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项经费管理情况汇报
新街回族乡中学校
关于教育专项经费管理使用的情况汇报
县检查组: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家逐步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农村义务教育实现了免费入学,实施了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补助政策及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目前,我校用于补助学生的专项经费主要有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补助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现将经费的管理使用情况报告如下:
一、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补助管理使用情况
国家自2006年开始实施了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补助政策。补助范围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现补助标准为1000元/生/年。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如下:
1.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发放按照申报、审批、拨款、资金发放、报审的程序操作。
申报由学校按照财政局、教育局下达的指标数,结合贫困寄宿生的确定标准遴选出补助对象,将遴选出的补助对象进行公示一周无异议后上报教育局(每学期申报一次);
审批由教育局对学校上报的补助名册进行审核,审核批准后返回学校;
拨款由教育局根据学校申报审批情况核拨补助资金; 发放由学校按批准的补助名单发放补助资金,资金发放时也必须进行公示;
报审由班主任带领学生统一在学校总务处签字领取资金后,领款签名册及时上报教育局核算中心审核。
2.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不改变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
3.补助资金直接由财务室发放到学生或家长手中; 4.为确保补助资金真正用于补充学生生活费,自本学期安装售饭系统后,实行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打入学生饭卡的方式发放。
5.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打入学生饭卡并办理补助资金签领手续;
6.因资金到位较晚,经审批后出现极少数个别学生辍学的,重新确定补助对象,向教育局申报审批,经批准后发给其他贫困学生。
7.健全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遴选制度,明确享受补助的条件,严格按贫困和寄宿两个条件控制补助的范围,我校根据本地实际,对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优先给予补助,确保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落到实处。
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国务院决定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要求如下:
1.实施范围:按照“政府主导、试点先行、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这次国务院先行启动的试点县是主要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共680个县(市、区)约2600万在校学生,云南省129个县中有85个县列入实施范围,我县被列为实施范围。其余44个县纳入省级财政承担,全省同步实施。
2.实施内容:中央财政为试点县农村义务教育段的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为每天每生3元(全年按照学生在校200天计算)。同时进一步完善已经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将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提高1元(小学达4元/天,初中5元/天)。
3.供餐的内容:各县成立营养专家组,按照卫生、营养、热乎、可口的标准,因地制宜制定搭配合理、营养均衡的供餐食谱,指导学校按要求供餐(省里要求所有学校必须要为学生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我校供餐的内容主要有:米线、牛奶、鸡蛋、面包、苹果、香蕉、包子等。
4.供餐的形式:早餐。
5.供餐的模式:学校食堂供餐。6.资金管理要求:
(1)资金使用实行分户分帐核算、专款专用,不挤占、挪用、冒领。建立学生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防止套取冒领资金。
(2)补助资金用于为学生提供等值优质营养的食品,不直接发放给学生个人和家长,不用于补助教职工伙食、支付食堂从业人员工资和其他学校公用经费支出;
(3)我校严格按照《会泽县中小学校食堂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管理好食堂经费,严格成本核算及盈余率控制,最大限度降低学生的伙食成本;
(4)实行学校值日领导和教师陪餐制度(餐费自理),并做陪餐记录。
(5)学校食堂结余款项,用于改善学生伙食,不用于发放学校教职工福利奖金或其它非食堂经营服务方面的支出。
(6)学校设有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用公示栏,用于公示每周食谱及价格,公示补助资金的收支情况、受益学生情况和其他需公示的内容。
特此汇报
会泽县新街回族乡中学校 二○一二年四月九日
第二篇:中国科学院信息化专项经费管理细则
中国科学院信息化专项经费管理细则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障中国科学院信息化专项项目(以下简称“信息化专项”)的顺利实施,加强项目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国家及我院有关规章制度,结合信息化专项特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信息化专项经费主要包括中国科学院统筹安排的财政经费、承担单位专项配套经费和其它渠道经费。专项资金应合理配置,加强监管,提高使用效益。
本细则主要规范中国科学院统筹安排的财政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其它渠道经费应按经费提供方的要求,统筹安排和使用。
第三条 信息化专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原则:
(一)集中财力、突出重点。信息化专项经费应当集中用于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保障其经费需求,避免分散使用;
(二)科学安排、合理配置。严格按照信息化专项确定的目标和任务,科学合理编制预算,杜绝随意性;
(三)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信息化专项经费应当纳入承担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单独核算,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标准进行使用,不得与其它项目经费混收混支,确保专款专用。
第四条 信息化专项经费实行层级管理。具体管理职责如下:
(一)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以下简称“条财局”)负责:制定信息化专项经费管理细则;指导和组织项目经费预算的编制、评审和批复;根据立项决定,集中财力配置经费及时下拨;指导和组织对项目经费使用、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指导和组织专项项目财务验收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等。
(三)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的任务、节点目标,指导和组织具体承担单位编制预算;组织编写项目编制预算执行计划;按规定履行预算调整程序;组织课题、子课题财务验收等。
(三)承担单位负责:编报财务预算;落实专项配套资金;按预算使用经费;按规定履行预算调整程序;编制任务经费使用报告及总决算;建立健全内部经费监督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财务规章制度并接受上级部门组织的监督检查和财务验收。
第二章 课题经费开支范围
第五条 课题经费开支是指在专项组织实施过程中与研究开发活动直接相关的、需由专项经费支付的各项费用。课题经费由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组成。
第六条 直接费用,是指信息化专项实施过程中发生的与之直接相关的费用。主要包括:
(一)设备费:是指在信息化专项实施过程中购置或试制专用仪器设备,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及租赁使用外单位仪器设备、租用特殊用途车辆和物品而发生的费用。
(二)材料费:是指在信息化专项实施过程中由于消耗各种必需的原材料、辅助材料、低值易耗品等而发生的采购、运输、装卸和整理等费用。
(三)测试化验加工及计算分析费:是指在信息化专项实施过程中由于承担单位自身的技术、工艺和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必须支付给外单位的检验、测试、设计、化验及加工等费用。
对于承担单位内部非法人的高性能计算、数据云存储与分析、虚拟服务器等计算分析、测试化验平台内部独立经济核算部门,在实行了收入及成本费用核算、并制定了技术分析和测试化验等收费办法及 合理的收费标准,且能够出具每次技术分析、测试化验结算清单的,也可列入课题成本的测试化验加工费。
(四)燃料动力费:是指在信息化专项实施过程中相关大型仪器设备、专用科学装置等运行发生的可以单独计量的水、电、气、燃料消耗费用等。
对信息化专项课题使用的大型仪器设备、专用科学装置等,能够按照每台的额定功率、使用时间等进行分摊,且有详细的费用分摊管理办法和计算依据,也可列入课题成本的燃料动力费。
(五)差旅费:是指在信息化专项实施过程中开展科学实验(试验)、科学考察、业务调研、学术交流等所发生的外埠差旅费、市内交通费用等。差旅费的开支标准应当按照我院有关规定执行。
(六)会议费:是指在信息化专项实施过程中为组织开展相关的学术研讨、咨询以及协调任务等活动而发生的会议费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严格控制会议数量、规模、开支标准和会期。
(七)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是指在信息化专项实施过程中相关人员出国及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而发生的费用。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外事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
(八)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是指在信息化专项实施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出版费、资料费、专用软件购买费、软硬件设备续保服务、信息和数据处理服务、文献检索费、专业通信费、网络信道费、专利申请及其它知识产权事务等费用。
(九)劳务费:是指在信息化专项实施过程中支付给信息化专项组成人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相关研发人员(如博士后、在校研究生等)和临时聘用人员等的劳务性费用。优秀高校毕业生、由信息化专项课题聘用的研发人员和其它临时聘用人员在聘用期内所需的劳务性费用、劳务派遣管理费和有关社会保险费,可以在劳务费中列支(聘用的人员需签订劳动合同并明确其在信息化专项课题中的岗位)。
(十)专家咨询费:是指在信息化专项实施过程中支付给临时聘请的咨询专家的费用。专家咨询费不得支付给本单位管理人员和参与本课题研究的人员。专家咨询费开支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十二)其它费用,是指在信息化专项实施过程中除上述支出外的其它直接相关的支出。其它费用应当在申请预算时专项说明特殊性,单独列示,单独核定。
第七条 承担单位应加强设备和大宗材料的采购管理,采购内容须与预算相符,并做到设备选型、合同签订、审批等不相容职务分离,完善设备和材料验收入库、出库、退库等手续,涉及政府采购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 间接费用,是指课题承担单位在组织实施信息化专项过程中发生的无法在直接费用列支的相关费用,主要包括承担单位为课题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日常水、电、气、暖消耗,各类硬件设备的维修、维护和保养,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等。间接费用不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13%。
间接费用预算由院直接下达到项目课题承担单位,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各承担单位在院下达的间接费用预算以外,不得再以任何名义在信息化专项课题经费中重复提取或列支相关费用。
第三章 预算编制与审批
第九条 信息化专项经费实行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编制应根据信息化专项的目标、任务和实施阶段,合理确定专项经费、配套经费和其它渠道经费的使用内容和重点,支出应坚持“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测算应有科学真实依据,并经过充分论证满足专项任务的合理需要,确保任务的有效完成。第十条 由项目负责人具体负责组织各承担单位根据任务书共同编制预算,并于每年2月底前将编制的项目计划及预算报条财局。
第十一条 条财局负责组织预算评审,预算评审将采取聘请中介机构评审或组织评审的方式进行。各专项应根据评审意见,对预算进行调整后报条财局批复。
第十二条 承担单位应根据批复后的经费预算调整相应的课题(子课题)预算。
第十三条 项目经费预算书由条财局与项目负责人、承担单位法人代表签署。经费预算书是信息化专项承担单位预算执行的依据。
第十四条 条财局按照项目或课题任务书和预算书情况,将经费直接下达至承担单位。子任务尚未分解的项目或课题,经费下达至项目或课题承担单位,待后续细化经费分解和确定承担单位后,将有关情况报条财局备案。
第四章 预算执行与调整
第十五条 承担单位应根据批复的预算和任务,细化阶段目标、节点目标及预算执行计划,并认真执行,确保当年预算当年执行。
第十六条 信息化专项课题承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执行。严禁用课题经费支付各种罚款、捐款、赞助、投资等,严禁以任何方式变相谋取私利。
第十七条 预算一经批复,原则上不做调整。由于客观因素导致无法执行确需调整的,应履行相应的预算调整程序。
(一)预算总额需要调整的 在信息化专项执行期间出现任务、目标、承担单位等重大事项变更以及课题因故中止,致使项目、课题、子课题预算总额发生变化的,由项目负责人提出调整建议,报条财局审批。
(二)经费支出科目需要调整的
项目在预算总额不变的前提下,直接费用中的设备研制费、设备改造与租赁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预算如需调整,由项目负责人根据目标相关性原则和完成信息化专项任务的合理需要提出申请,并写明详细理由和调整明细表,经项目负责人签字和承担单位审批后执行。
设备购置费、专项外协费、差旅费、劳务费、会议费、专家咨询费、国际合作交流费和其它费用一般不得调增,调减可按上述程序调剂用于课题其它方面支出。
(三)预算科目支出内容需要调整的
项目在预算总额不变的前提下,直接费用中各预算科目(除设备购置费以外)支出内容如需调整,由项目负责人根据专项实施过程中科研活动的合理需要提出申请,经项目负责人签字和承担单位审批后执行。
第十八条 信息化专项实行经费使用报告制度。各承担单位应根据经费使用情况编制财务经费使用报告。经费使用报告由承担单位财务部门牵头编制。经费使用报告应于次年1月底前报条财局。
第五章
监督与检查
第十九条 信息化专项经费监督检查工作,按照层级管理的原则,由条财局、项目负责人和课题承担单位分别实施。
(一)条财局负责建立信息化专项的监督检查机制。根据信息化专项的实施情况,制定监督检查计划,组织监督检查的机构或人员对各项目实施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二)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对各课题的预算执行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必要时,可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进行不定期抽查,抽查和整改结果报送条财局备案;
(三)课题承担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对经费使用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并接受条财局、监察审计局以及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第二十条 信息化专项经费监督检查范围主要包括承担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资金到位、会计核算、预算执行和支出内容合规有效、资产管理等。
第二十一条 对于存在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项目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外,视情况予以通报批评、暂停拨款、追回已拨项目资金,情节严重的按程序报批后终止项目,并取消相关单位或个人承担信息化专项资格三年;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财务验收
第二十二条 项目因故中止,承担单位相关部门应当及时清理账目与资产,编制财务报告及资产清单,由项目负责人、承担单位提出清查处理意见并报条财局审批后实施。
第二十三条 已完成的项目、课题和子课题应及时编制经费总决算报告,提出财务验收申请,并提供财务决算报告、资产清单等必要材料。
第二十四条 财务验收实行逐级验收制度。课题、子课题由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财务验收;项目由条财局组织财务验收。财务验收采取专家组验收或委托审计中介机构验收两种方式。
验收专家的选择实行回避制度。与被验收项目有直接利害关系者,不得成为验收专家组成员。验收专家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科学、公正、独立地行使评估专家的职责和权利。第二十五条 信息化专项通过财务验收后,各承担单位应当在验收通过之日起3个月内办理财务结账手续。项目经费如有结余,应按照财政部及我院关于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存在下列行为之一的,不得通过财务验收:
(一)编报虚假预算,套取国家财政资金;
(二)未对项目经费进行单独核算;
(三)截留、挤占、挪用项目经费;
(四)违反规定转拨、转移项目经费;
(五)提供虚假财务会计资料;
(六)未按规定执行和调整预算;
(七)其它违反国家财经纪律、损害国家利益、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第二十七条 未通过验收或整改后通过验收的项目,结余资金按原渠道收回。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各承担单位应根据本细则制定相应的经费管理办法或细则。
第二十九条 本细则由条财局负责解释。第三十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宣传工作专项经费使用管理细则
宣传工作专项经费使用管理细则(讨论稿)
为加强宣传专项经费管理,确保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促进各项宣传工作高效、协调、健康的发展,根据学院《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等财务制度,结合宣传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宣传工作专项经费使用管理细则(暂行)》。
一、经费管理原则 宣传专项经费使用应遵循“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专款专用、扎口管理”的原则,做到支出规范、合理、高效。时间界限原则上不跨年,做到当年经费,当年使用。
二、专项经费范围 宣传专项经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媒体宣传费。主要用于在省级以上高端媒体、省市主流媒体进行办学成果、办学特色和重大活动的宣传,新闻媒体记者的约请和交流。其中,在高端媒体上进行专项宣传的费用根据发表媒体的级别、版面的位置篇幅等双方商定数额,经学院分管领导审批后支付;约请新闻媒体服务费用根据媒体的影响力、覆盖面、美誉度及参与度等实际情况,报分管领导同意后,酌情给付。
2、政治学习资料费。主要用于全院层面党员干部、教职工政治学习所需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等资料的订购,以及邀请上级领导、专家和先进模范来学院作专题讲座等。其中,学习资料费按照实际产生的费用开支,讲课费则参照科产处规定的报酬标准执行。
3、宣传物品制作费。主要用于学院宣传画册印制、橱窗、校史馆展板更新、学院综合性大型活动宣传物品制作(含喷绘、幕布、横幅、印刷品、音像制品等)、大学生记者团《苏农青年》印制及学院其他宣传用品制作。原则上每年年初公开询价1次,确定承接制作方,并按照询价后的实际发生费用支出。其他需要询价的大宗印刷品按照学院有关规定执行。
4、宣传队伍建设费。主要用于学院信息宣传队伍的学习培训及信息宣传工作的考核奖励。其中,信息员培训基本费用标准为每人每年350元(含场地费、交通费、文具费等),培训专家讲课费用参照科产处规定的报酬标准执行,信息员外出考察学习的费用按照实际发生费用和学院差旅费规定的标准支出,每位信息员按照年终考核结果分为每人1000元、600元、200元三类标准进行奖励,考核合格的部门根据考核情况按照2000元、1000元、500元三类标准发放部门奖励。
5、上级有关部门和学院安排的其他专项宣传活动费用。参照以上标准执行或按照实际产生的费用支出
各部门、各院(系)日常工作及主题活动中涉及的宣传经费,不属于宣传工作专项经费支出范围,由各部门、各院(系)在包干经费或专项经费中自行解决,不在宣传工作专项经费中开支。
三、经费预算编制 根据学院党委对宣传工作的总要求和部门工作目标,每年由宣传部主要负责人牵头,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宣传专项经费进行初步预算,合理编制预算编制表,不得随意虚列开支。经批准的项目支出预算必须严格执行,一般不作调整。
四、经费批报权限 宣传工作专项经费的所有支出项目必须事先请购,按照请购人、宣传部主要负责人、分管院领导、院长、院长办公会、党委会等分级管理的权限、范围报批。报账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票据须由经办人及主要负责人签字,宣传部主要负责人审核后,严格按照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财务报销管理的意见》(苏农院[2012]19号)规定,履行报销程序和手续。
五、其他 本专项经费涉及到固定资产添置、场地建设改造等分项目,则按照《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物资采购管理办法》、《招议标工作的规定(试行)》执行。
中共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宣传部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九日
第四篇:计划生育专项经费管理使用情况自查报告
**乡计划生育专项项目资金管理使用
情况自查报告
**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为切实规范我乡计划生育专项经费管理使用,维护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掌握计划生育专项经费到位、兑现及管理情况,根据 《**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关于开展计生惠民资金、项目资金专项整治行动检查的通知》(简卫计[2015]27号)文件精神,我乡深入开展自查整改活动,认真查找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办法,现将我乡管理使用计划生育专项经费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乡地处**市沱江河东沿岸东郊。全乡设10个行政村、94个社,至今年 9月底,全乡总人口14529人。通过对我乡计划生育惠民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开展自查,没有出现截留、挪用、贪污和私分惠民专项资金的情况。
二、计划生育专项经费运行情况
我乡计划生育专项经费都能够及时到位,能及时足额拨付用于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免费技术服务等专项经费。对于扶助或服务对象都严格按规定程序给予确认,按规定上报审批,并归类存档。对符合扶助服务对象都严格按时足额兑现奖励,并由专人专管确保专款专用及时兑现。
(一)两奖一扶经费
1.截止至2015年底我乡共上报确认了奖励扶助对象331人,其中国奖301人,省奖30人,享受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人数为7人,由市财政上卡直接发放奖励扶助金额,无发现差错人数。
2.截止至2014年底我乡奖励独生子女父母 301人,共发放奖励金额 18060元。
(二)“双特”项目
至2015年,我乡共有“双特”对象13人,上级共下拔各种补助金25645元,及时发放对象,无截留、挪用、贪污和私分的情况。
三、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纪委书记、分管计生工作的副乡长任副组长,计生办及相关成员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加强工作的领导与指导;同时将计划生育专项经费管理使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分析工作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并积极改善计生工作环境,严格保障计生工作经费,足额兑现各类法定奖励。
(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是根据“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的依法行政基本要求,通过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有效保障;并在各村委会设置宣传公示栏、粘贴标语和发放宣
传册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政策,使各种惠民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强化管理,切实加强计生队伍建设。目前,我乡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共有3名,针对计生工作量大财力困难等情况,我乡党委、政府着力在提高工作业务能力、加强工作纪律和依法行政水平上下功夫。一是加大对宣传员的业务培训,组织开展相关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二是严格遵循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宣传教育为重点,三是严肃纪律、热情服务,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
四、存在问题及措施
(一)在资金的使用上,票据还不是很完整规范。
(二)个别“双特”补助资金因对象外出兑现不够及时。
(三)在宣传过程中存在有宣传不到位现象,造成个别群众不知道政策没有进行申报,造成当年应该享受的对象未能及时享受政策。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乡及时整改,规范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票据的完整。加强宣传力度,定期不定期对各村的宣传工作做督导检查,并将此项工作纳入计生工作目标考核。
**市**乡人民政府 2015年11月19日
第五篇:基层专项经费规范化管理探讨论文(范文模版)
摘要:基层对于一个党和国家而言是重要的基础,对于基层人民的工作和生活都具有保障和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国家相关工作能够在基层人民中开展的重点。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基层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划拨的专项经费也逐年增多。但是由于专项经费在使用和管理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导致花费了相关经费但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对基层中的专项经济如何进行规范化管理进行相关探究。
关键词:基层;专项经费;规范化管理
一、引言
基层是国家下设至街道、社区等基础的相关组织,需要对基层民众的生活与工作等方面积极为群众服务,与基层民众联系紧密同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的发展全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层组织发挥作用的方面也越来越广泛同时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国家为此专门划拨了专项经费来推进基层组织不断发展来更好地服务广大基层人民。但是在实际的专项经费管理及相关的使用中还存在不足,导致经费无法有效地使用在推进基层组织发展和积极服务基层人民群众等方面,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和基层组织声誉的影响。因此必须对基层的专项经费进行有效的管理,使其能够有效地应用在基层组织的发展和服务基层人民群众的工作当中。
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意识不足
基层的专项经费的国家划拨给基层组织来完成相关基层活动的专门经费,具有特殊性和强烈的目标性,但是由于基层的领导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和财务意识相对欠缺,没有能够意识这部分经费的使用专项性,以及专项经费在基层服务事业当中专款专用的严格性,仅仅把这部分经费作为普通经费使用,在其他经费使用完出现经费不足的时候经常出现挪用的现象,多被使用在基层组织的日常开支当中,没有体现专项性的特点,导致在实际需要使用时经费不足,阻碍了基层的相关工作开展。
(二)管理制度不完善
基层的专项经费包含财政扶贫经费、财政基本建设经费以及社会保障金等多种类型,在实际的管理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特点来进行分别管理。但是在基层单位的实际管理中,缺乏统一而详细的管理标准,对于专项经费的管理主要由单位领导和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共同协商进行管理,存在人为管理不够科学严谨的不足。同时由于相应制度的缺失,对专项资金内的各个类别没有进行分别管理,经常出现专项资金内部挪用导致部门项目无法正常开展的局面。其次由于单位的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对于划拨的专项经费没有专门的资金流向记录、使用项目申报及项目效益评估等管理,只是简单地划拨资金但没有确保资金发挥应有的效果。
(三)资金使用不规范
基层的专项资金自然是使用在与基层工作有关的地方,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使用审批制度,所以对专项经费的使用范围以及具体用途不够明确。对于申报的资金使用项目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核,对于其中资金使用不规范的地方没有能够发现并改正,造成了专项资金的随意浪费。同时在项目申报之后获得相应的资金,很多时候没有严格按照项目预案中规定的资金使用方案进行,使用资金没有按照原来的范围和用途进行,甚至在资金使用完之后可以再次申领造成更大的浪费。在项目使用中没有明确的记录,造成资金使用不明的管理漏洞。
(四)缺乏监督和处罚机制在实际的基层专项经费管理当中缺乏统一的监督标准,导致经费的使用流程不规范,需要使用时只要征求单位领导的认可便可以申请经费,但是经费的具体使用情况和使用的效果不明确,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更容易出现经费滥用的现象。同时对经费的滥用甚至是盗用现象也十分严重,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特别是处罚机制,对相关的资金使用和管理缺乏约束力,资金使用者缺乏敬畏意识加上违反相关规定需要付出的代价较小,导致违反纪律的现象经常发生。基层群众可以通过平时的工作看到相应的违规现象,但是没有看到相应的监督和处罚举措,容易损伤群众对基层单位的信任和配合工作的积极性。
三、提高经费使用的规范性
(一)提高管理意识
由于基层单位的领导人员和相关财务人员的相关资金的意识与实际工作不匹配,很多与基层专项经费有关的决策都是通过领导人员自身决定,导致决策的不够科学甚至是资金使用的随意性的问题,所以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提高领导人员和财务人员的管理意识来入手。提高相关人员的管理意识,应该通过相关的培训来集中讲述与基层专项经费有关的知识以及相关问题,为其树立一个基本的概念以及相应的工作范例,引导正常有效管理及使用相关经费。其次对于相关专业财务人员的不足可以通过招聘高素质的人才来解决,成立相应的专项资金管理部门,提高资金管理意识及管理能力,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作用。
(二)完善管理制度
现在国家没有统一对基层专项经费设立专门的管理制度,对于基层单位中对基层专项经费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单位中简单管理,在实际经费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漏洞导致经费使用不规范的浪费或者是盗用的违法现象,因此必须完善专项经费的管理制度。首先需要制定完整的管理来对相关资金的来源、数额及使用领域进行管理,并需要划分成不同的部分来进行管理,避免其中混乱使用而造成的资金浪费。其次对于专项费用的使用也需要进行合理地管理,对于资金的使用流程包括使用的申请、资金使用的明细以及使用效果等有明确的记录,并设立管理和使用责任人来明确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对于专项资金的管理制度不能仅仅依靠以前的领导人员和财务人员决策,更需要通过整个单位商讨以及基层群众意见和建议来制定,保证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三)规范资金使用
由于实际工作中对于专项资金使用的范围和用途不明确,以及基层单位对相关管理审批的不严格,容易产生资金申请后滥用资金在不合理的地方既造成了资金的浪费也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因此必须规范专项资金的使用。首先在资金申请申报时,对于其中具体的工作进行严格的考察,并将申报的工作在基层群众中进行公示,广泛听取基层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当群众能够认可相关工作时通过相应申请,确保专项资金使用在群众身上达到造福群众的目的。其次对于已经申领的项目,定期将工作的进展以及相应的情况进行检查清算,保证专项资金使用在合理的地方并能够确保使用的效果,并在相关工作完成后统计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考察工作的效果,确保专项资金实实在在发挥作用。
(四)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在实际的基层专项经费使用当中存在很多不合理与不规范的现象,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和处罚机制,导致这些现象没有及时解决同时一直造成资源浪费和工作效果不佳的问题,因此需要对专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加强监督以及违规现象的处罚。首先需要制定具体的资金管理和使用细则,成立专门的监管和处罚部门,对以前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进行规范,同时设立监管机制来对管理和使用的过程进行监督,如果发展不合理的现象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其次对于资金使用违规的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通过严肃的处罚来惊醒违规人员以及加强其他工作人员遵守相关规定的意识,避免因为随意的工作态度而表现出不好的工作行为。仅仅依靠单位自身来监督有时候不够完善,因此可以通过将相关工作公开透明化加上基层群众的共同监督,使基层工作更好地完成更好地服务人民。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有一社区委员会长期存在对基层专项经费使用混乱的问题,在2015年8月的上级部门检查当中发现相关问题并提要求整改。该单位在此次检查后对以往的经费使用混乱问题进行了反思,成立了经费管理小组并制定了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此之后将专项经费有关的工作进行公示,加强了群众监督与自我监督并受到群众好评,实现了专项经费的合理使用。
四、结语
基层单位是直接服务基层群众的重要部门,因此国家加强对基层工作的重视,划拨基层专项经费支撑相关工作开展来更好地服务群众。基层单位需要不断修正实际工作中对基层专项资金的使用不合理,规范对资金的管理方式,确保专项资金在基层工作中能够发挥更为有效的作用,推动基层单位更好服务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欧德芳.浅谈基层专项资金的规范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2(11).[2]杨毅.公务事业经费规范化管理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24(2).[3]康卫国.高效科研经费规范化管理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