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 大力发展外汇市场 不断夯实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时间:2019-05-12 02:25: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外汇管理局 大力发展外汇市场 不断夯实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外汇管理局 大力发展外汇市场 不断夯实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第一篇:国家外汇管理局 大力发展外汇市场 不断夯实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大力发展外汇市场

不断夯实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发布时间: 2012-02-13 新闻来源: 国家外汇管理局 [打印]

近年来,外汇管理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要求,加快我国外汇市场建设与发展,外汇市场的交易品种日益丰富、交易主体不断扩大、交易机制趋于完善,进一步夯实了外汇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配置金融资源的基础和能力。

丰富交易品种,满足市场主体的多样化汇率避险保值需求。2007年8月和2011年3月分别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和银行对客户市场推出货币掉期交易,2011年4月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和银行对客户市场推出外汇期权交易,至此我国外汇市场已涵盖了国际外汇市场的基础产品体系。此外,为降低跨境贸易和投资的汇兑成本,增强银行风险管理能力,2010年以来相继开办人民币对马来西亚林吉特、俄罗斯卢布、澳大利亚元和加拿大元交易,至此银行间外汇市场可交易的货币包括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共9种。

扩大市场主体,构建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层次。在继续扩大银行类市场主体的同时,允许符合条件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性企业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增加外汇供求的多样性。目前已有26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参与银行间即期交易,上海汽车财务公司首家开展银行间远期交易,对支持企业“走出去”、降低用汇成本发挥了积极作用。

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增强交易自主性和灵活性。为充分发挥市场在做市商选择中的重要作用,适应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产品不断丰富、商业银行市场定位日益细分的新形势,2010年8月进一步完善做市商制度,推出银行间外汇市场尝试做市业务,降低非做市商开展做市竞争准入门槛;建立做市商分层制度,提高远期掉期等衍生市场流动性和交易效率;完善做市商优胜劣汰考核机制,增强做市商做市积极性。按照自愿、择优的原则,截至2011年末,已核准26家即期做市商和20家远期掉期做市商,并各有8家和10家商业银行取得即期尝试做市资格和远期掉期尝试做市资格。

随着外汇市场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外汇市场流动性和交易效率,2008年10月规范和鼓励货币经纪公司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展外汇经纪业务,为市场参与者节约询价时间、便利匿名报价提供新的交易手段,在市场参与者、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货币经纪公司之间形成良性互补互动机制,丰富和完善外汇市场的交易机制。截至2011年末,上海国际、上海国利和平安利顺3家货币经纪公司开展人民币外汇衍生产品交易经纪服务。

健全市场基础设施,保障外汇市场健康发展。一是改进外汇交易系统。根据我国外汇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外汇管理部门指导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于2007年研发上线了新一代外汇交易系统,达到国际主流交易平台的先进水平。二是夯实风险防范能力。顺应人民币外汇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需要,外汇管理部门在2007年8月发布我国境内首个人民币外汇场外衍生产品主协议,在我国境内率先提出单一协议原则、净额结算安排、双边协议等创新性内容,有效降低了衍生产品交易的信用风险,为交易主体防范汇率风险的各类市场活动提供了有效保障,为此后《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的制定和发布奠定了基础。三是完善外汇交易清算制度。为适应外汇市场对于更为高效、安全的清算安排的需求,2009年6月银行间外汇市场即期询价交易推出净额清算业务,国内外汇市场开始实施以多边净额清算为基础的清算对手方制度,有利于降低外汇交易的信用风险和清算风险,夯实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能力,促进外汇市场特别是衍生产品市场的长远发展。四是培育诚信、积极的外汇市场发展环境。从2008年开始,外汇管理部门指导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开展银行间外汇市场优秀做市商评选工作,着重引导做市商完善做市服务,培育诚信、积极的市场环境。

截至2011年末,319家外汇指定银行为企业、个人提供本外币兑换业务,318家金融机构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2007-2011年,我国外汇市场交易量年均增长40.3%,2011年交易量达到14.2万亿美元(日均成交581亿美元),较2006年增长4倍。

2012年,外汇局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稳步推进国内外汇市场建设与发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第二篇:防范金融风险 夯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基”

防范金融风险 夯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基”

建言献策民建河南省委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就是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现就坚持预防为主,防控并重,守住风险底线,夯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基”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一、问题1.金融资本有“脱实向虚”的倾向性。一是金融业规模扩张过快,而实体经济发展速度“跟不上”。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但社会融资增量占金融业增加值的比例却开始下降,表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在减弱。二是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而实体经济发展资金“有短缺”。三是金融资产增长很快,而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很有限”。工业平均利润率仅为6%左右,而金融业平均利润率则达到了25%以上。2.金融优化资源配置作用发挥不利,金融资源配置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是间接融资占比过大。在经济增速回落的背景下,银行风险防控压力增大、惜贷情绪严重,加剧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二是“资金空转”现象严重。资金交易在金融体系内循环,通过期限错配与杠杆投资来套取利差,但实体经济没有资金进入。包括资金在企业间流动也以套利为主,没有真正注入到实体经济之中。三是低效和无效的“僵尸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70%,正常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仅为50%,正常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投资效率下降。3.金融产品创新异化,金融风险高度集中。金融系统自身发展并不均衡,组织体系还不完善,信用环境尚有缺失。金融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利率市场化给银行传统信贷业务带来挑战,部分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异化,以规避监管、追求高收益为目的,逐步偏离了服务实体经济的初衷,不但高度积聚了金融风险,还抬高了整体杠杆率,加剧了实体经济波动。

二、建议1.防范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大局。一是加快金融体系建设,筑牢“长堤”。重点发展直接融资,完善间接融资体系,破解金融市场垄断。建立健全银企对接机制,解决信息不对称、不对等等突出问题,提高金融资源的可得性。二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提灌”。发挥政府的指导和协调作用,构建运行高效、分工明确、功能完备、监管有力的信用管理机制。加强金融债权保护,完善逃废债黑名单认定办法和惩戒措施,整合财政资金,建立政府担保基金和风险补偿基金。三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清除“蚁穴”。加强风险监测评估,主动排查风险隐患,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及时处置各类风险突发事件。重点做好不良贷款、债券违约、影子银行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坚决打击非法集资,筑牢金融风险“防火墙”。2.调整结构,推进金融“脱虚向实”。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金融要全面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一是平衡好追求经济效益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关系。二是积极调整信贷结构,主动对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强化薄弱领域金融服务。三是大力发展投行业务,帮助企业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支持债务重组、并购业务。3.创新驱动,优化金融支持措施。一是考虑小微企业缺乏有效抵质押、“三农”客户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因素,设计“量体裁衣”式的金融产品,积极运用投贷联动等工具,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二是着力开发高层次、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大力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提升综合财富管理服务能力。三是加强贷款定价管理,努力提升客户甄别和风险定价能力,合理确定利率水平和收费项目。创新转贷方式,降低资金过桥成本,帮助企业减少贷款环节,降低融资成本。

下载国家外汇管理局  大力发展外汇市场 不断夯实服务实体经济能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外汇管理局 大力发展外汇市场 不断夯实服务实体经济能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