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公经费规定
双牌职业技术学校“三公”经费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节约型校园建设,规范“三公”经费使用与管理,根据国家及省财政厅关于“三公”经费公开(示)的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本办法所称“三公”经费是指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
第二条“三公”经费预算纳入学校整体预算管理。公务接待与公务用车运行费、公务用车购置费、因公出国(境)费分别由校长办公室、总务处提出支出计划,由财务室审核后报学校有关会议审议,经有关会议批准后纳入学校预算,学校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在预算总额中的规模和比例。
第三条 “三公”经费按照总额控制、从严从紧、勤俭节约的原则使用,杜绝奢侈浪费,杜绝超预算、超标准、超范围支出。
第四条 公务接待应当按照简化礼仪、务实节俭、杜绝浪费的原则加强管理和规范,严格执行学校《公务接待制度》
第五条 公务用车购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政府集中采购。严格执行公务用车配备标准,控制公务用车编制和数量,选用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等要求的中低档公务用车,不得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除地理环境和工作性质特殊外,不得配备越野车;不得为公务用车增加高档配置或者豪华内饰。
公务用车实行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建立健全公务用车使用登记和统计报告制度,严格执行《公务车辆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公务用车的油耗和维修保养费用,对公务用车油耗、维修保养费用实行单车核算,并不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第六条因公出国(境)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对出访事由、内容、必要性和日程安排进行审查,不得安排无实质内容的一般性考察和培训,减少因公出国(境)团组、人员数量和在国(境)外停留时间。
第七条 “三公”经费的使用和审批应严格执行《预算经费使用管理办法》
第八条“三公”经费支出实行公开透明制度,定期公布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等经费的预算、决算和绩效考评情况,接受纪委、监察、审计、教职工及社会公众的监督。
第九条 本办法总务处负责解释,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三公经费管理规定
岳阳县坚持厉行节约规范“三公”经费
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
为进一步规范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公款参观学习和出国(境)考察(简称“三公”)的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巩固我县治理“三公”经费工作成果,推进“三公”经费管理的长期化、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每年年初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厉行节约的原则制定“三公”经费详细预算,并将预算报告报县廉洁自律办公室审批,年终实行监督检查。公务接待经费实行限额制。凡超出预算审批和限额的,超额部分由县纪委、县监察局全额收缴县财政作为扶贫帮困资金。
第二条 “三公”经费开支实行公示制。每年年末各单位将该“三公”经费开支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纳入财政预算的“三公”经费单笔开支在5000元以上的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第二章 公务车辆管理
第三条 公务用车是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配备用于非营利活动的载客汽车。
第四条 公务车辆配备
(一)严格实行定编管理。
(二)公务车辆的配备标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的相关规定。
(三)不准将在编的公务车辆擅自转让或变卖。第五条 公务车辆购置。各单位凡申请新购或报废更新公务车辆,必须严格按程序审批。使用不满8年或行驶里程未超过40万公里的,不得申请更换新车。
第六条 公务车辆使用管理
(一)各单位领导干部只准使用其任职单位的在编车辆,不准使用非任职单位的车辆。领导干部工作异动时,不得“车随人走”。
(二)因机构改革,单位合并或撤销时,其所有车辆一律交县公务车辆管理领导小组统一调配,任何单位不得擅自处理。
(三)公务车辆只能使用于公务活动。
(四)公务车辆实行定点加油、定点保险。
(五)各单位要严格规范公务车辆维修管理。
(六)任何单位不准长期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企业的车辆,不准擅自接受任何单位和个人赠予的车辆。第七条 严禁公车私驾私用。领导干部一律不准用单位的公务车辆学习驾驶技术;一律不准擅自驾驶公车;一律不准利用职权向企业、下属单位和他人借用车辆并擅自驾驶;一律不准将公车用于婚丧喜庆、探亲访友、度假休闲、接送亲友等非公务活动。
第八条 政法机关车辆管理按相关制度执行 第九条 对违反公车管理的处理
(一)凡超编、超标准配备的车辆一律由县公车管理领导小组统一收缴,交县财政局国资办处置。
(二)领导干部擅自驾驶公车或利用职权借用车辆擅自驾驶的,或者无证驾车、酒后驾车的,一经发现,视情节轻重,由县纪委、县监察局给予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或以上处分;是市管干部的,由县纪委、县监察局报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处理。造成车辆丢失或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除对相关责任人从严处理外,追究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
第三章 公务接待管理
第十条 公务接待坚持节约简朴的原则,严禁奢侈浪费。
第十一条 单位公务接待实行限额制,公务接待费用不得超过限额标准。凡超过限额标准的,超额部分由县纪委、县监察局全额收缴县财政作为扶贫帮困资金,超标严重的单位全县公开通报,并给予相关人员党内警告(行政记过)处分。第十二条 单位日常会议、公务接待实行食堂就餐制,严禁发整包烟,工作日午餐一律禁止饮酒;乡镇和有独立院落的部门单位必须建有食堂,鼓励相关单位整合资源联合办食堂;不能回家就餐的县级领导干部、乡镇和部门干部除重要接待活动外应当在食堂就餐。
第十三条 县级会议或其他大型会议就餐及住宿地点实行公开招投标,费用标准按中标价格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第十四条 严禁县内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用公款互相请吃请喝,违反规定的,视情节轻重,给予党内警告(行政记过)或以上处分。
第十五条 本县行政区域以外来客的接待、重要外事和招商引资及项目签约等重大活动实行定点接待,不能到单位负责人亲友经营的场所消费。消费实行现金支付,并于开支后的一周之内报帐。
第十六条 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直部门干部到乡镇开展工作需要就餐的,必须在乡镇机关食堂,同时尽量减少陪同人员,并按每桌不超过150元的标准开支;县级领导干部、县直部门干部和乡镇干部到村组开展工作原则上不到村组就餐,遇特殊情况需要在村组就餐的,要按实支付伙食费。乡镇、村组非午餐接待用酒只能用啤酒或本地产的粮食酒。
第十七条 接待中央、省、市来客按照县委、县政府规定的接待标准执行。
第四章 公款参观学习和出国(境)考察管理 第十八条 规范出国(境)考察和外出参观学习活动
(一)实行党员干部出国(境)考察和外出参观学习审批备案制。出国(境)考察和外出参观学习必须先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批准,并严格按程序办理。执行党员干部出国(境)登记备案制。党员干部因公出国(境)必须按省、市、县的有关文件规定,到县委组织部、县纪委履行备案手续。公款外出参观学习必须将团组和个人往返时间、线路、学习考察内容和经费数额报县廉洁自律办公室(设县纪委党风廉政室)备案。
(二)各单位一律不准借学习考察名义用公款组织干部职工外出旅游。
(三)单位和党员干部不得用公款组织和参与没有明确公务目的和实质内容的外出参观、学习、考察等活动。
(四)各单位经审核批准后组织干部外出学习考察的,不得借机安排旅游项目。
第十九条 对未按要求审批备案的因公出国(境)考察和外出参观学习活动产生的费用一律不予报销。党员干部因私出国(境)和外出参观学习活动产生的费用,一律不予报销。
第二十条 违规组织公款旅游的,全部费用由个人承担;外出学习考察活动不按规定报批备案并借机安排旅游项目的,全部费用由个人自负。对前述活动的组织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党内警告(行政记过)或以上处分,并追究单位相关领导责任。第二十一条 按规定审批备案的外出学习、考察活动中擅自安排旅游项目的,旅游项目费用由个人承担,并给予通报批评,同时追究单位相关领导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中的公务用车管理由县公务用车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公务接待管理由县财政监督领导小组负责;公款参观学习和出国(境)考察管理由县廉洁自律办公室负责;县作风建设办公室负责对本规定的监督检查;县纪委、县监察局负责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
第二十三条 县委、县政府设立举报电话和邮箱(举报电话:7657002举报邮箱:yyxjwjbzx@163.com。)随时接受群众的举报。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由县纪委、县监察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医院“三公”经费使用规定
医院“三公”经费管理规定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市政府各项规定精神,进一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真正做到厉行节约勤俭办事,根据我市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会议费管理办法、培训费管理办法、差旅费管理办法、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等,特制定本院“三公”经费管理规定。
一、公务接待
(一)承办会议
1.医院或科室承办会议的,应在会议召开前3天,制作“会议费用预算”报院长审批同意。
2.会议不得在高级饭店、旅游风景区等地举办。3.会议不得使用鲜花、水果、烟酒、笔和笔记本等,不赠送礼金、纪念品。
(二)公务用餐
1.公务用餐,需经院长审批同意。
2.公务供餐,一般在职工食堂。接待重要领导或来宾的用餐,由院长视情况安排在定点饭店。
3.来宾来客原则上实行对口接待,陪餐人员一般控制在1-2人。
4.原则上安排工作餐,每人每餐10元。用餐原则上禁止饮酒,严禁发整包烟。
二、公务用车
1.公务用车购置严格按照采购程序。2.车辆维修,需院长审批。
3.保险费、燃油费、过路过桥费由办公室审核、院长审批后报销。
4.严禁公车私用,尽量采用公共交通或拼车。
三、公务考察
1.不得借学习考察名义用公款组织旅游。
2.经审核批准后的外出学习考察,不得借机安排旅游项目。
3.对未按要求审批的出差学习活动产生的费用一律不予报销。医护人员的进修、培训等按医院规章制度执行。
第四篇:三公经费自查报告
**“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自查报告
按照《关于开展“三公经费”支出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我局对2014年1-6月份 “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开展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严格开展自查工作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我局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和有关经办人的责任,分管领导负总责,做到重要自查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分析研究自查“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建立长效机制,扎实推进“三公经费”支出情况专项检查工作的开展。二是规范管理。结合这次自查,我局完善了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强化源头治理,从源头上防止“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过大以及超预算或无预算安排支出。三是严格自查自纠。对照《关于开展“三公经费”支出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的要求,我局对“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进行了全面严格的自查,加强管理,转变作风,强化思想认识,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确保“三公经费”支出只减不增。
二、狠抓落实,严控“三公经费”支出
1、公务接待费用
我局在公务接待中,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30项和市政府30条规定,严格执行《县公务接待经费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实行公务接待审批制,在公务接待前填写公务接待审批单,将接待对象、标准、地点、参加人员等一一填写清楚,并经审批后再进行接待,接待结束后对各项支出审定核销。我局上半年没有违反公务接待标准;没有公款大吃大喝及参与高消费娱乐、健身等情况;没有出现用公款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1-6月公务接待费用实际支出*元,同比下降*。
2、因公出国(境)费
上半年我局没有因公出国(境)事项发生,此项费用不存在。
3、公务用车费
我局在公务用车方面,严格执行节假日公务车辆封存备案制度;不存在公车入私户行为;不存在违规购车、豪华装修车辆情况;不存在利用职权向企业调换、借用、租用汽车行为;对车辆实行定点维修和加油卡制度,1-6月公务用车费实际支出*元,同比下降*。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建议
一是严格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厉行节约各项政策规定的要求,坚持勤俭办事,降低公务活动成本,坚持依法依规,总量控制,取消不必要的公务活动;坚持公开透明,接受各方监督。
二是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制度,增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提高预算执行的准确率,杜绝超预算或无预算安排支出。三是进一步加强公务接待管理。坚持公务接待审批制度,严格审批流程,坚持事先报批、核定标准、定点接待,严禁超标准和随意招待。
四要进一步完善公务卡结算制度。实现公务卡结算全覆盖,杜绝隐患空间,增强公务支出的约束力。
五是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公务费用支出实行计划管理,规范批报手续,实现财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节约化。
第五篇:三公经费自查报告
三公经费自查报告
三公经费>自查报告
(一)根据市纪委《关于开展“三公”经费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我局对20**年至20**年2季度公务接待费、外出学习>培训参观考察费用、公车购置及运行费进行了自查。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搞好“三公”工作,我局成立了以书记、局长李立安为组长、副局长彭胜辉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三公”经费管控工作领导小组,今年年初重新下发了《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和《公务用车管理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实行会审联签制度,从制度对全局支持进行规范,确保“三公”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强化工作落实,严控“三公”经费
1、会议及公务接待费用
我局20**年会议及接待费用预算为7.2万元,20**年会议及接待费用预算为6.24万元。我局20**年会议及接待费用为40.5万元,20**年会议及接待费用为53.5万元,20**年1-6月会议及接待费用支出14.3万元。
我局对公务接待费用实行会审联签制度。接待安排先由需接待部门的经办人员向领导请示,由办公室统一安排,报销时必须由经办人员、会审联签小组会签,经分管领导审批后,财务股核报。经调查,我局不存在公款大吃大喝及参与高消费娱乐、健身等情况,支出偏高的原因:按上级要求,我局开展了多次公路专项整治行动,上级检查多,部门联系公务接待较多;路政巡查加班餐费等共同导致。
2、外出学习培训参观考察情况
20**年外出学习培训11次共96人花费49011元,20**年外出学习培训14次共36人花费21361元,20**年1-6月外出学习培训1次共1人花费1300元。除20**年自行组织退休老同志考察学习、党员学习以外,其余都为参加省、市组织的学习培训,无国(境)外学习事项,且呈逐年递减趋势。
3、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用
我局20**年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预算为6万元,20**年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预算为3万元。我局20**年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为18.7万元,20**年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为17.7万元,20**年1-6月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用为16.8万元,其中,20**年5月,因路政大队2006年由省局统一配置的猎豹皮卡车使用年限过长,使用频率高(已行驶31万多公里),车辆状况极差,已无法正常运行,经市局同意,我局购置大众上海大众朗逸汽车1辆,价值10.7万元,严格按照控购手续,经市财政局控购办同意购买。支出比例偏高的原因一是我局属于公路管养部门,需长期对公路沿线进行巡查和执法,造成使用费用偏高;二是车辆因使用年限长、频率高,车辆状况较差,造成修理费用偏高。
我局对公车购置及运行费用实行单列记账,定点维修、定点加油、统一>保险和统一报废更新制度。经查,我局在自查自纠阶段如实登记上报公务车辆情况;节假日严格执行公务车辆封存备案制度;不存在超标准配备公车或豪华装饰公务用车行为;不存在公车入私户行为。
三、积极完善监管,共建长效机制
根据自查结果,我局对严格“三公”支出管理,提出了八项强化措施。
一是提高工作效能。增强行政成本意识,努力提高执行力,超前谋划,按时保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是加强对会议经费的管理。控制会议时间、会议规模,尽量利用机关会议室,能够简化会议形式的一定要简化。
三是加强对考察及差旅费的管理。控制出市、县参加会议、考察的人数,不安排没有实际意义的公务考察活动。出差之前提前填写出差申请单,作为报销时的依据。
四是加强对公务车辆的管理。规范和控制公务用车修理、用油等行为,修理前报机务股并填写修理审批单,并到定点机构进行修理;节假日和不使用时车辆一律停放到机关院内。
五是加强用水用电管理。对空调、照明、用水等进行统一管理,提倡节约用水用电。
六是控制公务接待费用。严格按照“公务接待管理办法”中的审批程序进行接待,严格控制接待标准。
七是规范大宗购置及办公用品管理。大宗商品购置一律按政府采购规定实施,办公用品采购实行定点采购,需要办公用品的股室填写办公用品采购单,经分管领导批准后,统一由办公室进行采购。
八是规范>财务管理。公务费用支出实行计划管理,规范批报手续,实行“一支笔”审批和财务公开制度。
三公经费自查报告
(二)根据省、市纪委通知要求,我区对公务活动中涉及的“三公”经费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三公”经费管理情况
20xx,我区“三公”经费共发生70.2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运行费68万元,公务接待费2.2万元,没有公款出国(境)事项发生,此项费用不存在。
二、“三公”经费管理办法
我区公务用车运行费实行定额管理,处级领导专车运行经费每年2.5万元,部门公务车经费每年1.5万元,凭据核销,超支不予处理。
公务接待费我们以林业局经营收入为基数,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出当年公务接待费可以发生的最高额度,并把接待费用控制在最高额度以内。具体管理中,本着从严管理、勤俭节约、圆满待客的原则,制订了一系列制度和规定,强化公费招待审批制度,加强公费接待部门和接待标准的管理,既加强了业务招待费的使用管理,又促进了有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三公”经费管理成效
通过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我区20**年“三公”经费管理取得良好效果,即节约了资金,又发展了业务,在拓展外部市场,协调和密切各方关系上取得了可喜成绩。
今年我局将会继续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按照上级的要求,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强化制度建设,完善预算分配机制,进一步加强“三公”经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管理,大力推进建立和完善厉行节约的长效机制。
三公经费自查报告
(三)一、部门基本情况
(1)、部门职能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拟订全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并组织实施。
(二)拟订全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业发展规划,中长期计划和计划并监督实施;负责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业统计和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承担战备支前运输的有关工作。
(三)指导交通运输业体制改革;培育和管理交通运输市场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维护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业的平等竞争秩序;调控和平衡全市交通运输运力;引导交通运输业优化结构和协调发展;指导交通运输业协会工作,发挥交通运输业协会的功能和作用。
(四)负责全市公路、水路的运政和路政管理,统一管理城乡公路、水路客货运输;管理城市客运(城市公共交通和出租车);加强交通运输服务业的管理,指导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业>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对重点物资运输和紧急客货运输进行调控。
(五)负责市属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组织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重点公路、水路交通工程建设及客货运输站场的管理。
(六)负责全市汽车维修市场的行业管理。
(七)负责全市水上港航监督、船舶检验、船员培训考核及交通安全管理和船舶维修市场管理。
(八)开展全市交通行政执法监督、检查。
(九)贯彻交通运输业科技发展规划和技术经济政策;监督实施交通运输技术标准和规范;组织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和成果推广,指导重大技术引进和创新工作。
(十)承办市委、市人民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2)、机构设置
我局下设3科1室即业务科,法规科,技术安监科,办公室。
(3)、人员情况及增减变动原因
清镇市交通运输局属独立核算机构,年末行政在职人员12人,离休1人,退休8人,行政计21人;技术管理所在职人员6人;公路管理所在职人员8人,退休2人,计10人;遗属2人,共计39人。
二、部门预算安排情况说明
(一)收入预算说明
20**年收入预算2041.57万元,全部为公共财政预算拨款收入。
(二)支出预算说明
20**年支出预算2041.57万元,其中:基本支出747万元,项目支出1294.57万元。
20**年项目支出预算1294.57万元,用于公路养护、对城市公交补贴、农村道路客运补贴、出租车补贴、农村道路建设、行政单位医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三、部门预算中“三公”经费安排情况
(一)公务接待费支出预算20万元。具体支出内容:执行公务和开展业务活动发生的公务接待费用,其他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费用。
(二)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预算15.7万元。具体支出内容:行政调研、执法监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因公出差、四帮四促等发生的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和其他按规定开支的公务用车运行维护支出。
(三)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费由我市实行统筹管理、总额控制,20**年我单位无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