欢与别人交往和上幼儿园的机会;不喜欢完不成任务,喜欢完成他开始做的事情;继续玩前一天的游戏;在游戏中扮演熟悉的真实人物;可靠、顺从、过于自信,在家中可帮助做事,甚至照顾他人;如果迷路而不能回家,能保持平静,说出姓名、地址;开始懂礼貌、大方、友好;与想象中的伙伴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具有自信、相信别人。
(六)、五周岁宝宝的生理指标正常均值:
男孩:体重:14.4—23.5公斤;身高:100.7—119.1厘米; 女孩:体重:13.8—23.2公斤;身高:99.5—117.2厘米。
动作发育:能动作协调的做出走、跑、跳、投、平衡、钻、爬、攀登的动作。能手眼协调的进行建构、拼插游戏。会整理自己的床和物品。
心理发育:知道不干净的东西不能吃,懂得爱护自己。能按照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和排序。有尝试做科学小实验的愿望。能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有逻辑性,喜欢朗诵和讲述。能对自己的情绪有初步控制力。
语言发育:能运用礼貌用语,友好与人相处。宝宝有推理和想象能力会补充句子。宝宝能讲故事带表情,能用不同的声音代表不同的人讲话,演节目时带表情,有感染力。有的孩子太内向或者害羞,常常不敢同客人讲话,可以加强锻炼。
建议:这个阶段宝宝有的不会用剪刀,这是家庭过度保护的结果,用剪刀是一种技巧,要求5岁宝宝不但会剪,还要会贴,并且贴得平整。只要家长坚持让宝宝练习就一定能学会。解系鞋带是5岁宝宝必须学习的内容,因为上学后要穿系鞋带的运动鞋上体育课,一定要自己会解和系上。有些女孩在54个月时已能系结,多数要在68个月时才学会。宝宝不但能会系活结,还要会解系死了的结,否则一旦系死了就无法穿脱运动鞋。
(七)、五岁半宝宝的生理指标正常均值:
男孩:体重:15.2—25.0公斤;身高:103.6—122.6厘米; 女孩:体重:14.4—24.6公斤;身高:102.2—120.9厘米。
动作发育:宝宝能整齐有力地做操,能听指令变换队形。能手眼协调的进行各种精细动作。爱思考、爱提问,愿意动手操作。身体平衡及控制有所改善,但仍有轻度的手脚不灵活,粗心及不安静;喜欢做大量体力活动的游戏;能熟练的用蜡笔、铅笔、剪刀。
语言发育:能区分早晨和下午;知道一年四季的名称;死亡的概念已经形成;喜欢参加具有幻想的游戏活动或其他非常动人的事情;理解左和右;有2500字的词汇;能写字母和数字;以1、5、10来计数。
心理发育:宝宝知道保持服装的整洁,能随气温增减衣物。能观察出事物的发展变化。能用恰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喜欢听别人读或讲故事;常见有紧张性行为,咬指甲;略加帮助就能洗澡;游戏时不能输;会聊天、指挥、打架;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短。
建议:这个阶段的宝宝认识了常见的安全标志。学会数的分解和组成,会加减运算。能进行续编、创编故事,并能完整的讲述。能有合作意识,愿意主动与人交往。5岁的宝宝能按时作息,能管理自己的东西。家长要锻
炼宝宝的时间观念,先从一天开始。培养宝宝对立体事物有认识,让宝宝学习如何用三角形拼成长方形。平时在家中帮助大人穿针,锻炼宝宝的专注力。
(八)、六岁宝宝的生理指标正常均值:
男孩:体重:16.0—26.6公斤;身高:106.4—125.8厘米; 女孩:体重:15.0—26.2公斤;身高:104.8—124.5厘米。
动作发育:宝宝能灵活、协调、快速的进行体育活动。能做简单的家务,爱清洁,讲卫生。还会用折纸玩具,5岁半以后会折狗和双船等简单玩具,5岁半和6岁会用纸折衣服和裤子。
心理发育:能与同伴合作进行创造性活动。知道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名称及功 能。会运用多种材料工具来进行表现。初步理解数量“守恒”的概念。
语言发育:宝宝善于解词,语言能力很好,尤其是听力理解良好。经常注意听故事或听大人讲话会发现许多词组,有的宝宝当时会问这些词的意思,经过积累就有一定的解词能力。宝宝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会用自己的话将词解释清楚。6岁宝宝已经懂得一些抽象的词汇如领导、尊重等。
建议:这个阶段的宝宝集中注意时间比5岁时间长,可以注意15分钟,能抑制自己不被外面声音打扰。可以进入系统的学校进行教育。有很多宝宝在六岁时长出“六龄牙”既第一颗恒磨牙,在第二乳磨牙的后方左右上下共四颗,负担主要咀嚼功能。它萌出最早,被龋蚀机会最多。如果不注意被龋坏到要拔掉时就会影响咀嚼功能,而且使其他牙齿移位,六、幼儿安全教育与防护
(一)、我是谁?
首先教会孩子能够清楚地说出自己的名字和简单的家庭讯息,这不仅是孩子交往的需要,也是安全的需要,孩子一旦走失,有助于路人和警察帮助和孩子找到家长。
从两岁开始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说出孩子自己的名字、爸爸妈妈的名字。到了三岁,孩子要能够说出爷爷奶奶的名字,住居的街道的名字。四岁的孩子应能够说出居住的小区或村庄的名字,以及幼儿园的名字,知道与家人走失时找警察叔叔或者商店的阿姨。五周岁的孩子应记住家里的电话。
生存训练:祺祺四周岁了,爸爸妈妈为了培养孩子处理意外的能力,决定搞一次“实战演习”,并找了一位孩子不认识的叔叔跟踪拍摄(保持一定的距离)。妈妈要带祺祺去广场玩耍,祺祺很高兴。临行前,妈妈问祺祺:如果你走丢了应该怎么办?你会哭么?妈妈告诉祺祺:你要是找不见妈妈了,不要哭,要去找警察叔叔,不要跟不认识的人走,千万要记住啊。妈妈要求孩子根据刚才的交待回答上述问题,直到孩子清楚的回答为止。
到了广场上,妈妈跟祺祺玩得很开心,在一个人群比较密集的地方,孩子很专注地看着什么,妈妈这时候故意脱离孩子的视线,迅速躲起来。看了一会,祺祺四处张望,似乎发现什么不对劲,就开始喊妈妈,没有回应,孩子很焦急的样子,又喊了几声,仍不见妈妈,孩子开始哭起来。这时候,一位叔叔(孩子不认识,助拍)走过来,跟祺祺说:妈妈在那边,跟我走吧。孩子停止哭喊,打量起这位叔叔来,说:我不认识你,妈妈说不要跟不认识的人走,我要找警察叔叔。孩子开始四处张望,看到远处有一位警察叔叔(助拍或者真实的),就向那边跑过去,一边跑一边高喊警察叔叔。警察叔叔听到喊声,也朝孩子的方向走过来。祺祺见到了警察叔叔,说:我要找妈妈。警察叔叔问:妈妈叫什么?孩子回答:叫***。警察问:你叫什么?祺祺回答:我叫梁家祺。警察问:你家在哪儿?祺祺回答:我家在牌坊街。这时候,妈妈出现了,祺祺飞奔到妈妈身边,问:妈妈,你去哪里啦?!妈妈说:我在找你啊。妈妈亲了亲祺祺,又问:你刚才在跟谁说话啊?祺祺回答:警察叔叔。妈妈说:是不是警察叔叔帮助了你?祺祺点点头。妈妈说:走,去谢谢警察叔叔。来到警察叔叔身边,妈妈说:谢谢警察同志!告诉祺祺:快谢谢警察叔叔。祺祺:谢谢警察叔叔!警察说:不用谢。你真棒!以后遇到了事情就来找警察叔叔啊。
(二)、交通安全
由于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也在快速增加,要孩子学会在路上保护自己就显得十分重要。简易生存训练:
1、在街道上,爸爸妈妈要领着孩子走在人行道上,过马路时,一定要等绿灯亮了,然后快速通过斑马线。并明确告知孩子。很多家长往往不注意这些,往往带着孩子闯红灯,这对孩子的影响很不好。家长切记:不论事情多么紧急,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等红也就是几十秒的时间,不要抢时间,往往事故就发生在那一两秒。
2、在乡村,爸爸妈妈要领着孩子靠路边走,如要穿过马路,告诉孩子注意来往的车辆,等车辆少了,再穿过马路。
3、在小区里,孩子往往会在道路上玩耍,这时候要告诉孩子,不要在路上奔跑,有车辆通过,要赶快走到路边上,给车辆让道。
4、跟孩子一起认识必要的交通标识。
(三)、饮食安全
在我国,饮食是当前最大的安全隐患,这也是家长安全意识最薄弱的地方。饮食安全,主要有两个方法面,要引起家长的重视。第一、饮食习惯。孩子生病大多与饮食习惯不当有关系,下面来列举一些问题和现象,请家长务必注意:
1、饮食无规律,孩子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家长谨记:从两岁开始,要逐步养成按时吃饭的习惯。
2、饮食无节制,孩子要吃什么就给吃什么。家长切记:不该给孩子吃的东西,不管孩子怎么哭闹,都不能给他吃。只要前三次过去了,孩子就会形成规矩。
3、饭前不要喝饮料,一喝饮料,孩子食欲大减,就不好好吃饭了。
4、饭前饭后一定要洗手,要养成习惯,病从口入,大多是从孩子的手入,因为幼儿都有漱手指的习惯。同时也要改掉孩子漱手指的毛病。
5、学会用毛巾或者手纸,不要养成孩子将手往衣服上擦抹的习惯。第二、食品安全。目前我国的很多食品都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儿童食品。下面开列一个清单,请家长购买时充分注意。
1、非正规厂家生产的儿童即食食品,如辣条、膨化食品等,谨慎购买。
2、油炸类食品,如肯德基、麦当劳,孩子应限量限时食用。
3、转基因食品,如转基因大豆油、转基因稻米等等。特别是转基因大豆油,存在三重潜在毒素:转基农作物主要是靠改变作物基因毒性的办法使作物不生虫子,几乎所有昆虫吃了都会被毒死,意即转基因作物是“毒草”,这是转基因作物高产的原理之一;第二,为了高产,需要去除杂草,因此需要使用独特的除草剂,既能够杀灭所有“杂草(非转基因植物)”,又不伤害转基因作物,这是一种新型的剧毒农药,会在作物中有所残留;第三,绝大部分转基因大豆油都是采用化学浸出的方法获得高出油率的,油脂中会有一定的化学残留。
4、有毒蔬菜水果:带有新鲜花瓣的黄瓜(使用雌性激素所致),特别光亮的水果蔬菜(喷洒化学药物所致),颜色特别(非自然色泽)的蔬菜水果(转基因所致),自然中的有毒蔬菜不宜生吃(四季豆、黄花菜、眉豆、发芽土豆、蚕豆等,需加工后食用),反季节蔬菜(转基因或喷洒激素所致),等等。
5、密封开袋即食的肉类食品,不要给儿童食用。
6、儿童不宜饮用的饮料:纯净水、碳酸饮料。
7、在外就餐,不要给孩子吃龙虾、蜗牛等含有寄生虫的食品,烧烤一定要烤熟。
8、冰箱中如有异味,冰箱中的食品不要给孩子使用,同时及时去除异味。
9、无论在家还是在外,不要吃过于辛辣、口味过重、油大的食品,菜肴应偏向清淡。孩子不宜使用未经、味素。
(四)、自然灾害
1、着火
训练:家里燃烧垃圾或者树叶时,准备一盆水,并让幼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告诉孩子着火时首先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然后我倒在地爬向门边。
2、雷雨
训练:夏季遭遇雷雨天气,及时告知儿童,打雷时不要站在树下、电线杆下,应跑向空旷地带,避免雷击。雷雨天气在室内,不要开电视、收音机、电脑和手机,不要将身体伸出窗外,避免雷击。在户外,如遇雨很大,不要呆在低洼处,要找高出躲避,以免被水冲走。
3、高温
训练:如遇特别高温(37度以上)天气,在室内,不要把空调温度调得太低,不要洗冷水澡,容易感冒。在户外,应及时找树阴躲避,并补充水分,避免中暑。高温天气,家中应常备绿豆汤、清凉油。
4、霜冻雨雪
训练:如遇霜冻雨雪天气,应告知儿童小心行走,避免跌伤。特别寒冷的天气,回家进屋后,应及时脱掉外衣,避免感冒。在大街上行走,不要走在街道中央,应特别留意车辆,及早躲避。
(五)、交往安全
1、游戏
游戏是孩子的最爱,也是发生意外最多的地方。一般的小擦伤,家长不要大惊小怪,提醒孩子注意即可。关键是要教育孩子尽量不要发生争执,更不能打架,告诉孩子不跟爱打架的孩子玩耍。无论是在家还在幼儿园学校,一旦遇到孩子在游戏中出现较大的伤害,家长首先要冷静,不能冲动,不要找肇事孩子和家长的麻烦,本着及时治疗和妥善处理的原则,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依法解决,不要私下采取过激行动,这对治疗毫无帮助,还会造成更多的矛盾和伤害,也会对孩子的交往产生不良影响。
2、陌生人
由于各种原因,孩子很可能短时间脱离家长的视线,进入小学后,孩子还要独立地去学校,难免孩子不遇到陌生的人。告诉孩子,当有陌生人要你跟他走的时候,坚决不能跟他走,教育孩子机智地处理这样的问题,让孩子告诉陌生人:我家就在那边,警察叔叔来了,我爸爸来了,然后尽快跑到人多的地方。告诉孩子不要接受陌生的饮食,不要贪恋陌生人的游戏邀请,遇到此类情况,说声谢谢,尽快走到人多得地方。进入小学独立上学的孩子,要结伴同行,不要单独行走。
3、性骚扰
由于当代社会的道德沦丧和相关法律的缺失,性犯罪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重大问题,同时性犯罪已有十分明显的年龄下移,最近全国各地暴露出的诱奸幼女、强迫少女卖淫的案件有增无减,涉及此类案件的年龄已经下移到7-8岁的幼女。针对这些情况,家长必须予以重视,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和教育。家长必须告诉孩子,特别是女孩子,如果有人触摸自己的私处,必须大声呼救。同时,家长必须注意远离性场所、性用品场所、以及网络和手机性游戏和性信息。
即便是男孩子,家长也不可掉以轻心,近日,陕西咸阳发生的13岁男孩在一家洗浴中心接受性服务的案件令人十分震惊。男孩的妈妈拿着朋友的赠票前往一家洗浴中心洗浴。结账时男孩的母亲发现消费单上多了198元,洗浴中心称这笔消费是男孩接受性服务的费用。虽然此案已经进入法律调查,但这种伤害对于一个未成年人是十分严重的,对于家长来说,应该得到教训,一是要坚决避开性对于少年儿童影响,第二是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管,第三是遇到此类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拿起法律武器惩治罪恶。
(六)、生活安全
1、药物和疫苗
家里的药物应妥善保管,放置到够幼儿不到的地方,避免误食。儿童期,疫苗接种比较密集,但是,近年来国内发生多起疫苗接种事故,导致残疾和死亡,应引起家长的重视。接种疫苗时,一定向医生询问清楚,接种疫苗的期间的注意事项,尽量不要使用进口疫苗,多使用国产疫苗。
2、电源和电器
很多家庭的电源插座在墙壁的下部,幼儿很容易接触到,家长一是要想办法为插座加装防护和警示,二是要告知幼儿不可触摸电源插座。家庭电器的使用应避免儿童直接开关,告知儿童不要用手触摸电视和电脑的屏幕,避免静电伤害到儿童。儿童使用手机的,应养成适用耳机的习惯,不要将手机放在耳边过长时间打电话,因为手机信号的接收发射会产生微波,这对儿童的大脑伤害比较严重。年龄较大的儿童可能会使用MP3,应告诉孩子不要在马路上行走时收听音乐,这会听不到车辆的鸣笛,易于发生安全事故。长时间收听音乐也会对儿童的听觉造成伤害。
在家里,要养成孩子出门关灯的习惯。
3、煤气和炉灶
煤气是家庭里最大的安全隐患,家长要时时刻刻注意煤气的泄漏,同时告诉孩子不要触碰煤气阀门,一旦发现煤气泄漏,首先去打开门窗,然后再去检查阀门和管道。
在家里,要养成孩子进门开窗的习惯。
4、玩具
玩具是孩子的最爱,这里的安全隐患也是最多的。告知孩子不可将毛绒玩具靠进口鼻,避免细毛绒吸进呼吸道。家长在为孩子购买玩具时一定要闻一闻是否有异味,因为大多数塑料玩具都是使用回收塑料制成的,有的甚至是使用回收的医药塑料加工而成,这些制品往往都有很多添加剂,容易通过嗅觉分辨其安全性。孩子的塑料玩具应定期清洗。
在家里,要养成孩子自己管理玩具的习惯。
5、宠物
家里饲养的小动物是孩子很好的玩伴,但也存在安全隐患。一是容易传染疾病,所以要经常给宠物清洗。二是容易被宠物抓伤,所以要给宠物减去爪尖。三是教育孩子不要踢打宠物,除了关爱动物之外,也防止被宠物咬伤。
在家里,要养成孩子爱护小动物的习惯。
七、家庭教育基本知识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家长的各种观念,对儿童的影响至关重要。一是影响着家长是否能够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第二,家长的观念会直接影响到儿童对待社会的态度和心理成长。
1、儿童观:即我们成年人是如何看待、认识和对待未成年人的。了解儿童的身心特点,根据儿童的特点,实施正确的教育。
首先,儿童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我们必须平等地对待他们,他们应该受到成年人应有的尊重;其次,儿童有着自己的世界观,我们必须试着用他们的世界观与儿童交流;第三,儿童是一个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的生命个体,我们必须确保儿童的生长需求;第四,儿童有着强烈地认知他们的生存环境的欲望,我们必须充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望;第五、由于儿童的年幼和与生俱来的探知冲动,儿童必须置于成年人的保护之下,我们有责任告诉儿童环境中的危险所在;第六、儿童处在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之中,我们必须帮助儿童建立必要的社会规则,养成良好的习惯,以期他们将来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第七、儿童是社会的成员之一,是未来的社会的主人,我们必须在他们能够理解的前提下传授一些他们力所可及的知识和技能;第八、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学会独立的做人和做事,成年人不可过多地包办。
在对儿童地认识上,家长普遍存在一个误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只能听成人的安排。第一,成年人给孩子的安排是否是正确?如果,成年人安排的不正确,岂不害了孩子?第二,成年人给孩子的安排是否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很多家长,一听说某家长教子很成功,就急忙效仿,结果往往不成功。这时候,家长往往不去反思自己的问题,反而责怪孩子不听话、不努力、不聪明。
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兴趣,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是教育的基本原则。
2、人才观:什么是人?什么是才?
第一、基准人才: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具有独立生存能力而又对社会有所责任的人,我们称之为“完型公民”;第二、中观人才: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而又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的人,我们称之为“中德公民”;第三、高端人才:具有较强的创造力而对社会又有巨大贡献的人,我们称之为“大德公民”;第四、非人才:丧失人独立生存能力(残障除外)或者危害社会的人,我们称之为“次品公民”;第五、我们如何在培养过程中防范危害社会的人的产生并将危害社会的人转变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第六、人才,首先是人,其次才是才,我们必须处理好人和才的逻辑关系。
我们可以以“高端人才”为目标,但我们必须以“基准人才”为要求。不要大起大落,成不了高端人才,就成为次品公民——虽然这是家长不愿得到的,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就是因为家长忽略了基准人才的教育。
目前家庭教育中一个最大的误区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替孩子早早地规划人生。家长过早地将孩子带进社会的竞争,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极为有害,因为家长只瞄准那个高端目标,却不懂得高端人才所需要的基础和条件,这就形成了“不是我要学,是我为家长学”,虎妈妈、狼爸爸,一时成为众多家长追捧的偶像。一位妈妈,在这种错误观念的指导下,把儿子培养成了“出国留学生”,这对很多家长来讲,无疑这位妈妈是成功的。可是,当妈妈不能满足儿子的物质需求的时候,儿子就用刀子刺向了她的妈妈!我们不禁要问:这位妈妈的教育是成功的么?
家长们应该明白,社会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人才,而高端人才的需求是有限的。无论是高端人才,还是中端人才,首先他们必须是一个合格的人,如果做人不合格,很可能才越高,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越大。
古人强调“厚德载物”,而我认为还应该再加上两条:“厚德载情”,“厚德载智”。物质财富、感情依托、智慧能力,都是人所追求的目标,但是,如果德行不够,最终这些千辛万苦追求到手的东西很可能成为伤害自己的毒药。看看我们当今的社会,为财所累、为情所困、
第五篇:幼儿园家园共育实施方案
家园共育实施方案
一、什么是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工作。
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而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就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
二、我园制定了以下可实施的家园共育方案 1.定期召开家长会(开学初)
根据托、小、中、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学期主要教育目标,在学期开始,由各班班主任主持召开“新生幼儿家长恳谈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园办园目标、办园宗旨、课程、师资以及需要家园配合事宜;并向新入园幼儿的家长介绍和了解幼儿伙食情况,以及幼儿园教育需要。同时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争取家园配合,使工作更有效的开展。
2.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
每学期全园组织家长举行一次家长半日开放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使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真实表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增加家长和幼儿园沟通的机会,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4.每月都填写月评价表。5.作好家访、家长问卷调查工作
组织教师从学期开始就进行家访活动,尤其是在新生入园后,家访率达到全部幼儿。
6.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家园多维互动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家长素质的逐步提高,通过网络实现家园共育是十分必要而有效的。借助网络,家长和老师可以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比如:QQ群,微信群等。
四、家园栏要求
为了进一步加强家园合作,通过教育环境增进教师与家长间的交流,也为了锻炼青年教师的独立性和创新性,我们对家园栏的内容做了一些调整,有一周教育教学计划表和食谱,有育儿知识的宣传,还有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以及各类活动花絮,反馈了孩子进步的点点滴滴,展示了孩子的个人风采,让家长逐步参与到教育中来。
家园联系栏只是家园信息互动的一小部分,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幼儿园的青年教师们将继续以幼儿为主,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达到家园共育的和谐统一。
2015.09.01
保教处 2014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